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24 胡氏尚書詳解-宋-胡士行 (WYG)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詳解卷一    宋 胡士行 撰
堯典第一         虞書
 堯典唐書左傳引勸之以九歌曰夏書而皆繫之虞
 堯授舜舜授禹三聖授受一道也正義以堯典為虞
 史追書
昔在帝堯唐帝/名聽無/不聞視無/不見經緯/天地心無/不通徳盛/輝光
如宅/覆冐天下將遜遁/于位讓于虞舜老仗舜攝/遂禪之作堯典
[001-1b]
史臣作堯典/一書以紀之
 此孔子序述一篇之大旨也績用弗成以前光宅天
 下之實事/咨岳巽位以後將遜於位之實吕云聦明
 先知先覺也文聦明之散見於外者也思聦明之緼
 蓄於内者也光輝方在天下一旦遜位視天下如敝
 屣所過之化如此
堯典
 此史臣舊題篇目後篇皆然
[001-2a]
史臣/曰順/考/古帝堯
 孔云能順考古道而行者帝堯吕云若稽史臣之辭
 謂我順考於古得堯之為君
亦史/臣言放法/學功/
 孔云言堯放上世功化吕云勲者天地萬物之成理
 堯依放之而已此有天下而不與之意夏云堯功勲
 放于四海
欽明文思安安
[001-2b]
 孔云以四徳安天下之當安者吕云序言聦明指其
 生知全徳之自然也書言欽明指其作聖終始之工
 夫也欽之一字堯所以作聖也欽則聦在其中矣去
 聰言明聰明不可分也堯自安其安與天下共安其
 安於止知其所止也
信/敬/能/讓光被葢/覆海/外/感/至于上天/地/
 允克者恭讓之至出於誠實非外飾也故四方上下
 皆在堯恭讓中光輝無不被也所謂孝悌之至通于
[001-3a]
 神明光于四海堯舜之道孝弟而已
克明明/其美/孔云能明俊徳之士而用之○一説人/皆有此徳惟堯能明之大學曰在明明
徳明徳本性之明/也在明明之也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均齊/調一明也/使之
通達無/壅蔽百姓百官族姓受/氏王畿之民百姓昭明協合/和萬邦國/
衆/民於美/化/一/世和/
 明徳修身也親九族齊家也章百姓治國也和萬邦
 平天下也既睦昭明時雍所謂綏斯來動斯和也以
 親平章協和用功處也睦明見功處也吕用孔説曰
[001-3b]
 明徳在親族之先何也中庸曰尊賢也親親也伊川
 謂尊賢在親親之先所以講明齊家治國平天下之
 道也
 前言光明之散見也此言明光之藴蓄也明性之覺
 也克明己之覺也昭人亦覺也
 孔云九族
  高祖小功/三月   曽祖大功/九月   祖期/
  父衰年/三    已      子
[001-4a]
  孫期/    曽孫大功/   𤣥孫小功/
 夏侯説九族
 堯典
 父族四
  五屬之内
  父之女昆弟適人者及其子
  已之女昆弟適人者及其子
  已之女子適人者及其子
[001-4b]
 母族三
  母之父姓
  母之母姓
  母之女昆弟適人者及其子
 妻族二
  妻之父姓
  妻之母姓
乃命職在羲和而命在堯/無為之中有為者存羲和顓帝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
[001-5a]
民羲和重黎之後世/掌天地四時之官欽若昊元氣/廣大天厯書也洪範/厯數是也器/也
舜典璿璣/玉衡是也日月星四方/中星日月所㑹/十二辰敬授人時分至啓/閉之時
 此堯命官之序也羲和大臣也故最先焉下將分命
 申命必先總命之者分之中有合欲其同此欽敬之
 心也欽之一字堯心法也欽若於厯象之先先天而
 天不違也敬授於厯象之後後天而奉天時也厯象
 不特治天而已宅天下被四表悉不外此葢堯時天
 人未離帝道之大非治天之外别有治人之理也觀
[001-5b]
 分命之辭若民若物洪纎巨細無不得宜堯之功與
 天一厯象之法所以與天為徒也羲和始以氏居官
