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9 周禮述註-清-李光坡 (WYG)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述註卷十九
            安溪李光坡撰
○大僕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
 註曰服王舉動所當衣也位立處也出大命王之敎
 也入大命羣臣所奏行
○掌諸侯之復逆
 註曰鄭司農云復謂奏事也逆謂受下奏
[019-1b]
王視朝則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
 註曰前正位而退道王王既立退居路門左待朝畢
  疏曰入亦如之王退入路寢聽事時亦前正王位
 郤位立也
建路鼓于大寢之門外而掌其政
 註曰大寢路寢也其門外則内朝之中如今宫殿端
 門下矣政鼓節與早晏 疏曰此鼓所用或擊之以
 聲早晏或有窮遽者擊之以聲寃枉故建之正朝之
[019-2a]
 所
○以待達窮者與遽令聞鼓聲則速逆御僕與御庶子
 註曰鄭司農云窮謂窮寃失職則來擊此鼓以達於
 王若今時上變事擊鼓矣遽𫝊也若今時驛馬軍書
 當急聞者亦擊此鼓𤣥謂達窮者謂司冦之屬朝士
 掌以肺石達窮民聽其辭以告於王遽令郵驛上下
 程品御僕御庶子直事鼓所者大僕聞鼓聲則速逆
 此二官當受其事以聞 疏曰御庶子者御僕有下
[019-2b]
 士十二人分之為御庶子總名曰御僕也 𫝊張戀
 反郵音尤
祭祀賓客䘮紀正王之服位詔灋儀贊王牲事
 註曰詔告也牲事殺割七載之屬 王光逺曰灋見
 於度數者儀見於動容者皆大僕以言告之
○王出入則自左馭而前驅
 註曰前驅如今道引也道而居左自馭不參乘辟王
 也亦有車右焉 疏曰王出入者謂朝覲㑹同并凡
[019-3a]
 祭祀巡守征伐皆是 辟音避
凡軍旅田役贊王鼓
 疏曰軍旅田役王執路鼓路鼓四面將居鼓下則前
 面不得擊之惟有三面王自擊其一大僕佐擊一面
 戎右擊一面故二官皆言贊王鼓
○救日月亦如之
 註曰日月食時春秋𫝊曰非日月之眚不鼓 疏曰
 日食隂侵陽當與鼓神祀同用雷鼓月食當用靈鼓
[019-3b]
大䘮始崩戒鼓𫝊達于四方窆亦如之
 註曰戒鼓擊鼓以警衆也鄭司農云窆謂塟下棺也
 春秋𫝊所謂日中而塴禮記謂之封皆塟下棺也音
 相似窆讀如慶封汜祭之汜 疏曰𫝊達于四方謂
 以鼓聲相𫝊聞達四方
○縣喪首服之灋于宫門
 註曰首服之灋謂免髽笄總廣狹長短之數縣其書
 于宫門示四方 疏曰案小宗伯云縣衰冠之式彼
[019-4a]
 云冠専據男子云衰則兼婦人此云首服明無衰與
 男子冠直是婦人首服小宗伯云縣于路門此宫門
 亦路門也
○掌三公孤&KR0056之弔勞
 註曰王使往 疏曰此等皆王合親往或有故故使
 大僕也 窆彼騐反註之封音塴補鄧反汜與汎同
 免音問髽莊瓜反
王燕飲則相其灋
[019-4b]
 註曰相左右 疏曰此燕飲謂與諸侯燕或與羣臣
 燕皆是其灋有主獻賓賓酢主主酬賓洗爵升降之
 灋皆相助之
王射則贊弓矢
 註曰贊謂授之受之 疏曰此謂大射也知者見小
 臣職曰賓射掌事如大僕之灋則知大射此大僕所
 掌者是也
王眂燕朝則正位掌擯相
[019-5a]
 註曰燕朝朝於路寢之庭王圖宗人之嘉事則燕朝
  王光逺曰擯則相賓相則助王皆大僕掌之
王不眂朝則辭於三公及孤&KR0056
 註曰辭謂以王不眂朝之意告之春秋𫝊曰公有疾
 不眂朔
○小臣掌王之小命詔相王之小灋儀
 註曰小命時事所勅問也小灋儀趨行拱揖之容
○掌三公及孤&KR0056之復逆
[019-5b]
 疏曰不見大夫士者孤&KR0056中兼之矣
正王之燕服位
 註曰謂燕居時也玉藻曰王卒食𤣥端而居
○王之燕出入則前驅
 註曰燕出入若今游於諸觀苑
大祭祀朝覲沃王盥
 疏曰大祭祀天地宗廟皆是 王龜齡曰鬱人云凡
 祼事沃盥此云大祭祀朝覲沃王盥者盖大饗不入
[019-6a]
 牲其他皆如祭祀九獻七獻五獻皆須盥也鬱人之
 沃盥但於祼獻事耳其朝踐饋獻卒食之獻所以沃
 盥者小臣也
小祭祀賓客饗食賓射掌事如大僕之灋
 註曰賓射與諸侯來朝者射
○掌士大夫之弔勞凡大事佐大僕
○祭僕掌受命于王以眂祭祀而警戒祭祀有司糾百
官之戒具
[019-6b]
 註曰謂王有故不親祭也祭祀有司有事於祭祀者
 糾謂校録所當供之牲物
○既祭帥羣有司而反命以王命勞之誅其不敬者
大䘮復于小廟
 註曰小廟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廟春秋僖八年秋
 七月禘于大廟 疏曰此祭僕復小廟夏采復大廟
 下𨽻僕復小寢大寢其二祧不言復亦應此祭僕復
 但無寢耳
[019-7a]
凡祭祀王之所不與則賜之禽都家亦如之
 註曰王所不與同姓有先王之廟 疏曰都家謂畿
 内三等采地則上云祭祀是畿外同姓魯衛之屬者
 也
凡祭祀致福者展而受之
 註曰臣有祭祀必致祭肉於君所謂歸胙也展謂錄
 視其牲體數體數者大牢則以牛左肩臂臑折九个
 少牢則以羊左肩七个特牲則以豕左肩五个 臑
[019-7b]
 奴報反
○御僕掌羣吏之逆及庶民之復與其弔勞
 註曰羣吏府史以下 坡謂羣吏庶民王亦有弔勞
 者盖死於王事則有弔力於師役則有勞與
大祭祀相盥而登
 註曰相盥者謂奉槃授巾與登謂為王登牲體於爼
 特牲饋食禮主人降盥出舉入乃七載
大䘮持翣
[019-8a]
 註曰翣棺飾也持之者夾蜃車
掌王之燕令
 註曰燕居時之令
以序守路鼓
 註曰序更
○隸僕掌五寢之埽除糞洒之事
 註曰五寢五廟之寢也周天子七廟惟祧無寢詩云
 寢廟繹繹相連貌也前曰廟後曰寢汜埽曰埽埽席
[019-8b]
 前曰拚洒灑也鄭司農云洒當為灑 汜音汎拚音
 奮灑所買反
祭祀脩寢
 註曰於廟祭寢或有事焉月令凡新物先薦寢廟
○王行洗乘石
 註曰鄭司農云乘石王所登上車之石也
掌蹕宫中之事
 註曰宫中有事則蹕鄭司農云蹕謂止行者清道若
[019-9a]
 今時儆蹕 坡謂宫中之事祭事也詳見冢宰宫正
大喪復于小寢大寢
 註曰小寢髙祖以下廟之寢也始祖曰大寢
○弁師掌王之五冕皆𤣥冕朱裏延紐
 註曰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之冕盖無旒不聮
 數也延冕之覆在上是以名焉紐小鼻在武上笄所
 貫也今時冠卷當簮者廣袤以冠縰其舊象焉 疏
 曰古者績麻三十升布染之上以𤣥下以朱延者以
[019-9b]
 版廣八寸長尺六寸以此上𤣥下朱衣之覆在冕上
 以爵弁前後平則得弁稱冕則前低一寸餘得冕名
 冕則俛也紐綴於冕兩傍垂之武傍孔相當以笄貫
 之 陸農師曰大裘襲裘則戴冕繅十有二旒大裘
 與衮同一冕故服六而冕五
○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
