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60 書義矜式-元-王充耘 (WYG)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書義矜式卷五
            元 王充耘 撰
  周書
   召誥
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旦曰其作大邑其自時配皇
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時中又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
 大臣勉言以宅中圗治無非所以為天人計也盖王
[005-1b]
 者天人之主所以繼天而出治者也故召公吿成王
 以紹上帝服土中為居洛之先務也而中舉周公之
 言以實之末以其效期之其丁寧反覆之意至深切
 矣夫紹上帝所以承乎天服土中所以治乎人洛邑
 初政二者而已周公營洛之初嘗謂作此大邑自是
 可以配天毖祀自是可以宅中治民其素定之謀固
 已如此王能如是則豈惟無負周公之所屬望亦且
 上可以保天命而下可以福斯民其效有不期然而
[005-2a]
 然者矣召告之書云云/天生民而不能自治立之君
 以治之君也者所以繼天立極而代天理物者也故
 建邦設都以亂民者所以奉天道克相上帝者在於
 綏四方不如是則俯有愧於民而仰有負於天矣其
 何以居天人之間哉洛邑告成成王始武於天下元
 子於四方為新辟天秩天敘自我而惇庸天命天討
 自我而刑賞任大責重有不可諉之於他人者是意
 也豈惟召公言之於宅洛之日在周公已言之於作
[005-2b]
 洛之先矣盖作洛者武王之志周公成王成之召公
 實先經理之君臣之間其所以深謀逺慮者果何如
 也盖洛者天地之中風雨所㑹隂陽所和四方朝聘
 貢賦之道均而逺近勞逸之費等今王逺在鎬京而
 即宗周去西土而即宅東土南望三途北望嶽鄙顧
 瞻兩河粤瞻洛伊豈徒曰據要會以觀方來都形勢
 以制六合所以定鼎郟鄏而卜世卜年者正惟畏天
 命而悲人窮殆將以是惟稱秩元祀𤼵政施仁之本
[005-3a]
 也故自是而對越上帝享答神祗則齊明盛服以承
 祭祀可以達此精誠之徳而無愧自是而宅中圖治
 則惇典庸禮命徳討罪而惟新之政可以放諸四海
 而無不準盖其配天毖祀即所謂紹上帝自時中乂
 即所謂服土中召公今日之所言即周公前日之所
 告者也雖然此特言其事之當然者耳未及其效也
 夫能紹上帝則天命之在我者一成而不變而上可
 以得乎天是即配天毖祀之效也能自服土中則能
[005-3b]
 咸和小民以為今日之休而下可以安乎民是即自
 時中乂之效也克綏先王之禄而永底烝民之生其
 皆在於此乎周公之誥曰王肇稱殷禮祀於新邑咸
 秩無文又曰其自時中乂萬邦咸休惟王有成績其
 言非不深&KR0704著明而召公之誥又且反覆而懇至懼
 其信之不篤又且申以同列之言慮其行之不力而
 期以必然之效一篇之中於天命民心屢致意焉而
 䆒其終以諴小民為祈天命之本以疾敬徳為諴小
[005-4a]
 民之本大臣之於國家長謀逺慮盖如此以成王之
 賢而又有周召為之左右此其所以能為成周建無
 窮之基也歟
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有周御事節性惟日其邁王
敬作所不可不敬徳
 相觀而善者君之所以善其臣修已以敬者君之所
 以敬其身盖君者臣之主始而以臣率臣者君也終
 而敬身以率臣者亦君也豈有敬身之不至而足以
[005-4b]
 善其臣者哉是故召公告成王以服御士不徒曰周
 御士節性而已而首曰王者盖欲成王以善臣為己
 責也不徒曰敬作所以敬徳而已而復曰王敬作所
 盖欲成王以為己任也無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雖令不從其是之謂乎
   洛誥
伻來毖殷乃命寧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
享予不敢宿則禋于文王武王
[005-5a]
 賢君因頑民之戒而盡其敬於大臣大臣舉明禋之
 賜而伸其敬於前聖不以常人之禮而待夫聖臣賢
