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o0052 解脫道論-梁-優波底沙 (CBETA)





《解脫道論》卷第十二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2分別諦品第十二之二



彼坐禪人如是現觀滅。以由觀滅成畏。陰因
亦畏陰生畏。三有五趣七識住九眾生居成
畏。彼如惡人捉刀可畏。如毒蛇如火聚。如
是以由觀滅成畏陰因畏陰生畏。三有五趣
七識住九眾生居。以無常現作意令畏想。以
安隱令起無想。以苦現作意成畏生。以安隱
令起無生。以無我現作意。成畏相及生。以
安隱令起無相及無生。觀過患觀厭離軟隨
相似忍。是其總語令起智怖已竟


彼坐禪人。以怖現修行令起智。樂解脫智
生。彼陰相是怖者。樂解脫智起。陰生為怖
者。樂解脫智起。三有五趣七識住九眾生居
此怖者。樂解脫智起。如火所圍鳥從彼樂解
脫。如人為賊所圍。從彼樂解脫。如是彼坐
禪人陰因陰生。三有五趣七識住九眾生居。
此畏怖者。樂解脫智起。以無常現作意畏
因。以苦現作意畏生。以無我現作意畏因及
生。樂解脫智起。於是凡夫人及學人。於樂
解脫智二種引心。或觀歡喜。於是現觀。於
[012-0457a]
上成通達現觀歡喜。心成憂惱成修行障礙。
成通達難見思惟行。捨中隨相似忍。此是總
語言樂解脫智已竟


彼坐禪人如是現修行樂解脫智。從一切諸
行。樂解脫泥洹諸行。唯作一相欲令起。解
脫門相似智起。以三行得相似智。以三行越
正聚。於五陰無常現見得相似智。五陰滅常
泥洹。如是現見越正聚。於五陰以苦現見得
相似智。五陰滅樂泥洹。現見越正聚。於五陰
以無我現見得相似智。五陰滅第一義泥洹。
現見越正聚。問云何以智現越正聚。云何以
智已越正聚。答以性除智現越正聚。以道智
已越正聚。問相似智者何義。答相似者。四
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
道分。以彼相似。此謂相似智總語言。無怨
見利相似忍。此是相似智總語言相似智已竟


相似智無間次第。從一切諸行相起。作泥洹
事。生性除智。問云何義名性除。答除凡夫
法名性除。非凡夫法所除亦名性除。性者是
泥洹。復次種殖泥洹者名性除。如阿毘曇
所說。除生名性除。度無生亦名性除。復除
生因名性除。度無生無相名性除。於泥洹是
初引路。從外起轉慧。此性除總語言性除智已竟


性智無間次第。現知苦現斷集現作證滅現
修道。生須陀洹道智。及一切菩提法。彼坐
禪人於此時以寂寂。現見有邊無為醍醐戒。
於一剎那以一智非初非後。分別四諦。以知
苦分別。以斷集分別。以作滅證分別。以修
道分別。成分別。如譬喻偈所說。
[012-0457b]


