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60 淙山讀周易-宋-方實孫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淙山讀周易卷一
           宋 方寔孫 撰
上經
乾下/乾上
 乾陽物也陽物莫大於天易以天配乾故卦象曰天
 行健然乾不止於為天故說卦曰乾為天為圜為君
 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氷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
[001-1b]
 瘠馬為駁馬為木果或謂乾字専訓天字則誤矣以在
 天而言則乾為天以在人而言則乾為君為父以在地
 而言則乾為金玉為木果之類是乾有三畫可以兼三
 才矣文王又重為六爻何也繫辭曰易之為書也廣
 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
 之故六是言文王之易也乾上九九五爻位於上猶
 天位於上之象故九五爻言龍以在天為喻是九五
 以上二爻屬於天也五為君位上屬於天則君尊如
[001-2a]
 天之象可見矣初九九二爻位於下猶地位於下之
 象故九二爻言龍以在田為喻是九二以下二爻屬
 於地也二為臣位下屬於地則臣卑如地之象可見
 矣九三九四爻位於中猶人位於中之象故九三爻
 獨言君子而不言龍以見其為人爻也文言曰九三
 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又曰九四重剛而
 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由此而言則知
 文王重卦以九三在中而為人爻也明矣文言於九
[001-2b]
 三曰君子以進徳修業於九四亦曰君子以進徳修
 業欲及時也是九三九四爻皆有人道也然九三言
 惕九四言躍所以異者何與文言曰或躍在淵乾道
 乃革先儒以九四爻為儲君之象此非在下之人所
 得而比故曰中不在人㦯謂乾一索而得震說卦以
 震為龍為長子未嘗以龍為乾卦象也乾之爻象以
 龍為喻或潛或見或惕或躍或飛或亢不失為帝出
 乎震之義所謂時乘六龍以御天者是乾道乃革以
[001-3a]
 後之時也說卦曷嘗以乾為龍哉今觀乾卦初九曰
 潛龍勿用九二曰見龍在田九四曰㦯躍在淵九五
 曰飛龍在天上九曰亢龍有悔是言龍者五爻也何
 以謂之六龍耶伊川曰龍之為物靈變不測故以象
 乾道變化由此觀之乃知乾道變化如龍之不可盡
 測故易於乾卦六爻亦不盡言龍也九四爻云或躍
 在淵亦不言及龍矣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是乾道
 乃革之事亦非震子之所敢必而况於在下之君子
[001-3b]
 乎故九三爻但言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是
 文王演易之大㫖也
乾元亨利貞
 元屬乎仁於四時為春亨屬乎禮於四時為夏利屬
 乎義於四時為秋貞屬乎智於四時為冬文言曰元
 者善之長亨者嘉之㑹利者義之和貞者事之幹是
 賛乾之四徳也濂溪曰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以
 誠言也晦庵曰元亨誠之通動也利貞誠之復靜也
[001-4a]
 又以誠之動靜言也伊川曰四徳之元猶五常之仁
 偏言則一事専言則包四者以仁言也晦庵曰元者
 生意亨則生意之長利則生意之遂貞則生意之成
 又以仁之生意言也可謂詳矣然攷於彖曰大哉乾
 元萬物資始又曰保合太和乃利貞是彖不言亨也
 文言曰乾元者始而亨也利貞者性情也又曰不言
 所利大矣哉是文言不言所利也元而亨亨而利利
 而貞循環無窮是元為貞之端貞為元之質而亨利
[001-4b]
 不必言也他如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是坤元亨利
 乎順以為貞也如屯随臨无妄卦言元亨利貞是有
 大亨之道利在於貞也與乾之四徳皆不同
初九潛龍勿用
 乾初九以㣲陽居下卦之下是龍潛於地下之象文
 言曰龍徳而隠者也又曰潛之為言也隠而未見行
 而未成是以君子勿用也君子當潛而在下之初勿
 躁於用剛可也故曰勿用非謂終勿用君子也
[001-5a]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二居下卦之中是臣位在下之象九二龍徳雖已
 著於外人所共見然二為臣位當安於下故以見龍
 在田為喻謂不離乎地上也臣猶地也利見九五之
 大人於上則尊之如天是臣道所利也伊川曰田地
 上也潘氏曰大人九五也二與之應故首見之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九三居下卦之上是在下位已尊顯者之象剛而不
[001-5b]
 中易有過咎惟能終日乾乾以進徳至於曰夕無事
 之時猶懐惕懼若有危厲之将至則可以保業雖危
 无咎也九三爻為人位故言君子不言龍伊川曰三
 雖人位已在下體之上未離於下而尊顯者也龜山
 曰三居下體之上危懼之時也惟進徳修業可以免
 咎乾乾力行也惕若戒懼也力行以進徳戒懼以居
 業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文言曰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001-6a]
 九四居上卦之下近於九五是儲君之象剛而不中
 易有過咎惟九屬乎剛故有或躍之象四屬乎靜故
 有在淵之象曰或者疑之也或進或止常有持疑不
 敢必之意必得所安而後躍則可以无咎後世如唐
