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92 易經蒙引-明-蔡清 (WYG)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經蒙引卷四上
             明 蔡清 撰
 上經
震下/坤上
復亨
 復陽復生於下也剥盡則為純坤盖復者剥之反對
 也五隂在上一陽在下為復此所謂環中趣也邵子
[004-1b]
 詩曰自從識得環中趣閑氣胸中一㸃無以其明夫
 吉凶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也○復陽復生於下
 也本卦復字疑是囬復之復與姤字對也本義以復
 生釋之用其意不用其義也○剥盡則為純坤十月
 之卦而陽氣已生於下矣此嘘吸自然之機故吸勢
 已盡則嘘勢自起消之終長之始也○剥之陽剥於
 九月之霜降而盡於十月之小雪坤復之陽則就生
 於小雪而成於十一月之冬至夬之隂决於三月之
[004-2a]
 穀雨而盡於四月之小滿乾姤之隂則就生於小滿
 而成於五月之夏至此朱子演邵子程子之説也○
 積之踰月然後一陽之體始成而來復盖以一畫分
 作三十分也○復亨盖自一隂之姤以至純隂之坤
 皆隂長陽消之日斯時也陽無可亨之理也今也陽
 既往而復反則有以囬吾道之生意於不絶如綫之
 際植正人之餘類於碩果不食之餘而陽之亨可知
 當主人事言
[004-2b]
 叅義曰復之陽尚微弱未能遽勝隂也故不言元亨
 而止言亨既生則漸長長則可以大亨矣
出入无疾朋來无咎
 出入與來字在動字上生无疾无咎在順字上生以
 其順動故无疾无咎順行順字承上動字説○无疾
 无憂阻也
 出入无疾者以其動而順故也朋來无咎亦以我之
 動而順故也即疇離祉之意朋來无咎人不得而咎
[004-3a]
 之也若人得而咎之是巳之咎也○在己則言出入
 在朋則只曰來者盖己以一陽言一陽是見在者故
 曰出入朋以衆陽言衆陽是在後方來者故止云來
 而已出入謂或出於外或入於内出入无疾語意如
 云在邦必逹在家必逹也○出入二字但不可指定
 為在邦在家須與繫辭傳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懼
 及利用出入之出入同看只是尋常所謂一出一入
 也
[004-3b]
 其兼朋來言者一陽既復則其勢不止於一陽復而
 已所謂疇離祉者意亦如此不然自我作壊朋類亦
 將不得其休庇矣古今人事如此者灼灼可見○又
 如五月姤卦一隂始生至此七爻而一陽來復皆以
 一畫之成體言也如復不必泥於子之半也○反復
 其道謂以其往來循環之期計之七日當得來復也
 此只是人事出行之占但其源頭&KR0077大故&KR0143傳曰天
 行也○反復其道不是人去反復他盖隂陽之消息
[004-4a]
 本是反復其道以此理計之則凡出行者七日當得
 來復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此卦主往而來復者言然本義
 訓其辭曰徃而復來來而復往之意亦猶利有攸往
 終則有始也本義曰動静相生循環之理亦其詞然
 也○按乾卦云反復重復踐行之意此云反復其道
 往而復來來而復往之意盖可見反復道也之道字
 不甚重而愚説亦得一徴矣○反復其道七日來復
[004-4b]
 疑是行人之占也○利有攸往則凡大而建侯行師
 之舉小而民生日用之事無所不利也
復亨剛反
 剛反與剛長不同剛反原其始剛長要其終也
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
 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不然則為突
 如其來如無所容也故動貴乎順動而以順行只做
 一人説而&KR0077有朋來之義者正有命无咎疇離祉之
[004-5a]
 意也疇離祉正由九四不極其剛所致○或曰動固
 是一陽至於以順行則不止於一陽矣故兼朋來言
 非也必如其説則卦辭出入无疾只從一動字取朋
 來无咎之義&KR0077又在於順行内取耶其説乖矣味動
 而以順行句只做一人説無用疑者○動而以順行
 動陽初動也行則進而上矣故不可以行字當動字
 或曰如動乎險中之類豈必其初動之意曰此是復
 卦之動不曰初動而何因見人多以行字貼動字故
[004-5b]
 特别之○動而以順行則無驟進之勢無過暴之為
 夫天之所助者順也故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己之出
 入无疾朋類之來亦无咎矣若突如其來如其能免
 於疾與咎乎動而以順行則否九四之不極其剛也
 出入无疾則四之有命无咎朋來无咎則四之疇離
 祉故臨以説而順剛中而應之故而利貞大壯亦利
 於貞而夬所以貴於决而和也聖人之心可見矣○
 叅義曰以人事言之一賢人在位而受小人之害則
[004-6a]
 其同列者皆當見幾而避害一賢人方進而其志之
 得行則其在下者皆可彚進而𫉬吉陽既生矣則朋
 類之來夫何咎哉○&KR0143傳天行也須安在自五月姤
 卦一隂始生至此七爻而一陽來復上説不在占事
 上説乃是觧出卦辭反復其道七日來復所取之意
 與下文利有攸往剛長也同例○朱子謂消長之道
 自然如此故曰天行處隂之極亂者復治往者復還
 凶者復吉危者復安天地自然之運也○天行也以
[004-6b]
 氣運而言故曰自五月姤卦一隂始生至此七爻而
 一陽來復此全以氣運言卦畫之進退則其象矣此
 條本義所謂隂陽消息者正指此○一説往而復來
 固以七日而復來而復往亦以七日而復非也只是
 往而復來故云來復其兼來而復往云者反復其道
 之義如此也故本義云往而復來來而復往之意味
 一意字可見况此是陽來復之卦占又曰來復何多
 言為○又一説陽往則隂來陽來則隂往故當兼言
[004-7a]
 非有輕重意抑不知本文是占就人事而言來復則
 孰為陽往而隂來又孰為隂往而陽來
利有攸往剛長也
 本義云剛徳方長須看徳字主君子道長而言○利
 有攸往與亨不同亨云剛反以一陽始生言利往言
 剛長以衆陽之勢言○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
 原其始也利有攸往剛長也要其終也復亨出入无
 疾朋來无咎亦有此意
[004-7b]
 復之卦辭驟看似若散出不倫細玩之其實意相䝉
 而各有所當始則只據一陽之復而言曰亨又見得
 不只是一陽而已一陽復則衆陽亦以次而復矣且
 其卦徳為動而以順行故曰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又
 見得是一陽之復於卦經七爻在日則為經七日故
 又曰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又見得一陽既復則其勢
 日駸駸于盛長而為臨為㤗為大壯為夬以至於乾
 無非剛陽用事之日矣故又曰利有攸往
[004-8a]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本義所謂積隂之下一陽復生此句主節氣説非就
 卦説卦其象也○上本義所謂自五月姤卦一隂始
 生至此七爻而一陽來復乃天運之自然者亦從氣
 節説卦其象也
 在人則為静極而動惡極而善本心幾息而復見之
 端此句只承得惡極而善説其静極而動雖聖人亦
 然或曰到静時一念俱無亦是本心幾息意曰非也
[004-8b]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好人本心如何説得息字息
 滅息也○看來静極而動不止在人積隂之下一陽
 復生天地生物之心云云/者亦正是静極而動也但
 本心幾息而復見之端似只説惡極而善者耳不可
 謂静極而動者亦是本心幾息而復見之端也惡極
 而善為復特以静極而動比類耳若不逺之復與夫
 敦復者豈必皆俟惡極而後復於善耶○天地生物
 之心陽也陽無終盡之理故龍蛇蟄矣而身不死也
[004-9a]
 草木落矣而根不枯也間有枯者其種子不絶也天
 地所以常存而人心所以不死也所以静極而動惡
 極而善本心幾息而復見也天地人之理夫豈不同
 條而共貫也哉○復有二有善惡之復有動静之復
 動静之復則天地聖人衆人一也善惡之復則只是
 衆人若天地至誠無息又安有惡極而善之理○静
 極而動自其不可相無者言惡極而善則自夫淑慝
 之分而言○本義此綴善惡之復盖亦預為六爻之
[004-9b]
 義張本也○非是指復為天地之心復乃見天地之
 心也見字要得親切天地之心何心也天地以生物
 為心也陽主生天地之心生生不已之心也天地無
 心而成化天地之心無心之心也只是維天之命於
 穆不已是以有復然亦以見動静無端隂陽無始其
 㫖異其理同矣○周子以氣機之入為復故曰利貞
 者誠之復程子以動之善為復則正為伏羲文王之
 本㫖也邵子以一動一静之間終不如程子之説盖
[004-10a]
 既謂之復便是主陽動矣况曰冬至子之半則子即
 屬陽但猶微耳所以謂之動之端也
 朱子謂邵子以一動一静之間為復見於漁樵問答
 第十段曰樵者問漁者曰復何以見天地之心乎先
 陽已盡後陽始生始則當天地始生之際中則當日
 用始周之際末則當星辰終始之際萬物死生寒暑
 代謝晝夜遷變非此無以見之當天地窮極之所必
 變變則通通則乆故象言先王以至日閉闗商旅不
[004-10b]
 行后不省方順天故也先陽已盡則是剥落而為純
 坤○天原發微卷首節要篇第十九板有曰周子於
 坤上説静專言静也邵子以坤復兩卦言動静兼乎
 一動一静之間也愚謂尚未敢必邵子之説與程子
 不同處程子曰先儒皆以静為見天地之心盖不知
 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此盖不為周子發盖周子以
 前從來有此説然亦是一理故周子因之而程子則
 抉剔之更明白耳且萬物何者不歸於數貞者誠之
[004-11a]
 復也獨可少此説乎○叅義曰此一句之義程朱備
 矣今惟引其文而釋之程子曰一陽復於下乃天地
 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静為見天地之心盖不知動
 之端乃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即所謂仁也天地無心
 而成化而必曰天地之心者盖天地以生物為心乃
 無心之心也天地之心亘古今無間也而以為必因
 復而後見則亦有不可見之時矣其不可見者非天
 地之心有時而無也盖自人之所見言之也自人觀
[004-11b]
 之方至静之時則茫乎其無端寂乎其無朕天地之
 心何由而見哉及既動之後則陽徳之烜赫萬物之
 暢茂其天地之心者又散漫而難見矣故欲見天地
 之心者惟在於方動之端也○自人觀之至末語欠
 親切亦似失體認
 叅義又云程子又曰復非天地心復則見天地心者
 盖復者陽之方動以氣言之也天地之心者天地生
 物之心仁以理言之也當陽之方動而生物之心因
[004-12a]
 是可見耳非謂復即天地之心也程子又曰聖人未
 嘗復固未嘗見其心者此以善惡之復言之也有動
 静之復有善惡之復以動静言則寂然不動感而遂
 通聖人之復猶天地之復也以善惡言則昔也昏迷
 而今則開悟乃常人之復耳豈謂聖人亦如是哉朱
 子曰積隂之下一陽復生天地之心幾於滅息者以
 其不可見而有似於滅息耳又曰在人則為静極而
 動惡極而善所謂静極而動即聖人動静之復也惡
[004-12b]
 極而善即常人昏迷之復也○以十二辰分配二十
 四氣則冬正在子之半且其至日又在子時之半當
 以子時分作兩分看子之半則取其以中為的也○
 按朱子雖兼此二義説然愚以邵子先天圗看恐邵
 子只主十二辰之子半説○冬至子之半按律吕新
 書變聲第七篇小註朱子曰云云/如子時初四刻屬
 前日正四刻屬後日其兩日之間即所謂始之始中
 之中也愚謂今論命有前四刻後四刻之分亦甚有
[004-13a]
 闗渉不是小節目然則邵子一動一静之間者為不
 可易矣程子之説亦其理歟
 天心無改移天心二字亦因天地之心字得來天心
 無改移以數從此起更無差移也朱子曰年年嵗嵗
 是如是又曰人言半夜子時冬至盖夜半以前一半
 巳屬子時今推五行者多不知之然數每從這處起
 畧不差移此所以為天心
 一説通十二辰皆天獨子之半為天心所在也○愚
[004-13b]
 意邵子詩於天地生物之心幾於滅息而至此乃復
 可見者意稍緩則天心無改移承冬至子之半説只
