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27 易變體義-宋-都絜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變體義卷四     宋 都絜 撰
上經四謙至觀/
艮下/坤上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此謙之明夷也而爻辭云爾者莊生之書曰飾智以
 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掲日月而行故不免也若
 夫謙謙君子則反乎是所謂盛徳之人容貌若愚而
[004-1b]
 有用晦之道焉雖然非不明晦也用晦而明爾故得
 艮之時止則以隂居下而晦用涉大川言得艮之時
 行則明于濟道焉此變體之所以為明夷歟雖然其
 用晦而明如此非以莅衆而然也卑以自牧而已卑
 以自牧而用涉大川則吉所以為謙之明夷而與其
 本體異矣
六二鳴謙貞吉
 此謙之升也而爻辭云爾者老氏之書曰自下者人
[004-2a]
 髙之自後者人先之而易之于謙亦曰地道卑而上
 行君子卑而不可踰此謙之所以有升之義然謙有
 升義而必于二言之者以下體言之初最在下故以
 卑晦為主二稍進矣故以升髙為主書曰若升髙必
 自下故于下體之中言謙之升焉葢六二離于初六
 而與九三近而相得因謙而升者也與升之本體異
 矣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004-2b]
 此謙之坤也而爻辭云爾者詩曰謂地葢厚記曰博
 厚配地而謙之九三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徳夫子以
 謂厚之至夫坤厚載物徳合无疆而君子體之以厚
 徳載物此九三所以為謙之坤歟夫謙厚之徳葢得
 乎坤之體也而上下皆坤乃為厚之至故九三以剛
 在一體之上則為勞為功而未離下體則為不伐為
 不徳故以功下人為厚之至於是萬民服之而以一
 陽為五隂之主焉然坤之為厚乃徳之自然九三之
[004-3a]
 至厚乃因乎謙爾此其所以為謙之坤而與其本體
 異矣
六四无不利撝謙
 此謙之小過也而爻辭云爾者六四以徳之正居乎
 上而九三以才之剛承其下受其承之之禮勿撝而
 去之可矣而以九三功髙謙撝而弗受所謂過乎恭
 者也然乘九三之上居近君之尊而未至于為之太
 過此變體之所以為小過歟雖然行過乎恭至用過乎
[004-3b]
 儉皆君子之過于厚而依于仁者也而撝謙之辭獨
 取行過乎恭之義故為謙之小過而已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无不利
 此謙之蹇也而爻辭云爾者夫屈大君之勢資賢臣
 之才柔得尊位大中宜无思不服矣而猶有侵伐之
 事是亦時之蹇也然滿則招損而九族猶有離心謙
 則致益而人皆樂告以善如是則雖居大蹇之難而
 有朋來之益矣所以利用侵伐而變體為蹇之九五
[004-4a]
 有大蹇朋來之辭焉夫謙之為道天地神人之所益
 宜不至于蹇而時勢適然雖謙以不幸而蹇然終以
 謙而无不利此其所以為謙之蹇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此謙之艮也而爻辭云爾者夫天尊地卑而山為地
 類之髙故地中有山以象徳盛乎内而禮恭乎外然
 則其下為山既言徳之髙者隱乎内矣至于上下皆
 艮則又言位之髙者見乎外焉徳髙乎其内而位髙
[004-4b]
 乎外此所以為謙之艮也且艮象為山而其材則止
 宜无征伐之事然不得已而用之者時行則行也艮
 雖時行則行而動不失時然未至于震之起而動之
 至也故可用行師所征者邑國而已夫以一陽在上
 得其所而止此艮之本體也是爻之義乃以徳位俱
 髙而鳴謙以感物又能動不失時而利用行師所以
 為謙之艮者歟
坤下/震上
[004-5a]
初六鳴豫凶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簮
