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75 周易衍義-元-胡震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衍義卷十五     元 胡震 撰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髙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
柔㫁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
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
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
[015-1b]
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
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聖人作易觀天地以明人道故此章合三才以明卦
 爻之理又因卦爻以貫三才之理也夫天位乎上其
 體穹然而尊而其性則至健地位乎下其體頽然而
 卑而其性則至順易卦乾坤之所以定也天地萬物
 有卑髙之陳列尊而居上者爲貴卑而居下者爲賤
 卦爻貴賤之所以位也天地萬物有動靜之常性動
[015-2a]
 而有常者爲陽剛之質靜而有常者爲隂柔之質卦
 爻剛柔之所以判也方道法也物人物也其道法之
 同歸者以類而聚故合乎善而爲吉其人物之異向
 者以羣而分故離乎善而爲凶卦爻之吉凶因此而
 生也象者精華之著見形者體質之凝結在天成象
 陽之變實爲化之始在地成形隂之化實爲變之成
 卦爻之變化因此而著也夫天髙地下乾坤其性也
 以乾坤而化生人物人與天地並立爲三才以分則
[015-2b]
 有貴賤以質則有剛柔以貴賤之剛柔各有善惡則
 有吉凶此變化所以與天地而不竆也此合三才以
 明卦爻之理也卦爻隂陽變化剛摩乎柔柔摩乎剛
 兩相摩而爲四四相摩而爲八八相盪而爲六十有
 四此天地之變化本於隂陽之錯綜也隂陽之氣摩
 盪於天地之間鼓動之以震雷離霆潤澤之以巽風
 坎水離日坎月之運行而爲寒爲暑此剛柔摩盪之
 跡也以造化之跡爲星辰爲霜露爲水火山澤之類
[015-3a]
 本不容盡舉是不過指隂陽顯著之大者耳此天地
 之變化而有聲迹者夫雷霆風雨之鼓潤日月四時
 之往來天下之生於是而稟氣受形得乾道生者成
 男坤道生者成女凡動植之有牝牡者皆是也此天
 地之變化而生人物者物之有生莫非乾天坤地之
 化育乾主始物之權先坤以施也故知大始坤爲成
 物之事受乾之施也故作成物天地變化而始終萬
 物者如此然天地之功雖變化而無竆天地之理實
[015-3b]
 易簡而有要乾以至健而先隂所以始物者其動不
 難故以易而知大始坤以至順而承陽所以成物者
 其靜不煩故以簡而成物所知所能一循自然之理
 而知力不與焉天地以至易至簡之理而化生人物
 者如此天地之始終萬物者不外乎易簡之理人爲
 萬物之靈受天地之命者均得此易簡之理自人心
 之易簡言其所知如乾之易則藴於心者不過粹然
 仁義禮智之理而已非有艱深而難測也是以其心
[015-4a]
 明白而人易知其所能如坤之簡則達諸事者不過
 順乎仁義禮智之理而已非有艱擾而難行也是以
 其事要約而人易從其心易知則可以合衆志而無
 間是以有親其事易從則可以合衆力而有爲是以
 有功有親則心之相孚者可期於悠久故曰可久有
 功則事之有成者可致於廣大故曰可大合天下之
 心而可久以君子之得於心者有以契之也有親而
 可久則德之賢於人者於此而著矣立天下之事而
[015-4b]
 可大以君子之見諸行事者有以致之也有功而可
 大則業之賢於人者於此而著矣所以爲德業者亦
 曰易簡而已易簡則天下萬事萬物之理得矣天下
 之理得於已則可以成人之位於天地中而與天地
 參矣蓋天地之始終萬物者易簡也人之始終萬事
 者亦易簡矣故人心得易簡之理而參配天地此因
 卦爻以貫三才之理也夫天地與人本同一體三才
 之用同一變化三才之理同一易簡易書之作闡人
[015-5a]
 道之變化而原人心之易簡即此章而觀之則與天
 地混然一致之實可見易之立教豈非欲斯人全此
 心天地之理以立於天地之中乎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
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
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
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
[015-5b]
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聖人設卦觀象所以明吉凶而生變化也卦以畫言
 象以類言即卦畫以觀象類故繫辭以明吉凶則失
 得憂虞之象可觀焉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則進退晝
 夜之象可觀焉夫吉者著其得也凶者著其失也故
 吉凶爲失得之象悔則已失而未至於凶著其憂也
 吝則已失而將趨於凶著其虞也故悔吝爲憂虞之
 象此聖人因卦象而明吉凶也變者陽之長盛進之
[015-6a]
 象也化者隂之收藏退之象也進而變爲陽剛晝之
 象也退而化爲隂柔夜之象也此聖人因卦象而生
 變化也人道之吉凶天地之變化具見於六爻六爻
 之動不外乎三才之至理此所以爲三極之道也六
 爻上五爲天道四三爲人道二初爲地道以全體而
 分言之則三才各具一太極以六爻而合言之則一
 卦自具一太極六爻之動雖周流萬變實則无往而
 非三極之道求諸六爻則人與天地本一體耳然吉
[015-6b]
 凶悔吝常生乎動則吉一而已人道之動具天地變
 化之機合天地剛柔之則以免於凶與悔吝者豈易
 然哉是以君子未動之先求諸易之象辭既動之始
 求諸易之變占所以能以人道參天地而動罔不吉
 也夫易之序著於象即晝夜進退之序也易之辭詳
 於爻即失得憂虞之辭也君子居而安者體隂陽之
 運而循此理也樂而玩者味是非之辨而竆此理也
 平居循其序而觀象以玩辭則未動之先得乎吉凶
[015-7a]
 悔吝之辨故其動也又能隨其象辭之所遇而觀變
 玩占所以其動合乎剛柔變化之理而天祐之以吉
 利也所以其動不悖乎剛柔變化之理而凶與悔吝
 俱亡也聖人闡易蓋謂人道之動則有吉凶天道之
 動則有變化君子體易以謹動所以能參天地之變
 化而有吉無凶也所以能與天地並立而爲三極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
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是故列
[015-7b]
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辭憂
