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28 周易經傳集解-宋-林栗 (master)


[025-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經傳集解卷二十五
           宋 林栗 撰
 
 
 
 
序卦曰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025-1b]
 革之成卦井之變也自井之革巽反為水木入為離上下
 相易而成卦也巽為木坎為水木入乎井水之象也離為火
 兊為金以火克金從車之象也然序卦言井道不可不革何
 也曰井之上六收而勿幕可謂井之大成矣然纎塵微垢
 積少成多久而不革將有時而不食焉時而革之所以日
 出而日新也革之所以次井者義取於淘滌而成卦為革
 者義取於烹治是故全卦之體有爐鞲之象焉夫金火同居
 而革其初則水與木也水坎也木巽也木革而成火水革而
[025-2a]
 成金是以為離兊也此革之所以次井也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象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
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
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
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
 下離上兊成卦曰革者初為離二為巽三為乾四為
 兊離為火兊為澤澤水也水火之性不同居者也水
 遇火而竭火遇水而㓕為其有巽乾之象焉乾為金
[025-2b]
 巽為木為風以火炎木以風皷之以變澤中之金而
 成堅剛純粹之金是以謂之革也兊少女也離中女
 也二女之志不同行者也中女儷坎少女妃艮為其
 有巽乾之象焉乾為父巽離兊為三女三女合而坤之
 象見矣乾坤相遇而變化成焉是以謂之革也故子
 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息止也
 言水能止火不為之竭火能止水不為之滅也所以
 然者金在其中也夫兊西方之卦有金之氣焉必有
[025-3a]
 乾金之象而後澤之為金可見矣水火相息則冝有
 離坎相配之功而此則二女同居是以不為配也二
 女同居睽之象也而此則下離上兊是以不為暌也
 旣不為配又不為暌是以其志不相得而已夫水火
 之相息二女之同居豈能久處而不變乎此卦之所
 以為革也革之言變也合離之一陽去兊之一陰而
 後有乾金之象是金得火而去其頑鑛以成百煉之
 剛也謂之革也不亦冝乎革已日乃孚何謂也曰已
[025-3b]
 先儒讀為已事之已近世朱震讀為戊已之已愚讀
 為辰已之已已者巽也在厯為已在易為巽巽已者
 金火同居之位也火盛於離金盛於兊然而不能以
 相革也其在四時五行六律八卦十日十二辰二十
 四象惟巽已之位有金火同居生成之象焉巽於説
 卦為木為風是金火同居而濟之以木與風其從革
 也不約而孚矣巽也者乾之對也巽位東南而乾位
 西北是離之火兊之水革於巽之木而成於乾之金
[025-4a]
 也革之六二上六為巽九三九五為乾六二革而應
 於九五上六革而應於九三已日乃孚其斯之謂矣
 六二之辭曰已日乃革之是其證也所以然者巽之
 言入也巽而入之之謂也君子之為政將欲有所革
 命創制移風易俗其必巽而入之民乃孚矣成湯之
 克寛克仁所以彰信於兆民也文王之徽柔懿恭所
 以作孚於萬邦也其巽而入之之謂乎不言巽而言
 已者猶震之稱甲而兊之稱庚也葢必擬諸形容而
[025-4b]
 象其物宜乎或曰金生於巽盛於兊吾子以為從革
 於巽則是金旣盛而復反其初乎曰非也金盛於兑
 而戰于乾乾與巽相遇然後火木合而金成器矣從
 革於已不亦宜乎蘇氏曰革不信於革之日而信於
 已革之日此說非是非革令而人不信則令有不從
 不從而强革之亂之所生也盤庚之遷都所以矢言
 籲衆如此之煩者必欲其信而後革之也商君之變
 秦法也猶將徙木以示信而况革之君子不待人信
[025-5a]
 而遽革之哉故君子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言久
 而後信也元亨利貞悔亡何謂也曰此與屯之元亨
 利貞象異而指同矣震坤艮坎者所以為屯也離巽
