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40 通玄真經(一)-唐-徐靈府 (HFL)


[005-001a]
通玄眞經卷之五璧五
    默希子注
   道德此篇上問道德下反禮智雖前/篇具明今更起問以其玄與故
   宜精審將成後/學悟道之由
文子問道老子曰學問不精聽道不深非學/不知
非精/不達凡聽者將以達智也將以成行也將以
致功名也疑則有問聽則須審亦猶撞鐘聲/不虛應必將有益以致功名也
不精不明不深不達故上學以神聽玄覽/无遺
學以心聽或存/或亡下學以耳聽瞥若/風過以耳聽者
學在皮膚以心聽者學在肌肉以神聽者學
[005-001b]
在骨髓故聽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
即不能盡其精不能盡其精即行之不成道/德
高妙如見明了/則功業可就也凡聽之理虚心清靜損氣無
盛無思無慮目無忘視耳無苟聽專精積蓄
内意盈并既以得之必固守之必長乆之此/爲
神聽之法悟道之由既以得之必/能守之善聽不忘善抱不脱也夫道者原
産有始欲聽其理/必先明本始於柔弱成於剛强始於
短寡成於衆長十圍之木始於把百仞之臺
始於下此天之道也自无生有從微至著/天道常然况於人乎
人法之卑者所以自下也退者所以自後也
[005-002a]
儉者所以自小也損者所以自少也卑則尊
退則先儉則廣損則大此天道所成也凡人/多自
尊而卑人故失人之所尊聖人後己而先人/故得人之所先是知忤物則群情莫應順天
則樂推而/不猒也夫道者德之元天之根福之門萬
物待之而生待之而成待之而寧道爲生化/之主德爲
畜養之資群物之根莫不待而/生百福之門莫不由而出也夫道無爲無
无爲而萬物生/无形而萬物化内以修身外以治人功成
事立與天爲鄰無爲而無不爲修身治人无/爲无形與天
爲鄰與道俱㝠合乎/无爲而无不寧也莫知其情莫知其眞其
中有信雖非情可察非眞可識/然窈㝠之中信而有焉天子有道則
[005-002b]
天下服長有社稷公侯有道則人民和睦不
失其國士庶有道則全其身保其親上至天/子下及
庶人皆宜守道安/國睦民全身保親强大有道不戰而克小弱
有道不爭而得舉事有道功成得福君臣有
道則忠惠父子有道則慈孝士庶有道則相
愛故有道則和无道則苛由是觀之道之於
人无所不宜也夫道者小行之小得福大行
之大得福盡行之天下服服則懷之有其所/行皆原
其/福故帝者天下之適也王者天下之往也天
下不適不往不可謂帝王言其无道民不歸/往雖處其位何能
[005-003a]
乆/乎故帝王不得人不能成國以人爲本/本固邦寧也得人
失道亦不能守有人无道/是謂空國夫失道者奢泰驕
佚慢倨矜傲見餘自顯自明執雄堅强作難
結怨爲兵主爲亂首小人行之身受大殃大
人行之國家滅亡淺及其身深及子孫夫罪
莫大於无道怨莫深於无德天道然也罪大/怨深
有國者不得不亡有身者不得不/死以其道喪德滅天亡之故也
老子曰夫行道者使人雖勇刺之不入雖巧
擊之不中夫刺之不入擊之不中而猶辱也
未若使人雖勇不敢刺雖巧不敢擊夫不敢
[005-003b]
者非无其意也未若使人无其意夫无其意
者未有愛利害之心也夫行道者勇刺不傷/巧擊不中雖曰无害
而已受辱於聾俗則爲神奇在至道謂之兒/戲不若使彼不起刺擊意我无愛利害之心
忘詭世之迹/道亦全矣不若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懽
然皆欲愛利之若然者无地而爲君无官而
爲長天下莫不願安利之庚桑尸羽俗孔丘/稱素王即其人也
故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勇於敢則死/勇於不敢則
存/也
文子問德向已知道今更問德兼之仁義次/及禮智自非廣問何能大通也
