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o0050 成實論-姚秦-訶梨跋摩 (T@LI)




成實論卷第十一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雜問品第一百三十八



論者言一切煩惱多十使所攝。是故當因十
使而造論。十使者。貪恚慢無明疑及五見。問
曰。十煩惱大地法。所謂不信懈怠忘憶散心
無明邪方便邪念邪解戲調放逸。是法常與
一切煩惱心俱。此事云何。答曰。先已破。相
應但心法一一生。是故不然。又此非道理。何
以知之。或有不善心與不善信俱。或有不
善心而無信。精進等亦如是。故知非一切煩
惱心中有此十法。又汝說睡掉在一切煩惱
心中。是亦不然。若心迷沒爾時應有睡。不
應在調戲心中。有如是等過。問曰。欲界
中具十煩惱。色無色界除瞋。餘殘一切。是
事云何。答曰。彼中亦有嫉妬等。何以知之。
經中說。有梵王語諸梵言。汝等勿詣瞿曇
沙門。汝但住此自得盡老死邊。是名嫉妬。
有嫉妬故亦應有瞋。又經說。梵王捉一比
丘手牽令出眾。謂言比丘我亦不知。四大
[011-0323b]
何處無餘盡滅。如是以諂曲心誑諸梵眾。
是名諂曲。若言我是尊貴造萬物者。是名
憍逸。如是等彼間亦有。有如是等惡煩惱
故。當知亦有不善。有論師言。若貪父母及
和尚阿闍梨等。是名善貪。貪他物等名不
善貪。不為損益他人。名無記貪。瞋不善
法及惡知識等。是名善瞋。若瞋善法及瞋
眾生。名不善瞋。若瞋非眾生物名無記
瞋。若依慢斷慢是名善慢。輕他眾生名不
善慢。無明等亦如是。又論師言。若善不名
煩惱。問曰。欲界身見說名無記所以者何。
若身見是不善。一切凡夫皆生我心。不可
令盡墮地獄故說無記。是事云何。答曰。身
見是一切煩惱根本。云何名無記耶。又此人
墮為他人說有神我。爾時云何當名無
記。邊見亦如是。問曰。若轉人邪見令墮疑
中。此人是不善耶。答曰。此人非是不善。所
以者何。寧墮疑中不入邪定。問曰。有人
言。欲界繫煩惱一切能使欲有相續。色無
色界繫亦如是。是事云何。答曰。但愛能令
諸有相續。以先喜後生故。又說愛為苦
集。亦說愛樂飲食貪欲等故隨處受生。邪
見等中無如是義。經中雖說慢因緣生。亦
先慢後愛故生。瞋亦如是。故知皆以愛故
諸有相續。問曰。諸煩惱中幾見諦斷幾思惟
斷。答曰。貪恚慢無明二種。見諦斷思惟斷。餘
六但見諦斷。問曰。學人亦有我心。故知
不示相身見分學人未斷。答曰。是慢非見。
見名示相。問曰。有人言。慳嫉悔諂曲等。
[011-0323c]
但思惟斷。是事云何。答曰。是皆二種。亦
見諦斷亦思惟斷。何以知之。如尼延子等
見佛弟子得供養。故生嫉妬心。是嫉妬
見道則滅。故知見諦所斷。有人先於佛弟
子慳惜不施。得見道故便能施與。是慳則
見諦斷。如蘇那剎多羅等悔亦見諦斷。如
須陀洹墮地獄等因緣。及第八世受身諂
曲等。亦見諦斷。問曰。諸煩惱幾見苦斷。幾
見集滅道斷。幾思惟斷。答曰。先說見諦所
斷六使四種。見苦斷見集滅道斷。餘四使
五種。問曰。身見邊見但見苦斷。戒取二種。
見苦見道斷。是事云何。答曰。諸煩惱實見
滅諦時斷。是故身見等不應但見苦斷。又
身見於四諦中謬。五陰無常從因緣生。我
非無常不從因生。五陰有滅而我無滅。
道與我見相違。是故身見四種所斷。邊見
亦四種斷。所以者何。行者見苦從集生則
滅斷見。見由道得滅則滅常見戒取亦四
種。有因有果是故見苦時。知戒是苦不以
此得淨。是見苦斷。知戒是苦因不以此
得淨。是見集斷。以邪見謗泥洹謂以此
見得淨。是見滅斷。以此謗道是見道斷
如見取依邪見故四種。戒取亦應如是。問
曰。若爾者不名九十八使。答曰。諸使隨地
斷。不隨界故不限九十八也。問曰。貪慢及
除邪見。餘四見皆三根相應。除苦根憂根。
瞋恚亦三根相應。除樂根喜根。無明五根相
應。邪見疑四根相應除苦根。瞋覆罪慳嫉
但憂根相應。是事云何。答曰。先已破無相
[011-0324a]
應。故後當說五識中無煩惱故。又汝法中
貪喜根相應慳則不爾。是無因緣慳是貪分
故。如是憍慢不與憂根相應。亦無因緣。故
知汝等所說皆自憶想分別。問曰。有人言見
苦所斷五見疑及貪恚慢。不相應無明。及
集諦所斷邪見見取疑及貪恚慢。不相應無
明。是名遍使餘非遍。此事云何。答曰。一切
是遍。所以者何。一切皆共相因相緣故。又於
己邪見中生貪。所謂無苦乃至無道。貪著
此見而以自高。若聞說苦則生憎恚。又此
貪能緣滅諦。瞋亦能憎恚泥洹。亦以泥洹
生自高心。道亦如是。當知餘使亦有能遍。
又欲界繫煩惱能緣色界。如以貪喜樂以
瞋憎惡。以彼法自高亦以之為勝非欲界
也。如欲界煩惱能緣色界色界見等煩惱
亦能緣欲界果。無色界亦如是。又此煩惱皆
能總相別相。所以者何。貪亦能總相染四天
下。又長爪經說。一切忍是貪。一切不忍是瞋。
一切不忍是貪。一切忍是瞋。亦以此煩惱
自高。是煩惱皆能起身口業。所以者何。
經中說。生如是見說如是事。謂有神等。
又此一切煩惱皆在第六識中。五識中無。所
以者何。想行第六識。故一切煩惱皆從想生。
若不爾身見等亦應在五識中。所以者何。
以眼見色謂我能見。疑慢等亦如是。問曰。
經中說六愛眾。云何言五識中無煩惱耶。
答曰。如六意行皆在意識中。但以眼等
開導。故名六意行。是事亦爾。又意識中所
有分別因緣五識中無。故知五識中無煩惱
[011-0324b]
也。


