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o0050 成實論-姚秦-訶梨跋摩 (TKD)


[28-0749c]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立論品第十三
今欲論佛法饒益於世間佛以大悲
心爲廣利益一切世間故說是法无
所齊限如或有人但爲婆羅門故說
解脫經佛所說經皆爲度脫四品衆
生乃至畜生亦不限㝵問曰不應造
論論佛語也所以者何若佛自論可
名爲論若佛不論餘不能論所以者
何一切智人意趣難解不知何所爲
故而說是事若不得佛意妄有所說
則爲自傷如經中說二人謗佛一以
不信憎惡故謗二雖有信於佛所說
不能諦受亦名謗佛設有眞智不知
佛意尙不能得論佛所言况未得者
而欲造論論佛意耶所以者何如異
論經中佛爲觸故說如是事諸比丘
等種種異論皆不得佛意又如長老
摩訶迦旃延語諸比丘如伐大樹棄
捨根莖但取枝葉汝等亦爾捨離如
[28-0750a]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張夏來而
問我耶若摩訶迦旃延於論議中自
喻枝葉何况餘人能解佛語又佛問
舎利弗云何學人云何數法人三問
不答又佛爲一切諸法根本唯佛能
解餘人不能又阿難白佛遇善知識
於得道中則爲半利亦有道理所以
者何以二因緣正見得生一従他聞
二自正念佛語阿難但善知識則爲
具足得道利巳又如佛言若我爲人
有所說法是人不得我意故生諍訟
今諸論師各有所執或言過去未來
有法或有言无當知如是諸論師等
不解如來隨冝所說故生諍訟又如
阿難爲三摩提說諸所受皆名爲苦
爾時佛語諸比丘言汝觀阿難髣像
是義又諸
論者謂阿羅漢應先受供養比丘不
知便徃問佛佛言於我法中前出家
者應先受供養飮食麤事猶尙不能知
况如來意說微妙法以此等故不應造
論答日不然所以者何有因緣故能
知他意如偈中說能知說者意所趣
向亦知說者欲說何事有二種道
[28-0750b]
成實論卷苐二苐三張夏
聖道世間道後當廣說以此道故知
說者意又異論經中佛亦盡聽又迦
旃延等大論議師得佛意故佛皆讃
善又憂陀夷比丘曇摩塵那比丘尼
等造佛法論佛聞卽聽又佛法深妙
解者造論不解則止如是其餘佛爲
諸法根本等問悉以通答又應造論
所以者何若經造論義則易解法則
久住又佛聽造論如經中說佛語比
丘隨所造論應善受持是故於修多
羅中取義立論別爲異部故應造論
又佛爲種種可度衆生說世間等諸
論議門如莎提等不能解故其心迷
乱莎提等比丘說生死徃來常是一識
佛如是等種種說法若无論議云何
可解以是等緣故應造論
論門品第十四
論有二門一世界門二第一義門以
世界門故說有我如經中說我常自
防護爲善自得善爲惡自得惡又經中
說心識是常又言長夜修心死得上
生又說作者起業作者自受又說某
衆生生某處等如是皆以世界門
[28-0750c]
成實論卷苐二苐四張夏說
第一義門者皆說空无如經中說此五
陰中无我我所心如風焰念念生滅
雖有諸業及業果報作者受者皆不
可得如佛以五陰相續因緣說有生
死又有二種論門一世俗門二賢聖
門世俗門者以世俗故說言月盡月
實不盡如摩伽羅母說兒婦爲母其
實非母如
經中說舌能知味以舌識知味舌不能
知如槊刺人言人得苦是識知苦非
人受苦如貧賤人字爲富貴佛亦隨
人名爲富貴又佛呼外道名婆羅門
亦名沙門又如刹利婆羅門等佛亦
隨俗稱爲尊貴又如一噐隨國異名
佛亦隨名又如佛言是吾最後觀毗
耶離諸如是等隨世語言名世俗門
賢聖門者如經中說因緣生識眼等
諸根猶如大海又如經說但陰界入
衆緣和合无有作者亦无受者又說
一切苦如經中說世間言樂聖人說
苦聖人說苦世間言樂又諸所說空
无相等名賢聖門又有三時論門若
於此事中說色爲色若色曾有當
[28-0751a]
成實論卷苐二苐五張夏有
今有皆名爲色識亦如是若識曾知
當知今知皆名爲識如此等名三時
論門又有若有論門若有觸必因六
入非一切六入盡爲觸因若有愛必
因於受非一切受盡爲愛因或說具
足因如觸因緣受或說不具足因如
受因緣愛不說無明或復異說如經
中說心歡喜身得猗三禪无喜亦有
身猗又說猗者受樂四禪有猗而無
受樂是名異說又有通塞二種論門
如經中說若人發足爲供養塔中間
命終皆生天上是名爲通又餘經說
作逆罪者不得生天是名爲塞又經
中說受諸欲者无惡不造是名爲通
湏陀洹人雖受諸欲亦不能起墮惡
道業是名爲塞又經中說因眼緣色
而生眼識是名爲通若爾應緣一切
色皆生眼識而不然又
經中說因耳緣聲生耳識等不生眼
識是名爲塞又所言通塞皆有道理
不壞法相又有二種論門一決定二
不決定決定者如說佛爲一切智人
佛之所說名眞妙法佛弟子衆
