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16 伊川易傳-宋-程頤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伊川易傳卷三
             宋 程子 撰
  周易下經
艮下/兊上
 咸序卦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
 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
 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
[003-1b]
 錯天地萬物之本夫婦人倫之始所以上經首乾坤
 下經首咸繼以恒也天地二物故二卦分為天地之
 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婦故咸與恒皆二體合為夫婦
 之義咸感也以説為主恒常也以正為本而説之道
 自有正也正之道固有説焉㢲而動剛柔皆應説也
 咸之為卦兊上艮下少女少男也男女相感之深莫
 如少者故二少為咸也艮體篤實止為誠慤之義男
 志篤實以下交女心說而上應男感之先也男先以
[003-2a]
 誠感則女説而應也
咸亨利貞取女吉
 咸感也不曰感者咸有皆義男女交相感也物之相
 感莫如男女而少復甚焉凡君臣上下以至萬物皆
 有相感之道物之相感則有亨通之理君臣能相感
 則君臣之道通上下能相感則上下之志通以至父
 子夫婦親戚朋友皆情意相感則和順而亨通事物
 皆然故咸有亨之理也利貞相感之道利在於正也
[003-2b]
 不以正則入於惡矣如夫婦之以淫姣君臣之以媚
 説上下之以邪僻皆相感之不以正也取女吉以卦
 才言也卦有柔上剛下二氣感應相與止而説男下
 女之義以此義取女則得正而吉也
彖曰咸感也
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説男下女是以亨
利貞取女吉也
 咸之義感也在卦則柔爻上而剛爻下柔上變剛而
[003-3a]
 成兌剛下變柔而成艮隂陽相交為男女交感之義
 又兌女在上艮男居下亦柔上剛下也隂陽二氣相
 感相應而和合是相與也止而説止於説為堅慤之
 意艮止於下篤誠相下也兌說於上和説相應也以
 男下女和之至也相感之道如此是以能亨通而得
 正取女如是則吉也卦才如此大率感道利於正也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
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003-3b]
 既言男女相感之義復推極感道以盡天地之理聖
 人之用天地二氣交感而化生萬物聖人至誠以感
 億兆之心而天下和平天下之心所以和平由聖人
 感之也觀天地交感化生萬物之理與聖人感人心
 致和平之道則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感通之理知
 道者黙而觀之可也
象曰山下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澤性潤下土性受潤澤在山上而其漸潤通徹是二
[003-4a]
 物之氣相感通也君子觀山澤通氣之象而虛其中
 以受於人夫人中虛則能受實則不能入矣虛中者
 无我也中无私主則无感不通以量而容之擇合而
 受之非聖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初六咸其拇
 初六在下卦之下與四相感以微處初其感未深豈
 能動於人故如人拇之動未足以進也拇足大指人
 之相感有淺深輕重之異識其時勢則所處不失其
[003-4b]
 宜矣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初志之動感於四也故曰在外志雖動而感未深如
 拇之動未足以進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二以隂居下與五為應故設咸腓之戒腓足肚行則
 先動足乃舉之非如腓之自動也二若不守道待上
 之求而如腓自動則躁妄自失所以凶也安其居而
[003-5a]
 不動以待上之求則得進退之道而吉也二中正之
 人以其在咸而應五故為此戒復云居吉若安其分
 不自動則吉也
象曰雖凶居吉順不害也
 二居中得正所應又中正其才本善以其在咸之時
 質柔而上應故戒以先動求君則凶居以自守則吉
 象復明之云非戒之不得相感唯順理則不害謂守
 道不先動也
[003-5b]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
 九三以陽居剛有剛陽之才而為主於内居下之上
 是宜自得於正道以感於物而乃應於上六陽好上
 而説隂上居感説之極故三感而從之股者在身之
 下足之上不能自由隨身而動者也故以為象言九
 三不能自主隨物而動如股然其所執守者隨於物
 也剛陽之才感於所説而隨之如此而往可羞吝也
象曰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下也
[003-6a]
 云亦者蓋象辭本不與易相比自作一處故諸爻之
 象辭意有相續者此言亦者承上爻辭也上云咸其
 拇志在外也雖凶居吉順不害也咸其股亦不處也
 前二隂爻皆有感而動三雖陽爻亦然故云亦不處
 也不處謂動也有剛陽之質而不能自主志反在於
 隨人是所操執者卑下之甚也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感者人之動也故皆就人身取象拇取在下而動之
[003-6b]
 微腓取先動股取其隨九四无所取直言感之道不
 言咸其心感乃心也四在中而居上當心之位故為
 感之主而言感之道貞正則吉而悔亡感不以正則
 有悔也又四説體居隂而應初故戒於貞感之道无
 所不通有所私係則害於感通乃有悔也聖人感天
 下之心如寒暑雨暘无不通无不應者亦貞而已矣
 貞者虛中无我之謂也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夫貞一
 則所感无不通若往來憧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則
[003-7a]
 思之所及者有能感而動所不及者不能感也是其
 朋類則從其思也以有係之私心既主於一隅一事
 豈能廓然无所不通乎繫辭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
 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夫子因咸
 極論感通之道夫以思慮之私心感物所感狹矣天
 下之理一也塗雖殊而其歸則同慮雖百而其致則
 一雖物有萬殊事有萬變統之以一則无能違也故
 貞其意則窮天下无不感通焉故曰天下何思何慮
[003-7b]
 用其思慮之私心豈能无所不感也日往則月來月
 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
 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
 相感而利生焉此以往來屈信明感應之理屈則有
 信信則有屈所謂感應也故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
 相推而歲成功用由是而成故曰屈信相感而利生
 焉感動也有感必有應凡有動皆為感感則必有應
 所應復為感感復有應所以不已也尺蠖之屈以求
[003-8a]
 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
 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前云屈信之
 理矣復取物以明之尺蠖之行先屈而後信蓋不屈
 則無信信而後有屈觀尺蠖則知感應之理矣龍蛇
 之藏所以存息其身而後能奮迅也不蟄則不能奮
 矣動息相感乃屈信也君子潛心精微之義入於神
 妙所以致其用也潛心精微積也致用施也積與施
 乃屈信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承上文致用而言利
[003-8b]
 其施用安處其身所以崇大其德業也所為合理則
 事正而身安聖人能事盡於此矣故云過此以往未
 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既云過此以往未之
 或知更以此語終之云窮極至神之妙知化育之道
 德之至盛也无加於此矣
象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貞則吉而悔亡未為私感所害也係私應則害於感
 矣憧憧往來以私心相感感之道狹矣故云未光大
[003-9a]
 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
 九居尊位當以至誠感天下而應二比上若係二而
 説上則偏私淺狭非人君之道豈能感天下乎脢背
 肉也與心相背而所不見也言能背其私心感非其
 所見而説者則得人君感天下之正而无悔也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戒使背其心而咸脢者為其存心淺末係二而説上
[003-9b]
 感於私欲也
上六咸其輔頰舌
 上隂柔而説體為説之主又居感之極是其欲感物
 之極也故不能以至誠感物而發見於口舌之間小
 人女子之常態也豈能動於人乎不直云口而云輔
 頰舌亦猶今人謂口過曰唇吻曰頰舌也輔頰舌皆
 所用以言也
象曰咸其輔頰舌滕口説也
[003-10a]
 唯至誠為能感人乃以柔説騰揚於口舌言説豈能
 感於人乎
㢲下/震上
 恒序卦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久
 也咸夫婦之道夫婦終身不變者也故咸之後受之
 以恒也咸少男在少女之下以男下女是男女交感
 之義恒長男在長女之上男尊女卑夫婦居室之常
 道也論交感之情則少為親切論尊卑之序則長當
[003-10b]
 謹正故兊艮為咸而震㢲為恒也男在女上男動于
 外女順于内人理之常故為恒也又剛上柔下雷風
 相與㢲而動剛柔相應皆恒之義也
恒亨无咎利貞有攸往
 恒者常久也恒之道可以亨通恒而能亨乃无咎也
 恒而不可以亨非可恒之道也為有咎矣如君子之
 恒於善可恒之道也小人恒於惡失可恒之道也恒
 所以能亨由貞正也故云利貞夫所謂恒謂可恒久
[003-11a]
 之道非守一隅而不知變也故利於有往唯其有往
 故能恒也一定則不能常矣又常久之道何往不利
彖曰恒久也
 恒者長久之義
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㢲而動剛柔皆應恒
 卦才有此四者成恒之義也剛上而柔下謂乾之初
 上居於四坤之初下居於初剛爻上而柔爻下也二
 爻易處則成震㢲震上㢲下亦剛上而柔下也剛處
[003-11b]
 上而柔居下乃恒道也雷風相與雷震則風發二者
 相須交助其勢故云相與乃其常也㢲而動下巽順
 上震動為以㢲而動天地造化恒久不已者順動而
 已㢲而動常久之道也動而不順豈能常也剛柔皆應
 一卦剛柔之爻皆相應剛柔相應理之常也此四者
 恒之道也卦所以為恒也
恒亨无咎利貞久於其道也
 恒之道可致亨而无過咎但所恒宜得其正失正則
[003-12a]
 非可恒之道也故曰久於其道其道可恒之正道也
 不恒其德與恒於不正皆不能亨而有咎也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天地之所以不已蓋有恒久之道人能恒於可恒之
 道則合天地之理也
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
 天下之理未有不動而能恒者也動則終而復始所
 以恒而不窮凡天地所生之物雖山嶽之堅厚未有
[003-12b]
 能不變者也故恒非一定之謂也一定則不能恒矣
 唯隨時變易乃常道也故云利有攸往明理之如是
 懼人之泥於常也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
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此極言常理日月隂陽之精氣耳唯其順天之道往
 來盈縮故能久照而不已得天順天理也四時隂陽
 之氣耳往來變化生成萬物亦以得天故常久不已
[003-13a]
 聖人以常久之道行之有常而天下化之以成美俗
 也觀其所恒謂觀日月之久照四時之久成聖人之
 道所以能常久之理觀此則天地萬物之情理可見
 矣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識
 之
象曰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君子觀雷風相與成恒之象以常久其德自立於大
 中常久之道不變易其方所也
[003-13b]
初六浚恒貞凶无攸利
 初居下而四為正應柔暗之人能守常而不能度勢
 四震體而陽性以剛居髙志上而不下又為二三所
 隔應初之志異乎常矣而初乃求望之深是知常而
 不知變也浚深之也浚恒謂求恒之深也守常而不
 度勢求望於上之深堅固守此凶之道也泥常如此
 无所往而利矣世之責望故素而致悔咎者皆浚恒
 者也志既上求之深是不能恒安其處者也柔微而
[003-14a]
 不恒安其處亦致凶之道凡卦之初終淺與深微與
 盛之地也在下而求深亦不知時矣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居恒之始而求望於上之深是知常而不知度勢之
 甚也所以凶隂暗不得恒之宜也
九二悔亡
 在恒之義居得其正則常道也九陽爻居隂位非常
 理也處非其常本當有悔而九二以中德而應於五
[003-14b]
 五復居中以中而應中其處與動皆得中也是能恒
 乆於中也能恒久於中則不失正矣中重於正中則
 正矣正不必中也九二以剛中之德而應於中德之
 勝也足以亡其悔矣人能識重輕之勢則可以言易
 矣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所以得悔亡者由其能恒久於中也人能恒久於中
 豈止亡其悔德之善也
[003-15a]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三陽爻居陽位處得其位是其常處也乃志從於上
 六不唯隂陽相應風復從雷於恒處而不處不恒之
 人也其德不恒則羞辱或承之矣或承之謂有時而
 至也貞吝固守不恒以為恒豈不可羞吝乎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人既无恒何所容處當處之地既不能恒處非其據
 豈能恒哉是不恒之人无所容處其身也
[003-15b]
九四田无禽
 以陽居隂處非其位處非其所雖常何益人之所為