 註曰繅雜文之名也合五采絲為之繩垂於延之前
 後各十二所謂邃延也就成也繩之每一帀而貫五
[019-10a]
 采玉十有二斿則十二玉也每就間盖一寸朱紘以
 朱組為紘也紘一條屬兩端於武繅不言皆有不皆
 者此為衮衣之冕十二斿則用玉二百八十八鷩衣
 之冕繅九斿用玉二百一十六毳衣之冕七斿用玉
 百六十八希衣之冕五斿用玉百二十𤣥衣之冕三
 斿用玉七十二 繅音藻數所主反卷起全反袤音
 茂縰所買反斿音留鷩必滅反
諸侯之繅斿九就瑉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斿皆就
[019-10b]
玉瑱玉笄
 註曰侯當為公字之誤也三采朱白蒼也其餘謂延
 紐皆𤣥覆朱裏與王同也出此則異繅斿皆就皆三
 采也每繅九成則九旒也公之冕用玉百六十二玉
 瑱塞耳者故書瑉作璑鄭司農云繅當為藻繅古字
 也藻今字也同物同音璑惡玉名 疏曰上王冕繅
 玉别文則繅有差降玉無差降此諸公繅玉同文則
 惟有一冕而已故鄭計一冕為九旒旒各九玉據冕
[019-11a]
 九旒不别計鷩冕已下以其一冕而已冠五服故也
 已下侯伯子男亦皆一冕冠數服也王不言玉瑱於
 此言之者王與諸侯互見為義 瑉本又作珉亡貧
 反瑱吐練反璑音无
王之皮弁㑹五采玉璂象邸玉笄
 註曰㑹縫也綦結也皮弁之縫中每貫結五采玉十
 二以為飾謂之綦詩云㑹弁如星又曰其弁維綦是
 也邸下柢也以象骨為之 徐氏曰皮弁以皮六方
[019-11b]
 縫之邸抵也謂弁内上頂輳處以象骨飾之 易彦
 祥曰王之吉服其弁三皮弁用之於眂朝韋弁用之
 於兵事冠弁用之於田獵兵田之弁有時而用之者
 也皮弁眂朝則日眂朝之禮其用數矣此所以特言
 皮弁之制
○王之弁絰弁而加環絰
 註曰弁絰王弔所服也其弁如爵弁而素所謂素冠
 也而加環絰環絰者大如緦之麻絰纒而不糾司服
[019-12a]
 職曰凡弔事弁絰服 㑹古外反璂音其邸丁禮反
 綦音其柢音帝
諸侯及孤&KR0056大夫之冕韋弁皮弁弁絰各以其等為之
而掌其禁令
 註曰各以其等繅斿玉璂如其命數也冕則侯伯繅
 七就用玉九十八子男繅五就用玉五十繅玉皆三
 采孤繅四就用玉三十二三命之卿繅三就用玉十
 八再命之大夫繅再就用玉八繅玉皆朱緑韋弁皮
[019-12b]
 弁則侯伯璂飾七子男璂飾五玉亦三采孤則璂飾
 四三命之卿璂飾三再命之大夫璂飾二玉亦二采
 弁絰之弁其辟積如冕繅之就然庶人弔者素委貌
 一命之大夫冕而無旒士變冕為爵弁其韋弁皮弁
 之㑹無結飾弁絰之弁不辟積禁令者不得相僣踰
 也玉藻曰君未有命不敢即乘服不言冠弁冠弁兼
 於韋弁皮弁矣不言服弁服弁自天子以下無飾無
 等 疏曰上天子與公不言韋弁此言之亦是互見
[019-13a]
 之義各以其等為之不言爵而言等則依命數矣爵
 弁制如冕但無旒為異則無旒之冕亦與爵冕不殊
 得謂冕者亦前低一寸餘故得冕名 辟必亦反
○司甲闕/
○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以待軍事
 註曰五盾干櫓之屬其名未盡聞也等謂功沽上下
 鄭司農云五兵者戈殳㦸酋矛夷矛
及授兵從司馬之灋以頒之及其受兵輸亦如之及其
[019-13b]
用兵亦如之
 註曰從司馬之灋令師旅卒兩人數所用多少也兵
 輸謂師還有司還兵也用兵謂出給衛守 陳及之
 曰周制甸出革車一乘凡兵甲盾戈旗物鼓鐸悉備
 焉在農則四時田獵合其卒伍治其徒役簡其兵噐
 與夫旗物鼓鐸一一治之其調𤼵則各以其具行此
 所頒者頒諸卿大夫士從軍旅㑹同者也
祭祀授舞者兵
[019-14a]
 註曰授以朱干玉戚之屬 疏曰案此則春官司干
 所授者又是羽籥之等非干戚可知也
大喪廞五兵
 註曰廞興也興作明噐之役噐五兵也士䘮禮下篇
 有甲胄干笮 笮側白反
軍事建車之五兵㑹同亦如之
 註曰車之五兵鄭司農所云者是也步卒之五兵則
 無夷矛而有弓矢 疏曰凡噐在車皆有鐵噐屈之
[019-14b]
 在車較及輿以兵插而建之故有出先刃入後刃之
 事 插測洽反
○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頒之
 註曰分與授用
祭祀授旅賁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
 註曰亦頒之也故士王族故士也與旅賁當事則衛
 王也殳如杖長尋有四尺 王光逺曰旅賁氏執戈
 盾而趨者謂軍旅㑹同之時也若祭祀則執殳而已
[019-15a]
  鄭剛中曰舞者執戈盾未嘗執殳所謂亦如之者
 亦如授故士以戈盾也
軍旅㑹同授貳車戈盾建乘車之戈盾授旅賁及虎士
戈盾
 註曰乘車王所乘車也軍旅則革路㑹同則金路
○及舍設藩盾行則斂之
 註曰舍止也藩盾盾可以藩衛者如今之扶蘇與
 疏曰天官掌舍王行止不言設藩盾者當宿衛之事
[019-15b]
 非止一重除彼梐枑車宫之外别有此藩盾之等也
○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灋辨其名物而掌其守
藏與其出入
 註曰灋曲直長短之數
○中春獻弓弩中秋獻矢箙
 註曰箙盛矢噐也以獸皮為之 坡謂弓人為弓夏
 秋冬造至春被弦故弓弩中春獻之槀人職矢箙春
 作秋成故矢箙中秋獻之 藏才浪反中音仲箙音
[019-16a]
 服
及其頒之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質者夾弓庾弓以
授射豻侯鳥獸者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使者勞者
 註曰王弧夾庾唐大六者弓異體之名也往體寡來
 體多曰王弧往體多來體寡曰夾庾往體來體若一
 曰唐大甲革革甲也春秋𫝊曰蹲甲而射之質正也
 樹椹以為射正射甲與椹試弓習武也豻侯五十步
 及射鳥獸皆近射也近射用弱弓則射大侯者用王
[019-16b]
 弧射參侯者用唐大矣學射者弓用中後習強弱則
 易也使者勞者弓亦用中逺近可也勞者勤勞王事
 若晉文侯文公受王弓矢之賜者
○其矢箙皆從其弓
 註曰從弓數也每弓者一箙百矢
○凡弩夾庾利攻守唐大利車戰野戰
 註曰攻城壘者與其自守者相廹近弱弩𤼵疾也車
 戰野戰進退非强則不及弩無王弧王弧恒服弦往
[019-17a]
 體少者使矢不疾 疏曰弓用則服弦不用則弛惟
 弩則用與不用一張之後竟不弛故恒服弦用弱者
 以其强弓久不弛則就弦弱則隨體不就弦也 椹
 張林反夾古洽反庾師儒相𫝊讀庚本或作庚豻音
 岸使者所吏反參素感反
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用諸守城車戰殺矢鍭矢用諸
近射田獵矰矢茀矢用諸弋射恒矢痺矢用諸散射
 註曰此八矢者弓弩各有四焉枉矢殺矢矰矢恒矢
