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20 周易新講義-宋-耿南仲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新講義卷一   宋 耿南仲 撰
乾下/乾上乾元亨利貞
 天地者形也隂陽者氣也即天地之形隂陽之氣而
 宻為鼓舞於其間使其形有闔闢氣有嘘吹以成變
 化之功者乾坤是也故天地譬則形體乾坤譬則精
 神矣夫易無體也無體則無岀無蔵無出無蔵其所
 以藏以乾坤為之藴而已其所以出以乾坤為之門
[001-1b]
 而已故卦始於乾坤而乾者道也元亨利貞者徳也
 蓋立天之道曰隂與陽有少陽有老陽有少隂有老
 隂少陽之純於春為元老陽之熙於夏為亨少隂之
 歛於秋為利老隂之凝於冬為貞萬物之為元也資
 氣而已其於亨則流形焉至於利則質成焉氣形質
 其終復歸根者貞也元亨利貞在天為春夏秋冬之
 時在人為仁義禮智之性
初九潛龍勿用
[001-2a]
 易為六爻以初上原其本末而中爻以二三四五乘
 之言初以有終也言上以有下也初終言乎其時上
 下言乎其位以二三四五乘之則言乎其數數有衍
 耗位有常忒而時又為消息盈虚於其間此六爻之
 變所以不窮也龍天𩔖也飛躍而親上者也其所以
 潛則非若馬之以維縶而不得逞也時焉而已時不
 可以有為則雖有飛躍之才斯亦勿用而已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001-2b]
 非徒處也且藏於深渺之謂潛非徒出也有以自昭之
 謂見龍之潛也是以能得其身之所利今見而在地
 豈其身之所利哉乃人之所利故稱為田焉田者人
 之所利也乾之稱龍况聖人也聖人雖處人所利之
 時而利不在已然而亦有利焉見大人其所利也利
 見大人非為可以利吾身利吾家也為其可以得志
 而成天下之大利耳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001-3a]
 九三之義可進而至可止而終進止之間一毫之差
 不容也可謂危矣君子所宜進徳修業之時於是終
 日乾乾夕惕若也知終日乾乾夕猶惕若則雖危无
 咎矣君子朝以聽政晝以待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自朝至夕皆君子所有事也至於夜則君子不以憂
 勤故撓焉何則以夜氣近本故也孟子謂夜氣不足
 以存惡䘮本也故於惕若稱夕而已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001-3b]
 九陽也主健故言或躍四隂也主退故言在淵進退
 合乎天時故无咎潛見躍飛皆言龍而九三則以君
 子言之九四則以或躍在淵言之獨不言龍何也龍
 君徳也九三雖有可至之道然有可終之義九四雖
 有或躍之𫝑然有在淵之理未純君徳也故不稱龍
 焉就是二者言之則九四乾道革矣有必飛之勢无
 或終之義雖未終乎為君之事備猶舜之居攝之時
 也故以龍言焉或躍在淵豈非龍事乎乃若𥘉九九
[001-4a]
 二之言龍則遠君而旡嫌且言在下不害有君徳也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位以上為過而以下為順天徳不可為首故以下為
 順而稱飛龍焉在天不可以階而升也必曰飛飛而
 升然後可至是故匹夫而有天下徳必若舜禹而後
 可也惟君非臣不治惟臣非君不伸然則二五之相
 利見其勢然也九二出潛而見則有欲上之意九五
 飛而不亢則有欲下之意盖大人相利見者也
[001-4b]
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羣龍无首吉
 隂陽之運積息而成盈盈則反消積消而成虚虚則
 反息此自然之機而天且不違而上九知進而不知
 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䘮是乃所以自悔也
 悔吝小疵也吉㓙則大矣上九雖窮上然未反下反
 下而二隂生焉始有㓙若臨所謂至於八月有㓙盖
 言二隂之遯也然則上九特有悔而已悔既小疵又
 有悔之辭則變而趨吉也是以貴夫用九上遯九者
[001-5a]
 陽數善變用九則退而能下見羣龍不自為首矣不
 為首則不止悔亡而更吉也以其知幾故也為臣則
 欲致一故渙其羣則吉欲承上故比之无首則㓙君
 則異於是見羣龍旡首則吉矣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
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寜
 聖人之作易仰以觀乎象俯以察乎情而天人之理
[001-5b]
 備矣繋辭曰彖者言乎象者也又曰爻彖以情言言
 乎象又以情言則易備於俯仰之間故觀其彖辭則
 思過半過半則未及盡者以言象而未及器言器而
 未及情言情而未及文也大哉乾乎言乾之大也大
 哉乾元則言元而已元亨利貞四者皆大盖四者更
 相用事用事者主之則大矣特言萬物之資始故曰