 太宗於父子之間迫奪神噐則非九四或躍之義矣
 伊川曰深淵者龍之所安也在淵謂躍就所安胡氏
 曰儲貳或躍以進其徳在淵以守其性是進其徳不
 進其位也
[001-6b]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九五君位也屬上卦尊如天也大人有龍徳而居天
 位是飛龍在天之象曰飛者髙不可及非人力所能
 與也曰在天者位在乎天有天徳則在天位亦不在
 人力也曰利見者飛在上而見者在下欲蒙其大利
 惟大利天下則可謂大人也大人其猶天乎龜山曰
 天位之尊天徳之至皆非人力所及也故稱飛焉
上九亢龍有悔文言曰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惟聖人
[001-7a]
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
 上九居上卦之上剛過中則亢亢則有悔伊川曰上
 九至於亢極故有悔也有過則有悔惟聖人知進退
 存亡而無過則不至於悔也是也然聖人無過固可
 無悔下乎聖人者未能無過則當開其有悔之門繋
 辭曰震无咎者存乎悔乾之上九以龍為象猶冀其
 終能變化也故言有悔而不言凶如太甲之自怨艾
 成王之懲多難能自變化故有悔而无凶若亢不知
[001-7b]
 悔如唐徳宗彊明自任則凶可知矣
用九見羣龍无首吉
 九者陽數之極乾六爻皆言九是純剛為體也㦯潛
 或見㦯惕或躍或飛或亢随時用九變化不同亦非
 専用剛也曰用九者謂當用則用也曰无首者是乾
 爻變化不測亦猶龍之變化人不得見其首也伊川
 曰用九者處乾剛之道以陽居乾體是純乎剛也剛
 柔相濟而乃以純剛是過乎剛也見羣龍謂觀諸陽
[001-8a]
 之義无為首則吉也以剛為天下先凶之道也是也
 然九五君位豈槩謂之羣龍乎九五在上卦而得中
 非其他羣龍所得而比故初九潛於下九二不離於
 田九三言惕亦不敢言龍矣况敢為首乎是乾下三
 爻皆不為首於下也九四文言曰進退无恒非離羣
 也是九四或躍亦未離乎羣龍在下者之類也九五
 體元而為一卦用九之主則與他爻不同彖曰時乘
 六龍以御天又曰首出庶物是言大人可以乘六龍
[001-8b]
 而首出也文言曰雲従龍又曰聖人作而萬物覩是
 言九五飛龍在上則従之者如雲也孰謂九五果不
 可為首耶葢用九乘五剛而得中見羣龍无首言所
 以接其下者屈已忘勢常有不敢自尊之意故九二
 利見大人與羣陽並進而見用是乾之羣龍无首未
 能自見於上惟利見大人則見用之於上如堯在上
 而羣龍用是以吉也上九過剛而亢賢人在下位而
 无輔是以有悔非所謂无首吉也嗚呼天徳在上猶
[001-9a]
 不可為首况在下者乎九三處下卦之上所以不敢
 言龍也故曰首出庶物是有天位者可以首出而在
 上見羣龍无首吉是有天徳者亦不欲専用剛以為
 上也乾用九而不言用剛意亦可見
彖曰大哉乾元伊川曰賛乾元始/萬物之道大也萬物資始乃統天伊/川
曰言元也乾元統天言天之道也/天道始萬物萬物資始於天也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伊川曰/言亨也大明終始晦庵曰乾四徳元最重其次貞亦重/以明終始之義非元則無以生非貞
則无以成非終則无以為始不始則无/以成終如此循環无窮所謂終始也六位時成伊川/曰天
[001-9b]
道運行生育萬物也大明天道之終始則見/卦之六位各以時成卦之初終乃天道終始時乘六龍
以御天伊川曰乘此六爻之時乃天/運也以御天謂以當天運乾道變化各正性
伊川曰生育萬物洪纎髙下各以其類是/各正性命也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保合太和
乃利貞伊川曰保謂常存合謂常和保合太和是以利/且貞也天地之道常乆而不已者保合太和也
龜山曰乾正性命保合太和攝利/貞而復於元亨故四徳混而為一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伊川曰王者體天/之道則萬國咸寧
 彖者言一卦之才乾四徳自元而始萬物資始是萬
 物皆自元氣而出也天亦一物耳莫大於天而元氣
[001-10a]
 皆有所統攝是乾元之道尤大於天也故曰統天天
 道交感雲行雨施然後品彚之物随形而生則氣囿
 於形矣曰萬物者摠言也曰品物者羣分也人異於
 物矣曰流形者天道流行寓於有形之内無所窒礙
 是乾之亨也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貞四時循環終而復
 始言終始則利貞在其中矣人能大明乎天道之終始則
 知易之六位随時而成終始皆道也言六位者定位
 也言六龍者是六爻變化之象也九五大人獨得乾
[001-10b]
 六爻之義體元用九而居上卦之中位可以上當天
 運故時乘六龍以御天又得乾道變化之妙使天下
 之人各得其性命之正是亨也保合太和无一毫乖
 戾乃利貞可以言君道矣故能首出庶物而致萬國
 咸寧之治此乾所以為天為君也
象曰伊川曰卦下象觧一卦之/象爻下象觧一爻之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
西溪曰乾字大須是剛健中正純粹精七字方能盡/得乾就天行處觀之即是健而已又曰至健莫如乾
此自强不息所以法天行之健然天道无息惟聖人然/後可以配天其堯之廣運舜之由行文王之純亦不已
[001-11a]
乃无息地位學者未敢言无息且自不息入故由不/息以至於无息自强又不息之功也乃其用力處
 他卦象皆言卦名惟乾卦象不言乾者是周易以乾
 為首與他卦異也言天而不言乾是天猶易見而乾
 難言也剛健皆天徳也言健而不言剛是天為剛徳
 猶不干時而剛亦難言也乾初九文言曰君子以成
 徳為行九二文言曰君子學以聚之九三文言曰君子
 終日乾乾九四文言曰君子進徳修業欲及時也是
 乾卦下四爻大抵言君子之事也九五爻曰利見大