「 如人捨此岸
 以船度彼岸
 於彼度諸物
 乘舡者除漏」



如船度水。非初非後。於一剎那作四事。捨
此岸除漏到彼岸。度物如捨此岸。如是智分
別苦如除漏。如是分別斷集如度彼岸。如是
作證分別滅如以船度物。如是修道分別。如
燈共生。於一剎那不初不後作四事。如小燈
炷除闇。令油消令光明起。如日共生非初非
後。於一剎那作四事。令現色除闇。令滅寒。
令起光明。如令現色。如是智分別苦如除闇。
如是分別斷集如令滅寒。如是作證分別滅。
如令起光明。如是修道分別如日。如是聖智。
問如實現見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此相云
何。若不見苦四顛倒生。爾時如所說。有邊
無為醍醐戒。以寂寂現見。以一智非初非後。
分別四諦。此義云何。答於生滅智。是時未
成見苦。滿及至如實見諸行過患。從諸行
相令起心。於無行成度。是故如實見諸行過
患。從諸行相以令起心。於無行成度。是處見
苦漏到最後故。復說若如是以寂寂。以性除
智。成分別諦性除智者。從行相起成度無行。
若性除智從行相起成度於無行。成度於泥
洹。唯著因是其事。以著事得定心。若不得
定。不生奢摩他毘婆舍那。亦不得菩提法滿。
是故以性除智成分別諦。從彼性除智。無間
道智成生。於此時得於泥洹定。心得定成起
奢摩他毘婆舍那。成滿菩提分法。是故唯以
道智成分別諦。如人從燒城出脚跨門閫。從
城已出一脚。是時未名出。如是性除智。從彼
[012-0457c]
行相起成度無行。是時未名度煩惱。諸法未
滿故。如人從所燒城兩脚已出。是時名出燒
城。如是性除智無間。成生道智起。是時名
從煩惱城出。諸法滿故。是故以性除智成分
別諦。分別諦者何義。答四聖諦於一剎那說
和合。名分別諦。於此時道智和合依義。諸根
成平等不動義。力義。乘義。菩提分因義。道分
令住義。念處勝義。正勤便義。如意足實義。
諦不亂義。奢摩他隨觀義。毘婆舍那義。不相
離義。雙義。覆義。戒清淨不亂義。心性淨見
義。見清淨義。脫義。解脫通達義。明捨義。脫
斷義。滅智根義。欲令起義。作意平等義。觸
受滅出離義。現前義。定依義。念真實義。慧
深勝義。醍醐最後義。泥洹最後平等義。坐禪
人如是現智。如是現見斷三結。所謂身見疑
戒取及彼相應煩惱。問云何身見。答於此無
聞凡夫見色為我。我有色色為我所於色我。
如是受想行識為我。我有識識為我所於識
我。此謂身見。此身已斷。彼斷故六十二見亦
斷。為身見所初六十二見。問云何疑。答或
於苦。或於集。或於滅。或於道。或於佛法僧。
或初邊或後邊。或初後邊疑或。於因緣所
起法彼疑惑。此謂疑。彼亦斷。問云何戒盜。答
戒盜二種。渴愛及癡。我以此戒。以此行。以此
苦行。以此梵行。我當上天。我皆當生一一
天處。此謂渴愛戒盜。從此外沙門婆羅門。
以戒。以清淨。以清淨戒行。彼如是見。此謂癡
戒盜。彼亦斷。問云何彼一處住煩惱。答彼
令往惡趣。婬欲瞋恚癡。此謂彼一處住。煩
[012-0458a]
惱亦斷。於此間為須陀洹果。作證成向。未
得須陀洹。住須陀洹向地。或第八地。或見
地。或定從兩起轉慧。此須陀洹道智總語言。
須陀洹無間次第。三結斷故。作無為事。與
道等法無異方便起。須陀洹果智果心。或二
或三生無間。彼次第度後分。心從後分起。
觀道。觀果。觀泥洹。觀已斷煩惱。觀餘煩惱。
此謂須陀洹。不退法定向。菩提向。未來果
欲分別。是世尊胸生口生法生法所造。得法
分不與物分。此謂見具足善。修行通達聖法。
至醍醐門住。見具足到此妙法。見此妙法已
覺智成就。已覺明成就。入法流聖通達慧。開
醍醐門住。是故說此偈。