 是曉示人以陽復時候所在不重於天心之不爽也
 朱子詩云忽然夜半一聲雷意亦如此可見主十二
 辰之説且於朱子小註尤為脗合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此二句正承上句説出冬
 至時實景是如此○叅義曰此乃指欲動之間而言
 之即所謂子之半也○邵子既以一動一静之間為
[004-14a]
 復則一陽初動處動之始也萬物未生時静之終
 也𤣥酒味方淡所以象一陽之初動也太音聲正
 稀所以象萬物之未生也近時學者多認作與程
 子之説同矣○𤣥酒味方淡太音聲正稀此二句
 是狀出一陽初動萬物未生之氣象如此○𤣥酒
 即記所謂太羮𤣥酒也樂記曰大饗之禮尚𤣥酒
 而爼腥魚○叅義曰以𤣥酒為祭祀之明水愚按
 周禮秋官司烜取水於鑑以為明水又取火於燧
[004-14b]
 此為有據○但元朝文類載鄭陶孫所作舎奠禮
 器中云以備明水𤣥酒五齊三醴之設依此記曰
 明水又曰𤣥酒則似是二物不可就以明水為𤣥
 酒矣按周禮註云以供𤣥酒則又似二説皆通竟
 不可曉更當以質諸明者
 天原發微律吕聲音篇引𤣥酒味方淡而釋之云
 一陽萌於黄宫如温釀元酒○按續文章正宗載
 危素所作煑雪窩記有曰太古無酒用水行禮後
[004-15a]
 王重古尊為𤣥酒是也○又綱目唐𤣥宗二十四
 年丙子増宗廟籩豆教條集覽云𤣥酒井中水是
 明水也皇侃曰太古未有酒但用水祭後世雖有
 酒猶用水代之示不忘古也此説明矣○正韻𤣥
 淡也寂也幽逺也又黑色也此取淡義下即云味
 方淡○太音出老子同異篇曰大器晚成太音希
 聲大象無形○𤣥酒味方淡𤣥酒决定只是明水
 所謂後王重古尊為𤣥酒是也𤣥淡也亦不可分
[004-15b]
 𤣥酒味方淡為一陽初動之象太音聲正稀為萬
 物未生之象朱子曰此時未有聲色臭味之可聞
 可見又曰此是一陽初動萬物未生冷冷静静愚
 意𤣥酒太音二句只是一意味邵子復卦詩則其
 説自與程子合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似不可
 分一動一静之間朱子之言恐指邵子他語耶叅
 義曰一陽初動萬物未生無聲臭氣味之可見如
 祭祀之明水其味至淡薄如清廟之朱絃其音甚
[004-16a]
 希䟽所以賛復之妙也愚按以𤣥酒為明水有據
 矣其以太音為清廟朱絃之音不知有何所本姑
 缺之然按老子云云/則太音本無所指定恐叅義
 亦姑舉清廟朱絃之音以見其一端耳○此希字
 是鼓瑟希之希恐亦非䟽意盖前音巳歇後音欲
 動而未動也叅義所謂朱絃毋亦本此鼓瑟希耶
 ○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羲言此理端端的的是
 如此如不信則問庖羲庖羲亦必以予言為然所
[004-16b]
 以自信其法於後世所謂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此非古人亦自矜自是乃喫𦂳為人之意○此言
 如不信更請問庖羲言其所以為復者端的在於
 此時盖前此聖賢者未嘗明白指破也雖曰復其
 見天地之心終未及發夫復之所在也此邵子所
 以為有功於易學而朱子本義獨斷章之也○此
 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羲者為前此羣聖賢俱未嘗
 指破復之時位端的所在至邵子方發出猶恐人
[004-17a]
 之未信也故曰云云/然孔子大象至日閉闗之云亦
 巳露其機矣○至哉言也學者宜潛心焉邵子此八
 句詩只是指出復之所在以示人不然伏羲文王孔
 子只是一箇復字至於復是何等時節何等境界則
 至程子始發之而邵子之詩又精當○忽然夜半一
 聲雷萬户千門次第開此以至日之子時言也與邵
 子冬至子之半以月分言不同○朱子曰冬至子之
 半即十一月之半也今言夜半子時冬至盖夜半以
[004-17b]
 前一半巳屬子時今推五行者多不知之然數毎從
 這裏起畧不差移此所以為天心○又曰周子就利
 貞説復伊川就元字頭説復以周易卦爻之義推之
 則伊川之説為正道理只一般只是所指地頭不同
 ○又曰康節之學不似濓溪二程説得活如無極而
 太極太極本無極體用一原顯微無間康節無此説
 ○又曰康節於那隂陽相接處看得分曉是指貞元
 之間言之○又曰冬至子之半是康節常要就中間
[004-18a]
 説子之半則是未成子方離於亥而為子方四五分
 是他常要如此説常要説隂陽之間動静之間便與
 周程不同周程只是體用動静互換無極康節只要
 説循環便須指消息動静而言
 故十有一月其卦為復每月有節氣有中氣十一月
 之有冬至乃中氣也然則連大雪亦十一月矣冬至
 只管半個月即交小寒○大雪子之初冬至子之半
 也
[004-18b]
 
 
 
 朱子曰陽無驟生之理如冬至前月中氣是小雪陽已生
 三十分之一到得冬至前幾日須巳生到二十七八分到
 至日始成一畫以愚觀之自亥月之半時暗地巳生了積
 至小雪滿日得十五分又至大雪滿日得三十分遂為冬
 至冬至之後又暗地微積至滿日又得十五分之陽至小
[004-19a]
 寒日滿又得三十分之陽而為大寒餘倣此
         春秋謂之分者春秋各九十日而春
         分秋分各居九十日之半故也冬夏
         謂之至者自子至巳為陽自午至亥
         為隂十一月亥隂巳盡而子陽始至
         五月已陽巳盡而午隂始至故雖亦
         各居九十日之半然以隂陽界限為
         重獨謂之至而不謂之分也
[004-19b]
 依四月中氣為小滿例則冬至之一陽實積至十月
 小雪之後也盖子之半為冬至而於亥之半陽巳暗
 生於中矣午之半為夏至而於已之半巳届一隂
 之將盛而名小滿矣是亦一證佐○冬至子之半
 是以節氣言今因詳十二月節氣以示庶周知其
 義云
[004-20a]


[004-21a]
 
 
 
 
 
 
 每月有節氣有中氣如丑之終寅之始則為節氣
 寅之半則為中氣也氣交於節而盛於中中以後
[004-21b]
 則其氣漸衰而交後節氣矣一年有四時其立春
 立夏立秋立冬即是四時之節氣也春分秋分夏
 至冬至即是四時之中氣也
 四時之序往者過來者續續者當令故謂之立春
 秋謂之分者以其各居夫一時九十日之半也冬
 夏謂之至者以其介乎已陽午隂亥隂子陽之間
 一則午隂方至一則子陽方至也○穀雨芒種以
 穀麥言也穀則言其生之始故居穀雨於三月之
[004-22a]
 中麥則要其成之終故處芒種於五月之内驚蟄清
 明以雷風言也盖萬物出乎震震為雷雷以鼓動而
 起萬物之蟄矣發聲於二月故驚蟄居之萬物齊乎
 巽巽為風物之始生得風以扇揚而明潔之乃三月
 之候也故清明居之正月離大寒則為暑之漸至六
 月而暑終焉故小暑大暑驟於夏至之後也七月離
 大暑則為寒之漸至十二月而寒終焉故小寒大寒
 驟於冬至之後也○八月節為白露九月節為寒露
[004-22b]
 者盖秋金色白而氣寒也始變白而氣浸寒固有序
 也○十月終為小雪十一月節為大雪者盖寒始於
 露中於霜終於雪由小而至大也○四月之終為小
 滿者陽大隂小一隂之姤自此而生小者終滿也猶
 姤之言女壯坤之戒堅氷也○七月之終為處暑者
 盖前此暑氣至是巳盡而無復遺餘矣猶小畜言既
 雨既處之處也○居雨水於立春之後者冬至泉動
 至立春後則水氣流行矣所謂春水滿四澤也
[004-23a]
 居霜降於寒露之後者至於寒則隂氣益盛遂凝而
 為霜矣所謂露結為霜也○以上二十四氣凡有一
 名必有一義今畧次如右是亦格物窮理之一端也
 ○愚嘗聞數學每從初動處起朱子語類論後世易
 象條有云京房輩説數捉他那影象才發見處便算
 將去且如今一箇人來相見便就那相見底處時節
 算得這箇是好人不好人用得極精宻他只是動時
 便算得静便算不得人問康節庭前樹算得否康節
[004-23b]
 曰也算得須是待他動時方可須臾一葉落他便就
 這裏算出這樹是甚時生當在甚時死
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闗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雷在地中一陽初動但未離乎地耳故為復若説得
 不仔細&KR0077是收聲之雷不是陽復之象矣○雷在地
 中静之終動之始也○雷在地中陽始復之時也是
 為復之象先王法此以陽之微而當安養也則於冬
 至之日而閉闗矣夫闗者商旅往來所必經之地而
[004-24a]
 后之省方亦由之閉闗則使商旅不得行而為后者
 亦不省方是上下皆當安静以養微陽也曰先王者
 先王制為此法者也后則天子諸侯皆是
 至日閉闗下而商旅不行上而天子諸侯亦不省方
 上下皆安静以養微陽也○此特以至日言耳月令
 是月齋戒揜身以待隂陽之所定則又不止至日也
 朱子引此以證大象所云盖同一安静以養微陽之
 意○國外百里為郊郊外有闗
[004-24b]
 月令是月齋戒揜身以待隂陽之所定而今官歴於
 是月有無數宜婚姻之日殊失先王之意乃知後世
 之術多不出於經也而經術豈不正大而周至哉○
 人君一身其動静語黙皆與天地相闗故聖人無一
 事不順天時○陽氣甚微未足有為故當閉闗以事
 安養君子善心始復所學未成亦未足有為也故當
 杜門以事進修○叅義曰震為雷雷者陽之動也而
 乃在於地中盖當陽之初復欲動而未動也先王觀
[004-25a]
 象而隨時爕和故以冬至之日閉闗而商旅安居后
 不省方所以順乎道也或曰隂陽天地之氣也而人
 事何與焉是未知天人感通之機也致中和而天地
 位萬物育和氣致祥乖氣致異必然之理也在人善
 端初復亦陽之方動也尤當莊敬以持養之然後善
 念逹於外而益以廣不然萌蘖之生而牛羊牧之良
 心能無夭閼乎
初九不逺復无祗悔元吉
[004-25b]
 初九一陽復生於下卦之所以為復者也是復之主
 也既為復之主是正能復者也又居事初而失之不
 逺是能復者也但凡謂之復是皆有所失於前者於
 前無失則於今無復初失不逺而自復是幾有悔而
 卒不至於悔大善而吉之道也
以脩身也
 以者所以也脩身之道無他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
 善而已○孟子㓜時問東家殺猪何為母曰欲啖汝
[004-26a]
 既而悔曰吾聞古有胎教今適有知而欺之是教之
 不信乃買猪肉以食之若孟母可謂不逺復者矣○
 右出古今學訓大畧
六二休復吉
 夫以六二柔順中正近於初九盖初九之不逺復是
 其賢者六二柔順中正而與之近故能下之夫人之
 為善能得賢而親之資其善以自益則力不勞志不
 苦而學以成徳以進如所謂樂有賢父兄者此休美
[004-26b]
 之復者也何吉如之○所謂休復在人者有以裕於
 已也○朱子曰學莫便於近乎仁既得仁者而親之
 資其善以自益則力不勞而學美矣故曰休復吉
以下仁也
 仁謂仁者初之不逺復克已復禮之仁者也
六三頻復厲无咎
 六三以隂居陽不中不正又處動極是箇立心制行
 不善的人又有輕躁之病故為頻復頻復者頻失而
[004-27a]
 頻復復而不固者也惟頻失故其占厲惟其頻失而
 又能復故其占又无咎○六三以隂居陽既不絶乎
 陽又不純乎隂不中不正居下之上不中也隂陽之
 雜不正也又處動極動之極而躁妄也故為復而不
 固屢失屢復者也厲固然矣曰无咎者程子謂不可
 以頻失而戒其復也○又處動極躁極而無常也
 或曰既是立心制行不善何以能復曰復字從卦而
 來諸爻皆復直至上六以隂柔居復終此乃既極而
[004-27b]
 變之義云云/
 頻復去迷復最近不逺復只是一次○程傳曰復貴
 安固頻復頻失不安於復也聖人開遷善之道與其
 復而危其屢失故云厲无咎不可以頻失而戒其復
 也頻失則危屢復何咎過在失而不在復也
六四中行獨復
 六四中行獨復謂在羣隂中行乃獨復而從陽也亦
 以其柔而得正故也若是九四則不成獨復矣○程
[004-28a]
 傳曰云云/不言吉凶者盖四以柔居羣隂之間初方
 甚微不足以相援無可濟之理故聖人獨稱其能獨
 復而不欲言其獨從道而必凶也○此中行二字獨
 與他處中行不同
 叅義曰復六四乃剥六三之反對也皆小人變為君
 子也
以從道也
 曰下仁曰從道此亦不苟下仁猶云親仁曰下者能
[004-28b]
 為之下也此以朋友之分言曰從道六四惟道是從
 不係於其類也猶云從正也道以理言仁以人言仁
 字較親切脩道以仁也本義云當此之時陽氣甚微
 未足以有為此以善類言
六五敦復无悔
 六五之能以中順居尊中則立心行已自無偏陂之
 失順則應事接物之間惟知理之是循而已以此居
 尊而又當復之時是不待有所失而後復亦不待自
[004-29a]
