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53 欽定八旗通志-清-高宗弘曆 (WYG)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十二
勅諭六
   乾隆年間二/
  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初二日
上諭今八旗人口孳生漸多將另記檔案抱養之子開
 檔人等查明業經降㫖將無錢糧者即令出旗任其
 各謀生理外其食錢糧者如何定限裁汰出旗之處
[014-1b]
 著該部㑹同八旗大臣定議具奏矣但宗室王公所
 屬包衣佐領下人等原定出力年久之人准該王公
 等行文令其出在該旗佐領下現在八旗另記檔案
 抱養之子開檔人等俱已查明辦理而王公包衣佐
 領下人等若仍准出旗旗人旣多暫時不得錢糧伊
 等恐不無拮据兩無利益嗣後宗室王公等包衣佐
 領下人等著停其出旗佐領再宗室王公等包衣佐
 領下人内想來人口生齒亦繁該王公養贍伊等不
[014-2a]
 無拮据著交宗室王公等各㑹同本旗都統將包衣
 佐領下人等亦明白查辦一次此次辦理後幾年再
 查辦一次之處俟酌量降㫖此項人等亦可得一體
 各謀生理著該王公都統等即遵諭辦理
  乾隆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
上諭昨據户部㑹同八旗奏稱將另記檔案及開檔人
 等出旗之事議得所有設法贖身作為公中開檔之
 人若令一體為民似無分别請查明此等根源分别
[014-2b]
 辦理等語但令伊等出旗為民者特以旗人生齒日
 繁一切差使不能易得伊等徒有旗人名色不得自
 謀生理故特格外施恩縱有數人僥倖並無闗礙毋
 庸深究若以此項作為公中開檔之人必宜查明其
 另記檔案及抱養之子根源亦屬不一豈能人人俱
 查耶且伊等原由有年淺者亦有最年久者按次考
 查不惟致増繁冗且交各甲喇各佐領陸續究查或
 理宜為民之人因無力被屈或實有情節者仗有力
[014-3a]
 鑚營反得為民種種情弊在所不免是朕曲體伊等
 恩䘏反不得周贍也此等作為公中開檔之人亦不
 必另行查辦著加恩俱令一體出旗為民此次辦理
 後復有設法贖身者再行照例查辦著交該部八旗
 遵諭辦理
  乾隆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上諭此數年間每時屆冬出派王大臣等查明紫禁城
 内外該班之前鋒䕶軍賞給銀兩此項賞賚乃朕恵
[014-3b]
 愛旗僕俾受朕恩原為奬勵差使勤勉者自應視其
 平素差使勤勉清語騎射嫻熟衣服單薄者賞給亦
 不得僅較其衣服美惡何則若以衣服華美而為殷
 實不賞伊等皆係一體食錢糧之人或知節省之道
 始能殷實耳其不肖之人因滋意妄費遂致艱窘似
 此等之人若因其衣服籃縷即行賞給則不肖之徒
 相習成風不肯學好且勉强顧臉之人反不能沾恩
 矣况人皆兾欲得賞而轉故服籃縷亦皆未可定若
[014-4a]
 然此項賞賚不但非示以奬勵之道竟將旗人導之
 於不善矣嗣後於查賞時只查騐其平時射箭清語
 嫻熟差使勤勉者賞賚勿論伊等衣服之美惡將此
 著通行曉諭八旗現已天氣寒凉即著照此㫖辦理
  乾隆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上諭從前覺羅内有挑取供鍾子章京並未有翎朕因
 降㫖令伊等俱戴藍翎此亦指六品以下人員而言
 並非以五品官員概用藍翎之謂也今見該衙門所
[014-4b]
 有供鍾子覺羅等不論品級概戴藍翎甚属拘泥嗣
 後所有挑取供鍾子章京覺羅内六品以下官員仍
 戴藍翎其五品以上官員著戴花翎將此著該衙門
 永為令
  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十二日
上諭從前紫禁城内門上該班之章京䕶軍等皆係輪
 流進班是以於有飯食無飯食處所皆得均匀行走
 今因午門東華西華神武四門進班𦂳要其章京䕶
[014-5a]
 軍等皆擬派専人不令轉該他處之班著加恩此四
 門該班之章京䕶軍等亦著照他處給與飯食
  乾隆二十四年二月初四日
上諭據禮部奏正白旗滿洲詳文内稱舒常之妻應給
 格格品級等因相應請㫖給復多羅格格等語舒常
 係舒赫徳之子舒赫徳乃屢獲重罪之人因此次將
 軍兆恵深入接手辦事乏人伊甚屬奮勉出力朕始
 特恩復加錄用此亦伊尚有承受朕恩之福適逢其
[014-5b]
 㑹耳然朕猶格外加恩將伊子舒常補授侍衛此皆
 朕曲予之殊恩稍有人心者即竭力奮勉尚恐不能
 仰報况復有為妻懇請品級之理乎復有兾倚妻之
 品級以期自身獲大品級之理乎果由舒常本家具
 呈是無恥已極朕必將舒常重治其罪今詢問並非
 由舒常本家具呈係諴親王意見咨部者舒常之妻
 係裕親王之女王等管理旗務即如此袒庇王等之
 女狥情咨行可乎且恩典者國家甚要之事當施恩
[014-6a]
 者始施恩耳豈臣下私行瞻顧即能希冀恩施者耶
 即王公之女格格等給與品級亦國家曲予之恩如
 平素並無事故始可照例給與應得之恩典若屢獲
 重罪仍按照初次給復原品有是理乎諴親王如此
 瞻狥非尋常瞻狥可比諴親王著交宗人府嚴加察
 議觀保身為副都統乃身同尸位亦屬非是觀保著
 一併交部嚴加察議此事禮部理宜駁回該部若果
 駁回伊等即無不是即不駁回僅照舒常品級議給
[014-6b]
 品級其誤尚不過交部查議乃該部並不照例辦理
 轉奏請給復多羅格格品級此非瞻狥舒赫徳而何
 朕前伊等如此行事可乎禮部堂官著交部嚴加查
 議再向例王等之女格格等近派者皆奏明指人逺
 派者許人後完姻時奏請品級今接踵相沿近派王
 等亦多有先許人始行奏聞者朕従前將王等之女
 格格等多指給䝉古台吉此亦因係舊俗且以䝉古
 台吉等本係親戚彼此連姻由來已久况查取京城
[014-7a]
  世家大臣子弟將王公等之女婚配者亦有今王等
  每欲違棄舊俗惟願給配京城之人或又有無恥之
  徒向王等營求私相議定完姻時始奏請格格品級
  甚屬惡習従前並無此等陋習亦此數年間始興起
  者此風斷不可長除已經婚配者不議外著交該衙
  門現在親王郡王等之格格内如有已經許配京城
  之人尚未迎娶者仍准其給與斷無離人夫婦之理
  著查明指名奏聞將該親王郡王罰俸一年嗣後凡
[014-7b]
  親王郡王之格格等俱著照舊例俟朕降㫖指給䝉
  古台吉其中若係伊等之親戚行走相熟之䝉古私
  行給與者尚可准其私下結親後奏聞其不行具奏
  私與京城之人結親之處著嚴行禁止
   乾隆二十五年五月二十日
 上諭行圍乃滿洲故業所以嫻習騎射技勇之事
皇祖在位時以滿洲故業為要曽經行圍朕臨御以來效法
皇祖恐滿洲故業有失欲令官員兵丁學習騎射技勇嘗
[014-8a]
  率伊等行圍每次賞賚乃希圖安逸不肖之徒不識
  朕教養滿洲之意反以行圍為勞衆不無怨望本日
  朕恭讀
皇考世宗憲皇帝實錄雍正四年奉
上諭
皇考六十一年躬行諸務朕能勉力效法者無不敬謹力
 行其未能力行者朕則俟諸異日即如
皇考慎重武備每嵗巡幸出口行圍訓練軍戎一事朕此
[014-8b]
 數年來並未舉行其懦弱無識之官員及懶惰不堪之
 兵丁等多有以朕之不行圍為是者此皆愚賤之人茍
 圖安逸不明大體之言國家武備闗係𦂳要一日不可
 廢弛朕之不行圍即朕之不逮
皇考處也朕自知之
皇考徳盛化神睿慮周詳巡幸所至日理萬㡬無少遺漏
 無異宫中朕則自朝至暮殫竭心力猶慮辦理未能允
 協行圍一事實無暇舉行此即朕之不如
[014-9a]
皇考處也
皇考神武天縱挽强貫札超絶千古衆䝉古等無不仰瞻