 大哉乾元而已乾知大始而元者又四徳之始故萬
 物於此資始焉資始者孕精於窈㝠之𥘉而未有形
[001-6a]
 也乾元為萬物資始如元首之在上故能統天者㑹
 衆體而舉於上也此舉彼從无事乎擾擾故雲行雨
 施未甞彫刻而品物流形焉大明終始不必叙正而
 六位時成焉又能時乘六龍以御天也執八統以馭
 萬民則民雖衆多而其分不可亂乘六龍以御天則
 天雖變化而其終始不可亂也萬物自資始而至流
 形則有始有終矣有始有終則物各成物而六爻自
 初而至上亦若此而已故大明終始六位之爻所以
[001-6b]
 時成也然動物之終始首尾是也植物之終始本標
 是也如動物之有首尾植物之有本標則始不可以
 為終終不可以為始矣而乾則不然終而復始不窮
 如環也故既言六位之定列又言六龍之變焉龍之
 在天其消息盈虚其進有序其行有節而天弗能違
 此乾元所以御天也六龍之在人其潛見躍飛其進
 有序其行有節而天亦弗能違此聖人所以御天也
 乘六龍以御天則乾道之變化兆矣乾道之變化異
[001-7a]
 乎人事之云為人事之云為則以言諭力致所以正
 物非物自正也乾道變化則無言諭力致之事宜運
 於自然而萬物之性命各正矣且比夫天下之物擾
 而正之則各安其地莫知正處各甘其食莫知正味
 將以孰為正哉用各隨其分則物物有正處物物有
 正味長短小大各遂其宜所謂各正性命也各正性
 命則物殊禀雖物殊禀然而一陶乎太和之中無外
 是者焉盖通於天地是謂太和散於萬物是謂委和
[001-7b]
 委和之與太和甞通流而無間故人一體之盈虚甞
 通於天地也惟萬物自委和人而不能保合故不能
 與天地同流而壅塞生焉保和所謂保汝之保盖盛
 徳者人之所保也太和者物之所保也知保於太和
 而不離則札瘥疵癘不生而物各適其性可不謂利
 貞者哉功歸於利貞此乾所以首出庶物之上而使
 萬物咸寜也首出庶物當言萬物咸寜而言萬國何
 也乾道即君道也上以天位言下以人事言盖互見
[001-8a]
 也猶所謂乾以君言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經曰立象以盡意又曰象事知器由象以觀妙則可
 以知意由象以觀㣲則可以知器隨其所觀之淺深
 而已夫易者象而已故卦亦象也所謂八卦以象告
 是也彖亦象也所謂彖者言乎象者也爻亦象也如
 潛龍履霜之𩔖是也若夫合此二體正名天地雷風
 水火山澤者也其為象則惟天行健地𫝑坤之𩔖而
[001-8b]
 已故特比類以為象稱焉君子之於天無所不法法
 之以為修身之要者健而已故七徳之中獨法其健
 且力分之外不可强欲強則雖勇於必用且拂而逆
 理矣彼君子之自强法天之行健而已則其强非力
 分之外也非力分之外故能乆而不息也魏氏之卒
 年闕/ 東野之馬三日而失者以求之力分之外故
 也其強在力分之内而猶息則志不篤而已是以君
 子惡乎畫也
[001-9a]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徳施普也終日乾乾反
復道也或躍在淵進无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
有悔盈不可乆也用九天徳不可為首也
 龍者變化有為之才也所以勿用在下故也曰陽在
 下者盖以龍之飛潛升降本乎自然之機非樂潛而
 惡飛也徳施普與徳博而化異徳施普言徳澤也利
 而大徳博而化言徳風也有易俗之道焉田者利養
 之地故言徳施而已後言龍徳而正中故言徳博而
[001-9b]
 化旋而未至為反已至為復九三之為爻知至而至
 之則三為未至知終而終之則三為已至稱反復焉
 若反為道復為非則君子去復而取反可也无為終
 日乾乾而至於夕惕也進而可與幾止而可與存義
 反復莫非道也是以君子去取之際慎思而審擇之
 至是形勞而心惕也九四乾道以革有必進之理矣
 其所以在淵非特退也以退為進耳以退為進而不
 鋭於進所以進而无咎也物以類則相召然不屈體
[001-10a]
 以交物則未有能召其類者故亢龍在上則知賢人
 无輔也況大人乎飛龍順下則大人造焉况賢人乎
 經曰天地盈虚與時消息盖盈則與時消而反於虚
 虚則與時息而復乎盈盈虚相尋間不容髮何可乆
 也而上九知進不知退知存不知亡所以有悔也天
 位則首出庶物矣徳不可為首天位不可為首則失
 己天徳不可為首則失人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㑹也利者義之和也
[001-10b]
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
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徳者故曰乾
元亨利貞
 孟子曰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盖道志而
 為辭脩辭而為文也然則聖人之於易既繋之辭而
 又有文言者辭以盡言文以盡辭也諸卦皆以辭盡
 言而乾坤又以文盡辭者也乾坤易之藴不如是不
 足以闡幽而發微也元亨利貞在人莫非善也而元
[001-11a]