 乾兊者所以為革也乾之象見於三子坤之象備於
 三女屯之所為元亨利貞者也坤之象見於三女乾
 之象備於三子革之所以為元亨利貞者也元亨利
 貞者天地之行四時之序也君子之革令剛柔寛猛
 如天地之行如四時之序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
[025-5b]
 其悔乃亡矣故子曰文明以説大亨以正革而當其
 悔乃亡文明以説者取諸重象也大亨以正者取諸
 四象也文明以説者所以行令也大亨以正者所以
 始終持守之道也夫所謂革者將以舉其偏𥙷其敝
 必有所悔所謂革也革而不當悔滋甚矣革而當其
 悔乃亡是以君子謹慎而不敢輕為也夫子旣釋象
 詞又從而暢之曰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
 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天地之革寒暑也寒
[025-6a]
 暑相革而四時成君子之所以治厯明時者也孔子曰
 政寛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
 寛寛以濟猛猛以濟寛政是以和法天地之革也湯
 之代虐以寛武王之反商政所以順乎天而應乎人
 者亦猶是爾革之時義顧不大哉而世之論者乃以
 革命為受命易姓之事而謂必若湯武乃為順天應
 人使曹操司馬懿等得以藉其口為逆亂之事夫所
 謂革命者變其政令也順乎天者法寒暑之變也應
[025-6b]
 乎人者從其所欲而去其所厭也夏商之敝至於桀
 紂極矣桀紂不能革而湯武能革之所以桀紂亡而
 湯武興也如使夏商之季得一賢王能舉偏而補弊
 是亦順乎天而應乎人也而何必湯武也哉故曰伏
 羲神農氏没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彼皆
 以聖繼聖而猶曰通其變云者法有所弊政有所偏
 也天地之運日月星辰之行久而不能无差而况人
 事之推移世道之反復可不觀其弊而救之哉愚惡
[025-7a]
 夫世之助亂者每以湯武順天應人為口實故不敢
 不辨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厯明時
 澤者兊也火者離也澤中有火其氣必變或為温泉
 或為膽水或為丹砂硫黃皆火之所革是以謂之革
 也君子之治厯明時取變革之義而已夫厯聖人所
 以推歩日月星晨之行以驗晦望弦朔以定分至啟
 閉以歸閠餘以正嵗時其始未嘗不精且密行之嵗
[025-7b]
 久未嘗无差自黃帝以來至于三代其厯法世變莫
 可考已至漢太初唐大衍皆為後世厯術之宗然未
 數十年悉與躔次不應又從而改之者豈固為巽哉
 天道之行不能无變故也是以聖人上稽天象而治
 厯以明時俯察民情而革命以化俗皆取諸澤火之
 象也
離卦曰革去故也
 革之成卦以水火相革而成其在六爻而革去其故
[025-8a]
 為義何則井之革所以去其故穢也金之革所以去
 其故鑛也政之革所以去其故弊也革之言變也尊
 者變法卑者聼焉賢者變禮不肖者從焉是故革之
 諸爻陽為革命之君子陰為革從之小人陽尊而陰
 卑陽貴而陰賤也然而革有四陽二陰初九九四无
 應而在下九三九五有應而在上其皆革命之君子
 乎曰有應者我之革物而物之從革也无應者所以
 革而去之之道也是故初九離也九四兊也離為火
[025-8b]
 兊為水冝若從革矣然而其畫皆剛其象皆柔居相
 應之位而无相與之情是則我不能革而物莫我從
 也九三九五乾之六二上六巽也乾為金巽為木一
 剛一柔一健一順二者相得合而為用矣水火伏而
 金木見革之所以為去故也或曰吾子之釋序曰金
 火同居而革其初則水與木也木革而成火水革而
 成金是以為離兊也今乃曰水火伏而金木見夫水
 火旣伏而木不毁何哉曰非此之謂也木者所以為
[025-9a]
 火也火旣息矣木焉得存乎所以云爾者金成器而
 用於木然後革之功成矣是故九三有三就之孚九
 五有未占之孚者我之革物也六二有已日革之上
 六有革面之順者物之從革也初九有黃牛之鞏九
 四有改命之孚者言乎所以革之之道也是故木革
 而成火水革而成金卦之所以序也水火伏而金木
 見爻之所以分也革之去故斯其義矣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爲也
[025-9b]
 初九離也以陽居剛而在一卦之下上无其應而承於
 六二之巽故曰鞏用黃牛之革黃者中也牛者順也
 革者堅也二為中巽為順為繩故有黃牛之革之象