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辭有
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彖者卦辭言卦義之全體以闡天下之賾擬形容而
 稽其類言其象也爻者爻辭言卦爻之一節以效天
 下之動言九六不言七八言其變也卦爻有辭其曰
 吉凶者以失致凶以得致吉也其曰悔吝以凶之小
 者而言其小失也其曰无咎以吉之小者而言其小
[015-8a]
 得也此因卦爻以明吉凶悔吝无咎之已然原其所
 致也爻言其變而髙貴卑賤則位列之彖言其象而
 陽大隂小則卦定之辭所以辨吉凶欲天下去失而
 取得也悔吝无咎存乎辭獨言吉凶舉大以例其小
 也於辨别之端而憂其悔吝則無小失而不至於凶
 矣於悔吝之中而動其无咎之思則能補過而可趨
 於吉矣此因卦爻而言吉凶悔吝无咎之將然示其
 所向也易卦不外乎隂陽故有大小由陽大隂小之
[015-8b]
 卦而推吉凶之辭辭之吉者斯簡易辭之凶者斯險
 阻易之有辭指其所之而使之趨易避險而已此明
 卦爻辭之通例也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
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
精氣爲物遊魂爲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
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
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
[015-9a]
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
 易之卦爻莫非天地隂陽之理與天地準齊而無間
 所以包羅天地之理合一而不紊也聖人之用易以
 知天地之理以參天地之德以贊天地之功以易之
 具此天地隂陽之理也夫聖人仰以易道而觀天文
 可以知陽明之故俯以易道而察地理可以知幽隂
 之故錯而言之天有隂陽陽中之幽明也地有隂陽
 隂中之幽明也故凡近而爲晝夜之晦明逺而爲春
[015-9b]
 秋之顯蔵莫非天地二氣之闔闢是觀察天地所以
 幽明之故也即天地之隂陽以知始終則原其始知
 明之爲生反其終知幽之爲死所以爲死生之説也
 即天地之隂陽原闕/
 觀物變精氣之凝結爲物者體魄也是爲隂之靈游
 魂之流動爲變者知氣也是爲陽之靈所以知鬼神
 之情狀也聖人即易道以知天地之理者如此天地
 之理既知之而無蔽則能合之而無間其與天地相
[015-10a]
 似而無或差違也知周萬物而不過髙明配天而覆
 物也道濟天下而不過博厚配地而載物也是其與
 天地同用者而旁行不流又合乎天地之動靜焉旁
 行如天道之運動是以此心明通既樂天理又知天
 命故能無憂而周物之知無累不流如地道之安靜
 是以此心正定隨地皆安而敦篤於仁故能廣愛而
 濟物之念常存是其與天地同心者聖人體易道以
 參天地之德者如此則位天地育萬物皆此道之功
[015-10b]
 用也範圍天地之化者作則而輔相裁成之不使過
 於中道也曲成萬物者委曲而生全之不使遺乎一
 物也聖人體易道以贊天地之功者又如此
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體一隂一陽之
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
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
仁蔵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
[015-11a]
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隂陽不
測之謂神 衍義闕/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
以言乎天地之閒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
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廣大
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隂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徳
 易道之廣大&KR0662備逺而言其用則其至動之功充周
 而不窮近而言其體則至靜之理正固而無偏此理
[015-11b]
 周乎天地之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内以廣大之實體
 言則乾坤也夫乾動坤静兩儀之統體也乾坤各有
 動靜四徳之通復也故乾坤之道其靜而别也乾之
 體専坤之體翕各立以為體也其動而交也乾以直
 而施坤以闢而受相資以為用也乾以質言其大則
 其大生之功足以始萬物坤以量言其廣則其廣生
 之功足以成萬物乾坤之廣大其體則足以配天地
 故其為變通為隂陽為易簡以氣則配四時以象則
[015-12a]
 配日月以理則配至徳是又足以見廣大之所該也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
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
存存道義之門
 易道之極至聖人體之以崇廣其德業也德之得於
 心者主於知故以知而崇業之成於事者主於行故
 以禮而廣知之髙明效天之崇髙即乾之易知也禮
 之謙下法地之卑順即坤之簡能也此言聖人之德
[015-12b]
 業所以體天地也然聖人之法天地亦以此性之理
 與天地一耳天地奠崇卑之位而不易則變化行乎
 其中猶人性存知禮之理而不失則道義出乎其中
 也天地之位成性之存體也易之行道義之出用也
 道則以用而統言之義則以用而析言之道義得於
 心則德也行於事則業也是人性之已發而變化不
 竆者即天地之易也此言天地之用本無間於人心
 聖人之參天地亦惟盡其性之本然耳
[015-13a]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
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以行其典
禮繫辭焉以㫁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
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
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天下之賾道之隠也以其無形可見无聲可聞也故
 以其所見健順動止之理立象以形容之天下之動
 道之費也以其大无不包細无不入也故以其所見
[015-13b]
