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7 周禮註疏刪翼-明-王志長 (WYG)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註疏刪翼卷十七
           明 王志長 撰
 夏官司馬第四
  疏鄭云象夏所立之官馬者武也言為武者也夏
  整齊萬物天子立司馬共掌邦政政可以平諸侯
  正天下故曰統六師平邦國○左傳子罕曰天生
  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兵之設久矣
[017-1b]
  所以威不軌而昭文德也聖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
  存亡昏明之術皆兵之由也○雜説司馬雖為掌兵
  之官至於軍旅大事五官之長咸有事焉冢宰征師
  於諸侯大司徒以旗致萬民而治其政令大宗伯以
  軍禮同邦國大司冦涖戮於社胡康侯曰昔成王將
  崩命大臣相康王方是時親掌兵者太公望之子伋
  也宰臣命仲桓南宫毛取二干戈虎賁百人於伋以
  逆嗣子伋雖掌兵非有宰臣之命不敢發也召公雖
[017-2a]
  制命非二諸侯將命以往伋亦不承也兵權不偏屬
  於一人可見矣此周公之制見諸行事者也○何氏
  曰官以馬名兵所重莫急於馬也○潛溪鄧氏曰夏
  之言大也於易為離雜卦離之撰為甲胄為戈兵故
  夏官卿主兵也夫極兵之用於天道非凛栗下霜乎
  亶空土而已而萌於火正之暑故兵伏於無形制兵
  之道圖於未形使不至於形令形成於毒天下也烈
  矣故冬官法水德取其蔵以為富夏官法火德取其
[017-2b]
  明以為政征者正也遏亂畧於微止危機於萌伏至
  險於大順非洞天地之化幾者宜莫能與於此矣
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
立夏官司馬使帥其屬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國註政
正也政所以正不正者也孝經說曰政者正也正德名
以行通
 疏先自正己之德名以行道則天下自然正○劉氏
 曰政者正也所以正天下之性而不敢任情邪以
[017-3a]
 亂邦之典法也故先之以治典次之以教典次之以
 禮典又次之以政典者一其民於治教而安於禮樂
 也九州之諸侯四海之夷狄莫不循乎教治而安於
 禮樂不曰佐王平邦國乎○東萊吕氏曰自夏后氏
 命𦙍侯掌六師舉政典以誓衆則邦政之掌於司馬
 舊矣國之大事何莫非政獨戎政謂之政何也天下
 無事寓兵於農然後賦役百為始有所施是固政之
 所從出也天下有事舉兵討亂邦之存亡安危係焉
[017-3b]
 其為政之大又不待論矣此戎政所以獨謂之政也
 統六師而謂之平邦國則王者用師之本㫖特欲平
 邦國之不平者耳非有他求也非濟貪忿而夸武功
 也所謂天討也
政官之屬大司馬卿一人小司馬中大夫二人軍司馬
下大夫四人輿司馬上士八人行司馬中士十有六人
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六人胥三十有二
人徒三百有二十人註輿衆也行謂軍行列晉作六軍
[017-4a]
而有三行取名於此
 疏史胥徒與他卿異者以大司馬總六軍軍事尚
 嚴特須監察故獨多也
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
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
皆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
皆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
有長一軍則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註軍師旅卒兩
[017-4b]
伍皆衆名也伍一比兩一閭卒一旅旅一黨師一州軍
一鄉家所出一人將帥長司馬者其師吏也言軍將皆
命卿則凡軍帥不特置選於六官六鄉之吏自卿以下
德任者使兼官焉鄭司農云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
軍小國一軍春秋傳曰成國不過半天子之軍周為六
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詩大雅常武曰赫赫明明王
命卿士南仲太祖大師皇父整我六師以修我戎既儆
既戒惠此南國文王曰周王於邁六師及之此周為六
[017-5a]
軍之見於經也春秋傳曰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軍
為晉侯此小國一軍之見於傳也百人為卒二十五人
為兩故春秋傳曰廣有一卒卒偏之兩
 疏二府已下有軍則置之無則已故不言府二人
 史六人而逆言其數以見義○易氏曰先王軍制調
 兵必五數出兵必百數五家為比則五人之伍五比
 為閭則五伍之兩以至五黨為州則五旅之師五州
 為鄉則五師之軍其積數實起於五人之伍不五數
[017-5b]
 不足以調兵也百人之卒成一小陳五百人之旅成
 一中陳二千五百人之師成一大陳萬二千五百人