 離也者火之壯也巽也者金之穉也以金之穉當火
 之壯將无餘藴矣故六二之巽必用黃牛之革以自
 鞏固雖初九炎炎之盛亦無如之何矣所以然者革
 之為道必剛柔寛猛相濟然後民説而從之今初九
 以陽居剛不得中行而體乎炎上是過乎剛者也雖
[025-10a]
 承六二而離巽无相與之情譬猶人之革金而遇黃
 牛之革雖嚴刑峻法極其威勢民弗從矣故子曰鞏
 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遯之六二其體為巽其繇曰
 執之用黃牛之革與此同象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六二巽也以陰居柔而在下卦之中應乎九五而承
 於九三二爻皆乾而三又離也故曰已日乃革之巽
 在已位故有已日革之之象已也者木之將廢金之
[025-10b]
 方生而火之未盛金火木相得而應乎乾乾也者金
 之精明堅剛純粹者也以將廢之木濟未盛之火革
 方生之金以為精明堅剛純粹之金如是而乃革之
 得其道矣所以然者二五皆得乎中巽而入之故也
 二之於五也未占而孚之五之於二也旣孚而革之
 其有不從乎故曰征吉无咎征猶往也在三與五往
 而革物者也在二與上往而從革者也二往則應乎
 五不往則承乎三三雖乾也而雜乎離則二之往也
[025-11a]
 宜矣自二而往至五為乾金革而成器吉又何咎哉
 故子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嘉耦曰妃二五之謂矣
九三征㓙貞厲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

 九三上體為乾下體為離以陽居剛而在下卦之上
 應乎上六而乘六二二爻皆巽也故曰征凶貞厲凡
 易以征為凶者則貞為吉以貞為厲者則征為亨今
 九三之辭兼乎征凶貞厲者何也為其剛而不中又
[025-11b]
 在下卦之上故也剛而不中易失之過是故不可以
 征征則有妄動之凶矣然則可以貞固守之而不變
 乎曰不可也窮則變變則通九三上六皆窮而當變
 者也雖欲貞固守之能无厲乎是謂以水濟火以火
 濟火季世之弊皆由此也然則當如之何曰革言三
 就有孚可矣革者變也言者命令告戒之謂也三以
 上為乾巽乾為變巽為命故有革言之象自三至上
 所厯三爻故有三就之象就即也君子之革物有不
[025-12a]
 待言而人信之者有言而後人信之者道有升降德
 有隆汙也九三之革不免於言矣至於三就而告戒
 之亦已煩矣然而不可已者必待其孚而後革之也
 此盤庚之三篇所為作歟或曰然則二五之不為革
 言何也曰巽在下則為從命在上則滕口而已夫離
 也者火之盛也巽也者金之生也乾也者金之熟也
 乾巽相得金旣成矣而益之以離是三就而不已矣
 征凶之戒不亦宜乎曰然則三就而不孚如之何曰
[025-12b]
 夫民者至愚而不可輕至賤而不可易者所謂三就
 而告戒之者欲其曉然知上之徳意非厲民以自為
 也茍為三就而不孚則吾之所以革之未必當也可
 不深思熟慮必求其當而後革之歟終於不孚而遂
 為之者與未嘗告戒何異也故子曰革言三就又何
 之矣此聖人舍己從人忠厚之至也或曰金之剛者
 百鍊而不變而易之取象止於三就何哉曰井也者
 君子之德也革也者小人之德也君子之德不隨世
[025-13a]
 而變故改邑不改井小人之德唯上所化故已日乃
 孚茍為百鍊而不變是則君子之德矣而何革之云
 乎抑猶有説焉金火木相得則雖百鍊而何傷所以
 戒之者金旺而火盛也學者觀其象而玩其辭庶乎
 得之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九四上體為兊下體亦為兊以陽居柔而在上卦之
 下下无其應而介於九三九五之間二爻皆乾而三
[025-13b]
 又離也故曰悔亡有孚改命吉九五革六二者也所
 謂大人虎變是也九二革上六者也所謂君子豹變
 是也九四介於其間獨无所革葢言乎三五所以革
 之之道也九三九五有剛健之才文明之德足以革
 物矣然而不行之以柔不濟之以説未有无悔者也
 是故初九以陽居剛而體乎離係之曰鞏用黃牛明
 其不可以有為也九四剛柔相濟而體乎兊兊正秋
 也萬物之所説也於是係之曰悔亡有孚改命吉明
[025-14a]
 其可以有為矣象曰革而當其悔乃亡四之謂也夫
 革也者豈厭故而喜新哉積日累月因循茍且其治
 敎政刑必有偏而不起之處剛柔寛猛必有不得其
 平者也必若九四以聰明果敢之才而濟之以寛和
 仁厚之德其慮之必深其謀之必廣其施設緩急必
 得其宜其斟酌淺深必得其當若是而革人豈有不