 後因以名官猶伶氏掌樂後遂以樂官為伶官也
 五行
 生數  木生/生/生/生/
 克數  木克/克/克/克/
 洪範數 水 火 木 金 土
 四時  春木/ 夏火/ 四季土/ 秋金/ 冬水/
[001-6a]
 四徳  元  亨  利   貞
 四方  東左 南前 中央  西右 北後
 五帝  太皡 炎帝 黄帝  少皡 顓頊
 五岳  岱東/ 衡南/ 嵩中/  華西/ 恒北/
 五聲  角  徴  宫   商  羽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黒
 五味  酸  苦  甘   辛  鹹
 五常  仁  禮  信   義  智
[001-6b]
 五臟  肝   心   脾   肺  腎
 五事  貌   視   思   言  聽
 十干  甲乙  丙丁  戊巳  庚辛 壬癸
 十二支 寅夘辰 巳午未 申酉戌 亥子丑
 二十八宿
  東  角   亢   氐   房  心
     尾   箕
  北  斗   牛   女   虚  危
[001-7a]
     室  壁
  西  奎  婁  胃   昴  畢
     觜  參
  南  井  鬼  栁   星  張
     翼  軫
 八卦  震東 巽東南 離南 坤西南
     兊西 乾西北 坎北 艮東北
 析木  竒/律太蔟三/陽  寅正  立春初/氣 雨水
[001-7b]
 大火  耦/吕夾鍾四/陽  卯二  驚蟄 春分
 壽星  竒/律姑洗五/陽  辰三  清明 穀雨
 鶉尾  耦/吕中吕六/陽  巳四  立夏 小滿
 鶉火  竒/律蕤賔一/隂  午五  芒種 夏至
 鶉首  耦/吕林鍾二/隂  未六  小暑 大暑
 實沈  竒/律夷則三/隂  申七  立秋 處暑
 大梁  耦/吕南吕四/隂  酉八  白露 秋分
 降婁  竒/律無射五/隂  戌九  寒露 霜降
[001-8a]
 娵訾  耦/吕應鍾六/隂  亥十  立冬  小雪
 𤣥枵  竒/律黄鍾一/陽  子十一 大雪  冬至
 星紀  耦/吕大吕二/陽  丑十二 小寒  大寒
 析木至星紀為十二辰
 大蔟至大吕為十二律吕
 寅至丑為十二支
 立春至大寒為二十四氣
 八節
[001-8b]
  分春分秋分/ 至夏至冬至/
  啓立春立夏/ 閉立秋立冬/
 日中 晝五十刻  夜五十刻
 日永 晝六十刻  夜四十刻
 宵中 晝五十刻  夜五十刻
 日短 晝四十刻  夜六十刻
[001-9a]


[001-10a]


[001-11a]
分命羲仲治東方/之官奠也定/也居也嵎夷東表/地名/𤾉谷日出/𤾉明
之地據地而言曰嵎夷/據日出而言曰𤾉谷敬/迎/出日日日/出也均/序/
春/萬物皆作/孔云耕作日中春分日/與夜中星鳥朱鳥七星/昬見南以殷定/
仲春舉仲以/推孟季厥民析丁壯分/析就田兩/翼四/足乳/化尾/交
申命羲叔治南/方宅南極/南交趾地孔云春與夏交/相見乎離隂陽之交也平秩
夏/萬物/皆化敬致周禮馮相氏冬夏致日致言夏則冬/可推致日月星辰之運以騐時氣早
晚故一説南方為候中星所/在 皆敬致而三方可見日永夏至日/長夜短星火蒼龍中/星舉中
則七星/可推以正猶殷/也仲夏厥民因因春/事鳥獸希少/改/
[001-11b]
分命和仲治西/方宅西極/西曰昧谷日入昧/冥之地寅餞送/納日昬/日
入/也平秩西秋/萬物/皆成宵中星虚𤣥武/中星以殷仲秋厥民夷
禾稼將穫/心力平夷鳥獸毛毨更生/整理
申命和叔治北/方宅朔極/北方曰幽暗/聚/平在察/北謂/之朔
朔初也北終其/隂而後始其陽冬而春萬物皆交易終而復始此/天地生生不窮之道尤當加察
冬至日/短夜長星昴白虎/中星以正仲冬厥民隩暖也入/此室處鳥獸氄
細/
 夏云此為作厯也作厯之法必先準定四面方隅以
[001-12a]
 表識然後地中可求即地中然後知日月之出没星
