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75 周易衍義-元-胡震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衍義卷八      元 胡震 撰
離下/離上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
木麗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
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離麗也明也取其隂麗於上下之陽則為附麗取其
 中虛則為明義故為火為日萬物莫不各有所麗有
[008-1b]
 形則有麗矣在人則為所親附之人所由之道所生
 之事皆其所麗也人之所麗利於貞正得其正則可
 以亨通故曰離利貞亨牛之性順牝牛又順之順者
 也既附麗於正必能順於正道養習以成其順徳故
 畜牝牛吉也夫麗於正道既足以達文明之用養其
 順徳又有以成文明之功惟正故能順不正則不能
 順也文王之柔順與夷王之卑順同一順也而文王
 則為是夷王則為非羲和之欽順與衍儀之以順同
[008-2a]
 一順也而羲和則為是衍儀則為非盖文王羲和之
 順以正道而衍儀夷王之順不出於正耳人惟不知
 自得之正道於是有以雷同為順者有以詭隨為順
 者有以柔佞為順者嗚呼斯道之不明有由也哉盍
 思夫以正道而養其至順之徳則存心養性順乎天
 命之性而不順乎人偽之私知言養氣順乎道義之
 氣而不順乎詖遁之辭由是有順理之裕而无從欲
 之危有順是之美而无從非之累所以畜牝牛而必
[008-2b]
 在於利貞也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
 乎土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此合三才以闡卦
 名也天地之中无无麗之物在人當審其所麗麗得
 其正則能亨也以卦才言上下皆麗重明也二五皆
 處中正麗乎正也重明而不麗乎正則以察為明君
 臣上下皆有明徳而處中正可以化天下成文明之
 俗也又曰柔麗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此舉
 二五爻以闡卦辭也柔之為道不麗逺者不麗乎中
[008-3a]
 正則邪佞之道其能亨乎六居五柔麗乎中而亨也
 六居二柔麗乎中正而亨也言柔麗乎中正則二五
 舉矣畜養也以剛正畜養之功其至順而麗於中正
 則吉是亦彖之利也故曰畜牝牛吉或曰五以隂居
 陽得為正乎曰五為中以行正是亦正也楊氏曰離
 明卦也明敝必察明而養之以正乃亨明過必剛明
 而養之以柔乃吉君之明麗乎正即日月麗乎天其
 明彌髙而不流於順宗徳宗之察察臣之明麗乎正
[008-3b]
 即百穀草木麗乎土其明彌厚而不墮於韓非晁錯
 之刻薄此唐虞三代君臣之明皆麗乎正其化成天
 下也冝哉此卦其變為坎卦其象離為火為日為戈
 兵為甲胄其占以貞順為吉也
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若云兩明則是二明不見繼明之義故云明兩作離
 作起也明明相繼而起大人重光之象如以舜之明
 繼堯之明以啟之明繼禹之明以武王之明繼文王
[008-4a]
 之明又日出曰明日入曰昏日一而已而旦旦明作
 必於其明之再作也於以見重離之象焉有大徳居
 大位曰大人大人體離之象以繼明照于四方繼明
 不特専指繼世而言以一身言之則緝熈光明反之
 於身純乎天理不以私欲蔽之一念之明繼繼不已
 至於无一念之不明推之於行普以大公不以私意
 奪之一事之明繼繼不絶至於无一事之不明皆繼
 明也體離之明照四方體重離以繼明非與天地合
[008-4b]
 徳日月合明之大人孰能之楊氏曰六五不矜其明
 而續以六二之明是已所不及而續以賢也故日月
 之明終古不忒大人之明四方畢照辨忠邪知疾苦
 燭幽枉慮長久皆照四方之謂
初九履錯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錯之敬以辟咎也
 初九以文明之徳陽剛之資居離明之初火性炎上
 陽性好動㡬於躁進其履錯然紛雜雖未進而迹已
 動則失居下之分而有咎也然其剛眀之才動而知
[008-5a]
 敬慎之道知辟咎之道則无咎也夫敬者一心之主
 宰萬事之本根也踐履之所麗也帝堯則欽明帝舜
 則温恭大禹則敬修可願成湯則聖敬日躋文王則
 緝熈敬止是君道之所履未有不離乎敬羲和則欽
 若若契則敬敷臯陶則往欽哉伊尹則明立敬之訓
 召公則陳疾敬之語是臣道之所履未有不麗于敬
 曽子之逺暴慢有子之恭近於禮子思之不動而敬
 孟子之自反其敬士君子之所履未有不麗于敬今
[008-5b]
 初九之所履錯然者或行其孝友或行其睦婣或行
 其任恤或行君臣之義或行父子之親或行夫婦之
 别或行長幼之序動作威儀之不一出處語黙之不
 齊皆所履之錯然也履道而能敬則正其衣冠尊其
 瞻視居而无咎也擇地而蹈折旋蟻封動而无咎也
 弗貳以二弗參以三唯心唯一萬變是監一心之過
 何有焉不東以西不南以北當事而存靡他其適衆
 著之過何有焉是踐履之得失常分於一念敬肆之
[008-6a]
 間而已象曰以辟咎也初以剛而居明體志於上進
 動而能敬斯可以避咎豈至納諸罟擭陷穽而不知
 避乎昔者春秋之世趙同獻狄俘而不敬劉康公知
 其有大咎也晉景公見魯侯而不敬季文子知其必
 不免也郤子將事不敬獻子是以發无基之誚成子
 受脤而不敬劉子是以明取禍之由髙厚相㑹而不
 敬莊子是以知其社稷之棄嗚呼之人也焉知離之
 履錯然敬之无咎之義歟楊氏曰敬者畏謹以晦其
[008-6b]
 明也初九在下无位而踐履錯然璀璨於天下已不
 可掩矣非晦其明則衆之所忌咎之所集夫子之少
 也孟僖子已知其聖夫子每曰聖則吾不能聖則吾
 豈敢事君盡禮恂恂誾誾故匡人不能殺桓魋不能
 害不然何以避咎哉童溪曰在我不盡其莊敬之禮
 不諂則慢諂則失已非以下承上之道慢則失人非
 以剛接柔之道初六之敬以避咎避去其諂與慢之
 咎也
[008-7a]
六二黄離元吉象曰黄離元吉得中道也
 黄中色六二以文明中正之徳上同與文明中順之
 君其明如是其麗如是大善之吉也所以元吉者以
 其得中道也夫人之一性正理渾然所謂天然自有
 之中所謂喜怒哀樂未發之中无智愚无聖狂此理
 固均具也及其性動而為情循其性則道心為人心
 之主人心聴道心之命動静云為自无過不及之差
 於是乎動罔不吉離之六二麗乎中正則循其秉彛
[008-7b]
 之良心而无偏黨反側之私率其天理之正性而无
 私心横發之危此吉之所以大也象曰得中道也中
 庸一書子思子所以明中道之可常而不可易也其
 曰天命之性中之實體也其曰率性之道中之實用
 也其曰修道之教又因中道之體用而品節之也其
 戒謹其恐懼其謹獨所以存天理遏人欲而不失此
 中也極而至於天地位萬物育所以極此中道之功