 得其道則久而成功不得其道則雖久何益故以田
 為喻言九之居四雖使恒乆如田獵而无禽獸之獲
 謂徒用力而无功也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處非其位雖久何所得乎以田為喻故云安得禽也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
[003-16a]
 五應於二以隂柔而應陽剛居中而所應又中隂柔
 之正也故恒久其德則為貞也夫以順從為恒者婦
 人之道在婦人則為貞故吉若丈夫而以順從於人
 為恒則失其剛陽之正乃凶也五君位而不以君道
 言者如六五之義在大夫猶凶况人君之道乎在它
 卦六居君位而應剛未為失也在恒故不可耳君道
 豈可以柔順為恒也
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003-16b]
 如五之從二在婦人則為正而吉婦人以從為正以
 順為德當終守於從一夫子則以義制者也從婦人
 之道則為凶也
上六振恒凶
 六居恒之極在震之終恒極則不常震終則動極以
 隂居上非其安處又隂柔不能堅固其守皆不常之
 義也故為振恒以振為恒也振者動之速也如振衣
 如振書抖擻運動之意在上而其動无節以此為恒
[003-17a]
 其凶宜矣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居上之道必有恒德乃能有功若躁動不常豈能有
 所成乎居上而不恒其凶甚矣象又言其不能有所
 成立故曰大无功也
艮下/乾上
 遯序卦恒者乆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
 遯者退也夫久則有去相須之理也遯所以繼恒也
[003-17b]
 遯退也避也去之之謂也為卦天下有山天在上之
 物陽性上進山髙起之物形雖髙起體乃止物有上
 陵之象而止不進天乃上進而去之下陵而上去是
 相違遯故為遯去之義二隂生於下隂長將盛陽消
 而退小人漸盛君子退而避之故為遯也
遯亨小利貞
 遯者隂長陽消君子遯藏之時也君子退藏以伸其
 道道不屈則為亨故遯所以有亨也在事亦有由遯
[003-18a]
 避而亨者雖小人道長之時君子知幾退避固善也
 然事有不齊與時消息无必同也隂柔方長而未至
 於甚盛君子尚有遲遲致力之道不可大貞而尚利
 小貞也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
 小人道長之時君子遯退乃其道之亨也君子遯藏
 所以伸道也此言處遯之道自剛當位而應以下則
 論時與卦才尚有可為之理也
[003-18b]
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
 雖遯之時君子處之未有必遯之義五以剛陽之德
 處中正之位又下與六二以中正相應雖隂長之時
 如卦之才尚當隨時消息苟可以致其力无不至誠
 自盡以扶持其道未必於遯藏而不為故曰與時行
 也
小利貞浸而長也
遯之時義大矣哉
[003-19a]
 當隂長之時不可大貞而尚小利貞者蓋隂長必以
 浸漸未能遽盛君子尚可小貞其道所謂小利貞扶
 持使未遂亡也遯者隂之始長君子知微故當深戒
 而聖人之意未便遽已也故有與時行小利貞之敎
 聖賢之於天下雖知道之將廢豈肯坐視其亂而不
 救必區區致力於未極之間強此之衰艱彼之進圖
 其蹔安苟得為之孔孟之所屑為也王允謝安之於
 漢晉是也若有可變之道可亨之理更不假言也此
[003-19b]
 處遯時之道也故聖人贊其時義大矣哉或久或速
 其義皆大也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逺小人不惡而嚴
 天下有山山下起而乃止天上進而相違是遯避之
 象也君子觀其象以避逺乎小人逺小人之道若以
 惡聲厲色適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莊威嚴使知
 敬畏則自然逺矣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徃
[003-20a]
 他卦以下為初遯者往遯也在前者先進故初乃為
 尾尾在後之物也遯而在後不及者也是以危也初
 以柔處微既已後矣不可往也往則危矣微者易於
 晦藏往既有危不若不往之无災也
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見幾先遯固為善也遯而為尾危之道也往既有危
 不若不往而晦藏可免於災處微故也古人處微下
 隱亂世而不去者多矣
[003-20b]
六二執之黄牛之革莫之勝説
 二與五為正應雖在相違遯之時二以中正順應於
 五五以中正親合於二其交自固黄中色牛順物革
 堅固之物二五以中正順道相與其固如執係之以
 牛革也莫之勝説謂其交之固不可勝言也在遯之
 時故極言之
象曰執用黄牛固志也
 上下以中順之道相固結其心志甚堅如執之以牛革也
[003-21a]
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陽志説隂三與二切比係乎二者也遯貴速而逺有
 所係累則安能速且逺也害於遯矣故為有疾也遯
 而不速是以危也臣妾小人女子懐恩而不知義親
 愛之則忠其上係戀之私恩懐小人女子之道也故
 以畜養臣妾則得其心為吉也然君子之待小人亦
 不如是也三與二非正應以暱比相親非待君子之
 道若以正則雖係不得為有疾蜀先主之不忍棄士
[003-21b]
 民是也雖危為无咎矣
象曰係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遯而有係累必以困憊致危其有疾乃憊也蓋力亦
 不足矣以此暱愛之心畜養臣妾則吉豈可以當大
 事乎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四與初為正應是所好愛者也君子雖有所好愛義
 苟當遯則去而不疑所謂克己復禮以道制欲是以
[003-22a]
 吉也小人則不能以義處暱於所好牽於所私至於
 陷辱其身而不能已故在小人則否也否不善也四
 乾體能剛斷者聖人以其處隂而有係故設小人之
 戒恐其失於正也
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君子雖有好而能遯不失於義小人則不能勝其私
 意而至於不善也
九五嘉遯貞吉
[003-22b]
 九五中正遯之嘉美者也處得中正之道時止時行
 乃所謂嘉美也故為貞正而吉九五非无係應然與
 二皆以中正自處是其心志及乎動止莫非中正而
 无私係之失所以為嘉也在彖則槩言遯時故云與
 時行小利貞尚有濟遯之意於爻至五遯將極矣故
 唯以中正處遯言之遯非人君之事故不主君位言
 然人君之所避逺乃遯也亦在中正而已
象曰嘉遯貞吉以正志也
[003-23a]
 志正則動必由正所以為遯之嘉也居中得正而應
 中正是其志正也所以為吉人之遯也止也唯在正
 其志而已矣
上九肥遯无不利
 肥者充大寛裕之意遯者唯飄然逺逝无所係滯之
 為善上九乾體剛斷在卦之外矣又下无所係是遯
 之逺而无累可謂寛綽有餘裕也遯者窮困之時也
 善處則為肥矣其遯如此何所不利
[003-23b]
象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其遯之逺无所疑滯也蓋在外則已逺无應則无累
 故為剛决无疑也
乾下/震上
 大壯序卦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
 遯為違去之義壯為進盛之義遯者隂長而陽遯也
 大壯陽之壯盛也衰則必盛消息相須故既遯則必
 壯大壯所以次遯也為卦震上乾下乾剛而震動以
[003-24a]
 剛而動大壯之義也剛陽大也陽長已過中矣大者
 壯盛也又雷之威震而在天上亦大壯之義也
大壯利貞
 大壯之道利於貞正也大壯而不得其正強猛之為
 耳非君子之道壯盛也
彖曰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
 所以名大壯者謂大者壯也隂為小陽為大陽長以
 盛是大者壯也下剛而上動以乾之至剛而動故為
[003-24b]
 大壯為大者壯與壯之大也
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大者既壯則利於貞正正而大者道也極正大之理
 則天地之情可見矣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至大
 至正也正大之理學者黙識心通可也不云大正而
 云正大恐疑為一事也
象曰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雷震於天上大而壯也君子觀大壯之象以行其壯
[003-25a]
 君子之大壯者莫若克己復禮古人云自勝之謂強
 中庸於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皆曰強哉矯赴湯火
 蹈白刅武夫之勇可能也至於克己復禮則非君子
 之大壯不可能也故云君子以非禮弗履
初九壯于趾征凶有孚
 初陽剛乾體而處下壯于進者也在下而用壯壯于
 趾也趾在下而進動之物九在下用壯而不得其中
 夫以剛處壯雖居上猶不可行况在下乎故征則其
[003-25b]
 凶有孚孚信也謂以壯往則得凶可必也
象曰壯于趾其孚窮也
 在最下而用壯以行可必信其窮困而凶也
九二貞吉
 二雖以陽剛當大壯之時然居柔而處中是剛柔得
 中不過於壯得貞正而吉也或曰貞非以九居二為
 戒乎曰易取所勝為義以陽剛健體當大壯之時處
 得中道无不正也在四則有不正之戒人能識時義
[003-26a]
 之輕重則可以學易矣
象曰九二貞吉以中也
 所以貞正而吉者以其得中道也中則不失正况陽
 剛而乾體乎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九三以剛居陽而處壯又當乾體之終壯之極者也
 極壯如此在小人則為用壯在君子則為用罔小人
 尚力故用其壯勇君子志剛故用罔罔无也猶云蔑
[003-26b]
 也以其至剛蔑視於事而無所忌憚也君子小人以
 地言如君子有勇而无義為亂剛柔得中則不折不
 屈施於天下而无不宜苟剛之大過則无和順之德
 多傷莫與貞固守此則危道也凡物莫不用其壯齒
 者齧角者觸蹄者踶羊壯於首羝為喜觸故取為象
 羊喜觸藩籬以藩籬當其前也蓋所當必觸喜用壯
 如此必羸困其角矣猶人尚剛壯所當必用必至摧
 困也三壯甚如此而不至凶何也曰如三之為其往
[003-27a]
 足以致凶而方言其危故未及於凶也凡可以致凶
 而未至者則曰厲也
象曰小人用壯君子罔也
 在小人則為用其強壯之力在君子則為用罔志氣
 剛強蔑視於事靡所顧憚也
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
 四陽剛長盛壯已過中壯之甚也然居四為不正方
 君子道長之時豈可有不正也故戒以貞則吉而悔
[003-27b]
 亡蓋方道長之時小失則害亨進之勢是有悔也若
 在他卦重剛而居柔未必不為善也大過是也藩所
 以限隔也藩籬决開不復羸困其壯也髙大之車輪
 輹強壯其行之利可知故云壯于大輿之輹輹輪之
 要處也車之敗當在折輹輹壯則車強矣云壯于輹
 謂壯于進也輹與輻同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剛陽之長必至於極四雖已盛然其往未止也以至
[003-28a]
 盛之陽用壯而進故莫有當之藩决開而不羸困其
 力也尚往其進不已也
六五䘮羊于易无悔
 羊羣行而喜觸以象諸陽並進四陽方長而並進五
 以柔居上若以力制則難勝而有悔唯和易以待之
 則羣陽无所用其剛是䘮其壯于和易也如此則可
 以无悔五以位言則正以德言則中故能用和易之
 道使羣陽雖壯无所用也
[003-28b]
象曰䘮羊于易位不當也
 所以必用柔和者以隂柔居尊位故也若以陽剛中
 正得尊位則下无壯矣以六五位不當也故設䘮羊
 于易之義然大率治壯不可用剛夫君臣上下之勢
 不相侔也苟君之權足以制乎下則雖有強壮跋扈
 之人不足謂之壯也必人君之勢有所不足然後謂
 之治壯故治壯之道不可以剛也
上六羝羊觸籓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艱則吉
[003-29a]
 羝羊但取其用壯故隂爻亦稱之六以隂處震終而
 當壯極其過可知如羝羊之觸藩籬進則礙身退則
 妨角進退皆不可也才本隂柔故不能勝己以就義
 是不能退也隂柔之人雖極用壯之心然必不能終
 其壯有摧必縮是不能遂也其所為如此无所往而
 利也隂柔處壯不能固其守若遇艱困必失其壯失
 其壯則反得柔弱之分矣是艱則得吉也用壯則不
 利知艱而處柔則吉也居壯之終有變之義也
[003-29b]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詳也艱則吉咎不長也
 非其處而處故進退不能是其自處之不詳慎也艱
 則吉柔遇艱難又居壯終自當變矣變則得其分過
 咎不長乃吉也
坤下/離上
 晉序卦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物无
 壯而終止之理既盛壯則必進晉所以繼大壯也為
 卦離在坤上明出地上也日出於地升而益明故為
[003-30a]
 晉晉進而光明盛大之意也凡物漸盛為進故彖云
 晉進也卦有有德者有无德者隨其宜也乾坤之外
 云元亨者固有也云利貞者所不足而可以有功也
 有不同者革漸是也隨卦可見晉之盛而无德者无
 用有也晉之明盛故更不言亨順乎大明无用戒正
 也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晉為進盛之時大明在上而下體順附諸侯承王之
[003-30b]
 象也故為康侯康侯者治安之侯也上之大明而能
 同德以順附治安之侯也故受其寵數錫之馬衆多
 也車馬重賜也蕃庶衆多也不唯錫與之厚又見親
 禮晝日之中至於三接言寵遇之至也晉進盛之時
 上明下順君臣相得在上而言則進於明盛在臣而
 言則進升髙顯受其光寵也
彖曰晉進也
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錫
[003-31a]
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晉進也明進而盛也明出於地益進而盛故為晉所
 以不謂之進者進為前進不能包明盛之義明出地
 上離在坤上也坤麗於離以順麗於大明順德之臣
 上附於大明之君也柔進而上行凡卦離在上者柔
 居君位多云柔進而上行噬嗑暌鼎是也六五以柔
 居君位明而順麗為能待下寵遇親密之義是以為
 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大明之君安天下者
[003-31b]
 也諸侯能順附天子之明德是康民安國之侯也故
 謂之康侯是以享寵錫而見親禮晝日之間三接見
 於天子也不曰公卿而曰侯天子治於上者也諸侯治
 於下者也在下而順附於大明之君諸侯之象也
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徳
