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j0706 楞嚴經直解-明-廣莫 (X)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直解卷第九
明古杭雲棲寺後學沙門 廣莫 直解
武塘優婆塞 袁儼 校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諸漏不動名為初禪。」
[009-0856a]


【這一節經承前酬天趣中次明色界今先示初禪
也初禪三天又先明梵眾通稱禪者禪是梵語具
云禪那譯云思惟修謂下欲界無禪生此天中方
修禪定故色界通稱禪天禪天離欲以定異散故
也初阿難下觀初六句是抑散揚定之意亦是承
前起後之辭葢指六欲為散善故未修禪定躭於
欲染此所修心人正指六欲天說欲天通修上品
十善十善全屬有為是散善故然所修者有為心
也不假下二句正明抑散揚定之意假是假借謂
不假借禪定則智慧不發意明六欲躭於愛染則
多愚癡以無禪故無慧也謂彼但能執身不行婬
欲而心迹未忘此上四句直明欲天修心之大略
也若行下方明生梵因心謂四儀中於諸欲染念
亦不起則身心俱泯以俱泯故愛染不生只此不
生句中含多意也何者他經論中謂修初禪有多
觀行出入方發初禪之相今文略甚只一句收攝
殆盡詳見天台釋禪中今云欲愛不生則不留欲
界正是初禪發相是人下二句以明欲界命終即
生梵眾天也應念者謂應愛染不生之念即生彼
故梵侶者梵是西音具云梵摩譯云淨行又云離
欲以離欲故淨存梵名故侶是伴侶侶即是眾如
是下結示天名梵眾者梵世之民也欲習下明初
禪第二天欲習除者謂下欲界苦麤習氣除也離
欲心現者謂禪天淨妙出也於諸下明外之十善
[009-0856b]
律儀以禪心愛樂隨順故釋禪中云若得初禪即
具信戒捨定聞慧等善心是也長水疏云正明此
天於定共戒愛樂隨順梵行成就防非不失此則
兼護律儀淨戒成德匡弼梵王故名梵輔如是下
結示天名可知身心下明初禪第三天初四句正
明梵王之德身心妙圓者謂其外身稟戒內心離
欲妙圓即清淨之美稱也對下界麤障而說妙圓
內外清淨故又加明悟是假禪那而發智慧之驗
也是人下明其具梵德統梵眾而稱梵王故應時
者應其定慧具足之時如是下結示天名可知阿
難此三下總結初禪三天之意勝流者影顯六欲
為劣由其離欲得定慧故故稱勝流之輩也一切
苦下二句謂其下界欲染苦麤不能迫故雖非下
世尊抑而復揚以其不修正覺故非真定真對似
說伹是世間根本禪有漏似定非出世無漏真三
摩地故清淨下復掦其勝謂其離欲得淨下界麤
漏不動不動者伏而不起也末句總結初禪名以
其初離欲界乍得禪故初禪有支林功德十六觸
等今略也詳見天台釋波羅蜜中當取合看乃有
所得。】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麤漏巳伏名為二禪。」


【這一節經承前酬天趣中次明色界今次示二禪
也其次下明二禪初天其次者次前初禪故統梵
人圓梵行者承前梵王之德增修進趣故澄心下
[009-0856c]
二句正是增修之功葢以離欲名梵者是初禪中
義至二禪中離欲既遠則梵義轉深不可以離欲
釋梵也天台釋禪中亦有此說是故初禪名離生
喜樂二禪名定生喜樂即此義也梵行即禪梵行
既滿即得澄心不動澄心是定寂湛即是澄心定
境生光是寂湛功効寂光現前故云生光寂光初
生未滿足故故名少光如是下結示天名可知光
光下明二禪第二天光光相然者然即照應義謂
此天之眾禪心澄寂定光相照應故彼此互照無
盡故云照耀無盡內徹於外故世界俱淨依正俱
淨故云徧成瑠璃以彼此光照無盡故名無量光
天如是下結示天名吸持下明二禪第三天初二
句吸持即攝持義用字之巧也圓光即無量光成
教體者二禪不立言教以光辯優劣而䇿進其心
故云持光成教也以光䇿行故云教體發化清淨
者發是開發化是變化承上二句意謂以圓光開
發其麤劣變化其勝妙如釋禪云內垢內淨之義
內垢為麤內淨為妙以內淨故稱清淨也應用無
盡者謂以光發用其應無盡隨光成教教即音故
故名光音天也如是下結示天名阿難此三下總
結二禪之意此勝流者又勝初禪也憂懸者懸是
繫累指前初禪覺觀為憂懸故今二禪是無覺無
觀三昧以內淨故憂懸不能逼也雖非下如前說
末句總結二禪名。】
[009-0857a]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歡喜畢具名為三禪。」


【這一節經承前酬天趣中次明色界今又次示三
禪也如是下明三禪第一天圓光一句接前光音
之功加功披露謂以前光音披拂其麤顯露其妙
依光音之妙開發成就三禪精行然此光音何者
為麤何者為妙蓋以二禪大喜勇動為麤三禪寂滅
之樂為妙也寂滅之言遣前勇動而立今文華藻
實義隱晦有取天台釋禪詳玩有得通寂滅樂者
謂寂滅前之勇動而通寂滅中樂乍通寂樂故云
通也如是下結示天名淨即寂滅義以前勇動為
垢今得寂滅為淨以乍通故言少淨也淨空下明
三禪第二天淨空者即承少淨說淨是功夫空是
實効即定境也謂淨前勇動之垢而得空故此空
現前則引發寂滅廓大其功無有邊際由是身心
得輕安也輕定亦對喜勇麤重說麤重滅故內外
輕安矣心境恬愉全成寂滅前云通今云成功愈
於前以引發無際故名無量淨也如是下結示天
名世界下明三禪第三天世界是依身心是正圓
淨即徧淨也依正皆淨故名為圓謂依正二俱圓
滿寂淨心境兩融渾成定境以淨成德即以此定
為我勝託全歸寂樂歸即住持義前但云成今則
住持其中功倍於前以依正俱淨故名徧淨如是
下結示天名阿難此三下總結三禪之意此勝流
者又勝二禪也具大隨順者謂隨順寂滅心境俱
[009-0857b]
融故稱為大身心安隱下二句謂此三禪中無喜
動故得安隱樂他經論俱云三禪得徧身樂故云
身心安隱得無量樂也雖非下如前說言歡喜者
樂徧名喜非如二禪勇動之喜名同體別不可以
文害意也釋禪中詳辨前初禪二禪結語皆有伏
漏之言今則直以樂相結者信知此中寂樂逈異
前二故曰離喜妙樂地也。】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禪。」


【這一節經承前酬天趣中次明色界今又次示四
禪也復次下明四禪初天不逼下二句承明三禪
之樂苦因盡者以二禪中喜勇盡故喜勇動者苦
之因故三禪中無此相故故云不逼此二句是承
前樂非下二句是生後樂非等者釋禪中云彼天
初欲得樂一心勤求大為辛苦既得守護愛著是
亦為苦一旦失壞則復有苦故今文云樂非常住
久必壞生以此二句生起捨心也苦樂下四句正
明此天行相謂此天既知苦樂之過是故頓捨此
二心也苦樂二心俱名麤重苦樂既捨麤重之相
滅矣淨福者指捨念清淨說以苦樂之垢捨故得
清淨福垢相滅故淨福性生即以福生名天也如
是下結示天名捨心下明四禪第二天也捨心圓
融者捨是行人因心因捨得定捨與定能所圓融
故地持論云此定名捨俱禪體無苦樂與微妙捨
受俱發此定與捨根相應故名捨俱禪今文圓融
[009-0857c]
即論之相應意也勝解清淨者謂此天得捨中勝
妙見解印持於心於苦樂境不可引轉永絕三禪
過患故云勝解清淨長水疏云由勝解力於此圓
融勝定之中愛樂隨順令此勝定得無留礙任心
自在受用無窮故云得妙隨順窮未來際問此有
漏定壽命有限何云窮未來際耶答此約得定報
