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001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劉宋-佛陀什 (T@MING)



《五分律》卷第二十四彌沙塞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
共竺道生等譯
第四分第二羯磨法之二


佛在拘舍彌城。爾時有一比丘犯戒,不知所
犯,語諸比丘。諸比丘或謂有犯、或謂無犯。謂
無犯者,語言:「汝不犯戒。」彼聞已,便生不犯戒
想。謂有犯者,語言:「汝犯戒,應自見罪悔過。勿
污染梵行,負人信施,長夜受苦!」彼比丘言:「我
無所犯,云何應自見罪悔過?」謂犯戒諸比
丘便與作不見罪羯磨。被舉已,便入拘舍
彌城求助伴黨,語言:「我不犯罪,彼諸比丘強
言我有罪,與我作不見罪羯磨,是為羯磨不
成。諸大德!當如法、如律救助於我!」復往城外
諸比丘所,如上求助。諸比丘聞皆共佐助。



時世尊知僧已破,從坐起,往到助彼被舉比丘
眾中,語言:「汝等莫作是語,言彼比丘不犯
罪。若彼比丘實不犯罪而被舉者,汝等猶應
語言:『應自見罪悔過。』彼便當作是念:『若我
言不見罪,僧當與我作不見罪羯磨,不共我
住,不共我布薩、自恣、作諸僧事。』汝等以此致
諍,令僧不和、別住,生諸塵垢。當畏此事,應令
彼人自見罪悔過!」


世尊說此已,復至舉罪
比丘眾中,語言:「汝等勿強舉他罪!若彼實犯
罪,僧語應自見罪。彼若言:『我無罪可見。』僧
猶應籌量:『若我等與作不見罪羯磨,不共住,
不共布薩、自恣、作諸僧事,以此致諍,更相罵
[024-0159a]
詈,令僧不和、別住,生諸塵垢。』汝等當畏此事,
捨置勿舉!」


諸比丘雖聞佛語,猶諍不息,便於
食上高聲罵詈,更相打擊。佛復告言:「不應相
罵,不應食上高聲,犯者皆突吉羅!若相打者,
偷蘭遮!」


諸比丘雖聞佛語,猶諍不息,便於界
內別作僧事。佛復告言:「若僧已破,於界內別
作羯磨,如法、如律者,亦名羯磨成就。所以
者何?二部異見,不同住故。不同住有二種:有
自作不同住、有僧羯磨與作不同住。」


諸比丘
雖聞佛語,猶諍不息。佛復告諸比丘:「汝等勿
共鬪諍,更相誹謗,更相罵詈。應共和同集在
一處,如水乳合,共弘師教。」諸比丘白佛言:「世
尊!願安隱住!佛雖法主,我等自知。」佛三止
之,諸比丘答亦如初。


佛復告諸比丘:「乃往過
世,拘薩羅國有王名曰長壽,所統處少,兵眾寡
弱;隣國迦夷王名梵達,所統處廣,兵眾強
盛,漸漸侵奪,遂吞其國。梵達王得長壽王一
臣,甚寵遇之,仕以國事。


