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042 春秋比事-宋-沈棐 (WYG)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比事卷十      宋 沈棐 撰
   蒐狩總論
古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有常禮故周制大司馬之
職各以其時候農隙而講行之春秋以來干戈相㝷諸
侯日弊於征伐蒐狩之事雖未必盡廢然當時疆場有
難朝不及夕何暇於待時王綱弛墜僭逼日甚何暇於
顧禮故有師次而治兵者有踰禮而大閲者其僭分失
[010-1b]
時殆未可盡責也
   蒐
觀經書蒐者五皆在昭定之間説者謂昭八年秋蒐于
紅譏其失時十一年夏大蒐于比蒲二十二年夏大蒐
于昌間定十三年夏大蒐于比蒲十四年秋大蒐于比
蒲盖譏其僭禮嗚呼以是度聖人之意盖亦淺矣必曰
五蒐所書意在明禮謹時則自隠至襄厯九君無慮數
百年豈無可譏者乎左謂紅蒐革車千乗十一年比蒲
[010-2a]
之蒐以當齊歸之薨為非禮公羊例以為罕書榖以紅
之蒐為得正昌間之蒐諸務而用春事皆不書褒貶之
論者又謂按成元年作邱甲使邱出甲士一人以見當
時兵寡勢弱其賦役不得不蹙也逮襄十一年始作三
軍三家分公室以專其權民愈勞而兵威愈不振矣故
循沿以至昭定之間軍旅困弊日虞干戈雖屢舉大蒐
之禮耀威鄰國名侈實違迺所以見其弱耳是説雖未
甚合經然頗勝前説盖嘗思而得之當昭公時國柄專
[010-2b]
以季氏定公時國柄移於陽虎故昭公之蒐三定公之
蒐二時書於春秋異於他公者聖人之意以謂當二公
在位君不得有其國而奪於大夫大夫不得專其政而
制於陪臣各恃兵威以為强使國人莫敢脾睨終致於
不可制馭區區錄此於簡册者盖傷二君之削弱而疾
二臣之强横也夫自古背叛之初其初未嘗不收攬兵
權盡歸於已待其威聲迫脅足以陵轢天下是以賊君
亡國敢為逆亂無復顧憚季氏之逐昭公陽虎之竊寳
[010-3a]
器豈非以兵威自專故其流至此耶然則有國家者慎
無以兵柄與人
   狩
狩冬田也天子諸侯四時必田者盖謂治安不忘危亂
所以講武經而教民戰也豈徒肆盤遊逐禽獸而已哉
然先王之制田必以時不妨于農殺必以禮不殄天物
故此禮一行而講武重農愛物三德備焉春秋書狩者
三惟桓四年獨書公狩于郎至莊四年公及齊人狩于
[010-3b]
禚則為齊人書哀十四年西狩𫉬麟則為𫉬麟書 為
齊人書者盖以彭生之難桓公見殞於齊莊公之與齊
侯義不戴天不能雪恥報怨迺連車結軌縱馳逐之樂
不以為醜其惡甚矣故公榖皆以為齊人者齊侯也其
稱人者公羊謂諱與讐狩榖謂卑公之敵刺不復讐而
釋怨也二説皆可取而榖梁之説最為詳明然則經於
莊書狩豈非主於齊人乎 為𫉬麟書者盖孔子當周
之季傷聖王不作中國淪胥文武之道掃地而麟雖嘉
[010-4a]
瑞出非其時是以哀傷而絶筆焉聖人之意以謂定哀
之前尚冀王道之復振麟為時出猶可以為祥至定哀
末年夷狄暴横權臣僭竊世道交喪不可復興而麟方
見𫉬不足以為瑞是重可哀而已故經於狩未有言其
所𫉬至此獨書𫉬麟且絶筆也豈非主於𫉬麟乎 至
于桓公書狩于郎則地非越境禮非過時筆削之意自
有深意左氏以為禮公羊以為逺夫既合於禮則春秋
不書若以為逺則郎盖魯地聖人未應重責也先儒則
[010-4b]
以謂不時夫周之正月盖夏之十一月則於此而狩正
其時也安得為不時哉紛紛之論皆不足以盡聖人之
意以桓公簒弑自立身負大惡自虞諸侯之討已毎欲
阻兵安忍自為威强以耀武於鄰國聲威於國人使人
