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46 厚齋易學-宋-馮椅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厚齋易學卷七     宋 馮椅 撰
易輯傅第三
經上篇需訟/
乾下/坎上

 贊曰需須也險在前也
  石守道曰凡乾在下者必當上復今欲上復前遇
[007-1b]
  坎險未可直進宜須待之
  李子思曰乾之三陽在下而上卦遇坤離兊則為
  泰為大有為夬進無齟齬何也柔順在上而無逆
  也若夫坎險在上安得冐進而不少須也
  案需之成卦主乾之三陽而言也前遇巽則為隂
  之小所畜前遇艮則為陽大所畜遇坎則險陷在
  于前而不進也此以上下定體言之
 雜卦曰需不進也
[007-2a]
  案四陽在下之卦為大壯以震乗乾今震之一陽
  前進陷于二隂之中為坎險而不能進則乾之三
  陽亦不進也此以隂陽之升降言之
  林黄中曰既不可陷又不速濟須其時而已時之
  未至不可以需時之既至無所復需惟其將至是
  以需也聖人不能為時能不失時而已
  郭子和曰水行須舟陸行須車莫非需也卦特言
  其大者耳
[007-2b]
   右明卦義
 象贊曰雲上于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右明卦用
 序卦曰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養也故受
 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張敬夫曰雲上于天將以為雨故需有潤澤之義
  萬物需天地之氣以生人需天地之産以生故需
  有飲食之義
[007-3a]
  李子思曰乾坤之後三子出而用事謂屯/蒙姑惟試
  之而已非直委之而遂與世故相忘也故屯蒙之
  後需訟師比繼之需訟者乾之遇坎也所謂徳行
  恒易以知險者也師比者坤之遇坎也所謂徳行
  恒簡以知阻者也此四卦者乾坤涉險而與世故
  相交也故作易者假此象而分命諸爻以為世之
  戒云
   右明卦序
[007-3b]
有孚光亨
 贊曰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
  李仲永曰孚者以剛居中之象謂其中誠實也
  朱子發曰孚者在己孚之者在人
  林黄中曰需必有孚無孚則不相需矣
  李去非曰此卦約象為離故曰光亨
  楊中立曰不曰大亨者以其有險而剛不揜也故
  曰光亨
[007-4a]
  案解者誤以贊連下文貞吉位乎天位故遂以九五
  為有孚之象殊不知需主乾而言也言乾陽有孚
  于九五也九五孚實在中故相孚也三陽需者也
  九五需之者也京房易積數曰六位二三四為互
  體三四五為約象今說者例以為互體而約象術
  家尚襲其稱夫互體約象與疊畫謂大壯疊畫有/兊象故為牴羊
  之/類易時有之然非毎卦然也或者毎卦以互體約
  象并二體通為四象覆而視之又四象為八卦此
[007-4b]
  又誤讀兩儀四象八卦之義者也
   右明卦象
貞吉
 贊曰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程可久曰九五以陽當位也其徳足以致吉
  程正叔曰凡貞吉有既正且吉者有既正則吉者
  此以貞而吉也
利涉大川
[007-5a]
 贊曰徃有功也
  朱子曰坎水在前乾健臨之將涉水而不輕進之
  象得正而吉固無所不利而涉大川尤貴于能待
  不欲速而犯難也
  張舜元曰利涉大川者乾濟乎坎也以剛健之徳
  臨事而懼須而後進何所往而不利哉
  李仲永曰以健涉險故利
  李子思曰三陽並進則是君子皆用二隂不能陷
[007-5b]
  陽則是小人無所施其隂險以此而往獨不能濟
