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40 誠齋易傳-宋-楊萬里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誠齋易傅卷十三
           宋 楊萬里 撰
坎下/兊上
困亨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説
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
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一陽䧟二隂之中一隂蔽二陽之上皆剛揜於柔也
[013-1b]
 剛揜於柔君子揜於小人能不困乎然困而亨何也
 亨不于其身于其心不于其時于其道也逢乎坎之
 險處以兊之説身雖困也心未嘗困也困而不失其
 所亨惟君子能之故曰亨不于其身于其心心曷為
 而亨也説也曷為而説也貞也曷為而貞也中之剛
 也剛于中者百險不能隕其正正於己者千憂不能
 喪其説烏徃而不亨乎此大人之事故曰亨不于其
 時于其道君子之説樂而亨大人之剛貞而吉其困
[013-2a]
 亨一也又何咎之有若處困而求亨求亨而尚言將
 以求通乃所以得窮也聖人恐人不深味困亨之腴
 而好徑求困亨之蹊誇以亨其鬻妄以亨其競媚以亨
 其合其誰信之信於人亦必不免于天儀衍斯鞅是
 已故又戒之曰有言不信尚口乃窮然則困亨之義
 於此乎於彼乎而王輔嗣曰窮必通也處窮而不能
 自通者小人也信斯言也則甘藜羮樂陋巷皆小人
 矣二五皆剛中兊為口
[013-2b]
象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澤之為澤以有水也今水在澤下是无水之坳堂爾
 此其所以為困也君子居之以其莫之致而困者安
 之命以其所得為之義者遂其志彼有所安此有所
 遂矣志乎堯舜遂之斯堯舜矣志乎孔顔遂之斯孔
 顔矣孰能禦之困之所以亨與
初六臀困於株木入于幽谷三嵗不覿象曰入于幽谷
幽不明也
[013-3a]
 小人之揜君子聖世所不能无也況困之世乎當困
 之世不必得位之小人而後能揜君子也雖在下無
 位之小人亦囂然有揜君子之志矣初六是也所幸
 者進而求四之應則四自厄於困之中如枯株之不
 能庇退而伏於二之下則已自墮於坎之底如幽谷
 之無所覿此其所以欲困九二之君子而不能也其
 叔孫武叔公伯寮之徒與初者卦之下體故為臀欲
 困君子而自困欲揜君子而自幽小人亦何利哉
[013-3b]
九二困於酒食朱紱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象曰困
于酒食中有慶也
 小人之困君子何仇於君子哉不過如雞鶩之爭食
 鴟鳶之嚇鼠爾小人所茹君子所吐九二陽剛之君
 子為初六六三二小人所揜九二吐而去之簞食瓢
 飲有方丈之不如草耕木茹有五鼎之不易所困者
 酒食之末而已吾何困哉然户庭之不出紱冕之自
 来粢盛之弗設精誠之自通有吐食脫服而不得逃
[013-4a]
 者何也時雖困也身雖揜也上有九五之君有剛中
 之德與己同德而不與小人同道故也然則小人能
 終揜君子乎雖然寧君已先毋已君先自我求焉自
 我徃焉則凶又誰咎非其事凶也其道凶也枉已正
 人非凶而何中有慶者言不與小人爭食而剛中自
 守所以有朱紱之慶也利用享祀者以精誠通乎君
 猶享祀通乎神也使左右能止即墨之封關張能間
 孔明之宻則困之九二不足徵矣齊蜀霸者也而況
[013-4b]
 不為霸者乎然則君子病不困爾困何病哉坎為赤
 故為朱紱朱紱方来言自来非徃求也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見其妻凶象曰據
于蒺藜乗剛也入于其宫不見其妻不祥也
 月揜日則日食日揜月則月食隂陽消長如循環也
 天下豈有小人專揜君子之理哉初六與六三夾九
 二而交揜之小人長矣不知夫六三者進則困於二
 陽如石之壓其上退則乖夫一陽如棘之刺其下下
[013-5a]
 將奔初六之鄰則閉於一陽而不得出其所舍上將
 求上六之援則隔於二陽而不得見其所耦於是外
 敵交至而反為君子之所揜親戚皆叛而盡失小人
 之所助其管蔡陷周公燕上官陷霍光之事耶妻謂
 上六與己親也三陽上隂故三以上為妻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