「 於地一國王
 於天堂一王
 領一切世間
 須陀洹果勝」



彼坐禪人於此地住。於上作精進。為作斯陀
含果證。作見生滅所。初現觀。如初所說。現
修行如已見道。依諸根力菩提覺。如是分別
諦。彼如是修行。向滅斷麁欲瞋恚及彼一處
住煩惱。從彼道無間作證須陀洹果。彼坐
禪人於此地住。於上作精進。為作阿那含果。
證作見生滅為初。現見如初所說。現修行如
見道。依諸根力菩提覺。如是分別諦。彼如
是向滅斷細欲瞋恚及彼一處住煩惱。從彼
彼道無間。作證阿那含果。彼坐禪人於此地
住。於上作精進。為作證阿羅漢果。作見生
滅為初。現見如初所說。現修行如己見道。依
諸根力菩提覺。如是分別諦。彼如是向斷色
欲無色欲。慢調無明餘煩惱無餘斷。從彼坐
[012-0458b]
禪人作證阿羅漢果。彼觀道。觀果泥洹。觀
斷煩惱。比丘成阿羅漢。滅漏所作。以立置
擔。到妙義斷有結。正智解脫離五分六分。成
就一守護。不為死所繫。除餘諦等滅。信覓
無濁思惟猗身。行善解脫。心善解脫。慧梵
行已立。成丈夫最勝丈夫。得第一所得。此謂
除瞋恚者。度岸者。離煩惱者。無結礙者。得聖
翻者。除擔者。不相應者。沙門者。婆羅門者。
已浴者。度韋陀者。最上婆羅門者。阿羅漢者。
度者。脫者。伏者。寂寂者。令寂者。是阿羅
漢總語言。於是若須陀洹從其生於上。不更
作精進。以三種得見三種須陀洹。一七生家
家須陀洹。一生須陀洹。於是鈍根成七生。
中根成家家。利根成一生。七生者七時往天
堂來。此作苦邊家家須陀洹。或二時或三
時。往彼家已往作苦邊。一生須陀洹已令生
人有作苦邊。若斯陀含人。從其生於上不作
精進。一時來此世作苦邊。若阿那含從其生
於上。不作精進。從此終生淨居。彼由諸根
勝。以五種得見。成五阿那含。中間般涅槃。生
般涅槃。不行般涅槃。行般涅槃。上流往阿
迦尼吒天。於是名中間般涅槃者。未至所著
無間中間。依壽命時為除殘結使。令起聖道。
生般涅槃者。越中壽命。為除殘結使。已生
令起聖道。不行般涅槃者。無異行。為除殘
結使。令起聖道。行般涅槃者。無異行。為
除殘結使。令起聖道。上流阿迦尼吒天。從不
煩終往不熱。從不熱終往善見。從善見終往
善現。從善現終生阿迦尼吒天。於阿迦尼吒。
[012-0458c]
為除殘結使起聖道。於是不煩天萬劫壽命。
不熱天二萬劫壽命。善見天四萬劫壽命。善
現天八萬劫壽命。阿迦尼吒天十六萬劫壽
命。於四地成五。五人於阿迦尼吒。四人無
上流人。如是彼成二十四人。阿羅漢已斷一
切煩惱無餘故。不成後有因因。無故阿羅漢
已免壽形命。行滅此苦斷。不起餘苦。此謂
苦邊。是故說此偈。