  難成之功哉
   右明卦占
  耿睎道曰需之義有需物者有為物所需者需物
  者在下之道為物所需者在上之道以卦言之乾
  猶需物者也以爻言之九五為物所需者也乾在
  下而需物故有孚九五在上而為物所需故貞吉
  林黄中曰九五正中有貞吉之象三陽之所需也
[007-6a]
  三陽剛健利涉之象九五之所需也惟其有孚是
  以相需而不釋也然五在險中有所需而未施三
  陽在下有所需而不進是以未能相遇而謂之需
  也
  毛伯玉曰以乾涉坎其用在乾故曰有孚曰利渉
  此以乾言也以坎用乾其徳在五故曰貞吉此以
  一爻言也易之變也如此是故需者乾也需之主
  則五也為三陽計則需以待之為九五計則援而
[007-6b]
  進之
   右明彖義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贊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
  石守道曰郊言去水逺也三陽以去水之逺近為
  象故曰郊曰沙曰泥以見其漸迫于險也
  薛氏曰郊逺難沙近難泥涉難
   右明象
[007-7a]
 贊曰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李子思曰安常守静待時之義也以乾之健而必
  進而能須以待焉以此渉世何咎之有
  朱子曰陽剛有能常于其所之象
  或問利用恒何以取于需順以巽何以取于蒙也
  朱子發曰卦變也所謂之某卦也利用恒者需之
  恒也二三上凡/三爻變順以巽者蒙之觀也此六五之變/九二上往五
  為巽下卦即/坤之順矣是謂天下之至變也
[007-7b]
   此所謂變而通也蓋本卦變而通之他卦也凡
   一卦皆可通六十四卦者也
   右明占
  正義曰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徳行恒易以知險其
  肯犯難而行乎故曰利用恒无咎
  林慎㣲曰以陽明之徳處乎卦下士之未有位者
  也無恒産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利用恒此士之
  需者也
[007-8a]
  或曰險在前非無難之世以剛明之才豈無救世
  之志歟王景孟曰位卑而時未可患難未切于已
  而欲越常犯難以輕試孟子所謂鄉鄰有鬭者被
  髪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
   右明爻義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贊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朱子曰進漸近坎故有此象
[007-8b]
  蘭惠卿曰居下卦之中比初則為近比三則為逺
  故謂之沙沙者居郊與泥之間也
  林慎㣲曰沙者近險而不陷故以吉終
   右明象
 贊曰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正義曰小謂四也隂為小君子之進小人懼其害
  己不免于有言然九五在上三陽同志小人終當
  退聴矣故曰終吉
[007-9a]
  毛伯玉曰乾之進也雖未迫乎坎而已次于沙矣
  為坎者固宜小有言也
  李子思曰沙漸近水浸潤及之君子漸進而小人
  䜛間之
  李去非曰求應于五而六四阻之然四順以聴命
  是終吉也需而未進人猶有言矧躁動者乎
  胡翼之曰君子守其中正不與小人苟合則小人
  雖興䜛間之言終不能為害于己也
[007-9b]
  案需之反則訟訟之初六本應九四而九二間之
  故小有言本爻與九五同徳相應而六四間之故
  亦小有言然小為隂耦畫也耦有開口之象故為
