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28 周易經傳集解-宋-林栗 (master)


[032-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經傳集解卷三十二
             宋 林栗 撰
 
 
 
 
序卦曰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
[032-1b]
 既濟小過之變也自過而濟艮變為離震變為坎易
 初四五三爻而成也艮變為離止乎明也震變為坎
 出乎險也止乎明出乎險卦之所以為既濟也小過
 既濟利乎貞小過之所以為過而不為濟者初四五
 三爻皆不正變為既濟則六爻皆正剛柔當位是以
 謂之既濟也夫立天下之事者必有過人之才革天
 下之俗者必有過人之行過而受之以濟斯其義也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利貞
[032-2a]
剛柔正而位當也初吉柔得中也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下離上坎成卦曰既濟者初為離二為坎三為離四
 又為坎離火炎上三坎水潤下相配而成功是以謂
 之既濟也然水火之間必有金木土為之用然後成
 既濟之功當其成也金則革矣土則變也木則化矣
 是故既濟之時水火可見而金木土不可得而見水
 火可見故其六位皆離坎成形金木土不可見故乾
 坤震巽艮兑皆无全象也或曰然則未濟之時亦无
[032-2b]
 六卦之象將何義以處之曰未濟者水木各居其所
 而不相值也金與土木於何而用哉既濟亨小利貞
 初吉終亂何謂也曰陽為大陰為小坎陽也離陰也
 切成於坎而制在於離故子曰既濟亨小者亨也按
 文當曰小亨夫興事造業開物成務惟大者為能亨
 今小者制之而亨何也剛柔之位當上下之分定也
 以陽居剛以陰居柔謂之當九五在上六二在下謂
 定剛柔當而上下定是以謂之利貞也然而初吉終
[032-3a]
 亂何也曰先陽而後陰先治而後亂也初九之陽動
 於既濟之初吉之象也上六之陰窮於既濟之末亂
 之𧰼也夫存亡治亂豈有當哉變而通之存乎人耳
 故子曰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初吉柔得中也終止
 則亂其道窮也言柔之為道易窮止而不變則亂矣
 或曰夫子以初吉為柔得中而吾子以初九言之何
 也曰初者陽之造始也六二者柔之得中也陽不造
 始則六二何以得其中柔不得其中初九何以成其
[032-3b]
 始文王舉其一夫子明其㫖豈不粲然矣哉
𧰼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水者坎也火者離也以水沃火无餘藴矣今水在其上
 火在其下不能以相與則變化成矣是以為既濟也
 然變化既成則水火各反其所苟為不變則水涸而
 火炎上也君子是以思患而預防之也孟子曰有伊
 尹之志則可无伊尹之志則□也其斯之謂與
雜卦曰既濟定也
[032-4a]
 既濟未濟以雜坎反對而成其在六爻以或定或應
 為義以陽居剛以陰居柔謂之定以陽居剛以陰居
 剛謂之應何則既濟之時天下既已平矣惟君臣上
 下各守其定分而不相陵犯斯以為既濟而已矣是
 故離下坎上卦之所以為定也九五六二爻之所
 以為定也然初與三以陽而居下四與上以陰而居
 上所謂定者或失之矣故聖人於初四兩爻明制治
 保邦之法三上兩爻明夷狄小人之戒而於二五中
[032-4b]
 爻明君臣夫婦之道著損益盈虚之理焉
初九曵其輪濡其尾无咎𧰼曰曵其輪義无咎也
 初九離也以陽居剛而在一卦之下應乎六四而承
 於六二二爻皆坎也故曰曳其輪濡其尾尾舟拕也
 輪所以行車尾所以行舟初六陽剛居於最下故有
 輪尾之象焉離為舟坎為車離為麗坎為險故有曳
 其輪濡其尾之象既濟諸爻以定為義今陽剛居下
 而取諸曳輪濡尾者言其方濟之初則陽剛居下宜
[032-5a]
 矣故曰无咎車欲進而曳其輪舟欲浮而濡其尾
 宜若有咎矣然曳其輪者所以制車之遲速而防其
 跌也濡其尾者所以制舟之深淺而防其覆也又何