「時長壽王赤身,將婦
作婆羅門,向波羅㮈國住陶師家。婦忽作
是念:『願得日初出時,四衢道中,四種兵戰,磨
刀汁飲。』念已,白王:『若此願不遂,於此便死。』王
言:『此不可果!汝今此病,必死無疑。』復語婦
言:『若梵達聞此,知我所在,必反縛我,打驢鳴
鼓,分裂我身作五分矣!汝可小待,吾當密
就先臣問此意故。』語已便往,具以問之。先臣
答言:『須見夫人,當自相之。』便往至夫人所,遙
見夫人,便偏袒右肩,頭面作禮,三反稱言:『夫
人!今懷大福德子,拘薩羅國國嗣有繼!』復
語王言:『明旦當使夫人所念得果。』語已,便還
[024-0159b]
梵達所,白言:『大王知不?有如是星出,應集四
種兵,明旦日初出時,在四衢道作兩陣共戰,而
皆磨刀,以禳其災。若不爾者,必大凶衰!』梵達
王言:『便可為之。』於是大臣即勅嚴四種兵,明
旦日初出時,於四衢道兩陣共戰,而皆磨刀,
密令夫人住於一處,以磨刀汁與之。夫人即
飲,長養於胎,月滿生子,顏貌姝妙,字曰長
生。至年十歲,父語之言:『梵達侵奪我國,我
與汝母逃走至此,其日已久,汝復長大;彼或
得聞,父子便當一時併命。汝可遠去,勿戀父
母!』長生悲泣,禮父母足,遶三匝而去。修學伎
藝、算書、射、術乘、調象馬、音樂之事,莫不過人。
徧奉象師,盡調象術。


「長壽王昔剃髮人,後
與梵達作剃髮人。往至其所求令剃髮,彼即
識之,不敢藏隱,具問舍止,逃伏所在,以告梵
達。梵達聞已,即勅收之,反縛夫婦,打驢鳴鼓,
遍令里巷,於四衢道,分作五分。受教即收。長
生聞之,便往道側,見已內崩,便作是念:『父
母之怨,不同天地。我今云何而安忍此?匹夫
之誠,足以有感!』便欲沒命,以報讎恥。父
遙見之,知其必懷報怨之念,便如狂人高聲
獨語:『汝莫見長,亦莫見短!以怨報怨,怨無由
息;報怨以德,其怨乃已!順父母心,乃曰孝子;
率情肆忍,非吾謂道!』于時觀者,咸言長壽
王怖懼狂語。唯長生聞,深得父意,剋己祇承,
情得暫息,雖內崩絕,而不形外;即自抑奪,還
象師所,而猶不忘報怨之術。後於象廐中夜
彈琴,其聲清和。梵達聞之,即問:『廐中誰能作
此?』答言:『某甲象師有一弟子,是其所作。』即呼
[024-0159c]
令更彈,聞已念言:『自我為王未曾聞此!』遂
便信任,恒在左右。彼王後時嚴四種兵,將
諸宮人、群臣、太子,田獵遊戲。兵眾四散,競逐
諸鹿。長生時御王車,逸出軍前三由旬,人
無覺者。王體疲極語長生言:『我欲小臥,汝能
護我不?』答曰:『王但安眠,我能護王。』王即往
樹下,枕其膝眠。王防身劍自然拔出,在長生
前。長生見之,便生是念:『此王於我有是大怨,
今日之遇,豈可不乘!』即起捉劍,欲刎王頸,尋
復念言:『父母恩重過於二儀,臨終勅我:「汝莫
見長,亦莫見短!以怨報怨,怨無由息!」我今云
何而違此論?』即還致劍,侍寢如故。王便驚
覺,長生問言:『王何故驚?』答曰我夢長壽
王子執劍,欲斷我命!』長生言:『此空野中,何緣
忽有長壽王子?必是山神恐怖王耳!王但安
寢,勿懷憂慮!』如是至三。王最後眠,長生復
作是念:『父母臨終誨我苦切,報怨以德,其怨
乃已!向來云何三欲違逆?從今剋念,事王如
親,終不復生一毫害意。』作是念已,王覺大喜。
長生問言:『何故大喜?』答言:『我夢長壽王子欲
事我如親,不復懷害,是以大喜。』於是長生即
白王言:『長壽王子即我身是,王害我父母,我
志欲殺王。三復遺勅,王所以免;然此心難
保,後或復生。願王圖之,勿貽後慮!』王言:『我
行無道,汝父子懷仁。我今云何而有圖慮?汝
施我命,誓不相負!』便即還軍,集群臣共議:『若
得長壽王子,當云何治?』或言:『當截其手足!』或
言:『當截耳鼻!』或言:『應以斧銼!』或言:『應以
木丳炙!』王即指言:『此人便是長壽王子,其
[024-0160a]
人已施我命,我今亦當以命報之。一切不得
懷惡意向!』於是宮中,以女妻之;左手捉金澡
槃,右手捉金澡罐,灌長生手,還其本國,復
為拘薩羅王。隣國和好,如是累世。」