 是非趨舍之用分爻以發明之以言其隠所以明道
 之體非若異端空虚而可惡也以言其費所以明道
 之用非若世俗叢脞而可亂也然道之賾者不可强
 探而力索察之於言動之際則所謂隠者亦不出乎
 費之外矣此下七爻語動而不及賾語用而不及體
 非不及體也即言動之用而理之體可見顯微无間
 也
鳴鶴在隂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
[015-14a]
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况其邇者乎居其
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况其邇者乎言出乎
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逺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
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黙或
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初六藉用
白茅无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
慎之至也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
[015-14b]
其无所失矣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
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
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亢龍有悔子曰貴而无位髙
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不出户
庭无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爲階君不密則失
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
不出也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負且乘致冦至負
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乗君子
[015-15a]
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蔵誨盜冶
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冦至盜之招也
 以中孚九二言之則一言善否而千里應違則所謂
 此鳴而彼和此有而彼應者見矣傳前專及言後兼
 及行蓋言為行之表行即言之實未有不謹言而能
 謹行者未有能謹行而不謹言者千里應違至誠无
 逺近之間也天地可動至誠无幽明之間也詩曰相
 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顯莫予云覯誠之不
[015-15b]
 可揜如此夫中孚而謹其所發此擬議言動之一也
 以同人九五言之則言君子之道初若不同而後實
 无間㫁金如蘭言物莫能間而其言有味也夫金爲
 堅剛之物能㫁而截之此二人心之同也吐發言辭
 而香馥如蘭此二人言之同也同人而去其所間此
 擬議言動之二也以大過初六言之則凡置器於地
 者安平可也又藉之以茅則敬慎之至又何咎焉夫
 茅之輕微易致物之至薄也而㓗白可以藉物用之
[015-16a]
 可重也謹其以茅藉物之術而往以應天下之事則
 无咎固宜也大過之於敬謹此擬議言動之三也以
 謙九三言之以其功勞而自謙以下於人也以其自
 藴之德言則至盛以其身處之禮言則至恭此所謂
 謙也致其恭巽以守其位故髙而不危滿而不溢是
 以能終吉也夫君子履謙乃其常行非爲保其位而
 爲之也而言存其位者蓋能致恭所以能存其位按
 周禮事功曰勞國功曰功此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
[015-16b]
 均之爲釋勞謙即勞而不伐一辭已足盡勞謙之義
 而辭之詳意之複申明之意如詩數章多同一意蓋
 此類也謙而不伐功能此擬議言動之四也以乾上
 九言之居尊貴而不當尊位民心以其剛亢而不歸
 賢人以其剛亢而不輔如是而動所以爲亢龍之有
 悔此擬議言動之五也以節初九言之則君臣之間
 戒其言語之輕出而有害也故必如不出户庭則无
 咎爻辭本言身之不可輕出傳辭因明言之不可輕
[015-17a]
 出互相發也於節而戒言語之輕出此擬議言動之
 六也以解六三言之謂貨財而輕慢其蔵是教誨盜
 賊使取之也女子而天冶其容是教誨淫人使暴之
 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是招盜使盜取之也皆自取
 之也於解而戒小人之竊位此擬議言動之七也夫
 易之變化皆隨時變易以從道也擬議以成其變化
 是以能合乎時措之宜天下之理合乎當然之則則
 必有所以然之故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則天下
[015-17b]
 之至賾而不可惡也可得而知矣故中孚之兼以舉
 言行同人之信言大過之謹行是其然必有所以然
 者謙之訓卑下乾之戒髙亢節之訓謹密解之戒疎
 脱是其然必有所以然者費隠之一貫宜於此而推
 之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簡
本在第十章程子/曰宜在此今從之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
[015-18a]
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此簡本在大衍之/後今按宜在此
 此言天地之數陽竒隂耦即所謂河圖者也其位一
 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就
 此章而言之則中五爲衍母次十爲衍子次一二三
 四爲四象之位次六七八九爲四象之數二老位於
 西北二少位於東南其數則各以其類交錯於外也
 天地之間一氣而已分而爲二則爲隂陽則爲五行
 而萬物終始无不營於是焉故河圖之位一與六共
[015-18b]
 宗而居乎北二與七爲朋而居乎南三與八同道而
 居乎東四與九爲友而居乎西五與十相守而居乎
 中蓋其所以爲數者不過一隂一陽一竒一耦以兩
 其五行而已所謂天者陽之輕清而位乎上者也所
 謂地者隂之重濁而位乎下者也陽數竒故一三五
 七九皆屬乎天所謂天數五隂數耦故二四六八十
 皆屬乎地所謂地數五五位相得者謂一與二三與
 四五與六七與八九與十各以竒耦爲類而自相得
[015-19a]
