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27 易變體義-宋-都絜 (master)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變體義卷十     宋 都絜 撰
下經四井至艮/
巽下/坎上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
 此井之需也而爻辭云爾者九三言井渫而初言井
 泥六四言脩井而初言舊井井雖泥而尚全人猶望
 其渫渫之則復可食矣井雖舊而未廢人猶望其脩
[010-1b]
 脩之則莫可舎矣猶之性也聰明不開人猶待其明
 而有以啟之其有過也未能自新人猶待其改而有
 以正之所以然者君子善救人而无棄人盖以人人
 有食人之道也故言井泥不食舊井无禽而變體為
 需需葢言其有所待焉夫井以上出為用然後養而
 不窮初六體巽而才隂則有重濁之資无應而在下
 則无上出之用故曰井泥不食下也井泥則人舎之
 矣泥而且舊則禽亦不至焉雖然猶可脩也見棄于
[010-2a]
 一時而已故曰舊井无禽時舍也夫需言險在前有
 待而後進此則以井泥且舊而寓有待之義以為地
 无棄井而可需其渫也世无棄人而可需其脩也故
 為井之需而與需之本體異焉且需于郊而小象曰
 未失常此盖因其善而戒之使持以久也故為需之
 井井泥不食而小象曰時舎此葢因其不善而勉之
 使復其初也故為井之需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
[010-2b]
 此井之蹇也而爻辭云爾者蹇之彖曰蹇難也險在
 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盖九二以不正之資旁出
 而比乎初初以隂在下小物之象則旁行而所志小
 矣此言其難也故有井谷射鮒之辭下比乎初不能
 上應乎五五以剛在上而莫為之應則雖上出而莫
 為用矣此若險在前也故有甕敝漏之辭葢谷言出
 射言入鮒言小物之在下甕受水之器而敝且漏則
 不能受而用之之象也然蹇之本體以險在前而以
[010-3a]
 能止為義此乃以井谷射鮒甕敝漏而有蹇之義故
 為井之蹇而與蹇之本體異焉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此井之坎也而爻辭云爾者水性本流遇險而止然
 過中而盈則離險而上出焉井之渫者如水本流也
 渫而不食者如遇險而止也終可用汲而王明並受
 其福則猶水之盈而上出以致潤物之用也九三以
 陽居陽陽氣輕清則其性修而其行潔井渫之象也
[010-3b]
 井貴上出而未離乎下體則渫而不食之象也渫非
 泥也宜食而否則其行可哀而有為我心惻者矣雖
 在下體而居下體之上且有應於上而上有大成之
 功則如井之汲乎上養而不窮也故有可用汲王明
 並受其福之辭焉然坎莫非水也井則水之在井者
 而在九三之義則猶之坎焉故為井之坎而與坎之
 本體異矣且井之為卦兼巽與坎所謂巽乎水而上
 水也至九三則居巽體之上无巽而入之義矣井渫
[010-4a]
 不食則既有陷乎險之義矣至於用汲而王明則又
 有出乎險之義下而陷乎險上而出乎險故變體而
 全為坎焉坎之與井皆水之所在也然坎之水自上
 而下盈則復出故經言坎陷而其為水淺矣井之水
 自下而上汲然後出故經言井通而其為水深矣坎
 之井則自淺之深故无可出之義而曰來之坎坎險
 且枕入于坎窞勿用井之坎則自深而之淺故有可
 出之義而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
[010-4b]
 其福
六四井甃无咎
 此井之大過也而爻辭云爾者經曰大過棟橈本末
 弱也而其九四亦曰棟隆之吉不橈乎下也井之六
 四一柔介乎二剛之間而初六莫為之應其在於井
 有頽壊之義故於變體為大過若棟橈乎下者頽壞
 橈弱如此可不脩而甃之乎六四體隂有靜之義以