[28-0751b]
成實論卷苐二苐六張夏
名正行者又言一切有爲皆悉无
常苦空无我寂滅涅槃如是等門是
名決定不決定者若言死者皆生是
則不定有愛則生愛盡則滅又經中
說若得心定皆生實智是亦不定聖
人得定能生實智外道得定則不能
生又如經說所求皆得是亦不定或
得或不得若言六入必能生觸是亦
不定或有能生或有不生如是等名
不定門又有爲不爲論門如說奇草
芳花不逆風熏又說拘毗羅花能逆
風聞爲人花故說不逆風聞爲天花
故說逆風熏又說三受苦受樂受不
苦不樂受又餘經說所有諸受皆名
爲苦有三種苦苦苦壞苦行苦爲此
故說所有諸受一切皆苦又說是苦
三種有新故中新受名樂久厭則苦
中名爲捨又說爲得道故名爲道人
未得道者亦名道人有如是等相因
得名又有近論門如佛語比丘汝斷
戲論則得泥洹雖未便得但以近故
亦名爲得又有同相論門如說一事
餘同相事皆名巳說又如佛說心爲
[28-0751c]
成實論卷苐二苐七張夏
輕躁則爲已說餘心數法又有従多
論門如佛言若人不知二見生滅相
者皆名有欲若能知者皆名得離湏
陀洹人亦知二見生滅之相而有貪
欲但以知者多是離欲人又有因中說
果論門如說施食則與五事命色力
樂辯才而實不與命等五事但與其
因又如說食錢錢不可食因錢得食
故名食錢又如經說女人爲垢實非
垢也是貪著等煩惱垢因故名爲垢
又說五塵名欲實非欲也能生欲故
名之爲欲又樂因緣說名爲樂如說
以法集人是人爲樂又苦因緣說名
爲苦如說與愚同止是名爲苦如說
火苦火樂又說命因爲命如偈中說
資生之具皆是外命如奪人物名爲
奪命又說漏因爲漏如七漏經說此
中二是實漏其餘五事是漏因緣又
有果中說因如佛言我應受宿業謂
受業果如是等衆多論門盡應當知
讃論品第十五
應習此論所以者何學習此論得智
人法如經中說世有二人一謂智人
[28-0752a]
成實論卷苐二苐八張夏一
謂愚人若不善分別陰界諸入十二
因緣因果等法是名愚人若善分別
陰界入等是名智人今此論中正分
別解陰界入等故因此論得智人法
是以應學又習此論故不名凡夫又
有二人一是凡夫一非凡夫如說雖
剃鬚髮被服法衣受佛威儀猶遠佛
法以不成就信等根故若能成就信
等根者雖處居家不名凡夫如經中
說有四種人有入僧威儀不入僧數
有在僧數非僧威儀有入僧威儀亦
入僧數有非僧威儀亦非僧數初名
出家凣夫次名在家聖人三名出家
聖人四名在家凣夫以此故知離信
等根則不入僧數是故當爲信等諸
根勤行精進欲得信等當於佛法聽
受誦讀如說修行是故應習此佛法
論又従此論得二種利自利利他如
經中說有四種人有能自利不能利
他有能利他不能自利有能俱利有
俱不利若能自具戒等功德不能令
他住戒等中是名自利如是四種若
人雖能自利令他施等得大果故
[28-0752b]
成實論卷苐二苐九張夏
亦名利他此中佛意不說此利若人
但能爲他說法是名利他是人雖不
自隨法行爲他說故自亦得利如經
中說爲人說法得五種利此中佛意
亦不說此此中但說最第一利謂如
說行得盡諸漏是故說法能利他人
以兼利故名人中最猶衆味中之醍
醐也復次是人今處明中後亦入明
世間衆生多従冥入冥従明入冥若
少行佛法是人亦能従冥入明従明
入明所以者何行布施等不能得如
聽佛法利若少聽佛語能得逵慧破
諸衰惱獲无量利如經中說有四種
人有従冥入冥従冥入明従明入明
従明入冥又四種人有順流者有逆
流者有中住者有得度者若人一心
聽佛法者是人卽能除滅五蓋修七
覺意是故此人截生死流名逆流者
亦名爲住亦名得度復有四種人有
常沒者有蹔出還沒者有出觀者有
得度者若不能生隨順泥洹信等功
德是名常没或生世間信等功德不
能堅固還復退失是名蹔出還沒起
[28-0752c]
成實論卷苐二苐十張夏隨
順泥洹信等功德分別善惡是名出
觀具足修習隨順泥洹信等功德是
名得度若人能解佛法正義終不常
沒設復蹔退亦不永失又此人名爲
修功德者若人不修身戒心慧作少
惡業亦墮惡道若人修集身戒心慧
雖多爲惡不墮惡道修身者以聞慧
修身受心法以修身故漸次能生戒
定慧品能滅諸業滅諸業故生死亦
滅又經中說有四種人有結使利而
不深有深而不利有亦深亦利有不
深不利初名有増上結時時而求次
名若軟中結常來在心三名若増上
結常來在心四名若軟中結有時而
來若人得聞佛法正論斷二種結深
而利者又解佛法義旣不自惱亦不
惱他外道持戒卽自惱身若墮邪見
卽惱他人謂无罪福業果報故若行
布施亦是自惱亦名惱他如天祠中
多煞牛羊若解佛法義者但爲得利
不自惱身亦不惱他如得禪定行慈
悲者是故應習此佛法論又習此論
者名可與言解正義故如經中說
[28-0753a]
成實論卷苐二苐十一張夏若論
議時應當分別是可與言是不可與
言若人不住智者法中處非處中若
分別中及道中者是人皆名不可與
言與此相違名可與言不住智者法
