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12 周易口義-宋-胡瑗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口義卷八     宋 胡瑗 撰
下經
   萃
坤下/兊上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
利有攸往
 義曰按序卦云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
 也蓋言聖賢既相姤遇則天下之人得以會聚故以
[008-1b]
 萃次于姤也然萃所以得亨者蓋君臣相遇民物和
 會當此之時其道得以大通其志得以上行故萃亨
 者此也王假有廟者廟貌也言聚先祖之神故謂之
 廟何則夫人之生則精神萃之于身及其死也魂氣
 歸于天形魄歸于地于此時也孝子慈孫雖有求見
 之志而不能見其容貌雖有虔奉之心而不得為之
 奉養是故聖人觀萃之卦假其萃聚之道設為廟祧
 以萃祖宗之精神于其間以奉四時之祭以盡孝子
[008-2a]
 之心而施教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當此萃聚之時皆
 知尊事其祖先也故萃聚之道莫大于此利見大人
 亨者夫小民蚩蚩不能自立是必得大有才徳之人
 以仁義之道生成之然後得其所亨今萃聚之世民
 物和會故當利見大有才徳之人然後民得以亨通
 矣利貞者君之所以得民民之所以從君必須利在
 于正道苟居上者不以正道而治之則民始雖衆
 多而聚終亦離叛矣是萃之道所利者惟在于正用
[008-2b]
 大牲吉者夫君之所有天下者蓋由功業被于民而
 為天之所眷祐者也故孟子曰天與賢則與賢天與
 子則與子是則為人上者撫有萃聚之世皆由天所
 付與之也故王者當此萬物萃聚之世必用其碩大
 之牲為之享祀以答天所貺之命故得其吉也利有
 攸往者萃聚之世君臣會聚天下和同故聖賢君子
 必當往而康濟之使天下大得其亨通矣
彖曰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王假有廟致孝
[008-3a]
享也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
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義曰萃訓即聚也言天下君臣民物會聚之時也順
 以說者此就二體以言之下坤為順上兊為說是聖
 人在上能以仁義之道順民之欲說民之心使羣民
 亦以順說而相合也剛中而應故聚也者此指九五
 六二而言蓋五以剛徳居中為萃之主下應六二柔
 正之臣是君臣之間倡而和令而行同徳而治者也
[008-3b]
 夫既順而說又剛而中有此四徳之備然後天下之
 民因得而聚矣王假有廟致孝享也者言王者假立
 廟貌以聚先祖之精神以修四時之祭以盡孝子之
 心而示教于天下使皆能明享親之禮也利見大人
 聚以正也者言當此萃聚之時必須得大有才徳之
 人以正道治之則天下可得而久大矣用大牲吉利
 有攸往順天命也者夫君者天之所以命也故代天
 理物以仁義之道生成天下之民使天下之民皆受
[008-4a]
 其賜而會聚于時則王者用大牲之禮答天之意以順
 承天之所命也然利有攸往而言順天命者夫王者
 既代天理物則必往而康濟之所以順上天付與之
 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者此廣明
 萃聚之義也夫天本居上地本在下及其隂陽相交
 萬物發生而萃聚此天地聚會之情也至于昆蟲草
 木亦各從其類故繫辭曰方以類聚物以羣分是也
 今此君臣民物各相萃聚之世聖人觀此萃聚之道
[008-4b]
 則可以見天地萬物之情狀矣
象曰澤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義曰上兊為澤下坤為地澤者水之所聚今澤處地
 之上是萃聚之義也除去也言君子之人當此萃聚
 之世民既和說海内晏然于是之時不可復用其兵
 是必韜藏其弓矢偃息其戈矛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也故昔者武王翦商之後載櫜弓矢倒載干戈歸馬
 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是所謂除去戎器者
[008-5a]
 也然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故雖萃聚之世民已和會
 然不可不有所備蓋事久則弊隆極必替故聖人于
 是時亦常因民之隙訓習師旅以為國備而戒不虞
 至如堯舜商周之時可謂極治矣然猶立司馬司徒
 司空司冦之職以訓習兵戎以是觀之雖在萃聚之
 世至平之時亦當戒于不虞此乃聖人安不忘危存
 不忘亡之道也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无咎
[008-5b]
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義曰孚信也按此初六居萃聚之世上應于九四是
 以始初則以至信相待欲相萃聚然而六三以不正
 之身居其間上无其應又最比于四遂招誣謗之言
 以間于己是以初雖始有誠信以待于四今既為小
 人之所間則初六誠信之心不得其終也乃亂乃萃
 者謂六三既為間于初六不得與四相從是以初六
 心志必為惑亂也故曰乃亂然且當萃聚之世是上
[008-6a]
 下皆相求萃聚之際初雖心志惑亂終得其萃故曰
 乃萃若號一握為笑者號謂號咷也一握謂掌握之
 間至淺末者也萃聚之世必上下相求和會然後必
 有所濟然此初雖與四為正應然為六三小人之所
 間厠于其間以疎隔于初使不得與四萃聚故始則
 有號咷之怨然四雖為三之所間隔于己而本與初
 為應故亦不至于深久雖初始則號咷然終得與四
 為之萃聚而有懽笑也勿恤往无咎者夫君子為小
[008-6b]
 人之所疾害小人為君子之所決去此理之常也今
 初為六三小人之疎間于己為之讒謗然君子之心
 何必憂恤但執其正道以至誠公直而行往求于四