告諸比丘:
「國王世人搆此大怨,猶以不念,反成親厚。汝
等出家,求無為道,如何小事,便共鬪諍,以失
大利?當捨此心,還共和同,如水乳合,共弘師
教,得安樂住。」諸比丘復白佛言:「世尊!願安
隱住!佛雖法主,我自知之。」猶故不捨,佛便飛
昇虛空,說是偈言:


「 「更相出諸惡,
 終無有勝法,
 僧破成二分,
 靡不由是事。
 斷骨奪人命,
 劫盜牛馬財,
 破國滅族怨,
 猶尚得和合。
 譬兩木相揩,
 俱出火自焚,
 無所不近及,
 遇忿亦如之。
 汝等相罵辱,
 執而不捨者,
 怨禍無由息,
 日夜增根栽;
 種種惡聲罵,
 若能不加報,
 此忍不致怨,
 有怨自然除。
 若以怨除怨,
 怨終不可息;
 不念怨自除,
 是則最勇健。」」



世尊說此偈已,即以神力飛到波羅聚落,
住跋陀婆羅樹下,無諸翼從。


時彼有一大
象,為眾象所惱,若欲飲水,其眾象子前混令
濁;若欲食草,其諸象子於前食噉,踐踏污穢。
彼象念言:「我今為群象所困,寧可避去。」念已
即去,常得清水美草,漸向跋陀婆羅林;見佛
歡喜,為佛取水,除左右草。


佛以此象離眾快
[024-0160b]
樂,亦自樂靜,而說偈言:


「 「二龍自同心,
 俱患群眾惱,
 皆已捨獨逝,
 今樂此空林。」」



佛說偈已,從跋陀婆羅林之舍衛城,住祇洹
精舍。時優婆塞、優婆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
外道、沙門、婆羅門供養恭敬尊重讚嘆,多得
飲食、衣服布施,世尊無著,猶若蓮花。


時拘舍
彌城諸優婆塞,咸作是言:「我等今失大利,
由諸比丘好鬪諍故,世尊不住。當作方便令
其遠去。」便共立要,不復共語及施衣食。彼諸
比丘亦作是語:「由我等罪,致使世尊捨此而
去。我今寧可共往佛所,苦自悔過!」便著衣
持鉢來詣佛所。


時舍利弗聞彼鬪諍比丘來,
與五百比丘俱到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拘
舍彌鬪諍比丘今來,我等當云何待?」佛告舍
利弗:「汝當聽彼二眾語,若如法、如律、如佛所
教者,善待遇之,與為伴黨。」又問:「世尊!有幾
事知彼語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幾事知彼語
非法、非律、非佛所教?」佛言:「若成就十四法:法
言非法,乃至是佛所制,言非佛所制,是為非
法、非律、非佛所教。若反上,是法、是律、是佛所
教。」


時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聞彼鬪諍比丘
來,與五百比丘尼往到佛所,頭面禮足,白佛
言:「世尊!拘舍彌鬪諍比丘今來,我等當云何
待?」佛言:「汝當聽彼二眾語,若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者,善待遇之。應從如法、如律、如佛教比
丘求五事:比丘尼半月,應從如法比丘乞教
誡人;比丘尼要依有如法比丘處夏安居;安
居竟,應從如法比丘請見聞疑罪;式叉摩那
[024-0160c]
學二歲戒已,應在二部僧中受具足戒;若比
丘尼犯麁惡罪,應在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
埵,摩那埵已,應於二部眾各二十人中
求出罪。若比丘尼僧更有餘事,應求如法
比丘。」