 之軍成五大陳其積數實起於百人之卒不百數不
 足以出兵也○曾子固曰周有天下諸侯之國千八
 百以中數率之通有兵二萬五千為四十五百萬而
 羡卒未在其數○旰江李氏曰此則六鄉為六軍又
 按遂人職云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簡其兵器康成
 謂遂之軍法如六鄉則六遂亦為六軍註疏謂天子
[017-6a]
 六鄉六遂合有十二軍而止六軍何也葢六鄉為正
 軍六遂為副倅至於大國之三鄉三遂次國之二鄉
 二遂小國之一鄉一遂莫不皆然但以王家迭用之
 則常六軍爾故止言六軍此鄉遂制軍之法○薛氏
 曰一封出車千乘以杜氏法積算十同千乘當有戎
 馬四千匹牛一萬二千頭甲士二千人步卒七萬二
 千人合士卒之數可以為六軍然而大國不過三軍
 其有六軍者猶天子六鄉六遂迭用之耳記曰大國
[017-6b]
 不過千乘葢諸侯地不過百里車不過千乘以開方
 之法計之方十里者為方一里者百其賦十乘方百
 里者為方一里者萬其賦千乘然賦雖出千乘而兵
 不過三軍五百乘而已則五百乘三鄉之所出也千
 乘闔境之所出也何則鄉萬二千五百家合三鄉則
 三萬七千五百家凡起徒役無過家一人則三軍為
 三萬七千五百人矣三軍而車五百乘則天子六軍
 為車千乘矣○又曰周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六軍
[017-7a]
 七萬五千人千里之畿提封萬井定出賦六十四萬
 井一井之田八家耕之總計六十四萬井之田為五
 百一十二萬家家之一夫為五百一十二萬夫以此
 夫衆而供萬乘之賦是為七家而賦一兵孫子曰興
 師十萬日費千金内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
 七十萬家葢言一夫從軍七家奉之此亦見七家賦
 一兵也自夫率之七家相更以給軍則王畿之内凡
 七征而役方一遍焉○章氏曰王畿千里近郊五十
[017-7b]
 里逺郊百里郊為鄉六鄉百里通十為同為百里者
 十提封九萬井九十萬夫之地除山川城邑之屬三
 萬六千井為六萬四千井為六十四萬夫之地除公
 田九分之一為五十萬二千夫又以一易再易三易
 通之三分去一為三十五萬四百夫率三百五十家
 賦一乘積六鄉為千乘而餘率七家賦一兵積六鄉
 為七萬五千人此六軍之制也六遂及三等侯國皆
 如鄉之法畿方千里為千里者十如鄉之除為三百
[017-8a]
 五十萬四千夫賦車萬乘卒七十五萬人為六軍者
 十此通畿之師也大司馬逓而征之十年而役一遍
 凡三家可任者率十有一人則終身無過一再給公
 上事葢先王忠厚之至更勞均逸不欲窮民之力也
 古者畿内之兵不出所以重内也卒有四方之役即
 用諸侯人耳或遣上公帥王賦亦不過元戎十乘以
 先啟而行也而調兵諸侯又各從其方之便髙宗伐
 楚葢裒荆之旅武王克商實用西土至於征徐以象
[017-8b]
 追貊以韓平淮夷以江漢畧見於經可攷也平王出
 戍逺以見刺當是時周都洛矣自洛戍申許無乃未
 甚逺而周人已不堪况後世有勞師萬里者哉春秋
 之初從王伐鄭猶有蔡人衛人二百二十四年間王
 人㑹伐屢矣未嘗見師之出惟敗績於茅戎王師自
 出春秋深譏焉○陳氏禮書曰春秋傳曰成國不過
 半天子之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魯於周為侯而
 地方百里頌稱公徒三萬此大國三軍之數也春秋
[017-9a]
 襄十一年作三軍昭五年舍中軍則魯之三軍葢嘗
 變於僖公之後至襄而復作至昭而又舍也國語曰
 季武子為三軍叔孫穆子曰不可今我小侯也處大
 國之間繕貢賦以共從者猶懼有討若為元侯之所
 以怒大國無乃不可乎弗從遂作中軍自是齊楚代
 討魯襄昭皆如楚由此觀之魯於春秋之時尊事齊
 楚為不暇則其國次國而已作三軍非正也故春秋
 書作以譏之及舍中軍公羊曰舍中軍復古也穀梁
[017-9b]
 曰復正也其說是也然穀梁言天子六師諸侯一軍
 啖氏言天子六軍大國三之一小國半大國其制與
 周禮不合是臆説耳春秋之時王命曲沃伯以一軍
 為晉侯其後晉作三行以增上中下而當六軍則世
 衰禮廢大夫僭諸侯諸侯僭天子不足怪也○東萊
 吕氏曰嘗聞周室軍旅之制乎一軍之制為人萬二
 千五百大國之三軍也地方百里而其人僅足以制
 三軍次國之二軍也地方七十里而其人僅足以具
[017-10a]
 二軍小國之一軍也地方五十里而其人僅足以具
 一軍地有限則人有限人有限則軍有限雖欲僭侈
 亦窘於無人而不得騁矣王者於諸侯典禮陵節所
 當問也宫室改度所當問也樂舞踰數所當問也獨
 軍旅之制有所不必問王綱上舉侯度下修大不侵
 小强不犯弱地有常地人有常人軍有常軍雖欲如
 晉之僭豈可得哉晉之所以能僭六軍者適當周室
 失政之時南呑北噬以斥大其國增地必増人增人
[017-10b]
 必増軍野曠則風勁川漲則舟髙國大則兵衆矣夫
 何疑耶既容其兼并而又責其軍制之僭是猶多與
 之財而責其奢多縱之酒而責之醉也不然則合為
 一軍者是衆也晉之强自若也分為六軍者是衆也
 晉之强亦自若也○蘇氏曰嘗讀周官司馬法得軍
 旅什伍之數其後讀管夷吾書又得管子所以變周
 之制葢王者之兵出於不得已而非以求勝敵也故
 其為法要以不可敗而已至於威文非决勝無以定
[017-11a]
 霸故其法在必勝繁而曲者所以為不可敗也簡而
 直者所以為必勝也周之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萬