斷過品第一百三十九



問曰。有人言。諸煩惱九種。下中上。下下下中
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智亦九
種。是煩惱先斷上上。後斷下下。以下下智
斷上上煩惱。乃至以上上智斷下下煩惱。
是事云何。答曰。以無量心斷諸煩惱。所以
者何。經中佛說。譬如巧匠手執斧柯。眼見
指處。雖不能分別日日所盡若干分數。但
見盡已乃能知其盡。比丘亦爾。修行道
時。雖不分別知今日所盡若干諸漏。昨日
所盡若干分數。但盡已乃知漏盡。故知以
無量智。盡諸煩惱。非八非九問曰。依止何
定斷何煩惱。答曰。因七依處能斷煩惱。
如經中佛說。因初禪漏盡。乃至因無所有
處漏盡。又離此七依亦能盡漏。如須尸摩
經中說。離七依處亦得漏盡。故知依欲界
定亦得盡漏。問曰。見諦所斷煩惱。不應
依無色定斷。以此行者壞色相故。答曰。是
事先答。謂無色定能緣於色。問曰。為先從
初禪次第離欲至二禪等為一時耶。答曰。
應當次第。以離初禪欲生二禪等故。問
曰。欲界中亦有次第耶。答曰。諸煩惱念念
滅。故亦應次第。又如炎摩天抱則成欲。兜
率陀天執手成欲。化樂天以口說成欲。他
化自在天相視成欲。當知欲界煩惱亦漸次
盡。有人言。以福德因緣於彼中生。不以
斷煩惱故。以所欲妙故成有差別。又根鈍
故抱乃成欲。根轉利故視則成欲。問曰。有
[011-0324c]
人言。思惟所斷煩惱漸次斷。先欲界繫後色
無色界繫。見諦所斷則一時斷。是事云何。
答曰。隨諦所斷而實一切煩惱見滅諦斷。
是事先說。所謂見諦所斷身見等煩惱。皆見
滅諦斷。從煖法來。以無常等行觀五陰
相。始斷煩惱見滅乃盡。問曰。觀欲界繫
苦能斷欲界結。集亦如是。如欲界乃至非
想非非想處亦如是。觀欲界滅能斷三界
結。道亦如是。是事云何。答曰。滅智能斷煩
惱。是故汝說不然。問曰。經中說。觀五陰無
常等故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汝云何
言但觀滅諦斷煩惱耶。答曰。是觀五陰
智生滅合觀。故能斷結使。如經中說比丘
觀是色是色集是色滅。又當說見法識法則
煩惱斷。可知見滅諦故諸煩惱盡。又五陰
是苦於中生諸煩惱。若見五陰滅以為寂
滅安隱。如是則苦想具足。故知見諸陰滅
則煩惱盡。如說因諸法無體性依一捨心
斷。無體性即是滅。若行者見色無體性乃至
識無體性。則深得離。又三解脫門皆緣泥
洹。以此解脫門能斷煩惱。無餘方便。故
知但無為緣道能斷煩惱。是故汝所說斷
煩惱法。是事不然。論者言。諸煩惱有如是
等無量分別門。以求解脫者應當知。所以
者何。以知是縛過故得解脫。如人識怨故
能遠離。如知嶮道故能得避。煩惱亦如是。
又煩惱縛甚為微細過。於毘摩質多羅阿修
羅王縛。乃至有頂眾生常為惱縛。是故應
知其過。又眾生乃至有頂猶還退墮。皆以
[011-0325a]
不能見知煩惱過故。又不斷結故生增
上慢。自謂已斷。後則疑悔。是故應知諸煩
惱過。勿為所誑。又若眾生捨離淨妙泥洹
之樂。反貪鄙弊欲樂有樂。皆是諸煩惱過。若
斷煩惱則得大利。故應知見諸煩惱過
有障解脫法所謂煩惱。若不斷煩惱終
無解脫因緣。所以者何。諸煩惱是身因緣。
隨煩惱有身隨身有苦。是故求離苦者。
應勤精進斷諸煩惱。


