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12 禹貢說斷-宋-傅寅 (WYG)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說斷卷三
             宋 傅寅 撰
導岍今瓏州吳山/縣吳嶽是及岐在今鳯/翔岐山至于荆山在今耀/州富平
 班氏曰呉山在扶風汧縣西古文以為汧山陸氏曰/岍字又
  作汧一名吳嶽九域志曰吳嶽頂有五峯按後魏/孝文於漢汧縣地置長蛇縣唐貞觀九年更名呉
  山今屬/隴州北條荆州在馮翊懐徳縣南光武省懐徳/不知并入何
  縣今按後漢志荆山在雲陽當是分其地入雲陽/通典曰晉移北地郡之富平縣於今京兆富平縣
[003-1b]
  西角懐徳城有荆山按隋志皆言荆山在京北富/平夫西漢在懐徳東漢在雲陽自晉以來則在富
  平信土地分隸變遷不易稽考今富平雲陽俱隸/耀州 案此條引班氏地理志止及岍山荆山不
  &KR0302山者葢因已見/治梁及岐條下也
 孔氏曰更理説所治山川首尾所在治山通水故以
  山名之三山皆在雍州
 唐孔氏曰上文毎州説治水登山従下而上州境隔
  絶未得徑通今更従上而下條説所治之山本以
  通水舉其山相連屬言此山之傍所有水害皆訖
[003-2a]
  也因冀州在北故自北始従北導岍至敷淺原舊
  説以為三條地理志云禹貢北條荆山在馮翊懐
  徳縣南南條荆山在南郡臨沮縣東北是舊有三
  條之説也故馬融王肅皆為三條導岍北條西傾
  中條嶓冡南條鄭元以為四列導岍為陰列西傾
  為次陰列嶓冡案以上刻本所闕今/従永樂大典本増入為次陽列岷
  山為正陽列鄭元創為此説孔言當為三條也岍
  與嶓冡言導西傾不言導者史文有詳略以可知
[003-2b]
  故省文也
 王氏曰導山者導山之澗谷而納之川也
 蘇氏曰孔子叙禹貢曰禹别九州隨山濬川葢言此
  書一篇而致意也既畢九州之事矣則所謂隨山
  與濬川者復申言之隨山者隨其地脈而究其終
  始也何謂地脈曰地之有山猶人之有脈也有近
  而不相連者有逺而相屬者雖江河不能絶也自
  秦蒙恬始言地脈而班固馬融王肅治尚書皆有
[003-3a]
  三條之説鄭元則以為四列古之達者巳知此矣
  北條之山首起岍岐而逾于河以至太嶽東盡碣
  石以入于海是河不能絶也南條之山自嶓冡岷
  山至于衡山過九江以至敷淺原是江不能絶也
  葢禹之言卓然見於經者非地脈而何自此以下
  至敷淺原皆隨山之事也
 葉氏曰導山者濬兩山之川屬之大川以同入于海
  者也言導岍而不言導西傾二山皆在雍以岍見
[003-3b]
  之也言導嶓冡而不言導岷山二山皆在梁以嶓
  冡見之也九州之山獨記雍梁荆揚豫冀而不及
  青徐兗三州者葢三州皆在東河之東與四列不
  相通青徐之山惟岱而兖無山此三州之水惟河
  則或不必隨山以為治也
 林氏曰此一段文義本甚明白以先儒有三條四列
  之説必欲以衆山首尾相屬故其説多牽强而不
  通夫觀書者必視其書之所由作然後其義易曉
[003-4a]
  禹貢之書本為治水而作其言所導之山葢主於
  決懐襄之水而為言也何取於山條列哉
 張氏曰山而謂之導者以向者洪水滔天首尾不辨
  今水患既除使山川復其本性隨山之勢窮極其
  首以遂其風土之宜此言導之意也豈特導水云
  乎哉
   禹之言曰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是先
   大而後小也至此則先言導山而後導川又先
[003-4b]
   小而後大何也葢治水之法由下而上故其言
   先大而後小也此則總論水之形勢脈絡由上
   而下故其言先小而後大也或曰自導岍以至
   敷淺原皆以山為言不言水也予以為水獨何
   歟曰畎澮之水不勝其記故禹即山以表之亦
   猶詩人言信彼南山維禹甸之託山以表田也
   今圖岍岐等山及諸水以觀之則凡畎澮距川
   自可意見若夫條列之說地脈之說決懐襄之
[003-5a]
   説遂風土之説皆無足取也
逾于河
 孔氏曰此謂梁山龍門西河
 唐孔氏曰逾于河謂山逾之也
 張氏曰北條荆山首自岍岐東絶西河而北雖河不
  能隔斷也
 吕氏曰人逾非山逾
   非山逾亦非人逾禹所記之言然耳葢在河之
[003-5b]
   西導此等山過河之東與北則導彼等山非導
   岐荆既畢而後始涉河以導壺口也冀州既載
   壺口治梁及岐是治水越河而西經文明甚學
   者將信經文乎將従臆說乎
壺口雷首在今河中/府河東縣至于太嶽
 孔氏曰三山在冀州太嶽上黨西
 班氏曰雷首山在河東蒲坂縣南晉志曰夷齊居其/陽所謂山陽山按
  隋開皇十六年祈蒲坂置河/東縣大業初併蒲坂入河東
[003-6a]
   壺口在汾之北雷首在汾之南而太嶽又在壺
   口之東北也以形勢求之既背以地理計之又
   逺條列首尾之説其可従乎經凡言至者非治
   此而後至彼也亦所記之文然耳若曰治汾之
   北則壺口南則雷首又壺口之東北亦至太嶽
   也學者因余説而復經文始知余之不妄
底柱在今陜州陜縣河/水中屹立若柱然析城在今澤州/陽城縣至于王屋在今/孟州
 王屋/縣
[003-6b]
 孔氏曰此三山在冀州南河之北東行
 杜氏曰陜州陜石縣有底柱山大唐貞觀中太宗巡
  幸命魏徴勒銘見存本朝熙寧六年省/陜石縣為鎮入陜
 班氏曰析城山在河東濩澤縣西南濩音烏虢切案/唐志天寶元年
  更濩澤縣/為陽城王屋山在河東垣縣東北案通典絳州/垣縣漢舊縣
  也東北有王屋山又云洛州王屋縣有王屋山垣/與王屋俱有其山則王屋當是漢垣縣地也垣今
  復隸絳州即垣曲/是王屋隸孟州
   以地勢東北觀之當言底柱王屋而後析城今
[003-7a]
   反記杞城於王屋之上何也析城在底柱之東
   北太行在王屋之東南自西南以及東北自西
   北以及東南亦所記之法然耳非可以山之首
   尾求也太行當連王屋為句孔氏以屬常山誤
