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59 用易詳解-宋-李杞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用易詳解卷九     宋 李把 撰
下經三夬至井/
乾下/兑上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説決而和揚于王庭柔乗
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
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009-1b]
 夬以五陽决一陰陽盛而陰㣲之際也當此之時不
 患乎不能决而患乎决之而至于過决之大過鳥窮
 則擊獸窮則搏刻核已甚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未
 有不遭其反噬者矣君子于此健而必濟之以説决
 而必濟之以和盖健與决者所以屏小人于无能為
 之地而説與和者所以與之相安而不使之至于窮
 而無所容也夫以一陰而乗于五陽之上是小人之
 在髙位者也君子在朝亦已衆矣而一小人乗之君
[009-2a]
 子其肯安為之下乎故揚于王庭以君命决之正名
 定罪則小人无所逃矣然揚于王庭號令雖足以取
 信而猶有危厲之心焉警戒之至焉以極盛之陽决
 垂盡之陰固可以必勝茍易敵而無備則亦不能无
 萬一之憂此孚號有厲雖危而决之道則有光也告自
 邑者與衆棄之也上揚于王庭則有君命之尊下告
 自邑則得斯民之助暴其罪於君民之間彼小人孤立
 无援尚何能為哉然而不利即戎何也君子以義勝
[009-2b]
 不以力爭也義之所在曲直既分則小人退聽而自
 服又何待乎兵兵者策之下者也决小人而至于用
 兵其道窮矣夬之世五陽進而不已其終也必至于
 陰盡而為乾茲非君子利有攸往之時乎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徳則忌
 施禄及下則小人不失職而无怨怒之心居徳則忌
 則君子不爭能而無矜伐之志小人不失職則可以
 相安君子不爭能則有以持勝聖人所以示人處夫
[009-3a]
 夬者如此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夬之初九即大壯之初九也大壯之初九壯于趾征凶
 夬之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盖居下而欲决在上
 之小人是壯于前趾者也恃壯以為行往而不勝則其
 咎有不可勝言者矣其李膺范滂之流乎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009-3b]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以盛陽而决㣲陰决之甚易也而九二猶不免有驚惕
 號呼之聲者警戒之至者也警戒之至至于暮夜有
 兵戎之憂則其心亦不能湏臾寜矣然以剛中之徳
 上應乎五彼雖有戎何能為哉故告之以勿恤謂其
 无足憂矣健而説决而和我自有中道雖决之庸何
 傷乎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009-4a]
象曰君子夬夬終无咎也
 頄面顴也用壮而見于面顴則其機淺矣君子之所
 以夬夬者不若是之甚也内雖有獨行之戒而外則
 和光而同塵夫豈悻悻然怒見于面哉九三當夬之
 世而有應于上陰陽相和故有遇雨若濡之象夫遇
 雨而至于沾濡和之至者也三惟其混迹于小人則君
 子有疑而愠之者矣然决而能和其介然獨行之志
 未嘗與之俱靡是以終无咎也孔子行乎季孫三月
[009-4b]
 不違孔子豈以此而遂喪其所守者哉
九四臀无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眀也
 臀无膚居之而不安也其行次且欲進而不能進也
 以陽居陰不當其位居之不安行之不進則將无一
 而可矣然衆陽並進若羣羊焉吾能牽而與之偕行
 則亦可以悔亡矣九四聰不眀之人也雖聞是言而
 有所不信豈能决然而行哉牽羊者當其前則不進
[009-5a]
 縱之使前而隨于其後則可行盖欲其附于衆陽之
 後也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无咎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莧陸馬齒莧也至柔而易折九五為夬之主視上六
 之陰若莧陸焉决而去之亦易矣然用夬之道不可
 以太過太過則小人必有忿厲之心故必中行而後
 无咎其僅能无咎者以其道之未光也夬以五陽而
[009-5b]
 决一陰宜若無甚難者而聖人于此必深戒之六爻
 之吉者不過悔亡无咎而已何也盖君子而與小人
 為敵勝之不足以為功不勝則反以取禍吾不得已
 而至于用夬又何足多哉故曰中未光者聖人愛君
 子之意也
上六无號終有凶
象曰无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以柔乗剛而在卦之極消已盡矣故无所號訴而終
[009-6a]
 至于凶是豈久安之道哉小人而在君子之上未有
 不自取禍者聖人垂戒之意切矣
巽下/乾上
姤女壯勿用取女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天地相
遇品物咸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時義大矣

 復與始陰陽始生之卦也一陽生于子而為復一陰生
[009-6b]
 于午而為姤陰陽之生其始一也而聖人于復則曰
 朋来无咎于姤則曰勿用取女何也聖人喜乎陽之
 進而不欲其陰之長也盖陽長則陰消陰消則君子
 道長陰進則陽退陽退則小人得勢君子小人進退
 用舍之際此聖人之所為盡心焉者也方一陰始生
 之初其亦㣲矣而已謂之女壮今日之㣲後日之壮
 可必也此又聖人辨之早也然而名之曰遇者以柔
 遇剛陰陽相得之始也以二體言之上為乾下之一
[009-7a]
 陰為坤是天地相遇品物之所以咸章也以二五言
 之二以剛而居中五亦以剛而居中是剛遇中正天
 下之所以盛行也天地相遇而萬物亨君臣相遇而
 其道行姤之時義至此豈不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揚子雲曰鼔舞萬物者其雷風乎鼓舞萬民者其號
 令乎盖風者天所以為鼓動萬物之機而號令者人
 君所以為誥訓天下之權也二者雖殊其實一而已
[009-7b]
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躅
象曰繫于金柅柔道牽也
 柅所以止車也而以金為之堅之至也初六一陰始
 生懼其長也故繫而止之于金柅之下牽之而使不
 得進也牽之而使不得進是以守貞則吉有所往則
 凶其戒之亦深矣雖然陰之浸長勢也而豈可以終
 止之哉夫初六之陰豕之羸者也豕雖羸而其中之
