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47 西昇經-宋-徽宗 (YP-C)


[06weiji-05-0081a]
重刋道藏輯要
西昇經
太上老君著            宋徽宗御注
西昇章第一
老君西昇開道竺乾
 道無乎不在雖蠻貊之邦殊方異域何莫由斯道也以先覺
 覺後覺惟聖人爲可以開明故雖竺乾遠夷亦善救之而不
 棄也昔仲尼欲居九夷亦是意爾
號古先生
 聖人無名應時顯號混元在伏羲時號鬱華子在神農時號
[06weiji-05-0081b]
 大成子在黃帝時號廣成子至唐虞成周代爲帝師雖名聲
 異號皆時出而應之故西入流沙號古先生其曰古以見信
 而妙古執古道以御今有也一本作有古非是
善入無爲不終不始永存綿綿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聖人體道夫何爲哉我無爲而民自化
 示無爲者道之體也道體混成無爲端倪迎之不見其首孰
 原其所始隨之不見其後孰要其所終故自古以固存亘萬
 世而不絕綿綿者不絕之謂
是以升就道經厯關關令尹喜見氣齋待遇賓爲說道德列以
二篇
[06weiji-05-0082a]
 聖人之至必有休祥故自東徂西道由函谷望氣得以見之
 禮恭然後可與言道之方非虛心致一以尊事之道將不傳
 關尹先之以齋戒又致恭盡禮以待遇焉於是混元爲著書
 上下二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且告以道之要也
告以道要云道自然行者能得聞者能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所以言者以音相聞是故談以言相然
 道要不煩一言該之曰自然而已道經曰道法自然自然之
 道行之爲上不行則不至也道不可聞聞之不若行之聞之
 徒能言爾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道無問問無應則弗知乃
 知知乃不知也故齧缺問於王倪四問而四不知道雖不可
[06weiji-05-0082b]
 以言傳然道非音聲可求得之不離音聲聖人不得已而言
 者以物固有所然非言無自而顯必因言以求理則各然於
 然矣一本作告子道要非
不知道者以言相煩不聞不言不知所由然
 公孫龍詭辭數萬惠施其書五車多言數窮離道遠矣兹無
 他以不聞所謂終身不言之道不知所謂天下有常然之理
 一本作不問是非
譬如知音者識音以絃心知其音口不能傳道深微妙知者不

 子期善聽志在高山流水必得之師文之鼓琴內不得於心
[06weiji-05-0083a]
 不敢發手而動絃故知音者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至
 道之精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豈聲音之粗歟默而識之斯可
 矣奚以夫譊譊爲哉
識音聲悲抑音内惟心令口言言者不知
 樂之音聲安樂悲怨其出不同審音者必外抑其音内思其
 理然後能造音聲之妙識其所以爲悲所以爲樂奚所事言
 矧夫道深微妙音之所不能該識無與者烏可以容聲哉夫
 言心聲也口之所言心之所令也心與道冥湛然常寂雖欲
 言之有不可得或動出一發於言其分於道遠矣
道深章第二
[06weiji-05-0083b]
老君曰道深甚奧虛無之淵
 道者萬物之奧其藏深矣旣曰深又曰甚奧以見至道之精
 深之又深不可測究者也唯深也故至虛足以受羣實至無
 足以該眾有淵乎其不可測豈言之所能論哉道經曰淵兮
 似萬物之宗
子雖聞道心不微丹所以然者何書不盡言
 道不可聞聞而非也至道之精學者不可以耳聽教者不可
 以言傳雖勉聞道達耳而已其能造微盡誠契之以心耶蓋
 世之所貴道者書書不過語而語之所貴者意自非忘言而
 會以意未見其有得也一本作聞說非是
[06weiji-05-0084a]
著經處文學以相然子當寶之内念思惟自然之道不與子期
喜則稽首再拜敢問學之奈何
 聖人著書立言豈好辯哉開明道妙以待後之學者使各審
 其是而已誠能寶之珍之思索以通之殆見超然頓悟一息
 而神道將爲汝居矣夫何久近之期
善爲章第三