   矣
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太行在今懐州河内縣/常山在今定州曲陽縣
 孔氏曰此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而入滄海百川經
  此衆山禹皆治之不可勝名故以山言之
[003-7b]
 唐孔氏曰太行去恒山太逺恒山去碣石又逺故𫝊
  云此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而入滄海言山傍之
  水皆入海山不入海也又解治水言山之意百川
  經此衆山禹皆治之川多不可勝名故以山言之
  也謂漳潞酈氏云潞/即濁漳汾洓桑氏云洓水出河東聞/喜縣東山黍篩谷南過
  解縣東又西南注于張陽池聞喜今隸觧州/解故城在河中桑泉唐天寳改桑泉為臨晉在壺
  口雷首太嶽經底柱析城濟出王屋淇近太行恒
  衛滹沲&KR0740易近恒山碣石之等也
[003-8a]
 班氏曰東太行山在河内山陽縣西北又曰太行山
  在埜王縣西北案山故城城在修武縣西北熙寧/六年省修武為鎮入武陟隋志云
  河内漢曰埜王開皇十年改名河内/武陟俱隸懐州當二縣俱有其山
  恒山在常山郡上曲陽縣西北
   此與冀州恒衛既従大陸既作之文相表裏也
   不惟此也導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壺口雷
   首至于太嶽與既載壺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
   至于嶽陽一事體而互發明也底柱析城至于
[003-8b]
   王屋太行與覃懐底績于衡漳漳亦一體而互
   發明也學者試深求之當自識經文之妙入于
   海言恒山碣石四傍之水皆以小附大東入于
   海也
西傾在今洮/州臨洮朱圉在今秦州伏/羌城傍近鳥鼠在今熙州渭/源堡傍近
 孔氏曰西傾朱圉在積石以東鳥鼠渭水所出在隴
  西之西三者雍州之南山
 班氏曰西傾山在隴西臨洮縣西南案唐志洮州臨/潭縣有西傾山
[003-9a]
  通典云山在臨潭/西南吐谷渾之界朱圉山在天水冀縣南案隋志/冀城縣
  注云後周曰冀城唐志云秦州伏羌縣本冀城武/徳二年更名通典云伏羌秦漢冀縣又云上邽縣
  有朱圉山俗名曰白嚴山九域志云建隆二年置/伏羌寨熙寧三年以寨為城又古跡云古上邽縣
  本邽戎邑知上邽經/唐末五代廢之矣鳥鼠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
  西南通典云渭州渭源縣漢首陽縣也後魏改之/唐志云渭源鳥鼠山一名青雀山五代職方
  考云唐末渭州臨吐番爟於涇州平涼置渭州而/縣廢則今渭非古矣今熙州有渭源堡當是古渭
  源縣/之地
至于太華在今華州/華陰縣
[003-9b]
 孔氏曰相首尾而東
 唐孔氏曰鳥鼠東望太華太逺故𫝊云相首尾而東
  也
 班氏曰太華山在京兆華陰縣南
熊耳在今商/州上洛外方在今西/京登封桐栢在今唐/州桐栢至于陪尾在今安/州安陸
 孔氏曰四山相連東南在豫州界洛經熊耳伊經外
  方淮出桐栢經陪尾凡此皆先舉所施功之山於
  上而後條列所治之水於下互相備
[003-10a]
 班氏曰洛水出宏農上雒縣冡領山熊耳山在盧氏
  縣東伊水所出經云導洛自熊耳如固所紀洛水/非出熊耳乎余謂冡領即熊耳一
  山連延同此一名後世又従而别為冡領之號耳/通典曰虢州盧氏有熊耳山商州上洛有冢領山
  熊耳山今二縣俱隸二州正連境又通典記上洛/之山既曰有冡領又曰有熊耳是一山連延古同
  一名無疑矣洛則/出今之所謂冡領古文以潁川崈髙縣崈髙山為
  外方山顔氏曰崈髙崇字通典曰洛州登封縣漢/崈髙也太唐永徽中置嵩陽縣武太后改
  為登封有中/嶽嵩髙山桐栢山南陽平氏縣東南隋志云淮/安郡桐栢
  縣梁置曰淮安也開皇初郡廢更名縣曰桐栢有/桐栢山以隋志考之桐栢漢平氏縣地也今復隸
[003-10b]
  淮安即/唐州横尾山在江夏安陸縣東北古文以為陪
  尾山通典云安州安/陸有古陪尾山
   西傾朱圉鳥鼠至于太華即雍州終南惇物至
   于鳥鼠之役也熊耳外方桐栢至于陪尾即豫
   州伊洛𤄊澗與夫導淮之役也圖而觀之凡畎
   澮之水或入于河渭或入于伊洛或入于淮皆
   可以形勢見也學者知此味其肯徒章句乎
導嶓冡在今秦/州界至于荆山在今襄州/南漳縣
[003-11a]
 孔氏曰漾水出嶓冡山梁州經荆山荆山在荆州
 唐孔氏曰荆州以荆山為名知荆山在荆州也
 班氏曰嶓冡山在隴西西縣案晉改西縣為始昌不/知始昌後廢於何時通
  典秦州上邽縣注云有漢西縣城一名始昌在今/縣西南有嶓冡山今上邽已廢九域志古跡云有
  古上邽縣當/在天水縣界南條荆山在南郡臨沮縣東北通典/云襄
  陽南漳縣漢臨沮也有荆山又云漢臨沮故城在/江陵郡當陽縣北唐志亦曰南漳本臨沮隋志曰
  西魏初置重陽縣後周置沮州尋廢改重陽曰思/思安開皇十八年曰南漳是臨沮自西魏方更置
  不/一
[003-11b]
内方在今荆門/軍長林縣至于大别在今漢/陽軍界
 孔氏曰内方大别二山名在荆州漢所經
 班氏曰章山在江夏竟陵縣東北古文以為内方山
  後漢志引荆州記曰山髙三十丈周迴百餘里五/代職方考曰復州竟陵晉改曰景陵通典曰江陵
  長林縣有章山今景陵隸安州長林隸荆/門以地勢觀之今其山不復景陵有矣大别山
  在六安安豐縣西南安豐今/隸夀州
 唐孔氏曰地理志無大别鄭元云大别在廬江安豐
  縣杜預解春秋云大别闕不知何處或曰大别在
[003-12a]
  安豐縣西南鄭杜之説即據班氏所志而唐孔氏/以為地理志無大别此檢閲不詳之
  失/也左𫝊云呉既與楚夾漢然後楚乃濟漢而陳自
  小别至于大别然則二别近漢之名無緣得在安
  豐如預所言雖不知其處要與内方相接漢水所
  經必在荆州界也