 咎之有哉故子曰曳其輪義无咎也説者因未濟之
 彖必以尾為狐尾則失之於此矣
六二婦䘮其茀勿逐七日得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六二坎也以陰居柔而在下卦之中應乎九五而介
 於初九九三之間三爻皆離也故曰婦䘮其茀茀車
[032-5b]
 蔽也婦所以自障二以居陰柔有婦之象焉次為輿
 為幽離為明為相見故有䘮其茀之象焉六二九五
 之婦而九三與之相見而无難以䘮其所以自蔽者
 也然既濟之時上下分定初九九三各有其應二雖
 居於其間上應九五莫之敢犯也故曰勿逐七日得
 三柔而在中故有勿逐之象易以日言近以嵗言逺
 七者天道來復之數也當既濟之時六二守正居中
 有應在上不過七日必遇其配遇其配斯得其蔽矣
[032-6a]
 奚以逐之為哉此其震六二䘮馬勿逐七日得之義
 同逐則遂䘮之也何有天下既定上下無驚姦亂之
 人常伺其隙而乘之茍為不勝其忿而逐則失其中
 道而易其位亂之所由來也惟靜以持之則姦謀阻
 矣故子曰七日得以中道也伯禽之誓師曰馬牛其
 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者其定之義乎君臣之間夫
 婦之際小人間之説隙易生可不戒哉可不重哉
 然自二至五所隔三爻不言三日而言七日者坎下
[032-6b]
 離上故也坎下而不能上離上而不能下雖欲相過
 不亦難乎卦有六爻七則變矣變則六居五而九居
 三坎上離下應既濟之象遇而後得矣係之七日不
 亦宜乎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象曰三年克之
&KR0629
 九三上體為離下體亦為離以陽居剛而在下卦之
 上應乎上六而介於二四之間三爻皆坎也故曰高
[032-7a]
 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高宗中國之賢王聰明而徤者
 也鬼方窮北之小夷昏迷而難服者也九二離為明故
 有高宗之象上六坎為幽故有鬼方之𧰼離為兵坎
 為盜故有征伐之𧰼以至明而當至暗以至强而當
 至弱高宗伐鬼方之象也自三至上所渉三爻三年
 之象也王上居相應之地而无相與之意係之伐國
 不亦宜乎去以有商之盛王伐鬼方氏之小醜宜若
 舉太山以壓鳥卵不旋踵而殄之矣然而曠日持久
[032-7b]
 至於三年而後克之者謹之至也語曰千金之子坐
 不垂堂淮南王安有言厮與之卒有一不備而歸者
 雖得越王之貴臣竊為大漢羞之趙充國有言脱有
 不虞為夷狄笑千載不可復又曰臣恐國家憂累數
 十年不二三嵗而已由是言之高宗之伐國三年不
 為久也商武之頌曰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壽考且寧
 以保我後生鬼方既服而威靈之所被者逺矣四方
 無事壽考康寧而子孫頼之也然則三年而伐一國
[032-8a]
 若緩而實速若怯而實勇一勞而允逸暫費而永寧
 等訃見效與夫快心於一戰者絶矣故曰小人勿用
 陽為君子陰為小人離為君子坎為小人六二六四
 皆坎也故有小人之象既濟六爻皆定无相與之意
 故有勿用之𧰼説者皆以謂論功行賞勿用小人非
 也夫信彖者君子之道而變詐者小人之術也以高
 宗之盛而伐鬼方之微苟期於勝而已則權謀詭譎
 无所不用不待於三年而克之也惟夫深謀逺慮以
[032-8b]
 為國家之禍亂常必由於小人小人有功則不可不
 賞故寧使逺方之未服不使小人之有功此高宗之
 師所以有三年之淹也或曰兵詭道也所用者皆阻
 詐之徒也必欲君子而後用之不亦迂乎曰不然晉
 中行穆子次鼔經年不下餛間倫曰鼔之嗇夫間倫
 知之請无疲士夫而䜴可得穆子不應左右曰不
 利一戰不傷一卒而鼓可得君奚不為穆子曰間倫
 之為人也佞而不仁若使間倫下之吾不可以不賞
[032-9a]
 賞之是賞佞人也倿人得志使晉國捨人而為佞雖
 得鼔安用之此則高宗不用小人之意也或曰然則
 師之上六開國成家小人勿用何謂也曰大亂之餘
 羣雄並起有王者作四靣而歸之當是之時來者必
 納豈當問其君子與小人哉若其有功鳥得不賞惟
 不使之開國成家以為民害耳及夫天下既定上恬
 下嬉而逺夷之國有昏迷負國之徒從未服從將有