 辰之轉運宅定也非居其地也故暘谷南交昧谷幽
 都者定方隅也出日納日者驗昬旦也作東/南/
 西/北/者測時氣也日中永短者齊晷刻也鳥火虚
 昴者候中星也然後以殷以正而四時之中氣二分/二至
 可定猶未也又以析因夷隩而驗之民事焉以孶革
 毨氄而驗之物𩔖焉則堯之作厯仰觀俯察可謂不
 苟也已吕云賔導以隨從之謂所謂日出而作也餞
[001-12b]
 納日者日入而息也厥民而繼以鳥獸者聖人一視
 同仁先民及物參賛之妙如舜之若上下禹之咸若
 周之澤虞山虞也
帝曰咨汝羲暨及/和朞周匝/四時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閠
月定四時成嵗允信/𨤲治/百工官/庶績功/皆/廣/
 此起閏法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一
 周天為一嵗月一周天為一月 月行速一日行十
 三度有竒二十九日半強一周天大約五十九日強
[001-13a]
 而兩周天兩箇月六十日期餘一日矣一年十二箇
 月則餘六日矣故一年置月小盡者六而後晦月/盡
 初/一初七上弦二/十三下弦月/半不差 日行遲一日行一度
 近三百六十六日一周天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日
 已少六日六小盡月又少六日三年少三十六日五
 年少六十日故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十九年七閏為
 一章二十七章為㑹三㑹為統三統為元而後春夏
 秋冬不差而後嵗功成而後工𨤲績熈矣 閏餘不
[001-13b]
 置則三年差一箇月必以正為二九年差三箇月必
 以春為夏十九年差六箇月而四時相反矣如此欲
 百工之𨤲可乎故堯之命不先禹稷契而先羲和者
 禹稷契所職百工之事耳未若羲和之重也邵康節
 云日月星辰堯則之江河淮海禹平之王肅云斗之
 所建為中氣日月所在斗指兩辰之間無中氣則置
 為閏中氣未定則閏餘未得而定前既定中氣矣故
 以閏餘繼之吕云閏一嵗之樞紐天地之數惟竒則
[001-14a]
 無窮閏所以歸竒也羲和非止厯象亦掌四方諸侯
 朝㑹之禮如後世方伯連帥之類堯時天人為一羲
 和之任甚重至周馮相氏特星官厯象之職而治人
 之任備矣帝王之事不過奉天治人堯未嘗親一事
 克明俊徳乃命任/羲和而已可以觀人君之道焉
帝曰疇誰/嗟/順/是/升/大/用放齊臣/名曰𦙍嗣/
名/朱開/明帝曰吁歎/口不道忠/信之言爭/可乎
 夏祖程曰堯咨嗟誰能順是登庸之任者此老將廣
[001-14b]
 求聖賢以巽位之意父子相傳古今通義故放齊以
 朱對然朱之開明乃飾外而祗為嚚訟者放齊不識
 也惟堯之哲能知之孔以若時為順是熙績之事𦙍
 為國子為爵或以若時為順天道對若采為順人事
帝曰疇咨若予采事也揆度百/事一相之任驩兜奸/人曰都美/共工為/共
工官/者方鳩聚/見/功帝曰吁静言静時/能言庸違用則/違之外/貌
謙/恭滔天心中包蔵/滔天莫測
帝曰咨四岳羲和/四子湯湯水流/貌大/水方割害/蕩蕩水奔/突有
[001-15a]
滌/除包/高/上/平/丘浩浩盛/大滔天漫/天下民其咨嗟/
能治/者使/治/四岳/皆曰於美/崇/伯哉帝曰吁咈逆/
治水者行其無事也/拂逆則非無事矣逆也物圓則/行方則止教命吕曰/天之正理
壊/善/類岳曰异已/已乎哉在朝未/見賢於鯀者試用/之治/水乃已
止無求/其他故帝曰徃欽哉九載年/功/鯀有才非/全無功也弗成終/不
欽故不/底於成
 鯀非無治水之才惟其忽視天下事故至方命欽之
 一字堯心法也可以治鯀之病矣使鯀能領此敎安
[001-15b]
 知其不可用乎記曰禹能修鯀之功則鯀非無功者
 四岳之舉未為無見也惟堯深燭其恃才方命之病
 然猶以岳之言試用之所謂舎己從人此堯公天下
