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68 道德真經傳(一)--陸希聲 (HFL)


[004-001a]
道德眞經傳卷之四必四
    吴郡陸希聲傳
經治民事天莫若嗇夫惟嗇是謂早復早復
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
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
長乆是謂深根固蔕長生乆視之道
 傳夫治民事天之要莫如於嗇嗇也者儉
 約之至也嗇於事則素約於理則質質以
 事天則天降休祐所謂誠則能著也素以
 治民則民躋富壽所謂儉則能廣也夫唯
[004-001b]
 能守質素則速反淳德是以早復也早復
 者斲雕成樸化澆爲淳是謂重積常德重
 積常德則可以有爲故無所不克無所不
 克則可以無爲故莫知終極莫知終極則
 殁身不殆故可以有國者也有國者所以
 治民事天之本皆在於嗇故嗇爲有國之
 母焉能守有國之母則其道可長其德可
 乆以爲國本則根深而不可拔柢固而不
 可掘以爲國命則生長而不夭絶視乆而
 不昏懵
[004-002a]
經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
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
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傳夫治萬乘之國若烹膚寸之鮮雖調其
 水火要在不撓之撓之則魚傷魚傷則糜
 爛於鼎矣以道蒞天下亦若是已雖和其
 政教要在不擾之擾之則民傷民傷則潰
 亂於國矣然則聖人之治天下其要在於
 不傷人如此則鬼神皆感聖德亦不敢傷
 於人今舉以道蒞天下乃言其鬼不神者
[004-002b]
 夫利物於明者莫如聖害物於幽者莫如
 鬼故舉其極暌而求其反合所以究幽明
 之故也在易睽之上九曰見豕負塗載鬼
 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此之謂也夫不
 傷之德自聖人始今先言其鬼不神蓋欲
 反歸於聖人耳夫鬼以害物爲神今所以
 不能害物者以明神之不傷人故鬼不能
 爲神所以不傷人者以聖人不傷人故也
 夫聖人不傷人故鬼神亦不傷人今旣先
 舉鬼神不傷人故反言聖人亦不傷人夫
[004-003a]
 聖人者豈唯致鬼神不傷人亦使人不傷
 鬼神人神相依兩不相傷則幽明之感皆
 歸德於聖人故曰德交歸焉
經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交牝牝常
以靜勝牡以靜爲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
小國小國而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
或下而取大國不遇欲兼蓄人小國不過欲
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爲下
 傳大國者衆國之所歸下流者衆流之所
 會衆流之所會故爲天下之交衆國之所
[004-003b]
 歸故爲天下之牝牝之爲言以卑靜自守
 而爲衆牡所悦者也夫牝之所以常勝於
 牡者非以其柔且靜復能爲物之下乎然
 則雌靜卑下之術果可以勝躁動强梁者
 也故大國之君得此術則取小國小國之
 君得此術則取大國大國下小國是道之
 動故曰或下以取小國下大國是道之用
 故曰或下而取大國之意不過欲兼畜小
 國以成其大小國之意不過欲入事大國
 以存其小將使小大各得其所願則大國
[004-004a]
 之君宜先下小國小國之君必欣然而入
 於大國夫如此則眞所謂天下之交牝矣
 夫小國而下大國不過自全而已大國以
 下小國則天下歸之是以大國宜先下也
經道者萬物之奥善人之寳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
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
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
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爲天下貴
 傳道者廣大包容故爲萬物之淵奥善人
[004-004b]
 得道之用若懷其寳不善人賴道以全故
 爲所保護夫美其言者可以市於衆尊其
 行者可以加於人况道之微妙玄奥無所
 不可善人得以爲寳不善人得其所保如
 之何善則貴之不善則棄之也老氏以至
 慈爲心故舉而歎之夫不善之人何棄之
 有乎所以立天子置三公正以教不善者
 耳若善則貴之不善則棄之則不善之人
 无復遷於自新之善長見棄於世矣又安
 用天子三公之教化哉由是言之雖奉其
[004-005a]
 合拱之璧先以駟馬之乘徒遑遑而求賢
 才不如安坐而進於此道也然則自古及
 今所以貴此道者何哉不日求之必可得
 有罪可以免耶何爲其然夫道在近而人
 求諸逺則不可得矣故求道不逺在知其
 反能反諸身心則求而斯得矣豈非求之
 必可得乎然人之所以多罪惡者以不知
 道也苟能知道之體得道之用則解紛挫
 銳攻堅勝强而人莫與爭物莫能害豈非
 有罪可以免乎故記曰道也者不可須臾
[004-005b]
 離可離非道也自非若此之善又安足以
 爲天下之至貴哉
