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21 紫巖易傳-宋-張浚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紫巖易傳卷七      宋 張浚 撰
繫辭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
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變化見矣
 易書之作本乎自然聖人首發之故仰觀俯察而乾
 坤之體以定或卑或高而貴賤之分以位圓動方靜
[007-1b]
 而剛柔之冝以斷羣聚于天地之間者有自然之吉
 凶形象于天地之間者有自然之變化葢天地設位
 易行乎中吾不知天地之為易乎易之為天地乎聖
 人以一心之微稽諸天地而易書有作隂陽在吾身
 造化在吾手心法之一與天地並是以闡萬理於太
 極揆常變於卦爻其象數之所包括莫非天地自然
 之理天下後世順則治逆則亂得則吉失則凶其道
 必致不可少易也學者而不先明乎此尚烏足與論
[007-2a]
 易哉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鼔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
月運行一寒一暑
 天地之間舉無非易剛柔相摩勢之激也八卦相盪
 序之移也鼓以雷霆而有氣者作潤以風雨而有形
 者生日晝月夜終始不息歲功成焉象數黙運有不
 知所以然而然者故乾坤之道自是而益尊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
[007-2b]
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萬形流動變化不停乾坤男女成功以著乾以一唱
 物資始焉坤以二承物資生焉一可該萬其知甚易
 二故不煩其能甚簡乾何為哉物所資始乾之與物
 本无間也不亦易知而有親乎坤何為哉物以資生
 坤之於物任其自成不亦易從而有功乎聖人發乾
 坤之奥明易簡之徳蓋將使夫履大寶之位者會乾
 坤於一心致易簡之妙用庻幾有以參天地贊化育
[007-3a]
 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徳可大則賢
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
其中矣
 天地之道備於易具於乾坤體於聖賢親之以心其
 親必久徳於是立功本自然其功必大業於是建蓋
 天下一理耳易故不難而上下之心莫不相通簡故
 不繁而因彼自然物遂其性天下之治實本諸此自
[007-3b]
 非聖賢誠一之道克配乾坤其孰能與此邪後之在
 上者矜智能峻刑罰而易失之矣作聦明變舊章而
 簡失之矣理失於上亂作於下又安能保有大業中
 天地而成其覆載之功也歟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
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

[007-4a]
 數本无也聖人肈之於心通合天地以著見於易數
 行而卦成卦成而象見觀其自然繫之以辭吉凶不
 可少逃矣夫吉之與凶得之與失一定之理而聖人
 作易將以合天人而回其心固有變化之道焉變化
 妙理不失厥中避凶趨吉之道可得而行矣夫聖人
 之趨吉非求一己之吉也將以求天下萬物之吉也
 其避凶亦然孰為變化剛柔相推易之變化也或以
 剛推柔或以柔推剛其道其才其位其時所遇不同
[007-4b]
 變化自是而生而變化之所以為變化皆不離夫自
 然之中天地得此而生成萬物聖人體此而克配天
 地其道神矣吉凶者失得之象數得為吉數失為凶
 得之自已失之自已吉凶由已不由他也悔吝者憂
 虞之象悔吝之起吉凶未著憂虞是圖其悔可復也
 變化者進退之象一剛一柔推移不已有一於進必
 有一退變化以成也剛柔者晝夜之象晝道屬剛夜
 道屬柔循環天地始終成物无有窮已莫非自然也
[007-5a]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此蓋緫論易之所以爲中嗚
 呼易者何也中也中者何也太極也易有太極是生
 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而吉凶
 之用備於變化故夫太極以一起萬錯綜該括馴至
 无窮一之爲中未嘗少變六爻之動天地人之中理
 具焉猶太極之无在不中也善學者存誠去僞得中
 爲心以求夫易書變化之中庻幾可以學易矣如是
 而後能有所建立於天下也故夫吉凶易之正也變
[007-5b]
 化易之權也權中之正與天地通矣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
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
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易序順道其可以不安爻辭盡變其可以不玩居之
 而安故動靜契道樂之而玩故施爲通變觀象玩辭
 居則爲之將以窮理而審其吉凶也觀變玩占動則
 爲之將以應物而變其吉凶也占謂變之所之玩占
[007-6a]
 而吉凶之理得之在我其動也罔不得中而深當天
 人之心矣民之所喜天必祐之吉无不利不亦冝乎
 學易而至於獲天之祐有吉而已此道之所以運數
 而非數之能攝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
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補過也
