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47 童溪易傳-宋-王宗傳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童溪易傳卷八     宋 王宗傳 撰
離下/乾上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彖曰同人
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
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
為能通天下之志
 昔者嘗聞聖人建立之極也扶翼人道以配天地人
 道既植和氣乃通周流磅礴不失一物濟濟有序逺
[008-1b]
 近若一用能與天地相為无窮也蓋自去古漸逺人
 偽日滋分三才而裂之不已也又併與人道尺寸而
 分剖之強者侵衆者奪矜者忿愚者詐畦町爾汝德
 鋤誶箕无所不至昔之所謂氣之和者移而為鍥薄
 矣昔之所謂序之濟濟者轉而為貿亂矣若是不已
 則禽獸而後已又豈特闕/ 鬼蜮而已乎嗚呼此易
 之所以作也此易之所以有同人也或問之曰同人
 之作其能已後世之睽異歟吾徒見其所以為卦者
[008-2a]
 六二也而六二則曰同人於宗吝二之所應者五也
 而五之梗於三四未得以應乎二也則不免於號咷
 迨其相兵相克而獲遇其應也則獲笑焉彼三與四
 之无與於二命也曽不顧義分或伏於莽或乗其墉
 以與五立敵焉此何為也哉故程河南曰二同於繫
 應有所偏與在同人之道為私狹矣故可吝也又曰
 五以私昵應於二先隔則號咷後遏則笑此乃私昵
 之情非大同之體也於君道无取誠如是說則同人
[008-2b]
 之任屬之誰歟應之曰子獨不聞夫易之作也其衰
 世之意邪世道不衰則易可无作也故夫同人之三
 與四者乃上下之際而同異之分也所謂交爭而迭
 攻之地也梗難不去則莫有能同之者故當是時也
 在下者常謹守其分以待乎上在上當去其強梗之
 難以通乎下強梗之難去則上下相與以施同人之
 化而天下大同矣彖所謂同人於野此其極也是之
 謂能任同人之責然則二何嫌於吝而五又何嫌於
[008-3a]
 號與笑乎不然彖之所謂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
 同人者誰乎所謂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又
 誰乎亦必曰二與五而後可也夫柔不得位則柔无
 以立柔不得中則柔至於過柔而不應於乾則又无
 以濟夫柔也有此三者此六二之所以能同人也蓋
 无是三者則徒知同之為同而不知其所以為同矣
 豈不可為同人病邪故曰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
 同人同人之彖曰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云者此六
[008-3b]
 二應乎乾以有行之效也夫同人之道貴乎逺雖然
 不能近烏能逺同人之道可與處患難雖然不能處
 平易烏能處患難同人於野亨此同人之道貴乎逺
 也然近而三與四吾或昩其所之焉豈不害吾悠逺
 之道乎利涉大川此同人之道可與處患難也然出
 處語黙吾與五或相戾焉豈能處患難如平常乎然
 則同人於野必期於亨涉大川而必期於利非應乎
 乾而與之偕行不可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此又合
[008-4a]
 離與乾二與五而賛六二應乎乾之義也夫文明則
 能燭理剛健則能克已二以柔順中正而應乎五五
 亦以剛健中正而應乎二此二五之君子咸以正道
 相與而然也故曰利君子貞又曰君子正也彼天下
 之人其所惡欲趨舍之志雖曰不同而吾以君子之
 正一以貫之則亦无有不同者矣故又終之曰唯君
 子為能通天下之志君子之所以通天下之志者以
 君子之正故也何謂君子之正曰其在卦爻則六二
[008-4b]
 九五是也其在人則吾心之所同然常乆而不已者
 是也聖人所以扶翼人道者扶翼此者也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夫同人之道其所以為同者初非混然無所區别之