 蘇氏曰二别山皆在漢上
   此梁荆導漢之役也内方在荆門則大別居漢
   上當是漢陽界山也故李氏詩說曰漢水東流
[003-12b]
   漢陽軍觸大别山南入于江
岷山在今茂州/汶山縣之陽至于衡山在今潭州/衡山縣
 孔氏曰岷山江所出在梁州衡山江所經在荆州
 班氏曰岷山在蜀郡湔氏道縣西徼外江水所出湔/子
  田切考晉志巳無此縣當是漢末以來廢之矣唐/志茂州汶山縣有岷山通典亦曰禹導江發跡于
  此/衡山在長沙國湘南縣東南通典曰潭州衡山/縣漢湘南縣也又
  曰衡州湘潭縣有衡山今湘潭亦隸/潭州唐志云衡山縣有南嶽衡山祠
過九江至于敷淺原在今江州徳安/縣蒲塘驛前
[003-13a]
 孔氏曰言衡山連延過九江接敷淺原言導従首起
  言陽従南敷淺原一名傅陽山在揚州豫章界
 班氏曰傅易山在豫章歴陵縣南古文以為敷淺原
  傅讀曰敷昜古陽字通典曰江州尋陽縣有蒲塘/驛即漢歴陵縣也驛前有敷淺原原西數十里有
  傅陽山據通典傅陽山在敷淺原之西而班氏即/以傅陽山為敷淺原者葢連延數十里止是一山
  古今殊號逺近異稱云耳歴陵晉屬鄱陽郡後不/知廢於何時尋陽今為徳化徳安二縣之地當是
  五代時/改析
   此梁荆揚導江之役也禹之導山惟言雍冀梁
[003-13b]
   豫荆揚而不及青徐兖三州惟冀特言入海而
   揚止於敷淺原何也葢青徐兖揚四州與冀之
   碣石等處地皆濱海者也碣石入海既北於冀
   見之故南於此四州不言也文省而事該此最
   作經之妙後世史官及之乎
導弱水來自雍州/西北南外至于合黎在今化/外甘州餘波入于流沙在/今
 化外/甘州
 孔氏曰合黎水名在流沙東弱水餘波西溢入流沙
[003-14a]
 唐孔氏曰此下所導凡有九水大意亦自北為始以
  弱水最為西北水又西流故先言之黑水雖在河
  南水従雍梁西界南入南海與諸水不相參涉故
  又次之四瀆江河為大河在北故先言河也漢入
  于江故先漢後江其濟發源河北越河而南與淮
  俱為四瀆故次濟次淮其渭與洛俱入于河故後
  言之計流水多矣此舉大者言耳凡此九水立文
  不同弱水黑水沇水不出于山文單故以水配其
[003-14b]
  餘六水文與山連既繋於山不須言水積石山非
  河上源記施功之處故云導河積石言發首積石
  起也漾江先山後水淮渭洛先水後山皆是史文
  詳略無義例也又淮渭洛言自某山者皆是發源
  於上欲使異於導河故加自耳鄭元云凡言導者
  發源於上未成流凡言自者亦發源於上未成流
  必其俱未成流何須别導與自河出崑崙發源甚
  逺豈至積石猶未成流而云導河也顔氏鄭氏皆
[003-15a]
  以合黎為山名地理志張掖郡删丹陽縣桑欽以
  導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張掖郡又有居延澤
  在縣東北古文以為流沙如志之言酒泉郡在張
  掖郡西居延屬張掖合黎在酒泉則流沙在合黎
  之東與此𫝊不合案經弱水西流水既至于合黎
  餘波入于流沙當如𫝊文合黎在流沙之東不得
  在其西也
 杜氏曰合黎水在甘州張掖縣界又曰沙州古流沙
[003-15b]
  地其沙風吹流行在郡西八十里
 蘇氏曰合黎山名
 程氏曰弱水即條支媯水是也
   余觀程氏所論弱水最為究求之力然取禹貢
   導水之文而熟復之弱水黒水言導而不言所
   導之處葢其由來甚逺雖禹亦不能沿流以窮
   其源也弱水用功止自合黎而上合黎而下得
   其餘波入于流沙遂亦不復究其為何如也然
[003-16a]
   流沙之地大扺居雍州之極西弱水流逕雍界
   而西入流沙不見其他折也故知弱水之西流
   而與他川逈異云耳禹在當時足跡之所親目
   力之所及猶不能用意於非所用意之外而學
   者生於數千載之下居數萬里之外而顧執諸
   家異同之言以遐想而意決之殆可謂窮無窮
   而極無極矣杜氏所言地著頗亦可信今且據
   之以見合黎流沙所在而弱水則來自雍州西
[003-16b]
   北徼外不知其所従出實地也合黎當以為山
   名猶漾水至于大别之類葢皆指山言耳流沙
   當是澤名以其地之沙風吹流行如通典所載
   故澤因名流沙
導黑水來自雍州/西徼之外至于三危在今/沙州入于南海
 孔氏曰黑水自北而南經三危遇梁州入南海
 唐孔氏曰地理志益州郡計在蜀郡西南三千餘里
  故滇王國也武帝元封二年始開為郡郡有滇池
[003-17a]
  縣縣有黑水祠止言有其祠不知水之所在鄭云
  今中國無也𫝊之此言順經文耳案酈道元水經
  黑水出張掖雞山南流至燉煌過三危山南流入
  于南海然張掖燉煌並在河北所以黑水得越河
  入南海者河自積石以西皆伏流故黑水得越而
  南也
 杜氏曰道元注水經説鋭意尋討亦不能知黑水所
  經之處顧野王撰輿地志以為至僰道隸戎/州入江
[003-17b]
  其言與禹貢不同未為實錄至於孔鄭通儒莫知
  其所或年代久逺遂至湮涸無以詳焉三危山在
  沙州燉煌縣東南
 程氏曰黑水即葉榆澤是也
   黑水亦出外戎經雍州極境過三危越河南渡
   經梁州西界而入南海此經文可推者也説者
   必欲言黑水所自出惑矣夫禹不言而後世欲
   言之宜其説之不同而徒為是紛紛然也程公
[003-18a]
   駁酈道元等諸説求漢志益州郡葉榆縣在今/黎雅
   西/南葉榆澤為黑水之正又以滇池縣在今黎/雅西南
   池澤為黒水之下流葢以滇池澤傍有黑水祠
   為證故也又據酈道元等叙載葉榆入海之地
   在交趾□汵縣今今化外/襄陸等州為入南海之的信其
   有驗也而黑水西河惟雍州則雍州無黑水矣
   故又求唐史東女弱水為黑水之上源東女之
   地正東以及東南皆與今蜀茂雅二州接境則
[003-18b]
   正在漢益州之北去雍州河廓界地望甚順東
   女弱水之來即雍州鄰境也遂以葉榆一水為
   界梁雍兩州以應經黑水西河惟雍州之文信
   其善辯也而東女弱水前此未有黑水之稱稱
