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86 周易會通-元-董眞卿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部一
 周易㑹通       易𩔖
  提要
    臣/等謹案周易㑹通十四卷元董真卿撰真
    卿字季真鄱陽人嘗受學於胡一桂斯編實
    本一桂之纂疏而廣及諸家初名曰周易經
    𫝊集程朱解附録纂註葢其例編次伏羲文
    王周公之經而翼以孔子之𫝊各為標目使
[000-1b]
    相統而不相雜其無經可附之𫝊則總附於
    六十四卦之後是為經𫝊又取程子之𫝊朱
    子之本義夾註其下是為集解其程子經説
    朱子語録各續於𫝊義之後是為附録又取
    一桂纂疏而增以諸説是為纂註其後定名
    會通者則以程𫝊用王弼本夲義用吕祖謙
    本次第既不同而或主義理或主象占夲旨
    復殊先儒諸説亦復見智見仁各明一義齗
[000-2a]
    齗為門户之爭真卿以為諸家之易途雖殊
    而歸則同故兼搜博採不主一説務持象數
    義理二家之平即蘇軾朱震林栗之書為朱
    子所不取者亦並録焉視胡一桂之排斥楊
    萬里𫝊不肯録其一字者所見之廣狹謂之
    青出於藍可也惟其變易經文則不免失先
    儒謹嚴之意可不必曲為之詞耳乾隆四十
    六年五月恭校上
[000-2b]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000-3a]
周易㑹通原序
太極泄而為圖包犧氏則之以畫卦如根榦之有條枚
横竪方圓往來交互變通不窮而謂之易大之天地日
月小之萬物萬事之象與理莫不畢具文王周公孔子
繫之以辭者名曰周易於是四聖之書與天地並其書
廣大精深未易窺測先儒傳註逮程朱子至矣盡矣詎
非宋易乎然文有古今之異義有理象之殊今易則自
費直鄭𤣥以孔子彖𧰼之傳附釋正經之末而參解文
[000-3b]
王周公彖𧰼經文之間并附文言則始於王弼程傳主
理義而仍其舊古易則自呂微仲晁以道始復而未盡
吕伯恭復分犧文周公上下經六十四卦為經二篇而
以孔子十翼為傳十篇各自為卷以合於古本義主象
占而用其本二子之書並行於今天下萬世師尊之無
異辭矣但其經文體統傳義主張各有攸當不能合為
一書讀易者猶病焉大徳甲辰先父深山府君命眞卿
從先師新安雙湖胡先生讀易武夷山中并攜先父所
[000-4a]
著書蔡氏傳輯録纂註訪求文獻其於程朱子之書沉
潛玩繹於茲有年未得其説而一之天台董楷蓋甞會
編於咸淳之世據王弼夲分為髙下字行以别四聖二
賢之易已不能盡行於繫辭諸篇至近嵗始出不旋踵
有廢其例者矣先師凡兩著本義附録纂疏程傳僅撮
其要於諸儒之列而天台夲則未及見也愚因復熟朱
子本義至擊辭上傳題下之註及從伯父槃澗先生所
録師訓通論一經之大體凡例無經可附而自分上繫
[000-4b]
下繫云者與夲義語録叶韻之説忽有合焉夫朱子之
所以宗晁呂者不過欲使學者分别四聖之易以求之
古耳若一切例以古人著書經傳必各自為卷竊意解
經者之謙徳兼竹簡刀篆之煩而然若以孔子之傳附
羲文周公之經亦猶程朱子之傳義附四聖之書爾固
未見其不可也律以今易乾卦義例其合傳之經則彖
象文言混而不分其附經之傳則卦象彖爻紊而無序
今特標列而次第之於犧文周公之經孔子之傳初不
[000-5a]
相雜而相統有經可附者附之無經可附者則總附於
六十四卦之後亦豈非朱子之意而程子之傳可合而
觀之矣茍如是讀之則周公之爻辭孔子之象彖文言
與夫繫辭以後四篇莫不各有聲韻音律煥乎會通又
何以為讀易者之病哉愚於是以四聖之易各標經傳
於其首以别之雖不分卷而先後之序巳明程朱傳義
夾註其下名曰集解而以程子朱子曰别之旣不異書
則理象之㫖咸在繫辭以後程子無傳姑以經説補之
[000-5b]
天台本程朱子皆有語録今朱語則兼取先師所編采
其精詳而有緒者各益其未備續於傳義之後名曰附
録而以程子朱子語别之諸家之説惟音訓以呂氏為
主悉附經文他可互相𤼵明者全用先師纂疏各廣以
聞見之所及翼於語録之次名曰纂註而以某氏曰别
之管窺一得之愚亦間附於其末合而命之曰周易經
傳集程朱解附録纂註此愚編集是書之凡例綱目也
嗚呼易大經也犧文周孔大聖也程朱大賢也自天地
[000-6a]
開闢以來不知㡬千萬年至包犧氏始作易由包犧至
於文王周公又不知幾年而後有卦爻之辭由文王周
公至於孔子五百餘年而後有十翼之辭由孔子至於
程朱子千五百餘年而後有傳義今距程朱子百有餘
年去大聖人之世若此其逺也去大賢之世若此其近
也乃僭敢析合經傳集四聖二賢及歴代諸儒之說以
備一書犯不韙甚矣然使讀者開卷瞭焉於古易今易
之所由分合先聖後聖之經傳所宜區别程子朱子之
[000-6b]
傳義各有攸當其於天地萬物萬事之象與理可以一
覽而得之雖於先聖先賢著書立言之意非曰有功而
於世之學者心身家國天下之用未必不無小補焉非
止於知易而已茲當大衍用數之年是為天厯初年蒼
龍戊辰天開之月陽復後十日庚辰後學鄱陽董真卿
季真父自序於審安書屋
   周易經傳自漢諸儒以來紛紜不一欲速好徑
   者則混殽而莫分嗜古復初者則離析而難讀
[000-7a]
   家君授受之際頗欲更定編集以程子朱子易
   傳本義合為一書而未能決乃筮之遇師之坤
   於是尊經以統傳而不失於古訂傳以附經而
   且便於今合程朱傳義之全采諸家著述之要
   僎幸供檢閲參校之職久已成書不敢私於一
   已負笈閩闗謀繡諸梓庶幾家傳而人誦之峕
   元統二年嵗在甲戌九月朔旦男僎百拜專記
[000-8a]
  凡例自序中未悉者詳見於此/
一四聖之易伏羲卦畫文王卦辭周公爻辭此三聖人
 者謂之經今於各卦之首標以經字孔子大象傳彖
 傳小象傳文言傳有經可附者附各卦之後其總論
 一書之大體凡例旡經可附如繫辭上傳繫辭下傳
 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則以附於六十四卦之後各
 於篇題仍存傳名並作白字庶幾不與正文相混開
 卷者瞭然於古易今易四聖人之書雖異而實同程
[000-8b]
 朱先生易傳夲義於是可合而觀之矣
一孔子大象傳所以釋伏羲六畫卦義彖傳所以釋文
 王卦下之辭小象傳所以釋周公爻下之辭而文言
 傳又總釋一卦之義特於乾坤𤼵其例耳此有經可
 附者觀下繫易者象也數語先後次第甚明今各循
 其序庶不紊夫子以傳釋經之意其無經可附者則
 仍循其舊焉
一東萊吕氏音訓朱子所深取見古易序中文公孫鑑
[000-9a]
 跋之云先公著述經傳悉加音訓而於易獨否者以
 有東萊先生此書也惜刋本義者不曾附入遂使此
 書幾至无傳今得善夲悉附經文間有未備者仍附
 程傳之末
一程子易傳朱子夲義兩家全文稱程子曰朱子曰以
 相識别而總謂之集解在吕氏音訓之次
一程子語録盡用天台董氏所纂又徧閲程子諸書及
 其他纂録之文復采其未備者增益之明道先生之
[000-9b]
 説亦在録中只依朱子四書例並稱程子不復分别
 朱子語録除董録外多用先師胡先生所編亦復博
 覽文公諸書及其他纂録之文采其未備者增益之
 大約各以順經文為序雜碎之説居先通論經文者
 次之旁及他爻他卦及朱子語中論程傳夲義處又
 次之稱程子語朱子語以相識别而總謂之附録在
 集解之次
一程朱二先生語録諸書有總論一經之大體凡例及
[000-10a]
 雜舉衆説與自言著述難以分附各處者别為綱領
 二卷置之帙首亦讀是經者所宜先知
一是書以程朱二家為主故凡語録諸書應有與易經
 相關者悉加蒐輯然其間豈無有録者之詳略工拙
 議論之先後異同審定去取以備參攷
一程朱二先生語録並據所出夲備載記録門人姓名
 案文公序遺書謂家有先人舊藏數篇皆記當時記
 録主名蓋可以知此語之為誰記此說之為誰問乃
[000-10b]
 不没人之善處然其書自有十卷不可知是何人所
 録故文公於近思録引程子語處不復書門人之名
 固不可得而悉存之然亦皆程子之自言爾亦如二
 程子書元來自有數卷只曰二先生語故只共稱程
 子近有著述文公之書及語録者多去記録門人姓
 名且混於纂疏之内以解門人之書者有之則甚不
 可也姑以語孟二書言之豈非即是孔子孟子兩部
 語録乎其間有門弟子問而孔孟答者有門人自言
[000-11a]
 者後儒引用未甞略其姓名何獨乃於朱子門人而
 必欲盡削之遂使其間有只存一問字多至數十百
 言而先生荅之曰然曰得之曰此説是之𩔖者竟不
 知其為何人此豈著述之良法哉若先生所自言而
 略記者之名則猶可爾今各稽之全録悉書門人姓
 名其未知者則姑闕之程子語亦依此例
一諸家之解有相發明者以先師纂疏為夲又以平日
 所聞父師者增益之更廣參衆説悉取其議論之優
[000-11b]
 長理象之的當順經文而次第之旁及他爻他卦者
 次之總論數節數卦者又次之並无偏黨固執已見
 庶幾讀者各有所得稱某氏曰某氏曰以相識别其
 或世次有先後或其説有多寡而同姓氏者則不免
 旁註其名而非有所輕重也總謂之纂註在附録之
 次管窺一得之愚則間綴於其末焉
一是編雖以程朱子二家全書為主然於理之所聚而
 不可遺理之可行而無所碍者歴代諸家之説莫不
[000-12a]
 究攬故總名之曰周易會通朱子又曰會便是四邊
 合聚來處通便是空處行得去處㑹而不通則窒碍
 而不可行通而不會亦不知許多曲直錯雜處又曰
 一卦之中自有會通六爻又各自有會通愚亦謂一
 書之中又自有會通顧名思義則於隨時變易以從
 道者皆可識矣
[000-13a]
  姓氏
 程子門人明道先生顥伯淳元豐八年除宗正寺丞/卒年五十四諡純公淳祐元年詔與周張
    朱五賢從祀夫子本朝至順二年詔封豫/國公伊川先生洛國公 餘詳見因革
  李氏籲端伯洛人傳師説伊川先生曰語録/只有李籲得其意不拘言語无錯編者
  吕氏大臨與叔藍田人學於橫渠張先生之門先/生卒乃入洛元豐已未東見二先生語録
  謝氏良佐顯道上蔡人記憶平日語元豐中從學/謝甞言昔在二先生之門學者皆有語録唯
    良佐未嘗録然則/此書蓋追記之㳺氏酢定夫建州人元豐/中從學又㳺氏本拾
    遺/      蘇氏昞季明闗中人張子/門人然有録二先生
[000-13b]
    洛陽議論乃熙寧十年横渠先生遇/洛與二先生議論最在諸録之前
  劉氏安節元承永嘉人/録伊川先生語劉氏絢質夫緱氏人/録明道先生語
  周氏行已恭叔録/伊川先生語  楊氏迪遵道延平人楊文/靖公之長子也録伊
    川先生語所記有元/符後歸自涪陵後事
  周氏孚先伯忱毗陵人建中靖/國𥘉從學録伊川先生語
  尹氏焞彦明門人祁寛吕/堅中等記其述師説
  張氏繹思叔夀安人/録伊川先生語 唐氏棣彦思毗陵人/録伊川先生語
  胡氏安國康侯建州人諡文定公録/伊川先生語又有胡氏本拾遺
[000-14a]
  鮑氏若雨汝霖一云商霖永/嘉人録伊川先生語
  鄒氏柄徳久毗陵人道鄉公之子録伊川先生語/未嘗親見先生不知所傳授舊附東見録後
  暢氏大隠潛道録伊川先生語見晁氏客語中不/云何人之言亦不云何人所記獨間於延平
    羅氏别録則/注云暢本  朱氏光庭公掞沛國/人有問學拾遺
  陳氏淵幾叟楊龜山門/人有陳氏夲拾遺李氏參端伯弟學於伊/川有程氏夲拾遺
  馮氏理聖先學於伊川自號東臯子其子忠恕/字貫道學於尹氏所編有馮氏夲拾遺
  羅氏從彦仲素楊文靖公/門人有羅氏本拾遺
  時氏紫芝時氏本拾遺號程/子微言多改易本語者
[000-14b]
  王氏蘋信伯吴人學於伊川集録/諸言春秋者有春秋録拾遺
  晁氏説之以道集/晁氏客語  闗中學者入闗/録
 朱子門人晦菴先生/見後因革
  黄氏幹後詳/見    李氏方子正叔果/齋昭武人
  廖氏徳明子晦槎/溪延平人  陳氏埴後詳/見
  陳氏淳安卿北/溪臨漳人   董氏銖後詳/見
  㬊氏淵亞夫/涪陵人    黄氏杲升卿/三山人
  黄氏㽦子耕/豫章人    輔氏廣漢卿潛/菴嘉興人
[000-15a]
  襲氏蓋卿夢鍚/衡陽人   潘氏柄後詳/見
  周氏澗伯莊永嘉人/文公亦稱莊仲 沈氏僴莊/仲
  劉氏砥履/之     劉氏礪用之並/建安人
  甘氏節吉父/臨川人    萬氏人傑正淳/興國人
  余氏大惟/公晦     陳氏文蔚才卿/並廣信人
  吴氏昶叔/夏     程氏洵允夫並/新安人
  金氏去偽敬直/鄱陽人   葉氏賀孫味道/永嘉人
  曾氏祖道/     胡氏泳伯量/南康人
[000-15b]
  錢氏木之子山/毗陵人   吴氏必大伯豐/臨江人
  李氏閎祖後/詳見    潘氏時舉子善/天台人
  楊氏道夫仲思/建安人   黄氏義剛去私一字/毅然臨川人
  林氏學蒙/正卿     林氏學履並/三山人
  游氏敬仲連叔/延平人   㳺氏儆/
  黄氏士毅子𢎞/莆田人   林氏夔孫子武/三山人
  郭氏友仁徳元/淮安人   吕氏燾德/昭
  周氏謨舜弼並/南康人   童氏伯羽蜚卿/建安人
[000-16a]
  李氏季札季子/新安人   黄氏灝商伯/南康人
  方氏士繇伯謨逺/菴莆陽人  楊氏至至之/温陵人
  張氏洽後詳/見    蔡氏念成元思/九江人
  林氏賜聞一/淮安人    吕氏煇/
  王氏遇子/合     湯氏泳叔永又字/敬叔鎮江人
  鄭氏可學子上/莆田人   何氏鎬叔京/昭武人
  范氏念徳/伯崇     范氏元裕/
  廖氏謙盆/仲     黄氏顯子/
[000-16b]
  黄氏有開/     魏氏椿元/夀
  林氏恪叔恭/天台人    吴氏雉和仲/居考亭
  鄭氏南井文振/潮陽人   度氏正善性/西川人
  徐氏㝢居甫/永嘉人    鍾氏鎮又作震/長沙人
  舒氏髙/      邵氏浩/
  蕭氏佐豫/章人     竇氏從周文卿/鎮江人
  潘氏履孫坦翁/金華人   楊氏驤子昻/建安人
  王氏過幼觀拙/齋鄱陽人   楊氏長孺伯子東/山誠齋子
[000-17a]
  楊氏與立/     郭氏雍中以下係語/録 荅問友朋
  程氏迴/      吴氏仁傑/
  張氏栻/      吕氏祖謙/
  蔡氏元定/     𡊮氏樞詳以上/並 見後
  胡氏季隨/     鄭氏仲禮/
  劉氏君房/     郭氏沖晦/
  王氏洽/      吕氏祖儉/子約
  鞏氏豐仲/至     吕氏光祖/
[000-17b]
  符氏復/      趙氏崇憲/
  方氏賓王/     虞氏大中/
  葉氏永卿/     趙氏彦輔/
  連氏嵩卿/     方氏誼/
  吴氏翌/      陳氏亮同/父
  丘氏子野/     石氏&KR1488子重/紹興人
  陸氏九韶/子美     陸氏九淵/子靜
  胡氏廣仲/     江氏元通/
[000-18a]
  劉氏坪平/甫     許氏升温/陵人
  曾氏三異無疑/廬陵人   徐氏彦章/
 古今名賢
  商瞿氏見因革/   子夏氏
  左氏丘明/     新城董公
  田氏何革見/因    施氏讎/
  孟氏喜/      梁丘氏賀/
  焦氏贛因並詳/見 革   京氏房君/明
[000-18b]
  揚氏雄子雲/成都人    費氏直因詳/見 革
  馬氏融季長南郡太守/周易章句十卷鄭氏𤣥因詳/見 革
  許氏慎叔重汝南召陵人周易異義又作解字説/文洪氏邁曰許叔重在東漢與馬鄭輩不甚
    相先後而所著説文引用/周易經傳多與今文不同
  荀氏爽慈明司空周易章句十/卷又集九家易解十卷
  宋氏衷周易/五卷    王氏弼因詳/見 革
  董氏遇季直魏大司/農周易注十卷 姚氏信吴太常周/易注十卷
  虞氏翻仲翔會稽人吳/騎都尉易注九卷陸氏績公紀吳人為鬰/林太守易注十卷
[000-19a]
  向氏秀子/期     杜氏預元/凱
  侯氏果/      蜀才李鼎祚引顔之/推云范長生也
  郭氏璞景純/河東人    韓氏伯康伯/晋太常
  陸氏元朗徳明以字行釋文一卷周易/文句義疏二十卷又外大義二卷
  孔氏穎達仲達冀州衡水人唐國子祭酒與顔師/古司馬才意王恭馬嘉運趙乾叶王談于志
    寧等同撰周易正義十四卷又撰𤣥談六巻/初奉勅譔五經義訓號義賛唐太宗詔改名
    正義亦/稱疏    李氏鼎祚革詳/見因
  東鄉氏助朝散大夫守江陵少尹周易物象/釋疑一卷宋宣和四年蔡攸上其書
[000-19b]
  沙門一行郯國公張公謹之孫出家隠居嵩山周/易傳十二卷朱氏震曰孟喜京房之學
    其書槩見於一行/大槩自子夏傳出韓子愈退之諡文公宋/元豐中封昌黎伯
  郭氏京蘇州司户㕘軍周易舉正三卷序稱家藏/王弼韓康伯手札周易本及石經校正一百
    三十五處二百七十三字或有以經注義理/可推而知者洪容齋隨筆蜀土楊鼎卿六經
    圖及諸家多取之而朱子以/為亂道者蓋惡其宗王韓耳
  李氏翺/      陸氏希聲因並/詳見 革
  劉氏瓛子珪代唐藝文志/不載何 姑附於此
  陳氏臯易論/十卷    句氏微易廣疏三十卷載/二氏鄭氏通志不
[000-20a]
    何代姑/附於此    陳氏摶圖南豪州真源人/邵伯温云唐末舉進
    士負經綸之才歴五季亂離逰行四方志不/遂入武當山後隠居華山周世宗召拜諫議
    大夫賜號白雲先生宋太宗召拜諫議大夫/賜號希夷先生其易學生於意言象數不煩
    文字解説止有一圖先天方圓圖亦非創意/以作孔子繫辭述之明矣真窮理盡性之學
    也獨先君知之為詳下/易龍圖序見朱子圖
  胡氏旦/      胡氏瑗因並詳/見 革
  阮氏       孫氏復明復泰/山先生
  石氏介守遒徂徠先生直集賢院傳孫明復學/周義口義十卷建本作解義說夲王弼㫖
[000-20b]
  劉氏牧長民周易解十二卷晁氏志作十五卷卦/徳通論一卷鉤隠一卷仁宗時言數者多宗
    之慶厯初吴秘獻其書于朝田況為序晁氏/志鉤隠圖三卷皆易之數也四十八圖并遺
    事九歐陽永叔為序而其文不䫫雙湖先生/亦謂鉤隠圖自易置圖書之外餘皆破碎穿
    鑿李泰伯云牧又注易新意牽合象數其餘/援輔嗣之意而解其辭往往即所謂易解也
  歐陽公修永叔六一居士廬陵人諡文忠公易童/子問三卷朱子謂歐公作易童子問正王
    弼之失者數十事然因圖書之疑/并與繫辭不信此是歐公无見處
  錢氏藻秘閣校理與劉/彜並安定門人劉氏彜執中福州/人易注一部
  于氏弇/      王氏安石介甫半山臨/川人易解十四卷
[000-21a]
  王氏逢號廣陵國子直講易傳十/卷學宗王弼為王介甫客
  周子敦頤茂叔濂溪先/生舂陵人諡元公邵子雍因詳/見 革
  張子載子厚横渠先生大梁人諡獻公/易説三卷發明二程所未到處
  司馬公光君實涑水先生陜州夏縣人/諡文正公易説一卷繫辭二卷
  蘇氏軾子瞻東坡先生蜀郡人諡文忠公易傳九/卷晁氏志謂東坡毗陵易傳十一卷其學出
    於父洵馮氏曰洵作傳未竟命軾卒/其業朱子有辨蘇氏易即此書也
  房氏審權蜀人集易義海一百巻集鄭𤣥至王安/石凡百家摘取其專明人事者為一編或諸
    家說有異同輙加/評議附之篇末劉氏敞原/父
[000-21b]
  吕氏大防革詳/見因   晁氏說之革詳/見因
  吕氏大臨與叔芸閣先生微仲親弟易解一卷統/論數篇未成之書也學出程門朱子謂吕與
    叔易說精/約好看   尹氏焞彦明和靖先/生學出程門
  游氏酢定夫建陽長平人諡/肅公易説學出程門
  楊氏時中立延平人諡文靖公易説闕乾坤學出/程門朱子謂龜山易不若程傳之厭飫充足
  郭氏忠孝立之兼山河南人易/解二卷四學淵源論三卷
  張氏汝明舜文吉州左利人登元祐壬申第知岳/州㳺定夫誌其墓易索十三卷毎卦以釋曰
    釋經又有觀象觀變玩/辭玩占叢説通十三卷
[000-22a]
  張氏汝弼舜元莆陽人泉州教授賜葆光處士周/易解義十卷紹聖二年章惇進其書九卷建
    夲二十五卷黄裳龔原皆序之稱其明於象/數古今之説未能當意黙誦擊辭二十年一
    日釋然而悟得大例幾百條毛伯玉謂/其專主輔嗣然亦主卦變如朱子發
  龔氏原深父括蒼人工部侍郎易續/解義十七卷晁氏志二十巻
  耿氏南仲希道開封人國子/祭酒周易講義十卷
  林氏疑獨慎微與吳子進𡊮志行李元量劉仲平/路純中洪成季陳子明鄭正夫閻彦升共成
    一書共十二卷號/太學十先生易解李氏元量/
  劉氏槩仲平/東明人    路氏純中/
[000-22b]
  鄭氏正夫/     閻氏彦升/
  李氏彦章元達與李端行聖與李舜由彦安李士/表元卓合成一書十卷號四李先生周易全
    解宣和/四年序    李氏士表/元卓
  朱氏震子發居蒙泉號漢上易集傳十一卷卦圖/三卷叢説一卷宋藝文志云漢以來言易者
    局於象數王弼始據理義為言李鼎祚宗鄭/𤣥排王弼邵雍亦言象數及程頤傳出理義
    彰明而弼學淺矣張載㳺酢楊時郭忠孝雍/皆祖頤髙宗時朱震為集傳以頤為宗和會
    雍載之論合鄭王之說為一兼取動爻卦爻/互體五行納甲朱子謂王弼破互體朱子發
    明互體又謂朱子發易解如百衲襖不知是/説甚麽以此進讀教人主如何曉便曉得亦
[000-23a]
    如何/用     蔡氏攸宋徽宗/朝進七易
  邵氏伯温康節/先生子也   祁氏寛和靖/門人
  郭氏雍子和白雲兼山子也易説雍放浪長楊山/谷間甞詔不起易說自序云其先人受業伊
    川二十餘年念其學殆將冺絶於是/潜稽易象以述舊聞紹興辛亥自序
  張氏根知常吳園先生饒州徳興人㕘政忠定公/燾之父也易解義九卷序論五卷雜說泰論
  鄭氏汝諧舜舉東谷周易翼傳二卷蓋謂/孔子翼文王之經此則翼伊川之傳
  凌氏唐佐朝奉大夫/周易集解六卷 李氏開去非易/解三十卷
  陸氏秉周易意學十卷/案馮氏秉字作東李氏仁父載以上四氏宋/志不 河朝姑附此
[000-23b]
  楊氏繪元/素     鄭氏湘鄉/
  王氏師心/     王氏湘卿/
  李氏光泰𤼵諡莊簡公紹興初謫嶺南著書自號/讀易老人其學自劉元城元城學於司馬公
  都氏潔聖與丹陽人知德慶府周易變體十六卷/潔父郁子文惠州教官為一邦師法尤粹於
    易以所聞於/父者為傳  丘氏程憲古/建陽人
  鄭氏東卿少梅稱合沙漁父大易約解九卷易説/二卷宋志馮氏作周易疑難圖解三十卷紹
    興丁已序云為朋友講習而作始得富沙丘/先生告東卿曰易理皆在畫於是日畫一卦
    置坐右周而復始/歴五朞而得所入洪氏邁景盧容/齋番陽人
[000-24a]