 易重補過此天心也本皆有咎今乃无之豈非得變
 化之中故歟
[007-6b]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辯吉凶者存
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
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位謂六爻之位卦之所設本乎隂陽隂小陽大體固
 不同而各以所遇之時爲正陽得位則陽用事隂得
 位則隂用事小大之理至卦而齊介者何也位有上
 下我則介之親比一失悔吝隨起君子慎焉體本有
 咎知悔於心動以无咎震者動也卦之小大齊於時
[007-7a]
 辭之險易指於卦艱難則險和平則易憂迫則險寛
 舒則易觀象玩辭中道可得矣
易與天地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
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精氣爲物游魂爲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易者何也天地之心也聖人虚一而靜脗合天地而
 得其所以爲心著爲易書其道適凖天地雖大待之
 以彌綸焉彌以成之綸以理之天地之道始得其平
[007-7b]
 陰陽錯行日月運轉始而終終而始生化不窮莫有
 差忒孰爲此者天地也然此非天地之功易之功也
 易苟不明而聖人大中之道不復見於天下後世人
 欲日肆天理日消陰陽之行必失其叙天地運化或
 幾乎息絶矣其孰與彌綸之哉在天成象有自然之
 文在地成形有自然之理聖人仰觀俯察㑹之於心
 易書以作神明由是而顯其用變化由是而發其機
 幽明之故可坐而窺矣出於震而萬物以始成於艮
[007-8a]
 而萬物以終始終代謝息息不停莫不各得夫死生
 之正焉順道則能成其正背道則必害其正聖人達
 死生於一致故於道能順死生之說可揆而議矣氣
 聚爲物氣散爲變聚散不同理實一致鬼神情狀與
 人无異人之所喜鬼神所喜也人之所欲鬼神所欲
 也鬼神之情狀可稽而見矣聖人知此三者發其蘊
 於易彌綸妙用於是成之故夫知幽明之故而天理
 得矣知死生之說而人事修矣知鬼神之情狀而敬
[007-8b]
 愛行矣聖人以是詔後世訓天下育萬物成天地而
 皆載之於易書故曰能彌綸天地之道也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
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
而知
 自此而下皆聖人事不曰聖人又不曰易何哉聖人
 體易而用之於身聖人即易也與天地相似徳之合
[007-9a]
 也天且不違況於人乎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智
 仁兩得而盡道之中也中故不過旁行而不流委蛇
 曲折皆當於道也當道而行何流之有樂天知命故
 不憂恪修在我以安其所受於天也樂天故知命知
 命則與天爲一矣因時而行又何憂焉安土敦乎仁
 故能愛由我之安使天下皆得其安而仁道於是爲
 厚也記曰不能安土則不能樂天安土之功大矣仁
 愛於是得焉聖人行易于身者如此故功用之見於
[007-9b]
 天地萬物者如彼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
 而不遺致中和而天地位萬物育也一心之微昭格
 天地天地之化待以陶成聖人之道於斯爲盛通乎
 晝夜之道而知攝天地陰陽於一已以一貫之而知
 其所以然也易道至大自我流出其爲知也不亦至
 歟蓋嘗論之天地自然之道所以運轉今古育成萬
 物者備於易發於聖人之心聖人心法之妙與天地
 通一之所該萬无不舉故天地造化之幾賴以財成
[007-10a]
 而成位乎上下聖人有補於天地至大其道神矣嗚
 呼易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聖人先得之以著見
 于易然則易者聖人之心也天地之心即易之心易
 之心即聖人之心曰凖曰相似猶爲强名辭耳以心
 觀之吾又安知孰爲天地孰爲易孰爲聖人也哉學
 者當反求諸心以極夫虚靜之道心光所燭理自不
 昧用之於身用之天下固无所往而不冝也可不勉
 邪
[007-10b]
故神无方而易无體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
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
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繫辭於是原神易所以然而論之神者何易之神也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化育萬物无乎不在曰神无方
 易者何聖人之易也易有太極聖人發之變動不居
 周流六虚曰易无體无方无體不可致詰肈爲陰陽
 道以名焉乾坤以定而易行乎其中矣道不偏於陰
[007-11a]
 亦不偏於陽靜而爲隂靜本乎動而陰中有陽動而
 爲陽動本乎靜而陽中有陰一陰一陽道之中也曰
 神曰易於是而著繼之者善中无有不善也成之者
 性性皆有是中也仁者有見於仁以道爲仁而用之
 而道不專在仁知者有見於知以道爲知而用之而
 道不專在知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所以視聽食息
 動作云爲无非易者惟弗覺弗知以自背戾於道道
 之大全用以不明于天下君子之道爲是而鮮是章
[007-11b]
 言易有中道流出萬善復之於性道固无虧或仁或