時給孤獨長者聞彼鬪諍比丘來,與五
百優婆塞往至佛所,頭面禮足,白佛言:「世尊!
拘舍彌鬪諍比丘今來,我等云何敬待?」佛言:
「汝當聽彼二眾語,若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者,
受其教誡。至於,敬待供養,悉應平等。所以
者何?譬如真金斷為二段,不得有異。」


毘舍佉
母與五百優婆夷往至佛所,白佛,佛答亦如
是。


時阿難見彼比丘入舍衛城,便往白佛:「彼
鬪諍比丘已入,我當云何為敷臥具?」佛言:「應
與邊房;若不足者,與中房。不得令彼上座無
有住處!」阿難受教即敷令住。


爾得彼被舉
比丘於屏處作是念:「我竟有罪?為無罪
成被舉?為不成被舉?羯磨如法?為不如法?我
今寧可謹依經律,而思惟之。」既思惟已,知己
有罪,成被舉,羯磨如法,便到伴黨比丘
所,語言:「我已自見罪!語諸大德!為我求和合,解
先羯磨。」諸比丘便將到與作不見罪羯磨比
丘所,語言:「此比丘已自見罪,願為解先羯磨!」
於是二部僧將被舉比丘往到佛所,頭面禮
足,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
「此比丘犯罪,非不犯罪;成被舉,非不成被舉;
羯磨成就,非不成就。僧今應與解先羯磨,更
白二羯磨為作和合。」


彼比丘應至僧中,禮僧
足,白言:「我比丘某甲,僧為我作不見罪羯磨。
我今順僧悔過,乞解不見罪羯磨。願僧哀愍
[024-0161a]
為我解!」如是三說。


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此
等比丘先共鬪諍,更相罵詈,或言犯、或言不
犯、或言成被舉、或言不成被舉、或言羯磨成
就、或言羯磨不成就,此比丘今自見犯罪,非
不見犯罪;成被舉,非不成被舉;羯磨成就,非
不成就。僧今為解不見罪羯磨,還作和合。若
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等比
丘先共鬪諍,乃至還作和合。誰諸長老忍,默
然;不忍者,說。僧為某甲比丘解羯磨,還作和
合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佛言:「羯磨竟,
應即與共作和合布薩。」


時優波離問佛言:「世
尊!比丘成就幾法得舉事。」佛言:「如住自恣中
說。」


佛在瞻婆國,住恒水邊。去王舍城不遠,一
住處有一比丘姓迦葉,作摩摩諦,作是願:「願
四方比丘多來集此,令諸優婆塞、優婆夷因
此多作功德!」彼住處寬博,於後所願得果。時
有眾多知識比丘到彼住處,迦葉比丘出迎,
禮拜問訊,為持衣鉢,辦洗浴具,設過中飲;明
日供前後食,亦施衣服,如是多日。客比丘共
作議言:「此比丘有慚愧,修梵行,欲令我等久
住。我等寧可於此安居。」作是議已,即便共住。
迦葉比丘後作是念:「此客比丘疲極已息,知
聚落處所,我不能復日日勸化,供前後食。」念
已便止。客比丘恨之,復作是議:「此比丘欲
令我等早去,定是惡比丘,無有慚愧,不修梵
行!我等當與作不見罪舉羯磨。」議已便共舉
之。迦葉比丘作是念:「我為有罪?為無罪?
為成被舉?為不成被舉?羯磨成就?為不成就?
[024-0161b]
世尊今在恒水邊,當往問之,若有教勅我當
奉行。」念已,著衣持鉢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却
住一面。佛慰問言:「汝從何來?乞食不乏、道路
不疲耶?」答言:「乞食不乏、道路不疲。去王舍
城不遠,有一住處,我作摩摩諦,從彼處來。」便
以上事因緣本末,具向佛說。佛言:「汝不犯罪,
無罪可見。汝便還去,安隱住彼。」迦葉受教,
禮足右遶而退。諸客比丘見其還已,復共議
言:「我等不善!云何舉此清淨無罪比丘?當
共至佛所,悔過除罪。」安居自恣竟,往到佛所,
頭面禮足,却住一面。佛慰問言:「乞食不乏、道
路不疲耶?於何處安居?」答言:「乞食不乏、道路
不疲。去王舍城不遠,有一住處於彼安居。」佛
問言:「汝等於彼住處,與彼比丘作不見罪舉
羯磨不?」答言:「作。」又問:「以何事舉之?」答言:「無
事。」佛種種呵責言:「汝等所作非法!不應作
此惡業!云何與清淨無罪比丘作不見罪舉
羯磨?」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愚癡,既作是
事,皆生悔心,今來悔過。唯願哀愍受我悔過!」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比丘以無
事作諸羯磨,羯磨皆不成。」