 隂居隂有正之義靜則不散正則不傾甃而脩之如
[010-5a]
 此則橈弱頽壞之咎亡矣脩性之道亦然此盖所謂
 善補過者也盖不能自强以養其性至於動散而傾
 危則脩之使復静而正其可已乎然大過則以世之
 弱棟之橈為義而是爻則言性之不可不脩井之不
 可不甃有大過橈弱之象故為井之大過而與大過
 之本體異焉
九五井冽寒泉食
 此井之升也而爻辭云爾者序卦曰聚而上者謂之
[010-5b]
 升故受之以升又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然則井以深為貴其義為下升者降之反其義為上
 井之體深矣而以上出為用故初則曰井泥不食二
 則曰井谷射鮒三則渫而不食四則甃而无咎方且
 修之矣此盖或居下體或居上體之下而然也至五
 居一卦之盛故於井言冽居六位之尊故於寒泉言
 食寒泉在乎下而人得以食之則上出可知矣此彖
 所謂巽乎水而上水象所謂木上有水者也變體為
[010-6a]
 升其謂是歟夫以取象之義言之井猶之性泉猶之
 道道則性之所成也九五居一卦之盛則盡性而道
 成之象居六位之尊則以道養人之象故井冽以喻
 其盡性寒泉之食喻其以道養人盡性者剛而正也
 養人者剛而中也盡性而以道養人猶井之上出也
 且升之本體主言君子自下而升也此為井之升則
 取上出之義而已故與本體異焉夫升以位言盖自
 下而上行井以道言葢自下而上出皆自下以上而
[010-6b]
 所異者道與位也升之井者言道足以稱其位井之
 升者言位足以行其道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此井之巽也而爻辭云爾者巽之體伏而其用則入
 上六居卦之終井道大成故有井收之辭然井以養
 物為功以上出為用在卦之外而變體為巽疑其伏
 而絶物則无上出之用乏養物之功矣故言勿幕以
 戒之收有成物之意幕有絶物之意收而勿幕則又
[010-7a]
 若巽以行權无入而不自得也故有孚則人信其養
 之道而元吉則人被其養之功變體為巽其以此歟
 且井以喻性上六居卦之極則若道以性成故因之
 以井收于爻為隂則疑以道絶物故戒之以勿幕九
 三應之故曰有孚以柔應下故曰元吉有孚而元吉
 則上出而顯諸仁矣所謂上出者顯仁之意也然莫
 非巽也其在于井則取其伏取其入取其行權之義
 而已故為井之巽焉夫井兼坎巽而後成卦今獨為
[010-7b]
 巽之全體者以下則入水而上水以上則行權而稱
 物焉然則井之所以上出者雖本乎水而非巽不能
 成上出之用故歸功于巽而已
離下/兑上
初九鞏用黄牛之革
 此革之咸也而爻辭云爾者革者有為之時咸者感
 應之謂初體離而炎上則有志之象畫竒而純剛則
 有才之象在卦之下則未得位之象有才有志而未
[010-8a]
 得位苟惟感非應則躁進犯分有妄作之凶矣已雖
 非中順之質而能資九二之中順與之相比是亦中
 順之道中不躁進順不犯分以此自固其志則不求
 九四之應而貽妄作之凶矣故變體為咸而曰鞏用
 黄牛之革鞏固也黄牛之革言中順之道也孔子釋
 之以不可以有為言无妄作之凶也咸之所謂感者
 上感而下應自然之情也今欲革故以有為而求上
 之感則為革之咸而與咸之本體異焉夫遯之六二
[010-8b]
 戒其徇於所遇而中變其志革之初九戒其苟求所
 應而妄有所為故皆欲以中順之道自固焉然六二
 柔不得時而中順在已則固之為易故曰執之用黄
 牛之革初九剛不得志而中順資人則固之為難是
 以稱鞏焉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此革之夬也而爻辭云爾者夬之為言決也剛決柔
 也唯柔乃能従唯剛乃能決六二柔順中正固能従
[010-9a]
 而不敢先矣或失于優柔而不斷故勉以決而後得
 其志焉盖君倡而已事然後臣可従而和事莫不然
 而况于革乎若六二者能如此故曰已日乃革之然
 以柔居柔或于革之道為不足故又勉之以征征而
 後吉矣六二柔不失中而能上應乎五則其于革非
 一于柔而不能決者也故曰征吉无咎然夬以決小