 所孚者未始不以蹢躅為志也今以其羸而易之則
[009-8a]
 異時至于蹢躅有不可制者矣古之小人方其未得
 志也宜若柔順易與者而包藏禍心終不可測故有
 髪雖短而心甚長之憂是安可不早為之防哉
九二包有魚无咎不利賔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賔也
 魚謂初六也賔謂九四也初六以陰柔居下故為魚
 魚者民之象也遇之世近于民者得民逺于民者失
 民二近于初故能包而取之雖非正應而可以无咎
[009-8b]
 以其義不及賔也夫民之所歸者為主我為主則敵
 為賔三秦之心既嚮于髙祖則羽安能刼而取之哉
九三臀无膚其行次且厲无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九三剛而不中下无初六之遇而上失上九之應故
 居之不安行之不進危亦甚矣然雖危而无大咎者
 則陰不足以制之也夬之四為牽羊欲其牽于陽也
 姤之三為行未牽幸其未牽于陰也陽可以牽而陰
[009-9a]
 不可以牽聖人之戒深矣
九四包无魚起凶
象曰无魚之凶逺民也
 初之魚已為九二之所包矣四其能與之爭乎君子
 之民可以聽其自附而不可强之而使從忿其不吾
 從也起而爭之則民之去我必速未有不凶者矣四
 之逺乎民非民逺我乃四自逺之也梁惠王糜爛其
 民而望民之多于鄰國天下安有是理哉
[009-9b]
九五以把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
 把者髙而能接下之木也瓜者卑而能攀援之物也
 把如君子之能下其臣瓜如臣之能附其君此姤之
 世君臣相求之象也九五以中正之徳而下應于二
 惟能含其章美晦而不自用是以天為之降生賢人
 以輔之如髙宗之傅說得之於帝夢宣王之申甫得
 之於嶽降盖其求賢之志與天命相符而不相舍此
[009-10a]
 所以有隕自天而適相遇也然則姤之時不獨君臣
 相遇而天人亦相遇者耶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角者剛之上窮者也居姤之極上无位下无應徒姤
 于其角窮亦甚矣窮而无所容故為可吝而无咎所
 謂无咎者謂其无所咎于人也剛至于極无所復姤
 皆其自取尚誰咎哉
[009-10b]
坤下/兑上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曰萃聚也順以説剛中而應故聚也王假有廟致孝
享也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
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兼并易能也堅凝之難也萃之世不患其不能聚而
 患乎无以固其聚有以聚之无以固之則今日之聚
 未有不為後日之散也故必有聚人之徳而後可以
[009-11a]
 堅凝斯民之心是以順而説剛中而應故聚夫以至
 順之道而說乎人以剛中之徳而應乎下是故能聚
 故聚云云者以此而後聚也方萃之初天下之人始
 合之際也人情不可以茍合茍非有報本反始之道
 以起其孝愛无窮之思其能久安乎哉故王假有廟
 以致孝享者人心之所同然愈久而不可忘者也人
 知所以尊其祖而知所以合其族而其聚不可觧矣
 然有衆則有聚有聚則有爭爭而无以統之則亂是
[009-11b]
 以作之君作之師以執其制治之權此利見大人而
 聚之以正者是又所以固之也萃之世萬物盛多而
 能備禮之時也故用大牲吉則非二簋之薄可以告
 于神眀矣天下聚散之際非人為也天之所命也因
 人心之聚可以觀天命之所向而可不有所往以順
 之乎夫聚者天地萬物之常理而散者其變焉者也
 喜聚而惡散天地萬物之情莫不皆然於此觀之豈不
 可以見其真情也哉
[009-12a]
象曰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除治也有聚則有爭人情相合以聚爭端所由起也
 握手嬉笑堆阜填其胷中意所不防干戈起于平地
 當萃聚之世而无以防之則猝然之頃有不可勝慮
 者故除治戎器以戒不虞凡所以為保聚之道也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初六求萃之始也上有九四之應而為二三所隔中
[009-12b]
 无所主而有二三之疑是有孚而不終者也有孚不
 終其志已亂而欲求萃若號呼正應則衆皆笑之矣
 然不恤其笑而往以從四則亦可以无咎盖四者初
 之所當用其信者也茍能專一于四則信為有終矣
 春秋之世鄭人介居于晉楚之間既欲從楚又欲應
 晉惟其信不由中是以兵革之禍連歲不息及蕭魚
 之㑹决意惟霸主之歸而後其國始安然則人之為
 信其可不知决其所從也哉
[009-13a]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變也
 二與五為應五君也二臣也臣之道難進而易退故
 必待九五引之而後吉且无咎也夫君臣之相交惟
 其誠而已豈事乎文為哉茍由中之信確然未變則
 雖禴祭之薄亦利用享而信無不通矣故曰茍有明
 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藴藻之菜筐筥錡釡之器潢
 汙行潦之水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此之謂也伊
[009-13b]
 尹耕于有萃之野必待成湯幣聘而後從諸葛孔眀
 髙卧于草廬之中必待後主三顧而後起此所謂引
 吉无咎者耶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三四本非應也而三欲求萃于四宜四之有所不從
 也求之不得而有嗟如之戚則亦无往而利矣故不
 若往應于上則可以无咎盖上雖不我應而方以㢲
[009-14a]
 順待下則三可以往矣雖然兩皆窮而無與而適然
 相遭則其為萃也豈不小可羞乎
九四大吉无咎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當也
 四居大臣之位是為人臣而有聚人之權者也上迫
 近于五而下有三陰從之其萃亦大矣然以人臣而
 侵君之權其能久安乎故必大吉而後可以无咎自
 非吉之大則咎有所不免矣何者以其所居之位不
[009-14b]
 當故也周公不之魯欲天下之一乎周也惟有周公
 之徳而後可茍無其徳則季氏陳恒之得民果可以
 為大吉也哉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五有萃人之位者也有其位而執其權以此為萃何
 咎之有然位不可徒恃也茍恃其位而無徳以将之
 則人亦有不我信者矣桀紂非無位者也而天下之
[009-15a]
 心離散而去之則有其位而無其徳也惟能于此守
 之以仁持之以久行之以正則可以悔亡矣不然徒
 有其位而已則其志為未光安能取信于人也哉
上六齎咨涕洟无咎
象曰齎咨涕洟未安上也
 上六處兌説之極宜其説也而齎咨涕洟何也陰柔
 居上下無所與求萃而不得是以有所未安而憂戚
 之心生然憂樂相沿而生惟其憂之既至是以得六
[009-15b]