 嵗月耳詎可急一時之功而遺後日之患乎此師之
[032-9b]
 上六既濟之九三所以文同而義異也故子曰三年
 克之&KR0629實按釋文云古本&KR0629作備備有全師保勝之
 義焉若從今本作&KR0629亦通蓋曠日持久使鬼方困&KR0629
 而自服非與之乎利於鋒鍉之下也説者皆以三年
 伐國為高宗之&KR0629不知權其輕重校其得䘮訃其久
 逺乃高宗之所以為賢王也焉得為&KR0629哉明夷之九
 三上六亦以至明伐暗其繇曰不可疾貞與此同義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032-10a]
 六四上體為坎下體亦為坎以陰居柔而在上卦之
 下應乎初九而介於三五之間三爻皆離也故四繻
 有衣袽舊説皆謂繻當作濡謂衣之敗絮可以塞舟
 漏也愚謂不然涉川而恃漏舟備舟而恃敗絮殆非
 防患之道也按文當曰衣有繻袽繻帛邊也袽絮緼
 也四以一陰介二陽之間故有繻袽之象衣之不戒
 或裂而為繻或緼而為袽又不戒焉將遂破敗而不
 可紉縫矣故曰終日戒離為日三爻皆離故有終日
[032-10b]
 之𧰼坎為憂故有戒懼之𧰼四應在初而居二陽之
 間初九之所不能无疑也終日戒懼而後知免矣故
 子曰終日皆有所疑也或曰乾為衣而坎稱之何也
 曰配坤而言則乾為衣配離而言則坎為衣夫𧰼豈
 一端而足哉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𧰼曰東鄰
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九五離也以陽居剛而在上卦之中應乎六二而介
[032-11a]
 於四上之間三爻皆坎也故曰東隣殺牛不如西隣
 之禴祭實受其福説者皆即本卦以求東西鄰之義
 未有得其説者也聖人蓋以二卦相並為東西隣之𧰼
 言既濟東鄰也未濟西鄰也既濟之為東鄰何也曰
 東陽位也西陰位也二卦皆以五為王則九五之為
 東隣六五之為西隣宜也九五體離離為牛為戈兵
 故有殺牛之象六五體坎坎為水為有孚故有禴祭
 之象夫禴夏祭也殺牛大祀也九五所遇皆坎坎於
[032-11b]
 時為冬則殺牛以祭應其時矣六五所遇皆離離於
 時為夏則酌彼行潦亦其時矣然謂東隣殺牛不如
 西隣禴祭者何也此則損益盈虛之理也聖人知禍
 亂之易平而盛成之難保故於此著其戒焉夫寒徃
 則暑來小徃則大來既濟之時極於九五聖人之所
 畏也故係之以不如隣之辭夫子又從而釋之曰東
 隣殺牛不如西隣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夫以
 東隣之盛禮而反不如西隣之薄祭而反受其福者
[032-12a]
 遇吉大之來也然則履富貴之盛處盈成之極可不
 深思而戒懼哉
上六濡其首厲象曰濡其首厲何可久也
 上六坎也以陰居柔而在一卦之上應乎九三而乗
 乎九五二爻皆離也故曰濡其首厲上居最高首之
 𧰼也初為尾故上為首既濟之終不能極乎剛長而
 終之以柔不能出乎險䧟而下有所麗是濡其首者
 也舟船之制必矯其首而濡及之是覆弱之形危亡
[032-12b]
 之象也故曰厲何則以柔濟剛以離濟坎其𧰼則楫
 之濟川是也其義則人臣之濟世是也舟楫之濟川
 以既登于岸然後為既濟也人臣之濟世以功成名
 遂奉身而退然後為克終也故既濟三陰六二有䘮
 茀之疑六四有濡袽之戒至於上六居卦之終柔不
 能變是功名而不去者也不為侵君竊國之謀必為
 持禄保寵之訃而三五之剛明見抑於下譬猶以濟
 而不登狎水而玩之必至於濡其首也彖之所謂終
[032-13a]
 止則亂其道窮者非是之謂與濡首之義與大過上
 六過渉滅頂同滅頂則已成於㓙濡首猶可救也故
 係之厲而已或曰然則九三指上六為鬼方何也曰
 九三之明既升而六猶居其上在外則為逆命之國
 在内則為擅權之臣故九三有伐鬼方勿用小人之
 辭而上六則著其濡首之𧰼明其禍敗可立而須也
 故子曰濡其首厲何可久也孔潁達云既濟上六濡
 其首者始入於難未没其身也未濟初六濡其尾者
[032-13b]
 進不知極已没其身也此皆執文害義若如此説則
 首應在初爻尾應在上爻矣安有既濡其首而未没
 其身者乎
 
 
 
 
序卦曰物不可窮也故受之未濟終焉