 㧞於羣邪之中以從道而復也是為敦復○中順二
 字依象傳當為一意然單言中則可該順恐本義為
 正况坤體乎○一説諸爻之復是改過六五之復是
 遷善以中順居尊中則無一行之或過順則惟知理
 之是循又居尊位則操可為之勢而為其所當為之
 事裕如也是為敦厚之復日積月累有加而無巳者
 也不必有失而後復也○一説以中順居尊正如坤
 之六五然盖居尊而有中順之徳又以復善為心則
[004-29b]
 是惟知有善之可好而不知有其勢惟知有徳之可
 慕而不知有其位終日乾乾行其所當行而不忘其
 所有事是敦厚於復者也以中順居尊是自有復善
 之資者也而當復之時是能以復善為心者也誠所
 謂不待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徴於色發於聲而後
 喻者也豈不為敦復哉○敦復之復與敦臨敦艮不
 同故敦臨本義曰居卦之上處臨之終敦艮本義曰
 以陽剛居止之極則是積累有終之義而敦復之本
[004-30a]
 義曰以中順居尊而當復之時則是言其居尊而好
 善勉勉循循而不已敦篤之道也
 六五是居尊位之人而用其中順之徳以敦於善敦
 復之道也誠所謂慥慥其篤實者也○敦復之復既
 與敦臨敦艮之敦不同則不可以初九為進徳者事
 六五為成徳者事矣更詳之○敦厚於復復得牢固
 也○敦復優於不逺復不逺復主位意居多敦復全
 指中順之徳言今人多喜舉初九而不及五者初九
[004-30b]
 復之主也○不逺復者復之初也敦復則厚於復矣
 不逺復固不至悔敦復則无悔矣○无悔者全無悔
 也无祗悔者將有悔而不成悔也悔亡者已有悔而
 能亡之者也○但无祗悔與无悔當有别一説五无元
 吉亦當有辨
 初九不逺復乾道也六五之敦復坤道也或以六五
 為成徳初九為進徳事非也六五既謂之復便是有
 所失矣若謂成徳事則是无妄之境不當謂之復○
[004-31a]
 六五之中順終不比初九之陽剛為復之主况不逺
 復巳是顔子幾於無我地位又何敦復之可過耶
中以自考也
 自考二字要分别如二如四皆隨初而復其成也非
 自成三之頻復則又不能自成初之不逺復猶不免
 有失亦未至於成也惟六五元自有中順之徳而當
 復之時是中以自成也故為敦復无悔尤勝无祗悔
 也○所謂中以自考者盖以此卦六爻初是復之主
[004-31b]
 二則以下於初而能復四則以應乎初而為獨復若
 三之頻失頻復上之迷復則不言矣惟五雖尊而自
 有中順之徳且當復之時是無待於外而自能以中
 自成者也豈不為敦復而无悔哉○成字要説得重
 敦字義正在此○丘氏註不兼三初言更平順○復
 卦辭以氣機動静之復言復爻辭以人事善惡之復
 言理亦一也○復六爻雖以善惡之復為義而不能
 無淺深初九不逺復見幾而復者也自修之意多六
[004-32a]
 二休復親賢以復者也資人之意多二固不能如初
 之剛明矣然初二二爻皆進徳者之事至六五敦復
 則成徳事也但初曰元吉二則曰吉至五巳成徳矣
 乃止云无悔何也曰初二以其失而能復也聖人喜
 幸勉進之意勝故一則曰吉一則曰元吉若六五敦
 復元吉自不待言只云无悔者盖亦盡吾分内事耳
 正義不謀利也
上六迷復凶○十年不克征
[004-32b]
 分上六二字看盖六是隂柔非剛明者之比未可望
 其振厲以復於善也况上居極地極則必反在復則
 反而不復矣故為終迷不復之象
凶有災眚
 則申言其凶也用行師終有大敗又以其國君凶又
 至於十年不克征又所以申言其災眚所以甚言其
 凶也吁甚矣弗悛之惡怙終之罪之可畏也
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004-33a]
 爻辭不專就人君言象傳獨言反君道者人君迷復
 之道為尤著為尤大也不可謂以其國君凶為連國
 君迷復亦凶也以其國君凶師喪軍危故下繼以十
 年不克征言終不能雪恥也
震下/乾上
无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𤯝不利有攸往
 无妄實理自然之謂无妄只是實實處便是理也實
 理非假人為故曰實理自然自然二字便該得無所
[004-33b]
 期望而有得之意○无妄者實也實處便是理此實
 理非指仁義忠信孝弟之類下文自然二字正與此
 意相應又要與无妄之義相通故理字要看得活○
 惟其本无妄故无望惟无望所以益見其為无妄也
 故曰其義亦通○无妄二字於本義自然二字相貼
 自然又生於實理既是實理自然聽其自至可也又
 何望焉○叅義曰无妄无望二義固異矣然無邪妄
 之心惟盡其在我而於吉凶禍福皆委之自然亦未
[004-34a]
 嘗有所期望也人而有所期望者即邪妄之心也故
 爻辭言无妄之禍福而&KR0143傳大象皆以無邪妄言明
 義理以教人也○卦辭程傳下小註宜詳玩之今不
 録○无妄二字亦該吉凶意難者曰剛自外來而為
 主於内安得為該吉凶意曰惟其剛主乎内此所以
 為无妄而吉凶禍福亦付之自然也或又難曰既兼
 吉凶&KR0143何以首言元亨曰初無所妨吉凶皆付之自
 然則便自有亨道且大人否亨困亦亨庸何碍耶故
[004-34b]
 朱子曰无妄自是大亨了又&KR0077須是貞正始得若此
 子不正他那裏更有災來則知此无妄字只是付吉
 凶於自然未見是實得吉實得凶也又曰无妄一卦
 雖云禍福之來也無常然自家所守不可不利於正
 不可以彼之無常而吾之所守亦為之無常也故曰
 云云/○動而不妄謂惟聽其自然也○陽實隂虚剛
 自外來而為主於内是内實也且為震之主動而以
 實者也以實則无計較期望之私矣○无妄者實理
[004-35a]
 自然而已實理自然正而已故其占曰元亨利貞又
 曰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其拳拳丁寧以正者正
 以其必如是方為无妄不正則妄矣妄則不利矣○
 无妄利貞究其所以為貞者無他亦不過是剛主乎
 内動而健剛中而應焉耳矣曰既云然又何謂其匪
 正有眚耶此皆為占者設言得此固大亨矣又必利
 於正如此卦之善可也若不正則與卦之善不合矣
 宜有眚而不利也盖一是占一是戒也○利貞者言
[004-35b]
 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其匪正有眚者言不
 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有眚不利有攸往
 只是一意○匪正則為妄矣○无妄占辭是一正一
 反正者所以為无妄不正則妄矣貞則利匪正則有
 眚而不利矣○其匪正有眚不曰有災眚者匪正自
 我所為則自我致眚也故只言眚災則自外至者也
 ○匪正己致眚矣若欲有所為亦皆不利也以卦變
 卦徳卦體言卦之善如此故其占當𫉬大亨而利於
[004-36a]
 貞或者欲以卦之善俱入在利貞意然據大有其徳
 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又據屯之動
 乎險中大亨貞則兼元亨意為穏且盡耳但要别其
 輕重其重利貞者非特&KR0143傳意也乃&KR0143辭意也○或
 曰无妄卦名卦辭須各自為説不要相渉若相渉則
 无妄之後又安有正不正曰非也卦名之義本無不
 正卦辭為占者設須用戒之非是无妄了&KR0077又有不
 正者若程傳所謂雖無邪心苟不合正理則妄也○
[004-36b]
 此又是一義非必卦辭本意
无妄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内
 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以剛在内也以剛在内心之
 實也大凡誠以心言○言忠信行篤敬雖見於外亦
 心之實者為之也○或問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自
 外而内之義在人事則如何曰不可如此拘若拘此
 則是心之馳於外者復入吾腔子裏而為一身之主
 為説雖巧然非正意如噬嗑柔得中而上行只是取
[004-37a]
 其得中耳上行之意又安在○剛自外來而為主於
 内内外二字以六畫之卦言之下三畫為内上三畫
 為外如内險外止之類以三畫之卦言之則下畫為
 内上畫為外此卦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之類是也
 盖凡畫卦者自下而上有由内而外之義九自二來
 而居於初剛徳在内也剛徳在内不妄也又為震主
 震為動是動而不妄者也動而不妄則凡言必有物
 行必有恒惟其實而已而此外吉凶禍福皆所不計
[004-37b]
 也○本義動而不妄者也動字屬又為震主一句不
 妄字屬九自二來而居於初一句&KR0143傳只用剛自外
 來而為主於内便該得又為震主意味&KR0143傳為主二
 字○動而健動固是好動而又健則是能勇於義而
 不牽於私正字意即在此矣○剛中而應在我者既
 剛健中正而所應又柔順中正皆為得其正也○剛
 中而應必兼應言何也曰如今人做官本身自好自
 是持正奈家中無好妻子便自家做不成正人了又
[004-38a]
 如我做下司官要做得正奈上司親臨與我不同道
 亦不得行其正了乃知所應之正亦是𦂳闗○合而
 觀之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也動而健也剛中而應
 也皆正道也故其占大亨而必利於正者乃天之命
 也何也正則无妄无妄誠也誠者天之道而天祐之
 矣故利正者天之命匪正則為逆天之命故曰天命
 不祐天命實理自然而已理之所在便是天命所在
 ○元亨意輕重在正字故朱子曰无妄自是元亨了
[004-38b]
 臨卦言卦之善只是卦徳卦體剛浸而長不與焉无
 妄則兼卦變卦徳卦體言卦之善有此不同盖剛浸
 而長未便是善若剛在内則分明是善而卦之所以
 為无妄者也○或問此處不依臨卦例解卦名曰正
 縁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自有正意在且正者所以
 為无妄者也故不分然則聖言分合之際嚴矣○夫
 无妄者正而已故无妄須以正往无妄而以不正往
 欲往何哉何也正者天之命也不正則逆天之命而
[004-39a]
 天不祐行矣哉方知无妄字内元有正意在○无妄
 之往何之矣謂所以為无妄者正也既云无妄而乃
 以不正往則為有妄矣欲往何哉
天下雷行 至/ 時育萬物
 味本義天下雷行震動發生之意則萬物不必兼人
 言○震動以動物言發生以植物言程傳亦似兼二
 意曰驚蟄蔵振萌芽發生萬物其所賦予洪纎髙下
 各正其性命無有差妄物與无妄也○物與无妄者
[004-39b]
 天與之非雷與之也○先王法此以對時育物盖天
 之生物時焉而已先王則善順乎天時以養育夫萬
 物使萬物各得其生焉如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數
 &KR0328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
 不可勝用此類皆是此先王所以參天地贊化育者
 盖生萬物者天也育萬物而使得遂其生者聖人也
 不然或五穀不熟或胎殰卵殈而物不育矣○本義
 因其所性性即无妄之理也○物與无妄者萬物各
[004-40a]
 正其性命也對時育物者因其所性而不為私乃聖
 人盡物之性也○天下雷行陽氣鼔動萬物皆春故
 為物與无妄也與之以實理者天也全其實理者聖
 人也故曰先王以茂對時育物○茂對字様所謂殷
 薦盛行大舉永言之類謂善順乎天時也○對時之
 時雖曰天時物之時亦隨之矣
初九无妄往吉
 此往字與大車以載有攸往之往同誠之主也此主
[004-40b]
 字對别爻言謂正是无妄者也如是而往誠能動物
 以上則得君以下則得民以内則順親以外則信友
 事無不利功無不成矣何往不利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六二非全無作為也只是無計較也不耕穫不菑畬
 只言其不計利耳言始終一無計較也○因時順理
 四字是從柔順中正上取出因時順理便無私意期
 望之心○順理必因時私意則期望矣○或曰六二
[004-41a]
 不耕穫是豈匏𤓰也哉曰此只是即其所居之位而
 行其所當行而已不於分外有所容心也然在无妄
 之時有不求而自得者故曰云云/○耕穫菑畬此皆
 吾人分内事所謂人道之所宜者也人豈可以不耕
 穫不菑畬哉此特假象之辭言六二能因時順理其
 於分内所當為者隨時盡之矣至於利害得失之間
 彼全付之度外不圗功於前不收功於後如不耕亦
