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92 易經蒙引-明-蔡清 (WYG)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經蒙引卷八上
             明 蔡清 撰
 下經
兌下/震上
歸妹
 兌下震上兌以少女而從震之長男則不擇所偶而
 惟情之動也非正也若咸之二少相與則正也以少
[008-1b]
 女從長男醜在少女也○其情又為以説而動説只
 是情所向不問理所在故亦非正也○不曰妹歸而
 曰歸妹歸者在妹也如漸則曰女歸矣大凢少女謂
 長女為姊長女謂少女為妹妹字本非謂年少女子
 也惟此妹字則是指年少女子蓋以對長男言也非
 是謂第三女也
征㓙无攸利
 以理言之歸妹固當得征㓙無攸利以卦言之則位
[008-2a]
 不當而柔乗剛亦當得征㓙无攸利此如未濟亨柔
 得中也小過可小事不可大事之類并蹇解二卦彖
 辭取義是皆兼理之所在及卦之所向而取一説皆
 主歸妹一事言故彖傳本義云男女之交本皆正理
 惟若此卦則不得其正也蓋男女皆㓙而无攸利也
 何也不正則男女俱為不正豈但妹乎其不主凡事
 之占者何也承歸妹言稽實待虚也一説依本義與
 彖則另自位不當與柔乗剛而取何必專主歸妹一
[008-2b]
 事且曰征則是泛指征行言與小畜月幾望君子征
 㓙同義蓋縂言其不可以有行耳
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在家人則曰天地定位此天地之大義也而男女之
 各正位乎内外此義即天地之大義也在歸妹則曰
 隂陽交感天地之大義也而男室女家之交感此義
 亦即天地之大義也○其下文云天地不交而萬物
 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此正以明歸妹之所以為天
[008-3a]
 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此正以明歸
 妹之所以為天地之大義處○歸妹人之終始也此
 人字兼母與子言本義云生育者人之始此人字又
 專指子言歸妹人之終始正所謂有夫婦然後有父
 子也
悅以動所歸妹也
 上節特因歸妹二字説其正理至此方説出卦名義
 内所不足之意○既云又以卦徳言之則不復仍拘
[008-3b]
 少女長男之義而當自為一義矣○人之男女相從
 但是以悦而動便是女子自嫁便是失身蓋雖是兩
 情俱悦兩地俱動然以情以理在女子一邊尤為醜
 也分明是女不取行媒而自歸于人故為歸妹也○
 所歸妹也蓋云所以為歸妹也古文省字在孔子彖
 傳象傳中尤多○一説所歸在妹言女先動也然云
 所歸在妹則似云不在男然則男亦有歸乎○雲峯
 註一曰女説而男動一曰隂説而陽動此恐未然是
[008-4a]
 拘於上節意矣以他卦彖傳例之如蒙山下有險一
 義也險而止又一義也如訟上剛而下險一義也險
 而健又一義也如鼎象也一義也以木巽火亨飪也
 又一義也推此義可見其皆不以上段意貫説也矣
征㓙位不當也无攸利柔乗剛也
 卦象卦徳只見卦名歸妹之義未見歸妹之所以征
 凶而无攸利處故復以卦體之位不當釋征凶柔乗
 剛釋无攸利也却有一疑未解卦象以少女而從震
[008-4b]
 之長男卦徳又為以悦而動則皆非正也既非正便
 自征凶無攸利矣而乃必曰位不當釋征凶柔乗剛
 釋无攸利不知果是文王本義否朱子晚年所以欲
 更定本義者盖為此類也乎○征凶无攸利俱以歸
 妹言本義自明白位不當也言自二至五皆不得正
 行不以正非禮法之所容也其凶必矣○柔乗剛也
 言以柔乗剛剛柔易位是為婦制其夫夫屈於婦所
 謂牝鷄之晨惟家之索也何所利哉
[008-5a]
澤上有雷歸妹
 雷動則澤水為之摇漾如女子可挑而動者故為歸
 妹象
君子以永終知敝
 知字重此句承歸妹字而專就此一事説故本義曰
 君子觀其合之不正合之不正語意分明推之則無
 不皆然永終只是久後之意非永其終也○此以合
 之不正者言君子知此則其合之必以正矣如此説
[008-5b]
 方見君子體易處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娣與妹不同少女曰妹少婦曰娣○叅義曰古者天
 子諸侯大夫之娶其嫡必以其姪娣從則娣者從嫡
 以適人者也○隆山李氏曰古者諸侯一娶九女又
 曰聖人制禮必以姪娣充媵者所以廣國嗣使所自
 出者一同而無他異也○又漢杜欽説王鳯論九女
 曰禮一娶九女所以極陽數廣嗣重祖也娣姒雖缺
[008-6a]
 不復補所以養夀塞爭也故后妃有貞淑之行則後
 嗣有賢聖之君女徳不厭則夀命不究於髙年○又
 曰不以禮為之制則其原不可捄而後來異態異態
 則正后自疑而支庶有間適之心是以晉獻被納讒
 之謗申生蒙無罪之辜○跛能履不足以逺到也僅
 能承助其君而已○征吉言雖止於承助其君然於
 其分則吉矣○征吉如卦辭說征凶無攸利例只從
 歸妹上説若九二利幽人之貞則明說開去○陽剛
[008-6b]
 在女子亦為賢正之徳此又可見陽之所以為貴處
 聖人於隂陽所以有貴賤淑慝之目者豈偶然哉○
歸妹以娣以恒也
 以恒起下文意
跛能履吉相承也
 明不能自主事亦足以承助其君也○此爻言以賢
 正之女而為娣之賤僅能承助其正室而不能大有
 所為亦猶跛之能履而不能以逺到也○然在其分
[008-7a]
 為善故其占為征吉
九二眇能視
 眇能視承上爻而言一則女賢而非正室僅能承助
 正室而已一則女賢為正室矣而其配不良亦不能
 大成内助之功也故一則為跛能履一則為眇能視
 其薄命不偶亦魯衛兄弟也○此處眇能視跛能履
 不必分髙下如履九三一爻兩句并説又豈可分淺
 深乎○若論二之賢則固賢於初初僅陽剛二則剛
[008-7b]
 而且中也
利幽人之貞
 或説是謂當固守其賢正之徳故象傳曰未變常也
 看來不然觀爻下本義云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
 者也既已能守正了又令固守其正何邪本㫖只是
 言幽人得此占則利為其所處與九二同故也但九
 二是既嫁之賢女而幽人是不仕之賢人所處似乎
 不同然其為不偶則同故爻易聖人有取焉盖幽人
[008-8a]
 無賢君正猶九二無賢夫也所謂有美井無善汲有
 賢才無明王是已○利幽人之貞言其守正不出利
 也不然亦終不能有為耳
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未變常也總是抱道守正而不改也未變常三字解
 出幽人之貞意○初曰歸妹以娣以恒也此之未變
 常亦即初之恒也盖其為陽剛之徳一也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008-8b]
 須字本義初用須待之義後云或曰須是女之賤者
 此又一義也蓋須與娣不同女之賤者為須婦之卑
 者為娣○易之徳莫盛於陽剛中正莫駁於隂柔不
 中正歸妹六三曰隂柔而不中正又為説之主女之
 不正人莫之娶者也蒙六三曰隂柔不中正女之見
 金夫而不能有其身之象也此類尚多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遲歸有時謂愆期之志如此也○遲歸有時欲得佳
[008-9a]
 配也孟光是其人耶○以陽居上體而無正應陽女
 之賢者也居上體女之貴重者也故不自輕而寧愆
 期○程子曰上體地之髙也地髙則亦自貴重矣○
 六四終必得良偶天下無無對之物時過有必行之
 理不至如三之為娣矣故正與六三相反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六五尚徳而不貴飾只在柔中正取居尊帝女象也
 月幾望吉吉宜家之謂也○尚徳而不貴飾如何便
[008-9b]
 為女徳之盛無以加此盖女子貴飾者萬萬皆然不
 貴飾則自然貴徳矣惟貴徳故能不尚飾也所謂内
 重外輕也尚徳之義何所不該必能敬不忽於夫子
 孝不衰於舅姑&KR0268不略於妾媵恩尚周於姻族必能
 輔佐君子而不為牝鷄之晨鳴必能正位乎内而不
 致内顧之憂豈特不貴飾之一端遂足為女徳之盛
 無以加哉
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008-10a]
 君主也古者諸侯之妻稱小君諸侯之女或稱縣主
 趙宋封其臣之妻為縣君郡君者正祖此法也○君
 即是主故曰主母主翁又曰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
 謂也○唐朝命婦七級一淑人二碩人三令人四恭
 人五宜人六安人七孺人見綱目唐太宗長孫皇后
 親蚕下我朝正從一品妻封夫人二品亦夫人三
 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孺人○
 六五以徳禮為光華而不以衣服為容飾
[008-10b]
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其位在中以貴
行也
 上二句舉爻辭下二句方釋之此與訟九二不克訟
 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一例○其位在中是其
 貴也貴者徳也以徳而行自不尚飾矣凡能把外靣
 許多事好歆艶的輕視了須是内面有箇物事壓得
 他底過方能如此
上六女承筐无實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008-11a]
 上六以隂柔居歸妹之終而無應隂柔則非賢正之
 女矣居歸妹之終則桃夭之時已過矣無應則莫有
 以為家者矣故曰云云/必云女者自上六言也○无
 攸利此句以占言自本爻言約婚不終已是不利了
 占而得此者亦无攸利而約婚不終也○承筐女之
 事也承筐無實則女之事無終矣刲羊男之事也刲
 羊無血則男之事無所終矣此約婚不終之象也先
 女而後男者辭繫於丄六故也無所終猶俗云無收
[008-11b]
 殺耳○一說以隂柔居歸妹之終而無應隂柔女也
 居歸妹之終過時也無應無男配也明白是女承筐
 無實士刲羊無血之象○或曰據隂柔居歸妹之終
 而無應何以見其曽約婚而又不終曰世間豈有女
 子至年長過時而全無約婚者乎俱據其隂柔居終
 又無應則雖約婚而不能終其事耳○按叅義曰夫
 婚姻之禮成而厚其資送者女歸之盛也為酒食以
 召鄉黨僚友者男婚之宜也今女之承筐是將而無
[008-12a]
 幣帛為之實士之宴其新婚而刲羊未見其血焉者
 是男女之禮皆不備也所以為約婚不終之象愚按
 此說比程傳為長但所謂男女之禮皆不備一句不
 切盖正是不成婚也成婚則女子筐中自實而男家
 自刲羊以待賔客矣今曰女承筐無實則是不成嫁
 耳士刲羊無血則是不成娶耳故曰約婚而不終者
 也○程傳曰婦所以奉祭祀筐篚之實婦職所供也
 諸侯之祭親割牲卿大夫皆然婦不能奉祭祀乃夫
[008-12b]
 不能承祭祀也婦不能奉祀則當離絶矣是夫婦之
 無終者也○按雲峯云曰士曰女未成為夫婦也故
 本義不從而另自為説曰約婚而不終者也與程傳
 所謂夫婦之無終者大不同○承筐之承與或承之
 羞承字同承奉也○看來叅義之說有理爻辭分明
 謂女承筐士刲羊則此二句宜就實事上説○女子
 若嫁便有篚筐之資男子若娶便當刲羊以宴新婚
 及召鄉黨僚友而食之如旅即次䘮其童僕之類雖
[008-13a]
 是象然皆就旅上取象則此之女承筐無實士刲羊
 無血亦宜就婚姻上説象明矣○語詞若云凡婚姻
 之禮成室家之願諧女則承筐是資男則刲羊以宴
 今者以言女之承筐也則無其實士之刲羊也則無
 其血是約婚而不終明矣○承筐無實是未嘗承筐
 也○刲羊無血是未嘗刲羊也
離下/震上

[008-13b]
 以明而動盛大之勢也朱子曰明以動故豐謂以眀
 心應事物非明則動無所之非動則明無所用惟以
 明心應事物則何事不立何功不成故曰盛大之勢
 也○朱子又曰徒行不明則行無所向㝠行而已徒
 明不行則明無所用空明而已
豐亨
 叅義曰諸卦言亨者或雖未亨而將有亨之時豐之
 言亨者豐即亨之時矣與既濟之亨同
[008-14a]
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言王者至此固可憂然亦不必憂但能守常不至過
 盛常如日之中焉則可以保其豐矣何以憂為盖自
 不至於有憂也宜日中者守中之謂也○雙湖曰勿
 憂宜日中亦康節怕處其盛之意○豐之可憂者天
 運也勿憂宜日中者人事也人事所以保持天運聖
 人之貴人謀如此故先儒曰人謀孔臧亦可保持天
 命
[008-14b]
王假之尚大也
 王者際此豐亨之日撫此盈成之運以民則普天率
 土之廣生聚日繁也以物則九州四海土賦之入充
 斥王府也故凡所以供耳目之需者率大其規模所
 以聳朝野之觀者率大其鋪張文物則益以輝煌而
 下視曩時之文物矣制度則益以宏麗而狹小向日
 之制度矣盖其居得為之位操得為之勢而又當此
 得為之時凡百如意所謂不期侈而自侈者故曰尚
[008-15a]
 大也尚大正所謂王假之也尚大是所以有憂道也