明因品第一百四十



問曰。煩惱為身因緣是事應明。所以者何。
有諸外道不信此事。或言是身無因無緣。
猶如草木自然而生。或言萬物是大自在等
諸天所生。或言萬物從世性生。或言微塵
和合故生。說如是等。是故應明。答曰。從業
有身是事先成。是業從煩惱生。故以煩惱
為身因緣。問曰。云何知因煩惱有業。答
曰。隨假名心名為無明。假名心者能集諸
業。故知煩惱因緣有業。又阿羅漢諸業不集
不成。故知諸業由煩惱成。如經中佛說。若
人得明捨離無明。是人能起福業罪業無
動業不。不也世尊。又無無漏業。故知但隨
假名者能起諸業。無漏心不隨假名故不
起業。又學人無行如經說。學人還而不
行。滅而不作。作相是行。行名為業。又無漏
心非行相故。無無漏業。是故一切諸受身
業。皆因煩惱生。又斷煩惱者不復受生。
故知有身皆因煩惱。問曰。一切眾生皆以
無煩惱。生後時乃起。如人生時無齒其後
[011-0325b]
乃生。答曰不然。有煩惱者隨所有相。謂
啼哭等生時現有。故知皆與煩惱共生。又
現見眾生多生廁等中。不生槃石等中。當
知貪著香味等故。於是中生。故知由煩
惱生。問曰。地獄等中不應得生。所以者何。
無人貪樂地獄等故。答曰。眾生以癡力故
於顛倒心生。將命終時遙見地獄。謂是
華池以貪著故則於中生。如經中說。若
人迮閙中死欲得寬處於鳥中生。若渴死
者生為水虫。若凍死者生熱地獄中。熱渴
死者。生寒氷地獄中。若貪著婬欲生鳥雀
中。若貪飲食則生為死屍中虫。又因所
貪著故造諸惡。諸惡因緣強受果報。又貪
著身故諸業能生果報。所以者何。貪著己
身愚癡力故。憍慢等諸煩惱生。從此能集
成業。以業力故生諸道中。問曰。若以煩惱
因緣有身。斷煩惱者五陰不應復得相
續。答曰。是身本由煩惱故生。煩惱雖盡以
勢力故身猶不斷。如以杖轉輪雖暫廢杖
輪猶不止。問曰。若以先業煩惱勢故有
身。斷煩惱者以先業煩惱勢故。亦應受
身。答曰。要以取相故識能住。是人先業勢
盡。今善修無相解脫門。故不受後身。又如
熱石上諸種不生。如是以智慧火熱諸識
處。則識種不生。後相續斷。又諸行因緣不
具足。故不復相續。如經中佛說。識為種子
業行為田。貪愛為水無明覆蔽。以此因緣
則受後身。阿羅漢是緣不具故無後身。當
知煩惱因緣受生。又無煩惱者。有知苦等
[011-0325c]
心。今受生者不見有此等心。故知無煩惱
者不能受生。問曰。須陀洹等有苦等心而
生時亦不見有。答曰。諸阿羅漢智慧力強。
一切煩惱不能勝。故將命終時能障受生。
須陀洹等智力不爾。故不應為喻。又汝說
如齒後漸漸生。煩惱亦爾。是事不然。所以
者何。阿羅漢無漏智慧燒煩惱。故不應
復生。如焦種子不能復生。又現見今世從
煩惱生身。如從貪欲身色變異。瞋恚亦
爾。故知後世五陰亦從煩惱生。問曰。亦
見從飲食等因緣有五陰生。而不名飲食
為受身因緣。答曰。飲食假心能生色等。煩
惱不爾。更無所假而生色等。故知煩惱為
身因緣。又現見鳥雀等多欲。毒蛇等多瞋。
猪等多癡。當知此諸眾生必當修集此婬
欲等諸煩惱。故於是中生。問曰。生處法爾。
非先修集煩惱因緣。答曰。若爾則婬欲等無
因是事不可。當知從先修集因緣故有。又
貪恚等煩惱熾盛。則為殺等諸罪。以此罪
故現受鞭杖繫縛等苦。煩惱若薄則得持戒
修善等利。因此戒善現得名聞利養等樂。
如現世衰利皆因煩惱。故知來世亦當如
是。問曰。若因煩惱有身則斷生死往來。
所以者何。以煩惱盛故墮惡道中。既受
罪身。煩惱更增永無脫因。如是不應得生
善處。若受福身。為福轉增則亦不應復
生惡處。如是則無生死往來。答曰。是人
雖墮惡處或得善心。雖生善處或起惡
心。是故生死往來不斷。又隨貪等煩惱減
[011-0326a]
少。隨生好處。隨貪等多。隨生惡處。如猪犬
等。隨減煩惱生善處者。如以煩惱薄故
能行布施。持戒等福生六欲天。斷婬欲故
得勝禪樂。斷色染故得勝定樂。一切結盡
則得無比泥洹樂。故知此身因煩惱有。又
現見眾生樂弊國土及諸惡人弊止住處。皆
由貪著。故知生死中眾生所住亦由貪著。
如蛾貪明色故為燈所焚。是貪著不從智
生。所以者何。此蛾不知火是苦觸故投其
中。如是眾生墜後身苦。皆以無明因緣
貪愛故生。如魚吞鉤麞鹿逐聲。皆以貪著
故致死。又如人以貪著故。遠到異方而
不能返。當知皆以煩惱故生。又如樹根
不拔其樹猶生。如是貪根不拔苦樹常在。
如佛說。樹根不拔雖斷猶生。貪使不拔數
數受苦。又是身不淨無常苦空無我。自非
無明何有智者貪受此苦。猶如盲人可
以垢衣誑為寶飾。如是為無明所盲。則能
受多過患不淨五陰。又以我心故受身。雖
苦而不能捨。若無我心則能遠離。如舍利
弗說。清淨持戒得道者死時歡喜。猶破毒
器。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有以無智故貪
著此身。如以畫篋盛滿不淨。隨未開時則
可愛樂。開則臭穢。又如毒蛇滿闇室中。燈
未照時即生樂著見則捨離。眾生亦爾。
墮有無明則樂世間。若生明時心則厭
離。如是貪愛為身根本。所以者何。以貪愛
故求。求有二種。欲求有求。求現在諸欲是
名欲求。更求後身是名有求。故知貪愛是
[011-0326b]
身之本。又若著五陰則生身見。謂言是我
名我語取。因此取故生餘三取。取因緣有。
有因緣生。當知煩惱是身根本。又是身皆苦。
於此苦身生樂想倒。以此樂倒則生倒愛。
以此倒愛能受後身。故知貪愛因緣有身。
又此身以食因緣故住。著揣食故不過欲
界。如業品中說。貪香味故廁等中生。以著
觸故胞胎中生。著溫涼觸故卵生濕生。
俱不過欲界。因三種觸生三種受。故說
觸因緣受。意思食亦如是。發後身願我當
作此。無見知識為貪愛本。能致後身。
如是四食皆由貪愛。一切眾生皆以食存。
故知愛因緣生。又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以愛婬欲故卵生。胎生貪香味等故受濕
生。隨其所愛故起殷重業。則受化生。
故知四生差別皆由貪愛。又四種受身。有
能自殺他不能殺。如是等四皆以貪愛差
別故有。故知貪愛因緣有身。又四識處隨
色識住依色緣色以喜為潤。受想行亦如
是。而不說識是識處。以識時無煩惱故。
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十二因緣皆由無明。
所以者何。隨假名心名為無明。因此無明
起福行罪行及不動行。欲安樂眾生是名
福行。苦惱眾生是名罪行攝心慈悲等名
為不動行。隨此諸業識住後身。依識生
名色六入觸受。此四是先世業煩惱果報。
復因此愛生愛取有。是業煩惱能生後世
生老死等。如是十二有分相續。皆以無明
為本。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生死無始。
[011-0326c]
何以知之。經中說。從業因緣有眼等根。因
愛有業因無明有愛。無明因邪憶念。邪憶
念還因眼緣色從癡故生。故知生死輪轉
無始。若說因自在天等。則非無始是事不
可。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滅盡煩惱則得
解脫。又眾生身種種雜類。若因自在等則
不應雜。以煩惱業有多種故。身亦不一。
又二十二根因六根生六識。是中有男女
根。是諸法相續不斷故名為命。是命以何
為根。所謂業也。是業因於煩惱。煩惱依受
故以五受為根。如是展轉生死相續。依信
等根能斷相續。如是二十二根往來生死。
故知皆以煩惱有身。又求解脫者。生戒定
慧解脫解脫知見品。此何所用皆為滅諸煩
惱。知者見其利故依此諸品。故知煩惱因
緣有身。又諸煩惱次第滅盡。斷三結得須
陀洹果。貪欲等薄得斯陀含果。欲界結盡
得阿那含果。諸禪定中亦如是。次第一切
都盡得阿羅漢果。如是隨諸煩惱次第滅
故身亦漸滅。若因自在天等則不應漸
滅。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貪等煩惱諸善
人皆求斷滅。必當見貪等因緣。今世後世
得衰惱事。是故求斷。若不爾則不求斷。若
人說身因自在等。是人亦求斷貪欲等。故
知貪欲等因緣有身。又智者知以智慧而
得解脫。可知以無智故縛。故知煩惱因緣
有身。又佛處處經中說。貪喜盡故得正
解脫。所以者何。眼色等不名為縛。貪喜為
縛。破貪喜故心得正解脫。正解脫心能
[011-0327a]
入泥洹。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以空無相
無作而得解脫。故知煩惱因緣有身。所以
者何。觀諸法空即無相可得。以滅相故不
願後身。是故以空名解脫門。相違則縛。
以此等故由煩惱有身。是事已明。集諦聚
竟。