 知隨見以用民之蚩蚩由焉而已道之全體非君子
 則莫能盡之聖言及此欲使天下後世因性以修夫
 善因善以進夫道大中之道我自得之而易之爲神
 始昭明著見於天下聖人徳業自是而日興也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徳大業至
矣哉冨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徳生生之謂易成象
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
[007-12a]
陽不測之謂神
 易道之大動无非仁本諸自然莫可測究其用藏矣
 天地之間自形自色自生自成仁徳所被孰不鼓舞
 夫聖人體易於身者也而曰不與聖人同憂何邪曰
 聖人汲汲皇皇愛利萬物聖人之心有憂也聖人之
 道與易同體譬如太虚隨物應變果何憂哉盛徳大
 業所由以生也大業若地故曰冨有盛徳若天故曰
 日新聖人徳業之盛大本於身發於天下傳於後世
[007-12b]
 其道則備於易著於乾坤用於占見於事妙於神後
 之欲成其徳業者舎此无以盡心焉易變通之書也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八卦之還始終无有窮已天
 下萬物之生出機入機一息不停亦无有窮已聖人
 體易以輔成萬物之生心術之所感召政敎之所格
 化求所以生之亦无有窮已曰生生之謂易易之生
 生乾坤闡之占事戒之而又有至神之道以運動于
 中乾一以唱象成於乾坤二以承法效於坤剛柔迭
[007-13a]
 推變化以見吉凶悔吝自是而生占以知來吉可趨
 也事以通變窮可通也體而行之推而用之平治天
 下化育萬物作之於心應之於天其道甚神超出形
 數孰窮其用聖人所以參天地之運奪造化之機以
 道御數而非隂陽之數所能緫攝一本諸此冝其徳
 之盛業之大克配天地永永而无極也歟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逺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
以言乎天地之閒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
[007-13b]
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廣大
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

 易生於聖人之心道之廣大克配天地自然之象自
 然之數自然之理并包天地无有窮極易本无遠以
 言乎遠感通之用應而不藏易本无邇以言乎邇不
 動之體自古固存求之天地凡有貌象聲色无非易
 者聖人先得之列爲乾坤易道以行夫六十四卦皆
[007-14a]
 乾坤之畫也乾坤定位易无餘蘊矣乾陽物也其數
 則一而道以一行靜專動直皆一之所施也物所資
 始其大无外是曰大生坤陰物也其數則二而道以
 二應靜翕動闢皆二之所承也物所資生其廣有量
 是曰廣生廣大配天地乾坤之廣大也乾坤无體託
 天地以爲體廣大之道舎天地何以見之變通配四
 時乾坤之變通也自乾坤爲八卦自八卦爲六十四
 變通莫窮時以序成陰陽之義配日月乾坤之陰陽
[007-14b]
 也陽中於陰其精象月陰中於陽其明象日易簡之
 善配至徳乾坤之易簡也乾知以易坤能以簡合是
 二美中徳以成嗚呼易簡爲用大矣此天地之至徳
 而聖人體之以範圍天地曲成萬物者也易簡之理
 得而後成位乎其中天之所以運地之所以處四時
 之所以錯行日月之所以代明非易簡其何以成功
 子上下誠能行易簡於吾身乎則天地在我以廣以
 大我自得之君天下者不可不盡心於此也
[007-15a]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徳而廣業也知崇
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
存存道義之門
 聖人用易以成其徳業心術之妙與天地爲一所不
 可得而見也而著諸天下見諸行事曰知曰禮庻幾
 其可以推明之聖人清明之知仰稽於天道徳仁義
 之化自是而行故徳以之日新聖人中正之禮俯則
 於地綱紀法度之數自是而出故業以之冨有天地
[007-15b]
 之道聖人實體之於身所以徳業盛大足以配天地
 而成其能夫聖人非體天地也體易也易與天地非
 一非二故曰天地設位易行乎其中矣嗚呼天命之
 謂性率性之謂道易道具於所性之中與生俱生率
 而成之存者存矣若道若義自我流出无不悉契天
 人之心徳業之崇廣其孰禦之哉聖人勉後世而進
 之於易是以發其微端於此云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冝是故
[007-16a]
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以行其典
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
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聖人稽諸天地驗諸河圖易道之大自得于心因心
 以立數因數以立卦三才至理包括无隱卦之成體
 象固具焉非聖人見天下之賾而有以闡其奥象孰
 爲而明卦之列位爻以成焉非聖人見天下之動而
 有以揆其變爻孰爲而定擬形容而象物冝聖人所
[007-16b]
 以發天地之機也象之所存理不得遁道於是乎顯
 觀㑹通以行典禮聖人所以盡經綸之妙也爻之所
 設時不得違道於是乎通至賾幽深若可惡也聖人
 言之於象道以之顯觀而玩之其可已邪至動紛錯
 若可亂也聖人言之於爻道以之通循而守之其可
 失邪夫聖人徳業之崇廣取法於天地而著見於易