 之有二千二千之有五百其數奇而不齊是以知其
 為繁且曲也司馬曰五人為伍五伍為兩萬二千五
 百人為軍二百五十十取三焉而為竒其餘七以為
 正四奇四正而八陣生馬夫以萬二千五百人而均
 之八陣之中宜其有奇而不齊者是以多為之曲折
 以盡其數以極其變鈎連蟠屈各有條理故三代之
[017-11b]
 興治其兵農軍賦皆數十百年而後得志於天下自
 周之亡秦漢陣法不復三代其後諸葛獨識其遺制
 以為可用以取天下然相持數嵗魏人不敢决戰而
 孔明亦卒無尺寸之功豈八陣者先王所以為不可
 敗而非以逐利制勝者耶若夫管仲之制兵其可謂
 截然而易曉矣三分其國以為三軍五人為軌軌有
 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有長十連為鄉鄉
 有良人五鄉一帥萬人為一軍公將其一髙子將其
[017-12a]
 二三軍三萬人如貫繩如畫棊局疎暢洞達雖有智
 者無所施其巧故其法令簡一而其民有餘力以致
 其死昔者嘗讀左氏春秋以為丘明最好兵法葢三
 代之制至於列國猶有存者以區區之鄭而魚麗鵝
 鸛之陣見於其書及至管仲陣法不少槩見何哉葢
 管仲欲以嵗月服天下故變古司馬法而為是簡畧
 速勝之兵是莫得而見其法也其後呉晉爭長於黄
 池王孫雄教夫差以三萬人壓晉壘而戰陣百為行
[017-12b]
 行百為陣行陣皆徹無有隠蔽援桴而鼔之勇怯盡
 應三軍皆讙晉師大駭卒以得志由此觀之不簡而
 直不可以决勝深惟後世不達繁簡之宜以取敗北
 而三代什伍之數與管子所以治齊之兵雖不可盡
 用而其近於繁而曲者以之固守近於簡而直者以
 之决戰則庶乎其不可敗而有所必勝矣○雜説軍
 制有隆殺而軍帥無隆殺軍制有隆殺所以明分軍
 帥無隆殺所以愛民故雖一軍亦以命卿主之重民
[017-13a]
 也春秋於將卑師衆者則譏焉聖人不忍以卒予敵
 也如是夫○浚儀王氏曰古者什伍之法於州鄉則
 聨其民於師田則聨其徒於宿衛則聨其官故能以
 中國為一人而無内患為屬連卒州以聨其國為長
 帥正伯以聨其人故能以天下為一家而無外虞○
 王氏曰先王因農事以寄軍令文教武事皆出乎其
 中射馭寓於禮干戚寓於樂㑹什伍而教道藝無非
 軍政也因田獵而選車徒無非軍士也居則聨其家
[017-13b]
 而為比閭族黨州鄉出則聨其人而為伍兩卒旅師
 軍故六鄉之官皆折衝禦侮之人六鄉之士皆仗節
 死義之士左之而文無不宜右之而武無不有方其
 奉璋峩峩髦士攸宜其不敢怠者皆卿大夫之才及
 其淠彼涇舟烝徒楫之其能濟難者皆將帥之職此
 所以將帥司馬之屬皆取於卿大夫士而足矣先王
 之時所以守則固戰則克德足以柔中國刑足以威
 四夷用此道也○葉氏曰大司馬制六軍則兵屬大
[017-14a]
 司馬矣至於軍旅大事則五官預有事焉葢古者寓
 兵於農寓將於卿命卿為將此有事之時也無事而
 統兵亦不專屬之司馬使兵無專將將無專權也觀
 周人制兵之法國子宿衛之士則屬之冢宰虎賁宿
 衛之兵則屬之司馬師保四翟之𨽻既屬之地官又
 屬之秋官至如國有大事國子游卒雖屬於地官之
 諸子而又弗征於司馬其衛兵之權散出可知也鄉
 遂之民皆軍也則屬之司徒四時之田皆兵也則屬
[017-14b]
 之司馬閭師地官之屬軍旅之戒則受法於司馬至
 如鄉師帥民徒而致政令受役要可也而必攷辟於
 司空其畿兵之權散出可知也葢古者六軍之制皆
 寓兵於農本無兵之可統寓將於卿本無將之可名
 又况兵權散出不屬一人有事調兵則天子遣使一
 牙璋發之其權又專屬於天子是以兵滿中外而居
 然若無迨及數世司馬世官爰以命氏馴致諸侯更
 霸列國專征世卿帥師大夫藏甲孔子作春秋凡書
[017-15a]
 帥師譏權臣也聚民而為兵則兵安得而不惰聚兵
 而專將則將安得而不驕此其為患也久矣唐人府
 兵號為得井田大意然井田寓兵於農府兵寓農於
 兵其意已異而况兵有定額將有定員更畨再世安
 能無將驕卒惰之患府兵且爾而况不為府兵者哉
 ○俊卿章氏曰聚民而為兵則兵虧聚兵而屬之將
 則將虧秦漢而下不勝其患矣而獨無聞於三代之
 上何歟嘗觀於書干戈掌於齊侯吕伋之手必也太
[017-15b]
 保出命仲桓南宫毛將命然後得取焉不然則吕伋
 不得以專今以周官攷之吕伋葢虎賁耳虎賁才八
 百人而隄防若是向使後世之馭將盡若此將何從
 而驕雖然是中朝之將耳雖邊將亦然常武一詩宣
 王定淮徐其一章曰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師皇父
 整我六師其二章曰王謂尹氏命程伯休父夫尹氏
 大宰也程伯休父大司馬也皇父出師二卿何與焉
 不得二卿則皇父不得擅命於閫外向使後世之馭
[017-16a]
 邊將而盡若此則又何從而驕雖然是特將帥也皆
 學士大夫也惟士卒亦然六卿軍政也六遂亦軍政
 也王宫次舍之衞士與國子之餘倅抑又軍政也宜
 屬於司馬今乃不然鄉遂屬之司徒衞士屬之冢宰
 而國子餘倅雖屬於司馬之諸子而弗征於司馬軍
 國之客繩繩不相亂誠以民之不可名以為兵而兵
 之不可專隷將也向使後之馭士者而常若此士卒
 其能驕乎由三代而論則後世兵有專將將有定兵
[017-16b]
 其不勝為患非不幸矣秦漢而下其猶庶幾於古者
 莫如西都唐杜佑作通典乃謂漢氏重兵悉聚於京
 師此非確論南北軍僅盈數萬耳○明齋王氏曰先
 儒六軍之説以為六鄉七萬五千家六軍七萬五千
 人兵不外乎民將不外乎吏其說是矣而惜未嘗㑹
 其全也夫使王所以守國者止此六軍苟事變紛沓
 如天子巡狩方岳夷狄交侵姦宄竊發王城要害之