 昭明之也傳曰昭德塞違昭其度也君子觀明出地
 上而益明盛之象而以自昭其明德去蔽致知昭明
 徳於己也明明德於天下昭明徳於外也明明徳在
[003-32a]
 已故云自昭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无咎
 初居晉之下進之始也晉如升進也摧如抑退也於
 始進而言遂其進不遂其進唯得正則吉也罔孚者
 在下而始進豈遽能深見信於上苟上未見信則當
 安中自守雍容寛裕无急於求上之信也苟欲信之
 心切非汲汲以失其守則悻悻以傷於義矣皆有咎
 也故裕則无咎君子處進退之道也
[003-32b]
象曰晉如摧如獨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无進无抑唯獨行正道也寛裕則无咎者始欲進而
 未當位故也君子之於進退或遲或速唯義所當未
 嘗不裕也聖人恐後之人不達寛裕之義居位者廢
 職失守以為裕故特云初六裕則无咎者始進未受
 命當職任故也若有官守不信於上而失其職一日
 不可居也然事非一槩久速唯時亦容有為之兆者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003-33a]
 六二在下上无應援以中正柔和之德非強於進者
 也故於進為可憂愁謂其進之難也然守其貞正則
 當得吉故云晉如愁如貞吉王母祖母也謂隂之至
 尊者指六五也二以中正之道自守雖上无應援不
 能自進然其中正之德久而必彰上之人自當求之
 蓋六五大明之君與之同德必當求之加之寵禄受
 介福於王母也介大也
象曰受茲介福以中正也
[003-33b]
 受兹介福以中正之道也人能守中正之道久而必
 亨况大明在上而同德必受大福也
六三衆允悔亡
 以六居三不得中正宜有悔咎而三在順體之上順
 之極者也三隂皆順上者也是三之順上與衆同志
 衆所允從其悔所以亡也有順上向明之志而衆允
 從之何所不利或曰不由中正而與衆同得為善乎
 曰衆所允者必至當也况順上之大明豈有不善也
[003-34a]
 是以悔亡蓋亡其不中正之失矣古人曰謀從衆則
 合天心
象曰衆允之志上行也
 上行上順麗於大明也上從大明之君衆志之所同
 也
九四晉如鼫䑕貞厲
 以九居四非其位也非其位而居之貪據其位者也
 貪處髙位既非所安而又與上同德順麗於上三隂
[003-34b]
 皆在己下勢必上進故其心畏忌之貪而畏人者鼫
 䑕也故云晉如鼫䑕貪於非據而存畏忌之心貞固
 守此其危可知言貞厲者開有改之道也
象曰鼫鼠貞厲位不當也
 賢者以正德宜在髙位不正而處髙位則為非據貪
 而懼失則畏人固處其地危可知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六以柔居尊位本當有悔以大明而下皆順附故其
[003-35a]
 悔得亡也下既同德順附當推誠委任盡衆人之才
 通天下之志勿復自任其明恤其失得如此而往則
 吉而无不利也六五大明之主不患其不能明照患
 其用明之過至於察察失委任之道故戒以失得勿
 恤也夫私意偏任不察則有蔽盡天下之公豈當復
 用私察也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慶也
 以大明之德得下之附推誠委任則可以成天下之大
[003-35b]
 功是往而有福慶也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无咎貞吝
 角剛而居上之物上九以剛居卦之極故取角為象
 以陽居上剛之極也在晉之上進之極也剛極則有
 強猛之過進極則有躁急之失以剛而極於進失中
 之甚也无所用而可維獨用於伐邑則雖厲而吉且
 无咎也伐四方者治外也伐其居邑者治内也言伐
 邑謂内自治也人之自治剛極則守道愈固進極則
[003-36a]
 遷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自治則雖傷於厲而吉且
 无咎也嚴厲非安和之道而於自治則有功也復云貞
 吝以盡其義極於剛進雖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德
 故於貞正之道為可吝也不失中正為貞
象曰維用伐邑道未光也
 維用伐邑既得吉而无咎復云貞吝者貞道未光大
 也以正理言之猶可吝也夫道既光大則无不中正
 安有過也今以過剛自治雖有功矣然其道未光大
[003-36b]
 故亦可吝聖人言盡善之道
離下/坤上
 明夷序卦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
 者傷也夫進之不已必有所傷理自然也明夷所以
 次晉也為卦坤上離下明入地中也反晉成明夷故
 義與晉正相反晉者明盛之卦明君在上羣賢並進
 之時也明夷昏暗之卦暗君在上明者見傷之時也
 日入於地中明傷而昏暗也故為明夷
[003-37a]
明夷利艱貞
 君子當明夷之時利在知艱難而不失其貞正也在
 昏暗艱難之時而能不失其正所以為明君子也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
内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
 明入於地其明滅也故為明夷内卦離離者文明之
 象外卦坤坤者柔順之象為人内有文明之德而外
 能柔順也昔者文王如是故曰文王以之當紂之昏
[003-37b]
 暗乃明夷之時而文王内有文明之德外柔順以事
 紂蒙犯大難而内不失其明聖而外足以逺禍患此
 文王所用之道也故曰文王以之
利艱貞晦其明也内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明夷之時利於處艱戹而不失其貞正謂能晦藏其
 明也不晦其明則被禍患不守其正則非賢明箕子
 當紂之時身處其國内切近其難故云内難然箕子
 能藏晦其明而自守其正志箕子所用之道也故曰
[003-38a]
 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衆用晦而明
 明所以照君子无所不照然用明之過則傷於察太
 察則盡事而无含𢎞之度故君子觀明入地中之象
 於莅衆也不極其明察而用晦然後能容物和衆衆
 親而安是用晦乃所以為明也若自任其明无所不
 察則已不勝其忿疾而无寛厚含容之德人情暌疑
 而不安失莅衆之道適所以為不明也古之聖人設
[003-38b]
 前旒屏樹者不欲明之盡乎隱也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人有言
 初九明體而居明夷之初見傷之始也九陽明上升
 者也故取飛象昏暗在上傷陽之明使不得上進是
 于飛而傷其翼也翼見傷故垂大凡小人之害君子
 害其所以行者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君子明照見事
 之微雖始有見傷之端未顯也君子則能見之矣故
[003-39a]
 行去避之君子于行謂去其禄位而退藏也三日不
 食言困窮之極也事未顯而處甚艱非見幾之明不
 能也夫知幾者君子之獨見非衆人所能識也故明
 夷之始其見傷未顯而去之則世俗孰不疑怪故有
 所往適則主人有言也然君子不以世俗之見怪而
 遲疑其行也若俟衆人盡識則傷已及而不能去矣
 此薛方所以為明而揚雄所以不獲其去也或曰傷
 至於垂翼傷已明矣何得衆人猶未識也曰初傷之
[003-39b]
 始也云垂其翼謂傷其所以飛爾其事則未顯也君
 子見幾故亟去之世俗之人未能見故異而非之如
 穆生之去楚申公白公且非之况世俗之人乎但譏
 其責小禮而不知穆生之去避胥靡之禍也當其言
 曰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雖二儒者亦以為過甚之
 言也又如袁閎於黨事未起之前名德之士方鋒起
 而獨潛身土室故人以為狂生卒免黨錮之禍所往
 而人有言胡足怪也
[003-40a]
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君子遯藏而困窮義當然也唯義之當然故安處而
 无悶雖不食可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六二以至明之才得中正而體順順時自處處之至
 善也雖君子自處之善然當隂闇小人傷明之時亦
 不免為其所傷但君子自處有道故不能深相傷害
 終能違避之爾足者所以行也股在脛足之上於行
[003-40b]
 之用為不甚切左又非便用者手足之用以右為便
 唯蹶張用左蓋右立為本也夷于左股謂傷害其行
 而不甚切也雖然亦必自免有道拯用壯健之馬則
 獲免之速而吉也君子為隂闇所傷其自處有道故
 其傷不甚自拯有道故獲免之疾用拯之道不壯則
 被傷深矣故云馬壯則吉也二以明居隂闇之下所
 謂吉者得免傷害而已非謂可以有為於斯時也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003-41a]
 六二之得吉者以其順處而有法則也則謂中正之
 道能順而得中正所以處明傷之時而能保其吉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九三離之上明之極也又處剛而進上六坤之上暗
 之極也至明居下而為下之上至暗在上而處窮極
 之地正相敵應將以明去暗者也斯義也其湯武之
 事乎南在前而明方也狩畋而去害之事也南狩謂
 前進而除害也當克獲其大首大首謂暗之魁首上
[003-41b]
 六也三與上正相應為至明克至暗之象不可疾貞
 謂誅其元惡舊染汚俗未能遽革必有其漸革之遽
 則駭懼而不安故酒誥云惟殷之廸諸臣惟工乃湎
 于酒勿庸殺之姑惟敎之至於既久尚曰餘風未殄
 是漸潰之俗不可以遽革也故曰不可疾貞正之不
 可急也上六雖非君位以其居上而暗之極故為暗
 之主謂之大首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003-42a]
 夫以下之明除上之暗其志在去害而已如商周之
 湯武豈有意於利天下乎得其大首是能去害而大
 得其志矣志苟不然乃悖亂之事也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六四以隂居隂而在隂柔之體處近君之位是隂邪
 小人居髙位以柔邪順於君者也六五明夷之君位
 傷明之主也四以柔邪順從之以固其交夫小人之
 事君未有由顯明以道合者也必以隱僻之道自結
[003-42b]
 於上右當用故為明顯之所左不當用故為隱僻之
 所人之手足皆以右為用世謂僻所為僻左是左者
 隱僻之所也四由隱僻之道深入其君故云入于左
 腹入腹謂其交深也其交之深故得其心凡姦邪之
 見信於其君皆由奪其心也不奪其心能无悟乎于
 出門庭既信之心而後行之於外也邪臣之事暗君
 必先蠱其心而後能行於外
象曰入子左腹獲心意也
[003-43a]
 入于左腹謂以邪僻之道入于君而得具心意也得
 其心所以終不悟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五為君位乃常也然易之取義變動隨時上六處坤
 之上而明夷之極隂暗傷明之極者也五切近之聖
 人因以五為切近至暗之人以見處之之義故不專
 以君位言上六隂暗傷明之極故以為明夷之主五
 切近傷明之主若顯其明則見傷害必矣故當如箕
[003-43b]
 子之自晦藏則可以免於難箕子商之舊臣而同姓
 之親可謂切近於紂矣若不自晦其明被禍可必也
 故佯狂為奴以免於害雖晦藏其明而内守其正所
 謂内難而能正其志所以謂之仁與明也若箕子可
 謂貞矣以五隂柔故為之戒云利貞謂宜如箕子之
 貞固也若以君道言義亦如是人君有當含晦之時
 亦外晦其明而内正其志也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003-44a]
 箕子晦藏不失其貞固雖遭患難其明自存不可滅
 息也若逼禍患遂失其所守則是亡其明乃滅息也
 古之人如揚雄者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地
 上居卦之終為明夷之主又為明夷之極上至髙之
 地明在至髙本當逺照明既夷傷故不明而反昏晦
 也本居于髙明當及逺初登于天也乃夷傷其明而
 昏暗後入于地也上明夷之終又坤隂之終明傷之
[003-44b]
 極者也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國也後入于地失則也
 初登于天居髙而明則當照及四方也乃被傷而昏
 暗是後入于地失明之道也失則失其道也
離下/㢲上
 家人序卦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
 家人夫傷困于外則必反於内家人所以次明夷也
 家人者家内之道父子之親夫婦之義尊卑長㓜之
[003-45a]
 序正倫理篤恩義家人之道也卦外㢲内離為風自
 火出火熾則風生風生自火自内而出也自内而出
 由家而及於外之象二與五正男女之位於内外為
 家人之道眀於内而㢲於外處家之道也夫人有諸
 身者則能施於家行於家者則能施於國至於天下
 治治天下之道盖治家之道也推而行之於外耳故
 取自内而出之象為家人之義也文中子書以眀内
 齊外為義古今善之非取象之意也所謂齊乎㢲言
[003-45b]
 萬物潔齊於㢲方非㢲有齊義也如戰乎乾乾非有
 戰義也
家人利女貞
 家人之道利在女正女正則家道正矣夫夫婦婦而
 家道正獨云利女貞者夫正者身正也女正者家正
 也女正則男正可知矣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
義也
[003-46a]
 彖以卦才而言陽居五在外也隂居二處内也男女各
 得其正位也尊卑内外之道正合天地隂陽之大義也
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家人之道必有所尊嚴而君長者謂父母也雖一家
 之小无尊嚴則孝敬衰无君長則法度廢有嚴君而
 後家道正家者國之則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父子兄弟夫婦各得其道則家道正矣推一家之道
[003-46b]
 可以及天下故家正則天下定矣
象曰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正家之本在正其身正身之道一言一動不可易也君
 子觀風自火出之象知事之由内而出故所言必有物
 所行必有恒也物謂事實恒謂常度法則德業之著
 於外由言行之謹於内也言慎行修則身正而家治矣
初九閑有家悔亡
 初家道之始也閑謂防閑法度也治其有家之始能
[003-47a]
 以法度爲之防閑則不至於悔矣治家者治乎衆人
 也苟不閑之以法度則人情流放必至於有悔失長
 幼之序亂男女之别傷恩義害倫理无所不至能以
 法度閑之於始則无是矣故悔亡也九剛眀之才能
 閑其家者也不云无悔者羣居必有悔以能閑故亡耳
象曰閑有家志未變也
 閑之於始家人志意未變動之前也正志未流散變
 動而閑之則不傷恩不失義處家之善也是以悔亡
[003-47b]
