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01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劉宋-佛陀什 (T@YUAN)





《彌沙塞部五分律》卷第二彌沙塞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譯
初分波羅夷法之餘


佛在毘舍離。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不淨觀
得大果利。時諸比丘即皆修習,深入厭惡,恥
愧此身。譬如少年好憙淨潔,澡浴塗身,著新
[002-0007b]
淨衣,忽以三屍嬰加其頸,膿血遍身,虫流滿
體。其人苦毒,無復餘想,但念:「何當脫此恥辱?」
諸比丘厭惡此身,亦復如是,其中或有自殺,
展轉相害,或索刀、繩,或服毒藥。


有一比丘厭
惡身已,便往彌隣旃陀羅所,語言:「為我斷命,
衣鉢相與。」時旃陀羅為衣鉢故,即以利刀而
斷其命。有血污刀,持至婆求末河洗之,尋
生悔心,作是念:「我今不善。云何為小利故,而
斷持戒沙門性命,得無量罪?」


時自在天魔知
其心念,譬如壯士屈伸臂頃,來至其前,從水
踊出,立於水上,讚言:「善哉!汝得大利,斷持戒
沙門命,未度者度,福慶無量。天神記錄,故來
告汝。」


時旃陀羅便生惡邪見,心大歡喜:「我今
當更度未度者。」彼旃陀羅善知厭身、未厭身
相:「若凡夫比丘未離於欲,舉刀向時,心恐怖
者是未厭身,我若殺之得福甚少。我今當求
已得道果、無恐怖者。」於是手執長刀,從房至
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高聲唱言:「欲滅度者,
我當度之。」時諸比丘厭惡身者,皆出就之,尋
斷其命。於一日中,殺十、二十乃至六十,以是
因緣僧數減少,大德聲聞悉不復現。


爾時世
尊從三昧起,在露處坐,大眾圍繞;觀視僧眾,
告阿難言:「今日僧眾何故減少?」阿難白佛:
「世尊一時為諸比丘說不淨觀,比丘修習厭
惡身苦,轉相殘殺,乃至彌隣一日之中,傷害
梵行六十人命,是故今日僧眾減少。善哉,世
尊!唯願更說餘善道法,令諸比丘得安樂住。」
佛告阿難:「汝今宣令依止毘舍離比丘,皆使
來集普會講堂。」阿難受教,即呼來集。集已,白
[002-0007c]
言:「唯聖知時。」世尊從坐起,至講堂就座而坐,
即問諸比丘:「實有上事不?」答言:「實爾。世尊!」佛
種種呵責:「汝等愚癡,所作非法!豈不聞我所
說慈忍,護念眾生;而今云何不憶此法?」呵已,
告諸比丘:「若自殺身,得偷邏遮罪。」又告:「從
今已後,應修安般安念,樂淨觀,樂喜觀。觀已,
生惡不善法,即能除滅。以十利故為諸比丘
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手自殺人,
斷其命,是比丘得波羅夷,不共住。」


爾時眾多比丘得重病,有諸比丘來問訊言:
「大德!病寧有損,苦可忍不?」病比丘言:「病猶未
損,苦不可忍。」便語諸比丘:「與我刀、繩,與我毒
藥,與我增病食,將我至高岸邊。」時諸比丘皆
隨與之。病比丘或以刀自剌,或以繩自絞,或
服毒藥,或食增病食,或墜高岸或自斷其命。
諸比丘見其死已,便生悔心,以白阿難。阿難
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
諸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
呵責:「汝等愚癡,自斷人命、與刀令死,有何等
異?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自斷人命,持
刀授與,得波羅夷,不共住。」


復有比丘得重病,
諸比丘來問訊,如上語諸比丘:「與我刀、繩、毒
藥。」諸比丘言:「佛不聽我與人自殺之具;然我
有知識獵師,當為汝喚,令斷人命。」病比丘
言:「為我速喚!」彼比丘走語獵師言:「此有比丘
得重病,不復樂生。汝為斷命,可得大福。」獵師
言:「若殺生得大福者,屠膾之人得大福耶?汝
等比丘自言有慈悲心,今教人殺。教人殺與
自殺,有何等異?」時諸比丘皆生悔心,往白阿
[002-0008a]
難。阿難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
丘僧,問諸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
佛種種呵責,語諸比丘言:「自殺、教人殺,有何
等異?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自殺、教人
殺,得波羅夷,不共住。」


復有比丘得重病,諸比丘問訊如上,語病者
言:「汝等戒行具足,應受天福,若自殺者,必得
生天。何用如是久受苦為?」病比丘言:「若當如
是,雖有此苦,不能自殺。何以故?若自殺者,犯
偷蘭遮罪;又復不得廣修梵行。」又呵言:「自
手殺人、教人自殺,有何等異?而汝比丘為此
惡業!」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
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實
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等愚
癡,自手殺人、教人自殺,有何等異?從今是戒
應如是說:


「若比丘,自手殺人,教人自殺,得波
羅夷,不共住。」


復有比丘得重病,諸比丘問訊如上,亦語病
者言:「汝等梵行已立,死受天樂。何用久受如
此病苦,而不自殺?」病比丘言:「我等雖爾,不能
自殺。何以故?佛制自殺,犯偷羅遮;又我病
瘥,得修梵行。」