[001-11b]
 人象曰大人造也文言曰聖人作而萬物覩上九文
 言曰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是乾
 卦上二爻則言大人聖人之事也君子者以有徳而
 言也聖人者以成徳而言也大人者以有位與徳而
 言也乾卦象言君子而不言大人聖人者是大人聖
 人之事亦難言也為君子者法天行健以行此四徳
 自强不息終日乾乾猶未敢言聖人之事况敢言大
 人乎及由大人而論則大而化之之謂聖而位又不
[001-12a]
 足言矣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初九以陽爻而在下卦之下也
見龍在田徳施普也伊川曰見於地上徳/化及物其施已普也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白雲曰乾乾自强不息也自强不/息則反復皆天道造次顛沛必於
是/也
 九三居下卦之上是多凶之地惟能反復於正道如
 九二之得中可也
[001-12b]
或躍在淵進无咎也伊川曰量可而進適其時則无咎/司馬曰進亦无咎而君子寧在淵
也白雲曰四雖有進退之義而義在有為故進亦无咎/聖人懼其近而必進故或之又慮其退而失時故曰進
无咎/也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伊川曰大人之為聖人之事也司/馬曰大人所宜為也童溪曰造之
一詞見聖人之/功用即天也
亢龍有悔盈不可乆也白雲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乆亢不知變其能乆乎
用九天徳不可為首也伊川曰用九天徳也天徳陽/剛後用剛而好先則過矣
 不可為首是不専尚剛也
[001-13a]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㑹也利者義之和也
貞者事之幹也伊川曰他卦彖象而已獨乾坤更設文/言以發明其義推乾之道施於人事元
亨利貞乾之四徳在人則元者衆善之道也亨者嘉美/之㑹也利者利合於義也貞者幹事之用也晦庵曰元
者善之長以下四句説天徳之自然君子/體仁足以長人以下四句説人事之當然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伊川曰體仁體元也比而效之之/謂體游氏曰仁者人也仁為衆善
之首故足以長人/猶萬物發育乎春
嘉㑹足以合禮伊川曰得㑹通之嘉乃合於禮也不合/禮則非理豈得為嘉非禮安有亨乎
利物足以和義伊川曰和於義乃能利物豈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乎又曰子罕言利非使
[001-13b]
人去利而就害也盖人不當以利為心/易曰利者義之和以義而致利斯可矣
 義未嘗无利也主於利物則足以和順於義若専於
 利己則乖於義矣
貞固足以幹事潘氏曰貞者萬事之幹君子體之以固/而植立於事幹猶枝幹木之有幹不可
動揺/也
 貞貴乎能固若貞而不固則變其所守矣何以幹事
 哉
君子行此四徳者故曰乾元亨利貞伊川曰君子行此/四徳乃合於乾
[001-14a]
 元亨利貞屬乎仁義禮智君子自强行此四徳所以
 法天行健而合乎乾然言利物言貞固不言元亨者
 是元亨未易言也言體仁言合禮言和義獨不言智
 者是君子之智行乎无事亦不必言智也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徳而隠者也不易乎
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
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伊川曰初九陽之微龍徳/之潛隠乃聖賢之在側陋
也守其道不随世而變晦其行不求知於時自信自樂/見可而動知難而避其守堅不可奪潛龍之徳也横渠
[001-14b]
曰樂則行之憂則違之主於求吾志而已白雲曰遯世/无悶獨善其身也不見是而无悶人不知而不愠也行
其所可樂違其所可憂顔子所/以不改其樂而人不堪其憂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徳而正中
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潘氏曰常言常/行必信必謹所
以防閑其邪/而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徳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
見大人君徳也
 九二大臣以陽徳而處下卦之中位是龍徳而正中
 也常言必信常行必謹閑防其邪而存其誠是在己
[001-15a]
 之徳已著也善足以名世不自矜伐又與人為善能
 博而化是及人之徳亦已著也然安於在下之臣位
 利見九五之大人而與之為正應善則稱君是臣子
 之道也故曰利見大人君徳也是九二大臣歸其徳
 於君也或謂九二有君民之大徳而居於臣位如文
 王之事商是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
子進徳修業忠信所以進徳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
[001-15b]
也知至至之可與㡬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伊川曰/内積忠
信所以進徳也擇言篤志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後至之知之在先故曰可與㡬所謂始