 孚者哉在我旣當在彼旣孚以此改命吉何疑矣或
 曰九四无應而言有孚何也曰孚者二與上也孚之
[025-14b]
 者五與三也然三五居剛而行剛未必能使之孚所
 以有孚者皆四之功也四在五之下三之上五先得
 之故未占而有孚三後得之故三就而後孚也或曰
 革以金火成卦而九四上下皆兊也其不取諸金以
 為之象何哉曰乾之六爻皆龍也而九三則不取諸
 龍噬嗑六爻皆食也而初上則不取諸食言各有當
 也夫金非火則无以致其用九四下不應初而三五各
 從其配是有兊而无離也有兊而无離則金不從革
[025-15a]
 是故不取諸金而取其剛柔相濟以為革物之道不
 亦可乎故子曰改命之吉信志也信而後勞其民
 未信則以為厲已若九四之志則可信矣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九五乾也以陽居剛而在上卦之中應乎六二之巽
 故曰大人虎變虎西方之獸故兑為虎乾亦為虎與
 二卦之為金同也夫虎之所以雄於百獸百獸畏而
 伏之者非直爪牙之利噬齧之貪也其必有以伏之
[025-15b]
 矣故龍為仁虎為義傳曰虎不食班恐傷其類此其
 所以為義也是故聖人有取焉夫革之成卦本以火
 革金為義至於九五金成器矣故不取火之克金而
 取諸金之克木也乾為金巽為木乾為變巽為伏變
 於此而伏於彼是虎變之象也孔子曰政者正也子
 率以正孰敢不正又曰子欲善而民善矣是故令之
 從違俗之媺惡在我而已不在民也易曰大人虎變
 未否有孚君子豹變小人革面以九五為虎則知九
[025-16a]
 三之為豹也以上六為革面則知六二之爲革心也
 貍變則豹豹變則虎虎之變也文竦而着百獸望而
 畏之知其為虎也不待占决而孚之矣是有以服其
 心故也豹之變也文密而駮逺而望之未必知其為
 豹也是以三就之而後孚也是未有以服其心故也
 所以然者九五剛中而况三之剛過乎中也九五純
 乾而九三之乾雜乎離也乾為大赤離又為赤則其
 變駁而為豹也不亦宜乎故子曰大人虎變其文炳
[025-16b]
 也君子豹變其文蔚也炳者明也蔚者茂也或曰然
 則大人革也天下心説而誠服其道可得而聞歟曰
 中而已矣中也者當於人心之所欲也當於人心合
 其所欲宜其未占而孚之也夫九三者豈固違於人
 心咈其所欲而强革之哉葢亦有不得已也子曰君
 子懷德小人懐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是故可與樂
 成難與應始皆小人也彼懷土而不知德懷惠而不
 知刑若政失於猛而革之以寛固宜其恱也若政失
[025-17a]
 於寛而革之以猛豈不盡當其心而順其欲也哉漢
 髙祖約法三章而秦民大説者當其心而順其欲也
 盤庚遷都以避災而商民胥怨者違其心而咈其欲
 也由此言之三五之革皆適乎時之宜所以有大人
 君子之辨者九五中正也以位則王也以德則聖也
 九三居下卦之上以位則公也以德則賢也非特如
 此而已也傳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誠在
 令外記曰有虞氏未施信於民而民信之夏后氏未
[025-17b]
 施敬於民而民敬之商人作㑹而民始畔周人作誓
 而民始疑九五九三之辨也孔子將為魯司冦而沈
 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慎氏逐其妻慎潰氏徙其族
 者未占而有孚也子産為政於鄭一年而民欲殺之
 三年而民歌詠之三就而後孚也此九五九三之辨
 也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象曰君子豹變
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025-18a]
 上六巽也以隂居柔而在一卦之上應乎九三而乘
 九五二爻皆乾而三又離也故曰若子豹變小人革
 面陽為君子隂為小人九三之謂君子上六之謂小
 人也正體乾離故有豹變之象上六一卦之上故有
 革面之象革之諸爻皆上行獨上六居卦之窮有反
 面内向之象是以謂之革面也然上六逺三而近五
 五王也三公侯也上之革面也豈能越五以從三乎
 故曰征凶居貞吉上之征也越五以從三是以凶也
[025-18b]
 其居貞也逺三而近五是以係之吉也天旡二日民
 旡二王三猶從五而况於上乎故子曰小人革面順
 以從君也革之君也非九五而誰哉頥之六五曰居
 貞之吉順以從上也與此同
[025-19a]
序卦曰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鼎之成卦革之反也自革之鼎離反居上兊反為巽