  劉氏翔福州水口人易解六卷紹興十五年表進/監學官看詳云通達經㫖附近人情間出新
    意議論不詭旁涉史傳援證明白/特差福州教授書藏禁中洪邁序
  鄭氏剛中亨仲易窺餘十五卷紹興壬申自序尊/乾坤不論起自屯蒙大要以象述爻因爻識
    卦易自商瞿至漢魏不可勝計大槩象義二/者李鼎祚專明象變不用古註專以意訓二
    者最不合然有象則有義訓義者不可遺象/義不由象出是猶終日論形而不知形之所
    在近世程正叔易傳朱子𤼵集解二者頗相/彌縫但易道廣大有可窺之餘吾兼而取之
  吳氏黼元綬周易詳解四十卷敷衍/文義不及象數紹興丁丑書成
  閭丘氏昕逢辰與胡寅明仲為友因出文定公之/門此書明仲多潤色之其説謂卦以六爻
[000-24b]
    而成二臣也五君也二五君臣正體也若陽/居陰為九二則臣有時而失之彊以陰居陽
    為六五則君有時而失之弱蓋作於紹/興間意有所屬也乾道辛卯張栻序
  胡氏宏仁仲五峯先生文定公之季子易外/傳自屯至剥多引史事又皇王大紀
  蘭氏廷瑞惠卿漁樵易解十二卷自序稱白雲溪/箋釋上下經六卷繫辭二卷說序雜一卷圖
    説二卷外編一卷始紹/興已卯成淳熙已酉
  王氏大寶元龜潮州人禮部尚書周易證義十卷/孝宗時以諫議大夫兼侍講上語公曰髙宗
    謂卿邃於易/故有是除  薛氏
  李氏椿年仲永饒州浮梁人直學士院易解八卷/疑問一卷門人吴說之編淳熈乙未胡銓序
[000-25a]
  晁氏公武子政彭城人髙孝時官至尚書直敷文/閣易故訓傳十八卷郡齋讀書志二十卷
  李氏衡江都人易義海撮要十二卷刪房氏本為/之而略其半又有雜論以補房氏之闕令宋
    志載撮要而不載/房本亦可惜也程氏迥因詳/見 革
  曾氏穜獻之温陵人集二程張子㳺楊郭氏父子/七家解名大易粹言七十三卷淳熙二年序
  李氏舜臣子思隆山先生蜀人周易本傳十三卷/淳熙已亥自序大槩謂易元起於畫有畫故
    有卦與辭隨辭釋義汎論事理不復推之於/畫以驗古聖人設卦命辭之本意失之逺矣
    故今不著皆因畫論心主文王孔子之學以/推衍大易之用此其大㫖也但絶不及占耳
  馮氏當可時行縉雲蜀人易論三卷止六十四卦/常言易之象在畫易之道在用其學傳李舜
[000-25b]
    臣孫興祖編朱子曰馮當可字時行名字見/於跋語成氏書解名時行字當可今從朱子
  王氏宗傳景孟童溪臨安人太學上舎免/省易傳三十二卷淳熙丙午林焞序
  楊氏萬里廷秀誠齋先生廬陵人易傳二十卷淳/熙戊申自序其子長孺云自戊申至嘉定甲
    子脫藁嘉熙元年奉㫖給劄其家抄録宣/付秘閣其説本之程氏而多引史傳事證
  王氏炎晦叔雙溪徽州婺源人仕至國史大監讀/易筆記十卷總說象例在前經傳皆有解
  吳氏仁傑斗南平江崑山人周/易圖說三卷集古易一卷
  張氏栻敬夫南軒先生廣漢人諡宣公易説十/一卷乾坤闕學出五峯胡氏以周程為宗
  吕氏祖謙革詳/見因   林氏栗因詳/見 革
[000-26a]
  蔡氏元定季通西山先生/建安人諡文節公
  黄氏幹直卿勉齋先生/三山人諡文肅公董氏銖叔重槃澗先生饒/州德興人登嘉定戊
    辰第迪功郎婺州金華/尉勉齋先生誌其墓
  陳氏埴器之潜室永/嘉人木鍾集 李氏閎祖/守約
  張氏洽元徳/臨江人    𡊮氏樞機/仲
  潘氏柄謙之𤓰山周易/集義六十四卷蔡氐淵因詳/見 革
  蔡氏沉仲黙九峯先/生皇極内篇 劉氏爚晦伯雲莊建安人/尚書文簡公經説
  李氏過因詳/見 革    馮氏椅因詳/見 革
[000-26b]
  毛氏璞伯玉瀘川人潼川憲易傳十一卷嘉泰元/年自序略云觀象畫卦以定其名因卦分爻
    以盡其變此名與此卦相當此辭與此爻相/得而因以得羲文周孔之心又有外傳易辨
    歴詆先儒之失似亦有理然所/略取者王弼二蘇蓋所學異也
  趙氏汝騰號/庸齋    趙氏汝楳/
  易氏芾彦章山齋周易總義門人陳章序云/總義名者總卦爻之義而為之説也
  錢氏時子是融堂嚴州人周易釋傳二十卷其説/謂伏羲文王周公之經孔子為之傳後學何
    可容喙敬於傳下略釋夲㫖而曰周易釋傳/嘉熙二年喬丞相行簡薦進其書嘗從故寶
    謨閣學士楊簡㳺蓋其/所深許與以秘閣校勘
[000-27a]
  饒氏魯仲元雙峰饒州餘干人/人學於勉齋黄氏易説
  徐氏幾子與進齋建安人宣教郎崇政殿說書通/判建寧府學於節齋蔡氏易輯講環中意
  馮氏去非厚齋子周易二篇通故圖説义/有易象通義其文專解上下經大象
  姚氏小彭/     黄氏以翼宗台温/陵人易説
  魏氏了翁華父鶴山先生臨卭人僉書樞密院事/諡文靖公周易集義六十四卷其書自周子
    邵子二程子張子吕氏謝氏楊氏尹氏㳺氏/胡五峯朱漢上劉屏山至朱子張宣公吕成
    公李隆山子心傳凡十七家它易不與如郭/氏父子以背程門出之鶴山嘗曰辭變象占
    易之綱領而繇彖爻之辭畫爻位虚之别互/反飛伏之説乗承比應之例有不知則義理
[000-27b]
    闕焉仲子克愚知徽州刋於紫陽書院至元/戊子補刋虚谷方回跋其説有補於讀易者
  眞氏德秀景元西山先生建州浦城人參知/政事諡文忠公讀書記丙記言兵不傳
  劉氏彌邵夀翁莆陽人易藁猶子後村克莊為之/序略曰余為建陽令季父訪余縣齋因質易
    疑於蔡隠君伯靜後二十年而書成大㫖由/朱程以求周孔由周孔以求羲文其篤守師
    說雖樵天授𡊮道潔无以加也中嵗棄科/舉閉門著書行義為鄉先生年八十二
  朱氏鑑子明文公孫仕至吏部侍郎湖廣總領集/文公語録為易説二十三卷淳祐壬子自序
  稅氏與權蜀人魏/鶴山門人  洪氏咨䕫舜/俞平齋
  項氏安世號平菴周易玩辭十六卷又有項/氏家説十卷第一卷説易餘及諸經史
[000-28a]
  柴氏中行與之强恕齋饒州餘干人太學/上舎登第終秘書丞繫辭以後集解
  趙氏秉號閑閑/翁中州人   潘氏夢旂天錫姑蘇人/易解嘉定辛未序
  楊氏文煥彬夫秦州人釋褐狀元/集五十家易解四十二卷
  陳氏友文號隆山大易集解精義六十四卷讀易/綱領三卷通十門案隆山所集王輔嗣孔頴
    達周濓溪司馬涑水邵康節程明道程伊川/張横渠蘇東坡游廣平楊龜山郭兼山郭白
    雲朱漢上朱文公張南軒楊誠齋馮縉雲又/兩家失姓名但稱先正先儒别之寶祐甲寅
    自/序      史氏繩祖號學/齋眉山人
  翁氏泳永叔思/齋口義   董氏楷天台人集周易程/朱氏説咸淳丙寅序
[000-28b]
  徐氏直方立大古為廣信人易解六卷只上下經/補迪功郎咸淳三年進易解除正言江東憲
    父元杰紹定壬辰/狀元嘗師董槃澗孫氏奕季昭履齋廬/陵人示兜編
  沈氏貴珤又名汝礪誠叔毅齋先生饒州徳興人/學於介軒先生董氏夢程九萬介軒學於勉
    齋先生黄氏槃/澗先生董氏 丘氏富國行可建/安人易全解
  張氏彭老/好古     盧氏
  單氏       雷氏
  史氏       冷氏
  龍氏       藍氏
[000-29a]
  李氏以上八氏未詳名/字世次姑附於此方氏逢辰革詳/見因
  謝氏枋得君直疊山先生廣信人登淳祐丙辰第/甲子校文江東𤼵䇿十問抵時政安置興國
    軍乙亥除江東提刑累遷至江東制置使大/軍攻饒拒戰安仁敗又敗於信州棄家入閩
    後程文海留夢炎交薦不就至元戊子魏天/祐拘以北行不食而死著易説十三卦取象
  許氏衡仲平魯齋先生懷慶河内人年三十四聞/姚雪齋受伊洛之學於南士趙仁父即訪求
    之得伊川易傳文公四書小學書手寫以還/著讀易私言仕本朝中書左丞集賢大學士
    夀七十三贈榮禄大夫大司徒魏國文/正公皇慶二年詔與宋九儒從祀夫子
  傅氏立權甫初菴饒州德興人仕至正奉大夫集/賢院大學士贈榮禄大夫柱國饒國文懿公
[000-29b]
    御賜宋金内府易書數千卷以其意授同里/王奕復初摘其正大合理者一百二十家彚
    為一編名易學纂言十八卷/无繫辭以下元貞乙未自序
  胡氏方平玉齋先生徽州婺源人師鄱陽介軒董/先生毅齋沈先生著易學啓蒙通釋至元已
    丑自/序     胡氏次焱濟鼎餘學齋/徽州婺源人易説
  胡氏允號潜齋饒州樂平/人易解曰四道𤼵明
  齊氏夢龍覺翁節初饒州徳興人與兄興龍先/後登宋寶祐景定年第周易附說卦變圖
  程氏鉅夫元名文海白雪樓/居建昌仕至翰林承㫖
  程氏直方道大前村徽州婺源人易/解名四聖一心又有啓蒙翼傳
[000-30a]
  程氏龍舜俞茍軒徽州婺源人登宋景定乙丑第/後至中順大夫同知鄉郡致仕𥙷程子三分
    易圖刋行外有弄/環餘説筮法等編王氏希旦愈明葵初饒州/德興人易學摘編
  熊氏禾去非勿軒先生晚號退齋建安人登宋咸/淳甲戌第迪功郎邵武軍司户其學得之徐
    進齋及永嘉劉敬堂經濟之學有書四篇曰/農禮刑兵藳粗定而无傳今所行世者標題
    四書及此易説數叚又有詩選/正宗等編雜文多見翰墨全書
  雙湖胡先生一桂庭芳宋景定甲子年十八領鄉/舉其學出父玉齋先生所著書有周
    易夲義附録纂疏夲義啓蒙易傳朱子/詩傳附録纂疏十七史纂並行於世
  徐氏之祥麒父方塘饒州德興/人賓州上林簿玩易詳説
[000-30b]
  張氏清子希獻中溪建安人周易本義附録集註/十一卷其書以文公本義髙下字行反置之
    王弼今易經文之/下大德癸卯自序汪氏深所性饒州德興/人易占例自序
  胡氏炳文仲虎雲峯徽州婺源人易序/本義通釋延祐丙辰大梁郭郁
  余氏芭舒徳新息齋饒州/德興人讀易偶記
  牟氏應龍成父陵陽/人九經音攷 吳氏澂伯清草廬臨川人/奎章閣學士周易纂
    言/      龍氏仁夫觀復麟州廬陵/人湖廣儒學提舉周
    易集傳其書經文用朱/子夲義至治辛酉自序
  鄭氏原善復初思誠齋廣信人登延祐五/年第丞德興時有補沈毅齋正䝉解
[000-31a]
  程氏珙仲璧饒州德興人文公門人端蒙之從曾/孫也易説其經濟之學有書曰九疇䇿疏
[000-32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會通       元 董真卿 撰
  易程子傳序
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其為書也廣大悉備將
以順性命之理通幽明之故盡事物之情而示開物成
務之道也聖人之憂患後世可謂至矣去古雖逺遺經
尚存然而前儒失意以傳言後學誦言而忘味自秦而
下蓋无傳矣予生千一有/餘字載之後悼斯文之湮晦將俾
[000-32b]
後人沿流而求源此傳所以作也易有聖人之道四焉
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𧰼以卜
筮者尚其占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備於辭推
辭考卦可以知變象與占在其中矣君子居則觀其象
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得於辭不達其意者
有矣未有不得於辭而能通其意者也至微者理也至
著者象也體用一原顯微無間觀㑹通以行其典禮則
辭無所不備故善學者求言必自近易於近者非知言
[000-33a]
者也予所傳者辭也由辭以得其意則在乎人焉有宋
元符二年已夘正月庚申河南程頤正叔序附録程子/語郭
忠孝議易傳序曰易即道也又何從道或以問伊川伊/川曰人隨時變易為何為從道也 楊迪問有道又有
易何如先生荅曰此語全未是更將傳序詳思當自通/矣變易而後合道易字與道字不相似也 尹焞嘗以
易傳序請問曰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原顯/微無間莫太露天僟否伊川曰如此分明説破猶自人
不解悟祁寛録云伊川曰汝看得如此甚善呂堅中録/云伊川曰亦不得已言耳 朱子語問易變易也隨時
變易以從道也曰易指卦爻而言以乾卦之潛見躍飛/之類觀之則隨時變易以從道者可見矣 隨時變易
以從道主卦爻而言然天理人事皆在其中今且以乾/卦潛見飛躍觀之其流行而至此者易也其定理之當
[000-33b]
然者道也故明道亦曰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而伊川又謂變易而後合道易字與道字不相似也又
云人隨時變易為何為從道也此皆可以見其意矣易/中无一卦一爻不具此理所以沿流而可以求其源也
荅方士繇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正謂伊川這般/説話難曉蓋它把這書硬定做人事之書它説聖人做
這書只為世間人事夲有許多變様所以做這書出來/㬊淵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原顯微無間蓋
自理而言則即體而用在其中所謂一原也自象而言/則即顯而微不能外所謂無間也其文理密察有條不
紊如此用又曰所謂體用一原者程子之言蓋已密矣/其曰體 一原者以至微之理言之則冲漠无朕而萬
象昭然巳具也其曰顯㣲无間者以至著之象言之則/即事即物而此理无乎不在也言理則先體而後用蓋
舉體而用之理已具是所以為一原也言事則先顯而/後微蓋即事而理之體可見是所以為无間也 至微
[000-34a]
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原顯微无間觀㑹通以行/其典禮則辭無所不備此是一箇理一箇象一箇辭然
後理會理與象又湏就辭上理㑹辭上所載皆觀㑹通/以行其典禮之事凡於事物須就其聚處理㑹尋得一
箇通路行去若不尋得一箇通路只驀地行去則必有/礙典禮只是常事㑹是事之合聚交加難分别處如庖
丁解牛雖是奏刀騞然莫不中節若至那難處便着些/氣力方得通葉賀孫因記頃年汪端明説沈元用問尹
和靖伊川先生易傳何處是切要處尹云體用一原顯/微无間此是最切要處後舉似李先生先生曰尹説固
好然湏看得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有下落處方/始説得此話若學者未曾子細理㑹便與他如此説豈
不誤它偶讀浸記求言必自近易於近者非知言者也/此伊川喫力為人處 伊川先生晚年所見甚實更无
一句懸空説的語今觀易傳可見何嘗有一句不着實/余大雅伊川晚年文字如易傳直是盛得水住同上易
[000-34b]
傳不看本文亦自成一書楊與立詩書略看訓詁解釋/文義令通而已却只玩味本文其道理只在本文下面
小字儘說如何會通得它若易傳却可脱去本文程子/此書平淡地慢慢委曲説得更無餘藴不是那敲磕逼
匝出底義理平鋪地放在面前只如此等行文亦自難/學如其他峭拔雄健之文却可做若易傳淡的文字如
何可及吴必大易傳明白无難看處但此是先生以天/下許多道理散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中將作
易看即無意味湏將來作事看即句句字字有用處耳/荅胡季隨問程傳大槩將三百八十四爻做人説恐通
未盡否曰也是只是不可裝定做人說看占得如何有/就事言者有以位言者以吉凶言之則為事以終始言
之則為時以髙下言之則為位隨所作而看皆通繫辭/云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豈可裝定做人説易説程氏
易傳難看其用意精密道理平正更無抑揚若能看得/有味則其人亦大叚知義理矣蓋易中説理是預先説
[000-35a]
下箇未曾有底事故乍看甚難萬人傑問看易傳曰此/書難看須經歴世故多識盡人情物理方看得入蓋此
書平淡所説之事皆是見今所未嘗有者如言事君説/及處事變患難處今皆未嘗當着可知讀時可味蓋它
説得闊逺未有底事預包載在此學者須讀詩書他經/自有箇見處及曾經歴過前件此等事方可以讀之得
其无味之味此初學者所以未可便看如論語所載皆/是事親取友居鄉黨目下便用得者所言皆對着學者
即今實事孟子毎章先言大㫖了又自注脚大學則前/面三句摠盡致知格物而下一叚綱目欲明明徳以下
一叚又總括了傳中許多事一如鎖子骨才提起便總/統得來所以教學者且看此二三書若易傳則卒乍裏
面无提起處蓋其間義理闊多伊川所自發與經文又/似隔一重皮膜所以看者无箇貫穿處易訖且讀易傳
甚佳但此書明白而精深易讀而難曉湏兼論孟及詩/書明白處讀之乃有味耳荅符復易傳須先讀他書理
[000-35b]
會得義理了方有人路見其精密處蓋其所言義理極/妙初學者未曾使着不識其味都无啓發如遺書之類
人看着却有啓發處非是易傳不好是不合使未常看/者看須是已知義理者得此便可磨礲入細此書於學
者非是啓發工夫乃磨礲工夫必大説易傳極有難記/當處蓋經之文章本自寛平今傳却太詳密便非本意
所以只舉經文則傳之所言提挈不起貫穿不來湏是/扵易之外别作一意思讀之方得其極尋常毎欲將要
𦂳處逐項抄出别寫為一書而未暇大抵讀書求義寧/略毋詳寧踈毋密始有餘地也詳故碎宻故拘荅張洽
伊川易煞有重疊處此伯恭謂易傳理到語精平易的/當立言无毫髪遺恨 乃名言與立伯恭多勸人看易
傳一禁禁定更不得疑着局定學者只得守定此箇義/理固是好但縁此使學者不自長意智何縁會有聰明
必大伊川言理甚備象數却欠在與立程先生易傳義/理精字數足無一毫欠闕只是與本義不相合易本是
[000-36a]
卜筮之書程先生只說得一理與立熹本義只是卜筮/大綱若義理充實遍滿離不得程夫子書也胡録書伊
川先生易傳後曰易之為書更三聖而制作不同若包/犧氏之象文王之辭皆依卜筮以為教而其法則異至
於孔子之賛則又一以義理為教而不專於卜筮也是/豈其故相反哉俗之淳漓既異故其所以為教為法不
得不異而道則未嘗不同也然自秦漢以來考象辭者/泥於術數而不淂其宏通簡易之法論義理者淪於空
寂而不適乎仁義中正之歸求其因時立教以承三聖/不同於法同於道者則惟伊川先生程氏之書而巳後
之君子誠能日取其一卦若一爻者熟復而深玩之如/已有疑將決於筮而得之者虚心端意推之於事而反
之於身以求其所以處此之實則於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將无所求而不得邇之事父逺之事君亦
無處而不當矣華山皇甫斌嘗讀其書而深好之蓋嘗/大書深刻推以予人惟恐傳者之不廣而讀者之不多
[000-36b]
也顧猶來請其所以讀之之故熹不得讓輒書此以遺/之淳熈六年秋八月丙戌朔新安朱熹謹書 劉子澄
言本朝只有四篇文字好太極立/圖説西銘易傳序春秋傳序與纂註尹氏曰先生踐履/盡易其作傳只是
因而寫成熟讀玩味即可見矣又曰先生平生用意惟/在易傳求先生之學者觀此足矣語録之𩔖出於學者
所記所見有淺深故所記有工拙蓋未能無失也又謂/其學者祁寛曰汝與其讀他書專讀易與其看伊川雜
説不若専看伊川易傳易之為書經四聖人乃成後者/皆聖人粹言垂訓聖世者也伊川作易傳意欲傳
皆極至之言寛毎日念易一卦和靖曰毎日只念一卦/仍須專日專看一爻乾坤二卦須日讀一過閒時看繫
辭又和靖讀易至无妄大畜自有得處舉伊川曰觀言/所以識其心觀行所以識其用不識後如何畜得又曰
伊川易傳且待身後示人何也又曰焞日讀伊川易傳/一卦近來甚覺有與心相契融會處又祁寛問學易之
[000-37a]
道和靖曰昔焞聞之伊川先明辭伊川且令看胡先生/王介甫易時伊川易傳未出久之再請伊川曰次識其
時因曰唐虞禪夏后商周繼文王之不取武王之取不/識時後便做文王武王不同非也使文王當武王之時
便做了武王事使武王當文王時也只做得文王事皆/時也識得時後便見堯舜湯武其揆一也推此時之大
者吾輩語黙出處皆要識時便六十四卦爻爻却得為/自家用也至若孔子稱文王以服事殷只道箇至徳孟
子謂以大事小只是樂天蓋黙喻此意又曰學者湏要/自得至如伊川易傳吾輩讀時言下會解與伊川何異
只是不似伊川自得者也自得者更不待思只恁胸中/流出 東萊呂氏曰伊川先生遺言見於世者獨易傳
為成書傳摹浸舛失其本真學者病之祖謙舊所藏本/出尹和靖先生家標註皆和靖親筆近復得新安朱熹
元晦所訂讎校精甚遂合尹氏朱氏書與一二同志㕘/合其同異兩存之以待知者既又從小學家是正其文
[000-37b]
字雖未敢謂無遺恨視諸本亦或庶幾焉會稽周女能/堯天鄮山樓鍔景山方職教東陽廼取刋諸學宫乾道
五年十月既望東萊吕祖謙謹書已愚案伊川生宋仁/宗明道二年癸酉哲宗元符二年 夘正月易傳成而
序之時年六十七徽宗大觀元/年丁亥九月庚午卒壽七十五
  易程子序
易之為書卦爻彖象之義備而天地萬物之情見聖人
之憂天下來世其至矣先天下而開其物後天下而成
其務是故極其數以定天下之象著其象以定天下之
吉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順性命之理盡
[000-38a]
變化之道也散之則理則有萬殊統之在道則無二致
所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道也兩儀者隂陽也
隂陽一道也太極无極也萬物之生負陰而抱陽莫不
有太極莫不有兩儀絪緼交感變化不窮形一受其生
神一發其智情偽出焉萬緒起焉易所以定吉凶而生
大業故易者隂陽之道也卦者隂陽之物也爻者隂陽
之動也卦雖不同所同者竒耦爻雖不同所同者九六
是以六十四卦為其體三百八十四爻互為其用逺在
[000-38b]
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暫於瞬息微於動靜莫不有
卦之象焉莫不有爻之義焉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無
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時固未始有一而卦未始有
定象事固未始有窮而爻亦未始有定位以一時而索
卦則拘於无變非易也以一爻而明爻則窒而不通非
易也知所謂卦爻彖象之義而不知有卦爻彖象之用
亦非易也故得之於精神之運心術之動與天地合其
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然
[000-39a]
後可以謂之知易也雖然易之有卦易之已形者也卦
之有爻卦之已見者也已形已見者可以言知未形未
見者不可以名求則所謂易者果何如哉此學者所當
知也附録程子上下篇義曰乾坤天地之道隂陽之本/故為上篇之首坎離隂陽之成質故為上篇
之終咸恒夫婦之道生育之本故為下篇之首未濟坎/離之合既濟坎離之交合而交則生物陰陽之成功也
故為下篇之終二篇之卦既分而後推其義以為之次/序卦是也卦之分則以隂陽陽盛者居上隂盛者居下