老子曰畜之養之遂之長之兼利无擇與天
[005-004a]
地合此之謂德畜之成之无爲无私澤滋/萬物合乎天地謂之至德
謂仁曰爲上不矜其功爲下不羞其病於大
不矜於小不偷兼愛无私乆而不衰此之謂
仁也貴爲天子而不驕賤爲匹夫而不/憂慈惠不偏博施濟衆所謂仁也何謂
義曰爲上則輔弱爲下則守節達不肆意窮
不易操一度順理不私枉撓此之謂義也扶/傾
極溺固窮守節隨/宜順理所謂義也何謂禮曰爲上則恭嚴爲
下則卑敬退讓守柔爲天下雌立於不敢設
於不能此之謂禮也敬尊撫下卑己先物秉/謙柔之德无怠傲之容
此之謂/禮者也故修其德則下從令修其仁則下不
[005-004b]
爭修其義則下平正修其禮則下尊敬四者
既修國家安寧四者有虧以治人即/敗國以修身則喪生故物生
者道也長者德也愛者仁也正者義也敬者
禮也五者兼修/天下无敵不畜不養不能遂長不慈不
愛不能成遂不正不匡不能乆長不敬不寵
不能貴重故德者民之所貴也仁者民之所
懷也義者民之所畏也禮者民之所敬也此
四者文之順也聖人之所以御萬物也備此/四德
謂之聖人故能承/順天心攝御群類君子無德則下怨无仁則
下爭無義則下暴無禮則下亂四經不立謂
[005-005a]
之無道無道不忘者未之有也夫道既隱四/經乗之文子
問其本末老子陳其得失若四者俱廢怨/暴所作爭亂必興所謂无道立見亡敗也
老子曰至德之世賈便其市農樂其野大夫
安其職處士修其道人民樂其業非夫至德/之化豈能
各安其分/以樂其業是以風雨不毁折草木不夭死河
出圖洛出書圖謂龜負八卦書即洪範九疇/惟德動天澤沾庶物此聖人至
治所/致也及世之衰也賦歛无度殺戮无止刑諫
者殺賢士是以山崩川涸蠕動不息壄无百
季世之君隳綱敗紀誅賢任佞聚歛不時/荒怠无厭逆氣陵沴上達于天星辰乖殊
下應于地故山崩川竭人無聊生昆蟲草/木咸失其所唯爲人主者不可不儆也
[005-005b]
世治則愚者不得獨亂正不/容邪世亂則賢者不
能獨治寡不/勝衆聖人和愉寧靜生也至德道行
命也故生遭命而後能行命得時而後能明
必有其世而後有其人遭時遇命得主有人/高梧自然接靈鳳尺
瀆不能/容巨鱗
文子問聖智問聖/與智老子曰聞而知之聖也見
而知之智也故聖人常聞禍福所生而擇其
道智者常見禍福成形而擇其行見可而爲/知難而止
聖人知天道吉凶故知禍福所生智者先見
成形故知禍福之門聖人知吉凶倚伏察其/未形故治於未亂智者
[005-006a]
知禍福相傾監於已/兆故不游其門也聞未生聖也先見成形
智也无聞見者愚迷聞未生之事非聖如何/睹已形之禍非智如何
无聞无見眞謂愚迷也己矣
老子曰君好義則信時而任己棄數而用惠
人生信一時之義不慮將來之患略/大道之數矜巧惠之能非賢君也物博智
淺以淺贍博未之有也指杯爲海短綆汲/深何以能濟也
任其智失必多矣獨任多敗/詢衆可允好智窮術也好
勇危亡之道也獨眩所知必致窮屈/專勇无料坐見危亡好與則
无定分上之分不定則下之望无止若多歛
則與民爲讎少取而多與其數無有故好與
[005-006b]
來怨之道也凡有所與必先所取取則有窮/與則有竭以有竭之物給无窮
之費亦難爲恒也而易彼與此一得一失况/取非其道與非其當得者未喜失者爲仇是
以志人絶取捨之心守平/和之分怨何從而生也由是觀之財不足
任道術可因明矣觀取與之分乃仇怨之府/是以財不足以救時唯道
可以/輔衆
文子問曰古之王者以道莅天下爲之奈何
問先王之道諷當時之主言今時/之弊不及昔者之政將如之何也老子曰執
一無爲因天地與之變化天下大器也夫上/古帝
王爲治非謂神奇唯法天地執一无/爲與時消息大器者謂有天下也不可執
也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神而无形/不可執也
[005-007a]
