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92 易經蒙引-明-蔡清 (WYG)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經蒙引卷六上
             明 蔡清 撰
 下經
艮下/坎上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說在膚見曰見險而止謂之蹇而自利西南以下則
 皆言所以處險之道也本義所謂見險者貴於能止
[006-1b]
 此句在蹇字内取出其曰不可終於止者則所以起
 下文言必思所以處之也而處之之道則利徃西南
 不利徃東北見大人而後利貞而後吉只是相因説
 去不是見險者是一人處險者又是一人○或以利
 西南不利東北為貴於能止盖泥夲義不宜走險之
 句而失之不知既曰利西南便是向西南方去矣安
 在其為止且卦變陽進則徃居五而得中陽進又安
 得為止不利東北亦不是令其止也是言不宜從東
[006-2a]
 北進也其夲義云退則入於艮而不進者以艮位東
 北而其不進謂不得進也見險而能止者自不進也
 不宜走險者重在險字上該利西南不利東北兩意
 也○見險而止乃為蹇不是見險便為蹇也○西南
 平易東北險阻葢通天下大勢言之○遼東北地也
 昔唐太宗伐遼至遼澤泥淖二百餘里布土作橋以
 渡士卒負土填塹太宗亦自分其尤重者亦可見其
 險阻○蜀西南也自古説蜀道難然其險處亦只在
[006-2b]
 蜀門若到其地則所謂沃野千里天府之國似乎果
 平易矣恐天下大勢皆在聖人胸中占得此者不必
 拘於西南東北但險阻處便是東北平易處便是西
 南不可泥於地文王繫辭亦僅取其大勢有險阻平
 易之分耳○東北險阻又艮方也不可謂東與北西
 與南只是東北一隅西南一隅方與夲義又艮方也
 一句合○坤卦西南東北亦主此二隅言不然當云
 西南北東矣葢後天卦位坤西南之卦也東北則西
[006-3a]
 南之反對也故曰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既曰東北
 險阻矣又曰又艮方也者直以卦變退則入於艮而
 不進故更着此句○夲義方在險中不宜走險是以
 理言利西南不利東北也又卦自小過而來云云/
 以卦變言利西南不利東北也○夲義當蹇之時必
 見大人然後可以濟難又必守正然後得吉是以理
 言利見大人貞吉也○而卦之九五以下云云/又以
 卦體言利見大人貞吉也葢據理言夲是如此而卦
[006-3b]
 中又自具有此義此法可通用以㸔六十四卦○退
 則入於艮而不進謂死殺了不進者不能進也葢陷
 入於險也○退字亦以艮言○必見大人然後可以
 濟難有所依也又必守正然後得吉不然則不順理
 而妄為求以出險適以益其險耳
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
 蹇難也險在前也説上坎見險而能止説下艮以見
 名卦之之義智矣哉摠承上二句賛之也不可以險
[006-4a]
 在前也只帶蹇難也讀蹇難也是訓其義險在前也
 見險而能止是申其義
蹇利西南徃得中也
 陽進而得中是進而得其所安也有平易之義故曰
 利西南
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亦以卦變言退入於艮艮位東北險阻之方也入於
 艮則陷於險矣故其道窮而不利道字不可指為道
[006-4b]
 路
利見大人徃有功也
 當蹇之時非得所依未易濟也夲卦體言或疑其非
 以卦體釋卦辭曰需利涉大川徃有功也夲義亦云
 以卦體及兩象釋卦辭則此亦不宜泛説須依夲義
 做夲卦體以釋之云利見大人者葢以卦體觀之九
 五剛健中正大人也徃而依之則蹇可濟而有功矣
 不然本義所謂卦之九五剛健中正有犬人之象者
[006-5a]
 豈虚設乎而彖傳上下三句之義皆有所本此獨無
 所本而泛釋之乎
當位貞吉以正邦也
 卦體自二以上皆當位所以為貞吉夫惟貞吉則邦
 可以正之矣此猶所謂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之皆
 從大處置議論○或謂正邦正是吉處恐非也葢釋
 貞吉之義已在當位二字上了豈可謂以當位釋貞
 正邦釋吉如此則卦辭専為有國者設歟且若拘説
[006-5b]
 是有國者事則利見大人又何用了如中孚順而巽
 孚乃化邦也豈必皆釋吉義葢極其功效之大言之
 耳
蹇之時用大矣哉
 承上言必徃西南不徃東北又必見大人又必得正
 然後為得處蹇之道而蹇庶乎其有濟此蹇之時用
 所以為大也
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徳
[006-6a]
 山夲峻阻上復有水難以進步蹇之象也反身修徳
 濟蹇之道也反身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修徳是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是將見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蹇其有不濟乎葢行有不得處便是蹇反身修徳義
 相連
初六徃蹇來譽
 夫蹇者見險而止之義故曰見險者貴於能止必度
 其時之可進而後進如五與上是也不然必其義之
[006-6b]
 不容止而後不止如六二是也其餘諸爻則皆以止
 為利○初六爻辭只是以蹇之時論不必拘於卦體
 本義全無一字及爻體有以也○徃蹇來譽不徃便
 是來也所謂見險而能止智矣哉便是譽意思○或
 説初六一爻初則難日方長既非濟蹇之時位居於
 下又無濟蹇之資况隂柔質弱又無濟蹇之才故周
 公云云/愚謂不然此爻縱是初九而上又有應援終
 亦不宜徃且九三非陽乎况在艮之極亦曰徃蹇則
[006-7a]
 是以蹇之時言無疑矣學易者要須識得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六二柔順中正是箇精忠盡節之臣正應在上而在
 險中君在難也君臣之義休戚共之故六二不避萬
 死一生之難以求濟之是為王臣之蹇而又蹇者也
 而其所以蹇而又蹇者則初非以其身之故也○六
 二所謂以身狥國者也聖人繫之辭曰王臣蹇蹇可
 矣而又曰匪躬之故嗚呼忠臣義士之心於是乎白
[006-7b]
 矣○不言吉凶聖人此意尤妙説見本義又有直言
 其凶而又以為无咎者大過上六是也
王臣蹇蹇終无尤也
 言王臣之蹇蹇其濟不濟未可知縱是不濟亦終無
 可&KR0057也此即大過上六之凶无咎
九三徃蹇來反
 九三當蹇既與初六無異而又不在王臣之位所謂
 無官守言責而進退綽綽者但遭時之擾亂耳故周
[006-8a]
 公繫辭云徃則蹇惟當來反以就二隂反就二隂得
 所安矣○二隂兼初與二言非專指二也觀下文連
 於九三字面可見○三之反就二隂而得其所安者
 葢以下二隂樂得九三之陽而與之相依此三之所
 以得其所安也若無二隂可就或二隂不樂得之則
 何以為安故象傳曰内喜之也明其來反之得所安
 也象傳此句誠不虚下夲義得其所安之句實憑此
六四徃蹇來連
[006-8b]
 四之時方蹇且才弱自徃則蹇矣下有九三之剛惟
 連之以共濟可也故象傳曰當位實也正指九三來
 連與來反不同來連將以進也來反只是退此又上
 下體之别不可不知○一説四與初三爻義又畧不
 同者葢初三在險之外故但曰來譽來反而已非必
 期於濟也四則入於險矣故為四謀又當如此此説
 不如以上下體論
九五大蹇朋來
[006-9a]
 夫他爻之蹇只是蹇耳九五君位其蹇也國家治亂
 所闗宗社存亡所係又非他人蹇之比故為大蹇謂
 非常之蹇也然以其居尊位而有剛健中正之徳足
 以致天下之賢俊故必有朋來而助之者將見智者
 獻其謀勇者効其力而蹇之濟也不難矣不言吉者
 猶未離乎蹇也但能致朋來則終無不可濟者觀象
 玩辭吉意亦可會矣○此以象言占者有是徳則有
 是助矣○賢也而謂之朋葢以其同心同徳而云也
[006-9b]
 上曰大蹇下曰朋來明大蹇之非朋决不可濟也此
 又聖人之精意
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中節指五言不曰中行曰中正又不曰道曰徳而獨
 曰節者以在蹇中言也如劉先主當猖獗之時信義
 著於四海是其中節也故士從之如雲是亦朋來也
 ○中節畢竟只是中徳但以在蹇而易其名耳如同
 人之五則曰中直臨之知臨則曰行中葢聖筆如化
[006-10a]
 工之因物賦形
上六徃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上六已在卦極蹇之極似可濟矣而乃益以蹇者何
 歟愚意恐是亦以才弱之故故令來就九五如六四
 則令來就九三隂必附陽也○以其才之弱而當夫
 蹇之極若使自徃益以蹇耳今夲義不然云已在卦
 極徃無所之故徃蹇愚竊疑焉如果以徃無所之而
 益蹇則初與三不在卦極徃有所之而亦以蹇何也
[006-10b]
 是尚可疑○夫來碩是就此爻言利見大人是以占
 者言即是來碩意象傳曰志在内也曰以從貴也意
 亦如此○又曰利見大人觀本義上云來就九五與
 之濟蹇則有碩大之功則既入九五於來碩句内矣
 今又云大人指九五曉占者宜如是也乃又以九五
 入於此句何歟葢上言九五自本爻言承徃蹇而云
 也是正名正位的下言指九五是謂占者則利見此
 九五之大人也故曰即是來碩意也
[006-11a]
徃蹇來碩志在内也
 謂來就九五也夲義亦憑此一句釋爻辭
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以所以也不必做推本説如比卦外比於賢以從上
 也以字亦説不得推本推本説者曰所謂利見大人
 者以上六下就九五為從貴故曉占者以利見大人
 也所以程傳曰所以云從貴恐人不知大人為指五
 也愚謂志在内也一句正是恐人不知其為來就九
[006-11b]
 五也此曰以從貴也只是申解見大人之義云從貴
 人所為耳如訟六三之食舊徳從上吉也謂隨人則
 吉明自主事必無成功也意略相似○通觀蹇卦六
 爻除二外皆不宜徃除上外皆不言吉葢聖人尚消
 息盈虚天行也但又自覺有箇時義如此初最在下
 不可徃也三四非蹇主正應未徃可也六二却是正
 應義同休戚也故死生以之而吉凶非所論至為九
 五謀則又在收用賢俊延攬英雄以夷大難而九五
[006-12a]
 之徳亦自能如此故聖人從而發之以示人至於上
 六蹇極有可濟之理然據其才則未能以自濟也故
 又教以下就九五云丈夫不幸而生蹇時此一卦及
 六爻之義足以應用矣
坎下/震上
解利西南无所徃其來復吉有攸徃夙吉
 如剛柔始交而難生則為屯剛為柔所掩則為困見
 險而止則為蹇陽陷隂中則為習坎惟此卦居險能
[006-12b]
 動則非惟不陷於險而又能出乎險之外矣故為解
 如屯卦動乎險中猶且得大亨而况動乎險之外者
 哉○本義難之既解利於平易安靜不欲久為煩擾
 葢難之既解正否極泰來之初正當培飬生理於凋
 瘁之餘保全元氣於方復之日故利在平易安靜不
 欲久為煩擾平易指西南安靜指無所徃其來復吉
 不欲久為煩擾指有攸徃夙吉○或以不欲久為煩
 擾一句摠收上文二項安靜二字兼包到夙吉而平
[006-13a]
 易亦見是不煩擾此説似乎可通但不欲久為煩擾
 數字於來復二字終有碍且本義又曰利於西南平
 易之地若無所徃則宜來復其所而安靜若尚有所
 徃則宜早徃早復不可久為煩擾也然則或者之談
 亦不待辨而自破矣○卦自升來三徃居四入於坤
 體坤位西南平易之方也彖傳曰利西南徃得衆也
 明三入坤體得地也不可以得衆為西南得朋之意
 只是坤為衆故如此立言明其入坤體耳若認作得
[006-13b]
 朋之意反為悖於平易之義矣○利西南但居易而
 不行險皆是○二居其所而又能得中亦以卦變言
 若非以卦變言三徃居四入於坤體則亦不見得二
 居其所而又得中矣是言二之居其所而得中正因
 三徃居四入於坤體而得也故皆為卦變○二居其
 所而又得中是即其所安之意故以釋無所徃其來
 復吉有攸徃夙吉之義○本義若無所徃則宜來復
 其所而安靜既無所徃又何有於來復或説前日有
[006-14a]
 難而不得安其所今難解矣始得安於其所是謂來
 復也愚以為據徃蹇來譽例則但不能徃即為來况
 復字尤為穏當○有攸徃無所徃只是泛説難後安
 得全無所事故云云/○有攸徃夙吉或謂尚有所徃
 是言難猶有未盡解者若果難猶有未盡解則恐由
 不得我早徃早復早徃固然矣欲早復得乎葢欲早
 復則不免於留釁而飬亂若不早復則又不免於久
 為煩擾此可見有所徃無所徃俱為難既解之後事
[006-14b]
 從泛説為長也
有攸徃夙吉徃有功也
 葢九二得中審於時宜故能早徃早復而有功○徃
 有功之徃即有攸徃之徃○上曰無所徃下曰有攸
 徃豈異義哉文從字順而已近來學者多於字異義
 同不當求異義處乃鑿而為之説若此等處亦將為
 之説以為有異義乎可以破其惑矣又如乾大象曰
 天行健則坤當曰地勢順坤曰地勢坤則乾當曰天
[006-15a]
 行乾而聖人固自不拘也學者亦將以為有意乎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
 天地之氣向也鬱結不舒今以解散於是雷雨作焉
 雷以動之雨以潤之然後百果草木從而甲拆矣○
 甲者萌芽初發之時也皆有所包含而未拆也拆則
 自甲而暢矣甲折二字平㸔不可謂甲者拆○天地
 解自是天地解雷雨作自是雷雨作不可謂雷雨作
 即是天地之解處如大象専言雷雨作則可用此説
[006-15b]
 然亦是於雷雨之作而見得天地之解要之雷雨作
 還自天地解而來也○謂之天地解者窮冬之時天
 地閉塞至是而解則雷雨作云云/葢解者難之舒也
 若無難亦無由有解
解之時義大矣哉
 夫天地一解而雷雨以作百果草木皆甲拆其功用
 之大有如此然則解之時不既大矣哉謂天地之所
 以成化工者亦此解也
[006-16a]
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雷雨作者天地所以解萬物之屯赦過宥罪者君子