雖不當位有與也
 氣同則從聲比則應各從其類也易之相應豈必以
[013-5b]
 位哉四與初應者位也困之九四其應不在初六而
 在九二者類也九四為上六所揜其望九二之應如
 乞師於鄰國以解入郛之圍也而九二徐徐而来者
 隔於六三之閡其前如金車之堅而不可却也然陽
 進而不止隂止而不進吝於始必通於終盖四雖困
 於三之隔然四之志乎二則不渝也二雖不當初之
 位然二之與乎四則必應也當困之世為君子者類
 苟同矣應不在近志苟通矣来不在速期於終不為
[013-6a]
 小人所揜而已陳平交絳侯以誅諸吕仁傑薦柬之
 以誅二張近乎困之九四矣三在下故為車剛故為
 金又坎為輿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説利用祭祀象曰劓刖志
未得也乃徐有説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當困之世而不能拯也小人揜夫君子而不能去也
 君子揜於小人而不能白也則何貴於易哉易有道
 焉存乎其人而已孰為其人上有拯困之君下有拯
[013-6b]
 困之臣則柔可消剛可長困可亨吉矣九五以剛中
 之才正大之德為困世之君則上有拯困之君矣九
 二之大臣又有剛中之才九四之近臣又有陽剛之
 志則下有拯困之臣矣君臣同德患不為爾一有為
 焉孰為小人刑之以劓刑之以刖孰為君子錫以紱
 冕享以精誠小人去而君子伸始乎困而徐乎説脱
 天下於困窮之淵而躋天下於福慶之域是易之道
 也志未得謂未刑小人之時中直即中正
[013-7a]
上六困於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象曰困於葛
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上之一爻有處一卦之上者有處一卦之外者處上
 則為尊髙之極乾之上九是也處外則為吉凶之輕
 困之上六是也九五九二九四之君臣以陽剛之才
 具中正之德刑小人用君子拯一世之困而天下受
 福矣上六以一隂之孤處極困之後出刑戮之外亦
 適有天幸也雖有揜君子之志亦何從而逞哉然始
[013-7b]
 則為二隂之所榮如困于葛藟之蔓而不得脱終則
 乗二剛以自危如據于臲卼之几而不得安動亦懼
 禍之及故曰有悔聖人於此開其三面可也遏其歸
 師不可也故許其征吉又許其吉行皆縱其去而不
 追其窮也夫惟開小人之去而後免小人之禍是故
 拯困之道莫上乎征吉而劓刖為下傕汜之事可不
 戒哉
巽下/坎上
[013-8a]
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徃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
羸其瓶凶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
不改井乃以剛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
是以凶也
 人非水不生活水非井不甘潔然井德盛而功艱何
 也求與嗇兩忘德也惠與怨兩消功也有遷邑以就
 井无遷井以就邑井何求焉不為汲者喪而虚不為不
 汲者得而盈井何嗇焉汲而徃者其欲充汲而来者
[013-8b]
 其望切愈養而愈不窮井何惠焉汲者之力有强弱
 則綆有入而未出瓶有繫而不反井何怨焉堯舜之
 世以禹稷為井春秋戰國之世以孔孟為井然禹稷
 能濟天下之饑溺而孔孟不能者德盛而功艱也齊
 景公曰吾老矣不能用齊宣王曰吾惽不能進於是
 非汲者之弱於力乎功之艱斯人之凶而不幸也井
 何心哉繘綆也汔至者綆幾至泉而未出也羸繫也
 古羸縲通用剛中謂二五惟剛中故不改巽入也巽
[013-9a]
 乎水入乎井也入乎井而能上乎水則井之功行入
 乎井而不能上乎水則井之功廢故凶今巽下二爻
 □初六九二在坎之下若瓶之覆而入井之象九三
 六四二爻□若井中之瓶覆者復仰之象而坎之九
 五隔其上若繫縲其瓶而不能上乎水之形坎為水
 巽為木木者汲之器也器入水而復上水者井之象
 也九五上六坎上二爻□有瓶仰而出井之象韓信
 以木甖缶渡師其古之汲瓶之類與羸纍字解在大
[013-9b]
 壯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水下有木汲器之入也木上有水汲器之出也汲器