 不穫不菑亦不畬也即卦名無所期望之意也盖雖
[004-41b]
 不謀其利而實正其義雖不計其功而實明其道矣
 ○則利有攸往者盖人多縁放於利而行故因利以
 致害惟能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則何
 用不臧何人不可處何地不可居何事不可為○則
 利有攸往則字最𦂳切是言占者苟能如六二之不
 耕穫不菑畬則利往矣不然亦未必利往也臨江梁
 氏參義謂人能如六二之順理而無覬覦然後利有
 所往此説正有理見是未定之辭如履上九本義云
[004-42a]
 周旋無虧則得元吉之則乎○程傳曰耕農之始穫
 其成終也田一嵗曰菑三嵗曰畬不耕不菑無所為
 於前也不穫不畬無所冀於後也本義意明○參義
 曰夫農夫之於農事菑則必畬畬則必耕耕則必穫
 未有不耕穫菑畬而有得者其取象如是亦設言以
 見無營度之心耳以義推之如聖人之無為而治君
 子之不要人爵而人爵從之皆是也○朱子曰此爻
 乃自始至終都不營為而偶然有自得之意耕穫菑
[004-42b]
 畬舉事之始終而言也又曰大抵此爻是无妄之福
 而六三則无妄之禍也○廬陵龍氏説則字意甚明
 但耕穫菑畬之説亦有參義之失更宜斟酌○六二
 是無所期望而有得焉者不耕穫菑畬無所期望也
 則利有攸往有得也乃謂无妄之福
不耕穫未富也
 未字當不字富字當利字言无所利也因時順理而
 無私意期望之心如為人臣而事其君盡吾為臣之
[004-43a]
 道耳非懐利以事其君也為人子而事其父盡吾為
 子之道耳非懐利以事其父也然雖不求利而自無
 不利者○朱子曰爻辭言當循理象辭言不計利循
 理則不計利計利非循理也此説大槩是為之於前
 者即所以冀於後也
六三无妄之災 至/ 邑人之災
 六三卦之六爻皆无妄者也六三本是无妄但所處
 不得正在人事則為所居非其地所遇非其時所處
[004-43b]
 非其人有莫之致而至者故占得此者為有无妄之
 災其无妄之災如何如或繫之牛行人得之乃為邑
 人之災也○六三處不得正只以時位言不以行為
 言若以行為言則不得為無故而有災矣○邑人之
 災以邑人擬六三也○行人得牛邑人災也言牛既
 為行人所得而詰捕之擾非邑人所受而何○六三
 行人之得邑人之災此正通鑑所載梁武帝納侯景
 魏人移檄曰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胡三省註曰池仲
[004-44a]
 魚人姓名風俗通云因城門失火焚死又曰城門失
 火汲池下水以救之池涸則魚受其殃○又曰楚國
 亡猿禍延林木出左/傳○參義曰此與亡猿而禍林木
 失火而殃池魚者正相類楚國亡猿而禍延林木池
 仲魚人名也因城門失火而焚死
九四可貞无咎
 九四陽剛乾體能自守者也下無應與又只宜自守
 故云此可固守而无咎也既曰可固守而无咎則其
[004-44b]
 不可以有為也可知矣○四以陽剛乾體下無應與
 其詞直貫故用前説若曰九四陽剛乾體然下無應
 與云云/則當從後説矣○此爻若非陽剛乾體縱然
 下無應與周公亦不許以可貞矣可字對不可而言
 可貞則不可行矣坤六三曰可貞亦然故曰或從王
 事無成○程傳曰可貞與利貞不同可貞謂其所處
 可貞固守之利貞謂利於貞也○雲峯曰貞正而固
 也曰利貞則訓正字而兼固守之義曰可貞則專訓
[004-45a]
 固義而無正字之義不可不辨愚謂可貞亦只是固
 守義然當固守而固守則亦是正也○一説九四陽
 剛乾體其才其識似可以有為者然下無應與孤立
 獨行則不可以有為也但下無應與雖无可為之勢
 而陽剛乾體終有能守之資故為可貞而无咎既云
 可貞則不足以有為明矣○大抵後説較長
固有之也
 既曰固有箇甚麽謂固守其陽剛之道也有猶守也
[004-45b]
 而物守不得便不為我有矣故固有之謂固守○下
 無應與於人事如何見是可以固守曰陶淵明志欲
 為孔明奈無一旅之衆故終於處士謝叠山亦欲為
 宋程嬰然卒無所藉手而志於賣卜豈非陽剛乾體
 之人哉易從則有功人貴乎有與也如謙六五利用
 侵伐盖從之者衆矣上六亦以謙極有聞人之所與
 故可用行師也同人得助故利渉大川○可貞據含
 章可貞例則似是固守其陽剛之道故曰固有之也
[004-46a]
 如此則謂陽剛乾體為可以有為者亦未為害
九五无妄之疾勿藥有喜
 九五乾健中正純粹至善者也以居尊位得時行道
 非碌碌者比也而下應亦中正又有同心同徳之臣
 也夫有是徳而無是位是猶有所歉也有是徳位而
 無是應與是亦有未足也今三者備矣无妄之至者
 也尚何疾之有哉假使有疾亦勿藥而自愈矣○夫
 九五以无妄之疾勿藥有喜此假設之辭所以深明
[004-46b]
 其无妄也故本義云乾剛中正以居尊位而下應亦
 中正无妄之至也不曰陽剛而曰乾剛乾體剛實尤
 為无妄也乾剛而不中正未為无妄之至巳中正而
 所應或未中正亦未為无妄之至故本義云云/○或
 曰无妄之疾專指君徳言不兼治道言看來乾剛中
 正下應六二之柔順中正豈專就體上説耶此太泥
 也脩己以安人只是一滚道理○本義故其象占如
 此爻有是象而占如之象占難分也此爻本意謂縱
[004-47a]
 有無故非意之事亦不必為之勞擾乆當自定也○
 參義曰五乾剛中正而所應亦中正所謂純粹精者
 也无妄之至也如是而或猶有疾焉是乃无妄之疾
 也不當得而得者也天下之理邪不勝正妖不勝徳
 故雖有是疾亦勿藥而自愈矣是又无妄之福也
无妄之藥不可試也
 既已无妄而復藥之則反為妄而生疾矣在人事則
 如我所處本自當理無可虞者乃為人所疑沮自惑
[004-47b]
 而遷之則為失是取非反足以招咎而致虞矣○此
 爻只是謂至誠未有不動者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上九非有妄也但以其窮極而不可行耳謂其處時
 之極非謂其无妄之極也无妄之極則至誠矣又何
 眚○既是无妄雖云窮極亦何不可行之有曰極而
 不知變也如中孚上九為信之極亦然此皆所謂尾
 生孝己之行也參義以為如吾聖人之伐木於宋畏
[004-48a]
 於匡厄於陳蔡非聖人之有妄亦无其時位而所遭
 者然耳此説未妥
乾下/艮上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渉大川
 大陽也艮畜乾艮是陽非若小畜之以巽畜乾也故
 為大畜况以艮畜乾其所畜者乾也又畜之大者也
 又内剛健外篤實光輝内外合徳其徳日新而為畜
 之大也○本義又畜之大者也味又畜之大者字分
[004-48b]
 明别是一意與上句大陽也不相連繫○皆非大正
 不能○以卦變言此卦自需而來九自五而上是剛
 上也夫剛自下而上苟非大正則徳不稱位而下不
 戴之若所謂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者是非大正
 不能也○以卦體言上九之陽在上六五居其下而
 尊尚之是尚賢也夫尚賢苟非去䜛逺色賤貨而一
 於貴徳者不能是亦非大正不能也○以卦徳言又
 能止健夫健者難止也苟非大正則自反有不直未
[004-49a]
 必便能止之故亦非大正不能也故利貞兼此二義
 ○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故占者利貞利貞如
 何曰進必以正也用人亦必以正也除害禁暴之類
 亦必以正也○一説只是説所畜必以正以畜止言
 之則禁暴除害必以其正法以藴畜言之則養學修
 徳必以其正道此説為優○不家食吉只取卦體一
 從&KR0143傳也○大正之大字從卦名上來卦變卦體卦
 徳只得正字義大字從卦帶來○叅義曰畜者止也
[004-49b]
 又聚也能止然後能聚也又曰所畜聚之不正則上
 之畜才也為小人之淵藪下之畜學也為曲學之小
 道○雲峯曰兩利字一吉字占辭自分而為三不必
 泥而一之也○惟利貞字帶大畜説其不家食吉利
 渉大川則於大畜字並無闗○離益卦辭亦不相連
 屬○剛上而尚賢一説卦變卦體合為一義故下文
 養賢也亦自有剛上義盖非上之剛上不見五之尚
 賢而不家食吉亦取尚賢之象也此説不如前説
[004-50a]
利渉大川應乎天也
 應天諸儒皆以健言愚竊謂此與大有應天時行之
 應天畧同皆從時上説若但取其健則聖人何故獨
 提出天字又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此應天又以
 理言盖從貞字取義也此處亦不宜主理言○愚謂
 渉川之理若以象言則為乘木乾行之類若以理言
 則應天决在以時天者時焉而已矣故曰應天而時
 行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則以理之本然言
[004-50b]
天在山中大畜 至/ 以畜其徳
 謂天如彼其大也乃在山之中而為山所畜此大畜
 之象也夫所畜之大必自聞見而來故君子法此象
 多識前古聖賢之言與行而察言以求其心考迹以
 觀其用于以畜成其徳焉○多識前言往行猶是知
 工夫至以畜其徳則在言行上來矣言行人之言行
 也徳已之徳也取人之善為己之資多字重
初九有厲利巳
[004-51a]
 雲峰胡氏曰他卦取隂陽相應此取相畜内卦受畜
 以自止為義外卦能畜以止之為義獨三與上居内
 外卦之極畜極而通不取止義○初九不可進而未
 必能自不進故戒之云進則有厲惟利於己也若九
 二之處中能自止而不進者也則以其所能言之曰
 輿説輹
有厲利己不犯災也
 謂有厲利己己則不犯災也
[004-51b]
九二輿説輹
 輿説輹輹與輻不同輻車輪之轑凡三十條者也輹
 車上伏兔盖所以承輻者也故小畜之説輻盖為隂
 所止所説者重乆住之計也大畜之説輹盖自止而
 不進所脱者微暫止而可旋起者也○輹正韻一註
 車軸縳也一註車下縳又曰伏兔盖在軸其狀上似
 之又云輹伏於軸上尋此義則是音服者是伏兔音
 福者是車下縳○輿説輹朱子作林貫之字序曰車
[004-52a]
 之所以轉者輪也輪之所以轉者牙之圈也牙之所
 以轉者輹之直而甾於轂也轂之所以轉者内空以
 貫乎軸而外能使輻以指牙也然自轂之外雖能轉
 物而未免自轉於物惟輻則承軫載物以貫夫轂而
 未嘗有所動焉是以不轉於物而物之可轉者皆惟
 我之所轉而莫能違也○朱漢卿曰氣雄九軍者或
 屈於賓贊之儀才力盖世者或聽於委裘之命故曰
 大畜時也○叅義曰時止而止善可知矣
[004-52b]
輿説輹中无尤也
 惟其處中故能自説輹而无尤耳以此為例則履九
 二不自亂之中字亦不可解作心字但不自亂便是
 心不亂了心字用在不自亂内不必就以中字為指
 心也
九三良馬逐 至/ 利有攸往
 九三以陽居健極極則難畜上以陽居畜極極則不
 畜矣故曰極而通之時也又皆陽爻物從其類故不
[004-53a]
 相畜而俱進言上不畜三也良馬逐三逐上而進也
 良馬猶若指三不必兼三與上惟逐字見有上在○
 故不相畜而俱進只是上不畜三而已良馬逐者九
 三不見制於上逐上而進也上以陽居畜極不是畜
 人之極乃自畜之極也傳曰精研其義至於入神屈
 之至也此亦畜之極也以致用也亦是道大行也之
 意○朱子語類曰三上俱陽同類相求也若陽遇隂
 則為所畜矣○利艱貞曰閑輿衛以人事言只是不
[004-53b]
 恃壯用鋭而持重審慮之意利有攸往則進矣言必
 如是乃可進也戒占者之辭○程傳曰輿者用行之
 物衛者所以自防○利艱貞曰閑輿衛只是戒九三
 占者故知良馬逐亦只是指九三逐上上而進也○
 本文曰閑輿衛本義解云曰當作日○一説上雖與
 三合志而同進然三不可恃勢而忘備故利艱貞云/
 云/非也上豈懐二心者耶
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004-54a]
 此利往與爻辭意不同是以九三之能與上合志謂
 不相畜而俱進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夫初二乾體剛健乃不能上進四與五隂柔也而乃
 能止之時之盛衰勢之強弱學易者所宜深識也○
 然四五所以能止初二之陽者以艮體故也○程傳
 曰以位而言則四下應於初畜初者也初居最下陽
 之微者微而畜之則易制猶童牛而加牿大善而吉
[004-54b]
 也○本義曰童者未角之稱曰止於未角之時曰禁
 於未發之謂豫何四之所畜者初也初陽之微者也
 即是止惡於初意不以初九為善人矣如當箇剛暴
 之徒
六四元吉有喜也
 程傳曰天下之惡巳盛而止之則上勞於禁制下傷
 於刑誅故畜止於微小之前則大善而吉不勞而無
 傷可喜也
[004-55a]
 六四元吉有喜正所謂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兵善