   黑水自程公始其殆可深據乎又孔頴達云滇
   水有黑水祠而不見水程公乃疑更世既乆祠
   或移之他地遥設而望祀是葢亦臆度之説也
   又三危山無所證著以三苖遺種在宕昌即今/化外
[003-19a]
   宕州宕/達浪反疑其當在東女弱水旁凡此皆余所未
   敢執以為實者也余恐學者慕名而輕信昧多
   聞闕疑之理故諄諄若此焉耳非好辯也
導河積石在今化外鄯/州龍支縣界至于龍門在今同州/韓城界
 孔氏曰施功發于積石至于龍門或鑿山或穿地以
  通流
 唐孔氏曰釋水云河水千里一曲一直則河従積石
  北行又東乃南行至于龍門計應三千餘里釋水
[003-19b]
  云崐崙虚色白李巡曰崑崙山名虛山下地也郭
  璞云發源髙處激湊故水色白潛地地中受渠衆
  多渾濁故水色黄漢書西域𫝊云河有兩源一出
  葱嶺河合東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鹽澤者去玉
  門陽闗三百餘里廣衺三四百里其水停居冬夏
  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南出于積石為中國河
  郭璞云其去崑崙里數逺近未詳
 司馬氏曰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崑崙其髙二千五百
[003-20a]
  餘里日月所相避隠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
  今自張騫使大夏之後窮河源惡睹本紀所謂崐
  崙者乎故言九州之山川尚書近之矣
 班氏曰積石山在金城河闗縣西南羌中龍門山在
  馮翊夏陽縣北今同州韓城縣隋開皇/十八年置即漢夏陽也
 杜氏曰水經云崑崙墟在西北去嵩髙五萬里地之
  中也其髙萬一千里河水出其東北陬屈従其東
  南流入于渤海又出海外南至積石山下有石門
[003-20b]
  又南入葱嶺山又従葱嶺出而東北流其一源出
  于闐國南山北流與葱嶺所出河合又東注蒲昌
  海又東入塞過燉煌酒泉張掖郡南又東過隴西
  河闗縣北詳水經所作殊為詭誕全無憑據所云
  河出崑崙山者宜出於禹本紀山海經所云南入
  葱嶺及出于闐南山者出於漢書西域𫝊又云出
  海外南至積石山下有石門然後南流入葱嶺據
  此則積石山當在葱嶺之北又云入塞過燉煌酒
[003-21a]
  泉張掖郡南並今郡地也夫山水地形固有定體
  自葱嶺于闐之東燉煌酒泉張掖之間華人往來
  非少去積石數千里未有桑田碧海之變陵遷谷
  移之談此處豈有河流纂集者不詳斯甚又按禹
  導河積石者堯時洪水下民昬墊禹所開決本救
  人患積石之西砂鹵之地河流既小地勢復髙不
  為人患不待疏鑿以此施功發跡自積石山而東
  則今西平郡龍支縣界山是也西平郡今化外鄯/州也水經所謂葱
[003-21b]
  嶺北積石佑所謂大積石是也自酈道元巳疑非/非禹貢積石禹貢積石宜在蒲昌海下今考班杜
  所説一云在河闗一云在龍支龍支漢允吾縣地/屬金城河闗亦屬金城班杜所言二縣雖不同積
  石當跨二縣界有之矣二縣在蒲/昌海東正與酈道元之說相合固無禹理水之
  功自葱嶺之北其本紀灼然荒唐撰經者取為準
  的班氏西域𫝊所言宜惟憑張騫使大夏見兩道
  水従葱嶺于闐合流入蒲昌海所以騫𫝊遂云窮
  河源也案古圖書名河所出曰崑崙山宜所謂古
  圖書即禹本紀以于闐山出玉乃謂之崑崙即所
[003-22a]
  出水便云是河也窮究諸説悉皆謬誤孟堅又以
  禹貢云導河自積石遂疑河潛流従此方出且漢
  時羣羌種雖衆多不相統一未為强國漢家或未
  嘗遣使詣西南羌中或未知自有河也寧有今吐
  蕃中河従西南數千里向東北流見與積石山下
  河相連聘使涉歴無不言之吐蕃自云崑崙山在
  國中西南則河之所出也又按書云織皮崑崙析
  支渠搜西戎即叙又范&KR0110後漢書云西羌在漢金
[003-22b]
  城郡之西南濱于賜支續漢書曰河闗西可千餘
  里有西羌謂之賜支葢析支也然則析支在積石
  之西是河之上流明矣崑崙在吐蕃中當亦非謬
  而不謂之河之本源乃引葱嶺于闐之河謂従蒲
  昌伏流數千里至積石方出斯又班生所未詳也
  同州韓城絳州龍門二縣有龍門山龍門縣今/隸河中府
  禹所鑿三秦記云魚鼈上之即為龍否則點額而
  還又慈州文城縣有孟門山與龍門相對慈州今/廢其吉
[003-23a]
  鄉縣以隸隰州文城省為鎮入吉鄉河至今隰州/吉鄉孟門山是為入龍門至河中府龍門縣汾水
  合河之上為門龍門口然則吉鄉龍門二縣所謂/龍門山者是在河之東者也韓城所謂龍門山者
  是在河之西者也兩岸俱有其山則西所謂/龍門與東孟門相對之處是在韓城以北
 程氏曰導河自積石以下未至龍門以上經但一書
  積石不言方嚮知荒逺在所當略也
   按雍州崑崙之戎浮積石則謂河出崑崙山宜
   亦不妄杜言其山在吐蕃中亦不為無所據矣
   然禹不言河源惟記積石耳今吾苐論其所記
[003-23b]
   不必求其所以不言也若夫自積石至于龍門
   計應三千餘里禹記河之所逕所以疎濶若此
   者以龍門而上積石而下地髙而水不為患禹
   功所不加故不言也程氏荒逺之説非
南至于華陰
 孔氏曰河自龍門南流至華山北而東行
 程氏曰河自北狄入中國皆南行至此而極始折而
  東行
[003-24a]
東至于底柱
 孔氏曰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
 程氏曰河至華陰則巳改為東流不待至底柱乃始
  折東今其曰東至底柱者自改東以後惟底柱可
  可記也
   河自南行至華陰自華陰東行至底柱則東字
   連華陰而言不必曰自改東以後惟底柱為可
   記也
[003-24b]
又東至于孟津南西京洛陽/北孟州河陽
 孔氏曰孟津地名在洛北都道所湊古今以為津