 王之敬其臣者然也不敢受非常之禮而必以致之
 前聖聖臣之敬其君者然也使聖人而遽以神明之
 禮自居則非所以為聖人矣周公治洛功成成王
 使人至洛教戒庶殷就致綏寧之命而其為禮也有
 秬鬯二卣焉曰明禋曰拜手稽首休享則其所以待
 周公者不以君臣之分而以神明之禮矣而周公不
[005-5b]
 敢偃然受其禮也則禋于文王則禋于武王舉成王
 之賜而伸其敬於前聖則君臣兩盡其道矣吁此其
 所以為周公也歟云云/嘗謂君之所以待臣臣之所
 以事君各盡其敬而已不以非常之禮待非常之功
 非所以敬大臣也自居以非常之功而安受非常之
 禮非所以敬其君也成王之於周公不敢輕其禮而
 待之以神明周公之於成王不敢受其禮而致之於
 文武其此之謂乎周公之意若曰甚哉王之待我其
[005-6a]
 敬也惟彼殷民宻邇王室而恐其猶未式厥訓者焉
 席寵惟舊而慮其無不驕滛矜誇者焉因使者之來
 致戒飭之命因以綏寧于我而有秬鬯二卣之賜秬
 者何一稃二米和氣之所生也鬯者何鬱金香草合
 秬黍以為酒也盛之以二中尊焉豈非宗廟之祭而
 用之以祼者乎禮莫重於祼而其致之之辭則曰此
 明潔而禋祭之酒今王拜手稽首致其休美以享公
 則其待我也盖待以神明之禮而不復拘拘以君臣
[005-6b]
 之分矣雖然待我以非常之禮者人君之道也而非
 我之所敢當也雖曰朝廷之制有大賓客以享之之
 禮而莫異於祭然我之自視猶常人也秬鬯二卣以
 致其明禋拜手稽首以言其休享果何為而施於我
 耶祭有三宿之禮謂進爵於神也而在我則有所不
 敢當者矣却人君之賜則為不恭受神明之禮則為
 有歉於此無以處之思昔穆考文王於昭于天固洋
 洋乎其如在也越乃昭考武王以孝以享在我後人
[005-7a]
 之所不敢忘也以王之禋我者而禋于文王武王則
 於義安而於理當矣非惟無愧於今王亦庶幾其無
 愧於前聖矣非周公其能處之得宜如是耶嘗觀周
 公之宅洛也以天事言則洛者天地之中隂陽之所
 會風雨之所交以人事言則四方朝聘貢賦道理均
 焉欲其君紹上帝而服土中也又不但如是而已以
 距妹邦為近懲三監之難遷殷頑民於是作王都以
 鎮服姦雄之心則周公之功宗廟萬世之功也有非
[005-7b]
 常之功則宜有非常之禮今而因有毖殷之使則其
 受明禋休享非過也有大美而不居周公之聖何可
 及耶抑周公之禋于文王武王非有他也期成王以
 恵篤敘萬年厭于乃徳而已公之心果有頃刻而忘
 其忠愛者乎
其大惇典殷獻民亂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其自時
中乂萬邦咸休惟王有成績
 厚文獻以為化今傳後之本則可宅中土而致治定
[005-8a]
 功成之效矣此周公之告成王不惟勉之以為治之
 要而且期之以致治之效也昔者成王遷洛邑周公
 欲其大厚於典章及殷之賢者使治為新辟足以觀
 視於四方作周恭先足以垂憲於後世則欲為化今
 傳後之計者將不在於大厚其文獻乎且凡若此者
 非有他也亦曰其自是宅中以圗治使萬邦咸底於
 休美而王遂有其成功則功成治定之效豈不在於
 宅中圖治之初乎勉之期之周公之忠愛至矣夫人
[005-8b]
 君之為治要不可以自用也所以出治必有其徳所
 以輔治必有其人廢而自用則其治為無足勸棄賢
 人而不親則其恭為無足法夫如是則一鄉且不治
 况能有以及天下乎率由舊章固致治之所先而以
 貴下賤亦為治之所急且成王之治洛非獨以化殷
 民也將以化天下也然殷民叛服乃天下治亂之所
 關而治定功成之所由係使治不有其道則萬邦安
 得以蒙其休而王亦安能以有其績宅中圖治之功
[005-9a]
 不謹之於初不可也且聖謨洋洋嘉言孔彰凡典籍
 所紀何莫非王道也殷士膚敏侯服于周凡獻臣百
 宗工何莫非賢况三代以來禮樂文物至周大備不
 愆不忘率由舊章成王其可不大厚其典章乎殷之
 賢者殷民素所取信而視為趨向者也廸簡在庭有
 服在大僚則殷治而天下亦治矣成王其可不大厚
 殷之賢人乎誠如是也則𤼵號施令罔有不臧有以
 聳動四方之觀聼而為新辟尊賢使能用上敬下有
[005-9b]
 以為後世之所取法而作恭先焉夫治為新辟而必
 使天下無可議作周恭先而必使後世莫能加周公
 豈過望於成王哉盖知其任大責重而將以無窮期
 之也夫豈定鼎于洛豈獨以承天地冲和之氣盖將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茍知文獻二者為致治之