 效也中之效驗至於天地以位萬物以育不謂之元
[008-8a]
 吉何哉
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象曰日昃
之離何可久也
 九三居下體之終是前明將盡後明將繼之時人之
 始終時之革易也故為日昃之離日下昃之明也昃
 則將没矣以理言之盛必有衰始必有終常道也達
 者順理為樂缶常用之器也鼓缶而歌樂其常也不
 能如是則以大耋為嗟憂乃為凶也大耋傾没也此
[008-8b]
 聖人示人處生死之道人物之在天地間原其始則
 隂精陽氣聚而為物要其終則魂遊魄降散而為變
 猶晝夜循環此理之常也日昃之離即人生之耋也
 自鼓缶而歌言之必自謂嵗聿云暮今我不樂日月
 其除也必自謂嵗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也且
 以喜樂且以永日生順死安此善處日昃之離而吉
 也自大耋之嗟言之則認形體為己有不能釋然也
 視宫室為己私而不能舍然也涕泗於衰謝之餘悲
[008-9a]
 戚於暮晚之際顛倒錯亂此不善處日昃之離而凶
 也象曰何可久也人之暮景如日之昃不能長久也
 昔堯老也薦舜於天舜老也薦禹於天其下陶潛之
 預為祭文杜牧之自撰墓誌皆不惑於生死之際彼
 秦皇之顛倒海島漢武之謬迷仙道趙孟之發朝不
 謀夕之語而棄其神人宋公與昭子坐語相泣而喪
 其精爽是處日昃之離而已凶道矣程氏曰明者知
 其然也故求人以繼其事退處以休其身安常處順
[008-9b]
 何足以為凶
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象曰突如其來如无
所容也
 此爻前明已盡後明相繼之時九四重剛不中不正
 又處不當位不善乎繼而求繼者也剛躁妄動突如
 其來失善繼之道居繼承之地而用陵逼之道則名
 分不正神人不容此身於此而焚死天下於此而棄
 絶能免陵迫之禍乎夫古之聖賢其繼統嗣位非以
[008-10a]
 位為樂也所以應天命而順人心也舜之繼堯既以
 其徳弗嗣矣又且避堯之子何其揖遜也使其居堯
 之宫逼堯之子能无篡奪之禍乎禹之繼舜既曰朕
 徳罔克矣又且避舜之子何其揖遜也使其居舜之
 宫逼舜之子能无悖逆之凶乎今九四當繼承之時而
 突如其來者其欲速享天位之樂亟受玉食之珍妄
 竊神器之重乎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致如是而進
 未害也今迺突如其來是不待天命之與而躁進也
[008-10b]
 朝覲者歸謳歌者歸訟獄者歸如是而進未害也今
 乃突如其來是不待人心之歸而妄進也繼承而以
 剛逼之道是逆徳也是篡賊也是天人之所共絶也
 其曰焚如凶威逆焰足以焚其身也其曰死如凶器
 逆械足以死其身也其曰棄如强衆咈公適以取天
 下之棄絶也象曰无所容也无所容是焚死棄也昔
 者魯桓公篡位而繼世突如其來也終罹彭生之禍
 天地神人之不容也衛州吁弑君而繼世突如其來
[008-11a]
 也終罹衛人之戮天地神人之所不容也下而王莽
 以詐偽而篡漢桓𤣥以剛猛而代晉隋廣以幽父而
 承隋突如之勢若足以得志矣其焚如死如棄如之
 禍寧能免乎楊氏曰六五有至尊之象天下所共欽
 今九四恃至剛之才突然以犯六五犯之不獲而自
 反是突如其來如也豈有侵天欺君之人而人不疾
 之焚之不足寘之死而後已死為未已棄之而不留
 則其疾之甚也禍極矣凶不足言也
[008-11b]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象曰六五之吉離王公也
 六五有文明之徳然以柔居上在下无助獨附麗於
 剛强之間危懼之勢也唯其明也故能畏懼之深至
 於出涕慮念之深至於戚嗟所以能保其吉也以憂
 懼之心而致逸樂之福也六五之所以憂懼者若曰
 愚夫愚婦一能勝予麗于剛强實為大艱國勢危而
 敵勢强公室㣲而私室張凜乎若履春氷也危乎若
 蹈虎尾也若游大川未知攸濟存心如此必思所以
[008-12a]
 修政事而消外患思所以修己徳而服人心奚而不
 吉必思求忠良以制姦雄必思淑人心以拒暴行奚
 而不吉以禹之明而有下車之泣所以成夏室之治
 湯之明而懐隕淵之危所以致商邦之寧若夫衛侯
 臧卒而子衎不哀社稷於是而㡬覆著丘公亡而郊
 公不慼國人於是而不順其能吉乎象曰離王公也
 憂王公之尊位而畏懼憂虞以處二剛之逼此其所
 以為吉也
[008-12b]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无咎象曰王用出
征以正邦也
 王五也上以陽剛居五之上處離之極剛明可以及
 逺五惟用之出征則有嘉美之功折取也首猶魁也
 醜類也然出征之道不可恃剛太過唯折取其魁首執
 獲其匪類而已所謂殱厥渠魁脅從罔治故无咎盖
 聲罪執言禁暴除亂義氣之所當振者赦過宥
 罪好生惡殺又仁道之所當施者天地之大雷霆之
[008-13a]
 震怒所以行雨露之沾潤秋冬之肅殺所以兆春夏
 之温厚聖人之心天地之心也上九之出征有嘉折
 首者若曰元兇有罪天命殛之予弗順天厥罪惟均
 昏迷不恭反道敗徳爾實為之倡脅權相滅穢徳彰
 聞爾實為之主怠棄三正敷虐萬邦爾實司其柄奉
 辭討罪以折其魁首為尚此大義之不容己也夫何
 咎之有其所以獲匪其醜者又若曰天地萬物莫非
 吾體干戈相尚豈予本心彼醜類之衆雖不沾王化
[008-13b]
 安知其无自潔之志雖淪胥逆黨安知其非脅從之
 人殺其父兄係累其子弟是豈中道哉舊染汚俗咸
 與維新此又至仁之所不容已也夫亦何咎之有湯
 之征葛誅其君而弔其民武王之伐殷伐不仁而非
 敵百姓厥後魯之征徐戎而无敢越逐唐之擒元濟
 而不戮一人是亦上九无咎之道耳象曰以正邦也
 征之為言正也仁義之師非黷武也正邦國之不正
 而已程氏曰明則能照剛極能斷能照足以察奸惡
[008-14a]
 能斷足以行威刑故王者用此剛明之人以辨天下
 之邪惡而行其征伐則有嘉美之功也然明極則无
 㣲不照斷極則无所寛宥不約之以中則傷於嚴察
 矣只當折取其魁首所執獲非其醜類則无殘暴之
 咎也童溪曰九四當離麗之時恃剛以陵上由上九
 觀之所謂非其醜類而首惡者于以征之則不正者
 去而邦正矣
[008-15a]
艮下/兌上
咸亨利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
應以相與止而説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
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
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咸者感也不曰感者咸有皆義男女交相感也物
 之相感莫如男女而少復甚焉凡君臣上下以至
 萬物皆有相感之道相感則有亨通之理故咸有
[008-15b]
 亨之理也利貞相感之道利於正也取女吉以卦才
 言也夫明感通之本既有以得人道之正達感通之