 天以一生水地以六成之地以二生火天以七成之
 天以三生木地以八成之地以四生金天以九成之
 天以五生土地以十成之此所謂各有合也積五竒
 而爲二十有五積五耦而爲三十合二者而爲五十
 有五此河圖之全也皆夫子之意而諸儒之説也易
 之九爲老陽六爲老隂七爲少陽八爲少隂則取成
 數也又以生數而積用九用六之數則九即一三五
 之積也六即二四之積也一因五而爲六是水必得
[015-19b]
 五行而後合而成水二因五而爲七是火必得五行
 而後合而成火三因五而爲八是木必得五行而後
 合而成木四因五而爲九是金必得五行而後合而
 成金五因五而成十是土必得五行而後合而成土
 此二五錯綜之數也天之竒數二十有五五其五也
 地之耦數三十六其五也是五竒六耦者天地之中
 數也隂陽生成之數易道之樞紐也變化謂一變生
 水而六化成之二化生火而七變成之三變生木而
[015-20a]
 八化成之四化生金而九變成之五變生土而十化
 成之鬼神謂凡竒耦生成之屈伸往來者以隂陽之
 運言之則變化以此而成以隂陽之靈言之則鬼神
 以此而行此明揲蓍起數之原也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爲二以象兩掛一
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竒於扐以象閏五嵗再
閏故再扐而後掛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
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䇿萬有一千
[015-20b]
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
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
事畢矣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占筮之法以蓍五十莖爲大衍之數蓋天地之數五
 十有五虛其中金木水火土五數便是五十又虚天
 一故用四十有九此一説也參天兩地便是虚去天
 一只用天三對地二耳又五爲生數之極十爲成數
 之極以五乘十以十乘五亦爲五十此又一説也又
[015-21a]
 河圖洛書之中數皆五衍之而各極其數以至於十
 則合爲五十揲蓍之法取五十莖爲一握置其一不
 用以象太極而其當用之䇿凡四十有九蓋分爲二
 大刻以象兩儀也次以左手取左大刻之䇿執之而
 以右大刻之一䇿掛于左手之小指以象三才也次
 以右手四揲左手之䇿以象四時也次歸所餘之䇿
 於左手无名指間以象閏也次以右手反過揲之䇿
 於左大刻遂取右大刻之䇿執之而以左手四揲之
[015-21b]
 次歸所揲餘䇿於中指而後起掛之一端象五嵗再
 閏也於是置一掛二扐之䇿於第一小刻此四營而
 成易也如是者三然後辨隂陽老少之爻此明揲蓍
 一變之法也四營而成易者分二爲一營掛一爲二
 營揲四爲三營二扐爲四營也四營成一變三共四
 營而成一爻十有八變爲六爻則卦之大成九變爲
 三畫則一卦之小成而六十四卦之别可見今論扐
 揲歸竒成爻隂陽老少之所以然其一變之法掛扐
[015-22a]
 之數不五則九得五者三所謂竒也五除掛一即四
 以四約之爲一故爲竒即兩儀之陽數也得九者一
 所謂耦也九除掛一即八以四約之爲二故爲耦即
 兩儀之隂數也一變之後除前餘數復合其見存之
 䇿或四十或四十四揲分掛歸如前法是謂再變其
 掛扐者不四則八得四者二所謂竒也得八者二所
 謂耦也再變之後除前兩次餘數復合其見存之䇿
 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分掛揲歸如前法是謂
[015-22b]
 三變其掛扐者如再變例三變既畢乃合三變視其
 掛扐之竒耦以分所遇隂陽之老少是謂一爻右三
 竒爲老陽者凡十有二掛扐之數十有三除扐掛之
 一爲十有二以四約而三分之爲一者三一竒象圓
 而圍三故三三之中各復有三而積三三之數而爲
 九過揲之數三十有六以四約之亦得九焉掛扐餘
 一四分四十有八而得其一也一其十二而三其四
 也九之母也過揲之數四分四十有八而得其三也
[015-23a]
 三其十二而九其四也九之子也皆徑一而圍三也
 即四象太陽居一含九之數也其畫爲口所爲重也
 右兩竒一耦以耦爲主爲少隂者凡二十有八掛扐
 之數十有七除扐掛之一爲十有六以四約而三分
 之爲一者二爲二者一一竒象圓而用全故二一之
 中各復有三二偶象方而用半故一二之中復有二
 焉而積二三一二之數則爲八過揲之數三十有二
 以四約之亦得八焉掛扐除一四其四也自一其十
[015-23b]
 二而進四也八之母也過揲之數八其四也自三其
 十二而退四也八之子也即四象少隂居二含八之
 數也其畫爲一所謂拆也右兩耦一竒以竒爲主爲
 少陽者凡二十掛扐之數二十有一除扐掛之一爲
 二十以四約而三分之爲二者二爲一者一二耦象
 方而用其半故二二之中各復有二一竒象圓而用
 其全故一一之中復有三焉而積二二一三之數則
 爲七過揲之數二十有八以四約之亦得七焉掛扐
[015-24a]
 除一五其四也自兩其十二而退四也七之母也過
 揲之數七其四也自兩其十二而進四也七之子也
 即四象少陽居三含七之數也其畫爲一所謂單也
 左三耦爲老隂者四掛扐之數二十有四以四約而
 三分之爲二者三二耦象方而用其半故三兩之中
 各復有二而積三二之數則爲六過揲之數亦二十
 有四以四約之亦得六焉掛扐除一六之母也過揲
 之數六之子也四分四十有八而各得其一也兩其
[015-24b]
 十二而六其四也皆圍四而用其半也即四象太隂
 居四含六之數也其畫爲又所謂交也凡此四者皆
 以三變扐掛之法而得之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積
 六爻之䇿各三十六而得之也坤之䇿百四十有四
 積六爻之䇿各二十有四而得之也凡三百六十者
 合二百一十有六百四十有四而得之也當期之日
 每月三十日合十二月爲三百六十也以氣言之則
 有三百六十六日以朔言之則有三百五十四日今
[015-25a]
 舉氣盈朔虚之中數言也故曰三百有六十也然少
 陽之䇿二十八積乾六爻之䇿則一百六十八少隂
 之䇿三十二積坤六爻之䇿則一百九十二二少之
 合亦三百六十此獨以老陽老隂之䇿爲言者以易
 用九六而不用七八也二篇者上下經六十四卦也
 陽爻者百九十二每爻三十六積之得六千九百一
 十二隂爻一百九十二每爻二十四積之得四千六
 百八又合二者爲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也若爲少陽
[015-25b]
 則每二十八䇿凡五千三百七十六少隂則每爻三
 十二䇿凡六千一百四十四合之亦爲一萬一千五
 百二十方其三十六營而九變也已得三畫而八卦
 之名可見則内卦之爲貞者立矣所謂八卦而小成
 也自是以往引而伸之又三十六營九變已成三畫
 而再得小成之卦者一則外卦之爲悔者亦備矣六
 爻成内外卦備六十四卦之别可見因而重之則六
 十四卦可爲四千九十六卦而天地萬物之理該貫
[015-26a]
 无遺所謂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此因揲蓍而推卦爻之極也易之有占微顯闡幽也