 有象以言至賾有爻以言至動變化之道由之而成
 使天下皆知趨吉以歸諸善易之爲易至是益神矣
[007-17a]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鳴鶴在陰
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
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
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
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
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擬象而言言必中理象之所存理不得而遁也議爻
 而動動必適時爻之所設時不得而違也蓋易生於
[007-17b]
 聖人之心著於天地運於陰陽散於萬物顯於象數
 君子有言有行于天下非致擬議之誠於易其何以
 感格天人而有以參天地贊化育以極夫變化之妙
 哉鳴鶴在陰其子和之一氣之應自然之理也君子
 居一室之近而言之善不善發聞于千里之外亦其
 氣之黙通者然耳蓋受形于天地均此一心心同而
 氣同氣同而所感召亦同古之君子於言行必致謹
 誠以三才之道備於一身本无有閒順其道則得違
[007-18a]
 其道則失在我而已矣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
 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歟
 聖人所以警天下後世而勉之也夫出言而善千里
 應之治所由生也出言而不善千里違之亂所由生
 也應違在人而治亂成於天地之閒天地與人夫何
 逺之有哉古者賢聖之君在上日月爲之著明四時
 爲之順序陰陽爲之調和天下爲之安平夷狄爲之
 馴服萬物爲之敷暢嘉祥爲之興發災戾爲之消弭
[007-18b]
 皆自言行發之而言行之所以至善要在擬議此聖
 賢所以貴於學也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黙或
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自鳴鶴在陰以下聖人發明易之有象本於自然辭
 之所指不離於象而天地萬物之理毫髮不違擬象
 而言言不外理言无有不當者矣而後之說者乃以
 象爲不足據此何理邪先號後笑以至出處語黙之
[007-19a]
 異皆陰陽内外之象也同人互體巽兌巽風兌說爲
 號爲笑二人同心謂何二五本皆離位八變爲同人
 離中虛爲心故曰同心二以離體承乾離火乾金有
 革制之道是以利在斷金而强梗難化若三之伏戎
 四之乘墉終莫得爲之閒也互兌兌爲信爲言互巽
 巽爲仁爲臭同心之言必有仁信之實孚于號令天
 下悅服故曰其臭如蘭云嗚呼同人二五以中直之
 心相與於先終之强梗爲之革化善言布於天下中
[007-19b]
 直之用顧不大邪後之君臣有作冝以是而正其心
 誠然天地喜之鬼神福之何患乎不相遇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茍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
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
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大過初六以巽體在下巽爲白爲茅卦自震變一變
 而坤再變而坎三變而巽易坤爲巽曰藉用白茅巽
 爲不果爲進退曰慎之至祭祀之禮藉器以茅所以
[007-20a]
 致潔白通明神也君子當大過之初致恭致敬以禮
 行世如是亦足矣而重之以清潔之徳惟恐不及其
 所以大過於人而有以恱服天下之心端在此夫往
 无所失聖人之言不誣也
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徳厚之至
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徳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
存其位者也
 謙九三爻辭也九三何以爲勞謙謙自師來以震動
[007-20b]
 之體居艮止上惟動故勞迅動以行師其勞可勝旣
 乎卦位艮山居坤地中坤順道也卑道也柔道也是
 爲勞而不伐夫山安靜而萬物生焉今處地之中莫
 見其高是爲有功不徳厚之至坤象也夫厚坤之徳
 也語以其功下人謂不伐不徳在四陰後蓋能後巳
 而先人者也臣道之正莫加於此徳言盛禮言恭以
 内外卦象而論也其崇若山象徳之盛其順若地象
 禮之恭且夫知恭而已内无其徳焉其恭僞爲非所
[007-21a]
 謂謙惟徳盛禮恭則上天喜之人心歸之謙於是有
 終致恭以存其位恭盡於己位自安也禹平水土不
 矜不伐得此道焉
亢龍有悔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
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乾上九位在五陽上貴也高也惟過中曰无位位不
 得中何以行道羣陽居下曰无民陽歸于五莫從其
 亢曰賢人在下位而无輔嗚呼有高貴之資而失位
[007-21b]
 失民失賢若此所爲所行其必悖於道矣動而有悔
 不亦冝乎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爲階君不