 用當有以明人道之始感通莫大於得正斯可以盡
 倫匹配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後
 品物遂而天命全未有舍感通之正道而能經夫婦
 者書記釐降禮始大婚詩歌好逑皆重於正始之道
 也聖人於咸之一卦先之以亨通之亨次之以取女
 吉其紀綱人道也深矣觀之周詩取女之禮有曰桃
[008-16a]
 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以其正道之
 得宜也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以
 其正道之有成也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
 言還歸正道之形為愛敬也南有樛木葛藟虆之樂
 只君子福履綏之正道之積而成福禄也内以治祖
 廟之禮足以配神明之奥出以治直言之禮足以立
 上下之敬正道不失男女有别而後夫婦有義而後
 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義感通之不以正
[008-16b]
 道豈能如是春秋之世正道不明宰咺歸賵而嫡妾
 之分亂履緰逆禮而親迎之禮廢姜氏如齊師則淫
 奔之俗興季姬使鄫子則先柔之道喪昭公娶孟子
 則厚别之義亡後世漢劉聰后樊氏而亂華齊后主
 妃馮氏而亡國唐髙宗立昭儀而階禍皆失其正也
 吉何有焉彖曰咸感也此釋卦名之義也丘行可曰
 咸感者也所以感者心也无心者不能感故感為咸
 加心有心於感者亦不能咸感故感无心而為咸惟
[008-17a]
 无容心於感然後无不感也曰柔上而剛下二氣感
 應以相與以卦體言之兑柔居上艮剛居下一剛一
 柔交相感應此感之所以亨此天地之感也曰止而
 説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以卦徳言之艮止
 於下篤誠而感之専兑説於上和柔而應之至一止
 一説交相感應此咸之所以利貞説斯感感必止得
 其正也蔡氏曰止而説所以利貞説斯感感必止得
 其正也文王親迎太姒于渭而生武王男下女得理
[008-17b]
 之正而吉也此言人道之感也曰天地感而萬物化
 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
 之情可見矣此又推廣咸感之名義也楊氏曰上經
 首乾坤乾坤隂陽之辨下經首咸恒咸恒隂陽之交
 不辨分不嚴不交情不通故曰咸感也此卦其變為
 損卦其象兑少女艮少男以少男下少女咸感之象
 其占利貞則吉也
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虚受人
[008-18a]
 澤性潤下土性受潤澤在山上漸潤通徹是二物之
 氣相感通也君子體之而虚其中以受人夫人中虚
 則能受中實則不能受虚中無我中無私主故無感
 不通以量而容之擇合而受之使私邪内窒本心太
 虚之體一有以蔽之則立已與物私為町畦安在其
 能感通耶白雲曰不能感者以不能受故也不能受
 者以不能虚中故也山受澤山之虚心受人君子之
 虚虚故感感故應
[008-18b]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拇足大指也不能行而能動咸之初六志在應四以
 㣲居下其感未深豈能動於人初雖欲感乎四四則
 不應乎初如人拇指之動未足以進也故不言吉凶
 象曰志在外也志在應於外卦之九四是初六有志
 於感而未能感也於初六者冝如何曰咸雖主於感
 感道宜静不宜動傅説感髙宗於宵寐豈有心於髙
 宗哉甯戚感齊桓於謳歌豈有心於齊桓哉无心之
[008-19a]
 感不介而孚乃感通之真機故龍无心於感雲而雲
 自從虎无心於感風而風自從六唯静虚以存心静
 退以守身行乎仁義之塗游乎詩書之府上之感通
 无容心焉庻乎得感通之正道昔者廉頗被甲以示
 可用終不得趙王之召韓愈上書以求大用終不得
 唐相之援下之求上以有心感之其感也亦淺矣焉
 能必上之應哉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雖凶居吉順不害也
[008-19b]
 腓腨腸也足肚也在足之上股之下腓動則足舉而
 後隨之足之力本諸此為下體之要咸以人身取象
 六二以隂在下與五為應隂柔不能固守不知順理
 守道以待上之求而如腓之自動則躁妄自失所以
 凶也然二居中得正所應又中正其才本善聖人又
 為之戒曰居吉若安其分不自妄動則吉也夫君子
 之動静以出處言固不可主一而廢一以感應言則
 戒乎妄動而自失六二之咸其腓而凶者疾趨於功
[008-20a]
 名之塗摇尾於權勢之門朶頥於烹餁之鼎足將進
 而趦趄口將言而囁嚅雖卑屈雖恥辱雖危殆皆不
 暇顧其凶宜也六二若能反而思之謂屈道不可以
 伸身謂辱已不可以成君無熱中無躁進無貪冒浩
 然而獨存居正以自守其吉又可待也象曰順不害
 也謂君臣之相感惟順理則不害動而凶者其悖理
 歟静而吉者其順理歟聖人兩示得失之分以為六
 二勸戒其㫖深矣吁動而凶者非為商鞅之三變説
[008-20b]
 君則為公孫𢎞之曲學阿世非為齊揔之剥削求媚
 則為王鍔之以賂求相其終之所以感君者何所加
 也静而吉者非為伊尹之樂畎畝則為吕望之逸老
 渭濱非為四皓之肥遁商山則為葛亮之髙卧南陽
 其終之所以感君者何所損也是非之别得失之分
 學者有不難辨矣程氏曰腓動求君則凶居以自守
 則吉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徃吝象曰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
[008-21a]
隨人所執下也
 股在身之下足之上不能自由隨身而動者也自動
 則妄隨人則牽九三以陽居剛有陽剛之才而為主
 於内居下之上是宜自得於正道以感於物今乃感
 上六之説而隨之上六女之説説之極極而流者也
 九三剛躁以隨之所隨者正其弊猶不止所隨不正
 其弊若何如此而徃可羞吝也夫人固不能无所隨
 也未達之士必從先達者然後爵位通而事業彰後
[008-21b]
 覺之人必從先覺者然後學問新而道徳富為干木
 之踰垣為泄栁之閉門是皆已甚然彌子欲主孔子
 而孔子不之隨季氏欲宰子騫而子騫不之隨則君
 子之所隨苟非其人不苟隨也匪人而妄隨之是可
 羞也九三之咸其股執其隨徃吝者或以朋比合或
 以勢利合或以富貴合泛泛若水中之鳬隨波上下
 執此以徃大可羞吝象曰所執下也動而説志在隨人
 所執卑下之甚也吁陳相之從許行夷之之從墨子
[008-22a]
 此學問之詭隨也貢禹之從王鳳五鹿之從石顯此
 黨與之詭隨也范増之從項羽曹洪之從魏王此禄
 仕之詭隨也詩曰無縱詭隨九三其盍念之徐氏曰
 世之君子位居人上所守不正感不以道而反徇夫
 &KR0591御臣僕在下者之私情至於多行可愧者皆執其
 隨者也龜山曰九三居下卦之上股之象也股不足