[032-14a]
 未濟既濟之反也覆而視之既濟猶未濟未濟猶既
 濟也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資而成是也為既濟水
 火各居其所是以為未濟也既之為言盡也已徃之
 辭也未之為言有所待也方來之辭也險難已盡而
 不遂濟終无出險之理是其時極而道窮可知矣未
 濟則未可窮也是以既濟上六直言濡首之厲而未
 濟上九兩著吉㓙之辭變通之義存乎人耳所以然
 者以九居上陽氣存焉反而居初乾之徳也萬物之
[032-14b]
 所以資始也六五之柔久而居二坤之徳也萬物之
 所以資生也故易終於未濟而始於乾坤所以為循環
 而不窮者與故曰黄帝堯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
 化之與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黄帝堯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斯之謂也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无攸利彖曰未濟亨柔得中
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續終也雖不
當位剛柔應也
[032-15a]
 下坎上離成卦曰未濟者初為坎二為離三為坎四
 又為離離火炎上坎水閏下各居其所而不相逮是
 以謂之未濟也未濟何謂也曰未濟未可以濟之謂
 也曰可以濟而言亨者有可以濟之理也可以濟者
 有其具也未可濟者俟其時也猶之舟楫具而水未
 至故係之未濟云爾及夫六五以柔得下應九二是
 水至而舟行也故子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
 濡其尾无攸利何謂也曰隂為小坎為狐狐陰物也
[032-15b]
 履冰而濟者也汔幾也幾濟而未濟也狐之為物多
 疑而善慮患小狐則慮患之未深者也是以有幾而
 未濟之𧰼焉初六之柔進而上行至於六五宜若濟
 矣然由未出乎中是以未知其濟否也茍濡其尾進
 退不可斯无攸利矣故曰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
 尾无攸利不續終也説者或以汔為水涸夫涸而濟
 猶行陸也何以明濟川之義乎井之彖曰汔至益未
 繘井亦幾至之義也夫子既釋彖辭又從而明之曰
[032-16a]
 雖不當位剛柔應也謂諸爻雖不當位而所以亨者
 不當位故未濟剛柔應故可以濟也夫二卦相反爻
 皆有配而獨於未濟言應者謂以陽居柔以陰居剛
 在凡卦以隂居柔以陽居剛則无相逮之情以陰居
 剛以陽居柔有相與之意是以既濟為定而未濟為
 應也或曰既濟无相與之意而六二九五有夫婦之
 辭何也曰應猶成也定猶怕也柔上剛下謂之成剛
 上柔下謂之恒剛柔當位謂之定剛柔相易謂之應
[032-16b]
 九五為夫六二為婦是其定也二至於䘮其茀則五
 之不應也明矣然則既濟之時君尊臣卑其患至於
 不相應故子曰思患而預防之未濟之時上下相與
 而君臣之𫝑未定故君子以辨物居方因其象以救
 其偏而已矣
𧰼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火者離也水者坎也離南而坎北火上而水下方以
 𩔖聚物以羣分自然之理也水流濕火就燥本乎天
[032-17a]
 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亦各從其𩔖也君子體之以
 辨物而居方故能使中國四夷不相雜楺君子小人
 不相淆亂至於天下萬物莫不各當其處皆取諸未
 濟之象也
雜卦曰未濟男之窮也
 既濟未濟以離坎相易而成而未濟諸爻以剛柔始
 終為義始於陽者窮乎陰始乎陰者窮乎陽是故既濟
 六二為柔得中則九五亦為剛得中也未濟六五為
[032-17b]
 柔中則九二亦為剛得中也未濟六五為柔中柔為
 之主也然則以六居上女之窮也以九居上男之窮
 也其窮一也而所以異者剛柔之不同耳此既濟之