爾時彼國又有賊難,諸白衣骨
肉分離,備諸痛惱。比丘語言:「汝等已修生天
福業,何用受此骨肉生離,憂悲之苦,而不自
殺?」答言:「我雖憂悲,不能自殺。何以故?在世遭
苦,知修道業。」又呵言:「沙門之道,慈忍眾生。云
何讚死,欲人自殺?自殺、讚死,有何等異?」諸長
老比丘聞,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
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實爾不?」答言:
[002-0008b]
「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所作非法,自殺、讚
死,有何等異?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若
人、若似人,若自殺、若與刀藥殺、若教人殺、若
教自殺,譽死、讚死:『咄!人用惡活為?死勝生。』作
是心,隨心殺;如是種種因緣,彼因是死,是比
丘得波羅夷,不共住。」


入母胎已後至四十九日,名為似人。過此已
後,盡名為人。


自以手、足、刀、杖、毒藥等殺,是名
曰殺。


彼欲自殺,求殺具而與之,是名與刀、藥
殺。


使人殺,是名教人殺。


人取死,是名教
自殺。


言死勝生,是名譽死、讚死。


隨心遣諸鬼
神殺,是名作是心,隨心殺。


是中犯者:自殺,遣使,展轉使,重遣,指示,言
說,眠時說,向眠說,醉時說,向醉說,狂時說,向狂
說,亂心說,向亂心說,病壞心說,向病壞心說,遣
書,作相,手語,相似語;獨、獨想,不獨、獨想,獨、不獨
想;戲語,色,聲,香,味,觸,優波頭,優波奢,優波害。


自殺者:自以手、足、刀、杖等殺;彼人死者,波羅
夷。


遣使者:遣使殺彼人;彼人死者,波羅夷。



轉使者:遣甲殺,某甲不自殺,轉使乙殺;
死者,波羅夷。


重遣者:始受使人不得殺,還報
比丘,比丘更遣使殺;死者,波羅夷。


指示者:指
示日、月、星宿,語人言:「汝福應生彼,汝可自殺。」
從而死者,波羅夷。


言說者:說生過惡,讚歎死
時;因此死者,波羅夷。


眠時說者:比丘眠中
說先所念言:「汝功德已成,應可自殺。」彼人聞
已,待覺問言:「汝何故說此?」答言:「我眠中,欲利
益汝故,作是語汝;今覺,亦作是語。汝可隨我
語死。」彼因是死,波羅夷。


向眠說者:向眠
[002-0008c]
人作是語:「汝功德已成,可以刀等自殺。」鬼神
令眠中聞,即覺問言:「汝何故說此?」答言:「汝眠
時,我欲利益汝故,作是語;汝今覺,亦作是語。
汝可隨我語死。」因是死者,波羅夷。


醉時說者:
醉中說先所念言:「汝功德已成,應以刀等自
殺。」彼人聞已,待醒問言:「汝何故說此?」答言:「我
醉時,欲利益汝故,作是語;今醒,亦作是語。汝
可隨我語死。」因是死者,波羅夷。


向醉說者:作
是言:「汝功德已成,汝可以刀等自殺。」醉醒已
問言:「汝何故說此?」答言:「我欲利益汝故,汝醉
時,作是語;汝今醒,亦作是語。汝可隨我語死。」
因此死者,波羅夷。