 謂也天下有不同之物吾安能強之使同也則亦隨
 夫物之不同也而與之為不同焉爾又何害其為同
 也昔者孟子嘗設喻曰白雪之白無以異於白馬之
 白夫雪與馬俱是白也今將謂雪為馬可乎不可也
[008-5a]
 又曰長人之長無以異於長馬之長夫人與馬俱是
 長也今將謂馬為人可乎亦不可也此同人之道所
 以欲類物之族而後物得所辨也物得所辨則以不
 同同之乃所以同之也夫天運乎上火亦炎上此雪
 與馬俱白馬與人俱長之謂也然指天而謂之火不
 可也指火而謂之天亦不可也兩皆不可而乃以天
 與火為同人之象何也曰取其俱是上也而已矣蘇
 東坡曰水之於地為比火之於天為同人同人於比
[008-5b]
 相近而不同不可不察也比以無不比為比同人以
 有所不同為同斯言得之矣
初九同人于門无咎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九以剛明之才方當出而同乎人之初外无其應无
 所決擇内之誠敬方新而慢易之心不生此正夫子
 告仲弓所謂出門如見大賓之時也夫當出門而同
 乎人之初无所決擇則亦无所不同无所不同則亦
 夫誰不我同也人既我同則亦将敬我之不暇矣所
[008-6a]
 謂咎我者又其誰也然則此非人之不我咎也我其
 初未嘗取咎於人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易以卦為時以爻為人一卦而六爻則是同時也所
 以趨是時也不可以同是人也同人天下大同之時
 也故卦之德有取於同人于野雖然當是時也以六
 居二卦惟一隂衆陽之志皆欲同之使二於此曽无
 決擇於其間非所謂君子之正也故當此之時居此
[008-6b]
 之位在夫靜以有守謹其所之彼三與四當上下之
 交犯義命之戒我乃謹守其操自儉自嗇如處子如
 貞婦而惟吾所宗者之是同焉可也故曰同人於宗
 吝宗云者已之所尊而敬者謂九五也如三與四則
 非二之所尊而敬者也然則六二之吝固其分也其
 可以吝道少之哉程河南曰二同於繫應有所偏焉
 在同人之道為私狹矣故可吝也豈亦未之思邪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髙陵三歲不興象曰伏戎于莽敵
[008-7a]
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夫隂陽之情篤於相求又况當同人之時卦惟一隂
 衆陽之志皆欲同之而三之與二又近而與之比故
 欲攻五以據其應或伏或升以伺其釁伏戎于莽将
 以中五也升其髙陵将以阻二也以九三之剛而俯
 以就其六二之隂伏戎於莽之象也三下卦之上也
 而以九履之升其髙陵之象也夫當同人之時无所
 與同不顧義命而徒恃其剛焉然則以剛敵剛安能
[008-7b]
 行其所欲哉是冝三歲之乆終不能興也大抵二與
 五以君子之正相同相應而三與四以小人間於其
 間冝其終莫能間之也三数之成也在爻為三故曰
 三歲然亦只取乆意
九四乗其墉弗克攻吉象曰乗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
困而反則也
 四之弗顧義命與三同也然商其罪之輕重則困而
 反則與三歲不興者有間矣夫墉内外之限也三與
[008-8a]
 四交際之地也四隂在内九履其上故曰乗其墉其
 志亦欲阻二以攻五也雖然九三以剛敵剛猶不能
 行其所欲况九四之非全剛乎其弗克攻冝矣盖非
 全剛則不敢恃其剛也恃其剛者必其剛過也九三
 恃其過剛則必至於三歲不興而終无知反之期九
 四不敢恃其剛故知其攻之弗克也則斷之以義而
 反其在我之則焉初无待於三歳不興失則而不知
 反也孟子曰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四之困而反則
[008-8b]
 故聖人於此以吉予之予之以吉者盖亦以開小人
 知反之門也嗚呼聖人之設心如此則反天下之睽
 異而為同也又何難歟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象曰同人之先
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易中以號笑兼𤼵其義者凡有三焉而已矣萃之於