 以有行隨下而已故曰志在隨人所執下也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象曰貞吉悔亡未
[008-22b]
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感者人之動也故皆就人身取象拇取在下而動之
 㣲腓取先動股取其隨九四脢之下股之上又當三
 陽之中心之位也獨不言心者謂有心以感動物則
 其應必狹唯無心而待物之感故能无所不應九四
 以陽居隂失其正而不能固居隂而應初故聖人為
 之戒曰感之道得其貞正則吉而悔亡聖人感天下
 之心如雨𤾉寒暑无不通无不應者亦貞而已貞者
[008-23a]
 虚中无我之謂也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謂往來憧
 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則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動
 所不及者不能感也是以朋類則從其思也夫天地
 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无心聖人之道以其情順萬
 事而无情論感通之理以至正之大本言所謂上帝
 所降之𠂻所謂天命之性所謂天然自有之中此是
 也吾惟立此大本則人心同此天者莫不有此正性
 以性感性何所不通以至正之達道言所謂率性之
[008-23b]
 道所謂惻隱羞惡辭遜是非之情皆是也吾惟由此
 逹道則人心同此天者莫不有此正情以情感情何
 所不通若反是貞正之道而用其私係之心未能毋
 意毋必毋固毋我以意必固我之私心感物但見私
 心憧憧往來所思之朋類從矣其如所思之不及者
 何親與近者雖從矣其如疎與逺者何象曰未感害
 也又曰未感之害者未為私感所害也憧憧往來則
 為私感所害而不光大矣孔子繫辭釋此爻曰天下
[008-24a]
 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
 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嵗成焉往者
 屈也來者伸也屈伸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
 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
 安身以崇徳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徳
 之盛也朱子曰日月往來是自然的往來憧憧往來
 是加私意不好的往來憧憧只是一箇忙迫的心不
[008-24b]
 能順自然之理猶言助長正心與計獲相似憧憧是
 一心方欲感他便欲他來應如正其誼便是欲謀其
 利許慎以憧憧為意不定心思往來不絶也又曰廓
 然大公便不是憧憧物來順應便不是朋從爾思龜山
 曰心猶鏡也居其所而物自以形來則所鑒者廣若
 執鏡隨物以度其形其照㡬何楊氏曰不言心而言
 思者責其廢心而任思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未也
[008-25a]
 脢背肉又曰在心上皆非思慮之地又非若拇腓股
 之好動者也无思无慮又不妄動所謂寂然不動感
 而遂通者也九五君位能以此感人何悔之有夫感
 道莫患乎私心之累物我兩忘而无容心焉則得感
 天下之正道也天統元氣萬物感之而資始天之於
 物亦何心哉无私覆而已地統元形萬物感之而資
 生地之於物亦何心哉无私載而已人君之感天地
 无私无為无好无惡乃所以為感若係於私為作好
[008-25b]
 作惡則不足以為感九五之咸其脢脢背肉也與心
 相背而所不見者也五尊居中位貞誠貫徹不係二
 説上背其私心感非其所見而説者得人君感天下
 之正而无悔也昔叔段之不義得衆若有以感人矣
 而叔段之終能免悔乎商人之驟施於國若足以感
 人矣而商人之終能免悔乎象曰志末也此盖以咸
 其脢為戒辭也謂九五居尊位下應乎六二上比乎
 上六恐其心志淺躁係二説上而戒之以背其私欲
[008-26a]
 也是亦貴静之意也艮卦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艮其
 背即咸其脢也背者止也止於不見則无欲以亂其
 心无欲則无我不獲其身无我也以有我之私而感
 物則所感者狹以无我之道而感物則天地萬物莫
 非我也何所感而不通合咸艮互㕘之得此爻之㫖
 童溪曰上六處咸之末以口舌為容説之道所謂小
 人也九五以其近已舍二正應而比上六不可也故
 聖人曰志末也戒之白雲曰不能捨脢之感而志夫
[008-26b]
 體之大全未足以盡君人之道故曰志末也盡感之
 義者其惟去其所志虚中无我萬物自歸乎
上六咸其輔頰舌象曰咸其輔頰舌滕口説也
 上六隂柔居説之極當以兑之口舌務為柔媚極感
 之事此小人女子之常態曰輔曰頰曰舌三者俱舉
 以言无所不用其媚也夫感人之道在誠不在言誓
 衆發於武王之口則感之者同心發於齊桓之盟則
 譏誚至大誥之書發於周公之口則感之者移風編
[008-27a]
 於王莽之筆則横逆滋何也武王周公之誠足以感
 人也况其誠已孚於言語未發之先若夫伯者强世
 之命盜臣文姦之辭人豈我孚哉上六之咸其輔頰
 舌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
 辭知其所窮巧言令色之化民誰信之昔王子朝奔
 於蠻荆雖有文辭之詔誥而曽不足以感諸侯魯昭
 公之孫于野井雖有禮辭之備具而誠不足以感一
 國言語之不足以動人也如此象曰滕口説也以柔
[008-27b]
 説嫵媚滕於口舌言説豈足感人也雖然善言一出
 躔度退舍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聖門四科不
 廢言語則言之不可己也如此但在乎誠心以為
 主而不可専主於口舌柔佞之説人耳楊氏曰上六
 乃小人在上近君用事以口才而感動九五之君其
 公孫衍張儀淳于髠陳賈之徒歟
[008-28a]
巽下/震上
恒亨无咎利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
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恒恒亨无咎利貞久於其道
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
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
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恒久也不曰久而曰恒唯常而後久也恒之道可以