滅諦聚初立假名品第一百四十一



論者言。滅三種心名為滅諦。謂假名心法
心空心。問曰。云何滅此三心。答曰。假名心
或以多聞因緣智滅。或以思惟因緣智滅。
法心在煖等法中以空智滅。空心入滅盡
定滅。若入無餘泥洹斷相續時滅。問曰。何
謂假名。答曰。因諸陰所有分別。如因五
陰說有人。因色香味觸說有瓶等。問曰。
何故以此為假名耶。答曰。經中佛說。如輪
軸和合故名為車。諸陰和合故名為人。又
如佛語諸比丘。諸法無常苦空無我。從眾
緣生無決定性。但有名字但有憶念但有
用故。因此五陰生種種名。謂眾生人天等。
此經中遮實有法。故言但有名。又佛說二
諦真諦俗諦。真諦謂色等法及泥洹。俗諦謂
但假名無有自體。如色等因緣成瓶。五陰
因緣成人。問曰。若第一諦中無此世諦。何
用說耶。答曰。世間眾生受用世諦。何以
知之如說畫火人亦信受。諸佛賢聖欲令
世間離假名。故以世諦說。如經中佛說。我
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以智者無所
諍故。有上古時人欲用物故萬物生時為
立名字。所謂瓶等若直是法。則不可得用。
[011-0327b]
故說世諦。又若說二諦則佛法清淨。以第
一義故智者不勝。以世諦故愚者不諍。
又若說二諦則不墮斷常。不墮邪見及
苦邊樂邊。業果報等是皆可成。又世諦者是
諸佛教化根本。謂布施持戒報生善處。若以
此法調柔其心。堪受道教。然後為說第一
義諦。如是佛法初不頓深。猶如大海漸漸
轉深故說世諦。又若能成就得道智慧。乃
可為說實法。如佛念言。羅睺羅比丘今能
成就得道智慧。當為說實法。譬如熟癰
壞之則易生則難破。如是以世諦智令心
調柔。然後當以第一智壞。又經中說。先知
分別諸法。然後當知泥洹。行者先知諸法
是假名有是真實有。然後能證滅諦。又諸
煩惱先麁後細。次第滅盡。如以髮毛等相
滅男女等相。以色等相滅髮毛相。後以空
相滅色等相。如以榍出榍故說世諦。又
以世諦故得成中道。所以者何。五陰相續
生故不斷。念念滅故不常。離此斷常名為
中道。如經中說。見世間集則滅無見。見世
間滅則滅有見。以有世諦則可見集見
滅故說世諦。又以世諦故佛法皆實。謂有
我無我等門。若世諦故有我無咎。以第
一義故說無我亦實。又以世諦故有置答
難。若就實法則皆可答。又若見實有眾生。
是大癡冥。若言實無亦墮癡冥。所以者何。
此有無見則為斷常。令諸行者得出有邊。
復墮無邊。若無世諦何由得出。又若人未
得真空智慧。說無眾生。是名邪見。以
[011-0327c]
無眾生受生死故故名邪見。若得空智說
無眾生。是則無咎。如經中說阿羅漢比
丘尼語惡魔言。汝以何為眾生。但空五陰
聚實無眾生。又說。是身五陰相續空無所
有。如化如幻誑凡夫。目為怨為賊如
箭如瘡。苦空無我但是生滅壞敗之相。
問曰。俱是無所有心。何故或名邪見。或名
第一義耶。答曰。若人未生真空智慧。有
我心故聞說無我即生恐懼。如佛言若
凡夫人聞空無我更不復作。則大驚怖。故
知未得空智。有我心故怖畏泥洹則為
邪見。得真空智知本來無則無所畏。又
此人未得真空。見無所有則墮惡見謂斷
見邪見。若是人先以世諦故知有我。信業
果報後觀諸法無常生滅相。漸漸證滅無
我心。即滅貪心。若聞說無所有則無過
咎故說世諦。又有外道謗佛。瞿曇沙門破
真實神。是故佛言。我以世諦說有眾生。
我解正見中。說有眾生往來生死。是名
正見。但凡夫以邪念故。於實無眾生中說
言實有。破此邪念不破眾生。如瓶等物
以假名說。是中非色等是瓶。非離色等別
有瓶。如是非色等諸陰是眾生。亦不離色
等陰別有眾生。如因色等過假名。如是
以滅相過色等。以譬喻故令義易解。猶
如畫燈亦名為燈。而實無燈用。如是雖
說有瓶。非真實有。雖說五陰非第一
義。