 道原於天理之神也因占而顯之以啓乎人闡其幽
 也德行寓於人事之顯也因占而神之以啓乎人微
 其顯也顯可與酬酢人道神可與祐助神化此因揲
 蓍而貫天人之理也朱子曰道因辭顯行以数神酬
 酢謂應對祐神爲助神化之功德行是人事粗做底
 只是人爲若決之於鬼神德行便神神不能自説吉
[015-26b]
 凶與人必俟易始著見是易能祐於神也
 閏法天體至圓周圍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繞
 地左旋常一日一周而過一度日麗天而少遲故日
 行一日亦繞地一周而在天爲不及一度積三百六
 十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而與天㑹是
 一嵗日行之數也月麗天而尤遲一日常不及天十
 三度十九分度之七積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
 四百九十九而與日㑹十二㑹得全日三百四十八
[015-27a]
 餘分之積五千九百八十八如日法九百四十而得
 六不盡三百四十八通計得日三百五十四九百四
 十分日之三百四十八是一嵗月行之數也嵗有十
 二月月有三十日三百六十者一嵗之常數也故日
 與天㑹而多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爲
 氣盈月與日㑹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
 十二者爲朔虛合氣盈朔虚而閏生焉故一嵗閏率
 則十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八百二十七三嵗一閏則
[015-27b]
 三十二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六百一五嵗再閏則五
 十四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三百七十五十有九年七
 閏則氣朔分齊是爲一章也故三年而不置閏則春
 之一月入于夏而時漸不定矣子之一月入于丑而
 嵗漸不成矣積之之久至於三失閏則春皆八夏而
 時全不定矣十二失閏子皆入丑嵗全不成矣其名
 實乖戾寒暑反易農桑庶務皆失其時故必以此餘
 日置閏月於其間然後四時不差而嵗功得成以此
[015-28a]
 信治百官而衆功皆廣也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爲乎易有聖人之道
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問焉
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嚮无有逺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
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
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
孰能與於此易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
[015-28b]
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夫易聖人所以
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
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
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易之變化即神之所爲辭變象占神所爲也易卦爻
 之辭皆聖人正大之説故以言者尚之則言有物隂
 陽之變具聖人時措之宜故以動者尚之則動有常
 造制形器尚其卦爻之象以易之象備物制用也龜
[015-29a]
 卜蓍筮尚卦爻之占以易之占極數知來也自尚辭
 言之則有爲有行之先以蓍問易求其卦爻之辭而
 以之發言處事則易受人之命而又有以告之如嚮
 之應聲是以決未來之事也尚占而玩其辭之即占
 筮所值吉凶之辭也此玩辭玩占非極其精微不足
 以與其遂知來物之知也自尚變言之則三變成一
 爻復五其三變而十八變以成卦參者三數之也伍
 者五數之也既參以變又伍以變一先一後更相考
[015-29b]
 覈以審其多寡之實也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
 謂也綜者總而挈之一低一昻之謂也此皆謂揲蓍
 求卦之事蓋通一十二營之䇿以成隂爻陽爻相雜
 之文究七八九六之數以定隂卦陽卦不易之䇿也
 或曰參伍以變縱横十五天地五十有五之數也朱
 子曰此一節夫子所以發明洛書之數也以龜背文
 攷之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爲肩六八爲足五居
 中央而實其腹縱横錯綜上下左右皆得十五數錯
[015-30a]
 者交而互之綜者總而挈之洛書之數或三其五則
 爲五以變而三數之或五其三則爲三以變而五數
 之一經一緯皆成三五十五之數故曰參天兩地而
 倚數蓋天數五地數五於五數之中天得其三地得
 其兩合之而成五此一五之變也兩其三而爲六兩
 其兩而爲四天用其六地用其四合之而成十此二
 五之變也三其三而爲九三其兩而爲六天用其九
 地用其六合之而成十五此三五之變也配之天度
[015-30b]
 則五日爲一候一年七十二候一五也十日爲一旬
 一年三十六旬二五也十五日爲一氣一年二十四
 氣三五也四十五日爲一節一年八節此又洛書四
 十五之全數也文者采也即九宮一白二黒三綠四
 碧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之色也象者八卦之象
 也即後天離南坎北震東兑西坤西南乾西北巽東
 南艮東北也離爲火坎爲水震巽爲木乾兑爲金坤
 艮爲土五行分布八維起於天一止於天九天九地
[015-31a]
 十之位即洛書龜背之象文王則之以奠八卦之位
 尚變而觀其象即變易所定成卦之象也此觀變觀
 象非極其變動不足以與此通變極數之用也易之兼
 該動靜乃四者之體所以立而用所以行也其无思
 无爲言其无思慮作爲也寂者感之體感通者寂之
 用人心之妙其動靜亦如此非極天下之至妙不足
 以與此也夫極深者以心之理言之也唯易之至精
 能極其深研幾者以事之端言之也唯易之至變能
[015-31b]
 研其幾極心之深故足以開人心之同然研事之幾
 故足以定人事之當然而通志成務而不見其通之
 成之之迹者則神之所爲也蓋玩辭觀占靜而竆理
 也體象達變動而制事也通志成務不見其迹神之
 事也易道之四合之以至精至變四即二也㑹之以
 至神二即一也此所謂聖人之道也