 志變而後治則所傷多矣乃有悔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饋貞吉
 人之處家在骨肉父子之間大率以情勝理以恩奪
 義惟剛立之人則能不以私愛失其正理故家人卦
 大要以剛爲善初三上是也六二以隂柔之才而居
 柔不能治於家者也故无攸遂无所爲而可也夫以
 英雄之才尚有溺情愛而不能自守者况柔弱之人
 其能勝妻子之情乎如二之才若爲婦人之道則其
[003-48a]
 正也以柔順處中正婦人之道也故在中饋則得其
 正而吉也婦人居中而主饋者也故云中饋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巽也
 二以隂柔居中正能順從而卑巽者也故爲婦人之
 貞吉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嗃嗃未詳字義然以文義及音意觀之與嗷嗷相類
 又若急束之意九三在内卦之上主治乎内者也以
[003-48b]
 陽居剛而不中雖得正而過乎剛者也治内過剛則
 傷於嚴急故家人嗃嗃然治家過嚴不能无傷故必
 悔於嚴厲骨肉恩勝嚴過故悔也雖悔於嚴厲未得
 寛猛之中然而家道齊肅人心祗畏猶爲家之吉也
 若婦子嘻嘻則終至羞吝矣在卦非有嘻嘻之象盖
 對嗃嗃而言謂與其失於放肆寧過於嚴也嘻嘻笑
 樂无節也自恣无節則終致敗家可羞吝也盖嚴謹
 之過雖於人情不能无傷然苟法度立倫理正乃恩
[003-49a]
 義之所存也若嘻嘻无度乃法度之所由廢倫理之
 所由亂安能保其家乎嘻嘻之甚則致敗家之凶但
 云吝者可吝之甚則至於凶故未遽言凶也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婦子嘻嘻失家節也
 雖嗃嗃於治家之道未爲甚失若婦子嘻嘻是无禮
 法失家之節家必亂矣
六四富貴大吉
 六以㢲順之體而居四得其正位居得其正爲安處
[003-49b]
 之義㢲順於事而由正道能保有其富者也居家之
 道能保有其富則爲大吉也四髙位而獨云富者於
 家而言髙位家之尊也能有其富是能保其家也吉
 孰大焉
象曰富家大吉順在位也
 以㢲順而居正位正而㢲順能保有其富者也富家
 之大吉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003-50a]
 九五男而在外剛而處陽居尊而中正又其應順正
 於内治家之至正至善者也王假有家五君位故以
 王言假至也極乎有家之道也夫王者之道修身以
 齊家家正則天下治矣自古聖王未有不以恭己正
 家爲本故有家之道既至則不憂勞而天下治矣勿
 恤而吉也五恭己於外二正家於内内外同德可謂
 至矣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愛也
[003-50b]
 王假有家之道者非止能使之順從而已必致其心
 化誠合夫愛其内助婦愛其刑家交相愛也能如是
 者文王之妃乎若身修法立而家未化未得爲假有
 家之道也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上卦之終家道之成也故極言治家之本治家之道
 非至誠不能也故必中有孚信則能常乆而衆人自
 化爲善不由至誠已且不能常守也况欲使人乎故
[003-51a]
 治家以有孚爲本治家者在妻孥情愛之間慈過則
 无嚴恩勝則掩義故家之患常在禮法不足而瀆漫
 生也長失尊嚴少忘恭順而家不亂者未之有也故
 必有威嚴則能終吉保家之終在有孚威如二者而
 已故於卦終言之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
 治家之道以正身爲本故云反身之謂爻辭謂治家
 當有威嚴而夫子又復戒云當先嚴其身也威嚴不
[003-51b]
 先行於已則人怨而不服故云威如而吉者能自反
 於身也孟子所謂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也
兊下/離上
 暌序卦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暌暌者乖也家道窮
 則暌乖離散理必然也故家人之後受之以暌也爲
 卦上離下兊離火炎上兊澤潤下二體相違暌之義
 也又中少二女雖同居而所歸各異是其志不同行
 也亦爲暌義
[003-52a]
暌小事吉
 暌者暌乖離散之時非吉道也以卦才之善雖處暌
 時而小事吉也
彖曰暌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彖先釋暌義次言卦才終言合暌之道而贊其時用
 之大火之性動而上澤之性動而下二物之性違異
 故為暌義中少二女雖同居其志不同行亦為暌義
 女之少也同處長則各適其歸其志異也言暌者本
[003-52b]
 同也本不同則非暌也
説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
 卦才如此所以小事吉也兊説也離麗也又為明故
 為説順而附麗於明凡離在上而彖欲見柔居尊者
 則曰柔進而上行晉鼎是也方暌乖之時六五以柔
 居尊位有説順麗明之善又得中道而應剛雖不能
 合天下之暌成天下之大事亦可以小濟是於小事
 吉也五以明而應剛不能致大吉何也曰五隂柔雖
[003-53a]
 應二而暌之時相與之道未能深固故二必遇主于
 巷五噬膚則无咎也天下暌散之時必君臣剛陽中
 正至誠協力而後能合也
天地暌而其事同也男女暌而其志通也萬物暌而其
事類也暌之時用大矣哉
 推物理之同以明暌之時用乃聖人合暌之道也見
 同之為同者世俗之知也聖人則明物理之本同所
 以能同天下而和合萬類也以天地男女萬物明之
[003-53b]
 天髙地下其體暌也然陽降隂升相合而成化育之
 事則同也男女異質暌也而相求之志則通也生物
 萬殊暌也然而得天地之和禀隂陽之氣則相類也
 物雖異而理本同故天下之大羣生之衆暌散萬殊
 而聖人為能同之處暌之時合暌之用其事至大故
 云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澤暌君子以同而異
 上火下澤二物之性違異所以為暌離之象君子觀
[003-54a]
 暌異之象於大同之中而知所當異也夫聖賢之處
 世在人理之常莫不大同於世俗所同者則有時而
 獨異蓋於秉彛則同矣於世俗之失則異也不能天
 同者亂常咈理之人也不能獨異者隨俗習非之人
 也要在同而能異耳中庸曰和而不流是也
初九悔亡䘮馬勿逐自復見惡人无咎
 九居卦初暌之始也在暌乖之時以剛動於下有悔
 可知所以得亡者九四在上亦以剛陽暌離无與自
[003-54b]
 然同類相合同是陽爻同居下又當相應之位二陽
 本非相應者以在暌故合也上下相與故能亡其悔
 也在暌諸爻皆有應夫合則有暌本異則何暌唯初
 與四雖非應而同德相與故相遇馬者所以行也陽
 上行者也暌獨无與則不能行是䘮其馬也四既與
 之合則能行矣是勿逐而馬復得也惡人與已乖異
 者也見者與相通也當暌之時雖同德者相與然小
 人乖異者至衆若棄絶之不幾盡天下以仇君子乎
[003-55a]
 如此則失合𢎞之義致凶咎之道也又安能化不善
 而使之合乎故必見惡人則无咎也古之聖王所以
 能化姦凶為善良革仇敵為臣民者由弗絶也
象曰見惡人以辟咎也
 暌離之時人情乖違求和合之且病其不能得也若
 以惡人而拒絶之則將衆仇於君子而禍咎至矣故
 必見之所以免避怨咎也无怨咎則有可合之道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003-55b]
 二與五正應為相與者也然在暌乖之時隂陽相應
 之道衰而剛柔相戾之意勝學易者識此則知變通
 矣故二五雖正應當委曲以相求也二以剛中之德
 居下上應六五之君道合則志行成濟暌之功矣而
 居暌離之時其交非固二當委曲求於相遇覬其得
 合也故曰遇主于巷必能合而後无咎君臣暌離其
 咎大矣巷者委曲之途也遇者㑹逢之謂也當委曲
 相求期於㑹遇與之合也所謂委曲者以善道宛轉
[003-56a]
 將就使合而已非枉已屈道也
象曰遇主於巷未失道也
 當暌之時君心未合賢臣在下竭力盡誠期使之信
 合而已至誠以感動之盡力以扶持之明義理以致
 其知杜蔽惑以誠其意如是宛轉以求其合也遇非
 枉道迎逢也巷非邪僻曲徑也故夫子特云遇主于
 巷未失道也未非必也非必謂失道也
六三見輿曵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終
[003-56b]
 隂柔於平時且不足以自立况當暌離之際乎三居
 二剛之間處不得其所安其見侵陵可知矣三以正
 應在上欲進與上合志而四阻於前二牽於後車牛
 所以行之具也輿曵牽於後也牛掣阻於前也在後
 者牽曵之而已當前者進者之所力犯也故重傷於
 上為四所傷也其人天且劓天髠首也劓截鼻也三
 從正應而四隔止之三雖隂柔處剛而志行故力進
 以犯之是以傷也天而又劓言重傷也三不合於二
[003-57a]
 與四暌之時自无合義適合居剛守正之道也其於
 正應則暌極有終合之理始為二陽所戹是无初也
 後必得合是有終也掣從制從手執止之義也
象曰見輿曵位不當也无初有終遇剛也
 以六居三非正也非正則不安又在二陽之間所以
 有如是艱戹由位不當也无初有終者終必與上九
 相遇而合乃遇剛也不正而合未有久而不離者也
 合以正道自无終暌之理故賢者順理而安行智者
[003-57b]
 知幾而固守
九四暌孤遇元夫交孚厲无咎
 九四當暌時居非所安无應而在二隂之間是暌離
 孤處者也以剛陽之德當暌離之時孤立无與必以
 氣類相求而合是以遇元夫也夫陽稱元善也初九
 當暌之初遂能與同德而亡暌之悔處暌之至善者
 也故目之為元夫猶云善士也四則過中為暌已甚不
 若初之善也四與初皆以陽處一卦之下居相應之
[003-58a]
 位當暌乖之時各无應援自然同德相親故㑹遇也
 同德相遇必須至誠相與交孚各有孚誠也上下二
 陽以至誠相合則何時之不能行何危之不能濟故
 雖處危厲而无咎也當暌離之時孤居二隂之間處
 不當位危且有咎也以遇元夫而交孚故得无咎
 也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初四皆陽剛君子當暌乖之時上下以至誠相交協
[003-58b]
 志同力則其志可以行不止无咎而已卦辭但言无
 咎夫子又從而明之云可以行其志救時之暌也蓋
 以君子陽剛之才而至誠相輔何所不能濟也唯有
 君子則能行其志矣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六以隂柔當暌離之時而居尊位有悔可知然而下
 有九二剛陽之賢與之為應以輔翼之故得悔亡厥
 宗其黨也謂九二正應也噬膚噬齧其肌膚而深入
[003-59a]
 之也當暌之時非入之者深豈能合也五雖隂柔之
 才二輔以陽剛之道而深入之則可往而有慶復何
 過咎之有以周成之幼穉而興盛王之治以劉禪之
 昏弱而有中興之勢蓋由任賢聖之輔而姬公孔明
 所以入之者深也
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爻辭但言厥宗噬膚則可以往而无咎象復推明其
 義言人君雖已才不足若能信任賢輔使以其道深
[003-59b]
 入於己則可以有為是往而有福慶也
上九暌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説之弧匪
冦婚媾往遇雨則吉
 上居卦之終暌之極也陽剛居上剛之極也在離之
 上用明之極也暌極則咈戾而難合剛極則躁暴而
 不詳明極則過察而多疑上九有六三之正應實不
 孤而其才性如此自暌孤也如人雖有親黨而多自
 疑猜妄生乖離雖處骨肉親黨之間而常孤獨也上
[003-60a]
 之與三雖為正應然居暌極无所不疑其見三如豕
 之汚穢而又背負泥塗見其可惡之甚也既惡之甚
 則猜成其罪惡如見載鬼滿一車也鬼本無形而見
 載之一車言其以无為有妄之極也物理極而必反
 以近明之如人適東東極矣動則西也如升高高極矣
 動則下也既極則動而必反也上之暌乖既極三之
 所處者正理大凡失道既極則必反正理故上於三
 始疑而終必合也先張之弧始疑惡而欲射之也疑
[003-60b]
 之者妄也妄安能常故終必復於正三實无惡故後
 説弧而弗射暌極而反故與三非復為冦讐乃婚媾
 也此匪冦婚媾之語與他卦同而義則殊也隂陽交
 而和暢則為雨上於三始疑而暌暌極則不疑而合
 隂陽合而益和則為雨故云往遇雨則吉往者自此
 以往也謂既合而益和則吉也
象曰遇雨之吉羣疑亡也
 雨者隂陽和也始暌而能終和故吉也所以能和者
[003-61a]
 以羣疑盡亡也其始暌也无所不疑故云羣疑暌極
 而合則皆亡矣
艮下/坎上
 蹇序卦暌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
 暌乖之時必有蹇難蹇所以次暌也蹇險阻之義故
 為蹇難為卦坎上艮下坎險也艮止也險在前而止
 不能進也前有險陷後有峻阻故為蹇也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003-61b]
 西南坤方坤地也體順而易東北艮方艮山也體止而
 險在蹇難之時利於順處平易之地不利止於危險
 也處順易則難可紓止於險則難益甚矣蹇難之時
 必有聖賢之人則能濟天下之難故利見大人也濟
 難者必以大正之道而堅固其守故貞則吉也凡處
 難者必在乎守貞正設使難不解不失正德是以吉
 也若遇難而不能固其守入於邪濫雖使苟免亦惡
 德也知義命者不為也
[003-62a]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
 蹇難也蹇之為難如乾之為健若易之為難則義有
 未足蹇有險阻之義屯亦難也困亦難也同為難而
 義則異屯者始難而未得通困者力之窮蹇乃險阻
 艱難之義各不同也險在前也坎險在前下止而不
 得進故為蹇
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以卦才言處蹇之道也上險而下止見險而能止也
[003-62b]
 犯險而進則有悔咎故美其能止為知也方蹇難之
 時唯能止為善故諸爻除五與二外皆以往為失來
 為得也
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蹇之時利於處平易西南坤方為順易東北艮方為
 險阻九上居五而得中正之位是往而得平易之地
 故為利也五居坎險之中而謂之平易者蓋卦本坤
 由五往而成坎故但取往而得中不取成坎之義也
[003-63a]
 方蹇而又止危險之地則蹇益甚矣故不利東北其
 道窮也謂蹇之極也
利見大人往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
 蹇難之時非聖賢不能濟天下之蹇故利於見大人
 也大人當位則成濟蹇之功矣往而有功也能濟天
 下之蹇者唯大正之道夫子又取卦才而言蹇之諸
 爻除初外餘皆當正位故為貞正而吉也初六雖以
 隂居陽而處下亦隂之正也以如此正道正其邦可
[003-63b]
 以濟於蹇矣
蹇之時用大矣哉
 處蹇之時濟蹇之道其用至大故云大矣哉天下之
 難豈易平也非聖賢不能其用可謂大矣順時而處
 量險而行從平易之道由至正之理乃蹇之時用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山之峻阻上復有水坎水為險陷之象上下險阻故