 之應則必无咎矣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象曰引吉无咎中未變也
 義曰君子之進不可自媒以苟媚其君而幸其時之
 寵榮也是故君子懐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是君
 子凡所進用必須有道待上之聘求然後往則得盡
[008-7a]
 進身之道也今六二以隂居隂履得其中又上應九
 五中正之君然亦必待其君援引于己然後往之此
 所以得吉而无咎也孚乃利用禴者孚信也禴薄祭
 也夫君子之進必在乎誠信相交心志相接然後其
 道可以大行也今當萃聚之時君臣之間誠信既著
 心志既通則可以不煩外飾其道得行矣若夫君臣
 之間誠信未著心志未通而欲其道之大行則孔子
 所謂未信而諫則以為謗己者也蓋君臣相應則道
[008-7b]
 可大行孚信中立則雖禴之薄祭亦可通于神明也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變也者言六二之所以待君之
 見引而後進者蓋守中正之道而不變不為富貴貧
 賤之所移待求而進是志未有變也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義曰如語辭也六三以隂居陽位不正也居下卦之
 上不中也以不中不正之身居于萃聚之世上无其
 應而欲親比于四然四本與初為正應是以不納于
[008-8a]
 已既不見納是以嗟咨怨望復何所利哉往无咎小
 吝者萃聚之世上下相求以成萃聚然後事有所成
 今此六三雖无正應而四又不見納然當是萃聚之
 時捨其四之陽以類求類則往而應于上六亦免其
 咎然小有鄙吝者蓋上六亦隂以隂求隂所以小吝
 而已象曰往无咎上巽也者言六三捨九四而往應
 于上必无咎也何則蓋上六以隂爻在上隂為巽順
 必下接于己也
[008-8b]
九四大吉无咎象曰大吉无咎位不當也
 義曰萃聚之世衆隂皆欲萃于君而四以陽居隂在
 上卦之下不中不正而當衆隂之路是必有擅民之
 疑奪權之嫌故須内抱剛明之徳外盡忠順之道使
 其事為大吉然後可以免咎故曰大吉无咎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貞悔亡象曰萃有位志未
光也
 義曰萃聚之世天下之民皆遇聚歸于上今五有剛
[008-9a]
 明之才居至尊之位當是時下有九四不正之臣據
 羣隂歸已之路而固塞之是使衆民皆歸于四而不
 歸于五故五所存者位與號耳无咎者以五雖有權
 臣在下侵權奪勢然本有剛明之才中正之徳但其
 道不得以大行亦可以自得无咎也匪孚元永貞悔
 亡者言五雖有侵權之臣而使已之威賞號令不行
 于天下而不為天下之所信苟能自守永長貞正之
 徳无私无陂久而不變則可以悔亡象曰萃有位志
[008-9b]
 未光也者言五雖有其位而其道不得以大行而教
 化號令不能以及于天下不為天下之所信是其志
 未甚光大也
上六齎咨涕洟无咎象曰齎咨涕洟未安上也
 義曰齎咨者嗟嘆之貌出自目曰涕出自鼻曰洟上
 六居卦之極上進无所往引退无所適當萃之時而
 又下无其應是以嗟嘆而涕洟以求其萃聚也然則
 得无咎者蓋六三以不正之身在下卦之上亦无其
[008-10a]
 應是以與上以類求類此所以无咎也象曰齎咨涕
 洟未安上也者言上六所以齎咨涕洟者以不得其
 所而不安其居也
   升
巽下/坤上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義曰按序卦云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言物
 之衆萃自少而聚之于多自下而至于髙以升于上
 故以此升次于萃也然曰元亨者言聖賢之人升于
[008-10b]
 上位必須有元大始生之徳以生成天下之民物又
 有大亨之徳以通濟天下之事然後得盡所以升上
 之道也用見大人勿恤者夫君子之升進雖有是大
 生大通之徳然不可孑然而獨往必須用見大有才
 徳之人以依附之然後升其髙位而不至于危可以
 永保其禄位復何有所憂恤哉南征吉者按此一卦
 上坤坤為西南之卦下巽巽為東南之卦上下皆是
 南方之位故曰南征夫聖賢之人居升進之時必附
[008-11a]
 麗南方離明之主又取其往就南方長養寛平之地
 以生成天下則所行之道无不通濟故可以獲其吉
 也
彖曰柔以時升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用見大人
勿恤有慶也南征吉志行也
 義曰柔以時升者此釋卦名之義也巽在下坤在上
 二卦之體皆主柔順而又三隂在上得時而進亦猶
 賢人君子執柔順之道以其時之可進而進是得其
[008-11b]
 升進之義也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者此又以
 二體兼九二六五以釋元亨之義下體巽也上體順
 也剛中九二也應謂六五也夫君子必不可全任巽
 順之徳若全任之則失于懦是必内有剛明之才外
 有柔順之行使剛不過亢柔不至懦而所為所行之
 事皆得其中正然而外既有柔順之徳内有剛明之
 才苟或上无其應則亦不可得而升進故今又應于
 六五中正之君是當此之時君子皆得其升進之道
[008-12a]
 以元大始生之徳通濟于天下是以大亨也南征吉
 志行也者言君子之進既附麗其大人又即其南方
 生養寛平之地以生成于天下是所立之志所行之
 道皆得以大行矣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徳積小以髙大
 義曰坤為地巽為木夫木之生資于地始自芽蘖至
 把握積久以至合抱是升進之象也君子觀此象執
 柔順之徳常積善道不矜細行以日繼月以月繼時
[008-12b]
 以時繼歲至終身久而不變積小善以至大善由小
 賢以至大賢由大賢以至于聖皆從微而至著由小
 以至大故曰積小以髙大也
初六允升大吉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義曰允信也率從之稱也夫升進之時君子所志在
 于乘時以升進于其位而行其道也今初居巽之體
 處升進之始雖无其應然于九二同心合志以進于
 位為衆賢之先倡故賢人君子皆信而率從之以進
[008-13a]
 于上君子之人既得升進則其道得以行其志得以
 伸其澤可以福于生靈其功業可以被于天下故吉