條理者知之事也知終終之力行也既知所終則力進/而終之行之在後故可與存義所謂終條理者聖之事
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
而惕雖危无咎矣伊川曰不懈知懼/雖在危地而无咎
 九三居下卦之上而不中是危道也惟君子進徳修
 業本乎忠信進而又進内有實徳又修省其言辭於
 外以立其誠非飾虚辭而為偽也所言與所行之事
[001-16a]
 皆得所止是居業也居者得所止也知至至之可與
 㡬也則知所止於其先知終終之可與存義則得所
 止於其後故九三居于下卦之上位而不驕在於上
 卦之下位而無憂患何者九四離於下體或可及時
 而進於上也故九三乾乾不息因時惕懼不敢自居
 是能存義也雖危无咎文王囚於羑里所以終獲免
 者用此義也九三進徳修業又言居業又言因其時
 而惕九四則言進徳修業欲及時而不言時惕者是
[001-16b]
 九三九四之君子所居之位不同也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子曰上下无常非為邪
也進退无恒非離羣也君子進徳修業欲及時也故无
伊川曰或躍或處上下无常或進或退去就従宜非/為邪枉非離羣類進徳修業欲及時且時行時止不
可恒也故云㦯深淵者龍之所安也在淵謂躍就所安/淵在深而言躍但取造就所安之義㦯者疑辭随時而
未可/必也
 九四或躍而進徳修業欲及時故无咎非必躍而求
 進於上位也
[001-17a]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
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従龍風従虎聖人作而萬物
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従其類也伊川/曰本
乎天者如日月星辰本/乎地者如虫獸草木
 物在天地間有同聲而相應者有同氣而相求者如
 水必流濕火必就燥雲必従龍風必従虎皆自然之
 理聖人作而萬物覩道化流行使日月星辰安於上
 而天得以為天山川草木安於下而地得以為地天
[001-17b]
 地且不違况於人乎天下所以利見大人各従其類
 而推尊之以為大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髙而无民賢
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上九處上卦之極剛過而亢以貴自恃无徳以守位
 則无位以髙自居无徳以容民則无民賢人在下而
 不能用則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若不知悔則凶矣
潛龍勿用下也伊川曰自此以/下言乾之時
[001-18a]
 安於在下卦之下也
見龍在田時舎也伊川曰随/時而止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伊川曰行事者/進徳修業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石氏曰審其可/進而進自試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
 是大人在上而出治之時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窮將至於為災矣豈可无悔哉
[001-18b]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亢則有悔惟能體乾元而用九不至於亢九五所以
 為治天下之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伊川曰此以下言乾之義方陽/氣潛藏之時君子亦當隠晦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楊氏曰匿迹則潛/藏發見則文明矣
 見龍在田天下皆知其有文明之徳矣以九居二安
 於臣位所以得中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001-19a]
 進徳無時而可止所以自强不息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伊川曰離下位而/升上位上下革矣
 曰乃革者是九四處變之時以道而革是九四處變
 之義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徳横渠曰乃位乎天徳不言帝位/而言天徳是位不足道也所性
不存/焉
 當乾道乃革之餘乃位乎天徳所以合天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楊氏曰極而不知止悔吝及之惟/聖人能與時偕極故无大過之患
[001-19b]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伊川曰天之法/則謂天道也
 天時終始極則必反乾元用九當用則用不至於亢
 乃可見天則也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晦庵曰元亨是發/用處必至於利貞
乃見乾之實體萬物到秋冬收斂/成實方得見他本質故曰性情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伊川曰乾始/之道能使庶
類生成天下䝉其美利而不言所利者葢无所不利非/可指名也故賛其利之大曰大矣哉白雲曰可言所利