子曰夫易何爲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
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
[015-32a]
㫁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
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蔵於密吉凶與民同患
神以知來知以蔵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叡知
神武而不殺者夫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
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
闔戸謂之坤闢户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竆
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
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015-32b]
 一節言聖人立明誠之教二節言聖人明易而尚占
 筮之道三節言易道之名義夫使人知吉凶者所以
 開天下明道之實使人成事業者所以成天下行道之
 功冒天下之道皆在其中所以示人以致知力行
 者无遺理也易有開物之道也故聖人以之通天下
 之志則其知皆足以有明也易有成務之道也故聖
 人以之定天下之業則其仁皆足以有行也易冒天
 下之道而无遺也故聖人以之㫁天下之疑則其勇
[015-33a]
 皆足以有決也易蓍之作聖人蓋足以之明人心濟
 人事而解斯人昧道之惑耳此聖人以易而立誠明
 之教也其所以爲教蓍卦六爻也河圖以生數爲主
 一三五之竒謂之參天二四之耦謂之兩地積一三
 五而成九故乾元用九積二四而成六故坤元用六
 乾九坤六者參天兩地之積也由是兼成數而積之
 則天數二十有五合之而五十聖人則之以爲蓍數
 地數三十合之而六十聖人則之以爲卦數蓍之體
[015-33b]
 數五十而用數四十有九則七七而虛其一也卦之
 用數六十而體數六十有四則八八而盈其四也虚
 其一以爲太極之本盈其四以爲四象之用以蓍之
 虚一合卦之盈四則五也蓍之德圓故用竒數一五
 七九皆竒也卦之德方故用耦數四六八皆耦也五
 十之蓍分揲掛扐其數變動而足以知卦之來故其
 德圓而神二體之卦隂陽大小其象一定而足以蔵
 蓍之往故其德方以知六爻之義變易蓍卦老隂變
[015-34a]
 陽老陽變隂告人吉凶故其義易以貢此易之體也
 聖人以此三者洗心則此心渾然蓍卦六爻之理一
 疵不存萬理明凈而黙蔵諸用其理之㑹於已者以
 是物我渾融吉則憂斯民之不能趨凶則憂斯民之
 不能避其心之公乎人者以是此聖人之體易也神
 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此者言蓍卦之德非至
 德不能與此也以知來藏往之蓍卦言則蓍定數於先
 於卦爲來卦定象於後於蓍爲往蓍之神知卦之來
[015-34b]
 卦之知蔵蓍之往也主人心言則神屬魂魂之靈足
 以知來物知屬魄魄之强足以記往事此皆非古之
 聰明叡知神武而不殺者不能與也聖心藴蓍卦六
 爻之德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者以其有
 神知之德而知之明也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者以其
 知天人之理而處之豫也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
 德者以筮蓍求卦之際能肅然齊一惕然驚懼致敬
 以叩神明而致其心之亦神明也此聖人明易而尚
[015-35a]
 占筮之道也此道原於三才隂主乎靜故闔戸之象
 爲坤陽主乎動故闢戸之象爲乾動則陽變爲隂靜
 則隂變爲陽故一闔一闢爲變陽往則隂來隂往則
 陽來循環无端流行不息故往來不竆爲通乾坤變
 通而萬物莫不稟氣於天故物生之始著見者名曰
 象萬物莫不受形於地故物生之成形質者名曰器
 聖人因人物之生制爲三綱五常禮樂刑政而用之
 天下者則曰法天下之動靜出入用之而不知是理
[015-35b]
 之所以然者則名曰神蓋乾坤變通者天地之化生
 人物也見象形器者人物之稟受天地也法者聖人
 品節斯道之所當然者也神者天下不知是道之所
 以然者也此聖人明易道之明義也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此明易道之源流也朱子曰太極者象數未形而其
 理已具之稱形器已具而其理无朕之目在河圖洛
[015-36a]
 書皆虚中之象也周子曰无極而太極卲子曰道爲
 太極又曰心爲太極此之謂也謝氏曰周子畫○以
 象之非謂太極之形如此蓋太極者天地人物混然
 一貫之理无象形而能爲象形者也太極之判始生
 一竒一耦而爲一畫者二是爲兩儀其數則陽一而
 隂二在河圖洛書則竒耦是也周子所謂動而生陽
 動極復靜靜而生隂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
 分隂分陽兩儀立焉卲子所謂一分爲二謝氏曰易
[015-36b]
 象起於兩一而兩之爲兩故曰兩者隂陽也儀者端
 倪也自太極而生有端倪之謂也文公曰兩儀之上
 各生一竒一耦而爲二畫者四是爲四象其位則太
 陽一少隂二少陽三太隂四其數則太陽九少隂八
 少陽七太隂六以河圖言之則六者一而得五者也
 七者二而得五者也八者三而得五者也九者四而
 得五者也以洛書言之則九者十分一之餘也八者
 十分二之餘也七者十分三之餘也六者十分四之
[015-37a]
 餘也周子所謂水火木金卲子所謂三分爲四也謝
 氏曰太陽陽中之陽也少隂陽中之隂也太隂隂中
 之隂也少陽隂中之陽也周子所謂陽變隂合也以
 初重而觀則左爲陽而右爲隂以次重而觀則上爲
 陽而下爲隂陽輕清上升者爲天隂重濁下降者爲
 地文公曰四象之上各生一竒一耦而爲三畫者八
 於是三才畧具而有八卦之名其位則乾一兑二離
 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在河圖則乾坤坎離分
[015-37b]
 居四實兌震艮巽分居四虚在洛書則乾坤坎離分
 居四方兌震艮巽分居四隅周禮所謂三易經卦皆
 八大傳所謂八卦成列卲子所謂四分爲八也謝氏
 曰四象之上又各生一竒一耦是爲河圖之本體先
 天之畫也卲子曰乾坤定位也震巽一交也兌離坎
 艮再交也震陽少而隂尚多也兌離陽寖多也坎艮
 隂寖多也八卦之上又各生一竒一耦而爲四畫者
 十六邵子所謂八分爲十六皇極經世始終用十六
[015-38a]
 位蓋以四起象四而四之爲十六隂陽剛柔各得八
 數天有八象地有八象也四畫之上又各生一竒一
 耦而爲五畫者三十二邵子所謂十六分爲三十二
 者是也又爲四象之上各加八卦八卦之上各加四
 象也五畫之上又各生一竒一耦而爲六畫者六十
 四卦則兼三才而兩之而八卦之乘八卦亦周於是