 之大者此也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者初六當升
 進之時為升進之始雖上无應然與九二中正之賢
 合志而進使衆人亦率從于已而升進故得大吉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義曰孚由中之信也禴春之薄祭也九二以剛陽之
 徳處下卦之中而體居其巽是其剛不過亢柔不至
[008-13b]
 弱執大中巽順而升者也而又上應六五之君以柔
 順而接納于已是升而得其時得其道者也以至于
 所行之道所為之事无不合于中夫君既以柔順而
 接納于下則下得盡其由中之信至誠之道以事其
 君若然以至信至誠而事其君則不假外物不須外
 貌而君自然信任矣亦若誠信立于中雖薄禴之祭
 亦可以通于鬼神也左傳所謂苟有明信雖澗溪沼
 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釡之器潢汙行潦之
[008-14a]
 水可以薦于鬼神可以羞于王公是也无咎者九二
 以至誠之道奉于君而君任信之則是諫行言聽膏
 澤下于民以此為臣何咎之有象曰九二之孚有喜
 也者夫君臣相信以成天下之事以立太平之功是
 有喜慶之美也
九三升虚邑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義曰九三以陽居陽履正者也而又有上六以為之
 應進不為小人之所阻礙退不為時之所凝滯而上
[008-14b]
 六又為之引道上下相順无有疑間以是而升于君
 子之位若升虚邑然復何所疑哉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順事

 義曰王即文王也岐山文王所治之地也夫升進之
 道貴于柔順今此六四以隂居隂履得其正上比于
 六五是進得其位者也然比于六五柔弱之君又下
 乘衆陽剛强之臣六四執柔順之道率其剛強之臣
[008-15a]
 以事其君故有文王之象昔商紂在上文王為西伯
 治于岐山之邑當此之時文王有聖人之才无聖人
 之位而以仁義之道生成其一國至如耕者九一罪
 人不孥仕者世禄關譏而不征市㕓而不稅發政施
 仁必先于窮民是以岐山之民皆得亨通故歸者如
 歸父母當是之際文王升進之道愈盛故曰王用亨
 于岐山也吉无咎者文王以仁義居人臣之位升進
 之道固已盛矣天下之心固已歸矣如是則幾于侵
[008-15b]
 君之權擅君之民苟不以柔順之節奉于上則臣子
 之分虧而凶咎必至矣故文王能盡臣子之道執柔
 順之節率天下之民以服事于紂故得吉而无咎矣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順事也者言文王治岐山之地
 三分天下有其二且盡率其民以服事于紂不失臣
 子柔順之道是至順之事也
六五貞吉升階象曰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義曰階是尊者所居之地六五以隂居陽本失其正
[008-16a]
 者也然升進之道貴于柔順今六五有柔順之道居
 得其中是有大中之徳者也而又下有九二剛明中
 正之臣為之輔佐然所為之事患在于不正若能守
 之以正則可以獲吉而當至尊之位也象曰大得志
 也者若能守至正以居其位而治天下之民使皆受
 其賜則己之志大有所得也
上六㝠升利于不息之貞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義曰冥者冥昧也夫升進之道至于五位大中之極
[008-16b]
 也惟聖賢之人則不為情所遷不為情所誘進退存
 亡皆得其正可以進則進可以退則退可以止則止
 今此上六其性冥冥然无所知但知進而不知退知
 存而不知亡升而不已過于至尊之位失其大中之
 道而至于亢極故曰冥升也利于不息之貞者息長
 息也言雖冥昧不知其己以至于上若能知升而可
 以已知進而可以退謙虚消損不務長息以正自守
 則猶可獲其吉也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者言上
[008-17a]
 六既不達存亡之幾以至于上位固當消虚自損不
 為尊大以自至于富盛也
   困
坎下/兊上困亨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義曰按序卦云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言升進
 之道不可過極過極則窮困從而至矣至如天之道
 升而不已必至過亢之悔地之道升而不已必至龍
 戰之災以天地之道至大尚有困極況于人乎以人
[008-17b]
 事言之是君子之人不得其位不逢其時其道不能
 行于天下而身至于窮困故曰困然得亨者言君子
 之道身雖困窮而道自亨何則夫君子之人以仁義
 道徳充積于中不為窮達富貴患難以動其心是身
 雖處困而其道自得以亨通故孟子曰君子所性雖
 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此之謂也貞大人吉无
 咎者貞正也言小人居窮困之時憂愁迫蹙姦邪竊
 亂无所不至則其為禍也不可勝道矣惟君子處于
[008-18a]
 窮困則能以聖賢之道自為之樂又能取正于大有
 徳之人以為法則故所行无不得其道所以獲吉而
 无咎矣有言不信者夫聖賢之人居得其位行得其
 道不令而民自信不言而民自從其勢固然也至于
 窮困之時不得其位不能行其道雖有言可以為天
 下法而終不見信于人亦勢然也何則夫惟聖知聖
 惟賢知賢是君子當窮困之時豈能以言語見信于
 小人哉故孔子聖人也孟子賢人也困于衰周之時
[008-18b]
 雖歴聘于諸國人皆謂之迂濶是有言而人終不見
 信之也
彖曰困剛揜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
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義曰剛揜也者此釋困卦之義也坎為陽兊為隂陽
 為剛君子之象隂為柔小人之象夫剛體本居于上
 柔體本居于下猶君子居上位以治于下小人居下
 位以奉于上今困之卦陽居下隂居上是剛為柔所
[008-19a]
 揜君子為小人所蔽困之象也險以說困而不失其