狂時說、向狂說、亂心說、向
亂心說、病壞心說、向病壞心說亦如是。


遣書
者:比丘遣書令殺。彼作書,字字偷羅遮;書至
彼,彼因是殺;死者,波羅夷。


作相者:比丘語人
言:「汝看我坐起,舉手,下手,口言寒暑時,便殺
彼。」彼見相便殺;死者,波羅夷。


手語者:作手語
教人殺,彼隨此殺;死者,波羅夷。


相似語者:比
丘作相似語教人殺,彼隨此殺;死者,波羅夷。


獨、獨想者,突吉羅;不獨、獨想,獨、不獨想者,偷
羅遮。


戲語者:比丘戲笑語:「汝功德已成,可應
自殺。」彼人問言:「何故說此?」比丘答言:「我先雖
是戲言,今意實爾;汝可自殺。」因此死者,波羅
夷。


色者:若比丘作呪術,召惡色鬼神,使恐
怖人人因死者,波羅夷。


聲者:若比丘作是
語:「汝父母兒女已死,財物破散。」作如是語,欲
令憂惱自殺;因此死者,波羅夷。


香者,以毒合
和諸香,令嗅便死;因是死者,波羅夷。


味者:以
毒著食中令食;因是死者,波羅夷。


觸者:以迦
[002-0009a]
毘毒藥塗身殺;因是死者,波羅夷。


優波頭者:
為一切眾生作穽殺,若人墮死,波羅夷;非人
墮死,偷羅遮;畜生墮死,波逸提。


優波奢者:作
弱床薄覆其上,下安殺具,使人坐上;因是死
者,波羅夷。


優波害者:作蠱毒殺;因是死者,
波羅夷。


若比丘作是念:「我當殺彼人。」發心時,
突吉羅;作方便時,偷羅遮;死者,波羅夷。若殺
非人,偷羅遮;若殺畜生,波逸提。


比丘尼亦如
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


不犯者:慈
愍心、無殺心第三事竟


佛在毘舍離。時世飢饉乞食難得,諸比丘入
城分衛,都無所獲。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
等各隨知識,就彼安居。莫住於此,受飢饉苦。」
比丘受教,有往摩竭國者,有往婆求末河邊
聚落中者。往河邊諸比丘集,共議言:「今乞食
難得,此聚落中有信樂者,我等當共更相讚
歎:『某得初禪,我亦得之;某得二禪、三禪、四禪、
四無量處、四無色定,我亦如是;某得四念處,
乃至八正道分、三解脫門,我亦如是;某得八
解脫、九次第定、十一切入、十直道,我亦如是;
某得堅信、堅法、四沙門果、三明六神通,我亦如
是。』諸居士聞,必生希有心,作是語:『我得善
利,乃有如是得道聖人安居我邑。』便當具諸
餚饍供養我等,我等無乏得安樂住。」議已即
便入城,到諸富家共相稱讚,如上所語而言:
「汝得大利,聖眾福田依汝聚落。」諸居士聞,生
希有心,歎未曾遇;皆減己分,不復祭祠,斷施
餘人并以供養。


諸佛常法,二時大會,春、夏末
月諸方比丘皆來問訊。摩竭國諸比丘安居
[002-0009b]
竟,羸瘦、憔悴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却住一面。
諸佛常法,客比丘來皆加慰問,問言:「汝等安
居和合,乞食易得,道路不疲耶?」諸比丘言:「安
居和合,道路不疲,但乞食難得。」時佛為說種
種妙法,示教利喜,令隨所住。婆求末河諸比
丘身體充悅,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却住一面。
佛亦如上慰問,諸比丘白言:「安居和合,乞食
易得,道路不疲。」佛即問言:「今世飢饉,乞求難
得。汝等云何而獨言易?」諸比丘白佛:「我等在
彼,以乞食難得,更相讚歎。」具說如上。佛即問
言:「汝等讚歎,為實、為虛?」比丘白佛:「有實、有虛。」
佛種種呵責虛者:「汝等非法,不隨順道,出家
之人所不應作!寧噉燒石,吞飲洋銅,不以虛
妄,食人信施。汝等豈不聞,我毀訾妄語之罪,
種種讚歎不妄語德?而今云何為利養故
虛誑,自說得過人法?」復呵責言:「諸比丘!世間
有五大賊:一者、作百人至千人主,破城、聚落,
害人取物;二者、有惡比丘將諸比丘遊行人
間,邪命說法;三者、有惡比丘於佛所說法,自
稱是我所造;四者、有惡比丘不修梵行,自言
我修梵行;五者、有惡比丘為利養故,空無過
人法,自稱我得。此第五賊,名為一切世間天、
人、魔、梵、沙門、婆羅門中之最大賊。汝等云何
為小利養,作最大賊?」如是呵責已,告諸比丘:
「今以十利故,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
是說:


「若比丘,不知、不見過人法,聖利滿足,自
稱我如是知、如是見。後時,若問、若不問,為出
罪,求清淨故,作是言:『我不知言知,不見言見,
空誑妄語。』是比丘得波羅夷,不共住。」
[002-0009c]


佛在舍衛城。有眾多少聞比丘,不學、不問,無
過人法,自謂我知、我見、我證。彼於後時,聞
諸比丘講論得道、未得道相,乃悟非道;生慚
愧心,作是念:「我等先未得謂得,將無犯波羅
夷罪?」


復有少聞比丘,不學、不問,無過人法,自
謂我知、我見、我證。彼於後時,廣學諸經,生慚
愧心,作是念:「如我今解佛所說法,先未得謂
得,是增上慢,將無犯波羅夷罪?」


復有少聞比
丘,不學、不問,無過人法,自謂我知、我見、我證。
彼於後時,廣修梵行,得入道果;生慚愧心,作
是念:「我先未得謂得,是增上慢,將無犯波羅
夷罪?」


諸比丘念已,各詣阿難,皆以問之。阿
難將至佛所,具以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各隨其事問諸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
尊!」佛告諸比丘:「有五種現過人法:一者、愚
癡;二者、亂心;三者、隨惡;四者、增上慢;五者、
實有。若愚癡、亂心、增上慢、實有,而自言我得,
犯波羅夷者,無有是處。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不知、不見過人法,聖利滿足,自稱我
如是知,如是見。是比丘後時,若問、若不問,為
出罪,求清淨故,作是言:『我不知言知,不見言
見,虛誑妄語。』除增上慢,是比丘得波羅夷,不
共住。」