 亨通乃无咎也所以能亨由貞正也可恒乆之道非
[008-28b]
 守一隅而不知變故利有攸往唯其有往故能恒也
 恒有二義有不易之恒有不已之恒利貞者不易之
 恒也利有攸往不已之恒也合而言之乃常道也倚
 於一偏則非道矣有道之大權有道之大經經之正
 大而不易固常道也權之變通而不居亦常道也道
 之倚於一偏一曲者固不可以為常道也是故正焉
 而為三綱秩然而為五典敘焉而為彛倫率焉而為
 大戛此皆聖賢之所以常也不然則執往以為常可
[008-29a]
 乎惟行乎萬事流乎萬化上下之无常剛柔之相易
 此聖賢之所以常也不然執膠固以為常可乎因亨
 无咎以觀貞之所以利于以知常道之大經因利貞
 而推攸往之所以利于以知常道之大權是恒之為
 道其可以定體求者謂之恒其不可以定體求者亦
 謂之恒自斯道之不明於天下也暴君以慘刻為恒
 汚吏以貪婪為恒伯者以功利為恒誇者以死權為
 恒烈士以徇名為恒鳴呼彼孰知恒之所以利貞者
[008-29b]
 乎其有志於正者往往執中而无權守廉而至於離
 母守直而至於證父守信而至於抱木而死行仁而
 至於兼愛行義而至於為我嗚呼彼孰知恒之所以
 利有攸往者乎夫曰恒非一定之謂晝則必夜夜則
 必晝寒則必暑暑則必寒若一定則不常也其在人
 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如孟子辭齊王之金而受
 薛宋之贐皆隨時變易故可以為恒能恒然後能變
 及其變也恒亦只在其中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
[008-30a]
 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恒此釋卦名也自卦之
 二體言之震剛在上巽柔在下尊卑定位剛柔之恒
 也以卦變言恒自豐來剛上居二柔來居初也自卦
 象言之震雷以動巽風以入相須鼓潤二氣之恒也
 自卦徳言之巽順震動剛柔適中至徳之恒也天地運
 化恒久而不已者順動也巽而動恒久之道自卦體
 言之初與四應二與五應三與上應剛柔皆應應與
 之恒也此四者皆可常之道朱氏曰剛上柔下而不
[008-30b]
 能相與相與而不能巽動皆不能恒以夫婦言之尊
 者上卑者下分嚴矣不能相與則情何由通能相與
 矣剛或犯義柔不得禮亦豈能久巽而動上下内外
 應而家道成推之以治國治天下之道也故曰恒又
 曰恒亨无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
 已也恒固能亨且无咎然必利於貞乃為久於其道
 天地之道所以常久亦貞而已又曰利有攸徃終則
 有始也久於其道終也利有攸徃始也動静相生循
[008-31a]
 環之理然必静為主也伊川曰隨時變易乃常道也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
 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
 矣此又極言恒久之道天地恒久之道天下恒久之
 理非知道者孰能識之楊氏曰咸以少男下少女此男
 女之新婚恒以長女下長男此男女之正位婚姻之
 際則女尊而男卑故曰咸既婚之後則男尊而女卑
 故曰恒尊卑定位然後天地日月春秋君臣父子長
[008-31b]
 幼之分正矣正則可久久則可恒故曰利貞楊氏曰
 聖人之化久而後成如周自太王王季文武亦以恒
 而化成故歴世多而祚運長此卦其變為益卦其象
 男尊久女卑久之象其占利貞而亨也
象曰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此専明恒久之體也君子體有常之象而恒久其徳
 不易其方止仁止孝止敬止慈止信不可易之常道
 也書之常厥徳詩之有常徳大學之知其所止皆立
[008-32a]
 不易方也惟能明不易之體斯能達變異之用此又
 本末先後之辨也楊氏曰終始變化者恒之道所以
 久而不窮立不易方者恒之節所以久而不變雷風
 不恒則傷物雷風之恒貴乎恒也丘行可曰巽入也
 而在内震出也而在外二物各居其位則謂之恒君
 子體之而立不易方若雷入而從風風出而從雷二
 物易位而相從則謂之益君子體之有遷改之義
初六浚恒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008-32b]
 初與四為正應理之常也四震體而陽性上而不下
 又為二三所隔應初之志亦異乎常初六柔暗巽體
 乃挾隂柔之資持巽入之術責望於故素務深入以
 為恒理知恒而不知變堅固守此凶之道也何所往
 而利夫恒之為道惟量時度勢者可以為恒不審時
 勢者不可以為恒君臣之交正應之常也然事君數
 則斯辱矣朋友交正應之恒也然朋友數則斯疏矣
 初與四正應之常也然四之應初也緩而初之求之
[008-33a]
 急反以為恒之累下之事上以忠信為恒未信而諌
 或取謗已之尤以正言為恒交淺言深或取失身之
 悔天下之求之過深者少有不失求孝之深申生適
 以陷父求信之深尾生適以喪身賈誼上痛哭流涕
 之書而終有長沙之行范滂非訐朝政而自罹黨錮
 之禍劉蕡直言殿陛而莫救宗社之危皆居下浚上
 而不得其宜者是以君子以時中為恒可也今初之
 應四也急四之應初也常緩宜其有浚恒之凶无浚
[008-33b]
 恒之利也象曰始求深也於恒之始而求恒之深是
 以凶且不利也楊氏曰始而求深是欲速也欲速則
 不達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恒之為道必
 久而後成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以陽居陽道之恒也九陽爻二隂位以陽居隂本當
 有悔然二五相應皆以中道相與是能恒久於中道
 也故其悔亡夫中庸之為徳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008-34a]
 謂之中庸以其中道之常久而不易也庸常之理可
 以常久而不易者惟此中耳自天命之性而求此中
 之體則不偏不倚喜怒哀樂渾然在中所謂性之徳
 道之體是也此所謂在中之義正中庸所謂大本也
 自其率性之道而求此中之用則无過无不及事事
 物物皆有成理所謂情之正道之用是也此所謂時
 中之義正中庸所謂達道也中而有庸其恒之九二
 歟象曰能久中也中而能久中庸之道得矣
[008-34b]
九三不恒其徳或承之羞貞吝象曰不恒其徳无所容

 九三陽爻居陽位處得其位是其恒處也然過剛不
 中居巽之極巽為進退為不果至從上六隂柔不惟
 隂陽相應風復從雷於恒處而不處不恒之人也其
 徳不恒則羞吝或承之矣或承之謂有時而至也承
 如奉承之承如人送羞辱與之也无一徳之誠而有
 喪徳之累其恒之九三乎徳惟一動罔不吉徳二三
[008-35a]
 動罔不凶九三之不恒其徳或承之羞者性之未發
 則為仁義禮智信此徳之體三之不恒其徳則不能
 養其性矣情之已發則為愛敬宜别此徳之用三之