 所亨其惟君子乎者此以二體言之下坎為險上兊
 為說言君子雖居窮困險難之時而能以聖人之道
 自說樂之則處險而不改其說是于困而不失其所
 以亨通之道非君子其能與于此貞大人吉以剛中
 也者即九二九五也言二五皆有剛明之徳而又得
 其中是大有賢徳之人也故君子居此困窮之時必
 當持正此大有徳之人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者
[008-19b]
 君子當是窮困之際道不得行言不見信苟尚口
 頰徒益至于窮困也
象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義曰兊為澤坎為水夫水本聚于澤上而浸潤萬物
 今水反在澤下是萬物不被其潤澤猶君子之人所
 以居大位而澤天下之民今反在困窮之地是其道
 不及于天下此困之象也君子以致命遂志者命謂
 天之所命也致謂極盡之義言君子有仁義之道藴
[008-20a]
 諸其身固當居大位處重權施其事業于天下以澤
 萬民則宜矣今居于窮困之間使其道不得以行是
 事非已招咎非己致匪人力所為蓋天命之使然也
 然而君子之心自達于性命之理不以困躓易其操
 不以貧賤變其節恬然自樂以遂其志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象曰入于幽谷
幽不明也
 義曰臀者最處卑下之物也株木者枯老朽槁之木
[008-20b]
 初六居困之始在陂險之下其體隂柔不能自濟雖
 上有九四為之應然為二所間隔又有六三上无其
 應下比于四初以三專侵已之正應是以已欲上進
 而不得又最在于下是猶困于枯槁之木更无生長
 繁盛之意也入于幽谷者初既居窮困之下不能自
 濟進不得已之應如入于幽暗深谷之中而无所明
 顯也三歲不覿者此爻窮困已甚雖有四之正應而
 為二三之所間使不得進而又在于下體難于上進
[008-21a]
 至于三歲之間亦未得與四相見象曰入于幽谷幽
 不明也者初最居下如困于幽暗深谷之中无所明
 顯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亨祀征凶无咎象曰困
于酒食中有慶也
 義曰凡居窮困之時必有剛明之才然後能濟于世
 今九二以剛陽之質處下卦之中有剛明之徳是能
 自濟者也既有剛明之徳而能自濟則衆皆歸之歸
[008-21b]
 之者衆則所奉者厚故困于酒食饜飫之象也朱紱
 方來者朱紱天子之服天子純朱紱方將也言九二
 既有剛明之才大中之徳為衆人所歸則天子必委
 任之既委任之則降體貌以禮之厚恩命以尊寵之
 是天子寵命將至故曰朱紱方來利用享祀者凡易
 中言享祀之類皆謂以至誠上通于神明九二既為
 衆人所歸又為天子所任則必能進其至誠率天下
 之人以奉于上如享祀之時竭誠以通于神明也征
[008-22a]
 凶无咎者以此九二其勢已尊其權已重其寵已
 隆人臣之分盡于此矣若不知止而復求其進凶禍
 必至矣夫凶禍之來皆已所招非他人所致復何咎
 于人哉此亦戒之之意也象曰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者言九二有剛明之徳居得其位而為天子所任得
 行其道于天下而有喜慶之事也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見其妻凶象曰據
于蒺藜乘剛也入于其宫不見其妻不祥也
[008-22b]
 義曰石者堅頑之物也蒺藜者草之有刺者也大凡
 居困之際必有剛明中正之徳乃能自濟今此六三
 以隂柔之質處于陽位是履不得其正過于六二是
 行不得其中以不中不正之身妄據崇髙之位上无
 其應當困之時上進則有九四之剛陽以隔塞其路
 故曰困于石下而欲守其位則乘于九二之剛夫九
 二以中正之才為己所乘陵則反害于己故曰據于
 蒺藜是進退皆不得其安也入于其宫不見其妻凶
[008-23a]
 者言三以柔順不正之質進既不得行道退又不獲
 所安上又无正應以為己輔是其窮困至極則雖至
 親之人尚不可得而見之是猶入其宫而不見其妻
 此凶之道也故先聖亦繫此爻曰非所困而困焉名
 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
 其可得見耶象曰據于蒺藜乘剛也者言六三所以
 據于蒺藜者蓋乘九二之剛也不祥者祥善也以不
 見其妻而罹其凶是豈為祥善者哉
[008-23b]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
雖不當位有與也
 義曰徐徐者舒緩不敢決進也金者堅剛之物車者
 至剛載物而行者也謂九二也按此九四爻以陽居
 隂居非其位當困之時與初為正應然九二在下上
 无其應欲其比之固塞已路使不得以相會遇是以
 九四不可決然而行但徐徐然舒緩而圖之也吝鄙
 吝也以已有正應而為二所固塞是鄙吝之道也有
[008-24a]
 終者九四既履非其正為二之所間隔然當困之時
 上下相求雖為二所隔而初六本與己為應但緩而
 圖之則初六終與己為之應也象曰來徐徐志在下
 者徐徐而來蓋本與初為正應是志在于下也雖不
 當位有與也者以陽居隂不當位者也然初六之隂
 本已之正應既為正應雖見隔于九二亦終有相與
 之道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象曰劓刖志
[008-24b]
未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義曰劓者割鼻之刑也刖者斷足之刑也赤紱者諸
 侯之服也按毛詩車攻篇云赤紱金舄會同有繹是
 言諸侯來朝用此赤紱也此五所以言劓刖困于赤
 紱者言五居困之時衆所不附為困之主困之極者
 也夫居困之時衆所不附當寛其慈惠以仁義之道
 居已以下于人則人皆樂而歸之今不能寛其慈惠
 反以剛壯之道刑罰之威以服其人使民畏而從之
[008-25a]
 欲天下諸侯皆從于己然後以威力服之非心服也
 故人必不從反為諸侯之所困也乃徐有說者言九
 五本居得其中又履得其正雖始失于威暴而為人
 所不從若能徐徐緩而圖之施徳布惠則人必感恱
 而從矣然亦利用祭祀者言九五緩而圖之以有感
 恱之道必須盡其至誠以接天下猶祭祀之時盡其
 至誠以通于鬼神也然二云利用享祀五云利用祭
 祀者蓋至誠至信其禮則一但九二人臣之位九五