 之心也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堯年十六以唐侯為/天子至此年八十六汝能
用/命巽順/朕位岳曰否不/徳忝辱/帝位曰帝/明/顯
高明/者稱/僻/淺/衆/與/帝曰有鰥老而/無妻在下曰
氏/名/帝曰俞然/予聞亦/聞如何果何/如岳曰瞽瞽瞍瞽/無目之
[001-16a]
稱/子父頑心不則徳/義之經母嚚象弟/慢/舜/能和父/母以孝
孝/道烝烝如炊/熏蒸治/不格至/瞽瞍厎豫/不至終惡帝曰我其試哉
嫁/女于時是/觀厥刑示/法于二女娥皇/女英𨤲理也舜/能以理下/
止/于媯水/此舜/所居盡婦/道于虞帝曰欽哉美舜欽之/工夫也
 治國平天下之道於齊家占之頑嚚傲處父母兄弟
 之難也帝女至貴易致驕怨處夫婦之難也烝乂𨤲
 降何道以致然哉曰欽是已此堯心法也舜之心即
 堯之心斯其為授受之懿歟
[001-16b]
舜典第二         虞書
虞舜側地/偏人/微堯聞之聰明生知/之徳將使嗣位歴件/件試諸
難/事作舜典
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並/光/合/于帝堯/宏/深
智也明/之體文明温和/恭允塞實/幽/潜德升上/聞於/天朝
乃命以位
 舜於堯如日月遞明自然吻合有是華必有是實濬
 哲文明温恭允塞與欽明文思允恭克讓亦無少異
[001-17a]
 此聖人氣象如文之徽柔懿恭夫子之温良恭儉讓
 此史筆形容之妙 堯之知舜非聞於言語物色閒
 也以徳合徳以心合心二聖同時自有感動處
謹也敬/敷之意美也在/寛之意五典常教也孔云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典克
無違/教也納于百揆度百官/總百事百揆時敘無廢/事也接/于四門
四方諸侯/來朝見四門穆穆和也無/凶人納于大麓太史公云送之/大山之中意堯
使舜攝祭事于大山之麓孔/云麓録也使録萬幾之政烈風雷雨弗迷錯也隂陽/和風雨時
所謂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也
[001-17b]
 此所謂諸難也從敘穆人事之和也不迷天人之和
 㑹也 舜歴試氣象如春氣至隨其枝葉脉絡生意
 自然𤼵越與堯典克明一章相似
帝曰格來/汝舜詢問/事考言乃言厎可績功/三載汝陟
升/帝位
 岳舉堯試知舜審矣方詢焉考焉誠厎績至三載之
 久焉乃命陟位者位也非堯之位
舜讓于徳弗嗣
[001-18a]
 天地萬物之責一旦將任之惕然如不勝此堯之兢
 兢舜之業業文王之純亦不已非具文之遜也
正月上日朔/日受終于文祖顓/頊
 堯不許舜辭乃與舜受終于祖廟葢天下文祖之天
 下堯平時兢兢不敢有一豪忽心今為天下得人其
 責方塞曾子所謂吾知免夫者也堯受終則舜之正
 始可知其在祖廟受堯付托惕然甚於當讓之時
 想象堯舜在廟之心而萬世為君之道著矣
[001-18b]
察/珠/渾天儀象天/形以璿為之玉衡管以玉/為之以齊七政日月/五星
與君政通各/有異曰七政
 考天文者懸璣於上運轉如天以衡從下望之璣衡
 異見皆日月五星時數軌度之當然不知璣衡則為
 變易而不齊矣此舜受堯命攝位審已之當天心與
 否也 夏云如堯典厯象將協時月正日也
遂/𩔖祭天以蒼璧禮/天因天事天于上帝以形體謂之天/以主宰謂之帝精意/以享
于六宗
[001-19a]
 孔氏説六宗
  四時 寒暑 日 月 星辰 水旱
 劉歆説六宗乾坤六子
  水  火 風 雷 山 澤
 賈逵説六宗
  天宗 日 月 星辰
  地宗 河 海 岱
 馬融説六宗
[001-19b]
  天  地 四時
 鄭𤣥説六宗
  星五緯/   辰謂十/二次   司中文昌第/四星
  司命文昌第/五星 風師箕星/  雨師畢星/
 張髦説六宗
  三昭    三穆
   以祭義考之祭時祭寒暑祭日祭月祭星祭水
   旱與孔説合意安國必有傳授非臆説者
[001-20a]