莫敢睥睨故經書太閲一及此郎之狩皆在桓公他無
書焉然則所書之㫖果可考矣
   治兵大閲作甲作軍舍軍附/
古者軍制之等兵威之數講武之禮莫不有常法焉法
[010-5a]
既一定而後肄習各以其舊簡閲各以其時無事則戢
而不用有事則易為之備其可考而知者若中春教
振旅中夏教茇舎中秋教治兵中冬教大閲此治以
四時者也以數軍實以昭文章以明貴賤以辨等列
以順少長以習威儀此講以三年者也今魯素無武
守一旦國家有故始汲汲焉召而輿尉省視缺乏立
國之不武亦概可想見矣然而春秋之義不係此也
荘公之於諸兒有不戴天之仇有惡於諸侯之恥搃
[010-5b]
不能手刄凶頑以慰先靈而反朋比為惡非時動衆
以従事於素無嫌隙之宗閔忘拉幹之毒昧獨漉之
義是以聖人據事直書以見公之全乎無有人心焉
耳 成公二年作丘甲疏云此甸賦也甸出長轂一
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今使丘出之故書杜云備
齊難暫為之以靖其國使邱出甲士一人古者九夫為
井四井為邑四邑為邱出戎馬一足牛三頭而無甲士
今始増之以理推之此義甚安 襄公書作三軍昭公
[010-6a]
書舍中軍左謂季武子固請於叔孫穆子請為三軍各
征其軍穆子盟之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季氏使其乗
之人以其役邑入者無征不入者倍征使軍乗之人率/
其役邑入季氏者無公征不入者使公家倍征之/孟氏
使半為臣若子若弟子弟之半/叔孫氏使盡為臣盡子/
弟以父兄歸公/及其舍之也四分公室季氏擇二二子
各一皆盡征之而貢于公國人盡属三家三家隨時獻/
於公而已/經曰舍中軍卑公室公羊曰譏三卿也古者
[010-6b]
上卿下卿上士下士舍中軍貴復正也夫先王之制大
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魯次國而作三軍三軍亂
王制也若以作而非正則舍之為是矣然當襄昭在位
三家專權并吞公室其勢日甚於前安得於昭之時能
為復古之事哉是則公榖之説徒泥於經文而不究當
時之意也折衷論之盖當以邱明為証雖然變古易常
春秋之所甚惡故作之舍之備書於經以見上不由天
子之命下出於權臣之手其衰頽弊壞至此極矣此春
[010-7a]
秋之意也
   城築總論
養民之道在愛其力民力足則生養遂生養遂則教化
行而風俗美故為政以民力為重春秋凡城一邑築一
囿時不時必詳而錄之皆譏其輕用民力也然得其時
者其惡小非其時者其惡大故經書城築雖例以示譏
而必謹其時者此也請按經傳而備論之經書内城者
十八城兩邑者二卿帥師城者三書築者八若隠七年
[010-7b]
夏城中邱九年夏城郎桓五年夏城祝邱十六年冬城
向宣八年冬城平陽成四年冬城鄆九年冬城中城襄
十三年冬城防定六年冬城中城哀四年夏城西郛五
年春城毗六年春城邾瑕左氏例以時與不時為傳盖
謂春夏秋當農之時不可城築妨民故例以為不時至
冬則農既畢無妨民事故例以為得時傳曰凡土功龍
見而畢務戒事也謂周十一月三務始曅戒民以土工/
之事/火見而致用水昏正而栽龍至而畢則左氏立例
[010-8a]
之意以各為得時可知矣公羊惟隠七年傳中邱之義
曰以重書盖其意謂以土功之重故書於經榖梁則曰
城為保民為之民重城小則益城益城無極凡城之志
皆譏也及成九年城中城之義則曰非外民也范寗以
為譏公不務德政恃城自固不復能衞其人民而定六
年城中城之義則曰三家張也范寗以謂三家張侈故
公懼而修内城攷三傳先後之意則左氏失之拘公羊