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
慎密而不出也
 節初九當用節之初居兌澤下前有互艮以不出户
 庭爲節取慎密之義也夫君臣何貴於密蓋承渙離
 之後而用節焉一言之漏召禍起爭有不可勝言夫
[007-22a]
 節者人情所難躬行以率之慎密以先之號令之行
 庻乎其必從矣聖人慮及此其惡夫小人之害節者
 邪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冦至負也者小
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
斯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斯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
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盜者天下之所甚惡爲天下生民大害未有甚於斯
[007-22b]
 者也易通天地人之蘊聖人慨然見於辭曰作易者
 其知盜乎意其必有甚高至微之論聖人迺以解之
 六三爻辭發明之嗚呼我知之矣自有天地以來人
 君以一身位天下萬物之上内而姦宄外而夷狄伺
 閒以肆欲得之志不知其幾何相得其人則心術紀
 綱正於上而盜以之息相非其人則心術紀綱亂於
 上而盜以之興此天地陰陽必至之理不待占卜而
 後可決也夫此隙則彼投猶水之來猶風之至猶火
[007-23a]
 之炎一氣之所感召蓋有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今欲
 以致盜者復使之治蓋是猶以水救水以風召風以
 火救火也而欲幸其一旦息止世固有是理乎嗚呼
 人君觀諸此亦可爲動心矣負販至賤事懷險嗜利
 義莫之顧惟負則然乘者君子所以載物衞上措天
 下於安平者也其責任至重迺負販者乘之此惟利
 之求彼惟利之趨奪乘之凶將不旋踵夫乘爲天下
 重器并與乘奪之天下國家其復能保有邪蓋小人
[007-23b]
 在位播其惡於天下禮失於上政亂於下禮失故慢
 政亂故暴姦邪自是生君子自是去民心自是失法
 度自是廢禮樂自是亡驕奢自是作財用自是匱戎
 備自是弛盜斯伐之復又何疑哉聖人猶懼後世人
 不我信也繼之以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意蓋曰盜本
 无心我則啟之事實自取无所貽咎云耳六三位下
 卦坎位上上有互坎以柔履剛位不得中前承震震
 爲足爲大塗蓋小人之貪利至險者也坎爲乘爲寇
[007-24a]
 盜各以象之美惡取之互離爲伐爲冶容坎在下震
 發之爲慢藏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爲二以象兩掛一
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竒於扐以象閏五歲再
閏故再扐而後掛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
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
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
[007-24b]
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
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
之能事畢矣顯道神徳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
 此篇諸儒言之詳者皆得而略之大衍聖人作易數
 也聖人稽諸洛書驗之河圖易數於是而定夫洛書
 備天地自然之數自一至十合之爲五十有五此天
 地生成數也河圖以九宫配數至九而止合之爲四
 十有五河圖之數不取十而一與九爲十二與八爲
[007-25a]
 十三與七爲十四與六爲十五居中位以成縱横十
 五之數十固行乎其中謂河洛之數不同者非也夫
 十盈數也盈故不能變聖人衍易虛其五而用之易
 道貴變變故通通故神夫虛五非捨五不用也五其
 中而五存矣天五黙運中道明焉易之生生不窮與
 造化通與天地並蓋本諸此然則其用乃止於四十
 有九何邪曰大衍立蓍布數合四十九爲一一已肈
 見一者何太極也道也分掛揲歸自此而起其體五
[007-25b]
 十其用虚一而一不離於用故夫四其十而易以四
 成一其九而易以九變太極之道周行其閒謂四十
 有九爲七七數亦非也象兩兩儀也象三三才也歸
 竒於扐以象閏謂取揲蓍之餘以歸於扐老陽老陰
 餘數合之三十有八少陰少陽餘數合之亦三十有
 八乘以六位緫二百二十有二求閏之法以二百二
 十二爲起算數再扐後掛謂左手四揲之餘復歸於
 扐曰再扐再扐而復掛一焉曰後掛再扐而再閏之
[007-26a]
 法行矣天數五一三五七九也地數五二四六八十
 也五者天地之中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太元一與六
 共宗以下得之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見於洛書者
 則然天地之道隂陽之理萬物之化神明之用悉備
 於此故曰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變化謂五行四
 時十二月推運无窮終始萬物生生化化莫測其端
 變化代作有成无已造化之功始獲昭著鬼神以行
 其理則然耳四營而成易以四揲之九於是通而七
[007-26b]
 八九六之數成焉書所由以作也十有八變而成卦
