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122 春秋繁露-漢-董仲舒 (SBCK)


[005-1a]
春秋繁露卷五
     漢 董 仲 舒 撰
  滅國上第七
王者民之所徃君者不失其羣者也案他本/無也字故能使萬
民徃之而得天下之羣者無敵於天下失國之君三十
一亡國之君五十二小國德薄不朝聘大國不與諸侯
㑹聚孤特不相守獨居不同案同他/本作成羣遭難莫之救所
以亡也非獨公侯大人如此生天地之間根本微者不
可遭大風疾雨立鑠消耗衞侯朔固事齊襄而天下患
[005-1b]
之虞虢并力晉獻難之晉趙盾一夫之士也無尺寸之
土無一介之衆也而靈公據霸王之餘尊而欲誅之窮
變極詐詐盡力竭禍大及身推盾之心載案載他/本作戴小國
之位孰能亡之哉故伍子胥一夫之士也去楚干闔廬
遂得意於楚所托者誠是何可禦耶楚王髠托其國於
子玉得臣而天下畏之虞公托其國於宮之奇晉獻患
之及髠殺得臣天下輕之虞公不用宮之奇晉獻亡之
存亡之端不可不知也諸侯見加以兵逃遁奔走至于
滅亡而案他本脫遁/奔以下八字莫之救平生之素行可見也隱代
[005-2a]
桓立所謂僅存耳使無駭帥師滅極内無諫臣外無諸
侯之救載亦由是也宋蔡衞國伐之鄭因其力而取之
此無以異於遺重寶於道而莫之守見者掇之也鄧穀
失地而朝魯桓鄧穀失地不亦宜乎
  滅國下第八
紀侯之所以滅者乃九世之讎也一旦之言危百世之
嗣故曰大去衞人侵成鄭入成及齊師圍成三被大兵
終滅莫之救所恃者安在齊桓公欲行霸道譚遂違命
故滅而奔莒不事大而事小曹伯之所以戰死於位諸
[005-2b]
侯莫助憂者幽之㑹齊桓數合諸侯曹小未嘗來也魯
大國幽之㑹莊公不徃戎人乃窺兵於濟西由見魯孤
獨而莫之救也此時大夫廢君命專救危者魯莊公二
十七年齊桓爲幽之案他本/無之字㑹衞人不來其明年桓公
怒而大敗之及伐山戎張旗陳獲以驕諸侯於是魯一
年三築臺亂臣比案比他/本作此三起於内夷狄之兵仍滅於
外衞滅之端以失案他本/無失字幽之會亂之本存親内蔽邢
未嘗㑹齊桓也附晉又微晉侯獲於韓而背之淮之㑹
是也齊桓卒豎刁易牙之亂作邢與狄伐案伐他本/誤作戎
[005-3a]
同姓取之其行如此雖爾親庸能親爾乎是君也其滅
于同姓衞案衛他本/誤作魏侯燬滅邢是也齊桓爲幽之會衞
不至桓怒而伐之狄滅之桓憂而立之魯莊爲柯之盟
劫汶陽魯絕案絶他/本作滅桓立之邢杞未嘗朝聘齊桓見其
滅率諸侯而立之用心如此豈不霸哉故以憂天下與