壽長遠動經劫數說窮未來非約報後論也如是
下結示天名福愛者按文得妙隨順即是愛義故
名福愛葢福是淨福初天云福初生此天淨福增
勝寧無有愛阿難從是下明有二岐初若於下明
廣果岐謂若於福無遮中淨光淨福重加圓明修
證而住於此乃名廣果廣即無量葢無遮淨福是
因圓明修證是果故名廣果須知廣果是四禪第
三天之正路無想是四禪偏岐係外道天故次若
於下明無想岐謂若於先時雙厭苦樂此初天也
依此捨心精研密究念念相續圓滿深窮捨中道
理捨之極矣則身心俱滅百慮盡[厂@火]經五百劫凝
然不動是人下佛判其誤謂此人以生滅為因不
能發悟不生滅性言其五百劫最初半劫後方得
滅盡諸想至五百劫最後半劫前諸想復生此五
百劫是其福報壽命耳如是下結示天名可知阿
難此四下總結四禪之意一切世間指下界諸天
說苦樂境者如前六欲及初二三禪中麤重是也
此諸麤重不能動其捨故雖非下真不動地者如
[009-0858a]
出世第八地是為真不動位有所得心者即有為
有得之心似乎不動也世尊抑而復揚謂此四禪
天人於有為心中捨行至此功用純熟亦可喜也
上明凡夫報生諸天下明捨心同分三果聖人五
不還天也。】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自此巳還名為色界。」


【這一節經承前酬天趣中次明色界今後示五不
還天也此中者指第四禪天也言五不還者不還
是三果名梵語阿那含譯云不還或云不來謂其
下地各九品思惑斷盡習氣即思惑故惑盡則苦
樂雙忘故下地無卜居之處云不還者謂不還來
下地受生故以苦樂亡故暫於四禪捨同分中安
立居處以待上地惑盡即證無學便出三界矣此
中下總示不還大意次阿難下別分五天雖同不
還而根有利鈍故有五天淺深之別阿難苦樂下
明不還初天以下地惑盡故苦樂兩滅苦樂滅故
心境不鬪不鬪則無所交故云鬪心不交如是下
結初天名言無煩者煩是煩惱由苦樂境滅外境
不擾故內心無煩名無煩天機括下明不還第二
天機括是喻喻內心也前天外境雖滅內心未亡
故云機括獨行此句承上文意研交無地一句正
明此天行相謂以外境滅故研交無處地即處所
故交既無地則內心亦滅矣如是下結第二天名
言無熱者熱對煩說謂前天外不優故無煩內心
[009-0858b]
未亡熱猶在耳今則內亦滅故熱不可得故名無
熱十方下明不還第三天世界是境妙見是根根
不取境則湛然不動故曰圓澄圓澄之見乃名妙
見根清淨故塵象不現外象不現內垢不生如是
下結第三天名以見妙故名善見天善亦妙義也
精見下明不還第四天精見者謂精微之見承上
妙見說此天復以妙見加功陶鑄陶鑄亦約喻說
以喻觀照前云善見者但不取塵象忘緣而歸今
復陶鑄精見使其徧入塵象顯見無礙故名善現
前天是旋見入空今則旋空涉假勤照勝前故名
善現如是下結第四天名究竟下明不還第五天
究竟群幾者究是審察義竟是了畢義幾是幾微
謂究盡眾色義微微細深研以至研窮色性之性
上性是色之體性下性是色性之實性實性者即
性空之性也深窮色性空處則群幾滅而性空現
故云入無邊際無邊際即是空故如是下結第五
天名言色究竟者謂窮究色性盡處也阿難此不
下總結不還天意謂初禪至四禪四位天王獨有
欽聞不還五天之名曾未之見也葢聖凡義隔漏
無漏不同故如今下引例可知文初云此中者即
指捨身同分中非別有五不還天也故引此例阿
難此十下通結四禪同名色界獨行無交者葢禪
天厭色滅色功勝故云無交欣上之心未盡故目
獨行從始逮終形累未盡通名色界。】
[009-0858c]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這一節經承前酬天趣中三明無色界也復次下
明入無色之始言有頂者有是色之異名頂是邊
際義以竪入故說為頂也即色究竟天為有之頂
也又此有字對上四空說以有色為有無色為
空故於此天中有二岐路若於下先明橫出岐謂
於捨心之中發明無漏正智慧光圓通徧達漏即
無漏不為塵界所拘是故於此橫捷出塵成利根
大阿羅漢乃於界外初破無明即登初住入菩薩
乘矣如是下結大心名回聲聞心向菩薩道名回
心大阿羅漢也若在下明竪入空處岐捨厭成就
者厭色如牢獄故釋禪中云行者應深思色法過
罪所謂有身則有饑渴疾病乃至云一切色法繫
累於心不得自在訶此色法罪過讚歎虗空無色
此訶讚行熟名捨厭成就也覺身下二句即破色
之功文可解乃以虗空為智所緣因入此定於深
定中唯見虗空無諸色相如鳥在籠中籠破得出
飛騰自在證虗空定亦復如是此為銷礙入空之
義也如是下結示天名名空處者釋禪中云今此
四定悉依無色法從境得名此中無形無質義同
虗空故四處俱名空定以所觀之境為處也今此
天初銷色質乍入於空即以空為處故諸礙下明
無色第二天初句牒前天意謂色礙既銷無礙之
無亦滅能無是空所無是礙今能所俱滅也此即
[009-0859a]
識天滅空行相謂觀空處心緣虗空空境無邊緣
多則散又空是外法緣外法入定定從外生為過
實多故棄外依內乃緣內識入定也其中者指內
識說謂依根之麤識都滅唯留末那後半微細及
第八賴耶識在如是下結示天名名識處可知末
那譯云意即第七識也唯識論云此意差別略有
三種一數取趣我見相應二與法我見相應三與
平等性智相應此三種中後平等智是所轉無漏
智品前則為麤次通法執相應後平等智亦通二
乘與今文合長水指第六識非也經文明言第七
末那故阿賴耶譯云含藏空色下明無色第三天
空色指初天說識滅指第二天謂此以前二天定
境俱破十方下二句正明此天行相十方寂然者
空與識亡故迥無所有天台釋禪中云此天名不
用處修此定時不用一切內外境界外境名空內
境名心捨此二境因初修得名故言不用處亦名
少處亦名無所有處亦名無想處又云上文初天
緣空入定名為外定次天緣識入定名為內定而
依內外皆非寂靜若依內心以心緣心入定者此
定巳依三世心生非為真實唯有無心識處心無
依倚乃名安隱依無所有修名無所有處也彼與
此同故引略證如是下結示天名識性下明無色
第四天識性不動下二句指第八識湛然微細處
云不動也以不動故以滅窮研滅窮研者凡夫天
[009-0859b]
人入此定者誤為真實以甚深微細生滅而不覺
知故謂無窮研也釋禪中云入此定者不見有無
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恬然清淨如涅槃相此
定微妙三界無過外道證之謂是中道實相愛著
此法更不修習即計此心謂是神我故今佛判於
無盡中發宣盡性實未曾盡誤認巳盡也以此至
微至細似有似無故云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
下結示天名非想非非想者釋禪中云此名解釋
不同有言此定名一存一亡觀所言非想者非麤
想此則亡於麤想也非非想者非非細想此則存
於細想葢下非字作無字看易明謂非無細想也
又解謂前觀識處是有想無所有處是無想今雙
除上二想非想遣識處有想非無想遣無所有處
無想故又解謂若非有想者此定中不見一切相
貌故言非有想也非無想者行人或作是念若一
向無想者如木石無知云何能知無想故言非無
想也葢此解約當定得名若按今經本義解者只
以如存下二句義解又似妥當謂非想似不存非
非想則是存如存不存盡不盡故說名非想非非
想也。】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這一節經承前四空料簡聖凡利鈍邪正窮空未