 三之往而卒无咎也
巽下/坤上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彖曰柔以時升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用見大人
勿恤有慶也南征吉志行也
 升與漸皆進也而其象俱有取于木山上有木而為
 漸地中生木而為升二者上下不同何也漸之木木
 之根株下盤者也根株下盤故得山而為漸升之木
[009-16a]
 木之枝榦上出者也枝榦上出故得地而為升上下
 雖異而其為進則一而已矣天下之人皆知剛者之
 能進而不知柔者之進之不可禦也以剛而進則其
 進也鋭而必有摧折之傷以柔而進則其進也漸而
 必有得時之應故柔以時升巽而順皆以其柔而能
 進也然亦不可直柔而已是以剛中而應所以濟夫
 柔也柔在外剛在中柔外則不折剛中則不撓凡木
 之生未有不柔而立者也夫升之所以元亨者何也
[009-16b]
 元者仁也仁者春也陽春𤼵生之時盛徳在木根荄
 芽甲之物未有不大而亨者矣用見大人升進之時
 也南征吉者可進之地也大人謂五也南征則謂離
 也㢲居東南坤居西南自㢲而至于坤中厯離眀之
 方故曰南征也升之時利見大人則无憂而有慶往
 而南征則其志行矣然則升之為卦其君子進徳修
 業之事乎舜所謂𤣥徳升聞伊尹所謂若升髙必自
 下盖取諸此
[009-17a]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徳積小以髙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君子之徳積于㣲小皆順也順
 則其極也未有不髙且大者矣
初六允升大吉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允信也君子之進也既度乎已又度乎人在已以為
 可在人亦以為宜以是而進信乎其可進矣而豈不
 與上之人合其志哉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
[009-17b]
 能信漆雕開未能自信而不肯茍仕此夫子所以説
 之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萃之六二升之九二皆大臣以誠事君者也故其爻
 辭俱以為孚乃利用禴夫禴祭之薄者也而誠質存
 焉則可以薦之神眀而无愧人臣以至誠事其君則
 君臣相孚如神之相交未有不喜者矣伊尹之于成
[009-18a]
 湯一徳克享天心而周公之誠亦有以動悟成王于
 天變之後孚乃利用禴之義也
九三升虚邑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虚邑者猶虚室生白之類也君子之于道也以虚進
 以實礙虚則无所不通實則有所窒而不能行矣内
 景虚眀八窻玲瓏以是而進如入虚无之境豈復有
 可疑者哉此㢲與坤之功也九三以㢲而升于坤㢲
[009-18b]
 以順入坤以順受二者皆虚尚何疑之有此顔子心
 齊之妙也
六四王用享于岐山吉无咎
象曰王用享于岐山順事也
 王謂文王也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文王之于
 紂亦可謂順之至矣而文徳之純至子與夫同功後
 之言至徳者必稽焉則是文王之所以順事于紂者
 乃所以享于岐山也屈于一人之下而伸于萬人之
[009-19a]
 上其吉且无咎豈不宜哉
六五貞吉升階
象曰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春秋傳程鄭問降階何由然眀曰貴而知懼懼而思
 降乃得其階下人而已又何問焉盖階者自上而接
 于下者也六五以坤順之道待九二之進故為之階
 而使之升五之于二亦可謂能自降矣能自降而得
 賢人以為之用則豈非大得志也哉
[009-19b]
上六㝠升利于不息之貞
象曰㝠升在上消不富也
 豫之㝠豫升之㝠升皆以陰柔而在上者也陰柔之
 極晦而不眀不能自充其所有以至于富則其消不
 久矣當此之時惟利在于不息之貞欲其勉以進于
 善也君子之于道必先有不足之歉而後无自止之
 志今消而不富則其自視欿然而尚何息哉
坎下/兑上
[009-20a]
困亨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説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道未始有窮通也其所以為窮通者時也非道也君
 子能守道不能為時道之所在固有制于時而不得
 伸者此困窮之患雖聖賢亦有所不能免也夫所以
 困者何也謂其剛之揜也坎之一陽陷于二陰之中
 兊之二陽厄于一陰之下有陽剛之才而揜于陰柔
[009-20b]
 而不得施是所以為困也然則困者盖險難之世也
 險難之世自他人處之未有不戚戚者矣而君子于
 此處窮如處通雖在貧賤患難之中而樂天知命恬
 然有自得之心故其身雖困而其道則亨孔子厄于
 陳蔡而絃歌不絶文王拘于羑里而從容演易是豈
 有一毫戚戚之態哉盖患難困窮之際是聖賢講磨
 道徳之地也故身愈困則吾徳愈修是凡所以困厄
 我者乃所以成就我也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
[009-21a]
 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
 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増益其所不能人恒過
 然後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徴于色𤼵于聲而
 後喻此困之所以貞大人吉以其剛中之徳因困而
 後有所得也雖然困之時時之不可為者也時不可
 為盖有非口舌所能辨者矣茍不務内修其徳而徒
 尚乎譊譊之辭所尚既窮則吾雖有言而人誰肻信
 之哉
[009-21b]
象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者命也以其不可有為而未
 嘗屈者志也致其命則无倖免之失遂其志則有可
 亨之理以此處困尚安有終窮者哉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眀也
 株木非所據之物也而據焉則臀困于株木矣幽谷
 非所入之地也而入焉則幽而不眀矣初六處險之
[009-22a]
 初在下卦之下是困之最甚也故居則有株木之困
 而進則有幽谷之入厯三嵗之久而无所覿焉亦可
 謂幽暗之至矣孟子曰吾聞出于幽谷遷于喬木未
 聞下喬木而入幽谷者也其初六之謂乎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孔子厄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羮不糝困于酒
 食之謂也夫酒食所以為養也而且至于困則口腹
[009-22b]
 之欲必有不能自給者矣然君子所以處此盖有望