 所以解萬民之難○赦過宥罪者仁也然過則赦之
 有罪者則惟宥之而不赦是又裁之以義也
初六无咎
 愚意初六以柔在下則能安靜而不生事以自擾上
 有正應則不孤立而有所仗以為安何咎之有葢是
 時難既解矣隆山中溪之説意㣲有滯
[006-16b]
剛柔之際義无咎也
 四剛初柔二者相為用也即本義以柔在下上有正
 應兩句
九二田獲三狐得黄矢貞吉
 本義云亦為去邪媚而得中直之象者亦字不可便
 以此為定説象傳今人多以命題看來未可摠為此
 爻取象之意未詳也更誰作主張得○貞吉二字是
 占田獲三狐得黄矢自是二之貞也本義云能守其
[006-17a]
 正則無不吉矣無不吉者謂卜田固吉去邪媚得中
 直亦吉且凡事得正皆吉猶晉六二所謂凡以隂居
 尊者皆其類也之意○一説本義此爻取象之意未
 詳謂但三狐之象未詳耳非也得黄矢獨非象乎更
 詳之○夲義或曰卦凡四隂除六五君位餘三隂即
 三狐之象此亦已明白如何乃以為取象之意未詳
 曰為除六五君位在易中諸爻取象無此例也○如
 師卦以上下五隂順從九二為衆之象固不除六五
[006-17b]
 君位比云不寧方來上下應也亦不除六五君位泰
 六四言三隂翩然下復臨初九九二之徧臨四隂五
 皆在其中但主此爻立象雖其為君位有不暇顧也
 今九二取三狐象乃獨除五似未必然矣然衆説惟
 此説最近葢於狐字有體貼僅有此一段未安故先
 言未詳而繼收入此説云○看來此爻既以獲狐擬
 象當除君位不然是南狩矣大抵此爻為卜田之吉
 占亦為去邪媚而得中直之象此爻若取三隂為三
[006-18a]
 狐象則惟於去邪媚得中直之意為切何以為卜田
 之吉占耶曰嘗觀文獻通考田獵門所載經傳有云
 禽獸多則傷五穀因習兵事又不空設故因以捕禽
 獸實為田除害也以故名之曰田如此則見得三狐
 之義亦不虚矣○得黄矢於田獵上難説只是取中
 正之義不然田獵之矢豈有黄者耶○一説就田上
 説得黄矢是不費餘矢也矢不空放之意不失便是
 得也○邪媚之象固就三隂取中直之象則又於何
[006-18b]
 而取以為取諸九二邪九二剛中是夲身中道故能
 得夫人之中直者邪媚在人則中直亦在人也中正
 果何所屬耶大抵正邪不兩容彼此不並用用邪媚
 者必失中直欲得中直必去邪媚此亦解而拇朋至
 斯孚之理必然者也
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得中道不可作得中直説得中道在去邪媚而得中
 直之前下文所謂守其正者也能守其正然後邪媚
[006-19a]
 可去中直可得是謂吉若以得中道為得中直則獲
 三狐偏失了此是據夲義亦為去邪媚而得中直之
 象一端議論要之不可為定説也
六三負且乗致寇至
 六三隂柔不中正無才無徳而居下之上此為竊據
 髙位終必失之者也故其象負且乗致冦至○程傳
 曰三隂柔小人宜在下而反處下之上猶小人宜負
 而反乗當致冦奪也○負且乘當依程傳説詞理方
[006-19b]
 順若泥於且字則為背負物而身乗車豈成箇事理
 ○臨川吴氏曰負者小人之事六小人之才也乗者
 君子之器三君子之位也此説最明○夲義云貞吝
 雖以正得之亦可羞也夫負且乗者安有以正得之
 之理曰世間固自有此等無望之福者然非意之得
 有道者之所憂也所謂安知其不為禍也如劉盆子
 在赤眉軍中為人牧牛脫洗汗衣樊崇以其為漢宗
 室召使探扎得上將軍字遂帥衆拜稱臣盆子時畏
[006-20a]
 恐欲啼可謂負且乗矣豈其出於詐力所能得者哉
 是固以正得之也然終不免為宜陽之降虜向非光
 武首領且不完矣又如漢文帝夢登天未得上有一
 黄頭郎從後推之遂上顧見其衣後穿及覺而之漸
 臺見鄧通形貌與夢中所見如一且衣後又穿即貴
 幸之擢為太中大夫賜以銅山此亦非盗而得之者
 也然景帝時不免下吏籍家卒至餓死如此古今葢
 屢屢有焉聖人之言萬世不可易也自君子謀之則
[006-20b]
 惟避而去之為可免耳又凡徳薄而位尊知小而謀
 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若漢之田千秋唐之鄭綮
 今人亦多以為負乗是未考二公之實也千秋雖偶
 以片言入相然為人質厚有智居位自稱反愈於前
 後數公鄭公雖自為歇後鄭五作相時事可知然宦
 業數著且固辭相位不得然後受之既相後無復故
 態至三月知時事不可為竟以疾乞骸則又是知避
 而去之者况千秋自其片言悟主時敢言人所不能
[006-21a]
 言此亦自有過人之竒矣鄭公歇後原非碌碌自其
 筮仕為廬州時嘗檄黄巢巢不敢犯州矣且彼負且
 乗者豈能知避去邪
負且乗亦可醜也
 夫負且乗者不自知其醜也所謂雖得市童憐還為
 識者鄙
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咎其不知避而去之故不免也
[006-21b]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初與四皆不得其位而相應胥失之也然四陽終是
 善類而隂非其類也道不同是初固所當解而四亦
 庶幾其能解之者故勉之曰若能解去了初則吾善
 類不招而集矣○謂之朋至斯孚則知四始與初應
 時葢内有不相孚者矣故至於解亦由類不同固也
 ○使四不能决去其不正之應吾見知幾君子必避
 矰繳而去之矣故佞者在朝則賢者在野佞者在野
[006-22a]
 則賢者在朝○解而拇而爾也與中庸抑而强歟而
 字同○朋同類也葢四陽初隂其類不同故不同類
 者既解則同類者自至○方以類聚物以羣分介疾
 有喜君子所履○夲義云若能解而去之此若能字
 與晉六五夲義所謂又能一切去其計功謀利之心
 者類皆是就占者之辭亦與下六五同必解而去之
 則吉也
解而拇未當位也
[006-22b]
 未當位兼初與四言所謂皆不得其位而相應者也
 故在四之陽當解初之隂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君子有解自解也所解者在夲身故孚於小人○卦
 凡四隂隂小人也而六五獨當君位乃與三隂同類
 惟其與三隂同類則未免與小人共事與小人共事
 其害可勝言哉聖人以是開其遷善之門曰君子必
 有解乃吉也解謂解去小人然五實隂類而乃責之
[006-23a]
 以解去其類因未必其果能否也故繼之曰此惟驗
 之於小人之退未退耳葢君子有解則小人必退小
 人未退則君子未嘗有解也只因其未必能解故如
 此立言耳此君子葢指占者與九四俱是教占者之
 辭九四亦未必其果能解其拇否也故夲義云若能
 解而去之則君子之朋至而相信也
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君子維有解吉以小人退為吉也○六五夲與三隂
[006-23b]
 同類聖人直以其君位而不甘捨其從隂故為之變
 計如此○一説六五雖居君位實夲與三隂同其類
 故凡其立心造行實有乖於正道者必解而去之乃
 吉也然未必其果能也當於小人之退否騐之何也
 天地之間物各從其類五果能自解則夫讒諂面諛
 逢惡欺公之徒决在所不容矣不然未見其能解也
上六公用射隼於髙墉之上獲之无不利
 愚意上六以一隂居卦之上隼之在髙墉之上也占
[006-24a]
 遇此者解而去之斯利矣所謂公猶乾九三之君子
 隨上六之王皆指占者但此説與程傳及諸儒之説
 俱不同亦未敢自信其為然也姑私記之於此○必
 曰公者以上六是在位之奸權去之者亦必是得位
 而有權力之人故稱公且如王用享于帝之類非王
 安得享帝看來不可依程傳如困六三夲義亦云繫
 辭備矣然却云石指四蒺藜指二云云/今不曰隼指
 三而諸家果何所據乃取外爻為隼耶○公用射隼
[006-24b]
 于髙墉之上獲之為一句夫奸權既去則善類獲安
 朝廷清明元元有慶矣故无不利○六五言君人之
 解小人也上六言大臣之解小人也○小人亂國故
 謂之悖
兌下/艮上
損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徃
 夲義謂卦損下卦上畫之陽益上卦上畫之隂則彖
 傳損下益上其道上行也損兌澤之深益艮山之髙
[006-25a]
 則象傳山下有澤損也○下卦上畫之陽如何在所
 損上卦上畫之隂如何在所益曰此以下卦夲乾上
 卦夲坤而看得是如此○損下益上損内益外剝民
 奉君之象皆所以為損也葢民貧則君不能獨富民
 固損矣君亦安得益乎是上下俱損也故以損名卦
 剥民奉君之義只可用之卦名其卦辭有孚元吉无
 咎可貞利有攸徃只承損字而泛説言損所當損人
 人皆可用不専指上之損下也益卦利有攸徃利涉
[006-25b]
 大川亦然豈専為益下之事乎○剥民奉君之象人
 但知其損下益上而不知其上下俱損也故有孚元
 吉以下須用泛説不復専指損下言有孚損所當損
 也不妄損也不妄之謂孚謂之損下便是惟正之供
 之外者○雲峰曰捐夲拂人情之事也損下未必大
 善而吉未卜無過未必可固守未必可有徃惟損所
 當損於理可行而下信之則其占如此耳此説甚善
 但以有孚為下信之恐未安葢損所當損便是誠實
[006-26a]
 而不妄便是有孚如需之有孚習坎之有孚益卦六
 三之有孚中行之類有孚皆自我而言不必皆以人
 信之為義也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享謂祭享也主程傳大抵損之時所當損者多矣而
 此専以祭享為言者葢古人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
 則祭享宜不可損矣今言二簋可用享享猶可損則
 其他無不在所損矣此聖人舉重以見輕之意也○
[006-26b]
 此亦承上文而言言損下非得已也既不得已而損
 下須用儉用始得若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其取
 於下也既不得已其用於上也又得已而不已則非
 惟下損而上亦將自損矣此聖人之所懼也故為之
 律令曰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一説言人人皆可用
 之占不必専指上人説故曰二簋應有時只是當損
 之時其義當然不必拘於不得已而損下則當儉於
 用也上條之説亦好聽耳未必其本㫖也○或曰享
[006-27a]
 字是不専指祭享鼎彖傳曰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
 亨以飬聖賢則燕享亦在所當豐者今考程傳只言
 祭享恐未盡歟依此説是欲兼祭享然恐聖人下字
 時未卜一字含兩義且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只依程
 傳作祭享亦罷本義又不别訓葢亦從之矣○有孚
 至二簋可用享元不斷其以利徃處斷者今本也或
 曰有孚至利徃以損下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以自
 損言因下損故亦當自損也○有孚以下雲峰亦是
[006-27b]
 以損下言
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葢損下益上利歸於上也故曰其道上行下損則上
 不能以獨益矣卦所以為損也○損而有孚元吉无
 咎可貞利有攸徃只添一而字而義自昭昭矣聖筆也
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虚與時偕行
 一説聖人又恐人泥二簋用享之辭而失之固也故
 於此解之云二簋之用應有其時惟損之時為然而
[006-28a]
 非可以為常法也亦所以發文王之意也又云且以
 卦言之大凡剛非必在所損柔非必在所益也損剛
 益柔亦有其時耳然有損必有益損者必虚益者必
 盈而凡損也益也盈也虚也要皆與時偕行耳然則
 二簋之用亦時焉而已矣使非其時享其可損乎○
 雲峯曰損於時之一字凡三言之然則不當損之時
 而損可乎哉此卦特二簋之用有時以卦畫推之損
 剛益柔有時以天下之理推之凡損益盈虚皆有時
[006-28b]
 也按諸説惟此説為長損剛益柔作二項損益盈虚
 作四項○損益者盈虚之未定盈虚者損益之已成
 ○損剛益柔有時物無兩盛剛既損則柔自益故損
 之傳兼言益損益盈虚與時偕行天下之理不一而
 隨於時則一故因損而并及之○本義云時謂當損
 之時此只解二簋應有時之時不兼解下二時字下
 二時字一是兼損剛益柔一是兼損益盈虚凡三時
 字而本義獨解上一時字似可疑也曰凡解者解其
[006-29a]
 未明之義耳如下兩時字本文自明焉用解也如孟
 子曰齊人有言曰雖有鎡基不如待時今時則易然
 也凡二時字集註亦是解上一時字曰時謂耕種之
 時亦不復别解下時字損剛益柔有時叅義曰天下
 之理剛者常過柔者常不及凡損過益不及者皆損
 剛以益柔也此亦一説未知是否耳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山下有澤只是氣通上潤有損下益上之義與前本
[006-29b]
 義損兌澤之深益艮山之髙同意程傳謂氣通上潤
 與深下以増髙皆損下之象又是取兩個象恐夫子
 只是一個意且所謂深下是已所謂増髙則未見得
 是増山之髙處朱子小註謂懲忿象山窒欲象澤亦
 非正意此是所謂縱横説來都合處葢懲忿窒欲四
 字只在損字上來不在山澤字來也觀本義云君子
 修身所當損者莫切於此則無山澤之意决矣此亦
 損所當損者也自吾身言
[006-30a]
初九已事遄徃无咎酌損之
 已事遄徃舍己為人也國爾忘家公爾忘私也於義
 得矣故曰无咎然居下而益上下之力有限而上之
 需無窮故又曰酌損之非吝也必如是而後可長必
 如是而後兩得之也
已事遄徃尚合志也
 本義所謂上應六四也不然不知其所謂遄徃者何
 人也一説如諸葛亮苟全性命不求聞逹者也而乃
[006-30b]
 為先主馳驅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於私家也不别
 治生以長尺寸可謂已事遄徃矣向非己感於先主
 三顧之禮魚水之歡何以如此此説是謂由於尚合
 志也義畧異矣以上説為正
九二利貞征凶弗損益之