執者非也微而无狀/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一者見小也見小故
能成其大也唯一故能總衆以御物/唯大故能見小而不遺無爲者
守靜也守靜能爲天下正動不逾分靜不滯/方此靜之至也故
能爲天/下正也處大滿而不溢居高貴而无驕處大
不溢盈而不虧居上不驕高而不危盈而不
虧所以長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
富貴不離其身禄及子孫古之王道具於此
夫理契无爲心符至道處大滿而不溢履/高位而不危澤濡品物德貽子孫昔者明
王皆守此道/以化天下也
老子曰民有道所同行有法所同守義不能
[005-007b]
相固威不能相必故立君以一之譌僻之俗/澆薄之民
有道不守有法不一外飾於義以求譽内/作其威以伏衆不立君長何以齊之也
執一即治無常即亂一法不明萬/民失據也君道者非
所以有爲也所以无爲也智者不以德爲事
勇者不以力爲暴仁者不以位爲惠可謂一
不擇逍而妄爲不馮位而/濟惠能全五者可謂一矣一也者无適之
道也萬物之本也一者法也適者往也言君/致法而治則萬物皆歸往
於君故无/不適也君數易法國數易君法數變君數/易是君无一
則民物勞弊天下不安君无恒法/隨時遷變固無恒主亦廢與也人以其位
達其好憎下之任懼不可勝理凡爲君者宜/鎮以道德不
[005-008a]
妄好憎恣其胸臆逾於賞罰不當則/下吏斯懼懼則刑濫何可勝理也故君失
一其亂甚於无君也君必執一而後能群矣
天下所以戴君上者以君有道故也今國有/君而無道是民无主雖有其主使奸臣竊柄
賢者受害微歛无厭民物/勞苦故云甚於无君也
文子問曰王道有幾老子曰一而已矣皇王/之號
雖殊古今之/道唯一也
文子曰古有以道王者有以兵王者何其一
唐虞揖讓湯武/征伐其不一也曰以道王者德也以兵王
者亦德也道无升降時有澆淳理在變通義/非膠柱故適時而舉因資濟物大
矣哉其誰知之且結繩而理用道以化者德/也夷暴殄逆用兵而治亦德也動不逾正靜
[005-008b]
不乖道雖曰凶/器實爲至德也用兵有五有義兵有應兵有
忿兵有貪兵有驕兵夫兵者動有危/亡用有可否也誅暴救
弱謂之義敵來加己不得已而用之謂之應
爭小故不勝其心謂之忿利人土地欲人財
貨謂之貪恃其國家之大矜其人民之衆欲
見賢於敵國者謂之驕義兵王應兵勝忿兵
敗貪兵死驕兵滅此天道也國有五兵輕用/則死敗身有五
賊輕用之則危亡天道賞善/懲奸其理不差仁者愼之也
老子曰釋道而任智者危棄數而用才者困
捨平夷之道專巧詐之智遺禍福之數/騁譎詭之才抑本移末得不危亡也故守
[005-009a]
分循理失之不憂得之不喜成者非所爲得
者非所求不驚得失/自无憂喜入者有受而无取出者
有授而无與受无貪取之心/與无矜出之態因春而生因秋
而殺所生不德所殺不怨則幾於道矣春秋/无心
生殺有時人主无爲賞罰/必當遠違其理近失其道
文子問曰王者得其歡心爲之奈何帝王之/理何以
得百姓/歡心老子曰若江海即是也淡兮无味用
之不既先小而後大夫明王之德湛若江海/來者不逆酌者不竭淡
然无味五味成焉施之无窮萬物/賴焉故得萬姓歡心子孫不絶也夫欲上人
者必以其言下之欲先人者必以其身後之
[005-009b]
天下必效其歡愛進其仁義而無苛氣居上
而民不重居前而衆不害天下樂推而不厭
雖絶國殊俗蜎飛蠕動莫不親愛无之而不
通无往而不遂故爲天下貴欲上人者非有/欲上之心有欲
人之不上矣先人者非有允人之心則推先/而不害若然者德惠動天地况於人乎
老子曰執一世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猶
膠柱調瑟執一隅之說非通代之典其猶/膠柱調瑟何典節之能全也
人者應時權變見形施宜世異則事變時移
則俗易論世立法隨時舉事夫聖王救時濟/物衆人仰止猶
飢而待食渴而思/飲人誰不願也上古之王法度不同非古