 之善者也
 六四元吉優於六五之吉然六四之喜又不得為六
 五之慶何歟曰五居尊位苟能制得陽性其利&KR0270
 故曰有慶也慶字廣喜字狹喜字只是從六四一身
 説
六五豶豕之牙吉
 程傳道理最詳明宜細玩之○徐進齋曰牡豕曰豭
[004-55b]
 攻其特而去之曰豶○柔居中則能善處當尊位則
 力可為是以得其機㑹而可制機㑹自是五之機㑹
 非二有機㑹也或者以勢字擬之鄙陋矣得其機㑹
 意在豶去其勢字外吉不得如四之不費力矣故不
 言元吉○豶豕之牙盖豕牙本能傷物既豶則其牙
 不為害矣如魏巳伐韓齊師直走魏都而韓師自解
 得其要害也項羽以范増為謀主陳平具為惡草以
 間之増死而項勢益蹙壊其腹心也
[004-56a]
六五之吉有慶也
 六四元吉曰有喜六五之吉乃曰有慶何歟曰論為
 力之難易則四為易故曰元吉論其功之廣狹則五
 為廣故曰有慶○凡言有慶者皆有位皆是五至於
 由頥厲吉大有慶也利有攸往中正有慶雖不純是
 五亦皆當位任者○童牛之牿豶豕之牙盖以禁暴
 止亂而言易中只是這剛柔萬變如四五二爻皆柔
 所應初二皆剛似當以初二為善四五為邪但主四
[004-56b]
 五言則以柔善而止夫剛惡矣易中有大闗紐只從
 剛柔善惡上取義自不窮若添箇中正則又善之善
 者也論所處則六五不如六四所處之易故曰元吉
 而五只曰吉論所濟則六四不如六五所濟之廣故
 五曰有慶而四只曰喜五不如四所處之易者時不
 同也四不如五所濟之廣者位不同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
 觀畜極而通之義則知君子患屈之未至耳不患其
[004-57a]
 不伸也○四五艮體皆取以隂畜陽義至上九&KR0077
 不然獨取畜極而通意似上九亦為人所畜者然自
 全體上取義也○上九之畜與四五之畜不同四五
 以應爻生義上九只就為畜之終上生意大抵周公
 係爻所取或以爻才或以爻位或以所應所比又或
 兼取再無餘法
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何天之衢何謂也謂道之大行也大字貼甚字意要
[004-57b]
 説出向者之欎積而不得施意盖通自塞中來不有
 所塞何以有通○何天之衢道大行也畜極而通所
 謂畜者即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徳與夫剛徤篤實
 光輝日新之徳者也道大行則行此所畜以為上為
 徳為下為民而已
 
 
 易經蒙引卷四上
[004-58a]
欽定四庫全書
 易經蒙引卷四下
             明 蔡清 撰
 上經
震下/艮上
頥貞吉觀頥自求口實
 頥之為卦上下二陽内含四隂外實内虚二義相似
 而不同内含四隂如口中食物也故曰含外實内虚
[004-58b]
 則口空之象也上止下動則凡口之飲食言語皆見
 之只是下動其上則是根著於面不動也○頥貞吉
 者謂所飬得正則吉如何人之所養有二一是養徳
 一是養身二者皆不可不正故必觀其所養之道正
 不正乎如所養者聖賢大學之道則正矣或以異端
 小道則不正矣又必自考求其口實果正不正乎如
 重道義而畧口體則正矣急口體而輕道義則不正
 矣二者皆以正則吉不正則凶○觀其所養之道如
[004-59a]
 集義以養氣寡欲以養心學聖道而不溺於虚無崇
 正學而不流於術數則所以養徳者正矣○觀其所
 以養身之術如窮而不屑於嘑蹴逹而不至於素餐
 不以貧賤飢渇害其心不以聲色臭味汨其性則所
 以養身者正矣自求口實所該固廣故節飲食為養
 身之切務耳○自求謂自考也口實口中食物也似
 未及爵禄之類但先儒每兼説而大象本義以節飲
 食為養身之切務則養身不止飲食明矣○自求口
[004-59b]
 實特舉養身之一端以該其餘非謂養身止於口實
 也故朱子小註以爵禄起居并言之○爵禄亦説得
 口實爵禄左右是人君所以供我食用者故曰食采
 但起居似不切於口實字豈口實僅舉養身一節以
 該其餘者乎○程傳曰聖人設卦推養之義大至於
 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與人之養生養形
 養徳養人皆頥養之道也動息節宣以養生也飲食
 衣服以養形也威儀行義以養徳也推己及物以養
[004-60a]
 人也○雲峯胡氏曰槃澗董氏嘗問朱子曰本義謂
 觀頥謂觀其所養之道自求口實謂觀其所以養身
 之術與程傳以觀頥為所以養人之道自求口實為
 所以自養之道如何朱子沉吟良乆曰程傳似勝盖
 下體三爻皆是自養上體三爻皆是養人先人而後
 巳者君子觀頥之象自上而下云云/
天地養萬物
 如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晅之艮以止
[004-60b]
 之兊以説之是也
聖人養賢以及萬民
 聖人欲養天下萬民以為非一人之身所能周也則
 於萬民中擇其賢者而養之與之共天位也與之食
 天禄也由是賢者為之布其徳而敷其惠承其流而
 宣其化而天下之民皆得其養矣是聖人養賢以及
 萬民也○養賢直為民計也重在民無正字意欲養
 民非先養賢不可故不直曰養萬民而必曰養賢以
[004-61a]
 及萬民本是聖人與天地字對萬民與萬物字對
頥之時大矣哉
 承上言天地之於萬物此養也聖人之於萬民亦此
 養也則頥之時不既大乎哉
山下有雷頥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程傳曰雷震於山下山之生物皆動其根荄發其萌
 芽為養之象○夫山下有雷頥與天下有雷物與无
 妄大槩相類但規模小大不同山下有雷所及有限
[004-61b]
 也如天下有雷則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廣博而週遍
 矣○二者養徳養身之切務則知養身養徳之事不
 止二者朱子曰諺云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甚好此語
 前輩曽用以解頥之象
初九舎爾靈龜觀我朶頥凶
 初九陽剛在下本能自守而無所羡慕於外者如靈
 龜咽息不食而以氣自養者今乃上應六四之隂陽
 既得隂見可欲而動則往從之矣是為所守不終之
[004-62a]
 義故象云云/○朶頥不可謂靈龜朶頥既是靈龜便
 不朶頥若朶頥則非靈龜矣觀我朶頥謂初九觀四
 而朶頥也亦非謂四朶頥也○朶頥畢竟是説初九
 但不可謂靈龜朶頥耳○朶頥欲食之貌凡人與物
 皆然○程傳曰爾謂初也我對爾而言初之所以朶
 頥者四也然非四謂之也假設之詞耳○徐進齋曰
 爾者初也我者四也舎爾觀我若四語初之詞也一
 説我字不同依動於欲字則我誠為觀四○夫舎爾
[004-62b]
 靈龜在人事只是無求於外而自足者非全是不食
 也本義足以不食之言要看得好孟子謂充仲子之
 操則蚓而後可也此豈人所可為哉盡之矣○既動
 於欲則溺於欲矣故凶○靈龜只是不食故謂之靈
 至朶頥則不足謂之靈龜矣所謂君子去仁惡乎成
 名○陽剛在下足以不食是賢人甘於窮約之象上
 應六四而動於欲為以非道得富貴者所惑亂也此
 如東漢之華歆
[004-63a]
六二顛頥拂經于丘頥征凶
 六二隂柔不能自養也若求養於初則以上求下顛
 倒而違於常理也若求養於上則又非其比應彼將
 不吾與往而得凶也顛頥謂下養於初也對於丘頥
 説此以象言而占在其中○六二顛頥拂經既顛頥
 則拂經矣至六四則止為顛頥六五又止為拂經何
 歟曰顛頥皆謂以上倒求於下也然單言顛頥即拂
 經在其中矣二兼言拂經者對下文貞凶言乃其害
[004-63b]
 也五單言拂經者亦言其害也反賴上九之養亦是
 顛頥之意下文居貞吉與不利渉大川對言○六二
 亦柔順中正者何至如此之不利曰自頥言之巳是
 不能自養者自立不得了縱然柔順中正亦只是用
 於求人巧為媚悦而已曽何足録哉○以上求下如
 春秋桓十五年書天王使家父來求車是也又有求
 賻求金春秋皆書以譏之正顛頥拂經之義也○于
 丘頥又不如顛頥亦有顛頥而吉者六四是也○六
[004-64a]
 二固是才弱亦其時勢之不利爻辭云云/正為之太
 息其不利也○求養於初僅拂常耳求養於上則上
 非初之比其氣髙矣必是取羞而無益○于丘頥貞
 凶本義云求養於上則往而得凶以此為例可見卦
 爻辭之言吉凶亦有以象言者矣○初位二之下上
 位二之上於上下處亦要有辨
六三拂頥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三既拂於頥雖正亦凶如飲食男女之養非不正
[004-64b]
 也然以不中正之人而處動極則必至於狥利而害
 義縱欲以傷生能無凶乎十年勿用無攸利甚言其
 凶也○夫六三貞凶又十年勿用无攸利者盖既隂
 柔又不中正又處動極悖道之甚故其凶亦甚也
道大悖也
 正謂其拂頥○六三十年勿用道大悖也即謂其隂
 柔不中正又處動極也○六三道大悖盖窮斯濫者
 也
[004-65a]
六四顛頥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四隂柔不能養物而居上則有養人之責然柔而
 得正雖不能養人而庶幾知所以求其塞責者况所
 應又正則初九之陽也故賴其養以施于下則雖顛
 而吉程傳所謂己不勝其任求在下之賢而順從之
 以濟其事則天下得其養而已無曠敗之咎故為吉
 也○六四下賢求益之心必如虎之視下專一而不
 他其求食繼而不巳則於人為不二於己為不怠乃
[004-65b]
 可以養人而不窮而無負於養人之責矣○其欲逐
 逐亦是説虎不是直説四之所欲逐逐也盖二句都
 是象故以虎貫説觀本義所解辭意亦可見○虎視
 眈眈任之不貳也其欲逐逐乆而不替也如云管仲
 得君如彼其專也是眈眈之意行乎國政如彼其乆
 也是逐逐之意亦為有分○柔居上而得正則無不
 正之求所應又正則能應其所求故雖顛而吉然終
 與井收勿幕其出有源而不窮者不侔故雖眈眈其
[004-66a]
 專逐逐其求乃得无咎者○按參義曰下賴上之養
 則不可以求上賴下之養則不可以不求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渉大川
 六五居尊位而不能養人反賴上九之養固是拂經
 然自家既不能養人則賴賢者以養人是亦其正道
 也故居貞則吉而象傳曰順以從上也若自用以渉
 險則不利矣以其任大責重故自用則有渉險之象
 程傳以居貞為處常渉川為處變愚謂本義似無此
[004-66b]
 意語録亦如程傳恐是初年之説○又曰六五隂柔
 不得正居尊位而不能養人盖隂柔則其才不足以
 養人不正則其徳不足以養人正與六四柔居上而
 得正者相反然既居尊位而不能養人將何以釋重
 負耶其所賴於上九之養者豈徒以自給而已哉如
 東周之君亦自有東周之民安得遂為无首之比哉
 故居貞吉但不可渉大川○又曰六五反賴上九之
 養非特自養實所以養人也盖此卦上三爻皆是養
[004-67a]
 人者六四顛頥亦是養人者况六五居尊位者乎有
 欲不做養人看者非也○又曰反賴上九之養一句
 難於分曉或言六五只是資上之養不復以養人故
 本義之不及也曰然則本義用居尊位字何為且自
 古豈有居尊位而無養人之責者乎其曰居貞吉不
 可渉大川但謂須任人而不可以自用耳固非謂專
 賴上九之養以自贍給也若但賴以自贍給則其位
 巳喪不復足謂之居尊位矣○一説反賴上九之養
[004-67b]
 謂五當位而不能自養其人反使上九之不當位者
 養之此説直截痛快視前説為省力之甚當從無疑
 即本義之本㫖也○故下爻曰六五賴上九之養以
 養人是物由上九以養也亦足以相發矣雲峯又引
 盤澗董氏述朱子之言曰上體三爻皆是養人下體
 三爻皆是自養見&KR0143傳首條之下
上九由頥厲吉利渉大川
 上九由頥但就他事任説至利渉大川&KR0077是大濟天
[004-68a]
 下之險以其陽剛之才而在上位故也若只空空説
 箇渉川則陽剛可矣本義又著在上二字何為且與
 六五不利渉大川不相對○利渉大川還在由頥之
 後六五不利渉大川意亦在拂經之後○夫不可渉
 大川明其若自用則不足以自濟也若只作不利渉
 大川之占則六五既是隂柔不正云云/不消言其不
 利渉大川而占者當亦不至用以渉大川矣今乃曰
 云云/可見是就養道説也不然此爻與渉川何預○
[004-68b]
 厲吉利渉大川此卦是頥何縁兩爻俱説渉川明是
 就養道説也陽剛則有可濟之才在上則有可濟之
 資○頥上九是大臣之任大畜剛上而尚賢亦取賢
 臣之象如大有六五自上九視之又以為賢臣之象
 易之不可為典要也如此