 所以為窮而未濟之所以為未窮也何則以九居上
 在乾為亢在姤為吝然變而通之則有生生之理所
 謂枯楊生梯是也若女之窮則窮遂矣是故未濟六
 三兩著征㓙利渉之辭上九兼明有孚濡首之義顧
 所以處之者如何耳若夫二五剛柔得中故均係之
[032-18a]
 貞吉四以剛之上行初以柔而下應故四為貞吉而
 初為吝剛柔之得固如是矣或曰子以既濟為定未
 濟為應既濟為女之窮未濟為男之窮既有其説矣
 不於既濟言窮而未濟言應何也曰不於既濟言窮
 者物不可窮也不於未濟言應者水火不相射非若
 山澤之咸感應以相與也立言之指豈茍云乎哉
初六濡其尾吝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初六坎也以陰居剛而在下卦之下應乎九四而承
[032-18b]
 承於九二二爻皆離也故曰濡其尾吝坎為水為狐
 初為尾故有濡尾之象狐之履水聼水以為前却然直
 至於濡其尾則羞吝之道也然彖言濡其尾无攸利
 而爻獨言吝者以其在卦之初其失未逺猶可復也
 故係之憂虞云爾或曰既濟之初九其象為離未濟
 之初六其象為坎離之遇坎與坎之遇離之象宜不
 同故曳其輪之辭既濟居初而未濟居二伐鬼方之
 辭既濟居三而未濟居四其象易則其辭變也獨初
[032-19a]
 上二爻濡尾濡首之象二卦同其辭何也曰離以中
 虚故其象為舟坎以隠伏故其象為狐舟之濟也以
 氷氷至則行氷去則滯狐之濟也以永永合則度永
 泮則陥是舟之與狐適相反也故既濟之初體乎坎
 未濟之初體乎坎而象濡尾濡首之辭適相𩔖也或
 曰然則彖言狐而不言舟何也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舟楫之
 利也濟不通二卦之名盖取諸此愚智之所同知也
 雖不言其名物可也狐隂𩔖也非人之所常見不指
[032-19b]
 其名將或其象也此則㣲里闡幽之意也夫舟俟水
 而行狐聽氷而渡失之儀傾則有陥溺之憂是以聖
 人取之以明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之義陽為行隂為
 止麗為離坎為陥初九體離行而麗者也初六體坎
 止而陥者也故既濟之初濡尾為旡咎未濟之初濡
 尾為吝舟濡其尾故冝旡咎狐濡其尾則吝矣象異
 而辭同事同而功異其以此與故曰濡其尾亦不知
 極也見氷之堅以為可度而不知其有時而泮是以
[032-20a]
 有濡尾之吝也
九二曳其輪貞吉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九二離也以陽居柔而在下卦之中應乎六五而介
 於初三之間三爻皆坎也故曰曳其輪坎行也遇險
 而曳之所以為安行之道也或曰輪者何曰坎為輪
 為曳故有曳輪之象輪者車之所以行在車下也既
 濟在初而未濟居二其所以取𧰼何哉曰輪在車下
 而當其中故下卦之下與中卦之中取而象之皆可
[032-20b]
 也曰然則既濟之六二其不取之何哉曰剛則行柔
 則止輪者所以行也以六居二曷為取之哉故曰貞
 吉具者正也行初之輪自下而升僅能免咎而已九
 二之輪行乎道斯得其正矣曳輪而行得乎中正其
 言吉也宜哉故子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六三未濟征凶利渉大川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六三上體為坎下體亦為坎以陰居剛而在下卦之
 上應乎上九而介於二四之間三爻皆離也故曰未
[032-21a]
 濟征凶利涉大川既曰征凶而又曰利涉何也四三
 居上下之交進退之際方其未可以濟征則凶矣及
 其利也雖大川可涉而况其小者乎故凡未濟而征
 利而不涉者皆凶咎之道也詩曰東方未明顛倒衣
 裳未濟而征者也不能辰夜不夙則莫利而不涉者
 也其咎均矣故子曰未濟正凶位不當也為其以六
 居三不當其位是以之其有未濟之征云爾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象曰貞吉
[032-21b]
悔亡志行也
 九四上體為離下體亦為離以陽居柔而在上卦之
 下應乎初六而介於三五之間三爻皆坎也故曰貞