失之晦榖梁失之鑿盖凡此書城雖無他義皆譏國君
[010-8b]
勞民費財不務修其德政以為安强之計特其時不時
罪有輕重之别耳 至於莊三十二年書春城小榖左
氏曰為管仲也杜預以為小榖齊邑也公感小白之德
故為管仲城其私邑而先儒則為小榖魯邑在曲阜西
比以理推之則左氏之説大為不然管仲相小白霸天
下聖人許之為仁盖春秋賢大夫也詎肯不由天子之
命而受其城邑况莊好興土功於羣公尤甚於春秋所
書初無異文若謂小榖齊邑為管仲城之則當書曰城
[010-9a]
齊小榖聖人安得而没言之哉然則今當為魯邑書之
者亦以譏莊公之困民力也 文七年書公伐邾三月
甲戌取須句遂城郚公榖二傳皆泥於甲戌謹日之義
而不明聖經之本意其説皆無足取盖譏用師徒以取
大邑又勞民以城國之邑則其困極民力莫此之甚故
經先書取須句繼曰遂城郚所以甚文公之惡也 襄
七年夏城費左氏謂南遺為費宰叔仲昭伯為隧正主/
役徒/欲善季氏而求媚於南遺謂遺請城費吾多與而
[010-9b]
役故季氏城費傳言祿去公室季氏所以强/盖費季氏
邑也季氏以不時城所食邑則其專權自恣可知矣
襄十九年冬城西郛城武城左氏皆曰懼齊也盖魯自
成公以來至於襄公凡五十年皆專於事晉而怠於齊
若鞌之戰又敗齊而盟之魯既與齊接壤而齊猶未服
於晉則在魯不可不虞也故十九年兩城其邑特異於
他公豈非朝夕虞齊之難故耶 定十五年冬城漆左
氏謂不時告也杜謂實以秋城冬乃告廟魯知其不時
[010-10a]
故緩告從而書之以示譏其餘傳皆亡此義然此出於
左氏之臆説未知當時之意其是非未可質也書内城
者十八其義見此
   城兩邑者二
莊二十九年冬城諸及防定十四年秋城莒父及霄榖
梁謂以大及小無所褒貶盖城一邑春秋且猶譏之况
一時而城兩邑其殘民之力不亦甚乎莊定之罪不容
貸矣書城二邑者二其義見哉
[010-10b]
   卿帥師城者三
文十三年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左云書時也榖曰
稱帥師言有難也先儒謂帥師而城畏莒也鄆莒魯所
爭者 襄十五年夏季孫宿叔孫豹帥師城成郛左謂
齊侯圍成貳於晉故也於是乎城成郛 哀三年季孫
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啓陽杜謂魯黨范氏故懼晉而城
啓陽以諸家之説參之則凡書帥師城邑者盖有懼難
之意然自僖以前經無大夫帥師城邑之文獨於文公
[010-11a]
始變文而有帥師城者盖春秋自文公以來大夫專政
國事之權多出於大夫然魯之大夫多矣獨三家專恣
尤甚故大夫之城非叔孫則季氏以見帥師城邑魯君
所不得專而擅於三家故也帥師城邑者其義見於此
   書築者八
凡城築之事不同左謂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
邑曰築都曰城杜謂左氏此例止於築邑他築非例盖
築臺築囿亦謂之築而非築邑也先儒謂功大曰城小
[010-11b]
曰築則城築固自有辨 觀經莊元年書欲築王姬之
舘于外則所譏在王姬之館不專於興築也左曰為外
非禮也公羊曰築之禮也于外非禮也築之何以禮王
姬者必為改築於路寢則不可小寢則嫌羣公子之舍
則以卑矣其道必為之改築者也榖梁曰築之外變之
正也仇讐之人非所以接婚姻也衰麻非所以接弁冕
也其不言齊侯之來迎不與齊侯得與吾為禮三傳之
説左氏最失公羊雖以為非禮而不原其失禮之由榖
[010-12a]
梁之義似近經意而謂變之正則又不然盖莊居桓之
喪則主齊之婚有害於禮教又有彭生之讐則主齊之
