KR1a0091 周易傳義大全-明-胡廣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傳義大全卷六   明 胡廣等 撰
離下/乾上
 傳同人序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夫天地
 不交則為否上下相同則為同人與否義相反故相
 次又世之方否必與人同力一作/欲乃能濟同人所以
 次否也為卦乾上離下以二象言之天在上者也火
 之性炎上與天同也故為同人以二體言之五居正
[012-1b]
 位為乾之主二為離之主二爻以中正相應上下相
 同同人之義也又卦唯一陰衆陽所欲同亦同人之
 義也他卦固有一陰者在同人之時而二五相應天
 火相同故其義大厚齋馮氏曰上乾君也天也下離/六二一爻在離之中人位也乾上
 離下五陽同歸二之一陰有以天同人之象亦為人/君同乎斯人之象故成卦曰同人○雲峯胡氏曰坎
 離皆乾坤之用易至此十二卦坎體凡六見離體於/此二見焉需訟小畜履四卦互離至同人大有而見
 離體凡六離之用與坎等矣同人大有皆主離之一/陰而言離一陰在二而上下五陽同與之故曰同人
 離一陰在五而上下五易/皆為所有故曰大有也
[012-2a]
同人于野亨利渉大川利君子貞
 傳野謂曠野取遠與外之義夫同人者以天下大同
 之道則聖賢大公之心也常人之同者以其私意所
 合乃暱比之情耳故必于野謂不以暱近情之所私
 而于郊野曠遠之地既不繫所私乃至公大同之道
 无遠不同也其亨可知能一作/既與天下大同是天下
 皆同之也天下皆同何險阻之不可濟何艱危之不
 可亨故利渉大川利君子貞上言于野止謂不在暱
[012-2b]
 比此復言宜以君子正道君子之貞謂天下至公大
 同之道故雖居千里之遠生千歳之後若合符節推
 而行之四海之廣兆民之衆莫不同一作/合小人則唯
 用其私意所比者雖非亦同所惡者雖是亦異故其
 所同者則為阿黨葢其心不正也故同人之道利在
 君子之貞正本義離亦三畫卦之名一陰麗於二陽
 之間故其徳為麗為文明其象為火為日為電同人
 與人同也以離遇乾火上同於天六二得位得中而
[012-3a]
 上應九五又卦唯一陰而五陽同與之故為同人于
 野謂曠遠而无私也有亨道矣以健而行故能渉川
 為卦内文明而外剛健六二中正而有應則君子之
 道也占者能如是則亨而又可渉險然必其所同合
 於君子之道乃為利也程子曰同人于野亨利渉大/川是兩象一義利君子貞是
 一象○建安丘氏曰以三畫卦言之二五皆在人位/相應則相同故曰同人野者廣大曠遠之地川者險
 阻艱難之所于野而亨者大同也涉川而利者此同/舟共濟何患胡越之異心也利君子貞者葢正則同
 邪則異正則公邪則私所以利君子之守正也○雲/峰胡氏曰或曰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而卦名曰
[012-3b]
 比曰同何哉曰比者一陽為衆隂所比而坎陽居五/為得其正故曰元永貞是其比也即所以為君子之
 周同人一陰為五陽所同而離陰居二為得其正故/曰利君子貞是其同也即所以為君子之和同人于
 野其同也大利君子貞其同也正為人大同亨道也/雖大川可涉然有所同者大而不出於正者故又當
 以正/為本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
 傳言成卦之義柔得位謂二以陰居陰得其正位也
 五中正而二以中正應之得中而應乎乾也五剛健
 中正而二以柔順中正應之各得其正其徳同也故
[012-4a]
 為同人五乾之主故云應乎乾象取天火之象而彖
 專以二言本義以卦體釋卦名義柔六二乾謂九五
 沙随程氏曰所以成卦者在六二故曰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厚齋馮氏曰孔子贊易五陽一陰卦則
 以一陰為主明卦名義自是孔子之例非經之本旨/也至序卦乃云與人同者物必歸焉則經之本旨孔
 子非不/知之
同人曰
 傳此三字羡文本義衍文嵩山晁氏曰按虞翻諸儒/無一人為之説者特王弼
 失之/耳
[012-4b]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傳至誠无私可以蹈險難者乾之行也无私天徳也
 朱子曰乾行也言須是這般剛健之人方做得這般/事若柔弱者如何㑹出去外面同人又去涉險○沙
 随程氏曰所以同人利/涉者在九五故曰乾行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
 傳又以二體言其義有文明之徳而剛健以中正之
 道相應乃君子之正道也節齋蔡氏曰以象言則文/明以健以爻言則中正而
 應○沙随程氏曰所以利君子貞者在一體之相為/用故曰文明以健中正而應○臨川呉氏曰内文明
[012-5a]
 則察於理外剛健則勇於義中正則内无私/心應乾則外合天徳此皆君子之正道也
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傳天下之志萬殊理則一也君子明理故能通天下
 之志聖人視億兆之心猶一心者通於理而已文明
 則能燭理故能明大同之義剛健則能克己故能盡
 大同之道然後能中正合乎乾行也朱子曰程𫝊説/得通天下之志
 處好云文明則能燭理故能明大同之義剛健則能/克己故能盡大同之道此説甚善大凡讀書只就眼
 前説出底便好﨑/嶇尋出底便不好
[012-5b]
 本義以卦徳卦體釋卦辭通天下之志乃為大同不
 然則是私情之合而已何以致亨而利涉哉誠齋楊/氏曰人
 與人羣居天地中能髙飛遠走不在人間乎而獨與/人異何也人異乎人者物之棄人同乎人者物之歸
 然同而隘則其同不大同而暱則其同不公同人于/野公而大也○雲峰胡氏曰必通天下之志乃為大
 同然非明與健/不能大同也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傳不云火在天下天下有火而云天與火者天在上
 火性炎上火與天同故為同人之義君子觀同人之
[012-6a]
 象而以類族辨物各以其類族辨物之同異也若君
 子小人之黨善惡是非之理物情之離合事理之異
 同凡異同者君子能辨明之故處物不失其方也或/問
 伊川説云各以其類族辨物之同異則是就類族上/辨物否朱子曰類族是就人上説辨物是就物上説
 天下有不可皆同之理故随他頭項去分别類族如/分姓氏張姓同作一類李姓同作一類辨物如牛類
 是一類馬類是一類就其異處以致其/同此其所以為同伊川之説不可曉
 本義天在上而火炎上其性同也類族辨物所以審
 異而致同也朱子曰類族辨物言類其族辨其物且/如青底做一類白底做一類恁地類了
[012-6b]
 時同底自同異底自異○馮氏去非曰類族如天之/兼覆辨物如火之燭照○厚齋馮氏曰族如非此族
 也不在祀典之族物如是其生也與吾同物其物如/士大夫之族為士大夫農之族為農工商之族為工
 商此類族也裸生為裸物羽生為羽物毛生為毛物/鱗介之生為鱗介之物此辨物也○臨川吳氏曰天