 入而水德行汲器出而水功著此井之象也勞之賚
 之君子所以法井之德勸之相之君子所以法井之
 功勞賚與也勸相助也水言與器言助有水无器井
 能自活斯人乎故汲引之功不下於洌泉勸相之惠
 不隘於勞賚
[013-10a]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无
禽時舍也
 居下流者歸衆惡安舊習者絶新功初六在一井之
 底居於下者也宜其泥之不澄也處幽隂之極安於
 舊者也宜其泉之不新也井之可飲可食潔清故也
 今也泥而不潔舊而不清衆禽且无一食之者而况
 人乎人之棄而不食時之舍而不用將誰尤乎養人
 者必自養用世者必可用故顔之樂道曽之詠歸漆
[013-10b]
 雕之仕未能信不知者以為真忘斯世矣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象曰井谷射鮒无與也
 水一也其地則不一曰井曰谷是也地不一則功亦
 不一故谷之水以注而下為功井之水以汲而上為
 功注而下者其功及魚鱉汲而上者其功及百姓今
 九二雖有㣲陽生㣲水非如初六之純乎泥也然亦
 在泥之上井之下其所注射僅下及於泥中之蛙鮒
 耳是井不為井而反為谷不上出而反下注止及於
[013-11a]
 蛙鮒之瑣細而反不及於魚鼈之盛多曾谷之不如
 也譬之一漏甕下注而无養人之功何足以為井哉
 二下比於初六初六隂潛而細㣲有小人之資有鮒
 魚之象旣下比小人則上之君子无我與者矣上无
 我與則上无我汲者矣子常信无極而國皆怨子馮
 暱八人者而君不安是也谷下注甕漏亦下注皆不
 上出之義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象曰
[013-11b]
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明受福也
 九三以陽明之質居井下之上當一井之半則泥者
 去注者浮淺者深此渫治之井甘潔之泉也可食而
 莫之食可汲而莫之汲者以其猶未出井之上也渟
 可用之才當在下之地而枉其養人之才德故為之
 惻然於心而歎其上之不我燭也可食者井也不食
 者人也井何惻焉井不自惻而人之行而過者惻之
 井不求上之我燭而人為之求其明者以燭之此作
[013-12a]
 易者所以為井歎也非為井歎也為有才德之君子
 不見用於上者歎也非為君子之不見用者歎也井
 一用一邑受其福君子一用天下受其福有美井无
 善汲則如无井有君子无明王則如无賢仲尼曰明
 王不興天下孰能宗予然則九三之惻也井云乎哉
 君子云乎哉在下之君子如九三之泉在井之半揜
 於物逺於人非明之至者不能燭其幽也故㣲明揚
 之堯帝則大舜雷澤之漁父㣲明哲之髙宗則傅説
[013-12b]
 巖野之胥靡
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脩井也
 治國欲新為學欲新進德欲新曰作新民治國欲新
 也曰温故知新為學欲新也曰德日新又日新進德
 欲新也六四之井甃其進德之新乎甃者甓而脩之
 也井一脩則舊井為新井德一脩則舊學有新功大
 哉井之有功於斯人乎大哉脩之有功於斯井乎井
 至六四則泉溢而將上出之時也不患人之莫已汲
[013-13a]
 而患已之莫已脩井之不脩井之咎也脩矣或汲焉
 或舍焉或食焉或否焉井何咎哉故德之不脩足以
 憂孔子學不能行足以病子貢六四&KR0306有兩甓接連
 之象故為甃
九五井洌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一井主乎泉天下主君泉有德一邑汲之君有徳天
 下汲之洌而寒者泉之德中而正者君之德九五以
 陽剛中正之德居大君之位猶泉以甘潔清寒之德
[013-13b]
 為一井之主也天下之人酌而飲之若渇者之於井
 也孰能禦之泉而不洌不寒君而不中不正人有吐
 井泥羞汙君而去之耳故傅説非其后不食伯夷非
 其君不事君天下者可不懼哉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井至於上六則瓶之入者出水之虚者盈井之功用
 收其成矣雖然功之未成其患在不成功之已成其
 患在成非功成之患也功成而倦之患也功成而倦
[013-14a]
 是井泉旣上而復幕其井也夫惟勿幕然後天下信
 其吉之大天下信其吉之大然後聖人許以成之大
 此大禹之勤儉周公之吐握也與上六&KR0306開而勿幕
 之象