 並守逺近征討之迭用將何以為備耶葢鄉遂近郊
[017-17a]
 逺郊二百里之地為田六十四同當有一百六十萬
 餘家以丘甸出車之法計之當為五十餘軍矣苟謂
 一家出一人而有十二軍之衆則二百里内豈止十
 五萬家而已乎故以鄉而言約二十五軍遂亦如之
 此猶後世之京軍以居守為重而不可廢弛者也每
 都鄙各有鄉遂之兵視夫侯國之制而在野則有井
 邑丘甸出車之賦此猶後世之畿輔軍各守衞其國
 都而拱䕶王畿者也故凡有大故致萬民於王門大
[017-17b]
 喪用役凡事致野役此惟鄉遂之民有之也大事致
 民用之軍旅田役大故致餘子令各守其閭由鄉遂
 至都鄙定法皆然也至於大司馬所握之六軍通王
 畿千里之内相更休而調遣之毎以十分有餘而用
 其一觀四時教閲之旗物號名必兼州里野家都鄙
 而並陳之可以見矣其在王國則用之以為㑹同軍
 旅田役喪紀其出畿外則用之以為廵狩征討此皆
 公卿大夫各帥其鄉遂都鄙采地之民在後世猶更
[017-18a]
 畨上直郡國調遣之兵故鄉遂之征止十一與二十
 而三用一而休九與七甸稍縣都則其征十二用一
 而休四大較天子之役民近數而逺疏故大司馬之
 用衆近輕而逺重豈有專以六鄉為六軍之理苟比
 即為伍人人盡用嵗嵗無更休豈自古制軍之法且
 六鄉盡用而千里則居然無事何其勞逸不均况六
 軍每出則天子之近郊曠然無人胡以居守此皆悖
 理之大者昔人何不察至此耶以是觀之則五等之
[017-18b]
 國其三軍二軍一軍皆通於四畺可以類推矣學禮
 者尚詳之
司勲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註勲功也此官主功賞
 疏序官前後不據尊卑直取事急者居前軍無賞
 士不往凡軍以賞為先僖二十八年晉文公獻俘馘
 飲至大賞武王入殷封功臣師尚父為首故司勲列
 位在前○雜說勲爵之設所以賞戰士而旌軍功也
[017-19a]
 雖沿革不同而激昂人心之意則一周以司勲賞地
 之法攷之周禮有疑焉夫土地之賞本於司徒今司
 勲之職不屬司徒而屬司馬何也葢軍功之賞不可
 踰時予之速則人心勸報之遲則人心疑夫苟賞典
 欲行於司馬而賞地乃靳於司徒則趨事赴功者怠
 矣漢人列爵十二級雖非古制然於勲爵最有可取
 以樊噲夏侯嬰有斬首降敵之功舍人噲即賜爵大
 夫已而加列大夫而封比封君已而累遷將軍賜食
[017-19b]
 邑以太僕嬰則賜爵五大夫已而賜執帛執圭已而
 得印匱賜食邑夫立一功得一級人心孰不知勸乎
 唐制曰上柱國至武騎九十二轉以功之上中下而
 為陣獲之差以資之上次下而為進降之序凡以功
 受賞者卒皆覆實然後入奏則激昂人心之意亦不
 苟矣○雜說馮唐云李牧為將賞賜决於外不從中
 復乃能成功魏尚以上功首虜差六級文吏以法繩
 之其賞不行則非所以用人由此觀之賞不離局其
[017-20a]
 制密矣○愚按賞罰聖人所慎慎賞抑倖慎罰好生
 然此皆謂功罪可疑時爾不然則大易尚有不留獄
 之文而况賞乎又况軍功之賞乎兵凶事勝敗無常
 賞安可緩也後世六軍之帥不能專一縑之惠而司
 勲爵者每以苴苞之厚薄為功罪之低昂噫司農銖
 兩之金帛則問祖宗千里之金湯則不問則是豈可
 不為之浩歎哉
馬質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賈四人徒八人註質平
[017-20b]
也主買馬平其大小之賈直
 疏買馬供軍用故在此○雜說周之馬政養之井
 牧賦之丘乗夏官邦政之所掌者一而馬官校圉之
 所屬者八如馬質一官中士二人量之以三物平之
 以二價任之而後受受之而後書旬賞其直任過其
 用是其所質無非良馬也至於房為天駟祭之以敬
 其祖辰為龍蠶禁之以時其浴潔泉豐草凉庌除蓐
 交頸相劘及衢而騁則又有以宣其性攻駒教駣臧
[017-21a]
 僕講馭刻之𫾻之羈之縻之則又有以就其才至於
 相醫而藥發疾而步善於連治禁其終死則又有以
 擇其巫凡為馬政詳細委曲至於如是則四牡業業
 宜其一日而三捷也四騏翼翼宜其車攻而復古也
量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四人徒八人註量猶度也謂
以丈尺度地
 疏以其掌營軍之壘舍量其市朝州塗軍社之所里
 其中雖有餘事要以軍事為重故列職於此也
[017-21b]
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註小子主祭祀之小事
 疏掌小祭祀羞羊肆釁軍器師田掌斬牲徇陳之事
 故屬此也
羊人下士二人史一人賈二人徒八人
 疏主祭祀割羊五行傳云視之不明則有羊禍注云
 羊畜之逺視者屬視視為火故屬夏官
司爟下士二人徒六人註杜子春云爟為私火𤣥謂爟
火謂熱火與
[017-22a]
 疏民間理爨之火為私火亦如後鄭為熱火也熱火
 對司烜氏以燧取火於日為冷火司烜取金義故在
 秋官也○雜說司爟之職此聖人觀天地之變順隂
 陽消息之宜察寒暑往來之節故得裁成輔相之道
 此意極大○某氏曰爟火明也軍中有火攻之法故
 屬司馬平居無事則掌火政
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註固國所依阻者也國曰固野曰險
[017-22b]
 疏掌固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並據國而言司險
 周知山林川澤之阻並據在野而言○王氏曰掌固