大有慶也
 由頥厲吉則有以使天下之人皆得其所養矣故曰
 大有慶也此爻之義於周公親身見之伊尹亦然○
[004-69a]
 天下之得其養者上九之慶也○于實嘗論坤之六
 五曰成昭之世周霍之臣百官總己專斷萬幾雖情
 體信順而貌近僣擬言必忠信行必篤敬然後可以
 取信於神明無尤於四海見紀聞坤六五此義宜用
 之匪其彭及有孚在道更為切○夫頥之六爻陽剛
 則有以自養其在上者又可推以養人若隂柔則資
 養於人其甚者并失其所資矣六三是也
巽下/兊上
[004-69b]
大過棟撓利有攸往亨
 四陽居中過盛居中二字似無大義與下文上下二
 字為對但其他四陽之卦何以不為大過其他二隂
 之卦何以不為棟撓此則不可畧也○四陽若不聚
 居於中但一畫散居則不成大過矣○看來此卦所
 以為大過者只縁下面一隂太弱了載上不起因并
 上隂作一類看而取大過之名不然當取他義矣○
 大過棟撓者四陽居中過盛上下二隂不勝其重則
[004-70a]
 上無所附而下無所支矣故撓彖傳棟撓本末弱也
 程傳曰中強而本末弱也○又曰大過棟撓以人事
 言之如頓十萬兵於泉城兵過多而民力不供其勢
 必潰又如以極剛治小邑若某進士作小縣令却常
 鞭人至四五十常用夾棍之類民不能堪則其官必
 不能保矣是即大剛則折之理○棟直承而上宇兩
 垂而下故曰上棟下宇棟在中而直上者觀三四二
 爻可見○棟撓棟自是棟梁自是梁棟直而梁横宇
[004-70b]
 則兩垂而下又云棟屋脊標也又曰屋穏也○上棟
 下宇棟雖曰上實自下而上也宇雖曰下實自上而
 下也盖棟植於地而向乎上宇啓於極而向乎下○
 卦之四陽皆棟也六爻惟三四二爻取棟象○四陽
 居中有屋棟之象不必太拘形似可也○棟撓者二
 隂之弱實陽之過也當此者必須過而不過乃可故
 剛過而中巽而説行則利而亨矣○又曰大過棟撓
 是以成卦之象言之而於剛過而中巽而説行利有
[004-71a]
 攸往乃亨是又從卦中取出好處説乃救過之道也
 按有可行之道此句似與撓字相照應盖撓則不可
 行矣彖辭利往正對撓字言也
棟撓本末弱也
 或者弄文謂非陽之過乃隂之弱也是不然雖隂之
 弱實陽之過也使陽不過當度隂之弱而處之不至
 自取撓敗之愆矣
剛過而中巽而説行
[004-71b]
 本卦大過過也剛過而中巽而説行則皆是不過之
 義故利而亨以此味之則下文所謂大過人之材不
 必指此二句矣又曰一説剛過而中專指二五不可
 謂四剛雖過而二五得中也本義四陽雖過四字在
 剛過而中之外未當○一説如此則指二五二陽爾
 何以名為過大過之過指四陽也豈二過字不同乎
 主此説最穏不必求新也○内巽外説内巽謂其心
 之巽而善入於人情物理也外説謂外有和説之氣
[004-72a]
 能不乖戾於物也此最是可行之道可見過而有不
 過者存○巽而説行論理則行字似總承剛過而中
 巽而説兩句今觀本義云四陽雖過而二五得中内
 巽外説有可行之道其文勢則止以屬巽而説又按
 小畜健而巽剛中而志行重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
 俱偏屬一邉今只依文勢講
利有攸往乃亨
 謂利往即亨也故本義曰故利有所往而得亨也利
[004-72b]
 往則對撓字言
大過之時大矣哉
 大過之時非時大過也人當大過之時也以其時事
 宜於大過也其理正小過所謂過以利貞與時行者
 也大過二字屬人人多不察耳○大過本是不好字
 但曰大過之時大矣哉則是當大過者也亦主處時
 之變者言故堯舜之禪受因其子之不肖而過於斷
 也湯武之放伐因其君之無道民之不堪而過於勇
[004-73a]
 也此非常道萬不得已而後為之者也○大過只是
 過於常也大字更重夫過已為人所異者况大過乎
 故先儒以為堯舜之禪受湯武之放伐為大過然非
 聖人有意於過時當然耳○大過之時大矣哉此時
 字是易中之時非只時候之時是人當用其大過所
 為之時與頥之時坎之時蹇之時同類○剛過而中
 一段是釋卦辭只説尋常大過之得失而已至於大
 過之時大矣哉却是於常道之外越出一等大事來
[004-73b]
 説故謂之極言也豈可以卦體卦徳即為大過人之
 才○此是剛過而中就於過中尋得箇中來説與他
 處剛中不同則大過人之才不以承上文者為當○
 大過人之才不必指上文剛過而中巽而説行説另
 自泛説為長盖本文只是大過之時有大過人之才
 其本義云非有大過人之才不能濟者只用以明大
 過之時之大耳○大過棟撓者言其常也大過之時
 大矣哉則許其大過矣乃主於變而言也○本義大
[004-74a]
 過之時字亦當與本文時字不異此處甚難言當巽
 以入之只要求得是○一説大過人之才終不能外
 剛過而中巽而説行何也只一箇剛中再無以加矣
 况巽而説正為善處事處此乃所以克濟也何必拘
 於過而不過耶過而不過朱子元無有此説且卦辭
 利有攸往四字甚事都該在裏許了獨非所濟大過
 之道乎此二者既為濟大過之道則是大過人之才
 矣故此句繼承上句為通更以隨之時義大矣哉旅
[004-74b]
 之時義大矣哉例參觀之可見其非曲説○又按前
 説以為救過之道亦是此意矣故兩存之以備問○
 據本義大過之時非有大過人之才不能濟也此豈
 是過而不過之義若作過而不過説斷從貫通不得
 ○皇極外篇三十八板有曰大過本末弱也必有大
 徳大位然後可救常分有可過者有不可過者有大
 徳大位可過者也伊周其人也不可懼也有大徳無
 大位不可過也孔孟其人也不可悶也其位不勝徳
[004-75a]
 耶大哉位乎待才用之宅也
澤滅木大過 至/ 遯世无悶
 澤滅木澤之大過也非木之大過也朱子小註曰木
 雖為水所浸而未嘗動故君子以不懼无悶則是木
 大過矣此未定之説也况澤既滅木其木安能全不
 動今遇水潦山木横數畆而漂流至推橋塞路者亦
 無算也故定本義時不取○又曰獨立不懼遯世无
 悶雖均之為大過人之行然獨立不懼則不問隠顯
[004-75b]
 遯世則偏是隠者建安丘氏曰用之則獨立不懼舎
 之則遯世无悶愚按韓文公所作伯夷頌則隠者亦
 有獨立不懼處何必偏指見用者○一説遯世无悶
 又深於獨立不懼矣盖獨立不懼在朝廷亦可如此
 在鄉黨亦可如此甚者至於舉世不合則寧遯世而
 无悶也然亦有由仕宦而遯者如髙宗舊學於甘盤
 既乃遯于荒野又如微子去之亦是又如梅福掛冠
 而去不知所之皆仕宦而遯者
[004-76a]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初六隂柔能慎者巽體尤能慎况居巽體之下巽而
 又巽慎之至也故象藉用白茅夫物而藉者可謂慎
 矣必藉之以茅又藉以白茅慎之至也尚何咎之有
 ○本義曰茅物之潔者此句似不虚設大傳曰藉之
 用茅何咎之有又曰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只
 説茅字未曽及白字意故本義闡之亦以補大傳耶
九二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004-76b]
 九二爻象以人事言則是剛稍過而得柔以濟之於
 事猶利也○又云陽過之始而比初隂如老父之得
 才子而足以幹家之蠱庸君之得賢臣而有以振國
 之衰餘可類推○四陽過盛二隂不能承之為棟撓
 今陽過之始而初隂承之是有以濟其過而補其弊
 也○又如人家一主翁以大剛治家得一内人時𨗳
 之以寛厚則家衆亦不至離心而利矣在官亦然一
 長官用法大嚴得一佐貳輔之以寛厚則在下無怨
[004-77a]
 叛者矣其不利乎○按參義曰九二在初六之上老
 於初六故二為老夫而初為女妻九五在上六之下
 少於上六故上為老婦而五為士夫此但以爻之上
 下為老㓜也斯得之藍田吕氏云吕氏之説見九五
 本義下
過以相與也
 主陽過而言不必依程傳説初二俱過
九三棟撓凶
[004-77b]
 九三棟撓自撓也盖以剛居剛不勝其重無過而不
 過之意所以撓如九四以陽居隂而不過則象隆矣
 所以彖有取於剛過而中巽而説行也○又云九三
 以剛居剛不勝其重正所謂過剛則折也自不勝其
 重也○按參義曰大剛則折其凶宜也
不可以有輔也
 據象言
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004-78a]
 夫有他吝者任己之是自足以成功資非其人反足
 以敗事○或曰二比初則无不利四若應初則為吝
 何也盖二雖當過之時然處得其中故能用柔以相
 濟若四則以陽居隂剛柔已自得宜了不必外假他
 人之助也若更牽於初則以柔濟之過於柔矣所謂
 隆者其不轉而撓耶○又曰依九四下應初六以柔
 濟之之例則陽過之始而比初隂亦可言初之隂有
 以濟九二之過也一説九四本義言柔而九二本義
[004-78b]
 言隂隂與柔亦有當辨者
不撓乎下也
 不撓正貼隆字隆則髙立不堕故曰不撓乎下也不
 必用程傳不下係於初之義亦自可隆於上則不撓
 乎下也○一説亦據象言程傳謂不下係於初也更
 宜詳之愚按爻辭有他吝是設戒辭對應爻説棟隆
 只就本爻取象程傳似渾滚説了
九五枯楊生華 至/ 无咎无譽
[004-79a]
 程傳曰九五當大過之時上比過極之隂其所以相
 濟者如枯楊之生華雖有所發无益於枯也上六過
 極之隂老婦也五雖非少比老婦則為壯矣以士夫
 而得老婦殊非美也○藍田吕氏曰九二在初六之
 上老於初六故曰女妻女未嫁者也九五在上六之
 下少於上六故曰士夫士未娶者也○九五已是陽
 過之極而猶曰士夫者上六居五之上視五猶為老
 也○下爻朱子總註曰所謂老婦者是指客爻言則
[004-79b]
 吕氏所謂五在上六之下為少於上六故曰士夫者
 解得極分明○雲峰胡氏曰枯楊而梯可以復生枯
 楊而華速其死也老夫得女妻猶可生育士夫而有
 老婦无復生道矣故反稱老婦得士夫士夫謂九五
 也○九五爻象以人事言之則是在我過剛已自失
 當了而所比者又過於柔胥失之矣則於事何濟故
 无咎无譽○陽過之極又比過極之隂言本身是陽
 之過所比尤是隂之過如君已欠明而其臣又暗父
[004-80a]
 已欠壯而其子益弱尚何譽之有其曰无咎者明非
 已之致也時也運也遇也安得獨咎之○枯楊生華
 二爻所謂過者都是過時之義若以君欠明而臣又
 暗為言者俱不切於五上過時之義
上六過渉滅頂凶无咎
 主事言則曰凶主理言則曰无咎可以勸忠義矣此
 聖人之情也象傳過渉之凶不可咎也義益精意益
 切矣○又曰詳觀大過卦爻大槩一於過便不好但
[004-80b]
 過而不過者便好如卦名大過者一於過也故棟撓
 若剛過而中巽而説行則為過而不過斯利往而亨
 矣如初六之過於畏慎是當大過之時而有小過之
 行所謂行過乎恭者也故无咎若九二陽雖過而有
 初六之柔以濟之故无不利九三以剛居剛則一於
 過矣故凶九四以陽居隂亦過而不過也故為棟隆
 而吉九五陽過之極又比過極之隂則是一於過矣
 故无譽惟上六之過渉而於義為无咎乃殺身成仁
[004-81a]
 之事又何過之有哉盖不以成敗論也然此文王周
 公之辭大槩皆以常道論之至於孔子大過之時大
 矣哉一句則又是可與權者之事所謂堯舜之禪受
 湯武之放伐要非聖人不能也至是則天下之理只
 大過一卦亦足以盡之而無餘矣
坎下/坎上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習重習也兩字皆虚坎險陷也兩字皆實○其象為
[004-81b]
 水何也陽陷隂中外虚而内實也○此卦上下皆坎
 此坎是三畫坎卦也是為重險此重險字方貼卦名
 習坎○其象為水陽陷隂中外虚而中實也陽陷隂
 中謂水在坎中也水在坎中便是中實既是中實則
 自水體之外皆為虚矣故曰外虚而中實○凡水之
 行必有受處受之者虚而水實其中故曰陽陷隂中
 外虚而中實也一説陽陷隂中以申險陷之義外虚
 而中實者也以申其象為水之義○中實為有孚心
[004-82a]
 亨之象此中實即是外虚而中實者也即指水言也
 即用彖傳水流而不盈之説也其本義所謂内實即
 中實也行險而不失其信即以申水流而不盈之意
 行有常即以申内實之意○中實為有孚心亨之象
 以卦象言固是中實以卦體二五之剛中言亦是中
 實盖卦象之所謂中實者正取二五之以陽各居一
 卦之中所謂陽陷隂中外虚而中實者也盖卦象又
 本諸卦體○以二五之剛中象水之内實以水之内
[004-82b]
 實象人之有孚○夫九二以陽居下體之中九五以
 陽居上體之中皆為中實中實似只為有孚之象而
 以兼心亨之象者盖人惟中無定主則心便虚了虚
 則得喪能摇之禍福能怵之而心不亨矣所以中實
 為兼有孚心亨之象○有孚維心亨乃行有尚何也
 人之處險若無孚信而有僥倖苟免之心則心不勝
 其憂惱是徒足以重其困耳惟能内有孚信而其心
 亨通身雖處險而心不為險所怵如此則理有能為