 為蹇也君子觀蹇難之象而以反身修德君子之遇
[003-64a]
 艱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
 反求諸己故遇艱蹇必自省於身有失而致之乎是
 反身也有所未善則改之无歉於心則加勉乃自修
 其德也君子修德以俟時而已
初六往蹇來譽
 六居蹇之初往進則益入於蹇往蹇也當蹇之時以
 隂柔无援而進其蹇可知來者對往之辭上進則為
 往不進則為來止而不進是有見幾知時之美來則
[003-64b]
 有譽也
象曰往蹇來譽宜待也
 方蹇之初進則益蹇時之未可進也故宜見幾而止
 以待時可行而後行也諸爻皆蹇往而善來然則无
 出蹇之義乎曰在蹇而往則蹇也蹇終則變矣故上
 已有碩義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二以中正之徳居艮體止於中正者也與五相應是
[003-65a]
 中正之人為中正之君所信任故謂之王臣雖上下
 同德而五方在大蹇之中致力於蹇難之時其艱蹇
 至甚故為蹇於蹇也二雖中正以隂柔之才豈易勝
 其任所以蹇於蹇也志在濟君於蹇難之中其蹇蹇
 者非為身之故也雖使不勝志義可嘉故稱其忠藎
 不為已也然其才不足以濟蹇也小可濟則聖人當
 盛稱以為勸矣
象曰王臣蹇蹇終无尤也
[003-65b]
 雖艱戹於蹇時然其志在濟君難雖未成功然終无
 過尤也聖人取其志義而謂其无尤所以勸忠藎也
九三往蹇來反
 九三以剛居正處下體之上當蹇之時在下者皆柔
 必依於三是為下所附者也三與上為正應上隂柔
 而无位不足以為援故上往則蹇也來下來也反還
 歸也三為下二隂所喜故來為反其所也稍安之地也
象曰往蹇來反内喜之也
[003-66a]
 内在下之隂也方蹇之時隂柔不能自立故皆附於
 九三之陽而喜愛之九之處三在蹇為得其所也處
 蹇而得下之心可以求安故以來為反猶春秋之言
 歸也
六四往蹇來連
 往則益入於坎險之深往蹇也居蹇難之時同處艱
 兄者其志不謀而同也又四居上位而與在下者同
 有得位之正又與三相比相親者也二與初同類相
[003-66b]
 與者也是與下同志衆所從附也故曰來連來則與
 在下之衆相連合也能與衆合得處蹇之道也
象曰往蹇來連當位實也
 四當蹇之時居上位不往而來與下同志固足以得
 衆矣又以隂居隂為得其實以誠實與下故能連合
 而下之二三亦各得其實初以隂居下亦其實也當
 同患之時相交以實其合可知故來而連者當位以
 實也處蹇難非誠實何以濟當位不曰正而曰實上
[003-67a]
 下之交主於誠實用各有其所也
九五大蹇朋來
 五居君位而在蹇難之中是天下之大蹇也當蹇而
 又在險中亦為大蹇大蹇之時而二在下以中正相
 應是其朋助之來也方天下之蹇而得中正之臣相
 輔其助豈小也得朋來而无吉何也曰未足以濟蹇
 也以剛陽中正之君而方在大蹇之中非得剛陽中
 正之臣相輔之不能濟天下之蹇也二之中正固有
[003-67b]
 助矣欲以隂柔之助濟天下之難非所能也自古聖
 王濟天下之蹇未有不由賢聖之臣為之助者湯武
 得伊吕是也中常之君得剛明之臣而能濟大難者
 則有矣劉禪之孔明唐肅宗之郭子儀德宗之李晟
 是也雖賢明之君苟无其臣則不能濟於難也故凡
 六居五九居二者則多由助而有功蒙泰之類是也
 九居五六居二則功多不足屯否之類是也蓋臣賢
 於君則輔君以君所不能臣不及君則贊助之而已
[003-68a]
 故不能成大功也
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朋者其朋類也五有中正之德而二亦中正雖大蹇
 之時不失其守蹇於蹇以相應助是以其中正之節
 也上下中正而弗濟者臣之才不足也自古守節秉
 義而才不足以濟者豈少乎漢李固王允晉周顗王
 導之徒是也
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003-68b]
 六以隂柔居蹇之極冐極險而往所以蹇也不往而
 來從五求三得剛陽之助是以碩也蹇之道戹塞窮
 蹙碩大也寛裕之稱來則寛大其蹇紓矣蹇之極有
 出蹇之道上六以隂柔故不得出得剛陽之助可以
 紓蹇而已在蹇極之時得紓則為吉矣非剛陽中正
 豈能出乎蹇也利見大人蹇極之時見大德之人則
 能有濟於蹇也大人謂五以相比發此義五剛陽中
 正而居君位大人也在五不言其濟蹇之功而上六
[003-69a]
 利見之何也曰在五不言以其居坎險之中无剛陽
 之助故无能濟蹇之義在上六蹇極而見大德之人
 則能濟於蹇故為利也各爻取義不同如屯初九之
 志正而於六二則目之為冦也諸爻皆不言吉上獨
 言吉者諸爻皆得正各有所善然皆未能出於蹇故
 未足為吉唯上處蹇極而得寛裕乃為吉也
象曰往蹇來碩志在内也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上六應三而從五志在内也蹇既極而有助是以碩
[003-69b]
 而吉也六以隂柔當蹇之極密近剛陽中正之君自
 然其志從附以求自濟故利見大人謂從九五之貴
 也所以云從貴恐人不知大人為指五也
坎下/震上
 解序卦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物无
 終難之理難極則必散解者散也所以次蹇也為卦
 震上坎下震動也坎險也動於險外出乎險也故為
 患難解散之象又震為雷坎為雨雷雨之作蓋隂陽
[003-70a]
 交感和暢而緩散故為解解者天下患難解散之時
 也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
 西南坤方坤之體廣大平易當天下之難方解人始
 離艱苦不可復以煩苛嚴急治之當濟以寛大簡易
 乃其宜也如是則人心懷而安之故利於西南也湯
 除桀之虐而以寛治武王誅紂之暴而反商政皆從
 寛易也无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无所往謂天
[003-70b]
 下之難已解散无所為也有攸往謂尚有所當解之
 事也夫天下國家必紀綱法度廢亂而後禍患生聖
 人既解其難而安平無事矣是无所往也則當修復
 治道正紀綱明法度進復先代明王之治是來復也
 謂反正理也天下之吉也其發語辭自古聖王救難
 定亂其始未暇遽為也既安定則為可乆可繼之治
 自漢以下亂既除則不復有為姑隨時維持而已故
 不能成善治蓋不知來復之義也有攸往夙吉謂尚
[003-71a]
 有當解之事則早為之乃吉也當解而未盡者不早
 去則將復盛事之復生者不早為則將漸大故夙則
 吉也
彖曰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
 坎險震動險以動也不險則非難不動則不能出難
 動而出於險外是免乎險難也故為解
解利西南徃得衆也
 解難之道利在廣大平易以寛易而徃濟解則得衆
[003-71b]
 心之歸也
其來復吉乃得中也
 不云无所徃省文爾救亂除難一時之事未能成治
 道也必待解難无所徃然後来復先王之治乃得中
 道謂合宜也
有攸徃夙吉徃有功也
 有所為則夙吉也早則往而有功緩則惡滋而害深
 矣
[003-72a]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解之時
大矣哉
 旣明處解之道復言天地之解以見解時之大天地
 之氣開散交感而和暢則成雷雨雷雨作而萬物皆
 生發甲拆天地之功由解而成故贊解之時大矣哉
 王者法天道行寛宥施恩惠養育兆民至於昆蠱草
 木乃順解之時與天地合徳也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003-72b]
 天地解散而成雷雨故雷雨作而為解也與明兩而
 作離語不同赦釋之宥寛之過失則赦之可也罪惡
 而赦之則非義也故寛之而已君子觀雷雨作解之
 象體其發育則施恩仁體其解散則行寛釋也
初九无咎
 六居解初患難既解之時以柔居剛以隂應陽柔而
 能剛之義既无患難而自處得剛柔之宜患難既解
 安寧无事唯自處得宜則為无咎矣方解之初宜安
[003-73a]
 静以休息之爻之辭寡所以示意
象曰剛柔之際義无咎也
 初四相應是剛柔相際接也剛柔相際為得其宜難
 既解而處之剛柔得宜其義无咎也
九二田獲三狐得黄矢貞吉
 九二以陽剛得中之才上應六五之君用於時者也
 天下小人常衆剛明之君在上則明足以照之威足
 以懼之剛足以斷之故小人不敢用其情然尤常存
[003-73b]
 警戒慮其有間而害正也六五以隂柔居尊位其明
 易蔽其威易犯其斷不果而易惑小人一近之則移
 其心矣况難方解而治之初其變尚易二既當用必
 湏能去小人則可以正君心而行其剛中之道田者
 去害之事狐者邪媚之獸三狐指卦之三隂時之小
 人也獲謂能變化除去之如田之獲狐也獲之則得
 中直之道乃貞正而吉也黄中色矢直物黄矢謂中
 直也羣邪不去君心一入則中直之道无由行矣桓
[003-74a]
 敬之不去武三思是也
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所謂貞吉者得其中道也除去邪惡使其中直之道
 得行乃正而吉也
六三負且乘致冦至貞吝
 六三隂柔居下之上處非其位猶小人宜在下以負
 荷而且乘車非其據也必致冦奪之至雖使所為得
 正亦可鄙吝也小人而竊盛位雖勉為正事而氣質
[003-74b]
 卑下本非在上之物終可吝也若能正大則如何曰
 大正非隂柔所能也若能之則是化為君子矣三隂
 柔小人宜在下而反處下之上猶小人宜負而反乘
 當致冦奪也難解之時而小人竊位復致冦矣
象曰負且乗亦可醜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負荷之人而且乗載為可醜惡也處非其據徳不稱
 其器則㓂戎之致乃已招取將誰咎乎聖人又於繫
 辭明其致㓂之道謂作易者其知盗乎盗者乗釁而
[003-75a]
 至苟无釁隙則盗安能犯負者小人之事乗者君子
 之器以小人而乗君子之器非其所能安也故盗乗
 釁而奪之小人而居君子之位非其所能堪也故滿
 假而陵慢其上侵暴其下盗則乗其過惡而伐之矣
 伐者聲其罪也盗横暴而至者也貨財而輕慢其藏
 是教誨乎盗使取之也女子而夭冶其容是教誨淫
 者使暴之也小人而乗君子之器是招盗使奪之也
 皆自取之之謂也
[003-75b]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九四以陽剛之才居上位承六五之君大臣也而下
 與初六之隂為應拇在下而微者謂初也居上位而
 親小人則賢人正士逺退矣斥去小人則君子之黨
 進而誠相得也四能解去初六之隂柔則陽剛君子
 之朋来至而誠合矣不解去小人則已之誠未至安
 能得人之孚也初六其應故謂逺之為解
象曰解而拇未當位也
[003-76a]
 四雖陽剛然居隂於正疑不足若復親比小人則其
 失正必矣故戒必解其拇然後能来君子以其處未
 當位也解者本合而離之也必解拇而後朋孚盖君
 子之交而小人容於其間是與君子之誠未至也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六五居尊位為解之主人君之解也以君子通言之
 君子所親比者必君子也所解去者必小人也故君
 子維有解則吉也小人去則君子進矣吉孰大焉有
[003-76b]
 孚者世云見驗也可驗之於小人小人之黨去則是
 君子能有解也小人去則君子自進正道自行天下
 不足治也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君子之所解者謂退去小人也小人去則君子之道
 行是以吉也
上六公用射隼于髙墉之上獲之无不利
 上六尊髙之地而非君位故曰公但據解終而言也
[003-77a]
 隼鷙害之物象為害之小人墉墻内外之限也害若
 在内則是未解之時也若出墉外則是无害矣復何
 所解故在墉上離乎内而未去也云髙見防限之嚴
 而未去者上解之極也解極之時而獨有未解者乃
 害之堅强者也上居解極解道已至器已成也故能
 射而獲之既獲之則天下之患解已盡矣何所不利
 夫子於繫辭復伸其義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
 之者人也君子藏噐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
[003-77b]
 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鷙害之物
 在墉上苟无其器與不待時而發則安能獲之所以
 解之之道器也事之當解與已解之之道至者時也
 如是而動故无括結發而无不利矣括結謂阻礙聖
 人於此發明藏器待時之義夫行一身至於天下之
 事苟无其器與不以時而動小則括塞大則喪敗自
 古喜有為而无成功或顛覆者皆由是也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003-78a]
 至解終而未解者悖亂之大者也射之所以解之也
 解則天下平矣
兑下/艮上
 損序卦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縱緩則
 必有所失失則損也損所以繼解也為卦艮上兑下
 山體髙澤體深下深則上益髙為損下益上之義又
 澤在山下其氣上通潤及草木百物是損下而益上
 也又下為兑説三爻皆上應是説以奉上亦損下益
[003-78b]
 上之義又下兑之成兑由六三之變也上艮之成艮
 自上九之變也三本剛而成柔上本柔而成剛亦損
 下益上之義損上而益於下則為益取下而益於上
 則為損在人上者施其澤以及下則益也取其下以
 自厚則損也譬諸壘土損於上以培厚其基本則上
 下安固矣豈非益乎取於下以増上之髙則危墜至
 矣豈非損乎故損者損下益上之義益則反是
損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
[003-79a]
 損减損也凡損抑其過以就義理皆損之道也損之
 道必有孚誠謂至誠順於理也損而順理則大善而
 吉所損无過差可貞固常行而利有所往也人之所
 損或過或不及或不常皆不合正理非有孚也非有
 孚則无吉而有咎非可貞之道不可行也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損者損過而就中損浮末而就本實也聖人以寧儉
 為禮之本故為損發明其義以享祀言之享祀之禮
[003-79b]
 其文最繁然以誠敬為本多儀備物所以將飾其誠
 敬之心飾過其誠則為偽矣損飾所以存誠也故云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之約可用享祭言在乎誠
 而已誠為本也天下之害无不由末之勝也峻宇雕
 墻本於宫室酒池肉林本於飲食淫酷殘忍本於刑
 罰窮兵黷武本於征討凡人欲之過者皆本於奉養
 其流之遠則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後人流
 於末者人欲也損之義損人欲以復天理而已
[003-80a]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損之所以為損者以損於下而益於上也取下以益
 上故云其道上行夫損上而益下則為益損下而益
 上則為損損基本以為髙者豈可謂之益乎