  有言訟之有言者初六也本爻之有言者六四也
  象各有主也需之二變為訟之初此所謂變而通
  之也雖近于險終必吉者居中處静謂二/之隂不輕求
  進者也故終無所失
   右明占
[007-10a]
九三需于泥致冦至
 贊曰需于泥災在外也
  李仲永曰泥則迫水而陷矣
  朱子曰去險愈近故其象如此
   右明象
 贊又曰自我致冦敬慎不敗也
  林慎㣲曰冦者隂陽之患也說詳見/屯六二 又曰居三
  陽之首先登犯難
[007-10b]
  張舜元曰三以乾往需于上而四以坎性趨于下
  上下相攻故曰致冦至
  毛伯玉曰近則有言偪則致冦其勢然也
  劉氏曰已迫于險後又有二陽之來進故其占如
  此
  案六四所以謂之冦者九三在内而四自外至也
  九者陽也君子也六者隂也小人也三下卦之終
  可以不進也而必欲上進則所以致冦也
[007-11a]
   右明占
  李子思曰泥善陷非若沙之能勝水也坎為盗自
  外卦而冦内所以致之者以已上進有以迫之猶
  有需焉則是未遂冒險直前而為坎之所溺也聖
  人于君子之進戒之如此之深乃所以愛之之至
  也歟
  趙氏曰曰郊曰沙曰泥皆以坎水之逺近而取象
  曰利用恒曰小有言曰致冦至皆因其逺近之殊
[007-11b]
  而為之戒
  都聖與曰此爻與解之六三皆以過中而致冦至
  然此爻則剛當其位而終于有應六三則居不當
  位而在解无應故休咎不同
   右明爻義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贊曰需于血順以聴也
  王介甫曰血者隂之傷也穴者隂之宅也
[007-12a]
  石守道曰始則為三陽之難然三陽剛健豈可拒
  之遂至于戰戰則傷故曰需于血
  李氏曰穴者隂之所蓋四與上之位也
  陸希聲曰四體于坎為險之初穴者隂物之所處
  四以隂而處坎下穴中之物也
  正義曰三陽偪己四不能距故出此所居之穴以
  避之
  林慎㣲曰時數既至君子道亨則小人之需者自
[007-12b]
  出穴以避也
  薛氏曰小人不早避賢待其至而見傷者也出穴
  乃免
  馮當可曰坎陷也猶穴也二隂包一陽猶物陷于
  穴中在坎之前有出穴之象不能度徳量力以戰
  必待傷而後聴從小人之事多如此
  案耦畫中闕穴之象方三陽在下前有險阻故需
  今已升上體則九五可攀援而同徳俱升隂豈得
[007-13a]
  而陷之或曰需于血與坤之龍戰稱血同乎曰坤
  之其血𤣥黄則隂陽俱傷矣何也曰勢均力敵也
  需之血不言其色則坎為血卦其傷在四何也寡
  固不可以敵衆往者之屈固不能勝來者之信也
   右明象占
  李子思曰需之時二隂作難陷一陽于艱險之中
  而一陽履尊位大中剛健之徳可輔以有為者也
  故在下之三君子同徳比義力進而往救之四居
[007-13b]
  人臣之極位偃然乗諸君子之上而塞其路是宜
  君子並進而首攻之也
   右明爻義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贊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馮當可曰剛明中正位乎天位三陽進而見助夫
  何為哉需于酒食而已然三陽尚隔一隂故為需
  象
[007-14a]
  朱子曰酒食宴樂之具言安以待之也
  林黄中曰知三陽之將至為酒食以需之卦自初
  至五有頥之象飲食像之上卦坎者陽澤亦酒食
  之象酒食所以養陽也為九五者需三陽之至故
  酒食以自娛其說與大象通
   或曰具酒食以需三陽燕享之也林說以之
   右明象
  李子思曰居中守正貞固而不可奪前後二隂不
[007-14b]
  能使之陷溺也
  趙氏曰需之為卦不特以乾剛遇險而致須待之
  戒雖九五之剛中正三陽又進為己助然五方在
  險亦不可以不須也曰需于酒食貞吉所以為九