 九二志在自守不肯妄進宜若無益於上矣然由是
 而啟夫時君尊徳樂道之心士習可正風俗可厚則
 其為益於上也不少如不顧亷隅而苟於進焉徒足
[006-31a]
 以滋君心之驕慢而長士習之奔競非惟損已抑且
 無益於上矣故桐江一絲扶漢九鼎節義之有益於
 人國也固如此○一説不可専就隠逸之士言如在
 朝有守正骨鯁之臣如漢汲黯魏髙允之徒是已汲
 黯以秉直不苟容至使武帝内嚴憚而疎之然有臣
 如此實足以禁制上心使有所畏所謂入則法家弼
 士者又淮南王謀反差等朝臣所謂獨畏黯不敢發
 所謂汲黯在朝淮南&KR0230謀者其益於上何如哉魏王
[006-31b]
 謂羣臣曰汝等在朕左右未嘗有一言規正惟伺朕
 喜悦祈官乞爵今皆無功而至三公髙允佐國家數
 十年為益不少不過為郎耳以此觀之短於守者乃
 爵位日進而亷介日持者乃數十年不徙官信乎二
 之志在自守不肯妄進矣然以魏主為益不少之言
 則其所以益於上者又何如哉此亦一説也㸔來九
 二不是幽人後説更長且云不肯妄進非不進而遯
 世者也○一説以占辭征凶照看只以隠逸之士言
[006-32a]
九二利貞中以為志也
 或説九二剛中是其本心也志在自守不肯妄進是
 其貞也看來不然九二只是一箇剛中在此爻則為
 自守而不妄進在師九二則為恩威並行在蒙九二
 則為能發人之蒙而有節不必以貞字為在中之外
 如云以中也中以行正也則是有别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下卦本乾乾三陽也上卦本坤坤三隂也如此則所
[006-32b]
 謂三則&KR0258而亂不得為兩相與矣惟乾之一陽上徃
 坤之一隂下來則初與二兩相與四與五兩相與三
 與上兩相與而各得以致一矣然初二四五以相比
 而相與者也三之與上相應而相與者也相比者各
 居其所相應者一徃一來○或泥本義謂一人行則
 得其友只是三與上兩相與而已非也只以本義下
 文及象傳之言味之則可見矣葢必三與上得其友
 然後初與二四與五乃皆得以兩而致一不然下三
[006-33a]
 爻皆乾上三爻皆坤各不成偶矣○凡以兩致一者
 皆一隂一陽也程傳謂初二為陽四五為隂葢皆據
 爻之九六言恐非周公之意若初九六二則初九陽
 六二隂若二爻皆九則以位分初陽而二隂也四五
 放此繫辭傳曰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搆精萬物
 化生葢其本㫖也程傳謂初二二陽四五二隂同徳
 相比愚謂若論同徳相比雖十百其人不為害何謂
 三則&KR0258而亂乎周公此辭葢専指兩相與而不容以
[006-33b]
 三焉者也世間事自有此一等○一説九官十二牧
 之於舜十亂之於武王七十子之於孔子亦是一君
 一臣兩相與一師一弟兩相與葢凡九官十亂只是
 一様臣合七十子只是一般弟子况一君二民君子
 之道也此説雖巧恐非正意○爻辭但曰三人行則
 損一人便見初二兩相與矣又曰一人行則得其友
 便是説三與上兩相與而四五兩相與之意亦不待
 言而見矣本義只據本文解而意自備若説只是三
[006-34a]
 上相與向使九不上而為上六不下而為三以九三
 應上六亦未嘗不為兩相與而周公又何必云三人
 行則損一人邪分明是説六爻兩而相與耳
一人行三則疑也
 程傳云三則疑所與矣疑葢不専也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六四隂柔不立是其疾也以初九之陽剛益己而損
 其疾以友輔仁從善克己之道也惟速則善學如不
[006-34b]
 及過則勿憚改之意也能如是雖柔必强矣故&KR0616
 有喜而无咎若徐徐為之終不足以有瘳矣此與君
 子終日乾乾不逺復之類皆切學者○初九之陽剛
 初九之善也損其隂柔之疾損己之不善也程傳曰
 學問之道無他知其不善則速改之以從善而已六
 四下仁以修身者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本義兩龜為朋當作兩貝為朋葢悞也今大全作兩
[006-35a]
 龜古易古板本義亦作兩龜竟不可曉○兩貝為朋
 者貝為甲蟲也古者以貝為貨朋直二百一十六龜
 十朋直二千一百六十也龜寳物也十朋之龜大寳
 也本義或以此益之此即十朋之龜也葢從象上説
 明其為益之大耳而非所謂大寳曰位之意也○一
 説元龜有國之大寳此天子所有者又有公龜有侯
 龜有子龜貝元龜是以天子言然朱子本義初無此
 意只是以為貴重之物或以此益之為莫大之益也
[006-35b]
 如云重贈相似取象之辭也稱名小取類大也葢六
 五已是居天子之位者其云受天下之益只如云四
 國萬方任土作貢梯山航海而來庭者耳所以然者
 以其有柔順虚中之徳以居尊位履帝位而不疚天
 下戴之凡有血氣莫不尊親若必以舜禹謳歌獄訟
 之來歸湯武雲霓壺漿之來迎為五今日之益則是
 方受天下之歸而踐天子之位者然則益之六二在
 下而受上之益亦云益之十朋之龜豈是亦為天子
[006-36a]
 耶大寳之説於是乎可定矣○弗克違謂衆心懇切
 雖欲辭之而不得也
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即天之所助者順也之意○天視聼自我民視聼六
 五為人所益即為天所益也此與大有上九同以其
 柔順虚中之徳同也
上九弗損益之无咎貞吉利有攸徃得臣无家
 上九弗損益之虚説惠而不費也為人上者能如是
[006-36b]
 則可以免責矣故曰无咎貞者指言其所以益下之
 道也如制其田里教之樹畜之類非必人人而衣食
 之也此正道也故得吉而利有所徃得臣无家近者
 悦逺者來也○必以正則吉葢亦必以正方能得惠
 而不費亦必如是然後能得臣无家不然求人人而
 濟之日亦不足矣規模小故也故徃徃但能霸而不
 王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
 者此所謂王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為其自然也○又
[006-37a]
 按本義云上九當損下益上之時居卦之上受益之
 極而欲自損以益人也味此則是始以其不足而損
 下終以其有餘而欲自損以益下前説以制田里教
 樹畜為言者不切矣求其義類正如漢文帝承髙惠
 豐積之厚而屢下賜民田租之詔是也此固所謂貞
 也所謂惠而不費也
弗損益之大得志也
 其道大行無一夫不被其澤者君子樂之故云大得
[006-37b]
 志也○玩大得志之辭足見聖賢行道濟時汲汲之
 本心而或抱道以自娱終其身而不及一施者有非
 其得已者也試觀一經之中如曰由頥厲吉大有慶
 也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曰貞吉升階大得志也曰惠我徳大得志也如此之
 類不一而足聖人皆喜談而樂道之意自見矣
震下/巽上
益利有攸徃利涉大川
[006-38a]
 損益二卦之得名聖人本自二卦相反對看出來緣
 當時朱子偶不曽説出今學者只知憑註脚所有者
 於損則曰下卦本乾上卦本坤今損下卦上畫之陽
 益上卦上畫之隂於益則曰上本乾也下本坤也今
 損上卦初畫之陽益下卦初畫之隂而已不知憑何
 處考得損下卦本乾上卦本坤益下卦本坤上卦本
 乾也葢聖人本是以損益二卦之畫相反對看得一
 則下體損一陽以益諸上體一則上體損一陽以益
[006-38b]
 諸下體損下益上者損之道損上益下者益之道因
 卦畫上下損益之際而見得益本上乾而下坤損本
 下乾而上坤耳要非如卦變之論所自來也此以卦
 體言也本義只作卦體看便自有定見矣○損下益
 上剥民奉君之象民貧則君不能獨富損道也故為
 損損上益下人君自損已以益民之象民富則君不
 能獨貧益道也故為益不可以損専為損下益専為
 益下損則上下通一損益則上下通一益也要知闗
[006-39a]
 於上者為多○觀彖傳曰民悦无疆曰其道大光則
 此亦可見損己益下而自有其益矣○彖傳二句摠
 見是上不見益而自有其益此卦所以名益也○利
 有攸往泛言凡事皆利也利涉大川専言涉川一事
 之利也○卦之九五六二皆得中正夫大中之道何
 行不得建侯行師可也朝覲仕進可也享祀婚媾可
 也以之為己則順而祥不至於失己以之為人則愛
 而公不至於失人思若啟之行若翼之何徃不利故
[006-39b]
 為泛言凡事皆利也○下震上巽皆木之象震為木
 者五行之木也葢後天之卦震為東方東方屬木故
 震為木象也巽為木者八卦之木也盖巽之徳為入
 物之善入者莫如木根到九泉以柔而剛故巽為木
 象也○朱子曰某見一朋友説有八卦之金木水火
 土有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如乾為金易卦之金也兌
 為金五行之金也五行取四正
[006-40a]
 
 
 
 
 
 
 
 
[006-40b]
 
 或謂利涉利徃皆益之事非也損卦辭専以理言當
 承損字説益卦辭取諸卦體卦象則不必牽制於益
 字易不可為典要知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亦不必承大畜言也
益損上益下民説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下二句申上二句皆卦體之義也葢上能自損以益
 下則下之受其益者感其惠而説无疆矣且上之所以
 益下者實自上而究於下故又曰自上下下也自上
[006-41a]
 下下則所謂膏澤下於民矣不亦大光乎富貴之資
 當使在下儉薄之用當使在上損上益下亦理之宜
 也故聖人以為訓○夫莫尊於上不以尊而自奉莫
 卑於下必於下而加厚於已雖小貶於道則大光矣
 ○一説當如大學所謂財散而身尊散財以得民者
 乃為道之大光
益動而巽日進无疆
 益字指益卦言益卦之徳為動而巽夫動而卑巽以
[006-41b]
 入之則書所謂惟學遜志務時敏厥修乃來易所謂
 禮卑而業廣者也其進容可量乎○巽入也一訓順
 謂順以入之也與坤之順不同說卦傳序八卦之徳
 云巽入也不曰順也可見入為正義入則無不順者
 不順亦不能入矣或以卑言亦如之○此兩句以人
 事之益言分明是説徳業葢就卦徳上説益安得不
 以為徳業更看日進字可見○无疆莫為之限也○
 順字解巽字不盡依理而做又做得潜心懇到方為
[006-42a]
 巽也程傳只説順然孔子不曰順而每仍卦名曰巽
 是必巽字與順字有辨矣詳之大傳曰巽入也又曰
 巽徳之制也又曰巽稱而隠未嘗只以順字當他○
 動而巽順以處之必上合天理下當人心而後已如
 是徳之日進也可量哉衆善以之而集全徳以之而
 備矣人道之益信未有過於此者○益動而巽雖詞
 有輕重然不可全輕了動字若止而巽則不成益矣
 可見動字亦要明白
[006-42b]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上卦本乾下卦本坤今損上卦初畫之陽益下卦初
 畫之隂陽自上而下天之施也交下卦初畫之隂以
 易上卦初畫之陽隂自下而上地之生也故曰亦上
 文卦體之義○天施以氣言地生以形言○天施地
 生舉萬物而並育之其益无方也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舊説只摠上二句意以為本義云又以此極言賛益
[006-43a]
 之大此字是指上二句謂動而巽日進无疆人事之
 益也然其所謂動而巽者動不妄動時乎動而動也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者天地之益也然天之施者時
 乎施而施也地之生者時乎生而生也天地人事俱
 説盡子故下文只申賛之此説未當○又一説時者
 行而不已者也益動而巽其益也無時而已故曰無
 疆天施地生其益也亦無時而已故曰無方可見是
 與時偕行此説於時字尤為牽强與他處時字絶不
[006-43b]
 同矣安可從也○且其謂動而巽天施地生皆與時
 行猶可也謂凡益之道止於動而巽天施地生則終
 不可葢本義此字是通指此一條言而非専指凡益
 之道與時偕行之一句言也為益動而巽天施地生
 二句猶未足以盡益之道故更用末句以盡其餘正
 如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
 平之下又更用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之例彼動而巽只是人事之益天施地生只是天地
[006-44a]
 之益天地間更有許多物事在此卦卦徳卦體所不
 能該者則猶有未及也故繼之曰凡益之道與時偕
 行○今學者只泥本義文勢而悞以此字為指上二
 句亦猶大學誠意章富潤屋一條章句云故又言此
 以結之學者亦徃徃誤泥章句文勢以為是専指故
 君子必誠其意一句不知皆是通指本文全條而言
 也其所以誤者為是將又以此極言賛益之大與故
 又言此以結之兩句皆粘連上文看也不知此二句
[006-44b]
 俱不當以粘連上文看且此處凡字當泥而又不泥
 何也葢只從註脚上生意不知於經文上體認○凡
 益之道與時偕行本意葢謂凡其時之當益無有不
 益者也如動而能巽時當得益也則日進无疆矣天
 施地生時亦當益也則其益無方矣以此推之凡一
 切益道莫不與時偕行也時者理之宜而已矣如此
 説則於其餘皆通且與其他與時偕行之義無不全
 矣益以見此説之長於他説今且用此説當更以問人
[006-45a]
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其實天下之益莫有大於遷善改過者且速於遷善
 則過當益寡决於改過則善當益純二者之相益亦
 猶風雷之相益也風雷之相益交助其勢也○朱子
 小註曰遷善字輕改過字重遷善如滲淡之物要使
 之白改過如黑之物要使之白用力亦是不同遷善
 者但是見人做得一事强似我心有所未安即便遷
 之若改過須是大段勇猛始得
[006-45b]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无咎
 此爻辭只據理而言謂其居下而受上之益不可徒