損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
 謂損而以至誠則有此元吉以下四者損道之盡善
 也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
[003-80b]
 夫子特釋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卦辭簡直謂當損去
 浮飾曰何所用哉二簋可以享也厚本損末之謂也
 夫子恐後人不達遂以為文飾當盡去故詳言之有
 本必有末有實必有文天下萬事无不然者无本不
 立无文不行父子主恩必有嚴順之體君臣主敬必
 有承接之儀禮讓存乎内待威儀而後行尊卑有其
 序非物采則无别文之與實相湏而不可缺也及夫
 文之勝末之流逺本喪實乃當損之時也故云曷所
[003-81a]
 用哉二簋足以薦其誠矣謂當務實而損飾也夫子
 恐人之泥言也故復明之曰二簋之質用之當有時
 非其所用而用之不可也謂文飾未過而損之與損
 之至於過甚則非也損剛益柔有時剛為過柔為不
 足損益皆損剛益柔也必順時而行不當時而損益
 之則非也
損益盈虚與時偕行
 或損或益或盈或虚唯隨時而已過者損之不足者
[003-81b]
 益之虧者盈之實者虚之與時偕行也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山下有澤氣通上潤與深下以増髙皆損下之象君
 子觀損之象以損於己在修已之道所當損者唯忿
 與欲故以懲戒其忿怒窒塞其意欲也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損之
 損之義損剛益柔損下益上也初以陽剛應於四四
 以隂柔居上位賴初之益者也下之益上當損己而
[003-82a]
 不自以為功所益於上者事既已則速去之不居其
 功乃无咎也若享其成功之美非損己益上也於為
 下之道為有咎矣四之隂柔賴初者也故聽於初初
 當酌度其宜而損己以益之過與不及皆不可也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尚上也時之所崇用為尚初之所尚者與上合志也
 四賴於初初益於四與上合志也
九二利貞征凶弗損益之
[003-82b]
 二以剛中當損剛之時居柔而説體上應六五隂柔
 之君以柔説應上則失其剛中之徳故戒所利在貞
 正也征行也離乎中則失其貞正而凶矣守其中乃
 貞也弗損益之不自損其剛貞則能益其上乃益之
 也若失其剛貞而用柔説適足以損之而已非損己
 而益上也世之愚者有雖无邪心而唯知竭力順上
 為忠者盖不知弗損益之之義也
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為志也
[003-83a]
 九居二非正也處説非剛也而得中為善若守其中
 徳何有不善豈有中而不正者豈有中而有過者二
 所謂利貞謂以中為志也志存乎中則自正矣大率
 中重於正中則正矣正不必中也能守中則有益於
 上矣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損者損有餘也益者益不足也三人謂下三陽上三
 隂三陽同行則損九三以益上三隂同行則損上六
[003-83b]
 以為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也上以柔易剛而謂之損
 但言其减一耳上與三雖本相應由二爻升降而一
 卦皆成兩相與也初二二陽四五二隂同徳相比三
 與上應皆兩相與則其志専皆為得其友也三雖與
 四相比然異體而應上非同行者也三人則損一人
 一人則得其友盖天下无不二者一與二相對待生
 生之本也三則餘而當損矣此損益之大義也夫子
 又於繫辭盡其義曰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搆精
[003-84a]
 萬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言致一也絪緼交宻之狀天地之氣相交而宻則生
 萬物之化醇醇謂醲厚醲厚猶精一也男女精氣交
 構則化生萬物唯精醇專一所以能生也一隂一陽
 豈可二也故三則當損言專致乎一也天地之間當
 損益之明且大者莫過此也
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
 一人行而得一人乃得友也若三人行則疑所與矣
[003-84b]
 理當損去其一人損其餘也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四以隂柔居上與初之剛陽相應在損時而應剛能
 自損以從剛陽也損不善以從善也初之益四損其
 柔而益之以剛損其不善也故曰損其疾疾謂疾病
 不善也損於不善唯使之遄速則有喜而无咎人之
 損過唯患不速速則不至於深過為可喜也
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
[003-85a]
 損其所疾固可喜也云亦發語辭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六五於損時以中順居尊位虚其中以應乎二之剛
 陽是人君能虚中自損以順從在下之賢也能如是
 天下孰不損己自盡以益之故或有益之之事則十
 朋助之矣十衆辭龜者决是非吉凶之物衆人之公
 論必合正理雖龜䇲不能違也如此可謂大善之吉
 矣古人曰謀從衆則合天心
[003-85b]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所以得元吉者以其能盡衆人之見合天地之理故
 自上天降之福祐也
上九弗損益之无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凡損之義有三損己從人也自損以益於人也行損
 道以損於人也損己從人徙於義也自損益人及於
 物也行損道以損於人行其義也各因其時取大者
 言之四五二爻取損己從人下體三爻取自損以益
[003-86a]
 人損時之用行損道以損天下之當損者也上九則
 取不行其損為義九居損之終損極而當變者也以
 剛陽居上若用剛以損削於下非為上之道其咎大
 矣若不行其損變而以剛陽之道益於下則无咎而
 得其正且吉也如是則宜有所往往則有益矣在上
 能不損其下而益之天下孰不服從服從之衆无有
 内外也故曰得臣无家得臣謂得人心歸服无家謂
 无有遠近内外之限也
[003-86b]
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
 居上不損下而反益之是君子大得行其志也君子
 之志唯在益於人而已
震下/㢲上
 益序卦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盛衰損益如循
 環損極必益理之自然益所以繼損也為卦㢲上震
 下雷風二物相益者也風烈則雷迅雷激則風怒兩
 相助益所以為益此以象言也㢲震二卦皆由下變
[003-87a]
 而成陽變而為隂者損也隂變而為陽者益也上卦
 損而下卦益損上益下所以為益此以義言也下厚
 則上安故益下為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益者益於天下之道也故利有攸往益之道可以濟
 險難利涉大川也
彖曰益損上益下民説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以卦義與卦才言也卦之為益以其損上益下也損
[003-87b]
 於上而益下則民説之无疆謂无窮極也自上而降
 已以下下其道之大光顯也陽下居初隂上居四為
 自上下下之義
利有攸徃中正有慶
 五以剛陽中正居尊位二復以中正應之是以中正
 之道益天下天下受其福慶也
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益之為道於平常無事之際其益猶小當艱危險難
[003-88a]
 則所益至大故利涉大川也於濟艱險乃益道大行
 之時也益誤作木或以為上㢲下震故云木道非也
益動而㢲日進无疆
 又以二體言卦才下動而上㢲動而㢲也為益之道
 其動㢲順於理則其益日進廣大无有疆限也動而
 不順於理豈能成大益也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以天地之功言益道之大聖人體之以益天下也天
[003-88b]
 道資始地道生物天施地生化育萬物各正性命其
 益可謂无方矣方所也有方所則有限量无方謂廣
 大无窮極也天地之益萬物豈有窮際乎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天地之益无窮者理而已矣聖人利益天下之道應
 時順理與天地合與時偕行也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風烈則雷迅雷激則風怒二物相益者也君子觀風
[003-89a]
 雷相益之象而求益於己為益之道无若見善則遷
 有過則改也見善能遷則可以盡天下之善有過能
 改則无過矣益於人者无大於是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无咎
 初九震動之主剛陽之盛也居益之時其才足以益
 物雖居至下而上有六四之太臣應於己四㢲順之
 主上能㢲於君下能順於賢才也在下者不能有為
 也得在上者應從之則宜以其道輔於上作大益天
[003-89b]
 下之事利用為大作也居下而得上之用以行其志
 必湏所為大善而吉則无過咎不能元吉則不唯在
 已有咎乃累乎上為上之咎也在至下而當大任小
 善不足以稱也故必元吉然後得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在下者本不當處厚事厚事重大之事也以為在上
 所任所以當大事必能濟大事而致元吉乃為无咎
 能致元吉則在上者任之為知人已當之為勝任不
[003-90a]
 然則上下皆有咎也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
 六二處中正而體柔順有虚中之象人處中正之道
 虚其中以求益而能順從天下孰不願告而益之孟
 子曰夫苟好善則四海之内皆將輕千里而来告之
 以善夫滿則不受虚則来物理自然也故或有可益
 之事則衆朋助而益之十者衆辭衆人所是理之至
 當也龜者占吉凶辨是非之物言其至是龜不能違
[003-90b]
 也永貞吉就六二之才而言二中正虚中能得衆人
 之益者也然而質本隂柔故戒在常永貞固則吉也
 求益之道非永貞則安能守也損之六五十朋之則
 元吉者盖居尊自損應下之剛以柔而居剛柔為虚
 受剛為固守求益之至善故元吉也六二虚中求益
 亦有剛陽之應而以柔居柔疑益之未固也故戒能
 常永貞固則吉也王用享于帝吉如二之虚中而能
 永貞用以享上帝猶當獲吉况與人接物其意有不
[003-91a]
 通乎求益於人有不應乎祭天天子之事故云王用
 也
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
 既中正虚中能受天下之善而固守則有有益之事
 衆人自外来益之矣或曰自外来豈非謂五乎曰如
 二之中正虚中天下孰不願益之五為正應固在其
 中矣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003-91b]
 三居下體之上在民上者也乃守令也居陽應剛處
 動之極居民上而剛决果於為益者也果於為益用
 之凶事則无咎凶事謂患難非常之事三居下之上
 在下當承禀於上安得自任擅為益乎唯於患難非
 常之事則可量宜應卒奮不顧身力庇其民故无咎
 也下專自任上必忌疾雖當凶難以義在可為然必
 有其孚誠而所為合於中道則誠意通於上而上信
 與之矣專為而无為上愛民之至誠固不可也雖有
[003-92a]
 誠意而所為不合中行亦不可也圭者通信之物禮
 云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凡祭祀朝聘用圭玉
 所以通達誠信也有誠孚而得中道則能使上信之
 是猶告公上用圭玉也其孚能通達於上矣在下而
 有為之道固當有孚中行又三隂爻而不中故發此
 義或曰三乃隂柔何得反以剛果任事為義曰三質
 雖本隂然其居陽乃自處以剛也應剛乃志在乎剛
 也居動之極剛果於行也以此行益非剛果而何易
[003-92b]
 以所勝為義故不論其本質也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六三益之獨可用於凶事者以其固有之也謂專固
 自任其事也居下當禀承於上乃專任其事唯救民
 之凶災拯時之艱急則可也乃處急難變故之權宜
 故得无咎若平時則不可也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四當益時處近君之位居得其正以柔㢲輔上而下
[003-93a]
 順應於初之剛陽如是可以益於上也唯處不得其
 中而所應又不中是不足於中也故云若行得中道
 則可以益於君上告於上而獲信從矣以柔㢲之體
 非有剛特之操故利用為依遷國為依依附於上也
 遷國順下而動也上依剛中之君而致其益下順剛
 陽之才以行其事利用如是也自古國邑民不安其
 居則遷遷國者順下而動也
象曰告公從以益志也
[003-93b]
 爻辭但云得中行則告公而獲從象復明之曰告公
 而獲從者告之以益天下之志也志苟在於益天下
 上必信而從之事君者不患上之不從患其志之不
 誠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徳
 五剛陽中正居尊位又得六二之中正相應以行其
 益何所不利以陽實在中有孚之象也以九五之徳
 之才之位而中心至誠在惠益於物其至善大吉不
[003-94a]
 問可知故云勿問元吉人君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
 權苟至誠益於天下天下受其大福其元吉不假言
 也有孚惠我徳人君至誠益於天下天下之人无不
 至誠愛戴以君之徳澤為恩惠也
象曰有孚惠心勿問之矣惠我徳大得志也
 人君有至誠惠益天下之心其元吉不假言也故云
 勿問之矣天下至誠懐吾徳以為惠是其道大行人
 君之志得矣
[003-94b]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
 上居无位之地非行益於人者也以剛處益之極求
 益之甚者也所應者隂非取善自益者也利者衆人
 所同欲也專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則昏蔽而忘
 義理求之極則侵奪而致仇怨故夫子曰放於利而
 行多怨孟子謂先利則不奪不饜聖賢之深戒也九
 以剛而求益之極衆人所共惡故无益之者而或攻
 擊之矣立心勿恒凶聖人戒人存心不可専利云勿
[003-95a]
 恒如是凶之道也所當速改也
象曰莫益之偏辭也或擊之自外来也
 理者天下之至公利者衆人所同欲苟公其心不失
 其正理則與衆同利无侵於人人亦欲與之若切於
 好利蔽於自私求自益以損於人則人亦與之力爭
 故莫肯益之而有擊奪之者矣云莫益之者非其偏