盡有致迷之失也此等下二句正是料簡語指前
無色四天所窮者雖正但其未盡空之實趣夫真
[009-0859c]
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空不二是中道義何有欣厭於其間哉是故佛
說不盡空理也從不下明聖道窮空謂從五不還
天三果聖道窮至於此名為定性聲聞不迴大心
鈍機小果然根雖鈍恰是無漏聖道必不退於三
界亦無勝進之期故稱定性也若從下簡從無想
天中所窮者是邪迷有漏作無為解故厭有趣無
窮空既誤且不歸來四空尚不及無色四天安得
為空故云迷漏是其寡聞淺識故又稱無聞也既
以生滅為因故其報盡入輪耳。】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這一節經總結三界七趣別結無色名義統示妄
有而真無也是諸下總結三界謂三界天人皆是凡
夫善業所感以果酬因所酬既盡還入諸趣輪轉
彼之下明諸天王是聖非凡謂諸菩薩寄位遊心
現天王身次第升進回心聖道必入聖倫非如凡
天答盡入輪也如華嚴諸位皆現天身自下而上
者是也是四下別結無色名義身心滅而定境現
者明無業果色有定果色也吳興解謂無業果色
者明有定果色故從此逮終此字當作始字譯場
誤耳此皆下總判三界諸天著有為修不了妙覺
無為由其歷劫積妄妄有三界以妙覺觀之實無
如此升沉之相也中間者指三界中良由背真逐
妄故隨七趣輪轉沉溺其中難出離故補特伽羅
[009-0860a]
譯云數取趣數音朔謂數數生死捨此取彼隨業
善惡各從類故。】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這一節經承前七趣之問此七明阿修羅趣也若
准七趣次第應列十仙之後今誤列於後矣復次
下四句總標四類阿修羅譯語見前今從便再出
譯云非天又云無酒法華文句引云四天下採華
醞於大海欲變作酒魚龍業力其味不變瞋妬誓
斷故言無酒初若於下別釋四種初明卵生文句
云鬼趣攝者居大海邊歸佛護法以護法威力乘
其自有神通入於虗空往護佛法此阿下結明所
攝又從卵生者觀佛三昧經云劫初光音天人生
此地上欲觸其身入海洗不淨墮泥變為卵八千
歲生一女千頭少一二十四手此女戲於水水精
入身八千歲生一男二十四頭千手少一此是修
羅卵生之始也次若於下明胎生天中降貶者以
多瞋故與天爭權無有天德故降貶也降貶者觀
佛三昧經云毗摩質多阿修羅王有女名舍支姿
容極美帝釋聘為后修羅云以天宮居我即應聘
天帝如其所求後女以妬心故讒於父父因興戰
天帝以般若呪力擯之故云天中貶墜也下隣日
月者貶墜四萬二千由旬居須彌半腹與日月相
對故此阿下結明所攝三有修下明化生持世界
者明其力能移山徙海之意故下句云力洞無畏
[009-0860b]
言其力能洞徹一切無怯無畏故與梵王爭者經
云修羅初戰時先四天神等次餘散天次四天王
四王力不敵方報天帝天帝力不敵然後展轉乞
力於梵天助之此阿下結用所攝變化有者謂從
化生也四阿難下明濕生葢濕生本是異類故畜
生攝校前三類下劣可知濕生而畜類者必是魚
龍之類故沉海底正法念處經云有阿修羅住大
海底須彌山側於欲界中化身大小隨意能作居
光明城今文心字即底意水穴是海底尾閭穴也
餘可解此阿下結明所攝。】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這一節經承前總結七趣所酬以明妄有真無并
勗欲求真須除妄也初阿難下是總結七趣皆妄
昏沉有為對妙明無作說如是地獄至妄想隨業
明妄有也於妙圓明至更無根緒明真無也謂妙
明圓心無作無為而此七趣如夢所有故云昏沉
有為如空中華本無有故空喻妙心華喻七趣次
阿難下明七趣妄因此等者指前七趣說不識本
心者本心指人人本有妙心說不識本有真心而
別執虗妄緣影為心隨心生滅生滅即是輪迴之
因也因此輪迴曠劫不返真淨之體皆由下正明
七趣妄因隨殺盜婬是三途因反者背也謂背此
殺等三事則名無殺等義是人天四善趣也有名
鬼倫者言偏意圓指三途說無殺等名則屬天趣
[009-0860c]
有名無名相傾奪故因起升沉之性輪迴即喻升
沉之意也若得下明發真故有無之妄方除也
謂諸眾生若有妙能得發正定內依妙心凝常寂
靜有名無名二皆無矣無二之無亦滅不殺等名
尚無云何更隨殺等之實事耶阿難下重明隨業
有報隨報有私此結酬原問之意也謂不斷殺等
三業則隨三業之私而有同分之報私者謂諸眾
生造業各別或私於殺或私於盜或婬妄等業各
偏私故然其惡業雖私而報入同分同分即地獄
也同分中受報不同故云非無定處如前十習中
說此結酬阿難定處之問也自妄下結酬妄有非
復自然謂自妄發生從妄生妄本無其因故無尋
究無尋究則無根緒可得也汝勗下勉勗行者欲
得真性須除妄惑三惑即殺盜婬也謂不盡三惑
縱得妙用皆為世相有作功用非出世無漏道力
習惑不除必落魔道其心既邪時欲除妄倍加虗
偽何以故根本邪故此為如來可憐愍者自妄所
造非菩提咎作是下四句可解以上精研七趣巳
竟此下更辯五陰魔邪為一經最後垂範如來大
慈乃無問而自說也。】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吾今為汝子細分別。」


【這一經世尊大慈將罷法筵而重與詳辯魔境令
深防邪誤也即時下二句結前法席斯將輟矣於
師下佛慈無盡重起辯魔意也迴紫金山者如來
[009-0861a]
紫磨金色之身巍巍如山將起而復迴也普告下
謂彼二乘既能迴小向大前巳廣明趣夫之法但
於禪觀中微細魔事未委識故今為詳明言真修
法者真即圓義葢圓修是大乘法通前所明理行
證三要是為真修法也影顯二乘昔所修者偏小
非真故加真言奢摩他翻止毗婆舍那翻觀前標
三義今但舉二者如前結名中說金剛三昧第一
經云一念心動五陰俱生五陰生中具五十惡今
辯陰魔五十即彼五十惡也是故道念戒謹毋動
動必魔生佛故諄諄詳示為最後慈範令諸行者
深防之也若其五陰心中一不明了認賊為子功
德法財俱為盜盡又復下得少為足等者的指識
陰十事後二定性人說并上陰魔等言通該五陰
魔事畢矣妄言下六句謂彼無想比丘以迷漏故
誤有為無未證謂證天報既盡後有復現便生謗
毀墮大地獄固應子細分別。】


「阿難起立并其會中況諸世界在虗空耶。」


【這一節經阿難承聽而佛將示魔事且先明真覺
本一由妄成異也阿難下學眾承聽如文佛告下
先明真覺本一謂彼有漏世界十二類生雖各形
異而此心同也故云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下
正明由妄成異迷理為咎者由諸眾生執彼妄想
迷却真理以此迷誤為咎發生癡愛癡即無明依
無明而起貪愛癡愛既生則無處不迷迷與覺對
[009-0861b]
覺性徧滿轉覺性以成迷情故迷亦徧也迷情癡
鈍故轉靈覺心為頑虗此指空性之始也空是迷
之始變化迷不息則轉空為有而世界因之以成
則此下結明世界由妄想安立當知下結明虗空
小覺心大虗空尚小況諸世界在虗空者耶片雲
喻小大清喻大如前經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
發義同。】