中者論者以正智慧善解義趣然後
執用此人不知是故不執如尼延子
等自言我師是可信人但隨其語不
住處非處者不住用因中諸外道等
於二種因共因異因若他說共因答
以異因他說異因答以共因不住如
是二種因中不住分別中者不住譬
喻中不住道中者不住論道中如說
論者莫出惡言勿捨義宗但說實利
方便勸誨令得解悟自心歡喜名聖
語法是中若人正知佛法論者乃可
與言非餘人也又不可與言者有應
定答問以不定答應分別答問以不
分別答應反質答問以不反質答有
應置答問而不置答與此相違名可
與言應定答問者唯有一因如佛世
尊世間无等如此比也應分別答問
者更有因緣如死相續等應反質答
問者如有人問還問令答應置
[28-0753b]
成實論卷苐二苐十二張夏
答問者若法无實體但有假名若問
此法爲一爲異常無常等是不答義
唯解佛法者乃能知耳是故應習此
佛法論又有三種人正定邪定不定
正定者必入泥洹邪定者必不入泥
洹餘名不定若人能解佛法義者必
入正定又有四種人純罪多罪少罪
无罪純罪者若人但有不善无一善
法多罪者多惡少善少罪者多善少
惡无罪者但有善法无有不善若人
能解佛法正義必入二種少罪無罪
又若人解佛法義則受苦有量以必
當得至涅槃故
四法品第十六
若習此論得上攝法如經中說有四
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利布施者衣
食等物以此財施攝取衆生還可敗
壞愛語者隨意語言是亦有咎取彼
意故利行者爲他求利若有因緣助
他成事是亦可壞同利者如共一船
憂喜是同是或可壞若人以法布施
愛語利行同利攝取衆生則不可壞
以法攝者謂習此論又習此論得上
[28-0753c]
成實論卷苐二苐十三張夏依止
如經中說依法不依人有人雖言我
従佛聞若従多識比丘所聞若従二
三比丘所聞若衆中聞若従大德長
宿邊聞不以信此人故便受其語是
語若入修多羅中不違法相隨順比
尼然後應受入修多羅者謂入了義
修多羅中了義修多羅者謂是義趣
不違法相法相者隨順比尼比尼名
滅如觀有爲法常樂我淨則不滅貪
等若觀有爲法无常苦空無我則滅
貪等知無常等名爲法相是應依法
不依於人若說依法則捻一切法是
故次說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
義經者卽第三依謂依於義不依語
也若此語義入修多羅中不違法相
隨順比尼是則依止依智不依識者
識名識色等法如經中說能識故識
智名通逵實法如經中說如實知色
受想行識故名爲智如實卽空是故
識有所得不應依也若依於智卽是
依空欲通逵此上依止故當習此論
又經中說天人四輪能増善法一住
善處二依善人三自發正願四
[28-0754a]
成實論卷苐二苐十四張夏
宿殖善根住善處者謂處中國離於
五難依善人者生値佛世宿殖善根
者不聾啞等自發正願者是謂正見
正見必従聞佛法生是故應習此佛
法正論又誦習此論者於壽命中得
大豎利謂通逵諦如經中說有四堅
法說堅定堅見堅解脫堅說堅者若
說一切有爲皆无常苦一切無我
寂滅泥洹是名說堅是聞慧滿因此
得定名思慧滿因此定故觀有爲法
无常苦等能得正見名修慧滿三慧
得果名解脫堅又若聞佛法正論則
得大利如經中說四大利法親近善
人聽聞正法自正憶念隨順法行若
近善人則聞正法以此正法在善人
故聞正法巳則生正念以无常等正
觀諸法従是正觀能隨法行謂無漏
見也又聞此論則具四德處慧德處
實德處捨德處寂滅德處聞法生慧
是慧德處以是智慧見眞諦空名實
德處見眞空故得離煩惱名捨德處
煩惱盡故心得寂滅是寂滅德處又
人得聞佛法正論能種隨順泥洹四

[28-0754b]
成實論卷苐二苐十五張夏
善根所謂燸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
法以无常等行觀五陰時生順泥洹
下軟善根能令心熱是名燸法燸法
増長成中善根名爲頂法頂法増長
成上善根名爲忍法忍法増長成上
上善根名世間第一法又有四種善
根退分住分増分逵分離諸禪定礼
敬誦讀是等善根名爲退分得定等
善根是名住分従聞思等生諸善根
是名増分无漏善根是名逵分若聞
佛法永離退分得三分善根
四諦品第十七
若人聞佛法義則能善知分別四諦
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者謂三界
也欲界者従阿鼻地獄至他化自在
色界者従梵世至阿迦尼吒無色界
者四无色也又有四識處色受想行
外道或謂識依神住故佛說識依此
四處又有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諸天地獄一切化生餓鬼二種胎生