 焉以上之人将屈己以求之也故曰朱紱方來朱紱
 者人君蔽膝之服也人君盡接下之禮以待我則我
 豈終窮者哉是以利用享祀誠實交孚君臣相與如
 神人之相交其中盖有可慶者矣然必得上之人有
 以來之而後可往茍不待其來而浮躁妄動以此而
 征是取凶之道也韓信寄食于漂母困亦甚矣而卒
 遇髙祖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以成君臣相得之歡然
[009-23a]
 則在我有可用之才而在人君有進賢之道天下安
 有久困而不亨者哉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見其妻凶
象曰據于蒺藜乗剛也入于其宫不見其妻不祥也
 繫辭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
 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見耶六三居于坎
 險之上是困于石據于蒺藜也與上六无應而陰柔
 无與是不見其妻也困而至此其為不祥莫大焉
[009-23b]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下與初六為應初六之來也冝其必速而且徐徐者
 以九二有以間之也二金車也四之志在于初而金
 車困之固可吝矣然居困之世而陰陽相與則其迹
 可困而其志不可奪豈非有終之道哉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説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
[009-24a]
福也
 赤紱臣之服也謂九二也九五與九二為應而為初
 六六三小人間之是困于赤紱者也小人之間君子
 也必用刑以去之小人不去則君子无自而可親矣
 故劓其鼻刖其足極用其刑而不之恤然後赤紱之
 臣始徐徐來應于我而君臣有相説之歡矣君臣相
 説故利用祭祀而誠實交孚豈不受其福哉成王周
 公之初有三監流言之變東征之役袞衣繡裳詩人
[009-24b]
 歌之是亦困于赤紱之義也必待管蔡既誅然後君
 臣交歡成王有二卣之賜則周公有眀禋之享其一
 時太平之盛至于有无疆之休其受福也豈不宜哉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葛藟者纒縳而不可解之物也臲卼者傾危而不安
 之象也處困之極至于纒縳而不可解臲卼而不能
 安是豈可輕動哉茍能于此自反曰動則招悔而有
[009-25a]
 自悔之心如是則可以往而得吉矣盖知其動而有
 悔則其往也決非妄動者也是必見吉而後行者秦
 穆公困于殽之敗而卒以成霸功信乎自悔者乃所
 以為立事之基也哉
巽下/坎上
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
其瓶凶
彖曰㢲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
[009-25b]
以剛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人惟有定于中也而後可以聽物之所取而時出之
 物之求于吾者无窮而吾之所以應夫无窮而不匱
 者以其有定焉以為之地也夫井以養人為徳者也
 人非水火不生活盖未有不資乎井而能養者矣然
 必先有以自養然後可以及人自養者未定則安能
 隨取隨足用之而有餘哉故其卦曰改邑不改井夫
 邑可改也而井不可改邑无定居而井有常所也惟
[009-26a]
 其有常所是以有常徳故不以人之不食而為之損
 亦不以人之見食而為之益外无所喪内无所得而
 確然守其一定之常夫是故往者有得于我井也來
 者有求于我亦井也往來无窮而吾之所以為井則
 一而已矣而豈非其能定然後能應者耶雖然所以
 為井之徳者坎也而所以成井之功者㢲也井以坎
 水養其源而以㢲木致其用故曰㢲乎水而上水謂
 其有上出之功也惟其有上出之功是以極其所養
[009-26b]
 至于无窮其可淺測之哉剛中謂二五也二與五皆
 有剛中之徳此其所以為有常也繘者所用以汲之
 物也井之所養者在我而其汲與不汲則在乎人茍
 汔至而未出乎井則亦未見其有及物之功矣盖君
 子能為可用而不能使人必用功之有无有所不足
 計也雖然功雖不足計而其用亦不可忽茍或羸其
 瓶則是幾至而覆豈不凶哉故曰井徳之地也徳而
 有其地此聖人教天下以養性之學也故易以水喻道
[009-27a]
 以井喻性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坎勞卦也勞民乃勞來還定之勞勸相乃勸之以九
 歌之勸勞其勤苦而勸助其所不足君子愛人之仁
 于是為无窮此亦井養人之義也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无禽時舍也
 井以養為徳者也居井之下而不能充其所養至于
[009-27b]
 積而為塗泥則人将不食之矣非特人不食之雖禽
 鳥亦莫至矣然非井之罪也舊井之性本自不汚而
 其居使之然是以為時之所舍也故曰紂之不善不
 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然則下流之不可居如此哉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
象曰井谷射鮒无與也
 谷水之下注者也井以上出為功而此獨下注其所射
[009-28a]
 者不過鰌鮒而已鮒即井之蛙類也下注之水既无
 及物之功而貯之者又以敝漏之甕焉人與器兩无
 所用欲責其養豈不難哉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眀並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眀受福也
 九三之井清渫而可食者也可食而人不我食非不
 食也特未知之也君子修徳養性能為可用而未見
 于用是豈不可悲哉故其心惻然至于自傷非為己
[009-28b]
 惻也為夫民之不得其養而澤不及于天下惻也然
 吾之為井則誠有可汲者矣茍在上得王者之眀而
 用之則井養而不窮舉天下並受其福而尚何傷哉
 孟子之不豫以齊王之不用也使宣王能用之則豈
 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而何為不豫哉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脩井也
 甃砌也累瓦甓而為之六四之井井之脩者也物既
[009-29a]
 壊而後有修是亦猶人之性既失而後復之也方其
 壊則咎有所不免矣惟其能脩是以无咎无咎者善
 補過者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井不患乎不食而患乎不潔今冽而寒其潔至矣九
 五以中正之徳自守如寒泉之冽人皆汲而食之隨
 取隨足五不禁也井養而不窮其斯之謂也耶