 唐孔氏曰孟是地名津是渡處在孟地致津謂之孟
  津𫝊云地名謂孟為地名耳杜預云河内河陽縣
  南孟津也在洛陽城北都道所湊古今常以為津
  武王渡之近世以來呼為武濟
 杜氏曰河流自華陰至于底柱夾兩山之間其流皆
  湍悍至于孟津然後其勢稍暖故可以横舟而渡
[003-25a]
  也
東過洛汭在今西京/鞏縣東
 孔氏曰洛汭入河河處
 唐孔氏曰洛入河處河内鞏縣東也鞏在西京東/一百一十里
 程氏曰洛既北入河河之南洛之北其兩間為汭也
  汭之為言在洛水之内也渭水入河之間亦名為
  汭正其義也河自洛汭以上行地中它水反來注
  河故山水名稱迹道古今如一無所譌誤以其山
[003-25b]
  川皆相附著故也自大伾以下不論水道難考雖
  山舊常憑河者亦復不可究辨此非山有移徙也
  河既遷變年世又逺人知新河之為河而不知舊
  山之不附新河惟輒並河求之安従而得舊山之
  真歟山静物也且因河徙而譌錯如此則降水大
  陸其方嚮益難究定矣此其並河凡屬所為無的
  之因也
至于大伾今衛州黎陽/縣黎山是
[003-26a]
 孔氏曰山再成曰伾至于大伾而北行
 唐孔氏曰釋山云再成英一成岯李巡曰山再重曰
  英一重曰岯𫝊云再成曰伾與爾雅不同葢所見
  異也鄭元云大伾在修武武徳之界修武今懐州/武陟縣修武
  鎮是其地熈寧六年省入武徳今懐州/河内縣武徳鎮是其地熈寧六年省入張揖云成
  臯縣山也今孟州汜水縣/漢謂之成臯縣漢書音義有臣瓚者以
  為修武武徳無此山也成臯縣山又不一成今黎
  陽縣山臨河豈不是大伾乎瓚言當然黎陽今/隸衡州
[003-26b]
 杜氏曰衛州黎陽縣有大岯山今名黎陽東山又名
  青檀山在縣南七里其張揖云成臯山是大伾山
  謬也
 程氏曰黎陽山在大河垂欲趨北之地禹故記之正
  與河將東流而先記華陰之在極按以下至唐孔/氏至于大陸正
  義刻本所闕今従/永樂大典本補入南者同也若成臯之山既非従
  東折北之地又無險礙如龍門底柱之須疏鑿也
  其地西去洛汭既巳絶逺東北距降水大陸又為
[003-27a]
  絶逺禹獨何為而特於此數數致言耶臣故於瓚
  佑有取正以其理有當焉耳
北過降水在今冀州/武邑縣
 孔氏曰降水水名入河
 唐孔氏曰地理志云降水在信都縣按班固漢書以
  襄國為信都在大陸之南或降水發源在此下尾
  至今之信都故過降水降水乃至大陸若其不爾
  則降水不可知也鄭以降謂為降下反反聲轉為
[003-27b]
  共河内共縣其水出焉東至魏郡黎陽縣入河此
  近降水也周時國於此地者惡言降水改謂之共
  此鄭胸臆不可従也
 杜氏曰貝州經城縣有枯絳渠按唐㑹要唐天祐三/年八月割貝州經城
  隸魏州又按九域志北京即升唐魏州為之熈寧/六年省經城為鎮入宗城則枯絳渠今在北京宗
  城縣/界北入冀州南宫縣界又過信都衡水武邑三
  縣界南宫而下四縣/今俱隸冀州
 程氏曰枯絳渠可證古降所麗與禹河方嚮正合但
[003-28a]
  禹河既枯而絳瀆亦枯至武邑斷絶别無可考鄭
  康成以淇水之自衛州入河者為降水其援引證
  誤元已自覺之遂改引屯氏河為證酈道元既已
  仍襲其説尋又覺屯河之無降名也因又改易漢
  志屯河名稱以應古降既以明誤且有大失審究
  者經之叙河曰此過降水是原有降水而禹因河
  役過之其理甚明也今屯河因漢河決溢甫有迹
  道設使漢河真是禹河亦無有因此河決流而反
[003-28b]
  記此河位置者而况漢河本非禹河而求禹河所
  逕於漢河支派則豈非重複之誤耶此其誤之所
  起不出乎臣之所陳者矣河既改流並河山川皆
  非其故而不知反諸未始改流以前此與中流失
  劍而刻舟以記者正同一誤也
至于大陸當是瀛州/以東之地
 孔氏曰大陸澤名
 唐孔氏曰漢地理志云大陸在鉅鹿縣北釋地十藪
[003-29a]
  云晉有大陸孫炎等皆云今鉅鹿縣北廣河澤也
  郭璞云廣河猶大陸以地名言之近為是也春秋
  魏獻子畋于大陸焚焉還卒于寗杜氏春秋説云
  嫌鉅鹿絶按以上刻本有闕文今/従永樂大典本補正逺以為汲郡修
  按刻本下衍/郡修二字武縣呉澤也甯按甯字二本俱無/今従正義補入
  修武也然此二澤相去甚逺所以得為大陸者以
  爾雅廣平曰陸但廣而平者則名大陸故異所而
  同名焉然此二澤地形卑下得以廣平為陸者澤
[003-29b]
  雖卑下旁帶平之之地故統名焉故大陸澤名廣
  河以旁近大陸故也
 程氏曰大陸之說雜出不一其始地理志謂在鉅鹿
  縣未聞其去古河絶逺且其地理次序逺在古絳
  上流不與經應古歴代言地理者皆疑非是為此
  之故益傍東北展轉求之故隋氏以趙之昭慶縣
  為大陸唐氏先天中創鹿城置陸澤縣皆意大陸
  之在其地而為此之名而杜李輩因而實之曰邢
[003-30a]
  趙深此三州者皆大陸也亦孔穎達所謂廣平為
  陸故綿延千里而皆可稱謂者是也今逺古絶逺
  隋唐之名二縣以為大陸者或其有據不可得詳
  矣始雜疑信而兩𫝊之且以深之陸澤為大陸則
  古河之行乎貝冀者既可用枯絳以應北過降水
  之文其逕深而入滄者可以謂之至于大陸也雖
  不能寸寸銖銖較其首末比之漢河所經全無降
  水大陸二名可以傅㑹其通多矣
[003-30b]
   余考地理次第降水在冀之東北入河而深在
   冀之正西指深之大陸為經之所指亦與過降
   之文未合夫既謂之大陸則不必専以為澤凡
   廣河澤以東其地平廣綿延千里皆謂之大陸
   也此所指當是瀛州以東之地而經之恒衛既
   従大陸既作則瀛以西至深趙相之間皆是
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逆河在今滄州之東/北其地巳淪于海
 孔氏曰北分為九河以殺其溢同合為一大河名逆
[003-31a]
  河而入于渤海皆禹所加功故叙之
 唐孔氏曰鄭元云下尾合名為逆河言相向迎受
 酈氏曰河之入海舊在碣石今川流非禹瀆也周定
  王五年河徙故瀆故班固曰商竭周移也又以漢