 之所生各族殊分法乾覆之无私者於殊分之族而/類聚其所同異中之同也火之所及凡物均照法離
 明之有别者於均照之物而辨析其所異同中之異/也○東坡蘇氏曰水之於地為比火之於天為同人
 然比以无所不比為比同/人以有所不同為同也
初九同人于門无咎
 傳九居同人之初而无係應是无偏私同人之公者
[012-7a]
 也故為出門同人出門謂在外在外則无私昵之偏
 其同博而公如此則无過咎也本義同人之初未有
 私主以剛在下上无係應可以无咎故其象占如此
 節齋蔡氏曰同人之始出門即同未見逺近廣狹之/情故无咎○建安丘氏曰兩户為門陰畫偶有門之
 象同人随之初九節之九二皆前遇偶故謂之門一/扇為户陽畫竒有户之象節之初九亦前遇竒故謂
 之户户一而門二也○雲峰胡氏曰同人與随之初/皆易溺於私随必出門而後可以有功同人必出門
 而後可以无咎盖易以人名卦者有二卦名家人一/家之人也卦名同人天下之人也門以内所同者一
 家之人而已六二同人於宗是也出門同人所同/者一國之人也天下之人也卦辭同人于野是也
[012-7b]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傳出門同人于外是其所同者廣无所偏私人之同
 也有厚薄親踈之異過咎所由生也既無所偏黨誰
 其咎之朱子曰易中所謂又誰咎也自有三箇而其/義則有兩樣如不節之嗟與自我致冦言之
 則謂咎皆由己不可咎諸人如出門同人言之則謂/人誰有咎之者矣以此見古人立言有用字雖同而
 其義則不同○誠齋楊氏曰門室之始初九同人之/始吾與人曷嘗不同隔之者門也吾一出門則天地
 四方孰不吾同者何咎之有○雷氏曰同人于門/亦吝道也故釋之曰出門同人則通而不狹矣
六二同人于宗吝
[012-8a]
 傳二與五為正應故曰同人于宗宗謂宗黨也同於
 所係應是有所偏與在同人之道為私狹矣故可吝
 二若陽爻則為剛中之徳乃以中道相同不為私也
 本義宗黨也六二雖中且正然有應於上不能大同
 而係於私吝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朱子曰易雖抑/陰然有時把陰
 為主如同人是也然此一陰雖是一卦之主又却柔/弱做主不得○問六二與九五柔剛中正上下相應
 可謂盡善却有同人於宗吝與先號咷之象如何曰/以其太好兩者時位相應意趣相合只知款宻却无
 至公大同之心未免係於私故有吝觀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固是他好處然於好處
[012-8b]
 猶有失以其係於私暱而不能大同也大凡悔者自/凶而之吉吝者自吉而趨凶○節齋蔡氏曰二與五
 本應故曰宗○雲峰胡氏曰二往同五復成離五來/同二復成乾往來相同乾離各反其本是之謂宗同
 人于宗似不失其為六二之正也較之于野之同則/亦係於私矣初九出門无所係故无咎六二于宗有
 所係故吝○縉雲馮氏曰以卦體言之則有大同之/義以爻義言之則示阿黨之戒○雙湖胡氏曰卦統
 論乾天下同乎離六二之人而六二爻則/自論其與人同之道固不可以一概論也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傳諸卦以中正相應為善而在同人則為可吝故五
 不取君義葢私比非人君之道相同以私為可吝也
[012-9a]
 臨川吳氏曰六二一爻衆陽之所與而獨同/於五所同者私狹而不公廣其為道可吝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髙陵三嵗不興
 傳三以陽居剛而不得中是剛暴之人也在同人之
 時志在於同卦唯一有/二字一陰諸陽之志皆欲同之三
 又與之比然二以中正之道與五相應三以剛强居
 二五之間欲奪而同之然理不直義不勝故不敢顯
 發伏藏兵戎于林莽之中懷惡而内負不直故又畏
 懼時升髙陵以顧望如此至于三歳之久終不敢興
[012-9b]
 此爻深見小人之情狀然不曰凶者既不敢發故未
 至凶也或問伏戎于莽升其髙陵如何朱子曰只是/伏于髙陵之草莽中三歲不敢出輿九四乘
 其墉皆為剛盛而髙三欲同於二而懼九五之見攻/故升髙伏戎欲敵之而五陽方剛則不可奪故三嵗
 不興而象曰不能行也四欲同於二而為三所隔故/乘墉攻之而以居柔遂自反而弗克而象曰義弗克
 也程傳謂升髙陵有升髙顧望之意此説雖巧恐非/本意○東谷鄭氏曰伏戎于莽以伺五之隙升其髙
 陵以窺/二之動
 本義剛而不中上无正應欲同於二而非其正懼九
 五之見攻故有此象劉氏瓛曰三居下體之上故謂/之陵有憑上之志故謂之升○
[012-10a]
 西溪李氏曰三與五隔三爻故曰三歳○雲峰胡氏/曰二與五同者也九三欲攘二而畏五伏與升備見
 三之情狀伏戎于莽欲攻二似有畏五意升其髙陵/雖畏五又有顧望意五終不可敵也是以三歳不興
 卦唯三四不言同人二與五相同而三四有爭奪之/象非同者也○隆山李氏曰天下之理萃則必爭卦
 以相同為義而三則㐲戎四則乘墉五則大師克何/也二應五而三爻據之所以争也嗚呼出而與人同
 至易至簡之事而乃如此故易中必知險/簡中必知阻不學易者殆不可以涉世也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歳不興安行也
 傳所敵者五旣剛且正其可奪乎故畏憚伏藏也至
 於三歳不興矣終安能行乎本義言不能行項氏曰/言敵剛
[012-10b]
 恐人誤以為攻二也○節齋蔡氏曰/安何也讀如安往而不得貧賤之安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傳四剛而不中正其志欲同二亦與五為仇者也墉
 垣所以限隔也四切近於五如隔墉耳乘其墉欲攻
 之知義不直而不克也茍能自知義之不直而不攻
 則為吉也若肆其邪欲不能反思義理妄行攻奪則
 其凶大矣三以剛居剛故終其强而不能反四以剛
 居柔故有困而能反之義能反則吉矣畏義而能改
[012-11a]
 其吉宐矣童溪王氏曰九四乗其墉其志亦欲阻三/以攻五也然九三以剛敵剛猶不能行其
 欲况九四之非全剛/乎其弗克攻也宐矣
 本義剛不中正又无應與亦欲同於六二而為三所
 隔故為乘墉以攻之象然以剛居柔故有自反而不
 克攻之象占者如是則是能改過而得吉也或問同/人三四
 皆有争奪之義朱子曰只是争六二一陰爻却六二/自與九五相應三以剛居剛便迷而不返四以剛居
 柔便有反底道理繋辭云近而不相得則凶如初上/則各在事外不相干涉所以无爭○潛齋胡氏曰三
 之升髙陵升四而望五也四之乘其墉乘三而攻二/也三惡五之親二故有犯上之心四惡二之比三故
[012-11b]
 有陵下之志○雲峰胡氏曰三雖以剛居剛猶懼五/之見攻者屈於勢而不可敵也四以剛居柔欲乗墉
 以攻終不克攻者是能屈於義而不敢敵也春秋文/公十年書晉人納捷菑于邾弗克納有得於周公爻
 辭弗克攻之㫖矣穀梁傳曰弗克納其義也有得於/夫子象傳義弗克之㫖矣諸家多以三四為欲攻五