 上下相易而成也離為火兊為澤巽為木澤中有火
 其氣必革有不待於人為者是以謂之革革者變化
 之名也木上有火䴡物而着非人所為則不可得而
 見是以謂之鼎鼎者亨飪之器也亨飪之器必以從
 革而後成則鼎之次革宜矣而序曰革物者莫若鼎
 説者曰亨飪之器革生而為熟亦革物之義也夫革
[025-19b]
 生而為熟取諸亨飪謂之革物可也方於甄陶冶鑄
 之功則劣矣而謂革物者莫若鼎不已踈乎愚謂金
 火同居革而成器器之大者莫若鼎故以鼎次革也
 或曰聖人立象以盡意革有甄陶之義而象不能具
 何哉曰三女合而坤象着矣坤者土也甄陶之象有
 不備乎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學者深求之而已矣
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
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
[025-20a]
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下巽上離成卦曰鼎者初為巽二為乾三為兊四為
 離離為火巽為木木上有火鼎之象未備也為其有
 乾兊之象焉乾為金兊為澤金鉄以為器膏澤以實
 之然後火木之用濟矣是以謂之鼎也離文明也巽
 潔齊也㓗齊而文明鼎之義未備也為其有乾兊之
 象焉乾健也兊説也健以為坎説以為和然後㓗齊
 文明之美彰矣故子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全
[025-20b]
 卦之體有鼎之象焉古之為鼎者虛其下而實其中
 耳其傍而覆其鼎聖人作易取以名卦而制器之象
 居然可見矣若夫鼎之取於易易之取於鼎則不可
 得而知也是故革鼎相反而成革有冶鑄之形而鼎
 有亨飪之象或曰革鼎皆以水火金木而成而冶鑄
 亨飪之形初不相逺何自而為革何自而為鼎乎曰
 冶鑄者虛其上而承其下亨飪者虛其下而覆其上
 此革鼎之辨也曰若是則革鼎皆象也夫子不言革
[025-21a]
 𧰼獨於鼎言之何也曰革其義也鼎其器也器可以
 𧰼指義不可以𧰼言也革之六爻不指𧰼以斷臧否
 而鼎之六爻即鼎𧰼以辨吉凶也或曰若是則井與
 鼎皆成𧰼之名而井之六爻以井為别夫子不言井
 𧰼獨於鼎言之何也曰井之為𧰼因地而成鼎之為
 𧰼无所待於外也井之為𧰼井與泉而已有有泉而
 无井者有有井而无泉者而鼎之為𧰼有足有腹有
 耳有鉉有葢一物不具則非鼎也六十四卦三百八
[025-21b]
 十四爻无非𧰼者聖人舉顯以明微將使學者觸𩔖
 而長之耳是故以水巽水有汲引之𧰼而謂之井以
 木巽火有亨飪之𧰼而謂之鼎易之取𧰼豈一端而
 足哉夫鼎之為器也大其為用也重古者祭祀賔客
 及王公膳羞陳其鼎爼各有等衰周官膳夫王日一
 舉鼎十有二公侯大夫以次降殺故樂正子謂孟子
 前以三鼎後以五鼎是則鼎之道上行而非下濟者
 也潔其器精其物眎其水火之齊亨而熟之以奉其
[025-22a]
 上者鼎之道也聖人以此亨飪以享上帝而天下以
 此亨飪以養聖賢斯以為鼎之道而已矣故子曰聖
 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養字用去聲讀下
 奉上之義也據文當曰天下亨以養聖賢傳冩者誤
 天為大遂去其下字耳或曰鼎之為養當𬒳天下而
 止於養聖賢耶何其不知鼎之義也記曰君者所養
 也養人者也養人則不足故也聖人之養天下也如
 天地之覆載日月之照臨雨露之滲漉而不言其所
[025-22b]
 利故其施也博其濟也衆若取鼎實以養之其與能
 㡬何此齊老人所以知威公之衣食不能徧遺天下
 也或曰舊説以養聖賢與頥卦養賢同義士之賢聖
 者人君得而養之則天下均受其賜矣此又不然聖
 人之養賢也有爵以馭其貴有祿以馭其富德聖則
 位髙功崇則廪厚而區區以鼎實為養者子思之所
 以去魯不能為鼎肉僕僕亟拜者也是非養君子之
 道故也是故鼎之道上行而非下濟者也夫言各有
[025-23a]
 條理頥之彖曰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自
 上施下也此言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天下亨以養聖
 賢自下奉上也聖人養賢以及萬民如天地之養萬
 物也天下亨以養聖賢如聖人之享帝也義理燦然
 不辨而明矣謂士之賢聖者人君得而養之雖於義