[008-25b]
 人君之位居君臣之分尊卑之差豈可无别故二曰
 亨祀五曰祭祀也象曰劓刖志未得也者言五專
 尚劓刖威服于人而人心將不樂從故其志未有
 所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者言五所以緩而圖之
 有感恱之道者由已居得其中行得其直故也利用
 祭祀受福也者九五若能盡其至誠以接于下猶祭
 祀以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葛
[008-26a]
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義曰葛藟者蔓生之藤臲卼者不安之地也言上以
 柔弱之質下无其應居于卦外極困之地不能自濟
 是以困于纏繞不得所安困之甚者也曰者思謀之
 辭凡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上六既處極困則思謀
 其身處度其事動必有悔吝既動而有悔必當冒難
 而往以求其變通不顧險難決然而往則可獲其吉
 矣象曰困于葛藟未當也者上六居困極之地非所
[008-26b]
 當居而已居之所以有纏繞之困也動悔有悔吉行
 也者上六既居難中不可不動必冒難而行則獲其
 吉也
   井
巽下/坎上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
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義曰按序卦云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蓋言
 君子之人升進不已則必至于窮困既困于上則必
[008-27a]
 反而歸于下此井所以次于困也改邑不改井者邑
 者都邑人民之所聚居也井者是居其地而不可遷
 改也夫都邑民所居也則可以遷井之為徳則不可
 遷夫邑之名猶君子之身井之義猶君子之徳君子
 之身可貴可賤可富可貧可生可殺君子之道則不
 可為富貴貧賤生死所加損无喪无得者夫井之淵
 源終日汲之而不為之喪失雖終歲不汲亦不至于
 盈滿猶君子積其徳于身至于用與不用乃君民之
[008-27b]
 幸與不幸耳于君子之身何所損益哉往來井井者
 井所以汲水濟于時也往者取其井來者亦取其井
 往來之人莫不資其養蒙其利也猶君子之徳所居
 之處逺邇之人皆受其賜以至鰥寡孤獨昆蟲草木
 无不被其澤也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者汔猶幾
 也將至之謂也繘者汲水之綆也羸者綰絆之謂瓶
 者汲水之器凡井之有濟人之功今水將至而綆未
 出于井則羸其瓶而傾覆之其澤不能及于人凶之
[008-28a]
 道也猶君子以道徳仁義正身履行本欲以濟衆也
 必須致于有位使其澤及于民物則功必有成也而
 反有至中道而自傾覆其徳則澤反不能施天下亦
 凶之道也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
以剛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義曰此先以二體明井之義也坎為水巽為木又為
 入木能入水而舉上其水井之象也井養而不窮者
[008-28b]
 夫井泉源之所聚往者來者皆取以為養而无有窮
 盡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者言都邑之人居可
 以遷井者掘地為之不可以遷猶君子身可以窮達
 徳不可以移易若是惟二五能之二五以剛中之徳
 則不為富貴貧賤生死之所移其徳至造次顛沛之
 間未始變其道如井之不遷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
 功也者言水汔至而綆未出于井其功未濟于人也
 羸其瓶是以凶也者所汲之綆既未出于井而又羸
[008-29a]
 綰其瓶以傾覆其水如君子不能濟人而又傾敗其
 仁義中道而止是凶道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義曰巽為木坎為水木能入水而舉上其水以濟于
 人有井之象君子法此井象以勞來安恤其民而勸
 相之勸者舉天下之賢才黜天下之不肖興庠序之
 教化施禮樂之道以勸天下之人使皆知遷善而逺
 罪也相助也謂勸農輕徭薄斂節儉國用所以助其
[008-29b]
 生也既勞以安之又勸相以助其生是以仁義之道
 被于民得井之義也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
无禽時舍也
 義曰泥者水之滓穢也初六以隂柔之質滓穢沈滯
 居一卦之下上无其應其功不能及于上是井之滓
 穢沈滯至于為人之所不食也舊井者久廢之井也
 禽者至賤之物也久廢滓穢沈滯雖至賤之禽猶不
[008-30a]
 向之則人不食可知矣以人事言之猶人不能脩潔
 其已不能日新其徳不務升進而自處于卑下之位
 為人所不與也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者下謂處于卑
 下功不及于物也時舍者蓋利不被于人故為時人
 之所共棄舍也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象曰井谷射鮒无與也
 義曰谷者谿谷也鮒即鮒魚也積穢之所生甕者停
 水之器凡井之道所以汲取以濟于物今九二處下
[008-30b]
 卦之中上无其應而下比于初猶谿之水下注射于
 積穢之物又如甕之敝敗其水下漏是皆言其功不
 能上濟于物也以人事言之君子之人有仁義之術
 可以濟于天下為生民之福而潛身晦迹以自卑下
 不務升進以行其道其澤不能及于物以是天下
 之所共不與者也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象曰
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明受福也
[008-31a]
 義曰渫者清潔之貌言九三以陽爻居陽履得其正
 有剛明之才而在下體如井之清潔而不為人之所
 食亦若君子有仁義之術不為時君之所用惻者憂