所謂盛者或以卦或以爻卦與爻取義有不同如剥以/卦言則隂長陽剥也以爻言則陽極於上又一陽為衆
陰主也如大壯以卦言則陽長而壯以爻言則隂盛於/上用各於其所不相害也乾父也莫亢焉坤母也非乾
[000-39b]
无與為一无為敵敵也故卦有乾者居上篇有坤者居/下篇而復陽生臨陽長觀陽盛剥陽極則雖有坤而居
上姤陰生遯隂長大壯隂盛夬陰極則雖有乾而居下/其餘有乾者皆在上篇泰否需訟小畜履同人大有无
妄大畜也有坤而在上篇皆一陽之卦也卦五陰而一/陽則一陽為之主故一陽之卦皆在上篇師謙豫比復
剥也其餘有坤者皆在下篇晉明夷莘升也卦一陰五/陽者皆有乾也又陽衆而盛也雖衆陽說於一陰説之
而已非如一陽為衆陰主也王弼云一陰為之主非也/故一陰之卦皆在上篇小畜履同人大有也卦二陽者
有坤則居下篇小過雖無坤陰過之卦也亦在下篇其/餘二陽之卦皆一陽生於下而逹於上又二體皆陽陽
之盛也皆在上篇屯蒙頤習坎也陽生於下謂震坎在/下震生於下也坎始於中也逹於上謂一陽至一作在
上或得正位也生於下而上一作陽逹陽暢之盛也陽/生於下而不逹於上又陰衆而陽寡復失正位陽之弱
[000-40a]
也震也解也上有陽而下无陽无本也艮也蹇也震坎/艮以卦言以陽也以爻言則皆始變微也而震之上艮
之下无陽坎則陽陷皆非盛也惟習坎則陽上達矣故/為盛卦二陰者有乾則陽盛可知需訟大畜无妄也无
乾而為盛者大過也離也大過陽一有過字盛於中上/下之隂弱矣陽居上下則綱紀於陰頥是也隂居上下
不能主制於陽而反弱也必上下各二陰中唯兩陽然/後為勝小過是也大過小過之名可見也離則二體上
下皆陽陰實麗焉陽之盛也其餘二陰之卦二體俱陰/陰盛也皆在下篇家人暌革鼎巽兌中孚也卦三陰三
陽者敵也則以義為勝隂陽尊卑之義男女長少之序/天地之大經也陽少於隂而居上則為勝蠱少陽居長
陰上賁少男在中女工皆陽盛也坎雖陽卦而陽為陰/所陷溺也又與隂卦重隂盛也故隂陽敵而有坎者皆
在下篇困井渙節旣濟未濟也或曰一體有坎尚為陽/陷二體皆坎反為陽盛何也曰一體有坎陽為隂所陷
[000-40b]
又重於隂也二體皆坎陽生於下而達於上又二體皆/陽可謂盛矣男在女上乃理之常未為盛也若失正位
而陰反居尊則弱也故恒損歸妹豐皆在下篇女在男/上陰之勝凡女居上者皆在下篇咸益漸旅困渙未濟
也唯随與噬嗑則男下女非女勝男也故隨之彖曰剛/來而下柔噬嗑彖曰柔得中而上行長陽非少陰可敵
以長男下中少女故為下之若長少敵勢力侔則隂在/上為陵陽在下為弱咸益之𩔖是也咸亦有下女之象
非以長下女也乃二少相感一作咸說以相與所以致/陵也故有利貞之戒困雖女少於男乃陽陷而為隂揜
下相下之義也小過二陽居四陰之中則為陰盛中孚/二隂居四陽之中而不為陽盛何也曰陽體實中孚陽
虛也然則頥中四陰不為虚乎曰頥二體皆陽卦而本/末皆陽盛之至也中孚二體皆隂卦上下各二陽不成
夲末之象以其中虚故/為中孚隂盛可知矣纂註愚案易序及上下篇義或/以不載伊川文集為疑然
[000-41a]
世俗相傳已久玩其辭義非程夫子亦不能及此也今/取篇義附於序文之下以備㕘考又聞之先君子之言
曰上下篇皆以坎離終焉者易之道陰陽而已矣得陰/陽之全者唯乾坤得隂陽之中者為坎離乾坤不變坎
離亦不變父母之克肖子也父母有克肖之子以承家/而家道為无窮乾坤有坎離之用以濟物而造化為无
盡故以是/終之歟
  古易朱子後序
右古文周易經傳十二篇亡友東萊吕祖謙伯恭父之
所定而音訓一篇則其門人金華王莘叟之所筆受也
熹嘗以為易經本為卜筮而作皆因吉凶以示訓戒故
[000-41b]
其言雖約而所包甚廣夫子作傳亦略舉其一端以見
凡例而已然自諸儒分經合傳之後學者便文取義往
往未及玩心全經而遽執傳之一端以為定説於是一
卦一爻僅為一事而易之為書反有所局而无以通乎
天下之故若是者熹蓋病之是以三復伯恭父之書而
有𤼵焉非特為其章句之近古而已也音訓則妄意其
猶或有所遺脱莘叟蓋言書甫畢而伯恭父没是則固
宜然亦不敢輒補也為之别見於篇後云淳熙九年夏
[000-42a]
六月庚子朔旦新安朱熹謹書附録朱子語古易音訓/最後數版有欲改
易處今寫去所欲全換者兩版并第三十四版之末行/五字此已是依元版大小及行字踈密寫定今但只令
人依此寫過看令不錯誤然後分付匠人改之為佳此/只是修改舊本但密為之勿以語人使之如不聞者乃
佳若與人商量必有以偽學相沮難/反致傳播者此不可不戒也荅滕珙纂註朱子之孫鑑/呂氏音訓跋
云先公著述經傳悉加音訓而於易獨否者以有東萊/先生此書也鑑既刋啓蒙本義念音訓不可闕因取寳
婺臨漳鄂渚夲親正訛誤六十餘字而併刋之如豫爻/之簪晁作戠婺漳鄂本作戲損象之窒晁作□婺本作
□漳作□鄂作□則有未詳者然非有害於文義已足/為善本矣至於嵩山古易䟦語先公嘗折衷晁吕之説
於其後今三本所載不同而文集中乃有晚嵗書諉鄂/教滕珙以改換最後兩版者其為後出无疑云鑑謹誌
[000-42b]
壬愚案朱子生宋髙宗建炎四年庚戌孝宗淳熙九年/ 寅時年五十三寧宗慶元六年庚申三月乙丑卒夀
七十/一
  易學啓蒙序
聖人觀象以畫卦揲蓍以命爻使天下後世之人皆有
以決嫌疑定猶豫而不迷於吉凶悔吝之途其功可謂
盛矣然其為卦也自本而榦自榦而支其勢若有所迫
而自不能已其為蓍也分合進退從橫逆順亦无往而
不相值焉是豈聖人心思智慮之所得為也哉特氣數
[000-43a]
之自然形於法象見於圖書者有以啓於其心而假手
焉耳近世學者𩔖喜談易而不察乎此其專於文義者
旣支離散漫而無所根著其涉於象數者又皆牽合傅
㑹而或以為出於聖人心思智慮之所為也若是者予
竊病焉因與同志頗輯舊聞為書四篇以示初學使毋
疑於其說云淳熙丙午暮春旣望雲臺真逸手記附録
朱子語示喻讀易之説甚善向見敬夫及吕伯恭皆令/學者專讀程傳往往皆无所得蓋程傳但觀其理而不
考卦畫經文則其意味无窮各有用處誠為切於日用/功夫但以卦畫經文考之則不免有可疑者熹蓋嘗以
[000-43b]
康節之言求之而得其畫卦之次第方知聖人只是見/得隂陽自然生生之象而摹寫之初未嘗有意安排也
至於經文亦但虗心讀之間略曉其一二至有不可曉/處則便放下不敢穿鑿以求必通如此却似看得有些
意思亦嘗粗筆其説而未成也至於畫卦揲蓍之法則/又嘗有一書撫印以傳名曰啓蒙不知賢者曾見之否
今以奉寄試詳考之荅鄭仲禮讀易亦佳但經書難讀/而此經為尤難盖未開卷時已有一重象數大槩工夫
開卷之後經文本義又多被先儒硬說殺了今人看得/意思局促不見本來開物成務活法廷老所傳鄙法正
為欲救此弊但當時草草抄出疎略未成文字耳然試/略考之亦粗見門户梗槩若有他説則非吾之所敢聞
也荅趙崇憲所喻讀易甚善此書夲為卜筮而作其言/皆依象數以斷吉凶今其法已不傳諸儒之言象數者
例皆穿鑿言義理者又太汗漫故其書為難讀此本義/啓蒙所以作也然本義未能成書而為人竊出再行模
[000-44a]
印有誤觀覧啓蒙本欲學者且就大傳所言卦畫蓍數/推尋不須過為浮説而自今觀之如論河圗洛書亦未
免有剩語要之此書真是難讀不若詩書論孟之明白/而易曉也此是偽學見識不審明者以為如何荅劉君
房大抵易之一書最不易讀而今人喜言之正所謂畫/鬼神者殊不知只是瞞得不會底於自已分上成得何
事而世人自有曉得者亦不可得而欺也熹向來作啓/蒙正謂見人說得支離因竊以易中所說象數聖人所
已言者不過如此今學易者但曉得此數條則易略通/大體而象數亦皆有用此外紛紛皆不湏理會矣聞已
見之嘗試推考自當見得其第二篇論太極兩儀四象/之說尤精誠得其說則知聖人畫卦不假纖毫思慮計
度而所謂畫前有易者誠非虚語也荅方賓王啓蒙初/間只因看歐陽公集内或問易大衍遂將來筭得出以
此知諸公文集雖各自成一家文字中間自有好處縁/自這道理人人同得看如何也自有人見得到底葉賀
[000-44b]
孫/纂註玉齋胡氏曰易本義一書闡象數理義之原示/開物成務之教可謂深切著明矣啓蒙又何為
而作也朱子嘗言易最難讀以開卷之初先有一重象/數必明象數而後易可讀啓蒙四篇其殆專明象數以
為讀本義者設與象非卦不立數非蓍不行象出於圖/書而形於卦畫則上足以該太極之理而易非淪於無
體數衍於蓍䇿而達於變占則下足以濟生人之事而/易非荒於無用且其間又多發造化尊陽賤陰之意易
之綱領孰有大於是者哉明乎此則本義一書如指諸/掌矣然啓蒙固為讀夲義設而讀啓蒙者又未可以易
而視之也也雙湖先生本義啓蒙論曰有天地矣可無/易乎不可 有易矣可無本義啓蒙乎不可也金聲玉
振集大成衆言淆亂折諸聖朱夫子其聖人之徒歟蓋/自漢儒始變亂古易至有流為術數之歸而卒大亂於
王弼且雜以虚無之論吾易遂晦蝕於天下寥寥千載/孰我覺之大易有圖易通有書發徃古不傳之秘開萬
[000-45a]
世理學之源斯道始有係屬迨夫易傳寫胸中之成書/皇極具經世之大法正蒙闡象數之條目是雖古經變
亂未就釐正而術數虚無之學為之一洗吾易粲然復/明未幾陋儒妄作異端蠭起易置圖書劉牧指斥邵子
林栗冒偽著述麻衣易之𩔖易道又幾晦蝕朱夫子勃/興探前聖之精微破俗學之繆妄本義啓蒙有作而後
吾易始大明於世愚嘗謂孔聖以來朱夫子有功於易/斷斷乎其不可及已今觀本義之為書也圖書位定而
天地自然之易明先後天卦分而羲文之易辨二篇十/翼不相混雜易經始為之復古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
爻兩言以蔽之曰象占而觀玩不涉虚文至於扶陽抑/陰進君子退小人發於坤初六之爻者不過數語而天
之經地之義人之紀易之要領直包括无遺恨此本義/不可少於天下也啓蒙之為書也本圖書則揭天生神
物章而易之本原正原卦畫則表易有太極章而易之/位列明明蓍䇿則發明大衍章而卦扐之法定考變占
[000-45b]
則博取左氏傳以明斷例而吉凶趨避之見審合四篇/大㫖壹皆寓尊陽之微意而小人盗賊不得竊取而用
此啓蒙不可少於天下也語録成書如太𤣥闗易麻衣/劉牧與夫林栗袁樞之徒所以惑世誣民者莫不斥其
繆黜其偽折其悖摧陷廓清羽翼數聖人之易於天下/此愚所謂自孔聖以來朱夫子有功於易斷斷乎不可
及者豈誣也哉或曰是則然矣易者隂陽剛柔仁義性/命道徳之書今斷然蔽之以卜筮得毋局於一偏而不
免漢儒術數之弊乎且繫辭明言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今本義惟以象占分之而不及辭變得毋四者之月遺
其二乎吁是皆未之思也易固隂陽剛柔仁義性命道/徳之書而卜筮者正將使人盡仁義之道參隂陽剛柔
以順性命以和道徳耳豈徒託之空言而不見諸實用/乎又況卜筮之頃至理無乎不在正得聖人作易本意
朱子已嘗言之奈何以此疑吾易乎至於聖人之道雖/有四實不離乎二有象而後有辭有占而後有變不得
[000-46a]
於象則玩辭為空言不由於占則觀變為何所故有象/辭有占辭占而後有卦變爻辭舉象占則辭變在其中
若惟舉占則象辭變在其中此四者之序由輕歸重辭/變統於象占象又統於占所以本義舉象占而統論易
書一以貫之曰占謂之有遺可乎哉或又曰易之所重/在占固也人之於易必占而後可用不占則易竟无用
矣乎曰不然也朱子嘗曰凡讀一卦一爻便如占筮所/得虚心以求辭義之所歸以為凶吉可否之決然後考
其象之所以然求其理之所以然推之於事使上自王/公下至民庶所以修身治國皆有所用初未嘗不示人
以學易而用之之方也必曰占乎而後用之朱子之志/荒矣 愚案文公年譜淳熙十二年乙已春二月崇道
秩滿復丐祠夏四月拜華州雲臺之命/故於次年稱雲臺真逸時年五十有七
[000-47a]
  因革
  愚案朱子以伏羲易文王易孔子易當分為三等/又曰易自伏羲至伊川自成四様因而推之由伏
  羲始畫八卦以來歴代聖賢經傳註解其所因所/革何啻三等四様之不同哉姑據師授及所聞見
  叙其大槩列于是編之首非唯使讀易者不惑於/古今之同異具知程朱子之因革則於愚所更定
  者庶无/大過矣
   包犧氏易
始則河圖以畫八卦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凡三百八
十四爻朱子曰聖人作易之初但有此六畫而未有文/字可傳到得文王周公乃繫之以辭 案易繫
[000-47b]
辭傳曰河出圖洛出書至所以斷也此統言三聖人作/易之始以教人卜筮又曰天一至地十天數五至行鬼
神也此專言河圖之數又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至𩔖萬物之情又曰易有太極至生八卦又曰八卦成
列至爻在其中矣此言伏羲始畫八卦重為六十四卦/又説卦傳曰天地定位至八卦相錯此言伏羲八卦方
位又曰雷以動之至坤以藏之此言以六十四卦圓周/於其外而又以方疊於其中取對待以立體邵子得之
傳授列為四圖所謂先天之學也又說卦傳曰昔者聖/人之作易也至以至於命此言伏羲畫卦教人用易以
窮盡夫理性命之精微又繫辭傳曰大衍之數五十至/而成卦此言伏羲教人揲蓍之法又曰包犧氏作結繩
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此言聖人雖不假卜筮/而用易所謂制器尚象之事凡此皆伏羲之易也漢上
朱氏謂先儒論重卦者六家蓋王弼虞翻以為伏羲重/鄭𤣥之徒以為神農重孫盛以為夏禹重司馬遷揚雄
[000-48a]
以為文王重孔穎達曰説卦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謂伏羲矣上繫論四營而成易十八
變而成卦明用蓍在六爻之後則是時伏羲已重卦矣/又下繫首言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十三卦取象非重不
可況周禮三易别皆六十有四當以王虞孔氏之説為/定 又案周禮三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
經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杜子春謂連山伏羲歸藏/黄帝鄭𤣥謂夏曰連山商曰歸藏周曰周易説者謂三
代建正不同故於易之首卦各見其義孔頴達曰案世/譜等書神農一曰連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曰歸藏
氏旣並是代號則周易稱周取岐陽地名易緯云因代/以題周是也東萊吕氏深善連山歸藏同是代號之説
且曰下繫十三卦制器尚象神農黄帝嘗有取於易而/夏商則无考以為孔氏之説无足疑者連山十卷見唐
藝文志司馬膺註自唐以前並无其書隋儒林傳牛𢎞/奏求天下遺書何用劉光伯遂偽造連山易魯史記等
[000-48b]
録上送官承賞而去後有人訟之坐除名則唐之連山/必隋世偽書歸藏易十三卷隋經籍志晉太尉薛貞註
長孫无忌等論次其書以為歸藏漢初已亡案晉中經/有之唯載卜筮不似聖人之㫖以本卦尚存故具於周
易之前以備周易之缺宋崇文總目載歸藏三卷云隋/世十三卷今但存初經齊母本蓍三篇文多缺亂莫詳
朱子荅林學蒙問連山歸藏亦謂无所考當闕之大抵/與三墳諸易皆偽書也无足取徴故不及列之為二代
   文王易
取伏羲六十四卦分為上下經二篇以伏羲易但有卦
畫而无辭遂於逐卦之下作為卦辭名之曰彖辭左傳
又名曰繇辭如乾卦元亨利貞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之𩔖是也 案伏羲之易只因太極生兩
[000-49a]
儀積至六畫而為六十四卦故橫圖之序則首乾而終/坤圓圖方位則天尊而地卑耳文王之易所以首乾次
坤者盖本天地之位著君臣上下之分以紀綱人極今/觀乾坤二卦彖辭利貞安貞吉之訓可以見文王之心
矣要之文王彖辭只是卜筮占決之辭亦多取象及卦/變大抵皆因占以寓教又案説卦傳曰帝出乎震至言
乎艮與萬物出乎震兩章則取流行以成致用邵子謂此/文王八卦乃入用之位後天之學也詳見朱子易圖又
繫辭傳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至巽以行權此發明/文王處憂患不假卜筮用易之事所謂以動者尚其變
之義乎凡此皆/文王之易也
   周公易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爻下之辭如乾卦初九潛龍/勿用坤卦初六履
[000-49b]
霜堅氷至之𩔖是也周案爻辭為周公作者易初无明/文馬融王肅姚信謂 公作爻辭孔穎達正義引説者
云爻辭有説文王處如升卦上六王用享于岐山之𩔖/武王克商之後始追號文王為王若爻辭並是文王作
不應文王自説王用享于岐山又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武王觀兵之後箕子始被囚奴文王不宜預言箕子
之明夷又左傳韓宣子適魯見易象而知周公之徳驗/此諸説以為卦辭文王爻辭周公馬融陸績之徒並用
此説通右三聖人/之易 謂之經
   孔子易
易十翼之辭十篇
彖上傳第一      彖下傳第二
[000-50a]
象上傳第三      象下傳第四
繫辭上傳第五     繫辭下傳第六
文言傳第七      説卦傳第八
序卦傳第九      雜卦傳第十
右據東萊吕氏所定孔穎達曰十翼之辭以為孔子所/作先儒更无異論但數十翼亦多家 雙湖先生十翼
論曰易之有十翼猶天之有日月人之有耳目輕重之/有權衡長短之有尺度誠易之門庭象數之機括也十
翼作矣易之名立矣卦然後知其為羲之畫也辭然後/知其為文之繇也卦辭然後知其為卜筮之用也乾然
後知其為天坤然後知其為地震巽坎離艮兊然後知/其為雷風水火山澤也不特此爾讀仰觀俯察章則知
[000-50b]
伏羲汎觀易之寓讀神物變化章則知伏羲黙得易之/要讀極儀象卦成列因重章則知伏羲所以為八卦方
位與六十四卦之次是伏羲之易非十翼无以自白於/世也易之興也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徳耶當文王與紂
之事邪吾旣知其為文王之興易矣易之作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以至九卦之陳盡本全卦之
序吾又知文王為憂患而作易不徒繫以辭而序易亦/出於文王矣帝出乎震齊乎巽以下後天八卦方位之
序不一言之是文王之易非十翼亦無以自白於世也/其曰聖人作易生蓍倚數立卦生爻以和道德以順性
命此言聖人不徒畫為一定之卦而用易有蓍如此其/曰太衍之數五十分二掛一揲四歸竒再扐後掛此明
揲蓍之法以詔萬世而本末曲盡无遺者又如此其曰/繫辭焉以明吉凶又曰繫辭焉以斷吉凶又曰繫辭焉
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此明聖/人繫辭亦无非所以為尚占之用者又如此羲文之易
[000-51a]
非十翼亦无以闡其用於世也以至八卦不徒有八物/之象而天之健地之順雷風之動入坎離之陷麗山澤
之止說必毫分而絲析之惟恐斯人知其象而莫知其/徳及夫六十四卦之大象論象之後必示人以用易之
方不啻耳提靣命之教是卦爻之性情非十翼亦无以/發其藴於世也猶未也蓋至於崇陽抑陰進君子退小
人尊卑之分貴賤之等與夫幽明之故死生之説鬼神/之情狀凡可因以發明性命道徳之藴以淑人心者纎
悉畢言之於是易始不徒局於象數卜筮之粗而實有/至精至變至神之妙天下萬世皆由之以識太極之理
究三才之道而盡事物之情雖不假卜筮亦自足以為/吉凶之前知矣十翼之作其有功於萬世固如此哉
右孔子十翼皆名之曰傳然由孔子視前聖則二篇為/經十翼為傳由孔子而來至於千萬世卦爻十翼通稱
之曰易/經可也
[000-51b]
   商瞿氏易
西漢儒林傳云自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魯橋庇
子庸子庸授江東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
授東吳孫虞子乗子乗授齊田何子裝卜子夏易解十/卷晁氏公武曰
漢藝文志已无子夏書此約王弼註為之者止雜卦景/迂謂或云張弧偽作又案孫氏坦曰世有子夏傳以為
親得孔子之藴觀其辭略而不甚粹間或取左氏春秋/傳語證之晚又得十八占稱天子則曰縣官嘗疑漢杜
子夏之學及讀杜傳見引明夷對䇿疑始釋然不然班/固序儒林何以止言始於商瞿而遽遺卜商也哉程子
曰子夏易雖非卜商作亦非杜子夏所能為必得於師/傳也程氏曰子夏易傳京房為之箋先儒疑非卜商也
[000-52a]
近世有陋儒用王弼本為之註鄙淺之甚亦託云子夏/凡先儒所引子夏傳此本皆无之熙寧中房審權萃訓
詁百家凡稱子夏乃取後贋本東萊吕氏曰崇文總目/剟去子夏名以袪誤惑最為有理雙湖先生曰嘗讀杜
鄴傳觀其説王商引東鄰殺牛不如西鄰禴祭之義亦/足為證諸家之説亦不可不知也又案徐氏幾謂梁丘
家有鄧彭祖亦字子夏/故不及列之為一家
   田氏易何案以齊田徙/杜陵號杜田何
儒林傳云漢興言易者本之田何何授東武王同子中
雒陽周王孫梁丁寛子襄齊服生皆著易傳數篇初梁/項生
從田何受易時丁寛為項生從者讀易精敏材過項生/遂事田何學成何謝寛寛東歸何謂門人曰易以東矣
[000-52b]
寛至雒陽復從周王孫受古義號周氏傳景帝時寛為/梁孝王將軍距吳楚號丁將軍作易説三萬言訓故舉
大義而已今小章句是也寛授同郡碭音唐梁郡縣名/田王孫田王孫授沛施讎長卿蘭陵孟喜長卿喜父號
孟卿善禮春秋使喜從王孫受易琅邪諸/人梁丘賀長翁由是有施孟梁丘之學
   施孟梁丘氏易
漢藝文志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顔師古曰上下
經十翼故十二篇案商瞿受易孔子傳至田何又傳至/施孟梁丘為最著乃古易也故專列
此數家又轉而至費直則今易權輿矣若是則施孟梁/丘之後正古今易因革之一會也寥寥千數百載至程
朱子而又為古今易因革之一會焉今既合二子之書/故不得不酌其宜而通之此愚經傳集解之所由編集
[000-53a]
而古今易之所以/不可不區别也
   焦氏易
易林十六卷晁氏公武曰漢天水焦贛延壽傳易於孟/喜行事見儒林傳中此其所著書也費直
題其前曰六十四卦變又有虞俞王序其書毎卦變六/十四總四千九十六首皆為韻語與左氏傳所載鳯凰
于飛和鳴鏘鏘漢書所載大横庚庚予為天王之語絶/相𩔖豈古之卜者各有此等書邪 案贛梁人為外黄
令以占捕盜致治考滿父老請留卒以令終京房君明/東郡頓丘人受易焦贛贛嘗曰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
也其説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温為候各有占驗房用之尤精
   費氏易直長翁東萊人/為郎至單父長
[000-53b]
䷀ 元亨利貞
 