[005-010a]
相返也時務異也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
法其所以爲法者與化推移道无隆替而俗/有變革是以五
帝不同治三王不共法/非欲相返因時宜者也聖人法之可觀也其
所以作法不可原也法未然人不可知/政已洽衆有可觀其言
可聽也其所以言不可形也言可聽者當時/用也不可形者
不可以當時之/言爲後時之用三皇五帝輕天下細萬物齊
死生同變化輕天下者非鄙薄也細萬物者/非簡賤也言非有欲取天下而
天下歸无心利萬物萬物自附者也齊死生/則憂懼不能入同變化則詭異不能移也
抱道推誠以鏡萬物之情神而爲鏡/照无不得上與道
爲友下與化爲人上與道交/下與化游今欲學其道不
[005-010b]
得其清眀玄聖守其法籍行其憲令必不能
以爲治矣夫存其典籍行其法制實賴玄聖/發揚導達使後之學者知貴其導
内以治身外/以治國也
文子問政政者/政教也老子曰御之以道養之以
德無示以賢無加以力教之以道无見其智/能臨之以德无矜其
威/勢損而執一無處可利無見可欲清虛爲體/欲利自亡
方而不割廉而不劌正不割物/廉不傷義無矜無伐
御之以道則民附養之以德則民服無示以
賢則民足無加以力則民朴無示以賢者儉
也無加以力不敢也下以聚之賂以取之儉
[005-011a]
以自全不敢自安不下則離散弗養則背叛
示以賢則民爭加以力則民怨離散則國勢
衰民背叛則上無威人爭則輕爲非下怨其
上則位危四者誠修正道幾矣儉而自全養/以親衆賢而
不恃威而不暴四/者兼修正道存矣
老子曰上言者下用也下言者上用也上言
者常用也下言者權用也唯聖人爲能知權
言而必信期而必當上言謂道下言爲權唯/聖人能知用之不失其
道善用權也小人用之則喪其軀不/知權也唯權不言而信不期而當也天下之
高行直而證父信而死女孰能貴之世知所/謂證父
[005-011b]
爲賢死女爲信而天下莫不高之斯不然其/矯性而求直節行以存誠乃末世之詭法非
至德之眞意則/故不足信貴也故聖人論事之曲直與之屈
伸無常儀表理在稱機/事无定體祝則名君溺則捽父
勢使然也捽祚骨切名君非禮在祝即當捽/父非法於溺即可事在適時誰云
適禮/也夫權者聖人所以獨見夫先迕而後合
者之謂權先合而後迕者不知權不知權者
善反醜矣善用權者先譎而後通不/善用者始吉而終凶也
文子問曰夫子之言非道德无以治天下上
世之王繼嗣因業亦有無道各没其世而无
禍敗者何道以然設問/之意老子曰自天子以下
[005-012a]
至于庶人各自生活然其活有厚薄天下時
有亡國破家无道德之故也非有他殃/在於失道有道
德則夙夜不懈戰戰兢兢常恐危亡无道德
則縱欲怠惰其亡无時居存若亡國无餘殃/安時忘危身死无時
使桀紂循道行德湯武雖賢無所建其功也
有道即王无道即亡固知善惡无王興亡/在人皇天輔德自然之理豈云昧也哉
道德者所以相生養也所以相畜長也所以
相親愛也所以相敬貴也夫聾蟲鼈聾/无耳雖愚
不害其所愛誠使天下之民皆懷仁愛乆心
禍災何由生乎夫道者廣覆厚載生之畜之/親之愛之一不異物盡申諸
[005-012b]
己使萬物皆然則雖聾蟲之愚/尚感仁澤何憂禍災之生也夫無道而無
禍害者仁未絶義未滅也仁雖未絶義雖未
滅諸侯以輕其上矣諸侯輕上則朝廷不恭
縱令不順夫王者无道有位繼業未滅者以/仁義猶存故也而禍福之𦦟已萌
於兹陵熳之情以輕其上矣則夷王下堂而/見諸侯文公要盟而會踐士此衰世之謂也
仁絶義滅諸侯背叛衆人力政以威力/爲政也强者
陵弱大者侵小民人以攻擊爲業災害生禍
亂作其亡无日何期无禍也道喪德亡仁絶/義滅有君非君
爲臣非臣尊卑失位强弱相陵故即秦/之二世漢之季主此國毁亡之時也
老子曰法煩刑峻即民生詐法煩難奉奉之/不逮則峻之以
[005-013a]
刑刑之不正則罪及无辜遂使百姓輕生/冒禁以死抵法天下之危莫不由此也