 驚服朕之射藝又不逮
皇考
皇考聖躬彊固行健如天雖至暮年不減少壯朕之精神
 復不逮
皇考是以於出口訓兵一事意未舉行惟於前嵗遣皇子
 等赴口外教演行圍復於引見武弁及旗員時皆觀其
[014-9b]
 射藝始行補用俟朕辦理政務皆秩然就理後即於農
 隙親舉行圍之典朕事事皆不如
皇考惟洞達下情躬親經厯朕在藩邸四十餘年凡大臣
 官員結黨蓄奸鑽營請託欺蔽朦混面従背違一切假
 公濟私之習無不真知灼見可以指數是以於今宵衣
 肝食勤勤懇懇為世道人心計其長久不得不嚴訓之
 不能不切並非好為講論自取憂勞也雖然由此擴謀
 行政尚未能及
[014-10a]
皇考之萬一亦惟事事黽勉效法而已欽此由此觀之
皇考世宗憲皇帝十三年内雖未經行圍而
聖心要未嘗不以訓練官兵射獵行圍為要務也朕此數
  年巡幸出口行圍正仰體
皇考之心效法
皇祖教養滿洲之道且朕巡幸行圍於一切應辦事件仍
  照常辦理毫無遺悮即扈従之官員兵丁等皆特恩
  賞給帮銀路費官馬伊等亦毫無苦處官員兵丁各
[014-10b]
  宜仰體朕意勤習騎射技勇一切行走之處皆奮勉
  行走不可希圖安逸流入懶惰習氣以致有失滿洲
  故業將此通行曉諭八旗
   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二日
 上諭八旗滿洲䝉古皆各有姓氏乃厯年既久多有棄
  置本姓沿漢習者即如牛呼魯氏或妄稱為郎姓即
  使指上一字為稱亦當曰牛豈可直稱為郎同於漢
  姓乎姓氏者乃滿洲之根本所闗甚為𦂳要今若不
[014-11a]
 行整飭因循日久必致各將本姓遺㤀不復有知者
 著將此交八旗各省嗣後引見人員俱將姓氏繕寫
 緑頭牌面仍勒限一年如一年後經朕詢問仍有不
 能對答者斷乎不可必將該管大臣一併治罪再挑
 選秀女時亦一體遵照各將姓氏繕於緑頭牌面將
 此通行曉諭
  乾隆二十六年八月初八日
上諭八旗滿洲俱係朕世僕出征之事俱係伊等分所
[014-11b]
 當然且微有勞績年老患病不能當差者子令休致
 給與俸禄乃國家格外之恩自古罕有之事但風氣
 頽衰似此格外之恩衆悉不曉以致視為應當至上
 年據伊勒圖以䕶軍校蘇朗阿在軍營因受潮濕患
 病請休致給與全俸等語具奏因其特以出征視為
 竒特似有勒請期望給俸之意是以朕將蘇朗阿未
 曽給俸將伊勒圖所奏非是之處已降諭㫖通行曉
 諭矣今𢎞昉所奏䕶軍校五十七雖係駐戍之兵如
[014-12a]
 在軍營僅居住一二年尚不便給俸五十七在軍營
 居住八年且又在蘇克阿勒達呼地方前往防殺賊
 匪即呈請解退亦不過因患眼疾不能當差之故並
 非似蘇朗阿在軍營身致殘廢可比看來衆已曉朕
 訓飭未敢以出征為竒特妄為矜誇矣𢎞昉理宜將
 五十七可否照例賞給俸禄之處奏請乃必不准其
 得俸所辦亦屬非是伊以為従前朕未准蘇朗阿得
 俸者盖因節省錢糧是以迎合所行甚屬鄙小朕豈
[014-12b]
 如是之主乎朕於旗下世僕加恩不下盈千累萬至
 數人俸禄又需㡬何况大臣等辦理此等事件理應
 援例請㫖可否賞給之處以俟加恩豈可自行専主
 辦理𢎞昉並不計其事理糊塗辦理甚屬不堪𢎞昉
 著交部嚴加察議具奏將此著通行曉諭八旗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初八日
上諭八旗都統副都統雖係分别頭二品職銜即與尚
 書侍郎無異均有管理旗務之責凡遇辦公理宜合
[014-13a]
 為一心妥辦或都統員缺令王等兼管特因都統員
 缺不得其人是以由王等内簡其能辦事者管理此
 例亦由來已久俾王等習學事務之意王等自當於
 旗務盡心勉力辦理不得驕傲従事至大臣等亦不
 得謂其佔伊陞階但習俗日漓不免滋此兩項弊端
 即如王等品級雖尊亦不過於應論品級之處論耳
 於都統任上行走即與都統相等豈可以王稱呼耶
 或副都統内有不曉事之人濫為迎合㕘佐領等又
[014-13b]
 屈奉謟䛕不惟於旗務尤為無益亦闗國家體制此
 豈與朕㨂派王等管理都統事務之意相符耶嗣後
 王等有兼管都統者惟當論都統職任於旗務悉心
 善為辦理以副朕揀用之意著通諭八旗知之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
上諭現詳查另記檔案人等或有一旗分意欲上自康
 熈年間徹底查察者大臣等皆未曉朕意前經屢降
 㫖令另記檔案人等自行出首昨又降㫖賞給十五
[014-14a]
 日限期如有自行出首者免其治罪此特為將乾隆
 二十二年叧記檔案之人查明其已經為民後復入
 旗檔佔有兵丁額缺者詳加查察之意並非欲自二
 十二年以前上掀查察也果若此詳查年嵗已久而
 旗檔亦不能齊全何時得其始末耶况二十二年另
 記檔案人等遵奉朕㫖自行出首時朕尚加恩賞賚
 為民今此等業經為民復入旗檔之人内如果十五
 日限其自行出首不過不治其罪亦不賞賚而已大
[014-14b]
 臣等查辦此事惟將二十二年既已自行出首為民
 後復入旗檔之人詳查如十五日限内自行出首者
 不治其罪亦無庸賞賚仍著為民如尚隠忍不肯自
 行出首至限期已滿經大臣等查出即著従重治罪
 其中如有二十二年未經首報遵奉新㫖自行出首
 者著照前次加恩賞賚為民至近有阿里衮等查出
 所奏正白旗䝉古另記檔案中書達賚等十五人均
 係二十二年以前即入於叧户檔案之人並非為民
[014-15a]
  後復入旗檔者著加恩將達賚等十五人俱免其治
  罪所有伊等家産妻子俱不必賞給王大臣等仍著
  為民現在八旗内若有如達賚者俱照此辦理既將
  達賚等加恩免其治罪所有失察之厯任都統官員
  等亦著加恩免其交部治罪將此著再傳諭八旗遵
  行
   乾隆二十七年閏五月初六日
 上諭従前準噶爾部落素不安分憑陵衆䝉古自噶爾
[014-15b]
  丹時即肆跳梁侵擾喀爾喀西藏是以我
皇祖
皇考不惜帑金先後興兵征討數十年來上煩
聖慮伊等野性難馴喜相争奪以致自生内亂互相殘滅
  爰有策凌等各率所屬歸誠朕以機㑹可乗特選將
  出師埽除兇逆大兵所至勢如破竹不一二年平定
  其亂肅清疆宇擬欲撫綏其衆俾各安生計詎伊等
  無福承受數應滅亡復生叛亂是以更遣偏師殱除
[014-16a]
  醜類平定伊犁至回人素為準夷役使兩和卓木俱
  經拘禁額林哈畢爾罕我兵𠞰定伊犁時念兩和卓
  木均係派哈怕爾後裔特命釋放送歸原處居住乃
  小和卓木霍集占受朕深恩毫不知感輒敢反噬傷
  我王臣因降㫖令凱旋官兵乗勢將葉爾羌喀什噶
  爾諸回城悉行收服追剿兩和卓木直抵拔達山部
  落該回目即將霍集占斬馘進獻此皆伊等罪惡貫
  盈上干
[014-16b]
天譴是以軍行所過降服者撫之兇逆者殄之數十載未
  竟之緒五年以來悉為底定拓地二萬餘里均照内
  地兵民駐劄屯墾誠自古罕有之竒功也在事奮勉
  諸臣現經部臣查奏請㫖應得世職者約五百餘人
  朕以敵愾奏功勞績克著酧庸之典即稍従優渥亦
  非賞賚無節者比雖其間實有奮勇出衆及隨營効
  力之不同但宣力行間均屬勤勞王事正不必過為
  區别此内除達爾黨阿哈達哈皆僨事獲罪無庸議
[014-17a]
 給世職外其餘諸人俱著照部臣所奏一體加恩賞
 給世職各於本身兼帶此等皆滿洲世僕得此恩賞
 世職俸薪養贍家口更覺充裕而八旗添設世職五
 百餘員於旗人生計亦大有禆益並將此通諭知之
  乾隆二十七年七月初四日
上諭前降㫖將八旗官員所有應扣應罰俸銀等項俱
 已加恩展扣俾得按數全支苐念領俸之期應在八
 月初旬為時尚早再著加恩令將應支本年秋季俸
[014-17b]
 銀俸米均改於七月十四日起即行文支放所有滿
 漢大臣官員俸給俱一體早放以資接濟該部遵諭