望/祭于山五/岳四/瀆皆/祭于羣神丘陵墳衍/古之聖賢
 五岳
  岱東/ 衡南/ 嵩中/ 華西/ 恒北/
 四瀆
  江  河  淮  濟
斂/五瑞既月孔云盡正月中/夏云正月盡後乃日日/日見/四岳掌四/方諸
侯/者羣牧九州/牧以所歛玉/頒還之也瑞于羣后
 五瑞
[001-20b]
  公桓圭 侯信圭 伯躬圭 子穀璧 男蒲璧
 兹者七政齊既當天心乃舉祭禮也人君之有天下
 曰神曰民而已𩔖至徧對神天也天子不敢自有其
 天下天之天下也輯而班新民聽也諸侯不敢自有
 其土天子之土也
嵗二月東巡守適諸侯/巡所守至于岱宗即泰山東岳/山之大者燔柴/祭天
望秩以/序于山川肆覲東東/方諸/侯合使/齊一四時/節氣小/大
甲/乙同律十二/律尺/度斗/斛斤/兩明/五禮吉凶軍/賔嘉五玉
[001-21a]
以寶言曰瑞/以物言曰玉三帛二生一死贄執以/見如五器卒乃復禮/終
則還玉帛/生死則否
 三帛
  諸侯世子執纁 公之孤執𤣥 附庸之君執黄
 二生
  卿執羔    大夫執鴈
 一死
  士執雉
[001-21b]
 協同不使國異政也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受厯於
 天子以授其民此堯授時法也 律十二生於厯之
 十二辰前漢志云推厯生律而度量衡又生於律修
 五禮欲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也此規模想堯時亦然
 舜攝位舉而治之耳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衡/山如岱東/禮八月西巡守至于
西岳華/山如初東/十有一月朔北/巡守至于北岳恒/山如西

[001-22a]
 史官省文
歸格告/至于藝文/廟/用特一牛有以/少為貴者
 舜負藝祖天地民物之托惕然恐不勝徧巡天下禮
 舉政行無不順序乃可以妥藝祖之靈矣此與受終
 首尾同此一念之敬
五載年/一/畨巡守羣后四朝甸服朝夕見侯服一年一/朝要服三年一朝荒服四
年一朝四年朝畢則五載天子巡守四朝/者朝京師巡守之年則朝于方岳之下陳/進/
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民功曰庸以/車服賞其功
[001-22b]
 五年以提警之使人不倦也車服以庸即詩路車乗
 馬𤣥衮及黼之意
始/十有二州禹治水後分冀為/幽并分青為營殖也禁/樵採十有二州/
孔云封大也毎州擇/山之大者為州鎮導深之使為/利不為害治水時川嘗/濬矣復言濬
者安不忘危工夫承/續純亦不已之心也
 經略土地表州鎮滌川源此舜經綸天下之大綱也
 十二州
  冀  兖  青  徐  揚  荆
[001-23a]
  豫  梁  雍  營  幽  并
孔云法也法用常刑王云象者垂以示人周官垂之/象魏是也王者之法如江河必使易避而難犯荀子
云治古無肉刑而有象法世俗謂/畫衣冠易章服而民不犯是也用/常/肉刑墨/劓剕宫
大/辟放/寛/恕五刑宥而不刑/則放之鞭作官官/事刑扑夏/楚作教刑
不勤學業/則朴之黄/金作贖刑誤則入/金贖刑𤯝自己/誤犯因人/致罪未獲/則寛
縱/之已獲則/除釋之有所恃/而為惡不/悛賊刑殺刑/之
 肉刑疑不仁者然垂示之使不犯又流以宥之鞭扑
 以警之又於𤯝災者肆赦之必怗終而後賊刑焉則
[001-23b]
 刑之所及者長惡不悛之人而已若嚴而實寛也林
 云肆縱緩不勤事者左傳殺人不忌為賊三赦三刑
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
 孔云舜勑天下使敬吕云史敘舜制刑之法歎美其
 恤刑之至也
流共工窮/竒于幽洲北裔水中/可居曰洲放驩兜渾/敦于崇山南/裔竄三
饕/餮于三危西/裔殛鯀檮/杌于羽山東/裔四罪而天下咸服
 左傳云見文公/十八年舜流四凶族投諸四裔以禦魑魅流