 初六曰若號一握為笑以言乃亂乃萃之无常也亦
 猶中孚之六三云或泣或歌之謂也旅之上九與同
[008-9a]
 人之九五則以號咷之先後相反為言者夫旅之上
 九身處乎外亢然居上下無應援非能與人同者而
 人亦弗之同焉故曰旅人先笑後號咷盖言初之嘻
 而終之戚也同人之五則異乎此矣五以君子之正
 下應六二二以君子之正上應九五二人同心乆矣
 九三九四以二剛間乎其間故二不得不自儉自吝
 謹其所守以待夫五而五亦不得不自恐自懼以克
 乎敵而下通夫二也夫夬决小人之卦也以五君子
[008-9b]
 而夬一小人冝无甚難也而九二以莫夜之有戎也
 而不免於惕且號焉則同人之五雖居利勢而三四
 二剛腹心之患不輕也烏能无號咷之懼邪惟能有
 恐懼於其先則能无恐懼於其後矣故曰同人先號
 咷而後笑大師謂其敵之剛也其曰相克則其恐懼
 冝多矣大師相克之後乃獲與二相遇則先號咷者
 大師相克也後笑者與二相遇也夫二五之君子以
 正相與此所謂中直也當恐懼之初號咷之先二人
[008-10a]
 之心未始不同而二剛不能間焉者以中直故也故
 繫辭於此爻又釋之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謂克去
 者二剛也同心之言其臭如蘭謂先號咷而後笑也
 司馬温公曰德之未孚信之未光近者不服逺者不
 懐故號咷也中則不阿正則不私不阿不私天下歸
 之始於憂勤終於逸樂故後笑也而程河南乃曰五
 以私昵應二先隔則號咷後遇則笑此乃私昵之情
 失大同之體也於君道無取豈亦未之思邪
[008-10b]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上九處不爭之地不同乎人而亦不異乎人者也故
 曰同人于郊夫同人于郊固不若同人于野之廣且
 逺也然與其爭非其應而動九五之師者固有間矣
 故曰无悔曷不觀諸九四乎九四之象曰其吉則困
 而反則也此有悔之謂也若上九處不爭之地則未
 嘗失則也亦未嘗反則也何悔之云雖然當同人之
 時以剛健有行之才而處不同人之地亦豈其所願
[008-11a]
 欲然邪盖亦有不得已焉者矣故曰志未得也何謂
 有所不得已曰所居之位然也
乾下/離上大有元亨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
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

 夫衆不能治衆也故善治衆者不以衆而以寡剛不
 能制剛也故善制剛者不以剛而以柔大有之有五
 剛有之亦難矣何難乎曰賢者之難乎以勢屈之也
[008-11b]
 材者之難乎以勢驅之也然則孰有之曰非六五之
 柔不可也故五以言其位則尊位大中以言其應則
 上下俱應上而上九以吾能尚其賢也降其志而比
 乎我下而自初至四以吾能用其材也以其類而從
 乎我其所有豈不大矣哉噫此非以五之勢而能有
 是大也以五之不自恃其勢而能有是大也夫不自
 恃其勢此豈君人有大之私術也天為剛德猶不干
 時人君之德本之以剛健濟之以文明與時偕行而
[008-12a]
 无以異於天焉則天之運動而天下亦莫吾遏矣此
 其所以元亨也故其在卦德則内剛健而外文明六
 五與九二居相應之地順而應之无所違也故曰其
 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大舜之為
 君也其能盡此道歟不然何其有是大也盖昔者嘗
 因孟軻氏大舜有大焉之言而參之以書與莊周之
 説然後信其有是大也書之稱舜曰元德升聞乃命
 以位夫帝之位亦尊且大矣而語帝之處此者則温
[008-12b]
 恭而已非柔得尊位而大中之謂乎然則其在當時
 朝覲歸之謳歌歸之訟獄歸之無惑乎上下應之多
 且衆也是以莊周氏得以誦其㣲言曰天德而出寧
 日月照而四時行元亨之效可見於此然則語大有
 之盛大舜有焉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光无不被然後㣲小无所遺大有之象有取於火在
 天上云者光无不被之謂也其所有豈不大乎君子
[008-13a]
 觀此象則吾之明不敢以私心用之懼其所有之不
 大也惟夫不自私其明故惡者遏之禁天下於未然