 速行
  乾隆二十八年二月初十日
上諭據松春奏西安現有滿洲漢軍副都統各一員滿
 洲副都統所管八旗滿洲兵丁七千名漢軍副都統
 所管八旗漢軍兵丁二千四百名所管兵丁額數懸
 殊請將現任西安副都統偉善定為左翼滿洲副都
[014-18a]
 統管轄滿洲漢軍兵丁將曹英所遺漢軍都統員缺
 改為右翼滿洲副都統員缺管轄滿洲漢軍兵丁等
 語西安副都統二員令分左右翼管轄理宜如是但
 必以漢軍副都統員缺改為滿洲副都統員缺所奏
 殊屬非是滿洲䝉古漢軍皆朕之世僕孰不可以補
 放何必定擬為滿洲副都統之缺松春所見甚鄙嗣
 後以滿洲人員補放亦可以䝉古漢軍人員補放亦
 可將現在西安副都統偉善即為左翼副都統曹英
[014-18b]
 所遺之缺即為右翼副都統之缺著永為令
  乾隆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上諭向來旗下家奴多有書寫旗奴者甚屬非是著交
 各該處嗣後俱寫旗下家奴不得仍書旗奴二字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上諭近聞各部院辦事惟司員説堂畫稿而各司筆帖
 式經年不得常見堂官其所熟悉者不過跟班數人
 而已筆帖式將來俱可陞用司員若該堂官未經謀
[014-19a]
 面遇有保題陞用之處止以司官之言為憑於理未
 協該堂官自應於筆帖式内留心察看遇有堪以造
 就尚能辦事者時加訓勉以期有成嗣後各衙門司
 員説堂畫稿時並令筆帖式隨同行走仍就各該處
 筆帖式人數多寡酌定班次輪流上堂識認則該堂
 官自可悉其才具因材造就如有怠惰庸劣之員該
 堂官亦可隨時㕘革
  乾隆三十年六月初九日
[014-19b]
上諭八旗世職官員原因酌量勲勞議定襲次以昭報
 功施恩之意但承襲時皆係由該旗將本支子孫查
 眀承襲如本支無人准令於逺近另支派中挑選承
 襲此亦曲予恩施但准此等另支承襲族中疎逺人
 等甚多與立功得官之人全無干涉或承襲時猶有
 調取各省駐防兵丁人等使其承襲此項人等愚昧
 者多惟能披甲當差而與世職之任多不相當既經
 承襲後竟不能當差一有過失革職乃反不如伊等
[014-20a]
 披甲且致苦累理應概行查明酌量辦理嗣後將並
 非逺派宗族例應承襲者仍照舊例辦理外其極逺
 支派及調取外省駐防兵丁來京承襲之處均著停
 止於原立軍功本支承襲出缺之家應如何加恩之
 處著該部㑹同八旗大臣等詳細查明定議具奏至
 例應承襲人等於出缺之名下有應扣賠官銀例應
 著落於承襲人員應得俸禄内坐扣完結惟此項人
 等多有皆係小官或由兵丁閒散承襲者家計殷實
[014-20b]
 者少僅得一官伊等應得些小錢糧業經裁去又將
 承襲世職俸祿扣賠於伊等當差實屬不無拮据著
 交該部八旗將此項官員名下所欠官銀共有若干
 之處一併查明繕寫清單進呈以待朕酌量降㫖辦
 理
  乾隆三十年九月十二日
上諭據兵部八旗㑹議查辦世職一摺甚屬錯悮殊非
 朕體䘏加恩之本意前因世職人員内有由兵丁襲
[014-21a]
 職其本身應得錢糧既經停止而所襲世職俸禄又
 代扣本缺之應還官項是一經襲職而當差度日反
 無所資且材質兼有宜於兵丁而不宜於服官者往
 往易於獲咎斥革轉不如披甲食糧之得以常留生
 計而其中或有因一本宗無人遞及疎派承襲者得
 官既無所利並至失其故業未嘗不轉以襲職為累
 是以降㫖令該旗查議量為變通原欲於酬庸延賞
 中寓曲加恩䘏之意也乃該部旗議稱輾轉承襲施
[014-21b]
 於渺不相涉之人未免濫邀爵賞請停止逺支承襲
 者二十餘員等語於大意全未體㑹竟似朕此次查
 辦因靳恡世職起見矣試思邇年平定伊犁回部錄
 勲錫爵特予世職者不啻五六百員之多何有於此
 二十餘人而顧為之查覈裁制耶國家豢養八旗為
 之計長久而籌贍育者恩施優渥如果於伊等生計
 有益雖稍濫亦非所惜此議不必行現在襲替無人
 祗有逺族及别族同姓子孫者亦應俟將來出缺時
[014-22a]
 再行辦理何必亟亟於此預為計議至所有查出承
 襲各官名下應行代扣官項銀四萬一千三百餘兩
 及世職佐領代扣出缺人員各欠項六千六百餘兩
 俱著一併加恩寛免以示優恤可將此通諭八旗知
 之
  乾隆三十年九月二十一日
上諭八旗世職官員出缺時將伊等原借官項例應俱
 著落於承襲人員賠繳但此等承襲人員内由微員
[014-22b]
 兵丁閒散承襲者多既承襲後將伊等原食錢糧業
 經停止而俸禄又代人扣賠各官項於伊等生計無
 益經朕特降諭㫖交該部八旗大臣等查辦嗣據該
 部八旗查明具奏承襲人員名下應代扣官項四萬
 餘兩並有代世管佐領出缺人員應扣各項銀六千
 六百餘兩等語朕即將代賠之項均著寛免此特以
 逺族人等雖經承襲官職尚代他人扣賠銀兩於伊
 等生計甚屬無益故朕施恩今據永慶等因伊父所
[014-23a]
 欠官項免其賠繳具奏謝恩是該部八旗大臣等所
 辦甚屬錯謬以賠補他人所欠官項謂之代扣可也
 而子為父賠繳欠項亦謂之代扣可乎且伊等所欠
 俱係支借官項即其子不襲官時亦應著落賠補非
 逺族人承襲者可比如弟兄叔姪承襲雖不得謂之
 代賠而與父子尚稍屬有異若係父子實屬無所區
 别據此辦理竟將父子視為無干之人是導旗人為
 不孝有是理乎即朕節年為旗僕一切生計施恩賞
[014-23b]
 恤亦為數不少果有應施恩者雖數百萬兩亦無所
 吝惜若於道理不合情事亦斷不能施行今伊等將
 父子視為無干之人而入於代賠數内牽混具奏何
 以存心竟不曉事體殊成笑話今朕業經降㫖寛免
 仍著施恩寛免其子賠父項銀兩即著落措辦該部
 八旗大臣等賠繳併將伊等交部嚴加議處
  乾隆三十年十月初三日
上諭八旗官員因事故離任尚有未完宗人府銀並紅
[014-24a]
 白事借俸資生等銀在伊等親戚家族及保官披甲
 兵丁並子孫俸餉各銀内扣還者共一萬六千七十
 兩零又因無俸餉可扣按季交納者共七千七百兩
 俱係應完之項今八旗世職應接扣前項銀四萬餘
 兩已加恩免其扣交此項銀兩並著加恩一併豁免
 以示體恤
  乾隆三十二年五月初四日
上諭滿洲䝉古人員内由道府等官丁憂回籍者與漢
[014-24b]
 員不同漢員丁憂回籍必待二十七個月服闋始以
 原官補用滿員則滿百日後例應行走當差既令在
 原衙門分别補用即有俸糈飯銀足資養贍非家居
 持服者可比原不應復照漢員一體起復銓補但思
 伊等曽任外省於地方事務自較熟練且現在遇有
 道府缺出除授需人著吏部將各衙門由道府服滿
 改補京職人員查眀帯領引見如有堪勝外任者交
 軍機處記名俟請㫖缺出開單進呈候朕簡用其服
[014-25a]
 滿同知通判州縣等官亦著該部帶領引見如果其
 人仍堪外用即交部照例銓選
  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十二日
上諭門上侍衛俱係内廷當差進班隨侍最為𦂳要差
 使亦甚榮耀况侍衛等並無别項差使該侍衛等理
 宜各顧體面敬謹當差倍加勤勉今據領侍衛内大
 臣等奏侍衛等於内紫禁東園前園及跟隨阿哥等
 出入者空班多人進班散秩大臣等非専管侍衛之
[014-25b]
 員每多疎縱請交散秩大臣等嗣後每遇進班嚴察
 侍衛等語是侍衛等習氣下流踈懈不堪之至従前
 朕曽屢降諭㫖何至下流一至於此此皆領侍衛内
 大臣等平素不以為事疎縦瞻狥漫不經心嚴察約
 束之所致如富恒阿里衮身係軍機大臣事體繁多
 無暇及此其他該管大臣等俱何為者伊等平素惟
 事柔懦不行嚴管以致侍衛等習氣下流一至於此
 成何事體嗣後各侍衛等均各勤勉當差痛改流習
[014-26a]
 各顧體面謹慎行走扎拉豐阿趙徳達色等又有何