多事則下多態求多即得寡禁多即勝少以
事生事又以事止事譬猶揚火而使无焚也
以智生患又以智備之譬猶撓水而欲求其
清也人多事即心亂國多禁則民勞/猶火不可頻揚水不可數撓也
老子曰人主好仁即无功者賞有罪者釋好
刑即有功者廢无罪者及无好憎者誅而無
怨施而不德人主无好憎之心則臣无頗僻/之刑則賞者不避誅者不怨
放準循繩身無與事若天若地何不覆載合
而和之君也别而誅之法也民以受誅无所
[005-013b]
怨憾謂之道德動循法度德合天地君眀即/理无不鑒法平則民不遭其

老子曰天下是非无所定世各是其所善而
非其所惡夫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
者也非去邪也去迕於心者今吾欲擇是而
居之擇非而去之不知世所謂是非也世人/善己
所是惡人所非彼亦惡吾所善非吾所是是/既非是善亦非善即善惡無定是非安在然
愜其情者雖惡以爲善善其所善非去衰也/迕其意者雖是以爲非其所非違其心也則
无是以不非其所非者則无非矣則无是无/非无善无惡故明不出善惡而无是非者也
故治大國若烹小鮮勿撓而已大國不勝亂/政小鮮何堪
[005-014a]
數/撓夫趣合者即言中而益親身踈而謀當即
見疑趣合謂偶合於君所言且當而/身疏則君未深信必見疑也今吾欲
正身而待物何知世之所從規我者乎吾若
與俗遽走猶逃雨无之而不濡今我欲爲人/規矩人亦爲
我師匠猶速走避雨/身已勞倦不免沾濡欲在於虚則不能虚若
夫不爲虚而自虚者此所欲而无不致也夫/虛
者无欲有欲非虛/无心无所不至也故通於道者如車軸不運
於己而與轂致于千里轉於无窮之原也達/道
之士身由轂也神由軸也身混世而嘗適心/居中而常寂不馳言外不勞諸己故能轉於
无窮之路游/於絶㝠之境故聖人體道反至不化以待化
[005-014b]
動而無爲聖人内以反眞外能應化/觸情不染動用无爲也
老子曰夫亟戰而數勝者則國必亡亟戰則
民罷數勝則主驕以驕主使罷民而國不亡
者則寡矣主驕則恣恣則極物民罷則怨怨
則極慮上下俱極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故功
遂身退天之道也戰不欲頻主不欲驕民不/欲罷物不欲極極則返極
而不亡未/之有也
平王問文子曰吾聞子得道於老聃今賢人
雖有道而遭淫亂之世以一人之權而欲化
乆亂之民其庸能乎平王周平王也言一人/者王自况也賢人指文
[005-015a]
子也言今雖權在一人不能/化之子有何道而能治之也文子曰夫道德
者匡邪以爲正振亂以爲治化淫敗以爲樸
淳德復生天下安寧要在一人夫哀正存心/治亂由君心
哀則衰君治則治故興亡匪天成敗在我不/係於物貴在諸道道彼一人則淫俗可變醇
德復興何憂/不治者也人主者民之師也上者下之儀
也上美之則下食之上有道德則下有仁義
下有仁義則无淫亂之世矣故知天下顒顒/莫不上師於君
望爲儀表其由决水於/千仞之谿无不歸往也積德成王積怨成亡
積石成山積水成海不積而能成者未之有
德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毁身故王者順所積也積道德者
[005-015b]
天與之地助之鬼神輔之鳳凰翔其庭麒麟
遊其郊蛟龍宿其沼故積道德以感天地四/靈呈其祥萬物樂其業
者/也故以道莅天下天下之德也無道莅天下
天下之賊也以一人與天下爲讎雖欲長乆
不可得也莅臨也人君以道莅天下天下共/戴之而不重无道處天下天下怨
之而不/乆也堯舜以是昌桀紂以是亡觀乎善否/以察存亡
平王曰寡人敬聞命矣平王周之賢王傷時/道衰故問文子求於
治道文子云要在一人匪由於他故平王/修政周道復興而春秋美之後謚爲平王


通玄眞經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