[009-29b]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收成也幕盖也上六井之極功也井道之成天下皆
 汲而收之茍有所盖覆於其間則所施狹也故勿幕
 而人皆信之是以獲元吉也夫井之養人以无窮為
 用則惟恐一夫之不被其澤於是而或有以幕之則
 及其一不能及其二而豈足以為井道之大成哉博
 施濟衆堯舜之仁也
[009-30a]
欽定四庫全書
 用易詳解卷十     宋 李杞 撰
下經四革至漸/
離下/兌上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
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
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
[009-30b]
矣哉
 革變也變非聖人之得已也勢也𫝊曰可則因否則
 革夫事而或有所否則聖人亦有所不容不革者焉
 然樂因循重改作天下之常情然也彼方與之相安
 於此而吾驟革之則亦不能无所拂矣若拂之而求
 有以信之是事之至難者也故革之為卦不孚於方
 革之初而孚於已日之後者民可與樂成不可與慮
 始待其乆而自定也故夫革之之難也非革之為難
[009-31a]
 而得其當之為難革之不當未有不悔者矣是必有
 元亨利貞之徳而後可以悔亡元亨利貞者革之善
 焉者也繫辭曰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
 之夫革故之舉本所以拂乎民也而可以宜民自非
 有元亨利貞之徳其孰能之哉以卦之全體論之離
 為火火盛則竭水兌為水水流則滅火水火相為息
 滅而有生息之理是革之象也離之中女在下而兌
 之少女居上二女同居而有内外之異是革之意也
[009-31b]
 夫物有所止息而後革事必有所不相得而後革則
 革之世豈非大有矯拂之時乎夫人情習於相安之
 久而一旦欲使之棄其舊而新是圖則誠難乎取信
 矣故已日乃孚乃難辭也善革者必使人曉然知其
 所以然而革之而人无不服故法度昭明文理備著
 足以當夫人之心則人心和說而易從此革之所以
 為當也所謂當者非當乎其事當其心也寒暑相易
 而四時之功以成是天地之革也湯武革命亦猶是
[009-32a]
 而已矣上順乎天下應乎人變前日之揖遜而為今
 日之征伐湯武非容心以為之也時之革也天地之
 革以時故不忒湯武之革以時故无弊然則革之時
 豈不大矣哉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厯明時
 四時之變變之大者也故治厯明時為革之要舜受
 堯禪改正朔易服色其餘盡循堯之道而已以舜繼堯
 宜无所用其革也而正朔猶不可不改然則治厯以
[009-32b]
 明時獨非革之大者乎
初九鞏用黄牛之革
象曰鞏用黄牛不可以有為也
 鞏固也黄色之中者也牛畜之順者也革物之堅者
 也當革之時在初无應有未可驟革者矣正宜守之
 以中行之以順持之以堅如是而後可何者以其不
 可以有為也不可以有為而為之未有不悔者矣此
 繼體守文之君成康之事也孝惠遵高祖之業永平
[009-33a]
 守建武之政莫不皆然則事未可以革其可不固守
 之哉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二之徳柔順中正文明以說是可以革者也有革之
 才復有其時宜若无難矣然猶已日而乃革之而後
 可以得吉有嘉而无咎信乎革之之難也周公成洛
 邑以遷商民其誥戒之辭亦可謂至矣而必待既厯
[009-33b]
 三紀然後世變風移然則已日乃革詎不信哉
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剛過乎中居離之極躁動以求革者也躁動以求革
 未有不悔者矣故以往則凶以貞則厲所以戒其動
 也當此之人惟能舎已從人无私以聽天下之公而
 後可故曰革言三就三就者既順之於天又應之於
 人又度之於己三者皆從之謂也三者皆從則可以
[009-34a]
 取信於人民於此為革亦足矣又何用他之以過求
 也哉洪範所謂汝則從龜從筮從此革言三就之義
 也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臣以從命為信而曰改命者何也九四之革蓋大臣
 為伊周之事變而不失其正者也伊尹桐宫之營周
 公攝政之舉宜若有悔矣惟其忠信之徳素有以大
[009-34b]
 服其心是故雖改命而其悔乃亡以得志也然則為
 伊尹周公之事必有伊尹周公之信而後可哉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兌為虎履之六三兌也而有履虎尾之象革之九五
 亦兌也而有虎變之象此兌之所以為虎也九五之
 革大人之事也有文明之徳以變天下之道如虎之
 變文采炳然可觀故不待占筮而天下已信之矣黄
[009-35a]
 帝堯舜通其變使民不倦垂衣裳而天下治夫衣裳
 者火龍黼黻所以昭其文其大人虎變之謂乎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君子小人非以邪正言之也以上下言之也九五之
 君既已虎變矣是以為君子者皆蔚然豹變以應之
 為小人者亦革面順以從之上而為臣下而為民无
 有不革者此革道之成焉者也武王順天應人以革
[009-35b]
 商命故其君子實𤣥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簞食
 壺漿以迎其小人帝王之興其威靈氣熖有以動人
 悟物如此哉
巽下/離上
鼎元吉亨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餁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
亨以養聖賢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
剛是以元亨
[009-36a]
 六十四卦皆有象而獨于鼎言之何也象之明備未
 有若鼎之至者也以六爻論之初為足五為耳上為
 鉉三陽實其中為腹此鼎之象也以二體論之離為
 火巽為木火得木而有熟物之功此亨餁之象也一
 卦之中既具鼎之全體而又有亨餁之用故曰象之
 明備未有若鼎之至者也然鼎雖以亨餁為貴而亨
 餁之用豈獨以養口體而已哉故聖人亨以享上帝而
 大亨以養聖賢大亨即享帝之亨也享上帝不言大
[009-36b]
 而于養聖賢言大可以推見之也聖人以事天之禮
 養聖賢其至敬之誠見于亨餁之大者蓋不獨鼎肉
 之餽也百官牛羊倉廪備以事舜于畎畝之中夫如
 是而後為亨之大矣雖然聖人不徒養之也而將有
 以用之也故以柔巽之道接之凡所以資吾耳目聰
 明之益也離為目而五有耳之象聖人以天下之耳
 為耳而耳无所不聞以天下之目為目而目无所不
 見是聰明之至焉者也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
[009-37a]
 謂六五也六五以柔居尊位而下應乎九二之剛屈