則其利小不言所/利无所不利也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伊川/曰大
[001-20a]
哉賛乾之道大也以剛健中正純粹/六者形容乾道精謂六者之精極六爻發揮旁通情
伊川曰旁通/盡其情義時乗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
童溪曰剛健中正純粹精不可以一徳名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不可以一義求也時乗六龍以御天也
不可以一用盡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不可以一方拘也此乾所以為大也
 自元而亨至於利貞是乾之性情也乾不言所利易
 不能忘言也故曰剛健中正純粹精是言乾之道也
 六爻發揮是言乾之情也時乗六龍以御天雲行雨
 施天下平是言乾大人之事也君子則但當以成徳
[001-20b]
 為行耳
君子以成徳為行日可見之行也伊川曰徳之成其/事可見者行也
之為言也隠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伊川/曰成
而後可施於用初方潛隠未見其/行未成未著也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當潛隠之時是以弗躁於求用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寛以居之童溪曰㴠養/其徳於己也仁以
行之童溪曰推行/其徳於人也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徳也
 君子以學問為本既能㴠養於内推廣於外利見九
[001-21a]
 五之大人又能以徳而歸美於上是九二大人之事
 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
而惕雖危无咎矣
 九三處二陽之上是重剛也處下卦之上是不中也
 上不在天非若九五之得中位於上也下不在田又
 非若九二之得中位於下也惟惕則无咎是人道之
 當然也
[001-21b]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㦯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九四居三陽之上在上卦之下是重剛而不中也上
 則非若九五之在天下則非若九二之在田中則非
 若九三之在人是九四屬於上體已離人上而近乎
 君位也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謂非必於求進則无
 咎也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徳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
[001-22a]
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潘氏曰大而天地明而日月變而/四時幽而鬼神莫不相合君徳之
大成也又曰此章/専主九五而言也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
弗違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童溪曰夫至理循夫天/而已大人全是理則亦
天也故先天而天勿違大人即天也後天而奉天時天/即大人也吾不知其分也然後天而奉天時猶有天也
先天而天勿違則大人之外无有天矣故終之曰天且/勿違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言人與鬼神相與晦明於
大人之天之中而不自知也夫始於/无所不合終於无所能違所謂大也亢之為言也知進
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伊川曰極之/甚為亢至於
[001-22b]
亢者不知進退存亡得喪之理也聖人則/知而處之皆不失其正故不至於亢也
 九陽數之極上九乾卦之極所以亢也唯能用九則
 不至於亢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所以為聖人也
 上文言進退存亡得喪下文不言得喪者聖人不失
 其正則有得而無喪也或謂乾之聖人猶至於亢則
 誤矣蓍法遇九為老陽爻則九變而六剛濟以柔亦
 不欲至於亢是易之道也
坤下/坤上
[001-23a]
 坤隂物也隂物莫大於地易以地配坤故卦象曰地
 勢坤是地為坤也説卦又以坤為母為子母牛之類
 是坤取乎順之義亦不止為地也或謂坤字専訓地
 字則誤矣商歸蔵以坤為首周易以乾為首坤不得
 以先乎乾猶地不得以踰乎天臣不得以踰乎君可
 以見易之定序亦可以見文王事商之大意也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伊川/曰坤
乾之對也四德同而其體則異乾以剛固為貞坤以柔順/為貞牝馬柔順而健行故取其象曰利牝馬之貞也後而
[001-23b]
不先先則迷而失道矣故曰先迷隂以陽/為主常從而順之則利故曰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
喪朋安貞吉彖曰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伊川曰西南隂
方東北陽方隂必從陽離喪其朋類乃能成化育之功/而有安貞之吉得其常則安安於常則貞是以吉也
 隂當従陽若隂欲先唱是先迷而失道也唯陽唱於