 使天下皆知小人之棄也善者揚之導天下於將然
 使天下皆知君子之歸也夫天下之生是人也而命
 之以此性也固欲人君輔而成之也而人君乃能順
 是命而不違則天之休命實得之矣大抵大有盛治
 之世也夫茍天下未能皆君子而猶有未免為小人
 之人者則亦未為治道之大成也故象有及於此
[008-13b]
初九无交害匪咎艱則无咎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在下位而不援上此君子處下之道也然當大有之
 初則以无交為害何者當是時也六五柔德之主也
 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故二應於五三亨於天子
 四與上居近宻之地而初九則獨處於下而无交焉
 豈不害於上下應之之義乎雖然亦非有咎也交道
 之難其來尚矣使初不知艱以自守而務以茍合茍
 進焉則雖知无交之為有害而不知茍合茍進之為
[008-14a]
 有咎也故又曰匪咎艱則无咎盖予之也夫能務處
 其身於无過之地則其於交際之地必能謹其所予
 矣故象特謹之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徃无咎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

 南豐曽子固曰夫所謂宰相者以已之才為天下用
 則為天下用而不足以天下之才為天下用則為天
 下用而有餘大有九二有大車以載之象則以天下
[008-14b]
 才為天下用之謂也故曰有攸徃无咎而象曰積中
 不敗也此為天下用而有餘也何則大車積集衆材
 而成也大有衆材輻凑之時也九二之材剛而中者
 也又處衆剛之材之中則集衆剛之材以㑹於中而
 成此荷載之功者也則其有所徃也夫何覆敗之虞
 乎大有之世事崇而業鉅者也六五之君方且體謙
 虚之德而以仰成衆賢為心當是時也非有任事之
 材以荷載為職不可也九二以剛中之材處於相應
[008-15a]
 之地固其任也然當衆材輻凑之時使二也无賴乎
 衆材之助而獨以已之材為天下用焉寧无咎乎又
 寧无敗乎然則其象有取於大車之載其㫖逺矣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
人害也
 三盛位也而以九居之剛之勝也夫處剛勝之地當
 盛大之時上有謙虚之主而吾豈可以滿盈而居此
 位乎惟不以滿盈為心則存諸中者无非奉上之公
[008-15b]
 故在上者无所疑而在下者亦无所嫌此九三之心
 所以獲上通於天子也故稱公焉若夫小人則不然
 處剛勝之地當盛大之時徒知騁私縱欲以違戾取
 害而已其能以奉上之心為心邪故曰小人弗克又
 曰小人害也夫大有之九三以公處之則能上通於
 君以非公處之則為小人之害易於此一爻亦兼設
 其義者所以示戒深矣
九四匪其彭无咎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晳也
[008-16a]
 以九居三處剛勝之地大有之盛也固不得不設小
 人之戒若九四則不然也何也四隂位也以挹損為
 事故剛而不至於過四離之初也以明辨物理為智
 故剛而无待於戒則與九三固有間矣故曰匪其彭
 彭旁也謂三也以言非如九三之剛勝而復設小人
 之戒也如是則當大有之時處近五之地夫何咎乎
 夫大有於九三取其公復慮其不能公於九四與其
 明復慮其不能明則九四之明辨之晳賢於人逺矣
[008-16b]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𤼵志也威
如之吉易而无備也
 人君能使人不敢違不若使人不忍違夫使之不敢
 違非有號令隄防之不可也至於使人不忍違則非
 有所謂號令之煩也亦非有所謂隄防之素也一出
 於誠信云爾六五以一柔有衆剛上下衆剛惟我是
 應而无或違之者无他道也虚中无我擴然大公一
 以誠信之道感𤼵衆志則天下之志亦還以此而應
[008-17a]
 夫我矣此上下交相親之道也故曰厥孚交如信以
 𤼵志也夫上下交相親則強強則无山溪而固无甲
 兵而威夷然和易初无備禦而不怒之威自孚於上
 下之間矣何吉如之此誠信待物之效也故曰威如
 之吉易而无備也然則六五能使人不忍違者曰孚