 大要有以為新辟而作恭先則自是以宅中圖萬民
 雖廣必使化行俗美無一夫不被其澤而後已焉成
 功雖難必思長治乆安無一事不底其成效而後止
[005-10a]
 焉然而博施濟衆聖人所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巍
 巍其有成功非一朝一夕之故也自非漸仁摩義使
 徳教淪肌而浹髓夙興夜寐使政治綱舉而目張又
 奚足以及此哉老臣之輔幼主所以不徒勉其作興
 於一時必要其成功於悠乆也抑周公固能輔其君
 矣而成王實能懋昭周公之訓也周官一篇一則曰
 學古入官二則曰其爾典常作之師則厚於典章可
 以知微子象賢而封之於宋則厚於賢者可見矣卒
[005-10b]
 至六服羣辟罔不承徳則萬邦之咸休可知鳬鷖既
 醉之盛刑措不用之風見頌於當時垂輝於後世其
 有成績也又可見成王可謂能無負周公之訓矣周
 公賢臣成王賢君盖兩得之
   多士
自成湯至于帝乙罔不明徳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
殷殷王亦罔敢失帝㒺不配天其澤
 前代聖賢之相繼也既脩己以敬乎神尤體天而恤
[005-11a]
 乎民盖君臣者天之所命以為神民之主者也在昔
 有殷自成湯以至于帝乙莫不明其徳而無所昧敬
 乎神而不敢慢脩己事神亦既至矣故天大建殷國
 而保乂之殷之先王亦體上天建立之心罔敢失帝
 之則無不配天以澤民焉然則有商之盛非聖賢之
 相繼者能之乎云云/嘗讀伊尹書而至於天位艱哉
 之語而後知君之所以為君也幽則有神也明則有
 人也上則有天也自非至誠之感神代天而理物者
[005-11b]
 其何能膺天眷之隆而安天位之尊哉是故使之主
 祭而百神享之使之主事而百姓安之此天之所以
 與舜也弗克奮徳慢神虐民皇天弗保此天之所以
 棄桀也夫天命之無常如此則人君受天之命而為
 神民之主宜若之何哉亦曰明吾之徳焉而已耳商
 之興也豈偶然之故哉其自成湯至于太戊世雖不
 同也而所以明其徳者則不以先後而有殊由祖乙
 至于帝乙時雖有異也而所以恤祀者則不以聖賢
[005-12a]
 而有間徳而謂之明則必能去其人欲之私而全其
 天理之正也祀而謂之恤則必能有孚顒若而必不
 敢度思而矧敢射思也殷王之明徳恤士也如此亦
 惟上天仁愛有殷之君扶持而全安之不容釋於殷
 焉殷之先王所以受天命也如此其何不以上天之
 心為心而負其所托哉是故惇五典庸五禮則一本
 於天理之公章五服用五刑則一循乎天理之正惟
 知順天之心而已寧復有倒行逆施之事乎惟知順
[005-12b]
 帝之則而已寧復有反道背徳之事乎是宜膏澤之
 下於民庶者不啻若雨露之沾濡而疲癃殘疾者皆
 得以安其生也恩愛之加乎四海者不啻若日月之
 照臨而鰥寡孤獨者各得以遂其養也然則有殷之
 所以長治乆安者非賢聖之君六七作其能如是乎
 嘗因是而論之武王之吿康叔也既曰自成湯咸至
 于帝乙成王畏相矣周公之告多士也亦曰自成湯
 至于帝乙㒺不明徳慎罰矣公之告多士也又曰自
[005-13a]
 成湯至于帝乙罔不明徳恤祀焉則夫有商盛時其
 徳業之盛而明君之多也固可知其固天命而結民
 心也又可見奈何後王不明于徳弗敬上天以至遺
 厥先宗廟弗祀而商業遂以不繼嗚呼以六七聖賢
 之君維持之而不足以一獨夫之嗣覆亡之而有餘
 人有常言創業難守成亦不易誠哉是言也
   君奭
我聞在昔成湯旣受命時則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
[005-13b]
甲時則有若保衡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

 聖賢之輔君各因其徳而極其功也盖治功之成不
 惟人臣之徳有淺深之不同亦不惟人君之徳有聖
 賢之或異也昔者伊尹之輔成湯以聖輔聖也其輔
 太甲以聖輔賢也伊陟臣扈之佐太戊以賢輔賢以
 聖臣而輔聖君則其治化與天無間故曰格于皇天
 以賢臣而輔賢君則其治化克厭天心故曰格于上
[005-14a]
 帝於湯言受命者剏業之主也於太甲言保衡者所
 以慰安天下於治平也云云/見於君奭之書自其徧
 覆者而言謂之天自其主宰而言者謂之帝然天不
 可以形體求也君徳而能徧覆四海則可以格于天