 六十四卦之名立而易道大成矣周禮所謂三易之
 别皆六十有四大傳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邵氏謂
[015-38b]
 三十二分爲六十四也若於其上各爻又各一竒一
 耦則爲七畫一百二十八矣引而伸之積成十一畫
 之上又各生一竒一耦則爲十二畫者四千九十六
 矣焦貢易八卦變之數蓋以六十四乘六十四也此
 隂陽流行之數而易道之无竆也自太極觀天地天
 地亦物也人而盡太極之道則能參配天地而造化
 在我矣此所以趨吉避凶而生大業也隂陽往來交
 錯便有盈虛消長之不同吉凶生矣吉凶既決定則
[015-39a]
 以之立事而大業自此生矣此聖人作易教民卜筮
 以開天下之愚以定天下之志以成天下之事者如
 此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
大乎日月崇髙莫大乎富貴備物制用立成器以爲天
下利莫大乎聖人探頤索隠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
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
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埀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
[015-39b]
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
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
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一節明易道之大端二節明聖人作易之本初三節
 推天祐之所以然也物之形體具一法象天地則法
 象之大者物之屈伸具一變通四時爲變通之大者
 物之有耳目皆有精明日月則爲著明之大者以言
[015-40a]
 乎崇髙則富貴爲崇髙之極以言乎制作則聖人爲
 制作之先以言通微極幽知來以㫁天下之疑而使
 人勉勉於趨吉避凶者則蓍龜之靈尤其至者蓋自
 造化言之則天地其全體四時其妙用日月其精光
 也自人言之則富貴者以其分之隆聖人者以其德
 之盛自物言之則蓍者植物之靈而龜者動物之靈
 也此聖人明易之大端也合而言之聖人之易皆法
 象一貫之理而已神物者蓍龜是也變化者隂陽之
[015-40b]
 運也埀象見吉凶者如日月星辰主灾祥禍福也河
 圖洛書者天地生成之數也易之變具於神物妙於
 變化顯於天象載於圖書故聖人作易皆所以取法
 乎此易有四象則掲隂陽老少之象以示人也因象
 而繫辭則盡其言以告人也辭焉而明吉凶所以㫁
 天下之疑也然此非聖人自爲也取法於天地萬物
 而埀法於天下萬世耳此明聖人作易之本初也經
 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請論其詳蓋有天地自
[015-41a]
 然之易有羲文周孔之易羲文周孔非能自爲易也
 亦取諸天地而已河圖洛書天地不言之畫也信乎
 畫前元有之物也人之言曰龍馬負圖而出於河其
 數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東四九居西五十居
 中伏羲則之以畫八卦神龜載書而出於洛其數戴
 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爲肩六八爲足禹因類之以
 成九疇此出于孔安國劉歆之説則河圖者羲文所
 以畫卦洛書者禹箕所以叙疇也今大傳論作易之
[015-41b]
 原乃兼以圖書言之何哉河圖者伏羲所以取畫先
 天之易而洛書者文王所以取畫後天之易也河圖
 虛其中者太極也竒數二十耦數二十者兩儀也以
 一二三四爲六七八九者四象也以四隅之正爲乾
 坤坎離以四隅之空爲兌艮震巽者八卦也洛書之
 虛其中者太極也坎居一白離居九紫震居三綠巽
 居四碧艮居八白坤居二黑乾居六白兊居七赤者八卦也先
 天之易乾坤縱而六子横易之體也後天之易震兌
[015-42a]
 横而六卦縱易之用也先天之易象天之圓以氣運
 而司乎八卦後天之易如地之方以形著而司乎八
 位是則洛書之出不特禹箕以之叙疇而實文王以
 之造易况夫子大傳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
 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即指
 河圖之數而言之也又曰參伍以變錯綜其數縱横
 皆十有五數又指洛書之數而言之也是則洛書不
 專於作範而兼通於作易明矣雖然河圖洛書相爲
[015-42b]
 經緯八卦九章相爲表裏是雖漢儒之言實天下之
 至論也河圖主常數而盈於十洛書主變數而止於
 九朱子謂則河圖者虚其中則洛書者總其實十盈
 數也盈數用虚故河圖虚其中之兩而用八九虚數
 也虛數用實故洛書總其中之五而用九河圖象如
 天外圓中虚故五十不用而太極爲八卦之樞紐洛
 書之數如地外方中實故中五建用而皇極爲九疇
 之宗主然天未嘗不用地數之耦地未嘗不用天數
[015-43a]
 之竒河圖雖虚其中之十與五而不用而洛書實互
 蔵其十與五而縱横以迭用况洛書四十有五之數
 雖若少虧於河圖之數而河圖之數五十五者又九
 疇之子目也豈惟此河圖之八卦互蔵洛書之九數
 蓋乾一對坤八爲九離三對坎六爲九震四對巽五
 爲九兌二對艮七爲九洛書之九章亦互蔵河圖之
 十數一五行對九五福極爲十二五事對八庶徴爲
 十三八政對七稽疑爲十四五紀對六三德爲十是
[015-43b]
 河圖未嘗无九而洛書未嘗无十也河圖如天圓而
 包乎地洛書如地方而居於天之中河圖象圓而用
 數耦故虚其兩而畫八卦此天爲經而地爲緯也洛
 書象方而用數竒故總其實而叙九疇此地爲經而
 天爲緯也先天之易本於河圖圖圓象天天之太極
 以四象而正四時易之體也後天之易本於洛書書
 方象地地之元氣以八卦而司八方易之用也河圖
 虚五與十而不用蓋主於兩儀四象以爲立卦生爻
[015-44a]
 之基所謂交易爲體往此來彼之易也洛書縱横十
 五以蔵用蓋主於用九用六以爲揲蓍求卦之妙所
 謂變易爲用時靜時動之易也其經緯表裏者固如
 此邵子曰圓者星也厯紀之數其肇於此乎方者土
 也畫州井地之法其放於此乎夫天有十二辰二十
 八宿分居四表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北斗七星併輔
 弼一星而爲八居天之中總而計之凡五十有五即
 河圖之積數也四方各得三辰七宿合之則爲十即
[015-44b]
 河圖十數也河圖虛中得十有五數而日月五星與
 斗宿八星居天之中爲天象運行之主即虚中十五
 之數也十二辰二十八宿合之而得四十分居四表
 即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之四象也是故聖人則之以
 治厯明時厯法合二始以定剛柔二中以定律厯二
 終以紀閏餘所謂厯紀也方者洛書之文洛書固主
 乎數若因數原象夫地之象方方者徑一而圍四於