  五之戒明矣蓋乾健上進往則有功不患不能出
  險但患不能俟時而失之輕動此聖人所以于四
  陽爻皆致戒也
   右明占
[007-15a]
  郭立之曰需之時天下如饑之需食渴之需飲也
  故于郊于沙于泥出入于穴獨五安然為需之主
  需于酒食則所需得矣是以貞而吉
   右明爻義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贊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李子思曰自覺勢衰不可抗陽之來不敢出居于
  位而入穴以藏
[007-15b]
  李氏曰處非其所居者客也三陽在下居非其所
  必進而趣于上
  馮當可曰在坎之終猶在穴之後入穴之象也三
  陽決四以進以陽決隂夬之義也六四變亦為夬
  至五則得類六處最後无蔽陽之象九五需于酒
  食以待三陽之至三陽于五則為速客也上六无
  意于三陽則為不速之客
  朱子發曰客自外至主人以辭速之曰君子入矣
[007-16a]
  主人須矣此之謂速然則速有須義需之終則至
  而不復需矣故不言需
  鄭舜舉曰乾陽歴四而達于五陽已亨而無所競
  矣上故敬以受之
  李子思曰三陽需時以進至于上則極矣故不言
  需而謂之不速之客也三陽君子也其進也四以
  抗而傷上以敬而吉小人不敢干君子君子亦必
  不窮薄于小人也乾知險而需所以為君子之謀
[007-16b]
  隂知敬而避抑所以為小人之戒君子小人各不
  相傷而為九五之主者雖處險阻之中而不患其
  不濟也故作易者欲君子之少須而小人之自避
  蓋知君子之類終必勝也
  毛伯玉曰穴者二隂之所凭也而在五左右所謂
  城狐社鼠也使人主左右无小人則三陽者何需
  之有三陽之進非二隂之願也故曰不速之客來
  敬之終吉不獨為上六計為乾計者不為己甚可
[007-17a]
  也伏而不出則已矣必欲无之則過矣
  朱子曰柔不能禦而能順之有敬之之象
  六畫耦耦則虚虚則生敬之之象三陽已至隂不
  可阻聖人教其敬之所以開小人改過之方也
   右明象占
  鄭少梅曰需通為須則求以待之義也坎中之陽
  待以為助乾之陽求以為援一隂避之而與進一
  隂阻之而使退此所以為需之吉凶也
[007-17b]
  王景孟曰由初九九二九三言則在内者有以待
  乎外何也坎險在前故也由六四九五上六言之
  則在上者有以待乎下何也三陽上進故也
  林慎㣲曰初九以陽明處于下士之未有位者也
  利用恒无咎惟士為能此士之需者也九二沙近
  險而不陷終吉此仁者之需也九三切近于險而
  未及難此知者之需也六四時數既至君子道亨
  則出以避之此小人之需也九五為酒食以需賢
[007-18a]
  此三代聖王之需也上六不當位而入于穴此不
  明道而隠者也非需也以成卦之義言之則三陽
  以險陷未進而需也以六爻之義言之則坎之一
  陽陷于二隂需三陽之進以為助也坎之二隂設
  險以需三陽之來而陷之也然乾在上之物二隂
  終不可以遏其進而寡固不可以敵衆往者之屈
  固不可以勝來者之信也况九五居尊為衆陽之
  宗主君臣之分固存焉有三陽在下二隂豈得而
[007-18b]
  終陷之需時之至可矣然則需之時義大矣哉
   右明六爻
坎下/乾上

  李子思曰訟之在人世間非美事也乾坤坎離一
  氣之運通行乎天地之間本自无礙况乾父坎子
  豈真相違而至于此也哉而乃今涉險如此蓋聖
  人重卦之象得其進退險阻之義託之人事以為
[007-19a]
  世戒云爾故曰易者象也 又曰訟者乃天地之
  間乖爭暴戾之氣然兩爭而不下不以力摶而獨
  以言競則是猶有乾之九五以為之主而一世之
  人俱以理辨于曲直之際不至于攫拏奮撃也
 贊曰上剛下險險而健訟
  林慎㣲曰凡有言干于公者无非訟也
  李氏曰分二體而言之剛在上而履險險在下而
  陷剛此訟之所以興也合二體而言之好險而濟