 ○尚大也非是王者要尚大王者至此時則志欲日
 廣其勢自是尚大耳如漢武帝席文景富庶之後狹
 小漢家制度旋致海内之虚耗矣○繫辭聖人一見
 豐字眉便皺了故曰云云/聖人之情見乎辭○叅義
 曰當豐之時制作必欲其備儀文必欲其稱此說失
 其㫖矣若謂儀文制作之類必欲尚大則皆是理之
 當然者而何為有憂道乎引下文不來了亦絶無此
[008-15b]
 理據卦辭王假之亦不是句斷處彖傳申之曰尚大
 也所以明其可憂也是乃危之之辭而叅義謬以為
 勉之之詞
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宜照天下自王者言只如所謂照四國之意盖日惟
 其中方能徧照天下若過盛則如日之昃而天下之
 物有遺於所照之外者矣曰宜照天下所以申宜日
 中之意也○宜照天下以天下為心也不然明之所
[008-16a]
 及者一己之私而已矣謂之天下者對一已而言也
 ○宜照天下言此心常在天下不敢以自有其盈盛
 也○叅義曰夫盛極而衰治極而亂固天道也然亦
 必以人感之於下然後天應之於上有聖賢者能戰
 兢惕厲常如蹈春氷履虎尾而不敢少懈焉則無釁
 蘖之萌動而可以引天休於永久所謂宜日中者此
 道也宜照天下欲其徧照而無遺也明有所遺則釁
 蘖萌於其間矣○初登於天照四國也是照四國自
[008-16b]
 登天而來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自照天下自宜
 日中而來無復疑矣但辭之所象則各有所在耳故
 當得其意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上言日中言當如日之中而不過此言日中則昃據
 日中之理數而言其既中則未有不昃者也盖日以
 中為盛月以盈為盛盛極而衰理必然也故日則昃
 月則食非惟日月天地之盈虚亦隨時而消息天地
[008-17a]
 亦不能常盈而不虚也天地且然而况於人與鬼神
 其能常盛而不衰乎鬼神是天地之變化運動者如
 風雲雷雨露凡陽嘘隂吹之類皆是要説得與天地
 日月不相犯○豐者日中之象也日中則昃故有憂
 道焉○所以宜日中而不至過盛者正以盛極則衰
 日中則昃也故為發明卦辭外意而同歸於言不可
 過中也○兩箇日中不同一言當如日之中而不過
 蓋帶宜字看自是一様也一言日既中矣未有不昃
[008-17b]
 者是以日之中為盛之極耳分明强同不得同一夫
 子之言又同一卦彖傳也兩箇日字纔隔數字便兩
 意截然讀書者其可不隨文以求其意○彖於宜日
 中是言當不至過盛彖傳日中則昃一段是言其所
 以當不至過盛處蓋以日中為盛日中則昃為盛極
 則衰也兩箇日中不同惟彖辭先之曰勿憂宜日中
 宜照天下也然後曰日中則昃便見得二義分明不
 假箋解矣設使不用宜照天下字出人或以日中為
[008-18a]
 不好而不曉其義矣
天地盈虚與時消息
 方其時之息也則天地變化草木蕃則天地盈矣及
 其時之消也萬類歸根羣動俱寂而天地虚矣時之
 所在天地不能違也時者氣數也○日中則昃一段
 分明是卦辭本義所謂盛極當衰者夫盛極當衰者
 天運也宜日中者人事也人事有可以保持天運者
 ○此又發明卦辭外意言不可過中也○此段所言
[008-18b]
 雖卦辭所未及然却與卦辭之意同以其辭所未及
 也故曰卦辭外意初九過旬災也亦然彖傳勿憂宜
 日中只言當不至過盛而未及所以當不至過盛處
 此段方以必然之理言之實彖辭之所未及也故曰
 卦辭外意謂辭外之意也雖曰辭外之意然實有此
 意但辭不及耳若彖辭全無此意在而孔子自出其
 意如此則本義不當言發明卦辭外意矣又不當繼
 之曰言不可過中矣○彖宜日中本義曰當守常而
[008-19a]
 不至過盛也傳曰日中則昃一條本義曰言不可過
 中也所謂不可過中非即不至過盛之意乎但以本
 文是豐亨王假則曰不至過盛本文是日中則昃則
 曰不可過中義各有當○按初九象傳本義云戒占
 者不可求勝其配亦爻辭外意與此一般爻辭言雖
 旬无咎此則言所以雖旬无咎者蓋若過旬則災矣
 故惟旬則无咎其戒占者不可求勝其配意則一耳
 蓋謂之雖旬无咎則似有嫌於旬者故象傳特中曰
[008-19b]
 過旬災也辭若相悖意實相足○又按卦辭宜日中
 宜字是就人事説則此上所謂宜照天下亦當主人
 事說矣而語録乃謂易如此看不得只是如日之中
 則自然照天下不可將作道理説此意愚所未曉意
 或者傳録之誤乎
雷電皆至豐
 雷電皆至威照並行盛大之勢
君子以折獄致刑
[008-20a]
 傳曰折獄者必照其情實惟明克允致刑者以威於
 姦惡惟斷乃成所謂威照並行也○明罰𠡠法以立
 法者言故曰先王折獄致刑以用法者言故曰君子
 ○獄之已成然後致之刑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初與四相應者也天下之相應者常非均敵如隂之
 應陽柔之從剛下之附上是也今初九與九四均是
 陽剛夫兩貴不相事兩賢或相阨此宜其不相得矣
[008-20b]
 然當豐之時明動相資所謂非明則動無所之非動
 則明無所用者也是則初九之遇其配主也其勢分
 才力雖不相下而徳則相成故不惟无咎而且行有
 尚○无咎者動矣而非明則動無所之明矣而非動
 則明無所用猶有咎也今明動相資則何咎哉行有
 尚者明動相資則明足以灼其理動足以致其用何
 事不立何功不成故行有尚○此爻雖旬无咎蓋正
 是朋友麗澤之益○程傳説雖旬无咎處甚得理但
[008-21a]
 末云同舟則胡越一心共難則仇怨恊力以此相證
 則可非本爻明動相資之意也○往有尚程傳謂往
 而相從則能成其豐按本卦明以動故豐此則明動
 相資其有尚非指成其豐而何曰未然也本義云當
 豐之時明動相資則時已豐已如何又却説因明動
 而後成其豐蓋彖傳是言成卦之由爻辭是據見成
 之豐而言道理○此爻象占如何分别按本義云故
 初九之遇九四雖皆陽剛而其占如此也則遇其配
[008-21b]
 主雖旬是象无咎往有尚特是為占而設但象與占
 相為呌應不得截然分曉耳○一説上靣都不要露
 出象字於講作之際尤宜謹之此說有理○或問當
 豐之時明動相資如何様曰如當漢之盛也丙吉以
 寛治民魏相以嚴總職當唐之興也有房𤣥齡之善
 謀杜如晦之善斷之類又如漢之方興也有子房之
 運籌於内有韓信之制勝於外唐之方興也有房杜
 之善謀於内有英衛之善武於外○問同一初四相
[008-22a]
 應也在初則稱四為配主在四則稱初為夷主何也
 曰自下稱上則曰配主自上稱下則曰夷主
雖旬无咎過旬災也
 勢分才力既自相敵則相下不倦可也於是或一萌
 求勝之心則兩貴不相事兩賢或相阨其災必矣此
 亦天下之通患故小象特發之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六二為離卦之主本至明也而為六五隂暗所蔽其
[008-22b]
 明徳抑而不伸不得以達於外正如明而見傷之義
 故日中見斗也○夫日正明者也而反見斗何耶蔀
 故也六二本明者也而反暗焉何也蔽於暗故也至
 於上六之自蔽亦如明夷上六之自傷而墜厥命矣
 ○六二本明而為暗主所蔽或者疑之以為如此則
 是有能奪其明之理曰不是奪其明只是蔽其明如
 明夷者明而見傷非只是受其蔽也不然明在我彼
 何能傷且下文折其右肱則受蔽之甚者矣然則明
[008-23a]
 而受蔽之説復何疑
日中見斗
 程傳云斗以昏見天原發㣲二十八宿有斗六星註
 謂南斗也又民星類亦有斗只五星又詩經維北有
 斗則北斗七星也又東斗四星西斗五星亦皆斗也
 斗盖星之著者故舉以該其餘所謂斗以昏見至今
 厯家所建十二辰俱以斗柄初昏所建為凖○往得
 疑疾者人人而去之事事而更之格其外者也有孚
[008-23b]
 發若者積其誠意以感發之格其心者也此萬世人
 臣事暗主之妙術大法也○往得疑疾有孚發若二
 句戒占者辭然亦以六二之虚中有孚也故以之戒
 占故曰虚中有孚之象吉字須從發若上説○往得
 疑疾若不度其勢之不可而必囘其惑開其蔽則有
 疑疾矣此須是有孚發若始得發若正因他暗昧而
 下此字○發若是形狀之辭如云若發蒙耳相彷彿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右肱无咎
[008-24a]
 沛一作斾謂幡幔也作斾為是○沬小星也洪武正
 韻註子夏易沬小星也王氏註㣲明也三極明者也
 上六暗之極者也我惟明而所應者暗甚則我之明
 反為其暗所蔽而不能以自達故為豐沛見沬之象
 若是則我之明亦廢置而無用矣如折其右肱也然
 於我何尤所遇非其主耳故曰㣲明揚之帝堯則大
 舜雷澤之漁父耳㣲明哲之髙宗則傅說岩野之胥
 靡耳蒙九二象傳曰子克家剛柔接也㫖哉
[008-24b]
豐其沛不可大事也
 謂不能有為以濟大事也○非謂可小事也蓋君臣
 之事皆大事也正所謂大事去矣及成吾大事之大
 事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六二以離明之徳而上應六五之柔暗九四以剛明
 之徳而上比六五之柔暗故均為豐蔀見斗之象本
 義云象與六二同者此也○夷主等夷也謂初九也
[008-25a]
 徐氏曰四與初皆剛同徳相應故初以四為配主四
 以初為夷主○等夷之義亦有旬字意東谷鄭氏曰
 初視四為配以下偶上也四視初為夷降上就下也
 ○㕘義曰初稱四為配主以四在位而尊上之也四
 稱初為夷主以初同徳而等夷之也○當豐而遇暗
 主下就同徳此如文王當紂之世獨與太公閎散之
 徒共事是也次則張華裴頠之徒亦近之猶有匡輔
 之忠在不是下就同徳自營已事也○或說正如西
[008-25b]
 伯初間與九侯鶚侯共事商紂然下就同徳與賢者
 恊力國家之事猶可支持也故曰吉
豐其蔀位不當也
 小註載或問亦是他本身不中正所致故象曰位不
 當也朱子曰也是如此也之一字不盡以為然也故
 本義並無此意盖位不當只是說他位近六五之柔
 暗處非其位如所謂當位疑也之例○日中見斗幽
 不明也此似可於六二便言之矣
[008-26a]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質雖柔暗若能来致天下之明謂吾雖不明而能用
 天下之明如是則明徳之效歸於我矣故曰有慶譽
 吉○慶譽謂福慶集於吾身而且有譽於天下也何
 吉如之○慶譽二字還作兩義看蓋能来章其効不
 止得美譽而已實得用賢之利也象傳只曰有慶也
 舉其重言譽在其中矣要之亦必有慶方有譽○慶
 譽便是吉也所謂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六五雖暗
[008-26b]
 賢明君子天下固多惟在舍己從人耳程傳曰六五
 無虚己下賢之義聖人設此義以為教耳按六五柔
 中如何說無虚已下賢之義曰此卦下體為明上體
 為暗五只取柔暗象不復取虚中象矣本義亦曰故
 因其柔暗而設以此開之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閴其无人三嵗不覿凶
 上六以隂柔居豐極處動終明極而反暗者也程傳
 曰以隂柔之質而居豐之極處動之終其滿假躁動
[008-27a]
 甚矣滿假之甚者豐之極也躁動之甚者以動之終
 也又為明極而反暗者恃其明而反失之也所謂矜
 其善䘮厥善如漢武帝是何等剛明然惟有恃明之
 意是以至於躬親祀竈力求神仙至於方士尚公主
 何暗如之所謂往往才力有過人者商辛是也又秦
 始皇隋煬皆是漢武帝若非賞罰嚴明又有輪臺之
 悔同歸於无人不覿之凶矣○嘗見今世所謂十分
 乖巧的人方做出呆痴的事明極反暗不其然哉○
[008-27b]
 上九曰豐極曰動終是已曰何以謂之明極曰居豐
 能動豈不是明者在豐之極動之終便是明之極者
 矣○豐其屋直至三嵗不覿一連意雲峯曰閴静也
 ○㕘義曰雖時運之使然亦驕盈之所致
豐其屋天際翔也
 天際翔也即詩所謂如翬斯飛○翬許韋切飛舉貌
闚其户閴其无人自藏也
 閴其无人非果无人也暗不見人也故曰自藏也而
[008-28a]
 下文曰三嵗不覿三嵗言其久終不見人也凶之甚
 也
艮下/離上
旅小亨旅貞吉
 旅羇旅也羇字上本從四俗作西者非也此據洪武
 正韻註旅寓也與羈不同羈馬絡首也故不羈之士
 用羈字言不可羈繫也與覉大不同○羇者寄也身
 寄於外而未獲歸也○吴氏應囘曰旅非商賈之謂
[008-28b]
 凡客於外者皆是天子有天子之旅天王出居於鄭
 是也諸侯有諸侯之旅公在楚是也大夫有大夫之
 旅陳文子去他邦是也聖賢有聖賢之旅孔子之轍
 環孟子之歴聘是也旅豈一槩哉此言固是但首云
 天子有天子之旅天王之居於鄭是也此言未然王
 者以四海為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故巡幸所至謂
 之行在若天王出居於鄭則變例矣為東周之君號
 令不及於天下無以為天下共主孔子所以作春秋
[008-29a]
 也而吳氏執以證天子之有旅失春秋之㫖矣周公
 繫此卦六五爻辭所以不取君象者正以天子無旅
 故也程傳曰人君無旅旅則失位故不取君象義
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