 方圍之中開方爲十字而中分之則成田字而謂之
[015-45a]
 方田其數四又二其十字而三分之則成井字則其
 數九實其中則爲九虛其中則爲八井田之法以九
 而起以九而終於其中則四而分之四九三十六地
 之數也故小司徒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爲井
 四井爲邑四邑爲邱四邱爲甸四甸爲縣四縣爲都
 自四井四邑四甸四縣四都而後成一大都則大都
 即一同之國也然則畫州分土之法豈非則於書歟
 孔穎達曰言人於此易㫁而行之則鬼神无不助祐
[015-45b]
 故引大有上六證之意或然也大有爻辭言天祐而
 已夫子釋之其言天助必兼人助以言之其言天助
 則謂之順不謂之信言人助則謂之信不謂之順何
 也蓋天人本一機天之助順本於人之助信見之但
 言天助則推天理之統體言人助則指人事之形著
 謂之順者循天理之本然而无所咈也謂之信者蓋
 人事之實然而无所欺也故信而曰履以其行事言
 之順而言思以其求諸心言之此信順所以有天理
[015-46a]
 人事體用之分也此夫子之言天助人助所以别而
 言之也然履信所以思乎順又有以見其貫通之實
 而又尚賢亦所以輔成其順信之德耳此推天祐之
 所以然也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僞繫辭焉以盡其
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乾坤其易之緼
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則无以見易易
[015-46b]
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
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
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
下之頤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
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
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
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
明之存乎其人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015-47a]
 易之始作書不能盡聖人之言言不能盡聖人之意
 則聖人之意疑不可見矣自聖人觀象而即畫以立
 卦因卦而分之以繫辭因是變通天下之事以盡利
 鼓舞天下之心以盡神則聖人之意亦可見矣故卦
 象與辭一隂陽耳合易之精粗以論變通之利則知
 聖人達於天下者事業也闡易之體用以究變通之
 利則知君子體易於一身者德行也夫立天地雷風
 水火山澤之象所以盡聖人之㫖意觀象而設八八
[015-47b]
 六十四卦所以盡君子小人之情僞其以情實則其
 合乎聖人之意者其爲僞佞則其悖乎聖人之意者
 因卦而繫辭于各爻所以盡其吉凶悔吝之言其出
 於聖人之意者辭之所以勸也其處於聖人之意者
 辭之所以戒也易之爲書如此以易道而變通萬事則
 化裁推行各得其宜所以盡利以易道而鼓舞人心
 則作興動化不測其妙所以盡神惟其有變通人事
 之利是以有鼓舞人心之神易之達諸用者又如此
[015-48a]
 則聖人之意従可知矣夫卦爻之變易不竆而乾坤
 卦爻變易之藴也故乾坤既立凡易之百九十二陽
 爻皆乾之所藴也凡易之百九十二隂爻皆坤之所
 藴也此乾坤所以爲易之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
 其中乾坤毁則無以見易道之藴蔵易道不見則无
 以見乾坤之變化是易道不外乎隂陽其形而上者
 爲道則其无形體者理也其形而下者爲器則其有
 形體者物也自易言之器則易之隂陽道即易之太
[015-48b]
 極易之卦爻皆隂陽也卦爻之理則太極也其在天
 地則天地之形體爲器元亨利貞之理則道也其在
 人則人之形體爲器仁義禮智之理則道也易之兼
 乎三才者道即器而器亦道也夫道不離器然自形
 而下者言之則不能无氣稟之異是以不能无過不
 及之差而或至於失道也聖人即此道消化弊事而
 裁制之唯變惡爲善變邪爲正變亂爲治故謂之變
 因變而推行之推善道而行則見善道无不達推正
[015-49a]
 道而行則見正道无不貫以至行乎富貴貧賤夷狄患
 難與平治之道无往不通故謂之通舉變通之用而
 措諸天下則鼓舞人心神化不竆是合易道精粗以
 論變通之利所以見聖人鼓舞之神而成及民之事
 也夫道不外乎器天下之頤道之體也天下之動道
 之用也聖人見天下之頤而擬諸其形容以象物宜
 則道體著於象矣聖人見天下之動而行典禮以㫁
 吉凶則道之用著於爻矣象即統諸卦者也故曰極
[015-49b]
 天下之賾者存乎卦爻即詳其辭者也故曰鼓天下
 之動者存乎辭卦爻之化裁推行存乎變通言道器
 而以謂之變通言以著顯微也言爻象而以存乎變
 通言自用反本也易之鼓舞天下者如此其神神妙
 而能明之者固在乎人所以明之而黙成自信者又
 在乎德行蓋神而明之者明善之事此道之所以明
 黙成自信者誠身之事此道之所以行也闡易之體
 用以究變通之利者正欲君子體鼓舞之神而全反
[015-50a]
 已之德行也夫卦象爻辭統而言之一爻象也爻象
 之變通盡利是以能鼔舞以盡神因變通之盡利以
 發揮其神教之功者聖人之事業也因變通之盡利
 而興起於神教之内者君子之德行也發之爲事業
 易之教也藴之爲德行易之學也夫子於此反覆申
 明之則聖人所以盡言盡意者有在矣
 易書之作大抵自因天地以明人道即人道而三天
 地也故上係首章始焉合三極以明卦爻之義終焉
[015-50b]
 原卦爻以貫三極之理三才之分人事有吉凶悔吝
 天地有剛柔變化故次章明三極之道而欲斯人效
 法天地以趨吉而免於凶與悔吝焉吉凶悔吝之辨
 存乎卦位凶中求吉而其要在无咎也故次章申言
 吉凶悔吝而兼明補過之道以示險易之别焉又知
 險易之辨以趨吉避凶是即天地剛柔變化之得其
 道也故次章復明易道之配天地與人道之參贊天
 地焉天地之道著於晝夜者即神易也故次章又以
[015-51a]
 天地之神易以參合人心之神易焉神易之妙莫著
 於乾坤之動靜故次章又申言乾坤之廣大焉乾坤
 之廣大即人道之所效法也故次章又即天地之易
 以參人性之道義不離乎言動也故次章因象推爻
 舉七爻以明人事之變化焉言動之有疑當決之於
 神明之筮蓍故次章明大衍之占法皆神之所爲也
 故次章論至精至變歸之至神焉夫至精以極深故
 能開物至變以研幾故能成務故開物成務之章次
[015-51b]
 之開物成務之詳皆使民㑹乾坤之藴以明善誠身
 也聖人達明誠之教於天下則爲事業君子體明誠
 之學於一身則爲德行故事業德行之章爲上繫之
 終焉
 
 
 
 周易衍義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