 惻也言君子所憂者非憂其一身貧賤憂其君不堯
 舜憂其民不仁夀故其中心惻然蓋以其道徳仁義
 不見用于上其澤不能及于天下也且井之清潔可
 用取汲而濟于物君子有道徳可以升進而濟天下
 之民然所患者上无明君以察己之道徳若王者有
[008-31b]
 至聖聰明之資能察己之道徳以升進于位而任用
 之使其道行于天下致君于堯舜躋民于仁夀則
 君臣上下罔不賴其徳而受其福慶也象曰井渫不
 食行惻也者行者所行之道也蓋君子有致君經世
 之才今反不用則智謀不補于君膏澤不下于民故
 所以憂惻其道不行于時也受福者是君子必求明
 王以務升進于上使其道大行于天下則天下之人
 皆受其福慶也
[008-32a]
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脩井也
 義曰甃者以砌累而脩補者也按此一爻以隂居隂
 處得其正能自脩飾使其泉源清潔為人所食亦
 猶君子脩潔其行有仁義之道可以濟于天下然位
 不得中尚未汲以濟于人是君子雖未見用亦可自
 守其正而獲无咎也
九五井洌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義曰洌者清潔之貌按此一爻以陽居陽處得其正
[008-32b]
 以剛居中清潔其行是猶井之有寒泉清潔不撓
 為時人所汲而食之以人事言之是聖賢之人居至
 尊之位有剛明中正之徳有仁義之道可以為天
 下之法則可以生成天下之民以至往者來者皆得
 而濟之也故若井洌寒泉為時人之所共食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義曰收者物之收成也幕者蓋幕也夫井之道以汲
 上濟人為功今上六以隂居隂而處一卦之上井道
[008-33a]
 之大成者也猶賢人君子脩仁藴義沛然發施天下
 而福蒼生是君子之道大成也勿幕者上六井道既
 成則當使天下之人往者來者汲之以得濟養故不
 可獨擅其利而蓋幕之也亦猶君子徳行既成則當
 發施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受其賜故不可遁于山
 林而獨善其身亦不可吝嗇所為而不施發也有孚
 元吉者夫井道大成則天下得汲其惠君子道成則
 天下得受其賜故為天下之人所信既能取信于天
[008-33b]
 下所以獲元大之吉也
   革
離下/兊上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義曰按序卦云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凡井之
 經久必有壊敗故當淘治穢滓以革易其故使之鼎
 新此革所以次于井革者變革之義也夫天下暴亂
 人民塗炭是必有大聖之興起拯治天下革天下之
 命令使天下皆得其寧也已日乃孚者已日則事已
[008-34a]
 成之日孚信也夫愚民知久陷于塗炭雖聖人興起
 亦未知聖人之所為猶恐未免于難故須聖人丁寧
 誥戒使民審知然後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制作禮
 樂一新民之耳目使天下之人皆出孚信于上故即
 日不孚至于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者元亨利貞
 天地生成之四徳在聖人為仁義禮智言聖人為革
 之道至難必有是仁義禮智之四徳以生成天下之
 民物然後合徳于天地而可以无悔吝之道苟于四
[008-34b]
 徳有所不備則將自取悔吝者也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
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
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
矣哉
 義曰水火相息者息滅也下離為火上兊為澤夫水
 本積于澤中火本炎上水火之性本不相得水遇火
 而消火遇水而滅是水火之性自然相息滅也二女
[008-35a]
 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者此困二體以言之離為中
 女兊為少女言女子之生雖同其居其志各有適人
 之道是其志自然不相得革之義也已日乃孚革而
 信之者夫民性之愚久處暴虐雖聖人興起以仁義
 之道生成之始皆出于塗炭然民尚未信聖人故當
 已事之日乃新更制作改變號令使決然无疑皆相
 信而從也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者
 文明離象也說兊象也大亨以正四徳畧舉之也言
[008-35b]
 聖人既變暴亂之事于天下遂以文章光明之道感
 恱于民又有元亨利貞之四徳以為革之道拯天下
 之難興天下之治皆順于道而當其理故其悔乃亡
 也天地革而四時成者此以下廣明革之義也夫天
 地之道寒暑相易隂陽相蕩故四時順其序而成其
 歲功也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者夫桀紂之時
 天下暴亂民墜塗炭湯武憫生靈不獲其所于是興
 師振旅放桀伐紂以革其弊上以順于天下以應于
[008-36a]
 民此湯武興治補弊救民于水火為王者能濟事之
 大者也革之時大矣哉者夫革變之時是則革故從
 新除苛解擾一新民之耳目以變時之號令拯天下
 塗炭之民而納之安泰之域其道至大其事至深非
 大有聖徳之人則不可為故先聖所以重嘆之也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厯明時
 義曰水火之性不相得故有革之象也君子觀此革
 易之象以治其厯而明其時蓋天地之大不可以形
[008-36b]
 究是故君子因為之厯數以推測其妙用究極其躔
 次考步其隂陽寒暑日月星辰風雨晦明以察天時
 之早晚以觀四時之代謝所以明示于天下使天下
 之四民因其時而興功業皆不失其早晚此王者治
 國之大法也
初九鞏用黄牛之革象曰鞏用黄牛不可以有為也
 義曰鞏者固也黄者中也牛者至順之物也夫革之
 道不可驟有所為必須以仁義之道漸被于民以大
[008-37a]