離下/兊上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
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説大
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
[013-14b]
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易之道至於革聖人其喜於革乎抑懼於革乎曰懼
 於革也何以知之曰革者聖人之不得已也何以知
 其不得已也曰火逢水則滅水逢火則竭二女居則
 同而志則别是可以不革乎天下之事苟不至於如
 水火如二女聖人豈得已而不已乎故戒之曰已日
 乃孚又曰革而信之言其初之未信也曰元亨利貞
 悔亡又曰革而當其悔乃亡言革之而非大亨非大
[013-15a]
 利非大正皆革而不當也其能无悔乎革而不信革
 而有悔則如勿革故曰聖人懼於革也然則何以能
 革而信革而當乎曰彼之所以失見此之所以得灼
 知其理於未革之先當如離之文明未革而民願之
 將革而民從之相慶其舉於旣革之後當如兊之説
 如是者可以革而信革而當矣天地得此理故革而
 四時成湯武得此理故革而天人説革之時豈細故
 哉可不懼哉秦之變法趙之胡服莽之革漢靈寶之
[013-15b]
 革晉豈曰革而信革而當也乎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厯明時
 火者就燥之物也今在澤中是以水革火之象也物
 窮必革亦衆矣鑽燧生於茹毛上棟生於營窟質敝
 必文寛窮必猛革之為用豈特治厯之一事哉食者
 人之天厯者食之天舉其大它可推矣厯貴乎革者
 三辰有差厯亦萬變也
初九鞏用黄牛之革象曰鞏用黄牛不可以有為也
[013-16a]
 觀六爻之辭益知聖人之懼革也初九戒革之蚤六
 二戒革之專九三戒革之躁九四戒革之疑上六戒
 革之過五者之戒詳矣然後九五不待占而決也初
 九革之初也當革之初遽可以革乎曰未可也當固
 執之堅忍之為黄牛之革焉不曰未可以有為而曰
 不可以有為者戒之之嚴也以此戒之猶有晁錯削
 七國之禍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013-16b]
 以六二中正文明之臣遇九五陽剛相應之君此時
 而不為何時而可為今曰已日乃革之然後征吉然
 後无咎然後行有嘉慶者不有所倡不可以和不有
 所主不可以贊必也吾君已有革之之日而主之吾
 乃可以贊而革之乃者緩辭也後而不先之辭也中
 正文明而濟之以隂柔故也惟其緩而審故以征則
 吉以行則慶故季孫問二邑之叛然後孔子可以陳
 墮費之言趙鞅无君命而逐君側之惡人則春秋以
[013-17a]
 為叛六二獨得而專於革乎
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

 九三居下卦之上位亦髙矣接上卦之交權亦近矣
 為離卦剛明之極才亦全矣可以革矣今又曰征凶
 貞厲者徃則必凶雖正亦危也何其戒之之太詳也
 聖人盖曰九三不患不剛患在太剛不患不明患在
 太明何也剛明而過中故也必也如革卦卦辭之三
[013-17b]
 言者然後可以成就而信於天下也曷謂三言曰大
 亨也大利也大正也大亨无塞大利无害大正无邪
 以此而革何革不就以此而行何行不達曰又何之
 矣言焉徃而不可哉故伊尹相湯革夏必以五就其
 敢躁乎哉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初九戒蚤六二戒專九三戒躁然則天下之敝終不
 可革乎曰當革在敝可革在時故曰革之時大矣哉
[013-18a]
 當而未可其賊曰果可而或違其賊曰疑革至九四
 蚤者遲專者隨躁者衰矣而又不為不以疑而賊大
 謀乎聖人勸之曰可以革矣慮之旣詳其悔必亡旣
 謹其圖天下已孚當是之時奉君命而革之可以吉
 也君命未安吾改君命而革之亦可以吉也君制命
 臣承命者也臣而改命改命而吉也可乎曰事君在
 志行志在事志然而事亦然君子不以志違事志然
 而事不然君子不以事違志君命曰可君事曰可奉
[013-18b]
 命可也君命曰可君事曰否改命可也吾旣信吾矣
 君獨不信吾志哉豈惟君信之天亦信之天信之君
 信之矣君信生於天信天信生於自信雖然改命不
 可許也非誠有其志者不可改也故孟子曰有伊尹
 之志則可而革之九四曰信志也志不在於興漢則