 為人之尊爵也故曰元者善之長也人者天地之徳
 隂陽之交鬼神之㑹五行之秀氣然則天地之大美
 萬物之衆盛廣大兼有於所性之中矣其或㑹于中
 或散於外在其心之亨塞而已其心亨則衆美㑹而
 為充實之美其心塞則衆美散而為罔生之民孟子
 有泉逹之喻而又有茅塞之况者盖欲亨其心也故
 曰亨嘉之㑹也仁圓而義方故守義者常執而不奪
 介而不通有殺身者焉知屈信相感之理則可謂有
[001-11b]
 利而其為義也和矣故曰利者義之和也物之生有
 華藻有質幹質幹譬則性也華藻譬則事也華藻之
 本於質幹猶事之本於性者也貞者性也故貞者事
 之幹也元者善之長也故君子體仁足以長人體不
 備君子謂之不成人體者言其體而已盖仁數之多
 温良者仁之本敬慎者仁之地寛裕者仁之作遜接
 者仁之能取數之多無不備乃謂之體仁體仁則在
 上而人不惡在前而物不害故足以長人也何謂嘉
[001-12a]
 㑹足以合禮傳曰動容周旋中禮盛徳之至也夫衆
 美㑹於一身而充實則徳可謂盛矣動而與合則弸
 中而彪外耳故曰嘉㑹足以合禮何謂利物足以和
 義義者天下之制也所以制者所以制物者也或行
 儉以節或用健以夬者皆義也以利物之徳而行制
 物之義則行儉以節而不失其說用健以夬而不失
 其和既使勞而不怨又使死而不怨焉故曰利物足
 以和義何謂貞固足以幹事經以蠱為事以事易壊
[001-12b]
 故也事易壞而性不變故稱貞固焉惟不壞者乃以
 為易壞者之幹觀物之華藻質幹則知之矣故曰貞
 固足以幹事元亨利貞則仁義禮智也上言體仁合
 禮和義而不言智何也智於五行為水水性隐伏故
 人之用智常於沉潛不測之間此所以不言智之意
 與君子行此四徳者故曰乾元亨利貞何謂也傳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夫元亨利貞之四徳盖乾之大
 徳也有大美而不言則元亨利貞之名有不著矣惟
[001-13a]
 君子法天而行此四徳者可見也則元亨利貞之名
 由徳而著故以謂君子行此四徳者故曰乾元亨利
 貞也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徳而隐者也不易乎
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
違之確乎其不可㧞潛龍也
 聖人外化而内不化以飛躍之才屈而從之是外化
 也不易乎世是内不化也九二之稱善世盖聖人之
[001-13b]
 見也其未見而潛則不易乎世不為世所易而俗之
 所好已獨損之俗之所嫉已獨取之是以與之易寡
 而不成乎名焉聖人不以善世為有徳故善世而不
 伐不以遯世為有䘮故遯世而无悶不成乎名則無
 譽而已不見是則有毁之者焉有毁之者而无悶何
 也盖聖人未出而善世則所謂世者汙世而已不見
 是於汙世則必與汙世違者不見非於汙世則必與
 汙世合者與汙世合而不見非乃所以為非與汙世
[001-14a]
 違而不見是乃所以為是也又何悶之有哉聖人逹
 則憂以天下樂以天下其窮也憂樂狥我而已故樂
 則行之憂則違之所謂獨居而樂獨思而憂是憂樂
 行違不以天下而狥我則非其心不違矣夫口可教
 而使言黙形可劫而使屈伸惟心不可使易意然則
 紛紛者又惡足㧞其心之所不為者哉故曰確乎其
 不可㧞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徳而正中
[001-14b]
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徳
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徳也
 聖人以中正為徳以變化為道在上如龍之在天則
 變化代興在下如龍之在田則正中是守而已故曰
 龍徳而正中也言正則无擇行中則无爽以中正達
 於言行故庸言信庸行謹也言行必稱庸者以龍徳
 故也夫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言行所以能動
 天地以發於至誠而已繋辭言於中孚九二者為此
[001-15a]
 也然則庸言雖信庸行雖謹又必閑邪存其誠善世
 而不伐者也必閑邪存誠者猶育獸之驅豺狼育魚
 之祭猵獺也言行發至誠而天地為動而况於人乎
 故繼之以善世之功革惡俗以為羙俗化悍民以為
 逸民也其功亦大矣而聖人之心以為教化者吾所
 職也善世則吾職當治耳何足矜哉是以不伐也聖
 人之徳潛則淵泉如淵見則溥博如天不可窮也故
 九二曰徳博而化也
[001-15b]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
子進徳修業忠信所以進徳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
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
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
无咎矣