老君曰善爲書術者必綏其文善論達其事者必通其言勉而
勤之得道矣
 書之作也所以明道唯屬辭不悖於理道術於是乎明誦其
 書者欲達於理非通其言理何自而顯哉二者在强勉而已
[06weiji-05-0084b]
 强勉學問則聞見博而智益明强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
 功德經曰上士聞道勤而行
爲正無處正自歸之不受於邪邪氣自去所謂無爲道自然助
 道二正與邪而已邪正不相入如薰蕕不同器也或正或邪
 在爲與不爲受與不受之間爾道之至正無有齊限非方所
 之可拘一或執方泥迹不該不徧則正復爲奇欲邪氣不能
 襲難矣豈無爲之道哉傳曰唯無爲幾存
不善於祠鬼自避之
 至德之世絕地天通罔有降格故其鬼不神而無出靈響豈
 淫祀以徼福哉後世典祀無禁非其鬼而祭之者有之欲各
[06weiji-05-0085a]
 守其幽不可得也孔子曰邱之禱久矣
不勞於神受命無期
 形全者神全神全者聖人之道也善攝生者體性抱神其心
 閑而無事故神將守形形乃長生傳曰神太勞則竭形太勞
 則敝神形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一本作壽
無進無退誰與爲謀
 出於道而不謀故無出而陽無入而藏傑立乎其中央
爲是致是非自然哉喜則稽首今聞命矣
 榮辱之來各象其德無毫釐之差有影響之應豈人爲或使
 之僞哉孟子所謂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06weiji-05-0085b]
愼行章第四
老君曰愼而行之寶而懷之吾將遠逝不期自會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故行道不可不愼聖人懷之眾人辯之
 其懷之也在於寶之珍之焉苟能此道雖與聖人居之相去
 異天壤而共處曾何交臂失哉
尹喜受言誠深則於關稱疾棄位獨處空閒之室
 弈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之况進道者哉宜乎棄位而
 獨處也蓋棄位則不爲緒使獨處則不與物交以是爲道可
 謂知所先務矣
恬淡思道歸志守一極虛本無剖析乙密
[06weiji-05-0086a]
 思作睿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惟以恬養智而不與物交
 則出於不思道積於厥躬矣然其要在於葆神嗇精蓋志者
 心之所之而神之所寓也一者腎水之數而精之所藏也於
 斯二者能歸而守之故致虛以要其極造無而守其本道之
 玄微深妙殆將迎刃而解矣素問所謂虛無恬淡精神内守
 正與此合
覼縷妙言内意不出誦文萬過精誠思徹行眞歸身能通其玄
論無極之原故能致神仙
 有妙道斯有妙言言之妙者曲而中微而顯惟極深研幾用
 志不分則言之要可得而知然其始在於誦數以貫之思索
[06weiji-05-0086b]
 以通之故能謹修其身眞在於内蓋致一之謂精自成之謂
 誠眞者精誠之至也夫日可見之行不離於眞則受於天者
 物不能易天下之至妙將無不通也兹無他知道大原出於
 無極不特體之又能論之故入於不死不生與天地相爲長
 久視羽化飛昇蓋餘事爾
道象章第五
老君曰道象無形端恍惚亡若存
 易曰見乃謂之象道不可見豈形象端倪之能窮哉經所謂
 大象無形是已恍者有光而無象意其有而非有惚者有一
 而未形意其無而非無惛然若亡而存不可以有無求也經
[06weiji-05-0087a]
 所謂無物之象是已
譬如種木未生不見枝葉根合會地水火風四時氣往緣
 草木有生而無知其無知與人異其有生與人同方其未生
 猶人之胚胎未兆在太易時也不見枝葉根猶人之氣形質
 具未相離也及其萌蘖之生散爲枝葉旁達爲根猶人會四
 者之氣以時而往循緣以成其身也雖然生者生矣而生生
 者果何物哉故曰道象無形端恍惚亡若存
氣爲生者地聚合凝稍堅
 氣來入身謂之生人之生氣之聚也其始則氣化而凝旣久
 則形立而堅陰陽之運其理則然
[06weiji-05-0087b]
味異行不等甘苦辛鹹酸
 道判而爲陰陽散而爲五行別而爲五味五味之所以異以
 五行之不等故也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