 司險之職不列於地官而特屬於司馬不統於職方
 而特專於一職者葢司馬所以統軍旅之事而要害
 之地皆攻守之大計也險固之地皆有守者則邊境
 無空虚之患矣而至於掌疆候人之職徒役特多焉
 然則古之邊備嚴矣哉○南軒張氏曰孟子謂域民
 不以封疆固國不以山谿威天下不以兵革而先王
[017-23a]
 封疆之制甚詳於周官設險守國與夫弧矢之利並
 著於易何耶葢先王吉凶與民同患其為治也體用
 兼備本末具舉道得於巳固有以一天下之心而法
 制詳密又有以周天下之慮此其治所以常久而安
 固若孟子之言則推其本而言之爾
司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王氏曰易曰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邱陵也王公
 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此周官所以有司
[017-23b]
 險
掌疆中士八人史四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註
疆界也
候人上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史六人徒百有二十人
註候候迎賓客之來者
 疏詩云彼候人兮荷戈與祋亦是武事故在此也
 某氏曰軍中用以為斥候傳警無事則主迎送
環人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註環猶郤也以勇
[017-24a]
力郤敵
 王氏曰廵察内外若環之相循而不窮故名官曰環
 人○郝氏曰往復曰環如今探子
挈壺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註世主挈壺水
以為漏
 王氏曰先王分十二時於一晝一夜之間以漏箭準
 十二時而為百刻以百刻定長短而分晝夜於是立
 挈壺氏之職焉後世挈壺氏不能掌其職不能辰夜
[017-24b]
 不夙則莫此詩人之所刺也
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胥二人徒二十人
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註服不服不服之獸者
 疏象王者伐叛柔服之義故在此也
射鳥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羅氏下士一人徒八人註能以羅罔搏鳥者郊特牲曰
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
[017-25a]
 疏按郊特牲云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諸侯貢屬
 焉彼對諸侯言故稱大此無所對故但稱羅氏也
掌畜下士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註畜謂斂而
養之
 疏羽蟲屬南方故在此
司士下大夫二人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
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劉氏曰司士掌羣臣之版凡仕於國者不以貴賤總
[017-25b]
 謂之士者始附於版者士也故曰司士焉○王先生
 曰今之六部古之六卿也自漢成帝初分尚書置四
 曹至光武分為六曹迄於魏晉或五或六初無常制
 宋齊以來多定為六曹稍似周禮至隋定為六部今
 攷其職則天官冢宰為尚書令非吏部也司士掌羣
 臣之版其吏部乎○雜說司士諸子𨽻於司馬何也
 古者大夫士國子皆從金革之事而不征於司馬然
 非其官之長素禀焉一旦用之將有不如今者舍
[017-26a]
 之則不能以衆正遽用法則亦難乎為上矣俾之屬
 以傳軍政用之則其官自帥其徒而自為伍所以整
 旅亦以全恩○國裳舒氏曰呉氏謂司士掌羣臣之
 版詔爵詔禄詔事定食乃冡宰馭貴馭富小宰作事
 制食之意也宜屬天官芬謂司馬掌邦政則爵禄夫
 人亦政之大者况王制司馬辨論官材亦有可據耶
 若太宰馭貴馭富之文直以明爵禄生殺之柄所在
 以見作威作福之惟辟與以德詔爵以功詔禄各為
[017-26b]
 一義也小宰以敘作事與以能詔事以敘制食與以
 久奠食亦各為一義也烏可但以形似不究義理而
 苟附㑹之哉六典惟治官之屬極有精意孟子所謂
 政不足適人不足間也非有大人格心之學豈可驟
 語及也耶
諸子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註諸子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劉氏曰適子庶子皆掌之○王氏曰自其衆而言
[017-27a]
 之則謂之諸子
司右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
十人註右謂有勇力之士充王車右
 劉氏曰司右羣屬車之右也若王之五路右其玉路
 金路者則下大夫也右其象路者則上士也右其戎
 路木路者則中大夫也故司右上士二人下士四人
 徒八十人者皆羣屬車之右也