 己之辭也苟不偏己合於公道則人亦益之何為擊
 之乎既求益於人至於甚極則人皆惡而欲攻之故
[003-95b]
 擊之者自外来也人為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六二中
 正虚己益之者自外而至是也苟為不善則千里之
 外違之上九求益之極擊之者自外而至是也繫辭
 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
 求君子脩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
 語則民不應也无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
 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君子言
 動與求皆以其道乃完善也不然則取傷而凶矣
[003-96a]
乾下/兌上
 夬序卦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益之
 極必决而後止理无常益益而不已已乃决也夬所
 以次益也為卦兑上乾下以二體言之澤水之聚也
 乃上於至髙之處有潰决之象以爻言之五陽在下
 長而將極一隂在上消而將盡衆陽上進决去一隂
 所以為夬也夬者剛决之義衆陽進而决去一隂君
 子道長小人消衰將盡之之時也
[003-96b]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
 小人方盛之時君子之道未勝安能顯然以正道决
 去之故含晦俟時漸圖消之之道今既小人衰微君
 子道盛當顯行之於公朝使人明知善惡故云掦于
 王庭孚信之在中誠意也號者命衆之辭君子之道
 雖長盛而不敢忘戒備故至誠以命衆使知尚有危
 道雖以此之甚盛决彼之甚衰若易而无備則有不
 虞之悔是尚有危理必有戒懼之心則无患也聖人
[003-97a]
 設戒之意深矣
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君子之治小人以其不善也必以己之善道勝革之
 故聖人誅亂必先修己舜之敷文徳是也邑私邑告
 自邑先自治也以衆陽之盛决於一隂力固有餘然
 不可極其剛至於太過太過乃如蒙上九之為宼也
 戎兵者強武之事不利即戎謂不宜尚壯武也即從
 也從戎尚武也利有攸往陽雖盛未極乎上隂雖微
[003-97b]
 猶有未去是小人尚有存者君子之道有未至也故
 宜進而往也不尚剛武而其道益進乃夬之善也
彖曰夬决也剛决柔也健而説决而和
 夬為决義五陽决上之一隂也健而説决而和以二
 體言卦才也下健而上説是健而能説决而能和决
 之至善也兌説為和
揚于王庭柔乗五剛也
 柔雖消矣然居五剛之上猶為乗陵之象隂而乗陽
[003-98a]
 非理之甚君子勢既足以去之當顯揚其罪於王朝
 大庭使衆知善惡也
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
 盡誠信以命其衆而知有危懼則君子之道乃无虞
 而光大也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
 當先自治不宜專尚剛武即戎則所尚乃至窮極矣
 夬之時所尚謂剛武也
[003-98b]
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陽剛雖盛長猶未終尚有一隂更當决去則君子之
 道純一而无害之者矣乃剛長之終也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徳則忌
 澤水之聚也而上于天至髙之處故為夬象君子觀
 澤决於上而注溉於下之象則以施祿及下謂施其
 祿澤以及於下也觀其决潰之象則以居徳則忌居
 徳謂安處其徳則約也忌防也謂約立防禁有防禁
[003-99a]
 則无潰㪚也王弼作明忌亦通不云澤在天上而云
 澤上于天上于天則意不安而有決潰之勢云在天
 上乃安辭也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九陽爻而乾體剛健在上之物乃在下而居决時壯
 于前進者也前趾謂進行人之决於行也行而宜則
 其决為是往而不宜則决之過也故往而不勝則為
 咎也夬之時而往往决也故以勝負言九居初而壯
[003-99b]
 於進躁於動者也故有不勝之戒隂雖將盡而已之
 躁動自宜有不勝之咎不計彼也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人之行必度其事可為然後决之則无過矣理不能
 勝而且往其咎可知凡行而有咎者皆决之過也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夬者陽决隂君子决小人之時不可忘戒備也陽長
 將極之時而二處中居柔不為過剛能知戒備處夬
[003-100a]
 之至善也内懐兢惕而外嚴誡號雖莫夜有兵亦
 可勿恤矣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莫夜有兵戎可懼之甚也然可勿恤者以自處之善
 也既得中道又知惕懼且有戒備何事之足恤也九
 居二雖得中然非正其為至善何也曰陽决隂君子
 决小人而得中豈有不正也知時識勢學易之大方
 也
[003-100b]
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爻辭差錯定安胡公移其文曰壯于頄有凶獨行遇
 雨若濡有愠君子夬夬无咎亦未安也當云壯于頄
 有凶獨行遇雨君子夬夬若濡有愠无咎夬决尚剛
 健之時三居下體之上又處健體之極剛果於决者
 也頄顴骨也在上而未極於上者也三居下體之上
 雖在上而未為最上上有君而自任其剛决壯于頄
 者也有凶之道也獨行遇雨三與上六為正應方羣
[003-101a]
 陽共决一隂之時已若以私應之故不與衆同而獨
 行則與上六隂陽和合故云遇雨易中言雨者皆謂
 隂陽和也君子道長决去小人之時而已獨與之和
 其非可知唯君子處斯時則能夬夬謂夬其夬果决
 其斷也雖其私與當遠絶之若見濡汚有愠惡之色
 如此則无過咎也三健體而處正非必有是失也因
 此義以為教耳爻文所以交錯者由有遇雨字又有
 濡字故誤以為連也
[003-101b]
象曰君子夬夬終无咎也
 牽梏於私好由无决也君子義之與比决於當决故
 終不至於有咎也
九四臀无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臀无膚居不安也行次且進不前也次且進難之狀
 九四以陽居隂剛决不足欲止則衆陽並進於下勢
 不得安猶臀傷而居不能安也欲行則居柔失其剛
 壯不能強進故其行次且也牽羊悔亡羊者羣行之
[003-102a]
 物牽者挽拽之義言若能自强而牽挽以從羣行則
 可以亡其悔然既處柔必不能也雖使聞是言亦必
 不能信用也夫過而能改聞善而能用克已以從義
 唯剛明者能之在它卦九居四其失未至如此之甚
 在夬而居柔其害大矣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九處隂位不當也以陽居柔失其剛决故不能強進
 其行次且剛然後能明處柔則遷失其正性豈復有
[003-102b]
 明也故聞言而不能信者盖其聰聽之不明也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无咎
 五雖剛陽中正居尊位然切近於上六上六説體而
 卦獨一隂陽之所比也五為决隂之主而反比之其
 咎大矣故必决其决如莧陸然則於其中行之徳為
 无咎也中行中道也莧陸今所謂馬齒莧是也曝之
 難乾感隂氣之多者也而脆易折五若如莧陸雖感
 於隂而决斷之易則於中行无過咎矣不然則失其
[003-103a]
 中正也感隂多之物莧陸為易斷故取為象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卦辭言夬夬則於中行為无咎矣象復盡其義云中
 未光也夫人心正意誠乃能極中正之道而充實光
 輝五心有所比以義之不可而决之雖行於外不失
 中正之義可以无咎然於中道未得為光大也盖人
 心一有所欲則離道矣夫子於此示人之意深矣
上六无號終有凶
[003-103b]
 陽長將極隂消將盡獨一隂處窮極之地是衆君子
 得時决去危極之小人也其勢必湏消盡故云无用
 號咷畏懼終必有凶也
象曰无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陽剛君子之道進而益盛小人之道既已窮極自然
 消亡豈復能長久乎雖號咷无以為也故云終不可
 長也先儒以卦中有孚號惕號欲以无號為无號作
 去聲謂无用更加號令非也一卦中適有兩去聲字
[003-104a]
 一平聲字何害而讀易者率皆疑之或曰聖人之於
 天下雖大惡未嘗必絶之也今直使之无號謂必有
 凶可乎曰夬者小人之道消亡之時也决去小人之
 道豈必盡誅之乎使之變革乃小人之道亡也道亡
 乃其凶也
㢲下/乾上
 姤序卦夬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遇也决判
 也物之决判則有遇合本合則何遇姤所以次夬也
[003-104b]
 為卦乾上㢲下以二體言之風行天下天之下者萬
 物也風之行無不經觸乃遇之象又一隂始生於下
 隂與陽遇也故為姤
姤女壯勿用取女
 一隂始生自是而長漸以盛大是女之將長壯也隂
 長則陽消女壯則男弱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取女
 者欲其柔和順從以成家道姤乃方進之隂漸壯而
 敵陽者是以不可取也女漸壯則失男女之正家道
[003-105a]
 敗矣姤雖一隂甚微然有漸壯之道所以戒也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
 姤之義遇也卦之為姤以柔遇剛也一隂方生始與
 陽相遇也
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
 一隂既生漸長而盛隂盛則陽衰矣取女者欲長久
 而成家也此漸盛之隂將消勝於陽不可與之長久
 也凡女子小人夷狄勢苟漸盛何可與久也故戒勿
[003-105b]
 用取如是之女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隂始生於下與陽相遇天地相遇也隂陽不相交遇
 則萬物不生天地相遇則化育庶類品物咸章萬物
 章明也
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以卦才言也五與二皆以陽剛居中與正以中正相
 遇也君得剛中之臣臣遇中正之君君臣以剛陽遇
[003-106a]
 中正其道可以大行於天下矣
姤之時義大矣哉
 贊姤之時與姤之義至大也天地不相遇則萬物不
 生君臣不相遇則政治不興聖賢不相遇則道徳不
 亨事物不相遇則功用不成姤之時與義皆甚大也
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風行天下无所不周為君后者觀其周徧之象以施
 其命令周誥四方也風行地上與天下有風皆為周
[003-106b]
 徧庶物之象而行於地上徧觸萬物則為觀經歴觀
 省之象也行於天下周徧四方則為姤施發命令之
 象也諸象或稱先王或稱后或稱君子大人稱先王
 者先王所以立法制建國作樂省方敇法閉闗育物
 享帝皆是也稱后者后王之所為也財成天地之道
 施命誥四方是也君子則上下之通稱大人者王公
 之通稱
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躅
[003-107a]
 姤隂始生而將長之卦一隂生則長而漸盛隂長則
 陽消小人道長也制之當於其微而未盛之時柅止
 車之物金為之堅強之至也止之以金柅而又繫之
 止之固也固止使不得進則陽剛貞正之道吉也使
 之進往則漸盛而害於陽是見凶也羸豕孚蹢躅聖
 人重為之戒言隂雖甚微不可忽也豕隂躁之物故
 以為况羸弱之豕雖未能强猛然其中心在乎蹢躅
 蹢躅跳躑也隂微而在下可謂羸矣然其中心常在
[003-107b]
 乎消陽也君子小人異道小人雖微弱之時未嘗无
 害君子之心防於微則无能為矣
象曰繫于金柅柔道牽也
 牽者引而進也隂始生而漸進柔道方牽也繫之于
 金柅所以止其進也不使進則不能消正道乃貞吉也
九二包有魚无咎不利賓
 姤遇也二與初宻比相遇者也在他卦則初正應於
 四在垢則以遇為重相遇之道主於專一二之剛中
[003-108a]
 遇固以誠然初之隂柔羣陽在上而又有所應者其
 志所求也隂柔之質鮮克貞固二之於初難得其誠
 心矣所遇不得其誠心遇道之乖也包者苴裹也魚
 隂物之美者陽之於隂其所悦美故取魚象二於初
 若能固畜之如包苴之有魚則於遇為无咎矣賓外
 来者也不利賓包苴之魚豈能及賓謂不可更及外
 人也遇道當專一二則雜矣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003-108b]
 二之遇初不可使有二於外當如包苴之有魚包苴
 之魚義不及於賓客也
九三臀无膚其行次且厲无大咎
 二與初既相遇三説初而宻比於二非所安也又為
 二所忌惡其居不安若臀之无膚也處既不安則當
 去之而居姤之時志求乎遇一隂在下是所欲也故
 處雖不安而其行則又次且也次且進難之狀謂不
 能遽舎也然三剛正而處㢲有不終迷之義若知其
[003-109a]
 不正而懐危懼不敢妄動則可以无大咎也非義求
 遇固已有咎矣知危而止則不至於大也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其始志在求遇於初故其行遲遲未牽不促其行也
 既知危而改之故未至於大咎也
九四包无魚起凶
 包者所裹畜也魚所美也四與初為正應當相遇者
 也而初已遇於二矣失其所遇猶包之无魚亡其所
[003-109b]
 有也四當姤遇之時居上位而失其下下之離由已
 之失徳也四之失者不中正也以不中正而失其民
 所以凶也曰初之從二以比近也豈四之罪乎曰在
 四而言義當有咎不能保其下由失道也豈有上不
 失道而下離者乎遇之道君臣民主夫婦朋友皆在
 焉四以下暌故主民而言為上而下離必有凶變起
 者將生之謂民心既離難將作矣
象曰无魚之凶遠民也
[003-110a]
 下之離由已致之遠民者已遠之也為上者有以使
 之離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九五下亦无應非有遇也然得遇之道故終必有遇
 夫上下之遇由相求也杞髙木而葉大處髙體大而
 可以包物者祀也美實之在下者瓜也羙而居下者
 側微之賢之象也九五尊居君位而下求賢才以至
 髙而求至下猶以杞葉而包瓜能自降屈如此又其
[003-110b]
 内藴中正之徳充實章美人君如是則无有不遇所
 求者也雖屈己求賢若其徳不正賢者不屑也故必
 含蓄章美内積至誠則有隕自天矣猶云自天而降
 言必得之也自古人君至誠降屈以中正之道求天
 下之賢未有不遇者也髙宗感於夢寐文王遇於漁
 釣皆由是道也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