 然無所報効其報効於上也須用大有作為若尋常
 作為則亦末耳其大作也又必大善而吉若未能大
 善而吉則猶為有負於上未免有咎也以此見臣子
 之職無有界限故曰事親若曾子者可也程傳釋其
 意曰事君若周公者可也
下不厚事也
[006-46a]
 大作便是任厚事此是自家討做的○胡氏曰凡在
 下者以分言之本不當為重大之事豈能無咎故必
 大善而吉庶可塞責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
 此與損六五詞同而所指異損之六五以上受下之
 益也益之六二以下受上之益也而又曰王用享於
 帝吉者葢言此爻以下受上之益王者無上宜於此
 爻無所用矣然以王對上帝則王又為下也是亦有
[006-46b]
 用處聖人立言之周如此○隂柔不能固守故以永
 貞為戒令固守其虚中處下之徳也○王用享于帝
 吉是亦居下而受上之益也然皆必有所以受益者
 帝無常享享于克誠虚中處下亦誠徳也故得享帝
 吉非可虚得此益也若非以虚中之處則此卦六爻
 皆可以受莫大之益在王者皆得用以享帝也
或益之自外來也
 自外來者不求而自至之辭也二虚中處下所謂謙
[006-47a]
 受益者也故曰或益之要之只是受上之益○本義
 云或者衆無定主之辭葢帶十朋之龜而取象之義
 耳然忽於此處著此一句終未可深曉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如益六二之虚中處下損六五之虚中處尊皆當得
 益今六三隂柔不中不正不當得益者也然當益之
 時槩當得益而居下之上乃危地也故獨為益之以
 凶事之象雖益之而以凶事雖凶事實亦益之也所
[006-47b]
 謂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
 性増益其所不能者也益之用凶事六三象也占者
 如此然後可以无咎何也庶幾其隂柔不中正之病
 由是而有瘳也然其工夫又在有孚中行上○有孚
 中行告公用圭不必謂有孚指心言中行指事言據
 下爻本義云三四皆不得中故皆以中行為戒况下
 爻之中行是謂以益下為心未嘗以中行為施之事
 者而與心為對也大抵中行猶言中道中徳道徳固
[006-48a]
 非心外物也此中有孚中行葢謂其制行處事有誠
 心而得其中耳有孚只在中行上見中行字更重又
 如未濟六五君子之光有孚吉恐有孚亦只在君子
 之光上見○有孚中行告公用圭或曰上言无咎此
 二句是言其所以无咎然據本義云又戒以有孚中
 行而告公用圭也又之一字非申无咎之意也葢无
 咎字只承益用凶事説言此等人須得上人有以警
 戒震動之乃得无咎而有孚中行乃為之計也○益
[006-48b]
 用凶事者上之責望我者有在也我之有孚中行者
 所以應其責望之意也我之告公用圭者所以慰其
 責望之意也此二句於爻無所取只據理言受上人
 凶事之益者便當如此○用圭所以通信不可謂信
 即是爻辭之有孚而以通上也用圭是取象之辭○
 六三隂柔不中不正正是不能有孚中行也上之人
 益之用凶事者正欲其有孚中行也故必告公用圭
 言有所執持以見於上也○損九二弗損益之下之
[006-49a]
 所以益上者非婦寺之忠也益六三益之用凶事上
 之所以益下者非禽犢之愛也
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主益之者言夫秉&KR0156懿徳乃吾所自有者而或不能
 不因物而遷則未能固有之也益用凶事則其所自
 有者為其所固有矣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
 爻辭純是占言能以益下為心而合於中行則以告
[006-49b]
 於公無不見從矣雖為依以遷國亦利也何也葢國
 者宗廟社稷之所在百官萬姓之所居宜乎不可遷
 矣而至於遷者要在於益下耳如太王遷岐曰君子
 不以其所養者害人盤庚遷亳曰視民利用遷可見
 天下事如果有益雖國亦可遷今六四以益下為心
 則可為依以遷國矣古者遷國以益下必有所依然
 後能立六四大臣之位葢主張欲遷者此句乍讀似
 於爻義無所闗細味之乃知其有深意在遷國若有
[006-50a]
 益則實益下之至大者如盤庚之遷亳則有以免萬
 民蕩柝之患而躋之康寧之域太王之遷岐則有以
 全其民於狄人鋒鏑之下而再造其有生之樂又如
 漢髙帝之徙都長安也用婁敬及留侯議以其地阻
 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是省了多少兵財
 葢終西漢之利也是固未嘗無益下之心也又如宋
 太祖亦欲遷都長安曰吾欲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
 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及晉王固諌而止乃嘆曰
[006-50b]
 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以此觀之則遷國益下之
 説益信矣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徳
 九五當益之時居尊位而有陽剛中正之徳是上有
 信以惠於下也勿問元吉是占有孚惠我徳是申其
 所以勿問元吉○惠心上惠下之心也惠我徳下恵
 我之徳也而其所恵者皆有孚也上感而下應也○
 出於我而歸於彼之謂恵○有孚之施於下者在我
[006-51a]
 只為心自下之受此施者目之則為徳矣實非有二
 也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
 上九以陽居益之極陽性務進况居益極求益不已
 貪而無厭自當有莫益或擊之象矣○莫益之無益
 也○愚謂或擊之此或字是衆無定主之辭與或承
 之羞之或字同説見朱子小註○立心勿恒勿字只
 作不字看求益不已便是立心勿恒也見朱子小註
[006-51b]
 ○凶即莫益之或擊之也但上莫益之或擊之是説
 上九有此象立心不恒凶是戒占者○程傳曰利者
 衆人所同欲也専欲益已其害大矣欲之甚則昏蔽
 而忘義理求之極則侵奪而致仇怨故孔子曰放於
 利而行多怨
莫益之偏辭也
 偏辭對究言之看非上九之偏辭也是説聖人係此
 句且是偏就其求益一端而云未及究言其弊也若
[006-52a]
 究而言之豈但莫益更有擊之者矣所謂求利未得
 而反有害也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也本義若究
 而言之則又有擊之矣此句亦是解偏辭也非解下
 句也葢偏辭二字須用究言以發之
或擊之自外來也
 亦不期而至也
 
 
[006-52b]
 
 
 
 
 
 
 
 易經蒙引卷六上
[006-53a]
欽定四庫全書
 易經蒙引卷六下
             明 蔡清 撰
 下經
乾下/兊上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以五陽之盛而去一隂之微其去之也必矣故曰决
 之而已如摧枯拉朽不勞餘力也○一説决者無回
[006-53b]
 勢也言其去之再無留滯也如决水然無有不惟其
 所决而流者矣○君子之决小人也必聲其罪於王
 庭之上使其罪暴白於衆人獨力難克又必盡誠以
 呼號其衆相與協力然君子之防小人者常疎而小
 人之窺伺抵拒夫君子者常宻故彼之罪雖著吾之
 力雖齊尚有危厲在不可安肆也且無諸已而後非
 諸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故又當告命自邑以自
 治而不可専尚威武以取快也夫如是則所以去之
[006-54a]
 者有其辭所以制之者無其隙小人可得而决而所
 往自利矣○揚于王庭聲彼之罪也孚號集已之力
 也有厲彼罪雖著吾力雖齊猶未可便以為必能决
 之也揚庭孚號治小人也告自邑先自治也不利即
 戎疾之已甚則取反噬之虞也此卦辭正謂其辭危
 者誠以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告自邑不利即戎一貫
 意説謂先自治其私則自有正人之本而非只専尚
 勢力者若専尚勢力必不若自治其私也○一分項
[006-54b]
 説謂先要自治其私而後可以攻小人然其攻之也
 又不可為已甚恐以致亂二説皆通但據彖傳云告
 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是并合二句為一段意
 宜從前説也利有攸往方許其决之也○一説非謂
 利於决也謂君子之决小人能如上文所云則小人
 盡去而無往不利矣或疑彖傳何以釋云剛長乃終
 曰剛長乃終猶是利有攸往前一段話此所以利有
 攸往也如復卦一陽始生其卦辭亦云利有攸往而
[006-55a]
 傳釋之曰剛長也謂剛長所以利往也知復之利往
 由於剛長則知决之利往由於剛長乃終而不可専
 認剛長乃終為利往矣此説援引有據而理自勝當
 從
孚號有厲
 春秋僖公二年書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
 貫胡氏傳曰按左氏盟於貫服江黄也荊楚天下莫
 強焉江黄者其東方之與國也二國來定盟則楚人
[006-55b]
 失其右臂矣樂毅破齊先結韓趙孔明伐魏申好江
 東武王牧野之師亦誓友邦逺及庸蜀彭濮八國之
 人共為猗角之勢也桓公此盟其服荆楚之慮周矣
 其攘夷狄免民于左袵之義著矣盟雖春秋所惡然
 諸侯皆在獨言逺國者許是盟也愚謂桓公亦得孚
 號有厲之道
夬决也剛决柔也
 其實是以卦體釋卦名義與履柔履剛也一般下卦
[006-56a]
 姤遇也柔遇剛也本義亦只曰釋卦名都不言以卦
 體又不言名義盖朱子以為此例擬之已頻學者計
 不至復有所疑故或時省文耳不然此卦原與履等
 何異履耶曰以二體釋卦名義如升曰柔以時升本
 義亦曰以卦變釋卦名又省了義字如此等處必求
 其説以實之則鑿矣况此處下云而賛其徳葢所重
 在徳故從而省之云又説見姤卦剛遇中正天下大
 行也本義指九五條下尤為明切
[006-56b]
健而説决而和
 健而説以徳言决而和以事言惟健而説則决而和
 矣
揚于王庭柔乗五剛也
 柔乗五剛所謂晉如鼫䑕隼在髙墉之上也非其罪
 而何
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
 不然易者使傾矣
[006-57a]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
 窮謂我窮也所以不利所尚謂威武也
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謂剛復一長則純乾矣隂無遺類矣快之之詞也詳
 見卦辭下
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徳則忌
 澤上于天其勢必潰决而散漫於下是夬之象也邵
 子云水之性能隨而不能迎洪範曰水潤下上於天
[006-57b]
 非其性也故潰於下則亦有灌溉之澤矣○施禄及
 下其澤四布而周徧亦潰决之意也○居徳則忌朱
 子所謂未詳者葢大象傳例無反辭都是以已能者
 言如不可榮以禄亦云人不得以禄位榮之非戒之
 也若云居其徳而不决於下則忌是戒之也○大象
 並無此例葢大象之例如乾之自强不息是以在人
 之乾言坤之厚徳載物是以在人之坤言推之諸卦
 大抵皆然如此卦施禄及下亦是在人之夬也焉用
[006-58a]
 戒冡宰王公嘗問清以此句之義清以是對曰吾嘗
 私為之解曰君子既施禄以及下矣然不可以是為
 我之徳而自居也若以是為我之徳而自居則忌矣
 是亦一説也但終是戒辭然猶自勝程傳約立防禁
 而不使潰决之説○補註曰居徳者惠不施也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程頥傳曰决之時而往往决也故以勝負言隂雖將
 盡而已之躁動自宜有不勝之咎不計彼也○當决
[006-58b]
 之時居下任壯則所謂揚庭孚號而告自邑者或不
 暇顧而所謂即戎者或有之矣宜其往不勝也正與
 利有攸往相反其不勝者自為不勝也故曰為咎明
 非時勢之不利也否之九四不極其剛是以有命旡
 咎而疇離祉此理誠不可易矣○壯固非所任者况
 居下而任壯乎
不勝而往咎也
 雲峰曰勝在往前可必其往往不勝故戒其往
[006-59a]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二以剛而居柔性體不純乎剛也又得中道凡事能
 酌其宜也故能憂惕呼號以自戒備有備斯無患矣
 故暮夜有戎勿恤○觀本義以惕號為由於得中而
 後能則知凡人之小心者皆可敬也凡人之睨傲而
 氣出於上者適以見其卑耳
得中道也
 本義云剛而居柔又得中道而象傳只曰得中道也
[006-59b]
 葢象傳特舉其一隅然以此推之則剛而能柔亦得
 中之義類矣○危者使平易之道也故九二始於惕
 號終於勿恤乾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旡
 咎離六五曰出涕沱若吉皆此理也
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大意謂君子之去小人不必怒氣勃勃顧其本心何
 如耳本心果是要决小人則雖暫與之合而為善類
 之愠終必能决之而无咎不愈于壯於頄而有凶乎
[006-60a]
 此所以貴於决而和也○三在衆陽之中獨與上六
 為應故曰獨行遇雨也如此則未免為之凂矣故曰
 若濡也既合於小人必見貳於君子矣故曰有愠也
 ○一本義云温嶠之於王敦其事類此見通鑑綱目
 晉明帝二年時王敦有異志以帝親任中書令温嶠
 忌之請為左司馬嶠乃繆為勤敬綜其府事時進宻
 謀以附其欲深結其所幸錢鳳為之聲譽每曰錢世
 儀精神滿腹嶠素有𦸼鑑之明鳳甚悦深欲結好㑹
[006-60b]
 丹陽尹缺嶠言於敦曰京尹咽㗋之地公宜自選敦