經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

 傳夫體道之士微妙玄通應世之爲而本
 無爲應時之事而本無事應物之味而本
 無味其體雖大而樸甚小其用雖多而要
 甚少其術在於澹泊清靜不爲萬物所撓
 耳夫唯如此則無欲無欲則無私矣夫恩
 者私之所畜怨者恩之所萌唯聖人能無
[004-006a]
 私無私故无私恩無私恩故無私怨衆人
 則不然以其有私故有恩怨然則天下有
 怨聖人以德德之人之不善聖人以善善
 之故民用和睦而上下無怨矣以德報怨
 此之謂乎記所謂寬身之仁者蓋以衆人
 言之耳仲尼曰行滿天下無怨惡曾謂聖
 人而有怨於物者乎
經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
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
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004-006b]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傳夫樞機之發天下之至易也及其動天
 地天下之至難也誠明之至天下之至細
 也及其致悠乆天下之至大也故欲動天
 地者必以愼言爲要將致悠乆者必以致
 曲爲本秉要執本而天下之理得矣皆始
 於易者小者而成乎難者大者是以聖人
 終不爲大而能成其大也夫輕於然諾者
 必寡於期信由始多容易則終多艱難故
 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己怨與其言浮於行
[004-007a]
 不若行浮於言如此者雖聖人猶難之而
 况於衆人乎夫唯其始不易是以其終無
 難故始不輕諾則終不寡信必然之理可
 不勉乎
經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
散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
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

 傳天下尚安則易持其盈家國已危則難
 定其傾姦心未兆則易謀消滅惡狀已形
[004-007b]
 則難圖泯絶糵芽尚脆則其患易破枝榦
 旣成則其禍難挫悔悋尚微則其憂易散
 凶咎旣彰則其孽難逭故聖人爲之於未
 有則其惡不萌治之於未亂則其害不生
 是以聖人之治無知無欲見其機愼其微
 使百姓日用而不知若不豫爲之防早爲
 之治其猶植木始於毫末足可搔而絶及
 其合抱以至於不可伐築臺起於累土足
 可蹷而圮及其九層以至於不可毁逺行
 始於足下足可踵而旋及其千里以至於
[004-008a]
 不可還易曰履霜堅冰至此之謂也
經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爲故無
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愼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
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
之自然而不敢爲
 傳夫位者聖人之大寳國者天下之神器
 神器者不可取而爲之取而爲之者必敗
 大寳者不可執而有之執而有之者必失
 故聖人之享天下也樂推而不厭故無所
[004-008b]
 取爲無所取爲故無敗聖人之據大寳也
 功成而不居故無所執有無所執有故無
 失凡民之情則好於有爲有爲則多事多
 事故有敗故其從事於世也常於垂成而
 敗之何爲其然不愼其始故也苟能愼其
 始慮其終則莫若於少欲少欲則少事少
 事則無敗以其愼之於始則能終無敗事
 本其愼始之心故使愼終如始所以兩舉
 敗與無敗者以明凡聖之相逺然則衆人
 之所欲者貨色也所不欲者清靜也聖人
[004-009a]
 則欲其所不欲是以不貴難得之貨衆人
 之所學者事跡也所不學者無爲也聖人
 則學其所不學所以反衆人之所過厚其
 所以然者將以輔萬物之自然耳故不敢
 爲不敢執是以能無敗無失也
經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
難理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
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
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
大順
[004-009b]
 傳夫古之善爲道以治天下者非以發民
 聰明使益其巧智也將以塗民耳目使反
 於愚拙也是何也夫民之所以難治者以
 其多智也若又發其聰明則智益多而巧
 愈甚故所務塞其兊閉其門使無知無欲
 而已苟發其聰明則姦詐漸作姦詐旣作
 則必爲法令以禁制之法出而姦愈生令
 下而詐愈起以至刑罰不足畏其意殺戮
 不能服其心於是乎天下大亂此民以智
 知國之賊害也苟能塗其耳目則姦僞不
[004-010a]
 生而亂賊不作民躋富壽之域斯乃天下
 之福此民不智知國之福善也能知民以
 智知國之爲賊則絀聰明以愚之能知民
 不以智知國之爲福則敦樸厚以鎮之是
 乃稽古之法式能知稽古之法式則是玄
 妙之常德常德深遠與物俱反然後天下