「 譬如槌打鐵
 火星流入水
 次第成寂滅
 彼趣不可知
 如是正解脫
 已度欲縛漏
 至於無動樂
 彼趣不可知」



問於此有師說。次第修道次第斷煩惱。次第
分別諦。答或以十二。或以八或以四。道智
作證果。問云何於此見不相應。答若次第修
行。次第斷煩惱。是故次第作證。以是次第作
證果。可樂與道果相應故。若如是可樂。一須
陀洹果者成耶。若如是不可樂。次第修道。次
第斷煩惱者亦然。復次第二過。若以見苦見
苦所斷煩惱。滅斷可樂。是故已見苦見苦所
斷煩惱已斷。作證四分須陀洹果。作證應可
樂。方便成就故。若如是可樂作證。四分須陀
洹。四分七時生。四分家家生。四分一生。四分
住於果。於此不相應。若如是不可樂。以見
苦見苦所斷煩惱斷耶。此不相應。復次第三
過。若以見苦。見苦所斷煩惱斷者所樂。是
以現見苦。四分須陀洹道住。四分信行。四
分法行。成應可樂。不見餘三諦。若此所樂
住於四須陀洹道。成四信行。成四法行。於此
[012-0459a]
不相應。若如是不可樂。以見苦見苦所斷
煩惱斷。復次第四過。亦不相應。若現見道成
向以見道成住果。此可樂以是現見苦成向。
以見故成住果。應可樂。見一種故。若如是
可樂向。及住果成多過。於此此不相應。若如
是不可樂。現見道成證。以見道成住於果。此
亦不相應。復次第五過。若以見道作證果。
未見苦集滅。成作證果可樂者。以見苦集苦
滅是無義。復次第六過。若以十二。或以八
或以四道智。作證須陀洹果可樂者。以是作
證。或十二。或八。或四。須陀洹果應成可樂
者。成道智無果。若如是可樂地以成過。於
此此不相應。若如是可樂。或以十二。或以
八。或以四。道智作證須陀洹果者耶。此亦不
相應。復次第七過。若或十二。若八。若四道
智。令起一須陀洹果者可樂。此亦不相應。多
事令起一果。如多菴婆菓令生一果。問若以
一智一剎那。無前無後。成分別四諦。一智應
成四見取事。若以見苦成見四諦。四諦成苦
諦。若此二義無此不相應。一剎那以一智。無
前無後。成分別四諦。答非一智成四見取事。
亦非四諦成苦諦。坐禪人唯從初四諦。種種
相一相。以前分別故。


爾時以聖行苦諦。如是相以通達。成通達四
諦。如其相四諦以如義成一相。如五陰種種
相。一相以前分別為色陰。以無常已見五陰
無常亦常。見無常非色陰為五陰。如是入界。
如是於此可知。於是散法可知。如是觀覺喜
受地根。解脫煩惱正受二定。於是觀者二觀。
[012-0459b]
禪觀燥觀。問云何禪觀。已得定以定力伏蓋。
以名比分別色觀見禪分。奢摩他為初。修毘
婆舍那。燥觀者。以分別力伏蓋。以色比分
別名見觀諸行。毘婆舍那為初。修行奢摩他。
覺者燥觀。初禪及觀者。觀道及果成有覺。於
三禪毘婆舍那乃至性除成有覺。道及果成
無覺。於覺地道成八分道。於無覺地七分除
思惟。喜者燥觀得苦行。具足毘婆舍那相似
智。成無苦起性除道及果共起喜。燥觀得樂
行具足。於二禪毘婆舍那及道果共起喜。於
第三禪。於第四禪。毘婆舍那道及果不共起
喜。於喜地道及果七覺分起。於無喜地六菩
提覺。除喜菩提覺。受者燥觀得苦行。具足
毘婆舍那乃至相似智。共捨起性。除道及果
共喜起。燥觀得樂行具足。於三禪毘婆舍那
道果共喜起。於第四禪毘婆舍那道果共捨
起。地者二地。見地思惟地。於是須陀洹道
見地。餘三道四沙門果思惟地。未甞見今見
名見地。如是見如是修是思惟地。復次二地
學地不學地。於是四道三沙門果學地。阿
羅漢果無學地。根者三出世間根。未知我當
知根。已知根。知已根。於是須陀洹道智。初
未知今知者成未知智。三道智三果智已知
法。更知知根阿羅漢果智無餘。已知法知者
已知根。解脫者三解脫。無相解脫。無作解
脫。空解脫。於是道相似智。不作相是無相解
脫。不作願是無作解脫。不作執是空解脫。復
次此三解脫。以觀見成於種種道。以得成於
一道。問云何以觀見成於種種道。答已觀見
[012-0459c]
無常。成無相解脫。以觀見苦。成無作解
脫。以觀見無我。成空解脫。問云何以觀見
無常成無相解脫。答以無常現作意。以滅諸
行起心。成多解脫。得信根及四根。彼種類如
實智相。彼種類一切諸行。成無常起。令起
相怖畏。從相行生智。從相心起。於無相心越。
以無相解脫身得脫。如是以觀無常成無相
解脫。