 不恒其徳則不能性其情矣其反道敗徳也或承之
 以昏迷之羞其弗慎厥徳也或承之以忸怩之羞其
 顛覆厥徳也或承之以耽亂之羞此正道之可吝也
 象曰无所容也謂不恒之人无所容處其身也白雲
 曰人之於徳也過中則不恒不恒則日入於小人之
[008-35b]
 域是以為機變之巧者无所用恥焉雖或承之羞亦
 忍而固守方自以為得計而不知恥是可鄙也孔子
 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醫况事君治民之職乎故
 曰无所容也楊氏曰忽欣驟忿父不能以安其子初
 正終譎士不能以孚其朋如鄭朋之兩從呂布之屢
 叛人誰納我宜其无所容身也夏王之弗克庸徳則
 取滅亡之禍伊尹暨湯咸有一徳則致興商之基豈
 弟君子民之父母信乎徳之不可不恒也
[008-36a]
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田者奔馳无常之所故取以為象九四以陽居隂以
 剛居柔不中不正為動之主好變者也處非其位雖
 恒何益以好變之心應浚恒之初必不能相有也雖
 使恒久如田獵而无禽獸之獲徒用力而无功也夫
 天下之至善者恒也天下之至不善者亦恒也至誠
 之无息正道之不渝大節之不變久於其道而有成
 此為恒之善過焉而不知改愚焉而不知移積惡而
[008-36b]
 怙終久非其道而終於无成者此為恒之不善管仲
 之行國政如彼其久而功烈之卑曽西不為林甫之
 為相如彼其久而相業之隳子岫自懼皆以其非道
 而无成也九四之久非其位想其不知不仁非一日
 之積无禮无義非一日之積象曰安得禽也以陽居
 隂不得其位之正久非其位動而不獲安能如田之
 得禽乎雖然久道而有成田獵而有禽固天下之常
 理然明道不計功又仁人之所為詭遇而獲禽君子
[008-37a]
 亦不為也是則君子不可久非其道以喪其功亦不
 可枉其道以計其功也朱氏曰冒榮招辱貪得致亡
 曷若守恒之无患學者亦然學无常位亦何所托業
 哉潘氏曰恒貴乎中久於不中之位不足以有獲也
 非无禽也静動失中則宜有而无也
六五恒其徳貞婦人吉夫子凶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
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五應九二以隂柔而應陽剛居中而所應又中隂柔
[008-37b]
 之正也故恒久其徳則為貞也以順從為恒者婦人
 則為貞故吉若丈夫而以順從於人為恒則失其陽
 剛之正乃凶也夫三綱五典其理本一理一之中其
 分則殊天地一理也天以剛而動地以柔而静其恒
 理不可紊也君臣一理也君以剛而臨御臣以柔而
 順承其恒理不可渝也父慈子孝各有攸當兄友弟
 恭各有攸則以柔順為恒徳以之正位乎内可也以
 之正位乎外不可也以之明章婦順可也以之明章
[008-38a]
 男教不可也孟子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此恒其徳貞婦人之所以吉
 也又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
 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恒其柔徳能
 无凶乎若夫漢元之優柔更始之懦柔徳宗之姑息
 凶于而家害于而國可勝言哉象曰從一而終也又
 曰從婦凶也婦人以柔為徳從夫而終貞守此道所
[008-38b]
 以為吉夫子以剛為徳以義為制從婦人之柔順所
 以為凶也潘氏曰以夫子而從婦人之則家破國亡
 周幽之從褒姒明皇之從貴妃豈非從婦而凶乎楊
 氏曰以六五之柔弱而下應九二之强臣故有從婦
 凶之戒本義曰此爻不是既為婦人又為夫子只是
 有恒其徳貞之象占者若婦人則吉夫子則凶以占
 者之徳為吉凶耳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008-39a]
 振者動之速也上六處恒之終居震之極又隂柔不
 能固守故為震動以震為恒也如振衣振書抖擻運
 動之意在上而其動无節以此為恒其凶宜矣天下
 之理未有能不動但動以為恒則无所底止耳静専
 動直所以為乾静翕動闢所以為坤上六之振恒凶
 者振於无位之地振於不中之地如人之安宅不居
 而无所寄托也如之何而不凶然聖人戒之以振恒
 者非欲人之死灰其心也槁木其形也懼夫人之躁
[008-39b]
 妄紛更多事以為恒也象曰大无功也好動而不静
 无所成立祗以取凶也彼州吁之用兵不戢是振恒
 也衛鞅之變法用竒是振恒也故凶天下本无事庸
 人自擾之上六其擾亂天下之庸人也楊氏曰在下
 以入為常浚常也在上以動為恒振恒也在下而求
 浚恒非也在上而求振恒亦非也上六之振恒宜乎其
 无功
[008-40a]
艮下/乾上
遯亨小利貞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
也小利貞浸而長也遯之時義大矣哉
 遯之為卦隂進陽退君子遯藏之時也君子退藏以
 伸其道道不屈則恒故遯所以有亨也小謂隂柔小
 人也小利貞者小人則利於守正不可以浸長之故
 而遂侵逼於陽夫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天下之
 至言也然聖人非不為小人謀也君子之惡於小人
[008-40b]
 欲小人之皆變為君子也故善則嘉之不能則矜之
 嘉善固欲其守善矜不能則亦欲其歸於善也故聖
 人作易於陽剛之當退則示之以隱居求志之節於
 隂柔之方進則示之以率徳改行之塗此遯之一卦
 二隂浸長之卦曰遯亨者以君子自處有道不可辱
 於小人也曰小利貞者以小人亦當滌瑕蕩穢不可
 自絶於君子也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
 時行也此舉九五一爻以釋亨義九五以剛中而應
[008-41a]
 六二柔中浩然自得與時偕行此君子之遯所以亨
 也文公曰隂尚㣲為他剛當位而應所以能知時而
 遯是能與時行不然便是與時背小利貞浸而長也
 此以初二二隂釋之也見其浸長故設戒令其貞正
 且以寛君子之患然亦是小人之福遯之時義大矣
 哉此則贊卦名也遯以二隂之長成卦而以四陽遯
 得名為君子謀名卦必以陽為主如是則時義之大
 亦以陽之善處能遯為大也程氏曰小利貞者隂長
[008-41b]
 未能遽盛君子尚有遲遲致力之道不可大貞而尚
 利小貞孔子去魯遲遲其行孟子去齊三宿出晝曰
 速王允謝安之於漢晉苟勢未極强此之衰艱彼之
 進所得為者聖賢亦屑為之也豈曰悻悻然决於退
 哉潘氏曰二五正中君臣相得猶有救時之心但當
 與時消息未必委之而去也朱氏曰遯非疾世避俗
 長往而不返之謂也此卦其變為臨卦其象隂長陽
 消君子退遯之象其占小利貞也
[008-42a]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逺小人不惡而嚴