婚復傷於恩為魯之計當力辭於天子可也今為齊主
婚而築館於外以迎王姬則害禮教傷私恩甚矣故曰
築王姬之館於外譏莊公知其失禮畏齊之强而不敢
卻也 莊二十八年冬築郿左謂非都也榖謂山林藪
澤之利所以與民共也虞之非正也按榖梁之説謂規
罔山澤之利則築郿非邑也然果非邑則春秋所書與
[010-12b]
築臺築囿同文安得止曰郿哉是築郿築邑也特非若
城城高大其制耳二十一年書三築臺公羊謂築臺於
郎譏臨民也築臺於薛譏逺也築臺於秦譏臨國也榖
梁之義同於築郿之文皆失聖人之㫖盖莊公比歲興
作一年而三築臺其妨農害民莫甚於此春秋屢書之
所以甚公之惡也 成十八年秋築鹿囿左謂書不時
公羊謂譏有囿矣而又為也榖亦同築郿之文 昭九
年冬築郎囿左謂書時 定十三年夏築蛇淵囿三傳
[010-13a]
無義夫池臺苑囿皆非賢君好尚春秋書此所以深疾
三君困黎庶之力廣遊觀之地借曰得時亦不免於罪
也使聖人以其得時而書之則是起後世驕淫之君借
閑暇之時縱汰侈而不恤耳豈垂世立訓之義哉雖然
詳觀魯君自隠厯哀更二百餘年未有不書城築者其
不城一邑不築一囿愛民力而重農事者惟僖一人而
已至於莊公則驕奢淫佚特甚於諸公故春秋於其季
年書城築為尤多幸僖公嗣位克荷其業故魯之宗社
[010-13b]
得以緜逺而不墜使繼其位復如莊公則魯已并吞於
他國將不得與春秋並終矣宜乎僖公見頌於詩人而
莊公之見刺也
   外城六
春秋書外城六其初皆出於霸主其後出於晉大夫或
以衞中國而禦外侮或以合諸侯而勤天子論其得失
皆得罪於三代而有功於春秋者也何哉古者天子在
上諸侯以藩屏為職凡城國之事必請命而後行此王
[010-14a]
制也周衰天子㣲弱諸侯恣横中國之事得以自專未
嘗請命於上侵權犯分王法所宜誅所謂得罪於三代
者此也然莊公以來强侯肆横弱小之國不能自存王
室多難天子之位不能自安故有見滅於狄人者有見
脅於强楚者有見迫於東夷者至於天子則手足相殘
顛越草莽王國之墜危如綴旒使當時無霸主之賢又
無大夫之助以抑强扶弱存亡救難維持而鞏固之則
國非其國矣所謂有功於春秋者此也請備論之 僖
[010-14b]
元年齊師宋師曹師城邢三傳之義皆美小白有存亡
繼絶之功夫小白固可取矣然邢為狄患小白帥三國
之師而往救焉則急於救患使邢不至於奔亡可也乃
次于聶北逡巡顧望待其遷而城之雖城之美不若救
之之功為全且善也先儒謂與其既亡而城不若未亡
而救之其深得春秋之㫖歟 二年城楚邱三傳之説
皆不盡筆削之意盖救邢之師雖不能成功觀閔元年
書齊人救邢而僖元年更書三師救邢則齊侯猶有救
[010-15a]
援之名也今衞為狄滅齊侯擅霸主盟中國坐視其困
不舉一援之力待其既遷而往城之欲以收繼絶之功
盖亦難矣春楚直言城楚邱不書齊侯者不使齊侯亡
仁義之實而愛仁義之名若曰非齊侯所封也 十四
年諸侯城緣陵左曰諸侯城緣陵而遷杞焉不書其人
者闕也公曰城杞也曷為城杞滅也盖徐莒脅之不言
其脅為小白諱也榖曰諸侯散辭也聚而曰散何也小
白之德衰矣若曰非小白所制故曰散辭/三傳之説榖
[010-15b]
梁為近先儒又謂會鹹諸侯故不序若是則春秋何所
寄褒貶哉盖杞以微弱之國迫近東夷小白恐其脅制
浸入於夷狄故率諸侯城以衞之此小白之德也而經
總書諸侯不書主盟者盖自葵邱之會以後霸業已衰
中國多有叛者故聖人没其爵使若小白德衰與諸侯
等也 襄二年遂城虎牢左曰㑹于戚謀鄭故也孟獻
子請城虎牢以逼鄭遂城虎牢鄭人迺成公羊曰虎牢
鄭之邑其言城之何取之也不言取諱伐喪也大夫無
[010-16a]
遂事言遂歸惡於大夫榖曰若言中國焉内鄭也先儒