[007-19b]
  之以健此訟之所以不能已也
  朱子曰上剛以制其下下險以伺其上又為内險
  而外健皆訟之道也
  毛伯玉曰上剛下險以彼此言之險而健以一人
  言之
 雜卦曰訟不親也
  郭立之曰天上行水下流天左旋水右注皆違行
  而不相親也
[007-20a]
   右明卦義
 象贊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說見/雜卦
   右明卦用
 序卦曰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
  李子思曰聖人作易以著世變泝其源而知其流
  故設卦之次序毎變輒下以見大樸之漸散而求
  有以復之也夫屯蒙者物始生之象也需者物之
  生血氣方剛兩兩相遇而未可以驟進也兩相扼
[007-20b]
  而不已則安得不爭爭而不已者訟之所由興也
  是以需之後而訟繼之
  楊廷秀曰有生則有資有資則有爭故需後有訟
   右明卦序
有孚窒惕中吉終凶
 贊曰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凶訟不可成
 也
  程正叔曰二訟之主中實有孚之象
[007-21a]
  林慎㣲曰需訟之體皆有坎者也故皆言有孚
  王介甫曰坎為心亨有孚也二五有/心象
  郭立之曰訟以有孚為主訟而无孚則刑隨之矣
   右明有孚
  程正叔曰二居險之中亦為窒塞惕懼之象
  王介甫曰剛揜見窒者也
  鄭舜舉曰坎之三爻唯二剛而无應窒于二隂之
  間窒生訟訟生惕
[007-21b]
  馮當可曰有孚而窒焉故訟訟而未明則惕
   右明窒惕
   以上為象
  馮當可曰以二剛來而得中故中吉中止則吉終
  之則凶也
  趙氏曰終凶者言雖有孚而惕猶不可以終訟則
  訟其可成乎
  王景孟曰終凶上九之終其訟是已
[007-22a]
  胡翼之曰訟之所興在于得理則已不可竟其訟
  也
  案初六不永所事乃中吉終凶之義九二剛得中
  即有中止之義得中則不過于訟也大抵四陽在
  上之卦當以乾乗艮今九自三來二故卦有此象
  贊有剛來得中之辭
   右明中吉
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007-22b]
 贊曰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程正叔曰訟者求辨其曲直故利見大人大人能
  以其剛明中正決所訟也
  毛伯玉曰其彖曰利見大人其爻曰邑人三百户
  此非士庶人之爭也古者諸侯壤地相錯强弱相
  陵故不能无爭大人者作諸侯軌道誰敢相陵此
  所以為利見也然則天子者所以主諸侯之爭有
  司者所以主士庶人之爭也舉其大者而士庶人
[007-23a]
  之訟可以類推矣
  案天子主王朝卿士大夫與諸侯之訟者也六三之
  食舊徳從王事六四之即命上九之錫皆卿大夫
  諸侯之事也卦特舉其重者言之士庶人之訟可
  以反隅矣
   右明利見大人
  朱子曰上三陽實而重坎為川載之不勝舟必壓
  溺
[007-23b]
  林慎㣲曰中吉者利見大人終凶者不利涉大川
  此文王作易之時觀象繫辭縁中吉終凶之象又
  生此二義也
  王介甫曰乾之所以為乾以知險也故需則剛健
  而不陷以訟涉險則不可謂知險矣
  蘭惠卿曰同心則可以濟患難紛爭則必相擠陷
  坎水之險在下故不利涉大川
   案此説亦通
[007-24a]
   右明不利涉大川
   以上為占
  林慎㣲曰需訟皆有坎故有孚同也坎在上而進
  不陷故需曰光亨坎在下而剛見揜故訟曰窒惕
  需之九五位乎中正故以正為吉訟之九二中而
  不正故以中為吉
  案卦有反對義相襲也屯蒙爻義既可見矣訟者
  需之反也故彖辭之義相蒙二卦皆以乾遇坎坎