 人為主而是爻則言革有貴乎能決者故為革之夬
 而與夬之本體異焉
[010-9b]
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此革之隨也而爻辭云爾者隨之彖曰天下隨時隨
 時之義大矣哉言君能隨天之時則人亦隨君之時
 由是觀之則臣能隨君民亦隨之矣九三之才以剛
 過中而趨革之時一於剛過則我不隨上而下莫我
 隨矣故戒之以征凶則言不可進而上也又戒之以
 貞厲則言又不可止其所也此言為人臣者不可不
 隨君之時也至于上應乎上六則既非征而凶又非
[010-10a]
 貞而厲矣故九二承之九四比之上六應之而上下
 皆我隨焉故曰革言三就言就之者衆以見動而説
 隨者不一也雖然莫非隨也天而君隨之君而臣隨
 之是爻則由革去故而上下皆従故為革之隨而與
 隨之本體異焉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此革之既濟也而爻辭云爾者既濟者无不濟之謂
 君雖賢矣不得忠臣以弼之未既濟也臣雖忠矣不
[010-10b]
 得明君以任之未既濟也九四雖徳不稱然无承无
 應一志以承同徳之主九五剛健中正以大人之道
 下比乎同徳之臣故君得臣以規正而道行于上臣
 得君以信任而道行于下故變體為既濟而曰悔亡
 有孚改命吉改命者雖君命之未允亦可諫之使改
 焉改者革之一端非盡革而去之也雖成命而能諍
 之使改則格其心之非者固可知矣夫革與因對而
 改為革之一端位居六爻之一而命乃人君之所出
[010-11a]
 也故言改而己且既濟之本體言天下无不濟也此
 主改命言之則君命之未允者得臣諫之以濟臣志
 之欲行者得君信之以濟若水在火上兩相濟焉故
 為革之既濟而與其本體異矣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此革之豐也而爻辭云爾者豐之彖曰豐大也明以
 動故豐豐者光明盛大之時革之為卦文明以説而
 至九五剛健中正有大人之才下應離體成文明之
[010-11b]
 治故變體為豐而曰大人虎變虎之為物剛健而文
 明者也非剛健不足以有革非革故不足以成文明
 之治而虎變文炳又視君子為大焉是皆豐之義也
 然豐之本體因明以動而是爻之義則因革而明且
 大焉故為革之豐而與本體異矣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此革之同人也而爻辭云爾者同人之卦以六二之
 下體應九五之上體以成焉故曰柔得位得中而應
[010-12a]
 乎乾曰同人革之上六以兑説之才居一卦之上雖
 未若大人之得尊位大中是亦君子之能革者也必
 能使小人舎其所習而同我所為故變體為同人而
 曰君子豹變小人革面革面以同我亦可也苟責之
 已甚則怨故曰征凶止于革面亦可故曰居貞吉所
 以然者有徳而未及大中有位而不若至正故也且
 革之上體唯九五上六有應故九五曰未占有孚而
 上六曰小人革面二爻所以不同者徳位有間也且
[010-12b]
 九五居上卦之中故以有孚言之上六居一卦之外
 故以革面言之然同人之本體以柔應乾而爻則革
 而後同故為革之同人而與同人之本體異焉
巽下/離上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此鼎之大有也而爻辭云爾者大有者遏惡而揚善
 大者有賢而衆賢並進之時也以其遏惡故有顛趾
 出否之象以其揚善故有得妾以其子之象且妾不
[010-13a]
 貴色而所貴者賢妾且貴賢而况于子乎此亦有賢
 之義也且妻一而已妾乃衆焉妾已衆矣而况其子
 乎雜卦曰大有衆也此亦變體之義盖于卦為鼎才
 之象也在下而應上反常之象故有鼎顛趾之辭焉
 反常然後能去弊舎下而應上則去弊之象故有利
 出否之辭焉反常以去弊則詭正之象故有得妾之
 辭焉詭正疑若有咎功成則咎可免矣二陽在前近
 而比之則成功之象故有以其子无咎之辭焉古人
[010-13b]
 以得賢子謂之有子盖子而不賢焉能為有利出否