 已以用賢之道也屈己用賢而聰明日益其有不元
 亨者乎蓋鼎者器也聖賢者運此器者也聖人主此
 器者也聖人有其器而不自用必待聖賢以為之用
 故大亨以養聖賢而後可以成鼎之功不如是則何
 以斡旋大器而正位凝命也哉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揚子雲曰周寶九鼎器寶也器寶待人而後寶夫鼎
[009-37b]
 之所以為神器者以其有人以運用之也是以君子
 觀鼎之象而以正位凝命正位者大器置諸安之謂
 也凝命者固結天命而堅定之謂也正則難傾凝則
 不可解以此守器尚安有不固者哉王孫滿謂協于
 上下以承天休此之謂也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象曰鼎顛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初為足而以陰柔居之弱而不立是趾之顛者也鼎
[009-38a]
 而顛趾其亦危矣而利在於出其否惡以納其新則
 亦未為悖也妾至賤者也以至賤而為尊者之配以
 其有子也母以子貴則其賤可忘矣初六之顛趾蓋
 因敗以為功以賤而致貴者也因敗以為功故雖顛
 而反以為利以賤而致貴故雖得妾而可以无咎犂
 牛之子騂且角則猶足以用之於山川之祀豈復問
 其所從來哉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009-38b]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
 易謂陽為實九二以剛居中鼎之有實者也鼎有實
 則可以用享矣仇謂初也春秋傳曰怨耦曰仇二有
 應於五而廹近於初二之從五也是初之所怨而以
 為仇也然初方且顛趾於下未免於有疾則雖有仇
 我之心亦不能即我矣鼎既有實則享上帝養聖賢
 无所不可雖密邇仇讎而彼无能為尚何尤之有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009-39a]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三與上為應上為鉉則三為耳可知矣耳以虛為用
 者也今至于改革其耳則耳實而无以貫鉉其行窒
 塞而不通矣離為雉雉膏食之至美者也九三之行
 既窒塞而不通則上雖有至美之實而我不得食尚
 何望其好爵之縻哉然君子不患乎人之不用而患
 乎我無所可用在我誠有可用之才則其行未有終
 塞者矣故方雨虧悔隂陽和而雨君臣相得之謂也
[009-39b]
 始也雉膏不食而終也君臣如陰陽之和前日之悔
 豈不虧損哉君子是以知在我者之可恃未有无與
 者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四與初為應初為足四為腹四大臣之事也有腹心
 之象焉鼎而折足則鼎中之實必覆矣然不以罪初
 何也折足固初之罪而所以任之者則四之責也四
[009-40a]
 居大臣之位不能求賢以為助而委任小人以敗乃
 公事故覆公餗則憂及其君矣其形渥凶則災及其
 身矣初之不勝任初不足道也而乃至于誤國家則
 四尚可逃其責哉房琯之用劉秩關播之用李元平
 卒以用非其人而至於敗是折足之凶也繫辭曰徳
 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鮮不及矣可不戒哉
六五鼎黄耳金鉉利貞
象曰鼎黄耳中以為實也
[009-40b]
 黄以其中也金以其剛也鉉所以貫耳而舉之者也
 六五為黄耳則九二為金鉉矣居離之中以虛而受
 耳之聰者也惟其能以虛受故得九二陽剛之臣為
 之金鉉左提右挈以適于至正焉六五之實充足于
 中又豈復有雉膏不食之患哉所謂巽而耳目聰明
 蓋為此也
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
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009-41a]
 鼎之上九與井上六同二者皆以上出為功者也金
 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九二為金
 鉉猶有偏乎剛之弊上九為玉鉉則剛柔得其節矣
 大火爍金而惟玉不炎聖賢居天下之變而不失其
 正此玉鉉之所以大吉而无所不利也其周公之事
 乎召公處賢人之常金鉉之利貞者周公處聖人之
 變玉鉉之大吉者也故在召公惟知守其剛正而已
 而至于周公則能剛能柔而不拘于一然則成王定
[009-41b]
 鼎于郟鄏非周公之功而誰為之哉
震下/震上
震亨震來&KR0658&KR0658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䘮匕鬯
彖曰震亨震來&KR0658&KR0658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震
驚百里驚逺而懼邇也不䘮七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
以為祭主也
 天下大器也而主器者莫若長子此鼎所以授之震
 也震以一陽動於二隂之下動則有威故為震亨震
[009-42a]
 取象於雷者也天以雷為威方其震也人皆&KR0658&KR0658
 畏之而不知至威之中至仁已伏於其間矣震來&KR0658
 &KR0658非以厲之也使之知所恐懼則可以至於無恐乃
 致福之道也故&KR0658&KR0658未已而笑言啞啞者繼之變前
 日之恐而為今日之笑此所以有則於後而不至於
 過也震之威何所不至而震驚百里者舉其成數而
 言之也百里之内逺者近者莫不驚懼震之威亦大
 矣迅雷風烈必變人之常情也於其卒然震驚之際
[009-42b]
 而不為之動非有所守於中者而孰能之哉故不䘮
 匕鬯然後可以守器此出可以守宗廟社稷而為祭
 主必長子而後可也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
 守曰監國皆長子之事也負荷天下之重任而茍無
 確然之守則倉卒之際必有可得而摇者矣尚何以
 斡旋大器而措之於不動之地乎舜之主器也天與
 之人與之納于大麓而烈風雷雨弗迷舜於是可以
 任天下而有餘矣此堯所以亟授之也歟
[009-43a]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脩省
 畏天之威于時保之是天威不可不畏也此洊震之
 君子所以恐懼而致其修省之學也蓋天威之至乃
 君子修徳之基舜以洚水為警予成湯以旱而自責
 成王以雷電之變為天之動威而宣王亦遇災而懼
 因其恐懼而自修自省之學愈增益其所未至此君
 子所以為畏天命也
初九震來&KR0658&KR0658後笑言啞啞吉
[009-43b]
象曰震來&KR0658&KR0658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初九震動之始一動之初吉凶悔吝皆踵乎其後是