 君子之於徳業不待至於九三九四而後進且修也
 以謂九三有可終之理九四有或躍之勢則尤宜修
 人事以副天命之時故以進徳修業稱焉忠者不欺
[001-16a]
 之謂信者不疑之謂不欺則有充塞之實不疑則居
 之安矣所以能進徳傳曰言以出信又曰文以足言
 然則信待言而後出言待文而後足也故君子欲立
 其誠則其於辭也必加修焉修辭而誠立斯可以為
 忠信故曰修辭立其誠凡物立之則見化之則隐立
 其誠於民上若標表然後使民觀而化斯可以居業
 矣盖馬駭輿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政
 不安政非所以居業也故必立其誠使民信之而無
[001-16b]
 危疑之心則無駭政之病然後能居業也知九三之
 可至而至之則先見者也故可與幾知九三之可終
 而終之則守固者也故可與存義居上而驕則必暇
 逸而乾乾則是居上不驕也在下不憂則惕非因時
 也不樂居卑耳今因其時而惕則是在下位而不憂
 也安其危則冝有咎乾夕惕則非安其危者也焉得
 有咎哉故曰雖危无咎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子曰上下无常非為邪
[001-17a]
也進退无恒非離羣也君子進徳修業欲及時也故无

 六爻或稱六位或稱六龍位則有上下龍有進退故
 於是言上下又言進退也九四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是上下无常也或躍而進或退而在淵是進退无常
 也上下宜有定處今上下无常則疑於為邪者也進
 退宜有常度今進退无常則疑於離羣者也所以上
 下无常而非為邪於身進退无常而非離羣於人者
[001-17b]
 以君子進徳修業不失時故也九三進徳修業九四
 又申言猶書所謂申勸寧王之徳是也上帝勸文王
 之徳舊矣至其將集大命又申勸之與此合矣傳曰
 聖人非能違時時至則能弗失也時至而徳之不進
 業之不修失機㑹矣得旡咎哉故君子進徳修業欲
 及時也故无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
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
[001-18a]
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聖人所至必以類至者固非利誘而勢驅之亦非出
 於招來扳舉之力也其感召出於自然故於二五之
 相利見以聲氣水火雲龍風虎自然之象言焉同聲
 相應非若言之刼而至也水流濕自上而流下也火
 就燥自下而就上也雲從龍自下從上也風從虎自
 上流下也而上下之變相利見也夫聖人之作如揭
 日月其誰不覩哉九二作而天下文明九五作而位
[001-18b]
 乎天徳則萬物所同覩也覩之則從而親之必其本
 同然後親焉萬物之生有上首者有下首者此其本
 固不同矣人亦若是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衆人之相求本乎下者也聖人之相求本乎上者也
 其曰本乎天者親上非必二從五也五之從二亦是
 也孟子曰聖人之於天道凡以天道相親者皆本乎
 天者而親上者也非必以其位之上下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
[001-19a]
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九五位乎天徳矣而上九過之是貴而无位也九五
 則大人造也大人造則是天下之父歸之民則子來
 矣而上九過之是高而无民也天位失而不存民散
 而不保雖有强力孰能輔哉是以賢人在下位而兀
 輔也夫賢者為之輔則雖渉難可也故大畜尚賢止
 健則利渉大川今賢人在下位而无輔則動而有悔
 不亦宜乎
[001-19b]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
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此釋初九九二其終與井卦初六之象同井之初六
 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无禽時舍也此曰潛龍勿用
 下也見龍在田時舎也其辭雖同其志則異不當以
 辭害志也井之所以不食以其下也龍之所以勿用
 亦以其下也然以井之稱下則語其性潛龍稱下以
[001-20a]
 時勢然也井之无禽則時舍也龍之在田亦時舍之
 然而井之時舎則語其徳見龍時舍則見天命然也
 所謂時舍者歌謳獄訟不歸而已又九五在上萬物
 覩焉則九二雖有君徳歌謳獄訟不歸矣謂之時舎
 不亦宜乎終日乾乾必有事焉非徒勞也故曰行事
 也或躍在淵以自試非果或也故曰自試也上治者
 居上以治也天曰災人曰眚天道虧盈而上九時而
 盈之則災斯至矣故曰窮之灾也經曰終止則亂又
[001-20b]
 曰窮則變變則通失終則亂窮而變通理之自然也