有諸比丘遙作呵
責羯磨、驅出羯磨、依止羯磨、舉罪羯磨、下
意羯磨;又遙作別住、本日、摩那埵、阿浮呵那;
又遙結界、解界;又遙解僧所差人,更遙差僧
未差者。諸比丘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
僧,告諸比丘:「若遙作呵責羯磨,乃至遙差僧
未差人羯磨,此皆不如法羯磨,羯磨不成。」



六群比丘於界外作不如法呵責羯磨,乃至
下意羯磨。作已來入界內,語諸比丘言:「我等
[024-0161c]
於界外與某甲、某甲比丘作呵責羯磨,乃至下
意羯磨。諸大德!當聽令成如法羯磨。」諸比丘
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
比丘於界外作不如法五種羯磨,乃至差僧所
未差人羯磨,雖還語界內比丘,令聽成羯磨,
一切皆不成。」


時諸比丘,一比丘與一比丘乃
至與眾多比丘作羯磨;二比丘乃至與眾多
比丘,亦如是。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此皆
羯磨不成,得突吉羅罪。」佛又言:「若作羯磨,直
羯磨而不白,不成羯磨;若羯磨應前說而後
說,應後說而前說,亦皆不成;若羯磨時,有
得呵人不同,亦不成,皆犯突吉羅罪。」


時諸比
丘以餘法、餘律作羯磨。諸比丘以是白佛,佛
言:「不成羯磨。」


時諸比丘作非法別眾羯磨、非
法和合羯磨、如法別眾羯磨、如法和合羯磨。
諸比丘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
比丘:「我不聽三種羯磨,唯聽如法和合羯磨!」


有五種羯磨:非法羯磨、別眾羯磨、似法別
眾羯磨、似法和合羯磨、如法羯磨。


何謂非
法羯磨?應來不來,應囑授不囑授,有得呵
人不同,而強羯磨。應白二羯磨,而但白,不
羯磨;但羯磨,不白;或再白,不羯磨;再羯磨,不
白。應白四羯磨,而但白,不三羯磨;但二羯
磨,不白。是名非法羯磨。


何謂別眾羯磨?應
來不來,應囑授不囑授,羯磨時得呵人不同,
而強羯磨。是名別眾羯磨。


何謂似法別眾羯
磨?應來不來,應囑授不囑授;若白二、白四羯
磨,先羯磨後白;羯磨時得呵人不同,而強
羯磨。是名似法別眾羯磨。


何謂似法和合羯
[024-0162a]
磨?應來者來,應囑授者囑授;若白二、白四羯
磨,先羯磨後白;羯磨時有得呵人不呵。是名
似法和合羯磨。


何謂如法羯磨?應來者來,應
囑授者囑授,羯磨時得呵人不呵;若白二、白
四羯磨,皆先白後羯磨。是名如法羯磨。


若為
比丘作非法呵責羯磨時,僧中有七人共諍,
一人言此是非法羯磨,一人言此是別眾羯
磨,一人言此是似法別眾羯磨,一人言此是
似法和合羯磨,一人言此是如法和合羯磨,
一人言成作羯磨,一人言不成作羯磨。此七
人中,二人語如法。謂是非法羯磨,不成作羯
磨者。若為比丘作別眾呵責羯磨、似法別眾
呵責羯磨、似法和合呵責羯磨,亦如是。