虎賁氏下大夫二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
[017-27b]
八十人虎士八百人註不言徒曰虎士則虎士徒之選
有勇力者
 雜說虎賁八百人乃天子侍衛之親兵也六軍之外
 禁衛唯此而已王不出則虎賁亦不出及其弊也以
 之從軍旅賜諸侯非舊法也○按僖二十八年襄王
 賜晉文公虎賁二百人○康侯胡氏曰自古盛王雖
 用文德必有親兵專掌宿衛周公指虎賁與常伯同
 戒成王欲其知恤虎賁者猶今侍衛親軍也康王初
[017-28a]
 立太保俾齊侯吕伋以虎賁五百人迎於南門吕伋
 者太公望子自諸侯入典親軍猶今殿前馬步軍都
 師也勲德世臣總司禁旅虎賁衛士宿衛王宫其為
 國家慮深逺矣
旅賁氏巾士二人下士十有六人史二人徒八人
 疏言旅見其衆言賁見其勇○王氏曰虎賁氏以旅
 力而衛王詩云旅力方剛者此也○某氏曰虎賁旅
 賁皆曰氏葢世其職者也
[017-28b]
節服氏下士八人徒四人註世為王節所衣服
 明齋王氏曰春官司服於王吉凶之服詳矣而又設
 此官葢春主禮特掌其制度與夫收藏共奉故司服
 中士二人以其掌禮制而秩尊府二人以主藏史一
 人以司書也夏官司輿服法駕且主侍御於王故復
 有節服氏一職專掌為主服之葢王中心無為凡其
 厚薄之宜加減之節與夫應用之服應服之時皆掌
 於此官故下士八人之多無府史之屬者不掌其
[017-29a]
 藏也○國裳舒氏曰吳氏謂節服掌祭祀朝覲為禮
 官之屬移屬宗伯且欲刪衮冕裘冕四字以為錯亂
 等威也芬謂節服所掌非祭祀朝覲也祭祀朝覲之
 時惟王之太常執戈送逆而已其用衮冕裘冕如此
 者戒不虞也故官屬典兵之官焉兹仍舊
方相氏狂夫四人註方相猶言放想可畏怖之貌
 王氏曰時儺而毆疫其官名之曰方相氏以其相視
 而攻疫者序一方也月令季冬命有司大儺則曰旁
[017-29b]
 磔亦以方之所在非一方
太僕下大夫二人小臣上士四人祭僕中士六人御僕
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註僕
侍御於尊者之名大僕其長也
 疏四官别職同官故共府史胥徒也○王氏曰天下
 之治亂其原乃在乎一人之身一人之修廢乃在乎
 左右之輔先王知左右之不正則無與修其身一身
 之不修則無與治天下故其建官尤重於侍御之
[017-30a]
 人而太僕則下大夫二人為之所謂侍從僕御罔匪
 正人則王之視聽言動何患於不正乎其身正而後
 天下歸之則周官之設太僕所掌如此豈不謂知要
 哉○伊川程氏曰人主不可跬步離正人葢所以涵
 養氣質薫陶德性故能習與智長化與心成○東萊
 吕氏曰夫陪僕贄御之臣後世視為賤品而不之擇
 者也不知人主朝夕與居氣體移養恒必由之潛消
 黙奪於㝠㝠之中而明爭顯諌於昭昭之際抑末矣
[017-30b]
 穆王之用伯冏為太僕又特作命書而以朝夕承弼
 望之其知本哉其曰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
 側媚其惟吉士則命一伯冏而羣僕侍從固無待穆
 王之親擇矣此尤為治之體也此心不繼造父為御
 周逰天下將必有車轍馬跡道其侈者果不出僕御
 之間不知伯冏猶在職乎否也穆王豫知所戒憂思
 深長猶不免躬自蹈之人心縱舍無常若此可懼哉
隸僕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註此
[017-31a]
吏而曰𨽻以其事䙝
 疏以事䙝故别官不屬大僕
弁師下士二人工四人史二人徒四人註弁者古冠之
大稱委貌緇布曰冠
 疏夏物長大而盛壯人年長大而冠以衆夏故不同
 司服在春官也○又云按禮記郊特牲及士冠禮皆
 云夏收殷哻周弁三代皆祭冠則弁亦冕也即是六
 冕皆得稱弁若然皮弁爵弁自然是弁故鄭云弁者
[017-31b]
 古冠之大稱也云委貌緇布曰冠者此二者對皮弁
 爵弁六冕唯曰冠若散文亦得言弁故司服云凡田
 冠弁服凶事服弁服皆得言弁也
司甲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
八十人註甲今之鎧也兵戈盾官之長
 疏以此官下大夫又在上已下皆士官故云長也
 愚按甲者士之城郭也諸兵之中莫要於此矣五兵
 各因所長以分操甲則自大帥至卒伍莫不恃之
[017-32a]
 以為衛故司甲者下大夫二人而復以中士八人佐
 之先王之設官也其尊卑多寡視事之緩急輕重而
 已矣
司兵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戈盾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註戈今之句
孑㦸
 疏按冬官冶氏為戈㦸戈則兩刃長六尺六寸㦸則
 三刃長丈六尺形既不同鄭云戈句孑㦸而為一物
[017-32b]
 解之者舉漢法以况之也漢時見戈有旁出者為句
 孑亦名胡孑故號戈為句孑㦸也
司弓矢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
徒八十人註司弓矢弓弩矢箙官之長
 愚按弓矢乃短兵而能及逺亦要器也况古人之有
 事於射也寧獨軍事哉故設官同於司甲
繕人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註繕之為言勁也善也
[017-33a]
 王氏曰詩云繕甲治兵繕之為言善其物也