化生餘殘四生又有四食揣食者若
麤若細飯等名麤酥油香氣及諸飮
等是名爲細觸食者冷燸風等意思
[28-0754c]
成實論卷苐二苐十六張夏
食者或有人以思願活命識食者中
陰地獄無色衆生入滅定者雖无現
識識得在故亦名識食又有六道上
罪地獄中罪畜生下罪餓鬼上善天
道中善人道下善阿修羅道又有六
種地水火風空識四大圍空有識在
中數名爲人又六觸入眼等六根與
識和合名爲觸入又七識處於是處
中以顚倒力故識貪樂住又世八法
利衰稱譏毀譽苦樂人在世間必受
此事故名世法九衆生居衆生皆以
顚倒力故能處此中又有諸法五種
分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
二十二根五陰者眼色爲色陰依此
生識能取前色是名識陰卽時心生
男女怨親等想名爲想陰若分別知
怨親中人生三種受是名受陰是三
受中生三種煩惱是名行陰以此事
起受身因緣名五受陰以四緣識生
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増上緣以業
爲因緣識爲次第緣以識次第生識
故色爲緣緣眼爲増上緣此中識従
二因緣生所謂眼色乃至意法名十
[28-0755a]
成實論卷苐二苐十七張夏
二入是中加識名十八界謂眼界色
界眼識界等是陰等法云何當生在
十二時中故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
是煩惱行名爲業因此二事次第生
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二法是名煩
惱有名爲業未來世中初受身識名
之爲生餘名老死是十二因緣示有
過去未來現在但衆緣生无有我也
又爲生死徃來還滅故說二十二根
一切衆生初受身時以識爲本是識
六種従眼等生故說六根所謂眼根
乃至意根能生六識故名六根可以
分別男女相故名男女根有人名爲
身根少分此六根或名六入従是六
事生六種識故名爲壽所以者何是
六入六識得相續生故名爲壽是相
續斷故名爲死是故此事名之曰命
是中何等是根所謂業也以因業故
六入六識得相續生是命中業名爲
命根是業従諸受生諸受卽名樂等
五根従此五根生貪愛等一切煩惱
及身口業此業因緣還受生死是爲垢
法能令生死因緣相續以何因緣能
[28-0755b]
成實論卷苐二苐十八張夏生
淨法必因信等信等四法因緣成慧
慧有三時謂未知欲知知已修習所
作辦時此根皆是智慧差別佛以生
死徃來還滅垢淨故說二十二根如
是等法苦諦所攝能知此者是名善
知苦諦集諦者業及煩惱業者業品
中當說煩惱者煩惱品中當說諸業
煩惱是後身因緣故名集諦滅諦者
後滅諦聚中當廣說謂假名心法心
空心滅此三心故名滅諦道諦者謂
三十七助菩提法四念處四正勤四
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
分四念處者身受心法中正安念
及従念生慧觀身无常等安住緣中
名身念處是念及慧漸次轉増能分
別受名受念處又轉清淨能分別心
名心念處能以正行分別諸法名法
念處四正勤者若生惡不善法見其
過患爲斷故生欲勤精進斷方便謂
知見緣未生惡不善法爲不生故生
欲勤精進不生方便謂知見緣未生
善法爲生故生欲勤精進生方便謂
知見緣巳生善法爲増長故生欲勤
[28-0755c]
成實論卷苐二苐十九張夏精
進以上中下次第方便及不退轉故
四如意足者欲三昧妙行成就修如
意分因欲生三昧名欲三昧欲精進
信猗憶念安慧思捨等妙法共成名
妙行成就功德増長故名如意足是
欲増長名爲精進是名第二行者有
欲有精進故修習定慧得心三昧所
謂定也思惟三昧所謂慧也五根者
聞法生信是名信根信已爲斷垢法
證淨法故勤發精進是名精進根修
四念處是名念根因念能成三昧是
名定根因定生慧是名慧根是五根
増長有力故名五力八聖道分者従
聞生慧能信五陰无常苦等是名正
見是慧若従思生名正思惟以正思
惟斷諸不善修集諸善發行精進従
此漸次出家受戒得三道分正語正
業正命従此正戒次成念處及諸禪
定因此念定得如實智名八道分如
是次第又八道分中戒應在初所以
者何戒定慧品義次第故正念正定
是名定品精進常遍一切處行慧品
近道故在後說是慧二種若麤若
[28-0756a]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張夏妙麤
者聞慧思慧名正思惟妙者修慧謂
入燸等法中能破假名及五陰法是
名正見以此正見見五陰滅名初入
道従是次得七菩提分念菩提分者
學人失念則起煩惱故繫念善處繫
念先來所得正見是名擇法不捨擇
法故名精進行精進時煩惱減少心