 於理悖甚唯/木義得之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傳所以乗其墉而弗克攻之者以其義之弗一作/不
 也以邪攻正義不勝也其所以得吉者由其義不勝
 困窮而反於法則也二者衆陽所同欲也獨三四有
[012-12a]
 爭奪之義者二爻居二五之間也初終遠故取義别
 本義乗其墉矣則非其力之不足也特以義之弗克
 而不攻耳能以義斷困而反於法則故吉也雲峯胡/氏曰力
 不足而不攻者屈於勢也力有餘而不攻者屈於理/也則者理之不可踰者也○進齋徐氏曰四之困而
 反則聖人予之以吉者正欲反天下之睽異而為同/也○建安丘氏曰或謂同人之世二五正應當同者
 也而三四介乎其間皆欲爭之其不顧命義一也而/商其罪之輕重則三為甚何也曰三近二而爭者也
 四逺二而爭者也四之乗墉方萌窺伺之意而三之/伏戎已見爭奪之形矣四之反則則知義之不勝而
 止而三之不興則畏勢之不敵而不敢爭况四之所/欲攻者三三臣位同人之冦也三之欲敵者五五君
[012-12b]
 位同人之主也其逆順之勢又不侔焉/噫此四之吉所以異乎三之不興歟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號戶羔反咷道/刀反旅卦同
 傳九五同於二而為三四二陽所隔五自以義直理
 勝故不勝憤抑至於號咷然邪不勝正雖為所隔終
 必得合故後笑也大師克相遇五與二正應而二陽
 非理隔奪必用大師克勝之乃得相遇也云大師云
 克者見二陽之强也九五君位而爻不取人君同人
 之義者葢五專以私暱應於二而失其中正之徳人
[012-13a]
 君當與天下大同而獨私一人非君道也又先隔則
 號咷後遇則笑一有/正字是私暱之情非大同之體也二
 之在下尚以同於宗為吝况人君乎五旣於君道无
 取故更不言君道而明二人同心不可間隔之義繫
 辭云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黙或語二人同心其利
 斷金中誠所同出處語黙无不同天下莫能間也同
 者一也一不可分分乃二也一可以通金石冒水火
 无所不能入故云其利斷金其理至微故聖人贊之
[012-13b]
 曰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謂其言意味深長也本義五
 剛中正二以柔中正相應於下同心者也而為三四
 所隔不得其同然義理所同物不得而間之故有此
 象然六二柔弱而三四剛强故必用大師以勝之然
 後得相遇也厚齋馮氏曰九五大君也當與天下相/孚於大同之世而乃私繫所應是以彊
 弗友之徒競起而爭之夫以上伐下直舉而措之耳/何至動大衆而僅能勝之哉私故也作易者以為失
 君人大同之道故備言其私昵之狀而以敵國交兵/之法言之其訓嚴矣○雲峰胡氏曰二五剛柔相應
 而皆合乎中正本義所謂義理之同也程傳謂五自/以義直理勝不勝憤抑故號咷邪不勝正終必得合
[012-14a]
 故後笑春秋書鄭伯克段于鄢𫝊曰如二君故曰克/五之於四也必用大師克之而始與二遇則三之非
 理而强可見矣又曰同人九五剛中正而有應于六/二故先號咷而後笑旅上九剛不中正而无應于九
 三故先笑/而後號咷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傳先所以號咷者以中誠理直故不勝其忿切而然
 也雖其敵剛强至用大師然義直理勝終能克之故
 言能相克也相克謂能勝見二陽之强也本義直謂
 理直盤澗董氏曰二五本自同心而為三四所隔故/先號咷先謂理直也雖大師相克而後相遇亦
[012-14b]
 以義理之同物終不得而間之故也○雲峯胡氏曰/六爻惟三四不言同傳以二五之同者為理直則可
 以見三四之爭/同者為非理矣
上九同人於郊无悔
 傳郊在外而遠之地求同者必相親相與上九居外
 而无應終无與同者也始有同則至終或有睽悔處
 遠而无與故雖无同亦无悔雖欲同之志不遂而其
 終无所悔也本義居外无應物莫與同然亦可以无
 悔故其象占如此郊在野之内未至於曠遠但荒僻
[012-15a]
 无與同耳朱子曰郊是荒寂无人之所言不能如同/人于野曠遠无私荒僻无與同葢居外无
 應莫與同者亦可以无悔也又曰同人於野是廣大/无我之意同人于郊是无可與同之人也取義不同
 自不相悖○節齋蔡氏曰國外曰郊郊外曰野雖在/卦上猶未出乎卦也故止曰郊○雲峰胡氏曰初上
 皆無應初出門同人出乎家之外而同乎國之人也/在下而无私應者也上九不同乎國之人乃出乎國
 之外見荒僻无人之所在外而无與應者如/荷蕢之徒是也故不謂之凶但謂之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傳居遠莫同故終无所悔然而在同人之道求同之
 志不得遂雖无悔非善處也臨川呉氏曰无可同之/人故志未得○建安丘
[012-15b]
 氏曰上九處同人之世豈不欲與人同者哉特以一/卦五陽皆欲同二而三伏戎四乘墉五用師相刃相
 摩不奪不厭而已適處於无與同之地超然出於羣/爭之表於人固无所失矣而於己亦未為得也周公
 於爻以不異於人者喜之故言其无悔孔子於象以/不能同於人者病之故釋之曰志未得也又曰同人
 六爻以六二一陰為卦主上下五陽皆欲同之同人/之道貴廣不貴狹卦言于野亨是也在諸爻以比應
 為同故不能盡卦義合而論之有應而同者有比而/同者有遠而无與同者有爭而不能同者二與五應
 以正道相同在二言于宗五言相遇此應而同者初/在卦下出即遇二无爭于五故同人于門此比而同
 者上處卦外无應于五亦无得于二故同人于郊此/遠而无與同者三四介乎二五之間與五爭二而不
 知天理之同物莫能間故三伏戎不興四乘墉弗克/此爭而不能同者同人之道難矣哉然則世之與人
[012-16a]
 同者與其為初之比而同不若五之應而同者之出/於正為三四之爭而不能同不若上之遠而无與同
 者之无/所爭也
乾下/離上
 傳大有序卦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夫
 與人同者物之所歸也大有所以次同人也為卦火
 在天上火之處髙其明及遠萬物之衆无不照見為
 大有之象又一柔居尊衆陽竝應居尊執柔物之所
 歸也上下應之為大有之義大有盛大豐有也雙湖/胡氏
[012-16b]
 曰易以陽為大凡卦稱大者皆以陽得名大有以一/陰統五陽大畜以一陰畜三陽大過四陽過盛於中
 大壯四陽壯長於下皆名之曰大也○雲峰胡氏曰/或曰小畜亦五陽一陰之卦主巽之一陰則曰小此
 主離之一陰則曰大何也曰巽之一陰在四欲畜上/下五陽其勢逆而難離之一陰在五而有上下五陽
 其勢順而易卦名因四五二爻而有大小之分君人/者之大分明矣故小畜之亨不在六四而在上下五
 陽大有之元亨不但在/上下五陽而在六五
大有元亨
 傳卦之才可以元亨也凡卦德有卦名自有其義者
 如比吉謙亨是也有因其卦義便為訓戒者如師貞
[012-17a]
 丈人吉同人于野亨是也有以其卦才而言者大有
 元亨是也由剛健文明應天時行故能元亨也本義
 大有所有之大也離居乾上火在天上无所不照又
 六五一陰居尊得中而五陽應之故為大有乾健離