 故乾元用九天下治也用九言變也傳曰九變也復
 變而属一此之謂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
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徳亢
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此潛龍勿用下也至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輔嗣謂以
 天氣明之其說是也稽之於人事而人事同驗之於
[001-21a]
 天氣而天氣同此聖人之出處所以天人弗能違也
 以其利澤萬物則為龍以其發育萬物則為陽氣初
 九在下則陽氣潛藏之時也物合則成體散則成章
 見龍在田而天下文明則散而成章之謂也聖人樂
 天則不動其心所以終日乾乾者與時偕行而已九
 四去下卦而與上同體故曰乾道乃革九五尊位大
 中也故曰乃位乎天徳不曰天位而曰天徳者天之
 徳惟九五為能備也且天之徳高明溥博變化不測
[001-21b]
 豈人臣而能體哉於九四稱乾道於九五稱天徳者
 四欲躍上故以極高明者稱之五欲飛而下故以道
 中庸者稱之也上九與時偕極之時至是而不知極
 猶進而不已悔斯至矣聖人與時偕極故窮而變者
 乾元用九是也知是則繼如有終而有始其序不可
 違也當不識不知以順之故曰乃見天則也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羙利利
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001-22a]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
下平也
 元者萬物之所流形是則物始而亨矣始之使受命
 亨之使流形又制之以利貞之性情焉則乾之造乾
 既是矣此為以美利利天下也性貞而情利二者交
 相養情不利則性亦不貞性不貞則情亦失其故以
 利對情而言地之於萬物生載其形而已天之於萬
 物生翼其性情而已受命賦形而賦之性情則乾之
[001-22b]
 所以兼此其利所以為大不可名言也剛健中正純
 粹精此乾之徳也以其剛也故為玉為金以其健也
 故為良馬為老馬為駮馬隂陽之交為冲氣則其中
 也隂陽之辨有定位則其正也兩物不雜為純一物
 之雜為駮不純不駮則精天一物也其道有隂陽是
 以一物之雜也疑於雜而不粹也其交氣於坤是兩
 物之疑於雜而不純也其純而不雜粹而不交者謂
 其得一以清故也純而後粹粹而後精精則入神矣
[001-23a]
 斯徳之盛也夫天地之精與萬物之情通故其所感
 所乆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同見焉爻之發揮旁通
 情者以天地之精與物之情本通故也乾之為乾語
 其徳則大徳咸備其下足以旁通情也其上足以御
 天雲行雨施則其利澤均平而无彼疆爾界此乾之
 所以惟天為大而孔子歎之也
君子以成徳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𨼆而未
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001-23b]
 内充實而外光輝者明中而𨼆外也君子之徳成而
 无虧盖所謂充實而成者也故以為行則有光輝之
 徳日可見之行當此之時乃亦用其光則孔子之用
 灼然矣非所以為潛也故當𨼆而未見行而未成君
 子亦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
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徳也
 聚者積小之名君子之學也天地萬物之理古今治
[001-24a]
 亂之變无不旁搜而逺取者所以聚之也聚之則聞
 見多矣聞而不集其善多見不識其真則徒自惑耳
 故問以辨之九二有學問之象者以君徳而處下體
 有資納於物之意焉學問修性者也寛仁則其性得
 矣寛以居之者謂九二衍在中而無九三之憂無九
 四之疑上不為文武之汲汲下不為仲尼之皇皇而
 居有餘裕也仁以行之龍有利澤之材而田為利養
 之所以利澤之材而居利養之所則仁之及物深也
[001-24b]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
而惕雖危无咎矣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
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九三九四皆以剛復剛是以重剛也三過四不及是
 以不中也其材重剛而不中則動必為非常之事矣
 九三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勢將至矣九四又不中
 勢尤廹也此九三所以懼而九四所以惑也勇者不