假名相品第一百四十二


[011-0328a]


問曰。云何知瓶等物假名故有非真實耶。
答曰。假名中示相。真實中無示相。如言此
色是瓶色不得言是色色。亦不得言是受
等色。又燈以色具能照觸具能燒。實法不
見如是。所以者何。識不以異具識。受亦
不以異具受。故知有具是假名有。又因異
法成名假名有。如因色等成瓶實法不因
異成。所以者何。如受不因異法成。又假名
多有所能。如燈能照能燒。實法不見如
是。所以者何。如受不能亦受亦識。又車名
字在輪軸等中。色等名字不在物中。有如
是差別。又輪軸等是成車因緣。是中無車
名字。然則車因緣中無車法。而因此成車。
故知車是假名。又如以色等名得說色
等。以瓶等名不得說瓶等。故知瓶等是假
名。又有假名中心動不定。如人見馬或言
見馬尾。或言見馬身。或言見皮。或言見
毛。或言聞箏聲。或言聞弦聲。或言嗅華。
或言嗅華香。或言甞酪。或言甞酪味。或言
觸人。或言觸人身。或言觸人臂。或言觸
人手。或言觸人手指。或言觸指節。意識於
眾生等中動。謂身是眾生。心是眾生。色等是
瓶離色有瓶。如是等實法中心定不動。不
得言我見色亦見聲等。又可知等中不可
說亦名為有。是為假名如瓶等故。知瓶等
是假名有。所以者何。色等法不名可知等中
不可說。又如色等法自相可說。瓶等自相不
可說。故知是假名有。或有說假名相。是相
在餘處不在假名中。如經中說業是智者
[011-0328b]
不智者相。若身口意能起善業是名智者。
身口意起不善業名不智者。身業口業依
止四大。意業依心。此三事云何名智者不
智者相。故知假名無有自相。又假名相雖
在餘處亦復不一。如說人受苦惱如矟
入心惱壞。是色相。又受是受相。亦於人中
說。如佛說。智者愚者俱受苦樂。而智者於
苦樂中。不生貪恚取多少等。相是想相。
亦於人中說。如說我見光明見色作。起
是行相。亦於人中說。如說是人起作福
行亦起罪行及不動行。識是識相。亦於人
中說。如說智者識法如舌甞味。是故若在
餘處說亦說多相。是假名相。色等相不在
餘處亦無多相。又若法為一切使使。是假
名有。實法不為使使。以諸使使人故。又假
名中無知生。先於色等中生知。然後以
邪想分別。言我見瓶等。又瓶中知要
待色等。所以者何。因色香味觸謂言是瓶。
實法中知更無所待。又假名中生疑。如
杌耶人耶。色等中不生疑為色為聲。問
曰。色等中亦有疑有色耶無色耶。答曰。不
然。若見色終不疑是聲。更以餘因緣故。
疑有色無色。如聞說色空而復見色則
生疑。言為有為無。若見滅諦此疑則斷。
問曰。滅諦中亦有疑。為有滅耶無滅耶。答
曰。於所執中生疑。非滅諦中。若聞執有
滅亦執無滅。於中生疑為有為無。是人
爾時不見滅諦。所以者何。見滅諦者無
復有疑。故知生疑處是假名有。又於一物
[011-0328c]
中得生多識。是假名有如瓶等。實法中不
爾。所以者何。色中不生耳等諸識。又多入
所攝是假名有。如瓶等。是故有人說假名
有四入所攝。實法不得多入所攝。又若無
自體而能有作。是假名有。如說人作而人
體業體實不可得。又所有分別是怨親等。皆
是假名非實法有。所以者何。若直於色等法
中。不生怨親等想。又來去等斷壞等燒爛等
所有作事。皆是假名非實法有。所以者何。
實法不燒不壞故。又罪福等業皆假名有。
所以者何。殺生等罪離殺等福。皆非實有又
假名有。相待故成。如此彼輕重長短大小。
師徒父子及貴賤等。實法無所待成。所以者
何。色不待餘物更成聲等。又不假空破。
是假名有。如依樹破林依根莖破樹。依
色等破根莖。若以空破是實法。有如色等
要以空破。又隨空行處是假名有。隨無我
行處是實法有。又有四論。一者一。二者異。
三者不可說。四者無。是四種論皆有過咎。
故知瓶等是假名有。一者色味香觸即是瓶。
異者離色等別有瓶。不可說者。不可說色
等是瓶。離色等有瓶。無者謂無此瓶。是四
論皆不然。故知瓶是假名。