六五貞疾恒不死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震下/兌上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004-5b]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九五孚于嘉吉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巽下/艮上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此蠱之大畜也而爻辭云爾者語曰父在觀其志父
[004-6a]
 沒觀其行行則敷施于外矣志則含藏于内焉此在
 蠱之初而以柔居下故其欲幹父之蠱而含藏未發
 者如所謂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徳者焉則其志亦
 大矣故變為大畜而夫子釋之曰幹父之蠱意承考
 也謂之意承考則所謂觀其志者也然大畜本體或
 言畜徳或言畜賢此則意在于承考而志之所畜者
 大故為蠱之大畜而與其本體異矣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004-6b]
 此蠱之艮也而爻辭云爾者夫蠱之成卦兼艮巽焉
 巽以柔而能入為義艮以剛而止為義九二以剛居
 柔得中道而巽故能上應乎六五之柔中而幹母之
 蠱也然母以從子為正子以制義為正幹母之蠱則母
 未必能從子不可貞矣不可以為正則必正其常分而各
 止其所然後可正焉故曰不可貞而變體為艮葢欲
 正其常分而各止其所也恒之六五曰婦人貞吉從
 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此爻之義所以舎巽
[004-7a]
 之體而全歸于艮歟然因幹母之蠱而歸于艮之體
 故為蠱之艮與其本體異矣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
 此蠱之蒙也而爻辭云爾者夫幹父之蠱而剛過不
 中以爭其不義而責之于善其意非不美也特其見
 善不明而昧于父子之際狥爭子之職而乖色難之
 愛殊不知爭之使不陷于不義者義也不必責之以
 善而異于朋友者恩也恩宜勝義而義乃勝恩故悔
[004-7b]
 咎不免而變體為蒙雖然蒙終于著而有亨之道故
 九三剛過不中而終不失乎巽之體所以知過而能悔
 人亦恕之而終无咎也且是爻特因不知父子之恩
 義而不明乎善故為蠱之蒙而與其本體異矣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此蠱之鼎也而爻辭云爾者夫蠱訓事而鼎乃喻才
 事之所以成敗者才不才之殊爾故父以事任其子
 子繼其志而述之乃有所謂才子者有所謂不才子
[004-8a]
 者夫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若所謂不肯堂不肯
 播者不才子也若所謂奔走事厥考厥長者才子也
 今亦幹父之蠱則不可謂之不才然而寛裕不敏則
 不可謂之才其為子也處乎才與不才之間則才之
 小者而鼎之力小任重者似之故為蠱之鼎而鼎之
 九四亦有折足之辭焉雖然特因裕父之蠱而有不
 勝其任之義故為蠱之鼎而與其本體異矣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004-8b]
 此蠱之巽也而爻辭云爾者夫蠱之成卦兼巽與艮
 者也然子之于母以制義為常其巽以從之可暫而
 不可久欲正其分而艮以止之故九二去巽之入而
 為艮焉子之于父以濟美為孝其承以徳也可進而
 不可止欲繼其志而巽以承之故六五去艮之止而
 為巽焉此變體之所以異歟且去巽而全體為艮故
 曰幹母之蠱不可貞去艮而全體為巽故曰幹父用譽
 承以徳也夫巽以柔從為義柔從然後可入焉從父
[004-9a]
 之令為不孝今乃以巽為善者父有徳則可從矣子
 亦有徳則能從矣使父有徳而子不能巽以從之則
 所謂子弗祗服厥父事者爾安足以為孝哉此其所
 以貴于巽也雖然幹父用譽而承之以徳乃為蠱之
 巽而主言父子之事則與其本體異矣
上九不事王侯髙尚其事
 此蠱之升也而爻辭云爾者夫君子之道以中正為
 常方其為臣而事君也必降其志及其致為臣而歸
[004-9b]
 則无降志之事矣是降已而升者也蠱之終如此故
 不事王侯髙尚其事而變體為升焉夫君子必非刻
 意尚行髙論怨誹為亢也以其為臣而事君也自中