 事理應不時稽察伊等務湏嚴加管束留心稽察再
 従前内紫禁進班之䕶軍等坐堆𫝊籌恐其懶惰朕
 曽降㫖専派人員稽察迄今並未出派至今日乆又
 懶惰不以為事均未可定朕今派人稽察進班侍衛
 將進班之䕶軍等一併稽察各該大臣等倘仍不嚴
 行管束稽察茍且從事以致空班經朕察出斷不輕
 貸必將伊等従重治罪再散秩大臣等雖非専管侍
[014-26b]
 衛之人但一遇進班是日侍衛差務均係伊之責成
 尚可推諉乎嗣後散秩大臣等將本班侍衛等留心
 稽察倘有空班者應叅者即行處叅應回領侍衛内
 大臣者即為回禀倘不以為事茍且塞責一經領侍
 衛内大臣察出將散秩大臣等一併題叅將此㫖交
 各該大臣通諭侍衛䕶軍等敬謹遵行外於侍衛䕶
 軍等進班之各堆撥處所粘貼以示懲戒
  乾隆三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
[014-27a]
上諭據増海奏廣州八旗滿洲兵丁内年幼身弱披甲
 者二百二十九名内仍有兼食錢糧者一百三十六
 名請將馬甲革退孀婦孤子無依靠者九十三名照
 依現由天津移來養育之例給予錢糧等語各省派
 往兵丁駐防特為防守地方起見理應挑年壮技强
 者俾成健鋭如不得人暫行懸缺俟得人時再行挑
 補有何不可乃將並不能馬步騎射之幼丁挑補充
 數可乎今廣州將年幼身弱者挑為馬甲甚屬非是
[014-27b]
 此内有兼食錢糧者一百三十六名著俱行革退孀
 婦孤子無依靠者九十三名照依養育兵例給予錢
 糧之處均照増海所請辦理從前將軍大臣等所司
 何事將此交李侍堯増海於此項糜費錢糧著落辦
 理錯誤之厯任將軍大臣等分賠之處察眀具奏看
 來各省駐防似此將㓜丁挑為馬甲者亦不能保其
 必無將此交各省駐防之督撫將軍副都統等將有
 無將幼丁挑為馬甲之處查眀據實奏聞
[014-28a]
  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初六日
上諭上年進𠞰緬匪我滿洲官兵勇往争先經朕加恩
 將宣力人等俱交部議叙賞給官銜陣亡者亦分别
 賞給官銜銀兩並給養贍孀婦俸餉但官兵内有縁
 由不眀者六百四十四名經部議俟事體眀晰後再
 行定擬加恩辦理等語此等縁由不眀之人若均算
 入陣亡之數一體施恩而賊營内滿洲緑營官兵均
 有其一體施恩可乎若竟不算入陣亡數内如此多
[014-28b]
 人豈盡寄於賊巢或因回兵時因傷病身亡或陣亡
 時無人目睹結保未經算入者均亦有之此等之人
 若俟事體眀晰後再行加恩伊等妻子現無依靠不
 無貧匱朕心實為憫惻况此等未出官兵伊等若在
 京城其子弟尚可挑差使今雖事體未眀不過暫停
 伊等陣亡䘏典豈有反將伊等子弟如獲重罪不令
 挑差使之理乎即伊等事體眀後應加罪者再加之
 以罪有何不可都統等念不及此糊塗辦理甚屬不
[014-29a]
 堪都統等著眀白回奏著將此項人等查眀或有兼
 餉尚可生活者不計外其單俸隻餉無依靠者俱著
 查出現有馬甲養育兵丁遺缺即將伊等按數挑補
 俾得錢糧養贍伊等妻子家口俟事體眀後作何辦
 理之處朕另降諭㫖
  乾隆三十四年五月初六日
上諭供鐘之宗室覺羅官員賞戴花翎者特為祭祀時
 與侍衛等一律齊整若在京城尚可以戴倘奉差外
[014-29b]
 出即不應戴明善巡查漕運時已不應戴花翎現復
 有應問事件解任伊仍照常戴花翎甚屬非是明善
 所戴之花翎著即拔去嗣後宗室覺羅供鐘官員凡
 奉委外差俱不准戴花翎回在原差行走時再令其
 戴再宗室覺羅官員挑入供鐘後陞至三品京堂武
 職至副都統均著離供鐘之任不准其戴花翎著交
 該衙門遵例奉行
  乾隆三十四年六月三十日
[014-30a]
上諭本日值年之王等因遇齋戒於奏事帶領引見均
 未經到只大臣等前來看來王等遇齋戒日期俱不
 來圓明園奏事帶領引見諸處俱不行走惟敬謹齋
 戒凡諸祀典慎肅齋戒大禮攸闗理應如是敬謹嗣
 後王等俱著在紫禁城内齋戒不可各在本府與紫
 禁城外齋戒著永為令
  乾隆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上諭前以東三省人等竟不認識漢字如何辦理緑營
[014-30b]
 事務曽經降㫖嗣後東三省人等不必補用緑營官
 員並交兵部將現在各省緑營人員内東三省人共
 有㡬員之處查明具奏特以東三省人等俱係本地
 生長不識漢字難以辦理緑營事務之故耳若伊等
 子孫生長京城原與舊滿洲無異八旗都統等理宜
 分别辦理今竟全無區别將現在各省緑營居官之
 東三省人等概行撤回甚屬拘泥除此次召回之東
 三省人等帶領引見時朕酌量調補外並著八旗嗣
[014-31a]
 後東三省人等若係本身移住京城者仍照前降諭
 㫖不必陞補緑營若移住京城後所生之孫在京已
 居二代與乆居京城舊滿洲䝉古無異即著回京城
 之滿洲䝉古一體挑選陞補外任倘因有此㫖即不
 盡心教導伊等子弟學習騎射清語技藝唯令専讀
 漢書學漢人習氣尤屬非是斷乎不可
  乾隆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
上諭各旗王公所屬人員服宦在京者向遇年節生辰
[014-31b]
 一赴本門叩謁尚屬分所當然若伊等既膺外任則
 均有當官公事其迹易涉嫌疑各宜自知防檢前以
 王公等於所屬外任人員每多需索曽經降㫖嚴切
 申禁比來諸王公頗知奉法自愛不敢踰閑而此等
 因公赴京人員尚多照常問謁雖現在不至有結納
 逢迎之事但恐日乆因循王公等或㒺知顧忌謁見
 之不已必且託其購辦器物購辦之不已必且從而
 開說事端甚至&KR0111公狥私習成流弊其所繫於官守
[014-32a]
 朝常者甚大用是眀晰誥誡為之杜漸防微亦正所
 以先事保全之也昨於行在召見永定河道滿保奏
 稱係四阿哥屬下人應往叩謁朕思令行自近自當
 舉一以例其餘嗣後各王公屬下人等惟京員向各
 門往來仍照舊不禁外其有現居外任職官因事來
 京者概不許於本管王公處謁見通問以清弊源著
 為令倘仍不知省改或乆而復沿故轍一經發覺除
 本人從重治罪外其本管王公等亦一體懲治必不
[014-32b]
 稍為寛貸將此通諭知之
  乾隆三十五年閏五月初三日
上諭此次雲南出征陣亡病故之人甚屬可憫雖皆已
 加恩賞賚但伊等家口生計恐不免拮据著加恩此
 次陣亡病故兵丁内有子者如年已及嵗著即挑補
 馬甲其未及嵗者不論大小俱著挑補養育兵俟年
 及嵗時亦著挑補馬甲仍著該部咨行盛京吉林黒
 龍江荆州成都熱河將軍副都統一體施恩
[014-33a]
  乾隆三十五年十月二十日
上諭據色布騰巴勒珠爾奏稱將奬賞火器營兵丁銀
 十萬兩不必置買田産請借與八旗官員以一分取
 利等語色布騰巴勒珠爾所奏只知得利而未念及
 於旗人生計無益耳即如旗員等遇有事故雖亦私
 行借貸如利息過重尚有不借者即一經借貸其還
 時或遲時日皆可自便若係官銀定有交還年限必
 於限内照數坐扣且借給之銀僅定以百兩之數又
[014-33b]
 不甚多豈能以此即可置買産業不過稍修理衣服
 雜項費用即可全完亦斷不能濟其𦂳要况今定例
 一分而八旗官員等以其利輕不論有無事故所有
 各員皆欲指俸支借一經借貸後本人遇有事故不
 能抵還遂致著落保人代賠原准行之都統等代為
 抵還尤屬不成事體如取一分之利各官俸銀内即
 少得一分銀兩八旗官員所領俸銀皆所以養贍伊
 等家口以此指借官銀後坐扣伊等俸銀是前次借
[014-34a]
 項尚未扣完復扣續借之項而八旗官員不論有無事
 故所有俸銀皆被官為坐扣旗人竟為官項所累必
 致失其生計旗員支借官銀坐扣俸銀一事於旗人
 生計甚屬無益斷不可行前經原任大學士傅恒以