不知、不見者:不知、不見過人法。


一切出要法,
謂諸禪、解脫、三昧、正受,諸聖道果,是名過人
法。


於佛所說苦集盡道,已辦、已足,更無所
求,是名聖利滿足。


自說:我如是知見法,法亦
知見我,是名自稱我如是知,如是見。


若一月
乃至一歲後,問:「汝云何得?何處得?從誰得?以
[002-0010a]
何法得?」


若不問,而自發露所犯,求戒淨、心淨、
見淨、疑淨,言:「我不知、不見苦集盡道,言知、言
見,虛誑妄語。」雖作如此發露,故得波羅夷。


是中犯者:有二種得波羅夷:一者、先作是念:
「我當虛說得過人法。」二者、當說時,作是念:「我
今虛說得過人法。」復有三種得波羅夷:二如
上說;三者、作是念:「我已虛說得過人法。」復有
四種得波羅夷:三如上說;四者、異見說過人
法。復有五種得波羅夷:四如上說;五者、異想
說過人法。復有六種得波羅夷:五如上說;六
者、異忍說過人法。復有七種得波羅夷:六如
上說;七、異樂說過人法。復有八種得波羅
夷:七如上說;八、不隨問答說過人法。



四種非聖語、四種聖語。非聖語者:不見言見,
不聞言聞,不覺言覺,不知言知。聖語者:見言
見,聞言聞,覺言覺,知言知。又八種非聖語、八
種聖語。非聖語者: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
言聞,聞言不聞,不覺言覺,覺言不覺,不知言
知,知言不知;反上名八聖語。又十六非聖語、
十六聖語。非聖語者:不見言見,不聞言聞,不
覺言覺,不知言知,見言不見,聞言不聞,覺言
不覺,知言不知,見疑言不疑,聞疑言不疑,覺
疑言不疑,知疑言不疑,見不疑言疑,聞不疑
言疑,覺不疑言疑,知不疑言疑;反上名十六
聖語。


若比丘向人自稱得過人法,解者,波羅夷;不
解者,偷羅遮。向非人說,偷羅遮;向畜生說,突
吉羅。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突吉羅。


不犯者:實語第四戒竟
[002-0010b]


《五分律》僧殘法



佛在舍衛城。爾時長老優陀夷為欲火所
燒,身體羸瘦,裁有氣息。以手出不淨,得安
樂住。


有異比丘亦復羸瘦。優陀夷問:「汝何故
爾?」答言:「長老!我為欲火所燒,是故如是。」優陀
夷言:「我先亦爾,以手出不淨,得安樂住。汝若
法我,亦當如是。」彼比丘言:「汝所作非法,非清
淨行,破沙門法,不隨順道!世尊種種呵欲、
欲想、欲覺、欲熱;斷欲想、除欲覺、滅欲熱;說欲
如赤骨,如毒藥。汝今云何以此手出於不淨,
受人信施,復以教人?」呵責已,將至佛所,以事
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優陀夷:「汝實爾
不?」答言:「實爾。世尊!」佛亦種種如上呵責已,告
諸比丘:「以十利故,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
應如是說:


「若比丘,故出不淨,僧伽婆尸沙。」


爾時諸比丘不一其心,夢失不淨,覺作是念:
「我夢中亦有心,亦動身,失不淨。將無犯僧伽
婆尸沙耶?」或有發露者、或有行摩那埵者、或
有出罪者、或有直白佛者。佛以是事集比丘
僧,問諸比丘:「汝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
種種呵責:「汝等不應散亂心眠,若散亂心眠,
犯突吉羅。」


散亂心眠,有五過失:一者、惡夢;二
者、善神不護;三者、不得明想;四者、無覺法心;五
者、失不淨。不散亂心眠,有五德:無惡夢、善神
護、得明想、有覺法心、不失不淨。


有五因緣眠
時形起:一者、大便盛;二者、小便盛;三者、風盛;四
者、虫嚙;五者、欲盛。


復告諸比丘:「若未離欲恚
癡,散亂心眠,必失不淨;雖未能離,以繫念心
眠者,無有是過。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
[002-0010c]
故出不淨,除夢中,僧伽婆尸沙。」


故出不淨者:
發心,身動,出不淨。


僧伽婆尸沙者:此罪有
殘,猶有因緣尚可治,有恃怙,得在僧中求除
滅。


不淨有十種:一者、青色;二者、黃色;三者、
紅色;四者、黑色;五者、赤色;六者、白色;七者、乳色;
八者、酥色;九者、油色;十者、蜜色。


若發心,身動,
欲出青色,而黃色乃至蜜色出,皆僧伽婆尸
沙。若發心,身動,欲出黃色乃至蜜色,而餘色
出,亦如是。


有十種發心,身動,出不淨,皆僧伽
婆尸沙:一者、自試;二者、除病;三者、為顏色;四者、
為力;五者、為樂;六者、為布施;七者、為生天;八者、
為外道祠天會;九者、為種子;十者、為大祠。