 道而降志及其已事而致為臣也乃无降志屈身之
 事而復其本焉于是以升之名歸之然而升本體之
 義自下而升者也蠱之上九則事已而髙降已而升
 故為蠱之升而與升之本體異矣
兊下/坤上
[004-10a]
初九咸臨貞吉
 此臨之師也而爻辭云爾者夫陽宜臨隂以正之而
 隂則陽所臨也陽反于復而長于臨則漸進而上足
 以有臨矣陽能臨隂而正之上能臨下而正之君子
 能臨小人而正之則帥能臨衆而正之師能臨敵而
 正之矣經曰能以衆正而孟子言征之為言正也此
 臨之初九所以變體為師雖然在臨之初有正之之
 漸故為師之初九則師之方出而已此夫子所以言
[004-10b]
 咸臨貞吉志行正也雖然此特以一陽浸長足以臨
 衆隂而正之故為臨之師而與其本體異矣
九二咸臨吉无不利
 此臨之復也而爻辭云爾者君子之道難進是貴故
 翔而後集聖人取焉今二陽而為臨人心固已恱矣
 以隂猶盛而在上乃處之以一陽之復若靜而不輕
 動若慎而不過舉恐懼修省以此道而應上宜其退
 而自處從義不從命而吉无不利也雖然此自二陽
[004-11a]
 之臨謙沖退託而為一陽之復故為臨之復而與復
 之本體異矣
六三甘臨无攸利既憂之无咎
 此臨之泰也而爻辭云爾者君子之進先時是戒故
 未同而言賢人惡焉今始二陽為臨矣乃為三陽之
 泰若虚而為盈約而為泰者以此道而從人宜其説
 人不以道而无攸利也雖然此自二陽之臨驕淫矜
 誇而為三陽之泰故為臨之泰而與泰之本體異矣
[004-11b]
 然則九二六三皆二陽之臨也九二退而為一陽之
 復則无不利六三進而為三陽之泰乃无攸利是亦
 惡盈而好謙之意歟
六四至臨无咎
 此臨之歸妹也而爻辭云爾者葢居剛長之時乃用
 至柔之徳疑有咎矣然以柔而居正自上而下賢因
 初九之剛感已而應之則所謂无所不用其至者也
 故言至臨无咎而所謂歸妹之義者彼以至剛自下
[004-12a]
 而來感我以至柔自上而下應之也泰之六五以柔
 中下應乎二而有歸妹之象此則以柔正下應乎初
 而有歸妹之體葢君之旁求俊彦相之旁招俊乂皆
 以仁柔謙下為美焉然以其居剛長之時乃能以至
 柔應下故為臨之歸妹而與其本體異矣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此臨之節也而爻辭云爾者節之道貴乎中而已故
 苦節則不可貞而甘節則往有尚臨雖剛長之卦五雖
[004-12b]
 大君之位而臨人之道仁柔是貴居剛長之尊位而
 不濟之以柔知柔徳之可用而不濟之以中皆非大
 君之宜也剛而濟之以柔柔而濟之以中則剛柔中節
 矣故變為節而曰知臨大君之宜吉而夫子釋之曰
 行中之謂也然此居剛長之尊位而節之以柔中故
 為臨之節而與節之本體異矣
上六敦臨吉无咎
 此臨之損也而爻辭云爾者莊子曰君子不得已而
[004-13a]
 臨涖天下莫若无為无為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書
 曰惟民生厚因物有遷夫性命之情未嘗不厚唯其
 出而臨人則因物以遷矣物之能遷者性之疾也安
 其性命之情而物不能遷則損其疾矣臨之上六雖
 居臨人之位而得坤之體則靜且厚矣變體為艮則
 又止于厚而物不能遷焉是雖出居臨涖之位而能
 損其疾者居一焉去其忿欲之類所以損其疾而為
 徳之修此其所以雖出而臨人不失其性之厚也雖
[004-13b]
 然此特出而臨人能損其疾者爾故為臨之損而與
 其本體異矣
坤下/巽上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此觀之益也而爻辭云爾者葢以隂居初則有童義
 于卦為觀固有觀義童而能觀則所見未明也以困
 蒙之義言之則不可以不求益所承所應皆隂則疑
 其不能求益然體坤之順而在六位之下則有求益
[004-14a]
 之道也何以知其然哉葢昔者闕黨童子將命于孔
 子而子有言曰吾見其居于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
 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是爻有童觀之義矣而
 于體為坤最在六位之下則若能恭其貌順其言學
 以至于哲而非居于位者也非與先生並行者也以
 是知其有求益之道故變體為益而以君子之道期
 之然非損上益下自上下下者也則與其本體異焉