  武帝元光三年河又従東郡更注渤海是以漢司
  空掾王横言曰王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
  南出浸案刻本下有闕文今/従永樂大典本補正數百里張沂亦云碣
  石在海中葢淪於海水後世儒者知求九河於平
[003-31b]
  地而不知求碣石有無以為之證王横之言信而
  有擬碣石入海非無理也
 程氏曰王横之言以當時所親見而破萬世傳聞之
  惑世之言禹貢者失稽焉臣於是用其説博求諸
  古知其精確可信也周定王五年河徙故瀆漢元
  光三年河水徙従頓邱東南流入渤海今其地屬/澶川清豐
  縣熈寜六年省入也渤海舊在滄棣之濱因以為/名則今滄濱之海東北則為漢河自樂陵縣入海
  樂陵今隸滄州在州/南一百二十五里則是周漢以前河入海故道
[003-32a]
  不在漢世所指渤海之地矣遷固親著周漢河徙
  見之紀志而其記禹貢導河語輒自忘之乃曰九
  河逆河入于渤海薛瓚従而證之曰禹貢河口入
  海乃在碣石元光河徙始注渤海禹時不注也然
  則欲知漢河禹河入海之實従碣石求之則可見
  矣九河歴世滋久借曰通塞移徙不可主執而碣
  石者通一山冡趾皆石無有移徙摧折之理也漢
  河既不並碣石入海而平地亦無碣石則九河逆
[003-32b]
  河其與碣石俱淪于海王横之言其巳信按程氏/說刻本
  多闕誤今従永/樂大典本校正
   禹於導山以碣石入海為記所以著其為海畔
   山也於冀州貢道以夾右碣石入河為記所以
   見河口入海正附碣石旁也一時之紀述萬世
   得藉以知河道之的其諸以為聖人紀事之法
   歟
嶓冡導漾發源氏道飬山/東經嶓冡山
[003-33a]
 葉氏曰漢源出嶓冡源出岷故言嶓冡導漾岷山導
  江淮出胎簪山至桐栢而大渭出南谷山至鳥鼠
  而大洛出冡嶺山至熊耳而大因其流之大可以
  為人害者治之而非其源故言導淮自桐栢導渭
  自鳥鼠同穴導洛自熊耳
   漾江之来甚逺地且髙而源微未能為害禹正
   不必極其源也故止于岷嶓導之淮渭洛之源
   近而為雍豫等州害者非特下流而巳故禹治
[003-33b]
   之必極其源葉氏之説反之矣不然則禹究心
   於甚逺而畧於近顧與導弱導黑導河異其功
   用何邪
東流為流至今階州將/利縣界東流
 班氏曰養水至武都為漢按通典武州治將利縣漢/武帝置武都郡又按唐志
  景福元年更名階州則今階州將利葢武都縣地/也通典云漢中郡金牛縣有嶓冡山禹導漾至此
  為漢此亦後世因漢上流所經之山名曰嶓冡亦/轉有此名耳非秦州嶓冡也漾水既束即曰漢水
  非必至今牛而後漢水也此祖安國至漢中東行/為漢之說耳唐至興元俯西縣注云武徳三年析
[003-34a]
  利州之緜谷置金牛寶厯元年省金牛/入西縣今西縣復隸興元府西一百里
又東為滄浪之水在今均州/武當縣
 孔氏曰别流在荆州
 唐孔氏曰傳言别流似分為異水按經首尾相連不
  是分别當以名稱别流也
 劉氏曰南都賦注云漢水至荆山東别流為滄浪之
  水
 酈氏曰武當今隸/均州縣西北四十里漢水中有洲名滄
[003-34b]
  浪洲庾仲雍漢記謂之千齡洲非也是俗語訛音
  與字變矣地説曰水出荆山東南為滄浪之水是
  近楚都故漁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可以濯我纓滄
  浪之水濁可以濯我足余按禹貢言導漾水東流
  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不言過而言為者明非他
  水決入也葢漢沔水自有滄浪通稱耳纒絡鄢鄀
  地連紀郢咸楚都矣漁父歌之不違水地考按州
  𫝊宜以尚書為正耳
[003-35a]
 林氏曰張平子南都賦云流滄浪而為隍廓方城而
  為墉李善注引左氏𫝊屈完所謂楚國方城以為
  城漢水以為池則是滄浪即漢水也葢漢水至于
  楚地則其名為滄浪之水也
過三澨在郢州長/夀縣界
 孔氏曰三澨水名入漢
 桑氏曰荆州沲水在南郡枝江縣三澨池之南在邔
  縣之北邔音其已反此縣晉猶存後不知廢于何/時其地在枝江南枝江今為江陵府松滋
[003-35b]
  縣之鎮松滋在/府西南八十里
 酈氏曰尚書曰導漢水過三澨地說曰沔水東行過
  三澨合流觸大别山阪故馬融鄭元王肅孔安國
  咸以為三澨水名也許慎言澨者埤増水邊土人
  所止也按春秋左傳曰文公十有六年楚軍次于
  勾澨以伐諸庸宣公四年楚令尹子越師于漳澨
  定公四年左司馬戍敗呉師于雍澨昭公二十三
  年司馬薳越縊于蓬澨服䖍或謂之邑又謂之地
[003-36a]
  京相嶓曰杜預亦云水濟及邊地也今南陽今隸/澄州
  淯陽南陽有漢淯陽縣/故城在淯水之陽二縣之間淯水之濱有南
  澨北澨矣而諸家之論水陸相半又無山源出處
  之所津途闗路唯鄭元及劉澄之言在竟陵縣界
  漢竟陵故城在郢州長夀縣南五/代晉改竟陵為景陵今隸安州經云邔縣北池
  然池流多矣而論者疑焉亦不能辨其所在
 顔氏曰三澨水在江夏景陵
 林氏曰三澨水名也水經則以為在江陵邔縣之北
[003-36b]
  顔師古則以為在江夏景陵未知孰是
   枝江之地非漢所經三澨不當在其境鄭氏等
   謂竟陵是矣
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江漢合於/鄂州之西
 孔氏曰觸山迴南入江
 林氏曰漢水既東流為滄浪之水矣於是過三澨水
  所入之處又於是觸大别山以與江合也
東滙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于海
[003-37a]
 孔氏曰滙迴也水東迴為彭蠡大澤
 程氏曰江漢蠡相㑹處為彭蠡澤
   三江相㑹而南不能以敵中北西來之勢故中
   北遏南而南相與迴旋而為一大澤者其來久
   矣今禹本其所由有澤之因故歸之于漾而為