 稼穡作甘此味之所以異也火熯水潤木撓金堅土均而布
 稼穡出焉此五行之不等也味則五行也而味味者道也
氣行有多少强弱果不均同出異名色各自生意因
 通天下一氣爾萬物化作萌區有狀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
 氣之多寡隨量而受故物之强弱因受而禀猶之大塊噫氣
 而萬竅怒號吹萬不同而使之自已聲雖異同出於風形雖
 異同出於道
[06weiji-05-0088a]
從是異性行而有受形身含養陰陽道隨所倚爲親生道非一
類一切人非人
 性有剛柔緩急不同故形有羽毛鱗介之異禀偏於陽者本
 乎天而親上毗於陰者本乎地而親下雖類聚羣分之殊情
 飛走動植之異狀自有情以至於無情自有形以至於無形
 塗雖殊而歸則同慮雖百而致則一也
本出於虛無感激生精神譬如起音者掇絃手動傳宮商角徵
羽口氣呼噏元
 天下之實自虛而有天下之有自無而出道則虛無也道生
 一一者天下之至精一生二二者神之所應也天地氤氲萬
[06weiji-05-0088b]
 物資精神以生而精神生於道猶之金石有聲不考不鳴及
 其發手動絃則鼓宮宮動鼓角角應而五音彰矣
身口意爲本道出上首元本淨在虛靜故曰道自然五音所動
摇遂與樂色連
 域於有生百骸九竅五臟六腑體而存焉是三者有生之本
 也然身之總括百骸口之呼吸語默意之善惡是非孰使之
 者道爲之本而已形而上者謂之道萬物莫不首之者也道
 體至虛而實不能礙至靜而動不能摇以卽染而淨物莫得
 而先之爾豈矯拂使之然哉去道旣遠汨於人爲五色令人
 目盲五聲令人耳聾與物相轉徙而不能自解以非自然之
[06weiji-05-0089a]
 眞也於動揺言音不言色於連不言音而言色蓋互見也
散陽以爲明布氣成六根從是有生死道遂散布分去本而就
末散樸以澆湻道變示非常欲使歸其眞
 道判而爲陰陽陰陽氣之大者也萬物負陰抱陽皆道之所
 布也形質旣具六鑿相攘莫之能止是以生於土而反於土
 出乎隱而入乎隱流轉死生之域萬化而未始有極也此無
 他逐末忘本離道愈遠散樸以爲器𣻏湻而不原故爾夫眞
 常之道無古無今入於不死不生然而物有生滅未可以爲
 常者道之變也列子曰精神離形各歸其眞
生道章第六
[06weiji-05-0089b]
老君曰告子生道本示子之自然至於萬物生情行相結連如
壞復成如滅復生以成五行陰與陽并輾轉變化遂爲物精
 生生之謂易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則生生者
 道也生道之本豈人爲或使之僞哉自然而已列子曰自生
 自化萬物雖本於自然其情之所發行之所行隨量而受因
 施而得物有結之不能自解道則偶而應之爾成於此者虧
 於彼死於此者生於彼如環之無端道常自若也別而爲五
 行相生相勝散而爲陰陽一往一來俄然而離形頓革倐爾
 而因形移易運轉無已以成變化物由是以生焉莊子曰精
 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
[06weiji-05-0090a]
吾思是道本出窈冥愚不別知自謂適生子無道眼安知生靈
 經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莊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蓋窈
 者幽之極冥者明之藏窈冥之中至陰之原天一所兆精實
 生焉大愚者終身不靈迷道之本原謂適爾而自生蓋不能
 目徹而獨見安知天下之至精物得是以生神得是以靈
天地人物虛無囊盈一從無生同出異名
 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爲天濁重者下爲地冲和氣者
 爲人天地含精萬物化生而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物有萬
 殊皆本於一一之所起蓋生於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
 爲一未可以差殊觀也天高地下萬物散殊特名之異耳
[06weiji-05-0090b]
是亦本非在所用正所字非字乃知其誠當與明議勿與愚爭