生歡喜故名爲喜以心喜故則身得
猗是名爲猗身猗得樂樂則心定是
定難得名爲金剛得无著果斷憂喜
等故名爲捨是名上行又不沒不發
其心平等故名爲捨菩提名无學智
修此七法能得菩提名菩提分是三
十七品得四沙門果湏陀洹果者謂
通逵空以此空智能斷三結斯陀含
果者卽修此道能薄煩惱於欲界中
餘有二生阿那含果者能斷欲界一
切煩惱阿羅漢者斷一切煩惱若能
修習此佛法論則能通逵四諦得四
沙門果故應修習此正法論法聚
品第十八習此
論者則能通逵可知等法聚以通逵
故外道邪論不能制伏亦能速
[28-0756b]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一張夏
滅煩惱自能離苦亦能濟人可知等
法聚者謂可知法可識法色法无色
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无對法
有漏法无漏法有爲法无爲法心法
非心法心數法非心數法心相應法
心不相應法心共有法心不共有法
隨心行法不隨心行法内法外法麤
法細法上法下法近法遠法受法非
受法出法非出法共凡夫法不共凡
夫法次第法非次第法有次第法无
次第法如是等二法又有三法色法
心法心不相應法過去法未來法現
在法善法不善法無記法覺法无學
法非學非無學法見諦斷法思惟斷
法无斷法如是等三法又有四法欲
界繫法色界繫法无色界繫法不繫
法又有四道苦難行道苦易行道樂
難行道樂易行道又有四味出味離
味寂滅味正智味又有四證法身證
法念證法眼證法慧證法四受身四
入胎四緣四信四聖種四惡行如是
等四法五陰六種六内入六外入六
生性六喜行六憂行六捨行六妙行
[28-0756c]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二張夏七淨
八福生九次第滅十聖處十二因緣
如是可知等法聚无量无邊不可說
盡我今略擧其要可知法者第一義
諦也可識法者謂世諦也色法者色
聲香味觸也無色法者心及無作法
也可見法者謂色入也有對法者色
法是也有漏法者若法能生諸漏如
非阿羅漢假名法中心是也與上相
違名無漏法也有爲法者従衆緣生
五陰是也无爲法者五陰盡滅是也
心法者能緣是也心數法者若識得
緣卽次第生想等是也心相應法者
謂識得緣次第必生如想等是也心
共有法者謂法心共有如色心不相
應行是也隨心行法者若法有心則
生無心不生如身口无作業也内法
者已身内六入也麤細法者相待有
也如觀五欲色定爲細觀无色定色
定爲麤也上下法者亦如是也近遠
法者或異方故遠或不相似故遠也
受法者従身生法也出法者謂善法
也共凣夫法者有漏法也次第法者
従他次第生也有次第法者能
[28-0757a]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三張夏生
次第也色法者色等五法也心法者
如上說也心不相應行者无作業也
過去法者已滅法也未來法者當生
法也現在法者生而未滅也善法者
爲利益他衆生及眞實智也與上相
違名不善法也二俱相違名无記法
也學法者學人无漏心法也无學法
者無學人在第一義心也餘名非學
非無學也見諦斷法者謂湏陀洹所
斷示相我慢及従此生法也思惟斷
法者謂湏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所斷
不示相我慢及従此生法也无斷法
者謂無漏也欲界繫法者若法報得
阿鼻地獄乃至他化自在天也色界
繫法者従梵世乃至阿迦尼吒天也
无色界繫法者四无色也不繫法者
无漏法也苦難行道者鈍根得定行
道者是也苦易行道者利根得定行
道者是也樂難行道者鈍根得慧行
道者是也樂易行道者利根得慧行
道者是也出味者出家求道也離味
者身心遠離也寂滅味者得禪定也
正智味者通逵四諦也念證法者
[28-0757b]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四張夏四
念處也因是念處能生四禪是名身
證因四禪故能生三明名爲眼證通
逵四諦名爲慧證四受身有能自害
他不能害有爲他害不能自害有能
自害他亦能害有不自害不爲他害
四入胎者有不自念入胎亦不自念
住胎出胎有自念入胎而不自念住
胎出胎有自念入胎住胎而不自念
出胎有自念入胎住胎出胎以顚倒
心乱故不自念心正不乱故能自念
四緣因緣者生因習因依因生因者
若法生時能與作因如業爲報因
因者如習貪欲貪欲増長依因者如
心心數法依色香等是名因緣次第緣
者如以前心法滅故後心得次第生緣
緣者若従緣生法如色能生眼識増
上緣者謂法生時諸餘緣也信佛者
謂得眞智於佛生清淨心決定知佛
於衆生中尊信此眞智卽是信法得