   之言曰東匯澤為彭蠡而于江亦曰㑹于匯耳
   其實彭蠡一澤三江之水為之也說者未有發
   明此意余故輒及之
[003-37b]
岷山導江發源羊膞嶺/下東逕岷山
 酈氏曰岷山即瀆山而水曰瀆水也又謂之汶阜山
  在徼外江水所導也益州記曰大江泉源即今所
  聞始發&KR0553&KR0553嶺下緣崖散漫小大百數猶未足濫
  觴東南下百餘里至白馬嶺而歴天彭闗亦謂之
  為天谷也秦昭王以李冰為蜀守冰見氐道縣有
  天彭山兩山相對其形如闕謂之天彭門亦曰天
  彭闕江水自此以上至微弱所謂發源濫觴者也
[003-38a]
  岷山在氐道而天彭闕亦在氐道而天彭以上江
  水至微則禹於岷山導江其山當天彭闕之東也
東别為沱
 孔氏曰江東南流沱東行
 唐孔氏曰以上云浮于江沱潛漢其次自南而北江
  在沱南知江東南流而沱東行
又東至于灃當在溪/灃之境
 孔氏曰灃水名
[003-38b]
 唐孔氏曰鄭元以此經自導弱水以下言過言㑹者
  皆是水名言至于者或山或澤皆非水名故以合
  黎為山名澧為陵名鄭元云今長沙郡有澧陵縣
  其以陵名為縣乎孔以合黎與澧皆為水名弱水
  餘波入于流沙則本源入合黎矣合黎得容弱水
  知是水名楚辭曰濯余佩兮澧浦是澧亦為水名
 酈氏刻本作/顔氏曰澧水出武陵充縣西至長沙下巂縣
  西北入江
[003-39a]
 顔氏刻本作/酈氏曰澧水在荆州
   江水别而為沱其經流則東至于灃也漢孔氏
   云澧水名酈水云澧水出武陵充縣西至長沙
   下巂縣西北入為江楚辭曰濯余佩兮澧浦顔
   師古謂澧在荆州蘇氏亦謂澧水在荆州歴觀
   諸儒所説則以澧為水名非無所據也然鄭氏
   謂此經自導弱水以下言過言㑹者皆是水名
   今長沙郡有澧陵縣其以陵名為縣乎鄭氏此
[003-39b]
   言似亦有理故曾氏曰澧鄭氏以為澧陵在今
   水不至澧陵故先儒疑焉皆以為澧水夫春秋
   至豫章在江北漢淮之間漢之潯陽江夏在江
   北後世皆在江南烏知禹之時澧陵非江水所
   至之地乎以曾氏此説觀之則知鄭氏以為陵
   名有合於經文然經文曰導弱水至于合黎餘
   波入于流沙則是合黎必有受水之處而鄭氏
   以其曰至于遂以合黎為山名苟以合黎為山
[003-40a]
   名則安能受弱水所入之勢而溢其餘波于流
   沙乎此又不能無疑也余按下文九江澧水既
   與其一則其非水明矣
過九江至于東陵東迤北㑹于滙東為中江入于海
 孔氏曰江分為九道在荆州東陵地名
 唐孔氏曰九江之水禹前先有其處禹今導江過歴
  九江之處非是别有九江之水
 陳氏曰九江即荆州九江孔殷是也東陵在荆州所
[003-40b]
  以得名九江者以大江之水自禹之前已有此九
  道洪水作害水失故道今禹自岷山導江復過前
  所謂九江者以至東陵此皆江之故道非别有九
  江之水江水既過九江又至于東陵也東陵古荆/州地今隸
  鄂州九域志云太平興國二年析鄂州永/興縣置永興軍三年改興國治永興縣
 蘇氏曰迤迤邐也
 林氏曰迤者斜出之辭也江漢一水皆是西來至其
  合處則其勢迤靡而相屬故漢水自發源嶓冡皆
[003-41a]
  東流至其將與江合也則稍折而南葢江水是發
  源岷山皆東流至其將與漢合也則稍折而北葢
  江在漢南漢在江北漢稍南江稍北則其勢相屬
  故㑹于彭蠡而復東也滙者彭蠡之澤也不言㑹
  于彭蠡者葢蒙上東滙澤為彭蠡之文且見其與
  漢水共注北澤也漢孔氏以東迤為一句而以北
  字屬于下謂北㑹于滙故其說以謂迤溢也東溢
  分流都共北㑹為彭蠡鄭氏又以東迤者為南江
[003-41b]
  夫既以迤為溢而又以東溢為分流展轉相訓乃
  成義其文勢不相屬非經意也據經文言北江中
  江是自彭蠡而東方分為二江鄭氏以東迤為南
  江則是自東陵而下&KR2393分為三矣此説猶不與經
  合漢江二水既合於彭蠡矣然後由彭蠡分出為
  中江入于海此言東為中江入于海而上文言導
  漢東為北江入于海有北江中江則是必有南江
  矣即揚州所謂三江既入是也
[003-42a]
   江至東陵始與漢合而經於東陵之下記其東
   行斜迤而北者著其與漢既合之形勢也繼曰
   㑹于滙者著其同為彭蠡澤也經之文明潔如
   此何得不信猶惑於孔鄭之鑿説乎
導沇水出今孟州王/屋縣王屋山東流為濟在今孟州/濟源縣入于河在今/孟州
 溫/縣
 孔氏曰泉源為沇流去為濟在溫西北平地
 唐孔氏曰地理志云濟水出河東垣縣王屋山東南
[003-42b]
  至河内武徳縣入河𫝊言在溫西北平地者濟水
  近在河内孔必驗而知之見今濟所出在溫之西
  北一十餘里溫是古之舊縣故計溫言之
 杜氏曰絳州垣縣漢舊縣也東北有王屋山沇水所
  出又曰洛州王屋縣有王屋山沇水所出又曰沇
  水是王屋山頂崖下澄渟不流至濟源縣西二里
  平地潛源重發名濟水東流經溫縣入河
   按隋志王屋縣舊曰長平後周改曰王屋當是
[003-43a]
   漢垣縣地不知何時析置長平耳今王屋隸孟
   州在州西北一百三十餘里
 曾氏曰止者為漾流者為漢止者為沇流者為濟自
  其水之所自出而言之則曰漾曰沇故其導之也
  則必指其水之所自出而言之故係之以其川瀆
  之通稱以此二水流自漾沇而出及其既流而出
  則曰漢曰濟以至於入江入河入海皆受漢濟之
  名而漾與沇但可以名其始出之水而巳
[003-43b]
 張氏曰沇濟一也發源為沇既流為濟且漾水東流
  為漢江水東别為沱漾水流為漢漾水既為漢則
  漢水之名熄矣故為漢之後不復名為漾沇水流
  為濟沇水既為濟則沇之名熄矣故為濟之後不
  復名為沇至江水東别為沱乃其支流耳江水之
  名自若也按地志曰濟水出河東垣縣王屋山東/南今絳州垣曲縣山也始發源王屋山
  頂峯下曰沇水既見而伏東出於今孟州濟源縣/一源東源周回七百步其深不測西源周回六百
  八十三步其深一丈合流溫縣縣/是為濟水歴虢公臺西南入于河
[003-44a]
溢為滎
 孔氏曰濟水入河並流十數里而南截河又並流數