 昔之所是今或非之前之所棄後或用之彼亦一是非此亦
 一是非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已用則賤當時爲是顧所用
 爲正爾道常無名字之曰道道之爲名所假而行唯知所字
 非字則不見彼而自見不得彼而自得反身而誠道之至眞
 知之如視矣雖然此可爲智者道難與俗人言也傳曰智者
 之言固非愚者之所暁
子取正教勿信邪聽何以知邪子爲物傾何以知愚不察言情
爲道問道爲經問經問不本末知愚冥冥但知求福不知罪嬰
但知養身不知戮形
[06weiji-05-0091a]
 道有正有邪孰爲正中立不倚旁行不流道之正也孰爲邪
 以僞勝眞逐物忘返外正道者皆邪說也夫道者萬物之奧
 故爲本經者載道之言故爲末愚者暗於大理冥行翳路非
 特不知本之爲問而末亦不知也以是求福適得戮形爾莊
 子曰人皆求福已獨曲全又曰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
 形不養者有之
嬰兒之姿貴養厚敦忽無就形知非常生無履大白可令永存
 嬰兒氣專志一動不知所爲行不知所之故福亦不至禍亦
 不來其姿悅澤而美好所貴乎養形者在於含德之厚敦兮
 若樸故有嬰兒之色而無罪嬰戮形之禍觀諸嬰兒忽爾自
[06weiji-05-0091b]
 無以成形又因以知生道之無常也至道之極昏昏默默聖
 人體道雖明白四達而我獨若昏故能全身遠害而無人道
 之患道經於知其雄篇言復歸於嬰兒而繼之以知其白守
 其黑意與此合
有何妙意乃欲相傾父子恩深不是相聽
 道深微妙與神爲一自道以降粗而非妙世俗之人不知百
 順之本而妄求福不知衞生之經而厚養身相與傾心爲之
 而莫之止曾何妙意之有而欲爲之夫父子主恩也苟以是
 詔其子爲人子者亦未可以是而聽從况他人乎
勿復噭嘅遠近笑人掩惡揚善君子所宗
[06weiji-05-0092a]
 噭呼也記曰無噭應嘅嘆也詩曰嘅其嘆矣夫以先知覺後
 知貴在循循善誘優而柔之使自求之不在於噭嘅以强教
 也非特無益於學者殆將貽笑於遠近矧夫惡稱人之惡樂
 道人之善固君子之所尊而行之者歟
邪正章第七
老君曰邪教正言悉應自然故有凶吉應行種根如有所受種
核見分
 邪正不相入猶方圓之異用也雖設教不倫其吉凶緣類而
 應若影響然各隨所栽植而受之譬諸草木區以別矣
道別於是言有僞眞僞道養形眞道養神眞神通道能亡能存
[06weiji-05-0092b]
神能飛形并能移山形爲灰土其何識焉
 道惡乎隱而有眞僞眞僞旣分道之所以判也自券之外皆
 所謂僞聲色臭味之類是已徒能養形爾自劵之內皆所謂
 眞道德性命是已神賴以養焉孟子曰體有小大養其小者
 爲小人養其大者爲大人眞道養神養其大者也唯知所養
 則鍊神合道與道合眞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飛昇
 冲舉蓋餘事爾至於挾宇宙施天地固所優爲豈特移山哉
 傳曰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爲土養其小者旣失眞道將
 於土而化臭腐孰能致飛形之妙
耳目聲色爲子留愆鼻口所喜香味是怨身爲惱本痛痒寒温
[06weiji-05-0093a]
意爲形思愁毒憂煩吾拘於身知爲大患觀古視今誰存形完
吾尚白首衰老熟年
 耳欲綦聲五聲令人耳聾目欲綦色五色令人目盲香味鼻
 口之所欲納嘗也甘肥爲腐腸之藥芳馨爲燻喉之煙外則
 一身未免陰陽之寇內則志意莫逃人道之患則以有身爲
 大患故也蓋有則有盡無則無窮神獨存而常全形有生而
 有滅以混元之聖猶示人以衰老之相况囿於大化者哉
吾本棄俗厭離世間抱元守一過度神仙
 元者棄之本一者形變之始也抱而不脫守而勿失殆將遺
 物離人而立於獨豈同乎流俗合乎汙世
[06weiji-05-0093b]
子未能守但坐榮官
 至貴足以并國爵苟知所守視儻來之寄如陰影集身曾何
 以是爲榮關尹所以稱疾而棄位也
子能不動神靈得安子能捐欲舉事能全子能無爲知子志堅
 吉凶悔吝生乎動罪莫大於可欲誠能寂然不動洗心去欲
 則神將守形而事無不通惟淡而無爲至誠不息者可以及
 此
今爲子說露見敷陳散析剖判眞僞別分子當諦受重道因勤
 道不可以言傳非言不顯必辯疑解惑斯而析之道於是乎