[007-24b]
  之九在五故需之辭主乎五坎之九在二故訟之
  辭主乎二窒惕者光亨之反也終凶者貞吉之反
  也需道在終訟道惡終此貞吉終凶之異也險在
  前則剛必進險在下則剛必陷此涉大川之所以
  利不利也
  郭子和曰有孚中吉終凶非特訟者為然也聴訟
  者亦如之吕刑曰簡孚有衆又曰獄成而孚輸而
  孚有孚也故乃明于刑之中惟徳于民之中咸中
[007-25a]
  有慶中吉也五罰之疑有赦雖畏弗畏不成其終
  也
  楊廷秀曰訟之吉者四凶者一利不利者各一曰
  吉曰利非勸訟止訟也
   右明彖義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贊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辨明也
  蘭惠卿曰六爻惟初與三隂柔下爭故不言訟
[007-25b]
  又曰隂柔則不好訟處初則不終訟故謂之不永
  所事
  胡翼之曰訟之所興在于得理則已不可終竟其
  訟也
  李子思曰初欲應四而二阻之不得已而有言
  楊中立曰既有言則非无訟也然有應故辨易明
  楊廷秀曰材弱而位下材弱者有暫忿而无遂心
  故雖訟而不永位下者敢于㣲愬而不敢于大訟
[007-26a]
  故雖有言而小不永則易收小言則易釋所以終
  吉 又曰六隂靜非首訟者也
  李去非曰所事而不至于永有言而不至于大所
  以漸塞其事也
  石守道曰以隂柔居下无犯上之事九二恃其剛
  壯居上來犯初六初六理直曲在九二如此則可
  以永其事可以終其訟然訟凶徳不可終也
  案此爻即彖中吉終凶之義君子以作事謀始故
[007-26b]
  于初曰所事曰有言則既訟矣而不正言其為訟
  者謹其始不以訟為訓也初蓋迫于二之見陵而
  應之非好訟者也聖人因其爻義而示天下以不
  可起訟之戒雖㣲有訟而不永則始雖凶道而終
  獲吉者以其不永所事也
   右明象占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𤯝
 贊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007-27a]
  朱子曰為險之主本欲訟者也然居隂得中而剛
  尊不可敵故其象如此
  案初訟二于四二訟四于五初處陽而材柔故有訟
  不永二處隂而材剛故為不敵而不克也
  李去非曰吕刑云其審克之直足以勝曲于是乎
  克苟曲直不能以相勝則反求諸己者為善矣春
  秋書晉人納捷菑于邾弗克納大其弗克謂其能
  以義自克也二以剛自負欲與四訟可謂不順矣
[007-27b]
  不克訟善其不克也
  石守道曰初六六三皆以柔對剛不敢抗上惟九
  二以剛對柔不肯屈下强臣之象也敢以下訟上
  理之逆也而无凶悔者居隂得中知竄以自省也
  蘭惠卿曰訟自遯生遯之九三來為訟之九二故
  不克訟則歸逋竄也
  案四陽之卦在上者成遯九自遯之三來二所謂剛
  來而得中者也今歸三則復成遯矣逋之象也
[007-28a]
   右明象
  蘭惠卿又曰凡言邑者指其位也若比无妄之邑
  人泰夬之自邑謙之邑國晉之伐邑皆是也卦有
  爻有位九六爻也初二三四五上位也今致災𤯝
  者乃爻之罪非位之過蓋二履居中本无過𤯝特
  以九來居之以剛敵剛乃興訟也二為逺臣大夫
  之位古者大夫食二百八十八人之禄三百户其
  舉全數乎
[007-28b]
  李季辨曰九五中正之主雖罪人不獲其詿誤者
  當與自新邑人非其眚也所謂脅從罔治
  愚聞之曰易有累卦以起義者乾坤之後凡六坎
  而訟則其四也九二其坎之主乎凡一坎坤之䇿
  二則四十又八乾之䇿一則三十又六合三爻之
  䇿總八十又四四坎之䇿為三百三十又六九二
  為訟之主而其䇿為乾則三十又六之數也歸而
  逋之則餘䇿三百當三百户之象朱子曰三百户