 以従貴者子賢然後可貴子賢而貴則母以従子貴
 矣子賢然後可以為有唯其賢而衆多此其所以為
 大有歟是爻所言皆初應乎四之義也大有言時而
 鼎言舉才之人鼎言才而大有言用才之效其言无
 交害者得人而後舉也其言得妾以其子者用才而
 成功也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010-14a]
 此鼎之旅也而爻辭云爾者經曰親寡旅也孔子所
 以為旅人者无上下之交而一君无所鉤用雖有聖
 人之才終為旅人而已矣九二有剛中之才而居下
 卦之位初六在其下而自應乎四莫我承也九三在
 其上而自應乎上莫我與也无上下之交者似之矣
 故曰鼎有實慎所之也若夫六五在上為剛柔之正
 應乃有乘剛之難而乖相與之志焉所謂一君无所
 鉤用者又似之然六五之不我應者以九四為之難
[010-14b]
 則四雖非承乘相應之爻亦有害于已矣夫居六位
 之間而五爻俱莫我與豈非所謂親寡之旅乎雖然
 六五之來應未必不為禍其不來應也乃所以致福
 故曰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而夫子釋之曰終无尤
 也慎所之者承乘皆非所與也我仇有疾者以九居
 二任已甚矣五又益之以事則力少而任尤重雖若
 愛之是乃所以為仇也夫旅之本體謂君子之失所
 也於用才之時君子宜不失所而九二所居之地適
[010-15a]
 然故為鼎之旅而與旅之本體異矣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此鼎之未濟也而爻辭云爾者水上火下有濟之道
 所以未濟者處未當爾然終有濟之道故非終不濟
 也鼎耳革言未濟之因而雉膏不食則言未濟也方
 雨言將濟也至于虧悔終吉則濟矣此其變所以為
 未濟盖鼎之有耳以虚受鉉則鉉可以貫其耳而舉
 之也猶人臣之義柔中以事君則君可舉其才而用
[010-15b]
 苟剛過中則君安得而舉之哉九三剛過之象也故
 有鼎耳革之辭鉉之舉鼎將錯之可用之地耳乃革
 而不受則不可以有行人才亦猶是也故有其行塞
 之辭如是則雖有文明潤澤至美之膳不成亨飪之
 功不可得而享矣猶之人臣不為上所舉而不得行
 其志則上雖有文明之徳潤澤之恩不及于已而不
 得受其禒位矣故有雉膏不食之辭然九三雖剛過
 中猶能體巽而居下體終能應上上亦附麗之而不
[010-16a]
 棄將有交泰而和悦之道焉故有方雨之辭方雨者
 言將雨也將雨則和矣如是則剛過之悔亡而終有
 君臣相悦之吉焉上九剛實居上玉鉉之象也于體
 為離而又居上卦之上雉膏之象也以能附麗于九
 三而方雨終吉亦離之象也然火在水上之本體主
 言天下之未濟此爻則以人才為主而言臣之未遇
 其君故為鼎之未濟而與其本體異焉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010-16b]
 此鼎之蠱也而爻辭云爾者蠱之為言壞也左氏曰
 于文皿蟲為蠱此言噐之壞易曰山下有風蠱此言
 物之壞而事謂之蠱者以其難成而易壞也所謂鼎
 折足者與皿蠱同義所謂覆公餗者與山下有風同
 義折足而覆餗則亦敗乃事矣此與事謂之蠱同義
 敗乃事則為身之累矣故曰其形渥凶經曰周流六
 虚盖位虚而爻實之也盖九四位本柔而爻乃剛其
 象則力少任重不能勝其任而其才困矣鼎足之折
[010-17a]
 似之下應于初而不能上承于五其象則其事敗也
 公餗之覆似之于體為離内虚外盈其象則為身之
 累而危且辱矣其形渥似之渥者公餗既覆霑濡于
 外之謂也變體為蠱其謂是歟夫剛上柔下巽而止
 者事之所由壞而蠱之所以成卦也此乃以才力不
 足以敗其事故為鼎之蠱而與其本體異焉且凡才
 與事相為表裏事非才不成才非事不顯蠱主事言
 六四事有餘而才不足才不任其事矣故曰裕父之
[010-17b]
 蠱往見吝鼎主才言九四才不足而事有餘事反累
 其才矣故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蠱之鼎家事