 或説外指旅謂在羇旅間能得中而且順乎剛也此
 說非渙曰柔得位乎外而上同蓋亦有取耶此彖傳
 之例耳若不曰柔得中乎外則無以别於六二矣六
 二亦柔得中也彖傳此類尚多㕘看自見○一說外
[008-29b]
 上體也謂柔中居上而又得陽助也然則以位言乎
 恐亦求之大深耳○曰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則與
 剛中而應者不侔矣曰止而麗乎明則與動而明明
 以動者不侔矣故只可小亨睽曰說而麗乎明柔進
 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意正相類○一
 說睽本無吉之理以卦徳卦變卦體如是尚可小中
 吉也旅亦本無大通之理以卦體卦徳如是則尚可
 小亨也故中溪張氏曰凡人處旅本無大通之理羇
[008-30a]
 旅而亨者雖大亦小也○艮止而離麗於明與説而
 麗乎明同只是内止外明也○或曰止而麗乎明固
 是内止外明然須得離字出謂内説外明是説麗乎
 明也内止外明是止麗乎明也此説未是蓋如此則
 麗字反屬艮與兌而不屬離矣而可乎彖傳曰止而
 麗乎明者言内既止而外又得明而麗之也得明而
 麗之便是我之明矣説而麗乎明亦然故本義曰艮
 止而離麗於明儘亦分曉而不可越矣○離本訓麗
[008-30b]
 不訓明因麗乎明故明也彖傳是以如此立言但曰
 明便是説他明矣○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
 乎明就旅而言是本身既有柔中之徳又能順附乎
 陽剛則所如宜皆合矣内既静專而外又能灼夫物
 情則不迷於所往矣故在旅雖無大亨之可言小亨
 則有矣
旅貞吉
 旅之貞何如或曰觀卦體之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
[008-31a]
 卦徳之止而麗乎明是亦正道所在也但能守乎此
 則吉耳故本義以為能守其旅之貞則吉然有一疑
 以卦體卦徳如是僅得小亨乃又以此而得吉何歟
 又曰此如比初六有孚无咎及孚之至於盈缶則終
 来他吉之類耳曰彼則露出有孚在此則只云旅小
 亨隨曰旅貞吉其卦徳卦體乃彖傳解經之辭也蓋
 虚心以求則所謂守其旅之貞者即下文道無不在
 固自有其正不可須臾離之意耳不以羇旅而或離
[008-31b]
 便是守也非謂只守乎柔中順剛止而麗明而已也
 依此則大過之時大矣哉亦不可以剛過而中巽而
 悦行為大過之才明矣○旅貞吉另說不必闗上文
 為稳蓋旅中自有旅之正道言亦必忠信行亦必篤
 敬必仁於僮僕義於同侣必禮以律身必智以照物
 道安往而不在哉○一説彖傳舉卦徳卦體而繼之
 曰是以小亨旅貞吉也不另解貞吉之義似以明卦
 徳卦體即貞之所在耳且柔中矣而又順剛内止矣
[008-32a]
 而又外明縱使泛言旅貞亦豈有外於此哉
旅之時義大矣哉
 一説承上文卦體卦徳如是乃僅得小亨而又必守
 正則得吉此亦可見旅之難處而其時義為大矣一
 説主泛言旅之所以難處者蓋一於剛則招禍九三
 是也一於柔則取辱初六是也然惟見得其難處故
 必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然後可以小
 亨又必守正然後可以得吉也○大抵小亨貞吉意
[008-32b]
 只可以旁証旅之時義之大時義之大意含在難處
 上如此求之自得其㫖矣
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慎刑如山慎者謹重之意故如山其要全在明上故
 加明字於慎字之上不留如火火勢不留而往也○
 雲峯分明言明如火慎如山此説正背本義亦不詳
 之故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008-33a]
 以隂柔居下位旅之志意汙下而規模局促也如是
 則誰其予之故曰斯其所取災盖人必自輕而後人
 輕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不徒曰災而曰取災不
 徒曰取災而曰斯其所取災明其瑣瑣之所致而非
 自外来者也○象傳曰志窮災也丘氏以為窮困者
 非也窮只是局促猥陋之義臨川中溪之說皆得其
 㫖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008-33b]
 六二旅中之善要不出此三事而己以此爻柔順中
 正其徳全故其象占之善亦全此三句於爻初無逐
 句取象處只據其柔順中正之徳而言其理之所當
 得者有如此凡旅中好事皆備也○此爻辭象占不
 分象如此占亦如此本義或恐人偏認為象又或偏
 認為占故曰其象占如此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九三過剛則衆莫之與不中則所處失當居下之上
[008-34a]
 則不能下人故程傳以為自髙之象以九四本義所
 謂用柔能下者對看見得是如此○貞厲義與大壯
 九三同蓋過剛不中居下之上其心初亦非有邪也
 故曰雖正亦厲上文焚其次喪其童僕正是厲處
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下即童僕故繼曰其義喪也不兼旅焚其次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旅于處不如即次之安即次之次是次舍也言己得
[008-34b]
 所歸宿正所謂就館也旅于處只是旅其所可旅之
 處而不投非其所耳程傳亦曰得其處止不若二之
 即次○得其資斧資斧只是一件物與巽上九同莫
 依程傳分作二物亦莫依徐氏解作利斧只是資身
 之斧正是旅中所宜有之物○得其資斧只是有以
 自防又不如懷其資之裕矣蓋二柔順且中正四只
 用柔能下用柔則非本體自然柔順者比能下固善
 但比之中正者亦少劣矣故其象之等差如此○徐
[008-35a]
 氏曰按漢書王莽遣王尋屯洛陽將發亡其黄鉞其
 士房楊曰此經所謂䘮其齊斧者也應邵云齊利也
 讀如齊衰之齊資齊音同誤作資有辨在下○雙湖
 曰徐氏或曰云云/之義○然據正韻齎持也裝也無
 訓利者徐引應邵說非也○其心不快本義云非其
 正位者陽居隂位也又上無陽剛之與下惟隂柔之
 應旅豈能盡得意哉亦只旅于處得資斧而已矣
旅于處未得位也
[008-35b]
 未得位起下文不可以非其正位意釋旅于處○據
 彖傳看然後爻辭三句自相呌應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本義六五柔順文明又得中道為離之主數句總是
 文明之義盖六五為離主本體便是柔順其徳便文
 明且又得中道也雉性亦柔得中道亦受譽命之地
 也○雉文明之物便是譽命之象也説者多説得無
 来歴得此爻者便是為射得雉明其當有譽命也得
[008-36a]
 雉者未免於亡矢得功名者未免於小費也故曰射
 雉一矢亡終以譽命一氣説下○求功名者雖未免
 小費然身名由是顯汨没一朝伸○所喪者小所得
 者多也故以一矢亡喻之○此爻何以取一矢亡之
 象曰凡若應舉得官者孰能免小費此亦理必然聖
 人筆下豈容一字虚○一説一矢亡言其功名之遂
 亦不免於羇旅之費看來亦是先儒固為五不取君
 象未嘗謂亦不以旅言也○得此爻者為射雉之象
[008-36b]
 易上下經諸爻無此例只是得此爻則為吉為凶為
 利何事為不利何事耳○一矢亡終以譽命是射雉
 之象也三句是一事
終以譽命上逮也
 譽命之命名也是在下之名非在上之命也故説得
 上逮也大舜㣲時𤣥徳升聞是也六五明説不取君
 象○因此一命字照出命世之才之命字亦是名字
 義分明是名世也故讀書解疑要有證佐
[008-37a]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
 本義過剛處旅之上離之極驕而不順者正喪牛于
 易之義也○以鳥焚其巢起旅人先笑後號咷者正
 如鳥焚其巢而不得所安也
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
 程子曰謂不自聞知也○驕氣方盛安能自知
巽下/巽上
巽小亨
[008-37b]
 本義既曰巽入也又曰能巽以入也蓋入必以巽故
 曰巽入也二而一者也○隂為主故其占為小亨隂
 力量小故也○隂不利往其利往者從陽故也然所
 從不可不擇故又戒以利見大人○大人一説泛言
 不指九五九五者自是彖傳之意非文王本意故本
 義不及之耳○一説以大人為不取九五則所謂以
 隂從陽而利往者亦為不取卦體耶取則俱取不容
 以利見大人一句獨為泛詞矣本義不及此者豈以
[008-38a]
 彖傳之㫖自明而本義所謂不可不擇者亦自含九
 五大人之象耶
重巽以申命
 重巽二字重○此以字當為字用歸妹以娣亦謂歸
 而為娣也非謂嫁以娣也此獨曰釋卦義而不曰釋
 卦名義何也且如習坎重險也兌説也本義皆曰釋
 卦名義此獨舉義言者卦名曰巽不曰重巽重巽之
 義為申命之象故曰重巽以申命也非申命無以明
[008-38b]
 重巽之義○止而巽動不窮也以無漸字本義亦只
 曰以卦徳言漸進之義
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
 據柔皆順乎剛則為小亨利有攸往之義然其中又
 有五之剛巽乎中正而志行則又為大人之象而利
 見大人也○柔皆順乎剛之剛兼二三五上言
隨風巽
 朱子曰風是㑹入物事因言丘墓中棺木能翻動皆
[008-39a]
 是風吹蓋風在地中氣聚至出地面又散了見朱子
 語類
君子以申命行事
 行事带申命言不宜平等看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進退初六之象也利武人之貞為占者設以矯其弊
 也
九二巽在牀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
[008-39b]
 二本有不安之意若能善巽以處之則獲安矣此爻
 辭之㫖也○二以陽處隂既失其剛而所居在下位
 卑者多畏人故有不安之意○史巫程傳曰通誠意
 於神明者也○雲峯曰史職卜筮巫主禱祠蓋皆通
 誠意於神明者也○馮氏曰周官史掌卜筮巫掌祈
 禳則史巫誠宜分為二○本義當巽之時不厭云云/
 己甚此二句總貼爻辭巽在牀下用史巫紛若二句
 不必以不厭其卑為貼巽在牀下以不至己甚意貼
[008-40a]
 史巫紛若葢巽在牀下用史巫紛若不是兩箇時節
 也上六巽在牀下喪其資斧亦是一時事但以巽在
 牀下也而只用史巫紛若則其巽也為未至己甚若
 其巽在牀下也而喪其資斧則其巽也為柔懦不立
 矣兩句氣勢相連看然後可以得其㫖○兩箇巽在
 牀下皆是過於巽之義但看其所以過於巽者何如
 耳若史巫紛若如此而過於巽則可若喪其資斧則
 其過於巽也為不可葢上句且懸虚在○巽在牀下
[008-40b]
 而用史巫紛若則為過而不過所謂不至已甚也巽
 在牀下而喪其資斧則為過而過矣所謂失其陽剛
 之徳也○用史巫紛若只是取箇道達誠意之象巽
 在牀下亦只是過於巽之意得魚忘筌得意忘言不
 必泥牀下史巫之語只是假借之辭耳
巽在牀下
 㕘義曰禮尊者當坐於牀而卑者望立拜跪皆在牀
 下○龎徳公素有重名司馬徽兄事之諸葛亮每至
[008-41a]
 其家獨拜牀下徳公初不令止此亦巽在牀下事實
 也○建安丘曰古者尊上坐於牀卑者拜跪於牀下
 牀下卑之所處也○據本義九二巽在牀下為占辭
 上九巽在牀下為象辭○亦竭誠意以祭祀之吉占
 也○本爻主巽於人言此又兼巽於神言蓋因史巫
 二字而云
紛若之吉得中也
 以其得中故自不至已甚也
[008-41b]
九三頻巽吝
 九三過剛不中既非下人之資居下之上又挾上人
 之勢本非能巽者也其巽也特勉為之耳勉為之者
 非出於誠心不誠則不可久故頻失而頻巽○吝非
 巽之吝頻失之吝也但云頻巽則是頻失矣○巽九
 三之巽亦如恒上六振恒之恒皆從卦來
頻巽之吝志窮也
 巽非出於中心故勉為廢失而致吝也非其本心則
[008-42a]
 故態復露矣故曰志窮也夫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
 為哉三雖彊巽然人之視已如見肺肝終不足以欺
 之矣謂之志窮誠窮矣哉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田獲三品意與上文悔亡相蒙葢六四以隂居隂處
 上之下用柔能下也如是則所求必得以田則獲乎
 三品矣故象傳曰有功也○田獲三品謂所田之多
 足以備三品之用非謂田時便有三品也此見所求
[008-42b]
 必得之意要之亦是占之象耳故恒九四田無禽本
 義云占者田無所獲而凡事亦不得其所求也其義
 可見矣此獨不可以類推乎○本義云隂柔無應承
 乗皆剛宜有悔也○蓋隂柔既不得已之力無應又
 不得人之力而上之所承下之所乗者又皆陽剛而
 非隂柔所能處固宜有悔矣然當悔之時用柔能下
 則所承乗之陽剛非獨不之侵而反為之助雖曰無
 應而亦有應矣雖曰隂柔而實得助陽矣此所謂敬
[008-43a]