又謂鄭叛去中國與楚比周荀罃城以逼之然後乃服
故不繫之鄭使若自城中國之邑然服鄭以安中國善
也乗人之喪取人之邑其可哉此大不然盖城虎牢所
以逼鄭而絶其援使服中國而已未嘗取其邑也且服
鄭以安中國此霸者之美功聖人豈區區罪其伐喪者
哉然戍虎牢則繫之鄭城虎牢則不繫之鄭者鄭以楚
逼脅屢服屢叛自城虎牢逼之之後歸晉者四年迺始
[010-16b]
背之至襄十年雖戍之而未服故虎牢不繫之鄭者以
鄭請服故内之於中國也至戍虎牢鄭既不服則外之
宜矣此所以繫之鄭也 二十九年仲孫羯會晉荀盈
十一大夫城杞左曰晉乎公杞出也故知悼子合諸侯
之大夫城杞榖曰古者天子封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
其民足以捍城以自守也杞危而不能以自守故諸侯
之大夫相率以城之此變之正也蓋杞以㣲弱比鄰東
夷不能自保故晉荀罃合諸侯大夫相與協力以承霸
[010-17a]
主之事求之當時庶乎其可取矣 昭三十二年仲孫
何忌會晉韓不信合十一國大夫城成周左曰王使富
辛如晉請城成周榖曰天子微諸侯不享覲天子之在
者惟祭與號故諸侯之大夫相率以城之此變之正也
盖當時敬王有子朝之難出居狄泉其後還周請於晉
罷戍而城是以晉韓不信㑹諸侯大夫而城之書者喜
晉大夫有功於王室也嗚呼天子失政權在霸主諸侯
失政權在大夫周之衰㣲盖亦甚矣故當僖公之時城
[010-17b]
邢城楚邱城緣陵則出於小白及襄公之後城虎牢城
杞城成周則出於晉大夫小白侵天子之權為可罪也
然時無明主則善之晉大夫侵諸侯之權為可罪也然
時無霸主則善之觀春秋者責之以三代之法恕之以
一時之美庶幾其無負於筆削之㫖矣
   獻㨗總論
古者諸侯出師則由王命伐國則為王討既戰而勝則
獻俘於王禮也春秋諸侯䟦扈不臣出師不由王命伐
[010-18a]
國不為王討所𫉬之俘又不歸王而反獻之弱國焉其
意欲夸大己功使之畏威而屈服也故春秋書獻㨗皆
在齊楚夫以齊楚大國在春秋最為雄强區區之魯臣
事之不暇何為獻㨗以奉魯哉是知所獻之之意徒欲
夸功而耀威耳請攷經傳言之 莊三十一年齊侯來
獻戎㨗左氏曰非禮也凡諸侯有四夷之功則獻于王
王以警於夷中國則否諸侯不相遺俘公曰威我也旗
𫉬而過我也榖曰齊侯也不言使内與同也戎菽也
[010-18b]
僖二十一年楚人使宜申來獻㨗杜曰獻宋㨗也公羊
曰楚子也其稱人為執宋公貶也榖曰不曰宋㨗不與
楚㨗於宋也 按莊三十年齊人伐山戎明年來獻㨗
即山戎之所得也夫齊魯交好久矣莊公自二十二年
結婚於齊同盟告糴納幣觀社奉事奔走魯無虛歳以
齊大國小白方霸而親來獻㨗非畏魯也盖二十六年
宋嘗伐戎不克今齊師克之而遂獻㨗於魯是所以夸
之之意也夫安諸夏尊王室霸者之事也齊侯𫉬㨗不
[010-19a]
獻之於王而徒以夸魯故春秋正名其爵以貶之若曰
霸主之賢且猶輕蔑天子無臣事之意使當時諸侯誰
肯協力以尊王乎然則書其爵者所以甚惡齊侯也左
氏公羊盖略得其意而榖梁失之逺矣 楚自小白之
没中國無霸欲驅率諸侯驟主盟會宋襄雖有紹霸之
心而力不敵楚反貽挫辱故僖二十一年盂之㑹執宋公
以伐宋是年遂來獻㨗則所獻之㨗盖宋㨗也然盂之
會楚强宋弱實楚為主陳蔡鄭許匍匐就會而魯獨不
[010-19b]
來楚以魯未服故假獻㨗之禮以耀其威而迫脅之若
曰宋襄大國我俘之魯弱於宋必不敢外我而不歸也
觀是年獻㨗之後公遂會諸侯就盟于薄則知獻㨗而
魯遂畏楚是以屈膝而往盟也公假之説經意或然嗚
呼小白當莊十一年霸業方興諸侯未盡服也當時中
國所望於霸主者豈止伐一山戎而已哉為小白者正