問云何以觀見苦成無作解脫。答以苦現作
意。以怖畏諸行令起心。成心多寂寂。得定
根及四根。彼種類如實知生。以彼種類一切
諸行成苦所見。以怖畏生。令起生智。從生
心起。於無生心越。以無作解脫身得脫。如是
以觀見苦成無作解脫。問云何以觀見無我
成空解脫。答以無我現作意。以空令起諸行。
心成多厭惡。得慧根及四根。彼種類如實知
相及生。以彼種類一切諸法。成無我可見。以
怖畏令起相及生。依相及生智唯起。從相及
生心成離。於無相無生滅。泥洹心越。以空
解脫身得脫。如是以觀見無我成空解脫。如
是此三解脫。以觀成於種種道。問云何以
得三解脫成於一道。答已得無相解脫。成得
三解脫。何故是人以無相。其心得脫。雖解
脫彼已作。以執其已得無作解脫。三解脫成
所得。何故以作其心得脫以解脫。彼以相以
執得空解脫。三解脫亦得。何故若其以執心
得脫。以解脫以相以作。如是已得三解脫成
於一道。解脫者。解脫門者何差別。答唯彼道
智。從煩惱脫名解脫。以入醍醐門義名解
[012-0460a]
脫門。復次解脫者唯道智。彼事為泥洹。此
謂解脫門。煩惱者。一百三十四煩惱。如是
三不善根三覓。四漏。四結。四流四厄。四取。
四惡趣行。五慳。五蓋。六諍根。七使世間。八
法。九慢。十煩惱處。十不善業道。十結。十邪
邊。十二顛倒。十二不善心起。於是三不善根
者。貪瞋癡。於此三瞋者。以二道成薄。以阿那
含無餘滅。貪癡者。以三道成薄。以阿羅漢道
無餘滅。三覓者。欲覓有覓梵行覓。於此三
中梵行覓者。以須陀洹道無餘滅。欲覓者。
以阿那含道滅。有覓者。以阿羅漢道滅。四漏
者。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於此見漏者。以
須陀洹道滅。欲漏者。以阿那含道滅。有漏無
明漏者。以阿羅漢道滅。四結者。貪欲身結。瞋
恚身結。戒盜身結。此諦執身結。於此戒盜身
結者。此諦執身結。以須陀洹道滅。瞋恚身
結以阿那含道滅。貪身結。以阿羅漢道滅。四
流者。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四厄者。欲厄
有厄見厄無明厄如初。所說滅。四取者。欲取。
見取。戒取。我語取。於此三取以須陀洹道滅。
欲取以阿羅漢道滅。四惡趣行。欲惡趣行。
瞋惡趣行。怖畏惡趣行。癡惡趣行。此四以
須陀洹道滅。四慳者。住處慳。家慳。利養慳。
色慳。法慳。此五以阿那含道滅。五蓋者。欲
欲。瞋恚。懈怠。睡眠。調慢疑。於此疑者。以須
陀洹道滅。欲欲瞋恚慢。以阿那含道滅。懈
怠調以阿羅漢道滅。睡眠隨色。六諍根者。忿
覆嫉諂惡樂見觸。於此諂惡樂見觸。以須陀
洹道滅。忿覆嫉以阿那含道滅。七使者。欲染
[012-0460b]
使。瞋恚使。慢使。見使。疑使。有欲使。無明使。
於此見使疑使。以須陀洹道滅。欲染使瞋恚
使。以阿那含道滅。慢使有使無明使。以阿
羅漢道滅。世間八世法者。利衰毀譽稱譏苦
樂。於此四不愛處瞋恚。以阿那含道滅。於
四愛處使。以阿羅漢道滅。九慢者。從彼勝
我勝生慢。與勝我等生慢。從勝我下生慢。從
等我等生慢。從等我下生慢。從下我勝生
慢。從下我等生慢。從下我下生慢。九慢者
以阿羅漢道滅。十惱處者。貪瞋癡慢見疑懈
怠調無慚無愧。於此見疑以須陀洹道滅。瞋
恚以阿那含道滅。餘七以阿羅漢道滅。十惱
處者。此人於我已作現作當作非義生惱。我
所愛念人。彼人已作現作當作。其非義生惱。