 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者所謂言
 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者故不但悔亡而且
 為有獲也象傳曰田獲三品有功也可見與悔亡異
 義○一為乾豆炙之以為祭祀豆實奉神也○一為
 賔客奉賔也○一以充庖自奉也○田禽只有此三
 用○禽兼獸見禮記曲禮註云禽者鳥獸之總名也
 又曰鳥不可曰獸獸亦可曰禽○文獻通考田獵𩔖
 引此三句而註云君尊宗廟敬賔客故先人而後己
[008-43b]
 又分别殺之三等自左膘而射達過於右肩腢為上
 殺以其貫心死疾肉最潔美故以為乾豆也射右耳
 本箋云射當為達亦自左/射之達右耳本而死者為次殺以其逺心稍遲肉
 已㣲惡故以為賔客也不言自左者蒙上文可知射
 左股脾而達過於右脇為下殺以其中脇死遲肉又
 益惡充君之庖也凡射獸皆逐後從左廂而射之達
 於右脇獨言射左脾則上殺達於右腢當自左脇也
 次殺右耳本當自左肩腢也不言自左舉下殺之射
[008-44a]
 可推而知也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九五剛健中正其徳本無不善然以其巽體則苟且
 偷安之弊有不免焉雖然以其性體剛健中正終於
 奮厲而改圖也故為貞吉悔亡而无不利以是觀之
 是無初而有終矣然其改圖也何如叮嚀於其變之
 前揆度於其變之後其善於處變如此此所謂貞也
[008-44b]
 此所以吉也○以有貞而吉也則無巽懦之失矣○
 此爻貞吉悔亡與咸九四等不同彼是因其不正而
 戒之是占此是以剛健中正自有其貞也是象○㕘
 義曰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則入於理者深而見於行
 者决○補註曰先庚三日是丁非甲干無初也後庚
 三日是癸干有終也
上九巽在牀下喪其資斧貞凶
 上九是陽何以曰失其陽剛之徳盖以其居巽之極
[008-45a]
 過於巽也過於巽則剛徳喪矣爻辭二句當相連看
 不得斷為二○雖貞亦凶言縱使施於當巽之地然
 過巽如此亦取凶也○過巽而取凶者以其柔懦而
 無立自輕而取侮也○一説雖貞亦凶謂其過巽亦
 未必有邪心也然非吉道矣
喪其資斧正乎凶也
 本義正乎凶言必凶此正如春秋戰不正勝之正及
 必有事焉而勿正之正同固必之義也正乎凶言可
[008-45b]
 必其凶也
兌下/兌上
兌亨利貞
 本義一説剛中故説而亨柔外故利於貞則利貞者
 因其所不足而戒之之辭一說柔外故為説亨剛中
 故利於貞則利貞云者因其所自有而道之之詞前
 説是程子所謂有渉不正之疑而為之戒者後説是
 程子所謂有言其所以利者以其有貞也要之總是
[008-46a]
 欲占者之説以正耳依前說則利字重依後說則利
 字輕○此卦名兌兌只是説動以説者多失其正故
 文王繫辭特喫𦂳於利貞之義歟前説長凡傳註竝
 存二説處大抵皆主前説意多○剛中故說而亨者
 剛中則無妄說宜其亨也柔外故利於貞者正恐其
 妄説也故曰盖説有亨道而其妄説不可以不戒
剛中而柔外云云/説之大民勸矣哉
 釋卦辭雖只到説以利貞一句住然是以順乎天以
[008-46b]
 下亦承利貞言也説以先民悅以犯難皆說以正者
 也以卦體釋卦辭而極言之通條是利貞之意先民
 而民忘勞犯難而民忘死即是民勸而悅之大者也
 剛中而柔外一句剛中字輕柔外重本義所謂柔故
 利於貞也○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盖天理人心正
 而己矣○民忘其勞民忘其死者貞之利也非效也
 説而不正則民不勸安在其為利○利亦亨意也兌
 亨主説之正者言故本義曰剛中故説而亨也○勞
[008-47a]
 民謂之先民者率民以趨事也○先民犯難皆聖人
 之不得己者如何却皆着箇説字曰此見聖人立言
 之有味也言説而得其正則雖以勞民以犯難民亦
 且忘其勞忘其死而况於其所安為者乎聖人立言
 之意或如此非是人情所不得己者乃獨為君子之
 所說也○丘氏曰夫逸與生人之所好勞與死人之
 所惡此常情也今乃忘其勞忘其死豈人之情也哉
 殊不知説以先民則勞之者正所以逸之也説以犯
[008-47b]
 難則生之所以為仁殺之亦所以為仁也○説以先
 民民忘其勞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也悦以犯難民
 忘其死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也○説以利貞
 則順天應人云云/此王道之所以為大而與伯者之
 違道干譽致民於驩虞者不可同日論矣○悦之大
 民勸矣哉上文悦以先民民忘其勞説以犯難民忘
 其死此即所謂民勸也而説道之所以為大者此也
 ○民之説即貞之利也説之大者正也正則民勸而
[008-48a]
 説大矣○此數説字盡歸在上人說如云進以正可
 以正邦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之類皆從大處立議
 論耳
麗澤兌
 麗澤何以有兌象盖凡天下之不相説者盡由於不
 相同兩澤相麗彼此相滋是雖無情之物實有相説
 之象故為兌象也○同氣相滋同類相益兌象昭矣
 程傳本義及諸家皆不及發其義豈亦知其無難曉
[008-48b]
 故耶○講習只是一件事講而又講也○或曰講是
 究其理習是踐其事如習禮習射習樂之類在朋友
 間亦只是講明而已到踐其事處朋友亦如何相着
 力得如學而時習之傳不習乎皆是自習此曰朋友
 講習吾見其專於知而不得兼夫行矣為仁由已雖
 踐行處朋友所着力者亦只是講説此無難辨
初九和兌吉
 初九陽剛則不失於柔媚處下則不失於上求無應
[008-49a]
 則不失於私繫故得周其説而無偏黨之弊和而得
 正也
行未疑也
 未有所疑者正也不正則有所疑矣○凡疑云者於
 理未順也
九二孚兌吉悔亡
 剛中為孚居隂為悔此就爻言若以人言則孚者心
 也悔者事也但以孚而説有其誠心則上焉得君下
[008-49b]
 焉得民内焉順親外焉信友誠固未有不動者也故
 雖有可悔之事而亦不見其為悔矣大徳既備小疵
 奚恤孚○兌是象與初九和兌同例故本義以剛中
 為孚居隂為悔在前然後言占者以孚而説則吉而
 悔亡矣
信志也
 信志誠心也
六三來兌凶
[008-50a]
 六三隂柔不中正為兌之主上無所應而反來就二
 陽以求説凶之道也隂柔不中正説之妄者也又為
 兌之主深於説者也然位居下體則所説者宜在上
 以上無所應而反來就二陽以求說則有脅肩諂笑
 其色赧赧之病矣若是者能免於凶乎况初剛而正
 二剛而中彼雖求説未必得説也○兌之六三所謂
 淪於汙賤而可恥者故凶盖無往而不得凶也
來兌之凶位不當也
[008-50b]
 只是隂柔不中正一句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商兌未寧者勢之二也介疾有喜者志之一也始雖
 疑於勢之二終則决其志於一本義云象占如此為
 戒深矣盖象如此而占如之○四上承九五之中正
 下比六三之柔邪不必以九五為在上之明君六三
 為在下之小人盖只是説在邪正之間耳九五是君
 子六三是小人俱作平等人看以下文介然守正疾
[008-51a]
 惡柔邪之義求之益可見爻辭非以九五為君而六
 三其所屬之小人也商度所説四擇所從之人也○
 㕘義曰如大臣之絶私黨而忠其君學者之逺損友
 而親仁賢皆可喜也○徐氏曰一牽於柔則將淪胥
 而為小人之歸矣豈不可畏哉商度未寧正天理人
 欲公私界限處不可不審所從也聖人以介疾有喜
 言之所以開視正道隄防邪心其意切矣
九四之喜有慶也
[008-51b]
 有慶只是申喜字意夫當邪正兩途疑於所從之際
 乃能介然守正而疾邪一向從好路上去在人君則
 有以寧謐國家在人臣則有以保其名位在君子則
 有以成其徳業不墜其名節皆慶也皆可喜也
九五孚于剥有厲
 剥謂隂能剥陽者也指上六盖隂柔小人内則蠱壊
 人之心術外則虧喪人之行業何剥如之剥之一字
 㫖哉為人君者宜深味之○程傳曰雖聖人在上天
[008-52a]
 下未嘗無小人如四凶處堯朝隠惡而順命是也○
 又曰雖舜之聖且畏巧言令色安得不戒也説之惑
 人易入而可懼也如此
孚于剥位正當也
 正謂剛健中正當謂居尊位○爻辭是戒辭非指實
 説象傳則指實説也與爻辭意不同爻辭下義當詳
 ○此本義云與履九五同者蓋履之九五位正當傷
 於所恃則凡事必行而無疑兌之九五位正當傷於
[008-52b]
 所恃則宻近小人而不畏皆危道也如唐𤣥宗明知
 李林甫之奸邪而猶用之盖一則恃己之聰明二則
 恃海内之平安謂其必不能為害故也聖人之言豈
 欺我哉不知但是恃聰明便是昏了但是安平便致
 危了
上六引兌
 上六引下二陽相與為兌人之從不從固未可必而
 彼之性質柔媚固如此也故聖人亦只下引兌二字
[008-53a]
 與他○本義云九五當戒而此爻不言其吉凶愚謂
 畢竟有凶而無吉縱使人說之而得以乗時徼利亦
 凶道也害與利相因者也
上六引兌未光也
 未光者小人之道也
 
 
 
[008-53b]
 
 
 
 
 
 
 
 易經蒙引卷八上
[008-54a]
欽定四庫全書
 易經蒙引卷八下
             明 蔡清 撰
 下經
坎下/巽上
渙亨王假有廟利渉大川利貞
 九來居二而得中得其所安也固有亨道六往居三
 得九之位柔而能剛也又上同於四有與也亦有亨
[008-54b]
 道上同於四三與四皆隂也謂得朋也○渙亨謂將
 來有必濟之理剛來而即其所安柔得位乎上而有
 與則濟渙當有日矣所以亨也○王假有廟於渙言
 此者天下之渙者皆在所當聚自王者言此其最大
 者也觀大象益可見雖曰事神實與治道相闗盖人
 本乎祖萬事之原也故曰明乎郊社云云/掌乎○王
 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在廟中祭祀也○利渉大川木
 在水上有舟楫之象彖傳曰乗木有功也程傳曰木
[008-55a]
 在水上乗木之象乗木所以能渉川也○利渉大川
 只是卦有此象遂著其占與益同例不必拘於渙易
 辭所取只是理象兩端王假有廟據理取利渉大川
 據象取亦有兼取者○利貞本義云其曰利貞則占
 者之深戒也卦言利貞者多矣獨此云其曰利貞則
 占者之深戒也獨何意歟盖此卦上言亨矣言假廟
 矣言渉川矣然有不正則皆非矣皆失之矣故雲峯
 曰祭祀而非正云云/深戒之亦為是也但欠兼亨意
[008-55b]
 觀本義兩又字可見不可没了亨意占者之深戒在
 他卦亦説得
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享帝于郊而立廟故知廟為祖廟也立廟便當有假
 廟之事矣但一立廟便已自有以聚祖考之精神亦
 非必至假廟然後聚其精神也故為皆所以合其散
 ○卦言假廟此又言立廟者假廟於聚渙之義為切
 立廟於聚神之渙為先象傳豈以卦己言假廟故於
[008-56a]
 此又追其始事而言歟○立廟對享帝則該假廟意
 矣○享帝立廟綱目唐髙宗麟徳二年乙丑冬十月
 車駕祭東都十二月祭泰山分註廢藁秸陶匏用菌
 褥罍爵集覧蒲越藁蘓皆籍神席也藁蘓除穏粒取
 程藁為席也蘓與秸通音戞藁秸祭天席也蒲越祀
 帝席也○陶瓦尊也匏破匏為爵也皆太古之禮器
 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徳也
初六用拯馬壯吉
[008-56b]
 初六居卦之初渙之始也其拯之也易為力宜用拯
 也且初以柔居九二之下以理勢言必能順乎九二
 若仗九二之力以拯之是又得其馬之壯也如是有
 以濟其渙矣吉也○用拯且虚説馬壯方言其拯之
 得其機㑹一說用拯馬壯本文只是一連意言其拯
 之得馬壯也本義細為體究故著既又二字如論語
 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本註亦分二意貼此說為
 長
[008-57a]
初六之吉順也
 連用拯馬壯皆出於順九二矣只作一意說
九二渙奔其杌悔亡
 九二渙奔其杌是當渙來就其所安也杌人所憑以
 為安者也故以為象○古人席地而坐危坐勢亦難
 久故有杌以憑老者所居猶宜有几如漢文帝賜吴
 王几杖成王憑玉几孟子隠几而卧之類今舊圖畫
 尚有坐牀憑几者蓋其来逺矣○剛來而不窮不窮
[008-57b]
 得中也爻未有以卦變言者本義云盖九奔而二杌
 也○此爻以人事言假如當離散之時而出寓於外
 失其故居渙也然所寓之地乃是善地可以安也此
 便是渙奔其杌故悔亡
渙奔其杌得願也
 當渙之時皆有願安之心今九二渙奔其杌來就所
 安不謂得願乎
六三渙其躬无悔
[008-58a]
 本義云隂柔而不中正云云/其占如此○六三亦未
 必其果能濟渙與否但渙其躬則志在濟時矣本義
 云志在濟時最有斟酌盖其隂柔不中正雖得陽位
 才任俱未優惟六四雖隂柔然得正而又上承九五
 故為渙其羣元吉○无悔亦且自其象言未能濟時
 而无悔也○六三渙其躬九二渙奔其杌俱是象悔
 亡與无悔同是占或以此爻辭直是象而占在其中
 愚以六四爻例之六四本義云占者如是則大善而