 懼於其不足懼可也如其可懼則雖聖人之大勇猶
[001-25a]
 將有所懼焉九三之惕是也知者不惑於其不足惑
 可也如其可惑雖聖人之大知猶將惑焉九四之或
 是也王通曰天下皆憂吾獨不憂乎天下皆疑吾獨
 不疑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徳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
序與鬼神合其吉㓙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
且弗違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天地隂陽之形日月隂陽之精四時隂陽之序鬼神
[001-25b]
 隂陽之靈四者不離乎隂陽不離乎道夫人能體道
 則與天地合徳日月合明四時合序鬼神合吉㓙矣
 天地合徳故無不覆幬無不持載且生育長養有大
 徳焉鼔舞動化有妙徳焉與日月合明故知彰也猶
 曰之昱乎晝知㣲也猶月之昱乎夜與四時合其序
 故其進退有度與鬼神合其吉㓙故其賞罰無私焉
 九二亦大人也未足言此何也九二臣也非位之大
 故不足以合天地之徳非宜照天下故不足以合日
[001-26a]
 月之明不得兼進退故不足以合四時之序不得擅
 威福故不足以合鬼神之吉㓙此所以獨言九五也
 天法道故以道先天而天弗違焉以身狥道則後天
 而奉天時焉天且弗違此大人之在上所以能馭也
 故曰况於人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
知䘮其惟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
人乎
[001-26b]
 進退者其時也存亡者其人也身退而其位存遂以
 為有得身退而其位亡遂以為有䘮此人情之常也
 聖人乘天下之變與之俱逝而无所槩於其心是以
 无䘮而進退存亡不失其正也
坤下/坤上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
主利西南得朋東北䘮朋安貞吉彖曰至哉坤元萬物
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徳合无疆含𢎞光大品物咸
亨牝馬地𩔖行地无疆柔順利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
[001-27a]
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𩔖行東北䘮朋乃終有慶安
貞之吉應地无疆
 坤之為道妻道也臣道也賢人之分也妻道不出於
 閫臣道不出於位賢人之分亦有宫庭壇宇以守之
 而不敢踰也則坤之為義盖有方矣異乎神之无方
 也故乾不言所利坤則利牝馬之貞夫馬之為物視
 龍為順視牛為健盖其才健至順者也臣之道不欲
 健勝順故利在牝馬健不勝其順者也然而健不勝
[001-27b]
 順則患其柔從而无立志是以有攸往必君子而後
 可也君子於仁也柔於義也剛而健順兩進故也乾
 為馬而坤之貞亦為馬其象上同於乾故有先迷之
 理焉然其馬牝馬也故有後得主之道焉乾言進退
 存亡而不言得䘮以聖人无得亦无䘮故也聖人有
 䘮故利西南得朋東北䘮朋矣然以得朋為得以䘮
 朋為䘮則異乎衆人之得䘮也安貞猶所謂安汝止
 也地无以寧將恐發故欲安貞也凡物雜乎芒芴之
[001-28a]
 間必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然則所以
 資始者資之於氣變之先所以資生者資之於形變
 之後此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之意也乃順承天者自
 生生而繼之之為順自下而承之之為承坤之為牛
 者順也其為輿者承也坤厚載物徳合无疆言坤之
 徳又足以合其无疆之行猶所謂踐形者也坤有无
 疆之形又有无疆之徳以合之此所以能持載亦所
 以能廣大也含者傳所謂地𨼆魄營者是也宏者傳
[001-28b]
 所謂地載神氣者是也𨼆魄營則萬物之㑹歸載神
 氣則萬物之流形自含而宏則是納而後施養而後
 動也此其業所以光大故曰含宏光大品物流形者
 乾之亨是也坤則亨品物之情而已故曰品物咸亨
 也坤之利不在龍者龍不足乎順且非地利故也又
 不在牛者牛不足乎健行地无疆故也其順為地類
 其健足以行地无疆者非馬而何故曰牝馬地類行
 地无疆也柔順其易入於邪柔順而不入於邪者君
[001-29a]
 子之所行也故曰柔順利貞君子攸行也以聖人而
 為君則天可先也亦可後也以賢人而為臣則君不
 可先也可後而已故曰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者則君
 在道臣謹法故也西南者坤方也坤之在西南則得
 其類行也馬與類行者猶否之初六以其彚征吉未
 必稱行其道也傳曰定公然後能應故必安貞然後