[007-29a]
  必有此象今不可考然愚所聞則傳邵堯夫之數
  學者也
   右明占
  程正叔曰彖以九二剛來得中故為中吉而爻辭
  不見其善蓋爻以自下訟上為義所取不同也
  李仲永曰爻辭云爾者其辭危危者使平如履之
  彖不咥人亨而爻乃咥人凶也
  都聖與曰聴訟之道必原父子之親君臣之義以
[007-29b]
  權之故事雖直而犯分以干上是亦曲也况事之
  曲者乎
  案此卿大夫有邑位者之訟以二訟五為解審爾
  則衛元咺訟其君于晉孔子為魯司冦民有父子
  訟者乃應此爻所謂神以知來知以藏往者此類
  是也
   右明爻義
六三食舊徳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
[007-30a]
 贊曰食舊徳從上吉也
  石守道曰九二以下訟上既不克訟逋竄而歸不
  保其禄位為上所奪今六三順以從上故得保其
  舊日之禄位也
  程正叔曰處其素分堅固自守雖處危地知懼則
  終必獲吉 又曰初則不永三則從王皆非能訟
  者也二爻蓋以隂柔不終而得吉四亦以不克而
  渝得吉訟以能止為善也此亦卿大夫有禄位者
[007-30b]
  之訟也以爻義則當訟四五于上者也而上不應
  六乃歸其本位蓋二六之所居六往三而九乃居
  之今九歸逋于三則二虚而六可以退保斯无訟
  矣是以爻不言訟謂是也二乃其舊徳之所食邑
  坎性趨下乃貞守二之舊徳始在三而厲終守二
  則吉也蓋食其舊徳則无求多之心以啓人之爭
  人亦不得而爭矣下卦之終終吉之象也六歸二
  則正應九五矣或從王事之象也
[007-31a]
   右明象占
  程可久曰上承于乾故或從王事以王事訟猶欲
  无成况用險者乎
  楊廷秀曰從上而无成所以保其禄位而終吉也
  趙氏曰坤之六三或從王事无成有終以其隂居
  陽位而戒之也訟之六三亦曰或從王事无成而
  不言有終則以其訟之不可終也食舊徳則以六
  退歸二也然下卦之終必繼以上卦以坎承乾從
[007-31b]
  王事也隂柔不能訟使誠從王事亦无成也蓋六
  退而為二則所應者九五也五不可訟則聴命于
  五從王也不復應上九无成也
   右明占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贊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李子思曰訟而不勝反而即聴九五之命變其爭
  訟之端而為安貞也
[007-32a]
  程可久曰九二之不克訟者敵剛也亦為以/卑抗尊本爻
  之不克訟者敵順也亦為以/上訟下復者自反之道改其
  所為此初所以其辨明四亦不失安貞之吉也
  楊廷秀曰九四之訟初六以上訟下挾貴而訟以
  强訟弱挾力而訟初非四之敵也然舉二者之訟
  質之九五則初六之辨遂明而九四之訟不勝不
  勝而吉何也能自反而即命能自改而安貞猶為
  吉也
[007-32b]
  案二隂四陽之卦其初剛柔不相雜也二隂在上
  則為大壯在下則為遯在中則為中孚此卦二隂
  一隂在下卦之下則當自遯推之是九自三降二
  六自二升三也夫離其位而為他人所據則有訟
  然二爻以歸而逋食舊徳為象何也陽升隂降今
  乃反是宜不安其居而各欲復其位也復其位則
  不克有訟也二隂在中之卦則當自中孚推之是
  六自四而降初九自初而升四也夫離其地而據
[007-33a]
  于他人則亦有訟然此爻以復就命渝安貞為象
  何也陽已升而不降隂已降而不升故无所爭而
  變其訟而各安其貞皆不欲復其位也各不欲復
  則亦不克有訟也夫陽以自下升上為復陽下而
  隂上為貞爻義明甚彼初六不以此為象何也曰
  初上言其本末故不及之也
   右明象占
九五訟元吉
[007-33b]
 贊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程正叔曰以中正居尊位治訟者也