 旗員支借官銀坐扣俸銀于旗人生計無益情節曽
 經具奏嗣朕加恩將官員等紅白事件支借俸銀之
 例停止酌定各按品級分别給予恩賞銀兩之例至
 如各省滋生銀兩一項亦屬坐扣利息之項然官為
[014-34b]
 貿易滋生利息亦屬非宜故降㫖全行撤四停其滋
 生於伊等紅白事件動用别項賞給再鹽商人等支
 借滋生銀兩亦經降㫖撤回停止後因鹽商人等以
 此項仍行賞借與伊等深有裨益屢次懇請始酌量
 賞借矣且伊等皆係商人自善於滋利今火器營以
 賞銀十萬兩辦買田産日乆弊生將此項銀兩亦著
 賞借與兩淮鹽商量為滋生利息殊為兩有裨益其
 内已經動用置買房間銀兩著照色布騰巴勒珠爾
[014-35a]
 所奏作為五年歸欵外其餘現有銀兩仍著交内務
 府合對此數目交與李志英將現在該處鹽商應交
 内務府銀兩内留銀十萬兩即賞借與鹽商人等以
 一分徴收利息其所得利銀著交内務府該管轉向
 内務府領用如此則旗員不至坐扣俸銀而所得利
 銀亦於該營官員兵丁等實有裨益嗣後八旗官員
 指俸借銀之風勿令再萌
  乾隆三十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014-35b]
上諭據總管内務府大臣奏兼攝茶庫之兵部員外郎
 五十三現陞禮部郎中請仍留兼辦庫務等語所奏
 不可行前因内務府人員習氣不好是以令六部選
 派誠幹司員引見兼管六庫俾相牽制此等兼攝之
 員若令乆於其任則不但不能糾察轉恐沾染積習
 彼此聨為一氣殊非派員兼理之本意嗣後六部人
 員兼管六庫者並定限三年更換一次其有陞任等
 事總管内務府大臣概不准奏留著為令
[014-36a]
  乾隆三十六年正月初九日
上諭昨因年老患病休致之頭等侍衛阿弼達二等侍
 衛穆克徳璽俱在侍衛上多年行走出力又經出兵
 打仗今因患病不能當差請休致尚係病逾半年奏
 請休致者非縁别項事故革退之人可比阿弼達穆
 克徳璽著加恩仍戴原品頂翎穆克徳璽曽經出兵
 打仗得功牌著賞給全俸阿弼達雖經出兵並未打
 仗得功牌著賞給半俸嗣後侍衛内果有出力行走
[014-36b]
 年乆又因年老患病不能當差具呈告退者著仍戴
 頂翎若年老未邁患病革退或縁懶惰規避等故革
 退者即徑行革退著為令
  乾隆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上諭今據軍機大臣努三等議覆請増健鋭營養育額
 缺一摺内稱請將八旗圓明園健鋭營火器營養育
 兵之缺一體定為四名兵丁内得給養育兵一缺等
 語所奏尚是但如此辦理視原定養育兵之缺較少
[014-37a]
 矣養育兵特為養贍單分錢糧家口衆多及鰥寡孤
 獨身無依靠之人若照軍機大臣所議則養育兵之
 缺既少於伊等生計不無拮据非所以副朕矜恤旗
 人之意朕撫御天下凡兵丁生計皆頼朕之恩施理
 當随時調劑辦理俾伊等永逺寛裕即如各省民人
 偶遇偏災俱降㫖將應徴錢糧寛免且不惜庫帑數
 十萬賑濟使民得遂其生今八旗滋生蕃庶亦當酌
 量施恩増添錢糧以資伊等生計養育兵之缺不便
[014-37b]
 於四名兵内得給一缺著於三名兵内得給一缺籌
 辦此項養育兵缺惟著食單分錢糧人口衆多之家
 挑取不得復令鰥寡孤獨分占養育兵之缺朕於此
 項人等另行加恩發户部庫銀每人每月賞給銀一
 兩五錢養贍此内孤子數年間即可長成至十二嵗
 時即可挑換養育兵之缺其所出之缺即可另給此
 四項人以為養贍如此定例辦理雖每嵗多需庫餉
 五六萬兩而八旗人等均沾朕恩以資生計即用數
[014-38a]
 十萬兩朕亦不惜著交八旗都統務體朕矜恤旗僕
 之至意俾旗人等共沐恩施均匀辦理將此通行曉
 諭
  乾隆三十六年四月初九日
上諭随圍官員兵丁騎坐官馬内有倒斃者每匹賠交
 銀七兩限兩月内交户部官員俱有俸銀限兩月内
 交賠伊等力量尚能至兵丁人等每月惟頼此數兩
 錢糧若亦照官員限兩月内交賠不無拮据於伊等
[014-38b]
 生計無益嗣後官員倒斃馬匹仍著限兩月内賠交
 兵丁倒斃馬匹著加恩於伊等應得錢糧内每月坐
 扣銀一兩著永為令
  乾隆三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上諭向來各衙門派往新疆辦事人員三年期滿由該
 處大臣出具考語保送引見以應陞之缺即用原所
 以示鼓勵但新疆自底定以來乆𨽻版圖與内地郡
 縣無異且各給與養亷而新疆事務又極清簡該司
[014-39a]
 員等出差三年不過循分奉公與在京各衙門辦事
 亦無差别乃因期滿遽行保奏該管大臣率以與例
 相符不復問其才具短長輙注上考是該員等一經
 派出即可借此計日超遷足開躐等者除陞㨗徑殊
 非核實課績之道嗣後新疆辦事人員期滿時祗令
 該處大臣給咨赴部引見其間果有出色之員朕自
 當隨時量加擢用若照常供職者概令仍回本衙門
 辦事照依等原官補用於事理方為允協所有該管
[014-39b]
 大臣出具考語保奏即陞之例著停止
  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上諭從前因五旗王公屬下包衣人等滋生蕃庶該王
 公等養贍伊等不無拮据曽經兩次查辦令其出旗
 今越十餘年核計人丁復盛應行查辦著交衆王公
 等將包衣人等有情愿令其出旗者仍照從前所辦
 之例㑹同本旗都統查明令其出旗或以人少不愿
 令其出旗者亦随其自便
[014-40a]
  乾隆三十六年八月初二日
上諭稽察正白旗滿洲事務給事中永安奏稱據該旗
 因本年雨水過多將所有倒塌官房查明造冊五本
 呈報前來恐别旗亦有似此者請交八旗都統通查
 作何修理之處核計妥協辦理等語此項官房朕另
 降諭㫖特派大臣查明施恩官為盖造外此項房間
 果係衙署倉庫當報察旗御史二百兩銀以上者由
 本旗奏請二百兩銀以下者行工部照例辦理此項
[014-40b]
 房間係朕特賞給孤寡無産業之旗僕居住者非衙
 署倉庫可比即如營房一様該都統所當承辦者伊
 等遇有應辦事件即當奏聞辦理何必造冊送察旗
 御史似此應辦之事尚如此推諉朕放都統又何為
 乎正白旗滿洲旗分如此辦理别旗亦似此辦理否
 著正白旗滿洲都統明白回奏外交八旗都統將如
 何辦理之處俱各查明具奏
  乾隆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014-41a]
上諭向來内外各衙門題奏咨行事件凡遇滿洲䝉古
 人地名應譯對漢字者往往任意書寫並不合清文
 䝉古文本音因而舛誤俚鄙之字不一而足甚至以
 字義之優劣强為分别軒輊尤屬可笑方今海㝢車
 書大同清文鑑一書屢經釐定頒示且曽編輯同文
 韻統本三合切音詳加辨訂合之字音無銖黍之差
 第篇帙較繁行文或未暇校閲昨因評纂通鑑輯覧
 於金遼元人地名之訛謬者悉為改正復命廷臣重
[014-41b]
 訂金遼元國語解將三史内譌誤字様另為刋定以
 示傳信而現在疏章案牘清漢對音轉為畫一於體
 制殊為未協著交軍機大臣依國書十二字頭酌定
 對音兼寫清漢字様即行刋成簡明篇目頒行中外
 大小衙門嗣後遇有滿洲䝉古人地名對音俱查照
 譯寫俾各知所遵守將此通諭知之
  乾隆三十七年五月初四日
上諭據舒赫徳奏稱今烏嚕木齊築城駐劄滿兵其應
[014-42a]
 補放官員缺若調取至伊犁選擬似覺繁擾可否令
 烏嚕木齊大臣等照伊犁辦理之處請㫖等語舒赫
 徳所奏雖因應行補放人員由烏嚕木齊至伊犁其
 往返行走繁擾起見但以驍騎校防禦等㣲員尚可
 至佐領協領俱係大員由烏嚕木齊㕘賛大臣等自
 行㨂選補放不合體制且由烏嚕木齊至伊犁究與
 來京較近嗣後烏嚕木齊滿營驍騎校防禦缺出毋
 庸送往伊犁將軍該處㕘賛大臣等秉公㨂選擬定