破一品第一百四十三



問曰。此一等四論有何過耶。答曰。一論過
者。謂色等法相各差別。若為一瓶是則不
可。又色等一一不名為地。和合云何有地。
所以者何。若一一馬不名為牛。云何和合
為牛。問曰。如一一麻不能成聚和合能成。
[011-0329a]
如是色等一一不能成地。和合能成。答
曰不然。所以者何。麻聚是假名有。一等是
實法中論。云何為喻。又色香味觸是四法。地
是一法。四不應為一。若四為一一亦應為
四。是事不可。故知色等不即是地。又世間
皆說地色地香地味地觸。不見有言是色
色。要以異法相示。如某人舍等。問曰。此不
以異法相示。即以自法自示。如石人手足。
所以者何。離手足更無石人。如是雖不
離色等是地。亦以自體自示。有何咎耶。
答曰。若說地以色等自示。無有此理。汝雖
說石人喻。是喻不然。所以者何。若示石人
手時。以餘身為石人。又空中亦可有說。
如說石人身時。爾時石人更無有餘。而亦
得說。如佛說是身中有髮毛血肉等。離此
髮等更無有身。是髮等所依止處。雖無別
依處而亦可說。故知說石人者亦是妄說。
汝若以石人成地。亦無地也。汝經中說。有
色香味觸是地。是地即無如身故。知色香味
觸。非即是地又諸求那中不得相示不得
言色有香。但得言地有色味香觸。故知
非一。又色等心地心各異。故知色等非地。
又色等名異地名亦異。問曰。心異名異皆和
合中有異。答曰。若心與名但和合故有。和
合但是名字。然則地但有名字。無一論也。
又地可以一切根知。何以知之。人作是念。
我見地嗅地嘗地觸地。若色香味觸是地。
不應但色中生地想謂我見地。香等亦如
是。而實但色中生地想。故知非色等是地。
[011-0329b]
假名字因緣。一分中亦可說假名名字。
如人伐樹亦言伐樹。亦言伐林。又諸求
那邊陀羅驃異是中所有因緣。以是因緣不
成一論。又僧佉人說。五求那是地。是亦不
然。所以者何。如先說。聲離色等念念滅相
續更生。非成四大因。故知非一切四大盡
有聲。


破異品第一百四十四



問曰。異論中有何等過。答曰。離色等法更
無地也。何以知之。不離色香味觸生地
心。但於色等法中生心。所以者何。如色異
聲等異不待聲等而生色心。若離色等別
有地者。亦應不待色等生地心。而實非
不待。是故無別有地。問曰。非不待餘法。
要待色相而生色心。答曰。破總相品中當
說。離色無別色相。是故不然。又異地等法
無根能知。故知無別地等。問曰。地等以二
根可取。謂身根眼根何以知之。眼見知是
瓶。以身根觸亦知是瓶。是故汝言無根取
地。是事不然。答曰。若爾是瓶則四根取。
亦以鼻根嗅泥。舌根嘗泥。問曰。鼻根舌根
不能取瓶。所以者何。闇中不能分別。若
嗅瓶若嗅瓫。若嘗瓶若嘗瓫。答曰。雖不
能分別瓶瓫。而於泥中生知。謂嗅泥嘗
泥。又若埋瓶出口。若見若觸不能定知
是瓶是釜為是破瓦。故知眼根身根亦不應
取瓶。又於闇中雖生瓶心。不能分別金
瓶銀瓶。故知眼根身根亦不能取瓶。又鼻
根舌根能取花果乳酪等法。眼根身根則不
[011-0329c]
能取。如雖見華等不能分別香臭美
惡及甘酢等。是故若謂眼根身根知陀羅驃。
而鼻根舌根不知無有是事。如鼻根舌根
不得異陀羅驃。而亦有分別。眼根身根亦
如是。雖無異陀羅驃而亦得分別。又五根
中無有取假名知。故知假名非眼身鼻舌
諸根所得。第六根中有。知能知假名。所以
者何。意識能緣一切法故。又眼若能見色
見非色者。亦應能見聲等。若爾則不復須
耳等諸根。是事不可。是故不以眼根身根
取陀羅驃。問曰。以色了陀羅驃則眼能見。
非一切異色法皆可見。答曰。以色了瓶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誰作瓶色但是和合。
是故非色了瓶。又若以可見法了餘法。令
可見者以瓶等不可見法了色。色亦應
是不可見。又瓶應二種。亦可見亦不可見。
以為可見不可見法所了故。又若要以色
等法了故。眼等根可知者。色相不應是眼
根所知。所以者何。汝法因色相故。色可見
是色相更無有相。然則色相應不可見。是
故不然。又若以色了故可見者。一切諸根盡
應知陀羅驃。耳根亦應知虛空。以聲了故。
又應以身根知風。以觸了故。而汝法不
然。是故無此了法。問曰。餘法不能為了。
但色能作了。答曰不然。是中無有因緣但
色能為了。而餘法不能。如汝說大多陀羅
驃。是中色可見。如是則因色故得色。應
當以色相了色。然後可得。不但色能為
了。若如是說猶不離先過。又異時生色
[011-0330a]
心。異時生瓶心。是故縱色能了。於瓶何益。
又如盲人習瓶量故。雖失眼根觸亦如
瓶。是故非但色能為見因。又盲人身根亦
能知風。是故非但色了故能生知。又汝經
中亦說。觸來觸身非地水火。當知不可見
相是風。此亦不然。所以者何。盲人知此風
時。亦不知此觸為可見為非可見。又人
眼見數量等法。是中無有色了。有聞香亦
得知非香法。甞味亦能知非味法。是故要
以色了陀羅驃。然後可知。是事不然。問曰。
若色了於見中非因者。若數量等法。在不
可見陀羅驃中及風亦應可見。答曰。我法離
色更無餘法可見。故知隨法中有色生。則
眼能見。眼見色已即生瓶想。若法中無色
生。是中雖有眼不生異瓶想。是故若離色
等別有瓶者。無此理也。