 然之問誰可者嶠薦錢鳳鳳亦推嶠嶠偽辭敦不聼
 遂表用之使覘視朝廷嶠恐既去而鳳於後間之因
 敦餞别起行酒至鳳鳳未及飲嶠偽醉以手版擊鳳
 幘墜至作色曰錢鳳何人温太真酒而敢不飲敦以
 為醉兩釋之嶠與敦别涕泗横流出閣復入者再三
 行後鳳謂敦曰嶠於朝廷甚宻而與庾亮深交未可
 信也敦曰太真昨醉小加聲色何得便爾相䜛嶠至
[006-61a]
 建康盡以敦逆謀告帝與庾亮畫計討之敦聞之大怒
 曰吾乃為小物所欺與王𨗳書曰太真别來幾日作
 如此事當募人生致之自㧞其舌嶠卒與王𨗳卞敦
 應詹郄鍳等分督諸軍討平之葢嶠之必為晉室去
 敦此其夬夬之志可知也方且為敦司馬深結錢鳳
 時進宻謀若誠心為之宣力者自君子之不察者觀
 之能無疑乎是其獨行遇雨若濡有愠也然終得成
 其志功在晉室不可磨滅其无咎又不足言矣○朱
[006-61b]
 子小註又曰如王允之於董卓按通鑑綱目董卓以
 何進召入朝誅宦官遂廢弑𢎞農王立獻帝益&KR0075
 以逞又奏免琬太尉楊彪司徒而以王允為司徒卓
 且刼帝遷都長安時卓未至朝政大小皆委之王允
 允外相彌縫内謀王室甚有大臣之度自天子及朝
 中皆倚允允屈意承卓卓亦推信焉既而與司𨽻校
 尉黄琬僕射士孫瑞宻謀誅卓中郎将呂布便弓馬
 膂力過人卓信愛之誓為父子然卓性剛褊嘗小失
[006-62a]
 卓意卓拔手㦸擲布布拳捷避之卓意亦解允素善
 待布布見允言狀允因以誅卓之謀告之使為内應
 布曰如父子何允乃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擲㦸之
 時豈有父子情耶布遂許之因帝疾新愈大㑹卓朝
 服乗車入屯衛周匝令布等捍衛前後王允使士孫
 瑞自書詔以授布布令勇士十餘人偽着衛士服守
 北掖門卓入以㦸刺之卓𠂻甲不入傷臂墜車大呼
 吕布布曰有詔誅賊臣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即
[006-62b]
 出懷中詔板以令吏士百姓歌舞於道士女賣衣裝
 市酒肉相慶暴卓尸於市守吏為大炷置臍中然之
 光明逹曙如是積日觀允之曲意承卓之時是亦獨
 行遇雨若濡而有愠也終能用吕布以誅之无咎矣
 向非始者有曲意之承則亦無以行其後日詔板之
 誅此所以不貴於壯於頄也孫武子論兵曰㣲乎㣲
 乎至於無形又曰藏於九地之下動於九天之上故
 能自保而全勝也温嶠王允以之矣然王允為卓所
[006-63a]
 擢用始者夬夬之志或未如夬之力後以卓萃天下
 之怨竟謀誅之是已然滅紀廢典馬日磾既知其不
 終剛稜自傲卓黨李傕郭汜又得以戕之則於夬夬
 之道有未盡焉故本義只載温嶠一人○小註又曰
 如顔杲卿使安禄山受其衣服至道間與其徒曰吾
 輩何為服此而借兵伐之正此類也其詳見於綱目
 𤣥宗乙未年禄山之反起自范陽至藁城杲卿時為
 常山太守力不能拒與長史袁履謙往迎之禄山輙
[006-63b]
 賜杲卿金紫質其子弟使仍守常山又使其將李欽
 凑數千人守井陘口以備西軍杲卿歸途中指其衣
 謂履謙曰何為着此履謙悟其意乃隂與杲卿謀起
 兵討禄山至是將起兵馮䖍賈深崔安石翟萬徳張
 通幽等皆預其謀又遣人詣太原尹王承業謀與相
 應㑹從弟真卿自平原遣甥盧逖潜告杲卿欲連兵
 斷禄山歸路以緩其西入之謀時禄山遣髙邈詣幽
 州徴兵未還杲卿以禄山命召李欽凑使帥衆受犒
[006-64a]
 醉而斬之悉散井陘之衆賊將高邈何千年適至皆
 擒之千年謂杲卿曰此郡應募烏合難以臨敵宜深
 溝高壘勿與爭鋒俟朔方軍至併力齊進傳檄魏趙
 斷燕薊要膂彼則成禽矣今且宜聲云李光弼兵出
 井陘因使人説張獻誠云足下所將多團練之兵難
 以當山西勁兵獻誠必解圍遁去此亦一竒也杲卿
 悦用其䇿獻誠果遁去兵皆潰杲卿乃使人入饒陽
 城慰勞將士於是河北諸郡響應凡十七郡皆歸朝
[006-64b]
 廷兵合二十餘萬其附録山者惟范陽盧龍宻雲漁
 陽汲鄴六郡而已向使杲卿不偽降禄山獨以常山
 一郡與賊抗雖得無恙終不能合十七郡之衆以斷
 其要膂以緩其西入之謀也此亦得夬夬之意也然
 本非禄山正應又受偽賜偽官此皆非温嶠所有者
 不得盡與之同也故本義亦不載
九四臀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九四曰臀旡膚其行次且者危之之辭為其不知牽
[006-65a]
 羊之術也曰牽羊悔亡者教之之辭轉危為安之道
 也意亦至矣而又曰聞言不信者策其不能信乃所
 以激厲之使必信也聖人作易教人之意何如哉○
 以陽居隂剛决不足也不中不正智徳俱劣也故居
 則不安必與衆陽競進也行則不進終以居柔失剛
 也然已既不足於剛理惟讓衆剛前行而已隨之庶
 乎得進矣然其不中不正恐其見不及此也○程傳
 曰九四以陽居隂剛决不足欲止則衆陽並進於下
[006-65b]
 勢不得安猶臀傷而不能安也欲行則居柔失其剛
 壮不能強進故其行次且也○按象傳云其行次且
 位不當也其行次且實兼臀無膚意而皆歸之於位
 不當則此兩句依愚前説為可程傳云欲止則衆陽
 並進於下勢不得安者義為小異當細詳之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无咎
 程子傳曰莧陸今所謂馬齒莧是也暴之難乾感隂
 氣之多者也本義之解盖實本之○九五當夬之時
[006-66a]
 為夬之主而切近上六之隂既與之比則不免為其
 所入有莧陸之象焉然五陽而上隂其類則不同矣
 終須在所决决之固不可以不力也但力於决者又
 恐失於暴若能决而决之而又不為過暴合於中行
 則无咎矣此所謂无咎與九三同即卦辭利有攸往
 之意○莧陸本義云今馬齒莧則是以為一物及語
 録所記云莧是馬齒莧陸是商陸一名章陸皆感隂
 氣多之物則又以為二物今固當從本義矣然按證
[006-66b]
 類本草則分明為二物馬齒莧在菜部商陸在草部
 ○其載馬齒莧云至難燥節葉間有水銀每十斤水
 銀八兩主目盲翳利大小便煎為膏塗瘡良則其性
 冷為感隂氣之多可知初不曰一名莧陸也○其載
 商陸云除癰腫消瘡毒只可貼腫外不可服服則傷
 人致死葢亦性冷也語録亦載其難乾又其如人形
 者有神俗名章栁根聞今邪術章栁神者用之則其
 感隂氣之多又可知又云廣雅謂之馬尾易謂之莧
[006-67a]
 陸皆謂此商陸也是則有以莧陸只為啇陸一物然
 未嘗以莧陸為馬齒莧也○今程傳直以莧陸為馬
 齒莧而本義從之不知其何所考耳豈朱子亦只述
 前聞而未暇更考邪抑嘗親得之辨騐而知其止為
 馬齒莧一物邪抑易例一象不取兩物此不當分邪
上六无號終有凶
 占者有君子之徳則其敵當之不然自當之矣○厚
 齋馮氏曰易於剥見剥一陽之易於夬見决一隂之
[006-67b]
 難葢君子明白洞達難進易退而小人綢繆固結麾
 之不去也
巽下/乾上
姤女壯勿用取女
 邵子曰復次剥明治生於亂乎姤次夬明亂生於治
 乎時乎時乎未有剥而不復夬而不姤者防乎防乎
 邦家其長子孫其昌是以聖人貴未然之防是謂易
 之大綱○姤遇也向也自復而乾純是陽剛世界矣
[006-68a]
 而今也乃有一隂生焉夫此一隂之生殊出人意外
 乃人所不願者也惟其不願是以於期之而至者則
 曰復不期而至者則曰遇○且姤一隂之復也而聖
 人乃别生意名之曰姤此非獨扶陽抑隂之意亦可
 見聖人全是天地生物之心為主故其名卦之義如
 此也○本義云如不期而遇者故為遇發明姤字之
 意透徹真得聖人之心矣愚嘗謂惟其不願是以不
 期謂之姤駭之也若復則以為當然矣若固有之矣
[006-68b]
 何也期之故也意聖人自剥而坤之時便有期陽復
 之心嗚呼此固天地生物之心所寄托也夫不能有
 陽而無隂者勢也聖人其奈何哉其致抑揚於其間
 者亦其間情之不能已而其終亦有參賛之機存焉
 耳○本義云遇已非正此句是就姤字上生義以入
 於勿用取女意便見得是偶合不是六禮所聘如咸
 之男下女漸之女歸則非遇矣○又一隂而遇五陽
 㸔又字上句重在遇字此句重在一與五字然都在
[006-69a]
 卦名姤字内取出此遇字即是上句遇已非正之遇
 婦人之義從一而終今以一隂而遇五陽况本非以
 正合但以隂陽相悅而相聚是女之壯也女壮只是
 以其遇五陽而言其不貞耳故曰女徳不貞而壮之
 甚也不必如程傳隂長則陽消女壯則男弱之説如
 此則五陽盛乎一隂盛乎○本義云女徳不貞而壯
 之甚分明只以不貞為壯又云取以自配必害乎陽
 一則害身二則害名也謂之取以自配者此一隂本
[006-69b]
 遇五陽今獨以自配其身也然彼是遇五陽之隂所
 謂墻花路栁者必不能改其舊為陽之害慘矣○故
 其象占如此女壯是象勿用取女是占○或曰女徳
 不貞貼遇已非正壯之甚也貼又一隂而遇五陽非
 也既云女壯又該不得不正乎且如此説本文為缺
 不貞字矣○或説女壯亦該有氣體甚之義㸔來固
 有氣體甚壯而貞守不移者亦有氣體未為壯而人
 盡夫者一隂而遇五陽隂尚㣲也所以謂之女壮者
[006-70a]
 正以其一隂而當乎五陽也如此㸔則不是説他氣
 體之壯也明矣
姤遇也柔遇剛也
 本義云釋卦名程傳云姤之義遇也卦之為姤柔遇
 剛也前本義如不期而遇者遇字主陽遇隂此云柔
 遇剛則主隂遇陽大抵自陽言則曰遇隂自隂言則
 曰遇陽搃是隂陽相遇二而一也陽遇隂則隂亦為
 遇陽矣故下文云天地相遇女壯則全主隂遇陽説
[006-70b]
 ○柔遇剛本是卦體本義只言釋卦名説在夬卦剛
 决柔也下
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
 凡娶以配身非為一朝一夕之故也故曰夫婦之道
 不可不久也今云勿用取女者正以其壮而難與久
 也言必不能改其舊也○只舉勿用取女解之原頭
 便是女壮了○按卦辭及彖傳女壮勿用取女全只
 就取女一事言人事之占也初無戒五陽以勿輕一
[006-71a]
 隂之㣲而親暱之之意誠齋之説太深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女壮勿用取女以一隂遇五陽言天地相遇以隂陽
 相遇言一與五字在所畧矣是又别作一様㸔不可
 為典要○天地相遇天以陽氣下交於地地以隂氣
 上交於天也此以隂陽之不相無者言若女壮是以
 淑慝之分言也○本義云以本體言葢天地相遇卦
 體之義近晦故特著之若柔遇剛也則其義自明矣
[006-71b]
 故不云
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剛柔是徳中正是位以是徳而遇是位則其道大行
 於天下矣不必言剛徳大行孟子曰武王周公繼之
 然後大行註亦添云教化大行未嘗抝上徳字來謂
 是其徳大行也可見先儒讀書講義其心自平其氣
 自易不捩揑抝折不穿鑿附㑹所以不取以天下大
 行為剛徳大行者何也葢剛與徳字是就其身所具
[006-72a]
 言道與教化則自其行於天下者言也此亦惟平心
 易氣以讀之則覺如此㸔為是不然鮮不喜為彼之
 説矣○本義云指九五盖指九五便是卦體此亦承
 上文以卦體言數字而來不可謂非卦體也履卦剛
 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本義云以卦體明之指
 九五也既言卦體又指九五可見其義之同無他説
 矣以此又益見剛决柔也之為卦體其不敢以為卦
 體者直無見耳
[006-72b]
姤之時義大矣哉
 按小註或問本義云幾㣲之際聖人所謹與伊川之
 説不同何也朱子曰上面説天地相遇至天下大行
 也正是好時節而不好之漸已生於㣲矣故當謹於
 此愚謂不用伊川舊説而以幾㣲起義固無容議矣
 然謂天地相遇至天下大行也正是好時節而不好
 之漸已生於㣲則尚在所疑何則此卦本是以一隂
 遇五陽得名其所謂遇不好之遇也至云天地相遇
[006-73a]
 剛遇中正此又是聖人偶然又㸔得有此一段好處
 而因發之雲峯所謂别取一義乃遇之義好者也義
 本不相蒙至此曰姤之時義大矣哉姤字則依原是
 一隂遇五陽之姤故以為幾㣲之際也幾㣲之際者
 謂一隂始生於下其端甚㣲而其勢必盛也孔子未
 必謂天地相遇剛遇中正内却已有不好之漸在也
 葢謂天地相遇剛遇中正内有不好之漸則是泰極
 而否之意非一隂始生之義也上文兩遇字既分明
[006-73b]
 與卦名之義不同如何却又承之以言姤之時義之
 大恐是記者之悞也况本義另提頭是與大過之時
 大矣哉者同例斷不以承上文二條而云可也且一
 隂遇五陽一以為女壮又一以為天地相遇如何可
 相蒙○雲峯曰姤之時義大矣哉非賛遇之大也一
 隂之生雖㣲可慮者大也此説甚好○本義幾㣲之
 際坤初六本義亦云謹㣲之意姤之初六即坤初六
 也○聖人所謹此聖人指孔子曰姤之時義大矣哉
[006-74a]
 便是聖人謹之矣○膚見云姤之時義大矣哉此以
 消息盈虚之幾而言不必依語録承上兩條説葢天
 地相遇剛遇中正之遇與一隂遇五陽之遇不同葢
 此卦本是不好卦聖人於上條是就其中㸔出有好
 處來説如歸妹所謂天地之大義人之終始也亦未
 有不好此見聖人心胸之活而不拘滯處至於此句
 則直為君子喫𦂳也正指原本姤字而言也
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006-74b]
 風行天下物無不遇姤之象也后施命以誥四方是
 亦人君之風行也孔子曰徳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
 命天下又豈有一民之不遇哉吾見君子之徳風小
 人之徳草草上之風必偃矣
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㐫羸豕孚蹢躅
 柅所以止車以金為之其剛可知此於爻無所象胡
 氏以為九二象非也止是勉初六令堅於自止而不
 進如繫其車以金柅然如是而正則吉矣此胡氏所
[006-75a]
 謂非有以繫之也一隂之柔能自繫于五陽之下静
 正而吉也○若不自止而征進則凶矣葢是時一隂
 方㣲而居子之勢猶盛故自止為利不止斯禍矣本
 義自明○見凶亦不必説到蔑貞則凶自失所覆處
 只是眼前事故下云羸豕孚蹢躅亦見其尚㣲矣○
 一動一静分而為一吉一凶之占使占者自擇焉而
 又曰羸豕孚蹢躅此正與否之初二及遯之卦辭相
 類聖人之情可見之矣○聖人欲其自止也則曰繫