 明居尊應天有亨之道占者有其德則大善而亨也
 建安丘氏曰一陰在上卦之中而五陽宗之居尊能/柔物之所與而諸爻之有皆六五之有也豈不大哉
 唯其所有者大/故其亨亦大也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
[012-17b]
 傳言卦之所以為大有也五以陰居君位柔得尊位
 也處中得大中之道也為諸陽所宗上下應之也夫
 居尊執柔固衆之所歸也而又有虛中文明大中一/无
 大中/字之德故上下同志應之所以為大有也本義以
 卦體釋卦名義柔謂六五上下謂五陽誠齋楊氏曰/同人大有一
 柔五剛均也柔在下者曰得位曰得中曰應乎乾而/為同人我同乎彼之辭也柔在上者曰尊位曰大中
 曰上下應而為大有我有其大之辭也○雲峰胡氏/曰同人以六居二則曰柔得位得中大有以六居五
 則曰柔得尊位大/中上下之分嚴矣
[012-18a]
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傳卦之德内剛健而外文明六五之君應於乾之九
 二五之一有/體字性柔順而明能順應乎二二乾之主也
 是應乎乾也順應乾行順乎天時也故曰應乎天而
 時行其德如此是以元亨也王弼云不大通何由得
 大有乎大有則必元亨矣此不識卦義離乾成大有
 之義非大有之義便有元亨由其才故得元亨大有
 而不善者與不能亨者有矣諸卦具元亨利貞則彖
[012-18b]
 皆釋為大亨恐疑與乾坤同也不兼利貞則釋為元
 亨盡元義也元有大善之義有元亨者四卦大有蠱
 升鼎也唯升之彖誤隨他卦作大亨曰諸卦之元與
 乾不同何也曰元之在乾為元始之義為首出庻物
 之義他卦則不能有此義為善為大而已曰元之為
 大可矣為善何也曰元者物之先也物之先豈有不
 善者乎事成而後有敗敗非先成者也興而後有衰
 衰固後於興也得而後有失非得則何以有一作/為
[012-19a]
 也至於善惡治亂是非天下之事莫不皆然必善為
 先故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涑水司馬氏曰夫柔而/不明則前有讒而不見
 後有賊而不知明而不健則知善而不能舉知惡而/不能去二者皆亂亡之端也明以燭之健以決之居
 不失中行不失時然後能保有其衆元亨也○或問/應乎天而時行程説以為應天時而行何如朱子曰
 是以時而行是有可行之時○楊氏文煥曰上下應/而不得尊位者小畜之六四也有能致之資居得致
 之位者正大/有之時也
 本義以卦德卦體釋卦辭應天指六五也建安丘氏/曰六五以
 柔居尊故曰尊位處剛而中故曰大中卦唯一柔而/二體皆以剛應故曰上下應之剛健居内乾德也文
[012-19b]
 明居外離德也五以柔而應二之剛應乎天也順時/而行是以大亨也○雙湖胡氏曰彖辭自柔得尊位
 以下專主六五一爻以論人君之位能有衆陽之大/自其德剛健以下實兼上下兩體以論人君之徳能
 致元亨之治也唯一陰居尊位故可以全體歸之○/雲峰胡氏曰文明以健自明而誠之事剛健而文明
 自誠而明之事又/若有聖賢之等焉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傳火髙在天上照見萬物之衆多故為大有大有繁
 庻之義君子觀大有之象以遏絶衆惡揚明善類以
 奉順天休美之命萬物衆多則有善惡之殊君子享
[012-20a]
 大有之盛當代天工治飬庻類治衆之道在遏惡揚
 善而已惡懲善勸所以順天命而安羣生也本義火
 在天上所照者廣為大有之象所有既大无以治之
 則釁櫱萌於其間矣天命有善而无惡故遏惡揚善
 所以順天反之於身亦若是而已矣朱子曰火在天/上大有凡有物
 須是自家照見得方見得有若不照見則有无不可/知何名為直天命有善而无惡當大有時遏止其惡
 顯揚其善反之於身亦莫不然非止用人用人乃其/一事耳○龜山楊氏曰因天之明物无遁形矣君子
 觀火天之象以遏惡揚善休命者正命也善惡不當/其實非順休命者也○誠齋楊氏曰天討有罪吾遏
[012-20b]
 之以天天命有德吾揚之以天吾何與焉此舜禹有/天下而不與也故曰順天休命同人離在下而權不
 敢專故止於類而辨大有離在上而權由已出故極/於遏而揚○雲峰胡氏曰休命諸家多作眷命本義
 以為性命葢天命之性有善而无惡遏惡揚善亦不/過順天命之本然者而已用人反身皆當若是本義
 之説/精矣
初九无交害匪咎艱則无咎
 傳九居大有之初未至於盛處卑无應與未有驕盈
 之失故无交害未涉於害也大凡富有鮮不有害以
 子貢之賢未能盡免况其下者乎匪咎艱則无咎言
[012-21a]
 富有本匪有咎也人因富有自為咎耳若能享富有
 而知難處則自无咎也處富有而不能思艱兢畏則
 驕侈之心生矣所以有咎也本義雖當大有之時然
 以陽居下上无係應而在事初未涉乎害者也何咎
 之有然亦必艱以處之則无咎戒占者宜如是也或/問
 初九无交害匪咎艱則无咎朱子曰此爻本最吉不/解有咎然須説艱則无咎葢易之書大抵教人戒謹
 恐懼无有以為易而處之者雖至易之事亦必以艱/難處之然後无咎也○雲峰胡氏曰諸家多以初九
 无交害為无上下之交所以有害本義從程子之説/謂居下无係應而未涉乎害盖无係應三字已自見
[012-21b]
 无上下之交矣富者怨之府故當大有之時反易有/害初陽在下未與物接所以未涉於害也何咎之有
 然以為匪咎而以易心處之反有咎矣无交害大/有之初如此艱則无咎大有自初至終皆當如此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傳在大有之初克念艱難則驕溢之心无由生矣所
 以不交渉於害也中溪張氏曰大有其時也初九/其位也時位如此是以无害也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无咎
 傳九以陽剛居二為六五之君所倚任剛健則才勝
 居柔則謙順得中則无過其才如此所以能勝大有
[012-22a]
 之任如大車之材强壯能勝載重物也可以任重行
 遠故有攸往而无咎也大有豐盛之時有而未極故
 以二之才可往而无咎至於盛極則不可以往矣
 本義剛中在下得應乎上為大車以載之象有所往
 而如是可以无咎矣占者必有此德乃應其占也節/齋
 蔡氏曰大車二也載謂載五也剛健居中而應五故/有大車以載之象○林氏栗曰二五相應陽志上行
 故有有攸徃之象以是而往何咎之有○雲峯胡氏/曰坤為大輿九二體乾而曰大車者輿指軫之方而
 能載者言車則以其全體而言引之以馬之健行之/以輪之圜皆乾象也况九二以剛居柔柔則其虚足
[012-22b]
 以受剛則其健足以行有大車象徳應乎五載上之/象有所往而如是可以无咎矣不曰吉者大臣任天
 下之重職當如此也僅得/无咎處大冇之難如此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傳壯大之車重積載於其中而不損敗猶九二材力
 之强能勝大有之任也臨川呉氏曰車大則能勝重/載故載雖多積於中而車行