若為
比丘作如法呵責羯磨時,有七人語,二人語
如法。謂是如法和合羯磨,成作羯磨者。驅出
羯磨、依止羯磨、舉罪羯磨、下意羯磨,亦如是。


有比丘鬪諍,諸比丘作是議:「此比丘好鬪諍,
數數有事。我等寧可和合,與作如法呵責羯磨。」
即共和合,欲與作如法呵責羯磨;而反作不
如法呵責羯磨,羯磨不成。乃至反作似法和
合呵責羯磨,亦如是。


彼比丘復移餘住,餘住
諸比丘作是議:「此比丘好鬪諍,彼諸比丘為
作似法和合呵責羯磨,羯磨不成。我等寧可
與作如法和合呵責羯磨。」便欲共作如法和
合呵責羯磨,而反作不如法驅出羯磨;乃至
反作如法驅出羯磨,羯磨皆不成。乃至反作
下意羯磨,亦如是。


有比丘行惡行,污他家。諸
比丘作是議:「此比丘行惡行,污他家。我等寧
可和合與作如法驅出羯磨。」便欲共作如法
[024-0162b]
驅出羯磨,而反作不如法驅出羯磨,羯磨不
成。乃至反作似法和合驅出羯磨,亦如是。



比丘便移餘住,餘住諸比丘作是議:「此比丘
行惡行,污他家。彼諸比丘為作似法和合羯
磨,羯磨不成。我等寧可與作如法驅出羯磨。」
便欲共作如法驅出羯磨,而反作不如法依
止羯磨,羯磨不成。乃至反作如法依止羯磨,
羯磨皆不成。乃至反作呵責羯磨,亦如是。



比丘愚癡無智,數數犯罪。諸比丘作是議:「此
比丘愚癡無智數數犯罪,我等寧可和合與
作如法依止羯磨。」便欲共作如法依止羯磨,
而反作不如法依止羯磨,羯磨不成。乃至反
作似法和合依止羯磨,亦如是。


彼比丘便移
餘住,餘住諸比丘作是議:「此比丘愚癡無智,
數數犯罪。彼諸比丘為作似法和合依止羯
磨,羯磨不成。我等寧可為作如法依止羯磨。」
便欲與作如法依止羯磨,而反作不如法舉
罪羯磨,羯磨不成。乃至反作如法舉罪羯磨,
羯磨亦皆不成。乃至反作驅出羯磨,亦如是。


有比丘犯罪,而不見罪、不悔過、不捨惡邪見。
諸比丘作是議:「此比丘犯罪,而不見罪、不悔
過、不捨惡邪見。我等寧可和合,與作如法舉
罪羯磨。」便欲共作如法舉罪羯磨,而反作不
如法舉罪羯磨,羯磨不成。乃至反作似法和
合舉罪羯磨,亦如是。


彼比丘便移餘住,餘住
比丘作是議:「此比丘犯罪,不見罪、不悔過、不
捨惡邪見。彼諸比丘為作似法和合舉罪羯
磨,羯磨不成。我等寧可為作如法舉罪羯磨。」
便欲共作如法舉罪羯磨,而反作不如法下
[024-0162c]
意羯磨,羯磨不成。乃至反作如法下意羯磨,
羯磨亦皆不成。乃至反作依止羯磨,亦如是。


有比丘麁惡語罵諸白衣。諸比丘作是議:「此
比丘麁惡語罵諸白衣,我等寧可和合與作
如法下意羯磨。」便欲共作如法下意羯磨,而
反作不如法下意羯磨,羯磨不成。乃至反作
似法和合下意羯磨,亦如是。