[006-75b]
 於金柅言必堅於自止勉之之辭也欲其勿進也則
 曰有攸往見凶言立見其凶葢危之之詞也雖為君
 子謀亦為小人謀也○皇極外篇第三十八板曰夫
 易者聖人長君子消小人之具也其長也闢之於未
 然及其消也闔之於未然一消一長一闔一闢渾渾
 然無迹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愚謂此於復
 姤二卦之辭觀之尤分明
繫于金柅柔道牽也
[006-76a]
 牽進也大凡牽引其物以前皆是進之也故牽訓為
 進如薦進人才者謂之汲引亦牽意也但此以自進
 為義耳
九二包有魚无咎不利賔
 二與初遇未必其能制之也若機㑹一失則其為害
 也寧有既乎故曰云云/所以為君子謀也○雲峯曰
 包者容之於内而制之使不得逸於外是包字已有
 制字意了今觀本義云二與初遇為包有魚之象只
[006-76b]
 取二與初遇義又云然制之在已故猶可以无咎然
 字方轉意下去始露出制字可見雲峯之説小異且
 包字既當制字了下文若不制而使遇於衆豈可謂
 若不包邪毫釐差異亦不容不辨○包有魚是小人
 在我管轄之中故惟我得而制之我失不制他人莫
 奈他何矣意是如此但胡氏制字太急些○制字在
 已猶可无咎謂免隂邪之害也對下文若不制則其
 為害廣説意自明白○不利賔謂他人也自主人身
[006-77a]
 外皆為賔也故本義以衆字釋之衆是衆人亦對自
 已本身言也不必謂賔人衆多也自此卦言賔固衆
 多終不可以衆字正解賔字○不利賔不必依程子
 謂魚不利賔食象莫貫説
九三臀无膚其行次且厲无大咎
 九三過剛不中性暴也下不遇於初上無應於上勢
 孤也故居則不安行則不進居與行二字説得盡○
 下不遇於初謂三是陽初是隂三與初非應不得相
[006-77b]
 遇也上無應於上謂三既是陽上又是陽終不得隂
 而與之也然既無所遇則無隂柔之傷謂凡得於隂
 者往往亦失於隂故小畜之三卒致説輹之虞而兑
 之九五不免孚剥之厲今雖孤危亦時運之莫遇耳
 與孽自已致者異矣故无大咎○居則不安行則不
 進通承下不遇於初上无應於上言不可分臀無膚
 為無所安於下行次且為不得進而上須以夬九四
 例㸔○故其象占如此臀无膚其行次且象也亦占
[006-78a]
 也厲字正指无膚與次且言厲字帶下讀葢上既言
 臀无膚其行次且不必復繼以厲矣正如夬九四云
九四包无魚起凶
 程子傳云起者將生之謂民心既離難將作矣故曰
 起凶○又曰遇之道君臣民主夫婦朋友皆在焉四
 以下睽故主民言○又曰包无魚亡其所有也○又
 曰初之從二以比近也豈四之罪乎曰在四而言義
 當有咎不能保其下由失道也豈有上不失道而下
[006-78b]
 離者乎○按本義云初六正應已遇於二而不及於
 已既是吾之正應而乃遇他人而不及已吾安得辭
 其責○包旡魚魚不作小人象説若是小人則深幸
 其不與已遇矣又何凶之有故本義以初六為正應
 便非作不好人㸔了主民言與象傳同為是○臨川
 吳氏謂猶男之失其配君之失其民如此騎墻則非
 惟於象有違而於起凶二字義亦不切失道者寡助
 以至親戚畔之而難作矣起凶也專主民言起凶占
[006-79a]
 也
无魚之凶逺民也
 朱子曰陽在上為君隂在下為民○胡氏曰易象或
 以隂為小人或以隂為民以為小人逺之可也以為
 民民不可逺也○本義曰民之去已猶已逺之本無
 逺之之事但民自去已耳雖然既是我之民何至於
 去已得道者多助隣國之民且仰之若父母此非已
 有以致之而何既有以致之則雖非實逺之猶已逺
[006-79b]
 之也○逺民也三字夫子極有深意存焉葢恐人以
 與包有魚同㸔而以魚為小人也故出一民字以覺
 人而爻義自明矣吁聖人之筆一字萬鈞
九五以杞包𤓰含章有隕自天
 九五以杞包𤓰志欲勝之也含章度不可勝而自守
 也有隕自天時過則行矣○本義杞髙大堅實之木
 也葢位為卦主猶杞之高大陽剛中正猶杞之堅實
 ○程傳作以杞葉包𤓰若是杞葉則本義不曰杞髙
[006-80a]
 大堅實之木矣况杞葉亦未為大若要取其葉大者
 則非獨杞也杞葉亦包不得𤓰大概取杞以象九五
 之剛陽中正而主卦於上耳○𤓰隂物之在下者甘
 美而善潰以喻初六之一隂始生而必潰也潰者瓜
 熟而爛也𤓰至熟且爛𤓰之極也此對隂始生意故
 雲峯以𤓰之潰同魚之餒言○甘美二字喻隂柔有
 惑溺人使之不覺之意正所謂幾㣲之際也○何謂
 善潰其實諸般果品惟𤓰最善潰才至熟便向爛去
[006-80b]
 ○善潰二字不苟下為下文始生必潰之隂柔張本
 鄘風載馳之詩曰女子善懐傳曰善懐多憂思也猶
 漢書云岸善崩也善潰之善字當如此㸔方得其的
 含章者非避隂也静以制隂也是用意周宻不動聲
 色而自有以消患於方萌也○九五陽剛中正主卦
 於上衆君子之領袖也不必以為君象為含章有隕
 説不去○有隕自天依舊又是陽明世道矣○有隕
 自天本無而倐有之象此占之象也本等是占
[006-81a]
九五含章中正也
 中正故能含章不必言所含之章中正也或曰爻辭
 含章是戒占者今歸之九五之能中正何歟曰象傳
 是如此不曰九五含章乎而又何拘
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
 志不舍命即含章也謂不違乎天命也命不必説是
 天理含章者葢以其為時運之常故含章静俟之此
 正志之能順命處
[006-81b]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夫角剛乎上者也上九以剛居上而無位不得其遇
 為姤其角之象吝也然既無所遇則無隂邪之傷故
 雖吝而无咎○姤其角雖剛而無所施其剛
上窮吝也
 居上而不得其遇上窮也上窮吝也猶云往吝窮也
 都是以窮字貼吝字或作吝上或作吝下義一也
坤下/兑上
[006-82a]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坤順兑悦彼此之情聚也九五剛中而二應之上下
 之情聚也澤上於地津潤上行發榮滋長之象萬物
 之聚也○澤上於地凡有生氣之流行而在地上者
 皆澤也即庶物也非謂庶物之潤澤也○雲峯云彖
 辭五句各是一事
王假有廟
 是有事於廟也○言王者可以至於宗廟之中此可
[006-82b]
 以字正與聚則可以有所往之可以字同更以下句
 則可以至於廟而承祖考一句照㸔方知是已之精
 神已聚乃可以至於廟是聚已之精神在前一步不
 可依舊説謂假廟以聚祖考之精神也重在已上故
 曰王假有廟致孝享也且本義是謂廟所以聚祖考
 之精神非是謂假廟也如此㸔便已明白○若必重
 在廟上則渙卦假廟與此又絶不同矣○廟所以聚
 祖考之精神以平時言○又人必能聚已之精神且
[006-83a]
 㸔此一聚字從何處來可見本義兩箇可以字同并
 下文兩箇可以皆同○聚已之精神者七日戒三日
 齋必見其所祭者是已○廟本聚祖考精神所在子
 孫之假之也又必先聚已之精神乃可以往聚之此
 謂王假有廟為聚已之精神設也非聚已之精神則
 無以往聚夫祖考之精神也卦辭此句為子孫設不
 為祖考設○補註曰凡云歸格於藝祖公假於太廟
 宜作祭之誠格於祖廟孔叢子軍禮以特牛親假於
[006-83b]
 祖禰又曰聚其精神而感格於廟者致孝享也○本
 義承祖考之承字事也○合本義廟所以聚祖考之
 精神又人必能聚已之精神則可以至於廟而承祖
 考也觀之王假有廟之義方完或曰本義第二可以
 字只是前一可以字半邊之義不然也如姤卦云遇
 已非正又一隂而遇五陽亦有又字間着然摠是就
 姤字取來○大扺此卦卦辭都從聚之一字生○程
 子曰古人祭祀用尸極有深意不可不深思葢人氣
[006-84a]
 既散孝子求神而祭無尸則不享無主則不依故易
 於渙萃皆言王假有廟即渙散之時事也魂氣必求
 其類而依之人與人既為類骨肉又為一家之類已
 與尸各既已潔齋至誠相通以此求神宜其享之後
 世不知此義以尊卑之勢遂不肯行耳○朱子曰今
 人擇日祀神多取神在日亦取聚意也○程傳曰祭
 祀之報本於人心聖人制禮以成其徳耳故豺&KR0425
 祭其性然也
[006-84b]
利見大人亨利貞
 是一串意葢物既聚所以主宰是物者非大人不能
 不見大人則物之聚者又将渙亂無統所謂衆聚則
 有爭安得亨乎故必見大人方亨然所聚苟不以正
 則衆之聚為苟合如是而欲仗大人以致亨可乎若
 大人則無有不正者○程傳曰萃不以正則人聚為
 苟合財聚為悖入㸔來本義所謂物聚者所該自廣
 不専以人衆言上條舉人衆一端以見其義耳○利
[006-85a]
 見大人亨利貞如有事於學術者聞見既聚以見大
 人則有以正其學矣有事於功業者學術既聚以見
 大人則有以展其所志矣又必利於正者如聞見不
 正雖以見大人而其所以取正之具已非矣如學術
 不正雖以見大人而其所以致用之術已踈矣亦安
 得亨○用大牲吉豈惟大牲諸般祭品皆在所厚矣
 苟非時物之聚胡可得也故曰大牲必聚而後有不
 曰必聚而後可用而曰必聚而後有者於以見用二
[006-85b]
 簋非吝也時乎無也用大牲非奢也時乎有也有則
 用無則止以此尤見誠意在萃上不必依胡説謂當
 萃之時必用大牲乃吉也此程説也朱子所謂彷彿
 如伊川説者也在彖傳順/天命下○程傳曰萃者豐厚之時
 也其用宜稱故用大牲吉事莫重於祭故以祭享而
 為吉上交鬼神下接民物百用莫不皆然○用大牲
 吉不必専承王假有廟凡人之祭皆然也○謂惟當
 萃之時用大牲乃吉也○利有攸往聚則可以有所
[006-86a]
 往者凡事豫則立徒手舉事鮮有能濟者然萃而不
 徃則亦徒聚而已非易之道也○聚而後利有往者
 以其備素具也所謂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
 有語成器而動者也○皆占吉而有戒之辭卦辭四
 項皆從萃之一字來王者可以至於宗廟之中占之
 吉也然必萃已之精神乃可以至於廟而承祖考不
 然不可以至於廟也此戒意也見大人而後亨者占
 之吉也然物既萃則必見大人然後可以得亨不然
[006-86b]
 不得亨也又所聚不正則亦不能亨也亦戒意也用
 大牲而吉占之吉也然大牲必聚而後有非聚而必
 用大牲不可也亦有戒意也聚則可以有所往非聚
 而欲有所往不可也亦有戒意焉故曰皆占吉而有
 戒之辭○雲峯謂皆占吉而有戒之辭言萃之時如
 是則亨且利否則不亨不利如是則吉否則不吉也
 所謂萃之時者非也王假有廟豈必萃之時如是則
 吉乎若言萃之時則渙之時宜不利假有廟矣而亦
[006-87a]
 曰王假有廟何歟利見大人利有攸往亦何為拘於
 萃之時萃之一字或以時言或以事言或以物言或
 以人言必如此然後能盡天下道理故曰天地萬物
 之情可見不然如咸恒等卦何以一一説到天地萬
 物此見不必拘萃之時節為言也戒意亦須仔細體
 認如用大牲吉卦辭非謂用大牲方吉不用大牲則
 不吉為戒也是謂大牲必聚而後有不然無有也是
 戒其不求豐於匱乏之時也利有攸往非謂有攸往
[006-87b]
 則吉无攸往則不吉為戒也是謂聚則可以有所往
 不聚則不利往也是戒其無素備而欲有為者也又
 如利見大人亨若非物已聚則何所執以見大人則
 亦不得亨若物已聚而不見大人則亦不得亨皆戒
 意也至於利貞意尤明白矣又如王假有廟豈可苟
 且云乎哉非七日戒三日齋則不可以至於廟而承
 祖考其為戒為尤大也
王假有廟致孝亨也
[006-88a]
 謂聚已之精神以承祖考也聚已之精神猶在致孝
 享之前致孝享正是假廟時事承祖考正指致孝享
 言承事也
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
 利見大人亨者聚之以正也如此解雖不復言利貞
 而利貞已了然矣本義實本於此聖人釋經文從省
 而意不畧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
[006-88b]
 朱子曰順天命彷彿如伊川説也去得只是文勢不
 如此他是説豐萃之時若不用大牲則便是與以天
 下儉其親相似葢伊川之説謂聚則宜用大牲不然
 不可也聚則宜於有所往不然亦不可也以此為順
 天命朱子之説是謂大牲必聚而後可用不然不可
 用也聚則可以有所往不然不可往也以此為順天
 命伊川之説未悖於此亦有同於此但語意輕重所
 指不同若非既萃而必用大牲必有攸往則非順理
[006-89a]
 之為矣易傳彖言天命皆主理
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觀其所聚之説無所専指之辭言惟即其所聚觀之
 而天地萬物之情皆可得而見矣咸卦觀其所感恒
 卦觀其所恒皆同决不可牽强上文○天地交而二
 氣通天地之聚也父子兄弟夫婦聚於家君臣朋友
 聚於外農以農之類而聚商以商之類而聚以至魚
 鱉黿鼉聚於淵鳥獸草木聚於山所謂方以類聚物
[006-89b]
 以羣分者也此見天地萬物之情一聚而己矣
澤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夫澤上於地萬物萃聚之象葢潤澤之氣盡出於地
 如所謂齊乎巽相見乎離者也故為萬物萃聚之象
 若不解此理徒以澤上於地討箇萃象則澤上於地
 而不由地中行是謂水勢横决四出乃散之象非萃
 之象以况本義萬物二字又怎生説得去夫衆聚則
 爭物萃則亂况只以澤上於地推之盈於上則涸於
[006-90a]
 下物盛必衰盈虚消息之數可坐而策也君子之為
 世道慮可不預為之防哉故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
 虞○朱子小註又謂澤本當在地中今却上於地上
 是水盛有潰决奔突之憂故取象如此此是為下句
 除戎器戒不虞説然亦不必用葢既以澤上於地為
 萬物萃聚之象則不應復言不由地中行而有潰决
 奔突之憂矣此分明是向日未定之説○君子以除
 戎器除者修而聚之之謂程曰除謂簡治也葢除舊
[006-90b]
 而重新之謂除修整也如除官便是修廢官除道便
 是修理道路○此以豐萃之世運言葢盛極必衰亂
 不生於亂而生於治費誓曰善榖音/聊乃甲胃&KR3820喬上/聲
 乃干無敢不弔音/釣備乃弓矢鍜乃戈矛礪乃鋒刅無
 敢不善建安丘氏曰除戎器非右武也戒不虞而已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无咎