破不可說品第一百四十五



問曰。不可說論中有何等過。答曰。實法無
有於一異中不可說者。所以者何。無有因
緣譬喻以此知不可說。色等法實有故。非
不可說也。又諸法各有自相。如惱壞是色
相更無異相。云何名不可說。又隨識差別
故法有差別。如以眼識知色不知聲等。
是故此中無不可說。又色是色入所攝。非聲
等攝。若汝欲令有不可說者。色是色是可
說。色是非色是不可說。聲等亦如是。又諸法
有次第數。若不可說則諸法無數。所以者
何。第一第二不相異故。故知實無不可說
法。但於假名中為一異故說不可說。
[011-0330b]


破無品第一百四十六



問曰。無論中有何等過。答曰。若無則無罪
福等報縛解等一切諸法。又若執無所有
是執亦無。以無說者聽者故。又有無等論
皆以信故說。若信見知若信比知。若隨
經書若說無所有。則不在此三中。汝意或
謂我隨經書。是事不然。經書意亦難解。或
時說有或時說無。云何取信。若信比知要
先現見。然後比知。又瓶等法今現見有。以能
生心故。隨能生心則有此法故。非無也。
又今瓶瓫等現有差別。若一切無何有差別。
汝意或謂以邪想故有分別者。何故不
於空中分別瓶等。又汝若謂以癡故生物
心者。若一切無。此癡亦無。何由而起。又汝
意謂一切法無。是知何緣得生。諸知不以
無緣而生。以知物故名知。是知不應言
無。又若都無者。今一切人應隨意所為。而
諸善人皆樂布施持戒忍等善法。遠離不善
法。故知非無。又瓶等法今現可知。而汝言
現在皆無。以無法故。亦不應信經書。然則
何因緣故。說一切無故。一切無是事應明。
若不能以因緣明者。他人所執自然應成。
他論成故。汝法則壞。若有因緣可成則不
名為無。


立無品第一百四十七



說無者言。汝雖以言說破空。然諸法實無。
以諸根塵皆不可得故。所以者何。諸法中無
有有分可取。是故一切法不可取。不可
取故無。汝若謂有分雖不可取諸分可取
[011-0330c]
者。是事不然。諸分中不生心。所以者何。麁
瓶等物可取故。又分不作有分。所以者何。
因有分故說分。有分無故分亦無。又無陀
羅驃求那無分。是故無分。又若見細分則
應常生分心不生瓶心。所以者何。若常念
分終不應生瓶心。又若先憶分後生瓶心
則瓶心應久乃生。而實不久生故不念分。
又若見瓶不生分別分心。即生瓶心。又
無一切分。所以者何。一切分皆可分析壞裂
乃至微塵。以方破塵終歸都無。又一切諸
法究竟必生空智。是故第一義中諸分皆無。
又若說分者。則破二諦。所以者何。若人說
無有分但有諸分。則無去來見斷等諸業。
如是則無世諦。汝以第一義為空。第一義
中亦無諸分。故知但說諸分則不入二諦。
不入二諦故無。又若法可過即為是無。如
因分過有分。亦更因餘分過先分。以可
過故。無此分論。又色等亦無。所以者何。眼
不能見細色。意不能取現在色。是故色不
可取。又眼識不能分別是色。意識在過
去不在色中。故無有能分別色者。無分
別故。色不可取。又初識不能分別色。第
二識等亦復如是。故無有能分別色者。
問曰。眼識取色已後以意識憶念。是故非
無分別。答曰。眼識見色已即滅次生意識。
是意識不見色。不見云何能憶。若不見而
能憶者。盲人亦應憶色而實不憶。是故意
識不能憶也。問曰。從眼識生意識。是故
能憶念。答曰不然。所以者何。一切後心
[011-0331a]
皆因眼識生。皆應能憶。又終不應忘。以
從彼生故而實不然。故知意識亦不能憶。
如憶虛妄。取色瓶等萬物。亦皆虛誑。無而
妄取。是故無一切物。又若說眼見為到色
見。為不到能見。若到則不能見。眼無去
相。是事先明。若不到而見。應見一切處色。
而實不見。故知非不到能見。問曰。色在知
境則眼能見。答曰。何名知境。問曰。隨眼能
見時名為知境。答曰。若眼不到亦名知境
者。一切處色應盡是知境。是故到與不到
俱不能見。故知色不可見。又若先有眼色。
後眼識生。是眼識則無依無緣。若一時則不
名眼色因緣生識。一時無相因故。又眼是
四大若眼能見。耳等亦應能見。同四大故。
色亦如是。又是眼識應若有處若無處二
俱有過。所以者何。若眼識依眼是則有處。
若物無處則不得依止。若汝謂識於眼少
分處生若遍生若二眼中一時生識則有處。
有處則有分。如是則以眾識而成一識。有
如是過。亦有多識一時生過。又一一識分
不能識有分者。應識而實無有有分。有
如是過。若無處則不應依眼。