 天之髙也而其下有山是天逺於山也為遯逺之象
 天之逺於山也非有惡於山而邈不可干何其嚴也
 君子逺小人之道若以惡聲厲色適足以致其怨忿
 唯在乎矜威莊敬使知敬畏則自然逺矣夫子於陽
 貨孟子於王驩是也唯不惡故无害唯嚴故不汚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它卦以下為初遯者往遯也在前者先進故後為尾
[008-42b]
 尾在後之物也見㡬先遯固為善也初以柔處㣲見
 㡬不早遯而為尾危之道也往既有危不若不往而
 晦藏可免於災古人厄㣲下隱亂世而不去者多矣
 遯之初可以速退而不可以復進示以尾厲之辭戒
 其當亟退也示以勿用有攸往之辭戒其不可復進
 也穆生之遯當在於醴酒不設之初不當在於楚人
 鉗市之時范増之遯當在於殺卿子冠軍之始不當
 在於漢間既行之後出處之義不可以不早辨也象
[008-43a]
 曰不往何災也謂遯而為尾既為危厲不往而晦藏則免於
 災耳楊氏曰進處後則逺利明退處先則逺害早上之肥遯
 五之嘉遯四之好遯喜其早也初六柔不能决止而不行居遯
 之後故危也揚雄仕於莽蔡邕仕於卓是以曰勿用有攸往
 以下原闕/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小人否也謂唯君子有好遯之志而小人無好遯之心也然
 君子亦非苟遯也有莘之耕渭水之釣以及西山薇蕨輝
[008-43b]
 映宇宙雖萬世猶知有君臣之義君子之出處進退
 有闗於天地之運而參盛衰之數者彼其假隱以詭
 禄仕固不足揚號曰處士而有盗名之陋者又何足
 算也楊氏曰遯而誠為好遯隐而偽為素隐好遯者
 如好好色素隐者如鄉原徳之賊隐而偽不若不隐
 而誠也九四以乾之剛當遯之時知遯之早味遯之
 肥宜其好遯之篤也故聖人許其為君子賛其為吉
 又歎其非小人之所能為也潘氏曰與九五同徳君
[008-44a]
 臣相好也與初六正應隂陽相好也然而遯者知時
 而順天故曰好遯外不貪爵禄之榮内不戀妻子之
 愛君子以義制事者能之小人不然也好遯名一而
 用之者異君子好之吉小人好之乃沽名假譽之好
 遯耳
九五嘉遯貞吉象曰嘉遯貞吉以正志也
 九五居人君之位而嘉奬退遯之志則表厲節操奔
 競革心可以貞正而吉遯之正道也且遯之時何如
[008-44b]
 哉二隂長而剛浸退矣天下有山而君子欲逺小人
 矣九五之君能无凛凛乎然其陽剛中正猶可以維
 持正道也其應中正猶可以保全正士也遯退之士
 執莘郊之耒者有一徳格天之藴躬傅巖之築者有
 霖雨舟楫之具持渭濱之釣者有龍虎鷹揚之畧懷
 才抱道之人其可聴其隱遯乎九五之君嘉予之搜
 訪之顯用之使隱遯之賢幡然願進於王朝則二隂
 之遯可轉而為臨將否之兆可轉而為泰謂之正吉
[008-45a]
 信乎其正吉矣象曰以正志也謂好賢之志出於正
 也嗟夫周公之告歸而拜手詩言成王之嘉遯也故
 艱難之周轉而為鳬鷖假樂之盛孟軻出晝王不予
 追齊王之不能嘉遯也故千里之齊終於戰國干戈
 之域吉凶之應亦可鑑矣嘉者又㑹合之義羣陽方
 遯九五之君能合之復使賢者在位如亨嘉之㑹則
 正而吉也遯雖隂長正之在君正心以正朝廷故曰
 以正志也所謂剛當位而應與時行小利貞是已程
[008-45b]
 氏以九五與二皆以中正自處而无私繫之失所以
 為嘉美也
上九肥遯无不利象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肥者充大寛裕之意遯者唯飄然逺㳺无所繫滯之
 為善上九乾體剛斷在一卦之外无位无應下无私
 繫遯之逺而无累可謂寛綽有餘裕也寛綽以處遯
 得時止之意也君子之遯世其憂世之志與樂天之
 心固有並行而不悖者孔子之不遇於時未嘗无憂
[008-46a]
 世之心也陳蔡之厄絃歌自如何其泰然也今遯之
 上九想其知時之不可以倖為也於是不炫能不矜
 明不僥倖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樂道徳之豐肥味
 仁義之膏潤措之身則體安而氣和見諸事則廉頑
 而立懦肥遯之義自无所往而不適其利也象曰无
 所疑也謂其信道剛决安分而退无所疑也蔡氏曰
 遯者陽避隂君子所以逺小人貴速不貴遲貴逺不
 貴近上九去柔最逺髙而无應剛而能决遯之速者
[008-46b]
 故无不利楊氏曰隂道長乏而陽道長饒故曰肥遯
 上九外无累於位内无累於隂也
[008-47a]
乾下/震上
大壯利貞彖曰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大壯利貞
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大謂陽也四陽長盛故為大壯大壯之道利於貞正
 也大壯而不得其正强猛之為耳非君子之道壯盛
 也人之於剛也有正焉有偏焉剛而得正則勝已私
 排異類去姦宄見義必為浩然充然而常伸乎萬物
 之上剛而失正則色厲而内荏直行以好勝或屈於
[008-47b]
 威武或淫於富貴或移於貧賤有勇无義而常屈於
 萬物之下寛柔以教不報无道南方之强固不及乎
 中正者袵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强又過乎中正者和
 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浩然之氣配義與道塞乎天地之間
 是則大壯之正道也故曽子曰自反而不縮雖褐寛
 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使吾正大
 之氣充然於中則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儀秦失
[008-48a]
 其辨賁育失其勇孰非大壯之功用乎以是知明乎
 正大之學知勝私起懦之義者可與言大壯局於一
 偏一曲昧克己復禮之功者不可與語大壯象曰大
 者壯也剛以動故壯此以卦徳卦體釋卦名也以卦
 體言四陽之大過乎隂二隂之㣲不及乎四陽大者
 壯盛所以名卦自卦徳言乾剛主乎内震動行乎外
 以剛而動亦所以為大壯又曰大壯利貞大者正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此所以推廣利貞之義也
[008-48b]
 大者既壯則利于貞正正大者道也天地之常道久
 而不已者至正至大也正大之理則天地之情可見
 矣文公曰大者正與正大不同上大字是指陽下正
 大是説理天地只是正大未嘗有些子邪處白雲曰
 大者天也正則天之徳也必得天之剛徳而後動謂
 之大壯聖人以羊譬壯深見小人之情狀大壯而不
 正有羝羊之狠而成觸藩之敗故貴乎利貞利貞則
 大者正也此卦其變為觀卦其象雷在天上震動聲
[008-49a]
 宏大壯之象其占利貞也
象曰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勿履
 以震之雷而動於乾天之上陽氣壯盛鼓動萬物大