 初六上應九四九四是其當與萃者也然隔於二隂
 與二隂比且當萃之時初柔急於有萃不能自守以
[006-91a]
 有待則雖所應在四而不能萃於四是有孚而不終
 志亂而妄聚也有如所謂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
 者故曰不終謂之妄聚者與二隂聚非正也非正則
 妄也然為初計者當時既隔於二隂而正應者逺彼
 若呼號正應歟則一握之衆必以為笑矣雖然吾正
 應也吾所當與聚者也但勿恤此嫌而直往從正應
 則非惟無妄聚之愆而又得所聚之正可以无咎也
 何為恤衆笑而至於妄聚哉○有孚不終乃亂乃萃
[006-91b]
 正以其恤衆笑而苟且與比者聚也勿恤往則其孚
 有終而無志亂妄聚之失矣初六已是妄聚者了下
 四句是聖人為之反正之術以戒占者耳
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亂字若無此解則人將以為迹之亂既以為迹之亂
 則於下乃萃字又説不去了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二應五而雜於二隂之間其可舍二隂而獨往乎故
[006-92a]
 必牽連二隂以上萃於五則吾既得所萃之正而又
 無離羣為邪之嫌吉而旡咎也○二應五而雜於二
 隂之間若係於二隂則失乎九五若獨萃於九五則
 又失乎二隂是皆未吉而有咎惟牽引以萃則吉且
 无咎○又二中正柔順虚中以上應九五剛健中正
 誠實而下交是吾之孚有以感夫在上人之孚也故
 卜祭者有孚則雖禴祭而受福矣此皆以占言○孚
 乃利用禴程傳曰禴祭之簡薄者也本義曰雖薄物
[006-92b]
 亦可以祭漢上朱氏曰禴夏祭以聲為主祭之薄也
 雙湖曰周禮大宗伯以禴夏享先王王氏註曰夏則
 陽盛矣其享以樂為主秋嘗則薦新冬烝則衆物備
 既濟九五東隣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合是數段以
 觀禴果為薄祭矣又正韻云禴與礿同礿薄也夏物
 未成其祭當薄○夏陽盛其主聲樂者葢聲厲陽氣
 夏陽盛之氣發於外故此祭象之主樂
  周禮
[006-93a]
   以祠春享先王 春物生未有以享故曰祠
   以禴夏享先王 夏陽盛以樂為主故曰禴
   以嘗秋享先王 秋物成可嘗故曰嘗
   以烝冬享先王 冬庶物盛多故曰烝
 引言无咎對應爻而連此爻言孚乃利用禴専對應
 爻言不可牽强合説下句只是卜祭之吉占○引吉
 无咎専以爻位言孚乃利用禴兼以爻徳言
引吉无咎中未變也
[006-93b]
 中未變意含孚乃利用禴其辭若曰六二能牵二隂
 以聚於五固吉而旡咎矣且又以柔順中正而得五
 剛健中正之應其中誠不改也以見其孚而利禴處
 此與萃有位志未光也正類他卦小象類此者亦多
 可無疑也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以其求萃於近言也往无咎
 小吝以其往從於上言也求萃於近者近欲從不正
[006-94a]
 之强援也然終不得往從於上者逺結正應之窮交
 也然終小吝其終不得者隂柔不中正而上無應與
 也其終小吝者不得其萃困然後往復得隂極无位
 之爻也隂柔不中正而求萃則無以取重於人上無
 應與而始求萃則是無端而自往故人莫與之而其
 萃也嗟如嗟如者不得故嗟也為三計者惟往從於
 上可以无咎耳然不得其萃困然後往則是以窮來
 歸出於不得己而非其夙心復得隂極無位之爻縱
[006-94b]
 與之萃亦何足以伸其願哉故小吝然以義理論之
 畢竟是吾正應也小吝所不恤也故又曰戒占者當
 近捨不正之强援而逺結正應之窮交亦正義不謀
 利明道不計功之意所惜者其見不早耳求萃於近
 依程傳所謂四與二也○既曰上無應與矣又曰往
 從於上可无咎又曰戒占者逺結正應之窮交何也
 葢曰上無應與者就兩箇六字上取曰往從於上曰
 正應窮交者就三上之位上取夫彼此俱六雖無相
[006-95a]
 偶之機而三之於上實其相應之分惟其無相偶之
 機故三不見萃於上惟其有相應之分故三終可從
 於上○六三上無應與者情不相得也往從於上者
 分則相應也○上無應與之上字虚説往從於上之
 上字指實○戒占者當近舍不正之强援非惟不正
 且不見與也○逺結正應之窮交非惟正應且見受
 也○往无咎謂得上之受而與聚也
上巽也
[006-95b]
 即本義惟往從於上一句此説長於所謂上能巽受
 之者
九四大吉无咎
 ○程傳最明
 上比九五而與君萃下比衆隂而與民萃得其萃矣
 然以陽居隂不正夫不以正而得君者自古多矣不
 以正而得民者時亦有焉如齊之田恒魯之季氏是
 也得為大吉乎得為无咎乎章章明矣故必使其萃
[006-96a]
 於上下者一出於正而大吉方得无咎正字最重此
 純是戒占者之辭縁九四字不正了故象傳曰大吉
 无咎位不當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九五萃有位无咎是以有元永貞之徳而人信之者
 言匪孚元永貞悔亡是戒占者○萃有位无咎以其
 有陽剛中正之徳也有剛陽中正之徳而萃有位則
 人無不信行無不利矣故曰无咎若或居此位而人
[006-96b]
 有未信者則是吾徳有未至故但反己自修其元永
 貞之徳耳元永貞之徳即所謂剛陽中正也如此則
 又何不信之有故悔亡此為占者設戒在九五未見
 有匪孚處○九五萃有位无咎是從陽剛中正來猶
 師九二在師中吉是從有剛中之徳來其義已在九
 五九二字内也非以萃有位為得无咎在師中為當
 得吉也
萃有位志未光也
[006-97a]
 言萃有位矣然徳或未至而人匪孚則其志猶未光
 也朱子以為不曉是誠不可曉葢爻辭萃有位與匪
 孚元永貞悔亡者元不是一箇人
上六齎咨涕洟无咎
 愚讀齎咨猶言嗟嘆自目曰涕自鼻曰洟憂危如是
 庶幾危者使平可无咎也頗如離之六五然○隂柔
 無位葢隂柔則質弱雖有求而人不之與無位則望
 輕雖有求而人莫之應故必憂危之甚乃僅得全上
[006-97b]
 六求萃不得故齎咨涕洟不知其曰无咎者還是得
 所聚否據六三求萃不得則曰往從於上可以无咎
 初六則曰往從正應則无咎今絶不言有所萃只曰
 必如是而後可无咎葢以其無所萃而勢孤勢孤矣
 而不知戒懼則其害豈惟止於不得萃而已若知戒
 懼雖不得萃猶可自保雖不得利猶可無害○若以
 離六五例似當説箇終得萃之理然離之五以柔居
 尊而萃之上隂柔無位且處時之極自是不同難説
[006-98a]
 終得所萃且象傳云未安上也亦與所謂麗王公也
 不同矣
未安上也
 處萃之終隂柔無位故求萃不得求萃不得故不能
 安于上而齎咨涕洟齎咨涕洟故得无咎不然可危
 而不知危當憂而不自憂䘮亡無日矣
巽下/坤上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006-98b]
 以卦變言此卦自解而來柔本居三今進而上居於
 四是柔以時升也故伏羲名卦曰升文王繫辭以為
 此卦卦變既柔以時升矣且其卦徳為内巽外順夫
 内巽則處之善酌乎事理外順則行之不失乎時宜
 是其徳之利於進也又其卦體九二剛中而五應之
 夫在我有其具在上有其應是又其機㑹之利於進
 也故其占為元亨元亨如何用見大人則勿恤南征
 則吉也○用見大人升也南征亦升也勿恤元亨也
[006-99a]
 吉亦元亨也就人事上説升只有見大人及南征都
 説盡了○進見大人一事亦非小節目故升卦特言
 之其曰勿恤者凡人要見一貴人心下未免皆有懼
 其不見欣納意故云勿恤又傳曰有慶也以此為慶
 可見亦非小節目古人相見之餘有魚水之歡不為
 慶乎或謂彖傳有慶不止謂遂其求見之心而已㸔
 來亦不必深求而意自足○南征指仕進或曰然則
 凡有事或出行者占得之獨非前進乎曰非也南字
[006-99b]
 不苟下凡有事與出行只是征非南征也非升也此
 主升言故不及凡事及出行南征前進也有向上之
 義故彖傳曰志行也不必兼朝覲説○程傳曰南者
 人之所向程傳曰凡升之道必由大人升於位則由
 王公升於道則由聖賢此説固善但若依之則用見
 大人勿恤南征吉是一串事非以南征吉對用見大
 人勿恤㸔了不知彖傳何必於用見大人勿恤之下
 又添箇南征吉邪易中勿恤字凡數起皆不曽有隔
[006-100a]
 在中央故串下説此却隔南征字恐不可串下説○
 按本義似連卦變卦徳卦體俱説入卦辭彖傳則止
 以卦徳卦體釋卦辭而不連卦變之義為今説者當
 何如葢當如臨卦云臨剛浸而長又曰説而順剛中
 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例㸔○柔以時升一説有
 其位一説有其時㸔來得時便得位只説時升則居
 其位矣○彖傳要説時字明白謂柔向時居乎三今
 則以時而進居四也説則時方好説占依爻中亦是
[006-100b]
 升之時巽而順依童溪王氏謂順而又順無適而不
 用其順也巽字若果止當順字則易只是七卦無八
 卦矣○巽而順剛中而應要做一箇人説當如觀卦
 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例雖體徳並列實一串意○
 不可依中溪謂二為大人五應之為見大人本義只
 渾淪泛論若分剛中而應為用見大人之義又將限
 以内巽外順為當征吉之義乎卦辭元亨統言之也
 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申言其事也觀本義只把卦
[006-101a]
 徳卦體直解至下文而彖傳専以屬之元亨者亦以
 其包下文意耳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徳積小以高大
 地中生木不可説成地上生木葢地中生木者取巽
 居於坤之下而言如木之伏生意於地之中而後發
 逹於地之上所謂其根深者其末茂自萌蘖而拱把
 自拱把而合抱干霄自下而高升之象也○慎徳工
 夫全在積小上積小以至高大乃為徳之升也所謂
[006-101b]
 崇徳也○積小便是禮卑只是不忽近小步步靠實
 所謂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而至於能化者也○順當
 作慎修謹之謂也胡氏念念謹審事事謹審二句最
 道得好念念謹審敬以直内也事事謹審義以方外
 也二端盡之矣所謂主忠信徙義崇徳也恰恰是此
 理○孟子所謂自善信而美大者積小以高大也○
 要味積小二字勿以善小而不為善不積不足以成
 名故語録曰樹木之生日日滋長若一日不長便為
[006-102a]
 枯瘁便是生理不接學者之於學不可一日少懈大
 抵徳須日日要進若一日不進便退也胡氏所謂念
 念事事謹審者正是無一步放過只管積漸進将去
 意思
初六允升大吉
 本義初以柔順居下只就巽體之下説不必説是全
 卦之下若説作全卦之下而承以巽之主也為不貫
 矣若云又巽為主則上句當作全卦之下此亦㸔本
[006-102b]
 義之法○據初六之才似不能升以其當升時而能
 從陽也故二陽挈之而㧞茅連茹其升必矣故象曰
 上合志也○初六允升是象占者如之則亦能升而
 大吉矣大吉即是允升六爻俱要見升義
九二孚乃利用禴
 九二剛健中正誠實而上交六五柔順中正虚中以
 下應故卜祭者利禴○无咎者非孚則不利用禴所
 謂無其誠則無其神者安得无咎以是反觀之无咎
[006-103a]
 之説明矣○此卦六爻俱要見升意此爻誠實以上
 交亦升也
九二之孚有喜也
 惟其有孚則雖用禴而利矣有喜也一説泛以升言
 不専以祭享言葢九二誠實而上交六五虚中以下
 應正主升言利用禴特一事之占耳
九三升虚邑
 陽實隂虚而坤又有國邑之象是九三所臨者虚邑
[006-103b]
 也○九三陽剛之才既可以進當升之時又利於進
 而所進者坤又蕩無阻滯其象為升虚邑也○升虚
 邑只是無所疑也象傳自明○此以象言而占即如
 之○葢據九三言一説本占之象也○九三升虚邑
 一句只是象而本義云故其象占如此葢此是象而
 占即如之此可以例諸卦爻所謂故其象占如此者
 矣
六四王用享于岐山吉无咎
[006-104a]
 本義云義見隨卦隨上六曰拘繫之乃從維之王用
 享於西山其本義云居隨之極隨之固結而不可解
 者也誠意之極可通神明則此當釋之云六四以柔
 居柔柔順之至誠意之極也是積其誠意以升者也
 故王用享於岐山岐山即西山也自周而言岐山在
 西○吉謂獲福也○朱子曰人積其誠意以事鬼神
 有升而上通之義或曰如此則隨上六亦何拘於隨
 乎曰一則云隨之固結而不可解一則云積其誠意
[006-104b]
 以升義亦昭矣○或問朱子小註是因或問升萃二
 卦多是言祭享萃固取聚義不知升何取義朱子因
 曰人積其誠意以事鬼神有升而上通之義則朱子
 此句是泛論升卦多言祭祀之義非専論六四王用
 享於岐山之義也雖然他爻不皆言祭祀而獨於此
 爻及六二言之何也故曰以柔居柔柔順之至誠意
 之極可通神明也不然上體三爻皆是以順而升者
 胡不皆利祭祀而獨四利祭祀耶於爻義必有取矣
[006-105a]
 ○一説隨上六王用享於西山本義亦曰自周而言
 岐山在西葢王者之望秩山川舉天下之山皆在所
 祭而獨言岐山者何愚謂此所謂王用享於西山葢
 指文王及武王之為諸侯時事便是諸侯祭封内山
 川也未必是説望秩之祭而専指岐山也若既為天
 子時言其誠意所通又有大於此者矣不曰王用享
 於帝乎○或曰既是為諸侯時祭封内山川則不應
 稱王曰係爻時已稱王矣且書云惟有道曾孫周王
[006-105b]
 發據此則未為天子時尚稱曰王葢皆是既王日所
 書也又如云文王之治岐也治岐是諸侯時亦稱王
 何也○或又曰如何以王用享於岐山與髙宗箕子
 者同例曰本義明曰如髙宗箕子之類者皆放此類
 字正指此等也曰然則王用出征云何曰據詩書文
 王伐崇伐宻西伯戡黎武王伐商至滅國者五十寕
 無實事乎曰然則王用享於帝者何曰此則指武王
 既為天子有天下者言也故知王用享於岐山非望
[006-106a]
 秩之祭只是祭封内山川之時耳○一説闕其疑作
 望秩無妨
王用享于岐山順事也
 有問本義云以順而升登祭於山之象何謂也或答
 曰登山者一步然後一步一節然後一節非順而何
 曰如此説則只是登山非登祭於山之象矣故必依