 
䷀ 見羣龍无首吉雙湖先生曰案此吳斗南夲所/載費直易也豈古易上下二篇
只如此歟朱子荅吳氏書云古易既畫全卦繫以彖辭/又再畫本卦分六爻而繫以爻辭似涉重複且覆卦之
法不知何所考據如此則朱子/已嘗見其書不能不疑之矣
傳大哉乾元至/萬國咸寧
乾下/乾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000-54a]
乾初九濳龍勿用陽在下也至/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案吳氏曰此省去彖傳象傳繫辭傳等篇目但總以一/傳字加於彖傳之首王弼王肅易皆存傳字蓋夲於此
為晁氏公武曰自商瞿受易孔子六傳至田何而大興/ 施讎孟喜梁丘賀其後焦贛費直始顯而傳受皆不
明由是分為三家漢末田焦之學微而費氏獨存其學/无章句惟以彖象文言等十篇解上下經凡彖象文言
等參入卦中皆祖費氏東京荀劉馬鄭皆傳其學王弼/最後出或用鄭説則弼亦本費氏也歐陽永叔見此遂
謂孔子古經已亡案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或脫去无咎悔亡惟費氏經與古文同然則古經何
嘗亡哉經馮氏椅曰直傳徒以彖象繫辭十篇之言解/説上下 崇文總目云以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自費始
蓋誤以之言為文言且康成易猶以文言説卦序卦雜/卦合為一篇則不始於直明矣彖象繫辭之名一沒而
[000-54b]
汩亂古經/則始於此
   鄭氏易𤣥康成北海高密人初師第/五元先通京氏易又事馬融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貞初九濳龍勿用至/用九見羣龍
无首吉彖曰大哉乾元至/萬國咸寧象曰天行健君子
以自彊不息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至/用九天德不可為
首也案吳氏曰康成省去六爻之畫又省用九用六覆/卦之畫移上下體於卦畫之下移初九至用九爻
位之文加之爻辭之上又合彖傳象傳於經於彖傳加/彖曰字於象傳加象曰字 隋志九卷唐志十卷馮氏
椅曰不知縁何増一卷崇文總目止有一卷唯文言説/序雜合四篇餘皆逸指趣淵確本去聖人之未逺也中
[000-55a]
興/亡
   王氏易弼輔嗣山陽人魏尚書郎/正始十年秋卒年二十四
周易上經乾傳第一
坤下/坤上坤元亨至/安貞吉彖曰至哉坤元至/應地无
疆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初六履霜堅氷至象
曰履霜堅冰至/至堅冰也至/用六利永貞象曰用六永
貞以大終也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天𤣥而地黄
案吳氏曰王弼注易用康成本謂孔子賛爻之辭本以/釋經宜相附近乃各附當爻毎爻加象曰以别之謂之
[000-55b]
小象又取文言附於乾坤二卦加文言曰三字於首若/繫辭説卦序卦雜卦等篇則仍其舊别自為卷分上經
乾傳第一泰傳第二噬嗑傳第三下經咸傳第四夬傳/第五豐傳第六而无卷字弼門人韓康伯註繫辭説卦
序卦雜卦共三卷又載弼略例一卷通為周易略例卷/第十今謂之古註唐孔頴達注疏即其本也唯乾坤存
鄭氏之舊故吳氏不重載但舉坤卦為例耳朱子荅吳/氏書曰吕伯恭頃嘗因晁氏本更定古易十二篇考訂
頗詳然據淳于俊之說便以今王弼易為鄭康成易嘗/疑具未安今得所示分别鄭王二本乃有歸着甚善然
不知别有何證據也明稅氏曰易經羲文周孔之手可/謂最古而篇第最不 蓋漢魏以來諸儒之罪而王韓
猶其著者魏志謂鄭康成始合彖象於經厥初猶如今/乾卦附之於後至王弼則自坤以下各爻聯綴之標題
乃以上經乾傳至下經豐傳為六卷已不知於義何居/及康伯又以上下繫為七八卷説序雜為第九卷略例
[000-56a]
為第十卷使羲文周公上下二篇之經不成二篇而孔/子十翼不成十翼漢魏迄今幾千餘年列於學官專置
博士无一人/能辨其非者
   李氏易鼎祚/
周易集解十卷唐藝文志作十七卷皆避唐諱又取序/卦各冠逐卦之首所集有子夏孟喜京
房馬融孫奭鄭康成劉表何晏宋衷虞翻陸績于寶王/肅王弼姚信王廙張璠向秀王凱冲侯果蜀才翟𤣥韓
康伯劉瓛何妥崔璟沈麟士盧氏崔覲孔頴達三十餘/家多引九家易乾鑿度義蜀才者顔之推云范長生也
其序云自卜商之後傳註百家唯王鄭相沿頗行於代/鄭則多參天象王乃全釋人事易豈偏滯於天人哉而
天象難㝷人事易習折楊皇華學徒多從之今集諸家/刋輔嗣之野文補康成之逸象以貽同好晁氏公武曰
[000-56b]
李氏蓋宗鄭學者也隋書經籍志所録易𩔖六十九部/予今所有五部而已闗朗易不載於目乾鑿度自是緯
書焦贛易林屬卜筮子夏書又偽為則隋志所録捨王/弼書皆未得見也獨鼎祚所集諸家之説時可見其大
指唐録稱鼎祚書十七卷今/所有十卷盖亦失其七惜哉
   李氏易翺習之韓文公門/人仕至禮部郎中
易詮七卷先説八卦次列六/十四卦并雜卦
   陸氏易希聲蘇州吳縣人大順中棄/官居陽羡自號君陽遁叟
易傳十卷自序云予乾符初任右拾遺嵗莫端居夢在/大河陽曠野數百里有三人偃卧東首長各
數十丈有告者曰上伏羲中文王下孔子也三聖皆无/言意中甚愕寤而震悸伏而思之河與天通圖之自出
[000-57a]
三聖衡列乾之象也天道无言示人以象天將以易道/卑予乎由是考覈少小以來所集諸家註説貫以自得
之理著易傳十篇傳上經為第一下經為第二所以列/彖象之微辭測卦爻之奥義第三篇演文言之純粹以
顯聖人之賾第四篇伸繫辭之微意以彰易道之神第/五篇原作易之始述列卦之序第六篇釋説卦之義辨
反對之相資第七篇窮畫卦象之由生蓍竒偶之極第/八篇明權輿律吕之本制作禮樂之原第九通天下之
理第十成天下之務别撰作易圖一卷指説一卷釋變/一卷微㫖一卷又以易經文字古今謬誤又撰證一卷
云/云
   胡氏易旦周父濱州人/仕宋知制誥
周易演聖通論經二篇傳十篇
[000-57b]
彖一   大象二  小象三  乾文言四
坤文言五 上繫六  下繫七  説卦八
序卦九  雜卦十案胡氏旦周易演聖通論多引/註疏及王昭素論為之商㩁
   胡氏易瑗翼之號安定先生泰州人通經術樂/律教人有法在湖州從其學者常數百
   人成材而備朝廷器使者不/可勝數仕至國子監直講
易傳十卷經二篇傳十篇
上彖一  下彖二  大象三  小象四
文言五  上繫六  下繫七  説卦八
[000-58a]
序卦九  雜卦十案胡氏瑗著周易口義十卷繫辭/說卦二卷授其弟子記之大抵祖
王弼朱子語録或問天行健曰唯胡安定説得好見乾/卦大象又嘗稱安定易以分曉正當四字晁氏公武曰
此解甚詳或云門人倪天隠/所纂非其自著也无繫辭
   吕氏易大防微仲坐元/祐黨貶循州
周易古經
上經第一  下經第二   上彖第三
下彖第四  上象第五   下象第六
繫辭上第七 繫辭下第八  文言第九
[000-58b]
說卦第十  序卦第十一 雜卦第十二
右周易古經者彖象所以解經始各為一書王弼專治/彖象以為註乃分綴卦爻之下學者於是不見完經而
文辭次第貫穿之意亦缺然不屬予因案古文而正之/凡經二篇彖象繫辭各二篇文言説卦序卦雜卦各一
篇總十有二篇元豐壬戌十月既望汲郡吕大防序得/雙湖先生曰案尤侍郎袤延之與吴氏仁傑書云頃
吕東萊所定古易一編朱元晦為之跋嘗已版行乃與/左右所刋吕汲公古經无毫髪異而東萊乃不及微仲
嘗編豈偶然同邪愚謂此朱吕二先生皆偶未及見東/萊決非掩襲觀文公與吳氏書則後來必就吴氏本見
之矣但跋東萊本在前其時必未之見也今觀所次序/經傳本末並與東萊定本同但東萊只分上經下經而
无第一第二字又東萊稱彖上傳/第一至雜卦傳第十小有不同爾
[000-59a]
   邵子易雍堯夫居洛陽諡康節先生咸淳三/年封新安伯詔與司馬光從祀夫子
古周易八卷與晁氏説/之同見後
皇極經世書十二巻起於堯即位之二十二年甲/辰終於周顯德六年己未又叙
篇系述二卷觀物外篇六卷門人張䃉/記先生言觀物外篇解二
子伯/温作辨惑一卷伯温作于晁氏公武曰先生隠居博/學尤精 易世謂其能窮作易之本
原前知來物其始學之時/睡不施枕者至三十年
   程子易頤正叔號伊川先生河南人仕至通/直郎權判西京國子監卒諡正公
周易上經三卷下經三巻晁氏公武曰漢上言伊川之/學出於周子周子得之於穆
[000-59b]
修亦夲於希夷與邵子之學夲同然考伊川之解不及/象數頗類胡安定爾景迂云胡武平周茂叔同師潤州
鶴林寺僧夀涯其後武平傳其學于家茂叔則授二程/與漢上之言不同 案程傳正文只據王弼夲亦止有
六十四卦繫序傳有及爻卦者掇入傳中故无繫辭以/後至東萊吕氏始集周子二程子張子諸家經説語録
及程子門人共十四家/之説為經義以補之
   晁氏易說之以道號景迂濟北人東坡以著/述科薦之官至徽猷閣待制兼侍讀
古周易八卷又有太極傳一卷因説一卷太極外/傳一卷𤣥星紀譜一巻其學本康節
卦爻第一不分上下經/混同為第一  彖第二不分上下彖/混同為第二
象第三不分大小上下/象混同為第三  文言第四
[000-60a]
繫辭第五不分上下繫/混同為第五  説卦第六
序卦第七       雜卦第八
周易卦爻一彖二象三文言四繫辭五說卦六序卦七/雜卦八謹第如上案晉太康初𤼵汲縣舊塚得古簡編
科斗文字散亂不可訓知獨周易最為明了上下篇與/今正同别有陰陽説而无彖象文言繫辭杜預疑于時
仲尼造之於魯尚未播之逺國而漢藝文志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顔師古曰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
是則彖象文言繫辭始附卦爻而傳於漢歟先儒謂費/直專以彖象文言參解易爻以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者
自費氏始其初費氏不列學官唯行民間至漢末陳元/方鄭康成之徒皆學費氏古十二篇之易遂亡孔頴達
又謂輔嗣之意象本釋經宜相附近分爻之象辭各附/當爻則費氏初變亂古制時猶若今乾卦彖象繫卦之
[000-60b]
末歟古經始變於費氏而卒大亂於王弼惜哉奈何後/之儒生尤而效之杜預分左氏傳於經宋衷范望輩散
太𤣥賛與測於八十一首之下是其明比也揆觀其初/乃如古文尚書司馬遷班固序傳揚雄法言序篇云爾
今民間法言列序篇於其篇首與學官書不同槩可見/也唐李鼎祚又取序卦冠之卦首則又效小王之過也
今悉還其初庶幾學者不執彖以徇卦不執象以徇爻/云昔韓宣子適魯見易象是古人以彖爻統名之曰象
也故曰易者象也其意深矣豈若後之人卦必以象明/象必以辭顯紛紛多岐哉鳴呼學者曾未之知也劉牧
云小象獨乾不系於爻辭尊君也石守道亦曰夫子作/彖象於六爻之前小象擊逐爻之下唯乾悉屬之於後
者讓也嗚呼他人尚何責哉若夫文字之傳始有齊楚/之異音卒有科斗籕篆𨽻書之四變因而訛謬者多矣
劉向嘗以中古文易經挍施孟梁丘經至蜀李譔又嘗/著古文易則今之傳者皆非古文也安得覩夫劉李之
[000-61a]
書乎如古者竹簡重大以經為二篇今又何必以二篇/成帙哉謹録而藏諸以俟博古君子建中靖國元年辛
巳五月二十四日嵩山晁説之題等晁氏公武曰從父/詹事公譔以諸家易及許慎説文 九十五書是正其
文云云十案公武又謂依田何夲分易經/上下并 翼為十二篇與本序異故略之
   程氏易迥可久號沙隨睢陽人登隆興元年第/嘗為德興丞以女妻董煟卒老女家今
   墓在焉外曾孫壽民謀表章之初祠邑庠朱文/公為書沙隨先生之祠六字公嘗稱為愷悌博
   雅君子毎呼之曰程可久文所著易書外有春/秋顯微例目論帝在房州書法蓋超越前輩云
古易考一卷又有古易章句十巻古易占法并圖/一卷外編一卷易説一卷語録一卷
經傳一十二篇宋藝文志序云孝宗時程迥所作易考/十二篇别為章句不與經相亂 迥作
[000-61b]
古易考曰上篇曰下篇曰彖上曰彖下曰象上曰象下/曰文言曰繫辭上繫辭下曰說卦曰序卦曰雜卦凡十
有二篇與康節百源易次序同見古易章句外篇象雙/湖先生曰案邵溥聞見後録云古易卦爻一彖二 三
文言四繫辭五説卦六序卦七雜卦八其次序不相雜/也予家藏大父手冩百源易實古易也百源在蘇門山
下康節讀易之地舊秘閣亦有本沙隨盖夲諸此而篇/第與二吕氏合只以文言在繫辭之前為不同爾若夫
邵氏八篇與晁以道夲无以異也遇案沙恒/隨以隆興二年甲申易傳成筮之 巽之
   吕氏易祖謙伯恭號東萊居婺州卒諡成/公景定二年詔與張栻從祀夫子
古易十二篇一卷又有音訓二卷/繫辭精義二卷
周易上經第一     周易下經第二
[000-62a]
周易彖上傳第一    周易彖下傳第二
周易象上傳第三    周易象下傳第四
周易繫辭上傳第五   周易繫辭下傳第六
周易文言傳第七    周易説卦傳第八
周易序卦傳第九    周易雜卦傳第十
漢興言易者六家獨費氏傳古文易而不立於學官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挍施孟梁丘經或脫去无咎悔亡唯
費氏經與古文同然則真孔氏遺書也東京馬融鄭𤣥/皆為費氏學其書始盛行今學官所立王弼易雖宗莊
老其書固鄭氏書也費氏易在漢諸家中最近古最見/排擯千載之後巋然獨存豈非天哉自康成輔嗣合彖
[000-62b]
象文言於經學者遂不見古本近世嵩山晁氏編古周/易將以復其舊而其刋補離合之際覽者或以為未安
祖謙謹因晁氏書參考傳記復定為十二篇篇目卷集/一以古為斷其説具於音訓云淳熙八年五月望日東
萊吕祖謙謹書十雙湖先生曰伯恭與微仲篇次一同/而微仲自一至 二之序小異爾又案吳氏所載費氏
易巳自不能不小有變動而東萊謂費氏經真孔氏遺/書豈吴氏考之猶未的與 朱子辨眺氏吕氏得失云
熹案眺氏此説與吕氏音訓大同小異盖互有得失也/先儒雖言費氏以彖象文言參解易爻然初不言其分
傳以附經也至謂鄭康成始合彖象於經則魏志之言/甚明而詩䟽亦云漢初為傳訓者皆與經别行三傳之
文不與經連故石經書公羊傳皆無經文而藝文志所/載毛詩故訓傳亦與經别及馬融為周禮註乃云欲省
學者兩讀故具載本文而就經為註馬鄭相去不逺蓋/倣其意而為之爾故吕氏於此義為得之而眺氏不能
[000-63a]
无失至眺謂初亂古制時猶若今之乾卦彖象并繫卦/末而卒大亂於王弼則其説原於孔疏而吕氏不取也
蓋孔疏之言曰夫子所作象辭原在六爻經辭之後以/自卑退不敢干亂先聖正經之辭及至輔嗣之意以為
象者夲釋經文冝相附近其義易了故分爻之象辭各/附其當爻下言之此其以為夫子所作元在經辭之後
為夫子所自定雖未免於有失而謂輔嗣分爻之象以/附當爻則為得之故眺氏捨其半而取其半也其實今
所定復為十二篇者古經之舊也王弼註夲之乾卦蓋/存鄭氏所附之例也坤以下六十三卦又弼之所自分
也吕氏於跋語雖言康成輔嗣合傳於經然於音訓乃/獨歸之鄭氏而不及王弼則未知其何以為二家之别
而於王本經傳次第兩體之不同/亦不知所以為說矣豈非闕哉
   朱子易熹仲晦號晦菴先生居建安仕至/秘閣修撰卒贈太師徽國公諡文
[000-63b]
周易本義上下經二篇十翼十篇前述九圖後附五贊/筮儀 雙湖先生曰
朱子於易有周易本義復古易十二篇之舊𤼵明象占/之學有易學啓蒙四篇𤼵明圖書卦畫蓍䇿變占之要
又有蓍卦考誤有論濓洛諸儒易學有辨蘇氏易有論/魏伯陽參同契又為之註及辨麻衣子華子闗子明諸
家易學之偽先生嘗謂程先生易傳義理精字數足无/一毫欠闕只是於易本義不相合易本是卜筮之書程
先生只説得一理故先生解易只以卜筮為主就象數/上義理自見而立卦生爻之因先後之别一本之康節
邵子使人得窺四聖人心傳之秘㫖其功甚大也從案/朱子本義以淳熙四年丁酉嵗成凡分經異傳盡 東
萊吕氏所定非但取其章句之近古至若正文亦多/從古易繫辭諸篇分章亦不盡從吕氏也詳見本義
   林氏易栗黄中直寶文/閣權𤼵遣潭州
[000-64a]
周易經傳集解三十二卷文言説卦序卦雜卦本文共
為一卷河圖洛書八卦九疇大衍總會圖六十四卦立
成圖大衍揲蓍解共為一卷淳熙十二年乙巳表進付/秘書其説毎卦必兼互體
約象覆卦為太泥爾時楊敬仲有易論林黄中有易解/或曰林黄中文字可毁朱子曰却是楊敬仲文字可毁
雙湖先生謂林氏於説象及文義處多有可采/只是於象數之源畫易之大綱領自不能曉云
   李氏易過季辨號西/溪興化人
易説十二卷慶元戊子自序謂幾二十年前有序説乾/卦彖辭下便掇入彖傳彖傳下便掇入文
言釋彖處繼以大象又分爻辭附入小象又附入文言/今姑載初九一爻於此初九潛龍勿用象曰潛龍勿用
[000-64b]
陽在下也文言曰潛龍勿用下也潛龍勿用陽氣潛藏/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隠者也至是以
君子勿用也坤文言亦然至雙湖先生曰王弼夲乾/卦存鄭氏初亂古易之例 此又汨亂無餘藴矣
   蔡氏易淵伯靜號節齋建安人西山文節公/長子也弟沉仲黙號九峯著書集傳
周易經傳訓解案其書經二篇以孔子大象置遂卦辭/之下彖傳又置大象之後小象各置爻
辭之後皆低一字以别卦爻辭繫辭文言説卦序卦雜/卦皆低一字書又有卦爻辭㫖論六十四卦大義易象
意言雜論卦爻十翼象數餘論雜論/易大義開禧乙丑陽月望日自序
   馮氏易椅竒之號厚/齋南康人
易輯五十卷案宋藝文志序云寧宗嘉定十年馮椅為/輯註輯傳外傳猶以迥熹未及盡正孔傳
[000-65a]
名義乃改彖曰象曰為贊曰以繫卦之辭即為彖繫爻/之辭即為象王弼彖曰象曰乃孔子釋彖象與商飛卿
說同又解繫辭上下為説卦上中以隋經籍志有説卦/三篇云又案朱子謂彖傳釋彖辭象傳釋爻辭繫辭傳
則通釋卦爻之辭故統名曰繫辭傳恐不可改繫辭傳/為説卦蓋説卦之體乃分别八卦方位與其象𩔖故得
以説卦名之繫辭傳兩篇釋卦爻之義例辭意/為多恐不得謂之説卦也此足以辨馮氏之非
   方氏易逢辰號蛟峯嚴陵人宋狀元/中奉大夫禮部尚書兼侍讀
易外傳五卷案其書以上下經各分一二作四卷乾坤/彖辭附入彖傳又附入文言傳說彖處繼
以大象傳爻辭附入小象傳又附入文言於小象之下/凡傳低一字餘六十二卦放此外有周易辨訛辨諸本
互有不同易數圖易象圖各附論説共為一卷其序略/曰大㫖以文王周公之辭證伏羲之畫以孔子之傳求
[000-65b]
文王周公之心非愚已説也或曰子以乾之彖象傳各/附經下不僭乎曰古易經傳各為一書至漢以上下經
及十翼為十二篇則已合經傳為一矣後漢鄭氏懼學/者未能一貫遂以彖象傳附各卦經後魏王氏又以彖
象傳各附經下獨乾則鄭氏之舊爾乾聖人之事全體/大用規模宏擴非切已實下工夫則羲文周孔之心實
未易窺之予暗室屋漏自為進德工夫正欲以文王周/公之辭求伏羲之畫以孔子之傳求文王周公之心不