  里溢為滎澤在敖倉東南
 唐孔氏曰濟水既入于河與河相亂而知截河過者
  以河濁濟清南出還清故可得而知也
 班氏曰軼出滎陽北地中
 杜氏曰溢為滎在鄭中滎澤縣按隋志開皇四年置/廣武縣仁夀元年改
  名滎澤當是析古滎陽地置之今按九域志滎陽/在鄭州西六十里滎澤在鄭州西北四十五里如
[003-44b]
  孟說敖倉又在滎陽之西/北則是滎澤在敖倉東南
 許氏曰濟入河伏流南出
 蘇氏曰濟水既入河而溢為滎禹不以味别安知滎
  之為濟乎
 鄭氏曰導漢水至于大别南入于江經文止于此而
  巳東滙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于海皆脫文也導
  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經文亦止于此而巳河南
  有水亦名為濟河北之濟與河南之濟相亂故知
[003-45a]
  溢為滎以上當有導某水一二句後世傳者失之
 林氏曰滎陽以東本無濟道禹既導濟以入河河濟
  相合其流寖大使皆決于河之故道則必有汎濫
  之患禹于是自河決之以為滎澤而東出于陶邱
  北以入于海是亦所以分殺其勢而濟之溢為滎
  也河洛雜矣非復濟水也惟此書為治水而作故
  載者如此
 程氏曰降水逆行其初葢有不盡入河散漫自恣者
[003-45b]
  今也積石以東收汎水而入之河既巳多矣其在
  豫也伊洛𤄊澗悉以水㑹河既盈而濟繼之故溢
  而注滎也
東出于陶丘北在今曹州/定陶縣界
 孔氏曰陶邱邱再成
 班氏曰禹貢陶邱在濟陰郡定陶西南陶邱亭
 郭氏曰今濟陰定陶城中有陶邱
 杜氏曰漢濟陰郡城今曹州濟陰縣是也亦漢定陶
[003-46a]
  縣也故定陶城在東北按九域志太平興國三年/以濟陰縣定陶鎮置廣濟
  軍熈寜四年廢軍以定陶縣/隸州在州東北三十七里
 程氏曰濟入于河而對溢為滎以東出于陶邱之北
  者一時適然之事也以其異故變文而記之曰溢
  曰出者禹貢書例之所無也
又東至于菏在曹州/定陶界
 孔氏曰菏澤之水
 班氏曰菏澤在定陶東
[003-46b]
 杜氏曰菏澤在今曹州濟陰縣城東北九十里今濟/陰東
  北之地既柝為定陶縣/則菏澤在定陶界也
 程氏曰樂史寰宇書云濟陰有山是為菏山菏水西
  自考城來屬考城今/隸東京而考城者於汴京為東於濟
  陰為西而濟之正源未嘗一逕考城亦可以見菏
  水之自為一派而濟來㑹之甚明也水經以此水
  為五丈溝而五丈溝者即近世命為五丈河而開
  寳中改命以為廣濟河者其是也太平興國中割
[003-47a]
  定陶一鎮為軍而名廣濟則又因水以為之名此
  正菏水首末也
又東北㑹于汶又北東入于海
 孔氏曰北折而東
 班氏曰沇水東至琅槐入海
 酈氏曰山海經曰濟水絶鉅野注渤海入齊琅槐東
  北者也地理風俗記曰博昌東北八十里有琅槐
  鄉故縣也按琅槐屬千桑郡後漢郡國志巳無/此縣是光武所并省博昌唐隸青州
[003-47b]
    導沇辯
   弱黒二水來自雍州塞外至逺而不可窮故禹
   言導而不言其所自起至於沇水源出中國且
   去帝都不逺而禹之所書顧與弱水同例何也
   酈杜二子皆有沇水潛行之説意者禹疑其水
   之異而略于記歟曰非也甚逺者不能書甚近
   者不必書而沇源在在帝都之南所以不書也
   聖經書法之妙大抵如此
[003-48a]
    滎澤辯
   濟既入河與河相亂而其溢為滎也禹安知其
   為濟哉孔穎達謂以其色辨東坡謂以其味别
   而許敬宗則以為入河伏流而出鄭漁仲則以
   為簡編脱誤林少穎則以為禹分殺水勢而程
   泰之則又以為水㑹于河既多河盈而濟繼之
   故溢而注滎也紛紛之論將孰従而折𠂻乎余
   嘗思之程氏之見比諸公為勝夫河自積石而
[003-48b]
   來所受水為不一而至於歴華陰而東行則又
   有伊洛等水㑹之河之盈可知矣然河自孟津
   以來其地稍平其勢稍緩而加以水之滿盈則
   其流寛徐益與底柱而上不同矣沇水自北而
   南勢鋭而流捷衡河横度固當時所有之事也
   今時水潦驟集山流横突溪澗其勢狀尚可辨
   視况於濟之衡河南出滎口浩博禹何待於區
   區色辨味别而後知邪然其入河而出不能無
[003-49a]
   河水之混而大槩則濟耳若其天時有變河流
   蕩激之際滎口欲其純受濟水不能也此可以
   理而推不必過為之惑林氏謂分殺水勢者謂
   沇入河而河溢故禹決滎瀆以殺之而滎實非
   濟也然禹記兖州疆境指濟為東南所據禹豈
   應亂名實如是乎許氏伏流之說謂其源之或
   潛而意之耳鄭氏簡編脱誤之説求其說不得
   而姑為之說耳凡此皆學者所當明辨毋容其
[003-49b]
   汨亂經文亦庶乎為羽翼六經之一端也
 杜氏曰濟水因王莽末旱渠涸不復截河南過今東
  平鄆/州濟南齊/州淄川淄/州北海青/州界中有水流入于海
  謂之青河實菏澤汶水合流亦曰濟河葢因舊名
  非本濟水也莽末濟涸見/後漢郡國志
 程氏曰春秋閔二年衛侯及狄人戰于滎澤鄭氏曰
  今塞為平地滎陽民猶謂其地為滎澤酈道元所
  言亦與鄭合然則滎澤在春秋時既可以戰則巳
[003-50a]
  不復受河而鄭氏之於東漢酈道元之於後魏所
  見皆同則可以知滎本無源因溢以為源河口有
  徙移則滎之受河者隨亦枯竭然杜佑以莽末濟
  不截河而南於是凡濟水下流悉棄不錄且謂漢
  以前郡國之以濟名者濟南濟北濟陽濟陰皆命
  名者失於詳考按刻本句有脱誤今/従永樂大典本校正其説直謂滎
  澤既塞則不復有濟矣此其說不審之甚者也以
  理推之滎既塞矣自滎至海地亘千里水行其間
[003-50b]
  自成川脈葢數州之水循溢滎下流故道而行者
  自若也豈獨菏汶哉
 
 
 
 
 
 禹貢說斷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