 朱子小註所謂人積其誠意以事鬼神有升而上通
 之義者解之然後可通彼以為小象别發一意謂爻
[006-106b]
 辭是就理上説象傳是從象上説者恐未然也本義
 云以順而升登祭於山之象此係之象傳之下者因
 本文順事在所當解故係之於此耳不可以其在象
 傳之下而謂其非爻辭内意也○以順而升正所謂
 積其誠意以上通於鬼神之義是有事之事○一説
 小註上通是謂意之上通本義登祭是謂身之登祭
 此説初不相妨○升還是意升非身升也○順事兩
 字俱取諸本爻六與四皆隂又坤體是順也在升卦
[006-107a]
 為以順而升此義於人事中求之則恰恰是登祭於
 山之象矣正所謂積其誠意以上通於鬼神也○或
 説登祭於山還是與義見隨卦者不同且柔順之至
 固亦誠意之極與隨上六同也然隨上六誠意之極
 亦有登祭於山之象否曰為此説者固哉其為易也
 在隨卦只當云隨之固結而不可解在升卦便當云
 以順而升登祭於山之象如何必於隨亦言登祭於
 山之象乃為此爻義見隨卦乎大抵以順而升升字
[006-107b]
 重登祭於山登字輕愚故曰升却是意升非身升也
 又曰上通是意登祭是身登山便是登祭一卦六爻
 之中豈有以登為升乎信如其説則升之義亦粗淺
 甚矣
六五貞吉升階
 六五時方升者與諸爻同故曰當升而居尊位若不
 貞則雖當升而未能遂其升也○本義以隂居陽當
 升而居尊位以隂居陽不貞也如此而升居尊位其
[006-108a]
 升未易也故戒之云貞吉升階須知只是戒辭據六
 五本爻而戒之以戒占者朱子小註以與萃九五同
 論可見其意○以貞字冠在升階之上則不貞亦難
 升矣未可於貞吉之上先説他升也○六五是方升
 者非已升了也六爻各有升○曰貞吉可矣而又曰
 升階者葢以其時當得升也而持之以貞復何難之
 有故賛其易○雖當升而居尊位亦必正固然後得
 吉而升階此正語録所謂若無其徳雖有升階之象
[006-108b]
 而不足以升者葢以六五是當升無疑所恨者不貞
 恐猶有未可知者耳故戒之云若能正固則其升也
 必矣○六五不患其不能升惟患其不能貞不貞則
 雖有可升之資而亦未易升也故以貞吉加之升階
 之上○一説此升字不可言升而居位象傳謂大得
 志也是已學者以意求之○一説六五是己有位者
 以其不足於貞故戒之云必貞則吉而於升也易矣
 否則有其位無其徳雖有升階之象而不足以升矣
[006-109a]
 此升字是象傳所謂大得志者葢謂其功業光明以
 至於治定功成者非謂升居尊位易也學者冝以意
 求之此説似未當姑存之以偹一説耳
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貞吉升階則進居尊位所謂廣土衆民君子欲之中
 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者豈不大得志
上六㝠升利於不息之貞
 㝠升是據上六才質言也利於不息之貞是為占者
[006-109b]
 設一變化之術也是變易以從道也書云惟聖罔念作
 狂惟狂克念作聖○君子為善惟日不足小人為不
 善惟日不足㝠升與不息之貞之謂也○謂之不息
 之貞葢以此正人道所當不息者故命之曰不息之
 貞本義云但可反其不已於外之心施之於不息之
 正而已則知㝠升者汲汲於外者也不息之貞者汲
 汲於内者也孟子曰求在外者也又曰求在我者也
 一則孳孳為利一則孳孳為義○要説出不已意思
[006-110a]
 所謂小人下達者葢沉酣於勢利而不知止故曰㝠
 升亦要見他升字分明周公以為其費盡心力於勢
 利外物甚可惜也若移此心力於不息之正其不利
 乎○利於不息之貞則見㝠升之不利
坎下/兊上
困亨貞大人吉旡咎有言不信
 困卦以剛為主困者剛也困之者柔也坎剛為兑柔
 所揜九二為二隂所揜四五為上六所揜揜之而不
[006-110b]
 得伸也○坎剛為兑柔所揜四五為上六所揜柔蔽
 其上也九二為二隂所揜一陽陷於二隂之中也○
 處險而説是身雖困而道則亨也身困而道則亨者
 道在我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不得志獨行其
 道窮不失義也葢道無往不在大行不加窮居不損
 故身可困道不可困○所以險而説困而能亨者葢
 自反而縮其困者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至者也○
 困而能亨則貞矣然貞者大人也小人不能也故惟
[006-111a]
 大人乃吉而无咎大人自然困而能亨所謂貞也一
 説依彖傳貞字帶大人吉讀此恐還未是當然彖傳
 獨截貞字連下者示人之意亦不為不精○按大象
 本義云能如是則雖困而亨矣是亨在悦之後此云
 處險而説則身雖困而道亨矣是亨亦在説之後説
 是當困時而説也即心亨也心亨即道亨矣亨則有
 超於困之外者矣○亨固有在困之後者亦有在困
 之時者如孔子在陳弦歌不輟則困之時便有亨所
[006-111b]
 謂困亨貞大人吉者也如比干之死自獻於先王而
 萬世不以為非正命則困而後亨也所謂致命遂志
 也○上曰困亨貞大人吉旡咎矣又曰有言不信是
 泛戒人之處困者也非復戒大人也○困而有言則
 非處險而説困亨而貞矣尚口乃窮無所謂亨且吉
 矣縱口舌得免亦非亨矣况貞乎故謂士夫處困有
 免亦亨者有不免亦不亨者有免亦不亨者○既曰
 困亨是有命而安之也又曰有言不信明不可尚口
[006-112a]
 益取困窮是又有義存焉夫子於宋桓魋固曰天生
 徳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而又必㣲服過宋何也吁義
 命之説深矣學者安可盡委之命而任意自行乎○
 困亨貞曰付命而守義也盡其義之所當然者也有
 言不信亦欲其付命而守義也正其非義之所當然
 者也
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君子即大人也彖傳以貞字下屬大人而以其唯君
[006-112b]
 子上屬於困亨是文王繫辭之意夫子燭出無毫髮
 之或遺與本義恰恰若合符節矣其截貞字連大人
 者欲以明大人止是得正者而已耳聖人之言雖異
 之中亦無不同
貞大人吉以剛中也
 剛中固是大人之象然此剛中内便有困亨貞義困
 而不失其所亨猶云顔子雖貧而不以改其所樂盖
 自有其樂也困而能亨者亦如是
[006-113a]
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澤无水困之象也致命遂志承困之象而言其處困
 之正道也○致命未必便都死只是他已𢬵一死了
 如蘇武是也不為虜所屈則亦困而亨矣若死者則
 如比干之自靖而自獻於先王亦為亨矣○所以遂
 其志處只是成就一箇是○致命遂志者在秦張良
 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稽侍中血云云/
初六臀困於株木入於幽谷三嵗不覿
[006-113b]
 初六以隂柔處困之底居暗之甚葢隂柔不能自拔
 也處困之底故為臀困於株木居暗之甚故為入於
 幽谷三嵗不覿○處困之底底字貼臀字人之體行
 則趾為下坐則臀為下臀困株木不安也○居暗之
 甚甚字貼三嵗不覿意猶所謂係用徽纒寘於叢棘
 三嵗不得者也故知三嵗不覿為只帶入于幽谷一
 句况象曰入於幽谷幽不明也正貼不覿義○株木
 非所安也而臀困之幽谷非明地也而入之至三嵗
[006-114a]
 不覿甚言其才也地也時也皆不足以有濟也
九二困於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酒食朱紱二句俱是象以剛中言則為困於酒食之
 象以剛中而應言則為朱紱方來之象困於酒食猶
 帶困説朱紱方來則不復帶困説矣利用亨祀亦然
 是亦自剛中而應得來其象既為朱紱方來則其占
 當為利用亨祀矣○征凶无咎仍又帶困説○或説
 困於酒食飲食之困也朱紱方來亦應接之困也葢
[006-114b]
 朱紱者王者之服蔽膝也朱紱方來而未已在彼有
 接遇之頻煩在此亦有承事之慇懃得無困乎此亦
 人情之通患而易見者故皆為好事之困而本義並
 以為困於所欲之多之象恐亦是如此此本義本難
 曉但朱紱方來添入上應之耳○大抵本義九二有
 剛中之徳以處困時雖無凶害而反困於得其所欲
 之多此只是釋困於酒食一句下却承云故其象如
 此而其占利以亨祀又安見有朱紱方來之義乎曰
[006-115a]
 朱紱方來上應之也已明白在上矣故此只云其象
 如此誠以困於酒食之義於上猶畧於此不得不獨
 詳也○獨以利用亨祀為占則朱紱方來亦象矣○
 在他爻或困於株木或困於石或困於金車或困於
 赤紱或困於葛藟而二獨得困於酒食為好事之困
 者何有剛中之徳以處困時也然有剛中之徳而猶
 不免於困者何時義當然不得而避也故亦須有一
 件困處○四句各自為一事或泥本義以為利用亨
[006-115b]
 祀通承困於酒食朱紱方來者非也困字義於亨祀
 无所取只是承朱紱方來言夫有剛中之徳而得上
 之應所謂九二剛徤中正誠實而上交者也故象朱
 紱方來而占利用亨祀○朱紱程傳曰朱紱王者之
 服蔽膝也以行來為義故以蔽膝言之○未必説是
 人君屈駕摠是見應於上為上所接遇便是○謂之
 朱紱方來見二無求於五而五自求二也
困於酒食中有慶也
[006-116a]
 或問象云中有慶也是如何朱子曰他下面有許多
 好事葢非以困酒食為慶也又困于酒食亦舉爻辭
 一句中有慶則固該下句矣故朱紱方來利用亨祀
 兩句都要就剛中説不然朱紱方來上應之也只説
 上應而不知其所以得上應則亦失却朱子本義之
 指矣○一説中有慶也不必依朱子小註只困於酒
 食便是以其有剛中之徳故有此好事之困而不至
 如初等之困于株木與葛藟之類也但酒食一句未
[006-116b]
 能該下數句恐象傳亦不専釋此一句而已
六三困於石據于蒺藜入於其宫不見其妻凶
 石堅重難勝之物以比九四之剛也三以隂柔不中
 正居四之下而欲推乎四則四堅不可動是困于石
 也○蒺藜刺不可據之物以比九二之剛也三以隂
 柔不中正居二之上而欲籍二以為安則二豈能承
 伏於其下乎是據於蒺藜也○上既為四所困下又
 為二所困則是進退狼狽來之坎坎矣如是則身危
[006-117a]
 而且死家不可保矣故上六雖與吾為正應是吾之
 妻然吾亦不能有矣明其家之不保也四固石不可
 犯二固蒺藜不可據也然何以知六三之欲犯四而
 前欲據二以安曰隂柔而不中正理固應然程傳所
 謂不善處困而益以困耳○其義則繫辭備矣葢云
 象則如此義則繋辭已備一貫意也○此句本義繫
 辭下亦缺一傳字
入于其宫不見其妻不祥也
[006-117b]
 謂将死滅也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初六方困於下其來也徐徐未得遽與四合也兼且
 為九二所隔九二堅剛難勝是又困於金車而不能
 自拔以就四也向使四當位而能濟物不至此矣故
 本義先云九四處位不當不能濟物而後云初六方
 困於下又為九二所隔也○一説初之來徐徐者以
 其困於金車也然本義又字分明似難牽強○不曰
[006-118a]
 不能來而曰來徐徐者何也邪不勝正終必得合但
 遲耳曰來徐徐者豫為下句有終地也○終必得合
 據理之極而言勢終不足以勝理也葢妄求者去正
 應者合也但須遲
來徐徐志在下也
 初之來徐徐四之才固不足以拔之然其志固在於
 拯初也○欲拯初者志也其不能濟初者才也處位
 不當以陽居隂失其剛而不得其正故為無才○才
[006-118b]
 者徳之用也單言者不必皆以對徳言而謂是無徳
 之才也○或説處位不當以其居柔失位非以才言
 也此説是以位為實位與易中他處所言位不當大
 别恐難從
雖不當位有與也
 言今雖不能濟物終則與初遇矣與初遇則無不濟
 矣不當位猶含來徐徐困於金車意在内
九五劓刖困於赤紱乃徐有説利用祭祀
[006-119a]
 九五劓刖困於赤紱困也乃徐有説則不終於困矣
 此皆是象而占在其中利用祭祀則純是占亦取乃
 徐有説之意○九五不主人君言故曰困于赤紱赤
 紱臣下之服也朱紱王者之服也見程傳○上為隂
 揜則傷於上而劓矣下又乘剛則傷於下而刖矣下
 既傷而刖則赤紱無所用而反為困矣如吾身一有
 被傷阻則凡所以奉其身者皆足為身之累也此句
 亦要得其意○程傳何以知朱紱為王者之服赤紱
[006-119b]
 為臣下之服曰此未有考然九二以上應之取象九
 五又不取君象而一曰朱紱一曰赤紱亦可見有君
 臣之别矣○舊説以上為隂揜是為䙝御所蔽下則
 乗剛是為強臣所廹今既定五不取君象此説皆無
 所用矣且坎剛為兑柔所掩四五為上六所掩豈必
 皆䙝御然後能為吾蔽邪六三亦下乘剛也豈必皆
 强臣然後能為吾傷邪剛中而説體故能遲久而有
 悦遲久字輕以時候言不可謂剛中能遲久也是謂
[006-120a]
 其剛中故能久而有説也有説則困者亨矣○剛中
 是所以説處説體是有説之象○利用祭祀乆當獲
 福以其剛中也此謂久當獲福益可見上文不是言
 剛中故能久是剛中故久當有説也然必曰遲久而
 後有説者何葢面前是困後方得不困耳故屢以遲
 久言○利用祭祀與乃徐有説同一取義但無説體
 意
乃徐有説以中直也
[006-120b]
 中直剛中也剛中故久當有説○不説剛中而説中
 直豈亦以困中言邪以剛中而處困終必能濟其困
 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上六以隂柔處困極隂柔才之弱也困極時之窮也
 故困于葛藟纒束而不得解也于臲卼危動而不能
 安也曰動悔動輒有悔無所不困也如此則不可征
 矣葢由隂處困極自失其處困之道而至此耳然物
[006-121a]
 窮則變故其占若能有悔咎前之非而改前之為則
 可以征而吉無復葛藟臲卼之悔矣于葛藟拘縶而
 不得動也於臲卼震撼而不得静也兩句困義同而
 所困之狀有兩樣備矣甚言其困也○定時全不得
 動動時全不得少定聖人文字豈惟不見重複而精
 宻隠然非熟玩不覺○曰動悔曰字亦猶大學亦曰
 殆哉之曰字○動悔者事可悔也有悔者心悔其事
 而有悟也本動悔而能有悔則其行為吉行矣是貞
[006-121b]
 吉也吉行則困斯亨矣
 
 
 
 
 
 
 易經蒙引卷六下