 應地无疆焉不能貞而為事則不終朝而力屈矣安
 能應地无疆乎傳曰其用心不勞其應物无疆與此
[001-29b]
 同意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徳載物
 地盤而向乎上勢至順也故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徳
 者所謂人法地故也水之積不厚則不能負舟風之
 積不厚則不能負天君子所以負天下之至重而不
 輸載者亦惟厚徳而已
初六履霜堅氷至象曰履霜堅氷隂始凝也馴致其道
至堅氷也
[001-30a]
 初六隂始凝而為霜霜則甚微而易散霜積乆而為
 氷氷則甚堅而難泮此戒夫隂長也夫霜之與氷與
 秋冬又為序理必至者也小人之長而不知懲其微
 則勢必至亦若此而已夫乾為龍而坤之極亦為龍
 乾為氷而坤之究亦為氷由馴至其道耳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
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柔順則疑於不直然而六二中也中則不倚故能直
[001-30b]
 順則疑於不方然六二正則不變故能方夫坤之於
 方也物性長非所斷短非所續甲者坼非固剖之屈
 者伸非固揠之是乃所以為直也火可滅而不可使
 之間氷可涸而不可使之炎駢者齧之則泣枝者齕
 之則啼是乃所以為方也直方故能大若夫生萬物
 而不以直成萬物而不以方則拂性而迷理焉能大
 哉能生萬物不私而知其直成萬物不易而知其方
 則是方因動而後見故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古者
[001-31a]
 深衣則負直而抱方則是君子動容不離乎直方之
 間矣習之後利道之常也不習无不利地道之光也
 未能則學已能則習先學而後習故乾言學坤言習
 乾聖人之分也而曰學以謂聖雖絶學有中才焉有
 與同也坤賢人之分也而曰不習者以謂賢雖務學
 有良能焉不必習也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象曰含章可貞以
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001-31b]
 芾之色君則以朱臣則以赤君以含藏為道臣以布
 散為道也君以含藏為道故姤之九五含章可貞則
 有隕自天象也中正也臣以布散為道故坤之六三
 則曰可貞而已含章而不發則臣之分為貞矣然而
 正君之道為未貞也欲其以時發也或從王事者无
 遂事之謂也不敢執一而東西南北惟命之從是以
 稱也人之有智不必自照而後光大也能為而能不
 為乃所以為光大故不敢遂事而為光大焉无成有
[001-32a]
 終則以謂君造始臣代終君臣之大分故也臣欲有
 成則先迷失道矣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坤之静也翕動也闢其翕闢惟時而已六四當天地
 之閉是以體坤之翕而括囊焉括囊則无咎亦旡譽
 矣若夫括不以時則為素𨼆雖足以避一時之患未
 免乎君子之咎也雖足以要一時之譽未免乎君子
 之誚也烏能无咎哉
[001-32b]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坤之色以黒為正以黄為美服之制上為衣下為裳
 色之見於外也為黄非若括囊者也位之正乎下也
 為裳非若龍戰者也是以元吉也文在中者即後之
 所謂美在中者也人者隂陽之交五行之秀氣則文
 固在其中矣加磨琢焉使其成章然後美在其中矣
 所以先文而後言羙也羙然後致用六以大終本諸
 此而已矣
[001-33a]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𤣥黄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用
六利永貞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隂與陽同稱龍陽與隂同稱血則以隂盛而敵陽微
 而傷隂陽皆窮矣故曰其道窮也用九者非至於亢
 而後用九以謂用九則无是亢也用六者非至於戰
 而後用六以謂用六則旡是戰也盖六者隂之中數
 用中而能永貞則六五之元吉不難至矣用中而不
 能期月守則非所謂永貞也上六之戰非一朝一夕
[001-33b]
 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故曰非永貞不可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静而徳方後得主而有常
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乾剛也有時乎柔然坤之為柔則至柔矣乾動也有
 時乎静然坤之為静則至静矣故此稱至柔至静焉
 坤至柔然其動也剛若氣凑於下而萬物生不可禦