 先隂和於後得其所主是後得主利也又言巽離兑
 者西南方也皆坤隂之朋類也西南得朋乃與類行
 以隂得隂終无生育之理唯行於東北之陽方能自
 喪隂朋以従乎陽如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之類則
[001-24a]
 得安貞之吉即所謂後得主利也臣之従君小人之
 従君子皆是類也坤六隂卦也以喪朋而吉復一陽
 卦也以朋來而无咎是小人之朋不可有君子之朋
 又不可无也為小人者豈可不自喪其朋類以順従
 於君子之朋乎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徳合无
伊川曰資生之道可謂大矣乾既稱大故坤稱至至/義差緩不若大之為盛也聖人于尊卑之辨謹嚴如
此萬物資乾以始資坤以生父母之道也順承天施以/成其功坤之厚徳持載萬物合於乾之无疆也西溪曰
[001-24b]
乾徳在不息/坤徳在无疆
 乾元資始以氣言故曰大坤元資生以形言故曰至
 是坤元拘於限量不若乾元之為大矣又言坤元所
 以能生萬物乃順承天而厚載之者由其徳合於乾
 之无疆益見乾元之為大也曰乃順承天是坤卦亦
 言天道也
含𢎞光大品物咸亨伊川曰含包容也𢎞寛裕也光昭/明也大博厚也有此四者故能成
承天之功品物咸得亨遂白雲曰含𢎞言其静而翕也/光大言其動而闢也萬物資生而得咸亨者本於含𢎞
[001-25a]
光大/而已牝馬地類行地无疆伊川曰取牝馬為象者以其/柔順而健行地之類也白雲
曰牝馬柔順而健行坤道至柔而動/剛故能合乾之徳而行地无疆也
 品物咸亨凡順而在下者皆屬乎地唯牝馬地類能
 行地而无疆是順中有健也故取牝馬以為坤之卦
 象可見坤道至柔亦有剛貞在乎其中也曰行地无
 疆是地道无疆亦因行而後見也
柔順利貞君子攸行伊川曰柔順而利貞乃坤徳也君/子之所行也君子之道合坤徳也
石氏曰若専用柔順必及於邪既能柔順又利乎貞惟/君子能之白雲曰君子法坤之道行此柔順利貞而已
[001-25b]
柔順至柔也利貞/則動剛在其中矣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
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伊川曰/先迷後
得以下言隂道也先唱則迷失隂道後和則順而得其/常理西南隂方従其類得朋也東北陽方離其類喪朋
也離其類而従陽則能成生物之功終有吉慶也與類/行者本也従於陽者用也隂體柔躁故従於陽則能安
貞而吉應地道之无疆也白雲曰坤合乾徳之无疆馬/行類地之无疆君子應坤之无疆此立言无疆之别也
 徳合无疆是合天道之无疆也行地无疆是言地道
 之无疆也應地无疆是言君子之道亦无疆也言无
 疆者三是三才之道皆无疆也或謂坤卦専言地道
[001-26a]
 則誤矣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徳載物伊川曰地厚而其勢順/故取其順厚之象而云
地勢坤也君子觀坤厚之象以深厚之徳容載庶物又/問坤卦是臣之事人君有用處否伊川曰如厚徳載物
人君安/可不用
 地勢愈厚愈能載物君子觀地勢坤之象以厚徳載
 物而勢又不論也
初六履霜堅氷至伊川曰隂始生於下至微也聖人於/隂之始生以其將長則為之戒隂之
始凝而為霜履霜則當知隂漸盛而至堅氷矣京氏曰/霜者隂之始凝堅氷者隂之極也履自其下言之也至
[001-26b]
要其終/言之也
象曰履霜堅氷隂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氷也
 初六隂微在下卦之下是隂始凝也履霜於下凛凛
 自畏知堅氷之將至是畏心先自而生也馴者順也
 順致其道至於堅氷之時亦欲堅貞自守以順處變
 是伯竒履霜之事曽子履氷之心也曰馴致其道者
 非謂以六居初果不順乎道也曰至堅氷也亦非謂
 初六履霜能使堅氷果終不至也豳風有鑿氷之詩
[001-27a]
 周禮有掌氷之職春秋有無氷之戒説卦謂乾為寒
 為氷亦取其有剛嚴堅貞之義豈果以堅氷比大惡
 哉坤道以安貞為吉故初爻首言履霜堅氷至欲使
 為人臣子者早辨此義能順而貞安於在下常有畏
 心則終无弑逆之事此坤之所以為順道也文言曰
 履霜堅氷至葢言順也其義可見矣
六二直方大伊川曰以直方大/三者形容其徳不習无不利伊川曰由/直方大故
不習而无所不利不習謂其自然潘/氏曰自然而然无徃不利不待習也象曰六二之動直
[001-27b]
以方也㳺氏曰直方因動而後見也白雲曰象以直/方為六二之動文言亦以其動也剛稱之
習无不利地道光也文言曰則不/疑其所行也
 六二在下卦而得中是直内也與六五為正應是方
 外也唯直以方所以為大臣之事是直方大也不習
 无不利凡利民之事皆大臣所得為也象又言六二
 之動是應六五而動也言直以方又不言大者是大
 臣之道亦不欲自言大也唯不自言大故安於自然
 不待有所習而无所不利譬如地道承天而行愈見
[001-28a]
 光明無可疑也坤初六言履六二言地道是坤卦
 下二爻屬乎地也
六三含章可貞伊川曰三居下之上得位者也為臣之/道當含晦其章美有善則歸之于君乃
可常而/得正或従王事无成有終伊川曰㦯從上之事不敢/當其成功惟奉事以守其
終耳陸氏曰不敢居其/成功則能終此臣道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伊川/曰含
非含藏終不為也含而/不為不盡其忠者也或従王事知光大也伊川曰惟/其知之光
大故能含晦淺暗之人有善/惟恐人之不知豈能含章也
 三居下卦之上是多凶之地唯以六居三守静而順
[001-28b]
 含晦章美以此為正是可貞之道也三屬乎動又能
 時發以或従王事无敢以成功自居欲終盡此臣道
 安於下卦終不僭上其智可謂光大矣欲含章而愈
 光欲无成而愈大如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遵養時