[019-17b]
 弓所用也絜矢鍭矢茀矢痺矢弩所用也枉矢者取
 名變星飛行有光今之飛矛是也或謂之兵矢絜矢
 象焉二者皆可結火以射敵守城車戰前於重後微
 輕行疾也殺矢言中則死鍭矢象焉鍭之言候也二
 者皆可以司候射敵之近者及禽獸前尤重中深而
 不可逺也結繳於矢謂之矰矰髙也茀矢象焉茀之
 言刜也二者皆可以弋飛鳥刜羅之也前於重又微
 輕行不低也詩云弋鳬與鴈恒矢安居之矢也痺矢
[019-18a]
 象焉二者皆可以散射也謂禮射及習射也前後訂
 其行平也凡矢之制枉矢之屬五分二在前三在後
 殺矢之屬三分一在前二在後矰矢之屬七分三在
 前四在後恒矢之屬軒輖中所謂志也 王龜齡曰
 上文云四弩用於攻守與戰此枉矢絜矢用諸守城
 車戰是以二矢而當四弩之用明矣二矢既當四弩
 其餘六矢當六弓之用豈不曉然經曰王弧以授射
 甲革椹質者甲革椹質軍射也殺矢鍭矢用於田獵
[019-18b]
 之射也田獵所以治兵講武則軍射田射一事也故
 考工記矢人之兵矢田矢亦同其制則以此二矢而
 當二弓明矣經曰夾庾以授射豻侯鳥獸者今矰矢
 茀矢用諸弋射則此二矢而當二弓明矣唐大授學
 射者使者勞者即散射也今恒矢痺矢用於散射則
 此二矢而當二弓明矣 絜苦結反鍭音候矰音増
 茀扶弗反痺必二反繳音酌刜孚物反輖定周反
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規諸侯合七而成規大夫合五而
[019-19a]
成規士合三而成規句者謂之弊弓
 註曰體往來之衰也往體寡來體多則合多往體多
 來體寡則合少而圜弊猶惡也句者惡則直者善矣
  疏曰此皆據角弓反張不被弦而合之 句音鉤
凡祭祀共射牲之弓矢
 註曰射牲示親殺也殺牲非尊者所親惟射為可國
 語曰禘郊之事天子必自射其牲 疏曰言凡語廣
 則天地宗廟皆有射牲之事
[019-19b]
○澤共射椹質之弓矢
 註曰鄭司農云澤澤宫也所以習射選士之處也射
 義曰天子將祭必先習射於澤澤者所以擇士也已
 射於澤而後射於射宫射中者得與於祭
大射燕射共弓矢如數幷夾
 註曰如數如當射者之數也每人一弓乘矢幷夾矢
 籋也 夾音甲籋音聶
大喪共明弓矢
[019-20a]
 註曰弓矢明噐之用噐也士䘮禮下篇曰用噐弓矢
凡師役㑹同頒弓弩各以其物從授兵甲之儀
 註曰物弓弩矢箙之屬 王光逺曰從授兵甲之儀
 凡頒弓弩其多寡之數一視兵甲之儀而已
田戈充籠箙矢共矰矢
 註曰籠竹箙也矰矢不在箙者為其相繞亂將用乃
 共之
凡亡矢者弗用則更
[019-20b]
 呉氏曰更償也用而棄之則不償若不用而亡之則
 償也
○繕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
 註曰鄭司農云抉謂引弦彄也拾謂鞲扞也𤣥謂抉
 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著右手巨指士䘮禮曰抉用
 正王棘若擇棘則天子用象骨與鞲扞者左臂裏以
 韋為之 疏曰此繕人所掌謂司弓矢選擇大善者
 入繕人以共王用也 抉古穴反彄苦侯反鞲古侯
[019-21a]
 反扞胡旦反著丁略反擇音宅
掌詔王射
 註曰告王當射之節 疏曰王射先行燕禮以大夫
 為賔賔與王為耦所告之事亦如大射禮大射正告
 公之儀
○贊王弓矢之事
 註曰授之受之 疏曰案大僕職已授之受之此又
 贊者大僕尊大僕贊時此官助贊也
[019-21b]
凡乘車充其籠服載其弓弩
 註曰充籠箙以盛矢 疏曰繕人惟主王所乘之車
 而言
○既射則斂之
 註曰斂藏之也詩云彤弓弨兮受言藏之 疏曰
 所斂者惟據王所乘車上有弓矢者既射還斂取藏
 之
無㑹計
[019-22a]
 註曰亡敗多少不計 㑹古外反弨昌遥反
○稾人掌受財于職金以齎其工
 註曰齎其工者給市財用之直
○弓六物為三等弩四物亦如之
 註曰三等者上中下人各有所宜弓人職曰弓長六
 尺六寸謂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長六尺三寸謂之中
 制中士服之弓長六尺謂之下制下士服之弩及矢
 箙長短之制未聞
[019-22b]
○矢八物皆三等箙亦如之春獻素秋獻成
 註曰矢箙春作秋成 疏曰案司弓矢弓弩各有四
 矢應作四等而言三等盖據長短為三等灋 齎音
 咨
書其等以饗工
 註曰鄭司農云書工功拙高下之等以制其饗食也
 𤣥謂饗酒肴勞之也上工作上等其饗厚下工作下
 等其饗薄
[019-23a]
○乘其事試其弓弩以上下其食而誅賞
 註曰鄭司農云乘計也計其事之成功也故書試為
 考𤣥謂考之而善則上其食尤善又賞之否者反是
○乃入功于司弓矢及繕人
 註曰功成
凡齎財與其出入皆在稾人以待㑹而攷之亡者闕之
 註曰皆在稾人者所齎工之財及弓弩矢箙出入其
 簿書稾人藏之闕猶除也弓弩矢箙棄亡者除之計
[019-23b]
 今見在者
○戎右掌戎車之兵革使
 註曰使謂王使以兵有所誅斬也春秋傳曰戰於殽
 晉梁𢎞御戎萊駒為右戰之明日襄公縳秦囚使萊
 駒以戈斬之
○詔贊王鼓
 註曰既告王當鼓之節又助擊之 疏曰大僕已贊
 王鼓此亦同是助擊其餘面也
[019-24a]
○𫝊王命于陳中
 註曰為王大言之也
㑹同充革車
 註曰㑹同王雖乘金路猶以革車從行也充之者謂
 居左也曲禮曰乘君之乘車不敢曠左
○盟則以玉敦辟盟遂役之
 鄭剛中曰以玉敦而辟盟者奉□以告神乃辟開盟
 載之書也猶大史辟灋之辟 註曰役之者𫝊敦□
[019-24b]
 授當歃者
○贊牛耳桃茢
 註曰鄭司農云贊牛耳春秋𫝊所謂執牛耳者𤣥謂
 尸盟者割牛耳取□助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拂
 之又助之也耳者盛以珠盤尸盟者執之桃鬼所畏
 也茢苕帚所以掃不祥 疏曰殺牲取血旁有不祥
 故執此桃茢於血側也 敦音對辟音闢苕音條帚
 之受反
[019-25a]
 ○齊右掌祭祀㑹同賔客前齊車王乘則持馬行則陪

 註曰齊車金路王自整齊之車也前之者已駕王未
 乘之時陪乘參乘謂車右也齊右與齊僕同車而有
 祭祀之事則兼玉路之右然則戎右兼田右歟
○凡有牲事則前馬
 註曰王見牲則拱而式居馬前郤行備驚奔也曲禮
 曰國君下宗廟式齊牛 齊側皆反下齊車齊僕齊
[019-25b]
 牛同乘繩證反一音繩
○道右掌前道車王出入則持馬陪乘如齊車之儀
 註曰道車象路也王行道德之車 疏曰言象據飾
 為名言道據行道為稱
自車上諭命于從車詔王之車儀
 疏曰禮云式視馬尾顧不過轂皆是車上威儀故須
 詔之齊右不云者文不具
王式則下前馬王下則以盖從
[019-26a]
 註曰以盖從表尊 疏曰盖有二種一者禦雨二者
 表尊此則表尊之盖也
 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王自左馭馭下祝登受