 者是其動而剛也雖至柔而動則剛雖動而其歸則
 静故言之以至静焉前曰六二之動直方也則是動
[001-34a]
 而後方可見也今曰至静而徳方然則坤之動静皆
 可見矣於静而正稱徳者其性故也於動而方稱義
 者其行故也行以柔而動既剛而静則其剛不失於
 方此所以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也盖至柔
 至静者後主之道也雖有時而剛動而終始不違乎
 至静則是有常者也至柔至静含萬物之道也雖有
 時乎剛動而終不違乎柔静所以化光也若柔而不
 能動如疲懦動无能為之人雖足以含受於物又安
[001-34b]
 能化光也哉坤以安貞為徳則其行非其性然也柔
 承天而時行耳此坤道所以為順故曰坤道其順乎
 承天而時行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
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氷至盖言順也
 自上制下則其勢易自下制上則其勢難故必積而
 後至焉積而至猶萌蘖之長不見其進而忽焉而已
[001-35a]
 高大矣是在辨之早也大抵善者不求人知不善者
 又深自闔藏而不欲人之知也則辨之扵早非觀象
 知器者孰能與於此哉衆人之性從善如登從惡如
 傾小人之從惡則其順如傾非有以逆其順則其勢
 彌大沛然莫之能禦矣故曰履霜堅氷至盖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
而徳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直其正也言直出於其正也方其義也言方出於其
[001-35b]
 義也盖直雖善矣而有所謂直而肆其出於正則直
 而不肆矣方雖善也而有所謂方而礙出於義則方
 而不礙矣上言直其正下言敬以直内何也正言性
 敬言徳其實一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兩
 立而徳不孤是所以為大也夫事出於習則行不能
 无疑不習无不利則左右周旋无往而不可何疑之
 有哉故曰不疑其所行也
隂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
[001-36a]
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
 括囊則與天地俱閉而不發也含章非不發也特以
 時發而已不然則是包羞而已何足貴哉故曰弗敢
 成也弗敢者於分有所不敢非其才有所不能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譽
盖言謹也
 通於天地者徳也行於萬物者道也賢者放徳而行
 循道而趨則其與天地萬物同流乎消息盈虚之變
[001-36b]
 矣故天地變化草木蕃則賢人見天地閉草木彫則
 賢人𨼆然則賢人之𨼆見通乎天地應乎萬物固為
 謹也盖括囊非賢人之爻以天地萬物猶然顧不得
 不括耳此所以有天地草木之稱也前言慎後言謹
 慎在心謹在行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
事業美之至也
 黄中通理釋爻所謂黄也正位居體釋爻所謂裳也
[001-37a]
 盖中者是两端之所合四旁之所㑹故欲通上下而
 無不偏通四方而無不倚者莫若中是以謂黄中通
 理君正位乎上則體安於上臣正位乎下則體安於
 下六五猶黄裳之在下此善正位以安居其體矣故
 曰正位居體黄者羙善之見乎外也其見乎外必有
 諸中故曰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也且玉
 在山而木潤淵生珠而雀不枯其美在其中而暢於
 四肢者亦若是而已孟子所謂晬然見於面盎於背
[001-37b]
 施於四體而荀子以容止不枯為君子詩以赫如渥
 赭為碩人盖徳之潤身固如此也暢於四肢則成已
 者足矣發于事業又所以成物也上以美政下以美
 俗此之謂發于事業發於事業非特充實於其心又
 充實於天下是為美之至也美在其中暢於四支而
 不發於事業是猶羙玊而藏於垢石也孰知其美哉
 羙之於中未見於四支而強欲發於事業則是醜人
 而欲効顰於西子也烏見其美哉故必美在其中而
[001-38a]
 暢於四支發於事業始得為羙之至也
隂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
類也故稱血焉夫𤣥黄者天地之雜也天𤣥而地黄
 天之色以𤣥為正其盛也為赤地之色以黒為正其
 盛也為黄稱天𤣥而地黄則是陽微而隂盛也且赤
 與黒為𤣥而赤者陽之盛也黒者隂之正色两者合
 而為𤣥𤣥為天之正色則陽得兼隂在陽宜盛隂宜
 微也天𤣥而地黄義見於是也
[001-38b]
 
 
 
 
 
 
 
 周易新講義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