是智者一切衆中最爲第一是名
信僧得聖所愛戒謂以深心不造諸
惡知我因是戒能信三寶信是戒力
故名信戒也以四聖種故不爲衣
[28-0757c]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五張夏服
愛之所染不爲飮食臥具従身愛之
所染故名四聖種四惡行以貪故瞋
故怖畏故癡故墮惡道中色陰者色
等五法也受陰者能緣法也想陰者
能分別假名法也行陰者能生後身
法也識陰者唯能識塵法也地種者
色香味觸和合堅相多者名爲地種
濕相多者名爲水種熱相多者名爲
火種輕相多者名爲風種色相无故
說名空種能緣法故名爲識種眼入
者四大和合眼識所依故名眼入耳
鼻舌身入亦如是意入者謂心也色
入者眼識所緣法也聲香味觸法入
亦如是六生性者謂黑性人能習黑法
皎習白法及黑白法白性人亦如是
也六喜行者依貪心也六憂行者依
瞋心也六捨行者依癡心也六妙行
者實智慧也七淨戒淨者戒律儀也
心淨者得禪定也見淨者斷身見也
度疑淨者斷疑結也道非道知見淨
者斷戒取也行知見淨者思惟道也
行斷知見淨者无學道也八福生者
人中富貴乃至梵世也諸福報樂
[28-0758a]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六張夏此
中最多故說此八也九次第滅者入
初禪滅語言二禪滅覺觀三禪滅喜
四禪滅出入息虛空處滅色相識處
滅无邊虛空相无所有處滅无邊識
相非想非非想處滅無所有想入滅
盡定滅受及想也十聖處者聖人斷
五法成六法守一法依四法滅僞諦
捨諸求不濁思惟離諸身行善得心
解脫善得慧解脫所作巳辦獨而無
侣斷五法者斷五上結得阿羅漢一
切結盡行六妙法眼等諸情於色等
塵不憂不喜亦不癡故守一法者繫
念身也依四法者謂乞食等四依法
也復有人言依四法者聖人有法遠
離有法親近有法除滅有法忍受淨
持戒故能逵實相名離僞諦斷一切
見名得初果捨諸求者謂欲求有求
及梵行求得初果故知有爲法皆是
虛誑欲捨三求得金剛三昧巳捨於
學道爾時能盡名捨諸求不濁思惟
者滅六種覺心得清淨能薄三毒得
第二果滅除貪憂得第三果名不濁
思惟離身行者除欲界結得四禪
[28-0758b]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七張夏
故名離身行得盡智故名善得心解
脫得无生智故名善得慧解脫諸聖人
心住此十處故名聖處佛法所作必
應盡苦故曰所作已辦遠離凣夫及
諸學人故曰无侣心離諸法住畢竟
空故名爲獨十二因緣无明者謂隨假
名心因此倒心能集諸業故曰無明
緣行識隨業故能受有身故曰行緣
識也受有身巳名爲名色六入觸受
此諸分等隨時漸増受諸受時依止
假名故能生愛因愛生餘煩惱故名
爲取愛取因緣有是名三分従是諸
業煩惱因緣後世中生従生因緣有
老死等是中若說无明諸行則明過
去世有令斷常見知従无始生死徃
來従業煩惱因緣受身若說生死則
明未來世有令斷斷見若不得眞智
則生死無邊但有苦果若說中間八
分明現在法但従衆緣相續故生無
有眞實此中无明諸行是先世因緣
此因緣果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従
此五事起愛取有是未來世因此因
緣果謂生老死若受諸受時還生愛
[28-0758c]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八張夏
取是故此十二分輪轉无窮能得眞
智則不集諸業諸業不集則无有生
生名起成若人習此正論則知諸法
皆自相空不集諸業諸業不集則无
有生无有生故老死憂悲苦惱都滅
故欲自利兼利衆生漸成佛道熾然
自法滅他法者當習此論
十論初有相品第十九
問曰汝經初言廣習諸異論欲論佛
法義何等是諸異論答曰於三藏中
多諸異論但人多喜起諍論者所謂
二世有二世无一切有一切无中陰
有中陰無四諦次第得一時得有退
無退使與心相應心不相應心性本
淨性本不淨巳受報業或有或无佛
在僧數不在僧數有人無人有人言
二世法有或有言无問曰何因緣故
說有何因緣故說無答曰有者若有
法是中生心二世法中能生心故當
知是有問曰汝當先說有相答曰知
所行處名曰有相難曰知亦行於無
所有處所以者何如信解觀非靑見
靑又所作幻事亦无而見有又以知
[28-0759a]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九張夏無
所有故名入無所有處定又以指按
目則見二月又經中說我知内无貪
欲又經中說知色中貪斷名爲色斷
又如夢中无而妄見以是等緣知亦
行於无所有處不可以知所行處故
名爲有答曰無有知行无所有處所
以者何要以二法因緣故識得生一