 三變而一爻立天地人之道曲盡无遺卦所由以成
 也八卦而小成八卦奠位時序以正隂陽以定六子
 八物交相致用於宇宙之閒天地造化之理於是小
 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自一而八自八而六十四
 數之所攝象之所該靡有窮盡小大精粗之理形名
 度數之冝上自道徳下至藝術凡天下所謂能事莫
 不於此而取正矣蓋太極以一運一之所通包括萬
[007-27a]
 法天地陰陽萬物之理皆不得遁其情故道以之而
 顯惟變所適莫窮其用故徳行以之而神可與酬酢
 裁天下之變而有餘也可與祐神賛天地之化而不
 匱也嗚呼易本无也易以一起聖人清明在躬得一
 於心神物應之其志以定一之所統了无遺焉以自
 然之數發自然之象闡自然之理生化之功於此不
 息而易道于以大明後之學易者誠能致知止之功
 極靜定之理復誠明之性易之爲一我自得之反身
[007-27b]
 以求萬物皆備如是而後能盡人道人道盡而後能
 克配天地其功用至大學者所冝勉旃
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爲乎易有聖人之道
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
 此易之變化也易之變化其妙通神聖人實體之故
 在易爲變化之道在聖人爲聖人之道以言尚辭言
 无不當以動尚變動无不時言動發於邇變化成于
[007-28a]
 外自然之符也制器尚象器於是无弊卜筮尚占筮
 於是通神器成而天下受其利筮立而大事爲之決
 易道之神又孰有加于四者哉
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
如嚮无有逺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
與於此
 詩稱帝謂文王豈曰諄諄然謂之文王心與天同文
 王之心天實啓焉故曰謂君子問焉而以言蓋若擬
[007-28b]
 之而後言者君子心法純一易明乎君子之心教化
 訓迪不違天理言无非易易无非道孰不感服而受
 命邪无有逺近幽深遂知來物純一所格也以此酬
 酢以此制治綽綽然有餘裕矣夫天下萬物之理不
 外乎易以心體易以易行世如鑑之設如水之止有
 形有色皆不能遁其情自非精一不二其能清明在
 躬有所照燭若此哉或曰君子問易書而後言夫書
 易之跡也蹈其跡而不明夫道何以致受命之速惟
[007-29a]
 以心體易易全於心有爲有行言无非易兹其所以
 能有格也歟然則君子之問易在心而不在跡矣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
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易肈於變變成於數其本一也因三而參卦數以定
 因五而伍爻數以立故參之而六位於是乎備伍之
 而七八九六於是乎設參伍並用變動不居易道行
 矣錯之如何八卦相錯九六之數復錯而成爻錯則
[007-29b]
 然耳緫之如何自一爲八自八爲六十四乾坤之策
 三百六十其循无端其應无窮緫則然耳通其變焉
 隂陽迭推剛柔互易日月星辰之所以運五行四時
 之所以行昭明著見播在天地序則不愆理則不紊
 天地之文豈不於此而遂成歟極其數焉自三百有
 六十以至萬有一千五百二十引而伸之觸類長之
 无一物之不具无一理之或遺天下之象豈不遂定
 於此歟凡此皆易之變也非聖人盡其變而發其蘊
[007-30a]
 于心易幾乎息矣故曰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
 此
夫易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
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易有太極象數以生一之未離思爲曷著數肈於一
 其變无窮象以數顯天下之理靡不該焉是易之神
 也易之爲神果何自闡哉蓋聖人神明之幾得之於
 心驗之於天發之於數形之於象而至神之道自是
[007-30b]
 而明然則易之神聖人之神也聖人以心體易以身
 用易以書載易易之至神我心先得寓以象數其理
 曲盡君子法之發爲至精天下以之受命來物以之
 遂知其精蓋神矣達爲至變可以成天地之文可以
 定天下之象其變神矣而神之无思无爲寂然不動
 之體感而遂通之用初不離於精變之閒故夫精變
 之跡有思有爲也精變之道无思无爲也天下之至
 神蓋太極妙用而聖人先得于心者也
[007-31a]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
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
行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極深至精之用也研幾至變之用也精之所燭來物
 遂知天下之志於此而可通變之所該萬象以定天
 下之務於此而可成夫聖人體易於身故雖高拱一
 堂之上而能使四方萬里之逺志之所存我先知之
 而必有以通其志務之所在我優爲之而必有以成
[007-31b]
 其務舉心于此獲應於彼其道不亦神矣夫自至精
 至變以極於至神易之爲易无餘蘊矣聖人之道莫
 有加於此矣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
曰夫易何爲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冐天下之道如斯而
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
天下之疑