轡犯軷遂驅之
 註曰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為山象以菩芻棘柏為
 神主既祭之以車轢之而去喻無險難也春秋𫝊曰
 跋涉山川自由也王由左馭禁制馬使不行也 疏
 曰此據祭天之時故有犯軷之事
[019-26b]
○及祭酌僕僕左執轡右祭兩軹祭軓乃飲
 註曰杜子春云軹謂兩轊也軓當為&KR1270&KR1270謂車軾前
 也 疏曰及祭酌僕者即上文將犯軷之時當祭左
 右轂末及軾前乃犯軷而去酌僕者使人酌酒與僕
 僕即大馭也大馭則左執轡右祭三處訖乃飲始轢
 軷而去 軷蒲末反軹音止軓音犯菩音員轢音厯
 轊音衛
凡馭路行以肆夏趨以采薺
[019-27a]
 註曰凡馭路謂五路也肆夏采薺樂章也行謂大寢
 至路門趨謂路門至應門
○凡馭路儀以鸞和為節
 註曰舒疾之灋也鸞在衡和在軾皆以金為鈴 薺
 才私反
○戎僕掌馭戎車
 註曰戎車革路也帥出王乘以自將
○掌王倅車之政正其服
[019-27b]
 註曰倅副也服謂衆乘戎車者之衣服 疏曰鄭註
 坊記云僕右恒朝服據非在軍時若在軍則服韋弁
 服
○犯軷如玉路之儀凡巡守及兵車之㑹亦如之
 註曰如在軍 疏曰謂如其犯軷 倅七内反
掌凡戎車之儀
 註曰凡戎車衆之兵車也書序曰武王戎車三百兩
  易彦祥曰上文言馭戎車則王之革路此言戎車
[019-28a]
 則衆之兵車也武王戎車三百兩其進退之節不愆
 於六步七步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
 則戎車之儀可知至大司馬於蒐田之時亦有所謂
 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節戎僕所以掌其儀者此也
○齊僕掌馭金路以賓
 註曰以待賔客
○朝覲宗遇饗食皆乘金路其灋儀各以其等為車送
逆之節
[019-28b]
 註曰節謂王乘車迎賓客及送相去逺近之數上公
 九十步侯伯七十步子男五十步司儀職曰車逆拜
 辱又曰及出車送 疏曰春夏受贄於朝無迎灋受
 享則有之秋冬一受之於廟受贄受享皆無迎灋今
 言朝覲宗遇饗食皆乘金路者謂因此朝覲宗遇而
 與諸侯行饗食在廟即有乘金路迎賔客之灋也
○道僕掌馭象路以朝夕燕出入其灋儀如齊車
 註曰朝夕朝朝莫夕 疏曰在正朝來往而言燕者
[019-29a]
 以其在宫中行事皆稱燕
○掌貳車之政令
 註曰貳亦副
○田僕掌馭田路以田以鄙
 註曰田路木路也田田獵也鄙循行縣鄙
○掌佐車之政
 註曰佐亦副
○設驅逆之車
[019-29b]
 註曰驅驅禽使前趨獲逆衙還之使不出圍
○令獲者植旌
 註曰以告獲也植樹也 鄭剛中曰山虞植虞旗澤
 虞植虞旌為屬禽設此則令獲禽自植以告獲也
○及獻比禽
 註曰田弊獲者各獻其禽比種物相從次數之
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大夫馳
 註曰提猶舉也晉猶抑也使人扣而舉之抑之皆止
[019-30a]
 奔也馳放不扣 王介甫曰提節之晉進之馳則亟
 進之尊者安舒卑者戚速
○馭夫掌馭貳車從車使車
 王介甫曰貳車副車從車謂屬車也使車謂使者所
 乘之車
○分公馬而駕治之
 註曰乘調六種之馬
○校人掌王馬之政
[019-30b]
 註曰政謂差擇養乘之數也月令曰班馬政
○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
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註曰種謂上善似母者以次差之玉路駕種馬戎路
 駕戎馬金路駕齊馬象路駕道馬田路駕田馬駑馬
 給宫中之役 王光逺曰其毛其足其力皆所謂物
 也司馬灋曰宗廟齊毫尚純也田事齊足尚疾也戎
 事齊力尚强也此其物不可不辨 校戸校反齊馬
[019-31a]
 側皆反
凡頒良馬而養乘之乘馬一師四圉三乘為皁皁一趣
馬三皁為繫繫一馭夫六繫為廏廏一僕夫六廏成校
校有左右鴑馬三良馬之數麗馬一圉八麗一師八師
一趣馬八趣馬一馭夫
 註曰良善也善馬五路之馬鄭司農云四匹為乘養
 馬為圉故春秋𫝊曰馬有圉牛有牧𤣥謂二耦為乘
 師趣馬馭夫僕夫帥之名也趣馬下士馭夫中士則
[019-31b]
 僕夫上士也自乘至廏其數二百一十六匹易乾為
 馬此應乾之䇿也至校變為言成者明六馬各一廏
 而王馬小備也校有左右則良馬一種者四百三十
 二匹五種合二千一百六十匹鴑馬三之則為千二
 百九十六匹五良一鴑凡三千四百五十六匹然後
 王馬大備詩云騋牝三千此謂王馬之大數與麗耦
 也鴑馬自圉至馭夫凡馬千二十四匹與三良馬之
 數不相應八皆宜為六字之誤也師十二匹趣馬七
[019-32a]
 十二匹則馭夫四百三十二匹矣然後而三之既三
 之無僕夫者不駕於五路卑之也 疏曰言養乘之
 者已下皆四四為耦是因養馬而乘習之 乘繩證
 反皁才早反趣倉走反繫音計廏音救騋音來
天子十有二閑馬六種邦國六閑馬四種家四閑馬二

 註曰降殺之差每廏為一閑諸侯有齊馬道馬田馬
 大夫有田馬各一閑其鴑馬則皆分為三焉 趙商
[019-32b]
 問大夫采地四甸一甸稅又給王其餘三甸才有馬
 十二匹與校人職相校甚異曰此馬皆君所制為非
 謂民賦司馬灋甸有戎馬四匹長轂一乘此為民出
 軍賦無與於天子國馬之數事條未理而多紛紜
○凡馬特居四之一
 註曰欲其乘之性相似也物同氣則心一鄭司農云
 四之一者三牝一牡 殺音曬
春祭馬祖執駒
[019-33a]
 註曰馬祖天駟也孝經説曰房為龍馬鄭司農云執
 駒無令近母猶攻駒也二嵗曰駒三嵗曰駣𤣥謂執
 猶拘也春通淫之時駒弱□氣未定為其乘匹傷之
 疏曰春時通淫求馬蕃息故祭馬祖
○夏祭先牧頒馬攻特
 註曰先牧始養馬者其人未聞夏通淫之後攻其特
 為其蹄齧不可乘用鄭司農云攻特謂騬之 疏曰
 祭先牧者夏草茂求肥充
[019-33b]
○秋祭馬社臧僕
 註曰馬社始乘馬者世本作曰相士作乘馬鄭司農
 云臧僕謂簡練馭者令皆善也𤣥謂僕馭五路之僕
  疏曰秋時馬肥盛可乘用故祭始乘馬者
○冬祭馬步獻馬講馭夫
 註曰馬步神為災害馬者獻馬見成馬於王也馭夫
 馭貳車從車使車者講猶簡習 駣音肇騬音繩相
 息亮反
[019-34a]
凡大祭祀朝覲㑹同毛馬而頒之
 註曰毛馬齊其色也頒授當乘之 疏曰此三者皆
 須馬從王毛馬者案毛詩𫝊云宗廟齊毫尚純也戎
 事齊力尚强也田獵齊足尚疾也爾雅亦云雖據宗
 廟至於田獵軍旅既尚疾尚力亦尚色也詩云四騵
 彭彭武王所乘又云四鐵孔阜秦襄公以田是齊色
 不専據宗廟
○飾幣馬執扑而從之
[019-34b]
 註曰鄭司農云校人主飾之也幣馬以馬遺人當幣
 處者也聘禮曰馬則北面奠幣于其前士喪禮下篇
 曰薦馬纓三就入門北面交轡圉人夾牽之馭者執
 䇿立于馬後 扑普卜反遺惟季反
凡賓客受其幣馬