[001-24a]
 放竄殛一也天下皆曰可放而放之故服太祖讀書
 歎曰堯舜之世四凶之罪止從投竄何後世法網之
 密非聖人不足以知聖人之心也史敘之肉刑之後
 是舜之刑僅見之流耳肉刑未始用也
二十有八載舜攝位二/十八年堯/乃殂魂氣/歸天體魄/降地百姓如
喪考妣父母亡/曰考妣三載四海遏絶/静/八音金石絲竹/匏士革木
 舜攝則堯與民相忘久矣何百姓念之深也此可見
 堯之徳在民深亦見舜遵堯法雖攝也而猶臣道焉
[001-24b]
 堯之為天下君自若也
月正正/月元日上/日舜格至/于文祖
 三年之喪畢始告廟即位不敢專也
謀/于四岳闢開/四/方廣賢/路明四目以天下之/視為視通/
四聰以天下之/聽為聼
 此新政第一義也四岳累朝元老既詢之矣猶未也
 闢焉天下一家也明達焉天下一身也此舜取人為
 善公天下之大也十二牧九官之事皆由此得之
[001-25a]
咨十有二州/牧以養/民為職曰食民以食/為天哉惟時農/時安/
讀如不相/能之能邇惇厚/有德/者信/善之/長者而難遏/絶任人
佞而包/藏不測蠻夷四/夷相/率來/服
 牧之咨治内焉耳而蠻夷自服牧然則侯國皆然豈
 有生事求邊功者哉 難者非特去之常有戒謹恐
 懼之意任人之可畏甚於蠻夷之可畏
稱舜以别堯此/後言帝者皆舜曰咨四岳有能奮起/功/廣/堯/
之載事/使宅居/百揆相/弼/事/順/如九疇𩔖也/順其𩔖則不
[001-25b]
至倒行逆施孔云/能順其事者誰乎
 天下之理不進則退奮者日新之道所以生生不窮
 者也人主所以論相者在此
僉曰伯禹鯀/子作司空水土之官/治水有功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
美其/前功惟時懋居是職勉/百揆事
 美之而且勉之不矜之意也
禹拜手至/首稽首首至/地讓于稷居稷官/名棄契暨及/臯陶帝曰
然其所/推之賢汝徃哉不許讓/使就職
[001-26a]
 所謂九官濟濟相遜也禹之遜誠也帝之俞誠也
 夫殛其父而與其子一堂都俞無少疑避純乎天也
帝曰棄黎民阻艱/洪水/艱食汝后稷稷五穀之長故/主榖之官名稷種/
是/百穀
帝曰契名/百姓不親五品五常之教孔説見五典註孟/子以為父子君臣夫婦長幼
朋/友不遜順/汝作司徒掌教/之官敬敷布/五教在寛五常之理/斯民秉彛
之良心也逐物而拂之者非其中/心誠然也敬敷在寛慎徽之義也
帝曰臯陶名/蠻夷猾亂/中/華攻/刼殺/在/外在/内汝作
[001-26b]
理/官五刑有服已服/其罪五服三就就輕就重就/輕重之中五流流宥/五刑
有宅居/五宅三居居逺居近居/逺近之中惟明明則得/其情乃/能當/
 帝因禹讓三人而官不轉各述前功以勸之 播有
 生生日新之意乃粒矣而不忘阻飢也 敬吾心之
 天也乃可以還民心之天寛者漸漬涵養使自𤼵越
  明刑而制猾夏者在其中古兵刑之大也
帝曰疇誰/順/予工金工土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之類僉曰垂名/哉帝
曰俞咨垂汝作/共工官/名垂拜稽首讓于殳斨人/暨伯與
[001-27a]
帝曰俞徃哉汝諧能諧和/其官
 諧生於若後世技巧工匠咸精其能者事同而意異
 也
帝曰疇若予上山/澤/草木鳥獸僉曰益名/哉帝曰俞
咨益汝作朕虞虞山澤/之官益拜稽首讓于朱虎熊羆四臣/名
帝曰俞徃哉汝諧
 君為萬物之主交之有道取之以時使順其性益嘗
 掌山澤故因所經歴而用之
[001-27b]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主/朕三禮天神地/祗人鬼僉曰伯夷名/
曰俞咨伯汝作秩宗主郊廟之官宗/主天秩之禮早/夜惟寅敬/
敬以/直内哉惟清直則清明在躬無/一毫私累汩之伯拜稽首讓于夔龍二/臣
帝曰俞徃欽哉
 郊廟修五禮中之吉禮禮之最大者也故獨與百揆
 咨四岳而命欽者對天地感鬼神之道寅直清欽再
 三申命葢天下事無不當敬而於禮為尤切