彼比丘便移餘住,
餘住諸比丘作是議:「此比丘麁惡語罵諸白
衣,彼比丘為作似法和合下意羯磨,羯磨不
成。我等寧可為作如法下意羯磨。」便欲共作
如法下意羯磨,而反作不如法呵責羯磨,羯
磨不成。乃至反作如法呵責羯磨,羯磨亦皆
不成。乃至反作舉罪羯磨,亦如是。


有五種僧:
四比丘僧、五比丘僧、十比丘僧、二十比丘僧、
無量比丘僧。


四比丘僧者:除受戒羯磨、出罪
羯磨,餘羯磨皆得共作。


五比丘僧者:中國
除受戒、出罪羯磨,邊國除出罪羯磨,餘羯磨
皆得共作。


十比丘僧者:除出罪羯磨,餘羯
磨皆得共作。


二十比丘僧者:一切羯磨皆得
共作。


若四比丘僧羯磨,第四人非法、非毘
尼,羯磨不成,僧有過。


優波離問佛:「世尊!若
僧羯磨時,有人呵。誰成呵?誰不成呵?」佛言:「受
羯磨人呵,為不成呵;若比丘隔壁呵,為不成
呵;若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呵,皆不
成呵。若同界比丘呵,乃至使比坐聞,為成呵。」


有三種人,不應與解羯磨;若與解,為不成解。
何謂三?若比丘犯罪,而不見罪;若比丘應悔
過,而不肯悔過;若比丘應捨惡邪見,而不肯
捨惡邪見。是為三。若未與作,應與作;若已與
[024-0163a]
作羯磨,是名善作羯磨。若反上,未與解羯磨,
應與解;若已與解,是名善解。


佛在舍衛城。爾
時有二比丘,一名般那,二名盧醯,好共鬪諍,
亦鬪亂他;未生鬪諍便生,已生增廣。諸比丘
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問彼二比丘:
「汝實爾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呵:「汝愚癡
人!所作非法,不應作此惡業!」呵已,告諸比丘:
「從今若有如此比丘,僧應與呵責羯磨。若不
罷者,應隨其事白四羯磨重加其罪。」


若有三
法,應與作呵責羯磨:既自鬪諍,復鬪亂他,前
後非一。


復有三法:親近惡知識、與惡人為伴、
自樂為惡,亦應與作呵責羯磨。


復有三法:
破增上戒、破增上見、親近隨順白衣,亦應
與作呵責羯磨。


有三種呵責羯磨不成:所呵
責人應現在前,而遙呵責;應問僧言:「應與作
呵責羯磨不?」而不問;應使所呵責人自說其
過,而不使自說。


復有三法羯磨不成:應現前
作羯磨,而不現前;若法別眾;應使自說其
過,而不使自說。


受呵責羯磨比丘應正順僧。
何謂正順?不應度人;不應授人具足戒;不應
與人作依止;不應畜沙彌;不應作行籌人,若
僧差亦不應受;不應教誡比丘尼,若僧差亦
不應受;凡僧所差皆不應受;若行僧事時,不
得有語;不得罵餘比丘;不得倚王勢、不得
自倚力、不得倚親族力,唯應依佛法僧
力。應悔過自責,不逆僧意,求解羯磨。


彼一比
丘,後正順於僧,改悔自責,求解呵責羯磨。諸
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僧應白四羯磨與解。」



比丘應至僧中,禮僧足,三乞解呵責羯磨。



[024-0163b]
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好共鬪
諍,鬪亂彼此;未生鬪諍便生,已生增廣。僧先
與作呵責羯磨,若不罷者重加其罪。某甲已
正順僧,悔過自責,求解羯磨,僧今與解羯磨。
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某
甲比丘好共鬪諍,乃至僧今與解羯磨。誰諸
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如是第二、第三。