[008-58b]
 吉分明以元吉為占此亦當如其例大率此上四爻
 皆因渙以濟渙者也盖上卦居上體三亦下之上故
 皆有濟渙之任志在外也若不用志在外三字以解
 之則渙其躬亦無歸著矣聖人解經片言隻字豈偶
 然哉
六四渙其羣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按㕘義曰蘓明允云渙之六四渙其羣元吉夫羣者
 聖人之所欲渙以混一天下者也盖六四能渙小人
[008-59a]
 之私羣成天下之公道此所以元吉也是言也朱子
 深取之盖六三近君之臣當濟渙之任天下之渙也
 常由人心之畔上而締其私交然後王命壅而下權
 張六四當渙之時下無應與是能散其私黨而專以
 事上者也故元吉也夫私黨既散則公道行矣故其
 散而復聚者勢合於一如丘陵之髙所謂散其小羣
 以成大羣也若是者豈常人思慮之所及哉或曰以
 六居四非陽剛之才也而何能若是曰大臣之善是
[008-59b]
 不一槩以九居二是剛中之臣固多善矣以九居四
 則勢陵於君故多以陵上為戒也如六四者承九五
 之君乃柔順之臣也臣之柔順不專其權而惟杜絶
 私邪以布公道其為善亦大矣尹吉甫稱仲山甫曰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豈非渙六四之心乎○按柔順
 之說與本義居隂得正下無應與之説正契合○渙
 有丘匪夷所思盖其贊辭在六四既散小羣自成大
 羣在占者散小羣已元吉至於成大羣則其道益以
[008-60a]
 光大而匪夷所思矣成大羣還在散小羣之後本義
 曰使所散者聚而若丘又曰則非常人思慮所及頗
 與解晉六五之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同例○語類
 曰渙其羣當取老蘓之說是散了小羣隊併作一箇
 東坡謂合小以為大合大以為一又曰如太祖之取
 蜀取江南皆是渙其羣渙有丘之義但不知四爻如
 何當得此義○又云渙其羣言散小羣做大羣如得
 小物事幾把解来合做一大把東坡説這一爻最好
[008-60b]
 縁他㑹做文字理㑹得文勢故説得合
渙其羣元吉光大也
 散小人之私羣成天下之公道所以為光大也此便
 是匪夷所思處○爻辭云云/要之只是渙其羣元吉
 便已都了得下文渙有丘匪夷所思只是究竟而言
 以贊之耳故象傳只用光大也一句便體貼爻辭無
 所遺矣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008-61a]
 此渙字與三之渙躬四之渙羣上之渙血皆取卦名
 而指義不同此之渙乃濟渙也○程曰大號大政令
 也謂新民之大命捄渙之大政汗謂如汗之出而不
 反書曰令出惟行弗惟反○㕘義曰人君當渙之時
 所宜散者莫大於號令居積也散其號令則萬姓因
 王言之大而知王心之一矣散其居積則財散於上
 而民聚於下矣天下之大勢其有不合於一乎○大
 義九五巽體有號令之象巽為風風之行有命令之
[008-61b]
 象重巽以申命正取諸此○本義陽剛中正以居尊
 位云云/盖非陽剛中正則雖居尊位而不能渙非居
 尊位則雖有陽剛之徳而無其權亦欲渙而不能○
 渙王居如陸贄云云/之意朱泚之叛徳宗置瓊林大
 盈庫於行宫陸贄諫悉出二庫貨賄以給軍實則云/
 云/是乃散小儲而成大儲損小寶而固大寶者也
王居无咎正位也
 王居无咎還是兼渙汗其大號
[008-62a]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本義云上九以陽居渙極能出乎渙又曰言渙其血
 則去渙其惕則出也
渙其血逺害也
 上句用三字省下三字象傳法例如此安得曲為之
 說耶故王居无咎一句為該渙汗大號亦无疑朱子
 語録不兼渙汗大號猶是欠處蓋亦記録之誤朱子
 既知以此例彼而乃又遺了一半决不然也
[008-62b]
兌下/坎上
節亨苦節不可貞
 澤上有水其容有限蓋澤水之上者也増則益矣故
 曰其容有限有限即節之義若江河則流通而不滯
 故多容○節固自有亨道矣又其體隂陽各半而無
 過不及之偏又二五皆陽剛而得中則是節之中而
 不至於苦者也故亨此即中正以通之理也○彖傳
 曰剛得中本義曰二五皆陽蓋言二五則中意自備
[008-63a]
 矣曰皆陽者陽剛正道善類也剛而且得中則是中
 正以通矣安得不亨○節字該兩意有度數之節有
 徳行之節如節以制度是以度數言者如不出户庭
 等是以徳行言者節亨苦節之節都該兩意同是節
 也○苦節不可貞漢上朱曰凡物過則苦味之過正
 形之過勞心之過思皆曰苦苦節則違性情之正物
 不能堪申屠狄之潔陳仲子之亷非不正也立節太
 苦不可貞也○陳仲子之亷見孟子人所知也申屠
[008-63b]
 狄之潔見劉向新序節士篇曰申屠狄非其世將自
 投於河崔嘉聞而止之曰吾聞聖人仁人之於天地
 間民之父母也今為濡足之故不救溺人可乎狄曰
 不然昔者桀殺闗龍逄紂殺王子比干而亡天下吴
 殺子胥陳殺泄冶而滅其國故亡國殘家非聖知也
 不用故也遂負石沉於河君子聞之曰亷矣乎如仁
 與智吾未見也詩云天實為之謂之何哉此之謂也
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
[008-64a]
 二句意相連總是見節之亨而非苦節之不可貞也
 ○說則鋭於進遇險則其進有節是節道也而九五
 實得位以主節於上其所節者又皆中正而不至於
 苦是以通行於天下而無弊也此三句相連之意○
 説以行險朱子曰伊川之説是也説則銳進而有險
 在前進去不得故有止節之義節便阻節之義○程
 傳曰人於所説則不知已遇艱難則思止方説而止
 為節之義○葉采近思録註云人惟説則易流見險
[008-64b]
 而止則不至於流矣節之義也○中正以通通字只
 據理言本義云又坎為通非正意
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主程傳及建安丘氏註語録天秩有禮不宜用蓋於
 傷財害民之義不切耳○程傳曰天地有節故能成
 四時無節則失序矣聖人立制度以為節故能不傷
 財害民人欲之無窮也苟非節以制度則侈肆至於
 傷財害民矣○建安丘氏曰聖人立為制度量入為
[008-65a]
 出無過取無泛用有損己益人之實而無剥下奉上
 之事故不傷財不害民矣○節以制度節是節制度
 是法度度本分寸尺丈廣狹長短之數此則所該自
 廣當取其意也○節以制度凡君子皆可能不必著
 聖人字如道千乗之國節用而愛民豈必皆聖人而
 後可能○天地節至不害民言節道之大也
君子以制數度議徳行
 程傳曰凡物之大小輕重髙下文質皆有數度所以
[008-65b]
 為節也數多寡度法制議徳行者存諸中為徳發於
 外為行人之徳行當議則中節議謂商度求中節也
 ○㕘義曰制數度為粗為末議徳行為精為本○以
 愚觀之二者不可分輕重徳行是立身事數度是應
 用事此當以振民育徳常徳行習教事例看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本義户庭户外之庭至於門庭亦宜曰門外之庭也
 而乃曰門内之庭程傳亦然何也蓋古者宮室門户
[008-66a]
 之制先儒必有考矣大抵門在外户在内孟子曰摽
 使者出諸大門之外則門在外可見中庸屋漏註曰
 户從東南入為室之户也則户在内可見此說且與
 朱子户庭主心門庭主事之説有合○室内户庭外
 ○時止而止者也
知通塞也
 在初九時則塞而未通也
九二不出門庭凶
[008-66b]
 九二當可行之時謂處得中正乃出潛離隠之地也
 而失剛不正則自餒於進且上無應與則不能獨進
 必矣故為知節而不知通為不出門庭之象此則所
 謂好從事而亟失時懷其寶而迷其邦者也不亦凶
 乎○朱子曰有可為之時乃不出而為之致失可行
 之道不是别更有凶此説似非吉凶為得失之報者
 恐是一時之言未必其終身之定論也○朱子曰户
 庭是初爻之象門庭是第二爻之象此是自内而外
[008-67a]
 之序謂初在第一歩二在第二歩初在内二稍外也
 故本義於初則曰居節之初未可以行於二則曰當
 可行之時
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
 失時即所謂好從事而亟失時者也失時極謂失時
 甚矣惜之也失時便是凶○士君子幼學將以壯行
 患不得其時耳今幸有其時而乃固泥不出失時極
 矣甚惜之之詞也觀象傳或曰大得志或曰道大行
[008-67b]
 是皆喜談而快道之至於此獨曰失時極聖人之心
 可知矣彼西山之夫磻谿之叟皆非其夙心之所期
 者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本義此无咎與諸爻異言无所歸咎也○六三隂柔
 不中正以當節時非能節者當節而不節費於前則
 乏於後矣故戚嗟若戚无聊也是其自致耳何咎哉
 ○又以徳行言之亦有不能守節而卒亦无以自立
[008-68a]
 者如不恒其徳或承之羞是也吁士君子立身一差
 萬事瓦裂能免嗟若之咎哉○此无咎與諸爻異如
 革九四兌九二象傳皆云信志也革則言人信其志
 兌則言已志之信亦詞同而義異
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本義云此无咎與云云/咎也按古易經自經傳自傳
 此本義宜在爻辭下此處既明曰又誰咎也亦可无
 此本義矣
[008-68b]
六四安節亨
 本義柔順得正上承九五自然有節者也盖五主節
 者也以其順正以承五則其節也无所勉彊而自然
 故曰安節非謂臣節也節字總一般○程曰以隂居
 隂安於正也又曰節以安謂善彊守而不安則不能
 常○節齋曰安者順而无勉彊之謂○坤卦本義云
 安順之為也安節猶云安貞謂安於節也雙湖曰順
 正故安○本義上承九五一句亦重故象傳曰安節
[008-69a]
 之亨承上道也蓋自有五以主節於上四但承而行
 之者耳然非柔順得正不作聰明亂舊章者則雖其
 所當承亦不能承而行之之安裕如此也故曰承上
 道也承上道須本柔順得正言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本義云所謂當位以節中正以通者也故其象占如
 此甘節者中正也吉往有尚者通也若非當位以節
 則亦不得伸其中正之節而通於天下矣但中正字
[008-69b]
 重於甘節義為切且如觀者有以中正示人而為人
 所仰也彖傳必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亦此義也
甘節之吉位中也
 中兼正中則不苦而甘矣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易以道義配禍福而道義重於禍福習坎上六曰過
 渉滅頂凶矣又必曰无咎節上六曰苦節貞凶矣又
[008-70a]
 必曰悔亡理之得失尤重於事之吉凶也○前乎孔
 子而為周公曰苦節貞凶悔亡後乎周公而為孔子
 則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窮則不通矣正與中正以通者相反
兌下/巽上
中孚豚魚吉利渉大川利貞
 程傳曰在二體則中實在全體則中虚本義云以一
[008-70b]
 卦言之為中虚以二體言之為中實用其説也○朱
 子曰一念之間中無形主便謂之虚事皆不妄便謂
 之實不是兩件事○又曰敬則内欲不萌外誘不入
 自其内欲不萌而言則曰虚自其外誘不入而言則
 曰實只是一時事不可做兩截看○朱子初間嘗有
 謂中虚是無事時虚而無物自中虚發出外皆是實
 理所以曰中實此說今亦載大全中不知此正作兩
 截看不作一時事看非是朱子之定說也且謂自中
[008-71a]
 虚發出皆是實理夫既云發出來則非中實矣此正
 朱子向日未定之見顯然有証者學者安得但以為
 出於朱子而遂不敢有異同乎蓋朱子語録出於記
 者之誤處亦多○雲峯曰實所以為信虚所以受信
 也亦未必然虚便是信對實而言則此其本也若謂
 之受信則信又别是一件自外入者也二隂在内四
 陽在外以一卦言之為中虚也二五之陽皆得其中
 以二體言之為中實也○下悅以應上上巽以順下
[008-71b]
 此上下交孚也○一說下悅以應上下之有孚也上
 巽以順下上之有孚也分言之皆有中孚之義二說
 亦不相悖蓋曰交孚便是兩箇孚合而為一箇孚矣
 但卦中無有就上體取一義就下體取一義者卦名
 是卦體之名也當就全體取義主交孚之説為長○
 㕘義曰下悦以應上則心誠愛其君上巽以順下則
 心誠愛其民君民二字恐未當
豚魚吉
[008-72a]
 程曰豚躁魚㝠物之難感者也孚信能感豚魚當無
 所不感矣○本義云豚魚無知之物無知何獨豚魚
 曰諸畜中豕性至躁而騃豚又豕之稚者故最無知
 又諸般禽獸雖槩無知然猶與人同居霄壤之間同
 見日月同受風霜魚則獨居水中惟以水為乾坤與
 人世又隔一重故尤為無知○不曰感豚魚而曰豚
 魚吉承中孚云也中孚便有以孚於物矣不然乃為
 豚魚之吉而不為中孚者之吉矣故豚魚是承中孚
[008-72b]
 彖傳曰豚魚吉信及豚魚也聖人固已着字眼在矣
 ○雲峯曰或以豚云/為長况彖傳信及豚魚也可異
 論乎○但據雲峯之説似只以豚魚為一物未知豚