 无害然國之事无大於享帝者盡天下之物不足以
 報焉七日戒三日齋猶惧不敬豈有聖人以此享帝
 而亦以此養士享帝為小而養士為大乎必不然矣
[025-23b]
 春秋傳曰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
 供神也焉得一例而言之乎鼎元吉亨何謂也曰巽
 巽也離明也巽而明者取諸人以為善也初六六五
 其體皆巽巽以不賢進而上行至於六五得中而應
 乎剛則天下之賢才皆出而為我用身无過舉而國
 以乂寧元吉而亨斯之謂矣故子曰巽而耳目聰明
 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傳曰管仲善
 制割之隰朋善煎熬之賔胥無善調和之奉而進之
[025-24a]
 而君不食則誰能强之是故君子之取於鼎也進德
 修業㴠養其器能以俟上之求則亨飪之義也聖人
 之於鼎取𧰼也任賢使能并謀而兼智以成太平之
 功者則舉而食之之義也元吉而亨不亦宜乎
𧰼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木者巽也火者離也木上有火木生火也炎之以火
 而繼之以薪鼎之𧰼也君子以正位凝命者反革而
 取之也夫革者澤中之金冶鑄而成器也而鼎者亨
[025-24b]
 飪之器一成而不變者也方其在革也鼎之反覆不
 可知也及其為鼎矣固當正位而安措之然後可以
 就亨飪之事而革之功以成是故革者所以改命而
 鼎者所以凝命也凝成也有堅凝之意也當革之時
 尊卑貴賤有易位者矣紀綱號令有變常者矣旣革
 之後位不可以不正命不可以不凝貴有常尊賤有
 等威所以正位也不朝行而夕改不始勤而終怠者
 所以凝命也以爻考之革之九五革之六二是已而
[025-25a]
 九三為革上六不亦上下易位者乎初九則不可有
 為九四則改命而吉不亦施設變常者乎至鼎則九
 二應於六五為亨九三節於上九為吉若九四下從
 初六則有覆餗之凶斯正位凝命之義也故雜卦曰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義亦通矣
雜卦曰鼎取新也
 鼎之為卦以木巽火而成其在六爻以亨飪取新為
 義説者多疑去故取新之義予以冶鑄亨飪辨之則
[025-25b]
 渙然氷釋矣何則八珍以為羞五味以為和水泉滑甘
 火齊調適可以薦之鬼神羞之王公矣物或淤之則
 弃而不食焉是故為鼎鑊者必為之時時舉而新之
 所以取其㓗而已矣故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去故
 則其下必有所承取新則其上必有所覆二卦之𧰼
 粲然可觀也是故鼎以虛實相對分爻而以所從上
 下為别陽為實陰為虛實者鼎之所亨也虛者人之
 所取也上者舉鉉而羞之者也下者傾覆而竊之者
[025-26a]
 也舉鉉而羞之者正也傾覆而竊之者悖矣以初六
 配九四則四為實而初為虚四在上而初在下是謂
 傾覆而竊之也以九二配六五則二為實而五為虛
 二在下而五在上是謂舉鉉而取之者也以九三配
 上九二爻皆實然即其中而論之則三為實而上為
 虛三在下而上在上是以舉鉉而羞之者也是故初
 六顛趾而利於出否九二有實而謹其所之九三雉
 膏而終吉九四覆餗而遂凶六五金鉉以舉其實上
[025-26b]
 九玉鉉以節其剛柔取新之義於斯見矣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𧰼曰鼎顛趾未
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初六巽也以陰居剛而在下卦之下應乎九四而承
 於九二二爻皆乾而四又離也故曰鼎顛趾鼎卦反
 覆視之皆有鼎𧰼三陽在中鼎之腹也一陰在下鼎
 之趾也一陰在上鼎之耳也然鼎之足奇耳偶成器
 以初六為耳則具為趾則欠一以六五上九為趾則
[025-27a]
 具為耳則餘一一者鼎之鼏也是耳未嘗餘而趾則
 欠也趾欠者或為顛或為折而鼏不具則不可以為
 鼎也是故正定其象而為之鼎焉𥘉六以偶居下有
 顛趾之𧰼也夫趾三而欠一折足之𧰼也趾上而不
 下覆餗之𧰼也不曰折足不曰覆餗而曰顛趾云者
 以其在卦之初鼎於是未有實也未實而顛之是將
 出否而至新也故曰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鼎之
 出否而至新則賤妾有子之譬也妾雖賤而所出者
[025-27b]
 貴也方鼎之未用塵穢積焉顛而出之潔而亨之取