宜謙冲抑畏以全大業可也而遽自驕滿以夸功於人
盖亦小矣夫以楚之暴横鴟張虎視陵轢中國則蹈獻
[010-20a]
俘之惡無足深恠彼小白以驅攘之功領袖當世而首
為厲階以啓夷狄䟦扈之計則其𫉬罪聖人盖百倍楚
子矣
   田邑總論疆田墮邑附/
諸侯之田邑上則受之於天子下則受之於先君强者
不可取弱者不可與也春秋之時諸侯恣横上不知有
天子下不知有先君故紓一時之難者挈地與人而不
恥貪一時之利者并人之地而不恤夫子深疾其弊是
[010-20b]
以凡取一邑一田必備錄之所以戒貪殘激衰懦而存
王法也請攷經傳而論之經有書假田者有書歸田者
有書疆田者有書歸邑者有書墮邑者皆因當時取與
之實以示褒貶 隠八年鄭伯使宛來歸祊左曰鄭伯
請釋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許田鄭伯使
宛來歸祊不祀泰山也公羊曰祊鄭湯沐之邑天子有
事泰山諸侯皆從有湯沐之邑焉榖曰名宛所以貶鄭
伯惡與地也左氏之意以祊近魯許田近鄭故鄭以祊
[010-21a]
易許田各從所近也今考經文上下乃知左説不然按
隠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清是年衞州吁連鄭圍宋東
門是以宋公伐鄭而翬㑹之盖清之遇魯親宋東門之
役宋讐鄭故魯助宋以謀鄭也及五年宋圍鄭長葛於
是鄭來輸魯平六年宋取長葛八年鄭遂歸祊以結魯
矣魯既得祊於是背宋親鄭故十年會鄭伐宋敗宋師
于管取郜取防然則鄭所以歸祊者志在求魯賣宋而
已非為易許田也邱明見桓元年有璧假許田之事遂
[010-21b]
為是説夫祊自祊耳許田自許田耳隠公去桓盖一世
矣祊之歸魯亦已久矣使鄭果易許田當於隠取之豈
有更一世而始責償哉經既不書則邱明之説吾不信
也榖謂貶鄭伯惡與地其説固然而不知魯取鄭祊厥
罪均也故下書入祊以惡魯桓元年鄭伯以璧假許田
左氏泥於前説以是年鄭始取許田以結祊成固非矣
而公榖妄生異説謂非璧假特設為此文諱魯直以許
田與鄭耳是又不然使鄭不以璧假則春秋何私於魯
[010-22a]
鄭而諱其惡哉大抵隠公之時魯宋比周侵陵鄭國不
得已歸祊奉魯以紓禍難隠公既没桓負大惡虞諸侯
之見討欲修好於鄭故鄭鉗其罪惡而取之聖人書此
非徒病鄭亦病魯也夫寳玉土地天子之所與國君之
所守也今鄭以璧歸魯魯以田與鄭亡天子之賜棄國
君之守其罪大矣 僖三十一年取濟西田左氏謂分
曹地也杜謂二十八年晉文討曹分其地境界未定至
是乃以賜諸侯公羊曰取之曹也不言取之曹諱取其
[010-22b]
同姓之田也晉侯執曹伯頒其所侵地與諸侯也三傳
之意皆謂分曹田者盖以重耳之出過曹而共公不禮
晉文既霸復有附楚之罪曹之負晉也深晉之讐曹也
重故二十八年入曹執曹伯畀宋人至是分曹之地以
與諸侯而魯得濟西田也然考之經凡書田邑或取或
歸或書主名鄭歸祊而繫之鄭齊得濟西田而繫之齊
是也使濟西田果曹地則經當書曰取曹濟西田不當
没而不書也且重耳紹霸以大義今諸侯强中國曹雖
[010-23a]
有仇於晉何至入其國執其君而又剖分其地以與諸
侯哉使重耳擅分天子之田私以與人則春秋所書必
有以顯重其惡而經不言則非曹田明矣况曹小國也
晉侯既分於魯侯則齊宋衞陳皆應得之以一小國裂
其土地徧賜諸侯則曹不能國也而又十四年新城之
盟曹伯來會終春秋其國復存何哉然則濟西田當為
魯之侵地因晉而復之盖文既霸率服同盟欲正其封
疆以抑諸侯之侵叛故復魯所侵之地使得取而歸之
[010-23b]
也 宣元年齊人取濟西田左曰為立公故以賂齊也
公羊曰以賂齊為弑子赤之賂也子赤齊出故/榖曰言