 中之道固結于下使民心信確順從于己然後可以
 大有為而行變革之事也今此初九居卦之始在革
 之初故不可驟然有所為是必先以大中之道至順
 之徳以固于民使民固信于己順而從之然後可以
 為其改革更變之事也象曰鞏用黄牛不可以有為
 也者凡革之道必須徳澤被于民已日然後可以革
 之也民固即日而未孚可遽革之乎故但可固守中
 順而結之未可大有所為
[008-37b]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義曰初九在革之始不可驟然有所為是必先以大
 中之道固信于民使民信之然後為變革之事今此
 六二以隂居隂處得其中又得其正而又處離明之
 中能以大中之道變革于民民既信之所以得為革
 之事故曰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者征行也言二既
 居離明之中能以大中之道革變于民夫以是而行
 則得其吉又何咎之有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者
[008-38a]
 夫以離明之中行大中之道以變革于天下而民悉
 信之是所行皆嘉美之事而得其吉也
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
之矣
 義曰今觀此爻經文有所倒錯止依此文以解之則
 義无所當蓋當先云革言三就有孚後則曰征凶
 貞厲何以明之按此九三以陽居陽處得其正又在
 下卦之上處離明之極蓋離為火火性炎上上是兊
[008-38b]
 兊為澤為水水火之性本不相得所以得變革之象
 也今九三既處離明之極體性炎上時為革道故上
 之三爻必須從而成就之其順從皆有誠實也猶聖
 人以離明之道變革所為除去天下之暴為衆人之
 所信從征凶貞厲者言九三既能革變其民天下之
 民既信而順不可更有所征行但守至正之道則可
 以盡變革之義也若復有所往必罹其凶而于正道
 言之是有危厲者也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者之
[008-39a]
 即往也天下之民既已革而順從當是時也復何所
 往哉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義曰九四居非其正本有悔者也然以陽居隂非居
 剛亢而又在上卦之下當恱順之體下承于火火性
 炎上而九四能承其炎而變革前政之非故得悔亡
 也夫九四既非其正然則水火之際居變革之間能
 承此命以仁改暴以治易亂盡其至誠之心以改革
[008-39b]
 其前非是以獲吉也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者言九
 四在澤之初居于水火之際而居非其正若能盡其
 至誠承此改革之命令變其已往之非信志而行无
 疑忌之心則獲其吉也可知矣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義曰大人者即大有才徳之人也虎者攫搏之物而
 威稜可畏又有文采顯明著于外者也九五以陽居
 陽處得其位在上卦之中履其至尊為變革之主又
[008-40a]
 有剛明之才以革去天下之暴亂以鼎新天下之號
 令新民視聽威徳兼行為天下之所信逺近皆畏而
 革其非僻之心能使朝廷之間君臣上下皆有肅雍
 文章光明之美以發于外猶虎之有文采炳然著于
 外又有威稜使皆威信之是若非大徳大才之人則
 曷致于此未占有孚者言九五以大中之道威信于
 天下以革去當時之弊亂使民信而從之不待占筮
 而自信矣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者言聖人革去
[008-40b]
 天下之弊使朝廷君臣上下皆有文采又使逺者近
 者望而畏之如虎之文炳然而盛也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象曰君子豹變
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義曰夫為革之道必須以孚信固結于民故九五之
 爻為革之先倡以革變其天下之暴亂有才有位文
 章顯著而又可畏也今上六體是隂爻過于九五而
 革道已成且在上卦之極履非首倡又承水火變革
[008-41a]
 之終是臣民之位也既在臣民之位則當盡其至正
 之道以輔從于九五則得為革之義使君子居之于
 此位則能輔于五亦能同為變革于天下雖使文章
 光顯亦不及于五不可謂之虎變但謂豹變而已言
 其變革之文蔚然其文采威稜次于虎者也小人革
 面者以君子居之則能豹變以小人居之則必包藏
 狠戾之心但飾其外文柔順其道以從于上故曰小
 人革面征凶居貞吉者征行也言上六在卦之極過
[008-41b]
 于九五蓋在臣民之位當輔從于君不可更有所往
 若以臣民而行則必有猜疑之禍是有凶之道也苟
 能居是位而守其正則得其吉象曰君子豹變其文
 蔚也者言君子居此位輔從于五共為變革雖有文
 采但不及于虎止可如豹文之蔚然亦著見于外也
 順以從君者言小人但變革其外貌以順從于上而
 已
   鼎
[008-42a]
巽下/離上鼎元吉亨
 義曰按序卦云革物莫若鼎故受之以鼎鼎者變
 生為熟革故取新之謂也言聖賢之人凡欲革天下
 之弊亂必須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變禮樂以新天
 下之視聽故必法制齊明得其盡善盡美然後獲元
 大之吉其道是以亨通也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
亨以養聖賢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
[008-42b]
剛是以元亨
 義曰鼎者鑄金所為而有法象者也以木巽火亨飪
 者此因二體以解鼎卦之象下巽巽為風上離離為
 火以木以風而入于火故有亨飪之象此鼎之用也
 聖人亨以享上帝者此以下廣明鼎卦之義言鼎之
 所以用者由木入火而成也故聖人亨之可以享祀
 于上帝也而大亨以養聖賢者言聖人大亨以養天
 下之賢使賢聖盡得其養然此所以言大亨者以天
[008-43a]
 下之大四海之廣非一聖一賢之所能致又非一耳