 也父子主恩故吝而已鼎之蠱國事也君臣主義故
 至于凶焉蠱之上九以剛在上父也而六四以柔在
 上體之下故言父之事有餘而子之才不足鼎之九
 四則以四言才不足以九為事有餘也
六五鼎黄耳金鉉利貞
 此鼎之姤也而爻辭云爾者姤之為義自天道言則
[010-18a]
 隂出遇陽自卦爻言則柔出遇剛此以不足而遇有
 餘若莊子所謂子之先生遇我也故六五於體為柔
 則能以虚受人之象柔不失中則能有節于内之象
 謙虚而不失中以資九二之剛實則已之才不足而
 資諸人以為才有柔遇剛之義矣然九二以剛實之
 才而上應謙虚之君則又有臣遇君之義君下資乎
 臣而臣有益于君乃天地相遇之義若湯之於伊尹
 學焉而後臣之若髙宗之于傅説命之以朝夕納誨
[010-18b]
 者也故變體為姤而曰鼎黄耳金鉉利貞夫子釋之
 曰中以為實也黄言五色之中耳言虚而聴受金言
 剛鉉言實耳以虚而受鉉言六五之資九二也鉉以
 實而貫耳言九二之應六五也所謂利貞則居位之
 尊而用徳之謙疑其勉强以行之欲持之以乆而已
 然姤之本體言天地隂陽剛柔之義是爻乃言人君
 遇賢臣而資之以為才故為鼎之姤而與姤之本體
 異焉
[010-19a]
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
 此鼎之恒也而爻辭云爾者恒之為言久而不已也
 常乆而不已者終始如一也此道之所以體恒而聖
 人之所以立本也孟子曰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
 之也盖金聲既洪而纎如射之能中此智者之所以
 盡變玉振之也者玉聲終始如一如射之能至此聖
 人之所以體常上九有體常立本而終始如一之義
 者以九之剛資六五之柔剛柔中節而居卦之終也
[010-19b]
 故有玉之象焉居位之上則能舉才而用之之義也
 故有鉉之象焉以聖人體常之道舉天下之才而用
 之則天人俱祐而大吉无不利矣然莫非恒也是爻
 乃以體恒之道而用天下之才故為鼎之恒而與恒
 之本體異焉
震下/震上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
 此震之豫也而爻辭云爾者豫之象曰雷出地奮豫
[010-20a]
 夫雷之出也足以驚逺懼邇而聞之者莫不恐焉然
 不先有以震驚之則動而蟄者無自而啟植而甲者
 無自而坼蟄者未啟甲者未坼則安有生成之漸哉
 故先有以震之然後有生成之福也人以恐而致福
 者亦然故震之初爻變體為豫而曰震來虩虩後笑
 言啞啞吉也盖初九之時隂猶盛而陽宜知險過此
 以往則隂浸衰而陽乃上行是亦恐懼于其初而得
 志于其後之象也然豫之本體本乎順動順以動則
[010-20b]
 豫矣而此則以恐而致福故為震之豫而與豫之本
 體異也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此震之歸妹也而爻辭云爾者震動也兑説也説以動
 者歸妹之道也夫歸妹之道亦時義而已行而宜謂
 之義當其可謂之時二之于初非正應也苟惟比之
 則失其義而有乘剛之危矣故曰震來厲其于五正
 應也止而不往則失其時而喪可依之利矣故曰億
[010-21a]
 喪貝夫唯既不趨乎内以乗初又不安其居以絶五
 而自下以應之則得歸妹之道故曰躋于九陵所謂
 勿逐七日得者能躋于九陵則所喪之貝不待逐而
 復得也夫震以起為體以動為用或來而之乎内或
 安而止其所皆非震之道唯上應乎五則動與起之
 義得矣臣之歸其君盖似之若二老避紂于海濵則
 非震來厲矣起海濵而歸周則非億喪貝矣歸于文
 王則躋于九陵而合歸妹之道所謂進必有所歸得
[010-21b]
 其所歸必大也來言之内也億言安也喪貝言失其
 利也髙平曰阜大阜曰陵九陵則至髙九五居尊位
 之象也七日者是二至五而徃反之數也然歸妺本
 體言其實而震之歸妹特取其義故為震之歸妹而
 與本體異焉
六三震蘇蘇震行无眚
 此震之豐也而爻辭云爾者震動也豐大也動以成
 其大所以變而為豐豐而過乎中則摇動而不安矣