  隨本消息第九
顔淵死子曰天喪予子路死子曰天祝予西狩獲麟曰
吾道窮吾道窮三年身隨而卒階此而觀天命成敗聖
[005-3b]
人知之有所不能救命矣夫先晉獻公之卒齊桓爲葵
邱之㑹再致其集先齊孝未卒案他本/無卒字一年魯僖乞師
取穀晉文之威天子再致先卒一年魯僖公之心分而
事齊文公不事晉先齊侯潘卒一年文公如晉衞侯鄭
伯皆不期來齊侯巳卒諸侯果㑹晉大夫於新城魯昭
公以事楚案楚他/本作齊之故晉人不入楚國彊而得意一年
再㑹諸侯伐彊吳爲齊誅亂臣遂滅厲魯得其威案威/他本
誤作/滅以滅鄫其明年如案如他/本作知晉無河上之難先晉昭
之卒一年無難楚國内亂臣弑君諸侯㑹於平邱謀誅
[005-4a]
楚亂臣昭公不得與盟案盟他本/誤作明大夫見執吳大敗楚
之黨六國於雞父公如晉而大辱春秋爲之諱而言有
疾由此觀之所行從不足恃所事者不可不愼此亦存
亡榮辱之要也先楚莊王之卒三年晉滅赤狄潞氏及
甲氏留吁先楚子審卒之三年鄭服蕭魚晉侯周卒一
年先楚子昭之卒年與陳蔡伐鄭而大克其明年楚屈
建會諸侯而張中國卒之三年諸夏之君朝於楚楚子
卷繼之四年而卒其國不爲侵奪而顧隆盛彊大中國
不出年餘何也楚子昭蓋諸侯可者也天下之疾其君
[005-4b]
者皆起愬而乘之兵四五出常以衆擊少以專擊散義
之盡也先卒四五年案他本作四/十五年誤中國内乖齊晉魯衞
之兵分守大國襲小案他本/無小字諸夏再㑹陳儀齊不肯徃
吳在其南而二君殺中國在其北而齊衞殺其君慶封
案刦他本/誤作切君亂國石惡之徒聚而成羣衞衎據陳儀
而爲諼林父據戚而以案以他/本作已畔宋公殺其世子魯大
饑中國之行亡國之跡也譬如於案他本/無於字文宣之際中
國之君五年之中案之中他本/誤作中之五君殺以晉靈之行使
一大夫立於蜚案蜚他本/誤作棐林拱揖指撝諸侯莫敢不出
[005-5a]
此猶濕之有拔也原註一作/隰之有泮
  盟㑹要第十
至意雖難喻蓋聖人者貴除天下之患貴除天下之患
故春秋重而書天下之患偏矣以爲本於見天下之所
以致患其意欲以除天下之案他本/無之字患何謂哉天下者
無患然後性可善性可善然後清廉之化流清廉之化
流然後王道舉禮樂興其心在此矣傳曰諸侯相聚而
案盟他本/誤作明君子修國曰此將率爲也哉是以君子以
天下爲憂也患乃至於弑君三十一亡國五十二細惡
[005-5b]
不絶之所致也辭巳喻矣故曰立義以明尊卑之分彊
幹弱枝以明大小之職别嫌疑之行以明正世之義采
摭托意以矯失案失他本/誤作矣禮善無小而不舉惡無小而
不去以純其美别賢不肖以明其尊親近以來遠因原/註
一作/自其國而容天下名倫案倫他本/誤作何等物不失其理公
心以是非賞善誅惡而王澤洽始於除患正一而萬物
備故曰大矣哉其號案號他/本作别兩言而管天下此之謂也
  正貫第十一
春秋大義之所本耶六者之科六者之指之謂也然後
[005-6a]
援天端布流物而貫通其理則事變散其辭矣故志得
失之所從生而後差貴賤之所始矣論罪源深淺定法
誅然後絶屬之分別矣立義定尊卑之序而後君臣之
職明矣載定下之賢方表謙案謙他/本作兼義之所在則見復
正焉耳幽隱不相踰而近之則密矣而後萬物之應無
窮者故可施其用於人而不悖其倫矣是以必明其統
於施之宜故知其氣矣然後能食其志也知其聲矣而
後能扶其精也知其行矣而後能遂其形案形他/本作刑也知
其物矣然後能别其情也故唱而民和之動而民隨之
[005-6b]
是知引其天性所好而壓其情之所憎者也如是則言
雖約說原註一/作德必布矣事雖小功必大矣聲響盛化運
於物散入於理德在天地神明休集並行而不竭盈於
四海而頌聲案他本/無聲字詠書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
以和乃是謂也故明於情案他本/無情字性乃可與論爲政不
然雖勞無功夙夜是寤思慮惓心猶不能覩故天下案/下
他本/作不有非案非他/本作罪者三示當中孔子之所謂非尚安知
通哉
  十指第十二
[005-7a]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變之博無不有
也雖然大畧之案他本/無之字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案他/本無
所/字繫也王化之由得流也舉事變見有重焉一指也見
事變之所至者一指也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一指也
疆幹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别嫌疑異同類一指也論
賢才之義别所長之能一指也親近來遠同民所欲一
指也承周文而反之質一指也木生火火爲夏天之端
一指也切刺譏之所罰考變異之所加天案天他/本作大之端
一指也舉事變見有重焉則百姓安矣見事變之所至
[005-7b]
者則得案則得他本/誤作得則失審矣因其所以至而治之則事
之本正矣疆幹弱枝大本小末則君臣之分明矣别嫌
疑異同類案類他/本作異則是非著矣論賢才之義别所長之
能則百官序矣承周文而反之質則化所務立矣親近
來遠同民所欲則仁恩達矣木生火火爲夏則陰陽四
時之理相受而次矣切刺譏之所罰考異變之所加則
天所欲爲行矣統此案他本行矣下有切刺/譏之四字無綂此二字而舉之仁
徃而義來德澤廣大衍溢於四海隂陽和調萬物靡不
得其理矣說春秋者凡用是矣此其法也
[005-8a]
  重政第十三
惟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繫之元也終原註一/作故不及本
所從來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變一謂之元元
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故人唯有終始也而生
不必應四時之變故元者爲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
安在之乃存乎天地之前案他本/無前字故人雖生天氣及奉
天氣者不得與天元本天元命而共違其所爲也故春
正月者承天地之所爲也繼天之所爲而終之也其道
相與共功持業安容言乃案乃他/本作及天地之元天地之元
[005-8b]
奚爲於此惡施於人大其貫承意之理矣能說鳥獸之
類者非聖人所欲案他本/無欲字說也聖人所欲說在於說仁
義而理之知其分科條别貫所附明其義之所審勿使
嫌疑是乃聖人之所貴而已矣不然傳於衆辭觀於衆
物說不急之言而以惑後進者君子之所甚惡也奚以
爲哉聖人思慮不厭晝日繼之以夜然後萬物察者仁
義矣由此言之尚自爲得之哉故曰於乎爲人師者可
無愼耶夫案夫字下他/本衍一之字義出於經經傳大本也棄營勞
心也苦志盡情頭白齒落尙不合自錄也哉人始生有
[005-9a]
大命是其體也有變命案此下他本複/衍有變命三字存其間者其政
案政他/本作致也政不齊則人案他本/無人字有忿怒之志若將施危
難之中而時有隨遭者神明之所接絶屬之符也亦有
變其間使之不齊如此不可不省之省之則重政之本
矣撮以爲一進義誅惡絶之本而以其施此與湯武同
案他本/無同字而有異湯武用之治仁案仁他/本作徃故春秋明得失
差貴賤本之天王之所失天下者使諸侯得以大亂之
說而後引而反之故曰博案博他本/誤作傳而明切而深矣
[005-9b]


春秋繁露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