 矣帝不可以影響求也君心而能主宰萬物則可以
 格于帝矣天之所以為天帝之所以為帝其參賛之
 者在乎君廣大足以配天威福足以叶帝其輔相之
 者在乎臣以聖君而遇聖臣其治化固不可及矣以
[005-14b]
 賢君而遇聖賢之臣則亦可以無愧也此申命用休
 所以必本於輔弼之直而勑天時幾者必需於股肱
 之善以是知天也帝也舉不外乎君聖也賢也舉不
 外乎臣人君之任固重而人臣之職亦不可以易視
 也夫受天命命成湯所以聖也而當是時則有伊尹
 以相之允徳叶于下太甲所以賢也而當是時則有
 阿衡以佐之循政明理太戊所以為賢君也而當是
 時則有伊陟臣扈以輔之君之與臣咸有一徳則包
[005-15a]
 含編覆無不周遍所以能格于皇天也臣之與君或
 桐宫而終徳或桑穀而弭祥則陽舒隂惨無不適定
 所以能格于上帝也格于皇天所以配天徳而無間
 格于上帝所以合天心而弗違謂之無間則以己之
 徳契天之徳而體用一原顯微一致凡日月星辰風
 霆霜露皆至教之攸寓謂之弗違則以己之心奉天
 之心而動靜無違表裏交正凡寒暑晦明生殺榮悴
 皆至化之所行此君之格于天帝之道不能無淺深
[005-15b]
 之異而臣之輔其賢聖之君不能無輕重之分也是
 故天之感通而有淺深之異者非天有私於湯也伊
 陟臣扈固不若伊尹也伊尹輔君而有輕重之分者
 非伊尹之治化不若前也太甲固不若湯之聖故也
 論至於此則天之所以昭格臣之所以輔相一視其
 君之聖賢而已抑嘗論之伊尹保衡一人而異稱者
 稱名於成湯之時者理之本然也舉官於太甲之時
 固以先代之遺臣亦以互文而並見且深欲見保天
[005-16a]
 下於長治乆安也伊陟之賢雖無可考然既為伊尹
 之子則其徳之出於家學者可知矣臣扈之賢雖
 不可聞然觀其與伊陟而並稱則其徳之同於伊陟
 者可知矣古之人臣其輔君之績如此周公之吿召
 公而以我聞在昔𤼵之其所以責任之者豈不明以
 徵乎昔武王之命康叔亦曰汝丕逺惟商耉成人而
 文王之詩亦曰儀監于殷皆此意也
百姓王人罔不秉徳明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
[005-16b]
惟徳稱用乂厥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

 職列於内外而徳之同者無所間誠叶于上下而事
 之舉者無所疑夫内外大小之臣交相用徳以維持
 天下則貫通浹洽之既乆而民罔不信宜也是以内
 之百姓與夫王臣之微者莫不秉持而用乂其君焉
 曰罔不曰咸則人臣莫不用徳固己洋溢浹洽於天
 下矣一人有事于四方又豈不如龜蓍之卜筮而相
[005-17a]
 與敬信之乎無他有翕然用徳之效則有隱然孚契
 之心殷之盛時然也云云/嘗謂天下之所以敬信其
 上者固在於有事之時而實在於無事之日於有事
 之時惟有以驗其誠敬之心於無事之時必有以盡
 其維持固然之道惟夫内外無間大小如一渾渾乎
 相與於道徳之中而後維持固然有可言者然分職
 受任不為不多建侯樹屏亦為不少茍有一人之非
 徳焉則其所施於天下者必不能純全而無間矣一
[005-17b]
 旦有事之際天安有潜孚黙契之妙哉夫百官之著
 姓王臣之卑微此皆在内之官而職有大小之異者
 也秉持其徳而操守不失慮恤以徳而謀慮之不遺
 合大小罔不然也小臣之布列侯甸之分職任此皆
 在外之官而職有大小之要者也奔走服役莫敢不
 遑惟徳是稱治其君事謂咸莫不然也内之用徳者
 既如此外之用徳者又如彼自大及小罔不如此而
 相承以此而相應道徳之澤薰蒸融溢其漸涵浸漬
[005-18a]
 之久非一日矣惟動丕應徯志理勢之必然
 也故若征伐若㑹同凡有事於四方而四方
 之民如龜之卜如蓍之筮敬之而無忽信之
 而不疑矣孚者誠之在中者也天下之敬信
 非其事信其徳耳抑嘗考之周公此言盖承
 上章言殷之大臣能輔道其君有格天致治
 之效遂言内外賢人之多皆伊尹以下諸大
 臣號召而倡率之也有周之興既有虢叔閎
[005-18b]
 夭之徒而文王之徳降于國人四方尚迪有徳而
 武王之徳冐天下凡内虎賁綴衣趣馬小尹左
 右攜僕外内大都小伯以至百司太史尹伯凡官
 使于文武之世者無非常徳之吉士亦豈非倡於
 上者有其人乎今日之明我俊民周公召公之責
 也懇切而累言之矣為召公者亦宜有動于斯言
 矣
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言曰在時二人天休滋至