取授之也十年齊人歸我濟西田左曰公如齊齊人以
我服故歸我濟西田公羊曰齊已取之矣其言我者未
絶乎我也齊以言取之其實未之齊也榖曰公娶齊齊
由以兄弟反之不言來公如齊受之也 成二年取汶
陽田左曰晉師及齊國佐盟于袁婁使齊人歸我汶陽
之田公羊曰鞌之戰故也八年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
[010-24a]
之田歸之於齊左曰季文子私與韓穿曰汶陽之田敝
邑之舊也而用師於齊使歸諸敝邑今有二命曰歸之
齊七年之中一予一奪二三孰甚焉霸主將德是以而
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公羊曰來言内辭也脅我
使歸之也榖曰于齊緩辭也不使盡我也 定十年齊
人來歸鄆讙龜陰田左曰春及齊平夏公會齊侯于祝
其孔丘相將盟齊人加於載書曰齊師出境而不以甲
車三百乗從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兹無還揖對曰而
[010-24b]
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故齊人來歸鄆
讙龜陰田三邑皆汶陽之田/公羊曰孔子行乎季孫三
月不違齊人為是來歸之榖曰夾谷之會孔子相焉齊
人鼓譟而起欲執魯君孔子命司馬止之罷會齊侯使
優施舞於魯君之幕下孔子使司馬行法首足異門而
出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盖為此也 哀八年齊人
取讙及闡冬齊人歸讙及闡左曰齊悼公來魯季康子
以妹妻之即位而逆季魴侯通焉魯弗敢與齊侯怒而
[010-25a]
伐我取讙及闡秋及齊平齊閭邱明來盟且逆季姬以
歸嬖冬齊人歸讙及闡公羊曰賂齊也為以邾婁子益
來也邾婁齊與國畏齊怒而賂之/榖曰諱内也凡此皆
齊魯自宣以來取田經傳終始之迹也盖齊與魯鄰而
齊强魯弱故魯之壤地多見迫於齊日削月朘不能自
保其間雖盡奉事之禮藉疆國之力得還其故地然衰
微不振亦已甚矣故聖人備書於冊亦以傷魯之弱而
病齊之强也 故經自文公十四年魯以子叔姬之難
[010-25b]
齊嘗讐魯其事齊之禮重於事晉而宣公又其甚者盖
其弑赤自立懼齊見討故即位首年遂以濟西田求寵
於齊而魯與齊田實自此始自是以來公親如齊者三
大夫如齊者四公㑹伐及平國者一其連車結軌委身
事齊略無虛歲齊以魯既屈服故因公來而歸濟西之
田書我者明本魯地也不書來歸者説者謂公親受之
齊也 及成公即位臧孫許及晉侯盟始背齊歸晉齊
由是致怨於魯故二年春齊人伐我北鄙魯欲堅晉之
[010-26a]
好免齊之難故是年因郤克憾齊四卿請晉師戰齊而
敗之齊師既敗請命袁婁而受盟于晉晉致命于齊使
以田歸魯故魯遂得取汶陽之田不曰歸我而曰取者
盖彼欲歸之則曰歸此力能取之則曰取汶陽之田非
齊所欲歸乃假晉力而歸之故曰取也然五年蟲牢七
年馬陵之盟晉以齊服復與齊好故八年使韓穿來言
汶湯之田歸之於齊夫晉為盟主號召諸侯務存信義
可也前年魯從於晉既以命齊歸田于魯今以齊好晉
[010-26b]
又命魯挈田與齊其背信違義終始反覆可謂甚矣故
經著晉侯使韓穿來言者甚晉侯之不信也又慨魯之
土地乃天子所封非晉侯可得制也今晉使一大夫來
言使歸于齊則是魯國之命制在晉也故經詳書以惡
之然汶陽之田經不直曰歸齊又無齊取之文以左氏
載季文子之言則似魯不與 而定公十年歸鄆讙龜
陰田傳謂孔子與齊侯盟約反汶陽之田故齊人來歸