「汝等一人發真歸元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這一節經世尊承前詳明魔擾之由以誡行者深
防持正勿遭其便也汝等下承上意勉諸行人發
悟真理復歸元覺則十方空法爾銷殞何以故昔
時因迷轉妙明真覺成斯昏鈍頑空今日因悟復
轉昏鈍頑空還成妙明真覺迷悟在人覺心不動
然而一人歸元則一人空殞但殞行者心中空性
非謂現前虗空為汝銷殞空為所依界能依今所
依滅能依安得不振裂哉汝輩下正明魔擾之由
飾三摩地者飾是莊嚴意葢大道無作以定慧莊
嚴故云飾三摩地三乘所修其心精純通徹[淴-心+口]合
真覺觸處湛然當處即觸處意觸處湛然則空有
俱亡總歸中道一切下謂魔等擾不擾者在汝陰
心昏明何如若人心[淴-心+口]真覺則彼魔宮為汝摧折
大地振坼況魔宮乎凡夫諸天亦戀塵勞故來擾
也大地既振則水陸空行無不驚慴慴音折心驚
貌凡夫不覺者為七情所醉故不覺世界之遷徙
[009-0861c]
誵訛而其水陸飛騰之物依山川而居大地振坼
安得不知故驚慴有之彼等魔類咸得五通於五
欲中得自在故戀此塵勞如何肯令汝等摧裂其
處是故下正結魔擾之由僉者眾也諸鬼神等皆
是魔所屬故然彼下詳示利害兩途初示利者謂
彼雖擾而其為塵勞所蔽自處幽暗汝等在妙覺
光中則據大明暗何能侵此為利也如風下約三
喻以明魔不能害光是日月之光光無實體風不
能觸任他旋嵐偃嶽光無所動又如水性無我斷
續何傷任他斬剉斫割水未甞損風與刀喻魔擾
害光與水喻行者道心第三湯喻者上二喻明彼
魔情不能害我道心今湯喻行者智照氷喻魔情
謂正智能破魔情如湯銷氷也是以徒恃神力但
為行者之客耳客喻外緣外緣不能侵我內智如
客不能害主也成就下次示害者謂諸行人成就
魔等破亂者何故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正
彼則無奈汝何主人若迷則彼魔等之客得其便
矣若諸行者觸處禪那心持正定處處覺悟不為
所惑則彼魔事無如之何五陰既銷入自本明而
彼群幽近則自破何敢留此亂汝禪定汝若不明
被陰所迷阿難之輩本是佛子久為魔子矣既成
魔人則浩劫難出可不畏哉如摩下引劣校勝登
伽呪汝但於八萬行中秪毀一戒且由汝心清淨
未溺其勢猶劣若著彼魔則全體俱喪功德法財
[009-0862a]
一切俱失害之甚也末四句以喻明害之甚籍沒
者謂沒其籍貫也漢書謂除其屬籍是也文義可
解以上總示魔擾之由此下別示其相於五陰中
各陳十事正合金剛三昧五十惡矣。】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這一節經佛示色陰十魔此且先明色陰分齊及
色盡相令人達內始可妨外也阿難下正示色陰
分齊何謂色陰色是本質能陰真空故云色陰坐
道場者謂於修道場中坐進此道故銷落念者行
人以般若真智空諸妄念銷落即空義妄念既空
則離念之相一切處悉皆精明空洞無朕故起信
云離念相者等虗空界即此義也此離念相凝湛
冥寂動靜憶忘不能移二故云如一言不為境所
動也當住下正指離念境界為入正定之初門復
以譬喻顯色陰分齊如明目人處幽暗者以喻行
人智眼雖明為色陰所蔽故如目處暗也精性下
二句是法合意初句正指行人觀照之性雖巳妙
淨乃為色陰覆故心未發光初句合明目次句合
幽暗此則下二句結色陰分齊區是疆界宇是覆
陰區明分齊宇明陰義若目下明色陰盡相上云
目處暗今云目明朗目明朗則心發光幽暗既除
此是色陰盡相也超劫濁者明色盡的功効色盡
而超劫濁者劫是時分要知時當減劫眾生根塵
識三昏鈍極矣今稱目明朗則根清淨根清淨則
[009-0862b]
心發光故色盡而超劫濁也如第四經說可檢觀
其下三句指色陰所起之由色是本質由堅執之
想所成如第四經說以堅明執礙為色陰之本。】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一節經承前正明色陰十事此顯初相也當在
此中者指上離念一如中也謂當從此離念一如
的所在精究研窮尅進妙明之性以精研故忽得
四大不織不織即分解意按下流溢前境之言則
此四大指六根說六根不與六塵織也少選言忽
然謂忽然之間此六根之身能出六塵之礙此名
下出此定名謂此精明之功能出前塵之礙者名
為精明之智流溢前境流溢者謂根塵乃昏滯之
物由智照之功融通無滯名流溢也斯但下誡此
行者莫作聖解此但是精明功到暫出塵礙非為
聖證若不作聖解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則受群邪
縱使外魔不入汝之內心執着亦邪見無窮矣此
境最淺必不可執也。】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一節經承前色陰十事明第二相也此心指上
外溢之心妙明即所研妙心身內徹者謂身徹於
內四大不織故能身內捨出蟯蛔蟯蛔二蟲名孫
思邈千金方云身中有九蟲蟯蟲細如菜蟲居[月*固]
腸之間多則為痔劇則為癩蛔即長蟲尋常見者
是今此功用以內徹故拾出蟯蛔身相不毀言其
[009-0862c]
執受身質不動也此名下出此定名謂此精明之
功流溢形體前則溢境今則溢身功勝於前下文
倍倍上勝入文可解斯但下誡此行者莫作聖解
如前。】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一節經承前色陰十事此明第三相也此心指
上內徹之心加功內外精純研究也內是內徹外
是外溢當究之時身內魂等六物除執受身不動
餘皆[逅-口+巾]相涉入互為賓主外入為賓本藏為主按
扁鵲難經三十四難中云五臟者有七神各何所
藏耶答曰然藏者人之神氣所含藏也故肝藏魂
肺臟魄心臟神脾臟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今文
但言六物而略乎智謂此六物彼此相涉而為賓
主此乃功用內純融通無滯諸竅虗靈故爾忽聞
下正顯虗靈之境以內竅虗靈故外聞風聲[鴳-女+隹]唳
皆融為法聲密義而實非法非義也此名下出此
定名謂此名為魂等六物[逅-口+巾]相離合將成善種善
種即虗靈也暫得下誡此行者莫作聖解如前。】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一節經承前色陰十事此明第四相也此心指
上外內同研之心加功密究由前內涉虗靈又尅
進故因得澄湛披露皎徹發光由內光徹外故十
方金色閻浮見前解檀是樹名事義見前一切化
為如來者謂山川雲物草木昆蟲皆由行者內光
[009-0863a]
所燭靈悟所染故化為如來也毗盧遮那譯云光
明徧照是娑婆世界法身佛也天光臺者如梵網
經說赫赫天光師子座葢以天寶莊嚴故有光明
即佛坐之座也座高故稱為臺千佛遶者指化佛
千百億釋迦是也百億國土指娑婆大千土說百
億即萬億舉大數故此名下出此定名謂此名為
行者心魂靈悟所染靈悟發於內光光徹於外故
見此境暫得下誡此行者莫作聖解如前。】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一節經承前色陰十事此明第五相也此心指
上內光之心加功研究深入尅進故觀察不停言
其觀照勤入不停住故下句正明不停之相謂其
心浮則抑按令寂降伏其心使其不浮沉者反此