依二緣若當无緣而識生者亦應无
依而識得生然則二法無用如是亦
无解脫識應常生是故知識不行於
无又以有所識故名爲識若無所識
則亦无識又說識能識塵謂眼識識
色乃至意識識法若言有无緣識此
識何所識耶又若言有无緣識是則
錯謬如有人言我狂心乱世間所无
而我皆見又若知無所有不應生疑
以有所知故得生疑又經中說若世
間所無我知見者无有是處又汝言
自相違若无何所知耶又經中說能
緣法者是心心數法亦說一切諸法
皆是所緣此中不說無法爲緣又諸
塵是生識因若無以何爲因又經中
說三事和合故名爲觸若法无者
[28-0759b]
成實論卷苐二苐三十張夏何
所和合又無緣之知云何可得若知
則不无若无則不知是故无无緣知
又汝言知行無所有處如信解觀非
靑見靑者无有是處所以者何是非
靑中實有靑性如經中說是木中有
淨性又取靑相心力轉廣一切盡靑
非无靑相又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
无衆生中見似衆生故名爲幻又汝
言以知無所有故名入无所有處定
者以三昧力故生此无相非是无也
如實有色壞爲空相又入是三昧所
見法少故名爲無如鹽少故名无鹽
慧少故名無慧又如說非有想非無想
處是中雖實有想亦說非有非無又汝言
以指按目見二月者見不審故以一
爲二若合一眼則不見二又汝言我
知内無欲者是人見五蓋相違七覺
法故便生念言我知無欲非知无也
又汝言知色中貪斷名色斷者見眞
實慧與妄解相違故名貪斷又汝言
夢中无而見者因先見聞憶念分別
及所修習故夢中見又冷熱氣盛故隨
夢見或以業緣故夢如菩薩有諸
[28-0759c]
成實論卷苐二苐二十一張夏大
夢或天神等來爲現夢是故夢中見
有非知无也難曰汝言要以二法因
緣識得生者是事不然佛破神我故
說二法因緣生識非盡然也又汝言
以有所識故名識者識法有則知有
无則知無若此事無以无此事故名
爲見空又三心滅故名爲滅諦若無
空心何所滅耶又汝言眼識識色乃
至意識識法者是識但能識塵不辯
有无又汝言若有無緣識是則錯乱
者則有知無之知如狂病人見所無
者又汝言若知無不應生疑者若疑
爲有爲无則有無緣知也又汝言如
經中說若世間所无我若知見無是
處者是經不順法相似非佛語或三
昧如是入此三昧所見盡有爲是三
昧故如是說又汝言汝言自相違者
我言緣无非相違也又汝言心心數
法能緣一切法是緣者有心心數法
而無所緣亦心心數法不能實緣故
不名緣又諸法實相離諸相故不名
爲緣又汝言諸塵是生識因若无以
何爲因者卽以無爲因又汝言三
[28-0760a]
成實論卷苐二苐三十二張夏事
和合名爲觸者若三事可得則有和
合非一切處盡有三事又汝言若知
不無若無不知者若有緣知亦同是
過又汝言如木中有淨性者是事不
然有因中有果過故又汝言取相心
轉廣者是亦不然本靑相少而見大
地一切皆靑則是妄見如是觀少靑
故能見閻浮提盡皆是靑非妄見耶
又汝言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无衆
生中見似衆生爲衆生事此事實無
而見則是無緣知也又汝言以三昧
力故生此無相如實有色壞爲空者
若色實有而壞爲空則是顚倒又少
而言無亦是顚倒又汝言見不審者是
事不然如眼氣病人見空中有毛其
實無也又汝言見五蓋相違七覺法
故便生念言我知無者七覺法異無
貪亦異云何爲一又汝言見眞實慧
與妄解相違名貪斷者妄解名虛妄
觀是故說知欲斷故色斷眞實慧者
无常觀也又汝言夢中見實者是事
不然如夢墮舎而實不墮是故有知
无之知不以知行故名有相
[28-0760b]
成實論卷苐二苐三十三張夏
無相品第二十
問曰若此非有相今陰界入所攝法
應當是有答曰此亦不然所以者何
是人說凡夫法陰界入攝是事不順
法相若然者有說如等諸無爲法亦
應是有而此實無故知陰界入所攝
法非是有相問曰若人以現知等信
有所得名爲有相答曰此亦非有相
是可信法決定分別不可得說又有
經說應依於智不應依識以性得故
色等諸塵不可得後當廣說此无相
不壞有所得相云何可立問曰有與
法合故名爲有答曰有後當破又有
中无有云何有與法合故名有耶以
是因緣有相決定分別不可得說但
以世諦故有非第一義問曰若以世
諦有者今還以世諦故說過去未來
爲有爲无答曰無也所以者何若色
等諸陰在現在世能有所作可得見知
如經中說惱壞是色相若在現在則
可惱壞非去來也受等亦然故知但
有現在五陰二世無也
復次若法无作則无自相若過去火
[28-0760c]
成實論卷苐二苐三十四張夏不
能燒者不名爲火識亦如是若在過
去不能識者則不名識復次若无因
而有是事不然過去法无因可有是
故不然復次凣所有法皆衆緣生如
有地有種水等因緣則牙等生有紙