 而已大哉孚乎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六五以一柔有五剛自初至四五能用之故以其類
[008-17b]
 而從夫五上九獨在五上五能尚之故降其志而比
 乎五繫辭所謂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則上九是
 也夫以九居五之上而五尚之此非盡處有之道而
 能以人應天也歟當大有盛治之極而能以人應天
 則祐之自天冝矣故動罔不吉而无所不利謂大有
 至此愈有隆而无替故也然則當大有之極莫大於
 得天而所以得天也又莫大於尚賢尚賢則所謂以
 人應天也
[008-18a]
艮下/坤上謙亨君子有終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
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
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
踰君子之終也
 謙者何不居其有之謂也夫既有其有矣而不復居
 其有者非以為偽也書曰有其善喪厥善矜其能喪
 厥功盖不居其有者則欲不喪其有故也亨通也司
 馬温公曰人之將有為也將有行也施之以謙則无
[008-18b]
 不通也程河南曰他卦皆有凶咎惟謙未嘗有凶咎
 他卦有待而亨而謙則便亨盖謙有亨之道故也天
 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此以天地之道而明
 謙之所以亨也夫天氣下降以濟萬物天之謙也化
 育之功光明著見則謙之亨也地勢卑順處物之下
 地之謙也其氣上行以交於天則謙之亨也天地為
 大矣其道均不外於謙君子德盛如天業廣如地而
 不以謙將之其何以保其終其曰君子有終則謙之
[008-19a]
 亨也夫盈者謙之反也謙則不盈盈則不謙故又繼
 之以天道之虧益地道之變流鬼神之害福人道之
 好惡與夫尊而光卑而不可踰之義以明君子之所
 以有終也朱子𤼵曰天地也鬼神也人也以分言之
 則殊以理言之則一故觀日月之進退則知天道之
 虧益觀山川之髙卑則知地道之變流觀人道之得
 喪則知鬼神之害福觀物論之取捨則知人道之好
 惡又曰謙之為德其至矣乎所處尊矣道則彌光也
[008-19b]
 所執卑矣德則彌尊也君子觀諸天地驗諸幽明故
 處卑而不爭居尊而能降愈乆而不厭乃能有終故
 曰君子有終其在六爻則九三是也故曰勞謙君子
 有終吉
象曰地中有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天下之物崇髙者莫如山卑下者莫如地地中有山
 則卑下外施而内藴其崇髙者也夫崇髙藴於内則
 髙者降卑下施於外則卑者升髙卑適平謙之義也
[008-20a]
 君子之觀此象也則裒取夫多増益夫寡稱物而施
 適平而止以盡夫天理之所當然者朱子𤼵曰以貴
 下人則貴賤平矣以財分人則貧富平矣以德分人
 則賢不肖平矣程河南曰謙者治盈之道故裒多益
 寡又曰裒取其多増益其寡天理也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六謙德也初卑位也以謙德而處卑位謙而又謙者
[008-20b]
 也故曰謙謙以言謙之至也夫躬至謙之事類非自
 恣自肆者之所能堪也而能堪人之所不能堪者必
 也有所養之君子也盖君子之心勇於自勝而不勇
 於勝物故能委蛇曲折行乎萬物之間而與物无忤
 用此道以涉大難則衆之所共與而難可濟矣故吉
 也大抵自卑自牧而不與物爭此涉大難之道也牧
 養也夫謙卑德也初卑位也養德之地未有不基於
 至卑之所所養也至則愈卑而愈不卑矣此自養之
[008-21a]
 力也
六二鳴謙貞吉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大凡物之鳴者有出於中心之誠然者有出於不得
 其平而然者六謙之德也二下之正位也以謙德而
 居下之正位則得其所欲矣故其𤼵於聲音也無非
 中心之誠然者故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乃若上六
 則不然六謙德也上謙之極位也以謙德而反居謙