[014-42b]
 正陪繕寫各員勞績履厯具奏補放免其引見若佐
 領㕘領缺出由烏嚕木齊㕘賛大臣於應陞人員内
 視其勞績秉公㨂選咨送伊犁將軍復行詳加㨂選
 擬定正陪繕寫履厯勞績具奏補放亦照伊犁一體
 遇便由驛來京該部帶領引見
  乾隆三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上諭向來旗下家奴有酗酒行兇者一經本主報明該
 旗即行送部發遣其妻室有年老殘廢及不願隨帶
[014-43a]
 者俱不同發定例未為周宻如近日秦璜所有發遣
 家奴之妻留佔為妻之事不可不另定章程以防流
 弊葢家奴犯法其妻亦屬有罪之人自當一體發遣
 但此等犯罪旗奴妻室自不值官為資送若其中果
 有不能隨帶者或令於親屬依棲或聴本婦另嫁自
 不便仍留服役以杜嫌疑嗣後該部旗遇有發遣家
 奴之案俱照此辦理著為例
  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
[014-43b]
上諭髙樸奏查騐修理八旗營房工程見新修房屋已
 有任情汙踐而不愛惜者請照外城街道柵欄之例
 交與八旗都統等隨時查明分别粘補修理於年終
 咨報值年旗彚奏等語所奏是修建營房原係加恵
 八旗兵丁不惜發帑興修俾安棲止自應倍加愛惜
 保䕶承受恩澤何致建造方新已有任情汙踐之事
 况前經特派八旗都統及查旗御史留心稽察伊等
 尤當實力奉行毋致虚文塞責今據髙樸摺奏情形
[014-44a]
 則前此派查時伊等所司何事甚非核實稽工之道
 著交各該旗都統等嗣後八旗營房遇有零星傷損
 即令隨時查明分别粘修使住房各兵共知愛䕶不
 得任意殘毁並交查旗御史隨時詳查糾核仍令各
 該旗於嵗底將查過有無修理及是否完整之處咨
 報值年旗彚總具奏一次倘有不行修理以致損壊
 過甚者惟各該旗都統及查旗御史等是問髙樸摺
 併發
[014-44b]
  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十七日
上諭親老改補近省本屬漢員相沿之例在漢員各居
 本籍若一告親老即扣除其缺并不令改補近省轉
 無以遂其禄養之私故定例先期預為呈明將來坐
 補原缺既防規避亦體人情行之原屬無碍若八旗
 人員與漢員本不相同即不為外任在部在旗均得
 當差報効豈可因憚於逺涉仍聴其在外希榮戀棧
 乎况我滿洲舊習惟知體國奉公遇有差遣從不敢
[014-45a]
 畏難避逺今若效尤漢人事例則尊君親上之誼乆
 必漸忘於風俗人心甚有闗係吏部照漢員一體定
 例之處殊未允協嗣後八旗陞選官員如實係親老
 不能逺離者得缺後許其呈報該部聲明縁由帶領
 引見候朕臨時酌量或以旗員或以部缺改用自無
 不可俟該員養親事畢仍照伊原得之缺坐補其預
 為地步巧行䂓避之例永逺著停止庶不致蹈襲虚
 名有乖舊俗著為令所奏之岱青阿即照此例行
[014-45b]
  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十八日
上諭前因陣亡員弁深堪軫念曽經降㫖於伊等襲職
 次數已完後著賞給恩騎尉令其世襲罔替為令其
 原官之嫡嗣准照此例承襲若係絶嗣撫養兄弟之
 子者於承襲世次已完時毋庸給與恩騎尉今覽正
 藍旗滿洲都統進呈承襲原任前鋒校兆海所得之
 雲騎尉家譜内開兆海在四川軍營受傷身故由部
 遵㫖議敘照陣亡例准襲雲騎尉二次因無子嗣將
[014-46a]
 過繼伊兄伍什哈達之次子承襲等語此項受傷身
 故人等朕因念其勞績與陣亡人等一例議敘給與
 世襲已屬格外殊恩若承襲世次已完並給與恩騎
 尉則與實在陣亡者毫無區别此等人員如承襲世
 次已完不但過繼兄弟之子不應賞給恩騎尉即有
 子嗣者亦不應令其承襲嗣後此項受傷身故人等
 朕特加恩與陣亡人等一體襲職者惟得應襲之官
 照例承襲無論有無子嗣於承襲世次已完時概不
[014-46b]
 准承襲恩騎尉著為令
  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初十日
上諭向來八旗人員身任旗職如遇陣亡等事子孫議
 給世職其有年未及嵗者並照應得世職給與半俸
 至旗人簡用緑營官員陣亡議䘏子孫即照緑營官
 職予以廕生其年未及嵗者未經議及應得分例第
 思此等同為旗人雖予廕之例不可易而效命疆場
 其子孫當幼穉之時養贍無資情殊可憫其應如何
[014-47a]
  酌量加恩之處著軍機大臣㑹同該部定議具奏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
 上諭和郡王綿倫薨逝伊雖無子嗣現有親弟二人按
  兄終弟及之例得應襲爵者宗人府於綿循綿倬除
  服後帶領引見候朕簡定至向來王等襲爵惟功勲
  舊諸王例應世襲罔替此外如怡親王之公忠體國
  經
皇考
[014-47b]
特恩有世職罔替之㫖亦應遵守勿替其餘恩封諸王襲
  爵時例應以次逓降盖承恩封爵宜有親疎之别若
  不限以等差則國家延祚奕世王爵愈積愈多既不
  免於冗濫且以勲勞世及者無所區分亦非所以昭
  奬勸此展親之恩不得不示之節制也即如和勤親
  王永珌襲爵時已應降襲郡王朕念其為和恭親王
  嫡長子朕之親姪不忍降封是以仍襲親王迨至綿
  綸則不得不逓減為郡王矣今繼綿綸襲爵者於例
[014-48a]
 應降封貝勒但朕究念其為和恭親王之孫且綿綸
 襲爵未久即嬰疾早逝弗克長享藩封為可憫今若
 照例改為貝勒則是和恭親王薨後未五年而王爵
 已失於心實有所不忍此次仍著加恩襲封郡王將
 來再遇應襲時即照例逓行降襲又念諸王逓降之
 例自貝勒貝子公以下至奉恩將軍不過六七傳即
 至奉恩將軍世襲罔替朕心仍有所不忍嗣後著加
 恩凡親王以次逓降者至鎮國公而止郡王以次逓
[014-48b]
 降者至輔國公而止其公爵均著世襲罔替俾我大
 清國億萬斯年而親王郡王之子子孫孫均得永延
 世澤恪守恩封以副朕篤厚宗親至意著為令
  乾隆四十年七月初五日
上諭據阿桂等奏訊據脱出之劉均祥供稱係甘肅兵
 前往四川軍營充當徳爾森保親隨在木果木後山
 防守賊衆前來衝突徳爾森保被圍尚射殺賊五六
 名又有一賊拉伊馬尾徳爾森保僅餘一矢仍將此
[014-49a]
 賊射死後被賊鎗傷咽喉旋即墜馬被賊衆砍死經
 伊親見等語前因徳爾森保係特派駐防木果木後
 山之人所守山梁被賊奪去以致將軍大營潰亂情
 罪重大且賊人衝突之時究不知伊作何下落恐係
 被賊擒獲是以將伊子俱挐交刑部監禁今覽劉均
 祥供詞徳爾森保於潰亂之際打仗陣亡屬實徳爾
 森保如果失䧟𦂳要地方又有奮勇打仗總捐軀亦
 不足蔽辜即將伊子一併治罪亦屬當然今伊打仗
[014-49b]
 陣亡屬實其罪止於失䧟地方不過停其議䘏尚不
 至將伊子一併治罪著加恩將刑部監禁徳爾森保
 之子即行釋放伊等既屬無罪之人所有應當差使
 著交該旗大臣照閑散滿洲例一體挑取行走朕辦
 理庶務一秉大公功罪皆由人自取即如徳爾森保
 前次失䧟地方情罪重大身死又不分明即將伊子
 監禁今既陣亡屬實不至將伊子一併治罪即施恩
 寛免毫無偏倚將此交將軍阿桂通行曉諭軍營官
[014-50a]
 員兵丁外並著通諭八旗知之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初十日
上諭向來滿洲䝉古用為道府人員丁憂回旗仍在原
 衙門走者曽經諭令每過三年吏部將該員等帶領
 引見量加簡錄兹自乾隆三十八年冬間查辦以後
 迄今又閲三載因思此等滿員曽任道府於地方事
 務較為熟習自可仍以外用而旗員向例百日期滿