制止其心必令不浮不沉乃超越浮沉動寂之妄
當此觀察之時忽然見彼虗空成百寶色等葢是
色陰麤質漸銷而其細相顯現之相此名下出此
定名可知暫得下誡語如前。】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一節經承前色陰十事此明第六相也此心指
上抑按之心加功研究澄徹精微使其精光不亂
忽於下因功見境也夜合即是夜半所現之境如
文此名下出此定名謂此定境名為功用心細密
澄眼見謂其見性精密澄湛昏濁之麤巳盡故能
所視洞幽也暫得下誡語如前。】
[009-0863b]


「又以此心圓入虗融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一節經承前色陰十事此明第七相也此心指
上精光不亂之心加功圓入也圓入虗融者圓即
徧也虗融是理境謂徧入虗融理地入理既深則
身根四大頓遺故其色身四體同於草木如無情
物一般所以火燒刀斫無所覺知總由定心深入
身心暫解是故身如木石也此名下出此定名塵
併者併是合併謂以身根四大合併於塵則身成
無知故刀斫火燒而無知也塵併是名排四下二
句釋塵併義排四大入純者純即是理純一無雜
即前虗融也四大之性是事排事入理其心純理
而忘事故於身塵無覺也暫得下誡語如前。】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一節經承前色陰十事此明第八相也此心指
上圓入之心加功研究得成清淨妙觀淨心功極
之時忽見大地云云者謂觀穢即淨故五趣雜居
即成諸佛淨土非實然也由欣厭心成耳此名下
出此定名以欣淨厭穢凝定淨想日深隨心變化
而成暫得如是非為聖證誡語如前。】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一節經承前色陰十事此明第九相也此心指
上極淨之心加功研究深入於理遠詣其功忽於
下因功見境也能遠見者是遠詣之功如文此名
下出此定名謂此定境名為迫促淨心逼迫既極則
[009-0863c]
心離其身暫飛出外故多隔見也非為下誡語如前。】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這一節經承前色陰十事此明第十相也此心指
上迫極之心加功研究精純極矣見善下因功見
境此精極之功即所謂枯木崖前錯路多也若行
者於此淨極之處稍有所執則外魔乘隙而入故
見邪境云云此名下出此定名邪心含受者良由
行者洗心非正含受邪氣以內非正外便入也或
遭下示外擾之相如文非為下誡語如前然前九
事多約內功說故皆稱善境界今示外擾故不稱
善直云魔事若不著魔事亦不壞他善境界也然
又前來九事亦研此心何故不言外擾此有二意
一前功尚淺魔未堪敵今精極者色陰將破凡諸
色質俱為振裂是故魔必當爭方入擾也二前九
事中外魔處處可入或由經文尚簡故略而不言
至十事訖方陳外擾影顯前九事中亦有外擾之
尤意令行者會文可得而防之故略耳又此色陰
十相淨功雖極止破色陰而巳故所現者皆色陰
之相至後受陰其功轉細所現之境皆外擾尤切
外擾切者敵更勍故。】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這一節經世尊承前總結色陰十事以誡行者莫
自誤而防修入證也如是下二句正結前義稱禪
那者即前三義中之禪那也譯語見前凡入正定
[009-0864a]
必三義圓具今舉一而該三耳所現境即前十相
是也此諸境相皆是色陰中用心交互而現用心
交互者謂行者觀照之心與色陰能所交互正與
色陰相持對壘交戰一般若行者功勝則色陰為
我所破若墮伊十境中迷誤執著則色陰勝而行
者成邪矣是故行者可不慎諸眾生下佛謂末世
行者迷不自識妄認幻境誤為登聖墮獄之言誠
可畏也汝等下佛勑阿難等留願入末法中轉教
斯旨令深防持正方堪入道也。】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虗明妄想以為其本。」


【這一節經世尊次示受陰十事此復先明受陰分
齊及受盡相令人達內始可妨外也阿難下牒前
色盡生起受陰之文前文但標禪那今則二義並
出可知圓修意矣牒謂色法既盡則心法現前故
云見諸佛心而諸佛真空妙心顯現行者定心之
中然諸佛心者即我本覺果體方現於始覺因心
之中名諸佛心也不可作心外別有為我所見如
明下二句約喻顯明鏡喻行者因心鏡所現像喻
諸佛心若有下正示受陰分齊似有所得而未能
用者謂諸佛妙心雖巳得見然未能藉用其力未
能用者正為受陰所魘故爾猶如下約喻顯謂如
睡人為鬼所魘雖有手足見聞明白由為魘鬼客
邪所恃故不能動言客邪者客則不久便去而魘
鬼魅人亦不久便醒受陰所覆亦復如是何謂受
[009-0864b]
陰受以領納外境為義納境而受之於心能陰真
空妙性故名受陰魘鬼喻受陰魘人手足不能動
者喻見諸佛心而不能用也然於受陰中見佛心
者功由色陰盡故色法既除心法顯現而本覺心
不外乎此故見也雖見乃為受所覆故未能藉用
其力此則下結示受陰分齊區是疆界宇是陰義
即分齊意也若魘下明受盡相魘咎歇者喻受陰
盡也受陰盡故心能出礙巳得其用所以能離身
返觀去住自在身心懸解如黃冠家出陽神相似
此明受盡之効也受陰屬見濁者見是眼見由見
而受五根皆有受義今但約一根說故受陰盡能
超見濁見濁亦通餘根故觀其下明受陰所起之
由受是心法非色四陰所攝有名無質故稱虗明
妄想為受陰之本。】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節經承前正明受陰十魔此示初相也彼善
男子即指前文修色陰之人當在此中者指受陰
將盡處也得光耀者由前色陰麤質盡故受陰精
細本屬心法有名無質是虗明妄想所成故得光
耀其心既發明耀則奮然內抑用功太過即於內
抑之處發無窮悲如是下明所悲之境如文可知
此名下出此定名亦可解悟則下誡此行者莫著
此境悟則無咎既覺不為所迷則此悲境久自銷
歇若作下明不悟故招彼外魔乘隙而入魔順其
[009-0864c]
悲故悲魔入也見人下示魔擾之事能令行者失
所修正定言正受者謂定中所受之境無可受而
受乃中道諦境之受名為正受今既失之復遭淪
墜可不慎諸又詳玩前文色陰十事次第竪入今
受陰文十事橫開行者隨著一境即當退失非謂
次第循歷學者臨文當明乎此。】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節經承前受陰十事此明第二相也定中者
指受陰定中也色銷受明者謂色陰麤濁既銷受
陰虗明現前故稱明白即前得大明耀意此示定
體也勝相下二句以明受陰精明非如色陰麤濁
幽暗故稱勝相感激過分即是病矣太過不及其
病均故忽於下二句正明病相謂初得勝相喜勇
心生忽於感激心中生無限勇志齊下二句明過
勇之狀三僧祇者具云阿僧祇譯云無數是大劫
數量華嚴十六大數之一也天台三藏教中云一
切諸佛皆以三大阿僧祗劫修行六度方得成佛
且約釋迦佛說謂從古釋迦佛至尸棄佛值七萬
五千佛名初僧祇劫次從尸棄佛至然燈佛值七
萬六千佛名第二僧祇劫三從然燈佛至毗婆尸
佛值七萬七千佛名第三僧祇劫今云一念能超
意屬於狂故招狂魔入也此名下出此定名凌率
者凌是凌蔑以自高而凌蔑諸佛也率是率性率