 之極位豈得遂欲謙之志歟故其𤼵於聲音也盖有
[008-21b]
 不得其平而然者故曰上六鳴謙志未得也然則六
 二上六其鳴一也其所以鳴則不一也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謙之成卦在此一爻也故卦之德曰君子有終而九
 三實當之夫謙以六為謙德也而三則以九居之獨
 何歟曰所以成天下之功者非剛明之才不可故也
 然以九居三剛勝而過中也何以知其勞而能謙歟
 曰三實艮體而止諸坤順之下所謂藴其崇髙於卑
[008-22a]
 下之地其在象則地中有山故也夫以剛明之才居
 下位之上上為君所任下為衆所從信有勞矣勞而
 不伐有功而不德此君子致恭以存其位之道也故
 獲有終之吉夫盈者謙之反也乾上九之亢也而曰
 盈不可乆也則謙九三之有終冝矣亢既有悔則有
 終而吉冝矣體勞謙之德居下位之上為衆隂之所
 宗故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然則萬民服也非服其
 勞也服其勞而能謙故也舜之賢禹也而曰洚水警
[008-22b]
 予成允成功惟汝賢此服其勞也又曰克勤於邦克
 儉於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此服其勞而能謙也使禹
 也有是勞而无是謙則天下羣起而與之爭矣故又
 繼之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
 莫與汝爭功夫功吾功也能吾能也天下何與焉矜
 伐之心一不克去則天下羣起而與之爭故雖智如
 舜不敢謂无是也雖神如禹亦不能免是也故曰萬
 民服也非服其勞也服其勞而能謙也
[008-23a]
六四无不利撝謙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四當上下之衝而以謙德居之何所施而不利乎曰
 不一而足也其於上也利於恭畏以奉順德之君其
 於下也利於卑巽以讓勞謙之臣處近君之地據勞
 臣之上无動而非謙而後可也故曰无不利撝謙撝
 有動散之義京房曰上下皆通曰撝謙王弼曰指撝
 皆謙是也四之无不利撝謙則當上下之衝无所不
 利於用謙故也夫居此之地无所不利於用謙焉則
[008-23b]
 上盡奉上之道而君不吾嫌下盡接人之才而人不
 吾忌舉動施為繩繩然莫不中度而无失則之愆矣
 故曰不違則也夫惟不違夫則此其所以无不利也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
不服也
 隂以得陽為富以謙德居五下无其應不富也然四
 之與上五之鄰也皆執謙順以親夫五而五與之同
 德焉多助之象也當是時也既多謙順之助則以順
[008-24a]
 而動何徃而不利故曰利用侵伐无不利夫侵伐所
 以討不順也以至順而討不順雖不免於征伐之事
 此乃抑髙舉下仆强植弱之義而象所謂裒多益寡
 者也或曰謙至九三而萬民服矣至六五則容有不
 服而征之何也曰九三萬民服也服其謙也乃若人
 君之道則不可以專於謙柔漢之文帝其初盖謙遜
 仁柔之主也賈生流涕之䇿置而不用自以和親之
 一䇿所以待單于也上古帝王之所未喻也然其後
[008-24b]
 世不堪其侮勵兵講武一戎服而匈奴遁故後漢崔
 子真作為政論有曰文帝以嚴致平非以寛致平則
 其於不服也而征之此君道之冝也程曰文德所不
 能服而不用威武何以平治天下又曰威德並著然
 後盡君道之冝而无所不利也盖五之謙柔當防於
 過故𤼵此義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
行師征邑國也
[008-25a]
 六謙德也上謙之極位也以謙德而處極位此執謙
 者之所不安也故鳴其未得之志雖然當是時也順
 五之命用坤之衆行師於外以征邑國之不服者而
 不安其居於上焉則未得之志可以少紓矣又况當
 是時也謙柔既極不可過用謙柔過用謙柔則謙以
 取侮柔而不植非大中之道也故謙於六五上六皆
 以利用征伐為言盖所以救謙柔之過也
 
[008-25b]
 
 
 
 
 
 
 
 童溪易傳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