之杜又謂三邑皆汶陽田使如二家之説則鄆讙龜陰
[010-27a]
田即汶陽田也然此三邑既為汶陽之田則經當直書
曰齊人來歸汶湯田何得異其文哉盖嘗論之春秋書
歸田有二例或曰歸我或曰來歸以理推之歸我者挈地
以還我若書取濟西田歸我濟西田是也來歸者挈地
以與我若書宛來歸祊我入祊是也鄆讙龜陰田經不
書取而曰來歸者則是齊田來以與魯明矣三傳皆謂
夾谷之會孔子相故齊人畏魯而歸田夫孔子一旅人
轍環天下一君無所鈞用自定七年齊國夏伐我西鄙
[010-27b]
八年公兩侵齊夏齊國夏復伐魯至十年始與齊平而修
夾谷之會則三邑之歸盖齊魯釋怨修好故以此奉魯
也然齊强魯弱其來久矣今雖交好齊何畏魯而還與
之田耶盖齊非畏魯實畏晉也按定八年公以齊國夏
伐我遂會晉師于瓦左謂晉士鞅趙鞅荀寅救我故公
會之則齊所以歸田者懼魯晉連師以伐之况當時齊
景公在位崔氏之禍方息而田氏之權浸盛景公不恤
國勢之將亡而驕淫奢侈厚賦重刑則其衰㣲甚矣苟
[010-28a]
加以晉魯之師將不勝其患則歸田於魯抑亦紓禍者
歟 哀八年取讙及闡左謂以季姬之故結怨於齊故
齊取二邑及季姬歸齊乃歸讙及闡詳見齊悼公及前/
例/其言無所見經盖去年入邾以邾子益來益齊出也
故齊人怨魯遂取讙及闡及是年公既歸邾子益於邾
是以齊人歸之凡諸侯土地取之歸之皆書者惡其專
也取而不歸則又甚矣經書歸田取田其義見此 昭
元年叔弓帥師疆鄆田左曰季武子伐莒取鄆莒展輿
[010-28b]
立而奪羣公子秩秋齊納去疾展輿奔吳叔弓帥師疆
鄆田因莒亂也公羊曰曷為帥師而往畏莒也左氏止
載其事無所褒貶公羊以為畏莒是矣按文十二年季
孫行父城諸及鄆鄆本魯邑地鄰於莒其後為莒所奪
而復取之故昭元年經書取鄆然魯雖得鄆而猶懼莒
之侵奪故叔弓必帥師疆之也然經書帥師者多皆以
譏大夫之專也是以大夫帥師城邑至文公而始見經
帥師疆田至昭公而始見經今此之書以見昭公不能自
[010-29a]
專國柄擅威權於臣下也 循沿至定十年非特大夫
之專而陪臣且得恣横故定十年兩書叔孫州仇仲孫
何忌帥師圍郈定十二年季孫斯仲孫何忌帥師墮費
左氏事實其詳已見於魯定公論公羊曰孔子行乎季
孫三月不違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於是墮費墮
郈榖曰墮猶取也左氏紀其事甚詳而明榖梁大不然
公羊似得其意當時陪臣僭竊據强邑而亂公室其背叛
數矣是以季孫墮城邑擣其巢穴使不得肆其搏噬而
[010-29b]
魯之宗祏可以僅存也或者謂墮邑之討實出孔子嗚
呼聖人治國家必先修政刑固基本為不㧞之計政刑
不修基本不固區區墮其封邑以紓目前之禍何淺也
大抵聖人經營謀慮必先圖逺不苟於目前故季康子
患盗而孔子戒以不欲其問政也戒以正身以是推之
則當時之陪臣强悍若此孔子所以懲艾之者必不為
墮邑之淺也然而春秋必書此以見向也二家專政侵
陵國君今也陪臣僭暴復侵三家上下相承如出一軌
[010-30a]
所以甚傷魯之削弱也嗟夫春秋季世爭地以戰殺人
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國國皆然也使當時諸國壤
地自守各遵王制强不吞弱大不并小則干戈征伐何
自而起惟其貪暴無厭侈心日恣務廣封土自為高强
是以侵伐起而爭鬭繁田邑之利一彼一此曽無定所
可勝嘆哉
 
 
[010-30b]
 
 
 
 
 
 
 
 春秋比事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