 各復其性以至於大順矣
經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
能爲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
欲先人以其身後之是以處上而人不重處
[004-010b]
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
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傳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
 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
 之爲德卑以自牧故江海以謙爲德而爲
 百谷所歸往聖人以謙爲德故爲天下所
 先上聖人豈欲先上哉天下樂推而不厭
 耳所以言欲先上者舉聖人以勸衆人耳
 然則聖人之處先上者豈爭而得之耶書
 曰汝唯不爭故天下莫與汝爭能汝唯不
[004-011a]
 矜故天下莫與汝爭功此之謂也
經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
肖若肖乆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寳保而持之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夫慈故
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
矣夫慈以戰則正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
衛之
 傳天下皆以老氏道德廣大不顯明智似
 乎不肖之人老氏自以爲唯我道至大故
[004-011b]
 能似彼不肖若使人世以爲肖則吾道之
 細也乆矣又安得稱爲大哉傳所謂甯武
 子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蓋近之矣然吾
 道雖似不肖而其所寳可三保而持之可
 以爲治則慈與儉不敢爲天下先是矣夫
 慈愍於物者必能勇於拯救所謂仁者必
 有勇也儉約於用者必能廣於振施所謂
 節用而愛人也不敢先於天下則必能成
 器用之長所謂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也今
 世之所謂肖者則不然捨其慈愍而苟爲
[004-012a]
 勇義以陷物則過涉滅頂矣捨其儉約而
 苟爲廣施以費用則傷財害民矣捨所以
 後其身而苟欲先於天下則犯上作亂矣
 夫如此者皆不合於道自取滅亡者也然
 此三寳最以慈爲貴夫慈於物則憂愛之
 矣愛人者人亦愛之憂人者人亦憂之人
 憂之則助之故以陣則行列自正人愛之
 則保之故以守則城池自固是知天將救
 斯人也必以慈愛賦之人有慈愛則陣必
 正守必固是以慈愛爲衛也易曰自天佑
[004-012b]
 之吉無不利此之謂也天將棄斯人也則
 必以凶德厚之人有凶德則陣必亂守必
 亡是以凶德爲蹶也語曰天厚其惡惡厚
 將崩此之謂也
經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
爭善用人者爲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
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傳善治士卒者慈以愛人不先犯物故不
 爲剛武善於戰鬬者唱而後應不好凌敵
 故不至威怒善於勝敵者不以利動因勢
[004-013a]
 而取故不爲先舉善於用人者卑身損己
 與下者齒故常爲之下用師則以和而克
 故爲不爭之德使民則悦以犯難故爲用
 人之力如此者所謂天道自然其間無巧
 乃可以克配上帝乃古者之至極
經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進寸
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仍無敵
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則幾喪吾寳故抗兵相
加哀者勝矣
 傳老氏痛當世用兵以好殺爲本故舉古
[004-013b]
 之軍志以明不得已之徵夫用師之法爲
 主者以起戎爲謀爲客者以應敵是務進
 雖少漸近於殺退雖多轉近於生故不敢
 爲主而爲客不敢進寸而退尺猶勇於敢
 則殺勇於不敢則活也故將前趾於順行
 則若無行可列將奮臂而先登則若無臂
 可奮將操其兵則若無兵將引其敵則若
 無敵常以慈愛爲本不樂殺人人感其慈
 愛爭爲之用若手之救頭若子之救父卒
 至無敵於天下夫無敵於天下者是戰而
[004-014a]
 勝也戰而勝者必多殺人多殺人者莫大
 之禍夫如此則近於喪吾所寳之慈矣旣
 多殺人不慈甚矣而曰幾亡吾寳者何也
 我本以慈愛不樂殺人不得已而至無敵
 非吾志也旣非本志則爲喪矣猶未大失
 故曰幾亡由此言之則舉兵相加若勝負
 未定者能愛其民則必全其勝矣何者夫
 愛其民者必哀其死民知君之哀民之死
 必反哀君之亡故相率用命以致其勝始
 以愛民爲本終以哀死致勝故曰哀者勝
[004-014b]
 焉
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吾知也知