 魚畢竟是二物耶或一物耶程傳作二物而本義只
 云豚魚無知之物意者其亦不以分為二為非耶○
 補註曰巽風兌澤也豚魚河豚也河豚東拜則東風
 應信西拜則西風不爽唐詩河豚吹浪夜還風此即
 信及豚魚也○原文王之意謂於難感者能感之則
[008-73a]
 是信之至矣既而悦親信友獲上治民無往而不孚
 所謂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特以豚魚至為無知
 故假以為象耳且如古之有苖傲象真豚魚也○至
 誠可感豚魚豈必真有其事耶唐徳宗謂張萬福曰
 江淮草木亦知爾名豈草木真知萬福之名耶至聖
 者莫如聖人聖人亦未嘗必有感豚魚之事泥者殆
 未足以語易○鄭湘卿曰仁及草木言草木難仁也
 誠動金石言金石難誠也信及豚魚言豚魚難信也
[008-73b]
 此說儘明白○利渉大川至信所以可渉險難者不
 僥倖以苟免不欲速以冐進言忠信行篤敬素患難
 行乎患難明則人與之幽則鬼神福之大川特舉其
 至險者亦以卦有乗木舟虚之象也習坎有孚維心
 亨行有尚蓋亦此理○利貞當管上文故本義云至
 信可感豚魚渉險難而不可失其正蓋感物不以正
 則為違道以干譽渉險不以正則為行險以僥倖○
 㕘義曰信苟不正則尾生白公亦謂之信也○吉字
[008-74a]
 帶豚魚讀盖豚魚無知者也至信可以感之大川至
 險者也至信可以渉之兩句似平或疑本義云占者
 能致豚魚之應則吉而利渉大川似以豚魚屬有孚
 而以吉對利渉非也豚魚之應是有孚所致者致豚
 魚斯吉矣且又利渉故吉字只連豚魚為句利渉自
 有一項本義云至信可感豚魚渉險難亦自分明
柔在内而剛得中
 柔在内以一卦言之為中虚也剛得中以二體言之
[008-74b]
 為中實也
說而巽孚乃化邦也
 說而巽孚乃化邦也孚乃化邦程傳及中溪乃作化
 天下之萬邦蓋彖傳邦極其廣而言之所謂萬邦作
 孚也如云當位貞吉以正邦也此邦字分明是指天
 下王用出征以正邦也豈亦但謂一侯國而已耶蓋
 聖人話意自然向大處去洪鐘無㣲音也此云孚乃
 化邦者自我一國既上下交孚則近者悦逺者来天
[008-75a]
 下孚之必矣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用此道也雲
 霓之徯后南國之化行天下孚之為何如此上下指
 君與臣民也專指君臣者非○孚乃化邦風行四表
 也
利渉大川乗木舟虚也
 木在澤上既有乗木之象外實内虚又為舟虚之象
 皆卦象也○或曰外實内虚宜當作卦體曰需卦九
 五坎體中實為有孚取則為卦體中孚外實内虚為
[008-75b]
 舟虚利渉取則為卦象
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信而正則事皆天理所謂誠者天之道也孚貞應天
 之義不待多費辭矣○信而正者天之道也
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本義云風感水受中孚之象議獄緩死中孚之意○
 議獄緩死則至誠惻怛之意有以浹人之肌膚淪人
 之骨髓矣豈非中孚之意○議獄緩死上感而下受
[008-76a]
 也○君子議獄有可生者生之求其生而不得則當
 死矣猶且緩之則其至誠惻怛之意自有以感乎下
 此說未盡○議獄緩死不是兩事所以審求其情也
 所謂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俱無憾也故曰中
 孚之意○祥刑要覧桂氏後序曰番易尉為人殺莫
 知主名捕吏誣執俞達者證佐皆具已承伏矣且謀
 連三弓手結欵無一異詞有某人不能無疑躬造府
 臺府臺請緩其事重立賞榜廣布耳目俾緝正囚未
[008-76b]
 㡬果得龔立者以正典刑不然横致四無辜於死地
 余聞之瞿然斂袵因嘆吾夫子三絶韋編特著議獄
 緩死之象於中孚而古之君子亦盡心於一成而不
 可變者焉○愚按此正所謂中孚之意盖恐其急於
 致刑而誤殺不辜也正所謂求其生而不得然後死
 者與我俱無憾也錢若水亦嘗議獄緩死後果得反
 案中孚二字如此貼之庶見親切然議生於疑不疑
 何必緩哉故又曰不留獄二義並行而不悖矣
[008-77a]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初九當中孚之初上應六四夫相信之道貴乎審之
 於初六四可信者也初能於其志之未二時度其可
 信而遂一意以信之則得其所安而吉若復有他志
 焉則於其可信者不信於其不可信者信之是失其
 所度之正而不得其所安矣此皆戒占者之辭初九
 本未見其有他處此爻辭只據初時說道理○有他
 不燕者我之心既有二於彼則彼之心亦不能以一
[008-77b]
 於我矣而况信非其所信者乎故不得所安也本義
 謂之復有他焉亦承初字言也初也志未變而應四
 繼也或志變而有他不如初時矣全是據初字言道
 理○其曰虞吉者猶家人初九閑有家例其曰有他
 不燕者猶比初六終来有他吉例皆是初爻之辭
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此虞吉作初九能度六四可信之説所以然者以其
 居初志未變也
[008-78a]
九二鳴鶴在隂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四句都是象然有二意上二句言二五之交孚下二
 句言二五之所以交孚○好爵或以爵為天爵盖非
 也只是爵禄之爵其曰好爵謂得中亦猶云鶴在隂
 謂九居二耳非謂好爵就當懿徳也北山移文亦有
 嬰情好爵之句○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吾即我也
 皆指二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
 諸人豈亦有異義乎○中溪謂我爵謂五五為君位
[008-78b]
 故以爵言此句與本義好爵謂得中者悖矣又曰吾
 亦五也爾指二二偶於五也其說益謬不識主賔我
 不指二而指五何謂也且與上鳴鹤在隂其子和之
 又自相戾○㕘義曰物之相愛者莫如母子之同心
 而人之所慕者莫如王爵之可貴中孚之二以實感
 乎五而五亦以實感乎二其至誠之感通為何如
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朱子曰是兩箇都要此物事所以鶴鳴子和是兩箇
[008-79a]
 中心都愛所以相應如此象傳雖獨舉其子和之然
 中心願也又自是吾與爾靡之意於爻辭元無所遺
 也
六三得敵或鼔或罷或泣或歌
 敵謂上九信之窮者如信而不知變則信斯窮矣窮
 不變通也故不足賴也○六三隂柔不中正與上九
 為應蓋隂柔不中正則躁性無常又居悦之極悦極
 則無節而改其常又與上九信之窮者為正應夫以
[008-79b]
 我之無恒應彼之不通在已既動不中度所應又全
 不足賴是以不能自主但見其或鼔而起又或罷而
 止或悲而泣又或喜而歌耳蓋亦無可久之理也敵
 謂敵應無甚深義以六三而得上九之敵應非能主
 張我者是以不能自主而其象如此雖不言凶凶可
 知矣○本文得敵二字最重三雖隂柔不中正然使
 得善應而尚獲其助而不至於顛倒其在古昔最著
 者如衛靈公之無道宜喪也而有王孫賈之徒輔之
[008-80a]
 則亦不喪太甲始雖昏也得阿衡而克終劉禪之徳
 至暗也得諸葛亮而延祚數十年故此爻聖人不得
 不罪其敵也凡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皆有此在
 已若陽剛中正則雖得敵之窮亦未必至此故象傳
 曰或鼔或罷位不當也與爻辭互相發也○或鼔或
 罷是活字主擊鼔言是奮發之意凡兵役都用鼔以
 進所以一衆心而齊其力也
六四月㡬望馬匹亡无咎
[008-80b]
 六四居隂得正位近於君以是徳而居是位所謂權
 不張而自大勢不招而自集月㡬望象也設非居隂
 得正而徒位近於君則徳不稱其位君不信其忠亦
 不能有其盛也如云負且乗致冦至晉如鼫䑕貞厲
 是也故四之月㡬望必兼取四之居隂得正位近於
 君者有見於此也然以柔正之資而膺君上之任必
 能公爾忘私而不暇顧其朋友是謂馬匹亡也馬匹
 謂初與已為匹也○中溪謂月㡬望不處盈也其㫖
[008-81a]
 非是蓋本爻之意正謂其權任之隆而能乃心王室
 自絶私交所以无咎也而象傳云馬匹亡絶類上也
 无咎處正在馬匹亡上不在月㡬望上此又闗繫不
 小宜詳之○月幾望馬匹亡二句相喚應説方得其
 㫖若並舉對言則失之矣本義云居隂得正位近於
 君而不曰位近於君居隂得正者固有義矣曰所以
 能絶初以信五者亦以居隂得正也○方蛟峯曰晏
 子不入崔陳之黨韓退之不汙牛李之朋馬匹亡也
[008-81b]
 ○本義云馬匹謂初與已為匹匹配也謂之馬匹者
 程云古者駕車用四馬不能備純色則兩服兩驂各
 一色又大小必相稱故兩馬為匹
九五有孚攣如无咎
 九五剛健中正中孚之實又居尊位則中孚之主而
 下應九二與之同徳是其孚之兩相攣固也何咎之
 有説此爻要畧與九二異盖九五是君上故本義言
 下應
[008-82a]
位正當也
 正指剛健中正中孚之實也當則指居尊位為孚之
 主者也正當宜分看履九五兌九五與此同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
 鷄曰翰音出曲禮註云翰長也鷄肥則鳴聲長○居
 信之極而不知變所謂好信不好學者如有其理時
 勢不足以副彼亦以為有是理也必要為之不度時
 不審勢此謂信非所信而不知變亦猶鷄非登天之
[008-82b]
 物而欲登天也甚言其難也○鷄非登天之物而欲
 登天夫雞羽族宜能飛也而不能飛則變也乃以其
 有羽翼而彊欲飛而登天不知變也故為知信而不
 知變之象○貞凶蓋亦以其所信者固亦正理所有
 也但不知變耳故云雖正亦凶
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何可長凶也知信而不知變如宋襄之仁尾生之信
 皆不可長必敗於信也
[008-83a]
艮下/震上
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
下大吉
 自可小事以下皆利貞之意○本義既過於陽可以
 亨矣蓋以義而言隂固不可過於陽以勢而言則既
 過於陽亦可以亨但以其有妨於義也故隨戒以利
 貞云云/貞者義也以義用勢也小者之宜也所謂與
 時行也下文所云皆其義也○凡謂小過之時者非
[008-83b]
 時小有過謂時當小過也如云大過之時亦豈時有
 大過耶大過小過都是人事但其時當然則謂之大
 過之時小過之時耳○卦之二五皆以柔而得中故
 可小事得中似可有事但以柔得中只可小事○三
 四皆以剛失位而不中故不可大事卦惟二陽然下
 體之陽不居二而居三上體之陽不居五而居四皆
 失位也又三則以陽居下之上四則以陽居上之下
 皆不中也失位則權奪不中則善虧不可大事也○
[008-84a]
 或說失位便是不中又言不中者以應上句柔得中
 也然依同人曰柔得位得中大有曰柔得尊位大中
 則此之失位不中亦當為二義蓋既並言便須有義
 在○一說失位不中固為二義但總是三以剛居下
 之上四以剛居上之下所謂失位者以此所謂不中
 者亦以此蓋失位以時位言不中以才徳言如乾九
 三重剛而不中不中固是居下之上也又曰上不在
 天下不在田亦是取居下之上也又不可以不在天
[008-84b]
 不在田就當不中說蓋重剛不中以徳行言上不在
 天下不在田以時位言○二五只言柔得中三四不
 止言剛不中而必曰剛失位而不中此尤見剛之不
 得志而不可大事處失位二字如何可輕看○三四
 言剛失位而不中二五獨言柔得中而不言得位何
 也曰小過之時柔之所以可小事者不以位而以善
 也若小者既過而又用其勢將反以壯敗矣此彖傳
 不言柔得位之意也○可小不可大宜下不宜上此
[008-85a]
 意大象傳盡之○卦體内實外虚如鳥之飛其聲下
 而不上截作兩句方是○張曰中二爻内實象鳥之
 身上下四爻外虚象鳥之翼横飛之鳥身已飛過而
 有遺音耳○其聲下而不上此於卦體無所取只據
 飛鳥言之其聲皆下而不上○夫風實自上而起故
 鳶先風而翔於上以上先有風也久之然後風及於
 下以飛鳥聲亦然皆先於上而後下○飛鳥多有聲
 聲皆下聞或曰既可以聞獨不可上聞乎曰大抵風
[008-85b]
 皆自上而下聲音難逆風而上况鳥飛于空風力尤
 勁鳥聲安得排風而上乎只是遺下耳或曰鹤鳴于
 九臯聲聞于天亦有上聞者曰此以鳥音自然之理
 言彼則極其鶴聲所聞之逺言意各有主也其上章
 云聲聞于野其意可見○又嘗聞有人清晨自武當
 山而下天色甚霽初不聞雷聲及至山下只見道路
 行潦問是何時雨則云正是今早雷雨大作而山上
 初不聞知以此推之雖雷聲亦壅而不上聞也况於
[008-86a]
 鳥音乎是皆風之為耳或説鳥喙向下故聲皆下而
 不上○不宜上宜下此以人事之占言不指飛鳥遺
 音蓋於鳥聲難着宜字○宜下是斂退一歩做事的
 意如此始大吉
過以利貞與時行也
 時謂小過之時小過之時可過於小而不可過於大
 可以小過而不可以甚過利貞者過小而不過大小
 過而不甚過之謂也故曰與時行時小過之時云也
[008-86b]