 所謂含章謂其含藴中正之徳也徳充實則成章而
[003-111a]
 有輝光
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
 命天理也舎違也至誠中正屈己求賢存志合於天
 理所以有隕自天必得之矣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至剛而在最上者角也九以剛居上故以角為象人
 之相遇由降屈以相從和順以相接故能合也上九
 髙亢而剛極人誰與之以此求遇固可吝也己則如
[003-111b]
 是人之遠之非他人之罪也由已致之故无所歸咎
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既處窮上剛亦極矣是上窮而致吝也以剛極居髙
 而求遇不亦難乎
坤下/兌上
 萃序卦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
 聚也物相㑹遇則成羣萃所以次姤也為卦兌上坤
 下澤上於地水之聚也故為萃不言澤在地上而云
[003-112a]
 澤上于地言上于地則為方聚之義也
萃亨王假有廟
 王者萃聚天下之道至於有廟極也羣生至衆也而
 可一其歸仰人心莫知其鄉也而能致其誠敬鬼神
 之不可度也而能致其来格天下萃合人心總攝衆
 志之道非一其至大莫過於宗廟故王者萃天下之
 道至於有廟則萃道之至也祭祀之報本於人心聖
 人制禮以成其徳耳故豺獺能祭其性然也萃下有
[003-112b]
 亨字羡文也亨字自在下與渙不同渙則先言卦才
 萃乃先言卦義彖辭甚明
利見大人亨利貞
 天下之聚必得大人以治之人聚則亂物聚則争事
 聚則紊非大人治之則萃所以致争亂也萃以不正
 則人聚為苟合財聚為悖入安得亨乎故利貞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萃者豐亨之時也其用宜稱故用大牲吉事莫重於
[003-113a]
 祭故以祭享而言上交鬼神下接民物百用莫不皆
 然當萃之時而交物以厚則是享豐富之吉也天下
 莫不同其富樂矣若時之厚而交物以薄乃不享其
 豐美天下莫之與而悔吝生矣葢隨時之宜順理而
 行故彖云順天命也夫不能有為者力之不足也當
 萃之時故利有攸往大凡興工立事貴得可為之時
 萃而後用是以動而有裕天理然也
彖曰萃聚也順以説剛中而應故聚也
[003-113b]
 萃之義聚也順以説以卦才言也上説而下順為上
 以説道使民而順於人心下説上之政令而順從於
 上既上下順説又陽剛處中正之位而下有應助如
 此故能聚也欲天下之萃才非如是不能也
王假有廟致孝享也
 王者萃人心之道至於建立宗廟所以致其孝享之
 誠也祭祀人心之所自盡也故萃天下之心者无如
 孝享王者萃天下之道至於有廟則其極也
[003-114a]
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
 萃之時見大人則能亨盖聚以正道也見大人則其
 聚以正道得其正則亨矣萃不以正其能亨乎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
 用大牲承上有廟之文以享祀而言凡事莫不如是
 豐聚之時交於物者當厚稱其宜也物聚而力贍乃
 可以有為故利有攸往皆天理然也故云順天命也
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003-114b]
 觀萃之理可以見天地萬物之情也天地之化育萬
 物之生成凡有者皆聚也有无動静終始之理聚㪚
 而已故觀其所以聚則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象曰澤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澤上于地為萃聚之象君子觀萃象以除治戎器用
 戒備於不虞凡物之萃則有不虞度之事故衆聚則
 有争物聚則有奪大率既衆則多故矣故觀萃象而
 戒也除謂簡治也去弊惡也除而聚之所以戒不虞也
[003-115a]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无咎
 初與四為正應本有孚以相從者也然當萃時三隂
 聚處柔无守正之節若捨正應而從其類乃有孚而
 不終也乃亂惑亂其心也乃萃與其同類聚也初若
 守正不從號呼以求正應則一握笑之矣一握俗語
 一團也謂衆以為笑也若能勿恤而往從剛陽之正
 應則无過咎不然則入小人之羣矣
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003-115b]
 其心志為同類所惑亂故乃萃於羣隂也不能固其
 守則為小人所惑亂而失其正矣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初隂柔又非中正恐不能終其孚故因其才而為之
 戒二雖隂柔而得中正故雖戒而微辭凡爻之辭闗
 得失二端者為法為戒亦各隨其才而設也引吉无
 咎引者相牽也人之交相求則合相待則離二與五
 為正應當萃者也而相遠又在羣隂之間必相牽引
[003-116a]
 則得其萃矣五居尊位有中正之徳二亦以中正之
 道往與之萃乃君臣和合也其所共致豈可量也是
 以吉而无咎也无咎者善補過也二與五不相引則
 過矣孚乃利用禴孚信之在中誠之謂也禴祭之簡
 薄者也菲薄而祭不尚備物直以誠意交於神明也
 孚乃者謂有其孚則可不用文飾專以至誠交於上
 也以禴言者謂薦其誠而已上下相聚而尚飾焉是
 未誠也盖其中實者不假飾於外用禴之義也孚信
[003-116b]
 者萃之本也不獨君臣之聚凡天下之聚在誠而已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變也
 萃之時以得聚為吉故九四為得上下之萃二與五
 雖正應然異處有間乃當萃而未合者也故能相引
 而萃則吉而无咎以其有中正之徳未遽至改變也
 變則不相引矣或曰二既有中正之徳而象云未變
 辭若不足何也曰羣隂比處乃其類聚方萃之時居
 其間能自守不變遠湏正應剛立者能之二隂柔之
[003-117a]
 才以其有中正之徳可覬其未至於變耳故象含其
 意以存戒也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三隂柔不中正之人也求萃於人而人莫與求四則
 非其正應又非其類是以不正為四所棄也與二則
 二自以中正應五是以不正為二所不與也故欲萃
 如則為人棄絶而嗟如不獲萃而嗟恨也上下皆不
 與无所利也惟往而從上六則得其萃為无咎也三
[003-117b]
 與上雖非隂陽正應然萃之時以類相從皆以柔居
 一體之上又皆无與居相應之地上復處説順之極
 故得其萃而无咎也易道變動无常在人識之然而
 小吝何也三始求萃於四與二不獲而後往從上六
 人之動為如此雖得所求亦可小羞吝也
象曰往无咎上㢲也
 上居柔説之極三往而无咎者上六㢲順而受之也
九四大吉无咎
[003-118a]
 四當萃之時上比九五之君得君臣之聚也下比下
 體羣隂得下民之聚也得上下之聚可謂善矣然四
 以陽居隂非正也雖得上下之聚必得大吉然後為
 无咎也大為周遍之義无所不周然後為大无所不
 正則為大吉大吉則无咎也夫上下之聚固有不由
 正道而得者非理枉道而得君者自古多矣非理枉
 道而得民者盖亦有焉如齊之陳恒魯之季氏是也
 然得為大吉乎得為无咎乎故九四必能大吉然後
[003-118b]
 為无咎也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當也
 以其位之不當疑其所為未能盡善故云必得大吉
 然後為无咎也非盡善安得為大吉乎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九五居天下之尊萃天下之衆而君臨之當正其位
 修其徳以陽剛居尊位稱其位矣為有其位矣得中
 正之道无過咎也如是而有不信而未歸者則當自
[003-119a]
 反以修其元永貞之徳則无思不服而悔亡矣元永
 貞者君之徳民所歸也故比天下之道與萃天下之
 道皆在此三者王者既有其位又有其徳中正无過
 咎而天下尚有未信服歸附者盖其道未光大也元
 永貞之道未至也在修徳以来之如苗民逆命帝乃
 誕敷文徳舜徳非不至也盖有遠近昏明之異故其
 歸有先後既有未歸則當修徳也所謂徳元永貞之
 道也元首也長也為君徳首出庶物君長羣生有尊
[003-119b]
 大之義焉有主統之義焉而又恒永貞固則通於神
 明光於四海无思不服矣乃无匪孚而其悔亡也所
 謂悔志之未光心之未慊也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象舉爻上句王者之志必欲誠信著於天下有感必
 通含生之類莫不懐歸若尚有匪孚是其志之未光
 大也
上六齎咨涕洟无咎
[003-120a]
 六説之主隂柔小入説髙位而處之天下孰肯與也
 求萃而人莫之與其窮至於齎咨而涕洟也齎咨咨
 嗟也人之絶之由己自取又將誰咎為人惡絶不知
 所為則隕獲而至嗟涕真小人之情狀也
象曰齎咨涕洟未安上也
 小人所處常失其宜既貪而從欲不能自擇安地至
 於困窮則顛沛不知所為六之涕洟盖不安於處上
 也君子慎其所處非義不居不幸而有危困則泰然
[003-120b]
 自安不以累其心小人居不擇安常履非據及其窮
 廹則隕穫躁撓甚至涕洟為可羞也未者非遽之辭
 猶俗云未便也未便能安於上也隂而居上孤處无
 與既非其據豈能安乎
巽下/坤上
 升序卦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物
 之積聚而益髙大聚而上也故為升所以次於萃也
 為卦坤上㢲下本在地下為地中生木木生地中長
[003-121a]
 而益髙為升之象也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升者進而上也升進則有亨義而以卦才之善故元
 亨也用此道以見大人不假憂恤前進則吉也南征
 前進也
彖曰柔以時升
㢲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
 以二體言柔升謂坤上行也㢲既體卑而就下坤乃
[003-121b]
 順時而上升以時也謂時當升也柔既上而成升則
 下㢲而上順以㢲順之道升可謂時矣二以剛中之
 道應於五五以中順之徳應於二能㢲而順其升以
 時是以元亨也彖文誤作大亨解在大有卦
用見大人勿恤有慶也
 凡升之道必由大人升於位則由王公升於道則由
 聖賢用㢲順剛中之道以見大人必遂其升勿恤不
 憂其不遂也遂其升則已之福慶而福慶及物也
[003-122a]
南征吉志行也
 南人之所向南征謂前進也前進則遂其升而得行
 其志是以吉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徳積小以髙大
 木生地中長而上升為升之象君子觀升之象以順
 修其徳積累微小以至髙大也順則可進逆乃退也
 萬物之進皆以順道也善不積不足以成名學業之
 充實道徳之崇髙皆由積累而至積小所以成髙大
[003-122b]
 升之義也
初六允升大吉
 初以柔居㢲體之下又㢲之主上承於九二之剛㢲
 之至者也二以剛中之徳上應於君當升之任者也
 允者信從也初之柔㢲唯信從於二信二而從之同
 升乃大吉也二以徳言則剛中以力言則當任初之
 隂柔又无應援不能自升從於剛中之賢以進是由
 剛中之道也吉孰大焉
[003-123a]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與在上者合志同升也上謂九二從二而升乃與二
 同志也能信從剛中之賢所以大吉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二陽剛而在下五隂柔而居上夫以剛而事柔以陽
 而從隂雖有時而然非順道也以暗而臨明以剛而
 事弱若黽勉於事勢非誠服也上下之交不以誠其
 可以久乎其可以有為乎五雖隂柔然居尊位二雖
[003-123b]
 剛陽事上者也當内存至誠不假文飾於外誠積於
 中則自不事外飾故曰利用禴謂尚誠敬也自古剛
 強之臣事柔弱之君未有不為矯飾者也禴祭之簡
 質者也云孚乃謂既孚乃宜不用文飾專以其誠感
 通於上也如是則得无咎以剛強之臣而事柔弱之
 君又當升之時非誠意相交其能免於咎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二能以孚誠事上則不唯為臣之道无咎而已可以
[003-124a]
 行剛中之道澤及天下是有喜也凡象言有慶者如
 是則有福慶及於物也言有喜者事既善而又有可
 喜也如大畜童牛之牿元吉象云有喜盖牿於童則
 易又免强制之難是有可喜也
九三升虚邑
 三以陽剛之才正而且㢲上皆順之復有援應以是
 而升如入无人之邑孰禦哉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003-124b]
 入无人之邑其進无疑阻也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四柔順之才上順君之升下順下之進已則止其所
 焉以隂居柔隂而在下止其所也昔者文王之居岐
 山之下上順天子而欲致之有道下順天下之賢而
 使之升進已則柔順謙恭不出其位至徳如此周之
 王業用是而亨也四能如是則亨而吉且无咎矣四
 之才固自善矣復有无咎之辭何也曰四之才雖善
[003-125a]
 而其位當戒也居近君之位在升之時不可復升升
 則凶咎可知故云如文王則吉而无咎也然處大臣
 之位不得无事於升當上升其君之道下升天下之
 賢已則止其分焉分雖當止而徳則當升也道則當
 亨也盡斯道者其唯文王乎
象曰王用亨子岐山順事也
 四居近君之位而當升時得吉而无咎者以其有順
 徳也以柔居坤順之至也文王之亨于岐山亦以順
[003-125b]
 時而已上順於上下順乎下已順處其義故云順事
 也
六五貞吉升階
 五以下有剛中之應故能居尊位而吉然質本隂柔
 必守貞固乃得其吉也若不能貞固則信賢不篤任
 賢不終安能吉也階所由而升也任剛中之賢輔之
 而升猶登進自階言有由而易也指言九二正應然
 在下之賢皆用升之階也能用賢則彚升矣
[003-126a]
象曰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倚任賢才而能貞固如是而升可以致天下之大治
 其志可大得也君道之升患无賢才之助爾有助則
 猶自階而升也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貞
 六以隂居升之極昏冥於升知進而不知止者也其
 為不明甚矣然求升不已之心有時而用於貞正而
 當不息之事則為宜矣君子於貞正之徳終日乾乾
[003-126b]
 自强不息如上六不已之心用之於此則利也以小
 人貪求无已之心移於進徳則何善如之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昏冥於升極上而不知已唯有消亡豈復有加益也
 不富无復増益也升既極則有退而无進也
 
 
 伊川易傳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