得不引傳各附經下以便省察以自求切已實踐之/益非為人為之也至元壬午五月後學方逢辰序
[000-66a]
程子說易綱領
聖人之道如河圖洛書其始止於畫上便出義後之人
 既重卦又繫辭求之未必得其理入闗録/
易中只言反復往來上下劉絢録/
作易自天地幽明至于昆蟲草木微細无不合胡氏本/拾遺
命之曰易便有理一本无此七字但/云道理皆自然若安排定則更有
 甚理天地陰陽之變便如二扇磨升降盈虚剛柔初
 未嘗停息陽常盈隂常虧故便不齊譬如磨旣行齒
[000-66b]
 都不齊既不齊便生出萬變故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而莊周强要齊物然而物終不齊也堯夫有言泥空
 終是著齊物到頭爭呂與叔東見録/
伊川謂堯夫知易數為知天知易理為知天堯夫云還
 須知易理為知天上蔡語録/
張閎中以書問易之義本起於數程子荅曰謂義起於
 數則非也有理而後有象有象而後有數易因象以
 知數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必欲窮象之微隠盡
[000-67a]
 數之毫忽乃尋流逐末術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務
 也管輅郭璞之學是也又曰理无形也故因象以明
 理理見乎辭矣則可由辭以觀象故曰得其義則象
 數在其中矣張繹録/
尹和靖見伊川問易乾坤二卦斯可矣伊川曰聖人設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後世尚不能了乾坤二卦
 豈能盡也旣坐伊川復曰子以為何人分上事對曰
 聖人分上事曰若聖人分上事則乾坤二卦亦不須
[000-67b]
 況六十四卦乎吕堅中記尹和靖語/
看易且要知時凡六爻人人有用聖人自有聖人用賢
 人自有賢人用衆人自有衆人用學者自有學者用
 君有君用臣有臣用无所不通楊迪録/
觀易須看時然後觀逐爻之才一爻之間嘗包函數意
 聖人常取其重者而為之辭亦有易中言之已多取
 其未嘗言者亦不必重事又有且言其時不及其爻
 之才皆臨時參考須先看卦乃看得繫辭吕與叔東/
[000-68a]
 見録/
大率上一爻皆是師保之任足以當此一爻也楊迪録/
大抵卦爻始立義既具即聖人别起義以錯綜之如春
 秋時已前旣已立例到近後來書得全别一般事便
 書得别有意思若依前例觀之殊失之也周行已録/
凡看書各有門庭詩易春秋不可逐句看尚書論語可
 以逐句看羅氏本拾遺/
詩書易如律春秋如斷案詩書易如藥方春秋如治法
[000-68b]
 春秋録拾遺/
易須是黙識心通只窮文義徒費力真氏讀書記/
易學後來曾子子夏煞到上面也大全集拾遺/
由孟子可以觀易陳氏本拾遺/
易有百餘家難為徧觀如素未讀不曉文義且須看王
 弼胡先生荆公三家理㑹得文義且要熟讀然後却
 有用心處楊迪録/
今時人看易皆不識得易是何處只就上穿鑿若念得
[000-69a]
 不熟與就上添一徳亦不覺多就上減一徳亦不覺
 少譬如此兀子兀子若減一隻腳不覺是少添一隻
 脚亦不知是多若識則自添減不得也馮氏本拾遺/
先儒以六為老陰八為少陰固不是介甫以為進君子
 而退小人則是聖人旋安排義理也此且定陰陽之
 數豈便說得義理九六只是取純陰純陽惟六為純
 隂只取河圖數見之過六則一陽生至八便不是純
 隂楊迪録/
[000-69b]
自孔子賛易之後更无人會讀易先儒不見於書者有
 則不可知見於書者皆未盡如王輔嗣韓康伯只以
 莊老解之是何道理頥於易傳煞曾下工夫如學者
 見問儘有可商量者則未欲出之也馮氏夲拾遺/
先生嘗說頤於易傳今却已自成書但逐旋修補期以
 七十其書可出韓退之稱聰明不及於前時道徳日
 負於初心然頤於易傳後來所改者无幾不知如何
 故且更期之以十年之功看如何周行已録/
[000-70a]
張閎中以書問易傳不傳程子荅曰易傳未傳自量精
 力未衰尚冀有少進爾然亦不必直待身後覺老耄
 則傳矣書雖未出學未嘗不傳也第患无受之者爾
 張繹録/
易傳成書已久學者莫得傳授或以為請先生曰自量
 精力未衰尚覬有少進耳其後寢疾始以授尹焞張/
 繹録/
伊川自涪陵歸易傳已成未嘗示人門弟子請益有及
[000-70b]
 易書者方命小奴取書箧以出身自發之以示門弟
 子非所請不敢多閲吕堅中記尹和靖語/
門弟子請問易傳事雖有一字之疑伊川必再三喻之
 蓋其潛心甚久未嘗容易下一字也同上/
伊川以易傳示門人曰只說得七分後人更須自體究
 謝氏本拾遺/
[000-71a]
朱子說易綱領
聖人作易之初蓋是仰觀俯察見得盈乎天地之間无
 非一隂一陽之理有是理則有是象有是象則其數
 便自在這裏非特河圖洛書為然蓋所謂數者秪是
 氣之分限節度處得陽必竒得隂必偶凡物皆然而
 圖書為特巧而著耳於是聖人因之而畫卦其始也
 只是畫一竒以象陽畫一偶以象隂而已但才有兩
 則便有四才有四則有八又從而再倍之便是十六
[000-71b]
 蓋自其无朕之中而无窮之數已具不待安排而其
 勢有不容已者卦畫既立便有吉凶在裏蓋是隂陽
 往來交錯於其間其時則有消長之不同長者便為
 主消者便為客事則有當否之或異當者便為善否
 者便為惡即其主客善惡之辨而吉凶見矣故曰八
 卦定吉凶吉凶既決定而不差則以之立事而大業
 自此生矣此聖人作易教民占筮而以開天下之愚
 以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事者如此大率天下之
[000-72a]
 道只是善惡而巳但所居之位不同所居之時既異
 而其幾甚㣲只為天下之人不能曉㑹所以聖人因
 此占筮之法以曉人使人居則觀象玩辭動則觀變
 玩占不迷於是非得失之塗所以是書夏商周皆用
 之其所言雖不同其辭雖不可盡見然皆太卜之官
 掌之以為占筮之用有所謂繇辭者左氏所載尤可
 見古人用易處蓋有所謂象者皆是假此衆人共曉
 之物以形容此事之理使人知所取舎而巳故自伏
[000-72b]
 羲而文王周公雖自略而詳所謂占筮之用則一蓋
 即那占筮之中而所以處置是事之理便在那裏了
 故其法若粗淺而隨人賢愚皆得其用蓋自文王雖
 是有定象有定辭皆是虛設此箇頭地合是如此處
 置初不粘著物上故一卦一爻足以包無窮之事不
 可只以一事指定說他裏面也有指一事說處如利
 建侯利用祭祀之𩔖其他皆不是指一事說此所以
 見易之為用无所不該无所不徧但看人如何用之
[000-73a]
 爾到得夫子方始純以理言雖未必是羲文本意而
 事上説理亦是如此但不可便以夫子之説為文王
 之説也葉賀孫録/
天地之間别有甚事只是陰與陽兩箇字看是甚麽物
 事都離不得只就身上體看才開眼不是陰便是陽
 密拶拶在這裏都不着得别物事不是仁便是義不
 是剛便是柔只自家要做向前便是陽才收退便是
 陰意思才動便是陽才靜便是陰未消别看只是一
[000-73b]
 動一靜便是隂陽伏羲只因此畫卦以示人若只就
 一陰一陽又不足以該衆理於是錯綜為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初只是許多卦爻後來聖人又繫許
 多辭在下如他書則原有這事方說出這箇道理易
 則未曾有此事先假托都説在這裏又曰陰陽是氣
 才有理便有此氣才有此氣便有此理天下萬事萬
 物何者不出於此理何者不出於陰陽
易只是陰陽錯綜交換代易莊生曰易以道陰陽不為
[000-74a]
 无見如竒偶剛柔便只是隂陽做了易
天地間只是一箇氣自今年冬至至明年冬至又把來
 折做兩截前面底便是陽後面底便是陰又折做四
 截便是四時氣自下而上只有六層陽氣到地面上
 時下面便冷了只是這六位陽長到那第六位極了
 无去處上面只是漸次消去些箇時下面便生些箇
 了那便是隂又曰陽氣只是六層只管上去上盡後
 下面空缺處便是隂㬊淵録/
[000-74b]
隂陽只是一氣陽之退便是隂之生不是陽退了又别
 有箇隂生陳淳録/
隂陽推行底只是一箇對待㡳只是兩箇如日月水火
 之𩔖皆是兩箇推行的如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對待
 底如分隂分陽兩儀立焉李方子録/
潔靜精微之謂易自是不惹着事只懸空説一様道理
 不比似他書各着事上説所以後來道家取之與老
 子為𩔖便是老子説話也不就事上説又曰潔靜精
[000-75a]
 微是不犯手黄顯子録/ 以上論太極隂陽卦畫/
問卦下之辭為彖辭左傳以為繇辭何也先生曰此只
 是彖辭故孔子曰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如元
 亨利貞乃文王所繫卦下之辭以斷一卦之吉凶此
 名彖辭彖斷也陸氏音中語所謂彖之經也大哉乾
 元以下孔子釋經之辭亦謂之彖所謂彖之傳也爻
 下之辭如潛龍勿用乃周公所繫之辭以斷一爻之
 吉凶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所謂大象之傳潛
[000-75b]
 龍勿用陽在下也所謂小象之傳皆孔子所作也天
 尊地卑以下孔子所述繫辭之傳通論一經之大體
 凡例无經可附而自分上繫下繫也左氏所分繇字
 從系疑亦是言繫辭繫辭者於卦下繫之以辭也董/銖
 録/
通書聖人之精卦畫以示聖人之緼因卦以發精是聖
 人本意緼是偏傍帶來道理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聖人本意㡳如文言繫
[000-76a]
 辭等孔子之言皆是因而發㡳不可一例作重看以/
 上論四聖之易/
上古之時民心昧然不知吉凶所在故聖人作易敎之
 卜筮吉則行之凶則避之此是開物成務之道故繫
 辭云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正謂此也但初有占而無文往往如今人用火珠林
 起課者相似但用其爻而不用其辭則知古人占不
 待辭而後見吉凶至孔子又恐人不知其所以然故
[000-76b]
 又復逐爻解之謂此爻所以吉者謂以中正也此爻
 所以凶者謂不當位也明言之使人易曉爾至如文
 言之𩔖却又就上面發明道理非是聖人本意如此
 方可學易潘時舉録/
聖人一部易皆是假借虚設之辭蓋縁天下之理若正
 説出便只作一件用唯以象言則當卜筮之時看是
 甚事都來應得潘時舉録/
易只是設箇卦象以明吉凶而已更无他說
[000-77a]
上古之易方是利用厚生周易始有正徳意如利貞是
 敎人利於貞正貞吉是教人貞正則吉至孔子則説
 得道理又多
易是箇有道理㡳卦影易以卜筮作許多理便也在裏
 賀孫/
易本卜筮之書後人以為止於卜筮至王弼用老莊解
 後人便只以為理而不以為卜筮亦非想當初伏羲
 畫卦之時偶見得一是陽二是陰從而畫放那裏只
[000-77b]
 是陽為吉隂為凶无文字某不敢説竊意如此後文
 王見其不可曉故為之作彖辭或占得爻處不可曉
 故周公為之作爻辭又不可曉故孔子為之作十翼
 皆解當初之意今人不看卦爻而看繫辭是猶不看
 刑統而看刑統之序例也安能曉今人湏以卜筮之
 書看之方得不然不可看易甘節録/
易只是為卜筮而作故周禮分明言太卜掌三易連山
 歸藏周易古人於卜筮之官立之凡數人秦去古未
[000-78a]
 逺故周易亦以卜筮得不焚今人才説易是卜筮之
 書便以為辱累了易見夫子許多道理便以為易只
 是説道理殊不知其言吉凶悔吝皆有理而其敎人
 之意无不在也
而今所以難理會時蓋縁亡了那卜筮之法如周禮太
 卜掌三易之法連山歸藏周易便是别有理會周易
 之法而今却只有上下經兩篇皆不見許多法了所
 以難理會今人却道聖人言理而其中因有卜筮之
[000-78b]
 説他説理後説從那卜筮上來做麽黄義剛録/
易只是與人卜筮以決疑惑若道理當為固是便為若
 道理不當為自是不可做何用更占却是有一様事
 或吉或凶或道理兩岐處置不得所以用占沈僩録/
今學者諱言易本為卜筮作湏要説做為義理作若果
 為義理作時何不直述一件文字如中庸大學之書
 言義理以曉人須得畫八卦則甚輔廣録/
大抵易之卦爻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有用處楊與立/録
[000-79a]
陽爻多吉隂爻多凶又看他所處之地位如何黄顯子/録
易中大槩陽吉而隂凶間亦有陽凶而隂吉者何故蓋
 有當為有不當為若當為而不為不當為而為之雖
 陽亦凶林學蒙録/
易中却是貞吉不曾有不貞吉都是利貞不曾説利不
 貞如占得乾卦固是大亨下則云利貞蓋正則利不
 正則不利至理之權輿聖人之至敎寓其間矣大率
 是為君子設非小人盜賊所得竊取而用横渠云易
[000-79b]
 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極好賀孫録/
易中利字多為占者設如利涉大川是利於行舟也利
 有攸往是利於啓行也龔蓋卿録/
利用祭祀利用享祀是卜祭吉田獲三狐田𫉬三品是
 卜田吉公用享於天子是卜朝覲吉利建侯是卜立
 君吉利用為依遷國是卜遷國吉利用侵伐是卜侵
 伐吉之𩔖荅吕伯恭/ 以上論易為卜筮作/
今人讀易當分為三等看伏羲之易如未有許多彖象
[000-80a]
 文言説話方見得易之本意只是要作卜筮用如伏
 羲畫卦那裏自有許多文字言語只是某卦有某象
 如乾有乾之𧰼坤有坤之象而已今人說易未曾明
 乾坤之𧰼便先説乾坤之理所以説得都无情理及
 文王周公分為六十四卦添入乾元亨利貞坤元亨
 利牝馬之貞早不是伏羲之意巳是文王周公自説
 出一般道理了然猶是就人占處說如占得乾卦則
 大亨而利於正耳及孔子繫易作彖象文言則以元
[000-80b]
 亨利貞為乾之四徳又非文王之易矣沈僩録/
伏羲是未有卦時畫出來文王是就那現成的説故學
 者且依古易次第先讀本文則見本㫖矣董銖録/
讀易之法竊疑卦爻之辭本為卜筮者斷吉凶而具訓
 戒至彖𧰼文言之作始因其吉凶訓戒之意而推説
 其義理以明之後人但見孔子所説義理而不復推
 本文王周公之本意因鄙卜筮以為不足言而其所
 以言易者遂逺於日用之實𩔖皆牽合委曲偏主一
[000-81a]
 事而言無復包含該貫曲暢旁通之妙若但如此則
 聖人當時自可别作一書明言義理以詔後世何用
 假托象卦為此艱深隠晦之辭乎故欲令凡讀一卦
 一爻便如占筮所得虚心以求其辭義之所指以為
 吉凶可否之決然後考其象之所以然者求其理之
 所以然者推之於事便上自王公下至民庶所以修
 身治國皆有可用私竊以為如此求之似得三聖之
 遺意荅吕伯恭/
[000-81b]
孔子之易非文王之易文王之易非伏羲之易伊川易
 傳又自程氏之易也故學者且依古易次第先讀本
 爻則見本㫖矣黄顯子録/
讀易之法先讀正經不曉則將彖象繫辭來解又曰易
 爻辭如籖辭甘節/
問易如何讀荅曰只要虚其心以求其義不要執已見
 讀他書亦然金去偽録/
看易須是看他未畫卦以前是怎生模様却就這裏看
[000-82a]
 他許多卦爻象數非是杜撰都是合如此未畫以前
 便是寂然不動喜怒哀樂末發之中只是箇至虚至
 靜而已忽然在這至虚至靜之中有箇象方説出許
 多象數吉凶道理所以禮曰潔浄精㣲易教也蓋易
 之為書是懸空做出來如書便真箇有這政事謀謨
 方做出書來詩便真箇有這人情風俗方做出詩來
 易却都无這已往㡳事只是懸空做㡳未有爻畫之
 先在易則渾然一理在人則湛然一心既有爻畫方
[000-82b]
 見得這爻是如何這爻又是如何然而皆是就這至
 虚至靜中做出許多象數來此其所以靈吕煇録/
易須是錯綜看天下事无不出於此善惡是非得失以
 至於屈伸消長盛衰看甚事都出於此伏羲以前不
 知如何占考至伏羲將陰陽兩箇畫卦以示人使人
 於此占考吉凶禍福一畫為陽二畫為陰一畫為竒
 二畫為偶遂為八卦又錯綜為六十四卦凡三百八
 十四爻文王又為之彖辭以釋其義无非陰陽消長
[000-83a]
 盛衰屈伸之理聖人之所以學者學此而已葉賀孫/録
易最難看其為書也廣大悉備包涵萬理无所不有其
 實是古者卜筮書不必只説理象數皆可説將去襲/
 蓋卿/
易難看不比他書易説一箇物非真是一箇物如說龍
 非真龍若他書則真是實孝悌便是孝悌仁便是仁
 易中多有不可曉處葉賀孫録/
看易先須識理象數辭四者未嘗相離蓋有如是之理
[000-83b]
 便有如是之象有如是之象便有如是之數有如是
 象數便不能无辭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有自
 然之象不是安排出來且如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離
 潛便是見陽便是龍出地上便是田即鹿无虞唯入于
 林中此爻在六二六四之間便是林中之象鹿陽物
 指五无虞无應也以此觸𩔖而長之當自見得
先就乾坤二卦上看得本意了則後面皆有通路以上/
 論讀易看易之法/
[000-84a]
熹解一部易只是作卜筮之書今人説得來太精了更
 入麄不得如熹之説雖麄却入得精精義皆在其中
 若曉得熹説則曉得羲文之易夲是如此元未有許
 多道理在方不失易之本意今未曉得聖人作易之
 夲意便先要説道理縱饒説得好只是與易无不相
 干聖人分明説昔者聖人之作易設卦觀象繫辭焉
 而明吉凶幾多分曉熹所以説易只是卜筮書此𩔖
 可見沈僩録/
[000-84b]
熹之易簡略者當時只是略搭記兼文義伊川及諸儒
 皆說了熹只就語脉中略牽過這意思
近趙子欽得書云語孟說極詳易説太略此譬如燭籠
 添一條骨則障了一路明若能盡去其障使之統體
 光明乃更好蓋着不得詳説也黄顯子録/
先生於詩傳自以為无復遺恨曰後世若有揚子雲必
 好之矣而意不甚滿於易夲義蓋先生之意只欲作
 卜筮用而為先儒説道理太多終是翻這窠臼未盡
[000-85a]
 故不能不致遺恨云沈僩録/
看易先看熹本義了却看程傳以相㕘考如未看他易
 先看熹說却也易看蓋不為他説所汨故也吕煇録/
余大雅問易本義何專以卜筮為主曰且須熟讀正文
 莫看註解蓋古易彖象文言各在一處至王弼始合
 為一後世諸儒遂不敢與移動今難卒説且須熟讀
 正文久當自悟余大雅録/
上經猶可曉易解下經多有不可曉難解處不知是熹
[000-85b]
 看到末梢懈了解不得為復是難解又曰繫辭也如
 此只是上繫好看下繫没理會㬊淵録/ 以上自論/
 本義/
[000-86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會通       元 董真卿 撰
 