 不至於敗占之所以往而无咎也○中溪/張氏曰伊尹任天下之重此爻足以當之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亨傳如字本/義讀作享
 傳三居下體之上在下而居人上諸侯人君之象也
[012-23a]
 公侯上承天子天子居天下之尊率土之濵莫非王
 臣在下者何敢專其有凡土地之富人民之衆皆王
 者之有也此理之正也故三當大有之時居諸侯之
 位有其富盛必用亨通乎天子謂以其有為天子之
 有也乃人臣之常義也若小人處之則專其富有以
 為私不知公以奉上之道故曰小人弗克也隆山李/氏曰居
 下卦之上為三陽之長以君子而當公侯之任者也/○臨川王氏曰易之辭有王有先王有帝有后有大
 君王以德業言先王以垂統言帝以主宰言天/子以正位言后天子諸侯通稱大君天子尊稱
[012-23b]
 本義亨春秋傳作享謂朝獻也古者亨通之亨享獻
 之享烹飪之烹皆作亨字九三居下之上公侯之象
 剛而得正上有六五之君虛中下賢故為享于天子
 之象占者有其德則其占如是小人无剛正之德則
 雖得此爻不能當也朱子曰古文元亨字亨享烹竝/通用如公用享于天子解作亨
 字便不是又曰亨享二字據説文本是一字故易中/多互用如王用亨於岐山亦當為享如王用享于帝
 之云也字畫音韻是經中淺事故先儒得其大者多/不留意然不知此等處不理會却枉費了无限辭説
 牽補而卒不得其本義亦甚害事也○京房傳曰享/獻也○雙湖胡氏曰按春秋傳晉文公將納王使卜
[012-24a]
 偃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戰/克而王享吉孰大焉則是卜偃時巳讀為享矣○雲
 峰胡氏曰九二宰相任重之事九三諸侯朝享之事/皆不言吉皆臣職之當然者然享有朝享之享有宴
 享之享本義直訓享為朝獻又曰六五虚中下賢則/又兼宴享之義矣享禮之盛者必如九三有剛正之
 德乃能當之在小人則有不供苞/茅不修朝貢者矣安足以當此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傳公當用一无/用字亨于天子若小人處之則為害也自
 古諸侯能守臣節忠順奉上者則蕃飬其衆以為王
 之屏翰豐殖其財以待上之徴賦若小人處之則不
[012-24b]
 知為臣奉上之道以其為己之私民衆財豐則反擅
 其富强益為不順是小人大有則為害又大有為小
 人之害也臨川吳氏曰小人/得此占則不利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彭步/郎反
 傳九四居大有之時已過中矣是大有之盛者也過
 盛則凶咎所由生也故處之之道匪其彭則得无咎
 謂能謙損不處其大盛則得无咎也四近君之髙位
 茍處太盛則致凶咎彭盛多之貌詩載馳云汶水湯
[012-25a]
 湯行人彭彭行人盛多之狀雅大明云駟騵彭彭言
 武王戎馬之盛也本義彭字音義未詳程傳曰盛貌
 理或當然六五柔中之君九四以剛近之有僭偪之
 嫌然以其處柔也故有不極其盛之象而得无咎戒
 占者宜如是也東谷鄭氏曰九四居四陽之首而率/諸陽與之偕進其盛多葢彭彭矣然
 明不能燭理智不能慮遠以其盛多者而震之必非/柔中之君所能安也下三陽皆健體四乃明之首也
 有明辨之晳則匪其彭然後免於咎○雲峰胡氏曰/卦名大有彭字即大有之義大有皆六五之有也六
 五在上而九四以剛近之有僭偪之/嫌必不有其大而後可以无咎也
[012-25b]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晳也
 傳能不處其盛而得无咎者葢有明辨之智也晳明
 智也賢智之人明辨物理當其方盛則知咎之將至
 故能損抑不敢至於滿極也本義晳明貌雲峯胡氏/曰當大有
 之時而不冇其大非明者/不能也明辨晳皆以離言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傳六五當大有之時居君位虚中為孚信之象人君
 執柔守中而以孚信接於下則下亦盡其信誠以事
[012-26a]
 於上上下孚信相交也以柔居尊位當大有之時人
 心安易若專尚柔順則陵慢生矣故必威如則吉威
 如有威嚴之謂也既以柔和孚信接於下衆志説從
 又有威嚴使之有畏善處有者也吉可知矣本義大
 有之世柔順而中以處尊位虚己以應九二之賢而
 上下歸之是其孚信之交也然君道貴剛太柔則廢
 當以威濟之則吉故其象占如此亦戒辭也潛室陳/氏曰大
 有之六五但言厥孚交如威如吉者葢一卦以一陰/為主所有已極其大但當交之以孚濟之以威則能
[012-26b]
 保有其大矣孚者其本冇威者其不足也○中溪張/氏曰六五為大冇之主離體中虚有厥孚之象柔得
 尊位而上下應之故曰交如以我之誠心而發彼之/誠心此其所以交孚也然當大有海内富庻之時人
 心易至玩弛寛裕温柔雖足以有容非發强剛毅則/不足以有執故交如之後繼之以威如則可以保其
 吉也苟徒有以孚之而无以威之則人將慢易之心/生而无畏備之者矣豈能常保其有乎此威如之吉
 聖人之/深戒也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
 本義一人之信足以發上下之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備也易以/䜴反
[012-27a]
 傳下之志從乎上者也上以孚信接於下則下亦以
 誠信事其上故厥孚交如由上有孚信以發其下孚
 信之志下之從上猶響之應聲也一有威如之吉易/而无備也九字
 威如之所以吉者謂若无威嚴則下易慢而无戒備
 也謂无恭畏備上之道備謂備上之求責也本義太
 柔則人將易之而无畏備之心西溪李氏曰太平之/世禍亂皆起於无虞
 故必威如而後吉才上下玩易則无畏備也故/詰爾戎兵董正治官皆守成之世所當講者也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012-27b]
 傳上九在卦之終居无位之地是大有之極而不居
 其有者也處離之上明之極也唯至明所以不居其
 有不至於過極也有極而不處則无盈滿之災能順
 乎理者也五之孚信而履其上為蹈履誠信之義五
 有文明之徳上能降志以應之為尚賢崇善之義其
 處如此合道之至也自當享其福慶自天祐之行順
 乎天而獲天祐故所徃皆吉无所不利也本義大有
 之世以剛居上而能下從六五是能履信思順而尚
[012-28a]
 賢也滿而不溢故其占如此或問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朱子曰上九以
 陽剛居上而能下從六五者葢陽從陰也大有唯六/五一陰而上下五陽應之上九能下從六五則為履
 信思順而尚賢葢五之交孚信也而上能履之謙退/不居思順也志從於五尚賢也天之所助者順人之
 所助者信所以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之象若无繫/辭此數句此爻遂无收殺以此見聖人讀易見爻辭