 註曰賓客之幣馬來朝覲而享王者
大喪飾遣車之馬及塟埋之
 註曰言埋之則是馬塗車之芻靈
[019-35a]
田獵則帥驅逆之車
 註曰帥猶將也
凡將事於四海山川則飾黃駒
 註曰四海猶四方也王巡守過大山川則有殺駒以
 祈沈禮與玉人職有宗祝以黃金勺前馬之禮 疏
 曰山川地神土色黃故用黄駒
凡國之使者共其幣馬
 註曰使者所用私覿 疏曰使者王使之下聘問諸
[019-35b]
 侯者上文飾幣馬是以馬遺人灋非聘故無私覿前
 賓客來朝聘不言私覿者諸侯之臣於天子不敢行
 私覿故也
凡軍事物馬而頒之
 註曰物馬齊其力 陳及之曰亦頒於官府共軍事
 者耳不然校人六廏安能及庶民乎
等馭夫之祿
 註曰馭夫於趣馬僕夫為中舉中見上下
[019-36a]
宫中之稍食
 註曰師圉府史以下也鄭司農云稍食曰廩 項平
 甫曰廏庫皆近王宫一云馬有養于内非也
○趣馬掌贊正良馬而齊其飲食簡其六節
 註曰贊佐也佐正者謂校人臧僕講馭夫之時簡差
 也節猶量也差擇王馬以為六等
掌駕說之頒
 註曰用馬之次第 疏曰凡用馬當均勞逸故駕說
[019-36b]
 須依次第 說音税
辨四時之居治以聽馭夫
 註曰居謂收庌所處治謂執駒攻特之屬 疏曰馬
 二月已前八月已後在廏二月已後八月已前在牧
 故云四時也趣馬下士屬馭夫中士故云聽馭夫
 庌音雅後同
○巫馬掌養疾馬而乘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受財于
校人
[019-37a]
 註曰乘謂驅步以𤼵其疾知所疾處乃治之相助也
  疏曰巫知馬祟醫知馬疾疾則以藥治之祟則辨
 而祈之二者相須故巫助醫也受財者謂共祈具及
 藥直
○馬死則使其賈粥之入其布于校人
 註曰布泉也鄭司農云賈謂其屬官小吏賈二人粥
 賣也 相息亮反註同疏如字賈音古粥音育祟音
 嵗
[019-37b]
○牧師掌牧地皆有厲禁而頒之
 註曰頒馬授圉者所牧處 疏曰厲禁謂可牧馬之
 處亦使其地之民遮䕶禁止不得使民輙放牛馬
○孟春焚牧
 註曰焚牧地以除陳生新草也
○中春通淫
 註曰中春隂陽交萬物生之時可以合馬之牝牡也
 月令季春乃合累牛騰馬遊牝于牧秦時書也秦地
[019-38a]
 寒凉萬物後動
○掌其政令凡田事贊焚萊
 註曰焚萊者山澤之虞 中音仲
○廋人掌十有二閑之政教以阜馬佚特敎駣攻駒及
祭馬祖祭閑之先牧及執駒散馬耳圉馬
 註曰九者皆有政教焉阜盛壯也詩云四牡孔阜杜
 子春云佚當為逸鄭司農云馬三嵗曰駣二嵗曰駒
 散讀為中散大夫之散謂聒馬耳母令善驚也𤣥謂
[019-38b]
 逸者用之不使甚勞安其血氣也敎駣始乘習之也
 攻駒騬其蹄齧者閑之先牧先牧制閑者散馬耳以
 竹括押其耳頭動搖則括中物後遂串習不復驚 鄭
 剛中曰攷此文二及字之義當為七事耳廋人職卑
 安得主馬祖之祭於校人祭馬祖之時已則祭閑之
 先牧於校人命執駒之時已則散馬耳圉馬 王介
 甫曰圉馬則成馬而圉之圉馬以校人執駒為節也
  佚音逸聒古活反
[019-39a]
正校人員選
 註曰校人謂師圉也 王介甫曰正其員使員稱馬
 數正其選使選惟其能
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
 註曰大小異名爾雅曰騋牝驪牡𤣥駒褭驂鄭司農
 云以月令曰駕蒼龍 王介甫曰小大異名使各從
 其類以待乘頒及以為種 鄭剛中曰校人不辨六
 馬之屬廋人職卑乃於此言龍騋之尺寸何耶盖十
[019-39b]
 二閑之廣二千五百餘匹之多馬有超然卓異藏乎
 其中人所不見自非主者表而出之則神駿之才逐
 電之足誰其知之故特於廋人言之 褭奴了反
○圉師掌敎圉人養馬春除蓐釁廏始牧夏庌馬冬獻
馬射則充椹質茨牆則剪闔
 註曰蓐馬兹也馬既出而除之新釁焉神之也春秋
 傳曰凡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庌廡也廡所以庇馬
 凉也充猶居也茨盖也闔苫也椹質剪闔圉人所習
[019-40a]
 也 徐氏曰椹質以木為之縛草以代侯者剉草為
 苫苫之以盖牆也 蓐音辱庌五稼反茨在私反闔
 戸獵反廡亡甫反縳房入聲剉千臥反苫傷占反
○圉人掌養馬芻牧之事以役圉師
 註曰役者圉師使令焉
凡賓客喪紀牽馬而入陳
 註曰賓客之馬王所以賜之者詩云雖無予之路車
 乘馬喪紀之馬啟後所薦馬 疏曰雖同牽馬入陳
[019-40b]
 賓客與喪紀所陳有異賓客則在館天子使人就館
 而陳之若喪紀則天子將塟朝廟時在祖廟中陳設
 明器之時遣人薦馬及纓入廟陳之
○廞馬亦如之
 註曰廞馬遣車之馬人捧之亦牽而入陳
○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
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榖
六畜之數要周知其利害
[019-41a]
 註曰天下之圖如今司空輿地圖也鄭司農云東方
 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貉狄𤣥謂閩蠻之
 别也國語曰閩芊蠻矣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國
 數也財用泉榖貨賄也利金錫竹箭之屬害神姦鑄
 鼎所象百物也爾雅曰九夷八蠻六戎五狄謂之四
 海 坡謂周知其利害者周知其山川江湖之支湊
 可以設險之利與要害之處也
○乃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
[019-41b]
 註曰貫事也 疏曰使同其事利不失其所也 鄭
 剛中曰自中國以至夷狄兼舉而周知之矣乃若國
 之有九州為五政之所加七賦之所養王者所治之
 區域也必使貫無不同則九州共貫利無不同則四
 海䝉利 閩梅巾反貉孟白反芈音弭
東南曰揚州
 易彦祥曰禹貢揚州之域東距海北據淮故曰淮海
 惟揚州殷人以淮入徐故揚州止謂之江南周人復
[019-42a]
 以淮入揚而循禹之舊不言淮海而曰東南者變禹
 貢之文也
○其山鎮曰㑹稽其澤藪曰具區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其利金錫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鳥獸其榖宜稻
 註曰鎮名山安地徳者也大澤曰藪浸可以為陂灌
 溉者錫鑞也箭蓧也鳥獸孔雀鸞鵁鶄犀象之屬
 顧景范曰㑹稽山在浙江紹興府城東南十二里具
 區即太湖也亦曰震澤在江南蘇州府西南五十里
[019-42b]
 接常州府及浙江湖州府界三江一曰松江自太湖
 分流出蘇州吳江縣南長橋口至嘉定縣東南四十
 里吳松口入海一曰婁江亦自太湖分流經蘇州城
 東至太倉州東南七十里劉家河口入海一曰東江