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傳老氏言吾所言之言必有物故甚易行
 而天下之人昏於欲故莫之能行然吾所
 行之事必有君君謂理也夫唯天下之人
 無能知此者是以不知我也若夫微妙玄
 通深不可識則知我者希矣夫唯人所不
 識而我獨能有之則在我者貴矣是以聖
[004-015a]
 人被褐以晦其外懐玉以貞其内經所謂
 質眞若渝此之謂也
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
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傳明白四達若不知者其知尚矣不知此
 明白四達者其知病矣夫唯能病其所病
 是以其病不能病聖人所以不爲知所病
 者以其能病其知之病是以其知不能病
 也
經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矣無狎其所居無厭
[004-015b]
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
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傳易曰小人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
 而大戒此小人之福也故曰履校滅趾無
 咎小人以小惡爲無損而弗去故惡積不
 可掩罪大不可解故曰荷校滅耳凶此民
 不畏威則大威至之謂也夫小人之所以
 不畏威而弗去惡者心之過也大威至而
 不可解者身之禍也聖人則不然知其心
 所以去其過愛其身所以畏其禍故能養
[004-016a]
 其生而全其形矣夫心者神之所常居也
 無以嗜欲褻之則不狎矣神者形之所以
 生也無以多事勞之則不厭矣夫唯人不
 厭神是以神不厭人則所謂知其心有過
 則去之不自見能養其生也自愛其身有
 禍則畏之不自貴能全其形也若貴能全
 其形若見能養其生是教民以非道養生
 非理全形矣故去彼見貴取此知愛
經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
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004-016b]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
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傳勇於果敢殺之道也勇於不果敢生之
 道也此兩者俱勇而所施各異勇於敢則
 害物之命勇於不敢則利物之生然則天
 之所惡其勇敢乎其强梁乎勇敢者殺物
 强梁者殺己誰知天惡勇敢强梁者之故
 能以巽順柔弱爲用乎書曰高明柔克故
 天以柔弱爲德也何以明之天不與萬物
 爭而萬物自伏此善勝也不與百姓言而
[004-017a]
 百姓自信此善應也不與四時期而四時
 自至此自來也雖有三德不爲物先然而
 垂象見吉凶知之於未兆福善禍淫不差
 毫髮可謂善謀者矣故天之禁網雖恢恢
 然疏緩而反道敗德者未嘗失之書曰爲
 善天降之百祥爲不善天降之百殃此之
 謂也
經民常不畏死柰何以死懼之若使人常畏
死而爲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
者殺而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斲夫代大匠
[004-017b]
斲希有不傷其手矣
 傳天下之民常爲利欲所陷雖之於死而
 猶不止如之何當世之君作爲嚴刑酷法
 趨欲以死懼之哉若使民常懼死吾得奇
 邪者殺戮之則人當誰敢更爲奇者今雖
 得殺之而爲者不已則知民不畏死亦已
 眀矣然則作爲嚴刑酷法旣不可以威衆
 則天下有罪者宜付之於至當故聖人法
 天明威以制五刑主至當之刑謂之司殺
 者書曰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故刑期無
[004-018a]
 刑惟刑之恤若世主不使司殺者以至當
 之理議讞罪人而苟任其情自專殺戮是
 猶代大匠斲樸矣夫不善於斲而苟以代
 人則必齾斤析指而功用不就則所謂希
 有不傷其手者矣故管仲曰人君修官上
 之道而不言其中故人君下及官中之事
 則有司不任無代馬走無代鳥飛此之謂
 也
經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
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
[004-018b]
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爲者是賢
於貴生也
 傳古者公田籍而不稅後世什一而稅亦
 天下之中也今之在上取民食稅之多則
 民不得不饑矣古之在上者無爲無欲是
 以其民少事各遂其性今也其上有爲有
 欲是以其民多事不得安其生故至於難
 以致治也民之生也蓋有常理不可厚也
 苟厚其生必過於理過理生生必得其死
 是以輕至於死由於生生夫唯無以其生
[004-019a]
 爲生者是以外其身而身存也外其身而
 身存則賢於貴其生者逺矣
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彊萬物草木之