[005-19a]
惟時二人弗戡其汝克敬徳明我俊民在讓後人于丕

 大臣之勉同列不以一身之謀而易其天下國家之
 計此所以深有期於同列也盖滿盈之戒雖大臣之
 所當知而王業之重尤大臣之所當慮也昔者周公
 之留召公謂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亦曰在是
 二人是王業之重在予二人也雖天休之滋至為可
 畏而二人豈可以弗戡而求去哉惟當敬徳而益加
[005-19b]
 謹也明揚俊民而使之在位也夫如是則可以盡大
 臣之美可以答上天之休而在讓後人於丕大之時
 則始可超然而退矣大臣知其所當戒而尤慮其所
 當重終闕/     而易其天下國家無窮之計
 也嗚呼仁哉周公闕/   公能從之昔者洛邑之
 成周公嘗闕/去矣公以闕/   而不終去今日召
 公之去亦周公前日之心闕/    之留而亦不
 至於决然焉盖權勢之隆雖中人猶知為退避之計
[005-20a]
 况於聖賢能識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乎然而召
 公今日求去之决而他日至輔成王之初政其故何
 哉大抵天下惟不溺於權勢者然後可以任重而致
 逺是以功加四海而天下不以為多威震九重而人
 主不以為疑弼亮四世而天下不以為固權一朝釋
 位而去而恵澤流於子孫而無窮此非深明大臣出
 處之道而無一毫係累之私者能之乎盖於是可以
 明召公之本心也且文武受命而周公嘗與其剏業
[005-20b]
 之政成王繼統而周召又與其守成之托是王業之
 成在我二人也非予惟之言也汝聞而有合哉亦曰
 在時二人也然上天之休命益滋至而無窮威福之
 浸明浸昌也權勢之愈隆愈盛也天其以是而佑我
 乎亦將有以儆我乎此吾二人之所以弗戡也而召
 公不得不决於去之時也然聖賢以至公無我之心
 而從容乎出處之際夫豈無其道乎是不可專為一
 身之謀矣聖賢之心固無不敬也然又當敬徳焉益
[005-21a]
 加寅敬而不敢怠也聖人之心固未嘗蔽賢也然又
 當明揚俊民焉布列庶位而無曠職也如是而後俯
 盡大臣之職業而無愧焉仰答滋至之天休而無懼
 焉賢才足以寄付託之重而治道日臻夫盛大之時
 而後可以言讓矣讓固大臣之美徳然在今日則未
 可讓在他日則不敢不讓也超然逺引於當讓之時
 而不使吾進退有毫髪之遺憾則所以為天下國家
 之計豈不甚逺乎盖惟聖賢然後能權去就之義而
[005-21b]
 不失其輕重之宜故不以一身之利害而易其天下
 國家之計也此所謂盡大臣之道而天下後世無得
 而議焉者乎嘗反覆君奭一書逺述有殷之六臣近
 詳文王之五臣曰若游大川而曁汝奭其濟曰汝明
 朂偶王在亶乗兹大命至襄我二人篤棐二人拳拳
 言之而不自知其辭之復也周公廣大公平之心而
 為宗社無窮之計者其慮深逺矣夫豈世之專權固
 位而惟恐同列有簡之者乎嗟夫惟大臣有至公之
[005-22a]
 心而後能盡待同列之道然後能不止為一身之謀
 彼世之所謂權勢者視之若浮雲之無有豈足一動
 其心哉今之所以决於去他日之所以果於留曽有
 一毫係累之私乎嗚呼此周召所以為一代之宗臣
 歟後之為大臣者可以為鑒矣
篤棐時二人我式克至于今日休我咸成文王功于不
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大臣協力以事人君而致其已然之效尤當勉力以
[005-22b]
 紹前王而成其未至之功盖輔君以廣前人之業者
 非大臣一人之所能致也茍不與同列而叶力則不
 足以成其功是以一人去之而一人留之其拳拳之
 情自有不能己者昔召公之吿老而去也而周公留
 之謂能篤於輔君者惟我與召公二人而已今日之
 治至於休盛亦惟我二人用能有以致之也然已然
 之效旣出於二人之協力則其未至之功又豈可不
 相與勉力以共成之哉周公之業始於文王我與召
[005-23a]
 公共成文王之功業當相與勉力而不怠必使天下
 之民莫不歸於覆冐海隅日出之地無不為之臣服
 庶乎其可也吁敘其所以然而勉其所未至召公其
 不悦而從之乎云云/盖嘗求周公召公之所以為人
 臣者矣成王以幼冲之資嗣天子之位而周公召公
 同受武王顧命以佐右之故周公為師而召公為保
 其任大責重非若平時之為大臣者也當成王未親