 
 
 
 
 
[000-86b]
 
 
 
 
 
 
右繫辭傳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附録朱子語孔/安國云河
圖者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洛/書者禹治水時神龜負文而列於背有數至九禹遂因
[000-87a]
而第之以成九類劉歆云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九疇是也
河圖洛書相為經緯八卦九章相為表裏闗子明云河/圖之文七前六後八左九右洛書之文九前一後三左
七右四前左二前右八後左六後右邵子曰圓者星也/厯紀之數其肇於此乎厯法合二始以定剛柔二中以
定律厯二終以紀餘閏是所謂厯紀也方者土也畫州/井地之法其放於此乎州有九井九百畝是所謂畫州
井地也蓋圓者河圖之數方省洛書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範也蔡元定曰古今傳紀自孔
安國劉向父子班固皆以為河圖授羲洛書錫禹闗子/明邵康節皆以十為河圖九為洛書蓋大傳既陳天地
五十有五之數洪範又明言天乃錫禹洪範九疇而九/宫之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正龜
背之象也惟劉牧億見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託言出/於希夷旣與諸儒舊説不合又引大傳以為二者皆出
[000-87b]
於伏羲之世其易置圖書並无明驗但謂伏羲兼取圖/書則易範之數誠相表裏為可疑耳其實天地之理一
而已矣雖有古今先後之不同而其理則不容於有二/也故伏羲但據河圖以作易則不必預見洛書而已逆
與之合矣大禹但據洛書以作範則亦不必追考河圖/而已暗與之符矣其所以然者何哉誠以此理之外无
復它理故也然不特此耳律吕有五聲十二律而其相/乗之數究於六十日名有十幹十二支而其相乗之數
亦究於六十二者皆出於易之後其起數又各不同然/與易之隂陽䇿數多少自相配合皆為六十者无不若
合符契也下至運氣參同太一之屬雖不足道然亦无/不相通蓋自然之理也假令今世復有圖書者出其數
亦必相符可謂伏羲有取於今日而作易乎大傳所謂/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者亦泛言聖人作易作範具
原皆出於天之意如言以卜筮者尚其占與莫大乎蓍/龜之類易之書豈有龜與卜之法乎亦言其理无二而
[000-88a]
已爾啓䝉世傳一至九數者為河圖一至十數者為洛/書考之於古正是反而置之予於啓蒙辨之詳矣近讀
大戴禮書又得一證甚明當篇有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之語而鄭氏註云法龜文也然則漢人固以此九數
者為洛書矣書河圖洛書後先生謂甘叔懷曰曾看河/圖洛書數否无事時好看且得自家心流轉得動輔廣
河圖洛書熹竊以大傳之文詳之河圖洛書蓋皆聖人/所取以為八卦者而九疇亦并出焉今以其象觀之則
虛其中者所以為易也實其中者所以為洪範也其所/以為易者見於前叚矣所以為洪範則河圖九疇之象
洛書五行之數有不可誣者恐不得以其出於緯書而/略之也與郭冲昫河圖既无四隅則比之洛書固亦為
圓矣註中三句本唐書厯志一行之説二始者一二也/一竒故為剛二偶故為柔二中者五六也五者十日六
者十二辰也二終者九與十也閏餘之法以十九嵗為/一章故其言如此然一章之數似亦附會當時姑借其
[000-88b]
説以明十數之為河圖耳荅廖徳明二始者一為陽始/二為陰始二中者五六二終者九十五便是十干所起
六便是十二律所生圓者星也圓者河/圖之數言无那四角的其形便圓淵纂註陳氏埴曰/經緯之説
非是以上下為經左右為緯大抵經言其正緯言其變/而二圖互為正變主河圖而言則河圖為正洛書為變
主洛書而言則洛書為正而河圖又為變要之天地間/不過一陰一陽以兩其五行而太極常居其中二圖雖
縦横變動要只是參互呈見此所以謂之相為經緯也/表裏之說亦然蓋河圖不但可以畫卦亦可以明疇洛
書不特可以明疇亦可以畫卦但當時聖人各因一事/以垂後世伏羲但據河圖而畫卦大禹但據洛書而明
疇要之伏羲之畫卦其表為八卦而其裏固可以為疇/大禹之叙疇其表為九疇而其裏固可以為卦此所以
謂之相為表裏也合唐律厯志一行厯本議曰天數始/於一地數姑於二 二始以定剛柔天數中於五地數
[000-89a]
中於六合二中以定律厯天數終於九地數終於十合/二終以紀閏餘天有五音所以司日也地有六律所以
司辰/也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
九地十天數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
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
而行鬼神也此河圖之數也洛書蓋取龜象故其數戴
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蔡元定曰圖書/之象自漢孔安
國劉歆魏闗朗子明有宋康節先生邵雍堯夫皆謂如/此至劉牧始兩易其名而諸家因之故今復之悉從其
舊/附録朱子語此一節夫子所以發明河圖之數也天/地之間一氣而已分而為二則為陰陽而五行
[000-89b]
造化萬物終始无不管於是焉故河圖之位一與六共/宗而居乎北二與七為朋而居乎南三與八同道而居
乎東四與九為友而居乎西五與十相守而居乎中蓋/其所以為數者不過一陰一陽一竒一偶以兩其五行
而已所謂天者陽之輕清而位乎上者也所謂地者陰/之重濁而位乎下者也陽數竒故一三五七九皆屬乎
天所謂天數五也隂數偶故二四六八十皆屬乎地所/謂地數五也天數地數各以其𩔖而相求所謂五位之
相得者然也天以一生水而地以六成之地以二生火/而天以七成之天以三生木而地以八成之地以四生
金而天以九成之天以五生土而地以十成之此又其/所謂各有合焉者也積五竒而為二十五積五偶而為
三十合是二者而為五十有五此河圖之全數皆夫子/之意而諸儒之説也至於洛書則雖夫子之所未言然
其象其説已具於前有以通之則劉歆所謂經緯表裏/者可見矣或曰河圖洛書之位與數其所以不同何也
[000-90a]
曰河圖以五生數統五成數而同處其方蓋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數之體也洛書以五竒數統四偶數而
各居其所蓋主於陽以統隂而肇其變數之用也曰其/皆以五居中者何也曰凡數之始一陰一陽而已矣陽
之象圓圓者徑一而圍三陰之象方方者徑一而圍四/圍三者以一為一故參其一陽而為三圍四者以二為
一故兩其一陰而為二是所謂參天兩地者也三二之/合則為五矣此河圖洛書之數所以皆以五為中也然
河圖以生數為主故其中之所以為五者亦具五生數/之象焉其下之㸃天一之象也其上一㸃地二之象也
其左一㸃天三之象也其右一㸃地四之象也其中一/㸃地五之象也洛書以竒數為主故其中之所以五者
亦具五竒數之象焉其下一㸃亦天一之象也其左一/㸃亦天三之象也其中一㸃亦天五之象也其右一㸃
亦天七之象也其上一㸃亦天九之象也其數與位皆/三同而二異蓋陽不可易而隂可易成數雖陽固亦生
[000-90b]
之陰也曰中央之五旣為五數之象矣然則其為數也/奈何曰以數言之則通乎一圖由内及外固各有積實
可紀之數矣然河圖之一二三四各居其五象夲方之/外而六七八九十者又各因五而得數以附於其生數
之外洛書之一三七九亦各居五象夲方之外而二四/六八者又各因其𩔖以附於竒數之側蓋中者為主而
外者為客正者為君而側者為臣亦各有條而不紊也/曰其多寡之不同何也曰河圖主全故極於十而竒偶
之位均論其積實然後見其偶贏而竒乏也洛書主變/故極於九而其位與實皆竒贏而偶乏也必皆虚其中
也然後陰陽之數均於二十而无偏爾曰其序之不同/何也曰河圖以生出之次言之則始下次上次左次右
以復於中而又始於下也以運行之次言之則始東次/南次中次西次北左旋一周而又始於東也其生數之
在内者則陽居下左而陰居上右也其成數之在外者/則陰居下左而陽居下右也洛書之次其陽數則首北
[000-91a]
次東次中次西次南其陰數則首西南次東南次西北/次東北也合而言之則首北次西南次東次東南次中
次西北次西次東北而究於南也其運行則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右旋一周而土復克水也是亦各
有説矣曰其七八九六之數不同何也曰河圖六七八/九旣附於生數之外矣此陰陽老少進退饒乏之正也
其九者生數一三五之積也故自北而東自東而西以/成於四之外其六者生數二四之積也故自南而西自
西而北以成於一之外七則九之自西而南者也八則/六之自北而東者也此又陰陽老少互藏其宅之變也
洛書之縱横十五而七八九六迭為消長虚五分十而/一含九二含八三含七四含六則參伍錯綜无適而不
遇其合焉此變化無窮之所以為妙也曰然則聖人之/則之也奈何曰則河圖者虚其中則洛書者總其實也
河圖之虚五與十者太極也竒數二十偶數二十者兩/儀也以一二三四為六七八九者四象也析四方之合
[000-91b]
以為乾坤離坎補四隅之空以為兑震巽艮者八卦也/洛書之實其一為五行其二為五事其三為八政其四
為五紀其五為皇極其六為三徳其七為稽疑其八為/庶徵其九為福極其位與數尤曉然矣曰洛書而虗其
中則亦太極也竒偶各居二十則亦兩儀也一二三四/而含九八七六縱横十五而互為七八九六則亦四象
也四方之正以為乾坤離坎四隅之偏以為兌震巽艮/則亦八卦也河圖之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
九為金五十為土則固洪範之五行而五十五者又九/疇之子目也是則洛書固可以為易而河圖亦可以為
範矣且又安知圖之不為書書之不為圖也邪曰是其/時雖有先後數雖有多寡然其為理則一而已但易乃
伏羲之所先得乎圖而初无所待於書範則大禹之所/獨得乎書而未必追考於圖爾且以河圖而虚十則洛
書四十有五之數也虚五則大衍五十之數也積五與/十則洛書縱橫十五之數也以五乘十以十乘五則又
[000-92a]
皆大衍之數也洛書之五又自含五而得十而通為大/衍之數矣積五與十則得十五而通為河圖之數矣苟
明乎此則横斜曲直无所不通而河圖洛書又豈有先/後彼此之間哉啓蒙相得如兄弟有合如夫婦蓋以相
得則取其竒偶之相為次第辨其𩔖而不容紊也有合/則取其竒偶之相為生成合其𩔖而不容間也相得有
合四字該盡河圖之數又曰相得有合在十干甲乙木/丙丁火戊已土庚辛金壬癸水便是相得甲與已合乙
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便是各有合也/胡通夫以河圖洛書為不足信自歐公以來已冇此說
然終无奈顧命繫辭論語皆有是言而諸儒所傳二圖/之數雖有交互而无乖戾順數逆推縱横曲直皆有明
法不可得而破除也至如河圖與易之天一至地十者/合而載天地五十有五之數則固易之所自出也洛書
與洪範之初一至次九者合而具九疇之數則固洪範/之所自出也繫辭雖不言伏羲受河圖以作易然所謂
[000-92b]
仰觀俯察近取逺取安知河圖非其中之一事邪聖人/制作所由初非一端然其法象之規模必冇最親切處
如鴻荒之世天地之間陰陽之氣雖各有象然初未嘗/冇數也至於河圖之出然後五十有五之數竒偶生成
粲然可見此其所以深發聖人之獨智又非汎然氣象/之所可得而擬也是以仰觀俯察逺求近取至此而後
兩儀四象八卦之陰陽竒偶可得而言雖繫辭所論聖/人作易之由者非一而不害其得此而後決也荅𡊮樞
問温公河圖洛書之説荅云温公以河圖洛書為怪妄/未是若説果无此夫子何以説河不出圖尚書云云此
理蓋有之温公又以繫辭為非聖人之書亦縁圖書之/説故也吕煇河圖四面太陽居一而連九少陰居二而
連八少陽居三而連七太陰居四而連六數與位合為/十也洛書之位一與九連二與八對三與七對四與六
對亦與河圖不異五河圖七八連於左九六連於右皆/為十五生數一三 連於左為九二四連於右為六九
[000-93a]
六之合亦為十五五與十相守於中亦為十五洛書縱/横數之皆十五互為七八九六並董録問河圖自五之
外如何一便成六七八九十荅曰皆從五過則一對五/而成六二對五而成七三對五而成八四對五而成九
到末梢五又撞着箇五五便成十又曰河圖是常數洛/書是變數舒髙天地生數到五便住那一二三四遇着
那五便成六七八九五却自對五成十聖問看河圖上/此數控定了曰天地只是不會説倩他 人出來説若
天地自會説話想更説得好在如河圖洛書便是天地/畫出底 所謂一與六共宗二與七為朋者蓋是那一
在五下便有那六底數二在五邊便有那七的數三四/皆然並董問河圖之數不過一竒一偶相錯而巳故太
陽之位即太陰之數太陰之位即太陽之數少陰之位/即少陽之數少陽之位即少陰之數見其迭陰迭陽陰
陽相錯所以謂生成也天五地十居中者地十亦天五/之成數蓋一二三四已含六七八九以五乘之故也蓋
[000-93b]
數不過五也洛書之因一二三四以對九八七六其數/亦不過十蓋太陽占第一位已含太陽之數少陰占第
二位已含少陰之數少陽占第三位已含少陽之數太/陰占第四位已含太陰之數雖其陰陽各自為數然五
數居中太陽得五而成六少陰得五而成七少陽得五/而成八太陰得五而成九則與河圖一陰一陽相錯而
為生成之數者亦无以異也不知可如此看否啓蒙言/其數與位皆三同而二異三同謂一三五二異謂河圖
之二在洛書則為九河圖之四在洛書則為七也蓋一/三五陽也二四陰也陽不易而陰可易陽全陰半陰常
從陽也然七九特成數之陽所以成二四生數之陰則/雖陽而實陰雖易而未嘗易也荅曰所論甚當河圖相
錯之説尤佳銖成數雖陽固亦生之陰者如子者父之/陰臣者君之陰 老陽之位一老陰之位四今河圖以
老陽之九居乎四之外而老陰之六却居乎一之外是/老陰老陽互藏其宅也少陰之位二少陽之位三而河
[000-94a]
圖以少陰之八居三之外少陽之七却居乎二之外是/少陰少陽互藏其宅也又曰一六共宗一為老陽之位
六為老陰之數四九為友四為老陰之位九為老陽之/數此固二老之合然陽居陰位陰居陽位亦二老互藏
其宅也二七為朋二為少陰之位七為少陽之數三八/同道三為少陽之位八為少陰之數此則二少之合然
亦陽居陰位陰居陽位亦二少互藏其宅也兌以四象/觀之太陽之位居一而數則九乾得其數而 得其位
故乾為九而兌為一少陰之位居二而數則八離得其/數而震得其位故離為八而震為二少陽之位居三而
數則七坎得其數而巽得其位故坎為七而巽為三太/陰之位居四而數則六坤得其數而艮得其位故坤為
六而艮為四今析六七八九之合以為乾坤離坎而在/四正之位依一二三四之次以為震兌巽艮而補四隅
之空也/並董纂註希夷陳氏龍圖序曰且夫龍馬始負圖出/於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今存已合之位
[000-94b]
或疑之況更陳其未合之數耶然則何以知之荅曰於/仲尼三陳九卦之義探其㫖所以知之也況夫天之垂
象的如貫珠少有差則不成次序矣故自一至於盈萬/皆累累然如絲之縷也且夫龍圖本合則聖人不得見
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聖人觀象而明其用/是龍圖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黙而形之
始龍圖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數上二十五天數也中貫/三五九外包十五盡天三天五天九并五十之用後形
一六无位又顯二十四之為用也茲所謂天垂象矣下/三十地數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為六形
地之象焉六分而幾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則一不用形/二十四在下則六不用亦形二十四後旣合也天一居
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氣之本天三幹地二地四為/之用三若在陽則避孤陰在陰則避寡陽大矣哉龍圖
之變岐分萬途今略述其梗槩焉次勉齋黄氏曰自一/至十特言竒偶之多寡耳初非以 序而言天得竒而
[000-95a]
為水故曰一生水一之極而為三故曰三生木地得偶/而為火故曰二生火二之極而為四故曰四生金何也
一極為三以一運之圓而成三故一而三也二極而四/以二周之方而成四故二而四也如果以次序言則一
生水而未成水必待五行俱足猶待第六而成水二生/火而未成火必待五行俱足然後第七而成火邪如此
則全不成造化亦不成義理矣六之成水也猶坎之為/卦也一陽居中天一生水也地六包於外陽少陰多而
水始盛成七之成火也猶離之為卦也一陰居中地二/生火也天七包於外陰少陽多而火始盛成坎屬陽而
離屬陰以其内者為主而在外者成之也方劉氏鑰曰/水陰也生於天一火陽也生於地二是其 生之始陰
陽互根故其運行水居子位極陰之方而陽已生於子/火居午位極陽之方而陰已生於午若木生於天三專
屬陽故其行於春亦屬陽金生於地四專屬陰故其行/於秋亦屬陰不可以陰陽互言矣蓋水火未離乎氣陰
[000-95b]
陽交合之初其氣自有互根之妙木則陽之發達金則/陰之收斂而有定質矣此其所以與水火不同也又曰
圖之一三五七九皆竒數陽也而一三五之位不易七/九之位易者亦以天地之間陽動主變故也然陽於東
北則不動於西南則互遷者蓋東北陽始生之方西南/陽極盛之方陽主進數又必進於極而後變也 翁氏
曰水火木金不得土不能各成一器何以見之且天一/生水一得五便為水之成地二生火二得五便為火之
成天三生木三得五便為木之成地四生金四得五便/為金之成皆本於中五之土也又曰河圖陰陽之位生
數為主而成數配之東北陽方則主之以竒而與合者/偶西南陰方則主之以偶而與合者竒也又曰河圖運
行之序自北而東左旋相生固也然對待之位則北方/一六水克南方二七火西方四九金克東方三八木而
相克者已寓於相生之中洛書運行之序自北而西右/轉相克固也然對待之位則東南方四九金生西北方
[000-96a]
一六水東北方三八木生西南方二七火其相生者已/寓於相克之中蓋造化之運生而不克則生者旡從而
裁制克而不生則克者亦有時而間斷此圖書生成之/妙未嘗不各自全備也 玉齋胡氏曰河圖以生成分
陰陽以五生數之陽統五成數之陰而同處其方陽内/陰外生成相合交泰之義也洛書以竒偶分陰陽以五
竒數之陽統四偶數之陰而各居其所陽正陰偏竒偶/旣分尊卑之位也河圖數十十者對待以立其體故為
常洛書數九九者流行以制其用故為變也常變之説/朱子特各舉所重者為言非謂河圖專於常有體而无
用洛書專於變有用而旡體也自河圖四象之合者觀/之象之列於四方者各當其所處之位此其體之常象
之處於西南者不協夫所生之卦又為用之變矣伏羲/則其變者以作易即横圖卦畫之成而究圓圖卦氣之
運則知四象分為八卦陰之老少不動而陽之老少迭/遷此主變也豈拘於常者乎自洛書四象之分者觀之
[000-96b]
象之居乎西南者不當其所處之位此其用之變象之/列於四方者悉協夫所生之卦又為體之常矣大禹則
其常者以作範因武王彛倫攸叙之問以究箕子天錫/禹疇之對則知四象分為九疇陽居四正則配四陽之
卦以為陰之宰陰居四隅則配四陰之卦以為陽之輔/此主常也豈撓於變者乎 蔡氏曰河圖數偶偶者靜
靜以動為用故河圖之行合皆竒一合六二合七三合/八四合九五合十是故易之吉凶生乎動蓋靜者必動
而後生也洛書數竒竒者動動以靜為用故洛書之位/合皆偶一合九二合八三合七四合六是故範之吉凶
見乎靜蓋動者必靜而後成也體蔡氏沉曰河圖體圓/而用方聖人以之而畫卦洛書 方而用圓聖人以之
而叙疇卦者陰陽之象也疇者五行之數也象非偶不/立數非竒不行竒偶之分象數之始也陰陽五行固非
二體八卦九疇亦非二致理一分殊非深於造化者安/能識之又曰河圖非無竒也而用則存乎偶洛書非无
[000-97a]
偶也而用則存乎竒偶者陰陽之對待乎竒者五行之/迭運乎對待者不能孤迭運者不可窮天地之形四時
之行人物之生萬化之凝其妙矣乎若陳氏埴曰河圖/以生數統成數洛書以竒數統偶數 不相似也然一
必配六二必配七三必配八四必配九五必居中而配/十圖書未嘗不相似河圖之生成同方洛書之竒偶異
位若不相似也然同方者有内外之分是河圖猶洛書/也異位者有比肩之異是洛書亦猶河圖也 雙湖先
生曰書之中視河圖惟有五而无十然一九二八三七/四六之合環而向之未嘗无十焉合圖書之數悉計之
為數者百如犬牙之相制牝牡之相銜其巧妙有如此/者又曰五行質具於地氣行於天以質言則曰水火木
金土取天地生成之具也以氣言則曰木火土金水取/春夏秋冬運行之序也又曰河圖洛書皆木數居東方
伏羲畫卦自下而上即木之自根而榦榦而枝也其畫/三木之生數也其卦八木之成數也重卦亦兩其三八
[000-97b]
其八爾三八木數大備而後六十四卦大成一六水二/七火四九金五十土皆在包羅中矣此春所以貫四時
仁所以包四端元所以統四德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又/曰圖書之數三同二異其居中者不可易矣獨西南二
方之數相易者則金乗火位火入金鄉有相克制之義/焉此造化所以必易二方之數者正以成其相克之象
也自二方既易之後圖則左旋相生書則右旋相克造/化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克不生則或幾乎息不克亦无
以為之/成就也
[000-98a]
 
 
 
 
 
 
 
 
[000-98b]
右繫辭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
八封邵子曰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也説卦傳
曰易逆數也邵子曰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
七坤八自乾至坤皆得未生之卦若逆推四時之比也
後六十四卦次序放此附録朱子語大傳又言包犧畫/卦所取如此則易非獨以
河圖而作也蓋盈天地之間莫非太極隂陽之妙聖人/於此仰觀俯察逺求近取固有以超然而黙契於其心
矣故自兩儀之未分也渾然太極而兩儀四象六十四/卦之理已粲然於其中自太極而分兩儀則太極固太
極也兩儀固兩儀也自兩儀而分四象則兩儀又為太/極而四象又為兩儀矣自是而推之由四而八由八而
[000-99a]
十六由十六而三十二由三十二而六十四以至于百/千萬億之无窮雖其見于摹畫者若有先後而出于人
為然其已定之形已成之勢則固已具於渾然之中而/不容毫髪思慮作為於其間也程子所謂加一倍法者
可謂一言以蔽之而邵子所謂畫前有易者又可見其/真不妄矣世儒於此或不之察往往以為聖人作易蓋
極其心思探索之巧而得之甚者至謂凡卦之畫必由/蓍而後得其誤益以甚矣易有太極太極者象數未形
而其理已具之稱形器已具而其理无朕之目在河圖/洛書皆虚中之象也周子曰无極而太極邵子曰道為
太極又曰心為太極此之謂也是生兩儀太極之判始/生一竒一偶而為一畫者二是為兩儀其數則陽一而
隂二在河圖洛書則竒偶是也周子所謂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隂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
分隂分陽兩儀立焉邵子所謂一分為二者皆謂此也/兩儀生四象兩儀之上各生一竒一偶而為二畫者四
[000-99b]
是謂四象其位則太陽一少隂二少陽三太隂四其數/則太陽九少隂八少陽七太隂六以河圖言之則六者
一而得於五者也七者二而得于五者也八者三而得/于五者也九者四而得於五者也以洛書言之則九者
十分一之餘也八者十分二之餘也七者十分三之餘/也六者十分四之餘也周子所謂水火木金邵子所謂
二分為四者皆謂此也四象生八卦四象之上各生一/竒一偶而為三畫者八於是三才略具而有八卦之名
矣具位則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在/河圖則乾坤離坎分居四實兑震巽艮分居四虚在洛
書則乾坤離坎分居四方兑震巽艮分居四隅周禮所/謂三易經卦皆八大傳所謂八卦成列邵子所謂四分
為八者皆指此而言也啓蒙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者一/理之判始生一竒一偶而為一畫者二也兩儀生四象
者兩儀之上各生一竒一偶而為二畫者四也四象生/八卦者四象之上各生一竒一偶而為三畫者八也爻
[000-100a]
之所以有竒有偶卦之所以三畫而成者以此而已是/皆自然流出不假安排聖人又已分明説破亦不待更
着言語别立議論而後明也此乃易學綱領開卷第一/義然古今未見有識之者至康節先生始傳先天之學
而得其説且以此為伏羲之易也説卦天地定位一章/先天圖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序
皆夲於此若自八卦之上又放此而生之至于六畫則/八卦相重而成六十四矣六十四卦之上又放此而生
之至十二畫則六十四卦相重而成四千九十六卦矣/焦氏易林是也荅虞大中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荅云此太極却是為畫卦説當未/畫卦前太極只是一箇渾淪㡳道理裏而包含隂陽剛
柔竒偶无所不有畫一竒一偶是兩儀再於一竒畫上/加一竒此是陽中之陽又於一竒畫上加一偶此是陽
中之隂又於一偶上加一竒此是隂中之陽又於一偶/上加一偶此是隂中之隂是謂四象所謂八卦者一象
[000-100b]
上有兩卦毎象各添一竒一偶便是八卦嘗聞朋友説/一為儀二為象三為卦四象如春夏秋冬金木水火東
西南北无不可推矣謨太極便是一到得生兩儀時這/太極便在兩儀中生四象時這太極便在四象中生八
卦時這太極便在八卦中道夫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竊謂此一節乃孔子𤼵明伏羲
畫卦自然之形體次第最為切要古今説者惟康節明/道二先生為能知之故康節之言曰一分為二二分為
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猶根之有榦榦之有枝愈大則愈小愈細則
愈繁而明道先生以為加一倍法其發明孔子之言又/可謂最切要矣蓋以河圖洛書論之太極者虚中之象
也兩儀者隂陽竒偶之象也四象者河圖之一合六二/合七三合八四合九洛書之一含九二含八三含七四
含六也八卦者河圖四實四虚之數洛書四正四隅之/位也以卦畫言之太極者象數未形之全體也兩儀者
[000-101a]
&KR0320為陽而&KR0306為隂陽數一而隂數二也四象者陽之上/生一陽則為□而謂之太陽生一隂則為□而謂之少
隂隂之上生一陽則為□而謂之少陽生一隂則為□/而謂之太隂也四象既立則太陽居一而含九少隂居
二而含八少陽居三而含七太隂居四而含六此六七/八九之數所由定也八卦者太陽之上生一陽則為☰
而名乾生一隂則為☱而名兊少隂之上生一陽則為/☲而名離生一隂則為☳而名震少陽之上生一陽則
為☴而名巽生一隂則為☵而名坎太隂之上生一陽/則為☶而名艮生一隂則為☷而名坤康節先天之説
所謂乾一兊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者蓋謂/此至於八卦之上又各生一隂一陽則為四畫者十有
六經雖無文而康節所謂八分為十六者此也四畫之/上又各生一隂一陽則為五畫者三十有二經雖无文
而康節所謂十六分為三十二者此也五畫之上又各/生一隂一陽則為六畫之卦六十有四而八卦相重又
[000-101b]
各得乾一兊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次其/在圖可見矣與郭子和古人做易其巧不可言太陽數
九少陰數八少陽數七太陰數六初亦不知其數如何/恁地元來只是十數太陽居一除了本身便是九箇少
陰居二除了本身便是八箇少陽居三除了本身便是/七箇太陰居四除了本身便是六箇這處都不曾有人
見得董林夔孫問前日承先生説云老陽少陰少陽老/隂即除了本身一二三四便是九八七六之數今觀啓
蒙陽進隂退之説也是如此不是人去强教他進退但/是以十言之則如前説大故分曉若以十五言之則九
便對六七便對八曉得時這物事也好則劇董畫卦則是/一分為二節節如此以至於无窮蓋以凡一為極凡兩
為儀所謂一者非專指生兩儀之太極所謂兩者非専指/太極所生之兩儀兩儀分為四象則兩儀為一而四象
為兩矣及至四象分為八卦則四象為一而八卦又為/兩矣自是推之以至於不窮皆此一之分為兩爾 問
[000-102a]
一隂一陽有各生一陰一陽之象以圖言之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節節推去固容易見就天地之間着實
處如何驗得曰一物上自各有陰陽如人之男女陰陽/己具逐人身上又各有這血是陰氣是陽如晝夜之間
晝為陽夜為陰而晝自午後又為陰夜自子後又屬陽/此便是陰陽有各生陰陽之象隂陽各生隂陽則是四
也其此之謂矣胡如所論兩儀有曰乾之畫竒坤之畫/偶只此乾坤字便未穩當蓋儀匹也如俗語所謂一雙
一對云耳自此再變至第三畫八卦已成方有乾坤陽/之名當其為一畫之時方有一竒一偶只可謂之陰
未得謂之乾坤也荅程可久所謂兩儀為乾坤初爻四/象為乾坤初二相雜而成則恐立言有未瑩者盖方其
為兩儀則未有四象也方其為四象則未有八卦也安/得先有乾坤之名初二之辨哉兩儀只可謂之陰陽四
象方有太少之别其序以太陽少陰少陽太陰為次此/序既定逓升而倍之適得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
[000-102b]
六艮七坤八之序也不太陰太陽交而生艮兑少陰少/陽交而生震巽坎離 交各得本畫坎離之交在第二
畫兩儀生四象時交了老陽過去交陰老陰過来交陽/便是兑艮上第三畫少陰少陽交便是震巽上第三畫
所以知其如此者他這位次相挨傍蓋以太陽過去交/太陰則生艮上爻之陽太陰過來交太陽則生兑上爻
之陰乾坤不言交而生者以上爻陽生於太陽陰生於/太陰於交之義无取也少陰交少陽則生震上爻之陰
少陽交少陰則生巽上爻之陽坎離不交各得本畫者/離之上得陽儀之陽坎之上得陰儀之陰亦非交而生
也坎離之交在第二畫生四象時交者陽儀交陰儀而/生坎中爻之陽陰儀交陽儀而生離中爻之陰也此所
以四象生八卦獨兌艮震巽交而乾坤坎離不交也位/次相挨傍者兌乾艮坤震巽六卦位次皆相挨也並胡
黑白之位其圖亦非古法但今欲易曉且為此寓之耳/乾兌離震之初爻皆白巽坎艮坤之初爻皆黑四卦相
[000-103a]
間兩儀之象也乾兑巽坎之中爻皆白離震艮坤之中/爻皆黑兩卦相間四象之象也乾離巽艮之上爻皆白
兊震坎坤之上爻皆黑一卦相間八卦之象也又曰是/皆自然而生不假智力不犯手勢而天地之文萬事之
理莫不畢具矣後六十四卦次序倣此荅𡊮樞立卦生/爻事有因兩儀四象已前陳須知三絶韋編者不是㝷
行數墨人極潛心雖出重爻後篤志何妨未畫前識得/兩儀根太 此時方好絶韋編善助叔重學易問易詩
因字之義如何先生言卦爻因儀象而生出也即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意又問生爻指言重卦否曰然
易/説纂註槃澗董氏曰自兩儀生四象則太陽太陰不動/而少陰少陽則交自四象生八卦則乾坤震巽
不動而兊離坎艮則交盖二老不動者陽儀還生陽之/象隂儀還生隂之象二少則交者陽儀乃生隂之象隂
儀乃生陽之象也乾坤震巽不動者陽象還生陽爻隂/象還生隂爻兊離艮坎則交者陽象乃生隂爻隂象乃
[000-103b]
生陽/爻
[000-104a]
 
 
 
 
 
 
 
 
[000-104b]
 
右說卦傳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
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邵子曰乾南坤北離
東坎西震東北兊東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為順
自巽至坤為逆後六十四卦方位放此附録朱子語邵/子曰此一
節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錯者明交相錯而成六十四/也數往者順若順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故
云數往也知來者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未生之/卦也故云知來也夫易之數由逆而成矣此一節直解
圖意若逆知四時之謂也以横圖觀之有乾一而後有/兊二有兊二而後有離三有離三而後有震四有震四
而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亦以次而生焉此易之所以成/也而圓圖之左方自震之初為冬至離兊之中為春分
[000-105a]
以至於乾之末而交夏至焉皆進而得其已生之卦猶/自今日而追數昨日也故曰數往者順其右方自巽之
初為夏至坎艮之中為秋分以至於坤之末而交冬至/焉皆進而得其未生之卦猶自今日而逆計來日也故
曰知來者逆然本易之所以成則其先後始終如横圖/及圓圖右方之序而已故曰易逆數也又曰震始交陰
而陽生巽始消陽而陰生兊陽長也艮陰長也震兊在/天之陰也巽艮在地之陽也故震兊上陰而下陽巽艮
上陽而下陰天以始生言之故陰上而陽下交泰之義/也地以旣成言之故陽上而陰下尊卑之位也乾坤定
上下之位坎離列左右之門天地之所闔闢日月之所/出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晝夜長短行度盈縮莫不由
乎此矣又曰乾坤縱而六子横易之本也啓蒙所問先/天圖曲折細詳圖意若自乾一横排至坤八此則全是
自然故說卦云易逆數也皆自己生以得未生之卦若/如圓圖則湏如此方見陰陽消長次第震一陽離兊二
[000-105b]
陽乾三陽巽一陰坎艮二陰坤三陰雖自稍渉安排然/亦莫非自然之理自冬至夏至為順蓋與前逆數者相
反皆自未生而反得已生之卦自夏至冬至為逆蓋與/前逆數者同其左右與今天文説左右不同蓋從中而
分其初若有左右之勢爾自北而東為左自南而西為/右董熹嘗問蔡季通康節之數伏羲也曾理會否曰伏
羲湏理會過熹以為不然伏羲只是據他見得一箇道/理恁地便畫出幾畫他也那裏知得疊出來恁地巧此
伏羲所以為聖若它也恁地逐一推排便不是伏羲天/然意思史記曰伏羲至淳厚作易八卦那裏巧推排賀
孫/纂註西山蔡氏曰其法自子中至午中為陽初四爻/皆陽中前二爻皆陰後二爻皆陽上一爻為陰
二爻為陽三爻為陰四爻為陽自午中至子中為陰初/四爻皆陰中前二爻為陽後二爻為陰上一爻為陽二
爻為陰三爻為陽四爻為陰在陽中上二爻則先陰而/後陽陽生於陰也在陰中上二爻則先陽而後陰陰生
[000-106a]
於陽也其敘始震終坤者以陰陽消息為數也坎雙湖/先生曰觀此圖以四正卦居四方之正位乾坤 離反
覆只是一卦以二反卦居四隅不正之位震反為艮巽/反為兊本只震巽二卦反而成四卦合而言之天位乎
上地位乎下日生於東月生於西山鎮西北澤注東南/風起西南雷動東北自然與天地大造化合先天八卦
對待以立體如此其位則乾一坤八兊二艮七離三坎/六震四巽五各各相對而合成九數其畫則乾三坤六
兊四艮五離四坎五震四巽五亦各各相對而合九數/九老陽之數乾之象而無所不包也造化隠然尊乾之
意可/見
[000-107a]