槀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註鄭
司農云箭幹謂之槀此官主弓弩箭矢故謂之槀人
 疏兼主弓弩矢箙等而云槀人者以槀為主也○王
 氏曰木乾枯曰槀為弓者一嵗而奠體再嵗而獻成
 必久而後用故以槀名
戎右中大夫二人上士二人註古者參乘此充戎路之
右田獵亦為之右焉
[017-33b]
 疏按巾車王路有五此不載玉路田路之右者以類
 相推知戎右兼田齊右兼祀葢祭祀亦名齊田與戎
 俱兵事故可通也乃僕有五不兼者僕難於右是以
 六藝中有五御而不言右也又按巾車玉路居前戎
 路在後此戎右在前又戎右中大夫齊右下大夫而
 道右上士者夏官主兵事尚威武故居前而官尊
 也
齊右下大夫二人註充玉路金路之右
[017-34a]
 臨川王氏曰金路以賓亦謂之齊車齊正所以承祭
 祀王敬賓如祭故也
道右上士二人註充象路之右
 疏在朝所以行道是以名車為道車不兼而官卑者
 以上四事簡故使兼道右每日視朝行事繁故不兼
 事又卑於齊戎故官職卑也○雜說諸右自戎右而
 外諸馭自戎馭而外皆用之平居而𨽻於司馬何也
 凡車馬之政在國猶在軍故以一師律治之也
[017-34b]
大馭中大夫二人註馭之最尊
 疏以其御玉路以祀故云最尊不與下同名僕而謂
 之大馭也
戎僕中大夫二人註馭言僕者此亦侍御於車
 愚按戎車之御與大馭同為中大夫者重戎也與大
 馭同為中大夫而不得同稱馭者重祀也
齊僕下大夫二人註古者王將朝覲㑹同必齊所以敬
宗廟及神明也
[017-35a]
 疏按曲禮注云春夏受贄於朝受享於廟秋冬一受
 之於廟是朝覲敬宗廟按覲禮及聘儀㑹同之時設
 方明於壇上設六玉以禮方明之神是㑹同敬神明
 ○王氏曰王敬賔事如祭故車右謂之齊右車僕謂
 之齊僕
道僕上士十有二人註王朝朝莫夕主御王以與諸臣
行先王之道
 疏戎右與道僕人數多者以戎右有所斬殺故左氏
[017-35b]
 傳晉縛秦囚萊駒為右使萊駒斬之道車朝夕在朝
 來往駕脫難而且煩故人特多也○愚按道僕十有
 二人以更代也
田僕上士十有二人
 明齋王氏曰夫馭之與右主與天子同車臣之至親
 且近者其在天文則為王良造父等星非賢而善馭
 多力者不可以充是選故周禮設官皆以中下大夫
 上士之爵設有不恪則其刑特重此條狼氏所以誓
[017-36a]
 車右曰殺誓馭曰車轘也
馭夫巾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
 疏按其職云掌馭貳車從車使車之等
挍人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
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註挍之為言挍也主馬者必仍
挍視之挍人馬官之長
 王先生曰自戎右至馭夫凡九職所以掌五路之車
 也自挍人至圉人凡七職所以掌五路之馬也○陳
[017-36b]
 氏曰先王之時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周禮
 鄉師以時辨其馬牛之物均人均馬牛之力縣師遂
 人遂大夫等皆辨其六畜或登之或稽之而牛馬與
 焉及其用之則司馬法甸出長轂一乘牛三頭馬四
 匹此國馬也挍人已下所掌此公馬也漢之養馬有
 五監六廏而武帝之時馬至四十萬匹唐置八使五
 十六監麟德間馬至七十萬開元間至四十五萬匹
 而與周公馬數相去逺甚者葢周制六軍之馬出
[017-37a]
 於民而挍人所養者特給公家之用而已漢唐出軍
 之馬盡出於公所以多寡不同○訓雋云牧養之法
 有養之於官有藏之於民所謂藏之於民如丘甸嵗
 取馬一匹之類不仰國家芻秣如有事田獵征伐臨
 時徴召然而在天子之都諸侯之國大夫之家未嘗
 不自蓄馬此是養之於官者漢家所謂三十六苑亦
 是官司所養之馬如衛青霍去病之徒伐匈奴有所
 謂官馬有所謂私馬則其制尚存隋唐之間治兵之
[017-37b]
 制天子閑廏監牧馬非不盛然府兵未嘗給馬初不
 過給之以錢使府兵自買若是不足衆人共出錢買
 馬以此知尚有古人遺法後來兵法漸壊府兵貧不
 能買馬然後以監牧之馬給之乃是制度之壊如此
 ○何氏曰馬政之用古今一也而古之牧者在民而
 今之牧者在官以其在民也故牧養之法不可得而
 詳以其在官也故牧養之法不可以不講成周之制
 官有馬質下士為之而賈二人以平馬大小之價值
[017-38a]
 則是當時公私皆有馬也然攷之於周挍人之職掌
 王馬之政自乘至廏為匹二百六十有奇五分其良
 而駑居其一焉凡五良而一駑則總為馬二千六百
 此其大數也王馬之政不過於是及以井田之法計
 之甸六十四井也其賦兵車一乘戎馬四匹又以六
 鄉六遂之民而實計之十有九萬家則王之馬不能
 加其二分之一至於徒役之興戰陳之事則王命挍
 人掌物其馬而次之則馬不專賦於民矣又以大司
[017-38b]
 馬之法而計之則天子提封萬井兵車萬乘戎馬四
 萬匹則是所賦之馬多於王數十倍而當時不有牧
 養之法為其在民者多也及漢有牧師諸苑三十六
 所蓄之馬三十萬匹用官奴婢三萬人散在北邊則
 牧之以民而已有牧之之地唐初得隋馬三千匹八
 坊四十八監而張萬嵗掌之其後萬嵗失職馬亦減
 少至王毛仲領牧而有四十三萬唐之諸監或在隴
 右或在河西馬之蓄耗皆係乎監牧之人而又有牧
[017-39a]
 之之地則其在官者多矣
趣馬下士皁一人徒四人註趣馬趣養馬者也詩云蹶
維趣馬
 雜說趣馬膳夫虎賁綴衣皆賤有司也而詩書乃與