 政之時固不敢以乞身一旦政柄有歸浩然去志亦
[005-23b]
 人情之常耳然思前王功業之未成念今嗣述之無
 助則召公義未可去况周公與召公乃同功一體之
 人於其去也得不反覆告諭以留之邪且周公未嘗
 有其功今乃以篤棐而自任以今日休而自譽誠以
 其留召公而言不得不敘其已然之效盖篤棐云者
 同心協力以佐天子之謂自今日而觀之流言之禍
 已息而無復震撼之勢成王之年已長而足任守成
 之責燦然而紀綱布煥然而禮樂興其治功之休盛
[005-24a]
 如此孰非我二人篤棐之力用能有以致之哉召公
 之去也豈不曰盛滿之勢不可以乆居權要之位不
 可以不避而周公之意則不然普天之下有一民之
 不安不足以成文王之功率土之濵有一國之不服
 亦不足以成文王之功今日之休盛旣以我二人篤
 棐則其未至之功亦當並力一心相與盡贊輔之道
 竭忠効職不可有自怠之意觀其一則曰我二則曰
 我則其以天下為已任者為何如誠以文王之時大
[005-24b]
 勲未集今欲成其功必也大覆冐斯民使海隅出日
 之地無不臣服而後可以無愧於文王日出云者周
 都西土去東為逺故以日出言以日出之地而臣服
 則治功之成也可知己始之以篤棐旣有以致其已
 然之效終之以不怠又豈不足以成其未至之功周
 公之言懇&KR0704委曲如此召公其可以去哉厥後召公
 旣相成王又相康王再世猶未釋其政此盖有味於
 周公之言也夫雖然洛邑告成周公亦嘗有歸老之
[005-25a]
 志矣而成王留之有曰四方廸亂此卽敘其已然者
 也又曰廸將其後此即勉其所未至者也然則周公
 之所以留召公者其亦述成王之所以留己者而留
 之與嗚呼君臣同列更相舉留互相推美周家太平
 氣象猶可慨想於千百載之下
   多方
慎厥麗乃勸厥民刑用勸以至于帝乙罔不明徳慎罰
亦克用勸要囚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
[005-25b]

 先王本於仁而謹諸身旣深足以勉其民後王推是
 心而施於政亦皆能以勉其民盖仁者人心之同好
 而王者之所依也為人君者誠能即己之所依以勉
 人之同好而人焉有不從者哉昔者成湯之化天下
 也惟深謹於仁以勸勉之而已於是天下之人亦儀
 於湯而用以勸勉是其仁民之心能謹諸身而深足
 以勉其民也自湯而下至于帝乙雖世不同然或明
[005-26a]
 其徳或慎其罰尚亦能用以勸勉也於慎罰之際或
 辟之以當其罪或宥之以赦其過尚亦能用以勸勉
 也盖明徳者仁之本慎罰者仁之政辟而當罪仁者
 之能惡人也宥而赦過仁者之能好人也其為事雖
 殊而其為仁則一故亦皆能用以勸勉也然則人君
 所以勉天下者何必同亦惟曰仁而已矣嘗謂仁者
 天地生物之心而人所得以生之理也君之與民同
 有是心同具是理則亦同有是仁但衆人不無物欲
[005-26b]
 之蔽故雖有是仁而不能勉之於己聖賢則無物欲
 之累故能推是仁以勉之於人彼惟同有是仁而吾
 所以勸勉之者又無一事之非仁則其翕然而從同
 體而化固有不期然而然者當商之時成湯所以勸
 勉其民者豈有他哉亦惟深謹於仁而已湯之心豈
 不曰君之依於仁猶木之依於土魚之依於水不可
 須臾離也而豈容其不慎哉是故昧爽丕顯戒謹於
 不睹不聞之時無一念而違於仁日新又新持守於
[005-27a]
 終食造次之頃無一事而違於仁湯之謹於仁者如
 此豈所以獨善其身哉政欲率天下以歸於仁而勉
 天下以復其性也於是在商邑而用協于厥邑是商
 邑之民皆儀刑於湯而自勸也在四方而用丕式見
 徳是四方之民皆效法乎湯而自勸也湯之仁深足
 勉其民者旣如此然而不止乎湯自湯而至于帝乙
 凡能勸勉其民者非止乎一君凡其勸勉非一事而
 斯民亦皆從之者以其同出於仁故也是故或恐懼
[005-27b]
 修省以明其徳而仁之本以立或哀矜惻怛以慎其
 罰而仁之用以行於是徳無不明而民愛慕之罰無
 不慎而民畏服之愛慕則有畏起之心畏服則有懲
 創之志是我之明徳慎罰亦能用以勸勉之也然徳
 則明之而已罰則有辟焉有宥焉焉往而不出於仁
 哉何以言之彼要囚者罪之明惡之著情之所不矜
 法之所不疑茍惟宥之是長惡而害於仁矣於是殄
 之戮之而天下之人皆知惡之不可為而勉於不為
[005-28a]
 是辟之當罪者尤足以勸勉之也彼無辜者或出於
 過誤或出於不幸情之所可矜法之所可疑茍為戮
 之是苛虐而傷於仁矣於是開之釋之而天下之人