 有不分明處則於繫辭/傳説破如此類是也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傳大有之上有極當變由其所為順天合道故天祐
 助之所以吉也君子滿而不溢乃天祐也繫辭復申
[012-28b]
 之云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
 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履謂信
 履五五虛中信也思順為謙退不居尚賢謂志從於
 五大有之世不可以盈豐而復處盈焉非所宜也六
 爻之中皆樂據權位唯初上不處其位故初九无咎
 上九无不利上九在上履信思順故在上而得吉葢
 自天祐也節齋蔡氏曰大有一柔五剛故以柔為一/卦之主而衆爻皆于五取義初以遠五而
 有艱二以應五而无咎三以公位而用享于天子四/以能謙承五而无咎上以近五而獲自天之祐也○
[012-29a]
 平庵項氏曰大有之卦以六五為主初之无交害逸/民也上九在上賔師也中爻三位為臣二大臣也受
 大有之任故為載三外臣也奉大冇之物以朝貢故/為享二中故无咎三不中故戒君子用享則為桓文
 小人弗克則為曹馬矣四近臣也以柔自抑不怙大/有之寵故為匪其彭五離中虛中孚為信而上下應
 之則其孚交矣所慮者居易无備故必威如乃吉欲/其克自警畏也○誠齋楊氏曰八卦乾為尊六十四
 卦泰為盛然乾之上九悔於亢泰之上六吝於亂盛/治備福孰若大有者六爻亨一吉二无咎三明主在
 上羣賢畢集无一敗亂之小人无一害治之棐德士/生斯世也緼袍華於佩玊飲水甘於列鼎而况九二
 之大臣九三之諸侯上九功/成身退之耆舊乎嗚呼盛哉
艮下/坤上
[012-29b]
 傳謙序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其有旣大
 不可至於盈滿必在謙損故大有之後受之以謙也
 為卦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地體卑下山髙大之物
 而居地之下謙之象也以崇髙之德而處卑之下謙
 之義也隆山李氏曰設卦命名多以畫之反對取象/謙豫二卦反履小畜之對也履謙取畫在三
 豫小畜取象在四特陰陽之畫不同耳皆五陰一陽/五陽一陰之卦也一陰在下卦三陽之上其位不順
 故名之小畜一陽在下卦三陰之上其位則順故名/之豫一陰在上卦三陽之下其位則宜故名之履一
 陽在上卦三陰之下其位非宜故名之謙○厚齋馮/氏曰一陽五陰之卦其立象也一陽在上下者為剝
[012-30a]
 復象陽氣之消長也在中者為師比象衆之所歸也/至於三四在二體之際當六畫之中故以其自上而
 退處於下者為謙自下而奮出乎/上者為豫此觀畫立象之本旨也
謙亨君子有終
 傳謙有亨之道也有其德而不居謂之謙人以謙巽
 自處何往而不亨乎君子有終君子志存乎謙巽逹
 理故樂天而不競内充故退讓而不矜安履乎謙終
 身不易自卑而人益尊之自晦而德益光顯此所謂
 君子有終也在小人則有欲必競有德必伐雖使勉
[012-30b]
 慕於謙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終也程子曰他/卦皆有悔
 凶咎唯謙卦未嘗有他卦有待而亨唯謙則便亨○/涑水司馬氏曰君子之德誠盛矣業誠大矣不謙以
 持之无以保其終也○隆山李氏曰此易中最吉之/卦而天下最難行之事非謙之難謙而能終者之難
 也非君子豈/能有終乎
 本義謙者有而不居之義止乎内而順乎外謙之意
 也山至髙而地至卑乃屈而止於其下謙之象也占
 者如是則亨通而有終矣有終謂先屈而後伸也朱/子
 曰謙便能亨又為君子有終之象○節齋蔡氏曰剛/屈乎柔之下謙之義也剛下乎柔交通之道故亨君
[012-31a]
 子三也君子有是德則始雖卑而終益尊始雖晦而/終益光故有終○雲峰胡氏曰乾為易第一卦本義
 謂筮得乾卦者其事雖大亨猶未易以保其終葢天/下之事始而亨者十九亨而有終者十一唯謙則於
 德為君子於事/為亨而有終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上時/掌反
 傳濟當為際此明謙而能亨之義天之道以其氣下
 際故能化育萬物其道光明下際謂下交也地之道
 以其處卑所以其氣上行交於天皆以卑降而亨也
 本義言謙之必亨童溪王氏曰夫天氣下降以濟萬/物天之謙也化育之功光明著見
[012-31b]
 則謙之亨也地勢卑順處物之下地之謙也其氣上/行以交於天則謙之亨也莫大乎天地而天地猶不
 敢以自滿况於人與鬼神乎○節齋蔡氏曰下濟而/光明艮也艮有光明之象故艮之彖曰其道光明謂
 艮陽止乎上陰不得而掩之故光明卑而上行坤也/○雲峰胡氏曰下濟為謙光明為亨卑為謙上行為
 亨彖傳但言謙之必亨而不言卦體葢/下濟光明自含艮坤二體於其間也
天道虧盈而益謙
 傳以天行而言盈者則虧謙者則益日月陰陽是也
 程子曰虧盈益謙此通上下言理亦如此天道/之運亦如此○朱子曰虧盈益謙是自然之理
地道變盈而流謙
[012-32a]
 傳以地勢而言盈滿者傾變而益䧟卑下者流注而
 益增也朱子曰變盈流謙掦子雲言山殺瘦澤増髙/此是説山上之土為水漂流下來山更瘦澤
 便/髙
鬼神害盈而福謙
 傳鬼神謂造化之跡盈滿者禍害之謙損者福祐之
 凡過而損不足而益者皆是也朱子曰天道是就寒/暑往來上説地道是
 就地形髙下上説鬼神言害福是有/些造化之柄各自主一事而言耳
人道惡盈而好謙惡烏路反/好呼報反
[012-32b]
 傳人情疾惡於盈滿而好與於謙巽也謙者人之至
 德故聖人詳言所以戒盈而勸謙也或問謙之為義/不知天地人鬼
 何以皆好尚之朱子曰太極中本无物若事業功勞/於我何有觀天地生萬物而不言所利可見矣○節
 齋蔡氏曰虧盈益謙以氣言日月陰陽是也變盈流/謙以形言山谷川澤是也害盈福謙以理言災祥禍
 福是也惡盈好謙以情言予奪進退是也○白雲郭/氏曰四者非有心於如是其道自然故皆曰道○厚
 齋程氏曰復舉天地因及鬼神/與人以推廣謙所以亨之意
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傳謙為卑巽也而其道尊大而光顯自處雖卑屈而
[012-33a]
 其德實髙不可加尚是不可踰也君子至誠於謙恒
 而不變有終也故尊光
 本義變謂傾壞流謂聚而歸之人能謙則其居尊者
 其徳愈光其居卑者人亦莫能過此君子所以有終
 也或問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朱子曰尊字是對卑/字説言能謙則位處尊而德愈光位雖卑而莫能
 踰如古之聖賢之君以謙下人則愈尊而愈光若驕/奢自大則雖尊而不光葢以尊而行謙則其道光以
 卑而行謙則其德不可踰也伊川以謙對卑説非是/○童溪王氏曰尊者三居下卦之上也光艮體也卑
 者三居上卦之下也不可踰謂位雖居下而德剛莫/有過之者葢以謙居尊而道光以謙居卑而德不可
[012-33b]
 踰此專以九三爻言君子有終之義也○臨川吳氏/曰六十四卦惟謙之占辭最美夫子傳彖亦惟謙之