 吉悔亡貞者正也以此為正則志行矣二卦之象在
 取水火相為義矣夫水火之為性性不可以相入水
 入火而焦火水入而㓕惟夫離下坎上相逮而不相
 射是以有相濟之義為離下坎上其卦為既濟而九
 五六二離上坎下乃為未濟也坎下離上其卦為未
[032-22a]
 濟而六五九二離下坎乃上為既濟矣故既濟之二
 五有䘮茀殺牛之辭而未濟之二五均為貞吉也九
 四應在初六而亦謂之貞吉何也曰九四秉陽剛之
 徳體離明之性陽徳上行離性炎上承於六五斯為
 既濟矣雖有初六之應六三之比而不足以易其從
 五之志是以係之貞吉而又係之悔亡也故曰震用
 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九四初六既无相得之情
 而居相應之地是伐國之象矣四於既濟為三初於
[032-22b]
 既濟為上坎為鬼方離為中國坎為盜離為兵自四
 至初所歴三爻故有鬼方三年之象與九三同也然
 不三言貞吉悔亡何也曰陽剛之徳上行者也以九
 居三君道也三之上行其不應上六未可知也故有
 伐鬼方之辭又有勿用小人之戒以九居四臣道也
 四之上行其下不應初六明矣故用震於鬼方而受
 賞於大國至於下比之悔則亡矣大國指中國而言或
 謂賞以大國者非然二爻伐鬼方則同三為克之四
[032-23a]
 爲震可也曰三即而伐之克然後有功四不之即取
 其震驚而已所謂不戰而屈人兵者也或曰四取其
 震驚則何以三年也曰修其守禦之備治其戰伐之
 功其保吉於此而信威於彼豈朝夕之功乎彼暴露
 師徒櫛風沐雨猶不以三年為淹而况爲不即之者
 乎
六五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象曰君子之光其暉
吉也
[032-23b]
 六五坎也以陰居剛而在上卦之中應乎九二而介
 於四上之間五爻皆離也故曰貞吉无咎四之應在
 初故先悔而後亡五之應在二故貞吉之而无悔矣
 故曰君子之光有孚吉坎為有孚離為光明光者徳
 之發於外者也孚者徳之感於内者也六五中行而
 所遇皆離徳之發於外者然也下有九二是其正應
 徳之感於内者然也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
 是則无咎而有輝光者也故係以光孚之吉為貞吉
[032-24a]
 者言其中正以相與如是則吉也孚吉者言其充實
 而孚光輝見於成功者如是也所以然者當未濟之
 時而六五得中成既濟之象其内孚而外光不亦宜
 乎故子曰君子之光其輝吉也暉者光之散言九二
 九四上九三爻皆離則光暉之所被者逺矣或曰六
 五既濟矣而彖言汔濟未出中之辭何也曰既濟之
 終猶不遂濟未濟六五水至舟行矣其濟之與否固
 未可知也小狐汔濟應其𧰼也
[032-24b]
上九有孚于飲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𧰼曰飲酒濡
首亦不知節也
 上九離也以陽居柔而在一卦之上應乎六三而乘
 乎六五二爻皆坎也故曰有孚于飲酒无咎坎為有
 乎為酒離中虛飲酒之𧰼夫人相與期㑹飲酒亦不
 可以无孚其在需曰需于酒食是也飲食燕樂而不失
 其孚斯為无咎矣故曰濡其首有孚失是上為首坎
 為水故有濡首之象至於濡其首而言其孚則失之
[032-25a]
 矣夫飲酒者實樂之事也濡首者䧟溺之形也以宴
 樂之事而有䧟溺之形智者之所不為而尾生之所
 以為信者也故子曰濡者亦不知節也節猶時也東
 方未明之詩曰不能辰夜不夙則莫而序以為刺无
 節與此意同或曰既濟上六以陰而體坎未濟上九
 以陽而體離均謂之濡首何也曰既濟上六柔而止
 也未濟上九剛而動也柔而止者既濟而不濟至於
 濡其首也剛而動者未可以濟而必濟至於濡其首
[032-25b]
 也聖人不能先時亦不失時未可為而為之與可為
 而不為其敗均之方其利涉也雖飲酒之間暇而不
 失其孚夫何咎之有焉及其征凶也苟狥其象而不
 顧濡首之患斯之謂失矣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其斯之謂與
 
 
 周易經傳集解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