  過於小如喪過乎哀行過乎恭用過乎儉也可以
 小過如哀不至滅性恭不至足恭儉不至豚肩不掩
 豆是也
有飛鳥之象焉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
下順也
 有飛鳥之象一句是卦體上逆下順以人事之理言
 所以以理而斷其上逆下順者以小者之過也隂可
 下而不可上也如行過乎恭固是宜下恭不至足恭
[008-87a]
 亦是宜下○本義云能致飛鳥遺音之應或以此問
 於朱子朱子曰看此卦以有羽蟲之孽之意如賈誼
 鵩鳥之類故於初六復言之此又與中孚能致豚魚
 之應不同中孚以徳之感應言小過以占之應驗言
山上有雷小過
 本義山上有雷其聲小過語録云聲在髙處下來是
 小過之義飛鳥遺之音亦是自髙處放下聲来蓋聲
 在髙處則去人逺其聲邈而㣲矣小過之象也今之
[008-87b]
 雷聲重者則只如在屋脊之上盖雷近則聲洪逺則
 聲亦㣲矣雷出地奮則其聲重矣雷在天上則髙虚
 之表四達無障與山上有雷者又别不可以其更髙
 於山而聲反重為疑也乾九四在淵本義云龍之在
 是若下於田或躍而起則向乎天矣雷亦然雷在天
 上若更髙於山然聲達四逺偏警羣動又與在山上
 者不侔矣○㕘義曰雷行於空中則其聲震暴若鳴
 山上則其聲㣲小詩所謂殷其雷是也
[008-88a]
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
 本義云三者之過皆小者之過是可小事意又云可
 過於小而不可過於大可以小過而不可甚過是宜
 下意皆所謂小過也○本義三者之過皆小者之過
 此就行喪用三字說若獨立不懼遯世無悶堯舜之
 禪受湯武之放伐等事則大者之過也○本義可過
 於小而不可過於大此就恭哀儉三字說正雲峯所
 謂可過乎恭不可過乎傲可過乎哀不可過乎易可
[008-88b]
 過乎儉不可過乎奢也○本義可以小過而不可甚
 過此句意附在三箇過字内或以附在恭哀儉者非
 也此三過字俱是小過之過亦正雲峯所謂恐其恭
 之甚則為足恭哀之甚則為喪明儉之甚則為豚肩
 不掩豆也○嵩山晁氏徂徠石氏皆謂小過是矯時
 之弊以今論之君子所行皆欲適中而於此三者乃
 小過何歟豈非以其時當小過乃為宜乎故曰與時
 行也若大過而獨立不懼遯世無悶是亦以其時當
[008-89a]
 然也不然斯為過當矣若一以為此君子矯時之弊
 而然豈得為義理之至當夫矯枉者過直此自常情
 所易犯者耳聖人教人豈必過直以矯枉邪君子時
 乎當小過則小過亦為中時乎當大過則大過亦為
 中○六十四卦既有小過則君子之於天下也自是
 有小過之時大過亦然
初六飛鳥以凶
 不好處全在飛字上是上而不下者也若飛鳥遺之
[008-89b]
 音則下而不上此只言飛鳥鳥之飛只管過去○初
 六所以取此者以其隂柔性躁又上應九四志於上
 行又居過時則其躁也又過於躁其上行也又過於
 上行故曰上而不下者也以此取飛鳥象初六一飛
 鳥也○初六飛鳥之象就人事言之便是行只管過
 於傲喪只管過於易用只管過於奢如此安得不致
 凶其曰以凶者平庵曰以飛致凶
飛鳥以凶不可如何也
[008-90a]
 所謂自取之也不可活也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進則過三四而遇六五是過陽而反遇隂也所遇者
 隂則無彊盛之患過而不過者也不進則不及六五
 而自得其分是不及其君而適遇其臣也適遇其臣
 則無陵廹之嫌亦過而不過也然進可以為過不進
 宜不為過今而槩之以皆過何也蓋六爻在小過之
 時皆有過之義但過得其宜者則雖過而不過過失
[008-90b]
 其宜者則為過而過矣○六二爻辭只據柔順中正
 言所以為過而不過○雲峯曰兩遇字㣲不同遇其
 妣邂逅之遇也故本義曰反遇遇其臣適相當之遇
 也故曰適遇○本義釋過其祖遇其妣云進則過三
 四而遇六五敢問三四皆為祖乎曰程傳云陽之在
 上者父之象尊於父者祖之象四居三上故為祖五
 隂而尊祖妣之象而朱子語類亦曰三父四祖五便
 當妣○問先妣亦妣也此何以知其為祖妣曰晉六
[008-91a]
 二與六五相應則只取為先妣此承祖字来而與祖
 為對則是祖妣也故程傳斷以為祖妣本義云過陽
 而遇隂既以一隂一陽相對則祖與妣亦相對其為
 祖妣益無疑○朱子曰五便當妣也亦以其為六五
 也隂居尊也○重在隂字上若過而遇陽則過而過
 矣○進則過三四之陽以過也而遇夫六五則歸宿
 處是隂過而不過也○遇其臣謂自得其臣之分也
 ○六二爻辭許多句只據其柔順中正説來○曰祖
[008-91b]
 曰妣以隂陽之象言曰君曰臣以上下之象言義不
 相襲同是一六五也對三四言則為妣對六二言則
 為君
  過  遇  不及  遇
 雲峯曰相過謂之過過是有心邂逅謂之遇遇是無
 心春秋公及宋公遇于清我所欲曰及不期而㑹曰
 遇及有心遇是無心遇字與及字相反過字與不及
 相反○不及其君此不及字當依春秋書法例看為
[008-92a]
 對遇字言
不及其君臣不可過也
 不及其君爻辭本自爻言其能然象傳則復以理言
 其當然也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
 小過之時事每當過然後得中九三以剛居正衆隂
 所欲害者也何以見衆隂欲害九三蓋九三剛正邪
 正不容兩立况當小過之時隂多於陽又是小人道
[008-92b]
 長之日故小象程傳曰隂長之時必害於陽小人道
 盛必害君子防之不至必為其所戕矣唐五王惟失
 此義故中武三思之害先儒謂為人君為人臣皆不
 可不知春秋今以此觀之為人君為人臣亦皆不可
 不知易
從或戕之凶如何也
 凶如何甚言其凶也
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008-93a]
 九四一爻占得之者當得无咎何也九四以剛處柔
 弗過於剛而適合其宜是過乎恭也過乎恭則過而
 不過矣所以无咎也若或更往則為過矣其過不為
 過恭而為過剛矣是有厲而當戒焉然道無定體事
 有異宜固亦有過乎剛之時且九三陽性堅剛或膠
 於永貞而不知變故又戒以勿用固守夫過恭亦當
 隨時之宜也隨時之宜者時宜過剛則猶用過剛也
 ○大抵時乎過恭則過恭為中時乎過剛則過剛亦
[008-93b]
 為中○周公繫此爻以上句言弗過遇之又曰往厲
 必戒説得似太重了故復着勿用求貞一句以裁之
 然後於理為盡也○以剛處柔過乎恭矣過乎恭如
 何是合宜盖當過之時而過於恭過之得宜者也所
 謂過而不過也○一說以剛處柔是剛不用於剛而
 用於柔過乎恭也合乎宜也小過之時當然也○或
 曰弗過遇之若以六二爻例則當如此説若以九三
 爻例則過遇當如過防之義未詳孰是當缺以俟知
[008-94a]
 者○依九三爻例弗過遇之謂弗加意以待之也是
 不能過於恭也不能過於恭以往則厲矣故當戒道
 理皆同而句義異其本義上云當過之時以剛處柔
 過乎恭矣无咎之道也皆不用改動○不加意以待
 之如何便有厲蓋當過之時每事當過然後得中也
 ○過遇為加意以待之此說出朱子小註
弗過遇之位不當也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本義云爻義未明此亦當缺
[008-94b]
六五宻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六五以隂居尊隂柔既非有為之才居尊則又太髙
 而過象傳所謂已上也又當隂過之時時已過矣故
 不能有為為宻雲不雨自我西郊之象在我既不足
 以有為則以二是吾正應正應在逺也於是弋取六
 二以為助焉但云弋取六二以為助則兩隂相得其
 不能濟大事亦不言可知矣○弋以生絲繫矢而射
 也凡所射之物皆在逺處故取弋義○宻雲不雨自
[008-95a]
 我西郊自六五而言其不能成大事也公弋取彼在
 穴自六五之得六二而言其不能共濟大事也
宻雲不雨已上也
 本義云已上太髙也此與乾上九之亢龍同意謂其
 過髙志滿不能下人以圖事功上六本義云過之已
 髙而甚逺者也亦取此意其象傳則云弗遇過之已
 亢也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𤯝
[008-95b]
 本義云六以隂居動體之上處隂過之極過之已髙
 而甚逺者也盖隂性躁也動體已過又在動體之上
 隂過已過又是隂過之極故為過之已髙而甚逺者
 也是弗合其宜而一於過者也有如飛鳥之迅速而
 至於離之離之謂逺去也在鳥則穿雲没影者也○
 程傳曰不與理遇動皆過之甚違理過常如飛鳥之
 迅速所以凶也離過之逺也又曰災者天殃𤯝者人
 為既過之極豈惟人𤯝天災亦至
[008-96a]
弗遇過之已亢也
 已亢即本義過之已髙而甚逺之意
離下/坎上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既濟事之既成也只縁既字不好此即康節怕處其
 盛之意所謂飲酒酩酊開花離披時節○日中則昃
 月盈則食萬物皆不能逃乎此數故邵子論易每到
 中半處便有囘頭却顧之意○為卦水火相交各得
[008-96b]
 其用㕘義曰水居上則受火之熱火居下則能熱乎
 水水火相為用也彼此相為用事之所以濟也○六
 爻之位各得其正初陽二隂三陽四隂五陽上隂位
 各得正所處無有不正者亦事之所濟也○既濟之
 時好時節都過了只得小亨而己好時節既過不好
 事又將来故須利貞下文初吉終亂正是此意是言
 其所以小亨而利貞也○利貞與泰九三之艱貞无
 咎意同○初吉終亂此以時言與豐之日中則昃同
[008-97a]
 意彖傳終止則亂其道窮也是兼人事言然人事所
 在即天運所在也如云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
 始天行也都是此理○本義云大抵此卦及六爻占
 辭皆有警戒之意時當然也○小者亨也謂於事之
 小者得亨而於大者不得亨也猶所謂小事吉云
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
 此卦初陽而二隂三陽而四隂五陽而上隂也卦辭
 本義六爻之位各得其正乃卦名之義此則移以釋
[008-97b]
 利貞義又不同矣
初吉柔得中也
 指六二柔中則能持盈而守成謹畏而不怠故吉
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中溪曰非終之能亂也於其終而有止心此亂之所
 由生也此又推其終之所以亂也○其道窮者治極
 生亂亦極則變之理也○丘云彖曰終亂而傳曰終
 止則亂止則亂矣不止亂安從生玩一止字則知夫
[008-98a]
 子之於贊易也其㫖深矣○凡看卦爻要識大㫖如
 此卦本義云大抵此卦及六爻占辭皆有警戒之意
 時當然也而大象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皆大㫖
 所在而聖人之情可見矣
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
 夫盛極而衰理數然也故君子於既濟之日便思患
 而預防之蓋患是必有的一治一亂雖天運之常然
 須要盡人力以支持之惟堯舜有盛而無衰為得變
[008-98b]
 通之術也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无咎
 全是憑初字說道理危者使平也○雖當既濟之時
 尚在既濟之初志意猶未至於盡隳綱紀猶未至於
 盡弛苟能謹懼猶可无咎彖傳所謂初吉柔得中也
 亦是以其在初而能謹畏耳○曳輪濡尾亦言其凛
 凛之心有若此者若真曵輪則車不能前矣若真濡
 尾則狐不能濟矣所謂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也
[008-99a]
 此只言其謹戒不虞之象有若此其亡其亡亦是此
 意○程傳解曵其輪與未濟同謂自止不進似亦可
 通然濡其尾一句難亦作自止説故本義不從分明
 與未濟初六不同○无咎謂能保其濟也臨川謂不
 遽濟而終可濟此説未好盖己是既濟了非緣此方
 得濟也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六二以文明中正之徳上應九五剛陽中正之君以
[008-99b]
 常理度之宜得行其志也奈九五居既濟之時治功
 既成而怠心生不能下賢以行其道二既不為五之
 求用則其志不能以自行有如婦之喪其車茀而不
 能行者然中正之道不可終廢故既濟之盛終有時
 而過中正之道終有時而行是為婦雖喪茀然不待
 追求之至於七日而自得也○七日言不久也十則
 終辭三則尤近
七日得以中道也
[008-100a]
 道既在我不終窮也
九三髙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九三以剛居剛髙宗伐鬼方之象也蓋髙宗當殷道
 之盛而興伐國之師是既濟而用剛也然必三年然
 後克之見用剛要在得已則已也○小人勿用不可
 用以伐國也小人而用以伐國勝則有殺人屠城之
 咎不勝則為輿尸塗地之凶故不可用○本義云小
 人勿用占法與師上六同皆主用人者言而小人遇