 即可當差行走原不必待至三年服闋始令引見嗣
[014-50b]
 後著吏部查明滿洲䝉古人員有道府丁憂囘旗已
 滿百日在部行走者俱於每年十月内帶領引見一
 次即自今嵗為始
  又
上諭據正藍旗滿洲旗分因二等侍衛庫勒徳依陣亡
 經部議敘應承襲雲騎尉庫勒徳依並無子嗣調取
 伊親弟黑龍江馬甲圖倫保帶領引見朕已將庫勒
 徳依所得雲騎尉准圖倫保承襲矣但向例陣亡所
[014-51a]
 得世職襲次完後仍賞給恩騎尉世襲罔替此特為
 陣亡人等子孫永受朕恩之至意然陣亡之人生有
 子孫自應如此辦理若如庫勒徳依係原立官之人
 因並無子嗣將伊親弟兄承襲者即承襲之人尚有
 子孫不過照例予以應得襲次自不應賞給恩騎尉
 世襲罔替現承襲庫勒徳依官之馬甲圖倫保將來
 雖有子嗣亦只將雲騎尉照例再准承襲一次無庸
 賞給恩騎尉世襲罔替著為令
[014-51b]
  乾隆四十一年九月十三日
上諭滿洲䝉古人員由道府丁憂囘旗已滿百日在部
 行走者曽降㫖於每年十月内該部查明帶領引見
 至滿員内曽任丞倅州縣丁憂回旗在原衙門行走
 者伊等曽膺外用於地方事務自較諳習著吏部一
 併查明照道府回京人員之例亦於每年十月帶領
 引見一次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一日
[014-52a]
 上諭京察革退之筆帖式駁回本旗仍可挑補馬甲給
  與錢糧以資養贍至司員等既經降革向無給與錢
  糧之例但在旗臣僕俱頼俸餉為生而此等降革人
  員又非犯罪者比伊等雖不能辦理部務若令其看
  守

廟門庫等項差使尚可充當乃因京察降革後遂致有失
  生計朕心不忍嗣後八旗遇有京察降革司員除年
[014-52b]
  老不能當差者不計外其餘人員著交各旗大臣等
  以看守

廟門庫等缺酌量補用以示朕憐憫旗人之意
   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
 上諭昨據副都統納木扎爾奏請八旗無依孤女照養
  贍孤寡例給與錢糧養贍一事已交八旗大臣議奏
  矣朕思八旗孤寡並無依倚甚屬可憫是以從前俱
[014-53a]
 加恩給與錢糧以為養贍是孤女即寓於孤子内自
 應一體辦給今所有孤女並未入於孤子之内給與
 錢糧者係八旗大臣原辦時遺漏著不必交八旗王
 大臣議奏嗣後八旗所有無依孤女即照孤子一體
 給與錢糧米石俟出嫁後裁汰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初三日
上諭近來凡有諭㫖兼䝉古文者必經朕親加考正方
 可頒發而以理藩院所擬原稿示䝉古王公等多不
[014-53b]
 能解縁繙譯人員未能諳習䝉古語就虚文實字敷
 衍成篇遂致不相脗合又如從前徳通所繙清文阿
 岱閲之往往不能盡曉夫阿岱素精國語無不備知
 其所以不曉徳通之清文者非阿岱不通清語乃由
 徳通拘泥漢字文義牽綴為文於國語神理全未體
 㑹是歧清語與清文而二之無怪其相背也則䝉古
 王等之不解理藩院之䝉古文其義亦然總由國朝
 定鼎至今百有餘年八旗滿洲䝉古子弟自其祖父
[014-54a]
 生長京城不但䝉古語不能兼通即滿洲語亦日漸
 遺忘又復憚於學習朕屢經訓飭而率教者無幾固
 由習俗所移亦其人之不肯念本向上耳朕因絜矩
 而思之非特此也即如制義所以代聖賢立言雖古
 今時無不同而中國語言相沿未改無難㑹意追求
 乃今之所為時文朕覽之多不能解朕雖不喜作時
 文然向在書齋中於明季及國初名家大家之文亦
 曽誦習其中如歸有光黄淳耀純乎古文讀之心喜
[014-54b]
 餘亦理精義正足供玩味奈何今之作者相戾若此
 至於文體之變固不始於今時曩者魏晉六朝習尚
 浮靡斯文極敝韓愈出而起衰八代約六經之㫖以
 成文人見之轉以為怪故其言曰作俗下文字下筆
 令人慚及示人必以為好小慚者謂之小好大慚者
 即以為大好是文字趨向之壊在韓愈時且然何况
 今之距唐乂將千載乎夫文風逓降説者每以比之
 江河日下然聴其流而不返日甚一日伊於何底昔
[014-55a]
 韓愈尚思迴狂瀾於既倒矧有移風易俗之責者乎
 文以眀道宜以清真雅正為宗朕曽屢降諭㫖諄諄
 訓誡無如聴之藐藐恬不為怪讀書人於此理尚不
 能喻安望他日之備國家任使乎大抵近來習制義
 者祗圖速化而不循正軌每以經籍束之髙閣即先
 正名作亦不暇究心惟取庸陋墨卷勦襲撏撦效其
 浮詞而全無精義師以是教弟以是學舉子以是為
 揣摩試官即以是為棄取且今日之舉子即異日之
[014-55b]
 試官不知翻然悔悟豈獨文風日下即士習亦不可
 問矣嗣後作文者務宜沉潜經義體認先儒傳説闡
 發聖賢精藴務去陳言辭達理舉以期合於古人立
 言之道慎毋掉以輕心試官閲卷亦當嚴為甄别一
 切膚詞爛調槩擯不録庶幾共知謹凛文化蒸然日
 上以副朕崇雅黜華之至意其繙譯清文䝉古文亦
 當實力講求勿仍陋習此㫖著頒示貢院暨各省學
 政暨繙書房理藩院各書一道掲之堂楣俾皆觸目
[014-56a]
  驚心欽承毋忽并諭中外知之
   乾隆四十六年八月十八日
 上諭向來由内務府官員擢用道府者丁憂回旗於百
  日滿後例由總管内務府大臣帶領引見其包衣漢
  軍未曽為内務府司員者遇有丁憂事故著照八旗
  漢軍人員之例仍以二十七個月服滿歸部銓選毋
  庸於百日滿後帶領引見著為令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014-56b]
 上諭向來宗室人員既不分用各部院又不便簡用外
  省道府其宗人府理事等官保送御史止有二缺轉
  科後遺缺仍用八旗滿洲人員陞途未免稍狹現在
  宗室蕃衍其中不少可用之才所有宗室御史著於
  原定二缺之外俟有滿洲御史缺出時再行添用宗
  室二員連前四員作為額缺如有遷轉科員者其御
  史員缺仍以宗室人員補放至
陵寢辦事衙門司員俱屬宗室貝勒公等官轄與部院司
[014-57a]
  員有間嗣後遇有
陵寢辦事衙門司員亦可酌改宗室數員其如何分别補
  用應改若干員缺之處著宗人府㑹同該部詳悉妥
  議具奏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五日
 上諭近觀䝉古世襲家譜知各䝉古王公子嗣及閑散
  台吉他布囊年已及嵗者俱各按定例給以應得品
  級頂帶而宗室中除承襲封爵及現有官職外其閑
[014-57b]
  散宗室向無按品給頂之例現在宗支繁衍𤓰瓞綿
  延皆我

宗派系流傳譜列銀潢名登
玉牒乃以身無職級竟至與齊民無别殊不足以示親親
  而崇體制嗣後著將王貝勒貝子公子嗣及閑散宗
  室年已及嵗者俱照䝉古王台吉他布囊之例分别
  給與品級官頂其宗室現在當差職分較小者准其
[014-58a]
  與閑散宗室一體照例換給官頂在宗室等身有品
  級自必各知自愛不至蕩檢踰閑其中或有不肖犯
  法之人亦照䝉古台吉他布囊之例即行革去官頂
  如此則於褒榮之中仍寓勸懲之意藉此可以教育
  成全而天家子姓俱得邀章服之榮益足昭國家睦
  族展親之誼甚盛典也所有如何分别嫡庶等第酌
  給官頂之處著大學士軍機大臣㑹同宗人府詳悉
  妥議具奏至
[014-58b]
聖祖
世宗之孫現在皇子皇孫曽孫元孫輩俱可戴紅絨結頂
  其如何分别支派逺近准其用之處亦著一併妥議
  具奏再覺羅雖亦係宗親但派系稍逺向原准其同
  旗人應試出仕且有任各省州縣者若一體另給官
  頂於現行統屬儀制轉多未協毋庸另行議及將此
  通諭知之