自勝性故云三祇一念能超也悟則下誡語如前
[009-0865a]
若作下明不悟者則招外侮由內心狂而召狂魔
可知見人下示魔擾之事餘可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節經承前受陰十事此明第三相也定中下
如前說前無下二句前指受陰雖明未有新證歸
指色陰巳銷因失故居前後無依智力衰弱不能
圓窮密照入於中隳之地此是定過於慧慧力不
自救故失也中隳地者隳是隳滅前無證後巳滅
中無所見以中無見故名中隳地處此中隳其心
忽然生大枯渴枯渴者以乏智水滋潤故一切時
者謂晝夜動寂等也於此等時中皆自深沉思憶
不散不散者即是凝想撮聚其心不令放散故稱
沉憶將此沉憶當作精勤是其誤也此名下出此
定名可知悟則下誡語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則招
外侮由沉憶而召憶魔可知撮心懸一處者乘其
撮聚之便故現此擾餘可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節經承前受陰十事此明第四相也定中下
如前說慧力下前文則定過慧故智衰而成枯定
今則慧過定故知解橫生定不勝任因失猛利失
猛利者謂不務勝進多懈怠故以諸勝性懷心中
者謂以諸勝解存於心中故疑巳為盧舍那也盧
舍那譯云淨滿以淨光圓滿故報身佛也此名下
出此定名用心失恒審者謂沉溺知見失於恒時
[009-0865b]
審察不自忖量多增上慢悟則下誡語如前若作
下明不悟則招外侮由內易足召外如內下劣易
足者即於受陰明白地作為諦境故不勝進誤之
甚也餘可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節經承前受陰十事此明第五相也定中下
如前說新證下二句與前第三相中二句言似同
意稍別葢前在所依陰邊說今約能依觀心邊說
細玩可解又定境似同禪病逈別前以枯渴為病
今以憂心為病因言相似故詳辨於此由憂深故
座如鐵床食如毒藥等皆憂所致也此名下出此
定名失方便者以無慧方便所決擇故悟則下誡
語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則招外侮魔事同內如前
可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節經承前受陰十事此明第六相也定中下
如前說處清下正明色陰麤濁巳銷故得清淨以
清淨故心得安穩以安穩故生無限喜喜不□禁
則成病也此名下出此定名色陰麤重巳滅故得
輕安輕安是定心數法無決擇慧禁此喜故悟則
下誡語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則招外侮外如內應
魔事可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節經承前受陰十事此明第七相也定中下
[009-0865c]
如前說自謂一句亦與第四相同得病自異前病
猶可今病惡甚無端者是無端倪謂無軌度也大
我慢者謂恃巳凌他故云我慢執我而生慢也十
方如來最勝無上為世所尊彼尚輕之況下位乎
故稱大我慢也如是下出七慢名毗婆沙論云一
慢者以同類相傲故單稱為慢二過慢者謂於同
類法中執巳為勝過於他故三慢過慢者於勝淨
勝故謂他本勝我強執我勝他故四我慢如上文
說五增上慢者謂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行位本下
強自增上故六卑劣慢者以巳卑劣不求勝進反
慢可尊勝者故七邪慢者謂含畜邪見撥無二諦
不禮塔廟不敬三尊如下文說者是也今文略邪
慢下文顯故又七慢中以我慢為主若無我則七
慢俱無一時俱發者由有我故七慢頓成尚輕下
二句正明大我慢相此名下出此定名見解勝故
與前溺知見者相似無慧決擇不自救故則由見
勝而成慢也今之學人似此者頗多悟則下誡語
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則招外侮經是樹葉氎華者
如西域或以貝葉或以白氈書經是也餘可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節經承前受陰十事此明第八相也定中下
如前說於精下三句正明禪病之由謂於受陰精
明中圓悟精明之理將此受陰明白地誤作真明
妙理此太早計所謂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
[009-0866a]
炙也以能隨順精理故稱為大由其隨順精明於
此忽生無量輕安雖得輕安而其根本巳誤即輕
安而為病矣認此輕安便為聖證迷有漏作無為
證故下云作無聞比丘正謂此也以小輕安作大
自在誤之甚矣此名下出此定名此病因慧分別
著彼輕清故悟則下誡語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則
招外侮無聞比丘是無想天人以其窮空不歸寡
聞淺識以有漏心誤言成聖壽盡轉生便生疑謗
墮無間獄今此禪病與彼相似故引證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節經承前受陰十事此明第九相也定中下
如前說於明下正明禪病之由上文於精明中指
所觀受境邊得病今從能觀悟心邊得病故云於
明悟中得虗明性明悟是能悟心虗明是所悟陰
境因悟虗明即於虗明性中觀無所得以其歸投
趣向無可依據故云歸向永滅由永滅故便乃撥
無因果一向入空所執斷滅空心現前則諸觀法
若心若色一切皆空總歸斷滅故云乃至心生斷
滅解也今文闕此名下語大抵乃至下二句是也
悟則下誡語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則招外侮然其
內心既空外魔復入排空愈熾故謗持戒為小乘
道謬云菩薩悟空何有持犯其人下魔相可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節經承前受陰十事此明第十相也定中下
[009-0866b]
如前說味其下正明禪病之由良由行者不識受
陰虗明之性誤為真理故研味其虗明境界躭染
入骨研味既深愛染從生故云無限愛生愛染既
極定力不勝故發狂罔狂罔因愛愛為欲本故成
貪欲此名下出此定名葢此陰境本自虗明虗明
則輕安柔順深染入心故發狂愛無慧攝持遂成
魔累悟則下誡語如前若作下明不悟則招外侮
魔事中云平等行欲者謂其不拘緇素道非道可
不可等無所忌憚名為平等行欲又以魔鬼力持
使彼凡愚不見其過故至千萬若其魔勢既銷彼
此俱陷王難而墮地獄以此為鑑可不慎諸。】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這一節經世尊承前總結受陰十事以誡行者莫
自誤而防修入證也如是下二句正結前義禪那
如前說交互等語亦如色陰中說引前證此可解。】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這一節經世尊三示想陰十魔此復先明想陰分