我所不愛念人。彼人已作現作當作者。於非
處生惱。十惱處以阿那含道滅。十不善業
道者。殺生。不與取。邪行。妄語。惡口。兩舌。綺
語。貪瞋邪見。於此殺生不與取邪行妄語邪
見。以須陀洹道滅。惡口兩舌瞋。以阿那含
道滅。綺語貪。以阿羅漢道滅。十使者。欲染
使。瞋恚使。慢使。見使。疑使。戒取使。有染使。
嫉使。慳使。無明使。於此見疑戒取使。以須陀
洹道滅。欲染瞋恚嫉慳使。以阿那含道滅。慢
有染無明使。以阿羅漢道滅。十邪邊者。邪
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
定。邪智。邪解脫。於此邪見邪語妄語業邪命
邪智邪解脫。以須陀洹道滅。邪思惟邪語惡
語兩舌。以阿那含道滅。邪語綺語邪精進邪
念邪定。以阿羅漢道滅。十二顛倒者。於無
[012-0460c]
常常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如是於苦樂。於
不淨淨。於無我我。於此無常常三顛倒。於無
我我者。三顛倒。於不淨淨者。見顛倒。於苦樂
者。見顛倒。以須陀洹道滅。於不淨淨者。想
顛倒心顛倒。以阿那含道滅。於苦樂者。想顛
倒心顛倒。以阿羅漢道滅。十二不善心起者。
與喜共起見相應。無行心起。有行心起。與
喜共起見不相應。無行心起。有行心起。與
捨共起見相應。無行心起。有行心起。與捨
共起見不相應。無行心起。有行心起。與憂
共起瞋恚相應。無行心起。有行心。與調共
起心起。與疑共起心起。於此四見相應心起。
與疑共起心起。以須陀洹道滅。二共起心
起。以二道成薄。以阿那含道無餘滅。四見心
不相應起。及調共起心起。以三道成薄。以
阿羅漢道無餘滅。二正受者。二正受不與凡
夫共及果成就想受滅。正受問云何果正受。
何故名果正受。誰修誰令起。何故修。云何
修。云何作意。彼成就幾緣。幾緣住。幾緣為
起。此正受世間耶。出世間耶。答云何果正受
者。此沙門果。心於泥洹安。此謂果正受。何
故果正受者。非善非不善。非事出世道果報
所成。是故此果正受。阿羅漢及阿那含。於
此定作滿。復有說一切聖人得令起。如毘曇
所說。為得須陀洹道。除生名性除。如是一
切。復說一切聖人成就於此定作滿。唯彼
令起。如長老那羅陀說。諸比丘如是長老於
山林井。於彼無繩取水。爾時人來為日所曝
熱乏渴愛。彼人見井知有水。彼不以身觸住。
[012-0461a]
如是我長老有滅為泥洹。如實正智善見。我
非阿羅漢漏盡。何故令起者。答為現見法樂
住令起。如世尊教阿難。是時阿難如來不作
意。一切諸相唯一受滅。無相心定令起住。
是時阿難如來身成安隱。云何以令起者。答
彼坐禪人入寂寂。住。或住或臥樂得果正受。
作生滅見所。初觀諸行。乃至性除智。性除智
無間。於泥洹果正受令安。依其禪成修道是。
是禪成所作。是名果正受。云何作意者。答
無為醍醐界。以寂作意。彼成就幾緣。幾緣
為住。幾緣為起。答彼正受二緣。不作意一切
諸相。於無相界作意。三緣為住。不作意一
切諸相。於無相界作意。及初行二緣為起。
作意一切相。及無相界不作意。云何此定世
間出世間耶。答此出世正受。非世間正受。問
阿那含人。為果定現觀。何故性除無隔。阿羅
漢道不生。答非樂處故。不生觀見。無力故。
於是二種勝果可知。成有道及性除果。現作
證道無間果現。成無道及性除果。成入果定。
成無道及性除果。從滅定起。成無道無性除
果正受已竟