 晦能終事商豈非其徳浸以光大乎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伊川曰四居近五之位而无相得/之義乃上下閉隔之時其自處以
正危疑之地若晦藏其智如括結囊口而不露則可得/无咎不然則有害也既晦藏則无譽矣又曰坤之六四
却是重隂故云賢人隠便作不得在位童溪曰咎所以/致罪譽所以致疑甚矣无咎无譽之難也然當是時也
[001-29a]
譽所以致疑則譽亦咎也潘氏曰天地閉賢人隠之/時而居多懼之地謹宻奉上无咎足矣敢求譽乎
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伊川曰能謹如此則无害也白/雲曰天下徒知毁之為害而六
四又知譽之為害/也不其謹之至與
 四近於五是近君之位也說卦謂坤為布六四處重
 隂之間上下閉塞不得展布以盡出其所有是括囊
 之象也賢人處此雖謹宻自守亦不害其為无咎然
 處近君之位而無一時之譽亦何安焉此六四所以
 求去其位也文言曰天地閉賢人隠此義可見矣曰
[001-29b]
 无咎者非謂括囊緘黙在位不去亦可以无咎也曰
 无譽者亦非謂括囊在位茍求免禍反欲以无譽為
 賢也曰謹不害者亦非謂六四處近君之位養成禍
 害及害将及已而後欲求去以避害也象言无咎又
 不言无譽者是賢人處括囊之時可去則去謹欲无
 咎亦非好名而求去也或問六三含章與六四无譽
 果何異乎曰六三處下卦之上含章自晦美歸於君
 是不欲出位而求僭於上者也六四處上卦之下括
[001-30a]
 囊求去以无譽為恥是不欲具位而茍容於下者也
 随爻取象義各不同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正
位居體潘氏曰居尊執謙盛美發越燦然於服色之間/美之至也吉之大也㦯謂坤无君位正位居體非君而
何六十四卦皆以五為君位雖/徳有剛柔烏有無君之時哉
 六五君位以六居五柔順得中燦然有文以接其臣
 下是黄裳之象也黄者中色裳者下服曰文在中者
 是六五虚中能以上接下則文在其中也曰元吉者
[001-30b]
 在上而大吉也繋辭曰黄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葢取諸乾坤此坤黄裳之所以為元吉也坤卦六爻
 皆無凶悔吝唯六五爻曰元吉是六五君位獨得以
 當坤元也或謂坤六五无君位則誤矣若謂六五果
 是隂居尊位之象則臣居尊位羿莽是也婦居尊位
 女媧氏武氏是也皆天下之大變也何以謂之元吉
 乎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𤣥黄童溪曰六隂極於亥至子而/一陽來上六亥也乾位亥前
[001-31a]
正隂陽交戰之地也故說卦曰戰乎乾以言隂陽勝負/之機决於此時也上六在一卦之外隂既失矣陽亦未
正其位故曰戰於野當是時也以强弱較之隂既盛而/陽猶微以時勢論之陽當伸而隂已屈俱不能无傷故
曰其血/𤣥黄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司馬曰上六/者隂之窮也
 坤卦上六是六隂窮於亥之象也隂已窮矣陽自外
 來與隂相薄是龍戰於野之象也曰血者隂傷也曰
 其血𤣥黄者是戰乎乾之時𤣥黄相雜必不欲陽之
 獨受其傷也曰其道窮者是坤為隂道至上六而終
 窮陽亦終勝隂也以隂抗陽亦是上六有自取窮之
[001-31b]
 道為小人者可以戒矣
用六利永貞伊川曰隂道柔而難常故用六利在常永/貞固潘氏曰隂有正不正用隂之道當以
永貞/終之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石氏曰能常守正/道則大有其終
 坤道當用柔則用柔是用六也曰用六不曰用柔者
 是坤道亦不専用柔也曰利永貞者是柔順之中又
 常以剛貞為利也曰以大終者是坤承乾之大而善
 終乃利永貞之道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伊川曰動剛/故應乾不違至静而徳方
[001-32a]
 坤體至柔應乾而動故其動也剛唯應乎乾而不妄
 動故見其至静而徳方也繫辭曰坤其静也翕其動
 也闢是静中有動也説卦曰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是
 柔中有剛也或謂坤道専是柔靜則誤矣曰動曰方
 六二爻當之故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
後得主而有常伊川曰隂之道不唱而和故居後為得/而主利成萬物坤之象也潘氏曰主謂
乾/也含萬物而化光伊川曰念容萬類/其功化光大也
 後得主而有常即卦曰後得主利彖曰後順得常也
[001-32b]
 坤得乾為主乃可含萬物而化光是含宏光大也六
 二爻曰地道光也是六五主之於其上也
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伊川曰承天之施行不/違時賛坤道之順也
 坤順也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春夏秋冬無時而
 不順也坤卦下三爻是言坤道順於下也上三爻是
 言坤道上承天而順行也由此而觀則知君猶天也
 臣順乎君是坤道也君順乎天亦是坤道也上下皆
 順文王重卦所以取坤下坤上也下文言弑逆之禍
[001-33a]
 亦可以為不順者之戒其意微而彰矣葢易道有剛
 則有柔有上則有下凡屬乎健者皆乾也凡屬乎順
 者皆坤也易大人與天地合徳正當合乾坤卦而並
 觀之或謂坤无君道遂使後世人主不知以坤順為
 美徳甚至有以强明而自任者則誤矣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伊川曰天/下之事未