 亦自太湖分流從吳江縣東南入浙江嘉興府境至
 海鹽縣東北三十五里乍浦入海今由江南松江府
 合松江入海五湖孔氏云太湖東岸五彎曰菱湖游
 湖莫湖貢湖胥湖水瀰漫而灘淺者曰藪窪下而鍾
[019-43a]
 水者曰浸 王介甫曰九州之序禹貢始於冀次以
 兖而終於雍職方始於揚次以荆而終於并者盖禹
 貢言治水之序職方言逺近之序治水自帝都而始
 然後順水性所便自下而上故自兖至雍而止以逺
 近言之則周之化自北而南以南為逺故闗睢鵲巢
 之詩分為二南漢廣亦言文王之道被于南國徳化
 所及以逺為至故也始於揚州則以揚在東南次以
 荆則以荆在正南終於并則以并在正北先逺而後
[019-43b]
 近也 㑹古外反陂彼冝反鑞音獵篠素了反鵁音
 交鶄音精
正南曰荆州
 易彦祥曰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殷之荆州南不言
 衡陽循禹之舊也其北境則曰漢南以地志攷之荆
 山在南郡臨沮縣即今荆門軍當陽縣之地漢水又
 在其北正屬襄陽言漢南則殷之荆州實跨荆山之
 北至周復以荆門之北屬豫復禹封域以荆及衡陽
[019-44a]
 為荆州荆山即南條衡山即南嶽皆在正南之地故
 曰正南
○其山鎮曰衡山其澤藪曰雲瞢其川江漢其浸潁湛
其利丹銀齒革其民一男二女其畜宜鳥獸其榖宜稻
 註曰潁出陽城宜屬豫州在此非也齒象齒也革犀
 兕革也杜子春云湛或為淮 顧景范曰衡山在湖
 廣衡州府衡山縣西三十里雲瞢在湖廣徳安府城
 南五十里江水𤼵原四川成都府茂州西北之岷山
[019-44b]
 厯梁荆揚三州之域至今江南揚州府海門縣東入
 海漢水𤼵原于陜西漢中府沔縣西嶓冢山至湖廣
 漢陽府城東北入大江潁水𤼵原河南府登封縣東
 陽乾山至江南鳯陽府潁州潁上縣界入淮湛未詳今河
 南汝州境内有湛水二水本在禹貢豫州之域 瞢
 鳴鳯反湛直減反
河南曰豫州
 昜彦祥曰禹貢荆河惟豫州其封在大河之南南條
[019-45a]
 荆山之北故曰荆河殷之豫州則南境距漢北境接
 河故曰河南周人於豫州亦曰河南而南境則仍禹
 貢之舊不曰荆河互文以見也
○其山鎮曰華山其澤藪曰圃田其川滎雒其浸波溠
其利林漆絲枲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擾其榖宜五

 註曰波讀為播禹貢曰滎播既都春秋𫝊曰楚子除
 道梁溠營軍臨隨則溠宜屬荆州在此非也林竹木
[019-45b]
 也六擾馬牛羊豕犬雞五種黍稷菽麥稻 顧景范
 曰華山在陜西西安府華州華陰縣南十里圃田在
 開封府中牟縣西北七里滎滎澤也今開封府鄭州
 滎澤縣是洛水出陜西西安府商州南冢嶺山至河
 南府鞏縣北入河波水通典云出歇馬嶺在今汝州
 魯山縣西北溠水通典云出黃山在今湖廣襄陽府
 &KR0037陽縣東北 滎戸扃反溠音詐播音波都張魚反
正東曰青州
[019-46a]
 易彦祥曰禹貢有青有兖有徐殷并青於徐而徐兼
 揚州之淮故江南曰揚州周復以淮歸揚而并徐於
 青正在畿東故曰正東
○其山鎮曰沂山其澤藪曰望諸其川淮泗其浸沂沭
其利蒲魚其民二男二女其畜宜雞狗其榖宜稻麥
 註曰二男二女數等似誤也盖當與兖州同二男三
 女鄭司農云淮或為睢沐或為洙 顧景范曰沂山
 在青州府臨朐縣南百五十里孟豬在河南歸徳府
[019-46b]
 虞城縣禹貢屬豫州淮水𤼵原河南南陽府唐縣東
 南桐柏山至江南淮安府安東縣東北入海泗水出
 兖州府泗水縣東陪尾山至江南淮安府清河縣南
 入淮今名南清河沂水出青州府莒州沂水縣西北
 雕厓山至淮安府邳州南入泗沭水出臨朐縣沂山
 至淮安府安東縣西入淮 沭音述朐音劬厓音崖
河東曰兖州
 易彦祥曰夏殷皆言濟河惟兖州謂東河之東濟水
[019-47a]
 之北也周人以青兼徐而兖州又得越乎濟之東南
 故徐之岱山職方以為兖之所鎮徐之大野職方以
 為兖之澤藪是也故曰河東
○其山鎭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其川河泲其浸廬維
其利蒲魚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擾其榖宜四種
 註曰廬維當為雷雍字之誤也禹貢曰雷夏既澤雍
 沮㑹同雷夏在城陽四種黍稷稻麥 顧景范曰岱
 泰山也在濟南府泰安州北五里大野在兖州府濟
[019-47b]
 寕州鉅野縣東五里河從西域崑崙山至陜西西寕
 衛積石山乃入中國厯雍豫冀兖四州之域東北入
 海今從東南合淮入海濟水𤼵原河南懷慶府濟源
 縣西王屋山至山東濟南府濵州利津縣東入海亦
 曰大清河廬水在濟南府長清縣西廢盧縣境濰水
 出青州府莒州西北箕屋山至萊州府濰縣東北入
 海禹貢屬靑州 泲子禮反沮七餘反
正西曰雍州
[019-48a]
 易彦祥曰禹貢有雍有梁故梁為正西而雍為西北
 殷周皆省梁入雍故雍州為正西
○其山鎭曰嶽山其澤藪曰弦蒲其川涇汭其浸渭洛
其利玉石其民三男二女其畜宜牛馬其榖宜黍稷
 註曰鄭司農云弦或為汧蒲或為浦 顧景范曰嶽
 山在陜西鳯翔府隴州南百四十里弦蒲在隴州西
 四十里涇水出陜西平凉府城西南笄頭山至西安
 府高陵縣西南入渭汭水出弦蒲藪東北厯平凉府
[019-48b]
 境至西安府邠州長武縣而合于涇渭水出陜西臨
 洮府渭原縣西鳥鼠山至西安府華州華陰縣北入
 大河洛水出慶陽府城東北廢洛原縣南流合漆沮
 二水至西安府同州朝邑縣南而入渭通典曰洛即
 漆沮也 汭如鋭反汧口千反
東北曰幽州
 易彦祥曰舜十二州本有幽州水土既平以冀為帝
 都省幽入冀殷人南都河南之亳復舜幽州之名周
[019-49a]
 人又以幽州兼殷之營州實禹貢青州隔海東北之
 境故曰東北
○其山鎮曰醫無閭其澤藪曰貕養其川河泲其浸菑
時其利魚鹽其民一男三女其畜宜四擾其榖宜三種
 註曰四擾馬牛羊豕三種黍稷稻杜子春讀貕為奚
 顧景范曰醫無閭山在遼東廣寧衛西五里貕養在
 山東登州府萊陽縣在禹貢屬青州菑水在濟南府
 淄川縣東南七十里時水在靑州府臨淄縣西二十
[019-49b]
 五里 易彦祥曰經於兖州言其川河泲盖兖州北
 距河而南據泲禹貢言濟河惟兖州則惟兖州之川
 宜也幽州逺在東北於河泲何與盖幽州雖跨有遼
 水為東北而實西南越海兼有青州之東北境所以
 琅琊郡之貕養澤泰山郡之淄水千乘郡之時水皆
 在幽州之域光武十三年以遼東屬青州二十四年
 還屬幽州是知幽州實可以有青州王璜張楫云九
 河䧟海中是九河未䧟之前凡登萊海岸及濵滄二
[019-50a]
 州之東境皆在幽州之地與兖州東西分界故其川
 同於河泲 貕音兮菑禹貢作淄
河内曰冀州
 易彦祥曰舜十有二州有幽有并有冀水土既平之
 後以冀為堯都省十有二州之幽并入焉以餘州凖
 之則知禹貢冀州東西南之三面距河南而北境則
 越平常山今之燕雲營平諸州皆其地也殷人復以
 冀州北境復舜之幽州而東西南皆禹迹之舊盖東