   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七日
[014-59a]
 上諭現任甘肅永安營遊擊廣明福係正黄旗䝉古人
  既係旗人而以廣明福為名直與漢人之名相似觀
  之甚覺不協況旗人以明福廣福俱可為名又何必
  以廣明福為名即著交八旗滿洲䝉古嗣後旗人内
  有似此用漢人名者永行禁止將此通諭知之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十一日
 上諭朕恭謁
祖陵禮成現降㫖將奉天所屬府州縣乾隆四十九年地
[014-59b]
  丁正項錢糧通行蠲免所有各莊及旗地應納糧石
  草束等項自應一體加恩以敷渥澤著將盛京户部
  各莊頭本年應交倉糧一萬餘石免其交納所有各
  處匠役應需口糧著於舊存倉糧内撥給其盛京興
  京遼陽牛莊葢州熊岳復州金州岫巖鳳凰城開原
  錦州寜逺廣寜義州等十五處旗地本年應納米豆
  草束亦著免徵一半俾旗莊均沾嘉恵該部遵諭行
   乾隆五十一年四月十九日
[014-60a]
 上諭四庫館進呈八旗通志一書朕詳加披閲其忠烈
  傳提要内詳載開國以來
烈祖
烈宗褒奬功勲風勵忠節之典而於乾隆年間恩䘏諸大
  政俱闕而不載如八旗陣亡官員世職襲次已完朕
  特降恩㫖賞給恩騎尉世襲㒺替而緑營官員陣亡
  議䘏之例止得難廕一次非奉特㫖加恩不能得有
  世職昨年降㫖凡陣亡人員無論漢人及旗人之用
[014-60b]
  於緑營者總與旗人一體給與世職即襲次已完亦
  照例給恩騎尉俾得賞延於世盖以官員等力戰敵
  愾効命疆場其義烈實堪嘉尚是以特沛殊恩使其
  子孫永承恩澤懋答前勛甚盛典也乃通志内竟未
  登載則將來此書之𫝊何足以羽翼國史昭示來兹
  再志内所載壯尼大即䕶軍校他如昂邦章京阿思
  哈尼哈番之為子男阿達哈哈番之為輕車都尉拜
  他拉布勒哈番之為騎都尉拖沙拉哈番之為雲騎
[014-61a]
 尉雖不便擅改原文亦當加案註明或請朕指示使
 後人開卷曉然方為傳信豈多人無一思及此但知
 遷延其事以為領桌飯之計乎是鈔史非修史矣前
 因遼金元三史人地名原文俱係當時國語而後之
 修史者不諸文義率以不善語言為之譯寫是以數
 年來特命館臣按照各史不改其事但將語言詳加
 改正鋟板重修遂使當時名爵山川瞭如指掌今以
 本朝之書敘本朝之事乃止仍原文開載不為分晰
[014-61b]
 註明列凡例以定章程是為前史盡改正而於本朝
 反不經意不㡬貽笑將來傳疑後世辦理太屬疎漏
 此書著交軍機大臣㑹同該館總裁重加輯訂詳悉
 添註加按進呈候朕披閲定後再將文淵等閣陳設
 之書一體改正所有原辦此書之總裁及纂修等俱
 著逐一查明交部議處
  乾隆五十一年六月二十日
上諭各處拜唐阿内粘杆處備用弓箭傘處鷹狗處拜
[014-62a]
 唐阿等毎年常隨圍行走且差使亦屬𦂳要此内除
 兼拜唐阿行走食䕶軍馬甲錢糧人等外其食二兩
 之拜唐阿等較馬甲等差使頗屬𦂳要且所食錢糧
 較馬甲反少甚屬不均令加恩食二兩之拜唐阿等
 著交各該旗本佐領管領内遇有甲缺即行坐補以
 裕伊等之生計著為令
  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
上諭從前八旗官員兵丁名内有與大臣等同名者已
[014-62b]
 降㫖令其改易矣夫與大臣同名尚行改易况與宗
 室近派王等同名反有不行改易之理耶且如保泰
 即與裕親王之名相同凡係旗人命名均應避忌此
 字汪扎爾那木扎爾皆係身與同時乃以此字命名
 伊子甚屬錯謬而保泰又並未改易公然稱謂至今
 始致福消獲罪著交八旗都統將現在八旗人等之
 名盡行察查如有似此相同者令其改易外嗣後生
 子命名呈報該旗時該旗都統等務各切實查核設
[014-63a]
  有濫行命名者即時改易
   乾隆五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上諭朕恭閲
聖祖仁皇帝實録内載前任福建總督范承謨雲貴總督
  甘文焜遇吳三桂耿精忠二逆之變抗節不屈殉難
  捐軀忠藎深堪嘉憫因命查核二臣殉節後所得䘏
  典范承謨甘文焜俱贈尚書並廕一子入監此等封
  疆死事之臣雖非効命行間臨陣捐軀者可比但當
[014-63b]
  逆竪盜兵偏隅煽燄致命遂志勁節不回實有合於
  成仁取義之道其身雖已仰邀贈䘏而其子僅廕以
  入監尚不足以勵臣節而慰忠魂即使其子孫等能
  承世業疊繼簮纓但所膺官秩祗能及身而止而其
  祖父忠貞之澤究不能流傳勿替非賞延於世之義
  前因滿漢軍功應得世職人員襲次已完者仍賞給
  恩騎尉俾其子孫永逺承襲所有范承謨甘文焜子
  孫亦著照此例各賞給恩騎尉世職罔替其有現任
[014-64a]
 職官者即准其兼襲此外尚有似此殉節諸臣並令
 軍機大臣㑹同部旗查明原有世職罔替者毋庸另
 行賞給外其並無世職者均著一體賞給恩騎尉以
 為藎臣効節者勸
  乾隆五十八年四月十九日
上諭據林寧等將部奏准飭查奉天府屬捕魚船數一
 體酌定章程繕寫漢字具奏一摺已批交該部議奏
 矣但盛京所有應奏事件理宜繕寫清字摺具奏即遇
[014-64b]
 有清字繁多難以顯明之處亦應以清漢字兼寫具
 奏曽經屢降諭㫖今林寧奏摺僅繕漢字而所奏報
 盛京並無蝗蝻萌生一摺亦用漢字具奏殊屬錯謬
 即如酌定捕魚船數章程一案若因部咨用漢字語
 句繁多則於奏報並無蝗蝻萌生一摺語句無多亦
 不能清字具奏耶嗣後部院凡遇咨行東三省事件
 俱著清漢兼寫飭交各部院衙門外林寧等著申飭
 嗣後凡遇應奏事件俱用清字繕摺具奏若遇語句
[014-65a]
  繁冗之事亦著兼寫清漢字摺具奏毋得僅用漢字
  摺具奏
   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初九日
 上諭從前因滿洲䝉古人名地名每有音漢不同特刋
  對音一書將多音阿爾將多音阿勒之處普行宣示
  矣今閲人地名並未遵照頒發字式繕寫仍有將多
  音阿勒多音阿爾濫寫者將此再宣示八旗各衙門
  國史等館舊有人地名訛錯已乆者尚不必更換仍
[014-65b]
  遵舊式繕寫外嗣後人名地名音漢必湏遵照頒發
  字式繕寫
   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十二日
 上諭兵部題陞守備引見之火器營䕶軍校阿敏與
太宗文皇帝御兄二貝勒重諱昨將凡重宗室王公之名
  者尚令其更改況此諱係斷不可重者伊家因其不
  知固如此命名該都統等所司者竟何事著將正白
  旗䝉古都統等申飭外即將此名著改為阿勒坦將
[014-66a]
 此㫖通諭八旗嗣後再有似此者務將該都統一併
 議處
  乾隆五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
上諭據永慶等奏協領扎明阿因病休致一摺内稱將
 扎明阿履厯造具清漢冊咨送兵部等語此等履厯
 册内話語無多即書寫清字咨部自無不識之理現
 因各省駐防滿洲漸染漢習正當整飭之時此等無
 闗𦂳要檔册事件若兼書漢字日久尤易染成漢人
[014-66b]
 習氣著交各省將軍大臣等嗣後此等事件即造清
 字册不必兼書漢字
  乾隆六十年八月十四日
上諭甘肅西寧口外係青海䝉古地方該處道員自應
 用滿洲䝉古人員蔡廷衡係屬漢人不能通曉䝉古
 言語所有西寧道員缺著榮徳調補所遺員缺即著
 蔡廷衡補授嗣後此缺即作為旗員額缺
欽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