「僧與
某甲比丘解呵責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
如是持。」


爾時去舍衛城不遠,有菴摩勒林。彼林側有
長者名質多羅,信樂佛法,常供給諸比丘。菴
摩勒林中有比丘名善法,舊住於彼作摩摩
諦,質多羅長者若請僧與衣食,及施人物時,
要先語之。


時舍利弗、目連,與五百比丘共遊
彼林,長者聞之便自出迎。到已,頭面禮足,却
住一面,為說妙法,示教利喜已,白言:「願明
日受我客比丘食!」默然受之。知受已,還歸其
家,到善法比丘所,語言:「我請舍利弗、目連明
日食。大德!亦當來食。」善法比丘作是念:「此
惡長者意已壞敗,由來請僧要先語我,而今
請舍利弗、目連等五百比丘,不使我知!」念已
語言:「明日當往。」長者還歸,竟夜辦種種美食,
世間珍味無不具有。晨朝敷座,善法比丘已
到,見其所辦,奇珍必備;以其家壓油,便語
言:「汝眾味皆有,唯少一種胡麻餅。」長者聞
已,便瞋恚言:「大德!多懷法寶,而出此惡言!」即
為說譬:「昔有賈客,從北方擔一雌雞到波旬
國,波旬國無雄雞,與烏共合生卵,伏乳既
成大烏,作雞鳴不成,作烏聲亦不得。今大
[024-0163c]
德如是,多懷法寶,而出此惡音。」善法比丘
聞已,便瞋恨言:「長者若見罵辱,何宜復住?今
當遠去!」長者復言:「大德勿瞋,且留住此!我當
依常供給衣食。」如是再三,猶不肯住。長者問
言:「大德!欲至何處?」答言;「欲往佛所。」長者言:「若
至佛所,願為問訊世尊,具說此事,勿令增減!」
答言:「可爾!」於是長者敷坐具訖,往白時到,食
具已辦。舍利弗、目連、大眾圍遶往到彼舍,就
座而坐。長者自下食,食畢行水,取小床於前
坐。為說種種妙法,示教利喜已,從坐起去。



後,善法比丘還林,著衣持鉢往到佛所,頭面
禮足,却坐一面,以質多羅長者所說具白世
尊。佛便呵責言:「汝愚癡人!云何以下賤語加
彼長者?」即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諸比丘:「從
今應與如是等比丘作下意白四羯磨,謝彼
白衣。」


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此某甲比丘以
下賤聲加其白衣,今僧與作下意羯磨,謝彼
白衣。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大德僧聽!此
某甲比丘以下賤聲加其白衣,僧今與作下
意羯磨,謝彼白衣。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
說。」如是第二、第三。


「僧與某甲比丘作下意
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復應白二
羯磨差一比丘,伴彼比丘謝彼白衣。一比丘
唱言:「大德僧聽!僧今差某甲比丘,伴某甲比
丘辭謝白衣。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


「大
德僧聽!僧今差某甲比丘,伴某甲比丘辭謝
白衣。誰諸長老忍,默然;不忍者,說。僧差某甲
比丘,伴某甲比丘辭謝白衣竟;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彼比丘應將僧所差比丘往捉
[024-0164a]
白衣手,謝言:「我先作下賤聲相加,我今悔過。
受我悔過!」若受者善;若不受,僧所差比丘,應
將彼比丘至眼見,耳不聞處教作突吉羅悔
過,應言:「某甲比丘作麁惡語加某甲白衣,
犯突吉羅罪,今向長老悔過!」如是第二、第三
說。然後僧所差比丘,獨還白衣所,語言:「僧
已治彼比丘,我向亦重治之,可受某悔過。」
然後,彼比丘復應來,如上辭謝白衣。


應正
順僧,如呵責羯磨中說。彼正順僧已,悔過
自責,求解羯磨。僧應與解羯磨,羯磨亦如上
說。
《五分律》卷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