五種發心,身動,出不淨,皆僧伽婆尸沙:內色、
外色、虛空、風、水。內色者,己身。外色者,他身。虛
空者,空中動身。風者,向風行。水者,逆水行。



有五種發心,身動,出不淨,僧伽婆尸沙:大便
盛、小便盛、風盛、虫嚙盛、欲盛。


若發心,身不動,不
出不淨;發心,身不動,出不淨,皆突吉羅。


發心,
身動,不出不淨,偷羅遮。


不發心,身動,不出不
淨;不發心,身動,出不淨;不發心,身不動,出不
淨,皆不犯。


眠時出不淨,覺時發心,身動,偷羅
遮;眠時身動,覺時發心,出不淨,突吉羅;眠時
發心,覺時身不動,出不淨,不犯。


沙彌,突吉羅
一戒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長老優陀夷為欲火所燒,
作是念:「故出不淨,世尊已制,今當方便與女
人相觸,取細滑樂。」便掃灑房內,敷好床座,取
一小床於露地坐。有諸女人同來遊觀,語優
陀夷言:「我等故來欲看房舍。」答言:「姊妹!隨意
[002-0011a]
看之。」便將入房,閉戶開窓,種種摩觸,或捉、或
抱、或案、或摩、或舉上、或舉下、或騎、或越。其中
喜者,便語之言:「何不近作,徒用此為?」優陀夷
言:「佛不聽我作根本事。」其不喜者,便瞋恚言:
「本謂此處安隱,而今反成恐怖之地,水中火
然,未足為喻。白衣在家,猶恥此事,云何比丘
乃作是惡?」即歸其家,人人宣語。諸不信樂佛
法者,種種呵罵,言:「我等白衣摩觸女身,沙門
釋子亦復如是。徒剃此頭,與我何異?無沙門
行,破沙門法!」如是,惡名流布天下。


復有一婆
羅門將婦遊觀,次到優陀夷房語言:「我欲與
婦同看房舍。」優陀夷言:「不得一時,可前後入。」
婆羅門言:「若不得俱,聽婦先入。」婦既入房,優
陀夷亦復如前,種種摩觸,久久乃出。夫問婦
言:「何以乃久,不復欲看餘房舍耶?」婦言:「止,
止!莫作是語。但入一房,垂死得出。何應復看
諸餘房舍?」夫問所以,婦具以答。時婆羅門即
便罵言:「沙門釋子,云何乃作如此惡業?」入舍
衛城,四衢道中、街巷、市里,處處唱言:「沙門釋
子摩觸我婦。」諸不信佛法者,種種呵罵:「沙門
釋子行惡如此,云何自稱淨修梵行?」諸長老
比丘聞,種種呵責,具以白佛。佛以是事集比
丘僧,問優陀夷:「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
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與諸比丘
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欲盛變心,
觸女人身。若捉手、若捉髮、若捉一一身
分,摩著細滑,僧伽婆尸沙。」


欲盛變心者:向欲心,深發心,事幾成;變善法、
無記法,墮不善處。


女人者:人女乃至初生。



[002-0011b]
者:身上處處種種摩觸,乃至一髮。


比丘五事
觸女人,僧伽婆尸沙:女、女想、人女、活女、心染,
以親近情摩觸,覺而受;乃至觸髮,亦如是。



事觸女人,偷羅遮:女、女想、人女、活女、心染,不
以親近摩觸,覺而受;乃至觸髮,亦如是。



人觸比丘,亦如是。


五事觸女人不犯:女、女想、
人女、活女、心染,不以親近情;而女人捉比丘,
比丘作方便求脫。雖覺觸,而不受。乃至觸髮
亦如是。


又女,女想、女疑、女無根想、女二根想,
觸,僧伽婆尸沙。


女,男想、女黃門想,觸,偷羅遮。


男,男想、男疑、男黃門想,觸,突吉羅。


男,女想、男
無根想、男二根想,觸,偷羅遮。


黃門亦如是。



根,無根想、無根疑、無根二根想、無根女想,觸,僧
伽婆尸沙;無根男想、無根黃門想,觸,偷羅遮。
二根亦如是。


比丘與無衣女人相觸,僧伽婆
尸沙;與有衣女人相觸,偷羅遮。


女人捉無衣
比丘,僧伽婆尸沙;捉有衣比丘,偷羅遮。


比丘
與女人俱有衣,相觸,突吉羅。


比丘捉女人衣,
女人捨衣與比丘,偷羅遮。


女人捉比丘衣,比
丘不捨衣與女人,突吉羅。


比丘觸死人女、非
人女,偷羅遮;捉畜生女,突吉羅。


沙彌突,吉
羅。


佛在舍衛城。


爾時長老優陀夷為欲火所燒,
作是念:「故出不淨、觸女人身,世尊已制。今當
更作方便向諸女人作麁惡語,取悅欲樂。」復
掃灑房於露地坐,女人來觀,將入閉戶,皆如
上說。便於房內與女人種種麁惡語,作如是
問:「汝手、脚、髀、膊、腰、腹、頸、乳、頭、面、爪、髮、大小便
處何似?」復言:「姊妹!汝手、脚,乃至大小便處惡。」
[002-0011c]
又言:「姊妹!汝手、脚,乃至大小便處好。」又問:「汝
夫近汝時,云何?」又教:「汝若隨我意,與汝珍寶。」
又從乞願:「與我從事,一切天神皆證我心。」諸
女人聞,喜不喜者,亦如上說。