問云何想受滅正受。誰令起。幾力成就。令
起幾行所除。令起幾初事。何義為起。云何
起。云何從彼起。云何心以起。以起心何所著。
幾觸所觸。云何初起諸行。死人及入滅想受
定。何差別。此定有為無為。答不生心心數法。
此謂滅想受定。誰令起定者。答阿羅漢及阿
那含。於此定作滿。誰不令起者。答凡夫人及
須陀洹斯陀含。及生無色界人。於是非其境
[012-0461b]
界故。凡夫不能起煩惱障礙定。未斷故。須陀
洹斯陀含。不能起為更起。非其處故。入無色
界不能起。幾力成就令起者。答以二力成就
令起。以奢摩他力。以毘婆舍那力。於是以奢
摩他力者。由八定得自在。以毘婆舍那力者。
由自在隨七觀。云何七隨觀。無常觀。苦觀。無
我觀。厭患觀。無染觀。滅觀。出離觀。奢摩他
力為滅禪分。及為不動解脫。毘婆舍那力為
見生過患。及為無生解脫。幾行所除令起定。
答以除三行令起定。口行身行心行。於是入
二禪覺觀口行成所除。入第四禪出息入息。
身行成所除。入滅想受定人。想受心行成所
除。初幾事者。答初四事。一縛不亂。遠分別。
觀事非事。於是名一縛者。鉢袈裟一處[怡-台+噗-口]
受持。不亂者。以所有方便。此身願莫生亂受
持。遠分別者。稱其身力。以日作分別受持。於
此久遠過期當起。觀事非事者。未至時分
別。或眾僧為事和合。以彼聲我當起受持於
是一縛者。為守護袈裟。不亂者及久遠分別。
為守護身。觀事非事者。為不妨眾僧和合。住
無所有處。或初作事入初禪。何故令起。答
為現法樂住者。是聖人最後無動定。復為起
神通入廣定。如長老正命羅漢。為守護身。如
長老舍利弗如長老白鷺子底沙。云何令起
者。彼坐禪人入寂寂住。或坐或臥。樂滅意樂
滅入初禪。入已安詳出。無間見彼禪無常苦
無我。乃至行捨智。如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入已安詳出。無間見
正定無常苦無我。乃至行捨智。爾時無間入
[012-0461c]
非非想處。從彼或二或三。令起非非想心。起
已令心滅。心滅已不生不現入。此謂入滅想
受定。


云何從彼起者。彼非如是作意。我當起已至
於初時。所作分別成。云何心以起者。若阿那
含人。以阿那含果心起。若阿羅漢人。以阿羅
漢心起。起已彼心何所著。答心專緣寂寂。幾
觸所觸者。答三觸所觸。以空觸無相觸無作
觸。云何初起諸行。彼從身行。從彼口行。死
人及入滅想定人何差別者。死人三行沒無
現壽命。斷煖斷諸根斷入。受想定人三行斷
沒。壽命不斷。煖不斷。諸根不異。此彼差別。
云何此定有為無為者。答不可說此定有為
無為。問何故此定不可說有為無為。答有為
法於此定無有。無為法入出不可知。是故不
可說此定有為無為滅禪定已竟


解脫分別諦十二品已竟。


於此品數因緣。戒頭陀定求善友。分別行行
處行門五神通。分別慧五方便。分別諦。此十
二品。是解脫道品次第。


「 無邊無稱不可思
 無量善才善語言
 於此法中誰能知
 唯坐禪人能受持
 微妙勝道為善行
 於教不惑離無明」


《解脫道論》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