 贊辭最盛内三爻俱吉外三爻俱利卦辭則云亨且/有終他卦之占未有若是其全美者也天之所益地
 之所流人之所好鬼神之所福悉萃於能謙者之身/他卦之贊未有若是其盛者此謙之所以為至德也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裒蒲侯/反稱尺
 證反施/始䜴反
 傳地體卑下山之髙大而在地中外卑下而内藴髙
 大之象故為謙也不云山在地中而曰地中有山言
 卑下之中藴其崇髙也若言崇髙藴於卑下之中則
[012-34a]
 文理不順諸象皆然觀文可見君子以裒多益寡稱
 物平施君子觀謙之象山而在地下是髙者下之卑
 者上之見抑髙舉下損過益不及之義以施於事則
 裒取多者増益寡者稱物之多寡以均其施與使得
 其平也程子曰謙者治盈之道故/曰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本義以卑藴髙謙之象也裒多益寡所以稱物之宜
 而平其施損髙増卑以趣於平亦謙之意也朱子曰/裒多益
 寡便是謙稱物平施便是裒多益寡○問裒多益寡/是損髙就低使教恰好不是一下低去曰大扺人多
[012-34b]
 見得在已者髙在人者卑謙則抑已之髙而卑以下/人便是平也○臨川呉氏曰山在地中則髙者降而
 下卑者升而上一升一降而髙卑適平矣物之多者/裒取而使之寡猶降山之髙而使之卑也物之寡者
 増益而使之多猶升地之卑而使之髙也一裒一益/而多寡適平矣稱物平施謂稱量物之多寡而損益
 之然後所施均平而多者不偏多寡者亦不偏寡也/○厚齋馮氏曰凡大象皆别立一意使人知用意之
 理裒多益寡稱物平施俾小大長短各得其平非君/子謙徳之象乃君子治一世使謙之象也彖與六爻
 全无/此意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
 傳初六以柔順處謙又居一卦之下為自處卑下之
[012-35a]
 至謙而又謙也故曰謙謙能如是者君子也自處至
 謙衆所共與也雖用涉險難亦无患害况居平易乎
 何所不吉也初處剛而以柔居下得无過於謙乎曰
 柔居下乃其常也但見其謙之至故為謙謙未見其
 失也
 本義以柔處下謙之至也君子之行也以此涉難何
 往不濟故占者如是則利以涉川也童溪王氏曰六/謙德也初卑位
 也以謙德而處卑位謙而又謙者也故曰謙謙○蘭/氏廷瑞曰用涉與利涉不同用涉自我用之不若利
[012-35b]
 之无往不濟也○臨川王氏曰利涉者其才其時利/於涉耳用涉者用此以涉然後吉也○雙湖胡氏曰
 涉川貴於遲重不貴於急速用謙謙之道以渉川只/是謙退居後而不争先自然萬无失一故吉後登舟
 亦有先登㟁之利謙固自多利也○雲峰胡氏曰謙/主九三故三爻辭與卦辭皆稱君子有終初亦曰君
 子何也三在下卦之上勞而能謙在上之君子也初/在下卦之下謙而又謙在下之君子也在上者尊而
 光在下者卑而不可踰皆所以為君子之終/也用渉大川吉雖用以濟患可也况平居乎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傳謙謙謙之至也謂君子以謙卑之道自牧也自牧
 自處也詩云自牧歸荑南軒張氏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如牧牛羊然使之馴服
[012-36a]
 方可以言謙今人往往反以驕矜為飬氣此特客氣/非浩然之氣也○建安丘氏曰牧飬也飬德之地未
 有不基於至卑所飬者/至則愈卑而愈不卑矣
六二鳴謙貞吉
 傳二以柔順居中是為謙徳積於中謙徳充積於中
 故發於外見於聲音顔色故曰鳴謙居中得正有中
 正之德也故云貞吉凡貞吉有為貞且吉者有為得
 貞一有/正字則吉者六二之貞吉所自有也童溪王氏曰/六二以謙德
 而居下之正位則得其所欲矣故發於聲音也无非/中心之誠然者故曰鳴謙貞吉而象以中心得也釋
[012-36b]
 之/
 本義柔順中正以謙有聞正而且吉者也故其占如
 此朱子曰鳴謙在六二又言貞者言謙而有聞須得/其正則吉葢六二以陰處陰所以戒他要貞謙而
 不貞則近於邪佞上六之鳴却不同處謙之極而有/聞則失謙之意葢謙本不要人知况在人之上而有
 聞乎此所以志未得○雲峯胡氏曰諸家釋鳴謙多/謂自鳴其謙謙而以自鳴非謙矣或以為六二謙徳
 積於中發見於聲音者如此本義以為六二柔順中/正以謙有聞葢謂發於聲音不若謙而有聲有非可
 勉强為之者要之初六謙謙在下而謙/未必人皆聞之至六二則宜聞之矣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012-37a]
 傳二之謙德由至誠積於中所以發於聲音中心所
 自得也非勉一有/强字為之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傳三以陽剛之德而居下體為衆陰所宗履得其一/作
 正/位為下之上是上為君所任下為衆所從有功勞
 而持謙德者也故曰勞謙古之人有當之者周公是
 也身當天下之大任上奉㓜弱之主謙恭自牧夔夔
 如畏然可謂有勞而能謙矣既能勞謙又須君子行
[012-37b]
 之有終則吉夫樂髙喜勝人之常情平時能謙固已
 鮮矣况有功勞可尊乎雖使知謙之善勉而為之若
 矜負之心不忘則不能常久欲其有終不可得也唯
 君子安履謙順乃其常行故久而不變乃所謂有終
 有終則吉也九三以剛居正能終者也此爻之德最
 盛故象辭特重
 本義卦唯一陽居下之上剛而得正上下所歸有功
 勞而能謙尤人所難故有終而吉占者如是則如其
[012-38a]
 應矣雙湖胡氏曰謙以九三一陽爻為成卦之主文/王彖辭唯主九三一爻而言不及其他故周公
 爻辭不復易但推原其勞而要其吉耳○雲峰胡氏/曰文王卦辭曰謙亨君子有終周公於三之爻辭以
 吉代亨字謙之上加一勞字葢謙非難勞而能謙為/難九三之勞當在上位而位止於下所謂勞而能謙
 者也乾之三以君子稱坤之三以有終言謙之三兼/乾坤之占辭葢所謂勞者即乾之終日乾乾者是也
 而謙則又坤之含章也○楊氏曰夫六謙德也而三/則以九居之何邪曰所以成天下之功者非剛明之
 才不可也今三以剛明之才上為君所任下為衆所/倚信勞而有功矣然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此君子
 恭以存其位之道/也故獲有終之古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012-38b]
 傳能勞謙之君子萬民所尊服也繋辭云勞而不伐
 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
 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有勞而不自矜
 伐有功而不自以為德是其德𢎞厚之至也言以其
 功勞而自謙以下於人也德言盛禮言恭以其徳言
 之則至盛以其自處之禮言之則至恭此所謂謙也