 皆知善之可為而勉於自為是宥而赦過者又足以
 勸勉之也有商後王之仁皆能以勉其民者又如此
 盖嘗論之慎厥麗乃勸者心與仁為一而厥民刑用
 勸者其功深明徳慎罰而或辟或宥者事與仁為一
 而亦克用勸者其化淺雖其功化有淺深之殊然自
[005-28b]
 勉而言則未有勸之以仁而民不從之者也當成周
 之時商奄之民屢臣屢叛而反側不安原其所以盖
 不知天命之歸於有仁而欲以不仁妄干天命也周
 公於是以成王之命作多方之書推言成湯至于帝
 乙能受天命而有天下者以其勉天下以仁而民從
 之也至于商紂弗克用爾多方享天之命者以其率
 天下以不仁而民亦從之也雖然斯言也豈但足以
 釋商民之心哉凡惟斯民之君師而欲勉斯民之為
[005-29a]
 仁者皆當以是為龜鑑
惟我周王靈承于旅克堪用徳惟典神天天惟式教我
用休簡畀殷命尹爾多方
 聖徳足以任兩間之重天命所以受一統之尊夫聖
 人位於天人之間下有以得民心則上可以事天上
 有以得天命則下可以治民然非聖人足以勝其任
 則天亦未必輕授之也昔周文武下則善承于衆而
 得民心其能勝用徳之任可知矣故可以典神天而
[005-29b]
 無媿上則式教用休而得天命其能膺簡畀之責可
 知矣故可以尹多方而不慚聖人之徳著於天民之
 兩間宜其奄有天下而為一統之君也多方曰云云/
 以此夫天生聖人而使之君天下者上則以之事天
 下則以之治民聖人中立於兩間而能仰不愧俯不
 怍者以其有徳也下足以順民上足以配天則天命
 歸之矣故傳有之曰有大徳者必受命夫徳固得於
 天也克堪其徳然後謂之有徳命固本於天也能大
[005-30a]
 其徳然後可以受命是故謂之靈承謂之克堪此言
 人之徳也謂之式教謂之簡畀此言在天之命也有
 是徳則有是命矣祀天而曰典治民而曰尹非天有
 私於聖人也惟聖人之徳足以當其任也且夫天之
 生民必立之君君之治民必有其徳然天下如彼其
 廣也生民如彼其衆也欲人人而被其徳非聖人則
 有不堪其任者矣惟我文考小民則有懐保之恩惟
 我寧王萬姓則有悦服之意故曰靈承于旅謂之靈
[005-30b]
 者無一毫之不善也謂之承者無一事之不順也謂
 之旅則溥天率土無一夫之不獲矣昔也眷求民徳
 鮮克舉也故無有能順民心者今也勤用明徳文顯
 于前王惟徳用武承于后文武用徳克堪弗任民之
 徳君固在此矣神天之主其不在兹乎聖人之徳在
 兹民矣神天之心其不在兹民乎聖人之徳能順乎
 民信可主乎神天矣是故聰明齊聖天縱之也耿光
 大業天誘之也然天之所以教聖人者非諄諄然命
[005-31a]
 之也其思也靜與天俱若或起之於其前其行也動
 與天合若或翼之於其後聖徳日新左右逢原故藴
 於内也有以極其美暢於外也有以極其盛嚮為殷
 命欲墜簡閲而無以堪其任天命有在篤生聖人付
 畀之責有不得辭故以之尹爾多方之衆非我有周
 之私也天也曰我曰爾分殊而情親周公奉若王命
 藹然見於言意矣嗟夫承天之典天非有意於聖人
 也善承于兹而民心歸之多方之尹聖人非有心於
[005-31b]
 天也簡畀殷命而天命歸之天之於聖人豈有一毫
 私意哉因其克堪用徳故式教用休不得不在聖人
 也天命未歸聖人得以盡其靈承之心殷命旣革聖
 人不得不任其尹爾之責兩間之重聖徳旣有以任
 之一統之尊天命其得不授之乎上而天命下而人
 心不惟有周而然慢神虐民有夏不能保天命也眷
 求一徳俾作神主不得不歸之湯多方之民雖或不
 知文武之心其不知成湯之心乎殷鑒不逺在夏后
[005-32a]
 之世周公之言懇切如此四海之心必有以讋服之
 矣
爾乃自時洛邑尚永力畋爾田夫惟畀矜爾我有周惟
其大介賚爾廸簡在王庭尚爾事有服在大僚
 王者之喻其民旣歴舉其獲利之端而後勉其得禄
 之本盖禄者人之所欲也以其所欲者而開導之其
 不歸于美者鮮矣在昔周之明王因民之不服而訓
 喻之爾民之茍向於善也則自時洛邑可以保其業
[005-32b]
 而力畋爾田矣不惟是也天亦將矜憐於我矣我有
 周亦將介賚於汝啓廸簡拔而置之王朝矣所以利
 益於汝者旣如此其至在汝庶幾勉爾之事惟有服
 在大僚盖益不難而至也噫誘掖於其前而勉勵於
 其後化民之道其至矣哉嘗謂化民之道以逆心之
 言而訓之則民不服以遜志之言而喻之則民易從
 在凡民且然况於梗化者乎觀諸有殷可見矣祖乙
 圮於耿盤庚遷於殷民之不服者盖不勝其衆也盤
[005-33a]
 庚喻以遷之為利不遷之為害慈祥惻怛以口舌而
