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e0122 春秋繁露-漢-董仲舒 (SBCK)


[000-1a]
玉聲而後烹原註一/作享正刑多隱親&KR4229多赦封壇於左位
主地法文而王其道進陰尊尊而多禮文故立嗣予孫
篤世子妾不以子稱貴號昏冠之禮字子以母别眇夫
妻同坐而食喪禮合葬祭禮先秬鬯婦從夫爲昭穆制
爵五等祿士三品制郊宮明堂内方外衡其屋習而案/而
他本/作其衡祭器衡同作秩案秩他/本作佚機玉厚六分白藻三絲
衣長後袵服首原註一/無首字習而垂流鸞輿卑備地周象載
垂二鸞樂縣鼓用萬儛儛溢衡先烹而後用樂正刑文
原註未詳/案他本/公字下複衍一公字封壇於左位
[000-1b]
春秋繁露序
六經道大而難知惟春秋聖人之志在焉自
孔子沒莫不有傳名於傳者五家用於世&KR0138
三而止耳其後傳世學散源迷而流分蓋公
羊之學後有胡母子都董仲舒治其&KR0003信勤
矣嘗爲武帝置對於篇又自著書以傳于後
其微言至要蓋深於春秋者也然聖人之㫖
在經經之失傳傳之失學故漢諸儒多病專
門之見各務高師之言至窮智畢學或不出
[000-2a]
聖人大中之道使周公孔子之志旣晦而隱
焉董生之書視諸儒&KR0057慱極閎深也本傳&KR0091
玉杯繁露清明竹林之屬今其書十卷又總
名繁露其是非請伺賢者辨之太原王君家
藏此書常謂仲舒之學乆欝不發將以廣之
天下就予求序因書其本末云慶曆七年二
月大理評事四明樓郁書
[000-3a]
春秋繁露目錄 武英殿聚珍版
 卷一
  楚莊王第一
  玉杯第二
 卷二
  竹林第三
 卷三
   玉英第四
  精華第五
[000-3b]
 卷四
  王道第六
 卷五
  滅國上第七
  滅國下第八
  隨本消息第九
  㑹盟要第十
  正貫第十一
  十指第十二
[000-4a]
   重政第十三
  卷六
   服制象第十四
   二端第十五
   符瑞第十六
   俞序第十七
   離合根第十八
   立元神第十九
   保位權第二十
[000-4b]
 卷七
  考功名第二十一
  通國身第二十二
  三代改制第二十三
  官制𧰼天第二十四
  堯舜湯武第二十五
  服制第二十六
 卷八
  制度第二十七
[000-5a]
  爵國第二十八
  仁義法第二十九
  必仁且知第三十
 卷九
  身之養第三十一
  對膠西王第三十二
  觀德第三十三
  奉本第三十四
 卷十
[000-5b]
   深察名號第三十五
   實性第三十六
   諸侯第三十七
   五行第三十八
   闕文第三十九
   闕文第四十
  卷十一
   爲人者第四十一
   五行之義第四十二
[000-6a]
   陽尊陰卑第四十三
   王道通三第四十四
   天容第四十五
   天辨在人第四十六
   陰陽位第四十七
  卷十二
   陰陽終始第四十八
   陰陽義第四十九
   陰陽出入第五十
[000-6b]
   天道無二第五十一
   煖燠孰多第五十二
   基義第五十三
   闕文第五十四
  卷十三
   四時之副第五十五
   人副天數第五十六
   同類相動第五十七
   五行相勝第五十八
[000-7a]
   五行相生第五十九
   五行逆順第六十
   治水五行第六十一
  卷十四
   治亂五行第六十二
   五行變救第六十三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郊語第六十五
  卷十五
[000-7b]
   郊義第六十六
   郊祭第六十七
   四祭第六十八
   郊祀第六十九
   順命第七十
   郊祀對第七十一
  卷十六
   執贄第七十二
   山川頌第七十三
[000-8a]
  求雨第七十四
 止雨第七十五
  祭義第七十六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卷十七
  天地之行第七十八
 威德所生第七十九
  如天之爲第八十
  天地陰陽第八十一
[000-8b]
  天地施第八十二
等謹案春秋繁露十七卷漢董仲舒撰繁或
   作蕃蓋古字相通其立名之義不可解中興館
   閣書目謂繁露冕之所垂有聯貫之𧰼春秋比
  事屬辭立名或取諸此亦以意爲說也其書發
   揮春秋之旨多主公羊而徃徃及陰陽五行考
   仲舒本傳蕃露玉杯竹林皆所著書名而今本
   玉杯竹林乃在此書之中故崇文總目頗疑之
   而程大昌攻之尤力今觀其文雖未必全出仲
[000-9a]
    舒然中多根極理要之言非後人所能依託也
    是書宋代巳有四本多寡不同至樓鑰所校乃
    爲定本鑰本原闕三篇明人重刻又闕第五十
    五篇及第五十六篇首三百九十六字第七十
    五篇中一百八十字第四十八篇中二十四字
    又第三十五篇顚倒一頁遂不可讀其餘訛脫
    不可勝乙蓋海内藏書之家不見完本三四百
    年於茲矣今以永樂大典所存樓鑰本詳校其
    異于他本者凡補一千一百餘字刪一百十餘
[000-9b]
   字改定一千八百二十餘字神明煥然頓還舊
   觀雖曰習見之書實則絶無僅有之本也儻非
   幸遇
 聖朝右文稽古使巳湮舊籍復發幽光則此十七卷
   者終沈於蠧簡中矣茲豈非萬世一遇哉
   編校之餘爲是書幸且爲讀是書者幸也乾隆
   三十八年十月恭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