長老比丘聞,種
種呵責,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優
陀夷:「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
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與諸比丘結戒,從今
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欲盛變心,向女人麁
惡語,隨婬欲法說法,僧伽婆尸沙。」


是中犯者:毀、譽、乞、願、問、反問、教。


比丘五事與
女人麁惡語:女,女想,人女,活女,心染,以親近
情,從毀譽乃至教,彼解者,僧伽婆尸沙;不解
者,偷羅遮。


毀者:毀呰女人三處,若小、若大、形
色惡。


譽者:讚歎女人三處不小、不大、形色好。


乞者:從女人乞三處:「若能與我,我能隨汝意。」


願者:「願得汝三處,得汝三處是福樂人。」


問者:
問:「汝夫於三處中幾種行欲?幾時作?」


反問者:
問:「汝夫於三處中不如是作耶?」


教者:教女言:「汝
以三處隨男子意,則為男子之所敬愛。」


女、女
想,乃至二根、二根想,皆如上說。


又有五種:遣
使、書、作想、動手、相似語。彼解者,偷羅遮;不解
者,突吉羅。


比丘面與人女麁惡語,解者,僧伽
婆尸沙;不解者,偷羅遮。


向非人女麁惡語,偷
羅遮;向畜生女麁惡語,突吉羅。


沙彌,突吉羅
三戒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長老優陀夷為欲火所燒,
作是念:「故出不淨、摩觸女人身、向女人麁惡語,
佛皆已制。我今當向女人自讚供養身,取悅意
樂。」又掃灑房種種如上。便於房內語女人言:
[002-0012a]
「姊妹!汝供養沙門、婆羅門,乃至入禪定、得四道
果,不如以婬欲供養持戒者。」諸女人聞,有
喜不喜,乃至佛種種呵責,皆如上說。呵責已
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
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欲盛變心,向女人自讚
供養身,言:『姊妹!婬欲供養是第一供養。』僧伽
婆尸沙。」


若作種種語讚欲供養身,語語突吉羅;若言:
「不如以婬欲供養。」語語偷羅遮;若言:「婬欲供
養是第一供養。」僧伽婆尸沙。


以五事自讚供
養身:女、女想、人女、活女、心染,以親近情,言:「婬
欲供養是第一供養。」解者,僧伽婆尸沙;不解
者,偷羅遮。


女、女想乃至二根、二根想,遣使,乃
至相似語,面前與女語,向非人女、畜生女,皆如
上說。


沙彌突吉羅四戒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有長者名迦留,聰明利根,
善斷人疑,舍衛城人凡有所作,乃至婚姻無
不諮問,言與,便與;不與,便不與。得好者言:「由
迦留故我得是好,當使迦留亦得是樂。」得惡
者言:「由迦留故我得是惡,亦使迦留受是苦
劇。」如是醜名、善譽充塞一國。迦留後時以信出
家,諸諮問者日月更甚,乃至波斯匿王亦自
親詣咨問國事,喜怒之聲轉倍於前。


時有寡
婦,其女色貌邑里第一,求婚者眾,皆不許之,
答言:「若就我居如子法者,乃當相與。」


時有婆
羅門,財富無量,語寡婦言:「與我兒婚,汝女可
得長處安樂。」答亦如初。於是婆羅門便訪眾
人,誰數來往此人家者。有人語言:「沙門迦留
與此家數。」即請迦留長供養之,既相狎習,便
[002-0012b]
以事白:「我欲為兒求某甲女,願屈大德為我
語之。」迦留便著衣持鉢,往到彼舍,寡婦即出,
禮拜問訊。迦留語言:「汝可以女與某甲婚,其
家饒富,必得安樂。」答猶如初。迦留復言:「若
不與者,此女後大,必當委叛。何為失女,又失郎
婿?」寡婦聞此,僶俛從許。迦留還報,好便
成婚。其後夫家遇婦甚苦,遣信白母:「願語夫
家,小得閑樂。」母報女言:「須迦留來,當使語之。」
迦留後日到寡婦家,寡婦具白女之辛苦:「婚
本相由,願為語之。」迦留答言:「此女無福,致此
苦處。若有福者,何緣至此?我沙門法,不應知
人此世俗事。」寡婦罵言:「先知人事,今云不應。
如此惡人終令不吉!」種種呪罵,言辭苦切。隣
人聞之,咸來諫言:「汝女薄相,致此苦劇。何豫
沙門,而苦呪罵?」寡婦答言:「汝豈不知,由此沙
門使我稚女致此苦劇。」時不信樂佛法者,皆
作是言:「汝信沙門,女受此苦。若復用其語,方
當劇是。」復呵罵言:「我等白衣行媒嫁法,沙
門釋子亦復如是。徒剃此頭,著壞色衣!所行
如此,與我何異?」於是惡名流布遠近。諸長老
比丘聞,種種呵責,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
是事集比丘僧,問迦留:「汝實爾不?」答言:「實爾。
世尊!」佛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為
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行
媒法,僧伽婆尸沙。」