 故為觀之益而已
[004-14b]
六二闚觀利女貞
 此觀之渙也而爻辭云爾者夫知闚觀之為醜則必
 離其所而極髙明致廣大然後所見髙逺能勝物而
 小之矣故井蛙擅一壑之水則不知東海之樂河伯
 順流而東行然後知北海之大此所以取渙離之義
 而變體為渙雜卦曰渙離也其謂是歟古人終身誦
 雄雉之詩者夫子不以為善進取不忘其初者夫子
 以狂簡名之此其所以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
[004-15a]
 天下也觀之六二以隂居隂而在内卦之中故為女
 子之事而以闚觀為正然以隂而應陽自内而應外
 則知以闚觀為醜而能離其所至于極髙明而致廣
 大故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雖然此特離所見之小
 趣所見之大而取渙之義故為觀之渙而與其本體
 異矣
六三觀我生進退
 此觀之漸也而爻辭云爾者經曰漸之進也女歸吉
[004-15b]
 也自于干至于磐于木于陸乃至于陵則進以漸矣
 自九五于陵復為上九之于陸則退以漸矣自于陵
 而于陸疑若退矣而視于干于磐猶為進焉以一端
 言之四十曰强則可以仕矣五十曰艾則可以服官
 政矣此觀我生而漸進也六十曰耆則使人而已七
 十曰老則又致為臣而歸焉是觀我生而漸退也若
 由之言志則謂可使有勇若求之言志則謂可使足
 民至于漆雕開之未能信而不肯仕是亦觀我生進
[004-16a]
 退之義夫觀之六三在上下二體之間此所以兼漸
 進漸退之義而變體如此雖然觀我生而能進退以
 漸故為觀之漸而與其本體異矣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賔于王
 此觀之否也而爻辭云爾者夫否與泰反其類而為
 國之光者否之終而泰之始也觀上體之六四為否
 上體之九四而否九四曰有命无咎疇離祉故觀之
 六四曰觀國之光夫泰之始則光矣否之終則猶有
[004-16b]
 觀焉昔文王之盛徳若日月之照臨光于四方顯于
 西土矣而紂猶在上未純乎周此二老所以自海濵
 而至然而猶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吾
 聞云者猶有觀焉之辭也雖然因觀國之光而未即
 賔于王故為觀之否而與其本體異矣至利用賔于
 王則為泰之始焉葢否之上體九四曰疇離祉而九
 五曰休否上九曰傾否則否之終而泰之始可知矣
 昔者陳厲公之筮敬仲也葢嘗遇觀之否矣周史乃
[004-17a]
 曰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而曰猶有
 觀焉夫不在此而在異國非其身而在子孫其兆則
 否之終而泰之始也所謂猶有觀焉則觀國之光之
 謂也至于有國則利用賔于王矣然則變體之義豈
 虚言哉
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
 此觀之剥也而爻辭云爾者夫下不厚則剥之所以
 起剥不已則國之所以危故君以民為本上以下為
[004-17b]
 基而法山附于地剥之義必厚下以安宅何則人君
 欲觀其出于已者无他觀民情如何爾民相化以中
 正則知教之出于我者亦然以二五皆不失乎中正
 故也苟使民既庶矣既富矣其教以化之者又有尊
 君親上之義矣則必安宅于上而无剥焉夫上以厚
 下安宅法乎剥之象而然也觀民以觀我生以觀乎
 剥之義而然也故彼為剝之本體而此為剥之變體
 以剥之變體故為觀之剥而與本體異矣
[004-18a]
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此觀之比也而爻辭云爾者夫觀其生者觀民之所
 以應上者親之譽之乎其畏之侮之乎親之譽之則
 來比矣不然則莫我比也觀之卦爻以能觀為義而
 上九與三相為正應彼雖上應乎我而我位不足乃
 疑其不應而觀其生焉位不足而欲民之化疑若有
 咎然有君子之徳矣則何咎之有哉故曰君子无咎
 夫比人者下道比于人者上道葢比之本體也觀其
[004-18b]
 生以知其比否故為觀之比而與其本體異矣然比
 之觀則主後夫之不上比者言之觀之比則比與不
 比皆觀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