 而壯之象也君子體之反求諸己非曰奮血氣之怒
 而逞金革之勇也非禮勿視視足以勝己私也非禮
 勿聴聴足以勝己私也非禮勿動動足以勝己私也
 大壯之道如此文公曰如雷在天上則威嚴果决以
 去其惡而必於為善若半上落下則不濟事何以為
[008-49b]
 君子自勝之謂强君子之大壯莫若克己復禮潘氏
 曰乾下震上為大壯乾上震下為无妄皆天理也非
 人為也
初九壯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壯于趾其孚窮也
 趾在下而進動之物也三剛在前未可以進初九陽
 剛乾體而處下无位无應用壯而不得其中若在下
 而用壯以行趾進則進犯乎剛而凶有孚可必其窮
 困而凶也用剛者貴乎得正剛而得正則巍乎天地
[008-50a]
 不足以為大萃乎泰華不足以為髙浩乎滄海不足
 以為廣勇往而有為可也何拘乎勢位獨立而不懼
 可也何必乎黨與剛壯而失其正則有位者適以召
 禍有與者適以同惡大壯初九以九居初剛而得正
 其視世之不明義理狠愎好上人者誠賢矣其視世
 之黨與非類而肆强暴者誠賢矣然以位則初在下
 而无位也以黨則四居上而非應與也无位无與以
 剛而動焉往而不取困耶范滂非訐朝姦不免於黨
[008-50b]
 錮之禍劉蕡排斥閹宦不免於斥黜之困誠以无位
 而无應也程氏曰以剛處壯雖居上猶不可行况在
 下乎象曰其孚窮也信其困窮也
九二貞吉象曰九二貞吉以中也
 王輔嗣曰未有違謙越禮而能全其壯者也故陽爻
 皆以居隂為美九二陽剛居柔而處中是剛柔得中
 不過於壯得貞正而吉也以九居二處以中也以二
 應五動而中也以剛居柔隂陽之得中也是九二以
[008-51a]
 莊嚴可畏之威而即之也温然有剛健武勇之徳而
 發之也粹然其夫子之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者
 歟象曰以中也主成徳言則謂其以中道而得正以
 不當位言則欲其因中以取正也九二因中得正所
 以吉也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象曰
小人用壯君子罔也
 九三過剛不中當壯之時是小人用壯而君子用罔
[008-51b]
 罔无也視有如无君子之過於勇者也程氏謂至剛
 蔑視於事而无所忌憚也如此則雖貞亦危矣羝羊
 剛壯喜觸藩籬用壯如此必羸困其角也且道之不
 明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也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賢者過之也天下之理至於中而止中道所在不可
 以毫釐過也三居下體之上而極其剛譬則羝羊之
 角也四居三之前而亦剛譬則藩籬之間也我方以
 剛進而前復與剛遇如羝羊之進觸而前有藩籬之
[008-52a]
 大間小人之用壯如此固必取敗君子而蔑視如此
 聖人亦憂其如羝羊之羸角也吾是以知剛中之不
 可過也象曰君子罔也此言剛壯之時在小人固不
 待言在君子亦未免有輕視之過也嗚呼天為剛徳
 猶不干時况於人乎沉潛剛克髙明柔克夫子以之
 此甯嬴所以知處父之必敗也小人之剛敗聖人所
 以憂也君子以剛困聖人所深憂也君子所以為君
 子者以其剛徳之足以藩吾身而勝小人也以其剛
[008-52b]
 徳之足以安國家而定社稷也今名為君子而亦以
 剛困則君子之道何時而長乎此聖人之所以深憂
 也然九三宜如之何曰復於中而已荀子曰聰明
 睿智守之以愚曽子曰有若無實若虚犯而不校此
 亦君子用困之説也有至剛之才而處之以无則其
 物終不勝乎物矣
九四貞吉悔亡藩决不羸壯于大輿之輹象曰藩决不
羸尚往也
[008-53a]
 四陽剛長盛壯已過中壯之甚也九四為壯之主以
 剛决柔壯之正者也位不當故有悔得正則吉其悔
 可亡五上以隂虚居前藩决之象也藩限既决則陽
 道尚往而无阻礙之傷輹在車之下所用以行者髙
 大其車輪輹强壯其行之利可知大壯之極得其正
 道則不患无可行之勢九四所居者大臣之位所承
 者柔順之君所乗者剛徳之流吾道之行未有已也
 使君子正志上孚正道下達正人類進何憂乎觸藩
[008-53b]
 折輹若夫進不以正雖有其勢未足有行也象曰尚
 往也謂其進不已也四不取羝羊之象而但曰藩决
 不羸四居隂處謙非九三用壯之比故也此所謂以
 正為壯者也在時有是勢則藩决不羸是也在我有
 是器則壯於大輿之輹是也在事有是理則貞吉悔
 亡是也由是理用是器而乗是勢此君子之道所以
 獨盛於此時也横渠曰乗剛本有悔不用其壯故貞
 吉四能不為隂柔所累守己以正則吉而无乗剛之
[008-54a]
 悔且得衆陽之助以息隂慝
六五喪羊于易无悔象曰喪羊于易位不當也
 羊之為物喜觸物者也剛壯于首用其剛于外者也
 六五以柔居中喪其剛于平易之中忘其壯于和順
 之頃故其悔亡也夫大壯之卦非剛固不足以言壯
 而純陽亦非所以處壯純乎剛則為猛隘為强梁為
 猛則虎視生靈嚴威暴下而猛之悔生為隘則褊心
 狹量容物不廣而隘之悔生為强梁則倚勢陵下摧
[008-54b]
 折民命而强梁之悔生以此為壯激禍階亂何莫由
 斯是以壯之初九以純剛而凶壯之九三以純剛而
 厲二四以剛柔相濟則聖人固已期之以吉今六五
 當大壯之時居大君之位不恃其剛而居之以柔是
 柔也可以柔跋扈强禦之夫可以銷激變致亂之憂
 其无悔宜也象曰位不當也謂其柔處剛不當其位
 故以柔而遇剛則能无悔也楊氏曰六五當衆陽盛
 强于下之時而使帖然自喪其剛者正以柔順和易
[008-55a]
 之徳而調伏之唐之代宗是也
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艱則吉象曰不
能退不能遂不詳也艱則吉咎不長也
 羝羊但取用壯故隂爻以稱之大壯之時剛者壯也
 上六居壯之終處震之動極隂躁之資見剛者壯亦
 從之而用剛不知其可也如羝羊觸藩進則礙身退
 則防角進退皆不可也壯終動極故觸藩而不能退
 質本隂柔故又不能遂其進也无所往而利然猶幸
[008-55b]
 其不剛能知艱以處則尚可以得吉夫大壯之吉莫
 患於剛亢莫善於戒懼禍福无不自已求之者勇而
 无禮果敢而窒必以躁迫而取禍敬而无失恐懼而
 得正必以謹畏而獲福爻辭兩示勸戒正欲人知趨
 吉避凶之道也象曰不詳也味不詳之㫖則知所以
 不利者其以言行之不詳謹而致也曰咎不長也味
 咎不長之㫖則知其所以吉者以戒謹而免咎也程
 氏曰用壯即不利知艱而處柔則吉也上居壯之終
[008-56a]
 有變之義也童溪曰中庸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
 専生乎今之世而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此皆不能詳察之過也
 
 
 
 
 
[008-56b]
 
 
 
 
 
 
 
 周易衍義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