[010-22a]
 苟知其過中而不固以執則可以無患焉豐之彖曰
 豐亨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天地盈虚與時消息而况于人乎六三柔過乎中矣
 而變體為豐則日中而昃之時有摇動不安之象故
 曰震蘇蘇于是過而不守則有天地盈虚與時消息
 之道故曰震行无眚經曰三多凶其柔危其剛勝邪
 夫諸卦至于三遇吉者罕矣故變體為豐者有六而
 此特在六三之位所以蘇蘇而不安不能凝而不動
[010-22b]
 也然猶在下體而以柔居之則非固其位也故以震
 行无眚終焉然豐者光明盛大王假之之時是爻則
 以動而過中有大之義故為震之豐而與本體異焉
九四震遂泥
 此震之復也而爻辭云爾者莊子曰反无非傷動无
 非邪盖震言動復言反動而致逺然後言旋宜矣若
 夫无致逺之才動而遂泥于是而不復則若胡為乎
 泥中者也然傷于外者必反于家故震而遂泥則其
[010-23a]
 勢必復而其變體如此盖四其畫為九必有其才而可
 動之象以九居四則失位之象在卦之下則不中之
 象此所以雖動而不能致逺其在四隂之間不能致
 逺而遂泥之象焉然復卦之義自姤至復凡七日之
 久是爻則方動而泥若及門而反者故為震之復而
 與復之本體異也震在四時之首方動之意遂泥則
 動未㡬而止也復之震者于宜静之時動而能趨寂
 也故曰中行獨復震之復者有能動之才而不能致
[010-23b]
 逺也故曰震遂泥不能趨寂故言行而變體為震不
 能致逺故言泥而變體為復
六五震往來厲億无喪有事
 此震之隨也而爻辭云爾者盖有隨人者有隨于人
 者君主出令宜止而隨于人臣主從命宜動而隨人故
 孔子曰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君而隨人則是上與
 下同道故曰震往來厲止而隨于人則居尊而无失
 位任衆而有成功焉故曰億无喪有事盖六五于體
[010-24a]
 為震有好動之才者也往則上未必可恃來則二未
 必相應動則致危之象也故有震往來厲之辭然而
 其位至尊有能止之義者也于是上六畏隣戒而來
 比六二躋九陵而來應有得无失之象也故有億无
 喪有事之辭是皆隨于人而不隨人之義也此變體
 之所以為隨歟然隨之本體主言天下隨君之時故
 為震之隨而與隨之本體異焉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鄰无咎婚
[010-24b]
媾有言
 此震之噬嗑也而爻辭云爾者頤中有物其名為噬
 嗑盖頤上下實而中虚噬嗑則九四實其中而向也
 虚今也實則有間矣上六居震之極而道未得中方
 索索以求之未免乎懼也尚可以有征乎故曰震索
 索視矍矍征凶于是不執己之窮極而資六五之中
 焉故曰不于其躬于其鄰无咎則言震之本體也若
 夫上之與三本同徳之應也而九四者乃以一剛間
[010-25a]
 乎羣柔之中六三為四所阻而不能應乎上上六為
 四所阻而不能應乎三九四為之間如此則頤中有
 物之象故曰婚媾有言夫噬嗑卦或言有間或言除
 間晉初六震上六无除間之辭以在噬嗑初上之爻
 故也然噬嗑本體以動而明能除間是爻乃以動而
 未能无間故為震之噬嗑而與其本體異焉
艮下/艮上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貞
[010-25b]
 此艮之賁也而爻辭云爾者夫艮止也與行為對艮
 静也與動為對凡靜而止者上道也動而行者下道
 也居動而有行之地乃遇艮之時宜若不正而有咎
 矣然體隂而止乃得正而无咎焉所以變體為賁賁
 者飾也自飾之道以正而已正而能久則其自飾也
 至矣故曰艮其趾无咎利永貞而夫子釋之以未失
 正也經曰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飾也賁
 之本體以與物合而致飾是爻乃以止其所行為自
[010-26a]