[019-50b]
 河之西西河之東南河之北也故曰兩河間周人又
 分冀而復舜之并州故曰河内而已
○其山鎮曰霍山其澤藪曰楊紆其川漳其浸汾潞其
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榖宜黍稷
 顧景范曰霍山在今山西平陽府霍州東南三十里
 爾雅秦有楊紆未詳漳水有二濁漳出山西潞安府
 長子縣西𤼵鳩山清漳出太原府平定州樂平縣西
 南少山至河南彰徳府臨漳縣西合焉其下流復分
[019-51a]
 為二或從直隷河間府獻縣合滹沱河或從山東東
 昌府館陶縣合衛河汾水出太原府静樂縣北管涔
 山至平陽府蒲州榮河縣西入太河潞水闞駰曰即
 濁漳水也今潞安府城西南二十里濁漳經焉土人
 猶呼為潞水通典曰潞河在密雲縣即今順天府境
 内之白河也 滹喚胡反沱唐何反涔鋤林反
正北曰并州
 易彦祥曰舜有并州禹貢以并入冀州殷因之周復
[019-51b]
 分冀復舜并州以天下之勢言之冀州在西河之東
 雍州在西河之西并州介乎雍冀之間故曰正北
○其山鎮曰恆山其澤藪曰昭餘祁其川虖池嘔夷其
浸淶易其利布帛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五擾其榖宜
五種
 註曰五擾馬牛羊犬豕五種黍稷菽麥稻也凡九州
 及山鎮澤藪言曰者以其非一曰其大者耳此州界
 揚荆豫兖雍冀與禹貢畧同青州則徐州地也幽并
[019-52a]
 則青冀之北也無徐梁 顧景范曰恆山在直𨽻真
 定府定州曲陽縣西北百四十里昭餘祁在太原府
 祈縣東七里虖沱水出太原代州繁畤縣東北秦戲
 山至直𨽻河間府静海縣北小直沽入海嘔夷水出
 山西大同府蔚州靈丘縣西北高是山一名唐河至
 直𨽻保定府安州北合于易水淶水在保定府易州
 淶水縣東北三十里亦名北易水易水在保定府安
 州城北亦名南易水 李氏曰禹貢無幽并職方無
[019-52b]
 梁徐盖周合梁徐于雍靑分冀野為幽并攷工記言
 天下之大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焉兩川之間必有涂
 焉廣谷大川風俗之所以分故推其高且大者先正
 之然後九州可别如大山定而山之西為兖大河定
 而河之南為豫此分畫之要也 陳氏曰九州山川
 澤藪各在職方不屬諸侯之版觀詩不以圃田係鄭
 春秋不以沙麓係晉畧可覩矣周季諸侯始擅不朌
 之利齊幹山海而桃林之塞郇瑕之地晉實私之此
[019-53a]
 諸侯所以僭侈王室所以衰微也 并卑盈反虖喚
 胡反池徒多反嘔焉侯反朌頒同塞音賽
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
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
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服又
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
外方五百里曰鎮服又其外方五里曰藩服
 註曰服事天子也詩云侯服于周
[019-53b]
凡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
侯方三百里則七伯方二百里則二十五子方百里則
百男以周知天下
 註曰以此率徧知四海九州邦國多少之數也方千
 里者為方百里者百以方三百里之積以九約之得
 十一有竒云七伯者字之誤也周九州之界方七千
 里七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十九其一為畿内餘四
 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周公變殷湯之制雖小
[019-54a]
 國地皆方百里是每事言則者設灋也設灋者以待
 有功而大其封一州之中以其千里封公則可四又
 以其千里封侯則可六又以其千里封伯則可十一
 又以其千里封子則可二十五又以其千里封男則
 可百公侯伯子男亦不是過也州二百一十國以男
 備其數焉其餘以為附庸四海之封黜陟之功亦如
 之雖有大國爵稱子而已鄭司農云此制亦見大司
 徒職 坡謂此九灋所謂制畿封國以正邦國也有
[019-54b]
 公侯伯子男之異爵則設儀辨位以等邦國亦在中
 焉
凡邦國小大相維
 註曰大國比小國小國事大國各有屬相維聫也
 疏曰王制云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
 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
 伯彼雖是殷制亦可證各有屬相維聫之意
○王設其牧
[019-55a]
 註曰選諸侯之賢者為牧使牧理之 坡謂此與上
 節即九灋所謂建牧立監以維邦國也而比小事大
 以和邦國亦在其中焉 比毗志反
制其職各以其所能
 註曰牧監參伍之屬用能所任秩次 坡謂制其職
 各以所能則賢與功可得有為而所以作邦國在此
 矣
制其貢各以其所有
[019-55b]
 註曰國之地物所有 坡謂此一節即九灋所謂施
 貢分職以任邦國也
王將巡守則戒于四方曰各修平乃守攷乃職事無敢
不敬戒國有大刑
 註曰乃猶女也守謂國竟之内職事所當共具
○及王之所行先道帥其屬而巡戒令
 註曰先道先由王所從道君前行其前日所戒之令
○王殷國亦如之
[019-56a]
 註曰殷猶衆也十二歲王若不巡守則六服盡朝謂
 之殷國其戒四方諸侯與巡守同 疏曰王殷國所
 在無常或在畿内國城外即為之或向畿外諸侯之
 國行之故有戒令之事 巡守音狩女音汝竟音境
○土方氏掌土圭之灋以致日景
 註曰致日景者夏至景尺有五寸冬至景丈三尺其
 間則日有長短
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國都鄙
[019-56b]
 註曰土地猶度地知東西南北之深而相其可居者
 宅居也 坡謂邦國都鄙兼王國侯邦畿内畿外皆
 在焉 相息亮反度待洛反深音諗
以辨土宜土化之灋而授任地者
 註曰土宜謂九榖植穉所宜也土化地之輕重糞種
 所宜用也任地者載師之屬 疏曰既為土方氏非
 直度地相宅亦當相地所宜故須辨之授謂以書作
 灋授之 黄文叔曰所謂景短多寒景長多暑景朝
[019-57a]
 多陰景夕多風土宜土化由是而有其灋焉
王巡守則樹王舍
 註曰為之藩羅 疏曰謂若掌舍設梐枑之時則此
 官亦為王於外周帀樹藩羅
○懷方氏掌來逺方之民致方貢致逺物而送逆之達
之以節
 註曰逺方之民四夷之民也諭徳延譽以來之逺物
 九州之外無貢灋而至者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