筆人功則字得成二法等合則有識
生未來世中牙字識等因緣未會云
何得有是故二世不應有也復次若
未來法有是則爲常以従未來至現
在故如従舎至舎則无无常是事不
可又經中說眼生無所従來滅无所
至是故不應分別去來法也復次若
未來有眼色識者則應有作過去亦
爾而實不然是故知無去來法也又
去來色有則應有對有㝵而實不然
是故无也復次若甁等物未來有者
則陶師等不應有作而現有作故無
未來有又佛說有爲法三相可得生滅
住異生者若法先無今現有作滅者作
巳還无住異者相續故住變故名異
是三有爲相皆在現在非過去未來
二世
有品第二十一法
[28-0761a]
成實論卷苐二苐三十五張夏
問曰實有過去未來所以者何若法
是有此中生心如現在法及無爲法
又佛說色相亦說過去及未來色又
說凣所有色若内若外若麤若細若
過去未來現在捻名色陰又說過去
未來色尙無常何况現在无常是有
爲相是故應說有又現見従智生智以
修習故如従稻生稻是故應有過去
若无過去果則无因又經中說若過
去事實而有益佛則說之又說應觀
過去未來一切無我又緣未來意識
依過去意若无過去識何所依又知
過去業有未來果是名正見又佛十
力知去來諸業又佛自說若無過去
所作罪業是人終不墮諸惡道又學
人若在有漏心中則不應有信等諸
無漏根又諸聖人不應決定記未來
事又若無去來則人不應憶念五塵
所以者何意識不知現五塵故又說
十八意行皆緣過去又若無去來則
阿羅漢不應自稱我得禪定以在定
中无言說故又四念處中不應得觀
内心内受所以者何現在不得觀過
[28-0761b]
成實論卷苐二苐三十六張夏去故
又亦不應修四正勤所以者何未來
世中无惡法故餘三亦爾又若無去
來則無有佛又亦不應有修戒久近
是故不然二世
無品第二十二答曰
過去未來无汝雖說有法中生心是
先巳荅无法亦能生心又汝說色相
色數色可相者是事不然過去未來
不應是色无惱壞故亦不可說无常
相也但佛隨衆生妄想分別故說其
名又汝言智生智者因與果作因緣
巳滅如種與牙作因巳滅佛亦說是
事生故是事生又汝言實而有益佛
則說者佛說是事本現在時不言猶
有若說過去滅盡則知无有又汝言
觀無我者以衆生於去來法計有我
故佛如是說又汝言是正見者以此
身起業此業與果作因已滅復後還
自受故說有果於佛法中若有若无
皆方便說爲示罪福業因緣故非第
一義如以因緣說有衆生去來亦爾
依過去意者是方便依不如人依壁
等亦明心生不依於神因先心
[28-0761c]
成實論卷苐二苐三十七張夏
故後心得生業力亦爾佛知是業雖
滅而能與果作因不言定知如字在
紙罪業亦爾以此身造業是業雖滅
果報不失又汝言不應有諸无漏根
者若學人得无漏根巳得在現在雖
過去滅未來未至以成就故不得言
無又汝言聖人不應記未來者聖智
力爾雖未有法而能玄記如過去法
雖巳滅盡念力能知又汝言不應念
五塵者是凡夫人癡故妄念先取定
相後雖滅盡猶生憶念憶法應爾非
如免角等十八意行亦復如是現在
取色雖滅過去亦隨憶念又汝言不
應自稱我得禪定者是定得在現在
憶念力故自言我得又汝言不應得
觀内心内受者有二種心一念念生
滅二次第相續用現在心觀相續心
非今猶在又汝言不應修習四正勤
者防未來世惡法因緣亦起未來善
法因緣又汝言則無佛者佛寂滅相
雖現於世不攝有無况滅度耶衆生
歸命亦如世人祠祀父母又汝言亦
不應有修戒久近者不以時故戒有
[28-0762a]
成實論卷苐二苐三十八張夏差別
所以者何時法無實但以諸法和合
生滅故名
有時是故汝所說因是
皆不然一切有無品第二十三論者
言有人說一切法有或說一切法无
問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言无
答曰有者佛說十二入名爲一切是
一切有地等諸陀羅驃數等諸求那
擧不等諸業捻相別相和合等法及
波居帝本性等及世間事中免角龜
毛蛇足鹽香風色等是名无又經中
佛說虛空无轍跡外道无沙門凣夫
樂戲論如來則無有又隨所受法亦
名爲有如陀羅驃等六事是優樓佉
有二十五諦是僧佉有十六種義是
那耶修摩有又若有道理能成辦事
亦名爲有如十二人又佛法中以方便
故說一切有一切無非第一義所以
者何若決定有卽墮常邊若決定无
則墮斷邊離此
二邊名聖中道成實論卷第
二甲辰
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28-0762b]
成實論卷第三夏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有中陰品第二十四
論者言有人說有中陰或有說无問
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