[004-83a]
 之機而勢有可乘之便險中獲濟而行有尚矣不然
 則雖有可出之便而亦自不知所為目見此類最多
 也○此有孚須兼行有常意終始安於義命而無僥
 倖苟免之心也○有孚心亨兩象一義盖處險能有
 孚則其心自亨矣心既亨矣何往不濟○本義中實
 為有孚心亨之象一句是盖卦辭之言不可就以有
 孚維心亨為象行有尚為占通觀六十四卦辭可見
 ○一説卦辭雖分象占若通作占則本義上曰中實
[004-83b]
 為有孚心亨之象下曰故其占如此似不可强合愚
 則謂當依需卦例需曰其卦九五以坎體中實陽剛
 中正而居尊位有孚得正之象云云/矣而下則云故
 占者為有所待而能有信則光亨矣若又得正則吉
 云云/則卦本義象占之疑自可判然矣○☵坎☲離
 二卦即太極圗之 也夫天地之所以造化萬類隂
 陽二者而已矣水太隂也隂根陽故坎水體陽而用
 隂火太陽也陽根隂故離火體隂而用陽凡隂皆水
[004-84a]
 凡陽皆火金者隂之穉木者陽之穉亦水火耳故上
 經首乾坤而二儀之體立終坎離而二儀之用行諸
 先儒之説或未暇及也先天圗説亦曰乾坤定上下
 之位坎離列左右之門其即此之謂乎水火既為隂
 陽則所該者廣矣若 即坎離則 内陽外隂宜為
 坎矣今乃為隂静 内隂外陽宜為離矣今乃為陽
 動何也曰不可以此三條當此三畫也圗之隂静兩
 條黒者隂也離也其中白條者隂之根乎陽也圗之
[004-84b]
 陽動兩條白者陽也坎也其中黒條者陽之根於隂
 也不可泥於畫也只於隂陽上分水火之象也若卦
 則坎本皆隂而陽主之亦如陽動之根乎隂也離本
 皆陽而隂主之亦如隂静之根乎陽也無不符合之
 理盖在圗之内畫即卦之外畫亦巧乎哉○中實為
 有孚心亨之象
習坎重險也
 謂險而又險也不是以卦徳釋卦名義又不是以卦
[004-85a]
 象釋卦名義只是據字訓義更重在習字
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
 兩句純是以水言就見得有孚之象卦辭有孚以人
 言也非以水言也今彖傳云云/者以卦象釋有孚之
 義也本義云内實而行有常者正是倣那水流不盈
 行險不失其信模様説出人之有孚處耳○又曰水
 流而不盈者源泉混混不舎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
 四海水之流也何嘗有盈乎故又曰行險而不失其
[004-85b]
 信○水流而不盈足於此即通於彼也盈謂盈溢行
 險謂水之行乎坎中也○夫本文水流而不盈就是
 行險而不失其信行險即水之流也不失其信即是
 不盈也不盈何以見其不失其信盖盈科則進一坎
 而復一坎者水之性常然而不改移者也然則只曰
 水流而不盈可矣必曰行險而不失其信者不如是
 無以彰坎水有有孚之象也○内實而行有常以處
 險言便是中有定主而終不妄動之義○内實已是
[004-86a]
 有孚加箇行有常者以申詳人之内實也盖内實者
 行必有常非行有常不得為内實○就習坎上説有
 孚則只是行有常也○本義内實而行有常不可以
 水流行險為内實意不盈與不失其信為行有常意
 盖水流行險是行字意不盈與不失其信是有常字
 意本文只是行有常意而本義必冠以内實者本卦
 辭有孚之義則須用内實以襯貼之也此朱子解經
 之周宻處○大凡易中有孚皆要從他來歴説得方
[004-86b]
 是
維心亨乃以剛中也
 觀彖傳維心亨乃以剛中也之辭方知有孚與維心
 亨相連説不是兩象並立但有孚一定心亨故曰中
 實為有孚心亨之象中實只是有孚而心亨之義自
 在其中矣○又云要看彖傳一以字見得剛中乃能
 心亨剛中只是有孚而心亨之義自在其中矣○維
 心亨乃以剛中也分明是卦體而本義不言者盖所
[004-87a]
 解卦體如此類者多矣此何疑哉亦不待言也本義
 但曰以剛在中心亨之象其為卦體亦已明白盖不
 待言也○曰維心亨乃以剛中也可見心亨由於有
 孚
行有尚往有功也
 言其能出乎險也處險者以出險為功
天險不可升也 至/ 大矣哉
 不可升者天之險也山川丘陵者地之險也王公設
[004-87b]
 險以守其國者人之險也王公設險不是承山川丘
 陵説如城池甲兵紀綱法度之類皆是○又云地險
 山川丘陵也水流者曰川瀦者曰澤土髙曰丘大阜
 曰陵大陸曰阜○險之時且如此之大可以其險而
 小視之哉盖易中百物不廢巨細美惡無一可少者
 此易道之所以為廣大也○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
 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此皆就用上説故曰
 險之時大矣哉盖域民以封疆之界固國以山川之
[004-88a]
 險威天下以兵革之利此皆其用之所在也天險取
 其類爾
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徳行習教事
 程傳之説俱未精似只可用往者過來者續講之為
 當○夫君子以常徳行習教事不必説向濟險去或
 曰按此例則振民育徳亦似不用説入治蠱去曰彼
 有朱子語録可據且易傳亦無定例也○按本義曰
 治己治人皆必重習然後熟而安之治人之事亦要
[004-88b]
 已熟而安之主君子言不主所治之人熟且安也○
 常徳行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坐如尸坐時習也
 立如齋立時習也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
 聞之類習教事者過者抑之非一抑所能制也不及
 者引之非一引所能就也朝厲而夕飭之三令而五
 申之使其熟於見聞安於軌度所謂誨人不倦也所
 以期底於有成也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凶
[004-89a]
 初六以隂柔居重險之下隂柔既非濟險之才又居
 重險之下則其勢又難於自免其象則為習坎而入
 于坎窞矣習坎入于坎窞只是一義非習坎自習坎
 入于坎窞又自是入于坎窞也以六三言入于坎窞
 而不言習坎例之可見窞者坎中之險可見是險而
 又險無可出之理矣其象如此其占則凶而已○既
 曰習坎而又曰入于坎窞言其不止習坎又入于坎
 之窞也明其終不能免○大凡入坎者猶有可濟之
[004-89b]
 理入于坎窞則終不可出矣
習坎入坎失道凶也
 此失道當以先迷失道未失道也及上六失道參看
 大抵隂柔故不能得其處險之道而益入于險耳一
 説失道兼隂柔居重險之下説上六失道亦兼以隂
 柔居險極○又曰初六以隂柔居重險之下則曰失
 道凶也上六以隂柔居險極則曰上六失道盖内實
 而行有常有孚而維心亨此則得其道者也隂柔不
[004-90a]
 剛且不中是正與中實者相反况居重險之下與居
 險極者乎○失道凶也或曰子以失道專指隂柔而
 不兼居重險之下然則何以該入于坎窞之義乎曰
 不可以隂柔貼習坎以居重險之下貼入于坎窞也
 盖雖居重險之下其失尤在於隂柔使非隂柔而以
 剛濟之則所謂重險之下者分數自減矣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九二處重險之中此中字輕看坎有險此坎字亦輕
[004-90b]
 看以其處重險之中其險未可出是有險也不必以
 坎為險有險為重險○坎有險在坎有險未能自出
 也然視入于坎窞者有間矣○然剛而得中縱然未
 能出險而其在險之中亦未為甚病也故其占可求
 小得○求小得亦只是險中所得而已故曰未出中
 也若出乎險中則為大得矣○或曰坎有險其詞如
 何曰六爻皆坎者也使其能出乎坎則其坎為無險
 矣今也未能自出則其坎為有險矣何難為詞○坎
[004-91a]
 有險與九五坎不盈一様句法一様義理○坎有險
 言其在坎也尚有險而未能自出也其占以剛中故
 僅可求小得言終未能出險也○按參義曰九二剛
 而得中為中徳不失而心亨故坎雖有險而尚可求
 小得但不能大有為耳如二者非才徳之不足乃時
 命之未亨可為之愍而不足為之病也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隂柔既非濟險之才不中正又非柔善之行以此而
[004-91b]
 履夫重險之間安有自出之理故其來也亦坎往也
 亦坎何也往則有上坎在前是前遇乎險矣來則有
 下坎在後是後又枕乎險矣前後皆險進退維谷吾
 見其坎也日有甚焉将入于坎之窞而不能復出矣
 占者得此决不可用也凡一切事皆當退止爾又云
 險且枕承來之坎坎言也入于坎窞承險且枕言也
 如此則勿用矣○來之坎坎險且枕謂其往也坎則
 是前遇箇險矣其來也坎則是後枕箇險矣○枕是
[004-92a]
 箇不好字故曰倚著未安之意如所謂芒刺在背者
 ○詩大雅桑柔篇曰進退維谷傳云谷窮也即來之
 坎坎之謂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无咎
 九五居上六四近之有君臣之分但時乎習坎不無
 艱阻而有不得相遇之患然在險之時剛柔相濟人
 之常情無事則其勢安勢安則心縱心縱則難入而
 上下之情反有乖者有事則其勢危勢危則其心憂
[004-92b]
 心憂則相求相求則其遇合也轉易矣故不甚拘拘
 於上下禮際之間但只用樽酒簋而益以誠心其進
 結也亦不必由户而入只自牖以進亦自得相遇矣
 始雖艱阻終得无咎○又曰樽酒簋謂不必饔飱牢
 禮之盛但一樽之酒一簋之殽以將意而其貳也亦
 不必於酒殽之拘但用缶器以備禮斯亦可矣缶謂
 貳以缶樽而不必拘於酒貳以缶簋而不必拘于殽
 承上樽酒簋而言也○貳用缶或拘於益以誠心之
[004-93a]
 言謂始用薄禮而益以誠心殊失本㫖盖樽酒簋時
 誠心已備了故可只用樽酒簋至是又云益以誠心
 者以益之時無復薄禮可言只是誠心而已故特用
 誠心字非至是始有誠心也○始雖艱阻自坎上來
 謂不相遇也終得无咎相遇矣相遇乃得无咎○處
 坎之時故如此其艱阻然則剛柔相際則雖艱阻亦
 必得相遇此與睽之遇主于巷无咎正相類○朱子
 語録謂樽酒至自牖終無害于義理故无咎无咎者
[004-93b]
 善補過之謂也○此説恐與本義始雖艱阻一句不
 甚照應恐是朱子向前未定之説夫當險之時若不
 能委曲以相從則於臣子之職為未盡而心為未安
 亦安得為无咎○六四在險之時與五剛柔相濟其
 相得當倍於恒情故只用薄禮益以誠心云云/○納
 約自牖者以權濟經也何害○納約自牖謂以樽酒
 簋貳用缶而自牖以納約也一氣讀下○樽酒簋謂
 不必八珍九鼎之富也貳用缶謂不必饔飱牢禮之
[004-94a]
 盛也納約自牖謂不必由户升堂之儀也此皆當險
 之時以剛柔相際之故而不相求全責備也○貳用
 缶明不必復貳以樽酒簋也○此爻謂始用樽酒簋
 而繼之以缶自牖而進結于君也三句連貫作一事
 ○樽酒簋只是以象薄禮貳用缶只是以象誠心納
 約自牖只是以象因其所明者而通之得魚則忘筌
 矣○自牖朱子曰非是不可由正盖此時事變不一
 勢有不容不自牖者不由户而自牖以見艱險之時
[004-94b]
 不可直致也○自牖要説出非所由之正而室之所
 以受明意出大抵當此之時人臣納于君亦因其明
 處而通之耳見其易為力也○參義曰室雖暗而有
 明者焉窻牖是也君心雖暗而有明者焉其性之偏
 長者是也人臣之進善者將順其所長而委曲以𨗳
 之則吾之言易入矣○夫自牖者勢不得不然非有
 意要從此進故曰非所由之正
剛柔際也
[004-95a]
 本義剛柔相際字面實本象傳剛柔際也一句此與
 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同例故曰只是四五二字○
 一説剛柔相際盖九五雖剛而六四能用柔道以入
 之所謂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大槩皆是柔道也
 故象傳特喫𦂳此義曰剛柔際也愚謂本義在險之
 時一句更重且剛柔之際還須説上情下接下情上
 交之意為要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004-95b]
 尚在坎中坎不盈也坎雖未盈然以陽剛中正居尊
 位而時亦將出矣故將必至於既平盈則平矣平則
 出矣○盈平二義相繼其歸同也但以未出乎險則
 當下不盈字以將出而言則當下平字○朱子曰不
 盈是未平但將來必㑹平○雲峯曰坎不盈也猶有
 險也祗既平則无險矣○大凡險陷之地盈則平矣
 平則是平地而非坎矣故不盈猶是坎前此有以此
 爻為取象于水者誤矣○陽剛中正居尊位與而時