 大衍虚五以用天地之數易道以興一之所通包括
[007-32a]
 无外萬物由之而生萬務由之而立凡天下之所謂
 道舉无遺於此矣聖人體之得一於心萬以之起象
 數黙用其變无窮志以之通神所格也業以之定神
 所運也疑以之斷神所照也夫天下萬物一神耳數
 變象顯理无逃焉至神之道實行乎中學易者清明
 其心與天爲一即心以求諸數即數以求諸象即象
 數以求諸變即變以求諸神易道在我而天下之治
 可以興矣
[007-32b]
是故蓍之徳圓而神卦之徳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
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
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聦明睿知神武而不殺
者夫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
民用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徳夫
 蓍卦爻具於易發於聖人之心蓍運无窮神存其中
 卦體有常知存其中六爻之義變動不居吉凶存其
 中聖人何爲哉宅心於虚惟道之適如天之行莫窺
[007-33a]
 其朕設是三者以利天下民患可得而同矣夫凶固
 有患也吉何與於患豈不曰危生於安亂生於治亡
 生於存吉之爲患有不可勝言者乎蓍之有神理之
 未形我先得之故曰知來卦之有知象之已著无不
 備焉故曰藏往自非聦明足以照易睿知足以定易
 烏能使大易生物之徳洋溢于天下若是哉且夫易
 道之行難可弭也禍可消也四夷可賔也天下可服
 也生生大功於是而出威武之神孰可測究故曰其
[007-33b]
 孰能與於此古之聦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夫易
 聖人非獨以善一身蓋將以善天下也惟民至愚孰
 與明易聖人爲是仰稽天道俯察人情亟興神物前
 民之用卜筮之道於此而行齊以定之戒以齊之由
 吾神明以道夫卜筮之神明天下始知所避就而用
 无不利故曰聖人以此齊戒以神明其徳夫以此洗
 心聖人用易於一已而闡其道也以此齊戒聖人用
 易於天下而妙其神也
[007-34a]
是故闔户謂之坤闢户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
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
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陽動而施萬物以出陰靜而翕萬物以入乾陽物也
 故闢户爲乾坤陰物也故闔户爲坤一闔一闢氣以
 之變往來不窮道以之通天地萬物之機如樞之運
 如轂之轉不知何時而已是以發於可見有自然之
 象象寓於形爲備物之器聖人明生於心心合於易
[007-34b]
 制而用之法以之立器以之成天下由吾之化而不
 知所以爲化其道神矣觀夫乾坤之畫交錯于六十
 四卦中窮而能變變而能通由包犧氏而下因時制
 器一本夫十三卦之象所以生之化之養之濟之威
 之教之安之无不備具天下萬世至今利焉兹非神
 之所爲而何歟嗚呼易者天地之心也聖人先天地
 而體其心故制器尚象道通於神乾坤闔闢之功用
 之在我器成而天下无不蒙其利矣不亦盛乎
[007-35a]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太極者何中也道之大中渾然爲一二以之生雖分
 於二其一固存兩儀謂何乾坤陰陽之别也四象謂
 何七八九六之數也七八九六何以謂之象蓋陰陽
 之生數五以配五行一爲水二爲火三爲木四爲金
 五爲土方五行之生形已肈而未著氣已見而未成
 伍之以五而七八九六旋相爲用五土周流其中象
[007-35b]
 乃立焉故自一至六五也自二至七自三至八自四
 至九亦五也歴五土之位而金木水火之象顯矣運
 爲四時分爲四方凡麗於四皆此象也四象具而八
 卦作八卦作而吉凶定吉凶定而大業成然則將以
 建天下之治易其可以不明乎獨曰八卦六十四卦
 皆八卦所錯也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
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爲天
[007-36a]
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鈎深致逺以定天下之吉
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
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
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
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聖人定天下之大業設爲成器立爲卜筮以利天下
 本之於易稽諸天地驗諸四時參諸日月不茍然也
 天地之閒物无非象象之所在天下法焉故曰法象
[007-36b]
 莫大乎天地四時之運始始終終无有窮已故曰變
 通莫大乎四時天位乎上吉凶著見不過日月故曰
 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冨貴者崇高之資冨貴非聖
 人心也聖人必資冨貴以行其道故曰崇高莫大乎
 冨貴惟聖人爲能明易而發其象器以之立故曰備
 物致用立成器以爲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民之蚩蚩