 一目之所能察故聖人分其爵禄大其優寵以廣求
 天下之聖賢使皆得己之養為養之大莫大于此故
 曰大亨巽而耳目聰明者言聖人既盡養天下之賢
 又當以巽順之道下接之是以天下之賢者皆樂其
 所養盡其謀慮竭其忠信以輔于君以共成其政故
 得其天下之耳為己耳天下之目為己目以成己之
 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者此指
[008-43b]
 六五而言也夫五以柔順之道進而居至尊之位又
 在上體之中是所為之事得其中而又下應九二剛
 明之臣是聖賢相得君臣相會故能鼎新制作革去
 弊亂天下之事无不得其大通故曰是以元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義曰凝成也言君子之人觀此木火亨飪之象凡欲
 鼎新法令革民弊亂以新天下耳目者必先正其至
 尊之位定其尊卑之分以凝成其命令而新其法制
[008-44a]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象曰鼎顛趾未
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義曰夫陽以生物為實隂以剝物為虚鼎之為器上
 虚而下實者也初六以隂柔之質而處一卦之下是
 鼎器反上實而下虚也既上實而下虚遂至鼎顛趾
 也利出否者夫否者否惡不善之物也鼎雖顛趾然
 利于出否去穢以納新也得妾以其子无咎者夫妾
 者至賤者也以至賤而為尊者之配升于貴位而為
[008-44b]
 正室所以反得无咎者以其有子故也有子何也以
 其子能荷先祖之業承宗廟之重故得无咎則公羊
 所謂子以母貴母以子貴者此其義也其意若君子
 承弊亂之後思欲鼎新天下之事其所為雖有小害
 然利于覆去否穢建立新法以新天下之耳目終立
 天下之大功所以得其无咎象曰鼎顛趾未悖者夫
 鼎雖顛覆然能覆去否穢以納其新是其道未至于
 悖逆也利出否以從貴者夫既以顛出否穢以納其
[008-45a]
 新又以妾為室而无咎以子之貴故也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實慎
所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
 義曰九二以剛陽之質處鼎之中是鼎有實物之象
 也夫鼎之實必有齊量不可以盈溢若遇其盈溢則
 有覆餗之凶君子之人雖有才徳亦有分量若職事
 過其才分則有隳官之謗矣仇即謂五也疾謂三與
 四也言二雖應于五然以三四間隔其路使其君不
[008-45b]
 得以他職事即加于己故己既得盡其才以事于上
 而無隳官之咎所以獲吉蓋有實之鼎不可復有所
 增才任已極不可復有所加故也象曰鼎有實慎所
 之也者言人才有大小若才不甚大而加其煩任重
 職則必有凶敗之至故宜慎其所之不可妄其所行
 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者言我之仇雖為二陽所間
 而不能復加事于己則我終免曠官之尤悔矣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象曰
[008-46a]
鼎耳革失其義也
 義曰九三以陽居陽自實也居下卦之上有耳之象
 也夫鼎之耳虚之所以容鉉也今革易其常道以實
 其耳不能受鉉者也鉉而不受鼎斯不舉矣是其行
 之所以窒塞也夫鼎而不舉行而窒塞雖有雉膏甘
 美之食焉得而食哉若君子之人以剛亢自處不能
 容受天下之賢故其行所以窒塞也夫既不能容受
 天下之賢雖天下有善謨善慮亦不可得而用矣方
[008-46b]
 雨虧悔終吉者夫雨者隂陽相和而然也若能改革
 前非去其剛亢上以交于君下以來于賢則得虧損
 其悔而終獲其吉矣象曰鼎耳革失其義者言鼎
 必虚耳以待鉉而舉之今以陽居陽而自實是失其
 為鼎耳之義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象曰覆公餗信如何

 義曰九四居上卦之下鼎足之象也餗者鼎之美實
[008-47a]
 渥者沾濡之貌夫鼎足所以上承于鼎以受其美實
 今九四以陽居隂居非其位不正者也以不正之質
 是不能上承于鼎斷折其足傾覆公家之美實不惟
 傾覆美實而又有沾濡其形體之凶若人臣智小徳
 薄而切進于君當人主大任荷國家重責則必曠敗
 其職而傾覆公家之事不獨傾覆公家之事而又有
 刑戮及身受汚辱之禍凶之道也象曰覆公餗信如
 何者言禍及身信无可奈何也故先聖特繫此爻曰
[008-47b]
 徳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言
 不勝其任也
六五鼎黄耳金鉉利貞象曰鼎黄耳中以為實也
 義曰黄者中之象金者至剛之物鉉所以貫鼎耳而
 舉之謂九二也言六五以隂柔之質居大中之位能
 謙虚以下接于九二之剛猶鼎虚其耳以待其鉉而
 舉故今得金鉉貫其中而舉之以成鼎之道也以人
 事言之則是君虚謙而不自髙亢下接于天下賢明
[008-48a]
 之臣使下之賢相率而歸以輔于己利貞者以六五
 雖有大中之道以下接于臣然以隂居陽履非其正
 而九二以陽居隂亦非其正也以不正之道相親比
 則不能无悔故聖人于此深戒之言利在其至正之
 道然後可以獲其吉也象曰鼎黄耳中以為實者言
 五以隂柔之質本非其實而能虚中以納物行大中
 之道以為其實也
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008-48b]
 義曰玉者有堅剛之質而其色温潤上九以陽居一
 卦之上處鼎道之成衆爻皆履剛而此一爻獨履六
 五之柔是剛柔相濟而有玉鉉舉鼎之象以人事言
 之是為人臣者有剛柔之徳致君于堯舜三代之治
 成太平之化故能獲其大吉而无所不利也象曰玉
 鉉在上剛柔節者上九以剛陽之爻履六五柔順之
 質剛而不至于暴柔而不至于懦故所以致君于无
 為皆剛柔得其中節者也然六五言金鉉而上九言
[008-49a]
 玉鉉者夫玉之性剛柔全也上九體陽而履柔剛柔
 全也故曰玉鉉六五以隂而乘陽差失其正其徳未
 備故曰金鉉
 
 
 
 
 
[008-49b]
 
 
 
 
 
 
 
 周易口義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