 其實而已矣豈復計其舊也哉妾之於正分非其𩔖
 也及其去賤而從貴有子以承父則當繫其父矣豈
 以其出於妾而弃其子哉是故出否而熟新則鼎之
 實可食去賤而從貴則妾之子可以用也𥘉六為妾
 九二為子二之辭曰鼎有實是也先王用人或取諸
 負販或取諸徒𨽻用其才德而已豈復問其族𩔖也
 哉孔子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025-28a]
 此之謂也故子曰鼎顛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如其旣實而顛之則悖矣此初之所以為无咎與或
 曰初六為妾九二為子其𧰼安取哉曰初六巽也巽
 為長女而在下卦之下謂之賤妾可也歸妹之須亦
 巽𧰼矣自二至四皆體乎乾乾之初索震為長男謂
 之子也不亦宜乎其配在四其子在二焉可誣也哉
 或曰震為足坎為耳今鼎之初六无坎震之𧰼而有
 耳足之辭何也曰易之取𧰼惟變所適夫子則旣言
[025-28b]
 之矣彖曰鼎𧰼也取諸成器之𧰼而不取諸八卦之
 𧰼也雜卦又曰鼎取新也取其新則其舊者可忘也
 聖人之言包含萬𧰼酬酢變化无所不該第弗深考
 之耳以仲尼之智三絶韋編猶未敢以為无過有志
 於斯者其可易而讀之哉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實慎所
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
 九二乾也以陽居柔而在下卦之中應乎六五而乘
[025-29a]
 初六二爻皆巽也故曰鼎有實陽爻而乾體有實其
 中矣居下而得中剛柔之不過得亨飪之宜也故曰
 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六五者
 二之配也初六者二之仇也初與五皆體巽而從乾
 故也五逺而初近五上而初下二之所患者在初而
 已是以謂之仇也有疾者物或害之也幸其物或害
 之不能即我故二得守其實以應六五之求斯之謂
 吉矣或曰初所比者二耳安得或害之者與曰謂九
[025-29b]
 四也四居近君之位不勝其任而覆餗以應初初方
 就四何睱捨之而即二乎此二之所以保其吉也故
 夫士有聰明賢智之才苟不能守之以堅𤼵之以正
 以自䧟於匪人者亦喪之而已矣故子曰鼎有實慎
 所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世之君子可不戒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𧰼曰鼎
耳革失其義也
 九三下體為兊上體亦為兊以陽居剛而在下卦之
[025-30a]
 上上无其應而介於二陽之間故曰鼎耳革革變也四體
 離離為火故有耳革之𧰼自二至四皆為鼎腹而著耳
 象者為其純剛而過中居下卦之上兼巽兊以成體也
 耳雖出於鼎而根於腹矣金毗而火烈則鼎耳之革不亦
 宜乎故曰其行塞雉膏不食塞不通也凡物之行也以
 足而鼎之行也以耳耳革則其行塞矣上无正應而
 乘承皆剛故有行塞之𧰼也離為火文明兊為澤故
 有雉膏之𧰼居八珍之一食雉之美者然燥而不澤非所
[025-30b]
 以為膏至於膏而不得食焉則耳炎而不可舉故也士之
 才德而不用於時或以剛不容物行塞而不通則鼎耳
 之譬也然上九以玉鉉在上雖鼎耳之革不使之終
 不食焉故曰方雨虧悔終吉方雨者言其膏也虧者言
 其不食也能悔而通之斯可保其終吉矣雨陰陽和
 也九三上无正應而承乘皆剛謂之雨何也曰鼎之世
 正位凝命之時也卑高以陳貴賤位矣雖有過人之才智而
 不敢有争心焉六五在上九二九四上九莫不從之
[025-31a]
 九三雖欲勿從不可得也然三之應在上將視上九
 以為去就焉上九所謂玉鉉能節夫剛柔者也今九
 三之才非剛强者之所能容柔弱者之所能制也必
 得如上九者而為之節焉然則始虧而終悔始於不
 食而終於遇雨不亦宜乎雖然上九之玉葢亦難遇
 矣賈誼之徒所以負才挾智而卒以窮死者或由此
 也夫故子曰鼎耳革失其義也亨飪者取其熟而已
 而炎革其耳使不可舉不亦失其義乎義之言宜也
[025-31b]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𧰼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九四上體為離下體為乾以陽居柔而在上卦之下
 應乎初六而成六五二爻皆巽也故曰鼎折足三陽
 爻皆為鼎實至四則盈矣四應在初初趾欠一是折