 不可不謹也故示之以震驚之恐使之知所恐懼而
 後修省則可以致將來之福矣故今日之&KR0658&KR0658即異
 日啞啞者之應也恐於前而定於後能畏天則能樂
 天豈非致福之道哉堯兢兢舜業業湯慄慄危懼文
 王翼翼小心皆恐懼修省之學也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009-44a]
象曰震來厲乘剛也
 初九之陽動於下而六二乘之初之來也是二之所
 震恐而來危厲之憂者也故自度必䘮其貨貝躋于
 九陵以避之九陵謂四也四有互體艮之象艮為山
 而四以九居之故謂之九陵也二畏初之震而踰四
 以從於五亦可謂知所避就者矣故雖有䘮貝之失
 勿逐而七日自得七日變之周也卦以爻為日厯一
 卦之終而復至於二其變已周天道周而必復此所
[009-44b]
 以不逐而自得也當震驚之世而知所畏避庶㡬可
 以保其貝無所失哉
六三震蘓蘓震行无眚
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蘇蘓恐懼自失之貎六三之震不言來何也來自外
 至而六三則自取之也居位不當自招震恐神氣蘇
 蘓自失震亦甚矣然因震而能行則亦可以無眚蓋
 震非所以致灾也乃所以致福也六三之震雖未能
[009-45a]
 如初九之致福然亦知懼而往亦何眚之有哉
九四震遂泥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震不可過也&KR0658&KR0658者未已而啞啞者繼之慮其過而
 无所則也九四之震則震之遂而過焉者也遂而不
 止則其極必至於泥滯而不可行矣夫震本所以威
 物而至於泥焉則人无所畏尚何足以有為也哉此
 其道所以未光也
[009-45b]
六五震往來厲億无䘮有事
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䘮也
 五君道也君道以動為戒故震往來厲往來皆危欲
 其不妄動也五執主器之權居中得位故无䘮而有
 事无䘮者不䘮匕鬯之謂也有事者出可以守宗廟
 社稷以為祭主之謂也中正以行之不惟无失而反
 以有得雖往來皆危尚何憂哉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鄰无咎婚
[009-46a]
媾有言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雖凶无咎畏鄰戒也
 索索者氣之衰也矍矍者目之動也居震之極恐懼
 太過氣索而目動以此而征往必凶矣然上六之震
 震于九四者也九四有遂泥之失其戒豈能以及逺
 哉故其震止於其鄰而不及乎我鄰謂五也五有往
 來之厲是震于其鄰也上六能視其鄰而因為之戒
 則亦可以无咎矣然上方與三為應則三婚媾也今
[009-46b]
 近戒於六五之鄰則必取疑於六三之應是以不免
 於有言也然則處震之道以恐懼修省為先人能於
 震未及身之際而先有以戒之彼雖有言亦何足恤
 哉
艮下/艮上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静不失其時其道
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
[009-47a]
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也
 艮與咸相為始終者也咸以感為用艮以止為用咸
 之感未嘗不止艮之止亦未嘗不感聖人畫卦皆取
 象於一身以明二者之相為用也夫人之一身目司
 視耳司聽手司舉足司行莫不各有其職而背獨无
 所營為於其間是不動之地也艮於不動之地止之
 至者也故艮其背不獲其身是忘我也行其庭不見
 其人是忘物也内忘我外忘物艮之所以无咎者止
[009-47b]
 於其所當止也然亦不徒止也而必惟其時焉時乎
 可止則與之偕止是止而止也不獲其身是也時乎可
 行則與之偕行是行而止也行其庭是也一動一静
 不失其時則其道光明盖艮之所以為止者非以其
 靜而已動亦止静亦止无所往而非止至妙者也夫
 止必有地止其所者止之地也孟子所謂君子所性
 是也為君止於仁為臣止於敬為父止於慈為子止
 於孝於止知其所止夫是之謂所舜之安汝止伊尹
[009-48a]
 之欽厥止皆其所也艮之二體陰陽皆不相應上下
 相敵而不相與是相背之象也此所以為艮其背也
 然則物我兩忘而動静皆止其艮之妙乎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位所以閑其思也位在子則思孝在臣則思忠在上
 位則思為上之道在下位則思為下之理位之所在
 思之所當存也位所不在思之所不可踰也茍出位
 而思則將泛濫而无所主矣故曰守道不如守官然
[009-48b]
 則官者道之寄而位者思之所止也歟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人之一身其動止之寄在趾艮其趾則止而不復行
 矣止而不行則无妄動之失是以能无咎也然必利
 於永貞者欲其久而安之也茍知止而不能安則今
 日之止不保其異日之不動豈不反失其正哉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009-49a]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隨謂三也二在趾之上為腓既已止之矣而三為限
 則二之所隨者也二欲止而三有過剛不中之失則
 二豈能拯之哉不能拯其所隨而至於其心不快則
 以三之未肯退以聽乎我也不能自用而隨人以為
 用行止在人安能止之哉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薫心
象曰艮其限危薫心也
[009-49b]
 限身上下之間也夤夾脊肉也九三在二卦之交非
 其所止而止之者也故艮其限上下不相屬而至於
 列絶其夤危厲薫爍其心矣夫艮貴止乎其所也今
 止於其所不當止之地而中心為之不寧豈非危道
 也哉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艮之四與咸之四均也咸之四言思而不言心艮之
[009-50a]
 四言身而不言心蓋思者心之用而身者心之寄也
 以隂居隂極於至静時止則止故艮其身无咎艮其
 身則全體俱不動而无所不止矣然卦言不獲其身
 而此言艮其身止諸躬何也不獲其身是不有其身
 而忘之也艮其身止諸躬是猶未免於有身而止之
 也艮其身如顔子之坐忘不獲其身如孔子之絶四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009-50b]
 咸其輔有滕口説之譏則艮其輔宜有悔矣而曰悔
 亡何也咸以言語感人而艮則不言而止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之為主也然六五非不言也而言之必有
 其序言之有序則雖終日言而若未嘗言尚何悔之
 有哉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此堯言所以布