有不由積而成家之所積者善則福慶及於子孫所積/不善則災殃流於後世其大至於弑逆之禍皆因積累
而至非朝夕所能成也石氏/曰餘慶餘殃勸戒臣子也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
[001-33b]
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
履霜堅氷至葢言順也伊川曰霜而至於氷小惡而/至於大皆事勢之順長也
 此因上文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而言也積善者
 是順天也必有餘慶積不善者是逆天也必有餘殃
 曰必有者是善惡積而為禍福在天者難必在人者
 可必也曰有餘者是禍福亦要終而後見也彼弑其
 君父是不順之極也不畏君父亦不畏天殃乎由來
 者漸非一朝夕辨不早辨是責臣子之不能早辨義
[001-34a]
 也君雖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雖不慈子不可以不
 孝凡為臣子者能早辨此則知易曰履霜堅氷至葢
 言隂順在下之道天殃可畏尤甚於畏天寒也必尤
 弑逆之事矣文言所謂順者即象所謂馴致其道也
 豈果以堅氷比大惡哉葢霜與堅氷是天地間之所
 不能无非若弑逆之禍是天地間之所不容有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
而徳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伊川/曰直
[001-34b]
言其正也方言其義也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義以方/其外敬立而内直義形而外方義形於外非在外也敬
義既立其徳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徳不孤也无所用而/不周无所施而不利孰為疑乎㦯問敬義何别曰敬只
是持己之道義便知有是有非順理而行是為義也龜/山曰敬與義本无二所主者敬而義自此出焉故有内
外之辨其實義亦敬也故/孟子言義曰行吾敬而已
 直即正也方即義也又曰敬以直内是六二臣道以
 直為正亦當主敬以直於内不欲悻悻於外以為直
 亦是義以方外也敬義立則六五應之於上而徳愈
 不孤矣故六二得以行其直方大之志而上不見疑
[001-35a]
 也
隂雖有美含之以従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伊川曰為下之道不居其/功含晦其章美以従王事
代上以終其事而不敢有其成功猶地道/代天終物而成功則主於天也妻道亦然
 六二爻象曰地道光也是坤卦下二爻屬乎地也六
 三文言則以妻道臣道與地道而互言之是坤卦六
 三為人文亦不専言地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隠易曰括囊无咎无譽
[001-35b]
葢言慎也伊川曰四居上近君而无相得之義故為隔/絶之象天地交感則變化萬物草木蕃盛君
臣相際而道亨天地閉隔則萬物不遂君臣道絶賢者/隠遯四於閉隔之時括囊晦藏則雖无令譽可得无咎
言當謹/自守也
 六三六四皆為人爻獨於六四言賢人者是賢人出
 處闗係天地又在於衆人之上也
君子黄中通理伊川曰君子文/中而達於理正位居體潘氏曰位大/君之位居體
得為君/之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伊/川
曰美積於中而通暢於四體/發見於事業徳美之至也
[001-36a]
 坤卦上三爻是言坤道上承天而順行故文言於六
 四爻曰天地變化草木蕃於上六爻曰天元而地黄
 皆以天地而並言也獨於六五言君子正位而不言
 天地者是六五爻為天地之正位不待言而知也六
 五在上正位居體知有上則有下故能以虗中為美
 而下應於六二之大臣委任股肱使得以展布事業
 是美在其中暢於四支發於事業所以為美之至也
 隂雖有美含之以従王事獨於六五言美者是五為
[001-36b]
 君位美當歸於君也
隂疑於陽必戰伊川曰隂既盛極與陽僣矣/是疑於陽也不相従則必戰為其嫌於
无陽也故稱龍焉伊川曰卦雖純隂恐疑无陽故稱龍/童溪曰天道不可一日而无陽天下
不可一日而無君子故稱/龍於盛隂之時存陽道也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伊/川
曰雖極盛不離隂類也而/與陽争其陽可却故稱血夫𤣥黄者天地之雜也伊川/曰隂
既盛極至與陽争雖陽不能无傷故其血𤣥黄𤣥黄天/地之色謂皆傷也京氏曰皆戰而傷故其血𤣥黄而為
天地之雜至於陽終勝隂隂不勝陽而退則/隂陽各反其所也所以終之以天𤣥而地黄天𤣥而地
西溪曰天𤣥地黄千嵗之日自不相紊見/得大聲極亂之後天地定分終不可易
[001-37a]
 上六隂已極盛疑於與陽為敵則必戰曰疑者未必
 有是事也曰必戰者嫌其隂盛必有无陽之心也故
 稱龍焉欲存陽也然隂陽相薄當未離其類之時其
 血𤣥黄猶是天地之雜若已離其類則天𤣥地黄截
 然上下乾陽用事坤隂聼命復何疑乎此周易之所
 以先乾而後坤也說卦謂坎為血震為𤣥黄屯卦震
 下坎上繼於坤上六爻之後或謂乾坤相薄而人生
 其中屯為人道經綸上下所以救其道之窮也故終
[001-37b]
 之曰天𤣥而地黄天順於上人順於中地順於下是
 易之道也坤卦亦曷嘗不言天哉繫辭曰易之為書
 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或謂坤
 卦專言地道則誤矣
 
 
 
 淙山讀周易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