 迷所適而孰與同其患賾者探之隱者索之深者鈎
 之逺者致之吉凶以定事業以成蓋聖人致功於易
[007-37a]
 而體其神將以同民之患蓍龜所由以興也故曰探
 賾索隱鈎深致逺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莫大乎蓍龜天生神物聖人則之神物謂蓍龜此法
 象之見於天地也天地變化聖人效之此變通之見
 於四時也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此懸象著明之
 見於日月者也舉日月之大而在天之文悉備矣河
 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此亦法象之見於天地而聖
 人所獨得於心者也易道至是而行於天下矣而所
[007-37b]
 以發其幾者本於七八九六之四象所以盡其蘊者
 本於文王周公孔子之辭象示辭告吉凶遂定大業
 之成端自於此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
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聖人致功於易凡以大明吉凶之理于天下夫數之
 所攝備消長盈虚之變吉凶由以生也而聖人用易
[007-38a]
 妙與天通有回天之功非數所得而拘攝焉仲尼論
 易有四象所以示繫辭焉所以告定之以吉凶所以
 斷繼之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嗚呼有吉而已數得
 而攝之哉古之聖人革亂爲治變危爲安易亡爲存
 用兹道也此大有上九爻辭聖人言之豈无深意云
 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
 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聖
 人因明大有之義俾後世有天下國家者知有大之
[007-38b]
 業本於尚賢尚賢之道本於信順也何以言之有信
 順之心必行信順之實而後可以得志於天人大有
 上九履信以感人思順以應天而又能尊尚賢者俾
 位乎上賢者民所歸人胡爲而不信賢者天所悅天
 胡爲而不順信順之實大著明於此矣百世之業其
 長久而不替夫大有自乾變五變有坤體七變而復
 歸於乾乾爲天坤衆爲人互兌在下曰履信坤復變
 乾下有伏坤曰思乎順羣陽從之成立於上曰尚賢
[007-39a]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僞繫辭焉以盡其
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鼔之舞之以盡神
 聖人作易將以載道而傳之天下後世也書不能盡
 言言不能盡意无他至道之妙見於言者非書可得
 而悉寓於意者非言可得而窮耳不然雖累千萬言
 亦何補於易哉聖人爲是揲數以起象因象以成卦
 凡天下情僞不得遯其情聖人之意旣已黙傳然後
[007-39b]
 繫之以辭以發其象故道以象顯言以書盡意以言
 盡書足於言言足於意皆本於自然之象无毫釐絲
 髪之差也易之爲道於是无餘蘊變而通之爻之所
 錯也鼔之舞之道之所行也天下之吉凶至此而定
 不亦盡利歟天下之大業因此而成不亦盡神歟
乾坤其易之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是故形而
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
[007-40a]
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陽一爲乾隂二爲坤一二旣肈千萬斯起至精至變
 至神之理實藏于是夫三百八十四爻皆乾坤之策
 所生也易道爲是著明天下故乾坤成列易立乎其
 中焉乾坤毁則无以見易何也乾坤亦有毁乎蓋曰
 使聖人不立乾坤之名則易之神道莫爲而顯而乾
 坤之用不復變通生成之化亦將鬱而弗彰矣易者
 道也乾坤者器也道形而上神則妙之器形而下體
[007-40b]
 則著之道之與器本不相離散而在天地萬物之閒
 者其理莫不皆然化而裁之以歸諸中吉凶自是而
 定爻之所以變也推而行之以極其用象器自是而
 立書之所以通也聖人出而有爲夫何爲哉觀時㑹
 通舉易以措諸天下大治以建大功以成其爲事業
 也孰禦之是道也由包犧氏而下莫不用之易十三
 卦制器變通之序義固明矣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
[007-41a]
物冝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
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極天下
之賾者存于卦鼔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
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黙而成之不
言而信存乎徳行
 卦極至賾象所具也辭極至動爻所之也化而裁之
 中道斯明不有變也其能化乎推而行之象器以定
 不有通也其可推乎神而明之㑹之此心也非聖人
[007-41b]
 之洗心莫能明之矣黙而成之見於有行也非聖人
 之躬行莫能成之矣夫於易而不知所以神明之于
 先黙成之於後則易道无自而顯且將无所用于天
 下易之爲書殆爲空言而已聖人患焉上繫終之以
 此所以示訓於千萬世也
 
 
 紫巖易傳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