爾時舍衛城中諸豪姓,欲得年長童女共行
私通;恥自宣意,因無行人,便語六群比丘:「汝
可為吾宣此意旨。若須物者,一日一宿乃至
一會,為須幾許?」六群比丘即詣諸女,具以意
[002-0012c]
問。有人見之,皆共譏論:「沙門釋子淨修梵行,
而今云何行此惡業?搆合邪非,白衣所恥!此
諸沙門無有慚愧!」諸長老比丘聞,種種呵責,
將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
六群比丘:「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
呵責已,告諸比丘:「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
丘,行媒法,若為私通事,持男意至女邊,持女
意至男邊,乃至一交會,僧伽婆尸沙。」


有十種女、十種男。十種女者:父母所護、兄姊
所護、親里所護、自護、法護、自任、衣物、共誓、有
主、作信。


父母所護者:女有父母,父母能與、能
奪。兄姊、親里亦如是。


自護者:自得自在,自與、
自奪。


法護者:正法出家,修行梵行。


自任者:自
隨所樂。


衣物者:受他衣物。


共誓者:與人要
誓。


有主者:女人屬夫。


作信者:受他片致,要
一日、一月,乃至一交會。


十種男亦如是說。


若比
丘受父母所護男語,突吉羅;語父母所護女
乃至作信女,偷羅遮;不許,還報,偷羅遮;許,還
報,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受父母所護男語,語
父母所護女,女言:「可語我父母。」比丘以此語
還報,偷羅遮;父母所護男,又令比丘語彼女
父母,受此語,突吉羅;語彼女父母及不許,還
報,偷羅遮;許,還報,僧伽婆尸沙。


受父母所護
男語,語兄姊親里所護女亦如是。乃至受作
信男語,語父母所護女乃至語作信女亦如
是。若比丘受父母所護女乃至作信女語,語
父母所護男乃至語作信男亦如是。


有六種
語:自、使、書、使使、相似語、相。


若比丘受自語,自
語彼,自還報,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受自語,使
[002-0013a]
語彼,自還報;受自語,自語彼,使還報;受自語,
使語彼,使還報,皆僧伽婆尸沙。受自語,乃至
相語彼,相還報亦如是。若比丘乃至受相語
亦如是。


若比丘為人男,人女邊行媒法,僧伽
婆尸沙;人男,非人女邊行媒法,偷羅遮;人男,
畜生女邊行媒法,突吉羅。為人女亦如是。



非人男,人女邊行媒法,偷羅遮;畜生男,人女
邊行媒法,突吉羅。為人女,黃門邊行媒法,突
吉羅。


若比丘,為男借女、為女借男長使,偷羅
遮。


比丘尼亦如是。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
吉羅。


不犯者:為和合故五戒竟


佛在舍衛城。爾時阿荼髀邑諸比丘自乞作
房,從諸居士求車、求車直,求人、求人直,材、木、
草、竹,皆從求索。居士厭之,見皆逃避。諸比丘
乞不復能得,便自斫伐草木,掘地取土。


有一
大德比丘自斫神樹,樹神小兒時戲樹間,斫
斷其指。樹神痛惱便興惡意,欲來打之;復作
是念:「此大威德,若我打者,或以之死,使我長
夜受諸苦惱。」又作是念:「世尊今在此城,當往
白之,佛有教勅我當奉行。」即詣祇桓,具以白
佛。爾時世尊讚歎樹神:「善哉,善哉!汝所念善!
今此比丘實有威德,若當打者,必受苦報。」復
告樹神:「某處有大樹未有所屬,汝可依之。」受
教即往。


於是世尊漸漸遊行到阿荼髀邑。長
老大迦葉晨朝著衣持鉢入城乞食,居士
見之悉皆逃走;迦葉怪而,問於行人。行人
答言:「此諸比丘造作房舍,乞求無厭。邑人患
苦,所以見仁皆悉逃走。」迦葉食後還到佛所
以事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汝
[002-0013b]
等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責:「汝等
應修少欲知足,不應多事乞求無厭。」


又告比
丘:「乃過去世,於恒水邊,有一仙人住於石窟。
爾時龍王日從水出,以身七匝圍繞仙人,舒
頭在上,下向敬視。仙人後時遊行人間,弟子
守窟,龍亦如前日來恭敬,弟子怖畏即大羸
瘦。我於爾時行菩薩道,遊恒水邊,見其如此
即問其故,具答如是。我復問言:『汝今欲不
復見龍耶?』答言:『爾!』又問:『汝見龍咽下有何等
物?』答言:『有摩尼珠。』吾復語言:『龍若來時,汝便
合掌向龍作如是語:「我今須汝咽下摩尼。願
以施我!」』爾時仙人弟子聞我語已,龍從水出,
便從索之。龍聞乞珠,不前不却,默然而住。


「時
仙人弟子,復為龍王說此偈言:


「 「『龍王今須汝,
 咽下摩尼珠,
 意甚愛樂之,
 如何默無言?』」



「龍即以偈答:


「 「『我一切所須,
 皆由此珠得,
 汝今從吾乞,
 永絕不復來。
 如火急爆聲,
 使人心恐懼。
 我今聞汝言,
 惶怖踰於此。』」」



於是世尊引古說偈:


「 「乞者人不愛,
 數則致怨憎。
 龍王聞乞聲,
 一去不復還。」」



又告比丘:「龍王受自然業報,猶尚不憙聞於
乞聲。今諸居士營求滋汲,困苦所得,汝等云
何數數從乞?」


又告比丘:「吾昔一時在舍衛城,
有比丘安居竟,來至我所。我時問言:『何處安
居,安居安隱,乞食易得,道路不疲耶?』彼答我
[002-0013c]
言:『在雪山脇林下安居,安居安隱,乞食易得,
行路不疲。唯患眾鳥夜鳴所亂,不得專一坐
禪思惟。』我問比丘:『汝等今猶樂彼林不?』答言:
『甚樂!』我言:『汝便還彼,眾鳥暮來,合掌向言:「我
今須汝毛羽,可以見與。」中夜、後夜亦復如是。』
比丘受教,如勅從乞。於是眾鳥夜共議言:『今
此比丘從我等乞,為當與不?』皆曰不可,便飛
而去,永不復還。」告諸比丘:「鳥猶不喜聞有
乞聲,況於人乎?」


又告比丘:「過去世時,有迦
夷國王,好憙布施,給諸窮乏。時有梵志,王甚
愛重,未甞從王有所求乞。爾時彼王為說
偈言:


「 「『人皆從遠來,
 無方從吾乞;
 而汝今在此,
 不求有何意?』」



「梵志即以偈答:


「 「『乞者人不喜,
 不與致怨憎;
 所以默無求,
 恐離親愛情。』」



「王復說偈:


「 「『智者不惡乞,
 思聞來求聲;
 況汝所親愛,
 豈容有悋心!
 守貧愧有求,
 應得處不取,
 喪人虛心福,
 而自困於己;
 安貧不恥求,
 應得處便取,
 既成人之善,
 而自長安樂。
 乞非傷德行,
 亦無身口過,
 損有以補無,
 何為而不索?』」



「梵志復以偈答:


「 「『賢人不言乞,
 言乞必不賢,
 默然不有求,
 是謂為大人。』」


[002-0014a]


「時王聞說賢人之偈,心大歡喜,即以牛王一
頭,及餘千牛而施與之。」告諸比丘:「王與梵志
雖相愛重,猶難有求;況諸居士,於汝無愛而
多求乎?」


又告比丘:「昔有族姓子,名羅吒波
羅,父母重愛;自以出家,不從父母有所求索。
時父母亦以偈問:


「 「『人皆從遠來,
 無方從吾乞。
 汝親吾愛子,
 不求有何意?』」



「羅吒波羅即以偈答:


「 「『乞者人不憙,
 不與致怨憎。
 我既已出家,
 不應復有求。』」



「諸比丘!羅吒波羅父母愛重,尚以出家不還
求索;況諸居士於汝無親,而多求乎?」


如是
種種呵責已,告諸比丘:「以十利故為諸比丘
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自乞作房,
無主,為身,應如量作:長佛十二搩手,廣七
搩手。應將諸比丘求作處,諸比丘應示作
處,無難處,有作處。若不將諸比丘求作處,
若過量,僧伽婆尸沙。」


自乞者:比丘為己,從他乞。


房者:於中可得行、
立、坐、臥,行四威儀。


無主者:無有檀越。


為身者:
為己,不為人,亦不為僧。


應將諸比丘求作處
者:應將知法、持律比丘,示己作處。


諸比丘應
示作處,無難處、有作處:難處名四衢道
中多人聚戲處、婬女處、市肆處、放牧處、師子虎
狼惡獸處、嶮岸處、水蕩突處、社樹大樹處、好
園田處、墳墓處;或逼村、或去村遠,道路嶮巇,
是名難處。無此諸難是名無難處。有行處者:
繞四邊得通車,是名有行處。


若有上諸難處,
[002-0014b]
無行處者,諸比丘應語是比丘:「汝莫取是
處。」


若無上諸難處,有行處,諸比丘應語是比
丘:「汝取是處。」


是比丘應從僧乞作示處,偏
袒右肩,脫革屣,䠒合掌,作如是言:「大德僧
聽!我某甲比丘自乞作房,無主,為身,今從僧
乞示作處。願僧現前示我作處!」如是三乞。



中應一人白:「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自乞作
房,無主,為身,從僧乞示作處。今僧為某甲示
作處,無難處、有行處。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
是。」


「大德僧聽!此某甲此丘自乞作房,無主,為
身;從僧乞示作處。今僧為某甲示作處,無難
處、有行處。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已
為某甲示作處,無難處、有行處竟。僧忍,默然
故。是事如是持。」


若僧示難處、無行處,僧突吉
羅;若於此處作者,亦如是。


若不將諸比丘示
作處,從發心及治地至麁泥,皆突吉羅;細泥,
偷羅遮;作竟,僧伽婆尸沙。


雜金銀珍寶作,及
完成瓦屋,乃至僧地中作,皆偷羅遮。


沙彌,突
吉羅六戒竟
《彌沙塞部五分律》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