[019-57b]
 節 坡謂逺方之民非直四夷也自他州而來者皆
 是逺物非直藩國之貨也凡貿遷有無者皆是上土
 方既使其有奠居此官主綏懐之令相來往也
治其委積館舍飲食
 註曰續食其往來 疏曰案遺人云十里有廬廬有
 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積
○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
 註曰津梁相湊不得䧟絶
[019-58a]
通其財利
  註曰茂遷其有無
同其數器
  註曰權衡不得有輕重
壹其度量
 註曰尺丈釜鍾不得有大小
除其怨惡
 註曰怨惡邦國相侵虐
[019-58b]
同其好善
 註曰所好所善謂風俗所高尚 坡謂馮弱犯寡則
 眚之司馬之九伐也以俗敎安司徒之十二敎也妄
 意此官皆柔逺人之事抑文承通財利之後則除其
 怨惡者禁土著為孤客患同其好善者彼此地産交
 相好善則茂遷者利其息上懐方來逺方之民此官
 達其道路以濟不通也懷方致逺物此官為之均平
 使樂來往也
[019-59a]
○訓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與其上下之志
 註曰道猶言也為王説之四方諸侯也上下君臣也
誦四方之𫝊道
 註曰𫝊道世世所𫝊説往古之事也為王誦之若今
 論聖徳堯舜之道矣 疏曰政事及上下之志知則
 向玊道未必誦之古昔之善道恒誦之在口王問則
 為王誦之
正嵗則布而訓四方
[019-59b]
 註曰布告以敎天下使知世所善惡 坡謂四方政
 事與上下之志皆有善惡王既知之則布而訓之使
 善者知勉惡者知改且以𫝊道訓之使則古昔
而觀新物
 註曰四時於新物出則觀之以知民志所好惡志淫
 行辟則當以政敎化正之 黃文叔曰布而訓四方
 使述其舊美也觀新物察風俗之變也
○形方氏掌制邦國之地域而正其封疆無有華離之
[019-60a]

 註曰華讀為&KR0992哨之&KR0992正之使不&KR0992邪離絶 疏曰
 形方氏主知四方土地形勢故使掌作邦國之地域
 大小形勢又當正其封疆勿使相侵&KR0992者兩頭寛中
 狹邪者一頭寛一頭狹
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
 註曰比猶親也 鄭剛中曰其所以使地不華離者
 盖使小國近大國事之以自立大國近小國比之以
[019-60b]
 自固然非形方氏制其地形使各相聫屬雖欲使小
 大相事相比不相侵其疆埸亦不可得也 華音誇
 &KR0992若哇反哨羊售反
○山師掌山林之名辨其物與其利害而頒之于邦國
使致其珍異之物
 註曰山林之名與物若岱畎絲枲嶧陽孤桐矣利其
 中人用者害毒物及螫噬之蟲獸 疏曰此山師及
 下川師原師等皆是遥掌畿外邦國之内山川原隰
[019-61a]
 之等使出税珍異以供王家也 畎古犬反嶧音亦
 螫音釋
○川師掌川澤之名辨其物與其利害而頒之于邦國
使致其珍異之物
 註曰川澤之名與物若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澤
 之萑蒲 萑音丸
○邍師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墳衍邍隰之名
 註曰地名謂東原大陸之屬
[019-61b]
物之可以封邑者
 註曰物之謂相其土地可以居民立邑 疏曰小司
 徒云四井為邑據田中千室之邑據城二者皆須物
 色其善惡然後封民 劉執中曰此謂五等封國之
 餘地未有邑以管其民者不爾則諸侯吞之矣 可
 以賛司馬正邦國之封疆 邍同原
○匡人掌達灋則匡邦國而觀其慝使無敢反側以聽
王命
[019-62a]
 註曰灋則八灋八則也邦國之官府都鄙亦用焉慝
 姦偽之惡也反側猶背違灋度也書曰無反無側王
 道正直
○撢人掌誦王志道國之政事以巡天下之邦國而語

 註曰道猶言也以王之志與政事諭説諸侯使不迷
 惑
使萬民和説而正王面
[019-62b]
 註曰面猶鄉也使民之心曉而正鄉王 疏曰以上
 二事向諸侯説之使諸侯化民而萬民正鄉于王
 撢音探語魚據反和説音悦鄉音向
○都司馬掌都之士庶子及其衆庶車馬兵甲之戒令
 註曰庶子卿大夫士之子車馬兵甲備軍𤼵卒疏
 曰士適子庶子其支庶若王家有軍事徴兵于采地
 都鄙則都司馬以書致於士庶子有此衆庶車馬兵
 甲之戒令士庶子受而行之
[019-63a]
以國灋掌其政學
 政謂軍之賦税也學修徳學道 王次㸃曰古者國
 之子弟無時不知敎無處不有學退在學校受教於
 司樂大胥諸子進在王所受敎於師保氏入而宿衛
 有宫伯案其在版者而教之出而守禦有都司馬掌
 其政學以教之出入進退教未嘗不行乎其間非若
 後世之敎止於庠序而庠序之教又為具文
以聽國司馬
[019-63b]
 註曰聽者受行其所徴為也國司馬大司馬之屬皆
 是
家司馬亦如之
 註曰大夫家臣為司馬者春秋𫝊曰叔孫氏之司馬
 &KR0934戾 &KR0934子公反
 坡謂大司馬掌邦政而以兵事為先故凡兵甲車馬
 之政隸僕御從之官九州邦國之形勝阨塞要害皆
 屬焉軍無賞士不往凡軍以賞為先故首司勲軍行
[019-64a]
 以馬故馬質次之軍舍有壘故量人次之小子斬羊
 牲徇陳示罰也次之羊人共羊牲又次之繼以司爟
 者火政兵事之要也設險守固制勝於未形故掌固
 司險掌疆候人次之譏察非常簫勺羣慝故環人之
 察巡挈壺之序𣝔又次之射以習戰兵事所急故射
 人次之服不射鳥羅氏掌畜四職皆因射而及故并
 屬之焉司士辨論官材進退爵禄古司馬之遺也抑
 朝為卿士大夫軍為將帥司馬師中丈人得賢非要
[019-64b]
 乎而諸子之治國子司右之治戎右皆此意也自是
 以下至圉人數十職則詳衛王之政虎賁旅賁夾衛
 王車節服方相皆因衛車而及故相次焉大僕小臣
 祭僕御僕隸僕王之出入或駟乘或先後皆武衛之
 官又次之王車有五路乘車之冕弁各有宜故弁師
 次之車中甲兵戈盾弓矢具故司甲司兵司戈盾司
 弓矢繕人稾人次之戎右齊右道右為車右者所謂
 勇士也大馭戎僕齊僕道僕田僕馭夫御車者所謂
[019-65a]
 僕夫也馬以駕車次之校人趣馬巫馬牧師廋人圉
 師圉人皆掌馬官也然馬質不列此者盖馬質所給
 者軍馬此所共者王馬職掌不同文亦異設宜矣職
 方土方懐方合方訓方形方以及山師川師原師匡
 人撢人皆所以柔逺人懐諸侯且秉天下之土地形
 勢山川林澤原野之險易而遏其僭侈施訓道匡正
 之灋以釋其悖心可銷兵於未形止亂於未萌者都
 家司馬在食邑采地中故附見焉盖愚聞於元兄而
[019-65b]
 推廣其意如此自大司馬至職末為官凡七十
 
 
 
 
 
 
 周禮述註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