[000-108a]
右前八卦次序圖即繫辭傳所謂八卦成列者此圖即
其所謂因而重之者也故下三畫即前圖之八卦上三
畫則各以其序重之而下卦因亦各衍而為八也若逐
爻漸生則邵子所謂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
十二分為六十四者尤見法象自然之妙也附録朱子/語八
卦之上各生一竒一偶而為四畫者十六於經无見邵/子所謂八分為十六者是也又為兩儀之上各加八卦
又為八卦之上各加兩儀也四畫之上各生一竒一偶/而為五畫者三十二邵子所謂十六分為三十二者是
也又為四象之上各加八卦又為八卦之上各加四象/也五畫之上各生一竒一偶而為六畫者六十四則兼
[000-108b]
三才而兩之而八卦之乗八卦亦周於是六十四卦之/名立而易道大成矣周禮所謂三易之别皆六十有四
大傳所謂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邵子所謂三十二分/為六十四者是也若於其上各卦又各生一竒一偶則
為七畫者百二十八矣七畫之上又各生一竒一偶則/為八畫者二百五十六矣八畫之上又各生一竒一偶
則為九畫者五百十二矣九畫之上又各生一竒一偶/則為十畫者千二十四矣十畫之上又各生一竒一偶
則為十一畫者二千四十八矣十一畫之上又各生一/竒一偶則為十二畫者四千九十六矣此焦貢易林變
卦之數蓋以六十四乗六十四也今不復為圖於此而/略見第四篇中若自十二畫上又各生一竒一偶累至
二十四畫則成千六百七十七萬七千二百一十六變/以四千九十六自相乗其數亦與此合引而伸之蓋未
知其所終極也雖未見其用處然亦足以見易道之无/窮矣啓蒙要見得聖人作易根原直截分明不如且看
[000-109a]
卷首横圖自始初止有兩畫時漸次看起以至生滿六/畫之後其先後多寡既有次第而位置分明不費辭説
於此看得方見六十四卦全是天理自然挨排出來聖/人只是見得分明便只依本畫出元不曾用一毫智力
添助卦重卦之由不但伊川先生之説如此蓋大傳亦/云八 成列因而重之矣但八卦所以成列乃是從太
極兩儀四象漸次生出以至於此畫成之後方見其三/才之象非聖人因見三才遂以已意思為而連畫三爻
以象之也因而重之亦只是因八卦之已成各就上面/節次生出若旋生逐爻則更加三變方成六十四卦若
併生全卦則只用一變便成六十四卦雖有遲速之不/同然只自然漸次生出各有行列次第畫成之後然後
見其可以盡天下之變不是聖人見下三爻不足以盡/天下之變然後别生計較又并畫上三爻以盡之也此
等皆是作易妙處方其畫時雖是聖人亦不自知裏面/有許多巧妙竒特直是要人細心體認不可草草立説
[000-109b]
也為或疑四爻五爻無所主名一畫為儀二畫為象三/畫 卦則八卦備矣此上若旋次各加陰陽一畫則積
至三重再成八卦者八方有六十四卦之名若徑以八/卦徧加乎一卦之上則亦如其位而得名焉方其四畫
之時未成外卦故不得而名之耳又曰第四畫者以八/卦為太極而復生之兩儀也第五畫者八卦之四象也
第六畫者八卦之八卦也體諸儒談易漫紛紛只見繁/枝不見根觀象徒勞推互 玩辭亦是逞空言須知一
本能雙榦始信千兒與萬孫喫𦂳包/犧為人意悠悠千古與誰論並董纂註丘氏程曰易/理皆在畫嘗
有詩云易理分明在畫中誰知易道畫難/窮不知畫意空箋註何異丹青欲畫風
[000-110a]


[000-111a]
右伏羲四圖其説皆出邵氏蓋邵氏得之李之才挺之
挺之得之穆修伯長伯長得之華山希夷先生陳摶圖
南者所謂先天之學也此圖圓布者乾盡午中坤盡子
中離盡卯中坎盡酉中陽生於子中極於午中陰生於
午中極於子中其陽在南其陰在北方布者乾始於西
北坤盡於東南其陽在北其陰在南此二者陰陽對待
之數圓於外者為陽方於中者為陰圓者動而為天方
者靜而為地者也附録朱子語邵子曰太極既分兩儀/立矣陽上交於陰隂下交於陽
[000-111b]
而四象生矣陽交於陰陰交於陽而生天之四象剛交/於柔柔交於剛而生地之四象八卦相錯而後萬物生
焉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八分為十六十/六分為三十二三十二分為六十四猶根之有榦榦之
有枝愈大則愈少愈細則愈繁是故乾以分之坤以翕/之震以長之巽以消之長則分分則消消則翕也乾坤
定位也震巽一交也兊離坎艮再交也故震陽少而陰/尚多也巽陰少而陽尚多也兊離陽浸多也坎艮陰
浸多也又曰无極之前陰含陽也有象之後陽分陰也/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父故母孕長男而為復父生長
女而為姤是以陽起於復而陰起於姤也又曰乾四十/八而四分之一分為陰所尅也坤四十八而四分之一
分為所尅之陽也故乾得三十六而坤得十二也兌離/以下更思之 今案兌離二十八陽二十陰震二十陽
二十八陰艮坎二十八陰二十陽巽二十陰二十八陽在/又曰陽在陰中陽逆行陰在陽中陰逆行陽在陽中陰
[000-112a]
陰中則皆順行此真至之理按圖可見之矣又曰復至/乾凡百一十有二陽姤至坤凡八十陽姤至坤凡一百
一十有二陰復至乾凡八十隂又曰坎離者陰陽之限/也故離當寅坎當申而數常踰之者陰陽之溢也然用
數不過乎中也此更宜思離當卯坎當酉但以坤為子/半可見矣又曰先天學心法也故圖皆從中起萬化萬
事生於心也又曰圖雖无文吾終日言而未嘗離乎是/蓋天地萬物之理盡在其中矣啓蒙易訓變易又訓交
易是博易之易觀先天圖便可見東邊一畫陰便對西/邊一畫陽蓋東一邊本皆是陽西一邊本皆是陰東邊
陰畫本皆是自西邊來西邊陽畫都是自東邊來姤在/西是東邊五畫陽過來復在東是西邊五畫陰過來互
相博易而成易之變雖多般然此是第一變又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兩邊交易各各相對其實非此往彼來
只是其象如此然聖人當初亦不恁地思量只是畫一/箇陰畫一箇陽每箇便生兩箇就一箇陽上又生一箇
[000-112b]
陽一箇陰就一箇陰上又生一箇陰一箇陽只管恁地/去自一為二二為四四為八八為十六十六為三十二
三十二為六十四既成便如此整齊皆是天地本然之/妙元如此但略假聖人手畫出來董問先天圖有自然
之象數伏羲當初亦知其然否曰也不見得如何但橫/圖據見在㡳畫較自然圓圖便是就這中間拗做兩截
恁地轉來者是竒恁地轉去㡳是偶有些造作不甚依他/元初畫㡳伏羲當初也只見太極下面有箇陰陽便自
知得一生二二又生四四又生八恁地推去做成這物/事不覺成來却如此整齊董先天之説昨已報商伯矣
此湏先將六十四卦作一橫圖則震巽復姤正在中間/艽自震復却行以至於乾乃自巽姤而順行以至於坤
便成圓圖而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晝夜昏旦皆有次第/此作圖之大指也又左方百九十二爻本皆陽右方百
九十二爻本皆陰乃以對望交相博易而成此圖若不/從中起以向兩端而但從頭至尾則此等類皆不可通
[000-113a]
矣試用此意推之當自見得也荅葉永卿周謨問先天/卦氣相接皆是左旋盖乾接以巽初姤卦便是一陰生
坤接以震初復卦便是一陽生自復卦一陽生十一月/盡震四離三一十六卦然後得臨卦十二月又盡兊二
凡八卦然後得泰卦正月又隔四卦得大壯二月又隔/大有一卦得夬三月夬接乾乾接姤自姤卦一陰生五
月盡巽五坎六一十六卦然後得遯卦六月又盡艮七/凡八卦然後得否卦七月又隔四卦得觀八月又隔比
一卦得剥九月剥接坤十月坤接復周而復始循環无/端卦氣左旋而一嵗十二月之卦皆得其序但陰陽初
生各歴十六卦而後一月又歴八卦再得一月至陰陽/將極處只歴四卦為一月又歴一卦遂一併三卦相接
其初如此之疎其末如此之密此隂陽盈縮當然之理/歟然此圖於復卦之下書曰冬至子中於姤卦之下書
曰夏至午中此固无可疑者獨於臨卦之下書曰春分/夘中則臨卦夲為十二月之卦而春分合在泰卦之下
[000-113b]
於遯卦之下書曰秋分酉中則遯卦本為六月之卦而/秋分合在否卦之下是固不可曉者荅曰伏羲易自是
伏羲說話文王易自是文王説話固不可交互求合所/看先天卦氣盈縮子細某亦嘗如此理會来而未得其
說陰陽初生其氣中固緩然不應如此之踈其後又却/如此之密大扺此圖布置皆出乎自然不應旡説當更
思之謨先天乃伏羲本圖非康節所自作雖无言語而/所該甚廣凡今易中一字一義无不自其中流出者董
此下四節通論伏羲六十四卦圓圖太極既分兩儀立/矣此一節以第一爻而言左一竒為陽右一偶為陰所
謂兩儀者也今此一竒為左三十二卦之初爻一偶為/右三十二卦之初爻乃以累變而分非本即有此六十
四段也後放此陽上交於陰陰下交於陽而四象生矣/此一節以第一爻生第二爻而言也陽下之半上交於
陰上之半則生陰中第二爻之一竒一偶而為少陽太/陰矣陰下之半下交於陽下之半則生陽中第二爻之
[000-114a]
一竒一偶而為太陽少陰矣所謂兩儀生四象也太陽/一竒今分為左上十六卦之第二爻少隂一偶今分為
左下十六卦之第二爻太陽少陰其分放此而初爻之/二亦分而四矣陽交於陰陰交於陽而生天之四象剛
交於柔柔交於剛而生地之四象此一節以第二爻生/第三爻言也陽謂太陽陰謂太陰剛謂少陽柔謂少隂
太陽之下半交於太陰之上半則生太陰中第三爻之/一竒一偶而為艮為坤矣太陰之上半交於太陽之下
半則生太陽中第三爻之一竒一偶而為乾為兊矣少/陽之上半交於少陰之下半則生少陰中第三爻之一
竒一偶而為離為震矣少陰之下半交於少陽之上半/則生少陽中第三爻之一竒一偶而為巽為坎矣此所
謂四象生八卦也乾一竒今分為八卦之第三爻坤一/偶今分為八卦之第三爻餘皆放此而初爻二爻之四
今又分為八矣乾兊艮坤生於二太故為天之四象離/震巽坎生於二少故為地之四象八卦相錯而後萬物
[000-114b]
生焉一卦之上各加八卦以相間錯則六十四卦成矣/然第三爻之相交則生第四爻之一竒一偶於是一竒
一偶各為第四爻之一竒偶下三爻亦分為十六矣第/四爻又相交則生第五爻之一竒一偶於是一竒一偶
各為二卦之第五爻而下四爻亦分為三十二矣第五/爻又相交則生第六爻之一竒一偶於是一竒一偶各
為二卦之第六爻而下五爻亦分為六十四矣盖八卦/當乗而為六十四而自三畫以上三加一倍以至六畫
則三畫者亦加一倍而卦體横分亦為六十四矣二數/殊塗不約而合如合符節不差毫釐正是易之妙處荅
袁樞又曰此段雖通論圓圖實先以横圖自兩儀至六/十四卦者明之所謂二數者指横圖所生與圓圖所分
而言二數相參皆不約而合也胡就圖上説循環之意/者盖以右一邊屬陰而陰中有陽故自一陰之姤至六
陰之坤皆是以陰而含陽陰主合其翕聚者所以含蓄/此陽也左一邊屬陽而陽中有陰故自一陽之復至六
[000-115a]
陽之乾皆是以陽而分陰陽主闢其𤼵散者所以分布/此陰也坤復之間乃為无極蓋以一動一靜之間一无
聲无臭之理而已自坤而反觀則推之於前以至於姤/故為无極之前自復而順數則引之於後以至於乾故
為有象之後四卦之循環蓋未見其終窮也陰為陽之/母謂坤為復之母故生復也陽為陰之父謂乾為姤之
父故生姤也圖分陰陽復姤為陰陽之起處故曰乾坤/為大父母復姤為小父母胡陳安卿問圓圖左屬陽右
屬陰坤无陽艮坎一陽巽二陽為陽在陰中逆行乾无/陰兊離一陰震二陰為陰在陽中逆行震一陽離兊二
陽乾三陽為陽在陽中順行巽一陰坎艮二陰坤三陰/為陰在陰中順行此皆以内八卦三畫陰陽言也若以
外八卦推之陰陽逆順行亦然右方外卦四節皆首乾/終坤四坤无陽自四艮各一陽逆行以至於乾之三陽
其陽皆自下而上亦陽在陰中陽逆行也左方外卦四/節亦首乾終坤四乾无陰自四兊各一陰逆行而至於
[000-115b]
坤之三陰其陰皆自上而下亦陰在陽中陰逆行也左/方外卦四坤無陽自四艮各一陽順行而至於乾之三
陽其陽皆自下而上亦陽在陽中陽順行也右方外卦/四乾无陰自四兊各一陰順行而至於坤之三陰皆自
上而下亦陰在陰中陰順行也以逆順之説推之陰陽/各居本方則陽自下而上陰自上而下皆為順若陰陽
互居其方則陽自上而下陰自下而上皆為逆此自然/之勢固自有真至之理也 林學履問邵子曰先天學
心法也圖皆從中起萬化萬事生於心何也曰其中白/處便是太極三十二陰三十二陽便是兩儀十六陰十
六陽便是四象八陰八陽便是八卦又曰萬化萬物皆/從這裏流出是心法皆從中起也並胡或問邵子曰圖
雖无文吾終日言之不離乎是何也曰先天圖今所寫/者是以一嵗之運言之若大而古今十二萬九千六百
年亦只是這圈子小而一日十二時亦只是這圈子都/從復上推起去又曰以月言之自坤而震月之始生三
[000-116a]
日也至兊則月之上弦初八日也至乾則月之望十五/日也至巽則月之始虧十八日也至艮則月之下弦二
十三日也至坤則月之晦三十日也又曰一日有一日/之運一月有一月之運一嵗有一嵗之運大而天地之
始終小而人物之生死逺而古今之世變皆不外乎此/只是一箇盈虚消息之理如納甲法乾納甲壬坤納乙
癸離納已坎納戊巽納辛震納庚兊納丁艮納丙亦是/這箇 問先天圖與太極圖不同如何曰中間虚者便
是太極他國説從中起今不合方圖在中間塞却待取/出放外他兩邊生者即是陰根陽陽根陰這箇有對從
中者無對子問先天圖如何移出方圖在下曰是熹挑/出並董邵 大易吟曰天地定位否泰反類山澤通氣
咸損見義風雷相薄恒益起意水火相射既濟未濟四/象相交成十六事八卦相盪為六十四此是釋方圖中
兩交股底且如西北角乾東南角坤是天地定位便對/東北角泰西南角否次乾是兊次坤是艮是山澤通氣
[000-116b]
便對次否之咸次泰之損後四卦亦如此共十六事後/四卦謂次兊是離次艮是坎是水火相射便對次損之
既濟次咸之未濟次離是震次坎是巽是風雷相薄便/對次既濟之益次未濟之恒是也淵方圖自西北之東
南便是自乾以至坤自東北之西南便是由泰以之否/其間有咸恒損益既濟未濟所以又於此八卦見義蓋
為是自兩角尖射上與乾坤/相對不知怎生恁地巧董纂註蔡氏曰邵子經世衍/易圖一動一靜之間
者所謂太極也動靜者易所謂兩儀也陰陽剛柔者易/所謂四象也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少剛少柔太剛太柔
者易所謂八卦也又曰動者為天天冇陰陽陽者動之/始陰者靜之極陰陽之中又各有陰陽故有太陽少陽
少陽少陰太陽為日乾太隂為月兊少陽為星離少陰/為辰震是為天之四象靜者為地地有剛柔柔者靜之
始剛者動之極剛柔之中又有則柔故自太剛太柔少/剛少柔太柔為水坤太剛為火艮少柔為土坎少剛為
[000-117a]
石巽是為地之四象又釋坎離陰陽之限曰此一節論/陰陽往來皆以馴致以坎離言離中當卯坎中當酉然
離之生已起於寅震中坎之生已起於申巽中故謂離/當寅坎當申也坤當子半乾當午半則離卯坎酉之謂
也圖玉齋胡氏曰邵子據經文解釋則先圓圖而後及/横 朱子釋邵子之說則先自横圖而論者誠以横圖
可以見卦畫之立圓圖可以見卦氣之行所謂圓圖者/其實即横圖規而圓之耳又曰嘗因邵子子半之説推
之以卦分配節候復為冬至子之半頤屯益為小寒丑/之初震噬嗑隨為大寒丑之半无妄明夷為立春寅之
初賁既濟家人為雨水寅之半豐離革為驚蟄卯之初/同人臨為春分卯之半損節中孚為清明辰之初歸妹
暌兊為穀雨辰之半履泰為立夏已之初大畜需小畜/為小滿已之半大壯大有夬為芒種午之初至乾之末
交夏至午之半焉此三十二卦皆進而得夫震離兊乾/已生之卦也姤為夏至午之半大過鼎恒為小暑未之
[000-117b]
初巽井蠱為大暑未之半升訟為立秋升之初困未濟/解為處暑申之半渙坎䝉為白露酉之初師遯為秋分
酉之半咸旅小過為寒露戌之初蹇漸艮為霜降戌之/半謙否為立冬亥之初萃晉豫為小雪亥之半觀比剥
為大雪子之初至坤之末交冬至子之半焉此三十二/卦皆進而得夫巽坎艮坤未生之卦也二分二至四立
總為八節毎節各計兩卦如坤復為冬至无妄明夷為/立春同人臨為春分之類是也如十六氣毎氣各計三
卦如頤屯益為小寒至觀比剥為大雪之類是也八節/計十六卦十六氣計四十八卦合之為六十四卦此以
卦配氣者然也其董氏楷曰愚因邵子大易吟欲以方/圖分作四層看 第一層四隅乾坤否泰四卦所謂天
地定位否泰反類也然以周圍二十八卦横直觀之皆/乾一坤八之卦此見天地定位之不可易也其第二層
四隅兊艮咸損四卦所謂山澤通氣咸損見意也然以/周圍二十卦横直觀之亦皆兊二艮七之卦此見山澤
[000-118a]
通氣之象也其第三層四隅為坎離既濟未濟四卦所/謂水火相射旣濟未濟是也然以周圍十二卦横直觀
之亦皆離三坎六之卦此足以見水火不相射之象也/其最裏一層為震巽恒益四卦所謂雷風相薄恒益起
意其象亦可見矣以此言之邵子之詩曉然足以見先/天法象自然之妙又曰案邵子以乾兊離震分太陽太
陰少陽少陰為天之四象以巽坎艮坤分少剛少柔太/剛太柔為地之四象蔡氏之説是也朱子以乾兊艮坤
分陰陽為天四象以離震艮坎分剛柔為地之四象又/别是一説 程氏直方曰邵子曰先天圖心法也圖皆
從中起曰皆者其故何也兼方圓圖而言也天地定位/圓圖之從中起也雷以動之風以散之方圖之從中起
也皆五與十所寄之位也故圓圖左旋起於六十四卦/之坤右轉起於一之乾是中起於天地之定位也方圖
西北與東南之交也起於震巽東北與西南之交也起/於恒益南北相值也則起於恒震巽益東西相值也則
[000-118b]
起於震益恒巽是中起於雷風之動散也由此而論圓/者動以定位為本方者靜以動散為用故動而无動靜
而无靜固先天之心法歟是不可不皆求之圖也起雙/湖先生曰案程氏此論甚的愚因推之天地定位 南
北子午之中山澤通氣次西北東南之卦雷風相簿次/東北西南之卦水火不相射又次東西之卦圓圖自南
北之中起也雷以動之風以散之正居方圖中心雨以/潤之日以烜之則坎次巽離次震艮以止之兊以說之
則艮次坎兑次離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則乾次兊坤次/艮實由中而達乎西北東南方圖亦自中起也 史氏
繩祖曰學者不可曰易論理不論數數非易所先善易/者必當因羲圖之象數而明周經之彖象方能得其門
而入也六愚案卦畫之始不過太極生兩儀毎一生兩/以至於 十四卦此説固不待贅矣若夫邵子方圓圖
則又不過以六畫大横圖中分移右邊陽儀上生三十/二卦自上而下居左左邊陰儀上生三十二卦自上而
[000-119a]
下居右規而圓之以象天而周其外則自然有節氣之/流行而乾坤陰陽之極與復姤陰陽之始適居上下之
中而有以合乎天地定位之章又以六畫大横圖從三/畫乾至坤各上生八卦者自右而左分割作八段自下
重起矩而方之以象地而居圓圖之内以取地囿天中/之象而由中及外自然有雷風雨日山澤天地對待之
象且縱横斜正以三畫六畫卦數之莫不各有以合乎/雷動風散之章而十二辟卦皆左旋於圓圖之中右轉
於方圖之外雖疎密之不均莫不有自然之妙焉以此/觀之邵子皆從中起之說蓋指圓圖方圖而言新安程
氏最為得之邵子只據已成之橫圖或規而圓或矩而/方以見卦畫之用耳又何論乎卦畫之所由生哉固不
必以横圖畫卦/之始例論也
[000-120a]
 
 
 
 
 
 
 
 
[000-120b]
右見説卦附録朱子語今案坤求於乾得其初九而為/震故曰一索而得男乾求於坤得其初
六而為巽故曰一索而得女坤再求而得乾之九二以/為坎故曰再索而得男乾再求而得坤之六二以為離
故曰再索而得女坤三求而得乾之九三以為艮故曰/三索而得男乾三求而得坤之六三以為兑故曰三索
而得女啓蒙乾索於坤而得女坤索於乾而得男初/間畫卦時不是恁地只是畫卦後便見有此象耳明
玉齋胡氏曰三男陽也乾之似也乃歸之於坤求而/後得三女陰也坤之似也乃歸之於乾求而後得何
也蓋三男本坤體各得乾一陽而成此陽根於陰故歸/之坤也三女本乾體各得坤一陰而成此陰根於陽故
歸之乾也邵子曰母孕長男而為復父/生長女而為姤陰陽互根之義可見矣
[000-121a]
 
 
 
 
 
 
 