[008-100b]
 之亦不得用此爻也蓋用人者既不用我則我亦不
 得為其用矣但要認所主一邊○用此爻之用字與
 勿用不同○或者以為行師之時不擇君子小人皆
 可用惟行賞之時不可用小人殊非聖人之意也聖
 人之意行師任人固不用小人及凱旋行賞亦不用
 小人夫行師不用小人則行賞之時無復小人之可
 賞矣而又有小人之不用者何也蓋知人則哲惟帝
 難之容亦有小人雜在其間而有功者亦只宜優以
[008-101a]
 金帛而不得開國承家也本義於師上六正如此解
 後有問者言帝王興創之初不擇君子小人皆用惟
 於事定頒封之後則不復用朱子以為然欲用其説
 解入本義而未果今按爻小人勿用則自其行師之
 際便戒用小人矣意者朱子終不以其説改入本義
 者其以此夫兵者聖人不得已而用之者也本義云
 言其久而後克戒占者不可輕動之意○雲峯曰三
 代之兵未嘗用一小人用小人是平一亂而生一亂
[008-101b]
 也聖人此意甚㣲○中溪曰小人夷狄皆為隂類夷
 狄之禍逺小人之禍近故作易者於用兵之後必以
 小人勿用戒之如師之上既濟之三是也
三年克之憊也
 憊謂勞力費財之甚也正本義所謂言其久而後克
 戒占者不可輕動之意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
 六四既濟之時以柔居柔畏懼之至能預備而戒慎
[008-102a]
 者也故為繻有衣袽終日戒之象細分之豫備貼繻
 有衣袽意戒懼貼終日戒意實則一事也○衣袽即
 戒備之具終日戒終日豫備也○又云程子曰繻當
 作濡傳曰繻滲漏也舟有漏滲則塞以衣袽○朱子
 曰六四是心低小底人便能慮事柔善的人心不麄
 慮事細宻剛果之人心麄不解如此○雲峯胡氏曰
 乗舟者不可以無繻而忘衣袽亦不可謂衣袽已備
 遂恝然不知戒水浸至而不知則雖衣袽不及施矣
[008-102b]
 備患之其不失於尋常而慮患之念又不忘於頃刻
 此慮既濟之道也○愚謂此説未盡善還作一串意
 看較自然故象傳只提終日戒蓋為其足該繻有衣
 袽也
終日戒有所疑也
 心不自寧也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雲峯胡氏曰本義於爻辭拳拳於時之一字時之過
[008-103a]
 如月已望而將至於晦之時乎時之始至如月方弦
 而將至於望之時乎○又曰福在天地間未嘗不以
 與人非吝於紂而私於文王也文王實有以受之紂
 自無受之道耳○本義曰又當文王與紂之事故其
 象占如此
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
 象傳於此只出一時字而爻辭之義自不待多費辭
 而自明乃知聖人化工之筆非偶然也
[008-103b]
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此正以時言大来字當玩有如川之方至日之方升
 意其與五之時已過者何如也
上六濡其首厲
 以全體言則居既濟之極以二體言又在險體之上
 若以陽剛之資極謹畏之方猶懼不克而乃以隂柔
 處之不知敬慎是為狐渉水而濡其首之象也占者
 不戒其厲宜矣○濡其首即是厲厲字為占言
[008-104a]
䷿坎下/離上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无攸利
 未濟事未成之時也火水不交不相為用凡作事必
 有與之同心恊力者然後其事有濟故水火不交不
 相為用為未濟之象六爻之位皆失其正凡作事必
 以正乃往有功故六爻之位皆失其正亦為未濟之
 義○此卦之辭大意謂未濟終必濟故亨然必敬慎
 乃克有濟若不知敬慎如小狐之汔濟而濡其尾猶
[008-104b]
 未濟也何所利哉此皆以占言○小狐汔濟濡其尾
 占之象也○小狐程傳曰其老者多疑畏故履氷而
 聴懼其陷也小者則未能畏慎故勇於濟此説似有
 理○狐本小物也漢章帝怒竇憲曰國家棄憲如狐
 䑕耳以其小也○語類曰狐尾大濡其尾則不得濟
 矣○狐之渉必揭其尾
未濟亨柔得中也
 六五柔得中則能小心慎宻而未濟者以濟矣故亨
[008-105a]
 慎宻則續終矣亨何如也
小狐汔濟未出中也
 此中字與上文柔得中之中不同乃謂水中也與習
 坎求小得未出中也正類○未出中也程傳據二而
 言朱子曰未出坎中不獨是說九二一爻通一卦之
 體皆是未出乎坎險所以未濟
濡其尾不續終也
 謂不能慎終如始以致濡尾而無成功也對汔濟言
[008-105b]
 謂始也汔濟終也以不謹而不克濟是不續終矣
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此分明是説始雖不濟終必濟也蓋卦之六爻皆失
 其正位故為未濟然六爻皆以剛柔相應則又有互
 相為用之道是有終濟之理也○朱子曰張敬夫説
 伊川之在涪也方讀易有篐桶人以雖不當位剛柔
 應也為問伊川不能答其人云三陽失位伊川謂是
 不知此語火珠林上已有盖伊川不曽看雜書所以
[008-106a]
 被他說動了今按三陽失位之說亦未盡自有本義
 在矣○又按宋史譙定傳云程頥之父珦嘗守廣漢
 頥與兄顥皆隨侍進成都見篐桶者挾册就視之則
 易也欲擬議致詰而篐桶者先曰若嘗學此乎因指
 未濟男之窮以發問二程遜而問之則曰三陽失位
 兄弟渙然有所省翌日再過之則去矣其後袁滋入
 洛問易於頥頥曰易學在蜀耳滋入蜀訪問久無所
 得已而見賣醬薛翁於眉卭間與語大有所得不知
[008-106b]
 所得何語也滋閩人按譙定所傳之言為得本末敬
 夫所述或欠真切
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火在水上火不能熱乎水水不受火之熱水火不交
 不相為用未濟之象也其云水火異物各居其所乃
 謂下文辨物居方而生故露出異物字與所以為未
 濟之象者無預○辨物居方所該甚廣蓋君臣上下
 大小各止其所之意不必言所以濟未濟也○本義
[008-107a]
 云水火異物各居其所故君子觀象而審辨之非專
 指審辨水火也承異物字而云也猶繫傳本義云上
 天下澤定分不易必謹乎此云云/非專上天下澤承
 定分不易而云也知此知所以解經矣
初六濡其尾吝
 初六以隂居下無才無位當未濟之初又非其時故
 未能自進如狐之濡其尾然吝也
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008-107b]
 本義極字未詳或恐是敬字○語録又曰極字又言
 極則界至之謂○補註曰極宜作拯
九二曳其輪貞吉
 以二應五有君臣之分然二剛而五柔又有陵廹之
 嫌焉惟二居柔而得中為能自止於其分而不進則
 無陵廹之嫌而得為下之正矣故曰曳其輪貞吉不
 必説上未濟意○本義云以九二應六五而居柔得
 中九六二字有義九二剛臣也六五柔君也故易有
[008-108a]
 僭廹之嫌然賴其居柔得中故云云/爻辭俱不及未
 濟道理九四六五亦然○程傳曰剛過則好犯上而
 順不足唐之郭子儀李晟當艱危未濟之時能極其
 恭順所以為得正而能保終吉也於六五則言貞吉
 光輝盡君道之善於九二則戒其恭順盡臣道之正
 盡上下之道也
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中以心言正以事言故中重於正○九居二本非正
[008-108b]
 宜有僭廹之嫌矣以其居中能自止而不進是因中
 而得正也故曰中以行正也○就人事言是其才勢
 俱嫌於陵廹然宅心中順而能以義理自約也○中
 庸語類曰君子而時中與易傳中所謂中重於正正
 者則必中之意同正者且自分别個善惡中則是恰
 好處
六三未濟征凶利渉大川
 六三隂柔不中正無才無徳居未濟之時又非其時
[008-109a]
 故為未濟而征則凶也然以柔乗剛與所謂以剛乗
 險者不同將出乎坎與所謂未出中者不同故獨為
 利渉大川也此據本義前説而繹其義如此○本義
 又云或疑利字上當有不字此說亦甚有理○或説
 以柔乗剛與履之説而應乎乾同意只是説有濟險
 之道蓋非也若依其説則陸行亦何不可乃獨利於
 水浮而不可陸走何也盖以柔乗剛者以虛乗實也
 故利渉且與上文將出乎坎恊本義利於水浮之意
[008-109b]
 實如此○以柔乗剛一說謂以六居三又一說謂六
 三乗九二然考乗字之例則易無有就一爻上取乗
 義者當是以六三乗九二且本義首云隂柔不中正
 便己是以六三為柔了九二則曰以九二應六五便
 已是以九二為剛了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九四爻辭純是占下二句亦是占之象○九四所謂
 貞者恐是因時順理不汲汲以求濟不違道以妄進
[008-110a]
 蓋以不貞之資而當未濟之時其為貞者自合如此
 然觀本義似全不及未濟之意恐宜從泛也○或云
 吉悔亡有賞於大國此便是未濟者以濟矣然必拘
 此義則如君子之光有孚吉云者終亦說合未濟不
 得九二曵其輪亦然或又曰九二曵其輪則程傳有
 説六五虚心以求下之助蓋亦以求濟也然在他卦
 如離之上九王用出征之類儘有不合卦名恐只當
 虚心以求之義
[008-110b]
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此非以髙宗言乃是人臣事○一説受大國之賞謂
 其君賞之以大國如開國承家之義然于字不順或
 曰有孚于飲酒以今文觀于字亦似不通蓋古文與
 今不同有如此者當以意求也○一説鬼方小夷中
 華大國也此云大國對鬼方言此變化氣質之道
貞吉悔亡志行也
 志行亦不必説濟縁他本不貞而有悔今乃能貞吉
[008-111a]
 而悔亡則其志行矣
六五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六五文明之主居中應剛虚心以求下之助所謂貞
 吉无悔者自此而取所謂君子之光有孚者亦自此
 而取也但貞吉无悔是舉其善以掩其不善也君子
 之光有孚吉則又純舉其善而言之非以申上義也
 ○觀本義兩又字可見○本義以六居五亦非正也
 亦字承九四言然文明之主居中應剛虚心以求下
[008-111b]
 之助有文明之徳又有虚已下賢之善皆正道也故
 得貞而吉且无悔○无悔者其善如此雖有悔不為
 悔矣與悔亡不同此貞字是五所自有非本體全無
 正而却反之於正者故曰无悔而不曰悔亡程曰貞
 其固有非戒也○或曰君子之光見諸外者也有孚
 存諸中者也審如此則當先言有孚矣蓋有孚就道
 理上説凡其光輝之外見者皆有孚之所在也故象
 傳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爻辭吉兼有孚而象傳獨
[008-112a]
 言君子之光者言君子之光則有孚在其中矣○君
 子之光有孚吉此亦就文明之主及居中應剛而取
 但上云文明之主自其内徳之明言此云君子之光
 則其明發越於施為之間矣所謂光暉之盛也上云
 虚心下賢只是一事之誠此云有孚只是見於施為
 者一一皆實徳誠意之流行也○按程傳曰上云吉
 以貞也下云吉以光也須細認之○看本義兩個又
 字分明是兩重意○光輝之盛與信實不妄非判然
[008-112b]
 為二也光暉之盛暢於四肢發於事業也信實不妄
 只是其暢於四肢發於事業者一一皆實徳誠意之
 發越也孚雖著於外其實由中出無有無其實心而
 有其實事者○一說君子之光及有孚只在上面意
 中抽出同是取文明之主虚中應剛之義有孚亦只
 就虚心下賢説未知是否但&KR0116本義兩又字未貼
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暉者光之散要之不可於君子之光外别求個暉本
[008-113a]
 義解字義不得不然耳○光統言之也暉者光之散
 殊一也
上九有孚于飲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上九以剛明居未濟之極夫剛明則有能濟之才居
 未濟之極又值將濟之時占者於此復何為哉只宜
 有孚飲酒自信自養以聴天命之自至耳所謂需君
 子以飲食宴樂正此意也○自信必自養自養乃見
 其自信也非兩事故有于之一字在中而下句便只
[008-113b]
 云有孚矣○以剛明居未濟之極則有必濟之理如
 否之上九亦然故其本義云以陽剛居否極能傾時
 之否者也○濡其首有孚失是此又因而戒之懼其
 幸時之將濟而放縱自恣無以承乎天命也○有孚
 失是此是字是一大事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聖人都只是教人不失是而已且不但易也傳曰人
 之處患難知其無可奈何而故意不反者豈安於義
 命者哉此失是之謂也○按語類濡首分明是説野
[008-114a]
 狐過水今象却云飲酒濡首亦不知是如何只是孔子
 説人便不敢議他人便恁地不得又曰嘗有人著書
 以彖象文言為非聖人之書只是如今也著與孔子
 分䟽
 
 
 
 
[008-114b]
 
 
 
 
 
 
 
 易經蒙引卷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