 罷兵厯下之役韓信不可以改命而伐齊志不在於
 厚楚則致田犨櫟之命子躬不可以改命而却鄭然
 則九四何以得自信其志而聖人許其改君命也曰
[013-19a]
 九四兊説之初也又能以陽剛而處四之柔順也此
 其改命豈犯上而侵君者乎故許之也然則九三有
 為而聖人沮之九四不為而聖人勸之何也曰九三
 所謂由也兼人者也九四所謂求也退者也革以改
 為義臣改君命亦革之一也故於九四發之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可革不革是以敝濟敝旣革悔革是以敝易敝革之
 道亦難矣盖舉國之欲止不能止符堅之行舉國之
[013-19b]
 欲動不能動漢文之靜雖然與其輕也寧重與其喜
 也寧懼今也革至於九五聖人獨决之以未占而有
 孚是龜筮有所弗詢鬼神有所弗謀也无乃輕於革
 乎盖天下无灼然之理則聖人无決然之舉革之道
 初戒其早二戒其專三戒其躁其可革未灼然可革
 也四戒其疑已灼然可革矣九五以陽剛之資居兊
 説之上當大君之位兼四爻之助其可變可革之理
 灼然如虎文之炳也尚何待於占乎此湯武革命順
[013-20a]
 乎天而應乎人之事也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象曰君子豹變
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革至於九四可革也至於九五能革也至於上六從
 革也雖然可革在理能革在已從革在人聖人盡其
 所能革而不盡其所從革君子革心蔚然如豹文之
 不可掩小人革面勉然順吾君而有所從是亦足矣
 復欲進而未已忿其革面而必强其革心凶之道也
[013-20b]
 故曰征凶惟安而居焉正而守焉斯吉矣故苗民七
 旬而乃格舜猶以為速商民三紀而乃變康王不以
 為遲憂其革之盡也非憂其革之盡也憂其革之過
 也
巽下/離上
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
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
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013-21a]
 鼎象也象者卦之形肖鼎之形也以列足而載一腹
 以一鉉而貫耦耳非鼎之形乎六爻畫而鼎之形以
 具二卦合而鼎之用以行以巽之木入離之火而烹
 飪之用著矣古者聖人之制鼎豈自奉口體而已哉
 有鼎之用有鼎之德享上帝養聖賢乃其用也體巽
 之順以順於義理體離之明以達其視聽體六五之
 柔中以應剛陽之聖賢乃其德也全其德以施其用
 焉徃而不大亨乎故曰是以元亨且夫革去故鼎取
[013-21b]
 新去故取新何獨鼎哉食者生民之大本鼎者火化
 之元勲革鴻荒而新萬法孰為革故取新之初乎孰
 有大於革茹毛為火化之初乎一初旣立而萬法類
 從矣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程子謂君子居處必正命今必重盖取諸鼎然又有
 一説焉革之湯武革命謂天命也革以革之必鼎以
 定之易之凝命即書之定命也又古之傳國以鼎猶
[013-22a]
 後世之璽也故傳曰禹鑄鼎象物其後鼎遷于商于
 周又曰武王克商遷鼎洛邑又楚子問鼎于周王孫
 滿對曰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此
 亦正位凝命之一説然必曰君子者不惟其器惟其
 人故鼎以紂輕以武重
初六鼎顚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顚趾未
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去惡不盡良庖无潔清之鼎去敝不盡聖人无新美
[013-22b]
 之治是故不有傾寫不可以盡去一鼎之惡不有滌
 蕩不可以盡去一世之敝鼎之初六天下草昧隂閉
 之初猶宿昔滓濁之鼎也將欲去其故以取其新可
 不傾寫滌蕩使无一毫之不盡乎故為鼎者顚覆其
 趾以盡出其否惡為治者滌蕩其舊以盡徹其晦㝠
 否惡盡而貴珍之膳来晦㝠徹而陽光之治起湯之
 革夏必代虐以寛髙祖之入關必除秦之苛布漢之
 寛也初在下故為趾六隂而虚故顛覆巽為長女而
[013-23a]
 初六居下故為妾妾者隂閉晦㝠之象六雖隂而初