破聲品第一百四十八



說無者言。一語尚無。所以者何。心念念滅聲
亦念念滅。如說富樓沙。是語不可聞。所以
者何。隨聞富識不聞樓。聞樓識不聞沙。
無有一識能取三言。是故無識能取一語。
故知聲不可聞。又散心聞聲。定心則不能
聞。定心所知是實。是故聲不可聞。又是聲
[011-0331b]
若到不到俱不可聞。不可聞故無聲。又
有人說。耳是虛空性。以其無物故名虛空。
是故無耳無耳故無聲。又聲因緣無。是故
無聲。聲因緣者。謂諸大和合。是和合法不可
得。所以者何。若諸法體異則無和合。若無
異體云何自合。設在一處亦念念滅。是故
不得和合。


破香味觸品第一百四十九



香不可取。所以者何。以鼻識不能分別是
瞻蔔香是諸餘香。意識不能聞香。是故意
識亦不能分別是瞻蔔香。問曰。雖不能
分別是瞻蔔香。但能取香。答曰。不然。如
人不得瞻蔔樹以愚癡故生瞻蔔樹心。如
是不得香體。以愚癡故而生香心。又如
先說。香若到不到而取二俱有過。是故無
香味亦如是。觸亦無。所以者何。微塵等分
中尚不生觸知。如先說是故無觸。


破意識品第一百五十



意識亦不能取法。所以者何。意識不能取
現在色香味觸。先已說。過去未來則無。是故
意識不取色等。問曰。若意識不知色等法
應知自體。答曰。法不自知。所以者何。現在
不可自知。如刀不能自割。過去未來無法
故。亦無餘心。是故意識不能自知。問曰。若
人知他心時。則意識能知心法。答曰。如人
心不自知。亦作是念言。我有心於他心中
亦復如是。又若未來法無亦能生知他心。
若如是有何咎。又意能緣法則有多過。如
意到緣及意識不到緣。不應憶色等。
[011-0331c]
以此過故意識不知法。


破因果品第一百五十一



說無者言。若有果應因中先有求那而生。
先無求那而生。二俱有過。如兩手中先無
聲而能有聲。酒因中先無酒亦能生酒。車
因中先無車而能成車。故非因中先有求
那而生果也。汝若謂因中先無求那而生
果者。則如無色風之微塵。應能生色。
若爾風則有色。金剛等中亦應有香。又現
見。白縷則成白疊。黑縷還成黑疊。若
因中先無求那。而生果者。何故白縷但能
成白不成黑耶。故非因中先無求那而成
果也。理極此二而俱有過。是故無果。又若
因中有果則不應更生。有云何生。若無亦
不應生。無云何生。問曰。現見作瓶云何無
果。答曰。是瓶若先不作。云何可作。以其
無故。若先已作云何可作。以其有故。問曰。
作時名作。答曰。無有作時。所以者何。所有
作分已墮作中。所未作分墮未作中。故無
作時。又若瓶有作。應若過去未來現在。過
去不作已失滅故。未來不作以未有故。
現在不作以是有故。有因作者故有作
業成。是中作者實不可得。所以者何。頭等身
分於作無事故無作者。無作者故作事亦
無。又因於果若先若後若一時皆不然。所以
者何。若先因後果因已滅盡。以何生果。如
無父云何生子。若後因先果。因自未生云
何生果。如父未生何能生子。若因果一時
則無此理。如二角並出。不得言左右相
[011-0332a]
因。理極此三而皆不然。是故無果。又此因
果若一若異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異則應
離縷有疊。若一則縷疊無差。又世間不
見有法因果無別。又若有果應自作他作
共作無因作。是皆不然。所以者何。無有法
能作自體。若有自體何須自作。若無自
體何能自作。又不見有法能作自體。故不
自作。他作亦不然。所以者何。眼色於生識
無事故。不他作。又無作相。故一切諸法無
有作者。如種不作是念我應生牙。眼色
亦不作是念。我等應共生識。是故諸法無
有作想。共作亦不然。有自他過故。無因作
亦不然。若無因亦無果名。若四種皆無。云
何有果。若有應說。又此果應若先有心作
若先無心作。若先有心作。胎中小兒眼等身
分誰有心作。自在天等亦不能作。先已說業
亦無心。於作是業。在過去中云何當有心
作。是故業亦無心。若先無心作。云何苦他者
得苦。樂他者得樂。有現作業中亦以心
分別。應如是作。不應如是作。若無心作云
何有此差別。是故先有心無心。是皆不然。
如是等一切根塵皆不可得。是故無法。


世諦品第一百五十二



答曰。汝雖種種因緣說法皆空。是義不然。
所以者何。我先說。若一切無是論亦無。亦不
在諸法中。如是等破空汝竟不答。猶故立
空是故非無一切諸法。又汝所說無根無
緣等。是事非我等所明。所以者何。佛經中
自遮此事。謂五事不可思議。世間事.眾生
[011-0332b]
事.業因緣事.坐禪人事.諸佛事。是事非一切
智人不能思量決斷。但諸佛有能分別法
智。聲聞辟支佛。但有通達泥洹智慧。於分
別諸法智中。但得少分。諸佛於一切法一
切種本末體性總相別相。皆能通達如人舍
宅等物易壞難成。如是空智易得。正分別
諸法智慧難生。問曰。如佛坐道場所得諸
法相。如佛所說當如是說。答曰。佛雖說
一切法。不說一切種。以不為解脫故。如
佛說諸法從因緣生。不說一一所從因
緣。但說要用能滅苦者。彩畫等諸色。伎樂
等諸音。諸香味觸無量差別不可盡說。若
說亦無大利。故佛不說如是等事。不得言
無。又如人不知分別彩畫等法。便言其
無。汝亦如是。所不能成事而便說無是
事。於智者則有。不知者為無。如生盲人
言無黑白。我不見故不可。以不見故便無。
諸色如是。若不能以自緣成。故便言無
一切法。又諸佛世尊一切智人我等所信。佛
說有五陰。故知色等一切法有。如瓶等以
世諦故有。
成實論卷第十一
[011-033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