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彊者死之徒柔
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彊則不勝木彊則共彊
大處下柔弱處上
 傳夫生則柔弱死則堅彊人與萬物同歸
 於此是以聖人守柔弱惡堅彊故兵彊於
 衆則諸侯共加其國矣木彊於幹則枝葉
 共生其上矣故彊幹大本常處於下柔條
[004-019b]
 弱枝常處於上木猶如此況於人乎況於
 國乎
經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
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而奉有餘孰
能以有餘而奉於天下其唯有道者乎是以
聖人爲而不恃成功而不居其不欲見賢耶
 傳易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陽主昇陰主
 降陽昇極天則降陰降極地則昇此則抑
 高舉下蓋張弓之象也天道盈虚一章七
[004-020a]
 閏損日之有餘補月之不足人道則不然
 損其不足之民而奉有餘之君孰能法天
 之道以爲人道損己之有餘以奉天下之
 不足其唯有道之士乎在易損下益上曰
 損損上益下曰益以下爲本也是以聖人
 能爲之而不恃其事能成功而不居其所
 以其不欲見賢於人故天下謂之似不肖
 皆損有餘奉不足之㫖也
經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彊者莫之能
勝其無以易之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彊天下
[004-020b]
莫不知莫能行故聖人言受國之垢是謂社
稷主受國不祥是爲天下王故正言若反
 傳夫溜之細可以穿石是用其柔弱無物
 可以易之則知柔弱勝剛彊其理明矣天
 下莫不明知其如此而莫能效而行之故
 老氏舉聖人之言以勸之蓋亦三墳之遺
 文也能受國之垢汙乃可爲社稷之主能
 受國之不善乃可爲天下之王斯言甚正
 而觀之若反傳曰山澤納汙國君含垢蓋
 近之矣
[004-021a]
經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爲善是以聖人
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敬與/轍同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傳夫上下相親民則無怨民之不親大怨
 作矣雖能和之其傷不復旣有餘怨安足
 以爲善哉必也使無怨乎古者結繩爲約
 而民不欺破木爲契而民不違何者聖人
 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故聖人之心與百
 姓心猶左右契耳契來則合而不責於人
 故上下相親怨用不作後世不能執左契
[004-021b]
 以應物而守常徹以軌民用此求和必有
 餘怨是知有德之君則司心契以无怨斯
 得善矣无德之君則司徹跡以和怨安足
 以爲善乎夫天道無所私唯善人是與猶
 聖人執左契唯以與物爲心也
經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
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
兵无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
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
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004-022a]
 傳夫小國寡民勢不足以自存者使有道
 莅之猶能使民雖有什伯之器終不用之
 於戎事故民樂其生而重其死安乎土而
 不轉徙不逺交以求援故雖有舟輿無所
 乘不近攻以取利故雖有甲兵無所陳上
 下相安幽明不欺使民復結繩之約用之
 而不違嗜欲甚寡故甘其糲食美其儉服
 征稅甚薄故安其常居興其淳俗與國比
 鄰相望於逺近雞嗚犬吠相聞於都鄙如
 此其密邇也然而無欲無求各得其所有
[004-022b]
 以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者治之極也老氏
 所以陳道德之教其志於此乎
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无積旣以爲人己
愈有旣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
人之道爲而不爭
 傳信實之言不必美者以其質也美好之
 言不必信者以其華也善於心者不必辯
 本乎樸也辯於口者不必善貴乎言也知
 其要者不必博少則得也博於事者不必
[004-023a]
 知多則惑也聖人唯善是與而無私利故
 無所藴積盡以善爲人而己得善斯愈有
 也盡以利與人而己得利斯愈多也天之
 道春夏生之畜之秋冬成之熟之是利而
 不害聖人之道順物之理而不與物爭蓋
 法天而然也




道德眞經傳卷之四
[004-02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