 為陽故為子子者陽剛光明之象物忌顛覆惟鼎每
 覆則每潔故未悖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實慎所
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
 鼎者宗廟之重器賢者聖人之鴻鼎非重夫鼎也重
 夫鼎中之實也鼎有實則可薦諸上帝可薦諸聖賢
 可飽夫天下九二以陽剛之才德居大臣之正位上
[013-23b]
 遇六五離明謙柔之主下得三四同德之助此鼎之
 有美實天人上下所同恃以為享者也然宼陽者隂
 讐正者邪初六與吾近而吾仇也宼我而能我即則
 此必受其即仇我而能我動則彼必乗其動今也初
 六以一隂之孤而壓於衆陽之底故有疾我之心而
 无即我之便九二以陽剛之才而充以篤實之德故
 有不動之志而无可乗之隙大哉九二之實德乎壯
 哉九二之不動乎一鼎不可動則萬夫廢一心不可
[013-24a]
 動則萬議息故流言不能動周公刺客不能動裴度
 而周唐遂安慎所之者言謹審而不動也我一有所
 之彼斯乗之矣惟慎所之故吉而終无悔尤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象曰鼎
耳革失其義也
 鼎實一而味殊其下者重而沉其上者輕而浮其中
 者粹而美曷粹而美也間於輕重清濁之中也初六
 鼎之足六五鼎之耳上九鼎之鉉孰為鼎之實三陽
[013-24b]
 是也孰為實之中九三是也故謂之雉膏雉者肉之
 珍膏者雉之珍此鼎實粹美之至也然味成而莫之
 食何也九四塞之於前而六五改之於上也萬物以
 足行鼎以耳行六五離明之君而不食九三之雉膏
 非九四塞之而誰也其行也或塞之其食也或間之
 六五用九三之意所以改也上之意改則下之行塞
 矣魯平公見孟子者樂克啟之也不見孟子者臧倉
 改之也雖然暗君用賢之意可改而明主用賢之意
[013-25a]
 不可改六五明主也九四其能終改之乎一旦而悟
 如雨之沛然而下矣始若虧損而可悔終則潤澤而
 逢吉豈終不食九三之雉膏也哉破斧九罭之詩是
 也鼎耳革革言改也其行塞耳不從則鼎不行也失
 其義謂君臣之義為九四所間而相失於始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鼎實至於四鼎之盈實之重也持盈者必有髙天下
 之德然後能无傾任重者必有過天下之力然後能
[013-25b]
 不踣九四以陽處隂德已薄矣以近君之大臣下應
 初六隂柔之小人力已小矣與小人而同事必與小
 人而同禍此其所以折足覆餗而沾濡其身也焉得
 不凶乎元顯與反覆之牢之以圖靈寶袁粲與惜身
 之褚淵以圖蕭道成晉宋之亡覆公餗也顯粲之誅
 其形渥也信如何者言信任小人其禍何如哉深以
 戒之也
六五鼎黄耳金鉉利貞象曰鼎黄耳中以為實也
[013-26a]
 挈一鼎者聽於耳挈天下者聽於君耳者一鼎之主
 猶君者天下之主也然主鼎有二道鼎實中則正過
 中必溢鼎鉉剛則舉不剛必墜主天下有二道持盈
 以中正則為天下之利不中不正則驕心生明皇之
 季是也用臣以剛直則為天下之利不剛不直則諛
 臣進元帝之貢薛韋匡是也黄言中金言剛貞言正
 利言為天下之利六五&KR0306分布於上故有鼎耳之象
 六五本坤體故黄中得九二為大臣故為金鉉
[013-26b]
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雨旣浹而雲歸鼎旣薦而鉉逸鼎至於六五之持盈
 鼎之功成矣至上九之鉉乃旣薦而安逸之時也然
 則上九其功成身退之大臣乎有犯无隱在位之大
 臣也有犯有隱不在位之大臣也非隱也寓直刺於
 旁諷之中藏面折於忠愛之表隱之犯有甚於犯之
 犯也季康子欲用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是時仲尼
 不在位也故仲尼不對非不隱也旣而私於冉有告
[013-27a]
 以周公之籍非隱也此鼎之上九玉鉉在上之義也
 九陽也剛也上隱也柔也九二在位之大臣故為金
 鉉粹於剛也上九不在位之大臣故為玉鉉玉者質
 剛而德柔温潤故也故曰剛柔節也言剛而非剛柔
 而非柔皆中節也夫如是豈不大吉而无不利乎然
 九四以剛處柔則為折足上九以剛處柔則為玉鉉
 者在位不在位故也上九乾體乾為玉
 
[013-27b]
 
 
 
 
 
 
 
 誠齋易傳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