 夫謙也者謂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存守也致其恭巽
 以守其位故髙而不危滿而不溢是以能終吉也夫
[012-39a]
 君子履謙乃其常行非為保其位而為之也而言存
 其位者葢能致恭所以能存其位言謙之道如此如
 言為善有令名君子豈為令名而為善也哉亦言其
 令名者為善之故一作/效臨川王氏曰萬民服謂有/終而吉也萬民以卦之五
 陰言○誠齋楊氏曰萬民服者非服其勞也服其勞/而能謙謙而有終也○童溪王氏曰舜之賢禹也而
 曰洚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此服其勞也又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爭功此
 服其勞而能謙也夫功吾功也能吾能也天下何與/焉矜伐之心一不克去則天下羣起而與之爭功何
 以致萬民/之服哉
[012-39b]
六四无不利撝謙撝揮/同
 傳四居上體切近君位六五之君又以謙柔自處九
 三又有大功德為上所任衆所宗而已居其上當恭
 畏以奉謙德之君卑巽以讓勞謙之臣動作施為无
 所不利於撝謙也撝施布之象如人手之撝也動息
 進退必施其謙盖居多懼之地又在賢臣之上故也
 本義柔而得正上而能下其占无不利矣然居九三
 之上故戒以更當發揮其謙以示不敢自安之意也
[012-40a]
 朱子曰撝謙言發揚其謙盖四是陰位又在上卦之/下九三之上所以更當𤼵揮其謙○雲峰胡氏曰四
 多懼之地下乘功臣非利也上近於君非利也今而/上下皆謙四又柔而得正上而能下此四之所以无
 不利也无不利之時人每易以自安况四以柔乘剛/无功而在功臣之上危地也愈當撝布其謙以示其
 不自安之意可也故先言无不利而後言撝謙者以/其所處之地雖无不利而尤貴於散布其謙也六五
 言利用侵伐而後言无不利者言侵伐五/之柄於五為利而其他亦无所不利也
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傳凡人之謙有所宜施不可過其宜也如六五或用
 侵伐是也唯四以處近君之地據勞臣之上故凡所
[012-40b]
 動作靡不利於施謙如是然後中於法則故曰不違
 則也謂得其宜也
 本義言不為過朱子曰不違則言不違法則撝謙是/合如此不是過分事○雲峰胡氏曰
 以六居四而撝布其謙似失之過而象斷之曰/不違則以見四之撝謙乃天理之當然非過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
 傳富者衆之所歸唯財為能聚人五以君位之尊而
 執謙順以接於下衆所歸也故不富而能有其鄰也
 鄰近也不富而得人之親也為人君而持謙順天下
[012-41a]
 所歸心也然君道不可專尚謙柔必須威武相濟然
 後能懷服天下故利用行侵伐也威徳竝著然後盡
 君道之宜而无所不利也葢五之謙柔當防於過故
 發此義
 本義以柔居尊在上而能謙者也故為不富而能以
 其鄰之象葢從之者衆矣猶有未服者則利以征之
 而於他事亦无不利人有是徳則如其占也雲峰胡/氏曰謙
 之一字自禹征冇苖而伯益𤼵之六五一爻不言謙/而曰利用侵伐何也葢不富者六五虚中而能謙也
[012-41b]
 以其鄰者衆莫不服五之謙也如此而猶有不服者/則征之固宜抑亦以戒夫謙柔之過或不能自立者
 也故六五獨不言謙无不利者又言謙非特利於侵/伐而他事亦无不利又以示夫後世之主或不能謙
 者也聖人之言詳宻如此○中溪張氏曰六五謙柔/之主而利用侵伐毋乃内謙而外好勝乎豈知惟辟
 作福作威而威武乃文徳之輔助也其有梗化而不/服者如之何而勿征倘君道專用謙柔則流於姑息
 失之驕縱乃謙之/過也非謙之益也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傳征其文徳謙巽所不能服者也文徳所不能服而
 不用威武何以平治天下非人君之中道謙之過也
[012-42a]
 誠齋楊氏曰征不服者不服而征不得已爾舜征苗/不得已也武征匈奴豈不得已乎○漢上朱氏曰征
 者上伐下也以正而行司馬法曰負固不服則侵之/聖人慮後世觀此爻有干戈妄動者故𤼵之曰征不
 服/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傳六以柔處柔順之極又處謙之極極乎謙者也以
 極謙而反居髙未得遂其謙之志故至𤼵於聲音又
 柔處謙之極亦必見於聲色故曰鳴謙雖居无位之
 地非任天下之事然人之行已必須剛柔相濟上謙
[012-42b]
 之極也至於太盛則反為過矣故利在以剛武自治
 邑國已之私有行師謂用剛武征邑國謂自治其私
 本義謙極有聞人之所與故可用行師然以其質柔
 而无位故可以征已之邑國而已或問謙之五上專/説征伐何意朱子
 曰坤為地為衆凡説國邑征伐處多是因坤聖人元/不曽著意只是因有此象方説此事又問程易説利
 用侵伐葢以六五柔順謙卑然君道又當有剛武意/故有利用侵伐之象然上九亦言利用行師如何曰
 便是此等有不通處○雲峰故氏曰二與上皆曰鳴/謙何也有諸中自然聞諸外故於下卦之中爻言之
 凡善惡不能掩人之聞况至於極乎故又於上卦之/極言之本義於六二之鳴謙曰柔順中正以謙有聞
[012-43a]
 於上則曰謙極有聞葢謂此也初曰用渉大川吉五/曰利用侵伐上曰利用行師歴言夫謙之功用非特
 可以處常用之亦可以濟變非特可以致萬民之服/用之亦可以征不服故初无位其謙也用之可以濟
 人五居君位其謙也用之可以治人上无位用之唯/可以治己之私而已夫初上皆无位而上之征邑不
 如初之涉大川何也初居卦之始有/出而用之之時上則居卦之極故也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傳謙極而居上欲謙之志未得故不勝其切至於鳴
 也雖不當位謙既過極宜以剛武自治其私故云利
 用行師征邑國也
[012-43b]
 本義陰柔无位才力不足故其志未得而至於行師
 然亦適足以治其私邑而已或問上六志未得也如/何朱子曰為其志未得
 所以行師征邑國葢以未盡信從故也○雲峰胡氏/曰上雖謙極有聞然陰柔无位志未得也視二之中
 心得者有間矣至於行師足以治其私邑而已視五/之征不服者有間矣无位故也然而猶不至於悔且
 凶者謙故也○建安丘氏曰謙卦六爻五陰一陽陽/實陰虗陰皆有求於陽者故以九三一陽為卦之主
 其諸陰爻則以去三遠近取義三四兩爻與三最近/皆有得乎陽者故二鳴謙貞吉而四无不利撝謙也
 初在下欲進而求三則隔乎二五上在上欲下而求/三則隔乎四皆无得乎陽者故初用涉而五侵伐上
 行師也○雙湖胡氏曰謙一卦下三爻皆吉而无凶/上三爻皆利而无害易中吉利罕有若是純全者謙
[012-44a]
 之效固如此然艮體稱吉而坤體/稱利者靜則多吉順則多利故也
 
 
 
 
 
 
 
[012-44b]
 
 
 
 
 
 
 
 周易傳義大全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