 代斧鉞然後當時之民翕然而順從是遜志之言固
 足以得民心之服也繼盤庚而後吾於成王見之夫
 成王當重熙累洽之運而為持盈守成之君蕞爾殷
 民梗化不服成王思其廹之以勢力則有所未宜加
 之以刑罰則有所不忍則有丁寧反覆而告諭之可
 謂善於訓民者矣觀其告諭之辭若曰咨爾多士如
 其釋然而悟焉則庶其子子孫孫安居樂業於此洛
[005-33b]
 者固必然之理也如其幡然而悟焉則庶幾繼繼承
 承而服田力穡於此洛者必然之勢也所以利益扵
 汝者旣如是矣將見彼蒼者天亦將仁愛於汝而坐
 享其安寧之福皇皇上帝亦將矜憐於汝而無復有
 短折之患天之所以與汝者又如此其至惟有我周
 又可以背逆於天而降割於汝哉必也助汝以衣食
 而使汝得以安其生錫汝以土田而使汝得以享其
 利旁求俊彦以布於朝廷敷求哲人而列於左右利
[005-34a]
 益之端如是其衆則爾之殷民可不勉爾之事而為
 受爵之地乎必也克勤乃事而無進銳退速之心恪
 恭乃職而無始勤終怠之志其如是則夏廸簡在王
 庭有服在百僚爾民嘗以是而責周今也非獨有夏
 為然我有周亦復然矣非特百僚雖大僚亦不難至
 矣由是以窮之所養為逹之所施無所往而不可也
 茍為不然廸屢不靜予亦致天之罰于爾躬矣尚何
 利禄之有哉或者則曰殷之頑民漸摩於文王武王
[005-34b]
 之澤者不為不深涵育於周公成王之化者不為不
 乆而回心向慕之意曽不少見必待多士之書誥於
 前多方之書繼於後然後服焉其故何哉盖不服周
 者非有所恃而然也以殷先王徳澤之深也其卒然
 服於周者非有所畏而然也慕周家忠厚之至也論
 者曰三代有道之長吾於此而尤信
   立政
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徳
[005-35a]
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訓用

 聖人有知人之明乃能得賢才之實故聖人盡信任
 之道惟謹其勸戒之心盖惟其知之也深故其信之
 也篤矣昔者文王惟能其三宅之心乃能立此常事
 司牧人而所用皆能俊有徳之士矣是以其於庶言
 庶獄庶慎惟賢才之是任而文王無所兼焉惟於有
 司牧夫訓勑用命及違命者而已豈非聖人之心能
[005-35b]
 明於求賢之先此其信任之心自能逸於得賢之後
 其知人而能官人也歟嘗謂知人難事也而能官人
 者尤難也人君知之不明則無以見賢才之心而所
 舉或非其人者有矣信任之道不專則下侵衆職而
 賢才不得以施其志者有矣是以知人則哲禹之所
 以為難也任賢勿貳益之所以為戒也茍非盡知人
 之明而欲求信任之逸吾未之聞也繼禹益而後能
 兩盡其道者其惟文王乎且文王於賢才之心知之
[005-36a]
 何其明信之何其篤也耶所謂克厥宅心者不啻肝
 膽之相照也不啻心腹之相孚也盖文王之心卽厥
 宅之心而賢才之心亦何異於文王之心哉然文王
 旣能知之得不用之乎於是在内則立之以常事之
 職所以宅其事在外則設為司牧之官所以長其民
 自上而達乎下以卑而承乎尊無非尊賢使能俊傑
 在位凡有德之人皆在官使而文王於此自可以無
 所事事矣盖文王既能得賢才之實則位必得其人
[005-36b]
 人必稱其職而文王得不盡其信任之道乎是以號
 令雖出於君而奉行者有司牧夫之任文王無所兼
 焉典法雖受乎上而斷獄者有司牧夫之職文王何
 所與焉夫禁戒之令儲備之需又承流宣化者之所
 當先而文王又何所容心於其間哉然而設官分職
 者雖貴於得賢才之實而或作或輟者尤不可無勸
 戒之心此文王於黜陟之間考核之際惟知訓之以
 休使用命者有所勸董之以威使違命者有所懲而
[005-37a]
 後文王之心得以自盡而賢才之心亦得以自盡焉
 耳吁君臣同心而異體上下同心而異用文王能以
 賢才之心為心則賢才得不以文王之心為心乎由
 此觀之則知人者得賢之本而勸戒者又豈非用賢
 之本乎嘗考立政一書周公告戒成王用人之道也
 然原其意則莫重於三宅之選又皆以心言者何也
 盖人君之所以能求賢者以心而賢者之所以能効
 職者又未必不在於心也雖然上言三宅而此不及
[005-37b]
 準人者豈非因上文方論文王用人之道而此特申
 克知三有宅心之説故畧之歟嗚呼微矣
 
 
 
 
 
 書義矜式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