齊及想盡相令人達內始可防外也阿難下結牒
受陰盡相生起下文雖未下正明受盡想現之相
雖未漏盡等者謂未盡三界上地惑故且由受盡
心能離形前受盡文云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
其面去住自由今文正合前義出籠一句喻上心
離其形鳥喻心籠喻形合意可解巳能下明離形
心之功効謂此離形之心巳能成就從凡至聖六
[009-0866c]
十位的意生身皆託此離形之心而成六十位者
從初三漸次乾慧此屬外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
向四加行此屬內凡十地等妙二覺名之為聖名
六十位也此配內凡外凡約別教說若圓教配位
則初住以上即為聖矣四教儀可檢意生身者按
楞伽經約喻解謂譬如意去山壁無礙迅速即現
故名意生具有三種譬如下約喻以明離形心之
倫次如人熟寐寐中之言名為䆿言𥧌中之人雖
有其言自不明了無別所知雖無所知其所寐言
巳成音韻倫次謂其寐語音響與醒者之言流類
同故然令不寐之人咸悟其語䆿言喻離形之心
寐故想陰所覆成音韻倫次喻此離形之心能成
意生身之流類不寐人悟其語者喻聖位之人皆
得離形心之用故法喻隱微學者當細心體會可
得也長水諸解皆不了經意胡亂穿鑿獨溫陵要
解意頗合經此則下結明想陰分齊區宇如前說
何謂想陰想是浮想能覆妙心故名想陰若動下
明想陰盡相動念即是浮動之想初四句謂動念
若盡浮想巳除於覺明心上如去塵垢塵垢喻浮
想也一倫下三句正明想盡行現之相一倫即是
一期而生為首老死為尾即此生死始終名為一
期想陰盡故一期生死首尾頓顯頓顯即是圓照
此生死首尾圓照即是行陰現前之義末句結想
陰盡相是人下二句明想盡的功効謂想陰屬煩
[009-0867a]
惱濁今想盡故超煩惱濁也葢諸浮想亂心多生
煩惱亦即想陰體是煩惱是故想盡則超煩惱濁
也詳見第四經五濁解中觀其下明想陰所起之
由融通者謂虗與實二法融通也如第二經末酢
梅之說懸崖之想是虗能令口中出水足心酸澀
是實虗能動實故名融通妄想今想陰以融通妄
想為本也。】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虗妙迷惑不知墜無間獄。」


【這一節經承前正明想亂十魔此示初相也彼善
男子即指前文修受陰之人受陰稱虗妙者以受
陰盡故言虗以麤相滅故言妙總是受陰盡相不
領納外境故虗妙也又以不領外境則不遭邪慮
邪慮即是浮想圓定發明者正明浮想盡故而發
乎定不為諸想所雜故稱圓定三摩下示禪病之
由心愛圓妙者圓即徧義由住圓定心欲徧求明
了是故勇銳其精細之思貪求善巧之解善巧解
者即淳善便利之解也明即解故圓明即圓解也
然於定中精思求巧即是禪病是故天魔得其便
也得其便者謂伺其空隙而入天魔者謂他化自
在天中別有魔王天於中居止名為天魔飛精附
人者謂飛其魔精別附他人其所附人不自知其
魔著謂巳得大涅槃口能說法來彼求巧之處而
修定求巧之人信其真實為其敷座求說巧法其
形下正示形身之巧斯須變幻詐為巧狀所變如
[009-0867b]
文是人指求巧者為魔所蔽心更愚迷見彼魔師
形變不常惑為真巧認是菩薩信受其教情愛日
密搖蕩其心靡所不至口中下又變語言之巧災
祥即是吉凶詐言如來於某處出世是吉祥巧變
也劫火刀兵等是凶災巧變也餘如文此名下示
所附魔名怪鬼者即諸附物興妖名曰怪鬼今名
山大川之中千年木石之類或變形顯異禍福于
人啖精叶氣往往見諸方冊皆名怪鬼為魔伴黨
來惱行者弟子指求巧人也師是魔所附者魔精
既去弟子與師俱陷王難下皆例此。】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虗妙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一節經承前想陰十事此明第二相也又善下
如前說三摩下示禪病之由心愛遊蕩者葢於定
中如晴空相似若起一念即如片雲點太清矣今
此十事皆從定中妄發故為禪病魔精安得不入
此著遊蕩從掉舉發飛精思者飛是飛揚定力
不能攝故妄動而飛揚其思經歷者按下魔境
此是經歷殊方異俗好奇覔怪故云經歷是故天
魔候得其便而入也飛精附人下如前說自形無
變等者謂魔師自形不變令聽者變坐蓮華身金
色等皆是貪遊好奇之所招耳文可解口中下魔
又詐為經歷奇異之言非實有也其人下四句謂
探奇行者密染魔邪正因種智悉為銷滅矣此名
下佛示魔名魃是風魃之鬼鬼壽既永更遭魔所
[009-0867c]
攝屬即成魔黨餘文可解。】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一節經承前想陰十事此明第三相也又善下
如前說三摩下示禪病之由心愛綿[淴-心+口]者綿是綿
密[淴-心+口]是[淴-心+口]合欲求事理綿密[淴-心+口]合上與理合下與
機合故也澄精思者澄是澄淨澄淨精微之思以
求[淴-心+口]合也上文飛精思者約慧邊說今云澄者約
定邊說葢綿[淴-心+口]者志欲心與事理冥合即屬定故
由是下文魔境先令開悟即綿[淴-心+口]意也偏定偏慧
皆不得其正即為病也是故天魔得便而入飛精
下如前說其形等者是魔師也謂說者聽者外形
未變內心先合是下與機合念念宿命等是上與
理合也宿命他心是六通之二見地獄等是天眼
知人聞好惡等是天耳及神境通魔令聽者得五
神通魔力所持非實得也念念移易者謂須臾變
更也又散於萬事無不綿[淴-心+口]此皆邪悟之事魔使
然耳非實悟也口中下順求合心故詐為虗誕亦
非實事其人下謂求合行者見此奇異心傾渴而
邪見興將自正因本妙定心為彼魔涎洗滌淨盡
本心亡故易入邪悟也邪悟即上所悟諸事是也
此名下示所附魔名魅是狐魅之鬼成魔黨與餘
可解。】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一節經承前想陰十事此明第四相也又善下
[009-0868a]
如前說三摩下示禪病之由心愛根本者根本指
萬化之根本也故下句云覽物化性之終始先求
其本而兼明其末也終始即本末意窮覽物之變
化必以辯折得明以此精爽其心精爽言快意也
然而定中凡有所著即是病故是故天魔得便而
入也飛精下如前說求元者元即本也魔威伏眾
使從巳故因求物化終始故以佛菩提淨妙等法
指歸肉身父子相生婬欲猥媟之事為物化之本
即以濁穢生死之法謂為妙淨涅槃之本此約正
報窮根本意也都指下又約依報窮根本故謂即
此五濁穢土就是佛國無別有諸佛淨土及金色
相也金色相指佛身說謂即我現前肉身就是成
佛真體別無金色相好之身也其人下四句謂此
求元行者信魔妄誕忘失先時在定之心將自身
命歸依魔師矣推究其心者推度魔心所好成就
所欲故下二句與成潛欲之事魔力攝持無慧決
擇故口中下順其求元之心故指六根男女穢濁
之跡為生生之元即是菩提真處此名下示所附
魔名蠱毒可知厭勝字見漢書厭讀上聲即是俗
稱厭殃如土木匠作專以厭殃人家使有災祥衰
耗之事皆由惡鬼所附為厭勝法也餘可解。】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一節經承前想陰十事此明第五相也又善下