  游定夫曰訟而有孚猶且窒惕中焉則吉終焉則
  凶自无元吉之理九五聴訟之主非身有訟者也
  李去非曰无所自訟而後吉則非所謂元矣
  案聽訟之主所謂元也人而无元不可以為人聴
  訟而无元天下紛爭何所決乎此訟之所以元而
  吉也程可久獨曰九二自下訟之本爻為善之長
[007-34a]
  吉可知矣爻列而有對矣或謂居尊以斷枉直者
  非也夫爻雖有對然九二自為爻義與五必不相
  闗也唯朱子曰筮者遇之訟而有理必獲伸矣乃
  无滯礙蓋訟者遇此爻則為利見大人之中正曲
  直必定乃所謂元吉也元亦有為首之義若其大
  指則不謂是矣
   右明占
  毛伯玉曰使小民而无爭安用有司使諸侯而无
[007-34b]
  爭委裘可也然則天下之不能无爭勢也所以利
  見大人者利其有以主之也或曰君任道聴訟者
  人臣之事也今乃九五為聴訟之大人无乃導後
  世之君從事于末歟曰九五乃聴訟之主刑獄之
  官皆足以當之不必専謂人君也然人君于訟之
  大者如刑獄亦豈得不聴考之王制周官蓋可見
  矣所謂罔攸兼于庶獄獄事之小而不必聴者也
   右明爻義
[007-35a]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禠之
 贊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程可久曰六三以柔繫于上有鞶帶之象本爻剛
  過健訟六三從而予之
  王景孟曰鞶帶不純乎剛亦不純乎柔而為中體
  之飾六三之象也三本從上本爻以其間于二剛
  疑其有上下之交也而終訟之
  李去非曰三禠為三所禠或曰歴初六九二至六
[007-35b]
  三為三禠也
  李子思曰據九五之上訟勝而見尊寵者也鞶帶
  所以錫有徳也乃今以訟取之佩之于身是識其
  過也終朝之間而三禠之有所不安故也
  劉氏曰九五尚焉是終其訟而以見直受賞者也
  夫以直受賞猶不終朝而三禠之况以曲獲罪乎
  聖人言此所以深戒夫訟之終凶也
  案本爻終訟者也健之極訟而必終也九五尚之
[007-36a]
  六三有應訟終而勝者也蓋訟四于三而為九五
  所直命六三以鞶帶錫之懐不自安所以終朝而
  三禠之也貞為晝三居下卦之終終朝之象自三
  至上歴三爻三禠之象也或曰初六上九不能无
  訟明矣而爻不言訟何也曰以訟之本末起義也
  初不言訟杜其始也上不言訟惡其終也
  一說本爻終訟者也鞶帶以約束對訟者之身也
  或錫之本爻施于六三也三禠之六三本從上間
[007-36b]
  于二陽有負固之意故不服約束也本爻以終訟
  而受人之屈服亦不足敬矣况六三猶不服乎鞶
  帶說本太𤣥周首次四測曰帶其鈎鞶自約束也
  正與此爻義同
   右明象占
  趙氏曰初六六三隂居陽位非健而欲訟者也九
  二九四陽居隂位雖訟而不勝者也唯九五剛中
  正故為聴訟之吉上九剛過健極故有終訟之戒
[007-37a]
  案此卦與諸卦異蓋訟之于應以其梗應也訟之
  于所應有應則訟伸无應則訟屈初四三上有應
  故或言訟或不克訟則以理直事明而无所爭辨
  也唯二與五无應而五為聴訟之主則不以應起
  義九二訟之不應則不克而逋矣或曰訟之于所
  應而又云九五聴訟之主何也五大君也所應聴
  訟之有司也有司必有大君以總其權焉其次則
  大司寇也
[007-37b]
  張敬夫曰六爻兩兩相訟者也以初六對九四剛
  柔不敵矣故初不能永所事而四亦復即命焉以
  六三對上九剛柔不敵矣故六三但食舊徳而上
  九錫之鞶帶焉以九二對九五雖兩剛相敵然尊
  卑之分嚴不可犯故九二歸而逋而九五得元吉
  焉
   案此義亦可以備一説
   右明六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