 天下也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009-51a]
 中庸曰小徳川流大徳敦化敦化者不動而化也上
 九之敦艮則中庸所謂大徳敦化之義也泰山喬嶽
 不見其運動而功利及物不可得而指名所謂坤厚
 載物徳合无疆者夫豈徒止而已哉堯之安安舜之
 安汝止皆敦艮之吉也
艮下/巽上
漸女歸吉利貞
象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
[009-51b]
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窮也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天下之事未有不以
 漸而能進者人臣之事其君人君之化其民學者之
 進於道莫不各有其漸而漸之卦獨曰女歸吉者何
 也先之以媒妁申之以介紹將之以幣帛决之以卜
 筮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而後告之於廟其品節
 次第所以防閑之甚嚴而不可少躐夫如是而後可
 以為婚禮之正一有僣差則始進不正其終有不可
[009-52a]
 勝言者矣故漸之進以女歸吉為主者欲其進之以
 禮也不獨女為然而人臣之事君亦猶女子之從人
 者也孟子曰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
 之有家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鑚穴隙相窺踰墻
 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孟子之言所以示人臣輕
 進而自媒者之戒也君子之仕也必有其道不由其
 道而躁動以求進則與鑚穴踰墻何異孟子之意亦
 猶易所謂女歸之意也夫漸自否來者也坤之六三
[009-52b]
 自下而進於上進而得位往而有功也其所以有功
 者以其進之以正而後可以正邦也天下之本在國
 國之本在家家道正則天下定矣文王之化始於二
 南之齊家其功用庸可既耶然而又曰其位剛得中
 何也此主九五言之也九五以剛居中而下應於二
 是又男正位乎外者也四以柔進而得位而五以剛
 居其位男女各得其正則其進也亦可謂合乎禮者
 矣以二體論之巽上而艮下艮止也巽順也止則不
[009-53a]
 競順則不逆始之以止而繼之以順以此而動動必
 不茍豈不綽綽然有餘裕也哉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徳善俗
 山之高木之生皆有漸自累土之積而成丘陵之高
 是山之漸也自毫末之積而為合抱之長是木之漸
 也夫以一山一木之無知且有其漸而况於君子之
 化民乎君子之化民必先自居於賢徳之全而後可
 以善俗夫可久者賢人之徳此最未易居之者也是
[009-53b]
 必優游浸灌待其自得然後居之而安則是在我之
 徳盖有其漸矣我之賢徳居之猶以其漸則以之善
 俗是豈可驟化之哉商之頑民自成王周公化之以
 至於康王畢公之際既厯三紀而後世變風移四方
 无虞俗之不可驟革蓋如此此居賢徳善俗君子所
 以有取於漸也
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无咎
象曰小子之厲義无咎也
[009-54a]
 卦言女歸者統論一卦之體也爻言鴻漸者别言六
 爻之用也卦以立本故女歸利乎正爻以趋時故鴻
 漸有可不可焉二者雖不同其所以為漸進之意則
 一而已鴻水鳥也干江干也非其往不往非其居不
 居飛止有序者鴻之性也初六為漸之始始進之初
 不可以驟故漸于江干也漸于江干非不能直進也
 不可遽也而小子之好進者乃反以為厲而有言焉
 君子之進止有義彼小人之見焉足以知之哉孔子
[009-54b]
 非不欲仕者也而陽虎懷寶迷邦之言反以為譏是
 小人之厲也義之所在安而行之彼雖有言何咎之
 有
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
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二有應於五進而得地者也故鴻漸于磐磐石之坦
 平者也所居既安而又飲食衎衎然有和樂之意其
 進亦可謂吉矣然而雖有飲食之樂而未嘗素餐非
[009-55a]
 進之以正能如是乎孟子曰君子之居是國也其君
 用之則安富尊榮其子弟從之則孝弟忠信不素餐
 兮孰大於是是也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㓂
象曰夫征不復離羣醜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
㓂順相保也
 陸平原也漸于陸則愈進而愈高矣過剛而不中躁
 進而不知止近比於四雖有夫婦之象而實不相得
[009-55b]
 亟起而從之陽往而不復反隂孕而不能育其凶宜
 矣夫漸之女歸吉以其正也而今也夫征不復則有
 離羣之醜婦孕不育則有失道之羞是皆非所謂正
 也以其不正相從无一而可唯利在乎禦冦而已蓋
 患難之來胡越可使為兄弟三之於四雖非其正而
 能以巽順相保以之禦冦不亦利乎
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象曰或得其桷順以巽也
[009-56a]
 桷平柯也木非鴻之所宜居者也漸于木疑若危甚
 而或得其桷則亦可以少安矣危亂之邦君子之所
 不處而當時之君或能以巽順之道待之則尚可託
 之以為安此夫子之所以有際可之仕也
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
象曰終莫之勝吉得所願也
 陵高阜也五與二為應而為三四所隔五居尊位如
 在高陵之上其勢亦隔絶而不通矣二之從五也厯
[009-56b]
 三爻而後至是以有三嵗不孕之象焉然二五為正
 應勢雖隔而情實相通彼小人之間豈能終勝之哉
 久而自定則君臣之志願得矣周公東征三年不歸
 亦可謂三歲不孕者矣而三監流言之變終不足以
 間其君臣相得之歡雷電以風雖天且不能違而人
 能勝之乎
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象曰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
[009-57a]
 先儒胡氏程氏皆謂陸當作逵逵雲路也處漸之極
 愈高愈顯得時得位超然出于雲逵之上文章昭著
 為一世之儀表故其羽可用為儀也君子之進也自
 下而高皆有次序方其于干于磐于陸于木于陵之
 際其進亦不茍矣極而至于上九乃始逍遥于萬物
 之表而聳一時之美觀是豈躐等而驟進者哉其進
 有序不可亂也揚子雲之論盡之矣鴻飛㝠㝠弋人
 何篡焉然則漸而進于雲逵之上又安得有人道之
[009-57b]
 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