帝曰夔命汝典樂教冑子元子已下至卿大夫子弟與/之任者世禄將襲位故不可
[001-28a]
不/教勁/正而温和/寛而栗莊栗不/失之緩剛而無虐簡而無傲
 此教以樂徳也直正直也寛柔也剛簡剛也此三徳
 乃其氣質之異直焉而教以温使適其中寛焉而教
 以栗使不失之不及剛簡焉而教以無虐無傲使不
 失之太過吕云此教者之事也不直則道不見然必
 即之也温寛者規模廣大然必栗而有縝密之工夫
 剛者師嚴道尊然必無虐以強其所不能簡者簡黙
 舉一隅引而不𤼵然必無傲天下之才以為不可教
[001-28b]
 也
詩言志心之/所之歌永長/歌者以詩/而長言之五聲也宫/商角徴羽依永長/言
之中有高下疾徐/依之而五聲成焉六律/六吕和聲聲叶律/而後和八音聲成文/謂之音
和/無相奪倫各有倫敘/不相錯亂神人以和
 此教之以樂語也樂從詩生詩從心出聲音之與政
 通以政之和致心之和以心之和為樂之和典樂者
 以樂之和而教人於以𤼵越其良心是以其出於人
 心者而還以入乎人心也動天地感鬼神詩莫近焉
[001-29a]
 而况於胄子乎神人以和因以樂教胄子而極言聲
 詩感通之妙也
 五聲
  宫舌居中/  商口閒張/  角舌縮郤/
  徴舌拄齒/  羽撮口聚/
 八音
  金鐘/ 石磬/ 絲琴瑟/簫管/笙/
  土塤/ 革鼓/ 木柷敔/
[001-29b]
夔曰於如字或音烏而/絶句歎美也予擊大/擊磬聲之清者孟子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
詩曰依我磬聲/磬八音之終也小/擊石百獸率舞
 惟舜樂之和故擊拊之而獸舞焉䕫非自言其功所
 以信舜樂感通之必然爾獸且舞況神人乎
帝曰龍朕聖疾/惡邪/㸃白/成黒絶/君子/之行動/恐/
衆/氏命汝作納言喉舌/之官夙夜出受上言/宣於下聽下言/納於上朕命
惟允信/
 讒説之得以動衆者以上下之情不通故也有納言
[001-30a]
 以出納之則下情上達上情下孚一切以帝命之公
 為信讒説之私自無庸得行矣益稷工以納言即此
 職也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四岳十二牧九官共二十五人/曰二十二人者有一人而兼二
職者/也欽哉惟時欽則不/失時弼/天工三載三年/有成考績功/
几/年降/升/暗職之/廢音職之/修者庶績咸熈
 此總命也岳牧九官之事皆天之事也天工人其代
 之惟天之命於穆不已可一時息乎欽則誠與天一
[001-30b]
 矣此堯舜傳心之妙所以咨命之要領也三載以下
 史臣述舜事非舜語也考焉黜陟焉課之三載三考
 之後而庶績無不熈者欽之成處也 周官三歳大
 比而誅賞不待九年者帝王氣量之異
别/背/三苗前既竄其君而未滅其國其同惡猶有/不悛者故分背之所謂旌别淑慝殊厥
井疆也禹貢三苗丕敘/則其君竄於三危者
 孔云衆功皆廣三苗幽暗故分北之
舜生側/微三十徴庸堯始/升用三十攝位二十八/年居喪三年在位即帝/位
[001-31a]
十載舜踐位三十三年薦禹於天/禹攝位十七年然後舜崩升/遐/乃死
 在位五十年舜典載其一年事而略其餘規模一定
 四十九年之事皆枝葉流派也此作史之妙陟方孔
 以為舜升道南方巡守死於蒼梧之野而𦵏焉案堯
 老舜攝則巡守舜行之矣豈有禹既攝而舜猶巡守
 者乎司馬温公詩云虞舜既倦勤薦禹為天子豈肯
 復南巡迢迢渡湘水
帝釐理/治下土諸/侯各/方立/官居方居其/方分/姓/族分𩔖士/農
[001-31b]
工商分其/𩔖使相從作汩治/與也言治民之/功興一篇亡九共言九州供貢/劉敝以為即
九丘孔安國除九丘非也共丘字相/似安國為𨽻古定誤以丘為共耳九篇槀勞/賜/
 此七書序安國所謂不可復知者也無篇首可冠隨
 其次附之前書之末訓傳順序文為之説既不見書
 其是非不可得而知也
 
 
 尚書詳解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