 師氏並言何也人主之治非其廟庭聽决之為難而
 深居燕坐之為患非其公卿大夫夾輔之為難其侍
 御僕從順適其意之為易惰也人主之心唯平時為
 易縱人臣之言唯卑者為易入於其所易縱之時而
[017-39b]
 擇易入之臣朝夕於其間則可以養成君德矣
巫馬下士二人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賈二人徒二十
人註巫馬知馬祖先牧馬社馬步之神者馬疾若有犯
焉則知之是以使與醫同職
牧師下士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註主牧放馬而養之
 雜說古人養馬處處有牧所謂牧田是也可井則井
 之不可井者則為牧地如華山之陽牧於坰野皆是
 牧馬馬既在民雖小國亦自有官掌之少康所謂
[017-40a]
 仍牧正大抵皆寓兵於農之意但令農事弗擾則馬
 政自修故詩之稱馬政必歸之農魯頌美僖公亦曰
 務農重榖牧於坰野爾故修農政則馬政自修焉既
 在民時設官以掌之耳自井牧之制廢而馬皆在官
廋人下士閑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註廋之言數
圉師乗一人徒二人圉人良馬匹一人駑馬麗一人註
養馬曰圉四馬為乘良善也麗耦也
 王氏曰馬貴則飼養勞馬賤則飼養逸○某氏曰圉
[017-40b]
 人從於圉師者
職方氏中大夫四人下大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
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註職主也
主四方之職貢者職方氏主四方官之長
 雜説犬量人掌固司險及職方氏土方懐方合方形
 方山師川師此一項官與司徒虞衡土訓誦訓頗相
 闗渉宜屬地官今乃屬夏官司馬職事專主諸侯此
 以下皆邦國之事也所以不屬司徒司徒却至邦國
[017-41a]
 不得而山林川澤之官司徒乃是㑹其財物○王氏
 曰方謂上下四方職司其地而後知要害之守也
土方氏上士五人下士十人府二人史五人胥五人徒
五十人註上方氏主四方邦國之土地
懐方氏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註
懐來也主來四方之民及其物
合方氏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註
合方氏主合同四方之事
[017-41b]
 雜說合方氏之職見先王剖破藩籬天下為公
訓方氏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註
訓道也主教道四方之民
 國裳許氏曰呉氏以訓方氏并下匡人撢人皆移麗
 司徒謂其職方皆訓迪教化之意也芬謂司徒之教
 主在萬民雖國子亦𨽻之大司樂矣葢周之六卿實
 以三公兼任教王而論道司徒不得而專也况周公
 設官雖内小臣奄人亦必擇上士為之豈以輔成王
[017-42a]
 德而專責之司徒一官哉唯此義不明後世遂以輔
 導啟沃專委館閣侍從之臣六卿雖兼師保輒自諉
 以有所司守於若德昏明恝然無所動於中也吳氏
 攷官但取其職文之類不知周公設官立極之精意
 乃如是哉
形方氏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註
形方氏主制四方邦國之形體
山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017-42b]
十人
 疏王制云名山大澤不以封故天子立山師以遥掌
 之使貢故與職方連類在此
川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王氏曰山林川澤皆有虞衡而山師川師又設於夏
 官者則以其所掌有及於邦國故也
邍師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
[017-43a]
十人註邍地之廣平者
匡人中士四人史四人徒八人註匡正也主正諸侯以
法則
 王氏曰匡人達法則匡邦國使之考禮正刑一德以
 尊天子也
撢人中士四人史四人徒八人註撢人主撢序王意以
語天下
都司馬每都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
[017-43b]
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註都王子弟所封及三公采地
也司馬主其軍賦
 疏王自以臣為司馬遥掌都内故其職云掌都之士
 庶子及其衆庶車馬甲兵之戒令聽於國司馬○雜
 說都家皆畿内采地既有其地又有其民又有其賄
 非王朝制其兵柄則將抗衡於上矣春秋楚子與若
 敖氏戰於滸與晉之六卿魯之三家宋之華氏其調
 發禁令悉自主之而國家弗敢問安得不與上競
[017-44a]
 乎
家司馬各使其臣以正於公司馬註家卿大夫采地正
猶聽也公司馬國司馬也卿大夫之采地王不特置司
馬各自使其家臣為司馬主其地之軍賦住聽於王之
司馬王之司馬其以王命來有事則曰國司馬
 
 
 
[017-44b]
 
 
 
 
 
 
 
 周禮註疏刪翼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