 
[000-121b]
右見說卦邵子曰此文王八卦乃入用之位後天之學
也附録朱子語邵子曰至哉文王之作易也其得天地/之用乎故乾坤交而為泰坎離交而為旣濟也
乾生於子坤生於午坎終於寅離終於申以應天之時/也置乾於西北退坤於西南長子用事而長女代母坎
離得位而兊艮為偶以應地之方也王者文王也其盡/於是矣此言文王改易伏羲卦圖之意也蓋自乾南坤
北而交則乾北坤南而為泰矣自離東坎西而交則離/西坎東而為既濟矣乾坤之交者自其所已成而反其
所由生也故再變則乾退乎西北坤退乎西南也坎離/之變者東自上而西西自下而東也故乾坤既退則離
得乾位而坎得坤位也震用事者發生於東方巽代母/者長養於東南也又曰易者一陰一陽之謂也震兊始
交者也故當朝夕之位坎離交之極者也故當子午之/位巽艮不交而陰陽猶雜也故當用中之偏乾坤純陽
[000-122a]
純陰也故當不用之位也又曰離兊巽得陽之多者也/故艮震得陰之多者也是以為天地用也乾極陽坤極
陰是以不用也又曰震兊横而六卦縱易之用也嘗攷/此圖而更為之説曰震東兊西者陽主進故以長為先
而位乎左陰主退故以少為貴而位乎右也坎北者進/之中也離南者退之中也男北而女南者互藏其宅也
四者皆當四方之正位而為用事之卦然震兊始而坎/離終震兊輕而坎離重也乾西北坤西南者父母既老
而退居不用之地也然母親而父尊故坤猶半用而乾/全不用也艮南北巽東南者少男進之後而長女退之
先故亦皆不用也然男未就傅女將有行故巽稍用而/艮全未用也四者皆居四隅不正之位然居東者未用
而居西者不復用也故下文歴舉六子而不數乾坤至/其水火雷風山澤之相偶則又用伏羲卦云啓蒙來喻
謂冬春為陽夏秋為陰以文王八卦論之則自西北之/乾以至東方之震皆父與三陽之位也自東南之巽以
[000-122b]
至西方之兊皆母與三女之位也故坤蹇解卦之彖辭/皆以東北為陽方西南為陰方然則謂冬春為陽夏秋
為陰亦是一說但説卦又以乾為西北則陰有不盡乎/西以巽為東南則陽有不盡乎東此亦以來書之説推
之而説卦之文適與彖辭相為表裏亦可以見此圖之/出於文王也但此自是一説與他説十二卦之類各不
相通耳荅袁樞問文王八卦之位如何先生曰康節説/伏羲八卦乾位本在南坤位本在北文王演易時更定
此位其説甚長大槩近於附㑹穿鑿故不曾深留意然/説卦所説卦位竟不能使人曉然然且當闕之不必强
通也演據邵氏説先天者伏羲所畫之易也後天者文/王所 之易也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圖以寓其
象數而天地萬物之理陰陽始終之變具焉文王之易/即今之周易而孔子所為作傳者是也孔子既因文王
之易以作傳則其所論固當專以文王之易為主然不/排本伏羲所畫之易只從中半説起不識向上根原矣
[000-123a]
故十翼之中如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而天地山澤雷風水火之類皆本伏羲畫卦之意而
今新書原卦畫一篇亦分兩義伏羲在前文王在後必/欲知聖人作易之本則當攷伏羲之畫若只欲知今易
書文羲則但求文王之經孔子之傳足矣兩者初不相/妨而亦不可以相雜也 蓋自初未有畫時説到六畫
滿處者邵子所謂後天之學也今如所引繫辭説卦三/才六位之説即所謂後天者也先天後天旣各自為一
義而後天説中取義又多不同彼此自不相妨不可執/一而廢百也 蔡西山曰伏羲八卦是數之自然文王
八卦乃是見之於用或謂先天乃模冩天地所以然純/乎天理者也後天乃整頓天地所當然之理參以人事
此意固好然先天豈非人事後天亦是天理之自然顧/有明體致用之不同二者不可相无故夫子釋帝出乎
震一章又以先天説六子之用也邵子以帝出乎震為/文王所定今觀連山首艮以萬物成終成始恐古亦有
[000-123b]
此矣/並董纂註西山蔡氏曰邵子易者一陰一陽之謂此一/節論陰陽以易位為交陽本在上陰本在下
艮一陽在上巽一陰在下故云不交震一陽在下兊一/陰在上故為始交坎陽在中離陰在中故為交之極春
陽之始故震居之秋陰之始故兊居之夏陽極陰生故/離居之冬陰極陽生故坎居之艮一陽二陰巽二陽一
陰猶有用乾純陽坤純陰不為用東方為陽主用西方/為陰不用故乾坤居西隅巽艮居東隅也乾艮為陽坤
巽為陰北為地之陽南為地之陰故乾艮居北隅而巽/坤居南隅也 槃澗董氏曰天地以中相易為坎離水
火以上下相易為震兊澤雷以上下相易為巽艮風山/以上下交相易為乾坤六子並以一爻變惟乾坤變其
二爻陰陽之純故也故震兊横而六卦縱有自然之象/矣 翁氏曰坎離是乾坤中爻之交在八卦位中只有
東西南北四正位位之極好先天則位坎離以卯酉後/天則位坎離以子午只此四位陽中有陰陰中有陽皆
[000-124a]
是羲文微意正陳氏友文曰離為日大明生於東故在/先天居東日 照於午日中時也故在後天居南坎為
月月生於西故在先天居西月正照於子夜分時也故/在後天居北在先天則居生之地在後天則居旺之地
不特坎離後天卦位皆以生旺為序震木旺於卯兊金/旺於酉土旺中央故坤位金火之間艮位水木之間兊
陰金乾陽金故乾次兊居西北震陽木巽陰木故巽次/震居東南皆以五行生旺為序此所謂易之用也歟
玉齋胡氏曰先天卦乾以君言則所主者在乾後天卦/震以帝言則所主者又在震何哉此正夫子發明羲文
尊陽之意也蓋乾為震之父震為乾之子以統臨謂之/君則統天者莫如乾而先天卦位宗一乾也此乾方用
事則震居東北而緩其用也以主宰謂之帝主器者莫/若長子後天卦位宗一震也此乾不用則震居正東而
司其用也先天所重者在正南後天所重者在正東如/此則文王改易伏羲卦畫均一尊陽之心可見矣又曰
[000-124b]
愚嘗合先後天之易而參之圖書矣伏羲先天之易固/以河圖為本而其卦位未嘗不與洛書合且以乾南兊
東南則老陽四九之位也離東震東北則少陽三八之/位也巽西南坎西則少陰三七之位也艮西北坤北則
老陰一六之位也其卦實與洛書合焉是則文王後天/之易雖但本之伏羲然亦未嘗不與河圖合且以坎離
當南北之正子午之中則兩卦各當夫水火之一象離/當地二天七之火而居南坎當天一地六之水而居北
外此六卦則毎卦各當一象震者木之生當天三之木/於東巽者木之成當地八之木於東南兊者金之生當
地四之金於西乾者金之成當天九之金於西北艮者/土之生當天五之土於東北坤者土之成當地十之土
於西南坤艮所以獨配夫中宫之五十者以土實寄旺/於四季无乎不在故配夫中數耳其卦實與河圖合焉
原其初伏羲但據河圖以作易未必預見於書文王但/據先天八卦以為後天八卦未必追考於圖而方位既
[000-125a]
成自然黙相符合於以見天地之間河洛自然之數其/與聖人心意之所為自有不期合而合者此理之所必
同也不可不察焉卦雙湖先生曰邵子以此圖屬之文/王八卦蓋本之坤 下之辭卦辭文王所作而謂坤西
南得朋東北喪朋正此圖之方位也又曰先天乾中爻/下變坤中爻則成坎而襲坤之位故天氣下降而乾位
西北先天坤中爻上變乾中爻則成離而襲乾之位故/地氣上騰而坤位西南先天離下爻變坎下爻則成兊
襲先天坎之位故離居南而為夏兊居西而次夏為秋/先天坎上爻變離上爻則成震襲先天離之位故坎居
北而為冬震居東而次冬為春後天乾既位西北而當/先天艮之位則艮進而位於東北襲先天震之位艮亦
震之反也後天坤既位西南而當先天巽之位則巽退/而位於東南襲先天兊之位巽亦兊之反也後天四正
四隅之卦所由定如此夫豈捨先天/而自為之哉請𤼵槃澗先生之㫖
[000-126a]
卦變圖彖𫝊或以卦變為説今作此圖以明之/蓋易中之一義非畫卦作易之本指也
 凡一陰一陽之卦各六皆自復姤而來五陰五陽/卦同圖異
䷖剥 ䷇比 ䷏豫 ䷎謙 ䷆師 ䷗復
䷪夬 ䷍大有䷈小畜䷉履 ䷌同人䷫姤
 凡二陰二陽之卦各十有五皆自臨遯而來四陰四陽/卦同圖異
䷚頤 ䷂屯 ䷲震 ䷣明夷䷒臨
䷃蒙 ䷜坎 ䷧解 ䷭升
䷳艮 ䷦蹇 ䷽小過
[000-126b]
䷢晉 ䷬萃
䷓觀
䷛大過䷱鼎䷸巽 ䷅訟 ䷠遯
䷰革 ䷝離䷤家人䷘无妄
䷹兊 ䷥睽䷼中孚
䷄需 ䷙大畜
䷡大壯
 凡三陰三陽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來
[000-127a]
䷨損 ䷻節 ䷵歸妹䷊泰
䷕賁 ䷾既濟䷶豐
䷔噬嗑䷐隨
䷩益
䷑蠱 ䷯井 ䷟恒
䷿未濟䷛困
䷺渙
䷷旅 ䷞咸
[000-127b]
䷴漸
䷋否
䷞咸 ䷷旅 ䷴漸 ䷋否
䷮困 ䷿未濟䷺渙
䷯井 ䷑蠱
䷟恒
䷐隨 ䷔噬嗑䷩益
䷾既濟䷕賁
[000-128a]
䷶豐
䷻節 ䷨損
䷵歸妹
䷊泰
 凡四陰四陽之卦各十有五皆自大壯觀而來二陰/二陽
  圖已/見前
䷙大畜䷄需 ䷡大壯
䷥睽 ䷹兊
[000-128b]
䷼中孚
䷝離 ䷰革
䷤家人
䷘无妄
䷱鼎 ䷛大過
䷸巽
䷅訟
䷠遯
[000-129a]
䷬萃 ䷢晉 ䷓觀
䷦蹇 ䷳艮
䷽小過
䷜坎 ䷃蒙
䷧解
䷭升
䷂屯 ䷚頤
䷲震
[000-129b]
䷣明夷
䷒臨
 凡五陰五陽之卦各六皆自夬剥而來一陰一陽/圖已見前
䷍大有䷪夬
䷈小畜
䷉履
䷌同人
䷫姤
[000-130a]
䷇比 ䷖剥
䷏豫
䷎謙
䷆師
䷗復
右易之圖九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周
公之易有孔子之易自伏羲以上皆无文字只有圖畫
最宜深玩可見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王以下方有文
[000-130b]
字即今之周易然讀者亦宜各就本文消息不可便以
孔子之説為文王之説也附録朱子語問近略考卦變/以彖辭考之説卦變者
凡九卦蓋言成卦之由凡彖辭不取成卦之由則不言/所變之爻程子專以乾坤言變卦然只是上下兩體皆
變者可通若只一體變者則不通兩體變者凡七卦隨/蠱賁咸恒漸渙是也一體變者兩卦訟无妄是也七卦
中取剛來下柔剛上柔下之類者可通至一體變者則/以來為自外來故説得有礙大凡卦變湏觀兩體上下
為變方知其所由以成之卦先生曰便是此處説得有/礙且程傳賁卦所云豈有乾坤重而為泰又自泰而變
為賁之理若其説果然則所謂乾坤變而為六子八卦/重而為六十四皆由乾坤而變者其説不得而通矣蓋
有則俱有自一畫而二二而四四而八而八卦成八而/有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而重卦備故
[000-131a]
有八卦則有六十四矣此康節所謂先天者也若震一/索而得男以下乃是已有此卦了就此卦生出此義皆
所謂後天之學今所謂卦變者亦是有卦之後聖人見/得有此象故𤼵於彖辭安得謂之乾坤重而為是卦則
更不可變而為他卦邪若論先天一卦亦无既畫之後/乾一兊二離三震四至坤居末又安有乾坤變而為六
子之理凡今易中所言皆是後天之易耳以此見得康/節先天後天之說最為有功董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者
伏羲畫卦之法也說卦天地定位至坤以藏之以前伏/羲所畫八卦之位也帝出乎震以下文王即伏羲已成
之卦而推其義類之辭也如卦變圖剛來柔進之類亦/是就卦已成後用意推説以此卦為自彼卦而來耳非
真先有彼卦而後方有此卦也古註說賁卦自泰卦而/來先儒非之以為乾坤合而為泰豈有泰復變為賁之
理殊不知若論伏羲畫卦則六十四卦一時俱了雖乾/坤亦无能生諸卦之理若如文王孔子之説則縱横曲
[000-131b]
直反覆相生无所不可要在看得活絡无所拘泥則无/不通耳荅王治伊川不取卦變之説至柔來而文剛剛
自外來而為主於内諸處皆牽强説了王輔嗣卦變又/變得不自然某之説却覺得有自然氣象只是換了一
爻非是聖人合下作卦如此自是卦成了自然有此象/ 漢上易卦變只變到三爻而止於卦辭多不通處某
更推盡去方通如无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只是初/剛自訟二移下來晉柔進而上行只是五柔自觀四挨
上去此等類案漢上卦變則通不得換卦有兩様生有/從兩儀四象加倍生來的有卦中互 自生一卦㡳至
換成卦不過換兩爻這般卦變伊川破之及到那剛來/而得中却推不行大率在就義理上看不過如剛自外
來而得中分剛上而文柔等處看其餘多在占處用也/賁變節之象這雖无𦂳要然後面有數處彖辭不如此
看无來處解/不得並董纂註雙湖先生曰案彖象中本義所釋卦/變訟泰否隨蠱噬嗑賁无妄大畜咸
[000-132a]
恒晉睽蹇解升鼎漸渙只十九卦且所釋自訟晉與圖/同外餘皆不合如隨自困噬嗑未濟既濟來據圖則自
泰否乗之類是也盖圖雖因彖傳而作而卦變則无所/不通不可以一定拘也嘗攷此圖之變各生於兩卦凡
陽爻變陰則陽自下而上往居陰位陰自上而下来居/陽位如復變師復初上為師之二復二下為師之初之
類是也陰爻變陽則陰自下而上往居陽位陽自上而/下來居陰位如姤變同人姤初上為同人之二姤二下
為同人之初之類是也此圖變法又自是一例不過陰/陽爻移上換下而與初九變為初爻之八初六變為初
爻之七者其例又不同要之卜筮所用必九八六七之/變如啓蒙三十二圖變例乃為備也 愚案鶴山魏文
靖公謂朱文公易大抵得於邵子為多舊見輔漢卿略/知此意蓋不讀邵易則茫不知啓蒙本義之所以作今
觀此諸圖則魏公之言為尤信朱子嘗稱/邵傳羲畫愚亦謂朱子又所以傳邵易云
[000-133a]
雙湖易圖
  愚案朱子九圖所以𤼵明伏羲以上之易及文王/後天以至卦變之例且謂有天地自然之易自伏
  羲之易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此先師雙/湖先生所以復有卦象爻象卦序卦互體并説又
  所以補朱子之所未及其於四聖之易尤覺著/明元附卷末今以續於九圖之次庶便觀覽焉
卦象圖
 易大傳曰庖犧氏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逺取諸物始作八卦
 卦即象也至文王周公孔子象益著焉而其所謂象/亦不過天文地理人事鳥獸草木數端而已朱子嘗
 謂四聖之易各有不同不可作一例看故今别為此/圖天地人物之象畢具而羲文周孔取象之同異皆
[000-133b]
 於此可/見云
伏羲卦/文王彖/ 周公爻/    孔子大象文言/説卦
[000-134a]


[000-135a]


[000-136a]


[000-137a]


[000-138a]


[000-139a]
 
 
 
 
 
 
 
 
[000-139b]
 
 
世儒言象尚矣率多祖説卦子彖爻孫卦體其有不合/說卦者則委曲牽合傅會以幸其中而數聖人取象之
意胥失之矣何則卦者象之原也彖者言象之始也爻/者言象之衍也説卦者總彖爻取象之例也然夫子夢
周公而心文王參包犧於未畫其於說卦明象不特括/彖爻之例又自有出於彖爻之外者不可不察也姑即
數卦論之坤為馬離為牛文王之彖也乾稱龍馬稱龍/見乾六爻稱馬見大畜爻震坎稱乗馬見屯卦周公之
爻也自文王取象觀之乾何嘗稱馬坤何嘗稱牛震何/嘗稱龍周公雖於大畜之乾稱馬而於乾本卦但稱龍
坤亦未嘗稱牛震亦未嘗稱龍也夫子則直曰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是豈故欲異於文王周公哉又自有見
於卦爻之象而取之也或者不察但見乾馬坤牛載於/説卦舉凡卦爻中言馬必求之乾言牛必求之坤如王
[000-140a]
輔嗣所謂定馬於乾案文責卦有馬无乾則偽説滋蔓/者自漢儒以來不能不墮此弊矣然輔嗣雖知非先儒
之失實自未嘗勘破夫子取象本不必同於先聖是以/卒無一説以為之剖決但謂不必泥象至有忘象之論
是亦甚未為得也近世西蜀大儒隆山李先生優於明/象者也其論坤卦直曰乾既稱馬坤不得不稱牝以别
之殊不知彖文王所作文王彖乾何嘗稱馬而顧於坤/乃稱牝以求别於乾也此亦祖説卦以為論而其失殆
有甚焉者然則説卦不足據歟曰由文王而周公由周/公而孔子故彖而後有爻爻而後有説卦其人非一時
其書非一手其取象非一端故朱夫子嘗謂伏羲自是/伏羲易文王自是文王易周公自是周公易孔子自是
孔子易各有不同於其不同之中而求其同可也遽謂/孔子易即文王周公之易而以彖爻取象盡求合於說
卦不可也蓋自諸儒分經合傳之後學者便文取義往/往混而同之其患故如此愚嘗妄謂説卦之言象其有
[000-140b]
合於彖爻者則括彖爻之例也如震坎稱馬之類其有/不合於彖爻者則又夫子之所自取也如坤牛震龍之
類其有彖爻所未取而取者則又夫子所以括大象之/例如乾天坤地之類而亦有出於大象之外者也如乾
父坤母之類以此求之其亦庶乎不至於膠且泥矣雖/然彖爻所取之象猶略耳如乾爻雖象以龍而彖於元
享利貞之外象則未之聞文王於乾无所取象坤彖雖/象以馬而自牝馬之外他象則未之見至吾夫子以八
物窮卦爻之情以八徳狀卦爻之性而六十四卦大象/如乾則統象於天坤則統象於地象屯以雲雷象蒙以
山泉直曲盡卦爻之妙而發文王周公不言之秘又為/之説卦以旁通之㣲夫子則天地山澤雷風水火之象
健順動入陷麗止説之德終莫能以自著何以致用於/天下此萬世而後決嫌疑定猶豫謀之卜筮皆有所觀
玩而不迷於吉凶悔吝之塗者夫子之功實倍三聖窮/天地亘古今而不可冺滅者也或疑八物之象見於左
[000-141a]
傳謂夫子之前已有者非也愚於文言辨論之詳矣世/儒但區區文字間以究其文象之合莫究其施於實用
功在生民徳侔天地是豈足與論夫子之盛哉朱夫子/易象説旣深足以破古今忘象泥象者一偏之失而㬊
亞夫之録以為非圖无以見凡例愚不敏僅遵遺訓掇/拾彖爻大象文言説卦几言象者分八卦為圖而以天
文地理人事鳥獸草木為次列八卦於其上位四聖於/其左案圖而觀取象之同異庶乎其可見矣又曰聖人
取象非一端有取之全體者有取之各體者有取之互/體者有取之似體者有取之應體者有雖无其象而取
卦名義者有取之逐爻者有取之逺近取之隂陽之爻/者如頤如井如鼎此伏羲取之全體者卦即象也如大
過棟橈小過飛鳥如剥之床咸艮之身如六十四卦之/大象此文王周公孔子取之全體者如屯遇建侯則侯
屬震大畜良馬則馬屬乾説卦八物各屬八卦此皆取/之各體者如同人大畜涉川兼取互體震巽中孚賁稱
[000-141b]
馬兼取互體震坎頤似離而稱龜大壯似兑而稱羊明/夷互坎无應而稱喪馬二簋无其象而義取諸損此皆
取之互體似體應體與夫卦名義者悉見彖爻中至於/逐爻取義而分逺近隂陽則文王周公彖爻難以槩舉
愚既分八卦為圖各疏羲文周孔之左而逐爻取象則/别為圖以該之庶幾不至混淆以便觀玩非敢自謂有
得於易也嘗試論之羲之象在卦中文之象取其大綱/周公雖本之文王已多其所自取夫子雖本之文王周
公然其同者間見而其所自取者抑不止如周公之多/於文王矣然則易之取象實至夫子而大備也微夫子
之象不可也但讀易者母執周公之象以求之文王又/毋執夫子之象以求之文王周公同者自同異者自異
要皆各明夫伏羲之卦可也必欲牽合傅會以强而同/之是亂數聖人之象也亂數聖人之象而象終不可悟
其亦弗思/之甚也
[000-142a]
卦序圖
恒   ䷀乾      ䷞咸
    ䷁坤    壯大䷠遯
   䝉䷂屯    夷明䷢晉
   訟䷄需需訟對/晉明夷  暌䷤家人
   比䷆師     解䷦蹇
   復䷈小畜    益䷨損
   否䷊泰泰否對/損益  姤䷪夬
[000-142b]
  有大䷌同人   升䷬萃
   豫䷎謙    升䷮困
   蠱䷐隨    鼎䷰革
   觀䷒臨    艮䷲震
   賁䷔噬嗑  妹歸䷴漸
   復䷖剥    旅䷶豐
  畜大䷘无妄   兊䷸巽
    ䷚頤似離/  節䷺渙
[000-143a]
    ䷛大過似坎/  ䷼中孚中孚似頤/厚畫離體
    ䷜坎     ䷽小過小過似大過/原畫坎體
    ䷝離   濟未䷾既濟既未坎離/之交不交
易緯書曰易六十四卦文王以上下經分之邵子曰易/前乾坤中坎離終水火之交不交皆至理也又曰乾坤
坎離上篇之用兊艮震巽下篇之用頤中孚大小過二/篇之正又曰天有二正乾離地有二正坤坎共用二變
以成八卦也二變震巽震反為艮巽反為兊合四正卦/為八卦天有四正坤坎兼頤中孚頤似離中孚厚畫離
地有四正坤坎兼大小過大過似坎小過厚畫坎共用/二十八變以成六十四卦也二十八卦反覆為五十六
通上八卦為六十四是以小成之卦正者四變者二共/六卦也大成之卦正者八變者二十八共二十六卦也
[000-143b]
三十六指上下經各十八卦而言三十六是天地間眞/數天南極入地三十六度北極出地三十六度亦理數
之極至者環溪李氏曰經分上下見於大傳大衍章二/篇之䇿之語兼序卦至坎離别起文義而上經首乾坤
是二老對立下經首咸是二少合體故序卦上經隠乾/坤之名下經獨隠咸之名以次推之所可見者上經需
訟對下經晉明夷需訟變之盡為晉明夷晉明夷變之/盡為需訟上經泰否對下經損益泰否乾坤之交不交
損益咸恒之交不交也上經自屯蒙至臨觀下經自遯/大壯至革鼎此屯蒙變之盡為革鼎臨觀變之盡為遯
大壯也上經頤與大過偶而在坎離之前下經中孚與/小過偶而在旣濟未濟之前上經終於坎離下經終於
旣濟未濟而既濟未濟者坎離之交不交也頤似離大/過似坎而坎離繼之中孚厚畫離小過厚畫坎而既未
濟繼之此坎離又為乾坤震巽艮兌之用也上經五十/二陽爻五十六隂爻下經五十六陽爻五十二陰爻以
[000-144a]
此觀之信知經分上下必有至理惜乎師説不傳未能/究其所以然者愚謂序卦至理雖不可以淺窺然諸儒
之論亦得其略矣故/不敢復贅為之説云
[000-145a]
卦互體圖
乾互體凡十二卦凡十六乾相與坤/卦爻陰陽 對
䷀乾 ䷪夬 ䷍大有䷡大壯䷌同人䷰革
䷫姤 ䷛大過䷱鼎 ䷟恒 ䷠遯 ䷞咸
兌互體凡十六卦凡十六兌相與艮/卦陰陽爻 對
䷍大有䷡大壯䷈小畜䷄需 ䷙大畜䷊泰䷝離䷶豐
䷱鼎 ䷟恒 ䷸巽 ䷯井 ䷑蠱 ䷭升䷷旅䷽小過
離互體凡十六卦凡十六離相與坎/卦爻隂陽 對
[000-145b]
䷈小畜䷄需 ䷉履 ䷹兊䷥睽 ䷵歸妹䷤家人䷾既濟
䷸巽 ䷯井 ䷅訟 ䷮困䷿未濟䷧解 ䷴漸 ䷦蹇
震互體凡十六卦凡十六震相與㢲/卦爻陰陽 對
䷙大畜䷊泰 ䷼中孚䷻節䷨損 ䷒臨 ䷕賁 ䷣明夷
䷑蠱 ䷭升 ䷺渙 ䷜坎䷃蒙 ䷆師 ䷳艮 ䷎謙
巽互體凡十六卦凡十六巽相與震/卦爻陰陽 對
䷬萃 ䷋否 ䷽小過䷷旅䷞咸 ䷠遯 ䷮困 ䷅訟
䷐隨 ䷘无妄䷶豐 ䷝離䷰革 ䷌同人䷹兊 ䷉履
[000-146a]
坎互體凡十六卦凡十六坎相與離/卦爻陰陽 對
䷏豫䷢晉 ䷎謙 ䷳艮 ䷦蹇 ䷴漸 ䷧解 ䷥未濟
䷲震䷔噬嗑䷣明夷䷕賁 ䷾既濟䷤家人䷵歸妹䷥睽
艮互體凡十六卦凡十六艮相與兌/卦爻陰陽 對
䷇比䷓觀 ䷏豫 ䷢晉 ䷬萃 ䷋否 ䷜坎 ䷺渙
䷂屯䷩益 ䷲震 ䷔噬嗑䷐隨 ䷘无妄䷻節 ䷼中孚
坤互體凡十二卦凡十六坤相與乾/卦爻陰陽 對
䷁坤䷖剥 ䷇比 ䷓觀 ䷆師 ䷃蒙
[000-146b]
䷗復䷚頤䷂屯䷩益䷒臨䷨損
易大傳曰若夫雜物撰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本義曰此謂卦中四爻語録曰先儒解此多以為互體
如屯䷂震下坎上就中間四爻觀之自二至四則為坤/自三至五則為艮故曰非其中爻不備互體説漢儒多
用之左傳占得觀卦處亦舉得分明看來此説不可廢/陳厲公生敬仲筮之遇觀䷓之否䷋曰坤土也巽風也
乾天也風為天於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兩卦皆有互體之艮故言山今分八卦
為圖掲中四爻以明之仍以先天卦位為次圖成而卦/爻陰陽各各相對莫不有自然之妙也若以六十四卦
横圖觀之尤有可言者自第二畫至第四畫陽儀中互/四乾四兊四離四震四巽四坎四艮四坤陰儀中亦互
四乾至四坤兩以四卦數之而周六十四卦自第三畫/至第五畫陽儀中前十六卦互二乾至二坤後十六卦
[000-147a]
亦互二乾至二坤陰儀中互體亦然四以二卦數之而/周六十四卦然後合全體觀之自初畫至三畫一箇乾
一至坤八而該六十四二畫至四畫兩箇乾一至坤八/而該六十四三畫至五畫四箇乾一至坤八而該六十
四四畫至上畫八箇乾一至坤八而六十四卦成矣加/倍而生以次而位乾一坤八之序一皆順數之而不紊
焉此又其自然之妙也至若乾卦中四爻自互二乾并/二體為四乾坤卦中四爻自互二坤并二體為四坤是
乾皆互乾坤皆互坤陰陽之純而不雜也三男之卦各/聚三男三女之卦各聚三女如震卦自二至四互艮自
三至五互坎坎卦自二至四互震自三至五互艮艮卦/自二至四互坎自三至五互震各并本卦而三男備巽
離兊三女之卦互體亦然陽皆互陽陰皆互陰女不紊/男男不紊女此又自然而然不加人力有不容言之妙
者其他亦有一卦備三男三女者小畜備三女而臨之/以父豫備三男而臨之以母節備三男而少女間之旅
[000-147b]
備三女而少男間之如革如鼎此父之臨三女也如蒙/如屯此母之臨三男也如豐如井則長男中男間三女
如渙如噬嗑則長女中女間三男此皆父母男女雜居/而不純者也謂互體非易中一義斷斷乎其不可也讀
易者其/可忽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