 飾之正故為艮之賁而與本體異焉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此艮之蠱也而爻辭云爾者夫蠱之彖曰剛上而柔
 下巽而止蠱盖剛柔以立本而變通以趨時然後上
 下交而功勲成矣苟唯剛者止乎上而不下濟柔者
 止乎下而不上行則經所謂上下不交而非變通可
 乆之道也與夫所謂上下交而功勲成者異矣此其
 所以謂蠱也艮之為言止也六二以柔居下欲上隨
[010-26b]
 於九三九三乃以剛過中而不拯其隨之之志則隨
 上之志止而不行與夫蠱之所謂剛上柔下巽而止
 者何以異哉故變體如此而曰艮其腓不拯其隨然
 所以致此者非二之志也二欲隨三而不拯焉也故
 曰其心不快然艮之卦象立本而貴于止故行其庭
 不見其人而不為咎其在于爻則宜通其變而或不
 以止為貴故六二欲以柔隨三三不見拯而變體為
 蠱焉是六二柔不止乎下而九三剛止乎上然六二
[010-27a]
 終以九三之不隨而亦止焉故為艮之蠱而與其本
 體異矣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熏心
 此艮之剥也而爻辭云爾者剥之為言下危上也夫
 君之所賴者大臣也大臣之所以安上者必恃上下
 羣臣同寅而協恭焉艮之九三剛過乎中已乖乎事
 上之義矣居下體之上二自下體欲應乎五而間之
 使不得應故曰艮其限連上體之下四居上體欲承
[010-27b]
 乎五而離之使不得承故曰列其夤上下羣臣皆不
 承其君則其君孤立而危厲及之矣故曰危熏心限
 居下體又在其上而艮焉則不接乎上矣夤居上體
 實接乎限而列焉則不接乎下矣心居上體之中央
 體之主也上下不相連屬則危厲之漸自下以及其
 主矣此其所以變體為剥也然剥以下不厚而上乃
 危故有剥落之象而是爻乃以衆爻各止其所而俱
 不上比以致六五孤立之危故為艮之剥而與剥之
[010-28a]
 本體異焉
六四艮其身无咎
 此艮之旅也而爻辭云爾者夫君子居近君之位任
 大臣之職矣其内必有臣妾而其外必有寮屬又引
 其類以同升于朝豈旅人比而乃變體為旅者盖内
 有臣妾外有寮屬而又引類以同升者跡與人同也
 若乃其心則不然知事主而已不知吾君之外有何
 人知委質而已不知吾身之外有何物其内則忘家
[010-28b]
 矣不知其有親族其外則散羣喪朋矣不知其有儕
 類是其為心也止乎其身委質而无貳焉則近其君
 也亦且寄焉爾是何異於旅哉艮之六四位近于五
 而爻實至隂隂則靜矣止之至也故變體為旅而曰
 艮其身无咎然旅之本體言寡而失所是爻則以其
 心止諸躬而有忘家喪朋之義故為艮之旅而與其
 本體異焉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010-29a]
 此艮之漸也而爻辭云爾者君子之言動莫不有漸
 非特進有漸也而言語亦有漸焉此卒然之問梁王
 所以見非於孟子而子路率爾而對夫子所以哂之
 也夫唯言欲有漸故艮之六五為艮之漸而曰艮其
 輔言有序悔亡盖五為君道宜出命以尹衆者也以
 隂居陽則以淵黙為主而大中至正則時然後言之
 象也所謂艮其輔言有序者如此且以六居五有位
 不當之悔焉語黙皆當其宜則其悔亡矣輔在上體
[010-29b]
 近于頰舌出命之象也昔公叔文子之使曰夫子時
 然後言人不厭其言盖不言者艮其輔時然後言者
 言有序也又不厭其言則何悔之有夫漸之本體言
 進之有漸而此乃言之有漸言欲有漸者必以止為
 主故是爻為艮之漸而與漸之本體異焉
上九敦艮吉
 此艮之謙也而爻辭云爾者書曰惟民生厚因物有
 遷夫艮之言止也始于厚而終于厚則止于厚而不
[010-30a]
 遷所以為謙厚之至易之言謙曰勞而不伐有功而
 不徳厚之至也盖傲于徳為凶謙于徳為吉艮之上
 九居艮之終而以剛實在上于是止于厚以終焉乃
 為厚之至故變體為謙而曰敦艮之吉以厚終盖厚
 未至于敦而敦為厚之至也夫謙以地中有山為象
 則言徳盛而禮恭焉是爻則言始于厚而終于厚始
 終之以厚故為艮之謙而與謙之本體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