 明仲尼曰吾無隱乎爾
[06weiji-05-0094a]
道爲明出經爲學先
 道遇明者而後出苟非其人道不虛行經所以載道也學者
 捨經欲濟乎道猶捨舟欲濟乎瀆也
授與能行不擇富貧教化與樂非有疎親取與能行文與其人
學爾教爾不失道眞
 有教無類初非決擇也要在得人而付之則學者不失已教
 者不失人
天地章第八
老君曰天地與人物本皆道之元俱出於太素虛元之始端髣
髴之精光微妙之上玄
[06weiji-05-0094b]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渾淪旣判清輕者爲天道
 生一也濁重者爲地一生二也沖和氣者爲人二生三也以
 至萬物盈於兩間皆自道而生出於太素無質之先恍惚之
 中有象窈冥之中有精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傳所謂萬物職
 職皆從無爲殖是已
譬如萬里坑下有淡流泉視之甚濁微徹見底沙難窈窈而冥
冥不知所由然亦如終逝者不見其靈魂湻陰共和合陽不能
顯分
 列子曰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
 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道之玄妙難
[06weiji-05-0095a]
 識不特若深谷之泉逝者之魂也一本作終者去
過往與甫來視譬以見前尚不能了理安能知亡存譬如瘖瘂
者不能傳人言爲聾彈宮商其人豈能聞才辯有其智受教如
語傳自謂通其情情衷不能丹是故失生本安能知道元
 道之不行我知之矣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已往之事不及
 知方來之事未可知適今之事不能知愚者每如此况知死
 生之說乎語以道妙猶使瘖者能言聾者審音也至於才能
 辯博之士智足以及之然作聰明矜思慮得其言而未得其
 所以言求道於形色名聲不足以得彼之情生之本道之元
 惡足以識之
[06weiji-05-0095b]
行道章第九
老君曰子若行吾道當知上慧源智亦不獨生皆須對因緣
 慧以智爲體智以慧爲用大智閑閑小智間間上慧大智也
 大知觀於遠近因感而生遇緣而應行其所無事未嘗鑿也
 豈蔽於一曲而自私哉
各有行宿本命祿之所聞同道道得之同德有德根宿世不問
學今復與失鄰是以故得失不樂於道文
 命之立也其稱人事乎命雖莫之致而至然其死生貴賤禍
 福壽夭皆本於宿昔之所行積善積惡殃慶各以其類至無
 毫釐之差有影響之應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
[06weiji-05-0096a]
 失顧所行何如爾
貪欲利榮寵受施念恩勤更以財相厚不哀下窶貧必復多瞋
恚無所處定原學不得明師安能解疑難
 貪夫徇財故以富爲是累於厚利烈士徇名故以顯爲是累
 於名高夜以繼日思慮善否滿心戚焦求益不止苦身疾作
 積而不用貫朽粟腐未嘗貸人而又快一朝之忿肆少頃之
 怒與物相刃相靡莫之能止尚知以大定持之耶殊不悟名
 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忿憾爲仁之螣纎悋爲義之蠹也自
 非明師孰能袪其蔽解其惑安或作焉字
吾道如毫毛誰當能明分上世始以來所更如沙塵
[06weiji-05-0096b]
 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無形端豈特毫
 毛之微哉自古及今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雖小道必有可
 觀致遠則泥寡聞則無約也寡見則無卓也必多聞見而述
 乎正道則更事爲多無一物之不知而聖益聖傳曰事無不
 通之謂聖
動則有載刼自惟甚苦勤吾學無所學乃能明自然
 美成在久非一日之積也日往月來勤而行之則善積成聖
 矣荀卿曰積善成德神明自得聖心循焉終乎爲聖雖由學
 以成豈蔽於俗學以博溺心哉學在於不學而已此絶學所
 以無憂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