 其足矣方其在初鼎未有實故謂之顛趾及其在四
 鼎實已盈故謂之折足也或曰初於四為正應故不
 可以從其配乎曰鼎有上出之理无下趨之義六五
 君也九四大臣也初六則小人也四居近君之位五
[025-32a]
 之所親信也不能守正奉公而下與小人為比是自
 折其足也故曰覆公餗其形渥凶鼎口盈而足折則
 餗之覆也不亦宜乎徂徠曰餗糝也糝覆則不可收
 矣渥沾濡也四乘乎三三體兊為澤四折其足則三
 隨而傾故有覆餗形渥之𧰼朱氏曰鄭康成虞仲翔
 本皆作其刑剭死刑也夫為國大臣受君委任而乃
 背公營私附下罔上懷愛誤國者凶及其身宜矣故
 子曰覆公餗信如何也言守公上之餗而覆之任國
[025-32b]
 家之事而敗之信其罪之當如何也又曰德薄而位
 尊智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言君之于小
 人不可使盈盈必生患若夫君子者則特盈有道矣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𧰼曰鼎黃耳中以為實也
 六五巽也以陰居剛而在上卦之中應乎九二而乘
 九四二爻皆乾而四又離也故曰鼎黃耳金鉉鼎之
 耳鉉未有不以金而必言黃耳金鉉者黃中色也金
 之正也鼎耳革則鉉不可舉黃之為言耳之未革者
[025-33a]
 也亨之得其宜食之得其節故鼎耳黃金鉉可舉矣
 六五九二皆得中行而有乾巽之合黃耳金鉉其斯
 之謂與故曰利貞二以剛上行五以巽而下接君臣
 之道以此為貞則過與不及皆失之矣子曰鼎黃耳
 中以為實也聖人立𧰼以盡意必欲學者深思而後
 得之故三言耳四言足皆錯互其物宜五言黃耳則
 正其𧰼矣初為趾五為耳則三陽爻在中為鼎之實
 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025-33b]
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𧰼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上九離也以陽居柔而在上卦之上下无其應而乘
 六五之巽故曰鼎玉鉉金鉉所以舉鼎也玉鉉所以
 調之也學者多不明二爻耳鉉之說六五旣言鉉矣
 上九復曰鉉何耶六陰偶之數曰鉉可矣九奇數也
 亦曰鉉何耶殊不知六五之鉉鼎之耳鉉也上九之
 鉉鼎鼏之鉉也耳鉉偶而鼏鉉奇也耳鉉金而鼏鉉
 玉也玉為鼏鉉者所以示水火之齊而調適之也鼎
[025-34a]
 甚炎而鉉可舉者必玉也金則革矣故雖六五之鉉
 可以舉鼎必得上九之鉉以調之然後不失其節焉
 上九下无所比而當六五調鼎之任其伊尹周公之
 謂矣鼎之六爻初為巽二為乾三為兊四為離五為
 巽乾為金兊為金巽亦為金是五爻皆有金𧰼玉於
 上九體離而已離火也金伏而火見非玉鉉其孰能
 舉之乾之三爻皆鼎實也九二者五之配也九四者
 五之隣也皆有以得之矣九三居二陽之間純剛而
[025-34b]
 中非六五之所能用也其必尊敬師傅以賢達賢然
 後野无遺材矣故曰大吉无不利若六五之鉉則能
 於九二而不能於九三可以為吉亨而不得為无不
 利也或曰六五中行而上下皆應反不若上九何耶
 六五體柔而用剛上九體剛而用柔體柔而用剛者
 資諸人以成其剛者也必得九二之臣上下相須乃
 克有濟體剛而用柔者足乎已无待於物者也使天
 下之剛者柔者過者不及者皆從我而為之節焉雖
[025-35a]
 以九三之行塞而不聼之終廢則上九之功也故子
 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孔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
 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是二人者皆若
 不足與有為而孔子取之者恃吾有以裁之耳如子
 路之才而行行之色見於顔靣之間非仲尼之門其
 孰能容之然後知上九之為難能也孟子曰金聲也
 者始條理也玉振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
 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孟子取其聲而易取其質其
[025-35b]
 揆一也
 
 
 
 
 
 
 周易經傳集解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