如前說三摩下示禪病之由心愛懸應者懸是懸
[009-0868b]
遠此感彼應即為懸應周流精研者謂在日用事
中周旋流轉精研感應之理以求冥感又今作而
應在將來亦為懸應言冥感者謂暗與理會冥然
有感應之機存焉故云冥感夫在定之心寂然不
動無一希慕玄功既著自然感應冥符若起心求
應即為病矣是故天魔得其便也飛精下如前說
能令聽者見魔如百千歲者正示懸應之徵餘文
可解口中下順彼求應之心慣說冥感之事此皆
惡魔任誕之言無實據也此名下示所附魔名厲
是衰厲之鬼如今社壇無主之祀者名厲也餘可
知。】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一節經承前想陰十事此明第六相也又善下
如前說三摩下示禪病之由心愛深入者謂深入
此定也凡在定中隨順中理諦觀冥符不緩不急
如調琴然不深入而深入之矣若別起念心祈深
入樂處陰寂求靜謐者成大病矣陰寂是隱陰幽
寂之地謐亦靜義即處陰寂而風聲[鴳-女+隹]唳月色山
光聲色不空得非動乎是故得在於心而失在於
求也然則天魔得便自招之也飛精下如前說長
水疏云令知本業者宿命事也令蹋尾現後報也
此皆魔詐為之以伏人心非實事耳疏又云起心
知肇即他心也訐露人事天眼天耳也魔得邪定
故有此通作此異端誰不信伏攻發私事曰訐或
[009-0868c]
問上求靜謐今魔示以通不逗其求何以心伏答
曰魔乘隙入魔力勝道力微行者為魔所持頓忘
先心且見諸靈異心為所惑邪掩其正通覆斯靜
當於其時把持撥置唯魔是聽魔以行者如海鷗
鳥矣故不論逗與不逗也肇始也口中下好言未
然禍福至期不爽者伏人心故此大下示所附魔
名餘可解。】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一節經承前想陰十事此明第七相也又善下
如前說三摩下示禪病之由心愛知見者謂所知
見者即是過去本事本生故云宿命宿命是六通
之一法界次第云宿命者於深禪定中發宿命智
即能知自過去一世二世百千萬世乃至八萬四
千大劫宿命及所行事亦發知六道眾生所有宿
命及所作之事是為宿命智通也吳興解云宿命
者小乘修成大乘發得今進不待發退不從修作
念求之故招魔事也飛精下如前說是人指求知
行者無端謂無端由也得寶珠等者以其求知見
故且令見此異也下文所見同此其魔下皆顯異
以惑眾故簡者古無紙以竹為簡書事於上曰簡
䇿是籌䇿籌䇿軍國之事曰䇿符是符命天子遣
將有銅符虎符之命或以銅為之或以竹為之書
命於上中分半付與將半存於內故字從竹從付
曰符符契也有機密傳宣合符取驗為符契也牘
[009-0869a]
是簡屬木片為之故字從片有事鉛槧其上曰牘
明月珠者謂珠有光如明月故餘可解此皆魔示
知見中事惑彼求知行者誕誑無實也口中下好
言隱匿怪事寶藏聖賢等者皆為求知一念之所
召耳此名下示所附魔名餘可解。】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一節經承前想陰十事此明第八相也又善下
如前說三摩下示禪病之由心愛神通者葢此行
者心希此身出沒隱顯水火變幻之跡著於神通
事相者也故下句云種種變化等法界次第云天
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此約稱性釋神通義
於事相未顯也種種變化者法界次第又云有十
四種變化不同初禪二化二禪三化三禪四化四
禪五化共十四化也言變化者謂能使無而歘有
有而歘無大而能小小而能大如下魔所現者近
是也今文言種種不出此十四化不離根本禪故
化元者謂變化之本也按法界次第中謂以漏無
漏深妙禪定為之正體諸變化相為之妙用葢以
諸禪正定為變化之本也今不待發而起心求之
則病矣是故天魔得其便也飛精下如前說手分
火光等者魔現神變以逗其求也唯於刀兵不自
在者足見其邪幻不實若如佛之神通刀兵悉化
蓮華飛鎗飛箭等停住空中刀段段壞不能加害
豈有不自在者乎此名下示所附魔名天地等者
[009-0869b]
謂天上魔羅地下鬼神山精等可解。】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一節經承前想陰十事此明第九相也又善下
如前說三摩下示禪病之由心愛入滅者葢此行
者躭寂滅樂故愛入滅起心求滅則滅非真滅既
不得魔情先現矣深空者謂深入於空亦是撥有
入空空義匪實魔得其便矣飛精下如前說魔現
空等適彼求空之義魔具五通此空中起滅是其
常度邪幻惡作惑世誣民誠可畏也口中下好言
撥無永滅等事正擾所求事耳此名下示所附魔
名日月薄蝕者吳興解云經史皆作食說文作蝕
京房易傳云日月赤黃為薄或曰不交而食曰薄
韋昭云氣往迫之曰薄虧毀曰蝕長水疏云此即
惡星精曜能為蝕神亦為魔怪餘可解。】


「又善男子受陰虗妙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一節經承前想陰十事此明第十相也又善下
如前說三摩下示禪病之由心愛長壽者分段之
身有定劑限故求永歲欲棄分段而希變易也分
段生者三界中人所感麤漏色質身命長短有定
量故故名分段變易生者由諸菩薩悲願力故改
轉身命無定劑限變麤身為細質易短壽為長年
或住一劫或住多劫去住自由所感殊勝細異熟
果對分段麤故言細相對有定生死故言常住詳
見成唯識論然此行者希心一起外侮乘之飛精
[009-0869c]
下如前說如言他方往還等者正適變易之求故
也口中下謂指眾生為子世界由生者是自在天
魔妄執彼能生人生界之意遮文茶譯云嫉妬女
毗舍童子即毗舍闍鬼譯云噉精氣此類鬼有二
種其巳發善心者隨佛護法其未發善心者鬼性
本惡故噉人精氣害人胞胎并食五糓精氣故以
名焉利其虗明者以此行者得受陰虗明彼貪虗
明之氣故令彼黨侵擾而噉取之耳獨言者謂前
人不解唯獨自明故稱獨言聽若妖魅未詳所謂
故餘可解以上十魔中初指天魔後所示名皆是
鬼類精怪等者俱是天魔黨與臣妾之魔耳詳見
觀佛三昧海經。】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這一節經世尊切誡末世魔附佛法毀正崇邪誨
令正行深防勿墮也近九生多百世者世教以一
代為一世如秦始皇傳二世以至萬萬世為言今
經意以一期壽盡為一世生字對世字生亦是世
九生意即十世文巧為九即指正法千年百世遠
指末法萬年說也謂此諸魔正像末法之中熾盛
世間近則正法遠及末世婬婬相傳引正為邪為
諸魔屬正行之士應深防之正徧知者正簡乎邪
徧簡乎偏邪指魔外偏指權小唯佛知見名為正
徧知也然此正徧知覺人皆有之既為魔黨即轉
正成邪永劫卒未能返是故正士可不慎諸汝今
[009-0870a]
下佛勑阿難輩留願入末法中救度眾生餘可解。】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這一節經世尊承前總結想陰十魔以誡行者莫
自誤而防修入證也如是下正結前義禪那及用
心交互等皆如前說。】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直解卷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