[004-96a]
 亦將出是二義陽剛中正是能動而有孚心亨○盈
 則平而出矣不盈猶未平也然將平矣
坎不盈中未大也
 中者徳也徳在我者也未大者時也不在我者也故
 僅祗既平而未即平也○九五有中徳而不得為大
 者為坎所屯也屯九五曰屯其膏施未光也一例○
 又云習坎九五有中徳而未大與屯九五之屯其膏
 施未光者相近
[004-96b]
上六係用徽纆置于叢棘三嵗不得凶
 係用徽纆拘係之以徽纆也置于叢棘從而維之於
 叢棘也三嵗不得三嵗之乆猶不得解脱也○又曰
 係用徽纆置于叢棘三嵗不得凶如棊者馬砲車具
 及將軍再無生路也如晉人伐吳晉王渾出横江所
 向皆克其截江鉄鎻及拒舟鉄錐又為王濬所破杜
 預等又破殺其將遂乘破竹之勢徑造建業而吳亡
 矣又如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
[004-97a]
 以饑饉而又有内變發乎蕭墻之内尚能國乎○按
 陸氏徳明曰三股曰徽兩股曰纆皆索名
離下/離上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離麗也隂麗於陽盖三隂之卦本皆乾也一隂居乾
 之下則為巽居其中則為離居其上則為艮故曰隂
 麗於陽故曰其象為火體隂而用陽也○離麗也隂
 麗於陽其象為火體隂而用陽也不言明義者此卦
[004-97b]
 之辭亦是麗意不及明義也隂麗於陽而明明元在
 陽也故旅本義曰艮止而離麗於明○又云隂麗於
 陽麗於其内也故曰體隂而用陽也○體隂而用陽
 按邵子漁樵問答曰敢問火善灼物何必待薪而後
 傳漁者曰薪火之體也火薪之用也火無體待薪然
 後為體薪無用待火然後為用以此言觀則體用之
 分了然矣○或曰按孟子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朱
 子以為明者光之體光者明之用今曰體隂而用陽
[004-98a]
 何也曰據此卦言如薪燭發光之根處皆暗是體隂
 也其騰上光燄用陽也據孟子則即此騰上之光燄
 是明者光之體也其光燄所射有以照耀乎物則是
 光者明之用也○一説火陽根隂故曰體隂而用陽
 於此不切○又有一説本義離麗也隂麗於陽做一
 項看其象為火體隂而用陽也又做一項看○本義
 離麗也程傳曰萬物無不皆有所麗有形則有麗矣
 在人則為所親附之人所由之道所主之事皆其所
[004-98b]
 麗也愚謂所主之事猶云所職之事盖居其位而掌
 其職亦所麗之理也故曰重明以麗乎正○夫物之
 所麗貴乎得正麗附托也如臣之委質於其君士之
 托交於其友皆要得正又如危邦不入邦有道而後
 入亂邦不居邦有道而後居孔子有見行可之仕有
 際可之仕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之類都是要麗得其
 正耳以至一事一物之間在在各有所麗俱要得所
 處之正○利貞亨所該甚廣一切所麗皆在其中矣
[004-99a]
 ○畜牝牛吉只取柔順意不必拘與上句利貞意相
 連故本義只曰牝牛柔順之物也○離正是隂卦上
 下二陽而一隂麗於其中柔為之主全是柔順之卦
 也故有牝牛之象○一説要承利貞説言柔順固是
 柔順然柔順而不正亦不為柔順也雖善為説但恐
 非本意○下句獨説畜牝牛吉者聖人作易教人卜
 筮元是要以開物成務都是切於百姓日用者畜牝
 牛亦一事也如田獲三品之類柔順之物尚多獨舉
[004-99b]
 牝牛讀者可以三隅反矣
日月麗乎天 至/ 乃化成天下
 此節是釋離之為離而舉天地人所麗以明其義也
 ○又云百穀草木麗乎土百卉中之能養人者皆謂
 之穀草木之實可養人者皆是也五穀舉其大者耳
 如人倫二字所該至廣五倫亦是取其大者○正韻
 穀實也善也禄也生也○重明泛説君臣不指二五
 柔麗乎中正方是指二五言○重明以徳言麗正以
[004-100a]
 位言君臣皆以明徳而麗乎君臣之正位則以一身
 之正而正乎天下之不正矣乃以化成天下者也天
 下風化皆自君臣而出君臣既正天下自定矣○天
 之精華見於日月星辰地之精華見于百穀草木天
 地二氣所鍾人物其精華之盛者尤在於明賢即所
 謂人文也故曰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
 以麗乎正乃化成乎天下
柔麗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004-100b]
 中正有内外意故六二兼有中正五惟中耳以中而
 該正也此亦要仔細看○是以畜牝牛吉也觀彖傳
 既曰故亨又曰是以畜牝牛吉也是另提頭可見畜
 牝牛不連帶利貞説若咸卦曰是以亨利貞取女吉
 也便是連帶况本義亦自明白○柔麗乎中正則貞
 矣故亨且柔麗乎中正則柔順之道得矣是以畜牝
 牛吉也○一説是以畜牝牛吉也亦要兼中正説盖
 柔順而不中正亦非柔順之正者故本義曰以卦體
[004-101a]
 釋卦辭若不兼中正意則此句在卦體之外矣曰本
 義例難如此拘如蒙以養正聖功也亦綴之於以卦
 體釋卦辭之條又如後夫凶其道窮也亦綴之於以
 卦體釋卦辭之條如此類者尚多○但是以二字亦
 要端的盖畜牝牛吉之義雖不重在中正然麗乎中
 正亦是指柔也故以畜牝牛吉就綴此解為有柔順
 義在也
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
[004-101b]
 只是一箇明但兩畨作耳推此義則繼明非以聖繼
 聖矣繼明只是緝熈意不可以下面爻義後明將繼
 為證説○繼明以徳言明兼體用自其一心一身之
 間以至應事接物之際無非是明徳所在故有以照
 于四方
初九履錯然敬之无咎
 以陽居下剛能動則不能安於下而處明體其才又
 足以進故其志欲進而其履錯然錯顛錯也急則錯
[004-102a]
 矣此無他急於進而失於敬故耳占者惟能敬之則
 无咎敬之非令其無進也但欲其慎重而安詳耳况
 以光明之資而終可令無進乎○不急於進則不至
 於錯然矣故曰以避咎也
六二黄離元吉
 六二黄離即彖傳所謂柔麗乎中正者然黄離之黄
 中色也爻兼中正獨言黄離以中該正也本義柔麗
 乎中而得其正盖所麗得中就是正也故只曰得中
[004-102b]
 道也○凡所麗得其中正之道便是黄離所該固廣
 也○柔麗乎中而得其正以人事言之所立者必天
 下之正位所行者必天下之大道必事其大夫之賢
 者必友其士之仁者如此之類是也自其存心之善
 言則曰中自其處事之善言則曰正中重於正而可
 以該乎正故爻辭只曰黄離而象傳亦只曰得中道
 也本義則詳之○黄離元吉泛就人事言不必指人
 臣事○一説黄離中可該正然此處中自中正又自
[004-103a]
 為正考之六五本義云柔麗乎中然不得其正可見
 要分明白彼又各有所主也彼之不得其正對柔麗
 乎中説則是己之所處本得其道而時勢之所遇則
 有不得其安者又一義也安可為典要哉不然彼之
 柔麗乎中便是此之黄離得中道矣又安有不得其
 正之説耶
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
 日昃之離是乃盛極當衰之日苟知其盛衰循環為
[004-103b]
 理之必至而安常以自樂聽其自至斯可也若或不
 鼓缶自歌則不能自處而惟大耋是嗟矣何益哉適
 以自速其斃凶也○又云日昃之離謂是日昃之明
 非如日中之明也言其衰也大耋耋至也正韻八十
 曰耋年之至也一註七十曰耋○九三鼓缶而歌與
 大耋之嗟此猶是假借字占之象也但象意極輕終
 不可以此為實説實説則此爻只當得人之老而將
 死者矣恐日昃之離四字不是專指此一事故須且
[004-104a]
 寛説分明是假辭此亦其一事○不鼔缶而歌程傳
 曰缶常用之器也而不名何器綱目赧王壬午三十
 六年秦趙㑹于渑池秦王請趙王鼔瑟趙王鼓之相
 如請秦王擊缶秦王不肯相如刼之云云/集覽缶盛
 酒瓦器也盖甌碗之類或曰按盈缶之義則是瓶罐
 之屬似長○相如請秦王擊缶亦以抑之缶不如瑟
 盖不知音者亦可能也盖自古有鼔缶之事故相如
 以請之○按程傳曰以理言之盛必有衰始必有終
[004-104b]
 常道也逹者順理為樂缶常用之器也鼔缶而歌樂
 其常道也○雲峯胡氏亦以缶為常用之器看來亦是
 不曰鼓琴鼓瑟鼓鐘而曰鼓缶豈非以缶為近而常
 用者乎
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九三為前明將盡九三即前明也九四為後明將繼
 之時九四即後明也○九四以剛廹之一説是廹前
 明也不指六五一説是虚説大抵虚説更為自然但
[004-105a]
 之字似無安著可以大過九三以剛居剛不勝其重
 來為例○後明將繼本是九四之明但以其發得來
 驟不至旋踵而自滅其明然則以剛廹之之字虚説
 為無疑矣○大凡繼他人有事者須和緩詳宻乃能
 有濟况當事初而急之蔑有濟者矣故激變生災而
 至於自焚○程傳曰夫善繼者必有巽讓之誠順承
 之道若舜啓然今四突如其來失善繼之道也○突
 如其來如朱子小註曰九四有侵凌六五之象此與
[004-105b]
 本義不同後明將繼之時九四即後明也程傳曰九
 四離下體而升上體繼明即初是也但又言在上而
 近君繼承之地也則不合矣○愚謂九四正所謂如
 秦政項籍豈能乆也秦政一夷六國遂掃滅百王之
 法項籍遂殺子嬰裂天下以封諸侯獨為覇王何暴
 哉突如其來如是以焚如而死如棄如○因突故焚
 焚則死死則棄矣○焚如者盖自離火上取來朱子
 亦已云然又曰有不戢自焚之意
[004-106a]
突如其來如无所容也
 言無可乆之理是无所容即焚死棄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六五以隂居尊柔麗乎中然不得其正説見六二爻
 矣○一説柔麗乎中而不得其正是箇立心端正的
 人但其處事不正况又廹於上下之二陽左右都是
 權臣在己既有所不足在人又有所不遜○按此説
 則中以立心言正以處事言六二黄離得中道以中
[004-106b]
 該正以心該事也如論語論子文文子之未仁處亦
 皆歸重於無私心而自該得當理是亦一説尚未知
 孰是以俟問○又云六五憂懼至於出涕沱若而又繼
 之以憂懼不已焉憂懼之甚也所以憂懼者恐不得
 保其位也然危者使平終必得保其位而吉矣○夫
 六五爻辭未見是能憂懼處只見是可憂懼處全是
 戒辭非象也○又曰看來六二亦廹于上下之陽而
 得為黄離之吉何也一則得中而且正二則方中之
[004-107a]
 時非日昃之離也若六五則後明將盡而且不正故
 其辭危○愚謂屯上六泣血漣如又甚於出涕沱若
 盖離五猶只是危屯上六則無道也故辭亦有别
離王公也
 言以憂懼而得麗乎王公之位也不可以本義以隂
 居尊當此一句盖麗王公也是出涕沱若戚嗟若以
 後事即所謂吉也○六五本是王公味麗王公也之
 詞則知諸卦之五所謂尊位者不必皆謂天王凡諸
[004-107b]
 侯之各君其國者亦足當五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无咎
 朱子有嘉折首是句程子分有嘉屬上折首連下與
 獲匪其醜相對朱子盖非之而有此説今當從朱子
 説○上九剛明及逺威震而刑不濫王用此以出征
 則有嘉折首獲不及其醜而无咎矣○有嘉折首由
 其剛之逺而威自震也獲匪其醜由其明之逺而刑
 不濫也○及逺二字於爻果何所取曰以九居卦之
[004-108a]
 上剛之逺也處離之極明之逺也○剛明就本身之
 徳説威與刑就其見於行事説亦有差别○有嘉折
 首有嘉全在折首上兵事但得折首便是有功不以
 獲醜為尚也故㣧征曰火炎崑岡玉石俱焚天吏逸
 徳烈于猛火殱厥渠魁脅從罔治可見折首之為有
 嘉而朱子所以定此四字為句也
以正邦也
 或説是正我之邦或説是正他人之邦大抵此以王
[004-108b]
 者言王者無外雖正他人其實亦其邦也○孔子於
 此等處皆有救其末流之弊意在如云利用侵伐征
 不服也又云王三錫命懐萬邦也皆是不利即戎所
 尚乃窮之意明非窮兵黷武也○小雅六月之詩云
 王于出征以匡王國盖宣王命尹吉甫伐玁狁也○
 愚讀上經至離乃於彖傳小註得一説甚愜愚鄙懐
 也節向齊氏曰龜山楊氏云火无常形麗物則有形
 最得本㫖人之生也得水為精得火為神其合也氣
[004-109a]
 聚而形成於有其分也氣散而神冺於無盖精所以
 為形而神麗於形者也天地形之大者日月麗天百
 穀草木麗土其神之發見而可見者也
 
 
 
 
 
[004-109b]
 
 
 
 
 
 
 
 易經蒙引卷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